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jcr期刊引证报告

发布时间:

jcr期刊引证报告

目前,我国采用的两种主流分区方式为:一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二是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分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JCR分区,原来是汤森路透,后改由科睿唯安发布)。SCI分区的主要依据是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影响因子,简称IF(Impact Factor),是汤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因每年期刊的影响因子会有所浮动,将影响因子定值作为学术评价指标也不够客观,且不同学科之间的影响因子差异较大,无法进行对比,因此,各组织针对影响力等因素,将同一学科的期刊,按影响因子大小排序,进行等级划分。1、JCR分区:汤森路透每年会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简称JCR),对86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8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每个区占比25%。2、中科院分区:中科院是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18个大类,小类按照JCR的178个学科分布。然后将18个大类期刊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为4个区。即1区、2区、3区和4区,每个区占比不同。而我们国内常说的一区二区,指的就是中科院的分区。

《JCR期刊引证报告》

查询SSCI期刊分区的的方法如下: 一、点击WebofScience首页上方中部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进入期刊查询页面。 二、在搜索框输入感兴趣的期刊名

ASME是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的简称成立于1880年,具有文献全文数据库,可查到ASME会刊。CIRP是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Production Engineering(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的简称,成立于1951年,其中部位于法国巴黎,在其全文数据库中可查到CIRP会刊。JCR是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的简称,JCR对包括SCIE、SSCI、A&HCI等收录的1万多种核心期刊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每年的6月份公布前一年的影响因子数据。‍

步骤一:输入《JCR期刊引证报告》的网址  ,进入后在 Select a JCR edition and year 选择 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在 Select an option 选择 Search for a specific journal ,最后点击 Submit ,如下图:步骤二:进入后,在左侧依然选择ISSN字段,在右侧输入要查询的期刊ISSN号:0007-5140 ,然后点击 Search 按钮,即可查询啦!如下图所示,输入ISSN号: 0007-5140 后,这本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信息一目了然,十分详细啦。

期刊引证报告JCR

你好,统计源期刊跟科技核心期刊是一回事。核心期刊分为中文核心和科技核心。中文核心是《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 科技核心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一般国内都没有看汤普森JCR分区的了吧,那个分的太粗糙了。中科院分区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具体的也要看学校要求。关于JCR(JournalCitation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种是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分区(原来是汤森路透,后来易主科睿唯安);第二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这两种分区方式均基于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分区的。期刊的IF每年不断浮动,把IF定值作为学术评价指标不适合,而且不同学科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仅凭IF不能直观地比较不同领域的期刊。于是,把同一学科领域的期刊,按IF大到小做排序后,划分入不同区域。那么,只要是某领域1区的期刊,就是该领域的顶级刊物,直观反映该刊在领域内的水准和大致排位。

1、《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模式,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的1405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利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十几年积累的丰富数据,编辑出版了《200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这对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能够快速地评价期刊,客观准确地选择和利用期刊提供了依据,也为广大科研人员和科技期刊客观了解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公正、合理、客观、科学的评价依据。2、统计源期刊与科技核心期刊是同一回事。遴选原则(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引证报告jcr的作用

影响因子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由尤金·加菲得在1960年代创立。它是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1972年由E·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期刊引证报告JCR更新时间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又称分区表、分区数据)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分区表设计的思路始于2000年之初,旨在纠正当时国内科研界对不同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数值差异的忽视。 中科院分区表对汤森路透每年度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中SCI期刊在学科内依据3年平均影响因子划分分区。它包括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大类分区是将期刊按照自定义的13个学科所做的分区,大类分区包括Top期刊;而小类分区是将期刊按照JCR已有学科分类体系所做的分区。

jeccr杂志影响因子在29左右。因为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最新统计:JECCR杂志2017-2018年共发表499篇论著和综述,在2019年已被引用3639次。 因此,截止目前即时影响因子:29,按照往年经验,今年发布的SCI影响因子过7分肯定没问题,在六月份公布的结果中,还会略有上涨。JECCR期刊官网提供了审稿周期信息。从提交到第一决定的平均时间约为8天,从提交到给出审稿意见的平均时间约为27天,从提交到接受的平均时间约为95天,出版时间约为21天。影响因子(英文:Impact Factor),简称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