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一年级数学报制作

发布时间:

一年级数学报制作

既然是关于数学的,又是一年级的,就设计有些可爱图案,然后在旁边或里面写一些,也可以写上关于数学的历史~~~找一些数学类的书,剪些题下来,再加些图画 谈谈我的收获我的困惑

类似这样的吧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不久的教师,应该说我是很幸运的,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就有幸接受了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春雨的洗礼。在我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一些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死学书本的知识,不会在生活中实际应用;动手能力不是很强。针对这些问题,在我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通过提倡学生办特色作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作业评价方面的尝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办数学小报来改变以往单一的作业评价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从一年级就引导学生创办数学小报,针对学生在不同学段的知识需求、实践能力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计划。一年级的时候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美丽的图案,鲜艳的色彩但又动手能力差的特点,选择由教师引导、家长帮助的方式剪贴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图片,由家长帮助粘贴在8开的卡纸上。二年级的时候可以慢慢让学生尝试自己从生活中去查找图片,自己动手剪贴在卡纸上,也可以自己试着或在家长的帮助下将搜集到的资料写在小报的相应栏目中,并试着自己设计花边,涂上颜色。三年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版面、边框、栏目、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书籍。四年级的时候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前面三个年段的能力,内容除了查阅书籍以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上网查找等方式来搜集有关数学方面的资料。当学生创办完数学小报之后,更重要的是在于读报。我计划学生每月月初的时候设计构思自己的小报,在学生报纸办好之后,每月一次大约月末的时候在班级设计一节交流课,把较好的作品一一展示,但是由于班额比较大,班级空间有限,我设计了“数学墙报区”,把这些小报贴在了班级的墙上,让他们互相做读者,读一读别人的报纸是怎样的,取长补短。

小学一年级数学报制作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不久的教师,应该说我是很幸运的,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就有幸接受了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春雨的洗礼。在我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一些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死学书本的知识,不会在生活中实际应用;动手能力不是很强。针对这些问题,在我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通过提倡学生办特色作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作业评价方面的尝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办数学小报来改变以往单一的作业评价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从一年级就引导学生创办数学小报,针对学生在不同学段的知识需求、实践能力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计划。一年级的时候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美丽的图案,鲜艳的色彩但又动手能力差的特点,选择由教师引导、家长帮助的方式剪贴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图片,由家长帮助粘贴在8开的卡纸上。二年级的时候可以慢慢让学生尝试自己从生活中去查找图片,自己动手剪贴在卡纸上,也可以自己试着或在家长的帮助下将搜集到的资料写在小报的相应栏目中,并试着自己设计花边,涂上颜色。三年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版面、边框、栏目、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书籍。四年级的时候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前面三个年段的能力,内容除了查阅书籍以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上网查找等方式来搜集有关数学方面的资料。当学生创办完数学小报之后,更重要的是在于读报。我计划学生每月月初的时候设计构思自己的小报,在学生报纸办好之后,每月一次大约月末的时候在班级设计一节交流课,把较好的作品一一展示,但是由于班额比较大,班级空间有限,我设计了“数学墙报区”,把这些小报贴在了班级的墙上,让他们互相做读者,读一读别人的报纸是怎样的,取长补短。

类似这样的吧

跟小时候出黑板报的意思差不多,选择好大标题,分几个板块,画上一些图案,写一些跟数字、符号有关的内容就可以了。百度一下,哈哈~~数学小报图片有很多,参考一下吧。

一年级下册数学报制作

类似这样的吧

在网上搜数学家的故事

既然是关于数学的,又是一年级的,就设计有些可爱图案,然后在旁边或里面写一些,也可以写上关于数学的历史~~~找一些数学类的书,剪些题下来,再加些图画 谈谈我的收获我的困惑

