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建筑实践期刊2021年第15期5月下

发布时间:

建筑实践期刊2021年第15期5月下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1930年7月创刊,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出版,主要刊载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文章。第1卷为半年刊,第2卷为不定期刊,自第3卷起为季刊。1945年停刊,共出七卷23期。《中国建筑》 1932年11月创刊,中国建筑师学会主办,综合性建筑学术刊物。月刊,出版至1937年4月为止,共出54期。《建筑月刊》 1932年11月创刊,上海建筑师协会主办,综合性建筑学术刊物。月刊,出版至1937年4月为止,共出54期。《建筑》 1954年创刊,月刊,原建筑工程部创办,现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办,综合性建筑刊物。《建筑学报》 1954年6月创刊,月刊,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城乡建设》 1956年3月创刊,月刊,原名《城市建设》,1982年 7月改今名,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办,综合性指导刊物。《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57年创刊,不定期,1982年改季刊,综合性建筑学学术刊物。《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59年 6月创刊,不定期,1981年改季刊,综合性建筑学学术刊物。《工业建筑》 1963年创刊,月刊,原名《冶金建筑》,1983年改今名,冶金工业部主办。《建筑技术》 1974年1月创刊,月刊,建筑科学技术刊物。《城市规划》 1977年8月创刊,不定期,1981年改为双月刊,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建筑师》 1979年 8月创刊,每年四期,《建筑师》编辑部编。大型建筑学理论丛刊。《建筑结构学报》 1980年2月创刊,季刊,1981年改双月刊,中国建筑学会主办,以房屋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学术刊物。《建筑知识》 1980年创刊,双月刊,原名《建筑科普》,1981年改今名,中国建筑学会主办,建筑学科学普及刊物。《建筑工人》 1980年5月创刊,月刊,建筑学科学普及杂志。《建筑历史与理论》 1980年创刊,不定期,中国建筑学会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主办。《世界建筑》 1980年10月创刊,双月刊,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合办。评介外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新理论、新实践的专业刊物。《四川建筑》 1981年5月创刊,季刊,四川省建筑学会主办,综合性建筑技术刊物。《新建筑》 1983年10月创刊,季刊,华中工学院建筑系、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合办,综合性建筑学学术刊物。《古建园林技术》 1983年12月创刊,1984年起为季刊,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北京市第二房屋修缮工程公司等合办,研究和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和古典园林的专业刊物。《时代建筑》 1984年11月创刊,不定期,同济大学建筑系主办。《中国园林》 1985年创刊,季刊,中国园林学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建设局合办,园林学术刊物。

《中华建设》

08版目录1.岩土工程学报 建筑结构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建筑结构 工业建筑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中国给水排水 岩土力学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 施工技术 建筑技术 世界建筑 建筑科学 世界地震工程 建筑学报 混凝土 工程勘察 城市规划 暖通空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建筑机械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新型建筑材料 空间结构 城市规划汇刊

