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文献h指数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文献h指数是什么意思

H因子又称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Hirsch于2005年提出用于“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绩效”。虽然 其原始论文的题目及Hirsch对H因子的含义描述值得讨论,但H因子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全球风靡,很快被扩展用于期刊、研究团队、大学、科研院所、学科、国家、基金和研究热点等不同领域。下面以科学家个人H因子进行介绍,其它对象的H因子可以此类推。 H因子的物理含义可简单的表述为:“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不少于h次”。不少学者认为H因子综合衡量了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 有趣的是,原本人为规定的h指数居然被一些学者数学推导得出:H因子与原有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而且数据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些联系。 H因子主要是一个影响力判定参数,其特点是关注科学家发表了多少有影响力的论文。因此,若你的研究没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和交流,无论你发表了多少论文,都无法获得一个较高的H因子。H因子的测度有利于那些出精品的科学家,也可以发现哪些人是“灌水”者。 H因子面前,你可以有一些文章成了“睡美人”,但要避免一辈子都怀才不遇。H因子的计算 科学家H因子的计算方法可描述为:将科学家某个时段(也可是全部)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然后每篇论文得到一个序号,将每篇论文的序号和被引次数进行比较,找到序号h,使得这一篇论文的序号h小于或等于它的被引次数,而下一篇论文(序号为h+1)的序号大于它的被引次数。 也许这样的描述还是让你头晕,那么看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首先将某一学者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得到表1,然后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序号 论文 引用次数 判定1 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A 18 1〈182 被引用次数第2的论文B 8 2〈83 被引用次数第3的论文C 7 3〈74 被引用次数第4的论文D 6 4〈65 被引用次数第5的论文E 5 5=5, h=56 被引用次数第6的论文F 4 6>4 论文的被引次数获取现在常采用的数据库有Web of Science,Scopus和Google学术等,中文论文常采用的有CNKI引文数据库, CSCD和人文社科的CSSCI等。需指出的是,CNKI引文数据库的首页数据问题很大,建议进入旧版手工检索。 当然,任一单一参数的评价都有局限性,H因子的问题也很多。 当然,任一单一参数的评价都有局限性,h指数的问题也很多,

1、首先,在网站搜索里输入“中国知网”,找到官网并进入。2、可以直接点击“主题”右边的小三角形,会弹出下拉对话框,可以从下面的内容找到一些期刊,但如果有明确需要查询的期刊,就需要从图3中查询更方便。3、点击“出版物检索”,就会进入“期刊导航”页面。4、有好几种方法查询期刊“刊名,主办单位,ISSN,CN",你可以根据这几种办法进行查询。5、下面举个例子,用这个方法查下“教育研究与实验“。6、可以查到这本期刊的信息,如影响因子,并且相近的期刊也会出来,可以借鉴参考。

期刊的h指数是什么意思

一分钟了解h指数

h

H因子又称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Hirsch于2005年提出用于“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绩效”。虽然 其原始论文的题目及Hirsch对H因子的含义描述值得讨论,但H因子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全球风靡,很快被扩展用于期刊、研究团队、大学、科研院所、学科、国家、基金和研究热点等不同领域。下面以科学家个人H因子进行介绍,其它对象的H因子可以此类推。 H因子的物理含义可简单的表述为:“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不少于h次”。不少学者认为H因子综合衡量了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 有趣的是,原本人为规定的h指数居然被一些学者数学推导得出:H因子与原有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而且数据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些联系。 H因子主要是一个影响力判定参数,其特点是关注科学家发表了多少有影响力的论文。因此,若你的研究没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和交流,无论你发表了多少论文,都无法获得一个较高的H因子。H因子的测度有利于那些出精品的科学家,也可以发现哪些人是“灌水”者。 H因子面前,你可以有一些文章成了“睡美人”,但要避免一辈子都怀才不遇。H因子的计算 科学家H因子的计算方法可描述为:将科学家某个时段(也可是全部)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然后每篇论文得到一个序号,将每篇论文的序号和被引次数进行比较,找到序号h,使得这一篇论文的序号h小于或等于它的被引次数,而下一篇论文(序号为h+1)的序号大于它的被引次数。 也许这样的描述还是让你头晕,那么看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首先将某一学者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得到表1,然后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序号 论文 引用次数 判定1 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A 18 1〈182 被引用次数第2的论文B 8 2〈83 被引用次数第3的论文C 7 3〈74 被引用次数第4的论文D 6 4〈65 被引用次数第5的论文E 5 5=5, h=56 被引用次数第6的论文F 4 6>4 论文的被引次数获取现在常采用的数据库有Web of Science,Scopus和Google学术等,中文论文常采用的有CNKI引文数据库, CSCD和人文社科的CSSCI等。需指出的是,CNKI引文数据库的首页数据问题很大,建议进入旧版手工检索。 当然,任一单一参数的评价都有局限性,H因子的问题也很多。 当然,任一单一参数的评价都有局限性,h指数的问题也很多,

