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算女杰王贞仪 女数学家王贞仪(1768-1797 ),字德卿,江宁人,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直接在桌上排布。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算筹在中国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现在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称其为“策算”。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数学会女前辈高扬芝 高扬芝(1906-1978 ),江西南昌人,从小学习勤奋,特别喜欢数学。 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930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上海大同大学担任数学教员,后成为教授、数学系主任。在课堂教学中,她遵循《学记》中所说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高扬芝的数学教学一贯是兢兢业业、讲求实效,深受学生欢迎。 高扬芝长期从事数学分析(旧时叫高等微积分)、高等代数和复变函数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她深知,高等数学比初等数学更加抽象,外行人常常把它看成是由冷酷的定义、定理、法则统治着的王国。因此,高教授常常告诉学生,数学结构严谨,证明简洁,蕴含着数学的美。它像一座迷宫,只要你潜心学习、研究,就能寻求到走出迷宫的正确道路。一旦顺利走出迷宫,成功的愉悦会使你兴奋不已,你会向新的、更复杂的迷宫挑战,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她在上海大同大学工作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自身潜在的科研天赋很快被唤醒催发。经过刻苦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她撰写出论文《Clebsch氏级数改正》,1935年在交通大学主编的《科学通讯》上连载,得到同行好评。解放后,她又著有《极限浅说》《行列式》等科普读物多部。 高扬芝是中国数学会创始时的少数女性前辈之一。1935年7月25日中国数学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成立大会,共有33人出席,高扬芝就是其中的一位。在这次年会上,她被推选为中国数学会评议会评议,后连任第二、三届评议会评议。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规模空前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高扬芝出席了大会。她是这次到会代表63人中惟一的女代表。20世纪60年代,她被选为江苏省数学会副理事长。 第一位数学女博士徐瑞云 徐瑞云,1915年6月15日生于上海,1927年2月考入上海著名的公立务本女中读书。徐瑞云从小喜欢数学,读中学时对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因此,1932年9月高中毕业后报考了浙江大学数学系。当时,浙大数学系的教授有朱叔麟、钱宝琮、陈建功和苏步青。此外,还有几位讲师、助教。数学系的课程主要由陈建功和苏步青担任。当时数学系的学生很少,前一届两个班学生共五人,她这届也不过十几人。 当时苏步青才30岁,看上去十分年轻,因此徐瑞云的同学中有人认为苏步青是助教,可是听完一堂课后就不住地赞叹说:“想不到助教竟能讲得这么好。”这件事引起知情者的哄笑。徐瑞云在陈建功和苏步青的教导下,勤奋学习,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她的考试成绩经常是满分。1936年7月,徐瑞云以优异成绩毕业了,被浙大数学系留校任助教。1937年2月,26岁的徐瑞云与28岁的生物系助教江希明喜结伉俪。新婚三个月后,徐瑞云夫妇获得亨伯特留学德国的奖学金,双双乘船漂洋赴德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 徐瑞云有幸被德国著名的数学大师卡拉凯屋独利接受,由他担任她的数学博士指导老师。当时有不少学生想请他作导师,他都没有同意。而徐瑞云这位东方女士因学习勤奋,数学功底扎实,成了卡拉凯屋独利的关门弟子。徐瑞云主要研究三角级数论。这门学科起源于物理学的热传导问题的傅里叶分析的主要部分,是当时国际上研究的热门之一,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 徐瑞云为将来能在分析、函数论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废寝忘食,广撷博采,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图书馆里。1940年底,徐瑞云获得博士学位,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她的博士论文“关于勒贝格分解中奇异函数的傅里叶展开”,1941年发表在德国《数学时报》上。 完成学业的徐瑞云夫妇,随即离德回国,于1941年4月回到母校,双双被聘为副教授,正式登上在战火硝烟的大后方培养人才的讲台。在艰苦的条件下,陈建功和苏步青没有中断在杭州时共创的函数论和微分几何两个数学讨论班,这是一种教学相长、遴选英彦的科研形式,徐瑞云也参与其间。1944年11月,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李约瑟参观了浙大数学系和理学院,连声称赞道:“你们这里是东方的剑桥!”这更加激励了徐瑞云的勤奋工作。她这时教的学生曹锡华、叶彦谦、金福临、赵民义、孙以丰、杨宗道等,后来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1946年,31岁的徐瑞云提升为正教授。 1952年,徐瑞云调入浙江师院,被任命为数学系主任,从此全身投入了艰苦的创建数学系的工作中。在她的领导下,没有几年功夫,数学系已初具规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约有三分之一考取了研究生。他们系也成为全国同行的楷模,进入全国同行前列。徐瑞云在建设数学系的同时,没有忘记科学研究。她翻译了苏联那汤松的名著《实变函数论》。译本于195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一位女数学院士胡和生 胡和生于1928年出生在南京市一个艺术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画家。她从小耳濡目染,聪明好学,画感、乐感很强,祖父和父亲特别喜欢她。读小学和中学时,她不偏科,文理兼优,这些对她后来从事数学事业帮助很大。 胡和生虽然爱好广泛,但她的理想不是成为一位画家,而是考上大学继续深造。抗战胜利以后,胡和生考进大学数学系,1950年毕业,又报考了浙江大学著名数学家、中国微分几何创始人苏步青教授的硕士研究生。1952年院系调整,苏教授与她转入了上海复旦大学。复旦是以苏步青为首的我国微分几何学派的策源地,人才济济,加之老一辈数学家的鼓励指导,同行的互勉竞争,托着这颗新星冉冉升起。 胡和生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在微分几何领域里取得了系统、深入、富有创造性的成就。例如,对超曲面的变形理论,常曲率空间的特征问题,她发展和改进了法国微分几何大师嘉当等人的工作。19 60-1965年,她研究有关齐次黎曼空间运动群方面的问题,给出了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空隙性的一般有效方法,解决了六十年前意大利数学家福比尼所提出的问题。她把这个结果,整理在与自己的丈夫谷超豪合著的《齐性空间微分几何》一书中,受到同行称赞。她早期在我国最高学术刊物之一《数学学报》上发表了《共轭的仿射联络的扩充》(1953年)、《论射影平坦空间的一个特征》(1958年)、《关于黎曼空间的运动群与迷向群》(1964年)等重要论文。至今,她发表了七十多篇(部)论文、论著。她在射影微分几何、黎曼空间完全运动群、规范场等研究方面都有很好的建树,成为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和知名度的女数学家。