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黑龙江教师教育发展学院学报版面费

发布时间:

黑龙江教师教育发展学院学报版面费

3000字省级的期刊有的可以排一个版面,有的可以排一个半版,主要看你选择的杂志一个版面能排多少字。这里的3000字是按字符算的。不是字数

这个也主要看你的条件了,看是哪方面的,文章占多少版面,发那本期刊。这都因条件而异的。所以,也没有定数。不过一般在省级期刊发表的话应该就在几百吧。这个根据情况定的。我是工作了好几年才评的职称。那会我们要求发表两篇就行了,我也是乱找,看到别人都评价欣启论文挺好的,也就去咨询了,他们说我的文章也能在那边发,我感觉他们说的挺好的,就发了。没想到,拿到期刊的时候,还真挺好的。所以说,有,也有实实在在办事的。

论文发表的价格主要看级别的高低,检索网,和文章的篇幅有关。一:普刊基本上是几百上千不等。上知网的比上万方、维普、龙源的贵篇幅长的安排的版面就多,版面费自然比短篇幅的贵!二:核心基本上声称不需要版面费。但文章过了后都会象征性的收取一些版面费,大概小几千的样子。所以自投差不多就是几千的样子如果通过中介就不止几千,大概都是上万了。

很难,因为现在学术类期刊上榜,对教师评级很关键。但投些学生学习辅导类的报刊杂志还是可以的,可以找当地这类报纸发行站(一般学校人知道)了解。

黑龙江教师教育发展学院学报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好

高志敏,贾凡,“关于成人教育及其学科发展的若干断想—写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的日子里”,《中国成人教育》(山东),2010年第15期,第5-7页高志敏,贾凡,“成人教育研究新理念与新方法探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河北),2010年第1期,第73-78页高志敏,高宛芝,陈珂,“深入西方语境 解读“学会生存””,《中国成人教育》(山东),2009年第24期,第12-17页高志敏,“学习型城市的发展愿景与发展目标研究”,《成人教育》(黑龙江),2009年第5期,第4-7页高志敏,崔铭香,“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考略— 以上海“撤县改区”城区为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河北),2009年第5期,第106-112页高志敏,“成人教育:再解读与再认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河北),2008年第11期,第72-85页高志敏,崔铭香,贾凡,“我国成人教育的十大成就、十大问题与十大对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河北),2008年第3期,第94-102页高志敏,“加强成人教育学科建设,打造成人教育坚强文化”,《高等函授学报》(湖北)2008年第3期,第3-7页高志敏,“创建学习型社会需要人人终身学习”,文汇报(上海) 2008年1月7日高志敏,贾凡,何露露,“失学无业青年与成人教育的社会学思考”,《职教论坛》(江西),2007第7期,第24-29页高志敏,高宛芝,“德国推进终身学习新方略”,《开放教育研究》(上海),2007第2期,第95-99页应方淦,高志敏,“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中的成人学习”,《开放教育研究》(上海),2007年第3期,第10-13页高志敏“论社会生产力与成人教育之相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河北),2007年第1期,第97-103页高志敏,“论学习化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研究的新取向”,《成人教育》(黑龙江),2007年第1期,第10-12页高志敏,“成人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教育研究》(北京),2006年第9期,第60-65页。高志敏,“党旗下的成人教育”,《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28日。高志敏,“一名成人教育研究者经历的自述”,载于《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大型文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编,教育科学出版,2006年5月。高志敏, “办好成教学术期刊 服务理论与实践发展—专家访谈纪实”,《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河北),2006年第3期,第5-7页。王玉欣,高志敏,“成人情感学习述略—基于德克斯的研究”,《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河北),2006年第3期,第8-11页。高志敏,“反思的觉醒 前瞻的选择—论成人教育研究的纲领与行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河北),2006年第3期,第89-96页。曾李红,高志敏,“非正式学习与偶发性学习初探—基于马席克与瓦特金斯的研究”,《成人教育》(黑龙江),2006年第3期,第3-7页。何露露,高志敏,“身体亲历学习与叙述性学习述略—基于卡罗琳?克拉克的研究”,《成人教育》(黑龙江),2006年第2期,第3-5页。李洁,高志敏,“‘成人情境学习’探略”,《成人教育》(黑龙江),2006年第1期,第3-7页。高志敏,宋其辉,“成人学习研究考略—基于梅里安的追述”,《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河北),2006年第1期,第5-11页。