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在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尽量避免

发布时间:

在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尽量避免

一篇科技论文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1 题名;1•2 作者署名;1•3 摘要;1•4 关键词;1•5 正文;1•6 参考文献;1•7 作者简介;1•8 基金项目。还要包括上面前四项的英文译文。1•1 题名(或称题目、标题、文题) 要求用最简洁、恰当的、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给读者。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中一般不含有标点符号。1•2 作者署名 置于题名下方,并在题名下方注明作者的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和邮编。1•3 摘要 摘要着重反映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论点与结论等。摘要须用第三人称写作,不用“我”、“我们”以及“本文”做主语;不得有评价性、解释性文字;一般不超过200个字。摘要按功能不同分为:指示性摘要、报道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对于一般的科技论文,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写成指示性摘要即可。故这里只给出指示性摘要的一种基本样式,仅供参考:摘要 提出(叙述、阐述、讨论、研究)了

用词错误是不少写作者都会犯的一种错误。而当我们创作科学论文的时候,用词错误是必须规避的。因为在科学论文领域,哪怕是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往往都会组合出不同的语义,从而导致句意甚至段意大变,将正确的研究结果引导至错误的报告方向,使得一篇原本优秀的论文成为有着明显错误、缺陷的论文,自然不能顺利发表。想要达到期刊发表的论文写作水平,首先需要注意的便是用词严谨。严谨而精准的用词不仅能够让论文的表述更为精确,还能够给人眼前一亮之感。那么,如何才能确保论文的用词精准,不出现用词错误呢?这里推荐的方式便是在撰写论文时放一本字典在旁边,随写随翻,当你遇到不确定的词时,进行系统的翻找、比对、修改,从而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将用词错误的概率降低。当然,仅仅是这样还不够,在后续检查的时候,我们应当请专业人士帮助我们进行用词方面的检查,让经验更为老道的写作者排查论文用词错误,进一步保证论文的严谨性和用词正确。推荐大家可以通过借助爱思唯尔(Elsevier)这一专业学术平台的力量进行用词检查,那里拥有专业的用词错误检查人员,能让检查工作事半功倍。

一、一些作者不按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去写。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是相对固定的,但有些作者写作的论文格式不规范,例如有些作者写论文有摘要没引言,正文、结论前后穿插,有的干脆上来就开始了长篇大论,读了半天,还不知他想说什么,一直到最后,才模模糊糊有点感觉,是论据还是结论,得靠读者去思考。科技论文的格式是经过人们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比较科学的表达方式。它使人们读起来最明确,也最容易理解。所以,在科技论文写作中,一定要按照格式一步一步地写,其实这样更能将你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表达严谨,也更容易写作。二、标题不可过于概括,更不宜过于繁琐。标题又称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用简练的文字告诉读者自己所要阐述的是什么问题。高度概括是指标题能提挈全文标明特点,但是不能过于概括。也不宜繁琐,使人得不到一个鲜明的印象。如果论文的内容较多,牵涉的面又比较广,标题短了难以揭示全文中心时,可将它分为主标题和剐标题。另外,标题既不要用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更不要用口号式的标题,还要避免使用符号和特殊的术语,力求通俗化。三、引言应准确简明、重点突出,切忌冗长繁琐。引言是论文的开端,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本研究的理由、目的及意义,其研究历史及现状、所采用的方法及预期效果。引言要开门见山,首先就应切入主题,引出研究对象,简述其基本特征,然后介绍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引言写作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语言不规范,缺乏科技语汇,不准确,不简明,半文半白,半中半西,或者引言、摘要、结论三者雷同,这都影响了论文的可读性。在引言的写作中,应力求简洁,突出重点。如采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同行们所熟知的或教科书上所共知的,作者不用详述,只简单地提一下,或标注参考文献,因为读者群一般都与作者有着相似的专业和较高的知识层次。标注参考文献,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增加了信息量,使论文更加紧凑,中心突出。有的作者写引言如文学作品一样,打埋伏,叙述了半天,还不见主题,这种写作方法对科技论文来说是不可取的。在介绍研究成果时,要实事求是地评价,不能为了抬高自己而贬低别人,要避免自我夸大的评价。此外,写作中还要尽量避免客套话。四、结论短而有力,具有高度的抽象力和概括力。结论是作者以正文中的研究过程所得现象及实验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逻辑推理,最后归纳出新的论点。结论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便于读者阅读,应短而有力,高度概括。在结论中一般应阐述:研究成果说明了什么问题以及所揭示的原理及规律;在理论及实用上的意义和作用;与前人研究工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本研究的遗留问题及建议。当然,并不是所有论文以上内容全包括,可根据研究成果而定。有些作者写结论只是把正文中各段小结组合起来形成结论或对结论迂回说明,这是不可取的,结论不是正文中研究成果的机械重复,而要归纳总结,认清本质。结论要实事求是,客观反映研究成果,结论应与正文中的立论一致,不能自相矛盾。有些作者在结论措辞上模棱两可、含糊其词,这也是撰文的大忌,应该严谨、准确,忌用“大概”、“可能”等词,这些词只能让读者怀疑其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另外,结论中的数据应对结论有说服力,不能把正文中详述的数据资料再搬到结论中。一般来说公式推导过程、插图及表格也不能出现,否则,就不象结论了。五、文献著录应当规范。文后参考文献是作者指明自己的论据和数据出处,或为提供读者参阅、查找和直接引用的文献,是科技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参考文献的科学论文,一般反映出作者科学作风和态度的欠缺。参考文献著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引文量偏低,文后参考文献的数目反映了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吸收情报的能力,也是反映学术动向和理论来源的基本线索,有些作者版权意识相对薄弱,压缩甚至略去文后的参考文献;二是著录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著录格式不统一、著录项目不全和著录项目错误等。

