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政治经济学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政治经济学参考文献

政治经济的相关书籍应该有很多建议,你可以看一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基本上来说对政治经济的理论概括的比较全面了。

的好书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想详细了解一下经济。请推荐几本好书~appreciating!要求:通俗易懂,不要那种知识分子型的;一定是自己觉得好的,而不是转贴的。thanks!!!展开最佳答案首先,建议你订一份“参考消息”,它从世界各大权威报纸摘选经济类的评论,比较客观,让你能从大局上把握经济走向,最重要的是通俗易懂,不是那种只有专业人士才看的,当然,该报纸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政治和军事也是其中的一大亮点。高中三年虽然学习紧,但我仍然每天坚持看它,甚至上课~呵呵,这就不说了。 再就是一些专业性质的报纸,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日报”等,这些都是比较专业性质的,对于你高一来说,为时尚早,建议还是以后有了一定的经济学理论之后再看~ 再就是“南方周末”,只是觉得它太厚,评论比较深入,但有时候我都看不懂,对你来可能不太适合,不过可以一看~ 顺便说一下,我高中只看“参考消息”和“国际先驱导报”这两份报纸,一是学习紧,山东的高中都这样,二来也买不到其它的,呵呵~ 对于经济类的书籍,感觉这类书籍很多,再就是书籍相对于我说的这两份报纸来说都比较专业,你可能看起来会很乏味,高中学习已经够乏味的了~因此书籍我就不作推荐了。 我也很爱好经济,但我不是学经济的,现在大三,从我个人角度讲,只推荐看“参考消息”,还有时间的话再看下“国际先驱导报”,其它的暂且不论。

政治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政治经济学小论文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并且要调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比如说可以描写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时代。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 古典学关于经济学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在古典经济学形成的。古典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是政治经济学之后的基础,因此,探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从古典经济学开始。 研究对象是对某一学科研究、范围的高度概括。它确定学科研究的内容、范围、方向等。确定研究对象的意义在于,它是学科研究的起点。只有确立了的研究对象,才能建立科学的学科体系。任一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学科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对象的区别。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是由古典经济学完成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最初的确立也是由古典经济学完成的。斯密和李嘉图等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立,是通过萨伊等人阐述的。萨伊是斯密在法国的阐释者。由于斯密的《国富论》是经济学专著,不适合于教学,萨伊将其改编成教科书,1803年出版。书名为《政治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全书由生产、分配、消费三篇构成。此所谓“三分法”。此后,李嘉图的追随者詹姆斯·穆勒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此所谓“四分法”。 人类的经济行为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前者表现为经济行为的生产力方面或者资源配置问题或者经济运行机制问题;后者表现为经济行为的生产关系方面或者经济制度问题。在古典经济学那里,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体现两个方面内容的统一即资源配置研究与制度的结合和统一。或者说,古典经济学研究研究资源配置,是在结合经济制度及其演变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的。或者说,古典经济学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一定制度背景下的资源配置或经济运行。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确定受研究任务的制约。从古典经济学以来,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确定为一定制度背景下的资源配置。但是,在不同的具体任务下,具体对象会有所差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由其产生的背景和面临的任务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危机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公开化。斗争一开始是自发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为了从理论上武装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方向,需要从经济上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揭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灭亡的。适应这种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以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发出版为标志。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我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人类的经济行为的两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和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被叫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这二者的结合叫做生产方式。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上述论述中,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生产方式,但强调生产关系,这是由其所面临的任务决定的。 (三)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古典经济学中所包括的制度分析或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随着经济学的发展逐渐消褪。在边际学派那里,古典经济学中所包含的有关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方面的内容被认为是规范的或不可实证的,从而不应该属于经济学研究领域。瓦尔拉斯研究边际效用价值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的巨著取名《纯粹经济学要义》,就是要表明其研究对象与古典经济学的不同,古典经济学中的“政治”因素被剔除。到1890年马歇尔出版《经济学原理》,自孟克列钦以来的政治经济学传统发生了逆转,经济学研究中的“政治”命运终结了。一是自此以后,研究理论经济学的著作不再冠名为“政治经济学”而是冠名为“经济学”;二是这种似乎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内涵着经济学研究内容、对象和的变化。除了在研究方法上数理方法的大量引用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将制度分析的内容割裂出去。虽然马歇尔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定义似乎是要恢复色诺芬传统:“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P23,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但是,色诺芬传统是无法恢复了,经济学研究正以坚实的步伐偏离古典经济学的轨道。这种偏离或背叛的最明确的证据是1932年来昂内尔·罗宾斯《的性质和意义》中对经济学对象的规定。他说:“经济学是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与具有各种不同用途是稀缺手段之间关系来研究的科学。”(来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P20,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从此,在西方经济学领域,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取得了一致的认识。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其多种用途见选择的科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相应被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或者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资源配置总是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完成的,制度状况必然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产权制度的完善与否就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经济学将古典经济学传统中的制度排除在外,忽视制度的变迁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暴露了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也影响了理论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解释能力。科斯将这样的经济学称之为“黑板经济学”。 (四)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 在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那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被确定为“生产关系”或者“生产关系及其”。这种观念,基本上是受斯大林《苏联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和五十年代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而形成并定型的。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确定为生产关系或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导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虚无化、教条化和简单化,经济学研究和教学远远脱离现实。一个经济落后,急需发展生产力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国家,其经济学研究却将生产力和资源配置排除在外,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关于今天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遵循传统,二是要反映现实要求。今天政治经济学的直接来源有二: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二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而这二者又都来源于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是研究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研究生产方式但强调生产关系即生产的社会方面;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制度方面是由其面临的任务决定的,现代经济学抽象掉制度分析是由于其研究市场制度下的资源配置,而市场制度被假定为是稳定的。这两者虽有其合理性也有重大缺陷。因此,遵循传统应该是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应该反映现实经济活动的要求。我们今天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要,服务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需要,因此,经济学研究中强调对资源配置的研究是必然的,而且,我国正在处于制度转型和变迁的过程中,制度及其变化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资源配置不能忽视对制度问题的研究。 根据这两个原则,今天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制度分析和资源配置研究的结合,但强调资源配置方面。尊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和传统,适应经济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要求,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应当避免单纯研究生产关系和单纯研究资源配置两种极端,而应当是研究一定制度背景下的经济运行,它应当包括生产关系或制度和生产力或资源配置两个方面,而且应当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政治经济学小论文,当我们写的时候,一定要先找准一个话题,一个方向去进行研究,根据我们所学的经济学内容去写。