她的一些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在调和映照的研究中,她撰写的专著《孤立子理论与应用》,发展了“孤立子理论与几何理论”的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82年,胡和生与合作者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4年起担任《数学学报》副主编,并担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1989年被聘为我国数学界的“陈省身数学奖”的评委;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至今选出来的数学家院士,只有胡和生一人是女性。 华裔算杰张圣蓉 张圣蓉1948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出生不久便随父母到台湾居住。她从小聪慧,喜爱读书,对数学情有独钟。张圣蓉中学毕业后考入著名的台湾大学数学系,1970年获学士学位。她不满足于此,又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函数”是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一位著名数学家说过“函数概念是近现代数学思想之花”。它的产生、发展实质上反映了近现代数学迅速发展的历程,同时也与函数论、解析数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张圣蓉选择了现代数学的重要前沿分支之一“函数论”作为攻读对象。她的导师是一位著名的函数论世界大师,她要同函数论专家一道去摘取函数论皇冠上的明珠。 1974年,张圣蓉获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从此在美国从事函数论的研究工作。她对函数论中复平面上的解析函数、多复变函数以及有界函数的解析函数的逼近等高深领域都有涉猎,1976年,28岁的张圣蓉通过对道格拉斯函数的研究撰写了世人没有发现的这类函数特征的论文,这为第二年著名数学家马歇尔解决著名的道格拉斯猜测铺平了道路。张圣蓉一鸣惊人,1977年又撰写出另一篇令函数论专家惊叹的论文,证明了马歇尔攻克道格拉斯猜测中的一个未发现的难题。在清一色的男数学家主导的函数论领域,她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姓屈,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离骚》《九章》《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傅雷: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傅雷(7—3),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字怒安,号怒庵。长子傅聪,次子傅敏。傅雷翻译的作品,主要为法国文学,巴尔扎克15种,罗曼罗兰4种,莫罗阿3种,梅里美2种等。1966年9月2日的夜晚,58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从被单上撕下两条长结,打圈,系在铁窗横框上自尽。两小时后,他的夫人朱梅馥从一块浦东土布做成的被单上撕下两条长结,打圈,系在铁窗横框上,尾随夫君而去。老舍: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老舍(3-24),字舍予,原名舒庆春,老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文革中,老舍遭到恶毒攻击和破坏。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终年67岁。死前,他对自己的孙女说,来,和爷爷说再见。王国维: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国学大师。与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是同乡。他真正的学贯中西,精通文史哲地,他取得的学术成就令后人仰望。他的研究领域涉猎词曲、古文字、古器物、殷商制度及西北历史地理考古,每一项都成绩斐然。1927年的初夏,阴历五月初三,王国维转了两圈,看看周遭无人,一头栽进颐和园昆明湖。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1964-1989),原名査海生。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的好友,诗人西川这样说他,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爱干净,喜欢嘉宝那样的女人,有时有点伤感,痛苦起来几乎沉浸其中之不能自拔。他迷信短命天才,景仰狂飙突进时期的歌德。1989年3月25日,他在山海关蹓跶了一下午,3月26日又在那闲逛了一上午,中午开始延着铁道朝龙家营方向走去。随后,传来消息,年仅25岁的诗人海子卧轨自杀。朱湘:与落花一同漂去, 无人知道的地方……朱湘(1904-1933),现代诗人,与饶孟侃(字子离)、孙大雨(字子潜)和杨世恩(字子惠)并称为“清华四子”,诗重格律形式,诗句精炼有力,庄肃严峻,富有人生哲学的观念,字少意远。他是新文学时代同徐志摩,郭沫若比肩的诗人,鲁迅赞美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中国的济慈。1933年12月4日,他由上海乘“吉和轮”赴南京。次日清晨,他拿出香槟,狂欢般的一边喝着一边诵读着海涅的诗,当船过李白捞月的采石矶时,他纵身一跃,跳入滚滚波涛……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顾城(1956-1993),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1993年10月8日,新西兰北部一个小岛上,诗人顾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妻子谢烨,则倒在岛上的一条路上,头部被丈夫用斧头砍伤,后不致身亡。陈天华: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陈天华(1875-1905)。1905年11月,由日本文部省颁布了一项《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引起旅日中国学生的不满。学生们组织罢课以示抗议。但是在罢课过程中,学生领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宋教仁主张大家全部回国,而汪精卫主张继续留日忍辱负重,以图东山再起。由于学生会的内讧,导致罢课运动草草收场,日本报纸发表评论,嘲笑“支那人放纵卑劣,团结薄弱”。陈天华悲愤交加,写下了《绝命书》,用生命来抗议侮辱,以示尊严。次日,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身亡。张纯如:忘记历史的人将重蹈历史覆辙。(乔治·桑塔亚纳)张纯如(28—9),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出生,在伊利诺州长大。作家张铁军的孙女。1989年从伊利诺大学毕业后,曾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当记者,后来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学位,并开始全职写作和演说。著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影响力深刻,引起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对这段历史的关注,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记忆。2004年11月9日,她用手枪在加州洛斯盖多自杀于汽车内,年仅36岁。三毛: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三毛(26-4),英文名echo,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主要作品有文集《哭泣的骆驼》《万水千山走遍》 《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温柔的夜》等,漫画《娃娃看世界》,剧本《滚滚红尘》。