在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选题选题要具有研究价值,创新性,这是最起码的要求,选题不可与历年的选题完全重复,注意是完全重复,也就是说不可以抄袭别人的选题,另外选题拿到手第一件事就是与导师沟通,只有导师同意了你的选题,你才能开始写,不然你洋洋洒洒几万字写完了,导师否定了你这个选题,那就很悲伤了。论文框架论文框架的完整性取决于你对于整个论文内容的认识,比如第一部分一般都是理论介绍,像是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都可能作为绪论部分出现,第二部分开始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这个部分作为文献综述环节十分重要,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记得做好注释与引用。第三部分开始分析案例,分析影响因素,或者实验过程,或者设计环节。第四部分跟第五部分主要就是针对第三部分所提出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一般实验性的论文,就是结果的验证与推演。文献收集文献的收集一般要求近五年的,有的学校要求格外严格要求近三年,那么这个其实就很难了,值得注意的是,外文文献一定要有,外文文献的年限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另外少用普刊少用普刊少用普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研究的意义与研究的目的不要混在一起我看过不少论文,研究的意义与研究的目的傻傻分不清楚,绕来绕去写的是一回事,还有更崩溃的,摘要与结论写的几乎一样,那预告能与结局一样么,这写成一样,不是在侮辱导师的智商就是侮辱自己的智商。数据关于数据啊,真的是,数据不要造假,现在论文审核的事情一年比一年要严格啊,你要是数据造假,盲审的时候专家随便挑几个数据给你找一下毛病,你说延迟毕业值不值得,而且硕士论文有大量的时间去准备,这个期间你不找好数据不写好代码,不画好图,你真的觉得天上会掉下一堆数据,砸在你的电脑里面么?做脚注脚注如果一开始你没做,想写完论文后期一起往上标记,除了你写的时候就已经记住那句话是来自那个文章,自己做好了记号,不然你后期在茫茫论文文献中将永远失去了它。别问为什么,亲测,不少同学都这么干了,然后最后找不到对应文献,自己瞎标,以至于导师气的摔论文。论文正文字数不等于论文全文字数要记住正文字数是正文字数,正文字数不少于三万字,那么就说明,你最少去掉中英文摘要,目录,封面,论文诚信说明书,附录,参考文献,致谢,要有三万字,加上这些起码也得有三万二三了。做任何事前都记得和导师沟通比如你要换掉导师给你写好的框架,更改导师认可的题目,更换开题的研究方法,那么你需要提前跟导师沟通,多跟导师沟通百利无一害。这对于写好一篇文章至关重要,并且勤沟通还能减少揣测导师心理的时间,提高写作效率。

毕业论文写作是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撰写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规范好格式要求,还要掌握写作研究的常用方法。只有熟悉掌握并灵活运用到内容写作中去,才能更好的表达研究观点。让读者和导师更好地理解我们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好,因此在下文中特意分享毕业论文写作研究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毕业论文写作步骤  在写作过程中,论文写作基本步骤一般分为"前奏——提纲——写作——收尾——校对"。  1、前奏  就是对资料的收集和遴选,并对文章需要的内容进行消化处理。  2、提纲  就是对文章的整体思路进行总体掌握,这样才能对论文写作质量有充分的保障。  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 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  图表在手,作者可以初观论文结构的全貌,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提纲是论述框架,是构思的外化。思如流水,稍纵即逝,要尽快捕捉记录并固化。  3、写作  这个过程是比较重要的,也是核心,在论文的正是写作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以及各种优势资料,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4、收尾  开头和收尾都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保持文章的高质量具有保障意义。  5、校对  校对工作是对文章的最终处理,这种校对包括文章写完后的校对以及对作者不满意地方的修改,这个很关键,也很重要,是对作者负责任的集中体现。  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一)选题方法  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开端。能否选择恰当的题目,对于整篇毕业论文写作是否顺利,关系极大。好比走路,这开始的第十步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迈向何方,需要慎重考虑。否则,就可能走许多弯路,费许多周折,甚至南辕北辙,难以到达目的地。选题,要遵循这样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是价值原则,即论文的选题要有价值。论文价值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之分,选题时,要把应用价值摆在首位。写的毕业论文不是毫无实际意义的“空对空”的文字游戏,而是来源于现实,并为现实服务的。衡量一篇论文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之大小,应当首先看它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如何。我们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题目,写出文章来最好能指导现实,为当前的现实服务。第二条是可行原则。选题时要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主要是写作的时间、地点、环境;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的才能、学识和所掌握的材料等。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必须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量力而行。即要选择那些客观上需要,主观上又有能力完成的题目。  (二)搜集材料方法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写文章不能没有材料。毕业论文如果缺少翔实的材料,就会像毛泽东同志曾经批评过的党八股那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像个瘪三,瘦得难看”。  写作的材料从哪里来?第一来自生活。人民群众丰富多采的生活实践是文章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鲁迅曾对青年作家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要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党校学员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都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引导他们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从自己的“生活仓库”中摄取写作材料。第二来自书本,包括各种文献资料、报刊杂志等。宋朝朱熹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讲的是读书的好处。书籍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写作者如能经常向书本请教,文章的材料就像“源头活水”那样源源不断。指时博览群书,浏览各种报刊,发现有用的材料,就可以向学员推荐。材料靠自己去搜集。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员先制定一个搜集材料的目录,如是调查材料,可按时、地、对象拟定目录;如是文献资料,可按书刊名称和发行年月安排目录。要着重搜集第一手材料,对第二手材料要查明出处、核对原著。

