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林业杂志社社长

发布时间:

中国林业杂志社社长

姓 名:温铁军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51年5月  职 称:研究员  职 务:中宏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改革》《改革内参》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工作单位:《中国改革》《改革内参》杂志社  研究领域:国情与增长、农村产权问题、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  个人简历:  温铁军,男,汉族,祖籍河北昌黎,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科研处长,学术委员会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9-8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本科学习期满,获法学士学位。  1987年公派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所(ISR)和世界银行进修,获抽样调查专业结业证书。1991年,自费公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并到康奈尔大学和南加州大学讲学交流,其间参加密执安大学夏季学院量化分析培训,获ICPSR(国际社科联)颁发的统计分析专业结业证书。  1995-9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和经管学院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7月-97年2月通过硕士研究生必修课考试和教委外语统考后转修博士课程,1998年7月修满学分通过各科考试获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  温铁军1983年毕业分配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研究室。1985年末调入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络室从事农村调查研究工作。1987年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正式组建后调入,1988年任监测处副处长,1993年任调研处长,1995年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1998年试验区办公室机构变动,调任农研中心科研处长,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课题与成果包括:国情与增长、农村产权问题、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农村政治体制与税费改革、农业的稳定性等问题。曾经获国务院农研中心、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等中央五单位联合颁发的“农村改革十周年优秀论文奖”、农业部农研中心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1998年获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

韩少功(男)(1953—)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1969年初中毕业后,下放汩罗县的农村插队。1974年调县文化馆工作,开始发表作品。执笔含有大量史料的传记《任弼时》(与甘征文合作)。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月兰》(《人民文学》1979年4月)在文坛崭露头角。1982年毕业后在湖南省总工会的杂志《主人翁》任编辑。1984年调作协湖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1988年到海南后开始主编《海南纪实》杂志。1996年与同仁策划文人杂志《天涯》,任杂志社社长。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等,文艺理论《面对神秘空阔的世界》。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引起各方争论。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反思和批判是其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他的《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4期)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逢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任弼时》、《月兰》、《飞过蓝天》、《诱惑》、《马桥词典》、《西望茅草地》、《文学的根》、《爸爸爸》、《女女女》等。_asp?id=4298&wz=0

温铁军,汉族,祖籍河北昌黎,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市,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农村金融研究所等校属科研机构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奖励写回答共3个回答青岛小鱼聊创业高粉答主店主聊聊关注成为第5467位粉丝温铁军,汉族,祖籍河北昌黎,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市,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农村金融研究所等校属科研机构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扩展资料:科研成就1、科研综述温铁军教授1985-90年主要从事国家农村政策调研。1990年国务院农研中心撤销,试验区办公室划归农业部以后主要开展课题研究和国际合作项目。另根据2020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官网显示,温铁军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中国家比较研究、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以及农村金融等。2、承担项目温铁军教授1992-93年担任农村金融、企业股份合作制、小城镇建设等试验区项目总结评估课题组长;担任福特基金会资助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经济社会变迁”国际合作课题组长。根据2020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官网显示,温铁军先后主持了国家985“中国农村发展试验创新基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以及20余项国家、部委课题;先后担任了8个首席专家。

温铁军 - 简介职  称:研究员职  务:中宏网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改革》 《改革内参》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工作单位:《中国改革》《改革内参》杂志社研究领域:国情与增长、农村产权问题、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科研处长,学术委员会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9-8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本科学习期满,获法学士学位。1987年公派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所(ISR)和世界银行进修,获抽样调查专业结业证书。1991年,自费公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并到康奈尔大学和南加州大学讲学交流,其间参加密执安大学夏季学院量化分析培训,获ICPSR(国际社科联)颁发的统计分析专业结业证书。1995-9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和经管学院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7月-97年2月通过硕士研究生必修课考试和教委外语统考后转修博士课程,1998年7月修满学分通过各科考试获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温铁军1983年毕业分配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研究室。1985年末调入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络室从事农村调查研究工作。1987年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正式组建后调入,1988年任监测处副处长,1993年任调研处长,1995年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1998年试验区办公室机构变动,调任农研中心科研处长,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课题与成果包括:国情与增长、农村产权问题、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农村政治体制与税费改革、农业的稳定性等问题。曾经获国务院农研中心、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等中央五单位联合颁发的“农村改革十周年优秀论文奖”、农业部农研中心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1998年获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