答案是: 先用长尺子画好边界,最少要隔5厘米画好安排题目的排版,尽量使主题鲜明在画些图形在白纸上,不要太密现在可以细画了,先在写题目时,一定不能离题,数学的,写“数学报”或者“开心数学”“趣味数学报”尽量将题目写的醒目,然后在旁边安排一些图案,尽量跟数学沾边。然后在刚才的那些方框上画点图案,只要漂亮就可以了将手抄报大致画好框框后就可以写内容了你可以翻开自己的数学书看看,写一些题目上去然后解答,大郅这样,可以写上加法表,减法表等,可以选个框画一幅画,追求好看啊写好内容,在补充一下图案,不仅不能单调,也不能密密麻麻在涂点颜色写上班别姓名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报制作

34-8x2=18所以28-(2+8)=18?=2

跟小时候出黑板报的意思差不多,选择好大标题,分几个板块,画上一些图案,写一些跟数字、符号有关的内容就可以了。百度一下,哈哈~~数学小报图片有很多,参考一下吧。

类似这样的吧

可以先把知识点列出来,然后把其知识点相对应的易错题,基础题,难题列出来,再加上评析,可以参考数学错题集那样子,希望能帮忙!

数学报制作五年级

题目可以是:数学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数学可以运用在所有的其它科目上? 数学是研究事物数量和形状规律的科目 如果要深入的研究其本质及其扩展问题,就必须引入【全集然文明】专有名词了 其实数学的本质是:一门研究【储空】的科目 自然万物都有其存储的空间,这种现象称之为【储空】 要判断一个事物是否为“储空”其实很简单:只要能够套入“在××里”的××就是“储空”(包括具体和抽象)。于是大家将会发现,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套入其中,也就是说:自然万物都只是不同的“储空”而已。 于是人们也发现:【代数】就是研究【储空量】的科目;【几何】就是研究【储空形状】的科目。而既然自然万物都只是不同的储空而已,那么数学当然也就可以通用于所有的科目之中了!数学的由来:数学这一词在西方源自于古希腊语的,其有学习、学问、科学,以及另外还有个较狭意且技术性的意义-“数学研究”,即使在其语源内。数学家:一,陈景润,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 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 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 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应用。这项工作,使之与王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获得 1978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其后对上述定理又作了改进,并于1979年初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发表研究论文 70 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诱发帕金森氏综合症。1996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病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2岁。1999年,中国发表纪念陈景润的邮票。另外亦有小行星以他为名。二,华罗庚 (1910~1985)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在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种。三,祖冲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县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隋书·律历志》留下一小段关于圆周率(π)的记载,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在1415926(朒数)和1415927(盈数)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祖冲之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一起圆满地利用「牟合方盖」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球体积公式。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1223),回归年日数(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在机械学方面,他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四, 4 欧拉 欧拉(公元1707-1783年) 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城,13岁就进巴塞尔大学读书,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约翰·伯努利(1667-1748年)的精心指导。 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据统计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其中分析、代数、数论占40%,几何占18%,物理和力学占28%,天文学占11%,弹道学、航海学、建筑学等占3%,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19世纪伟大数学家高斯(1777-1855年)曾说:"研究欧拉的著作永远是了解数学的最好方法。" 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并且不幸右眼失明了,这时他才28岁。1741年欧拉应普鲁士彼德烈大帝的邀请,到柏林担任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直到1766年,后来在沙皇喀德林二世的诚恳敦聘下重回彼得堡,不料没有多久,左眼视力衰退,最后完全失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1771年彼得堡的大火灾殃及欧拉住宅,带病而失明的64岁的欧拉被围困在大火中,虽然他被别人从火海中救了出来,但他的书房和大量研究成果全部化为灰烬了。 沉重的打击,仍然没有使欧拉倒下,他发誓要把损失夺回来。在他完全失明之前,还能朦胧地看见东西,他抓紧这最后的时刻,在一块大黑板上疾书他发现的公式,然后口述其内容,由他的学生特别是大儿子A·欧拉(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笔录。欧拉完全失明以后,仍然以惊人的毅力与黑暗搏斗,凭着记忆和心算进行研究,直到逝世,竟达17年之久。

抄书上的题

是在纸上还是在黑板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