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虽然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已经不算少了。但是有时还会碰到查不到的文献,而这些文献的数据库我们所在研究所或大学又没有买,怎么办?我基本通过以下向个途径来得到文献。 1.首先在Google 学术搜索里进行搜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当然这只是碰运气,不是万能的,因为我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献的一条途径吧。可以试一下。同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从Google学术搜索中,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学术搜索中会显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数,不过这个引用次数不准确,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这篇文章的质量,经典文章的引用次数绝对很高的同时如果你用作者进行搜索时,会按引用次数出现他写的全部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较经典,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只看经典的 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顺便推销自己吧。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甚至可以下到那个作者相近的内容的其它文章。如果文献是由多个作者写的,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以此类推。用文章的title来搜索,是因为在国外有的网站上,例如有的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可能会把本校一年或近几年的学术成果的Publication的PDF全文献挂在网上,或者在这个大学的ftp上也有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全文这样就很可能会免费下到你想要的全文了 3.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没有查到你要的文献,那你就直接写邮件向作者要。一般情况下作者都喜欢把自己的文献给别人,因为他把这些文献给别人,也相当于在传播他自己的学术思想。下面是本人向老外作者要文献的一个常用的模板: Dear Professor ××× I am in ××× Institute of ×××, Chinese Academy of S I am writing to request your I search one of your papers: 。。。。。。。。。。。。。。。。。(你的文献题目) but I can not read full-text content, would you mind sending your papers by E-mail? Thank you for your Best wishes !(or best regards) ××× 4.最后一种方法其实大家都熟悉,就是发贴在小木虫上求助。我还用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让我所在的研究所图书馆的管理员帮我从外面的图书馆文献传递。不过有的文献可能是要钱的。一页3元,由于我们看文献的钱都是由课题出,所以也就不太考虑钱的问题了。 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获得最新的科研信息 如何快速准确地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学会分析、利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立足于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技能提高自己在当今复杂的信息世界中准确、快速地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我们科研人员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时时刻刻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要了解最新的科研文献,但是对于我们常用的数据库,我们又不可能每天都去访问一次数据库来查看是否有最新的文献出来,而对于许多国外的数据库文章的出版效率非常高,有的是每周出几篇新的文章,有的是每半月出一次,还有一月出一次的,所以大家发现很难有精力保持每天都去浏览数据库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国外的数据库有个很好的服务功能就是如果你在其数据库的网站上注册了邮箱,数据库就会自动在每期有新的文章出来时把文章的内容及链接发到你的邮箱里,直接通知你这样就对我们获取到最新的信息提供了方便以Elsevier为例,在数据库网站上有"Alerts"点点击进入,要求你输入"User Name"和"Password",这是对已经注册了邮箱的人进行的如果你还没有注册,同样会看到右边有一行英语"If not, Register N It's FREE and allows you to"这时点击右边的"Register Now",就可以进入进行注册,选择你要求的期刊以及你所研究的领域等等,当然还要填好你接受邮件的邮箱,注册成功后,以后就可以收到最新的文献了,同时你可以随时修改你的接受邮件的邮箱不仅是象Elsevier这样的数据库有这个功能几呼所有的外文数据库都有"Email-Alert"这一功能大家可以试试 如何进行文献阅读 其实做科研,不看文献要做好科研,可以说一点可能都没有。只有广看论文,深入学习,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响当当的文章出来。读文献一定不要心浮气躁,或者就是想着混个毕业。相反我们要沉下心来,大量阅读文献,在读的过程中有的文献看懂了,但是看不懂的文献也可能会居多。看懂的认真学习借鉴,看不懂的深入探索,实在不行就暂时放下,过一段时间,随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慢慢也就弄明白了一些。即使还是看不懂,但是心里知道有那么回事,为将来的继续深造做了铺垫。另外千万不要只是为看文献而看文献,我们看的目的是为了能为我们自己的科研所用,所以看的过程中一定要和你自己的数据相结合,当看完一篇文献后,要好好总结,如果用自己的数据,又该怎么样解释。还有一些牛刊物上的文章,不但要学习文章里面的知识,还要学习牛人写文章的文风。好的文章肯定会有好的文风,这些都是我们将来写文章要学习的。 另外相信很多搞科研的同行会有个感觉,就是看过的文献,如果只是做做标记,划下划线,还是很容易忘记,过段时间要查询起来也费事。尤其是看过的文献有几百,上千篇时,虽然可以归类整理,但效果还是不好。 我建议大家边看一篇文献时,边打开word文档,边整理文章出彩和重要的部分,然后复制过去,标上文献的标题和作者等相关信息,把每一类文献归为一组。 方法操作简单,将来要查询和反复的时候会有很大帮助,尤其在写文章时,相关文献及其亮点都一目了然。这个方法积累久了,对提升写作和阅读都有很大帮助,除了这样,我还有时把一些很经典的段落或都语句翻译成中文,专门整理在一个本本上,这样不但在以后写文章时直接拿出来看,省事省时间,还能锤炼英汉互译的能力,很有利于以后你和老外交流时的口语表达。 最后,请大家始终记住,我们查文献都是为了科研,千万不要只查不看,费了那么大劲查到了就一定要看完就算是你大概的看了一下也是有用的同样对科学问题要辩证的看待,文献上别人的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不要迷信权威 怎么读文献最近一段时间,我看到大家一直在讨论看文献以及如何看文献的问题。我觉得我个人的经验是:1,最好不要看中文的文献。我从来没有看过中文的文献,可能有一个原因是我这个方向国内作的很少。我个人觉得中文的文献有很多漏洞甚至错误的地方,作为科普读物可能还算合格。但是作为一种参考好像是不太合适。再说,咱们毕业一般要求是要发sci,我也没有见过sci引用中文的文献的。2,看英文的文献不要怕难,要坚持下去。我的基础很一般,本科时候挂了好多科。英语是大一过了四级,以后再也没有拾起。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一点基础,偏偏我还是作理论的,那叫一个费劲。两三天才能看完一篇文献。我刚开始的时候坚信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但是我后来发现是我一直在原地踏步。后来我发现我思考的结果是没有结果。于是我就再看另外的文献,就这样慢慢走来,速度越来越快。后来我发现我以前不会的东西差不多都明白了。我觉得《劝学》里面的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若须臾之所学也”是多么的正确了。3,看文献要多多益善。我以前看到有的同学问看文献要看多少?我的回答是多多益善。试想一篇文献至少要有三两可取之处,看得多了你的水平自然就上来了。我自己从研一就开发新方向,没有什么人能帮助我,我靠的只有文献。我还记得我那半年每天至少3-5篇文献,后来略有小成。我师兄更牛--每天三篇文献。现在他才博士二年级(硕士读了两年),很多方面超过了我们老板,要知道我们老板也是973首席!他现在体系是自己找的,这半年发了两篇PRB(做物理的同学知道这个不是很容易的)、一篇JPCM,其中JPCM被评为06年100篇最佳文章之一,供全世界免费下载一年。他告诉我这些成果很多都是看文献得来的,其中包括做东西的思路和写文章的英文表述等等。4,要批判的看文献。随着时间的增长,文献看得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很多文献彼此是矛盾的。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就要要求我们要批判的看文献--用审稿人的眼光看他。他有那些可取之处,哪些不好。我们也不能极其推崇一个观点,要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人支持另外的观点。忘记谁说的,比较牛的科研人员是能够同时容纳两种相左观点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可能和有些人的不同。我今天把它写出来是为了让这些经验更好的服务我们。我感觉我们成功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努力,毕竟有做科研天赋的人太少了。