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体育科学编辑部

发布时间:

体育科学编辑部

基本上国字头单位主管的或者主办的都是国家级的!说其他的没用!只要期刊能在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能在三大检索网站上任何一个网站收录都是正规期刊!

体育与科学编辑部

在体育与科学投稿,退稿会给通知。投稿的期刊不同可能出现的情况也不同,如果是投稿系统的话,作者可直接登录投稿系统就可以看到现在论文的信息,无论是修改意见,录用还是拒稿。如果是采用邮箱的方法投稿等电话或者邮件。等了几个月还没有收到期刊的信息,作者也可以主动向杂志社打电话询问论文现在的情况如何。对于大多数的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来说都会通知的,只有一小部分不会通知。因此作吉不应该被动的等很久,可以主动向杂志社询问,当知道论文被拒之后,明白被拒的原因,能修改的对论文进行修改,再转投向另一本期刊。

体育科学编辑部主任

该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该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全国综合教育类“核心期刊”(可以在本站查询北大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该刊,月刊,创刊于1984年,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5872,国内统一刊号CN14-1024/G4,四封彩色印刷。约稿要求:格式规范,可以推荐发表各类教育类论文正常情况下一周之内论文确定能否发表,一周内用特快专递发出录用函,三个月左右正式出版发表。杂志栏目设置如下: 教育理论;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调查研究;教学管理;教育科研;调查研究;德育建设;心理健康;教师论坛;教学技能;教学研究;教法研究;教学实验;信息技术;考试研究;外国教育。 2 商场** 经济类 核心刊物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中国北京永川商标发展中心承办。被北京大学图书馆选定为中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并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即第四版)。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彩色月刊,每月15日截稿,20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6-3102 国内统一刊号: CN11-3518/TS 邮发代号: 2-398 。主要栏目:管理秘笈、营销之道、行业新知、连锁论坛、精辟茶座 、投资分析等。所有经济类论文,以及如设计网络电子商务,物流论文均可。全国公开发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集商业科技、物流配送、营销管理、商务信息为一体的国内发行的流通领域权威性杂志。全彩色月刊,每月5日出版,单价20元/本。自办定向发行,期发量近10万份左右。内容定位:制造商、采购商、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商场创建与管理为主导和传播为 手段,推动商场经济,指导商场消费的经济类期刊。主要栏目:商讯快报、质检商情 、管理秘笈、营销之道 、行业新知、连锁论坛 、商人论商、 精辟茶座 、投资分析、 商机情报。该刊现分市场版和学术版,其中学术版的栏目如下:流通经济;国际经贸;经营管理;热点分析;市场调研;投资指南;产业观察;地产风云;金融聚焦;专题调查;商业研究;营销之道;财会视角;商业IT;区域经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制度建设;学术研讨;商业技术;理论探析 3 **经济 经济类 核心刊物 中国**经济研究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报道集团发展战略和研究企业集团改革发展问题的重点大型经济月刊,是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会刊和全国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335/F)。自创办以来,定期送发到国务院、国资委、发改委等国家领导人手中。 创刊15年以来,立足于为中国大企业集团提供最权威的理论指导,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最鲜活的经验,从而真正成为企业集团与企业集团之间,企业集团与政府之间,企业集团与市场之间,企业集团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沟通和合作的桥梁。中国《**经济研究》杂志先后报道过1200多家大型企业的成功履历,刊发了1800多篇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理论探索文章。栏目包括:“集团透析”、“业界巨子”、“热点聚焦”、“前沿论坛”、“战略研究”、“特别关注”等多个栏目,充分体现杂志的前瞻性、可读性、参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004年度,中国《**经济研究》杂志海内外发行量达8万多份,杂志立足于进一步丰富内容,突出特色以期更好地为中国企业做优、做大、做强服务。 我们的论文栏目有:集团研究、经营之道、上市研究、理论探索、战略研究、人力资源、业界视点、管理创新、金融市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学术之窗、政工视角、IT视界、财务视点等。经济、管理、财务、IT类文章均可。 主管单位: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 ;主办单位: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苏州市计划委员会 编辑单位: 中国《**经济研究》编辑部 ;社长: 李兵;主编: 覃虹;主任: 顾家麒 国内刊号: CN 32-1335/F ;国际刊号: ISSN 1007-712X ;邮发代号: 28-94 ;定价: 15元/期 4 **经济 (重点推荐) 经济类 核心刊物 《**经济》杂志于1983年4月试刊,1985年正式公开发行。主办单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自杂志创刊以来,《 **经济》以改革开放为己任,大明开拓,能勇于探索,与国内外经济学界展开广泛的学术交流,为活跃**经济理论研究,促进**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办出了诸如"焦点评论"、"专稿"、"改革论坛"、"经济茶座"等招牌栏目。内文的版式,文体的风格也影响了后继的一批杂志。可以说,《 **经济》在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为作者提供表演舞台的同时,也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四次被确认为"中国(中文)经济类核心期刊",现委托本站征集稿件,三个月之内发表,一周之内确定是否被录用。 国内刊号: CN 44-1032/F 国际刊号: ISSN 1004-0714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于 1973 年 11 月。初名《山西师院》。 1985 年 1 月,随着山西师范学院的升格,《山西师院学报》改名为《山西师大学报》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是山西师范大学主办、山西省教委主管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自 1973 年创刊以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新闻出版的政策法规,始终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用稿原则,在学术理论界和编辑出版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到山西省政府、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新闻出版局的多次表彰。 