高志敏,李珺,“转化学习理论及其发展述略—基于莉沙?M?包格纳的研究报告”,《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河北),2005年第4期,第5-9页。高志敏,“成人教育与社会文化关系认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河北),2005年第4期,第85—89页高志敏,纪军,“在‘成人’与‘教育’之间—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教育研究》(北京),2005年第2期,第32—36页高志敏,“成人教育者与社会:成人教师的社会学思考”,《成人教育》(黑龙江),2004年第10期,第6—12页高志敏,“论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兼析继续社会化与成人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河北),2004年7月第4期,第71—79页高志敏,吴洪伟,“打开脑科学之门—脑科学研究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理论支撑”,《成人教育》(黑龙江),2004年第4期,第9—13页高志敏,“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评估模型及其修正与完善”,《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河南),2004年第3期,第43—47页高志敏,纪军,陆素菊,“中国学习化社会研究的现状综述”,《全球教育展望》(上海),2003年第10期,第19—23页高志敏,纪军,“对话:理论与实践—成人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探讨”,《中国成人教育》(山东),2003年第1期,第4—7页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1期,第79—85页高志敏,“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培训对应策略”,《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河南),2002年第16期,第12—15页高志敏,“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新生概念‘职业生涯’探讨”(上、下),《成人教育》(黑龙江),2002年第10—11期,第5—6页,第6—9页高志敏,“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学习力构架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河北),2002年第6期,第24—29页李远芳、高志敏,“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成人教育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陕西),2002年第2期,第21—23页高志敏,“论成人教育文化之脆弱——新世纪对成人教育的反思”,《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河北),2002年第1 期,第5—11页高志敏,“关于成人教育科学的认识论问题(续)”,《成人教育》(黑龙江),2001年第6期,第10—12页高志敏,“关于成人教育科学的认识论问题”,《成人教育》(黑龙江),2001年第5期,第9—12页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探讨”,《教育研究》(北京),2001年第3期,第52—58页高志敏,“一体化:教师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上海),2001年第2期,第42—44页高志敏,“继续教育概念辨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河北),2001年第1期,第93—102页 高志敏,“关于“知识”的透析与启迪”,《北京成人教育》(北京),2001年第1期,第8—13页高志敏,“论推进培训者培训之动因”,《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上海),2001年第1期,第1—7页高志敏,“试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培训需求分析”,《新职教》(辽宁),2000年第10期,第4—7页高志敏,“‘成人教育科学’概念浅析(续)”,《成人教育》(黑龙江),2000年8月总第170期,第6—7页高志敏,“‘成人教育科学’概念浅析”,《成人教育》(黑龙江),2000年7月总第169期,第9—12页高志敏,“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培训模式及其修正评述”,《外国教育研究》(长春),2000年第6期,第60—64页高志敏,“关于继续教育概念的思考和意见”,《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上海),2000年第3期,第24—29页高志敏,“‘成人教育’概念辨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0年3月第17卷第1期,第5—10页高志敏,“走向21世纪成人教育与教学的成功——素质教育背景下对成人教师的社会学思考”,《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湖北),2000年2月第18卷第1期,第24—28页高志敏,“知识经济与成人教育”,《成人教育》(黑龙江),