努力加上肯动脑子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人是会思考的芦苇嘛!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就很容易找到更多文献,而且被引次数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 如何查找阅读文献 课题未定: 我很是崇拜神经所蒲教授的观点,阅读文献从教科书开始-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查找相关综述,你会发现书上一些所谓的成熟观点,在综述中是“推测”,然后找原始文献,你会发现,有许多实验证据是在当时条件不够的情况下的初步探索。如果你发现这样的问题,一个流行观点没有使用目前、最新技术验证,你去验证一下,回有两种结果:证实,那你就是用最新技术验证一个很正确的观点,给他提供了新证据,这属于好工作,另外你发现前人的观点有错误,那你就找到一条将来的科研方向,继续做下去,搞定! 一定得知道自己所作的方向现在世界上是个怎样的研究现状---做到了何种程度,还有哪些关键问题急待解决。这一点对于自己找题目的战友,我觉得尤为重要! 课题已定: 首先要做的是寻找权威杂志上相关研究领域权威人士撰写的综述类文章。这类文章信息量大,论述精辟,读后不但有助于掌握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内容,而且能帮助我们掌握研究领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个大学或研究所、在哪个方向比较强等等;其次是泛读摘要,挑选最相关的进行精读。精读文章同时做笔记和标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好文章可能每读一遍就有不同的收获,每次的笔记加上心得最后总结起来就会对自己大有帮助;再次是针对不同的需要对论文进行泛读和跳读。 涉足一些和专业有点瓜葛但有相当距离的领域。我一般研读相关文献的程序是:1、对该领域有较多介绍的中文成书(资料一般是比较老,如果是新书通常汇集了最近5到10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读后可以对这个领域发展历史和近期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一些专门的术语和英文单词也有了概念。2、根据研究内容通查最近3年的中文期刊,主要是通过看综述了解最近进展和一些国外发表文章的人名和期刊名,还有国内做到什么程度了,为请该类项目打个基础。你可以知道国内那些同行在做这工作如果实验中碰到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的话,你可以联系他们,这便可以使你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3、根据上面的学习掌握的专业词汇,人名,期刊名查国外文献。我的体会是,如果那个领域和原来专业距离比较远,那么一来就去查外文的文献往往找不出好东东,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常有臆断的情况,导致检索效果不好。 我觉得对于自己要研究的不熟悉的内容,例如某种疾病,那么你得首先翻翻中文教科书,要对这一种疾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在你以后阅读文献时会很有帮助。然后,在上网查一些你的老板或你自己想要做的题目的相关方面的中文综述,也算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补充。同时也让你有可能触及到国内目前的此方面的前沿。这时候,你可以开始阅读一些外文的综述,看一看国外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或许,此时你会对你想要研究什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就可以阅读一些国外的原始论著,它将会告诉你如何去完成你要研究的题目。等到文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开始你的课题了。但千万别忘了,时刻关注你正在研究的相关内容研究进展,它可能会给你的课题新的补充。最后一条,看文献,编上号,做好笔记。 对于一个尚不熟悉领域的课题,先找相关的综述,综述是了解该领域最快的途径,因为教材具有滞后性,而论著又偏重于某一点,优秀的综述可以作教材读的 读文献的顺序,当然还是从中文到外文,毕竟,中文是自己的母语,容易看懂,也容易有成就感。 文章内容是从综述到论著。一般花上一两个小时,可以查一堆文献,先把它们的摘要整理出来,甚至打印出来,根据摘要,可以初步判断哪些是自己决定要的。然后再到网上找全文,找不到再去图书馆,还找不到就发E-mail给国外的同学,一般都能获取到。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仅要看原文,还要看它的参考文献,一般深追上几篇文章,对于想了解的问题也就知道个大概了。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当然要做些笔记,建一个word文档,做些复制拷贝的工作便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回头就不必再花好多时间去找你的论据或论点。 如何阅读文献: 看文章时作笔记 阅读笔记本可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摘录,如:进展,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结果等,并可加上自己的批注。对于笔记要定期总结(总结过去已经做过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做到知己知彼;从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预测将来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准确出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着眼于将自己的成果往SCI上发,所以对一些经典的陈述,要有选择性的标记并记下来。另外,有的时候想到的思路,闪过的想法,作笔记记下来,随时查一查,可能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 勤思考 不单单是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的实验能不能和他的结论吻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用图表的方式将作者的整个逻辑画出来,逐一推敲,抱着一种挑的心态想。带着挑剔的眼神去读文献,不要盲目崇拜,有些东东自己作作,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自己要动手,自己更要动脑。看文献中懂得抓重点,找思路。主要是学习别人的IDEA。也就是看了文献问几个问题,文章的技术突破口在那里。比如一大堆专利讲了很多种分离方法,关键不是看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是想这个分离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人家会想到这个方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物性可以利用为分离的依据。 多与人交流,是提升自己的极好方式 和导师谈谈你的想法,交流一下各自所了解的所在领域某一方向的研究进展;与相关方向的牛人谈谈,对自己的启发要比看文献大的多。不仅与本领域的牛人交谈,还抓住机会与其他领域的牛人交谈,牛人的一句话,有时你读半年书都读不来的。特别是其他领域的牛人,他没准就给你一个金点子,特别是在中国,牛人一般对外行人不怎么保守。集体讨论非常必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文献人人都有一份,每人分工读不同的文献,然后大家坐到一起。顺序开讲,互相讨论。这样,文献量是不是就成N次方增加了!!! 比较阅读 观点相反的论文可以参照来读,品味一下双方的观点。还有就是与原著同时发表的其他专家的述评、原著发表后的读者质疑,都应当和原著一起读。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差距了。 读论文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发现“一稿两投”。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数据写成相似主题的不同论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时,如果你的课题与此类似,你的好运也就来了。因为能通过深入比较这几篇文章的异同,发现作者(或科研小组)对同一组数据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变,或者发现作者本想隐藏的“真正”方法。我就是在分析了同一科研小组的类似实验后,迅速发现自己实验失败的关键原因,短时间内成功完成动物模型制作的,为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 做技术的要善于比较和发现,一些技术含量高文献,不可能把要点都报道出来,中文如此,英文也是如此。比如一篇专利中有很多的Sample,而每个的条件或配方都不同,这时要多比较几个同类文献,看其共同点在那里。这点在制药和表面活性剂行业还是要注意的。 全面参考国外文献。一定要清楚,国外文献也有一些不可信的文章;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关于重点的关键的东西他会略去不写,有时一些细节的东西他也不会写的问题是各人省略的关键和细节不尽相同,你便从对比中发现他们研究的脉络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单篇文章阅读顺序及侧重 论文阅读顺序: 摘要 引文 引用的主要信息,研究背景。 图表 了解主要数据和解释。 讨论和结论 将图表和结论联系起来,根据图表判断结论是否恰当。 结果 详细阅读结果,看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又是如何分析的。 材料和方法 详细阅读材料和实验方法,看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讨论和结果 进一步掌握论文,注意讨论中的关于从已知的知识和研究如何解释本文获得的结果。另外对于论文中大量的图表来说,当你能够重新画出这张图,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这张图,表明就读懂了。