1979 年 12 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学报“先进集体”奖; 1985 年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给予学报立功嘉奖; 1993 — 2001 年连续九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多次被评为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1999 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名列第 12 位), 2000 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列为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 2001 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主办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山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主 编:畅引婷副主编:车文明樊增强地址:山西省临汾市 041004发行范围:国内外发行国内发行:山西省临汾市邮电局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1-595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4-1072/C国外发行代号:Q700国内发行代号:22-5 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律研究文艺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学术争鸣三晋文化研究历史研究教育研究传播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稿  约《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是由山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文学研究、教育研究、妇女研究、编辑出版研究、理论探索、学术争鸣、改革与实践,以及以山西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晋国史研究、山西作家作品研究、山西戏曲文物研究、黄河文化研究等。优先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的科研成果,热忱欢迎校内外学者踊跃投稿。根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转发教育部关于学报编排规范的相关要求,凡给本刊来稿者,必须具备以下项目:1、文题:一般不超过 18 个汉字,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同时附有相对应的英文题名2、作者姓名及简介:署真名,并在篇首地脚标注: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以及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等。3、作者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3、摘要:用 200 — 300 字概括文章主旨,以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方法等,不用评价性和提示性的语句。4、关键词:主要是指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文章可选 3 — 8 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5、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 [1][2] ……以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同一出处标注同一序号,并用( PXX )标注引文页码。各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5.1[ 期刊 ] 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2[ 报纸 ] 作者.文题.[N].报名.出版日期(版次).5.3[ 专著 ]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5.4 论文集 ] 作者.引文文题.[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5.5[ 学位论文 ] 作者.论文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6 、注释:主要是指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用数字加圆圈标引,在该页地脚注文。7 、本刊作者文责自负,对于侵犯他人版权的文字、图片,本刊不负任何连带责任。8 、投稿务必写清真实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以便联系。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历史沿革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3 年 11 月创刊。其前身是晋南师专时期的《教学动态》( 1963 年创办)和山西师院前期的《山西师院》校报( 1964 年创办),相当于现在的校刊,主要反映学校的重大活动和教学动态。 1973 年 11 月,《山西师院》由不定期出版的报纸改为装订成册的期刊, 12 月“创刊号”的出版标志着《山西师大学报》正式诞生。这一期的《编后记》称“《山西师院》是综合性的不定期的内部刊物”,但从此时开始,事实上作为季刊出版从未间断。 1978 年 12 月,《山西师院》更名为《山西师院学报》,开始省内发行。 1978 年第 4 期的目次页和封四都明确标示出“哲学社会科学版”“试刊”的字样,表明《山西师大学报》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80 年 10 月 15 日,经山西省委和山西省出版局批准,并颁发期刊出版登记证,号码为晋刊第 012 号,通过邮局在国内公开发行,代号为 22-5 。 1981 年 10 月 21 日,经山西省委宣传部批准,《山西师院学报》通过北京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原中国国际书店)向国外公开发行,国外邮发代号为 Q700 。 1984 年山西师范学院升格为山西师范大学, 1985 年 1 月《山西师院学报》遂更名为《山西师大学报》。 1987 年 8 月,在全国期刊重新登记时,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正式为本刊签发了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072/C 。 1989 年 6 月,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中国国家中心又给本刊登记了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 ISSN 1001-5957 。?历任主任、主编、总编辑?1973 年 11 月— 1975 年,周敬飞任院刊室主任。?1975 年— 1987 年 2 月,尹世明任学报主编。?1982 年 10 月— 1987 年2月,尹世明任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主任。?1987 年 3 月— 1990 年8月,黄志胜副校长兼任学报主编,曲家源任学报常务副主编;谢恒山、曲家源任学报编辑部副主任。?1989 年 7 月— 1995 年 5 月,黄志胜副校长、邵璧华副校长、宋守鹏副书记先后兼任学报总编辑;曲家源任学报常务副总编辑,兼社科版主编。?1995 年 5 月— 1999 年 4 月,宋守鹏副书记、谈浩良副校长、齐峰副校长先后兼任学报总编辑;陈建中任学报常务副总编辑,兼社科版主编。?1997 年 7 月— 1999 年 4 月,畅引婷任社科版副主编。?1999 年 4 月— 2003 年 4 月,齐峰副校长兼任学报总编辑和社科版主编;畅引婷任编辑部主任,兼社科版常务副主编。?2002 年 2 月至今,畅引婷任学报常务副总编辑。?2003 年 4 月至今,常乃军副校长兼任学报总编辑;畅引婷任社科版主编,樊增强任副主编。?山西师大学报编辑部除社会科学版外,还出版有自然科学版、体育科学版两个学报, 1992 年创办的教育科学版(省内发行)于 2000 年 1 月停办。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政策和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双百”方针,提倡学术争鸣,鼓励学术独创,突出学术性、地方性、师范性等特点,促进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服务。