1991一月二日,三毛因子宫内膜肥厚入院检查治疗。一月三日,进行手术。一月四日凌晨,在医院以丝袜自缢身亡。享年四十八岁。杨朔: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历过人世上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打过交手仗,就不可能懂得人生的意义。杨朔(1913-1968),现、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他的作品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樱花雨》《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杨朔是当今文坛一再精辟阐述散文诗化理论,并认真实践,卓有成效的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家。1968年7月底杨朔要求上书毛主席和要求与单位领导谈话,均遭拒绝。绝望中于8月3日吞服安眠药自杀。津岛修治,笔名太宰治: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下去。太宰治(1909-1948)。他的作品,都是对自我生活的写照,主题也颇多重和。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中学时对芥川龙之介、泉镜花的文学十分倾倒。1935年因短篇《逆行》成为第一届芥川赏的候选作品,被认为是新进作家。1939年,太宰治30岁,与石原美知子结婚,并于同年秋以《女生徒》一书获第四届北村透谷奖。1948年,以《如我是闻》震惊文坛,并着手写《人间失格》,直到《第二手记》完成。在写完最重要的小说《人间失格》之后,他旋即投水,这部作品可以说算是天鹅之作,蕴藏了他一生的遭遇与映射。芥川龙之介:两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死这件事。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其代表作品有《罗生门》《竹林中》《河童》。芥川龙之介亦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创作上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具有现实主义倾向。日本从1935年起设立以他命名的“芥川文学奖”,它一直是奖励优秀青年作家的最高文学奖。他曾经很多次的尝试自杀,他迷恋死亡。他在遗书中写道:我只是感到茫然的不安。后来,日本研究者说,他太执着与艺术家的人生,他对自己未来写作才能的枯竭深感畏惧。1927年7月24日,在病痛、时局、家族矛盾的多重折折磨下,他把自己两年多来的思考变成了实践,他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三岛由纪夫:可我心之所向是黑夜,鲜血和死亡。三岛由纪夫(1925年1月14日—1970年11月25日),本名平冈公威,是日本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电影演员。是日本战后文学的大师之一,在日本文坛拥有高度声誉。诸多作品中,以1956年出版的《金阁寺》最为人所熟知,这是部充满悲剧性幻灭美学的作品。曾二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国语版最多的当代作家。三岛对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和严厉的爱国主义深为赞赏,对日本战后社会的西化和日本主权受制于外国非常不满。1970年11月25日,按照日本传统仪式切腹自杀。川端康成: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出生在大阪。他的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他迷恋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陀氏作品中的孤苦与漂泊与他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主要作品有《雪国》《古都》《千只鹤》。1968年凭借这三部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曾经反对自杀,因为“不管多么的厌恶现世,自杀是种幼稚的不觉悟的行为。”但是轮到自己时,他却很平静的说,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生,自杀最好不要写遗书。在死前的几小时,他对家人说,我出去散步了。之后他的助手在写作公寓里发现他把煤气管含在了嘴里。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主要作品有:《非洲的青山》《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危险的夏天》。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1961年6月2日的早晨,在爱达荷州凯彻姆镇寓所里,海明威把一支银子镶嵌的猎枪装上子弹,然后塞进自己的嘴里,两个扳机一齐扣动。这是他生前最喜爱的猎枪。居伊·德·莫泊桑: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莫泊桑(1850—1893),法国短篇小说巨匠。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19世纪80年代后期,他阴郁苦闷与绝望情绪的日渐加强,在弟弟死后终于爆发了出来(他弟弟也是精神病患者)。他在弟弟的墓碑前大声痛哭,以为墓碑上写的是自己的名字。1891年病情急转直下,求生的欲望使他四处求医,但又继续迷恋于放浪的生活。1892年1月2日,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喉咙,却自杀未遂,五天后他被送入精神病院。杰克·伦敦:当生活变得又痛苦又让人厌倦的时候,死亡就会前来哄你睡去,一睡不醒。杰克伦敦(1876-1916),生于旧金山,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充满筋肉暴突的生活和阳刚之气,主要有《马丁·伊登》《荒野的呼唤》。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在他的豪华牧场里服用过量吗啡自杀。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叶赛宁:再见吧,我的朋友。叶塞宁(1895-1925),俄国田园派诗人。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19年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1921年与邓肯结婚,第二年出游欧美各国,1923年返回苏联,并发表文章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1925年9月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托尔斯塔娅结婚,11月住院治疗精神病。1925年12月28日拂晓前自缢于列宁格勒一家旅馆。死前,他咬破手指,用血写下绝命诗。他死后一年,对他无限钟情而又被他一再错过的别妮斯拉夫斯卡娅在他坟前,为他殉情而死。又一年后,伊莎多拉邓肯在披上长围巾,坐到汽车里,围巾卡在了汽车轮子下,然后汽车发动了,再之前有人听到她说,我要向着光明之国去了!弗吉尼娅·伍尔夫: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伍尔夫(1882-1941),英国女作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她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灯塔行》《雅各的房间》。她出身名门,容颜秀丽。早年父母离世,并被同父异母的兄长性侵害。厌恶性生活,更不愿生儿育女,对于同性的依恋甚至一度成为她感情世界里的重心。她不可救药地依恋着姐姐瓦奈萨,甚至采用一种最为出人意料的极端方式——和姐夫克莱夫调情,并以其作为自己的感情替身或者说傀儡。她有一位全身心爱她的丈夫,在她病发的时候一直鼓励和照顾着她,伍尔夫自己都承认,如果没有他,我早就开枪自杀,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她的精神世界永远都是孤独的,在给伦纳德的遗言中她这样写到:“我不能再毁掉你的生活了。