2000年1月总第164期,第4—8页高志敏,“论学会学习—提高学习功效的个人策略(下)”,《工业职业教育》(上海),1999年第3期,第38—43页高志敏,“论学会学习—提高学习功效的个人策略(中)”,《工业职业教育》(上海),1999年第2期,第33—35页,转第48页高志敏,“论学会学习—提高学习功效的个人策略(上)”,《工业职业教育》(上海),1999年第1期,第40—43页高志敏,“未来社会的变化趋势与成人教育的未来”,《外国教育研究》(长春),1998年第6期,第14—18页高志敏,“中国岗位培训制度建设的思考”,《成人教育》(黑龙江),1995年第10期,第1页,转第6—7页高志敏,“‘岗位培训’面临21世纪的挑战”,《成人教育》(黑龙江),1995年第8-9期,第19-20页高志敏,“‘岗位培训’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成人教育》(黑龙江),1995年第7期,第8-10页高志敏,“岗位培训概念的基本涵义”,《成人教育》(黑龙江),1995年第6期,第14-15页高志敏,“论成人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中国成人教育》(北京),1995年第2期,第10-12页高志敏,“关于成人教育体系中团体及团体之间的关系研究”,《高校成人教育研究》(湖北),1995年第1期,第7-10页高志敏,“加拿大中学后教育的研究报告”,《加拿大研究》(上海),1994年第4期,第18-30页高志敏,“论社会结构对成人教育的规定性”,《中国成人教育》(北京),1993年第7期,第11-12页高志敏,“论成人教育的社会功能”,《中国成人教育》(北京),1993年第4期,第8-10页高志敏,“进步主义成人教育理论探析”,《外国教育研究》(长春),1993年第1期,第1-6页高志敏,“终身教育思想从火花闪烁到火焰升腾”,《湖南成人教育》(湖南),1992年第10期,第28-30页高志敏,“成人教育的新成就离不来<决定>的导向”,《上海成人教育》(上海),1992年第6期,第9-10页高志敏,“成人教育文化社会学研究”,《北京成人教育》(北京),1992年第5期,第6-9页高志敏,“几种对成人教师评价的描画”,《成人教育》(黑龙江),1992年第4期,第40页高志敏,“终身教育理论对成人教育意义的若干认定”,《成人教育》(黑龙江),1991年第8-9期,第41-42页高志敏,“成人教育活动中‘需求’及其测定的探索”,《成人教育》(黑龙江),1990年第5期,第25-27页高志敏,“发展和改革我国高中后教育背景浅析”,《成才》(武汉),1990年第4期,第32-35页高志敏,“加拿大中学后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势”,《外国教育动态》(长春),1990年第4期,第13-16页高志敏,“当代教育目标研究及其对成人教育的启迪”,《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上海),1990年第4期,第12-16页高志敏,“试析当代世界成人教育发展诸因素”,《外国教育研究》(长春),1990年第3期,第41-47页,转封三高志敏,“加拿大中学后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势”,《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北京),1990年第2期,第56-59页高志敏,“论成人教育社会化与成人教学方法”,《上海教育(成人教育版)》(上海),1990年第1-2期,第8-10页高志敏,“国外成人学习动机指向研究概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黑龙江),1990年第1期,第28-31页高志敏,“加拿大中小学教育浅探”,《加拿大研究》(上海),1990年第1期,第23-28页高志敏,“浅议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北京成人教育》(北京),1989年第9期,第19-21页,转10页高志敏,“加拿大中学后教育的类型与机构”,《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北京),1989年第6期,第42-46页高志敏,“中国加拿大中学后教育的若干比较”,《高教与人才》(武汉),1989年第5期,第59-63页高志敏,“论成人继续社会化与成人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上海),1989年第4期,第15-19页高志敏,“国外成人学习理论述评”,《外国教育研究》(长春),1989年第3期,第29-33页高志敏,“成人学习者的心理障碍及其排除方法初探”,《高师函授》(长春),1988年第3期,第43-46页高志敏,“远距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上海),1988年第1期,第9-13页高志敏,“论‘学习者中心说’的哲学基础及其实践意义”,《上海教育(成人教育版)》(上海),1987年第6期,第17-18页高志敏,“关于‘成人教育学’的争论与思索”,《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上海),1987年第1期,第33-46页李超凡,高志敏,“澳大利亚高等院校的‘校离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上海),1985年第5期,第42-45页高志敏,“五国职工教育管理体制综述”,《外国教育研究》(长春),1985年第1期,第30-35页,转23页高志敏,“空前聚会旨在改革--记成人高等教育理论讨论会”,《大连成人教育》(辽宁),1984年第7期,第19-20页(法)Y马卓 高志敏译,“法国短期技术教育的演变”,《外国教育动态》(长春),1984年第5期,第13-15页高志敏译,“东德职业教育的地位”,《职业教育研究》(天津),1984年第1期,第43-45页

