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干部录用制度有哪几种

发布时间:

干部录用制度有哪几种

颁发部门】: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 上海市人事局 【颁布日期】:1994-7-30【法律文号】:沪人[1994]94号 【执行日期】:1994-7-30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 上海市人事局沪人[1994]94号 事业单位聘用制干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聘用制干部的管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聘用制干部是指从原非国家录用制干部的人员中聘用到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的人员,其确立的是岗位任用关系,在聘期内待遇随岗而定,享受同职、同类人员的工资待遇,解聘下岗后不再保留聘用制干部身份和待遇。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 第四条 各单位必须根据国家有关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原则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本单位的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确定管理人员所占比例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制订岗位规范。 第五条 聘用制干部与所在单位的录用制干部在工作、学习、获得政治荣誉、物质奖励,以及晋职升级、评定职称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            第二章 聘用条件和程序 第六条 干部实行聘用制,必须严格按照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坚持德才兼备标准,贯彻公开、择优的原则。 第七条 聘用制干部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拥护党的方针、政策;  (二)思想品德端正,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事业心强;  (三)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和拟聘职务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及工作技能;  (四)有三年以上工龄;    (五)首次聘用的年龄一般在三十五岁以下,特殊需要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六)身体健康。 第八条 聘用程序:  (一)公开竞争,择优上岗,签订《聘用合同》;  (二)由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填写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统一制发的《聘用制干部审批表》,并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三)首次聘用,应有六个月的试用期。        第三章 聘用合同的签订、变更、终止和解除 第九条 聘用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严格遵守。 第十条 聘用合同的内容应包括:  (一)工作岗位、职责和任务;(二)聘用期限;  (三)岗位待遇;  (四)变更合同的条件及双方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责任;  (五)双方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 聘用合同内容不得与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相抵触。 第十二条 变更聘用合同应经双方同意,并按原签订程序变更合同。 第十三条 聘用合同期满后,即自行终止;经双方同意,续订聘用合同。 第十四条 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可解除聘用合同:  (一)聘用制干部在聘期内不能履行合同的;  (二)由于患病或非因公负伤等原因,连续六个月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三)违法乱纪和失职、渎职情况严重的;  (四)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缩减编制员额,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需要调整聘用制干部工作的。 第十五条 聘用制干部在聘期内被开除、劳动教养以及被判刑的,聘用合同自行解除。 第十六条 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聘用合同:  (一)聘期未满,又不符合第十四、十五条所列款项的;  (二)妇女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  (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不得解除聘用合同的。 第十七条 在下列情况下,聘用制干部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一)用人单位不能履行聘用合同或违反党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  (二)按国家规定考入普通高等、中等专业学校或应征入伍的;  (三)经过必要程序,被招考或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与被聘用人员中一方要求解除聘用合同,必须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 (一)聘用制干部在聘期内不能履行合同的; (二)由于患病或非因公负伤等原因,连续六个月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三)违法乱纪和失职、渎职情况严重的; (四)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缩减编制员额,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需要调整聘用制干部工作的。 第四章 聘用期间的调动 第十九条 聘用制干部在聘用期内作为聘用制干部进行工作调动,应在实行干部聘用制的单位之间进行。聘用制干部调动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聘期内且聘用时间满三年的; (二)接受单位继续安排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上的。 第二十条 调出单位审核同意聘用制干部的调动申请后,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有关商调手续,并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出具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制发的《聘用制干部审批表》。接受单位应根据聘用制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拟调动的聘用制干部的各项条件和资格进行审核,办理调动的有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 批准调动的聘用制干部正式办理调动手续后,与接受单位协商签订聘用合同,原聘用合同即行解除,其聘用年限可连续计算。 第二十二条 聘用制干部从本市郊县调入市区的,按照本市郊调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因随调、人才引进、照顾家庭特殊困难等原因需从外省市调入本市的聘用制干部,由用人单位按本市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手续,报市人事局审批。 第五章 退休、退职 第二十四条 聘用制干部受聘十年(本办法颁布之前已被聘用的,可连续计算,下同),在聘用岗位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按干部办理退休手续:(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至五十五周岁(按聘用合同期满时的年龄为限,聘用合同无聘期规定的,以五十五周岁为限)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经过指定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指定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第二十五条 聘用制干部受聘十年,经过指定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应当办理退职手续。 第二十六条 聘用制干部的退休、退职手续,按照《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办理。根据本人意愿,聘用制干部也可以按《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第二十七条 被聘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聘用制干部,需要延长退休年龄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六章 组织管理 第二十八条 聘用制干部在聘期内,纳入干部统计,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 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应按干部管理权限,依据合同要求,对聘用制干部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晋升、续聘、解聘的依据。 第三十条 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对聘用制干部管理工作负有指导和协调的职责。 第三十一条 聘用合同双方发生争议时,应当自行协商或由上级主管部门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无效的,可以向市或区、县政府人事部门申请调解和裁决。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企业的聘用制干部管理,可根据实际情况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上海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以前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任用”是指领导干部任职的方式,它包括选任、委任、聘任(也称聘用)三种方式。选任指通过选举产生的方式来确定任用对象的任用方式,委任指任免机关委派公务员担任一定的职务或免去一定的职务的任用方式,聘任是机关与所聘公务员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聘任合同,确定双方枫、义务和一种任用方式。