小论文的话,我觉得你要从一个小的点出发吧,从一个小的点然后能够引出一个大的结论,或者是一个大的嗯创新的点,我觉得这个作文就非常好,要跟这个经济有关的

政治经济学研究参考文献

一、三十年改革开放之路  总的说来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具体说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市场化程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是大起大落还是平稳增长。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极低,各种商品和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几乎完全由政府管制,市场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受到极端压抑,计划体制的管制力量远远大于市场力量,外在的政府干预因素经常冲击正常的经济周期,导致经济多次大起大落。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经济增长?  其次是宏观调控的完善,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撑,也就是1998年年中以来扩大内需的政策,其政策手段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6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政策转向是成功的,理论分析上也站得住脚。扩大内需的政策能使新一轮经济周期呈现出新特征,还在于这项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该项政策组合持续达6年之久。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逐渐淡出,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这种转变是很必要和及时的,避免了严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出现,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政策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否则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方面有个很好的反面案例,就是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财政政策。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为了刺激经济,日本政府积极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政策缺乏连续性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考验中国模式  这一轮的经济危机似乎打乱了整个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中国经济一下子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候。但是,三十年来奠定的基础和进一步开发的潜力会帮助我们挺过这个经济的寒冬。一来市场化的力量还在不断地深化加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弊端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暴露出来,接下来的就是进一步的改革推进市场力量;二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及时性与适度保证了其有效性,经过了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之后,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三十年遗留下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并且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而这次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是放大了这些问题来让国人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中清醒过来。低端的出口加工贸易模式让沿海经济失去光泽,暴露出经济发展瓶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大量持有美元储备却只能眼看其贬值,意识到中国金融的弱势以及人民币的不对称地位;竭尽全力的促进农村消费来扩大内需,发现城乡差距的巨大……一连串的问题依然存在,而所有这些问题的出路只有一条—继续改革。  三、经济改革深水区  强化市场力量,就是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提高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存在一些严重问题急需解决,主要是各个领域和各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严重不平衡。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三大领域中,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最低。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关键还是要继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市场力量,通过与旧体制力量的不断反复“搏杀”,市场最终确定自己的统治地位。尤其是资本市场领域,一定要最大限度淡化其行政性,还资本市场盈利性的本性。  政策组合也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今后一段时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总需求,这几年扩大内需的重点是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扩大投资需求,但是消费需求增长则相对较慢。然而,消费是最终需求,投资增长最终必须得到消费需求的支持,因此,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总需求的调控中,未来相当长时间的重点主要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因此,今后稳健的财政政策应将重点转向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财政政策是大有作为的,最主要的是要发挥财政政策在收入再分配上的功能,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保障最低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也应作些调整,前些年过多地依赖财政政策,今后应积极发挥货币政策作用。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是很直接的,例如发展消费信贷,对于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此必须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货币市场,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而促成货币政策逐渐增强效果,直至淋漓尽致地发挥应有作用,取得与财政政策势均力敌的“显赫”地位。  四、结语  改革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而现在的经济危机背景正是经济改革的天然时机。美国经济通过30年代大危机得到了结构性的调整,奠定了其二战后世界霸主的地位。而八十年代的经济调整,又为其在九十年代的经济神话打下基础。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凤凰涅盘,危机中求生存求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否继续改革,延续属于中国的经济神话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 古典学关于经济学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在古典经济学形成的。古典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是政治经济学之后的基础,因此,探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从古典经济学开始。 研究对象是对某一学科研究、范围的高度概括。它确定学科研究的内容、范围、方向等。确定研究对象的意义在于,它是学科研究的起点。只有确立了的研究对象,才能建立科学的学科体系。任一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学科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对象的区别。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是由古典经济学完成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最初的确立也是由古典经济学完成的。斯密和李嘉图等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立,是通过萨伊等人阐述的。萨伊是斯密在法国的阐释者。由于斯密的《国富论》是经济学专著,不适合于教学,萨伊将其改编成教科书,1803年出版。书名为《政治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全书由生产、分配、消费三篇构成。此所谓“三分法”。此后,李嘉图的追随者詹姆斯·穆勒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此所谓“四分法”。 人类的经济行为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前者表现为经济行为的生产力方面或者资源配置问题或者经济运行机制问题;后者表现为经济行为的生产关系方面或者经济制度问题。在古典经济学那里,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体现两个方面内容的统一即资源配置研究与制度的结合和统一。或者说,古典经济学研究研究资源配置,是在结合经济制度及其演变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的。或者说,古典经济学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一定制度背景下的资源配置或经济运行。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确定受研究任务的制约。从古典经济学以来,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确定为一定制度背景下的资源配置。但是,在不同的具体任务下,具体对象会有所差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由其产生的背景和面临的任务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危机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公开化。斗争一开始是自发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为了从理论上武装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方向,需要从经济上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揭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灭亡的。适应这种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以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发出版为标志。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我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人类的经济行为的两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和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被叫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这二者的结合叫做生产方式。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上述论述中,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生产方式,但强调生产关系,这是由其所面临的任务决定的。 (三)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古典经济学中所包括的制度分析或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随着经济学的发展逐渐消褪。在边际学派那里,古典经济学中所包含的有关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方面的内容被认为是规范的或不可实证的,从而不应该属于经济学研究领域。瓦尔拉斯研究边际效用价值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的巨著取名《纯粹经济学要义》,就是要表明其研究对象与古典经济学的不同,古典经济学中的“政治”因素被剔除。到1890年马歇尔出版《经济学原理》,自孟克列钦以来的政治经济学传统发生了逆转,经济学研究中的“政治”命运终结了。