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长江大学学报投稿经验

发布时间:

长江大学学报投稿经验

《咸宁学院学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长江大学学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湖北函授大学学报》等等,找我。

赤峰学院学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长江大学学报 等

《咸宁学院学报》就是《湖北科技学院学报》,这个期刊很垃圾,编辑部电话从来都打不通,永远没人接,出刊巨慢,6月份的期刊直到9月份才寄到人手里,而且直到11月份了还没有上知网,都快有大半年了,耽误别人评职称,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要再在这里投稿了!

三级期刊,不难发的

浙江大学学报投稿经验

CSSCI,不管你是在哪个学校,如果你是博士生的话,还是有可能发的,如果你只是硕士生,基本上是不可能给你发的,一般情况下,发的都是教授、副教授、博士,除非你的论文确有创新之处,或是填补了某方面的空白

1 该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编辑接来稿后,先查对稿件内容、投稿人信息、联系方式等有无备齐,再对稿件进行初审,经初审认可的稿件即进入专家评审程序,编辑部对初审合格的稿件进行复审,根据稿件质量确认盖章,对基本合格的稿件经匿名处理后,发函给审稿人,一般要求在一个月内审毕。审稿人按审稿单项目进行评审,写出具体审稿意见。编辑收到审回稿后,参照专家意见,实行传统'三审'审稿制,确定稿件采用与否。本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审稿人必须是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校内外知名教授或博导。审稿人应遵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第19条规定,并做好未发稿件的保密工作。(“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2 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与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让与书》正本。3 凡遇专家仍无法审定或专家对其存有疑义的稿件,则交由本刊编委组(五人以上)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来品评稿件,尽量发现有价值的好稿子。4 稿子经编辑与作者修改、整理后,由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意见,交执行总编进行审察后再送交本报常务副主编、主编审察,给以最终确定。5 该刊在对作者稿件进行匿名送审的同时,对审稿人也进行匿名处理,进行严格的双向匿名。6 因该刊力量所限,并按通行贯例,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作者务请自留底稿。投稿后三个月仍未收到编辑处理意见者,可对稿件另行处理。

江苏大学学报投稿经验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还是ei吗以前是,2013年不是了,投稿要谨慎

江汉大学学报投稿经验

考研确定学校是最头痛的时候之一,总是感觉一团糟,很难做出最好的或者说是自己最满意的选择,总是患得患失,纠结犹豫半天,还感觉没法静下来安心复习。下面我就来和大家详细分享一下江汉大学考研的具体难度。一、学校综合介绍1江汉大学招生基本信息解读江汉大学(Jianghan University),简称江大,位于湖北武汉,实行湖北省、武汉市共建,以武汉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省属综合性大学,省、市重点建设大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湖北省首批学分制改革试点高校、“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双万计划”等。江汉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81年的原江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创办于1952年的原武汉教育学院、创办于1958年的原武汉市职工医学院。2000年,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88年的武汉市卫生学校并入筹建期间的新江汉大学。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四校合并基础上组建新的江汉大学。2009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整体并入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国家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2019年6月,学校拥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涉及60个二级学科(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具有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资格。有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省级)、2个省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省重点学科(含培育)、13个市重点学科、4个省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江汉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入选了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而且,江汉大学的研究生奖助学金还是非常可观的。2江汉大学本年度录取分数线与国家线对比图再看2020年考研国家线总体趋势图考研一共13大学科门类,总体走向参差不齐,但依旧有规律可循。2020考研的国家线走势分为三种: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计算出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也就是上涨分数最多的学科和下降分数最多的学科。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有3个:文学、管理学、享受少数民族照顾的考生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的有5个:哲学(+5分)、法学(+5分)、教育学(+6分)、艺术学(+7分)、体育学(+7分)。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的有9个:经济学(-2)、历史学(-1)、理学(-2)、工学(-6)、农学(-2)、医学(-5)、军事学(-5)、工学照顾专业(-6)、中医照顾专业(-5)。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出现在如下两个专业:上涨极限值(+7分),艺术学和体育学。下降极限值工学(-6)和工学照顾专业(-6)。一般而言,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持平,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总体无大变化。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上涨,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有所增长(具体原因要视本学科特点而言,请关注官网发布的2020年分类学科报告综述。