建筑实践期刊2020年第15期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1)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准备;(2)施工现场布置、施工进度计划、工期保证措施、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3)重点与特殊部位施工措施和方法、季节性施工措施、施工组织管理、质量保证措施;(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明确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顺序、劳动组织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与供应计划,明确临时设施、材料和机具的具体位置,有效地使用施工场地,提高经济效益。施工组织设计还具有统筹安排和协调施工中各种关系的作用。经验证明,如果一个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能反映客观实际,符合国家政策和合同规定的要求,符合施工工艺规律,并能认真地贯彻执行,那么施工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就能较好发挥投资效益。施工组织设计的类型施工组织设计按设计阶段和编制对象不同,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三类。(1)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型项目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一般在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批准之后,总承包单位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进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分包单位协助总承包单位工作。施工组织总设计是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其任务是确定建设项目的开展程序,主要建筑物的施工方案,建设项目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和资源需用量计划及施工现场总体规划等。(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位(子单位)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T组织设计,对单位(子单位)工程的施T过程起指导和约束作用。单位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图纸设计完成之后、工程开工之前,在施工项目负责人领导下进行编制的。(3)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用以具体指导其施工过程。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对重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和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我国现行的建筑施工技术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即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又称湿法作业。这种工法解决了当时的三大问题,一是吊装设备能力有限,二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劳动力丰富,就业难,三是现浇体系的抗震性能好。后来建筑施工基本都采用现饶混凝土建筑,虽然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也比较明显,一是施工工艺过于粗放,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损耗较多;二是施工现场脏乱差,是城市可吸入颗粒的重要污染源;三是建筑质量开裂渗漏等问题突出,这也是现浇混凝土的工艺造成,是我国人民对建筑投诉最多的问题,四是我国目前劳动力普遍不足,招工难已成为建筑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大势所趋,这是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装配式建筑 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01、功能多样化通过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使得现场现浇作业大大减少,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功能上来看,首先,装配式建筑外墙设计有保温的功能,能够让住户在冬天的时候感觉到温暖,在夏天的时候感觉到清凉,节约了空调的使用次数,减少广对空气的污染;其次,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较好,隔声效果好;第三,防火、抗震性能好,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材料可以给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不容易在干燥的天气下自燃,长期使用不会出现裂缝、变黄等问题,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较好。02、施工装配化装配式建筑大量的构件都是由工厂生产加工完成,米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等程序,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在工厂完成,既保证了装修质量,又能加快工程整体进度。由于装配式建筑的重量比传统的建筑更为轻便,人们只要画好基本的构造图便可以直接在工地上进行施工,由于其施工速度非常快,因此工作效率也提高很多。03、设计多样化装配式建筑更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而且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更高,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而且目前的建筑在设计上多以房间内的固定格局为主,房屋的整体运用不是很灵活,但装配式建筑却可以避免这样的缺点,其主要住宅叶以进行大小分割,根据住户的要求来配置。04、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形式、产物和载体,有工业化、装配化、标准化、一体化装修的特点,是由建筑部品、建筑构件、结构构件以及机电设备等部分以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二成的工业化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我国装配送建筑最主要的结构形式。(1)主要构件采用预制件。大量的建筑部品及构件由车间生产预制而成,采用平面化的施工方式辅以先进的计算机计算代替现浇结构立体交叉作业,可制造出误差控制在几毫米之内的高精度的预制构件。基于混凝土材料的强兼容性,可以使用预制工业生产出种类繁多的产品。(2)预制构件大多采用将防水、保温、结构一体成型性能完善的一体化制造工艺,减少了物料损耗和施工工序。同时,由于预制构件的浇筑、养护、存放均在工厂进行,受天气影响小,利于冬季施工,在工厂生产存放期间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得到释放,装配式建筑建成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3)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及建筑构件预制完成后,将被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采用机械化吊装装配。在工期上可以采用并行工程,设计院绘制部分或全部构件制作图的同时预制构件生产厂进行构件制造、储存、构件出厂、运送,而现场的桩工程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施工也可在同一时间完成,吊装过程及预制构件生产过程可与现场各专业施工同时进行。再加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由于不再遵循传统的操作面工序而转为工厂生产,起到了减少操作面的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难度的作用,使工程建设劳动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大大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4)对放线及标局测量精度、预留孔位置要求高。由于工厂化生产,构件尺寸经预制不可改变,放线尺寸偏小会导致预制构件无法安装,偏大又会导致拼缝过大。标高测量也需更加准确,剪力墙的标高如果控制不好会造成叠合板不能平整安装,或者导致剪力墙与板间缝隙过大需重新支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留预埋时,孔的位置和尺寸必须精准,否则重新开槽及洞口会给施工增加难度甚至影响结构安全。(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安装过程相对复杂,其建造过程对从业人员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要求更高。目前我国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标准及规范明显滞后于施工技术的发展,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领域及建筑总高度和层高。从上面几个方面可以得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有较大差别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1930年7月创刊,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出版,主要刊载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文章。第1卷为半年刊,第2卷为不定期刊,自第3卷起为季刊。1945年停刊,共出七卷23期。《中国建筑》 1932年11月创刊,中国建筑师学会主办,综合性建筑学术刊物。月刊,出版至1937年4月为止,共出54期。《建筑月刊》 1932年11月创刊,上海建筑师协会主办,综合性建筑学术刊物。月刊,出版至1937年4月为止,共出54期。《建筑》 1954年创刊,月刊,原建筑工程部创办,现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办,综合性建筑刊物。《建筑学报》 1954年6月创刊,月刊,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城乡建设》 1956年3月创刊,月刊,原名《城市建设》,1982年 7月改今名,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办,综合性指导刊物。《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57年创刊,不定期,1982年改季刊,综合性建筑学学术刊物。《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59年 6月创刊,不定期,1981年改季刊,综合性建筑学学术刊物。《工业建筑》 1963年创刊,月刊,原名《冶金建筑》,1983年改今名,冶金工业部主办。《建筑技术》 1974年1月创刊,月刊,建筑科学技术刊物。《城市规划》 1977年8月创刊,不定期,1981年改为双月刊,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建筑师》 1979年 8月创刊,每年四期,《建筑师》编辑部编。大型建筑学理论丛刊。《建筑结构学报》 1980年2月创刊,季刊,1981年改双月刊,中国建筑学会主办,以房屋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学术刊物。《建筑知识》 1980年创刊,双月刊,原名《建筑科普》,1981年改今名,中国建筑学会主办,建筑学科学普及刊物。《建筑工人》 1980年5月创刊,月刊,建筑学科学普及杂志。《建筑历史与理论》 1980年创刊,不定期,中国建筑学会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主办。《世界建筑》 1980年10月创刊,双月刊,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合办。评介外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新理论、新实践的专业刊物。《四川建筑》 1981年5月创刊,季刊,四川省建筑学会主办,综合性建筑技术刊物。《新建筑》 1983年10月创刊,季刊,华中工学院建筑系、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合办,综合性建筑学学术刊物。《古建园林技术》 1983年12月创刊,1984年起为季刊,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北京市第二房屋修缮工程公司等合办,研究和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和古典园林的专业刊物。《时代建筑》 1984年11月创刊,不定期,同济大学建筑系主办。《中国园林》 1985年创刊,季刊,中国园林学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建设局合办,园林学术刊物。