答:(1)人员选拔的过程一般分为初选和精选两个阶段。初选主要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它包括求职者背景与资格的审查(初步筛选)和初次面试(考察面试)。精选一般由人力资源部与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共同协作进行,它包括笔试、心理测验、第二次面试(诊断面试)、甄选决策和体检。(2)由干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录用人员的职位、层次、种类有差异,因此选拔时主要有综合式、淘汰式和混合式三种程序模式。

1,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 2,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严格考察 3,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考察前,讨论决定或者决定呈报前,应当充分酝酿。 4,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属于上级党委(党组)管理的,本级党委(党组)可以提出选拔任用建议。 5,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 6,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 7,党委向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推荐需要由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应当事先向人民代表大会临时党组织或者人大常委会党组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的党员介绍党委的推荐意见 8,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

干部录用制度初建阶段干部录用制度改革阶段

“干部”是一外来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干部”指在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及革命团体中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人员,以及在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府、边区政府、工农民主政府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干部”一词的含义变化不大,主要指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组织、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国营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49~1953年沿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此后,在学习苏联干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部、分级管理的干部制度。②1966年 5月~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干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和损失。建国后17年的干部工作被否定,各项干部制度被废止,给干部管理造成了严重混乱。③1976年10月以后,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逐步完善的阶段。首先恢复建立了各级、各部门的干部管理机构,接着在干部管理、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实行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干部管理制度。

