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出版编辑高级职称评审

发布时间:

出版编辑高级职称评审

工程师5年可以评高工。1、中级职称评选条件:本科毕业后工作满3年;专科毕业后工作满5年;中专毕业后工作满8年;高中毕业后工作满10年;初中毕业后工作满12年。2、高级职称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获中级职称4年以上或本科毕业后工作满8年;大专毕业后工作满10年;中专毕业后工作满15年;高中毕业后工作满20年。(2)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较广博的科技文化知识,精通本专业技术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独到的业务、技术特长,能解本专业的重大技术难题,或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群众公认。高级工程师职称考试报名条件(学历与资历):1、中专毕业工作满5年,或大专毕业工作满3年,或本科毕业工作满1年,或硕士毕业经考核合格者可申报助理工程师职称;2、大专或本科毕业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4年以上(含5年),或硕士毕业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2年以上,或博士毕业经考核合格者可申报中级工程师职称;3、本科毕业或硕士毕业从事工程师工作满5年以上,或博士毕业从事工程师工作2年以上可申报高级工程师职称;4、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受聘担任高级工程师职务5年以上(含5年)可申报教授级高工;5、本科毕业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5年(其中从事经济工作满3年),或硕士毕业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其中从事经济工作满2年),或博士毕业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2年(其中从事经济工作满1年),可申报高级经济师职称。高级职称参评对象:1) 凡具备申报条件的相关人员均可申报参评;2) 中级职称的参评对象是:相关单位在岗专业技术人员;3) 高级职称的参评对象是: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科研院所及所属科技企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或项目中从事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对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中业绩突出者,可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中级职称评审一年受理两次,高级职称评审一年受理一次。

编辑职称考试的全名是“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2008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共有两个科目: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2008年的安排如下:一、报名时间2008年5月16日—6月13日。二、考试时间及科目10月19日 9:00—12:00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初级)14:00—17:00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初级)三、报考条件一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1.取得初级资格,作为从事出版专业岗位工作的上岗证,可以根据《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聘任助理编辑(助理技术编辑或二级校对)职务。2.取得中级资格,作为出版专业某些关键岗位工作的必备条件,可以根据《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聘任编辑(技术编辑或一级校对)职务。3.高级资格(编审、副编审)实行考试与评审结合的评价制度,具体办法另行规定。二 报名参加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宣传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热爱出版工作,恪守职业道德。三 报名参加出版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报考条件二和在图书、期刊、音像、电子等出版单位(包括出版社、期刊社)中从事编辑、出版、校对、发行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2.2001年8月以前,已受聘担任技术设计员或三级校对专业技术职务。四 报名参加出版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报考条件二和在图书、期刊、音像、电子等出版单位(包括出版社、期刊社)中从事编辑、出版、校对、发行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5年。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4年。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2年。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1年。5.取得博士学位。6.2001年8月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助理编辑、助理技术编辑、二级校对专业技术职务满4年。7.2001年8月前,受聘担任非出版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1年。五 对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可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生证明报名。

2019年高级职称评审的条件是取得中级职称五年以上,有相应的外语和计算机证书。

您好,现在职称升级可以以审代考,免去考试的麻烦,很安全可靠

编辑出版高级职称

编辑职称考试的全名是“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2008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共有两个科目: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2008年的安排如下:一、报名时间2008年5月16日—6月13日。二、考试时间及科目10月19日 9:00—12:00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初级)14:00—17:00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初级)三、报考条件一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1.取得初级资格,作为从事出版专业岗位工作的上岗证,可以根据《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聘任助理编辑(助理技术编辑或二级校对)职务。2.取得中级资格,作为出版专业某些关键岗位工作的必备条件,可以根据《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聘任编辑(技术编辑或一级校对)职务。3.高级资格(编审、副编审)实行考试与评审结合的评价制度,具体办法另行规定。二 报名参加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宣传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热爱出版工作,恪守职业道德。三 报名参加出版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报考条件二和在图书、期刊、音像、电子等出版单位(包括出版社、期刊社)中从事编辑、出版、校对、发行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2.2001年8月以前,已受聘担任技术设计员或三级校对专业技术职务。四 报名参加出版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报考条件二和在图书、期刊、音像、电子等出版单位(包括出版社、期刊社)中从事编辑、出版、校对、发行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5年。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4年。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2年。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1年。5.取得博士学位。6.2001年8月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助理编辑、助理技术编辑、二级校对专业技术职务满4年。7.2001年8月前,受聘担任非出版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1年。五 对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可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生证明报名。