中国林业杂志社

1、刘宗超,刘粤生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自然杂志》,1991(6)2、刘宗超,刘粤生 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新视角——从物理观到生态文明观,《大自然探索》,1995(3)3、 刘宗超,刘粤生 全球生态文明观---地球表层信息增殖范型,《自然杂志》,1993(11)4、 刘宗超,刘粤生 社会进步的信息增殖进化论, 《大自然探索》,1998(1)5、 刘宗超 中国西部开发的生态产业战略, 《经济消息报》,46、 刘宗超, 黄顺基 中国西部发展生态产业的理论探索,《科技导报》,2001(4)47、黄顺基,刘宗超 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4(9)8、 刘宗超 自然地理系统及其熵变,《自然杂志》,1988(6)9、刘宗超 IGBP与全球变化问题,《自然杂志》,1989(9)10、 刘宗超 生态系统的熵及其演化,《熵与交叉科学》(93-96),气象出版社,198811、 刘宗超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大自然探索》,1995(1)12、刘宗超 广义生态环境演替的改进模型,《干旱区地理》,1989(2)13、刘宗超 生态环境与全球变化问题,《现代生态学透视》(316-322),科学出版社,199014、刘宗超、昝廷全 生态协同学基础,《现代生态学透视》(118-126),科学出版社,199015、 昝廷全、刘宗超 生态热力学基础,《现代生态学透视》(109-117),科学出版社,199016、昝廷全、刘宗超 非线性生态系统分析,《现代生态学透视》(261-272),科学出版社,199017、刘宗超 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对策—罗浮山生态规划实践,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5(2)18、 刘宗超 生态产业---21 世纪的主导产业,《县市乡镇长周刊》,319、刘宗超,生态文明—21世纪人类的选择,《中国财经报》,1020、刘宗超 中国西部开发的生态产业战略,《经济消息报》,421、刘宗超 中国农业的出路,《科学中国人》,2001(6)22、刘宗超 湿土冻结及其测定,《中国矿业学院学报》,1986年(3)23、刘宗超 冻土系统演化的热力学分析, 《干旱区地理》,1991(3)24、刘宗超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自然探索》,1996(3)25、刘宗超,张孝德论中国可持续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世界经济评论》,199626、刘宗超 地球表层的自组织,《第三届天地生会议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7、刘宗超地球表层学进展,《理论之声》,1989(3)28、刘宗超 星际生态文明的演变,《飞蝶探索》,1997(1)29、刘宗超积雪物理概论,《物理》,1987(4)30、刘宗超、丁德文,承载土的冻结点及其测定,《科学通报》,1989(19)31、马洪、刘宗超、孙莉、蔡国堂、杨志安,太阳辐射对积雪温度场影响的一维解《科学通报》199132、马洪、刘宗超、刘一峰、胡汝骥,中国西部天山季节性积雪的能量平衡研究和融雪速率模拟,《科学通报》,1992(4)33、刘宗超中国天山西部山地积雪辐射平衡研究,《干旱区地理》,1989(4)34、刘宗超 中国天山西部山地积雪辐射平衡的若干特征,《干旱区地理》,1988(2)35、刘宗超论积雪的系统研究,《干旱区地理》,1986(4)36、刘宗超,AGWilson 学术思想评介,《干旱区地理》,1987(1)37、刘宗超,于法稳 入世后中国农业极待解决的几个根本问题,《科技导报》,2000(6)38、刘宗超,加入WTO后中国农业“新四化”道路探索,《科技导报》,2002(12)39、 刘宗超 中国农业的出路,《科学中国人》,2001(6)40、刘宗超,刘绍光一元数理论简介《熵与交叉科学》(181-189),气象出版社,198841、刘宗超,刘绍光及其一元数理论,《大自然探索》(103-111), 1988(2)42、刘宗超,地震形成的一元数机制,《潜科学杂志》, 87年6期43、刘宗超,宏观螺旋全息律探索,《大自然探索》, 1989(3)44、刘宗超,宏观螺旋全结构,《潜科学杂志》(24-25), 7卷6期45、刘宗超、刘粤生 熵理论在地球表层研究中的困境,《熵理论的一场大辩论---全国第三次熵与交叉科学研讨会论文集》(181-189),四川科技术出版社,199346、刘宗超 建瓯竹业调查启示录,《中国林业》,中国林业杂志社,200447、刘宗超 世界粮食形势及中国的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8、刘宗超 论草业在现代生态农业中的基础地位,《中国林业》,中国林业杂志社,200549、刘宗超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直党建》,《中直党建》杂志社,200550、刘宗超 关于林草牧三位一体《湖南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中的探索,《中国林业》,200451、刘宗超 我国农业“新四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52、刘宗超,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观,《现代科学技术导论》(P190-21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黄天授、黄顺基、刘大椿主编),1995年版53、刘宗超,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经济学导论》(P433-459),经济科学出版社(周绍鹏、王健主编),1998年版54、刘宗超,刘粤生,信息增殖进化论,《信息革命在中国》(P24-6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黄顺基主编),1998年版55、刘宗超,新世纪经济发展的哲学基础的重建,《跨世纪中国经济》(P355-393),新华出版社(肖灼基顾问、王世荣、何深思主编),1999年版。56、刘宗超,面向东盟走农业“新四化”之路 提高广西的农业竞争力,《农村实用工程技术绿色食品专刊》2004年5期57、 张国春、刘宗超,植企业管理于文化之根,《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4年12期。58、刘宗超,加强效益农业建设 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日报》,1996年5月20日。59、刘宗超,全球生态问题的根源及其对策,《国际生态与安全》2006年第10期P28-31。60、刘宗超,培育柚木用材林的构想与政策建议,《世界经济调研》(中社会科学院内部上报),2007年12月3日61、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观,《非传统安全――-世界与中国论坛》,中国战略学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主持,2007年12月15-16 。62、 生态农业的新科技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7年4月10日第3版,2000字。63、清洁发展机制下的中国产业发展战略,中国财经报,2008年11月11日。64、刘宗超,贾卫列.论大生态期理论对生态文明及地球生物进化的终极意义,环境教育,2009(10):5-7。