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当代农村财经杂志社

发布时间:

当代农村财经杂志社

投稿邮箱: 联系方式: 028-85468528 《当代经济》: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重点指导、湖北省国资委主管,湖北省政府国资委、湖北省经济理干部学院F264主办的经济类主流期刊。

当代农村财经期刊

中文热门出版物top 100中的经济类期刊(排第一的就是经济类的):经济研究会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农业经济问题复印报刊资料: 农业经济导刊经济学经济地理财经研究

1 经济研究《经济研究》是1955年创办的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刊物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现实,面向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高水平的理论文章,以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2 改革《改革》系中国经济理论界知名学术期刊,系CSSCI来源期刊,列中国经济专业核心期刊第一位、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第一位,荣膺60余项国家和地方奖项。3 会计研究《会计研究》杂志创刊于1980年3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中惟一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会计学权威期刊。主要读者对象:国内外会计理论、实务、教研工作者。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简称比较杂志)是由中共中央编译局主管、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办,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荣敬本、赵人伟主编的中央级首家从事比较问题研究的大型综合性理论期刊。5 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工业经济与企业经济领域的权威学术月刊,1984年由蒋一苇创办。6 国际经济评论《国际经济评论》(双月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6年,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际问题学术刊物。是由社科院世经政所所长张宇燕担任主编、邵滨鸿担任执行主编,是国内惟一一份专门对国际经济进行学术评论的刊物。7 经济学家《经济学家》杂志是由我国经济学界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倡议创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所属的西南财经大学承办的大型经济理论刊物。8 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动态》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倡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自1960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既坚持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及时反映国内经济理论动态,也坚持探讨和跟踪其他国家的经济学流派的最新观点,同时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现实经济问题。9 经济科学《经济科学》杂志站在经济理论的前沿,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践,研究和探索经济理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研究等方面。10 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经济问题》在反映农业经济理论、介绍农业经济政策,提供农业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农业经济学科核心期刊。11 国际贸易问题12 中国农村经济13 金融研究14 世界经济15 中国农村观察16 财贸经济17 财政研究1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 世界经济研究20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一、杂志类:1、《财务与会计》是财会专业月刊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财会工作的方针、政策,围绕财政部的工作部署,研究财会工作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财会工作经验,普及财会知识。是一份面向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实务的综合性财会专业指导刊物。2、《会计之友》是财经类综合性学术旬刊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一级期刊,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会刊(国家级),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涉及会计、财务、审计、税务、评估、金融等方面的内容,以财经理论研究、实务工作和经验交流为指导,及时反映国内外财经学术的新动向、新成果和新信息,在采编和选题上突出了前沿性、指导性、实用性和知识性,是财经界人士工作、学习和交流的平台。3、还有《财会月刊》、《会计师》、《财会学习》、《中国税务》、《财务总监》等。二、报纸类:1、《中国会计报》是由财政部委托中国财经报社主办的全国唯一一份财会专业报纸。致力于宣传我国财会各项方针政策,以提高全国财会人员素质,促进我国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规范财会管理工作、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目标。2、《中国税务报》是国家税务总局主管的全国性经济类专业报纸。在及时传递国家税收政策、法规、提供各税收和经济信息的同时,在报道内容上坚持社会化方向,贴近市场,贴近百姓。立足税收,置身经济,面向社会。3、还有《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金融报》、 《中国税务报 》、《中国财经报 》、《中国证券报》等报刊。

高级职称论文郑密路全国办说,会计类:管理会计研究、现代审计与会计、会计师、当代会计、会计之友、会计与经济研究、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新会计、中国管理会计、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预算管理与会计、中国会计年鉴、中国注册会计师、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农村财务会计、中国农业会计、中国乡镇企业会计、中国总会计师、金融会计、商业会计。

当代农村财经是核心期刊

经济学核心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不是两个概念。中文核心期刊是4年一评的,经济学类核心期刊的范围很广,有可能是北大核心或者cssci也有可能是统计源核心 sci 、ssci等,或者是指在同行业内比较权威的期刊希望采纳

有很多,关键是看你的文章内容和质量是否符合刊物的要求。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当代农村财经是个什么期刊