刊名: 体育世界(学术版) Sports World Scholarly 主办: 陕西省体育运动委员会 周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2430 CN 61-1019/G8 邮发代号 28098 创刊年:1972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Email:

体育科研编辑部

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定好立意,然后也需要翻阅相关的数据,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经验,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公司,而且一定要把握合适的时间。

投稿指南就是,首先要明确论文的主要结构和主要步骤、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和论文投稿的注意事项等五个方面,并结合具体论文,详细阐述了如何撰写科研学术论文的要领。他指出,写论文首先要定好题目,好的题目是论文成功的一半,要给人耳目一新的冲击效果,题目不要太大,贵在小而精,可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论文的摘要须符合规范、前言介绍背景要精炼,写文章要一气呵成,不要一步九回头;还不要怕修改,一篇好的论文,需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写出来,文章不厌百回改正是如此。论文投稿时,要知己知彼,量力而行,切勿一稿多投。 我觉得这样的投稿指南真的是非常的有用,能够让我们快速的掌握投稿的要领。

首先一定要做这份科研工作,然后就是从实际的问题出发去进行探索,去搜索。这样写出来的论文实用性更强,而且也是更容易被接受。也要从实际出发,这个时候一定要搞好科研,然后就是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去做好每一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有创新点。

体育教学编辑部

这个期刊不是核心期刊这方面有什么问题的话是可以到壹品尤刊去了解 会给一个好的回答给你的在选择期刊的时候一定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章

