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兰州读者杂志社

发布时间:

兰州读者杂志社

读者杂志社在滨河路上,省画院附近,去中立桥也能看见!

是的现在是15期的每月两期

甘肃人民出版社

《读者》杂志简况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在广大读者和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迄今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从创刊时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5年4月份月发行量已达910万册,居中国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位,在海内外亿万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这种高速增长、经久不衰的“《读者》现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读者》在海外华文期刊市场中也占有很大份额,行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 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读者,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03年起在美国、加拿大同步印制。 《读者》杂志多年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遵循“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优秀的文化”这一办刊理念,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 《读者》杂志社与中国邮政及发行商紧密合作,通过遍布全国的发行网络发行。 1995年《读者》月发行量突破400万册。2001年以来,读者杂志社积极调整办刊思路,适时整合刊物内容,在市场营销和品牌经营方面加大力度,不断创新,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大的改革举措。在国内期刊种数快速增长,但期刊总印数并未同步增长,许多大众刊物发行量下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读者》杂志一枝独秀,发行量持续攀升。2002年10月月发行量突破600万册大关,创历史新高。2003年10月突破800万册大关,11月达到创纪录的806万册,同比增长近200万册,创造了中国期刊发展史上的奇迹。《读者》杂志近年的广告经营额也稳步上升,2002年广告经营额达2800余万元。与此同时,《读者》杂志年利税也达到3000余万元,增长9%,创造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读者》已经成为甘肃乃至全国的一个著名品牌。据目前数据统计,《读者》杂志2000——2003年已连续六年稳居全国期刊月发行量首位。 《读者》杂志的成功得到了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赞誉。1998年至2001年连续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一、第二届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奖,2000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中国期刊业最高奖),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为“双高” (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2002年底,再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20多年来,读者走向了成熟, 《读者》走向了成熟,读者、作者和编者正齐心协力打造中国期刊第一品牌,编写着一本中国人自己的心灵读本。 《读者》的高速成长同样也得到了众多跨国及国内知名企业的认同,十多年来,《读者》已经富有成效的为杜邦、摩托罗拉、索尼、宝洁、中国联通、平安保险、步步高、红河等诸多国内外客户提供了广告服务,其成绩得到了一致首肯。 《读者》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支持与信赖。 新世纪里, 《读者》正在向打造期刊产业集团的目标坚实迈进,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信心无限、商机无限。《读者》愿与各界携手合作,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 ---------------------------------------------------中国标准刊号:ISSN 1005—1805CN 62-1118/Z国内邮发代号:54一17国外发行代号:M 1161编委会主任:傅保珠社 长:彭长城总编辑:陈泽奎副社长:康力平副总编辑:袁勤怀编辑部主任:李剑冰编辑部副主任(美术):任伟经营部主任:宁恢综合部主任:富康年信息网络部主任:邱仿编辑:读者杂志社出版:甘肃人民出版社通讯(投稿)地址:(730030),中国 甘肃省 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读者》信箱杂志社总机:(0931)8773352 8773354北美洲发行机构:新方舟文化公司发行人:于万新地 址:2832 EVirginia AWCovina, CA 91791 USA电 话:626-675-1832 《读者》繁体字版发行机构深圳市中书出版发行事务有限公司电 话:86-755-82094014地 址:深圳市福田区同心路7号机 关印刷厂5楼邮 编:518028网 址:《读者》(原创版)、《读者》(乡村版)、《读者》(繁体字版)、《读者》(盲文版)、《读者》(维文版)、《读者欣赏》 同时出版---------------------------------------------------更多咨询欢迎光临[百度兰州吧]%C0%BC%D6%DD

《读者》杂志社

读者杂志社在滨河路上,省画院附近,去中立桥也能看见!

读者杂志社滨河路,在省画院附近!

主办单位:甘肃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社:读者杂志社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1805国内统一刊号:CN62-1118/Z邮发代号:54-17出版周期:半月刊出刊日期:月01,15单价:00元