论据论证都必不可少,还有你的中心论点。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事实论证等等等等都是不错的,必不可少,我觉得。不可一句话重复啰嗦的使用观点要鲜明,毕竟资助这么多,重复使用的话,感觉会很累赘。

在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1:题目要准确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要明亮而有神,是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篇论文的研讨中心,题目就是告诉别人你要干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因此,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题目应当精练并完整表达文章的本意,但切忌简单的罗列现象或者陈述事实;文章题目不宜使用公文式的标题;文章题目要体现研究的侧重点,要呈现研究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一定要在题目呈现);论文题目要新颖、简洁,字数最好不超过20个字,如果确因研究需要,就采用主副标题2:框架要完整开题报告框架主体部分包含的内容主要有: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步骤论文提纲3:主题要完美(一)选题缘由选题缘由就是要说清楚我们为什么选这项研究。首先,要阐明我们的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综合考察研究人员在这个领域的合作研究更切实一些;第二,选题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以及后续研究具有哪些代表性、典型性、新颖性;第三,该选题的时代背景和实现背景的意义如何;(二)文献综述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文献是我们文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我们的文献综述很容易犯两方面的错误,一是只是高度的加以概括和总结,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二是把所有的文章和书本都一一罗列上去。文献综述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看前人是如何研究的,已有哪些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是我们现有研究的依据。对于文献综述的梳理我们不能马虎或潦草的完成,文献资料查询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关键词,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观点提炼,并在归纳总结中思考自己研究的亮点。(三)概念界定概念界定就是要对论文的关键词下操作性定义,借鉴前人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尤其是要解释清楚自己本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的实际含义。如教学就研究论文当中就必须明确是学科教学、课堂教学、单纯的指教师对学生的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等,我们就必须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界定清楚。(四)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理论基础要基于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选择,我们常常所说的理论基础有

这个题目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检索本身的重要性,从论文写作的基础几个方面论述然后是如何检索,就是检索的方法 优尔设计

回答 文献检索就是从大量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出与特定的科学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文献检索在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文献检索便于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科研成果, 避免重复研究 积累、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没有继承和借鉴就不可能有创新。毕业论文选题同科研选题、立项一样, 必须通过文献信息检索或查新技术掌握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动态进展, 从中吸收有益的启示或参考数据, 掌握大量相关信息, 或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论证依据。正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所说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是指科研要熟悉别人的劳动成果, 从前人研究的"终点"中, 找出自己研究的"起点", 从前人所用的研究方法、手段中受到启发, 拓宽思路, 分析研究所占有的资料, 提炼出正确鲜明的观点。 2 文献检索有利于节省大学生查找文献时间,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信息时代文献资料的迅猛增长, 使得文献资料的检索困难重重。如能灵活运用文献检索的技能, 缩减检索时间, 即能延长论文的写作时间。同时, 文献信息检索利用可为毕业论文的观点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大学生通过对文献信息检索分析比较后, 才能从论题的创新性、内容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 进而提高论文质量。 3 文献检索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研究能力 图书馆文献是过去知识经验的总结, 也是未来知识发展的向导。在文献检索过程中与论题有关联的文献信息很容易激发、调动大学生的潜在知识和智能, 并从中获得灵感。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可促进大学生以发散性思维思考分析问题, 拓展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进而全面获取有关学科的文献信息, 及时了解学科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理论和新观点。图书馆文献信息检索利用的过程就是提高大学生研究能力的过程。 更多5条 

一篇科技论文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1 题名;1•2 作者署名;1•3 摘要;1•4 关键词;1•5 正文;1•6 参考文献;1•7 作者简介;1•8 基金项目。还要包括上面前四项的英文译文。1•1 题名(或称题目、标题、文题) 要求用最简洁、恰当的、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给读者。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中一般不含有标点符号。1•2 作者署名 置于题名下方,并在题名下方注明作者的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和邮编。1•3 摘要 摘要着重反映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论点与结论等。摘要须用第三人称写作,不用“我”、“我们”以及“本文”做主语;不得有评价性、解释性文字;一般不超过200个字。摘要按功能不同分为:指示性摘要、报道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对于一般的科技论文,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写成指示性摘要即可。故这里只给出指示性摘要的一种基本样式,仅供参考:摘要 提出(叙述、阐述、讨论、研究)了