1991年10月12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印发《全民所有制企业聘用制干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人法发〔1991〕5号)认为“企业内部实行干部聘用制,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优秀工人中选拔干部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缩小了可聘任为干部的人员范围即限定为本企业工人;由于该文规定“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聘用制干部的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事实上把事业单位的“聘干”也纳入了管理范围。可能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事业单位不向现在这么复杂;或者当时的立法者根本没有意识到,部分事业单位如同行政机关一样,是不适宜使用聘干的。因此这一点并没有在人事部文件中明文指出。稍后,1993年8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制度随之确立;1994年12月30日,广东省在《广东省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招收聘用制干部管理规定》则明文指出“列入国家公务员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企业管理,不需要国家拨给经费,并经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审定为自定编制的事业单位,其招聘干部不适用本规定。”这才有了一点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意思。应该说这样的规定是符合聘干政策本意的。但是其他地方似乎并没有出台这样明确的规定,以至于在“列入国家公务员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也出现了聘干;还有些则是在 “非列入国家公务员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单位办理聘干手续后调入的。我理解,“列入国家公务员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的聘干是违反有关文件精神的,应予清退,回复其原身份;1992年10月08日人事部出台的规定“批准调动的聘用制干部正式办理调动手续时,原聘用合同即行终止”。按此,如果接收单位是无权签订聘用合同的前述事业单位,该聘干也应该自动恢复其工人身份。2001年8月2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坚决停止个别地方仍在使用的以工代干、工人转干的错误做法。在职五大毕业生需要调整工作的,要一律按照规定条件,通过公务员公开招考或企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进行,不再搞身份转干及相应的工作安排。政府人事部门和其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不再进行以工代干和转干的审批工作。虽然聘干的本质实际上还是以工代干,但这个文件停止的只是形式意义上的代干和转干审批,而对聘干工作则没有明文规定,从而导致各地方对于聘干宽严不一。实际上此文之前,福建省与2001年2月21日即下文决定“从即日起事止办理聘用制干部审批工作”,江西2001年初也停止了这项工作。据悉, 2002年11月,人事部召开的全国人才市场建设会议强调不得再开展聘用制干部的行政审批工作,也不能将已取消的聘用制干部行政审批工作转移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中心办理(此会议未见行文)。但是江苏等省市直到推行全员聘用制试点后,才停止聘用制干部的审批。而山东和山西等省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在违反中央政策,办理聘干审批;甚至有的地方居然规定工人“必须办理聘用制干部手续,才能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这种藐视中央权威,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局面,在一个单一制国家,颇为值得忧虑。2006年的《公务员法》将一部分原参照管理的单位划入公务员,原参照试行和参照管理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并且还有继续缩小的趋势。这一部分事业单位的聘干,能否过渡为公务员或者重新参照公务员管理?我预计,还是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其实际聘干的时间予以决定。很可能是某个时间点为界限(例如《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原参照管理单位的聘干可以过渡或者重新参照。之后聘用或者调入的,不予承认。现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员聘用制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行。套用网上的一句话:“实际上,改革才刚刚开始。”

录用制干部与聘用制干部

1、含义不同。聘干:是国有企业和指非执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事业单位聘任本单位工勤人员在干部岗位上工作。聘任期间享受干部待遇。企业的聘干已经被全员劳动合同制替代,事业单位的聘干正在逐步被全员聘用制所取代。干部:就是有报到证的大中专毕业生,全员合同制,是指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事业单位人员全员实行合同制的一种方式。2、档案存放地不同。聘用制干部的档案存放在人事部。正式干部档案在组织部。3、职称方面不同。录用干部中的普招毕业生见习期满不经过评审就可初定第一个职称。聘用制干部则只能通过评审或考试取得第一个职称,以后的都一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聘用制干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部

、指代不同录干,指的是工人、农民、学生等非干部身份的人员,通过国家机关、企业单位的考试方法,然后加以选拔,成为干部。聘干,指的是“聘任制干部”,是单位工人身份的聘任制干部。二、管理档案不同录干,是录用完成不了的档案,需要放到单位里面的档案管理部门。聘干,聘用制干部的档案,根据它的管理权限,存放在人事部门或者是组织部门。三、二者规定不同录干,录用干部的原则、条件、来源、考试与考核、审批权限、试用期、待遇以及辞退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聘干,企业内部实行干部聘用制,是从优秀的工人中选拔干部的一种重要举措。但缩小了可聘任为干部的人员的一个范围,该文明确规定“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聘用制干部的管理,可参照本规定严格管理与执行。

说的应该是全员合同制聘用干部或者是合同制聘干吧。聘干全名叫聘任制干部,是国有企业和指非执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事业单位聘任本单位工勤人员在干部岗位上工作。聘任期间享受干部待遇。企业的聘干已经被全员劳动合同制替代,事业单位的聘干正在逐步被全员聘用制所取代。干部简单说就是有报到证的大中专毕业生全员合同制,是指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事业单位人员全员实行合同制的一种方式。综合上述两种说法全合聘干应该就是合同制干部或者合同制聘干 全日制全托统招的大专或者大专以上毕业生,属于过国家培养的人才,毕业以后,国家给予的干部身份,干部身份有政治前途的,可以考公务员。干部身份的档案属于人事档案,托管在人才中心的。没有干部身份的,属于工人身份,档案托管在劳动局。人事档案托管在人才中心确立人事关系以后,托管一年以上,就可以做转正定级,就是真正的干部身份了。才开始算工龄,以后才可以评职称,有职称的,有干部身份的,比普通人的社会福利待遇更高更好。