1981年创刊的。

读者杂志社社长

《读者》杂志简况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在广大读者和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迄今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从创刊时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5年4月份月发行量已达910万册,居中国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位,在海内外亿万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这种高速增长、经久不衰的“《读者》现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读者》在海外华文期刊市场中也占有很大份额,行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 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读者,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03年起在美国、加拿大同步印制。 《读者》杂志多年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遵循“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优秀的文化”这一办刊理念,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 《读者》杂志社与中国邮政及发行商紧密合作,通过遍布全国的发行网络发行。 1995年《读者》月发行量突破400万册。2001年以来,读者杂志社积极调整办刊思路,适时整合刊物内容,在市场营销和品牌经营方面加大力度,不断创新,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大的改革举措。在国内期刊种数快速增长,但期刊总印数并未同步增长,许多大众刊物发行量下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读者》杂志一枝独秀,发行量持续攀升。2002年10月月发行量突破600万册大关,创历史新高。2003年10月突破800万册大关,11月达到创纪录的806万册,同比增长近200万册,创造了中国期刊发展史上的奇迹。《读者》杂志近年的广告经营额也稳步上升,2002年广告经营额达2800余万元。与此同时,《读者》杂志年利税也达到3000余万元,增长9%,创造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读者》已经成为甘肃乃至全国的一个著名品牌。据目前数据统计,《读者》杂志2000——2003年已连续六年稳居全国期刊月发行量首位。 《读者》杂志的成功得到了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赞誉。1998年至2001年连续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一、第二届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奖,2000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中国期刊业最高奖),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为“双高” (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2002年底,再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20多年来,读者走向了成熟, 《读者》走向了成熟,读者、作者和编者正齐心协力打造中国期刊第一品牌,编写着一本中国人自己的心灵读本。 《读者》的高速成长同样也得到了众多跨国及国内知名企业的认同,十多年来,《读者》已经富有成效的为杜邦、摩托罗拉、索尼、宝洁、中国联通、平安保险、步步高、红河等诸多国内外客户提供了广告服务,其成绩得到了一致首肯。 《读者》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支持与信赖。 新世纪里, 《读者》正在向打造期刊产业集团的目标坚实迈进,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信心无限、商机无限。《读者》愿与各界携手合作,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 ---------------------------------------------------中国标准刊号:ISSN 1005—1805CN 62-1118/Z国内邮发代号:54一17国外发行代号:M 1161编委会主任:傅保珠社 长:彭长城总编辑:陈泽奎副社长:康力平副总编辑:袁勤怀编辑部主任:李剑冰编辑部副主任(美术):任伟经营部主任:宁恢综合部主任:富康年信息网络部主任:邱仿编辑:读者杂志社出版:甘肃人民出版社通讯(投稿)地址:(730030),中国 甘肃省 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读者》信箱杂志社总机:(0931)8773352 8773354北美洲发行机构:新方舟文化公司发行人:于万新地 址:2832 EVirginia AWCovina, CA 91791 USA电 话:626-675-1832 《读者》繁体字版发行机构深圳市中书出版发行事务有限公司电 话:86-755-82094014地 址:深圳市福田区同心路7号机 关印刷厂5楼邮 编:518028网 址:《读者》(原创版)、《读者》(乡村版)、《读者》(繁体字版)、《读者》(盲文版)、《读者》(维文版)、《读者欣赏》 同时出版---------------------------------------------------更多咨询欢迎光临[百度兰州吧]%C0%BC%D6%DD

读者杂志社滨河路,在省画院附近!

读者杂志社在滨河路上,省画院附近,去中立桥也能看见!

美国的《读者文摘》·5年内三次易主,10亿美元待售 。日前再次申请破产,其在中国发行的刊物已停刊!

神州杂志社记者

范柏魁,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香港)文人书法家协会、湖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长沙市书法家协会会员[2]、中国庐山白鹿洞书画院院士。从6岁起开始习贴欧阳询、王羲之、米芾等名家书法。80年代获广州军区直属部队书法比赛1等奖,衡阳地区书法比赛2等奖。2005年“和谐中国”作品荣获全国第4届“庐山杯、信华杯书画大赛”银奖·其作品和姓名,被编入《中国当代实力派书法家美术家辞典》。2006年其书法作品参加中国书画家协会组织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第5届“庐山杯、铁通杯书画大赛”金奖。通过多年的潜心学术,苦心专研。其行书作品苍劲有力,飘逸大方·多次在《湖南经济报》《湖南工人报》《3湘都市报》《金融经济》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许多作品被港澳台同胞和国际友人珍藏。为创建和谐社会,还经常参加协会为福利院或扶贫助学募捐而组织的义卖活动等,得到许多名家一致好评。范国盈北汉草堂主人,河北公安美术家协会主席,河北公安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荣宝斋画院郭石夫花鸟画工作室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全国公安书画网艺术总监。范石甫(字石父),书法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范石甫书画》等。1943年5月出生于江苏金坛。范存刚(范迟),荣宝斋常务副总经理,书画作品多次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并获奖。曾在烟台、济南、北京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书画作品在《美术观察》《中国书画》、、《荣宝斋》《书法》等报刊杂志刊登发表。出版有《范存刚画集》《画道文心——范存刚》等。1965年出生于山东龙口。