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虽然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已经不算少了。但是有时还会碰到查不到的文献,而这些文献的数据库我们所在研究所或大学又没有买,怎么办?我基本通过以下向个途径来得到文献。 1.首先在Google 学术搜索里进行搜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当然这只是碰运气,不是万能的,因为我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献的一条途径吧。可以试一下。同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从Google学术搜索中,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学术搜索中会显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数,不过这个引用次数不准确,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这篇文章的质量,经典文章的引用次数绝对很高的同时如果你用作者进行搜索时,会按引用次数出现他写的全部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较经典,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只看经典的 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顺便推销自己吧。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甚至可以下到那个作者相近的内容的其它文章。如果文献是由多个作者写的,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以此类推。用文章的title来搜索,是因为在国外有的网站上,例如有的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可能会把本校一年或近几年的学术成果的Publication的PDF全文献挂在网上,或者在这个大学的ftp上也有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全文这样就很可能会免费下到你想要的全文了 3.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没有查到你要的文献,那你就直接写邮件向作者要。一般情况下作者都喜欢把自己的文献给别人,因为他把这些文献给别人,也相当于在传播他自己的学术思想。下面是本人向老外作者要文献的一个常用的模板: Dear Professor ××× I am in ××× Institute of ×××, Chinese Academy of S I am writing to request your I search one of your papers: 。。。。。。。。。。。。。。。。。(你的文献题目) but I can not read full-text content, would you mind sending your papers by E-mail? Thank you for your Best wishes !(or best regards) ××× 4.最后一种方法其实大家都熟悉,就是发贴在小木虫上求助。我还用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让我所在的研究所图书馆的管理员帮我从外面的图书馆文献传递。不过有的文献可能是要钱的。一页3元,由于我们看文献的钱都是由课题出,所以也就不太考虑钱的问题了。 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获得最新的科研信息 如何快速准确地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学会分析、利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立足于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技能提高自己在当今复杂的信息世界中准确、快速地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我们科研人员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时时刻刻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要了解最新的科研文献,但是对于我们常用的数据库,我们又不可能每天都去访问一次数据库来查看是否有最新的文献出来,而对于许多国外的数据库文章的出版效率非常高,有的是每周出几篇新的文章,有的是每半月出一次,还有一月出一次的,所以大家发现很难有精力保持每天都去浏览数据库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国外的数据库有个很好的服务功能就是如果你在其数据库的网站上注册了邮箱,数据库就会自动在每期有新的文章出来时把文章的内容及链接发到你的邮箱里,直接通知你这样就对我们获取到最新的信息提供了方便以Elsevier为例,在数据库网站上有"Alerts"点点击进入,要求你输入"User Name"和"Password",这是对已经注册了邮箱的人进行的如果你还没有注册,同样会看到右边有一行英语"If not, Register N It's FREE and allows you to"这时点击右边的"Register Now",就可以进入进行注册,选择你要求的期刊以及你所研究的领域等等,当然还要填好你接受邮件的邮箱,注册成功后,以后就可以收到最新的文献了,同时你可以随时修改你的接受邮件的邮箱不仅是象Elsevier这样的数据库有这个功能几呼所有的外文数据库都有"Email-Alert"这一功能大家可以试试 如何进行文献阅读 其实做科研,不看文献要做好科研,可以说一点可能都没有。只有广看论文,深入学习,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响当当的文章出来。读文献一定不要心浮气躁,或者就是想着混个毕业。相反我们要沉下心来,大量阅读文献,在读的过程中有的文献看懂了,但是看不懂的文献也可能会居多。看懂的认真学习借鉴,看不懂的深入探索,实在不行就暂时放下,过一段时间,随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慢慢也就弄明白了一些。即使还是看不懂,但是心里知道有那么回事,为将来的继续深造做了铺垫。另外千万不要只是为看文献而看文献,我们看的目的是为了能为我们自己的科研所用,所以看的过程中一定要和你自己的数据相结合,当看完一篇文献后,要好好总结,如果用自己的数据,又该怎么样解释。还有一些牛刊物上的文章,不但要学习文章里面的知识,还要学习牛人写文章的文风。好的文章肯定会有好的文风,这些都是我们将来写文章要学习的。 另外相信很多搞科研的同行会有个感觉,就是看过的文献,如果只是做做标记,划下划线,还是很容易忘记,过段时间要查询起来也费事。尤其是看过的文献有几百,上千篇时,虽然可以归类整理,但效果还是不好。 我建议大家边看一篇文献时,边打开word文档,边整理文章出彩和重要的部分,然后复制过去,标上文献的标题和作者等相关信息,把每一类文献归为一组。 方法操作简单,将来要查询和反复的时候会有很大帮助,尤其在写文章时,相关文献及其亮点都一目了然。这个方法积累久了,对提升写作和阅读都有很大帮助,除了这样,我还有时把一些很经典的段落或都语句翻译成中文,专门整理在一个本本上,这样不但在以后写文章时直接拿出来看,省事省时间,还能锤炼英汉互译的能力,很有利于以后你和老外交流时的口语表达。 最后,请大家始终记住,我们查文献都是为了科研,千万不要只查不看,费了那么大劲查到了就一定要看完就算是你大概的看了一下也是有用的同样对科学问题要辩证的看待,文献上别人的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不要迷信权威 怎么读文献最近一段时间,我看到大家一直在讨论看文献以及如何看文献的问题。我觉得我个人的经验是:1,最好不要看中文的文献。我从来没有看过中文的文献,可能有一个原因是我这个方向国内作的很少。我个人觉得中文的文献有很多漏洞甚至错误的地方,作为科普读物可能还算合格。但是作为一种参考好像是不太合适。再说,咱们毕业一般要求是要发sci,我也没有见过sci引用中文的文献的。2,看英文的文献不要怕难,要坚持下去。我的基础很一般,本科时候挂了好多科。英语是大一过了四级,以后再也没有拾起。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一点基础,偏偏我还是作理论的,那叫一个费劲。两三天才能看完一篇文献。我刚开始的时候坚信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但是我后来发现是我一直在原地踏步。后来我发现我思考的结果是没有结果。于是我就再看另外的文献,就这样慢慢走来,速度越来越快。后来我发现我以前不会的东西差不多都明白了。我觉得《劝学》里面的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若须臾之所学也”是多么的正确了。3,看文献要多多益善。我以前看到有的同学问看文献要看多少?我的回答是多多益善。试想一篇文献至少要有三两可取之处,看得多了你的水平自然就上来了。我自己从研一就开发新方向,没有什么人能帮助我,我靠的只有文献。我还记得我那半年每天至少3-5篇文献,后来略有小成。我师兄更牛--每天三篇文献。现在他才博士二年级(硕士读了两年),很多方面超过了我们老板,要知道我们老板也是973首席!他现在体系是自己找的,这半年发了两篇PRB(做物理的同学知道这个不是很容易的)、一篇JPCM,其中JPCM被评为06年100篇最佳文章之一,供全世界免费下载一年。他告诉我这些成果很多都是看文献得来的,其中包括做东西的思路和写文章的英文表述等等。4,要批判的看文献。随着时间的增长,文献看得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很多文献彼此是矛盾的。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就要要求我们要批判的看文献--用审稿人的眼光看他。他有那些可取之处,哪些不好。我们也不能极其推崇一个观点,要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人支持另外的观点。忘记谁说的,比较牛的科研人员是能够同时容纳两种相左观点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可能和有些人的不同。我今天把它写出来是为了让这些经验更好的服务我们。我感觉我们成功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努力,毕竟有做科研天赋的人太少了。