一是自此以后,研究理论经济学的著作不再冠名为“政治经济学”而是冠名为“经济学”;二是这种似乎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内涵着经济学研究内容、对象和的变化。除了在研究方法上数理方法的大量引用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将制度分析的内容割裂出去。虽然马歇尔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定义似乎是要恢复色诺芬传统:“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P23,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但是,色诺芬传统是无法恢复了,经济学研究正以坚实的步伐偏离古典经济学的轨道。这种偏离或背叛的最明确的证据是1932年来昂内尔·罗宾斯《的性质和意义》中对经济学对象的规定。他说:“经济学是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与具有各种不同用途是稀缺手段之间关系来研究的科学。”(来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P20,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从此,在西方经济学领域,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取得了一致的认识。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其多种用途见选择的科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相应被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或者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资源配置总是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完成的,制度状况必然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产权制度的完善与否就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经济学将古典经济学传统中的制度排除在外,忽视制度的变迁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暴露了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也影响了理论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解释能力。科斯将这样的经济学称之为“黑板经济学”。 (四)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 在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那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被确定为“生产关系”或者“生产关系及其”。这种观念,基本上是受斯大林《苏联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和五十年代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而形成并定型的。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确定为生产关系或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导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虚无化、教条化和简单化,经济学研究和教学远远脱离现实。一个经济落后,急需发展生产力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国家,其经济学研究却将生产力和资源配置排除在外,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关于今天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遵循传统,二是要反映现实要求。今天政治经济学的直接来源有二: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二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而这二者又都来源于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是研究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研究生产方式但强调生产关系即生产的社会方面;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制度方面是由其面临的任务决定的,现代经济学抽象掉制度分析是由于其研究市场制度下的资源配置,而市场制度被假定为是稳定的。这两者虽有其合理性也有重大缺陷。因此,遵循传统应该是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应该反映现实经济活动的要求。我们今天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要,服务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需要,因此,经济学研究中强调对资源配置的研究是必然的,而且,我国正在处于制度转型和变迁的过程中,制度及其变化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资源配置不能忽视对制度问题的研究。 根据这两个原则,今天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制度分析和资源配置研究的结合,但强调资源配置方面。尊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和传统,适应经济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要求,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应当避免单纯研究生产关系和单纯研究资源配置两种极端,而应当是研究一定制度背景下的经济运行,它应当包括生产关系或制度和生产力或资源配置两个方面,而且应当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政治经济学意义为依据,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具体围绕经济学寻租和经济活动、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贸易政策决定者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发展方向,为提高国内政治经济政策的实施方向选择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国际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研究;具体应用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和国际接轨,所以国际经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能够提高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国际贸易政策的调整主要与国际的政治格局的调整紧密相连,正确掌握国际贸易政策,了解国际经济的动向,随时改变国家经济政策,以应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本文主要针对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为重点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在国际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就是国际中国家政治经济能力的体现,在分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要从国际形式出发看待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式。在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分析中要根据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的现实方式,这种现实主义的方式理解就是在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工业发达国家将本国的经济危机转移到周边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现实主义经济政策主要是以国家的经济为核心的形式,进行分析,国家经济为经济政策的核心,所有的优势都是面向国家内部的利益,将国家整体利益作为重点,是各国政府出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所以通过对国家经济的分析能够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形势[1]。2政治经济学中的贸易政策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家的经济政治已经结合为一体,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动都关乎着国家的经济利益。国家的贸易政策调整,需要综合考量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等各项因素,从这方面考虑,就是贸易政策就是各个国家使用政治手段决定经济制度。对于国家而言,在政治的变更中,人们会选择对自身利益有帮助的,但是作为政治的统治者都会愿意一直站在统治地位。在贸易政策的决策时同样使用相同的理论,假设市场经济的情景,将居民进行二次分配,用投票的方式决定最终的胜利者。斯托帕尔一萨缪尔森定理认为,在国家中劳动者的人数增加过多时,要详细了解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是属于什么样的类型,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是出口的,国家就会选择经济开放政策,相反,当大量的劳动者生产的产品都是需要进口的国家就会启用贸易保护政策。3贸易政策综合意义中的政治经济学应用3.1非生产性寻租经济活动根据克鲁格的理念,寻租性活动和经济学中的社会资金增长的模式不同,它不仅是简单的寻求利益的方式。这样的寻租式的经济活动不能够直接带来经济上的变化。但是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更大的综合利益。在国际贸易中这样的理念经常被用于对外贸易,在实际的操作中将这种理念转换成相应的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使用能够从合理的范围内使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其实对于关税和进出口贸易配额的控制主要为保障国家内部的中小型企业,防止中小型企业受到国际经济市场变动的直接冲击。经济政策的调整主要为了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企业统治经济市场的情况,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保护政策[2]。3.2贸易政策工具选择当前,贸易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只是将自己国家的利益最大化,并没有根据国际贸易政策的理念进行设定。在国际贸易经济保护政策中将反倾销、自愿出口、反补贴等相关的保护条令,都会对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贸易政策的使用主要是站在国家的政治方面的决定。国际贸易保护中只能够在经济上对商品的成本产生影响,并不会造成别的损失。并不直接在政治上得到经济政策的优化,主要是从国家政治的全局上进行考虑。3.3贸易政策的决策经过经济的分析,国家贸易政策决定主要是由国家的经济情况和国家的产业形势决定[3]。国家的贸易政策决策调整主要是对国家内部的经济体制进行保护的一种保护形式,在国家经济政治的制定中,主要关注的重点就是国家的利益,资本的投入和回报达到国家的发展要求就能够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当国家的综合发展实力增强,就会想发展国际贸易经济,提高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4结束语综上所述,当前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研究中就是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等的综合研究,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一定会将国家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考虑,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变动是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方向的决策,国家贸易自由或国家贸易保护的启用,都是对国家的经济保护,也是对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参考文献:[1]顾振华,沈瑶.利益集团影响下的贸易保护———一个贸易政治经济学的文献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6(12):159-169.[2]张衔,李少武.国际贸易体系演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6(11):12-18.[3]张利.关于国际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分析[J].现代经济息,2016(2):155-作者:刘玉婷 廖坚 单位:邵阳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政治经济学文献