《当代财经》杂志 现在是核心期刊,位于核心期刊表第二编 “F 综合性经济科学类”6, 当前的复合影响因子:468 综合影响因子:799主办: 江西财经大学周期: 月刊ISSN: 1005-0892CN: 36-1030/F邮发代号: 44-61曾用刊名:江西财经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0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刊名:当代财经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主办:江西财经大学周期:月刊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5-0892CN:36-1030/F邮发代号:44-6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当代财经曾用刊名:江西财经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0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当代农民杂志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该画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放大表现老农的《父亲》已成为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作者罗中立(当时还是四川美院的一名学生)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价格为400多元。尽管美术馆收藏作品支付的仅仅是材料费,但对画家来说,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是一种莫大的荣誉。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以一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心。1975年的除夕夜,罗中立在他家附近的厕所旁边,看到一位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麻木、呆滞守粪的中年农民。罗中立回忆当时:“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我要为他们喊叫!”后来,他画了守粪的农民,之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成现在这幅《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改成《我的父亲》(又名《父亲》)。作为《父亲》的“伯乐”,栗宪庭回忆说:“发现《父亲》其实很偶然。1980年,罗中立创作完油画《父亲》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当时这幅作品参加四川省青年美展,《美术》杂志社领导去参加了,带回来一些照片。我是《美术》杂志的责任编辑,有发稿权,在公室看见《父亲》照片时,我跟罗中立并没有交往,之前只是刊发了他的女知青图等作品。但《父亲》让我特别震动,画的尺寸是用画伟人的规格,画里的农民父亲形象强调了真实的面貌,充满了人性关怀。虽然当时他还是个学生,我还是在1981年第1期《美术》杂志封面上选用了。”栗宪庭当时也是顶着压力刊发《父亲》的,但让他欣慰的是,《父亲》得到了中国青年美展很多评委的认同,随后《父亲》被评了一等奖。当然,在那个年代,这幅画不可避免要受到非议。有些批评家说,《父亲》“污蔑了中国农民的形象”,“没有反映解放后中国农民的新变化”。于是,油画《父亲》在最后定稿时,就有了一处细节的修改。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在父亲的左耳上,夹了一支圆珠笔。据说,这样就体现了解放后的农民已经是有文化的农民了。把一切艺术品都贴上政治标签,是“文革”期间最为流行的艺术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种有害的思想流毒还远未肃清,对油画《父亲》的影响也不能幸免,圆珠笔这个小小细节是那个时代抹不去的标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细节深刻地诠释了油画《父亲》本身产生的历史,成了《父亲》的胎记。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外延意义比用文字来解释要好得多。2005年,已是四川美院院长的罗中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表示,要重画《父亲》。他说,“当时《父亲》的社会性更胜过艺术性。如果在20年之后的今天,让我再画《父亲》,我会的从绘画、艺术本身来构思,不会还是社会属性很多的那种东西”。油画《父亲》所承载的东西是不可能重写重画的。《父亲》一旦诞生了,它就属于历史了。我赞同当年大胆推荐《父亲》的资深艺术批评家栗宪庭的观点,“重画《父亲》没有意义,即使是画一个当代农民父亲形象也无法超越当年的《父亲》”。我想,甚至连那个不伦不类的圆珠笔都不能修改。它可能是败笔,是政治符号。但它佐证了“文革”后,中国艺术在思想解放的道路上走得如此艰辛;它让我们今人反省,不要走回头路,不要重演历史的笑剧。还有一些比较长贴给你吧9月,《美术》发表了邵养德的长篇文章《创作、欣赏、评论》。文中说:青年画家罗中立同志创作的《父亲》,是幅反映当代农民"疾苦"的油画。自从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展出以后,得到很多人的赞赏,感动了的人。足见创作农村题材的主题性绘画,已受到普遍的重视。但是,艺术家如何反映农民的"疾苦",这是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有的评论者说,《父亲》"是当代中国农民的形象",还是"八亿农民的父亲"呢