努力加上肯动脑子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人是会思考的芦苇嘛!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就很容易找到更多文献,而且被引次数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 如何查找阅读文献 课题未定: 我很是崇拜神经所蒲教授的观点,阅读文献从教科书开始-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查找相关综述,你会发现书上一些所谓的成熟观点,在综述中是“推测”,然后找原始文献,你会发现,有许多实验证据是在当时条件不够的情况下的初步探索。如果你发现这样的问题,一个流行观点没有使用目前、最新技术验证,你去验证一下,回有两种结果:证实,那你就是用最新技术验证一个很正确的观点,给他提供了新证据,这属于好工作,另外你发现前人的观点有错误,那你就找到一条将来的科研方向,继续做下去,搞定! 一定得知道自己所作的方向现在世界上是个怎样的研究现状---做到了何种程度,还有哪些关键问题急待解决。这一点对于自己找题目的战友,我觉得尤为重要! 课题已定: 首先要做的是寻找权威杂志上相关研究领域权威人士撰写的综述类文章。这类文章信息量大,论述精辟,读后不但有助于掌握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内容,而且能帮助我们掌握研究领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个大学或研究所、在哪个方向比较强等等;其次是泛读摘要,挑选最相关的进行精读。精读文章同时做笔记和标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好文章可能每读一遍就有不同的收获,每次的笔记加上心得最后总结起来就会对自己大有帮助;再次是针对不同的需要对论文进行泛读和跳读。 涉足一些和专业有点瓜葛但有相当距离的领域。我一般研读相关文献的程序是:1、对该领域有较多介绍的中文成书(资料一般是比较老,如果是新书通常汇集了最近5到10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读后可以对这个领域发展历史和近期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一些专门的术语和英文单词也有了概念。2、根据研究内容通查最近3年的中文期刊,主要是通过看综述了解最近进展和一些国外发表文章的人名和期刊名,还有国内做到什么程度了,为请该类项目打个基础。你可以知道国内那些同行在做这工作如果实验中碰到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的话,你可以联系他们,这便可以使你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3、根据上面的学习掌握的专业词汇,人名,期刊名查国外文献。我的体会是,如果那个领域和原来专业距离比较远,那么一来就去查外文的文献往往找不出好东东,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常有臆断的情况,导致检索效果不好。 我觉得对于自己要研究的不熟悉的内容,例如某种疾病,那么你得首先翻翻中文教科书,要对这一种疾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在你以后阅读文献时会很有帮助。然后,在上网查一些你的老板或你自己想要做的题目的相关方面的中文综述,也算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补充。同时也让你有可能触及到国内目前的此方面的前沿。这时候,你可以开始阅读一些外文的综述,看一看国外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或许,此时你会对你想要研究什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就可以阅读一些国外的原始论著,它将会告诉你如何去完成你要研究的题目。等到文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开始你的课题了。但千万别忘了,时刻关注你正在研究的相关内容研究进展,它可能会给你的课题新的补充。最后一条,看文献,编上号,做好笔记。 对于一个尚不熟悉领域的课题,先找相关的综述,综述是了解该领域最快的途径,因为教材具有滞后性,而论著又偏重于某一点,优秀的综述可以作教材读的 读文献的顺序,当然还是从中文到外文,毕竟,中文是自己的母语,容易看懂,也容易有成就感。 文章内容是从综述到论著。一般花上一两个小时,可以查一堆文献,先把它们的摘要整理出来,甚至打印出来,根据摘要,可以初步判断哪些是自己决定要的。然后再到网上找全文,找不到再去图书馆,还找不到就发E-mail给国外的同学,一般都能获取到。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仅要看原文,还要看它的参考文献,一般深追上几篇文章,对于想了解的问题也就知道个大概了。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当然要做些笔记,建一个word文档,做些复制拷贝的工作便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回头就不必再花好多时间去找你的论据或论点。 如何阅读文献: 看文章时作笔记 阅读笔记本可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摘录,如:进展,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结果等,并可加上自己的批注。对于笔记要定期总结(总结过去已经做过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做到知己知彼;从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预测将来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准确出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着眼于将自己的成果往SCI上发,所以对一些经典的陈述,要有选择性的标记并记下来。另外,有的时候想到的思路,闪过的想法,作笔记记下来,随时查一查,可能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 勤思考 不单单是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的实验能不能和他的结论吻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用图表的方式将作者的整个逻辑画出来,逐一推敲,抱着一种挑的心态想。带着挑剔的眼神去读文献,不要盲目崇拜,有些东东自己作作,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自己要动手,自己更要动脑。看文献中懂得抓重点,找思路。主要是学习别人的IDEA。也就是看了文献问几个问题,文章的技术突破口在那里。比如一大堆专利讲了很多种分离方法,关键不是看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是想这个分离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人家会想到这个方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物性可以利用为分离的依据。 多与人交流,是提升自己的极好方式 和导师谈谈你的想法,交流一下各自所了解的所在领域某一方向的研究进展;与相关方向的牛人谈谈,对自己的启发要比看文献大的多。不仅与本领域的牛人交谈,还抓住机会与其他领域的牛人交谈,牛人的一句话,有时你读半年书都读不来的。特别是其他领域的牛人,他没准就给你一个金点子,特别是在中国,牛人一般对外行人不怎么保守。集体讨论非常必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文献人人都有一份,每人分工读不同的文献,然后大家坐到一起。顺序开讲,互相讨论。这样,文献量是不是就成N次方增加了!!! 比较阅读 观点相反的论文可以参照来读,品味一下双方的观点。还有就是与原著同时发表的其他专家的述评、原著发表后的读者质疑,都应当和原著一起读。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差距了。 读论文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发现“一稿两投”。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数据写成相似主题的不同论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时,如果你的课题与此类似,你的好运也就来了。因为能通过深入比较这几篇文章的异同,发现作者(或科研小组)对同一组数据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变,或者发现作者本想隐藏的“真正”方法。我就是在分析了同一科研小组的类似实验后,迅速发现自己实验失败的关键原因,短时间内成功完成动物模型制作的,为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 做技术的要善于比较和发现,一些技术含量高文献,不可能把要点都报道出来,中文如此,英文也是如此。比如一篇专利中有很多的Sample,而每个的条件或配方都不同,这时要多比较几个同类文献,看其共同点在那里。这点在制药和表面活性剂行业还是要注意的。 全面参考国外文献。一定要清楚,国外文献也有一些不可信的文章;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关于重点的关键的东西他会略去不写,有时一些细节的东西他也不会写的问题是各人省略的关键和细节不尽相同,你便从对比中发现他们研究的脉络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单篇文章阅读顺序及侧重 论文阅读顺序: 摘要 引文 引用的主要信息,研究背景。 图表 了解主要数据和解释。 讨论和结论 将图表和结论联系起来,根据图表判断结论是否恰当。 结果 详细阅读结果,看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又是如何分析的。 材料和方法 详细阅读材料和实验方法,看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讨论和结果 进一步掌握论文,注意讨论中的关于从已知的知识和研究如何解释本文获得的结果。另外对于论文中大量的图表来说,当你能够重新画出这张图,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这张图,表明就读懂了。