1984年进入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 ,更是为其摄影天赋的开发与摄影技能的提高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二十多年来,他走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60多个地市、近千个县、乡镇、村,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勤奋而坚实的足迹,神州风采尽收镜头。2000年,王京忠参加新华社高级记者访美考察团,在美国短短十五天行程中,他用三部照相机拍摄100个胶卷,加上数码摄影共拍摄了近5000张作品,平均每秒钟都在按下快门,作品涵盖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  2005年9月,王京忠随中央代表团参加西藏40周年大庆,远赴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克服了高原缺氧的不适,再次用镜头纪录了壮美神奇的雪峰峡谷、庙宇深邃,留下了藏民、藏胞浓郁的风土人情和富有特色的民族画卷。我们从他的作品中还可以领略到藏传佛教文化的神秘与空灵。  王京忠不仅是一个善于捕捉美,发现美,具有真知灼见,内涵完美的摄影艺术家。  王京忠先后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反腐倡廉建设与职务犯罪预防》(上、中、下三卷)、《外国及港澳台企业驻京办事处机构名录》五次再版。荣获中国记协颁发的“爱心大使”、“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2004最佳传媒策划家奖”、“2005中国策划业十大新坐标人物”、“2006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策划专家”、2009年还与张艺谋、世博之父蒋一成、华人领袖贺兴桐等共同荣获得四届“中国诸葛亮策划大奖”,还获得“2009中国世纪大采风——最具影响力策划人物”等称号。2012年电影《背影》任总策划、主持人,2013年电影《彭蠡情》、电影《鄱湖恋》任总策划、主持人。1979年至1984年,在北京军区某部服役五年中,历任侦察兵、通信兵、文书、团报道组组长、摄影教员、政治处代理新闻干事等职。先后在中央和省地市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刊发新闻、通讯、诗歌、散文、摄影作品数百篇(幅)。被军、师、团嘉奖10余次,4次荣立三等功。被部队评为连队的标兵、机关的先进、部队的典型。1984年底分配在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先后从事和分管杂志社的出版发行、纸张广告、印刷管理、公司经营等,为《半月谈》创下发行量723万份亚洲最高纪录、成为“中华第一刊”做出突出贡献,在报刊界具有广泛的影响。连年被评为先进个人。撰写发表稿件数百篇,多幅摄影作品在影赛中获奖。多次成功地为政府及大中型国营、民营企业进行形象的宣传策划,多次参与组织重大题材的文艺晚会、恳谈会、新闻发布会。他策划了首例(也是空前绝后)以企业家李晓华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上天。曾化解饶颖状告赵忠祥所引发的绯闻风波,被媒体誉为公益点子精英人物。王京忠事迹被收入《当代青年楷模》。

黄凤,女,中共党员,一九八一年出生,安徽芜湖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学历。现为北京雅风国际(中国)艺术集团副院长、艺术总监,中国艺术家协会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华夏画院副院长,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书画协会会员,安徽省书协会员,芜湖市美协会员,北京雅梅斋书画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道网驻京办记者编辑、北京神州杂志社专题部副主任。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特聘书画家,北京神州商桥书画院特聘书画家等。自幼喜爱书画,学书始从唐楷、隶书入手,十年一日,精研不缀。后涉行草,酷爱大草,近年来尤以唐怀素《自叙帖》和张旭《古诗四帖》为勤,在中国书协等名师指导下,书艺日益精进,风格面貌焕然一新,其草书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用笔酣畅,起收自然,开合有度,风格雅致,品味高古,深得各界人士的赞誉,跃身国内知名女书法家行列。

范曾,字子玄,一字颖彦,吴郡钱唐人。生于宋文帝元嘉八年,卒于梁武帝天监八年,享年七十九岁。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善写田园诗,诗风继唐,同情民苦,对后世颇有影响。不仅擅诗,而且善书。书法为诗名所掩。工书翰,精于行草书,师法黄庭坚、米芾,而自变其体,自成一家。其书遒劲可爱,生意郁然,飘逸古雅,用笔流畅自然。范仲淹( 989-1052 ), 北宋大臣,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文正公书《伯夷颂》极得前人笔意,盖正书易俗,而小楷难于清劲有精神。朱长文《续书断》谓仲淹晚年学王羲之《乐毅论》,亦一代之墨宝也。明唐锦《龙江梦余录》评范仲淹书极端劲秀丽,无毫鋩纵逸之态。”清高士奇亦云文正书法挺劲秀特,肖其为人。范晔(公元398—446年),字蔚宗,祖籍顺阳(今河南南阳市淅川县),范家自西晋永嘉之乱后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市),范晔是南朝刘宋时期的杰出史学家,史学名著《后汉书》的作者。