是《乡里彩虹城里雨》 。《乡里彩虹城里雨》由剧作家李阳、薛金玉历时三年六易其稿创作完成,以改革开放涌现的“打工潮”为历史大背景,以疙瘩岭村四户农民外出打工生活、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的命运纠葛为小背景,以基层组织代表耿孝民关心爱护留守孩子的成长。关注留守老人的生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着力刻画了一位有血有肉的基层组织代表人物形象,塑造了大闯、赵爷、山根、刘爷、张中原、豆妹、彩凤等可亲可爱又可敬的当代农民群像。扩展资料:相关资料《乡里彩虹城里雨》已在河南完成拍摄。这部讲述当代农村生活和农民工奋斗的电视剧将于2011年上映。在剧中扮演主角的邓英并没有忘记表达她对公众的爱,还给当地人民送了礼物。她甚至呼吁他们在发展自己家乡的建设时要注意环境保护。这部戏在前期准备阶段就引起了公众的注意。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不能完整、客观地反映农民的生活和斗争。该节目是此类节目中的第一个,向观众呈现了一种微妙的视角感,以及对真实故事的改编。主演邓颖一直专注于都市情感和古装剧。这一次,她说她很高兴,这是她表演上的一个突破。之前的角色都是比较情绪化的场景,表演模式是一样的,但是这次不同,有很多坚强的女性在故事中挣扎。在刚拿到剧本的时候,我也认真的思考和分析了剧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里彩虹城里雨