在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哪些行为应尽量避免

一、一些作者不按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去写。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是相对固定的,但有些作者写作的论文格式不规范,例如有些作者写论文有摘要没引言,正文、结论前后穿插,有的干脆上来就开始了长篇大论,读了半天,还不知他想说什么,一直到最后,才模模糊糊有点感觉,是论据还是结论,得靠读者去思考。科技论文的格式是经过人们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比较科学的表达方式。它使人们读起来最明确,也最容易理解。所以,在科技论文写作中,一定要按照格式一步一步地写,其实这样更能将你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表达严谨,也更容易写作。二、标题不可过于概括,更不宜过于繁琐。标题又称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用简练的文字告诉读者自己所要阐述的是什么问题。高度概括是指标题能提挈全文标明特点,但是不能过于概括。也不宜繁琐,使人得不到一个鲜明的印象。如果论文的内容较多,牵涉的面又比较广,标题短了难以揭示全文中心时,可将它分为主标题和剐标题。另外,标题既不要用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更不要用口号式的标题,还要避免使用符号和特殊的术语,力求通俗化。三、引言应准确简明、重点突出,切忌冗长繁琐。引言是论文的开端,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本研究的理由、目的及意义,其研究历史及现状、所采用的方法及预期效果。引言要开门见山,首先就应切入主题,引出研究对象,简述其基本特征,然后介绍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引言写作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语言不规范,缺乏科技语汇,不准确,不简明,半文半白,半中半西,或者引言、摘要、结论三者雷同,这都影响了论文的可读性。在引言的写作中,应力求简洁,突出重点。如采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同行们所熟知的或教科书上所共知的,作者不用详述,只简单地提一下,或标注参考文献,因为读者群一般都与作者有着相似的专业和较高的知识层次。标注参考文献,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增加了信息量,使论文更加紧凑,中心突出。有的作者写引言如文学作品一样,打埋伏,叙述了半天,还不见主题,这种写作方法对科技论文来说是不可取的。在介绍研究成果时,要实事求是地评价,不能为了抬高自己而贬低别人,要避免自我夸大的评价。此外,写作中还要尽量避免客套话。四、结论短而有力,具有高度的抽象力和概括力。结论是作者以正文中的研究过程所得现象及实验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逻辑推理,最后归纳出新的论点。结论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便于读者阅读,应短而有力,高度概括。在结论中一般应阐述:研究成果说明了什么问题以及所揭示的原理及规律;在理论及实用上的意义和作用;与前人研究工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本研究的遗留问题及建议。当然,并不是所有论文以上内容全包括,可根据研究成果而定。有些作者写结论只是把正文中各段小结组合起来形成结论或对结论迂回说明,这是不可取的,结论不是正文中研究成果的机械重复,而要归纳总结,认清本质。结论要实事求是,客观反映研究成果,结论应与正文中的立论一致,不能自相矛盾。有些作者在结论措辞上模棱两可、含糊其词,这也是撰文的大忌,应该严谨、准确,忌用“大概”、“可能”等词,这些词只能让读者怀疑其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另外,结论中的数据应对结论有说服力,不能把正文中详述的数据资料再搬到结论中。一般来说公式推导过程、插图及表格也不能出现,否则,就不象结论了。五、文献著录应当规范。文后参考文献是作者指明自己的论据和数据出处,或为提供读者参阅、查找和直接引用的文献,是科技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参考文献的科学论文,一般反映出作者科学作风和态度的欠缺。参考文献著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引文量偏低,文后参考文献的数目反映了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吸收情报的能力,也是反映学术动向和理论来源的基本线索,有些作者版权意识相对薄弱,压缩甚至略去文后的参考文献;二是著录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著录格式不统一、著录项目不全和著录项目错误等。

一篇科技论文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1 题名;1•2 作者署名;1•3 摘要;1•4 关键词;1•5 正文;1•6 参考文献;1•7 作者简介;1•8 基金项目。还要包括上面前四项的英文译文。1•1 题名(或称题目、标题、文题) 要求用最简洁、恰当的、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给读者。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中一般不含有标点符号。1•2 作者署名 置于题名下方,并在题名下方注明作者的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和邮编。1•3 摘要 摘要着重反映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论点与结论等。摘要须用第三人称写作,不用“我”、“我们”以及“本文”做主语;不得有评价性、解释性文字;一般不超过200个字。摘要按功能不同分为:指示性摘要、报道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对于一般的科技论文,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写成指示性摘要即可。故这里只给出指示性摘要的一种基本样式,仅供参考:摘要 提出(叙述、阐述、讨论、研究)了

论文写作技巧:一、写作前                   1、要知道在引言中陈述论点。2、用论文的剩余部分陈述理由和证据,使论点得到充分支持。3、考虑一下呈现这些内容的顺序:怎样安排段落之间的结构才是最清晰、最有说服力。二、论文结构安排技巧                            1、相似的想法通常应该集中在一起,而不是四处分散。  2、每个段落应该在字体上有区别,比如缩进或在段落之间留出额外的行间距。   3、每一段只应该陈述一个要点。 4、每个段落都可以看作是一篇小短文。以主题句开头,介绍段落的主要观点;进一步解释这个观点;                   为观点提供相应的证据;                             解释或分析证据;                              总结要点,并指出其是如何与整体论点相关联的。             5、每一段都应该使用过渡词或短语连接到下一段。   6、段落的顺序应该符合逻辑,前后一致。   7、一旦同学写好了初稿,试着用一句话总结每个段落的要点。

避免不了。除非你把所有毕业生的支付记录也查出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