一、指代不同录干,指的是工人、农民、学生等非干部身份的人员,通过国家机关、企业单位的考试方法,然后加以选拔,成为干部。聘干,指的是“聘任制干部”,是单位工人身份的聘任制干部。二、管理档案不同录干,是录用完成不了的档案,需要放到单位里面的档案管理部门。聘干,聘用制干部的档案,根据它的管理权限,存放在人事部门或者是组织部门。三、二者规定不同录干,录用干部的原则、条件、来源、考试与考核、审批权限、试用期、待遇以及辞退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聘干,企业内部实行干部聘用制,是从优秀的工人中选拔干部的一种重要举措。但缩小了可聘任为干部的人员的一个范围,该文明确规定“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聘用制干部的管理,可参照本规定严格管理与执行。扩展资料:聘干手续既聘用为国家干部身份的手续。需要本人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如果户口在外地而想在石家庄发展,那就要先把户口转到石家庄,然后在办理相应的手续就好了。聘干的手续费一般是300元,以后就不用在交了。时间也比较短,半月内就会办好。要求的年龄一般是28岁之内(以河北省人事听人才中心为标准)。过了28岁在办理要麻烦一些,可能要多交钱。带上自己的身份证、毕业证、档案、户口本、两张一寸彩照就可以。聘干的认可范围是河北省内,北京很多地方也认可。录干手续是录用为国家干部身份的手续。也是需要本人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录干的手续要求比较严格,要报到我们省人事厅批准。费用一般是800,一个月左右。需要有大专以上学历,而且毕业时间不超过5年才能办理。它的使用范围是全国都认可。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有机会进入事业单位并且有正规编制的话,那最好办理录用手续。需要带的东西也是一样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聘用制干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录用制干部

录用制干部和聘用制干部

只要不犯事,管他聘用还是国家正式干部,形式而已,待遇都很好的,相当于公务员。但只要犯事了,两者的下场都一样,都会被解聘的。

一个聘任,一个录用。一个可任意辞退,一个不能。  聘干全名叫聘任制干部,是国有企业和指非执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事业单位聘任本单位工勤人员在干部岗位上工作。聘任期间享受干部待遇。企业的聘干已经被全员劳动合同制替代,事业单位的聘干正在逐步被全员聘用制所取代。  依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是不应该出现聘干的。市聘干是市县聘用的干部,市录干是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干部算国家干部。市录干和国家干部没有区别。市录干和市聘干在待遇上有区别。你想市县聘用的和国家正式录用的干部不论是在升迁或者福利上肯定是有区别的。  如何办理聘干、录干手续  一、政策依据  1、冀人才[1994]20号文件《关于国家不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择业暂行办法》  2、冀人发[1996]5号文件《关于印发<国家不包分配大中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的通知》  3、冀人发[2001]109号文件《关于未列入国家就业方案非在职的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就业录用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所需条件  1、没有建立过人事档案。  2、聘干——非农业户口;  录干——石家庄市内户口。  3、聘干——毕业5年之内且年龄在30周岁以下;  录干——本科毕业、年龄在27周岁以下;大专毕业、年龄在25周岁以下。  4、学历:  (1)取得国家承认学历但未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非在职的各类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即成教脱产班、自考、电大、夜大、职大、函大、学历文凭、网络教育等非在职的毕业生。  (2)超过择业期限、未办理毕业生报到手续的统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3)出国留学取得教育部门承认的国外高校学历的留学生。  三、所需材料及费用  1、学籍档案。  2、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3、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1份(需复印户口本主页及本人户口页);  4、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如是二代身份证请复印正、反两面);  5、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2张;  6、聘(录)干费按物价局及相关部门规定收取。  聘干手续既聘用为国家干部身份的手续。需要本人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如果户口在外地而想在石家庄发展,那就要先把户口转到石家庄,然后在办理相应的手续就好了。聘干的手续费一般是300元,以后就不用在交了。时间也比较短,半月内就会办好。要求的年龄一般是28岁之内(以河北省人事听人才中心为标准)。过了28岁在办理要麻烦一些,可能要多交钱。带上自己的身份证、毕业证、档案、户口本、两张一寸彩照就可以。聘干的认可范围是河北省内,北京很多地方也认可。意思就是如果想把自己的档案调动的话,只有在河北省内才能正常调动,假如以后打算去其他省份发展并有机会把档案调过去的话,就只能办理录干了,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本省,即使去了外地一搬的单位也不会接收你的档案,除非是实力很强待遇很好的单位。  录干手续是录用为国家干部身份的手续。也是需要本人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录干的手续要求比较严格,要报到我们省人事厅批准。费用一般是800,一个月左右。需要有大专以上学历,而且毕业时间不超过5年才能办理。它的使用范围是全国都认可。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有机会进入事业单位并且有正规编制的话,那最好办理录用手续。需要带的东西也是一样的。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办理这些手续的单位是市级以上的人事部门和省人才中心。其他的很多人才市场有的根本就没有资格办理,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也办理手续,造成了以后很多的麻烦。所以为了以后的保证,一定要到正规的单位,最好是省级的单位办理。