刘宗超早在1988年就提出“地球表层信息增值进化与全球生态文明观”全新理念。1996年-2000年,主持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值基础”(96AZX022),先后发表了生态文明与生态产业方面论文近20余篇,科技论文50余篇、并出版了生态文明专著3本,书名分别为《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生态文明观与全球资源共享》(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生态文明观》(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生态农业专著4本。在这些论文与著作中,较为完整地建构了生态文明观理论体系和生态农业模式。从1996年开始,刘宗超在实践与技术层面上,提出构建生态农业的“管理—生产—交换—消费—分—还原—再生”七环节循环经济概念,创立了生态还原技术,研制出高效安全的生态型肥料,并在全国各地先后建立加工厂近20家,推行以农作物秸秆造纸黑泥生活污水滤泥等工农畜牧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生态肥料生产工艺;推广以施用生态性肥料改良、净化、清洁土壤为技术路径的生态安全种植工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乡镇的循环经济发展。该技术被中国科学技术部列入农村生态环境和循环经济建设“十二五” 重点计划。至今,在刘宗超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2000年,刘宗超发起创建北京生态文明科技发展中心、2003年发起创建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这是首家以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生态产业为目标的研究和开发机构。刘宗超先后巡回全国,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思想举办生态文明、生态产业、生态安全、生态技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讲座数百场,刘宗超及其团队为数十个县市乡镇和企业进行生态项目规划,有效地普及了生态文明观念、推广了生态技术。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于2008年10月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生态文明传播一等奖。2006年6月,刘宗超以创立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和生态农业模式被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授予院士称号。2012年4月,刘宗超博士获得美国第五届“柯布共同福祉奖”,以表彰其在创建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农业模式方面的贡献。“柯布共同福祉奖”由世界生态领域的学者共同评选。前四届获奖者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马克·安尼尔斯基、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玛丽·塔克、后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先驱迪安·弗罗伊登伯格。刘宗超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力求使之融为一体。他将汉字“甦”作为生态文明的中国文化之根、并将“甦家”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学派的称谓,赋予“甦”字全新的生态意蕴。刘宗超确信,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人类将会进入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中国人 “天地一体、万物同源,生态文明、道法自然” 的大一统有机整体宇宙观将会成为生态文明社会的主流思想,“甦”所代表生态文明理念也将成为一种世界精神。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已经宣布成立“刘宗超全球生态文明奖”,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为生态文明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中国报业杂志社社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二月五日,王选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4岁进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小学附属幼稚园,5岁入一年级,直到1954年高三毕业,一直在当时的上海南洋模范学校上学。 1954年秋,王选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前两年以学习基础课为主,师从江泽涵、程民德、丁石孙等一批著名学者,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1956年,分专业,大多数成绩好的同学选择了数学专业,王选却有不同想法,他对当时还是新兴学科的计算数学专业情有独钟。他看到1956年1月制定的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未来重点发展学科就包括计算技术;又从报刊上了解到计算机在未来将对人类产生巨大神奇的作用。他认为,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奉献于社会,因此王选下决心选择了计算数学专业。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1958年至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1958年,王选大学毕业,留校在无线电系当助教,主持电子管计算机逻辑设计和整机调试工作,也参与过部分电路设计,一直在硬件第一线摸爬滚打,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通过阅读国外文献,他逐步领悟到只有同时掌握硬件设计和程序与应用,才能产生创新。1961年,王选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 1963年,王选在研究过程中养成了每做一个项目先要了解国外现状的习惯,为了加快英文阅读速度,他开始锻炼英语听力,连续两年多每天半小时的收听使他的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当时这样做的理科教师很少,所以“收听敌台广播”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了王选的一条“罪行”,但这对他了解外国的先进技术起了很好作用,并使他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础。 1964年,王选承担了当时正在进行硬件设计的DJS21机的ALGOL60编译系统,同时探讨适合高级语言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由于王选有硬件实践经验,所以很容易想出硬件上的方法来克服程序运行中的瓶颈。