可以去淘淘以前的《世界建筑》期刊,近几年的《世界建筑》都是一些新技术新面貌的建筑,《世界建筑》每一期都是以一个主题来做得,你想要大师的,古典的都可以直接在杂志封面找到,图片居多,介绍内容简洁!想看论文就选择《建筑师》!

建筑实践期刊2021年第40卷

主编和参编书籍有:[1] 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2] 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3] 物业经营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4] 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005/2006年/2009年;[5] 房地产投资信托:结构、绩效与投资机会(译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6] 房地产开发:原理与程序(译著),中信出版社,2003年10月。[7] 房地产开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3/2001/2006年;[8] 房地产投资分析,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主要期刊论文有:[1] 住房市场调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金融,2010年第14期,pp58-59;[2] 住宅价格与土地价格的城市差异及其决定因素,统计研究,2010年03月,第27卷第3 期,pp37-44;[3] 开发商的土地储备与竞买行为解析,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12期,pp11-16;[4] 从紧货币政策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金融,2008年6月(第11期),总第641期,pp49-51;[5] 美国住房金融体系及其经验借鉴——兼谈美国次贷危机,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 04期,pp4-12;[6] 中国城镇商品住房需求的行为特征分析,土木工程学报,第40卷第12期,2007年12月,pp83-88;[7] 土地供应政策对住房供给与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第10期(V 42,N 10),pp116-121;[8] 以住房市场载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SVAR模型的一个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pp61-73;[9] 当前中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分析,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8期(总第224期),pp27-35;[10] 全面认识物业税及物业税改革,中国金融,2009年第12期,pp55-56;[11]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让百姓住有所居——公共住房政策的设计准则,城乡建设,2009年第7期,pp50-52;[12] 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求是,2009年第3期,pp37-38;[13] 开发商的土地储备与竞买行为解析,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12期,pp11-16;[14] 中国住房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建筑经济,2007年第7期(总第297期),pp8-12;[15] 对中国当前住房问题和住房价格问题的思考,中国房地产,2007年第4期(总第316期),pp12-16;[16]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风险因素实证研究,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5 卷第1 期,2007 年1,pp124-[17] 期房市场价格稳定性效应分析及期房政策选择,城市问题,2006年第6期(总第134期),pp95-101;[18] 中国节能住宅供求决策的影响因素与政策框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8期(总第188期),pp41-48;[19] 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经济学研究,建筑经济,2006年 2期,pp12-15;[20] 中国保险企业公司房地产管理现状及建议,保险研究,2005年 11期,pp55-58;[21] 住房价格与政府调控,建筑经济,2005年6月(总第272期),pp49-52;[22]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呼唤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房地产,2005年02期(总290期),pp8-11;[23] 房地产价格变化规律的经济学分析 建筑经济 2004,9: 43-47[24] 住宅价格与经济基本面:1995-2002年14城市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6月,第39卷第6期,pp78-86;[25] 实物期权与土地开发模型,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5月,第37卷第5期,pp92-95;[26] 房地产资产价值与国家财富的关系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pp51-59;[27] 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影响研究综述,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年第10期(第25卷),pp14-16;[28] 不同收入家庭住房抵押贷款LTV选择研究,上海金融,2003年第10期(总第279期),pp9-12;[29] 房地产业所包含经济活动的分类体系和增加值估算,统计研究,2003年第8期,总第142期,pp24-27;[30] 住宅资产:居民家庭资产组合种的重要角色,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4期,pp39-41;[31] 价格稳定平台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期,pp35~37;[32] 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泡沫”与“过热”问题分析,建筑经济,2003年第2期,pp36~40;[33] 房地产业界定和核算中的若干问题,统计研究,2003年第1期,总第135期,pp43-46;[34] 香港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中国铁道科学,第23卷第5期,2002年10月,pp1-5;[35] 中国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模型与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16卷),pp45-49;[36] 从国际经验看中国经济适用房建设,中国房地产,2000年12期,pp66-68;[37] 中国住宅空置问题研究,中国房地产研究,2000年第1期,上海。[38] 从国外的经验看中国的房地产专业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pp114-119;[39] 住房支付能力分析,建筑经济,1999年第7期。[40] 存量房屋流动性高低对商品房市场平均销售周期的影响,中国房地产金融,1998年2期;[41] Impact of urban economic openness on real estate prices: Evidence from thirty-five cities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2010) ***-***[42] Towards a System of Open Cities in China: Home Prices,FDI Flows and Air Quality in 35 Major C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40 (2010) 1-[43] Demand for Urban Quality of Living in China: Evolution in Compensating Land-Rent and Wage-Rate Differentials,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9) 38 ⑶:194-213[44] Housing Prices and General Economic Conditions: An Analysis of Chinese New Dwelling Market,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ume 10,Number 3,June 2005,pp334-343[45] Interaction amo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Other Investment and GDP in China,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V 9,Number 2,April 2004,pp160-167;[46]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ousing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Review,2002 V 5 N 1: 40 - 60[47]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Housing Sector in Urban China,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Housing Policy,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Review,V 1,N 1,Spring 1998;[48] Urban Land Management in China: a study of the present system and an investigation of current issues and problems,Journal of Property Research,7:3 (1990),pp135-