我想,两个人不可能比我们一向更开心了。”1941年3月28日,伍尔夫来到乌斯河畔,在衣服口袋里面放满了石块,一步一步向河中心走去,之前她的印刷厂和别墅相继被炸毁。斯蒂芬·茨威格: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希特勒上台前,茨威格便看出法西斯包藏祸心,绝非善类。茨威格一早便看清了法西斯的罪恶本质。他是欧洲人文主义最忠诚的信徒,他博爱正直,一生为和平奔波。他深受佛罗伊德的影响,擅长心理分析。历经两次大战,大萧条,流亡生活,他对人类未来最美好的设想全部被炮火毁灭。1942年2月23日,茨威格和他的妻子在南美巴西服毒自杀。西尔维亚·普拉斯: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东西都如此,我要使之分外精彩。普拉斯(1932-1963),主要作品《钟形罩》。她是自白派中最年轻最有艺术才华又最早自杀的女诗人。所谓自白,就是以极为坦白的方式来揭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她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日常生活的东西,来表示悲观绝望和混乱脱节。无论是野蛮情绪、性裸露、自杀意图,一切对她都是那么亲近可爱而不再感到恐惧。1982年,获得普利策奖。1963年2月11日,伦敦,突然陷入极端的抑郁中。她扔下钢笔,打开煤气罐的阀门。安妮·塞克斯顿:我盼得那么苦又盼了那么久的死亡。安妮·塞克斯顿(1928-1974),美国著名女诗人。1967年因诗集《生或死》获得普利策奖。主要诗集有:《去精神病院半途而归》《生或死》《变形记》和《死亡笔记》。她是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之一, 美国著名自白派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的挚友。她自己是这样概述早期的前三本诗集的:在第一本书中,我提供了疯病的体验,在第二本书中,我谈到疯病的原因,在第三本书中,我最后发现我在决定是应该生还是应该死。在普拉斯自杀后,她写了一首悼念诗,说她是贼,抢走了本该属于她的死亡。1974年10月4日下午3时半,她名声如日中天的时候,在自己的车库里以一氧化碳中毒的方式悄悄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弗谢沃洛德·米哈伊洛维奇·迦尔洵:我实际上是仅仅用我不幸的神经来写作,每个字母费去我的一滴血。迦尔洵(1855-1888),俄罗斯小说家。1876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关于绘画的文章,主要成就是短篇小说,受到列·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等的赞许。以心理分析著称。代表作有《四天》《胆小鬼》《艺术家》《棕榈》《红花》《偶然事件》《娜杰日达•尼古拉耶夫娜》。1880年因他曾加以营救的一位青年革命者惨遭杀害而深受震动,遗传性的精神病反复发作。1888年跳楼自杀。茨维塔耶娃·玛琳娜·伊万诺夫娜:我不活在自己的唇上,吻了我的人将会失去我。茨维塔耶娃(1892-1941),现在已被公认为俄罗斯20世纪最优秀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生于莫斯科,自小受普希金影响。她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主要作品有《里程碑》《魔灯》《俄国以后》,她一生都在追求爱情,渴望心灵之爱。父亲是莫斯科大学的艺术史教授,俄罗斯第一家精美艺术博物馆的创建人。母亲有德国和波兰血统,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是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的学生。自幼显现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革命爆发,和丈夫分离,最后,丈夫参加白军以颠覆革命罪被处死刑。为生存挣扎的茨维塔耶娃在帕斯捷尔纳克的帮助下找些译书的活,与儿子穆尔相依为命。1941年德苏战爆发,茨维塔耶娃与16岁的儿子疏散到叶拉布加镇。穆尔与她关系不好,常常恶语相向。茨维塔耶娃伤心之至,为了生活所迫,她申请了一份洗碗工的工作,可却被拒绝,绝望和贫困折磨着她。1941年8月31日,她自缢身亡。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马雅可夫斯基:我没有大海,除了你的爱,没有太阳,除了你的爱。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著名的俄国诗人,代表作有《我们的进行曲》《革命颂》《列宁》《澡堂》。他的喜剧讽刺了小市民及揭露了官僚主义,并在戏剧艺术上有创新。但他不是一位纯粹的革命诗人,他颂扬革命,因为他认为这是他梦中创造的理想生活。他冲动,敏感,多情,为了爱不孤一切,他的爱情诗写的和革命诗一样热血沸腾。他一生爱过很多女人,每一次都全身心的投入,每一次又被自己狂热的爱伤害到了自己。死前还给自己挚爱的情人写到,我爱你,回到我身边来吧!1930年4月14日早晨,马雅可夫斯基在莫斯科的家中开枪自杀。他死前曾被苏共批判,被排挤出了无产阶级诗人的行列,对他打击巨大。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法捷耶夫:我终身热爱的艺术已经被无知的人所扼杀。法捷耶夫(1901—1956),俄罗斯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身后只留下了两部作品《毁灭》和《青年近卫军》。作为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他追随领袖,作为一个作家,他想摆脱斯大林模式对文艺创作的束缚,他一直身处这种矛盾之中。但是身高权重,他终究无法战胜自己的软弱。斯大林死后,作为曾经的作协总书记,他被舆论唾骂,比较著名的有,斯大林的棍子,无耻政客,权利总书记等等。1956年5月13日,法捷耶夫在莫斯科寓所内开枪自杀。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他进入金坛县立初中后,其数学才能被老师王维克发现,并尽心尽力予以培养。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新婚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1946年3月,他应邀访问苏联,回国后不顾反动当局的限制,在昆明为青年作“访苏三月记”的报告。1946年9月,华罗庚应纽约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不久,妻子带着三个儿子来到美国与其团聚。 1949年,华罗庚毅然放弃优裕生活携全家返回祖国。1950年3月,他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50年代,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下著述颇丰,还发现和培养了王元、陈景润等数学人才。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从1960年起,华罗庚开始在工农业生产中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足迹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1978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并于翌年入党。 晚年的华罗庚不顾年老体衰,仍然奔波在建设第一线。他还多次应邀赴欧美及香港地区讲学,先后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还于1984年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6月12日,他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享年74岁