事业单位改制的地方是全员聘制 ,现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员聘用制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行。套用网上的一句话:“实际上,改革才刚刚开始。”

一、指代不同录干,指的是工人、农民、学生等非干部身份的人员,通过国家机关、企业单位的考试方法,然后加以选拔,成为干部。聘干,指的是“聘任制干部”,是单位工人身份的聘任制干部。二、管理档案不同录干,是录用完成不了的档案,需要放到单位里面的档案管理部门。聘干,聘用制干部的档案,根据它的管理权限,存放在人事部门或者是组织部门。三、二者规定不同录干,录用干部的原则、条件、来源、考试与考核、审批权限、试用期、待遇以及辞退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聘干,企业内部实行干部聘用制,是从优秀的工人中选拔干部的一种重要举措。但缩小了可聘任为干部的人员的一个范围,该文明确规定“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聘用制干部的管理,可参照本规定严格管理与执行。扩展资料:聘干手续既聘用为国家干部身份的手续。需要本人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如果户口在外地而想在石家庄发展,那就要先把户口转到石家庄,然后在办理相应的手续就好了。聘干的手续费一般是300元,以后就不用在交了。时间也比较短,半月内就会办好。要求的年龄一般是28岁之内(以河北省人事听人才中心为标准)。过了28岁在办理要麻烦一些,可能要多交钱。带上自己的身份证、毕业证、档案、户口本、两张一寸彩照就可以。聘干的认可范围是河北省内,北京很多地方也认可。录干手续是录用为国家干部身份的手续。也是需要本人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录干的手续要求比较严格,要报到我们省人事厅批准。费用一般是800,一个月左右。需要有大专以上学历,而且毕业时间不超过5年才能办理。它的使用范围是全国都认可。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有机会进入事业单位并且有正规编制的话,那最好办理录用手续。需要带的东西也是一样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聘用制干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录用制干部