建筑实践期刊2021第16期

在当地图书馆。可以在线上或者线下都已买得到,最好是在当地区的图书馆可以买到正版的建筑事件杂志。线上也是可以买到的。

《安家(建筑与工程)》 省级 龙源收录 ,现在收2020年4期 预计2020年12月下旬左右出刊 11月25日截稿,3000字符/1版《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电子期刊)》 省级 万方收录,2020年12中35期 2020年12月下旬左右出刊, 3000字符/1版《中国房地产业》 国家级 龙源,万方收录 ,2020年12月下 预计2020年12月底左右出刊,2800字符/1版《建材发展导向》 省级 万方,维普收录 ,现在收2021年1月上 2021年1月出刊,4000字符/2版《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家级 知网收录,20年11月上 预计20年12月中旬出刊,4000字符/2版《城市建筑》 省级 知网,万方,维普收录 ,现在收2021年5月中 预计2021年6月初出刊,6300字符/3版《建筑技术开发》 省级 知网,万方,维普收录 ,2021年4月 2021年4月出刊,4500字符/2版价格从低到高排序,具体要根据单位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刊物

建筑实践期刊2021年9期

关于的建筑的杂志设计方面的有<建筑学报>,施工方面的有<建筑施工技术>这都是我看过的具体好不好买就不知道了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1930年7月创刊,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出版,主要刊载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文章。第1卷为半年刊,第2卷为不定期刊,自第3卷起为季刊。1945年停刊,共出七卷23期。《中国建筑》 1932年11月创刊,中国建筑师学会主办,综合性建筑学术刊物。月刊,出版至1937年4月为止,共出54期。《建筑月刊》 1932年11月创刊,上海建筑师协会主办,综合性建筑学术刊物。月刊,出版至1937年4月为止,共出54期。《建筑》 1954年创刊,月刊,原建筑工程部创办,现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办,综合性建筑刊物。《建筑学报》 1954年6月创刊,月刊,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城乡建设》 1956年3月创刊,月刊,原名《城市建设》,1982年 7月改今名,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办,综合性指导刊物。《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57年创刊,不定期,1982年改季刊,综合性建筑学学术刊物。《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59年 6月创刊,不定期,1981年改季刊,综合性建筑学学术刊物。《工业建筑》 1963年创刊,月刊,原名《冶金建筑》,1983年改今名,冶金工业部主办。《建筑技术》 1974年1月创刊,月刊,建筑科学技术刊物。《城市规划》 1977年8月创刊,不定期,1981年改为双月刊,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建筑师》 1979年 8月创刊,每年四期,《建筑师》编辑部编。大型建筑学理论丛刊。《建筑结构学报》 1980年2月创刊,季刊,1981年改双月刊,中国建筑学会主办,以房屋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学术刊物。《建筑知识》 1980年创刊,双月刊,原名《建筑科普》,1981年改今名,中国建筑学会主办,建筑学科学普及刊物。《建筑工人》 1980年5月创刊,月刊,建筑学科学普及杂志。《建筑历史与理论》 1980年创刊,不定期,中国建筑学会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主办。《世界建筑》 1980年10月创刊,双月刊,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合办。评介外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新理论、新实践的专业刊物。《四川建筑》 1981年5月创刊,季刊,四川省建筑学会主办,综合性建筑技术刊物。《新建筑》 1983年10月创刊,季刊,华中工学院建筑系、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合办,综合性建筑学学术刊物。《古建园林技术》 1983年12月创刊,1984年起为季刊,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北京市第二房屋修缮工程公司等合办,研究和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和古典园林的专业刊物。《时代建筑》 1984年11月创刊,不定期,同济大学建筑系主办。《中国园林》 1985年创刊,季刊,中国园林学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建设局合办,园林学术刊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