此为不二书旅原创,感兴趣者请关注不二书旅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本月,不二书旅带大家共读《平凡的世界》。邀约到这篇在2015年,电视剧热播后,边云芳老师重读这本著作后写下的文章。全文共5495字,分上下两篇推出。此篇为下篇。5我的童年、青少年以至于成年后,分别在乡村、煤矿、县城、市里居住生活,那些牵挂在记忆里的地貌、风俗、人情、世道以及亲人,恰如其分在这部作品里找到了呈现的方式。黄土地上世相众生、人心冷暖在一个时代的变革里有着相同的面貌和命运。乡村记忆里的沟梁、田垄、老树、村庙、土窑以及春天夜里的狗吠,流淌着乡间的宁静和温馨,那种时光的迟缓混合着泥土的气息,让人觉得世界的亘古荒远。对煤矿生活的描摹,又是那样亲切而安妥。记得,我们跟随父亲搬家到煤矿后,何尝不是大牙湾煤矿的情景。那时候,煤矿多红火,“哐当,哐当”,翻斗车将从地下运上来的黑亮亮的炭块翻倒在煤厂里,日夜不息,拉煤车来往穿梭,人欢马叫。食堂、医院、澡堂,一应俱全。精神文化生活的富有,比得上县城,图书室、电视室、乒乓球室、篮球场,时时都有身影。每到夏季,隔两天就会演一场电影。记得看过的电影有《花为媒》、《瞧这一家子》等。从图书室里借了书,迟迟不想归还,心想着,那本书要是我的该有多好。孙少平穿着矿工装、满脸黑煤面的样子,是多么熟悉。而艰苦的劳动和随时面对死亡的井下处境,让矿工和他们的家属更加热爱生活,吃穿用度都要好一些,白面、大米、猪肉,甚至水果,都能时不时上了餐桌,衣服都从县城买最时兴漂亮的。这是八十年代,农村人都羡慕谁家如果能够有一个人在煤矿当工人,就意味着脱离了贫穷。如果直面煤矿工人的人生,更能懂得生活的苦难和幸福。”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路遥说。记得王同学读着书中的这句话,反反复复说,怎么会这么有哲理?是的,如孙少平一样的煤矿工人,他们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谁曾关注过?而又有谁愿意去关注?他们牛马般的劳动谁曾从内心真正被尊重过?路遥为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在这部广阔的具有史诗般品格的鸿篇巨著中,有煤矿工人的情感世界,这不仅仅是于作品而言的丰满,更是对煤矿工人的内心尊重。是的,只有在煤矿生活过,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乌金”,那在灶膛里熊熊燃烧的煤炭的火焰,有着怎样的炙热和芳香。6高中时,我们迁入县城居住,后来,建市立区,有了朔州市和朔城区。同样生长在黄土地上的县城相差无几。并不是说建筑街道等有型的外在,而是县城的文化机理都有着相同的纹路。青春的奋斗和迷茫,爱情萌芽的欢乐和痛苦,都可以在这部作品中找到参照,继而获得灵魂的抚慰和安放。正如王同学一样的许许多多的城乡青年,他们遭遇到的心灵上的苦闷和精神上的折磨,都可以从这部作品中获得治愈,它不单单励志,而且是一副良药。年轻的路遥,他给芸芸众生中的不甘平庸者熬制了一碗汤药。但是,他自己早早地倒下了。就在他去世不久,我在《女友》上读到一篇文章,由于这篇文章的独特,我抄在笔记本上。文章说,”几乎全西安的文人们都去参加追悼会了,这似乎有着某种身份的暗示,路遥毕竟是名作家。追悼会很隆重,因为去了很多领导,包括省长,还因为花圈很多,放满了半个广场;还因为记者云集,新华社、人民日报、晚报、日报、杂志社各路人马都去了。“文章还说:“一篇篇文采横溢的悼文被慢慢诵读,在这如泣如诉的情绪中,人们终于想起自己今天的目的,终于想起一个伟大的灵魂离我们而去,那是令人悲痛的事。”文章还说:“路遥躺在鲜花丛上的玻璃棺中,他栩栩如生,脸色平和,有一种对所有一切都不屑一顾的神态。也许,他在天国的灵魂早已对人间的这一幕看得清楚分明,正如他对自己那一双跟西服不大协调的运动鞋的感觉一样,他知道,然而他不说。”其实,多少年后,我渐渐理解了这篇文章的涵义。世相众生,人生百态,高官显贵,引车卖浆,儿女情长,爱情悲剧,路遥把这个世界早早地看过了,看得彻底分明,看得悲怆,看得苍凉,看得温暖,看得喜悦。所以,他把这个平凡的世界撂下了,不管了,不屑一顾地走了。而这人间,继续着他平凡世界的热闹。电视连续剧的播出,让不大看电视的我每晚端坐于前,重温这部名著的细枝末节。忠实于原著的改编还是让人颇感欣慰。这让我再一次陷入回忆。7我和王同学结婚后,曾热烈地讨论过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路遥为什么要安排田晓霞要死去,如果他们真的结婚了,会把日子过的幸福吗?