1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泰戈尔和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之后亚洲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口含煤气管的自杀方式离开了人世,未留下只字遗书。2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3 林奕含,女,台湾作家,1991年出生。因为其少时遭老师诱奸,后来创作了一本故事相似的小说。2017年4月27日傍晚被警方发现于自家卧室上吊自杀。代表作品《房思琪的初恋乐园》。4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5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化大革命”之初,受到巨大迫害,遭到红卫兵抄家,又受到连续四天三夜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凌辱,被搜出所谓“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蒋介石旧画报)。1966年9月3日凌晨,愤而离世,在家中吞服巨量毒药,悲壮地走完了一生。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川端康成百度百科-海子百度百科-林奕含百度百科-海明威百度百科-傅雷
江苏大学2022年排名第90,2021年排名第88,上升了两位。
应该不错的吧,还是比较可以的。可以做做试试。
江苏大学:江苏大学(Jiangsu University),位于镇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生质量认证高校。江苏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等校续其弦歌,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2年及1994年先后更名为江苏工学院和江苏理工大学,2001年8月与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培养了全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截至2020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设有研究生院,25个学院,1所直属三级甲等医院;有93个本科专业;有在校生3760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现有的学院:1、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4、江苏大学文学院5、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6、江苏大学法学院7、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9、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10、江苏大学艺术学院11、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12、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13、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14、江苏大学医学院15、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16、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江苏大学理学院江苏大学药学院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师资力量:截至2016年4月,学校拥有教职工5763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2475人(教授4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54%,具有海外经历的比例达24%),集聚了一批以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群体。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理化学研究院院长野依良治教授受聘为学校名誉教授。
江苏省大学排名:1、南京大学2、东南大学3、南京理工大学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苏州大学6、南京农业大学7、中国矿业大学8、南京医科大学9、江南大学10、河海大学11、南京师范大学12、江苏大学13、扬州大学14、南京工业大学15、南京邮电大学1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7、中国药科大学18、南京林业大学19、南京中医药大学20、江苏师范大学21、江苏科技大学22、常州大学23、南京财经大学24、南通大学25、南京审计大学26、西交利物浦大学27、徐州医科大学28、苏州科技大学29、南京工程学院30、淮阴工学院31、淮阴师范学院32、盐城工学院33、盐城师范学院34、江苏理工学院35、南京晓庄学院36、江苏海洋大学37、常熟理工学院38、江苏第二师范学院39、常州工学院40、宿迁学院41、徐州工程学院42、金陵科技学院43、南京体育学院44、苏州城市学院45、江苏警官学院46、泰州学院47、无锡学院48、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49、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赖世雄 l 1948年8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祖藉广西省永淳县壮族。 l 1967年进入台湾政战学校新闻系读书。 l 1978年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大众传播和英语教学双硕士学位,此后进行博士研究, 并在台湾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l 1982年创办<常春藤解析英语>杂志,任总编和杂志社社长。 l 1994年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广播英语至今。 1990年 首度赴大陆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场即席英语播音口试,获科教部主任张立先生认同。 1993年获国台办准许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成为台湾与大陆地区做英语广播教学的第一人。迄今已播出诸多入门、基础、中级及高级英语教程。由赖老师及好友Bruce Bagnell全程以英语播出,前国家主席江先生亦是听众之一。 赖老师历年来播出节目有:初级美国英语教程;中级美国英语课程;怀念抒情西洋老歌;星期日广播英语(高级美国英语课程);初级美国英语教程(入门篇)及「赖世雄教你轻松学英语」等节目。 1998年起,与大陆学界及出版界成立「大连常春藤音像图书英语传播中心」,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安排下,多次赴各大城市演讲,推广英语教育,鼓舞上亿听众朋友努力上学。其中八岁的大连市小朋友王馨颖原本未曾接触过英文,跟赖老师广播英语教学节目学了七个半月后,得到共青团举办的「党中央全国青少年英语演讲大赛」第一名。长春市十三岁的初二学生郑阳,学了两年赖世雄的初级美国英语教程,也於2003年7月得到了北京大学举办的「全国英语口语大赛」青少年组吉林省赛区第一名。 2002年8月7-9日,赖老师应邀至大连、长春等地演讲,造成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并造成青岛晨报、今日长春…等当地媒体争相报导。 2003年1月8日赖老师应邀至北京王府井的英语讲座,早上九点的讲座不到七点门外就已大排人龙,盛况空前。 2003年1月11日上午,一场容纳不到一千人的赖老师讲座,现场竟涌入了2000多名群众!惊动110前来维持秩序,有人清晨就来排队仍没座位,却也情愿站著听,主办单位更不得不临时於当天下午安排一场现场录影转拨,北京晨报隔日以头条刊出报导。 2003年SARS期间,赖世雄老师的丛书『赖世雄教你轻松学英语』在「英语大巴」与「征服英语」之付费下载网站中,独占鳌头,且在总下载TOP10排行榜中,有五项是赖世雄英语丛书。 据2003年10月31日《中国图书商报》(英语书专辑)一版之《英语学习的风云人物》报导中指出,台湾赖世雄老师为前10名人物中排行第5名,且为十名中,唯一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英语界名师!《英语学习的风云人物》前10名分别为: 第一名 许国璋(中国大陆 德高望重高龄长者,已过逝) 第二名 薄 冰(中国大陆 德高望重近90岁长者) 第三名 张道真(中国大陆 德高望重近80岁长者) 第四名 俞敏洪(中国大陆 新东方校长) 第五名 赖世雄(中国台湾 知名常春藤解析英语杂志社 社长)* 第六名 李 阳(中国大陆 「疯狂学英语」创办人) 第七名 郑赞容(韩国)* 第八名 张继承(中国大陆) 第九名 刘克亚(中国大陆) 第十名 陈源侠(中国大陆)