编辑类

据我所知,编辑和记者评初级职称的时候,不需要考英语,一般只要评审通过就可以了中级职称就需要加考英语但你是英文编辑,和我不同啊 具体事项你可以到人事部门了解一下编辑的职称阶梯为: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编审编辑的职称考试全称是“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每年10月举行,通过率不是很高的俄!

编辑职称属于新闻专业,一般情况下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台等单位从事编辑人员取得的职称,新闻专业的职称不像会计专业那样通过考试取得,而是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审获得。编辑职称分几个等级:初级叫做助理编辑、中级叫做编辑、副高级叫做主任编辑、正高级叫做高级编辑。初级编辑报名条件及时间报考初级职称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出版职业技术资格考试每年大概是5到6月报名,10月中下旬考试,初级和中级的考试科目《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报名和考试由当地政府人事部门统一组织和安排

出版编辑评副高职称

我从广州一个作者了解到的情况如下:广东省评职称已经取消了期刊级别要求,只需要发表具备CN,ISSN刊号的期刊,发表具体数量的论文,即可满足评职称需要!所以,具体情况需要你去人事局或单位看具体相关文件,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文是必须达标的,这只是其中一项,还有年限,中级满五年。其余的就不知道了

您好,现在职称升级可以以审代考,免去考试的麻烦,很安全可靠

职称计算机跟职称英语

数字编辑高级职称评审

责任编辑可以进行职称评定。

数学编辑员就是在出版社进行数学资料的编辑工作, 一般来说,这个专业的对口率不高, 到了出版社以后,只能是查找错误。

您好,刊物从级别上讲分为一般刊物(省级刊物、国家级刊物)和核心刊物发职称论文首先要选的就是国家正规刊物(我这里有5个鉴别办法)具体要发核心还是一般就看您自己的职称级别和贵单位具体规定我个人是出版社的编辑

数学编辑员是干什么工作的,课程研究、策划与设计;2、教案审核把关、PPT设计;3、录课课堂组织与监控;4、课程、讲义、课后练习、试卷的编辑与制作。

出版社编辑职称评审

你通过了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资格考试,只能说明你具备了被评为中级编辑职称的资格。资格和职称是两回事。要想具有中级职称,还要通过职称评定。你所在的单位不是出版单位,无法具有编辑的中级职称,比如评责任编辑,你的单位没有这种岗位。登记注册要到省出版局。

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具体需要看你们单位的要求,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国内或国外的期刊。