经过几年努力,该系统研制成功,在几十个用户中推广,成为国内较早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被列入计算机工业发展史大事记中。这种软硬件两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成为王选后来能够承担激光照排系统研制的决定性因素。 1974年8月,中国制定了国家重点项目“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简称“748工程”)。北京大学从1975年开始从事其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究工作,王选作为技术负责人领导这一科研项目。他在调研了国际技术发展方向后于1976年做出决策:跨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光学机械式照排系统、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式照排系统,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技术路线。 1975年,王选听说国家有一个“748工程”,即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其中“精密照排系统”这一项目的价值和难度吸引了王选。王选当时正病休在家,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研制工作中。为了解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王选常挤公共汽车到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查阅外文资料。为节约5分钱,他总是提前一站下车走去,并常常靠手抄节省复印费。 当时国内已有5家单位在从事汉字照排系统研制,但选择的都是模拟存储方式。1975年开始,他作为技术总负责人,领导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后来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一系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使中国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得到了彻底改造,占领了国内报业99%和书刊(黑白)出版业90%的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并打入日本和韩国,累计利润15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了印刷行业生产力的提高。研究成果两度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中国十大科技成就。王选教授被誉为“当代毕升”。 1975年到1993年这18年中,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每天上、下午和晚上三段工作,身心极为紧张劳累。 1976年夏,王选在做了调查研究后决定采取数字存储方式,跳过当时日本流行的光学机械式二代照排机、欧美流行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他利用数学知识和软、硬件的实践经验,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压缩倍数达到500∶1)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了提高字形复原速度的专用芯片,使汉字字形复原速度达到700字/秒的领先水平,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或参数)描述笔画宽度、拐角形状等特征,以保证字形变小后的笔画匀称和宽度一致。西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采用“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方式(即称为提示信息或控制信息的HINT技术),而王选早8年提出并实现了这一方法,成为世界上使用这一方法的第一人,这一发明成为华光和方正激光照排系统的基石,获得了欧洲专利和8项中国专利。王选成为中国获欧洲专利的第一人。 1976年9月,电子工业部在了解了王选的方案后给予大力支持,把“748工程”中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任务正式下达给北京大学,并成立了北京大学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由王选负责整个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研制工作。 1979年7月27日,经与协作单位共同努力,王选主持研制成功汉字精密系统的主体工程,从激光照排机上输出一张八开报纸底片。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来北大参观后,给予很高评价。1979年8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用通栏大标题做了《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获重大突破——中国自行设计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体工程研制成功》的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1980年2月22日,时任国务院进出口管委会副主任的江泽民给国务院几位副总理写了一封4页的亲笔信,反对引进不适合国情的外国产品,坚决支持北大等单位的研制工作。 1980年9月15日,王选为首的课题组用激光照排系统成功地排出了一本《伍豪之剑》的样书,这是中国在告别铅字的历程中排出的第一本书。方毅看到后批示:“这是可喜的成就,印刷术从火与铅的时代过渡到计算机与激光的时代,建议予以支持。”邓小平于1980年10月25日做了“应加支持”的批示。这一年,王选晋升副教授。 1981年开始,王选便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工作,使中文激光照排系统从1985年起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大量推广。 1981年7月,王选主持研制的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华光Ⅰ型)通过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举行的部级鉴定,鉴定结论是“与国外照排机相比,在汉字信息压缩技术方面领先,激光输出精度和软件的某些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83年,北京大学在原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王选任副所长。1984年,他晋升为教授。 1985年初,华光Ⅱ型机研制成功,在新华社投入试运行。此后,华光Ⅲ型机、Ⅳ型机、方正91型机相继推出。198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87年,《经济日报》成为中国第一家勇试华光Ⅲ型机的报纸,第二年,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卖掉了全部铅字,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彻底废除中文铅字的印刷厂。