这儿有
1、论文1、Qiu-Hong Wang, Jian Zhang, Xu Ma, Xu-Yan Ye, Bing-You Yang, Yong-Gang Xia, Hai-Xue Kuang * A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 from the leaves of Aralia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11, 9(1): 17-2、Li -Wen Gao, Jian Zhang, Wen-Hua Yang, Bin Wang , Jian-Wen Wang* Glaucocalyxin A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leukemia HL-60 cells through mitochondria-mediated death Toxicology in Vitro, 2011, 25: 51-3、Chong-Min Du, Chun-Yu Liu*, Jian Zhang, Wen-Qian Wu, Zhen-Lun G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 human hepatocarcinoma SMMC-7721 cells in vitro by flavonoids from Astragalus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09, 123 (2): 293-4、Jian Zhang, Ling-Yi K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Alpinia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2004, 6 (3): 199-5、沈晓丹,曹莉,董霞,顾艳,赵奉伦,张健*蓝萼甲素细胞毒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 29 (6): 1334-13356、沈晓丹, 袁杰, 徐乃玉, 张健* HPLC测定蓝萼香茶菜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中成药, 2010, 32 (12): 159-7、沈晓丹, 王剑文, 叶宁杉, 陈韶华, 张健* 蓝萼香茶菜中蓝萼甲素提取工艺研究 抗感染药学杂志, 2010, 7 (4): 240-8、沈晓丹, 王冰, 刘春宇, 张健*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Ⅰ中草药, 2009, 40 (12): 35-9、张健, 孔令义 蒌蒿叶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中草药, 2008, 39 (1): 23-10、张健, 王冰, 张宁 蓝萼香茶菜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中草药, 2006, 37 (8): 1142- 2、课题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野马追保护急性肺损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蓝萼香茶菜的抗补体活性成分研究。 2010版药典修订项目——大黄流浸膏的质量标准修订。 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蓝萼甲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及新药研发。 苏州大学青年教师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蓝萼香茶菜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的抗肿瘤构效关系研究
佳作三 与李白相识(江苏徐州一考生) 在一个书声琅琅的清晨,一袭白衣,风度翩翩的李白走近了我;在一个月满西楼的夜晚,衣带渐宽,憔悴瘦弱的我走近了李白。 初识李白,是那首响彻千古的思乡之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情系千载,从此,我与李白有了解不开的情结。 在六朝金粉、隋代笙歌汇聚而成的大唐盛世,李白是一个神话。他胸怀大志,脚踏长安,在天子脚下写下了属于他的传奇。“酒人愁肠,三分啸成剑气,七分化作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好一个桀骜不训的李白!“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你无奈地书写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唐宫廷艳曲。终于有一天,火山喷涌而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又甩袖而去,散发弄舟,留下了一个亘古流传的神话。 李白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它的不屈权贵、敢于直谏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何止英雄千千万!浅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者有之,高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者有之,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者有之……华夏民族,有着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也许有人会说,李白不会舞枪弄刀,不能血染疆场,凭什么能让你景仰崇拜呢?历史不会忘记:在大唐那个太平时代里,在盛世那个逢迎年月中,像李白一样天子面前一脸正气权贵面前一腔蔑视的人能有几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像李白一样在朋友落难之时倾全力相助的人能有几个?“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像李白一样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仍豪气不减的人又能有几个?历史告诉我们:很少,少得屈指可数。 在虚度光阴的时候,我会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意志消沉的时候,我会想起李白,想起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李白的诗句永远吸引着我,李白的思想永远激励着我。在每一个花开花落,每一个阴晴圆缺,我都会想起李白,走进李白的世界。李白是“诗仙”,也是旷世名人。 [点评] 本文写李白,围绕三个方面:一是李白所留下的“亘古不变的传奇”;二是通过与“上下五千年”“千千万万个英雄”对比,强化了李白蔑视权贵、注重友情、富有豪气的品格;三是李白对我的“影响”和“吸引”。这三个方面,前两个方面从正向入笔,着眼于李白;第三个方面从侧面入笔,着眼于“自己”:从正反两个不同角度凸显了李白永恒的魅力和魅力的永恒。 佳作四 思考的颠覆(江苏徐州一考生) 初次听说三毛,还以为是“三毛流浪记”中的小不点儿,后来才知道是台湾的女作家。 我第一次读三毛的文章便爱上了她:爱她的生活,爱它的执著,爱她的洒脱,爱她那布置得精美的小屋,爱她那烧煮得味道与众不同的青菜。 读她的文章,能从中感受到她对生活的激情与热爱,感受到她对真情的憧憬与渴望,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睿智与思考。 