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文献的时间范围

发布时间:

文献的时间范围

一般都是近3-5年的吧,参考文献太久远的话,里面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毕竟时代在进步,技术也在进步,我建议不找文献还是去汉斯 出 版 社找,最新的文献都是在那上面首发

这里的引用日期是对有更新的引用来说的,比如你引用百度百科某个词条,但这个词条可能每一年都在变,就需要给出引用日期,对于期刊文章不需要,获取和访问路径也主要是针对网络引用,就比如是你引用百度百科某一词条的地址 一般对于出版物,只需写出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 年,卷(期):页码 如有疑问请追问,满意还望采纳

文献检索的时间范围

用于选择欲查文献的出版年份。所选择的年份相当于当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默认时间为全部年。检索年限(search year interval)是2019年公布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根据检索课题的背景以及所属学科,经推理确定的查找年代的范围。是影响检索全面性的重要指标。简介文献类型选择在文献查询页面,“文献类型选择”列出了本系统中可提供用户查询的各类型文献数据库。这是一个必选项目,可以单选,也可以多选或全选。系统具有跨库检索功能,可同时在多个数据库中查寻文献。查询范围选择这是一个单选项目。可在作者、标题、文摘、关键词、分类号或全文检索等项目中任选一项,确定系统对数据库中相应字段进行检索。其中“全文检索”选项可对数据库中的所有字段进行查找。

(一)科技文献的检索途径:(1)文献名途径:如书名、刊名、篇名、特种文献名等;(2)著者途径:作者、编者、译者等。(3)序号途径:文献出版时所编的号码。如报告号、专利号、标准号、文摘号等。(4)其他途径:如出版类型、出版日期、国别、文种等。2、依据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途径:(1)主题途径:即所需文献的主题内容。如主题索引、关键词索引等。(2)分类途径:按照学科分类体系查找文献的方法。(3)其他途径:依据学科特有的特征查找。如分子式索引、环系索引、子结构索引等。(二)科技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1、追溯法:当查到一篇新发表的文献后,以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由近及远进行逐一追踪的查找方法。优点:不需要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方法简单。缺点:检索效率不高,漏检率较大。2、常用法:即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又分为顺查法和倒查法。顺查法: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缺点:费时、工作量大。倒查法:按时间顺序由近而远。常用于查找新课题或有新内容的老课题。缺点:不如顺查法齐全,可能漏检。3、分段法:即循环法。交替使用“追溯法”和“常用法”的一种综合检索方法。不断循环,直到满足检索要求为止。优点:当检索工具书刊缺期、卷时,也能连续获得所需年限内的文献资料线索。(三)科技文献的检索步骤1、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查找要求。2、确定检索范围:如时间范围、学科范围、文献类型范围等。3、选定检索工具:手工/机器检索?综合性/化学专业性工具?中文/外文检索工具?还要考虑工具的覆盖面、收录文献的质量数量等。4、找出检索标识:如找出主题词、关键词、分类号等,以便使用相应的检索工具。5、确定检索途径:依据检索标识确定检索途径,如主题途径、作者途径、序号途径等。6、利用索引工具查出文摘号:按所查索引的使用方法,查出文献的文摘号。7、查出资料线索和文摘:依据文摘号查出文献的篇名、作者、文种、刊载文献的刊名、出版社、出版时间、该文献所在页码、文献摘要等。

文献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根据学习和工作的需要获取文献的过程。宋代朱熹认为“文指典籍,献指熟知史实的贤人“,近代认为文献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章和图书或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更多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完成。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通过光盘和联机等现代检索方式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手工检索一样,计算机信息检索应作为未来科技人员的一项基本功,这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科技人员适应未来社会和跨世纪科研都极其重要,一个善于从电子信息系统中获取文献的科研人员,必定比不具备这一能力的人有更多的成功机会,美国报道生活新方式的期刊POV也将交互网络检索专家作为未来十大热门职业之一,这些情况都说明了计算机文献检索越来越重要,故值得大家对这一技术予以重视。

文献检索时间范围

科技文献检索的技术包括•中文全文数据库检索(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等)•国外全文数据库检索( EBSCO数据库资源系统、 springer数据库资源系统等)

(一)科技文献的检索途径 1、依据文献外表特征的检索途径:(1)文献名途径:如书名、刊名、篇名、特种文献名等;(2)著者途径:作者、编者、译者等。(3)序号途径:文献出版时所编的号码。如报告号、专利号、标准号、文摘号等。(4)其他途径:如出版类型、出版日期、国别、文种等。2、依据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途径:(1)主题途径:即所需文献的主题内容。如主题索引、关键词索引等。(2)分类途径:按照学科分类体系查找文献的方法。(3)其他途径:依据学科特有的特征查找。如分子式索引、环系索引、子结构索引等。(二)科技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1、追溯法:当查到一篇新发表的文献后,以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由近及远进行逐一追踪的查找方法。优点:不需要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方法简单。缺点:检索效率不高,漏检率较大。2、常用法:即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又分为顺查法和倒查法。顺查法: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缺点:费时、工作量大。倒查法:按时间顺序由近而远。常用于查找新课题或有新内容的老课题。缺点:不如顺查法齐全,可能漏检。3、分段法:即循环法。交替使用“追溯法”和“常用法”的一种综合检索方法。不断循环,直到满足检索要求为止。优点:当检索工具书刊缺期、卷时,也能连续获得所需年限内的文献资料线索。(三)科技文献的检索步骤1、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查找要求。2、确定检索范围:如时间范围、学科范围、文献类型范围等。3、选定检索工具:手工/机器检索?综合性/化学专业性工具?中文/外文检索工具?还要考虑工具的覆盖面、收录文献的质量数量等。4、找出检索标识:如找出主题词、关键词、分类号等,以便使用相应的检索工具。5、确定检索途径:依据检索标识确定检索途径,如主题途径、作者途径、序号途径等。6、利用索引工具查出文摘号:按所查索引的使用方法,查出文献的文摘号。7、查出资料线索和文摘:依据文摘号查出文献的篇名、作者、文种、刊载文献的刊名、出版社、出版时间、该文献所在页码、文献摘要等。(实习时主要是记录这部分内容)8、获取原始文献:依据文摘内容,若需要进一步了解和详细阅读原始文献,则记下文献出处,再利用有关工具书,查出刊名缩写的全称,再通过查馆藏目录或联合目录,到国内有关馆藏单位借阅或复印原文。国内若没有馆藏,则考虑到国外相关机构或出版机构复印。