读者文摘杂志社

德威特·华莱士 (DeWitt Wallace, 1889年11月12日 - 1981年3月30日), 与妻子莱拉·华莱士 (Lila Wallace) 创办《读者文摘》 (Reader's Digest),并于1922年出版《读者文摘》第一期。《读者文摘》国际中文版于1965年3月创刊,首位总编辑由文坛大师林语堂先生的女儿林太乙女士出任,繁体字版在香港及台湾销售,而大中华区总部位于香港筲箕湾东旺道3号星岛新闻集团大厦19字楼,简体字版本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发行。1981年,恰好在德威特·华莱士去世之年,中国突然出现了一本杂志,也叫《读者文摘》。若干年,中国的这个《读者文摘》,改名为《读者》 … 恕我直言,无论这是不是巧合,简而亦言之,不要脸走遍天下

《读者》杂志的前身是《读者文摘》,以下是关于《读者》的有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1993年,中国一本月发行量300多万份的杂志因为不愿意再卷入商标纠纷,忍痛更改已经使用了十余年的刊名。此事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此事。读者听到杂志要改名的消息后,纷纷致信编辑部,强烈反对。一本杂志的改名竟成为当年国内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引发各界关注,这在中国是第一例。出人意料的是,该杂志改名后的发行量,不降反升。这本引发全国乃至世界传媒关注的“改名”杂志,叫做《读者文摘》。她在此次风波后,改名为《读者》。  1993年7月号,由《读者文摘》改名而来的《读者》,刊发了一则特别的卷首语:“从本期开始,《读者文摘》正式更名为《读者》。《读者文摘》的事业,在出刊143期后,将由《读者》来继续。……《读者文摘》开始进入《读者》时代。”  1980年的秋天,甘肃人民出版社的总编辑曹克己找到在出版社科技室工作的胡亚权,对他说:“听说你会办杂志,你就来负责办一本杂志吧!”“办什麼刊物呢?”“具体你自己去想。过半个月,我要听你讲一个方案。”於是,胡亚权拉上志同道合的郑元绪,摸索著办起了一份杂志。这就是《读者》的前身《读者文摘》。创刊号编完后,他们把当期的重点内容与办刊宗旨放在《光明日报》刊登,不久之后的1981年4月,杂志正式推出。  《读者》的开创者们可能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情景,“《读者》现在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杂志,但同时又能保证自己的高品质、高品位,受到贾平凹、余秋雨、刘心武、梁晓声等众多文化人士的称赞。”《读者》杂志社社长彭长城说。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孟臻介绍说:“《读者》从创刊时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6年4月份月发行量已达1003万册,目前《读者》月发行量稳定在900万份以上,居中国和亚洲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位,被誉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26年来,几乎是伴随著改革开放而诞生的《读者》影响的人数以亿计。杂志创办人之一郑元绪在这本杂志200期时,写下这样一句话:“读者是流动的,一部分离去了,一部分人又来了,这很正常,而这种流动著的读者,却创造了一个奇迹。”  《读者》创造的奇迹就是成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同时,“《读者》现象”逐  渐形成。  提起“《读者》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说法。《读者》杂志社常务副社长陈泽奎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形成了‘《读者》现象’的说法,90年代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提法。最近几年这个说法提得比较多。”他认为,通常说的“《读者》现象”,就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甘肃,办成了“中国期刊第一品牌”的《读者》,以及《读者》既保持了在内容方面高雅的品位又留住了庞大的读者群。  不少人提起“《读者》现象”,就会提起“在甘肃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的说法,但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文教授并不认同甘肃文化不发达的说法。李文认为,现在甘肃虽然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但文化、历史积淀非常深厚,而且甘肃还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中心。在他看来,“《读者》现象”与甘肃厚重的文化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读者文摘”也是中国大陆《读者》杂志的曾用名,因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纠纷,于1993年7月改名。

没错,是一种杂志!!正如二楼的朋友所说,为此事我愤愤了很久呢!!!另外告诉你,杂志更名是常有的事,可以看他们的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或者是邮发代号。它们一般是不会变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