田晓霞是不是只能死去,他们之间身份的差异是否会成为婚姻的障碍?或者,路遥安排田晓霞死去,就像王子和灰姑娘只写恋爱不写结婚,只品尝爱情的甘美,不尝试婚姻的麻烦,是为了给读者看?或者是,悲剧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度,让读者刻骨铭心?这些讨论都是世俗意义上的。爱情,本质上是一场悲剧。现在回过头来,看走过的岁月,经过的人事,遭遇的苦难,享过的幸福,流过的泪水,那一回又一回的不可预知,那一轮又一轮的命运叩问下,爱情,本质上,不是悲剧又是什么?又能是什么?因为,相爱的人终究要分开,不是分手,就是死亡。路遥早就洞悉了这一切。少安和润叶相爱,可是分开,少安和秀连相爱,可是要面对死亡;少平和晓霞相爱,可是晓霞已经死亡。爱情的底子就是悲剧,只是在这悲剧的剧幕中,因为有爱,就温暖欢乐了人间。那么,孙少平和田晓霞能结婚吗?当然能,因为他们有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相同的思想境界,横亘在他们之间的身份差异,只是世俗意义上的理解,完全可以跨过去。因为在我的周围,在那个纯真的年代,就有这样的例子。但是,如果,路遥安排相爱的人走到一起,到最后,还是要一个先离开这人世,这难道依旧不是一场悲剧?生活总是美好的。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活。即便是痛苦,也是组成我们人生幸福的一个不可欠缺的部分。这样的语言安慰了多少深处痛苦心境中读者的心灵。8光阴流逝,世事变换,年代已不是那个年代。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已经改变。金钱臃肿了心灵。再看看眼下一些文学作品,描述的爱情,充满了算计、掂量、实用。难道爱情不需要一些奋不顾身的付出?难道爱情不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一件事?难道爱情不值得利他了?不知道。没有答案。但是,为什么自《平凡的世界》问世以来,一直得到读者的喜爱?为什么电视剧播出后,受到那么多观众的追看?其实是有答案的。无论世道怎样变,人的基本情感不会变,那就是对真诚、纯真的情感的向往和追求。这部作品呈现出来的对待爱情态度上的真纯端正,会时时激荡洗涤着人的心灵。电视剧对孙少平归宿的处理,感觉要比原著好一些,孙少平写出了文学作品,考上了煤炭技术学校,这比原著中他简单地回到煤矿、向惠英嫂温暖的家走去的结局要明亮了许多,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还有电视剧略去了许多次要人物的出场,比如金家湾的一些金姓人物。编剧要集中表现主要人物的矛盾冲突,是为了电视剧更加好看。但是,金波,不必删去,这个人物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另外一种荡气回肠的爱的方式。同时,加重田润生的戏份,以弥补删去金波的不足,但到底是不同的。这部作品的另一条线索,就是公社、县、市、省四级官场,田福军的正面塑造撑起了整部剧的骨架。郝红梅起初在爱情上的心机,王满银的吊儿郎当,孙玉亭的好吃懒做,田福堂的耍心眼儿,即便王彩娥的红杏出墙,都是那么理直气壮,满目生气勃勃。唉,路遥,到底有多深情就有多脆弱,有多坚强就有多柔情,就连他笔下的缺点人物,也是这么可爱!9连续剧播完了,书也又一次重读。而我似乎才一点一点明白了那片苍茫的黄土地上流淌着的深厚的血脉情愫和作家对那篇土地深沉而悲怆的血肉深情;那高亢嘹喨、热情奔放而又质朴苍凉的信天游是那样破碎而又温暖着人心,那黄土崖畔迎风绽放的山丹丹花安静而执着地相伴着黄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哦,神仙挡不住人想人。抚窗远望,2015年的春天来了。新绿跃上枝头,河水哗啦啦地开流,而不久,城市街头,山野卯梁,都会举起热烈的花朵,来装扮这美好的生活。边云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朔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朔城区新闻中心主任。主要出版著作有散文集《落花时节》、《纤笔岁月》、长篇散文《红尘里》等。不二书旅:文化的传播者,是独立书店,有旅行俱乐部,与书文相遇,打造真正的文化旅行、特色旅行。分享好书好文,特色深度旅行攻略。制订真正的纯玩线路,带你体验不同的文化。支持原创,欢迎投稿。微信号:pasear_contigo