黑教?那学校不行。牡丹江师范还是不错的 毕竟是正规的本科学校,师资各方面还是比较好的 省运会的游泳比赛就是在师院比的 推荐牡师院。

学报都差不多啊便宜是硬道理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版面费

你好,朋友,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这个是给学校打广告的话,学校会拿钱的,要是其他的一般都是给学校钱的,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CSSCI期刊:高教发展与评估北大核心:教学与管理 教育与职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通期刊:教育前沿 科教导刊 科教文汇 新课程研究 教学研究 学习月刊等。都是正规期刊,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有需要可以来我空间看看。

黑龙江大学既不是211也不是985学校

黑龙江大学不是211。但它是黑龙江省教育厅直属大学中,最好的大学。每年招生分数线不低。

环球期刊信息咨询中心(优惠发表 诚信合作)经济类、教育类、医学类、财会类、社科类、科技类、文学类、农业类、新闻类、其它综合类等省级、国家级、北大核心、南大核心(CSSCI)期刊以及部分学报、报刊。本公司期刊100%正规、无效100%退款、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稿。诚信合作、优稿录用。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简介:  黑龙江工程学院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名城——哈尔滨市。学校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黑龙江省交通厅所属的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冶金部所属的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更名为黑龙江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始终秉持“明德求真、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以“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新时期发展理念为引领,立足龙江,面向行业,辐射全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上享有“工程师的摇篮”美誉,是国家国防科工局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实施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百所示范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总占地面积近80万平方米。校园内,工程文化韵味浓厚,建设有现代化的逸夫图书馆、教学实验楼、工程文化博物馆、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等教学设施,具有泛在的移动互联网学习环境。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中外期刊600余种。《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测绘工程》、《交通科技与经济》等刊物公开发行。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000余人,留学生60余人。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800人。学校现有二级教学院(系、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54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管、文、理、法、经、艺等学科门类。其中,动力、光学、计算机等3个领域被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确定为国防特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2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测绘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测绘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   学校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科教融合、协同创新”,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与行业企业共建了中兴通讯ICT学院、龙建国际工程管理学院、智慧建筑学院、信息与智能控制学院、新道创新创业学院、航天智慧城市研究院等6个行业学院;建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工业0智能制造教育中心、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中心等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校内外实习基地180余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共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2个。与美国通用、瑞士徕卡、德国博世、德国菲尼克斯电气公司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了GE-Fanuc自动化系统实验室、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等一批特色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学校建有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3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达成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协议;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美国西伊利诺伊大学、芬兰卡累利阿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与韩国国立济州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互派本科生。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广受社会认可,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是教育部“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同时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师德建设“十佳先进单位”、黑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2015年国外数感研究评析及启示(霍雨佳,郭成,杨新荣)。《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2期。2014年工作重塑: 获得意义性工作及个人成长的新途径*(赵小云,郭 成)。《心理科学》,2014,37(1)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的调查研究(唐海朋,郭 成,程 平,李振兴)。《教育学报》2014年第2期。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发展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郭成,唐海鹏,孟晓磊,李振兴)。《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013年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 人格的关系(赵小云,郭 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年,第31卷,第3 期。课堂情境中的合作创造力评估及其困境(王欢,郭 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9期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卢慕雪、郭成)。《心理科学进展》2013(2);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胡韬,郭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论青少年的学业自我及其教育培养(赵小云,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胡韬,郭成,刘敏),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1);中学生的学业自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3 (01);2012年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刘杨,郭成),中国健康教育 2012(10);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 (赵小云,郭成),心理研究 2012(05);贵阳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胡韬,李建年,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12(09);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双语教育的实践和反思(李艳,伍思翰,郭成),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5);浅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双语教育(李艳,张虹,伍思翰,郭成,刘衍玲),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05);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对其心理素质的影响(郭芳,郭成,罗琴),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小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赵占锋,郭倩,马娟,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03);土家、苗、侗、藏族高中生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对策(赵小云,郭成), 心理科学 2012(02);班级团体辅导的应用探析(谷萌,郭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06);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郭成,阳红),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02);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毛文娟,高淳海,郭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03);被洞悉错觉的综述研究(毛文娟,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相关研究 (李丹萍,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2);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吴镝,郭成,冉红琼),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intervention (HaoLei,ChengGuo*, YanlingLiu*),Health, V4, N12, 2011年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郭成;赵小云;张大均),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2);农村中学教师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关系(梁丽;方可;周章毅;郭成),中国公共卫生 2011(12) ;校本研修与教师多元发展 赵占锋;马娟;曾蓉;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2);团辅班会课在中小学的应用探析(伍思翰;李翔;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23) ;不同作业环境下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特点(王立菲;郭成;冯正直;彭文胜),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22);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述评(魏晓燕;王扬;郭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1);中国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影响(张虹;秦安兰;郭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感召及其相关研究(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1(11);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彭霞;王鑫强;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1(09)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研究展望(周海霞;郭成),比较教育研究 2011(09);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审美陶冶模式探析(胡韬;郭成),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李翔;信忠义;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15);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比较研究(于小溪;郭成;杨玉帅),社会心理科学 