的好书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想详细了解一下经济。请推荐几本好书~appreciating!要求:通俗易懂,不要那种知识分子型的;一定是自己觉得好的,而不是转贴的。thanks!!!展开最佳答案首先,建议你订一份“参考消息”,它从世界各大权威报纸摘选经济类的评论,比较客观,让你能从大局上把握经济走向,最重要的是通俗易懂,不是那种只有专业人士才看的,当然,该报纸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政治和军事也是其中的一大亮点。高中三年虽然学习紧,但我仍然每天坚持看它,甚至上课~呵呵,这就不说了。 再就是一些专业性质的报纸,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日报”等,这些都是比较专业性质的,对于你高一来说,为时尚早,建议还是以后有了一定的经济学理论之后再看~ 再就是“南方周末”,只是觉得它太厚,评论比较深入,但有时候我都看不懂,对你来可能不太适合,不过可以一看~ 顺便说一下,我高中只看“参考消息”和“国际先驱导报”这两份报纸,一是学习紧,山东的高中都这样,二来也买不到其它的,呵呵~ 对于经济类的书籍,感觉这类书籍很多,再就是书籍相对于我说的这两份报纸来说都比较专业,你可能看起来会很乏味,高中学习已经够乏味的了~因此书籍我就不作推荐了。 我也很爱好经济,但我不是学经济的,现在大三,从我个人角度讲,只推荐看“参考消息”,还有时间的话再看下“国际先驱导报”,其它的暂且不论。