1989年,华光Ⅳ型机开始在国内新闻出版、印刷业推广普及,这年年底,所有来华研制和销售照排系统的外国公司全部退出中国内地市场。到1993年,国内99%的报社和95%以上的书刊印刷厂采用了国产系统,中国报业和印刷业掀起了一场“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 1988年后,他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创者和技术决策人,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 1991—1994年,王选带领北大科研集体不断抓住机遇,用创新技术引领市场,又引发了报业和印刷业三次技术革新;告别报纸传真机,直接推广以页面描述语言为基础的远程传版新技术(1991年开始),致使中国报纸的质量和发行量大大提高;告别传统的电子分色机阶段,直接研制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1992年开始),引起一场彩色出版技术革新;告别纸和笔,采用采编流程管理的电脑一体化解决方案(1994年开始)。 1991年,王选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1991年和1994年,分别以计算机所为依托建立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均由王选任主任。1992到1994年,王选先后当选为三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八届政协委员。 1993年,王选主动表示自己的创造高峰已经过去,他决定退出科研一线,全力扶持年轻人创造更多新思想和新成果,这一年,他把三个年轻人同时推上研究室主任的位子,还随身带个笔记本,记录研究院每个年轻人的兴趣、特长、导师评语和进步,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发挥每个研究人员的潜能,给予他们一个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他的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敢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 1995年7月,北大计算机研究所与北大方正共同成立方正技术研究院,王选任院长,建立起从中远期研究、开发、生产、系统测试、销售、培训和售后服务的一条龙体制,树立了“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顶天”就是不断追求技术上的新突破,“立地”就是商品化和大量推广、服务,顶天和立地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之路。这一年,王选任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9月,李岚清副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指示中央电视台与北大方正合作,研制中国自己的计算机动画制作系统,于是王选做出决定:以研制计算机动画制作系统为契机,开发数字视频领域,进军广电业,12月方正在香港以红筹股的形式成功上市,中国报业的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王选决定研制日文出版系统,进军日本市场,依靠自主创新技术走向国际。 1997年5月,方正集团与日本第二大杂志社——日本株式会社利库路特(Recruit)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购买方正日文出版系统签约仪式,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较大规模地出口和销售拥有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高科技应用软件。其后,方正日文出版系统相继进入日本报纸、广告和杂志业,韩文市场也启动。 2001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2年2月1日,获500万元奖金。2002年3月18日,北京大学从并不充裕的经费中拿出500万元,重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院士,这一奖励在中国高校历史上尚属首次。2006年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帮你找到中国近代报纸的产生背景和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3、报房京报从崇祯末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国唐朝出现的古代报纸是有史料为证的,约发行于88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提供了研究古代报纸的第一个原始材料。 5、宋朝从宋真宗咸平二年起开始实行定本制度。 6、“小报”在北宋末年再现,盛行于南宋,当时被称为“新闻”。 7、中国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则消息是关于“月食”的,刊载于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该报创刊于1815年8月5日,主编是米怜,地点是马六甲。 8、第一个打入中国本土创办中文近代报刊的西方传教士是郭士立,1833年8月,他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4年,该报上刊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篇论述西方近代报纸的专文。 9、1838-1840年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编译外报,这些材料后人称之为“澳门新闻纸”。 10、1822年9月在澳门创办的葡文《蜜蜂华报》,被认为是我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11、英文《字林西报》是1864年在上海创刊,其前身是1850年创刊的《北华捷报》,拥有人是字林洋行。1882年,字林洋行又创办中文报纸《字林沪报》,1897年,该报创办附张《消闲报》,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声。 12、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是1857年11月在香港出版的《香港船头货价纸》。 13、1872年,路透社首先在上海设立远东分社,成为第一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通讯社。 14、中国第一份政论报纸是创刊于1872年2月4日的《循环日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王韬。 15、《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美查。我国最早的白活报是申报馆于1876年创刊的《民报》 16、在北京出版的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万国公报》。戊戍变法时期影响最大的改良派报纸是《时务报》,报刊宣传家是梁启超,“时务体”就是以他的政论文章为代表。