论文的h指数和g指数什么意思

G的意思有多种吗,具体情况如下: 音符之一,唱名是sol; 物理上的万有引力常数。G=(67428±00067)×10^-11(N^2/kg^2)也可以写为m^3/kg*s^2通常取67×10^-11(N^2/kg^2) 物理上电流计的符号; 物理上重力(gravity)的符号; 热力学中吉布斯自由能(Gibbsfreeenergy)的符号; 遗传学中表示鸟苷(鸟嘌呤); 生物学中葡萄糖(Glucose)的生化缩写 建筑物代表地下的层数; 在国际单位制词头,G表示giga(10^9); 医学上妇产科,G表示怀孕次数; 中国花岗岩的简写符号,如:G603; 硬盘容量单位,1GB简称1G; 按照计算机的算法:1G等于1024MB,1MB=1024KB,1KB=1024字节,但事实上当前市面上销售的硬盘容量并不是这样算的,而是按1G=1000X1000X1000B 其实硬盘的这种算法,还是IBM首出的,你可以用DM来分区看看,就知道了,有且只有这种分区管理软件才这样显示,按10进制算。所以真实的1G的容量只有:1(G)=1000000000(B)÷1024÷1024÷1024=93132257(B))例如:标称16G的U盘容量实际为:931=因为分区要占用一点容量。总体接近这个896这个数字 共济会标志的一部分; 集团的缩写。例如G8,G20等。 在篮球术语中是后卫的意思。

找了一下人家的趣事:刚刚Q有一哥们儿加我附加信息G瞎侃了半天然后问我是不是G我说G是什么意思?是不是GGJJ的G?他晕了:“你不是G那你加我干嘛”我也晕了落伍都到了这个地步了谁来帮我解释下G是什么意思哦还有个小问题有时间来帮我看看谢谢了就是GAY啦!LZ被人看上我还以为是某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俗称我晕,他说随便加的,汗啊~~~我估计是girl的意思

文献的h指数是什么

H因子又称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Hirsch于2005年提出用于“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绩效”。虽然 其原始论文的题目及Hirsch对H因子的含义描述值得讨论,但H因子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全球风靡,很快被扩展用于期刊、研究团队、大学、科研院所、学科、国家、基金和研究热点等不同领域。下面以科学家个人H因子进行介绍,其它对象的H因子可以此类推。 H因子的物理含义可简单的表述为:“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不少于h次”。不少学者认为H因子综合衡量了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 有趣的是,原本人为规定的h指数居然被一些学者数学推导得出:H因子与原有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而且数据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些联系。 H因子主要是一个影响力判定参数,其特点是关注科学家发表了多少有影响力的论文。因此,若你的研究没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和交流,无论你发表了多少论文,都无法获得一个较高的H因子。H因子的测度有利于那些出精品的科学家,也可以发现哪些人是“灌水”者。 H因子面前,你可以有一些文章成了“睡美人”,但要避免一辈子都怀才不遇。H因子的计算 科学家H因子的计算方法可描述为:将科学家某个时段(也可是全部)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然后每篇论文得到一个序号,将每篇论文的序号和被引次数进行比较,找到序号h,使得这一篇论文的序号h小于或等于它的被引次数,而下一篇论文(序号为h+1)的序号大于它的被引次数。 也许这样的描述还是让你头晕,那么看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首先将某一学者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得到表1,然后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序号 论文 引用次数 判定1 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A 18 1〈182 被引用次数第2的论文B 8 2〈83 被引用次数第3的论文C 7 3〈74 被引用次数第4的论文D 6 4〈65 被引用次数第5的论文E 5 5=5, h=56 被引用次数第6的论文F 4 6>4 论文的被引次数获取现在常采用的数据库有Web of Science,Scopus和Google学术等,中文论文常采用的有CNKI引文数据库, CSCD和人文社科的CSSCI等。需指出的是,CNKI引文数据库的首页数据问题很大,建议进入旧版手工检索。 当然,任一单一参数的评价都有局限性,H因子的问题也很多。 当然,任一单一参数的评价都有局限性,h指数的问题也很多,

H膜

一分钟了解h指数

什么是sci和h指数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这两者的含金量在我们中国的论文发表届都是非常高的,如果有什么不懂得可以私信我

h-index ,又称为h指数或h因子(h-factor),是一种评价学术成就的新方法。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例如,某人的h指数是20,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20次的论文总共有20篇。要确定一个人的h指数非常容易,到SCI网站,查出某个人发表的所有SCI论文,让其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往下核对,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次数,那个序号减去1就是h指数。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霍金的h指数比较高,为62。生物学家当中h指数最高的为沃尔夫医学奖获得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施奈德,高达191,其次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家巴尔的摩,160。生物学家的h指数都偏高,表明h指数就像其他指标一样,不适合用于跨学科的比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