江汉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学校概况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实行湖北省、武汉市共建,以武汉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总占地面积2114亩,校舍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8个学院,73个本科专业。拥有学术型硕士一级学科点8 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生物学、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类别8个(电子信息、教育、临床医学、艺术、社会工作、体育、应用心理、会计)和同等学力授权。涉及60个二级学科(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9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8个省级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学校教学科研仪器总值近五亿。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07万余册,中、外文报刊2099种,引进了中外文数据库226个,电子书刊515万余册。《江汉学术》入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扩展版来源期刊。学校建有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爆破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环境与健康危害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17个省部级研究平台,设有湖北(武汉)爆炸与爆破技术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研究院、系统生物学研究院、武汉研究院等校级科研机构50个。近五年,获各类科研项目1500余项,主持国家基金项目97项(其中自科基金83项),各类科研经费累计39亿元。参与国家支撑计划、“973”“863”计划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7900余篇,其中SCI、SSCI、EI、CPCI-S收录1699篇次,出版各类著作、教材312部。获科研奖励12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7项。获各类知识产权授权1501项,其中发明专利276项。实施10余项专利技术成果转让,金额800余万元。组建6家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学科性公司,其中武汉国力通能源环保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回顾近10年的办刊历程和办刊实践,总结学报的办刊之道,我们认为志存高远、服务中心、优化稿源、打造特色、明确的责任机制是学报发展进步的有益经验。 学报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学报的发展进步必须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展开。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2002年以来,学报先后与学校的重点学科、研究机构联合推出了“生态文艺学研究”、“家族企业研究”、“领域语言研究”、“武汉学研究”、“社区研究”等特色栏目,旨在及时刊载学校学科建设的成果,并借学校的重点学科、研究机构的学术影响、学术人脉优化学报的办刊资源,从而实现学报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共赢。学报的办刊宗旨要求学报的内容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旋律,同时,作为学校主办的学术媒体,协助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理论,教化育人是义不容辞的职责。2003年江汉大学召开第一次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社会科学版将优秀征文结集刊载于2003年第3期上;2009年4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为配合会议的召开,社会科学版将优秀论文结集刊登在2009年第3期上。此外,学报对于校内来稿非常慎重,确保有一定的内稿录用率。学报强化服务职能,明确了每位编辑对口联系的学院,要求编辑加强与学院领导、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的联系。学报编辑部还与科研处联合组织召开了“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负责人座谈会”,目的是加强编辑人员与课题负责人的了解沟通,听取课题负责人对学报的意见和建议,组约基金课题论文,提高学报基金论文比。 在高校学报林立的今天,创新发展关键在于打造特色。长期以来,学报把特色凝练的重点布局在栏目建设上,主动邀约国内知名专家主持栏目,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作者。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也带动了学报编辑从事专业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积极性。“现当代诗学研究”被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中国文情报告》连年重点评述,为认为“对学术的拓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谈:宪法学者谈《选举法》的修改”专题栏目由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茂林牵头,专题刊出后,在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文化管理与文化创新研究”专栏特邀武汉大学国家创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博导傅才武教授担任主持人,刊载与文化管理、公共文化政策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并作为这一研究领域交流互动的学术平台;“武汉学研究”专栏,研究武汉历史文化,研究武汉人和武汉城市精神,研究武汉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揭示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环境哲学与生态美学研究”栏目,研讨的热门话题也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著名学者如童庆炳教授、王先霈教授、曾永成教授、张玉能教授、邱紫华教授纷纷向该栏目赐稿。办好特色栏目我们有三点体会:一是特色栏目的编辑一定是栏目专业的内行,应具备良好的专业功底。只有这样,他对栏目所涉及领域的学术前沿态势才能比较了然,对栏目所涉学科的学者专家才能比较了解,对栏目文章的学术含量作出正确判断,也才能具备与相关作者对话与沟通的能力,以及对栏目选题深入策划、深度挖掘的能力。二是一个栏目要能支撑下去,不断发展,做大做强,必须有一个较大的作者群,这些作者最好是实力派作者。依傍的对象既有本校的学术骨干,又有外校的学术名家,总之应该是在学术圈内口碑好、有号召力、年富力强、热心的学者。三是所设题目应具有话题优势,是座富矿,有挖头,是可持续发展的。要使栏目课题既是可为的,又是可能为的,还是可长为的。这样才能使所设栏目具有连续性,长办长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从而达到繁荣学术、传承文明的目的。(新江大)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投稿经验