戊戍政变后,改良派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宣传阵地是1898年在日本横滨创刊的《清议报》,由梁启超主持编务。戊戍政变后,得以继续出版的维新派报刊是《知新报》(澳门)。 17、太平天国设立的“刷书衙”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队伍所办的第一个出版宣传机关。 18、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阐述他的报刊思想的第一篇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首次提出了“耳目喉舌”论。 19、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中国第一份妇女报是《女学报》,是上海女学会的会刊。 20、维新时期重要思想家严复的重要译文《天演论》和《群学肄言》(部分)最初发表在《国闻汇编》 21、1911年7月,《大江报》发表了两篇著名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和《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作者是詹大悲。 22、《苏报》易帜后,开设了“学界风潮”专栏,集中报道学生革命团体活动的消息。 23、兴中会办的第一份正式机关报是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第一任社长是陈少白。 24、黄远生的采访四能是: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25、1872年外国传教士在北京创办了中文月刊《中西见闻录》。 26、于右任的笔名有骚心,大风,神州州主等。所谓“竖三民”是指他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 27、香港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两家英文报纸是《德臣报》和 28、同盟会在海外创办的最重要的机关报是在东京出版的《民报》,首任主编是胡汉民,后由章太炎主编,与在横滨出版的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展开关于革命与改良问题的大论战。 29、中国在清代末年才开始有专门的新闻出版法《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1906年)和《大清报律》(1908年,第一部新闻法) 30、我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美国人奥斯邦于1923年1月在上海建立起来的。国人自办电台最早的是1926年的哈尔滨电台。 31、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教会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其原名为《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于1868年创刊。 32、五四时期著名刊物《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最初即发表在《新青年》上。李大钊把他轮值主编的第六卷第五号《新青年》编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他自己的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上发表陈独秀写的《谈政治》一文,并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这表明它的改组基本完成,由启蒙报刊转变为无产阶级报刊。为及时进行政治宣传鼓动,《新青年》同时创办了小型政治报纸《每周评论》,1918年-1919年在北京出版,宣传了新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参加该报编辑的三位文化名人是陈独秀、李大钊和周作人。 33、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第一任主编是蔡和森。第一个党的日报是《热血日报》,主编是瞿秋白。《热血日报》办有副刊《呼声》,刊载评论、通讯和文艺作品。 34、由周恩来领导组建的延安新闻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试验播音,呼号XNCR,1945年9月5日正式播音。 35、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办的“红中社”,1937年1月改为现名,1939年初,与《新中华报》分开而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第一任社长是向仲华。 36、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共产党的《译报》停刊后的第二年,改名为《每日译报》出版,以英商的名义发行,此类报纸被称不“洋旗报”。 37、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第一份机关报是《先驱》。1923年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该报23年10月创刊,第一任主编为恽代英。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上常用的笔名有但一、天逸、稚宜等。《青年实话》是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创刊于1931年7月,在动员苏区青年投身革命方面做出了贡献。 38、胡政之是采访巴黎和会的惟一中国记者。 39、《大公报》最早由英敛之于1902年在天津创刊。1926年9月,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以新记公司的名义复刊出版了《大公报》。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时,曾声称“四不”,指的是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以后成为《大公报》的社训。 40、《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戈公振,该书出版于1927年。 41、1945年11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在沈阳创刊。 42、1926年被奉系军阀杀害的两位著名新闻工作者是邵飘萍和林白水。 43、1947年,在解放区新闻战线开展了一场反“客里空”运动,打击了新闻报道中虚夸不实的报道作风,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44、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了《新青年》月刊和《共产党》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党进行思想和理论准备。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主编是李达。 45、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成立于1932年3月20日。 