2011(Z1);高师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姚翠荣;郭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5) ;中学生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的研究(赵丽霞;张大均;郭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01);人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述评(雷燕;高淳海;郭成),滨州学院学报 2011(01);论语文阅读的内涵与理念(郭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述评(吴岳;郭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2010年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教育对策(周海霞;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4);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的关系(姚晓琳;刘洪;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0(1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吴明霞;张大均;余林;郭成;陈旭),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学习拖延行为及教育对策(经承凤;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1);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自主对话教学(高淳海;雷燕;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0(10);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赵小云;郭成;谭顶良),心理学探新 2010(05) ;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0(09);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对学业自我的影响(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0(07);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音乐审美欣赏干预的个案研究(周巧;郭成;张大均),中国特殊教育 2010(06);自我调控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姚晓琳;郭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青少年情感自主研究综述(何凤雪;青秋蓉;郭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培养策略探析(李方、郭成),《学园》9;2009年建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王晶;郭成;廖礼惠),上海教育科研 2009(11) ;语文阅读学习的价值分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9(11) ;中学生负面学业自我概念内涵的探析及研究展望(梁丽;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10) ;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易雯静;吴明霞;郭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S1);青少年学业情绪研究综述(李磊;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研究述评(刘青;郭成),宜宾学院学报 2009(04);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秦攀博;郭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1) ;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的编制(王立菲、郭成、冯正直、杨国渝、刘云波),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4);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王立菲、郭成、张俐、李敏、冯正直),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 (8);论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评价(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1) 36-39;2008年教育领域中的自我控制研究进展(田莲;郭成),教学与管理 2008(33) 5-6 ;国内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现状及启示(秦攀博;郭成),河西学院学报 2008(04) 91-94;独生子女心理研究述评(王立菲;郭成),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7) 86-87;试论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干预(赵小云;郭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02) 28-32;教学心理学发展的动因及其走向(梁丽;郭成;张大均),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77-81;行为主义在教学情境中的应用(王立菲;郭成;陈建中),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5) 50-51;试论亲子冲突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何晓燕;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9-13;教师人格研究及其对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启示(边仕英;郭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118-121;我国留守儿童焦虑与孤独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邓自鑫、郭成、王金花)。《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邓自鑫、吴明霞、郭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2007年儿童游戏治疗理论及应用(杨满云;刘衍玲;郭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12) 44-47; 儿童美育的心理功能(何丽;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10) 15-17;高中生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周仁会;王钢;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07(09) 28-29+31;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胡韬;郭成), 中国学校卫生 2007(08) 79-80;论现代学习理论的整合(王海霞;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08) 23-25+34;中学生学业自我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梁丽;郭成;王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6) 59-63 ;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杨国愉;龚德英;张大均;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5) 87-93;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及其衔接教育(张利;郭成;魏玲;金春寒),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7) 84-86;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田莲;郭成;江洪),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147-151;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教育建议(郭成;郭峰),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2) 78-80;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张大均;王金良;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2) 89-93+113;传销组织精神控制模式探析(汤万杰;郭成),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66-69;自我设限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郭成;黄爽),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144-148;2006年策略性知识的学与教(金春寒;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10) 11-12+47;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刘衍玲;张大均;郭成),中国特殊教育 2006(09) 70-74;美国高中班级分流与我国教育改革(卿凌;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08) 56-58;国外阅读治疗的研究及其应用(李谷静;郭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9-14;高中生师生关系、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何晓燕;张雳;郭成;郭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158-163;民族心理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刘冬威、郭成、张大均),《上海教育科研》2006,218(1);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心理科学》2006,29(1);2005年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郭成;阴山燕;赵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67-70;中国近二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述评(郭成、阴山燕、张冀),《心理科学》,2005,28(4);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比较(郭峰,郭成,李西营),《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高中生应对方式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阴山燕郭成边仕英赵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9(5);美育对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吕新强、郭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28);2004年元认知训练对不同认知方式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张大均),《心理科学》,2004;27(2);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条件与策略(郭成、徐燕刚、张大均),《中国教育学刊》,2;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操作(郭成),《课程·教材·教法》,6;西方童话与中国神话中人物的人格特征研究(杨健、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元认知训练对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英语教学审美化对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影响(郭成、梁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女中学生人格特点与教育对策(郭成、陈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0(3);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变化及角色压力调适(吴明霞、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现代教学评价的新拓展(周巧、郭成),教学研究2004(3);2002年中学生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2;25(5):520-523;2001年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7(2)75-80女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与教育对策(陈红、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7(5)77-2000年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诶 一样难尽

不是211也不是九八五,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