参考文献时间范围

参考文献2020(10)代表写作该参考文献时的时间,2020代表2020年,10代表第10卷,2020(10)代表2020年第10卷。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回答 请您稍微等一会,我马上给您发过去!! 这里的引用日期是对有更新的引用来说的,比如你引用百度百科某个词条,但这个词条可能每一年都在,就需要给出引用日期。一般对于出版物,只需写出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 主要是具体什么时候引用的,就是什么日期。 更多1条 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1、期刊论文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发表年份(第几期):页码注意:一般而言,参考文献里的标点符号用的是英文状态下输入的标点符号。输完汉字要切换到英文状态,再输入相应的标点符号。示例: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6):1-2、学位论文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论文名称[D]毕业院校所在城市:毕业院校,论文提交年份:页码示例:刘杨同人小说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12-3、书籍著作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著作名称[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页码示例:金太军村治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8:扩展资料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根据对学术期刊文献引用规定可知:日期括号里面指期号,如中间的“8(4)”对应“卷号(期号)”。                                                                                                                                          例:(1)学术期刊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及注释                                                                                                                            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数据、事实以及转述他人的观点)之处的均应列于参考文献中或加以注释,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                                                                                          论文分章节的,每章结束后都应该注明本章参考文献,不分章节的在文后统一注明。注释统一按分页下注的方式进行。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各类引用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参考资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百度百科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论文查重的时间范围

以知网为例,其检测时间为30-60分钟,毕业季的高峰时段为2-3天。毕业论文一般在答辩之前查重,不同学校的查重时间有所不同,具体查重时间需关注校方的规定时间。学生可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将其论文交给其导师查看并针对老师给出的建议进行对论文进行修改从而降低论文的重复率。对于论文的检测时间,不同系统的检测时间也有不同。

1、用户进入知网查重首页,在首页中查看每个查重系统的描述,之后点击选择合适的查重系统。2、进入查重页面后,输入论文的题目和作者,点击开始上传按钮,将论文上传至查重系统中后,点击开始检测按钮。3、等待30分钟-60分钟左右的查重时间后,在查重页中点击下载检测报告按钮,输入论文查重订单编号,用户即可将知网查重报告单下载至电脑本地中。

论文查重要多长时间才出结果呢?其实论文查重的时长并不是固定的,主要与论文查重系统的比对库大小、算法、同时检测的论文数量有关。以知网为例,平常查重一篇本科论文需要30-60分钟,如果查重的人很多,系统检测不过来,可能会需要90分钟左右。如果论文的字数很多,查重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不同学历、不同类型的论文,查重时长也是不一样的,因为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字数都会有差别,查重系统对比的数据库也会不一样。所以硕博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时长会更久一点,通常在120分钟左右,这是正常情况下,如果是在知网第三方查重入口提交的论文,可能需要1-3天才会出结果。除知网外的其他论文查重系统的查重时长则更短,一般10-30分钟就能出结果,最多也就1-2个小时,所以如果想比较快得出论文查重结果,建议用PaperPP、PaperQuery这些查重系统。

每一位大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都要写毕业论文,如果只是随随便便就写,那就不难了,但写完之后要查一查论文,学校规定了重复性要求。很多同学写论文几天就写完了,但查重时原创性不合格,导致后期改版时间更长。一定要知道自己查重的结果,首先要把论文交到查重系统去检测,那么,论文查重后一般多长时间会有结果呢? 有一些论文查重系统检测后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有一些却很慢,这是怎么回事?其主要原因一般是由于查重系统的算法不同,以及数据库的收录资源范围不同。另一种情况是论文查重也有淡季,淡季论文查重的人少,自然论文查重的速度就会比较快,而淡季论文查重的人就会比较多,自然论文查重的结果出来的速度就会比较慢。 三月到六月一般都是论文查重的高峰期,由于这段时间高校大学生很多都要查重毕业论文,所以如果在这段时间查重论文的话,查重结果出来的时间自然会比较慢。一般1万字的本科论文在毕业季要花上30-60分钟,如果字数多的话,可能还要多花点时间。若没有查重高峰期提交检测,一般5-30分钟左右就会有结果。 若采用权威查重系统,查重结果将显示较长时间,不同类型的论文在权威上检测的时间也不相同,如硕博士论文字数比本科论文多,则在权威上检测的时间也自然较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