聘用制干部与录用干部有什差别

一个聘任,一个录用。一个可任意辞退,一个不能。  聘干全名叫聘任制干部,是国有企业和指非执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事业单位聘任本单位工勤人员在干部岗位上工作。聘任期间享受干部待遇。企业的聘干已经被全员劳动合同制替代,事业单位的聘干正在逐步被全员聘用制所取代。  依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是不应该出现聘干的。市聘干是市县聘用的干部,市录干是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干部算国家干部。市录干和国家干部没有区别。市录干和市聘干在待遇上有区别。你想市县聘用的和国家正式录用的干部不论是在升迁或者福利上肯定是有区别的。  如何办理聘干、录干手续  一、政策依据  1、冀人才[1994]20号文件《关于国家不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择业暂行办法》  2、冀人发[1996]5号文件《关于印发的通知》  3、冀人发[2001]109号文件《关于未列入国家就业方案非在职的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就业录用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所需条件  1、没有建立过人事档案。  2、聘干——非农业户口;  录干——石家庄市内户口。  3、聘干——毕业5年之内且年龄在30周岁以下;  录干——本科毕业、年龄在27周岁以下;大专毕业、年龄在25周岁以下。  4、学历:  (1)取得国家承认学历但未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非在职的各类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即成教脱产班、自考、电大、夜大、职大、函大、学历文凭、网络教育等非在职的毕业生。  (2)超过择业期限、未办理毕业生报到手续的统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3)出国留学取得教育部门承认的国外高校学历的留学生。  三、所需材料及费用  1、学籍档案。  2、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3、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1份(需复印户口本主页及本人户口页);  4、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如是二代身份证请复印正、反两面);  5、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2张;  6、聘(录)干费按物价局及相关部门规定收取。  聘干手续既聘用为国家干部身份的手续。需要本人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如果户口在外地而想在石家庄发展,那就要先把户口转到石家庄,然后在办理相应的手续就好了。聘干的手续费一般是300元,以后就不用在交了。时间也比较短,半月内就会办好。要求的年龄一般是28岁之内(以河北省人事听人才中心为标准)。过了28岁在办理要麻烦一些,可能要多交钱。带上自己的身份证、毕业证、档案、户口本、两张一寸彩照就可以。聘干的认可范围是河北省内,北京很多地方也认可。意思就是如果想把自己的档案调动的话,只有在河北省内才能正常调动,假如以后打算去其他省份发展并有机会把档案调过去的话,就只能办理录干了,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本省,即使去了外地一搬的单位也不会接收你的档案,除非是实力很强待遇很好的单位。  录干手续是录用为国家干部身份的手续。也是需要本人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录干的手续要求比较严格,要报到我们省人事厅批准。费用一般是800,一个月左右。需要有大专以上学历,而且毕业时间不超过5年才能办理。它的使用范围是全国都认可。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有机会进入事业单位并且有正规编制的话,那最好办理录用手续。需要带的东西也是一样的。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办理这些手续的单位是市级以上的人事部门和省人才中心。其他的很多人才市场有的根本就没有资格办理,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也办理手续,造成了以后很多的麻烦。所以为了以后的保证,一定要到正规的单位,最好是省级的单位办理。

说的应该是全员合同制聘用干部或者是合同制聘干吧。聘干全名叫聘任制干部,是国有企业和指非执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事业单位聘任本单位工勤人员在干部岗位上工作。聘任期间享受干部待遇。企业的聘干已经被全员劳动合同制替代,事业单位的聘干正在逐步被全员聘用制所取代。干部简单说就是有报到证的大中专毕业生全员合同制,是指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事业单位人员全员实行合同制的一种方式。综合上述两种说法全合聘干应该就是合同制干部或者合同制聘干 全日制全托统招的大专或者大专以上毕业生,属于过国家培养的人才,毕业以后,国家给予的干部身份,干部身份有政治前途的,可以考公务员。干部身份的档案属于人事档案,托管在人才中心的。没有干部身份的,属于工人身份,档案托管在劳动局。人事档案托管在人才中心确立人事关系以后,托管一年以上,就可以做转正定级,就是真正的干部身份了。才开始算工龄,以后才可以评职称,有职称的,有干部身份的,比普通人的社会福利待遇更高更好。

当然不是,基本上来说,聘用制干部基本上和录用制干部一样,区别不大。刚开始实行聘用干部的制度时,二者是有区别的。聘用者干部有期限,定期签订合同延期。但到后来,聘用干部合同基本上不续签了,默认终身有效。退休待遇也一样。 有些福利,或者一些特别的人事事项,要求第一学历必须是普招的,这也和聘用制身份无关。 聘用制干部一般不转为录用制干部。聘用干部也是正式干部。因此,你不必计较这个。

【1】据你所讲的情况,你现在是事业单位正式在编职工,还不是干部。【2】聘用制干部是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由单位行政主管对合适人员进行有期限的聘任。也可以说是临时干部。【3】国家正式干部是经过组织部门考核、任命、备案的,只要不违法乱纪就是只升不降、终身制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