政府控制、高管更换与公司业绩,《会计研究》,基于多元logit模型的国有企业高管更换机理研究,《统计研究》,63.贷款拨备,会计透明与银行稳健,《会计研究》,3 ¬4.贷款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动态、进展与启示,《当代财经》,55.内部控制、契约秩序与法律要求,《审计研究》,46.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会计研究》,12 ¬7.贷款损失的税收政策研究,《税务研究》,12 ¬8.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问题、争论与选择,《会计研究》,3 ¬9.从广州市房地产纠纷案看契税征管模式优化,《财政研究》,1110.¬对银行收费的理性思考——基于银行业成本核算模式变迁与银行收费的动因和依据研究,《金融研究》,1111.激励—约束权衡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行为,《南方金融》,1212.对商业银行呆账准备金提取和核销制度的若干思考,《金融研究》,813.对《呆账准备金提取和核销制度》若干问题思考,《金融研究报告(专报)》,1 ¬14.财务报告实务协调化的衡量,《会计研究》,415.成本的行为解说与行为治理研究,《暨南学报》,5 ¬16.中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情况分析,《财务与会计》,5 ¬17.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财会通讯》,5 ¬18.加快管理会计基础建设提高商业银行竞争能力,《金融会计》,7 ¬19.对企业成本行为恶化现象的分析,《经济学消息报》,15 ¬20.“伟哥”经济学,《经济学消息报》,22 ¬21.试论负商誉的非存在性,《财会研究》,3 ¬22.高等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广东财会》,2 ¬23.管理会计研究展望 (译文),《广东财会》,1 ¬24.完善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广东审计》,11 ¬25.增值职业:2005年特许会计师业展望(编译),《广东审计》,4 ¬26.企业财务报告舞弊动机与警戒信号,《财会通讯》,12 ¬27.小企业的特征和审计重点,《广东审计》,8 ¬28.“负商誉”存在吗?《广西会计》,1 ¬29.论21世纪高等财经教育的服务方向和培养目标,《江西财经大学学报》,5 ¬30.关于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探讨,《人力资源会计专题》, 10 ¬31.对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思考与评价,《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5 -32.试论WTO补贴政策空间与应对策略,《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4 ¬33.中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研究与回顾,《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会计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资料汇编(一)》,5 ¬34.试论对会计案例教学的正确认识,《会计之友》,10¬35.管理会计竞争优势(译文),《会计之友》,836.Kaplan学术成果述略,《会计之友》,837.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一)(译文),《会计之友》1(上)38.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二)(译文),《会计之友》1(中)39.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三)(译文),《会计之友》1(下)40.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四)(译文),《会计之友》2(上)41.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五)(译文),《会计之友》2(中)42.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六)(译文),《会计之友》2(下)43.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七)(译文),《会计之友》3(上)Kaplan 访谈系列(八)(译文),《会计之友》2(上) Kaplan 访谈系列(九)(译文),《会计之友》2(中) Kaplan访谈系列(十)(译文),《会计之友》2(下)47.Kaplan访谈系列(十一)(译文),《会计之友》3(上)48.政府控制、产权激励与政府干预:文献综述,《会计之友》,9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