申请的时间各地都不一样的,你可以关注当地职改办的通知或是单位的通知 申报条件 1、学历与资历条件:(中级职称)须获得博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从事助理级职称工作2年左右;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助理级职称工作4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助理级职称工作4年以上。(高级职称)须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中级职称工作2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中级职称工作5年以上。获得国家级奖基省、市、部级奖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的限制,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2、职称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 3、申报高级职称需提供2篇论文(其中1篇须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中级职称硕申报1篇论文。 4、对于毕业后没参加过职称评聘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所需学历、资历条件达到评审要求而无低一级职称时,可直接申报高一级职称。 申报材料 1、报送材料目录。2、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表。3、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业绩报告。4、专业技术工作获奖情况一览表。5、学历、职称、专业技术成果及获奖、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考试厅局级合格证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证和接受继续教育等证明材料。6、送审论文、专著等。7、二寸证件照片(1张)。8、人才工作证。9、在外省市单位工作期间的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并提供该单位出具的证明。 谈新闻高级职称申报的准备 一、学好政策 职称是对专业人员业绩和学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肯定。申报职称,对本人来说是一种负责态度,也是一种压力和促进。因此,单位和个人对职称申报一定要重视。 据笔者了解,当年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大体分3部分:一是有关工作和政策要求,其中包括申报人员的范围、资格要求、外语和计算机要求、申报材料要求、破格申请和答辩要求等。二是报送材料要求,包括单位和个人需要提供的各类材料、资料等;三是注意事项,包括网上申报和现场申报、受理截止时间等。应该说,单位和个人都要好好学习这份文件及其提及的相关文件。因此,申报的同志要在认真掌握政策的基础上,按照文件要求“适销对路”地一项一项准备,包括通过外语、计算机考试,发表学术论文,收集整理作品,撰写业务自传等。否则,不具备条件或者提供的材料不对路,职改办在进行资格和上报材料等“硬件”初审时便不会受理,或者退回重报,这就很误事。 在学好政策的基础上,申报的同志要用好两个政策,一是破格,二是外语和计算机免试。 为了鼓励年轻有为的同志脱颖而出,在学历、资历两项可以破格的事项中,职改办更鼓励年限破格,但破格有范围、奖项、答辩要求。另外,考虑到实际情况,职改办对7类人员的外语和计算机免试,特别是连续工龄满30年的老同志可免试外语,年龄50岁免试计算机。申报的同志如果符合破格或免试条件,不妨用好政策,积极申报。 二、备好作品 申报人要按文件要求,准备好能够展现自己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作品、论文和业务自传。这是因为职改办对“硬件”初审之后,便把全部材料提交评委会进行严格的“软件”审评。 材料内容不应太单一,最好宽泛些,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分析,能够表现自己对现实矛盾的理论思考厚度,对宏观、微观把握的广度,透过问题看本质、提建议的深度;也可以是人物或事件通讯,从中可以展示对时代感主题的把握、典型事例的选择、巧妙构思的功底。 评论选题最好来自生产生活一线,观点要新颖,言别人所未言。论述要严谨,环环相扣,自圆其说。语言或尖锐、或辛辣、或幽默,自成一格。 论文最好理论性、针对性、严密性、新鲜性兼备,结构有层次,推理很清楚,语言准确朴实。由于版面限制,论文选题的切口要小,以便在有限的篇幅内论述得更深刻。选题太大,论述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很难打动评委。 业务自传一般分3部分,一要简要介绍专业任职经历;二要结合实际例子,着重介绍任现职以来做出的业绩、具备的能力、达到的水平和工作态度;三是工作体会,最好从理论上总结、提炼、升华几条。从近3年上报的业务自传看,好的就像一篇学术论文,它不但能指导申报人今后的工作,而且让评委进一步了解申报人的学术实力。 三、早做准备 申报职称的同志,应该从这次评上之后就为下次申报开始准备,瞄准职称评审要求,有计划地落实,今年缺什么,来年补什么。有机会获得好题材,就下大功夫写,并争取获得较高奖项。这些作品见报后,一要留下报纸,二要留下电子文档。做编辑的同志同样需要做有心人,如若题材重大,有社会影响,就要下决心把标题做精当,把事实弄准确,把层次分清楚,把文字改精炼。见报稿要留下,修改的“大花脸”电子文档更要留下,两样东西一并上报,便于评委了解自己的编辑用心和水平。 写论文对理论基础稍差的同志来说,有一定难度,何况5年间要发表两三篇呢。因此,申报人更要早做准备,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平时就要注意收集素材,不断归纳整理,并结合本报刊和自己的新闻实践,选好角度,着手撰写。 用心还体现在上报材料的细节上。有的上报作品只有复印件、扫描件,而复印件复印得不完整,扫描颗粒太粗。评委看不清楚,怎样评判申报人的水平呢?有的业务自传里还有些错别字、语法问题、逻辑问题,有的作品经不起政策上的推敲,或存在明显漏洞、错误,另外,申报人千万不要把别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上报。职业道德问题,往往为人鄙视。不管有意无意,一旦发现,肯定通不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