如果想了解一些基本理论的话,我推荐: 1、完全竞争市场; 2、囚徒博弈; 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4、信息不对称与“柠檬”市场; 5、李嘉图模型。 基本都是某一个分支的经典理论。

1、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

政治经济学参考文献(期刊类)

资本论》《保卫资本论》求《保卫资本论》作者荐读的文献、作品、文章保卫《资本论》参考文献(列国志数据库 供交流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出版。该著创立了所谓的“七类文献法”,用于进行指导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和构建。Ⅰ马克思主义经典《资本论》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04。《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资本论》第1卷(德文一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20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32卷,人民出版社,199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34、47卷,人民出版社,200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200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剩余价值学说史》,郭大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剩余价值理论》,人民出版社,1975。《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97。《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84。《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2012。《列宁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50。《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1999。Ⅱ国学《周易》(杨天才等译注),中华书局,2011。《国语译注》(汪济民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老子译注》(罗义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0。《大学中庸译注》(王文锦),中华书局,2013。《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2012。《杨伯峻〈孟子译注〉商榷》(白平),中华书局,2013。《楚辞译注》(董楚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吕氏春秋译注》(张双棣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61~2014。《史记》(韩兆琦译注),中华书局,2007。《春秋繁露》(张世亮等译注),中华书局,2012。《全唐诗》(彭定求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唐诗一万首精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等),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李商隐诗集疏注》(叶葱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李清照全词》(刘瑜编),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红楼梦》(周书文点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熊十力选集》(景海峰编),吉林出版社,2005。梁漱溟:《人心与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熊十力:《论六经·中国历史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熊十力:《原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熊十力:《新唯识论》,商务印书馆,2010。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2006。国学大师丛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社会科学前沿、金融,rccse中文oa核心

1、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