浅谈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五年来,在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体育新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贯彻落实新课标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体育新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本文对这些经验与失误进行了总结,并为今后的体育课改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体育、健康、误区、对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开展,在贯彻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许多体育教师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误解,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分内之事。一、体育课改实践中存在的误区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然而对于农村中学体育课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师在寻求实现新课程发展目标的手段和方法的过程中,由于未能正确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过分围绕学生体育兴趣来安排从表面上看,依据学生的体育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是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却损害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像以往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作了硬性规定,因此体育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大的自主权。有些教师把教材中学生不感兴趣的项目或内容打入冷宫,置之不理。譬如田径项目,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于枯燥乏味、耐力要求高、负荷量大的田径项目不感兴趣,所以有的体育教师主张在体育教学中放弃田径教学,然而平时的表现表明:学生体质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大幅度的下降。殊不知,田径教学是整个体育教学的基础,它有着其他运动无法替代的优势: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满足现代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的需要。学生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主体,他们已有的体育知识和经验是有限的。因此,如果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一切都围绕着学生“兴趣”转,学生爱怎么学就怎么学,这实际上是放弃教育职能的表现。2.忽视基本技能学习和体能训练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吃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忽视了学生必要的技能教学和体能的训练。他们认为:体育课上只要学生能够动起来就达到了要求,而学生是否掌握体育技能并不重要,因此许多体育教师把体育课上成了休闲课、游戏课等。新课标明确要求:运动技术学习是学生保持体育课程学习兴趣的基本前提之一;运动技术学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既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对体育学科文化、对体育方面的基本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了解毕竟很少,对体育方面的兴趣也具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体育课上的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获得体能和技能的进步、生活能力的增强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核心,使每位教师最主要的职责。3.把“以人为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不能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就是上帝”等。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表述强调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一种辩证的统一。但是,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却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如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就贬低教师的存在价值,甚至硬性规定一堂体育课教师的讲解不得超过10分钟,体育教师必要的传授、点拨也被视作没有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纯粹的学生为主体、完全贬低教师作用,师生互动又如何能实现?要最优化地发挥教与学的基本功能,既要把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要使体育教师为主导成为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根本保障。实际上,越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越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有可靠保证。4.盲目合作,流于形式体育新课标强调合作学习,不少体育教师以为合作就必须分组,有时还错误处理成一个小组“研究”一个问题。如果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尚可成立,如果问题之间是彼此联系的,这种做法则极不可取。事实上,体育教材中绝大多数问题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这样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违背了学生学习体育的规律。殊不知,有时候体育课堂上暂时的沉默,恰恰是思维的紧张与活跃,迸发出来的往往是富有个性的见解与独具创见的观点。二、课改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尽管我们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在课程改革试验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新课标和新课改的一些现代教育理念,逐渐的被大多数的体育教师所接受,而且,许多体育教师已经开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2.全国各地的体育教师都在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贯彻落实新体育课改的精神,体育教研、培训活动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培训得到广泛的发展,形成了重研讨、重实践、重互动的教研风气,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和大的促进作用。3.为实施体育新课标的体育教材的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教材。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材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的体育试验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三、建议为了防止新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全面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们必须理清观念、明确方向。1.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使之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发挥出健身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们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2.加强体育教师教育加强体育教师教育是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广大体育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体育课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要加强体育师资建设,加大体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识性的理论培训,给体育教师“充电”,以促使他们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是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培训。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把新课程、新教法与课改前的教法优势进行整合与互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要经历从理解、逐渐熟悉到创造性的实施过程,这个过程是体育教师接受培训、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是将新的课程理念与本校实际相结合,体育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把教师培训和平时教学实践、校本教研结合起来,是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和体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3.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标准并没有否定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反它明确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因此,体育课必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4.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领导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要抓好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体育教学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参考文献:1.《体育教学》编辑部:《理清观念 明确方向》,《体育教学》,2005.12.曲宗湖:《对新体育课标试验两年来喜和忧的思考》,《体育教学》,2004.13.马浩:《警惕当前体育课改实践中的几种形式主义倾向》,《体育教学》,2005.24.宋尽贤,赖天德:《牢牢把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中国学校体育》,2005.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建议找杂志社问问,现在发表论文特别乱,我是投稿到这个邮箱的,已经收到杂志了,并且在知网也可以查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