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

发布时间: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

《地球物理学报》在历届中国科学院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2年和1996年该刊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科技)。1948年创刊以来,历届主编傅承义、顾功叙、翁文波和现任主编刘光鼎院士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历届编委会委员均为知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本届编委中有院士13名,有8名国外编委,以及港、台地区的编委。目前本刊已被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在科技兴国方针指引下,我们努力将《地球物理学报》办成国际性学术期刊,努力为地球物理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2021

一区。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球物理学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48年。地理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是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地球物理学报》主要栏目设有: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热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

地球物理学报审稿终审即主编终审,结合外审意见给出最终结果。《地球物理学报》它是在1948年正式创办的,它主要是由我国的地球物理学会以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进行主办的一本关于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换届

《地球物理学报》在历届中国科学院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2年和1996年该刊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科技)。1948年创刊以来,历届主编傅承义、顾功叙、翁文波和现任主编刘光鼎院士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历届编委会委员均为知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本届编委中有院士13名,有8名国外编委,以及港、台地区的编委。目前本刊已被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在科技兴国方针指引下,我们努力将《地球物理学报》办成国际性学术期刊,努力为地球物理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武大是很强大,很佩服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换届2021

柳建新博士,男,1962年5月出生,1979年考入中南矿冶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师从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原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教授,1983毕业后分配到湖南有色地质勘探公司238队工作,1990年获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学位。1990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4年被聘为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副院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121”人才、国家重点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有色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有色金属信息物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第九第十届政协委员,兼任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海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第二届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地质与勘探》编委、《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编委、《工程地球物理学报》编委。

常 旭 ,女,1954年6月出生,北京人,汉族。1996年加入九三学社。    现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球物理专业。九三学 社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市第十一届政协常委 常旭,男,汉族,1980年8月出生,河南省邓州市人,200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8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得结构工程博士学位,现在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教。 常 旭 数码控 MJ粉 可爱多90后型男 cars控 fai努力ING Jay迷我 是新国货

王水,男,1942年4月出生,江苏省南京市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武汉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9月进入南京大学气象系学习,1961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助教,1978年被评为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美国Alabama 大学客座研究教授(1986~1987年)、美国Alasska大学地球物理所客座研究教授(1987~1988年)、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P)Associate Member1984~1990年)、日地物理科学委员会(COEP)cientific Discipline Representative1995年至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1980~1987年,1996年至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1979年至今)、空间委员会(COPAR)中国委员会(CNCOPAR)委员(1994年至今),以及《空间科学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天文学报》等刊物的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哨声和甚低频发射的观测和研究,太阳、大气和行星际介质物理、空间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等。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曾与同事一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