46、毛泽东1919年7月曾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篇连载的大文章,题为《民众的大联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名义主办的《政治周报》于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刊。毛泽东主编,编辑了前四期,写了《政治周报发刊理由》等文章,以子任的笔名为《政治周报》的“反攻”专栏写了一系列的犀利杂文。 47、邓小平1933年5月曾主编《红星报》 48、《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社长是潘梓年。抗战时期,周恩来曾兼任《新华日报》的董事长。1945年11月和1946年4月,《新华日报》曾先后发表《与大公报论国是》和《可耻的大公报社论》两篇文章,与《大公报》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49、复旦大学新闻系于1929年正式组建,首任系主任是谢六逸。 50、长征中,红一军团的《战士报》曾详细报道红军抢渡大渡河的事迹。 51、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创办了公开机关报《解放》。 5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进步新闻工作者曾开展拒检运动。 53、1948年,毛泽东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发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党的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重要文献。 54、陕甘宁边区面向群众的报纸是1940年创办的《边区群众报》。 55、1918年10月,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蔡元培的倡导下成立。 56、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两个报纸合并,改成大型的《解放日报》。1941年5月,中共中央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正式创刊,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第一任主编是杨松。该报于1942年改版,进一步加强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总结无产阶级党报经验的文章,其中1943年9月1日发表陆定一写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运用于新闻学研究。 57、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的社长、总编是邓拓。1950年到58年,他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8、拒检运动中,国统区第一本拒检出版的书籍是《延安归来》,作者黄炎培。 59、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倡导集纳批判,目的是批判反动新闻事业,建立代表大众利益的新闻事业。 60、1948年6月,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 61、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以写作新闻通讯著称,他曾反对孙中山,但对袁世凯某些专制和卖国行为表示不满,1915年12月27日在美国遭暗杀。其著作后人编成四册。 62、旧中国报业家史良才,曾任《时报》主笔,1912年10月接办《申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倾向抗日,革新《申报》,1934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63、五四运动时,周恩来在天津学习时,主编革命报纸《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他组织革命团体,1920年1月创办《觉悟》革命刊物。 64、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自撰的第一部论述新闻采访学的著作,于1923年出版。 65、1931年,在中央苏区创办的《红星报》,由邓小平、陆定一先后担任主编。《红星报》在长征中继续出版。 66、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主编出版《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大众生活》周刊等报刊,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在读者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67、解放前,《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曾在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发表了大量的旅行游记,后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 68、五四前后,我国报纸著名的四大副刊是《觉悟》、《京报副刊》、《晨报副镌》和《学灯》。其中上海的两大报纸副刊是指《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其余两刊则在北京出版。 69、成舍我所办的《立报》之所以能创当时报纸发行的最高记录,是因为它具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众化”。 70、著有《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本通讯集的范长江,在采写这些通讯时是《大公报》的记者。 71、徐宝璜所撰的《新闻学大意》,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中国报业》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是2013-10-24在北京市朝阳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9号楼410、411、510室。《中国报业》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5082886131J,企业法人胡线勤,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报业》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出版《中国报业》期刊。(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互联网信息服务;经济贸易咨询;投资咨询;企业策划;企业管理咨询;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技术推广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00583418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919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报业》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我推荐武魂和精武