读她的文章,会不知不觉进入少女用纯情编织的梦。那里不仅有美妙的梦幻,还有理性的颠覆,睿智的沉淀。 一个能够远离父母祖国的人,一个能够在撒哈拉大沙漠长期居住的人,一个能够支撑起失夫之痛的人,一个能够耐得住长期寂寞的人,她的感情必然是深厚的,她的精神必然是坚韧的,她的思想必然是丰富的。 她在逆境中奋起,留下了很多的作品,播撒了闪光的思想,曾影响了一代甚或几代人的生活。三毛,一个永不言败,一个充满好奇,一个执着不羁,一个洒脱清爽的女性。 然而,她离开了。她为什么要离开?而且,那么匆匆地离开?是失去亲人?是风语谗言?还是失去了生活的星星和月亮?……人们给出了种种的猜测。都不是,我始终认为,是因为她思维枯竭了,她要用死来捍卫她思考的尊严。 思考,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一切的一切都是以思想作为基础的,都是在思维的大厦上建立起来的。当三毛失去丈夫时,她曾想到过死,但她意识到自己还能思考,还能写出睿智的文章,所以她坚强地活了下来;而当她思维枯竭时,她就彻底地绝望了,于是,她选择了死,她只能用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是的,三毛的魅力在于她思考的深度。思考成就了三毛,使三毛走向了伟大。 点评: “思考的颠覆”,题目让人耳目一新。 本文写三毛,写对三毛的“爱”。“爱她的性格,爱她的生活,爱她的执著,爱她的洒脱”,甚至爱她的小屋,爱她炒的青菜。如果小作者仅仅在这一层面铺墨,立意还只能停留在平庸上;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又深深挖掘了一层,由表及里,落笔到人物的内在;三毛的“睿智的思考”、“思考的深刻”。三毛之死,在于她“思维的枯竭”;三毛的魅力,在于她“思考的深度”,在于她的思考留给人们的精神震撼。无疑,三毛的魅力是独具的,文章的立意也是新颖深刻的。 回答者: 生活12315 - 魔法师 五级 2006-12-29 20:47 走一走,看一看(江苏徐州一考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 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吸纳他人、展示自我的过程。它是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没有休止符,我们要时刻往前走,奔往人生的新一座驿站。在此过程中我们不妨走一走,看一看,看志向是否高远,看人生是否淡中有奇,看自我人格是否完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谁没有理想,谁不向往成功?而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伟大的理想并坚持不懈地努力,经过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攀登,一定能到达成功的泰山之巅。高尔基生活在离异家庭,在监狱中、在老板的皮鞭下读书写作,终于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作家,写出了《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巨著。读着高尔基的故事,我不由得立下当作家的愿望,刻苦读书, 努力写作……至于学习的压力,成长的苦恼,同学、老师的讽刺又算得了什么?杨乐在数学课本上写下“中国科学院”的理想,圣西门开门第一句话就是“起来,伟大的事业在等着你”,达尔文九岁时就要周游世界,朱德立下决心“从头革命”,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爱迪生有过一千多项发明,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决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乐观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是精神愉快的体现。纵观古今成才者,谁不是正视现实,采取对策进而走出困境的呢? 范仲淹自幼孤贫,勤奋苦读,年轻时就才高志远, 当以天下为己任。他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读书,立大志,即使能吃饱喝足,生活舒服又有多大意义。如果贪图好吃的,将来怎么能再吃苦呢?人生可以把功名利禄看淡一点,把苦难弱化一点,像“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陶渊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诸葛亮,要学会放弃,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达到明朝文人洪应明所说的“去留无意,笑望长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境界,我们的心境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你会怡然自乐,投身于学习工作中,成功定会敲开你的大门。试想,名人不都是怀着如此的心态走向成功的吗? 我有一言须记取 在人类历史上,大凡成就事业者,几乎都是靠朋友、同志、集体的合力取得人生事业的成功的。纪晓岚编著《四库全书》是这样,包拯办案是这样,两弹元勋邓稼先也是如此,争取更多人的支持,是你取得成功的力量。 完善自我吧!做到廉颇负荆请罪的诚,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公,比尔•盖茨“只需要一个电话便能更换任何一个部件”的信。努力适应社会大众吧,在社会大熔炉里像雷锋、赖宁、徐洪刚那样哪里需要你,你就奔向哪里,“欲要取之,必先与之。” 奉献青春,奉献力量,你将会像一颗明星那样闪烁在中华大地上! [点评] 这是一篇立意深刻、论证严密的议论文。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分别从志向、人生、自我三个方面论述了人在成长过程中要“边走边看”。在论述过程中,或引名言讲道理,或概括举例进行论证,论述深刻而有力。三个小标题各有侧重,每一部分都突出名人对自己的影响,进而揭示自己从名人身上汲取的力量和获取的经验,颇具力度和深度。翔实的资料、流畅的语言、新颖的形式是本文获得满分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他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它呼喊几声。 ——题记 呐喊 “我们的祖先还没有把它说完呢,我们不必多么孝顺,但又何妨静心听听,听不明白时追问几声。”听着香港沙田下的鸟鸣与涛声,思考着故乡的过去与未来,一位学者在告别蒙昧,控诉野蛮,为文明的胜利摇旗呐喊! 他是谁?与著名画家刘国松结交,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会面,在香港讲学,戴着眼镜时刻在思考……余秋雨,一名学者,著名散文家,正是在这个秋风秋雨时节写下了《山居笔记》系列…… 待我明白了这一切已是十年后,我升入了中学,面对着五百多页的《秋雨散文》,看着《一个王朝的背影》、《苏东坡突围》、《脆弱的都城》,我的眼前闪现出宜人的避暑山庄、古老的庞贝古城,愤怒的李白、焚琴煮鹤的林逋……历史在呐喊,文人在呐喊:还我公平,还我自由!余秋雨在呐喊:呼唤文明,呼唤真诚! 我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呼唤文明,呼唤和平!初一时的我做起了作家梦。 彷徨 “都上初二了,还不知道学习?净看课外书!”班主任说完,拿走了我的《朝花夕拾》。 “XX同学,你写的文章很优美,离发表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请汇一百元给你发表……”寄了十多次文章,大多收到的是催款条。 “唉,语文考满分又怎样?就这数学水平……”数学老师一脸无奈。 期中考试后,面对着凄风苦雨,我苦闷我彷徨。在通往作•家之路的征途上,竟有那么多的障碍吗?李白的轻舟回不了万重山, 范仲淹的忧天下之心化作将军白发征夫泪,就连大学者大作家余秋雨也在思索人类如何战胜野蛮而文明却处处被拒绝,他写的一系列文章也不被认可为散文……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拿起{古诗文诵读》,做起《数学课课通》…… 故事新编 “你就是写出{千年一笑》《文明旅行记》《百花仙子畅游宇宙》的A先生?很好,有我的风格,但思考的深度加大了。”在谙贝尔颁奖仪式上余秋雨先生握着我的手说。 “哪里?我的《文明旅行记》受您的《文明的碎片》的影响,《千年一笑》是《千年一叹》的姊妹篇。是您的文章启发了我,使我走上了真正散文化道路。”我发自肺腑地说。 “文明要继承要发展,文化要继承要创新啊!让我们为中华散文腾飞而共同努力吧!” 美梦中醒来,我只记得要做余秋雨第二,而他仿佛告诉我;你要做就做你自己第一。 [点评] 在一个书声琅琅的清晨,一袭白衣,风度翩翩的李白走近了我;在一个月满西楼的夜晚,衣带渐宽,憔悴瘦弱的我走近了李白。 初识李白,是那首响彻千古的思乡之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情系千载,从此,我与李白有了解不开的情结。 在六朝金粉、隋代笙歌汇聚而成的大唐盛世,李白是一个神话。他胸怀大志,脚踏长安,在天子脚下写下了属于他的传奇。“酒人愁肠,三分啸成剑气,七分化作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好一个桀骜不训的李白!“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你无奈地书写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唐宫廷艳曲。终于有一天,火山喷涌而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又甩袖而去,散发弄舟,留下了一个亘古流传的神话。 李白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它的不屈权贵、敢于直谏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何止英雄千千万!浅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者有之,高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者有之,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者有之……华夏民族,有着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也许有人会说,李白不会舞枪弄刀,不能血染疆场,凭什么能让你景仰崇拜呢?历史不会忘记:在大唐那个太平时代里,在盛世那个逢迎年月中,像李白一样天子面前一脸正气权贵面前一腔蔑视的人能有几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像李白一样在朋友落难之时倾全力相助的人能有几个?“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像李白一样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仍豪气不减的人又能有几个?历史告诉我们:很少,少得屈指可数。 在虚度光阴的时候,我会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意志消沉的时候,我会想起李白,想起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李白的诗句永远吸引着我,李白的思想永远激励着我。在每一个花开花落,每一个阴晴圆缺,我都会想起李白,走进李白的世界。李白是“诗仙”,也是旷世名人。 [点评] 本文写李白,围绕三个方面:一是李白所留下的“亘古不变的传奇”;二是通过与“上下五千年”“千千万万个英雄”对比,强化了李白蔑视权贵、注重友情、富有豪气的品格;三是李白对我的“影响”和“吸引”。这三个方面,前两个方面从正向入笔,着眼于李白;第三个方面从侧面入笔,着眼于“自己”:从正反两个不同角度凸显了李白永恒的魅力和魅力的永恒。 佳作四 思考的颠覆(江苏徐州一考生) 初次听说三毛,还以为是“三毛流浪记”中的小不点儿,后来才知道是台湾的女作家。 我第一次读三毛的文章便爱上了她:爱她的生活,爱它的执著,爱她的洒脱,爱她那布置得精美的小屋,爱她那烧煮得味道与众不同的青菜。 读她的文章,能从中感受到她对生活的激情与热爱,感受到她对真情的憧憬与渴望,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睿智与思考。 读她的文章,会不知不觉进入少女用纯情编织的梦。那里不仅有美妙的梦幻,还有理性的颠覆,睿智的沉淀。 一个能够远离父母祖国的人,一个能够在撒哈拉大沙漠长期居住的人,一个能够支撑起失夫之痛的人,一个能够耐得住长期寂寞的人,她的感情必然是深厚的,她的精神必然是坚韧的,她的思想必然是丰富的。 她在逆境中奋起,留下了很多的作品,播撒了闪光的思想,曾影响了一代甚或几代人的生活。三毛,一个永不言败,一个充满好奇,一个执着不羁,一个洒脱清爽的女性。 然而,她离开了。她为什么要离开?而且,那么匆匆地离开?是失去亲人?是风语谗言?还是失去了生活的星星和月亮?……人们给出了种种的猜测。都不是,我始终认为,是因为她思维枯竭了,她要用死来捍卫她思考的尊严。 思考,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一切的一切都是以思想作为基础的,都是在思维的大厦上建立起来的。当三毛失去丈夫时,她曾想到过死,但她意识到自己还能思考,还能写出睿智的文章,所以她坚强地活了下来;而当她思维枯竭时,她就彻底地绝望了,于是,她选择了死,她只能用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是的,三毛的魅力在于她思考的深度。思考成就了三毛,使三毛走向了伟大。 点评: “思考的颠覆”,题目让人耳目一新。 本文写三毛,写对三毛的“爱”。“爱她的性格,爱她的生活,爱她的执著,爱她的洒脱”,甚至爱她的小屋,爱她炒的青菜。如果小作者仅仅在这一层面铺墨,立意还只能停留在平庸上;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又深深挖掘了一层,由表及里,落笔到人物的内在;三毛的“睿智的思考”、“思考的深刻”。三毛之死,在于她“思维的枯竭”;三毛的魅力,在于她“思考的深度”,在于她的思考留给人们的精神震撼。无疑,三毛的魅力是独具的,文章的立意也是新颖深刻的。相关内容• 以“名人的魅力”为话题的作文 • 初中作文:名人的魅力 • 作文—— 名人的魅力 • 作文:请以“名人的魅力”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 • 作文什么的魅力——名人篇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名人 魅力 免费送给高中生家长《神奇有效的 高中生的家长,如何帮孩子轻松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很简单!去发现者教育网,免费领取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中国教育学术期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教育学术期刊网,本社努力打造中国教育的核心期刊,成为中国教育期刊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本刊所设栏目有:课题研究,高等教育教学园地,创新课堂,课程改革探究,现代教学技术应用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是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学 来百度推广学习帮助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江南杂志社现下设编辑部、市场部、办公室等部门,各部门职能分别为:编辑部:负责征集、编选大学生原创投稿,并编辑、采写杂志其他文章和《江南》杂志美术编辑、排版设计等工作。市场部:负责对外联系、交流,为企业与学生生活搭建联系平台,并负责《江南》杂志广告、大学生旅行和杂志印刷、发行、征订业务及杂志社经费运做。办公室:负责杂志社与学校和校内其他学生组织的联系、交流,并负责杂志社常规活动与《江南》杂志发行中的宣传工作。
你好,请问现在江苏大学杂志社工作吗,怎么样,谢谢
应该算事业编吧。听着听好的。
江南杂志社现下设编辑部、市场部、办公室等部门,各部门职能分别为:编辑部:负责征集、编选大学生原创投稿,并编辑、采写杂志其他文章和《江南》杂志美术编辑、排版设计等工作。市场部:负责对外联系、交流,为企业与学生生活搭建联系平台,并负责《江南》杂志广告、大学生旅行和杂志印刷、发行、征订业务及杂志社经费运做。办公室:负责杂志社与学校和校内其他学生组织的联系、交流,并负责杂志社常规活动与《江南》杂志发行中的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