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周刊杂志社副总编

发布时间:

中国周刊杂志社副总编

近日,某杂志总编辑张路等一行四人到我校问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孔一鸣,学校相关单位有关同志及专家学者出席交流座谈会。  座谈会上,张路简要介绍了杂志社报刊的有关情况,并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我校有关专家学者的沟通和联系,提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办报办刊的质量,为促进我国社会科学的进步、发展和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孔校长代表学校,对张路一行来学校表示热烈欢迎,祝愿双方在今后能更好开展合作交流,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  会上,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了学校科研情况,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就各自研究的科研项目、研究的方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学术问题与来宾们进行了交流。

怎么才联系到你了,蒋方舟的联系方式

清华大学有意降录取遭网友质疑2008年清华大学降60分调档录取蒋方舟。 一则“清华大学有意降60分调档录取80后少女作家“的新闻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面对网友的种种质疑,蒋方舟于2008年7月8日晚在其私人博客发表了《我没有被破格录取》的博客文章,从五个方面回答了网友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她称她并没有破格录取,她一直按有关学校自主招生的办法。 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2012年,蒋方舟在微博上祝贺自己从清华大学毕业,2012年7月3日《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在微博上给出了确切的答案,蒋方舟将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作家蒋方舟毕业即任副主编引热议,对于大家的疑虑,封新城说,认识蒋方舟是从2008年开始,“我当时就发现她比很多同龄人成熟很多。”后来,经过四年的学习,蒋方舟从最开始的特约记者到后来的主笔,是一步步实践、锻炼出来的,“蒋方舟是从主笔的职位提拔到副主编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毕业就当副主编。” “代笔门”事件2012年8月1日,方舟子发微博称《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的不少文章是其母亲、作家尚爱兰的代笔,“代笔门”事件再次引发热议。有记者通过微博私信给她,她表示自己“在伦敦看奥运,没什么好回应的”;记者电话联系尚爱兰,电话中尚爱兰并未正面回应。新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蒋方舟的新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被绑架的一代”从社会层面入手,谈她这一代人的青春与他们生活视角里的中国;第二部分“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她希望通过记录,反抗一些使自己不像自己的东西;第三部分的长篇散文《审判童年》,毫不避讳地坦白童年生活当中的刺痛与尴尬,在她看来是对天才儿童身份的一个告别。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附录,记录当时写那篇文章的场景,现如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及对这篇文稿的反思。有时她甚至推翻了自己此前的一些想法,“更多的是坦诚自己的一切。”蒋方舟透露,2014年可能还会出一本小说,但当前不能透露内容,“怕写不完,因为现在读书和写作的时间太少了”。《新周刊》生活蒋方舟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成为《新周刊》最年轻的副主编。当时曾引起外界的一些争论。据悉,她在进入清华时,即被《新周刊》聘为特约记者,2010年4月升任主笔。“所以,我不是直接升副主编的,是一步步走上来的”,升任副主编后,她每天开两次会,其他的时间是写稿、采访,改新记者的稿,提专题。对老记者的稿件有意见时,蒋方舟坦言,文本层面的东西是可以讨论的,自己为《新周刊》写了五年,对杂志的熟悉程度会多一些,了解《新周刊》喜欢什么样的稿子,不喜欢什么样的稿子。每天所能想到的,只是“把这期刊物做好”。对于未来和生活作为同一时期的作家,蒋方舟似乎有点“固守”自己的领域。郭敬明已经拍了两部电影了,韩寒也在做自己的电影。但蒋方舟对自己要不要做这些事情,想得很清楚。她鼓励现代人不要害怕被时代抛下。她调侃地说,其实被时代淘汰也挺好的,一定还有一些跟你一样被时代淘汰的人,慢腾腾地在后面溜达,你们自己组一个局不是很好吗?对于韩寒日前表示,在自己想清楚之前不再写长篇小说了。蒋方舟说,她还是很期待韩寒的长篇小说的。蒋方舟的业余生活跟普通女生一样,喜欢淘宝,买的衣服曾把大学宿舍淹没。喜欢本身不胖还是嚷着要减肥,做饭对她来说,只是一个调剂,不是很喜欢,但可以减压。她还喜欢爬山,想在30岁之前多爬几座山,因为爬山的过程很痛苦,但下山后就会感受到放大了的快乐。

杂志社副总编辑

莫幼群 莫幼群,1969年生,笔名老末,祖籍江苏赣榆,出生地安徽铜陵。在贵池懂事识字现供职于合肥某杂志社。,儿童科幻作家 合肥市长江西路898号少年博览杂志社业余从事散文与杂文写作,先后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饭碗和爱好统一为文字匠,常引以为幸。 2003年冬季发表《中华读书报:优待作家不如优待作品》,不久发表《靠垃圾致富》

在厦门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1983年大学毕业后曾在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自1986年迄今,在《福建论坛》杂志社从事编辑、科研工作,先后任文学编辑、文史哲编辑部副主任、主任;杂志社副总编辑、总编辑。

散步

红旗杂志社副总编

那多:80后,原上海国家公务员,后来为了满足睡懒觉的愿望,作了记者,现为专业小说家,写过<返祖>,<神的密码>,<亡者永生>等小说,最新小说为<暗影38万>

杂志社总编辑周

曾担任毛泽东文学院院报《寻梦船》编辑部主任、《青少年》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新闻出版社《中外妇女》编辑记者,俄罗斯华人报《路迅参考》日刊社编辑。现任世界汉诗协会执行会长,世界汉诗杂志总编辑。出版有长篇小说《想飞的鸟》,著有中篇小说集《饥饿爱情》、散文集《桑植往事》、长篇武侠小说《湘西侠客记》、诗词集《柴桑诗稿》、诗词理论专著《学诗快速入门120问》。

中国周刊杂志社

《中国新闻周刊》还是挺好看的,里面有许多热点信息,这本杂志是我高中的时候最喜欢看的,可以积累写作素材

中国新闻周刊还是蛮不错的,尤其是财经类 ,很多深度报告,专业性比较强。我一直都是喜欢看中国新闻周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