中国杂志社社长

此人我知道,性格刚烈,做事不拘小节,心直口快,因此常得罪一些小人。

马是从辽宁彰武到京的。彰武有人口约41万,知道他为人的99%的认为他是无赖加!他是怎么走的?什么叫乌合之众?大家逐渐就明白!!!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

刘东华(1963生人),河北沧州人。正和岛 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企业家》杂志社首席顾问。1983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经济日报评论部。

任正非的励志故事: 当他执意要挑战跨国巨头时,对手说他自不量力;当他提出要做世界顶级公司时,别人说他异想天开;当他喊出要发展一批"野狼"时,同行无不以异样的眼光看他;然而他却正在改写中国企业的生存法则;他领导的华为开始成为跨国巨头最危险的竞争对手-他就是从军营走出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  任正非1982年从部队转业,1988年借来两万元人民币在深圳创立华为技术公司。他选择走技术自立、发展高新技术的实业之路,与业界巨头一争高下,20年时间把华为打造成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服务商,并跻身世界500强,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标杆,华为所走过的路正在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学习的经典教材。  在任正非的带领下,22年来,华为一路高歌猛进,创造着各种各样令人瞠目结舌的神话。然而任正非却始终保持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色彩,他是当今中国最低调的企业家。但是,尽管任正非似乎刻意地保持着自己的低调行为,他不事张扬、谨言慎行的个性,仍随着华为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扩张中,不断地为人所认识和了解,有人说任正非的低调行为造就了华为的传奇,而他还被人们冠上了"土狼"、"硬汉"、"华为教父"等各种各样的头衔。  2005年,任正非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他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家。《福布斯》杂志这样评价:"任正非是一个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人物,却是国际上最受人尊敬的中国企业家。"  2008年,任正非荣膺《中国企业家》杂志评选的"200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这样评价他:"任正非几乎是中国最有静气和最有定力的一位企业家。"  2011年3月,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公布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名单,任正非排名榜首。柳传志、张瑞敏分列二、三位。华为在人们印象当中非常强大而神秘,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强。近几年来,许多记者曾努力试图接触华为,但华为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采访对象。  而任正非从1988年创办华为至今,从没接受过任何媒体的正面采访,从不参加什么评选、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甚至连有利于华为品牌形象宣传的活动也一律拒绝。  由于任正非处世低调,其个人公开的资料甚少,有关他的故事多是来源于华为公司唯一对外的窗口-《华为人报》。但人们所看到的只是这个在全球电信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华为,而种种关于任正非和华为的评说大多只是人们分析和猜测的结果。对于外界的评论无论是对是错,华为极少回应。  任正非虽然不接受媒体采访,却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门人物。2010年,着名财经杂志《福布斯》中文版首次推出有12人入选的"最受国际尊敬的中国企业家"年度人物榜,任正非高居榜首。《福布斯》中文版表示,任正非虽然不喜欢在公众面前露面,但他在全球大型跨国公司领袖中受到尊敬的程度,在中国国内无人能出其右,华为至今仍然几乎是唯一在高科技领域内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内地跨国公司。  此前,财经作家程东升用一年多的时间写出了轰动一时的《华为真相》一书。程东升在《华为真相》中总结道:"实事求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成功者总是少数。华为的经历揭示了一条真理:真正的实事求是是震撼人心的。"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在他写的《"冬天"的震撼-华为给中国企业界的启示》一文中说:"华为也许是中国企业界最令人捉摸不透的公司。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任何传媒能够采访它的最高领导人,也很难对它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报道。"  一直以来,任正非不仅自己保持着低调的姿态,不响应外界对他及华为的批评,也不主张华为员工出去和别人辩论。在任正非看来,华为不是上市公司,因此没有必要向公众披露自己不愿说的事情。 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加油

任正非是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进入大众的视野的,但它在青年遭受的苦难,很少有人知道。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区一个贫困山区的小村庄。他的爷爷任三和年少时在金华火腿厂当学徒,由于干活手脚麻利和谦虚好学,深受老板的喜欢,后成为腌火腿的大师傅。1910年任正非的父亲任木生出生,任木生考上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任木生后来认识了程远昭,两人结为夫妻,之后生下来任正非。刚刚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新中国一贫如洗,任正非一家所在的小镇是个清贫之地。所幸父母都是教师职务,跟那些早早帮助父母插秧,上山放牛的同龄孩子相比,任正非的童年是幸福的。后来,任正非的父母又生育了一子五女,一家九口,全靠夫妻二人教书的微薄薪水供养,生活十分拮据。到任正非上高中时,情况变得更早。高三那年,任正非有一次在家中复习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用米糠和着菜揉一下,放在锅里烙着吃。父亲心疼地告诉他这样身体会垮掉,任正非说到:“没关系,我还年轻,身体好!”家中的米缸,任正非从未随便抓一把,因为他知道,这会让弟弟妹妹没饭吃。在这种极度贫困的状态下,任正非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个白馒头吃。而这个愿望后来也实现了,他将大半个白馒头吃了整整两天,每次只吃一口,然后再装进口袋。物质上的磨难使任正非有了更强烈地改变现状的渴望,养成了坚韧的性格,懂得以身作则,不怨天尤人,自强不息,由此激发了他的冒险精神和原始生命力。有时候,苦难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他让你对现实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产生极力改变现实的动力。

加入正和岛商会是愉快而且有知识交流的体验。而且从正和岛本身而言,目前没有什么有价值等产品,无非经常组织些活动,让企业家有学习,交流的机会。从会员的角度而言,如果属于学习型或主动社交型企业家,多少还是会有些收获的,收获一些知识,一些人脉。还有就是正和岛为中国商界高端人脉深度社交平台,企业家人群专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为会员岛邻提供缔结信任、个人成长及商业机会。正和岛的相关情况:1、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先生,长期为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决策人群服务,洞悉他们的核心需求,并以健康的价值观和善于对结果负责的能力赢得了决策人群的深度信任。2、2010年,刘东华先生辞任《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创办正和岛,希望能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20年集聚的价值放大,可以服务更多的企业家群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