——评卢江良小说集《狗小的自行车》文/刑天丁一黑暗是真实的一种保护色,它保护着最真实的生活不会被我们那么容易地发现。我们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和信仰的真空里,站在阳光一样充溢的物质里,看到的黑暗只是黑暗,但从来没有看到把黑暗当作保护色下的真实。这种真实是别样的真实,让人心痛的真实,让文字变得无与伦比的沉重的真实。但这种真实离现代这个充满调侃和浅阅读的时代远了,所以作家的笔便触摸不到了——触摸到也有意的绕开了,因为那是一个荆棘,会让触到的人痛。而我听到了一个人说着这样的两句话:一句是“我写下这些作品的时候,更多地想到的是,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里,还存在着一些阴暗的角落,而我希望用自己的笔靠近去,将他们暴露在太阳底下,使黑暗从此变得光明”;另一句是“每一株荆棘的成长,实在比鲜花来得不易”。这两句话,先于卢江良的所有小说,已经像两枚钉子深深摁进我的脑袋,哪怕流着血连着肉的疼痛,再想从记忆里把这两枚钉子拔出来已经很困难了。《圣经》上说:我的良人,站在人群中,像玫瑰立于荆棘间。这也是世人的视线,谁都知道玫瑰的美好,但也都忘记了在黑暗角落的荆棘——就是这些荆棘在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誓死捍卫着玫瑰脆弱的美丽,这些荆棘,默默的成长着,如那些草一样的底层民众艰难的生命。因为黑暗,掩盖了太多这样的真实。像世界上最疼痛的伤口一样有质感的真实。在这些黑暗里,有最真实的欺压、最真实的艰辛、最真实的苦难……这些角落里,阳光从来都不光顾,镁光灯和文学视线一扫而过,从来没有留下什么心灵的营养。许多知识分子在书房里大叫着“人间情怀”的时候,唯卢江良不合时宜的低喝一声:到黑暗中去!但没有几个人听见,听见的人也没在意,在意的人也没放在心上,放在心上的很少的几个人才蓦然发现:这才是内心震撼的声音,因为是发自另一颗心灵的共振。路遥曾经也发过这样一声低喝的,于是他有了震撼人心的《平凡世界》;所以当卢江良的小说给我带来震撼的时候,我就没有觉得太奇怪了。二他原是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的作者,而我是榕树下社团的编辑,所以让我倍感亲切,如在他乡遇见一个离散多年的兄长。他的小说《在街上奔走喊冤》,深受余华、莫言、阿城、王安忆、余秋雨和池莉等名家的推崇,荣获榕树下网站举办的第三届全球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大赛短篇小说奖,可谓红极一时,但怎么说也是一个异数,本身就是一个黑暗中的荆棘,生长中会遭遇更多的不易和曲折,因而被许多杂志社因其尖锐而退稿。那些如出一辙的退稿措辞有惊人的相似:“大作写得很好,但因其思想尖锐不适合在敝刊发表,……”这很合现代市场操作的规律性,就像一个花店不能接受一丛荆棘的到来,哪怕荆棘中有朵最炫美的鲜花——因为如果让顾客的手有一丝伤害,那么就很难再从那双手中传递过来孔方兄了。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哪怕以牺牲真实为代价。黑暗的真实,就像平静中的沉默,正如鲁迅所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许多真实就像时间的气泡一样,无声碎裂了,只有很少的一点能像星火一样点燃了,而这点星火也注定会成为那些仍在黑暗中的人们心中最温暖的阳光,心中一条温暖的河流,不再寒冷。但谁又能在黑暗中,用底层的黑暗中的真实默默写作,来承受黑暗中的孤独来敲打我们的灵魂、黑暗中的良心来折磨我们的内心、黑暗中的清苦来漂白我们的肉体、黑暗中的安静像竹刀子一样慢慢杀死我们的耐心……卢江良是经过这样的阶段的,他的小说几乎都写得是这些黑暗中的真实呐喊和呼嚎,在那些没有回声的日子里,他只有和自己的文字与良知为伴,而那些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底层可怜人只能同情他,但他是不需要他们的同情的,因为他虽然站在黑暗中但心中却有光明的向往的。他说自己是“凭着良知孤独写作,关注人性、关注命运、关注社会最底层”,他的小说里也是这样贯彻如一的,我想,哪怕到了最一无所有的时候,他还有最底层的关怀,而许多作家什么都拥有的时候,却唯独丢失了对底层的兴趣和热情。三一部作品如果仅有到黑暗中去的勇气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什么文学作品,你能最终经过时间过滤而唯一留下不褪色的东西只能是:它留给后人什么样的心灵营养,真美或者真情,能够永恒地营养着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如果没有这种营养,即使作品可以红极一时,但历史的长河会告诉你无奈的消息:它们已经被淹没了,而有些曾经寂寞的文字却冲刷一新长久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成为心灵的美餐。我读卢江良的小说的时候,是用着一个挑剔的美食者的眼光。他小说里的故事很好读,人物几乎都是像刚从农村走出来的简单朴实又带着傻气的最底层农民,情节动人而曲折,感情饱满而又有节制地批判,不像有些作家现在的小说追求诗意的晦涩,味同嚼蜡得难懂。曾经有个评论家很深入浅出地道出小说和诗歌的区别:小说就是把假的写成像真的,而诗歌就是把真的写得像假的。这当然是一种玩笑的说法,但也道出了小说对社会最重要是现实的关怀性。我想读到的是:他的小说里关怀的又是底层人的什么呢?又是那些官逼民、民反抗,经历曲折达到最后皆大欢喜的调调,还是那种反映艰辛的生活真实的痛苦,像祥林嫂一样的调调?在阅读中我发现,他作为一个为底层说话的写作者,注定有这些调调的,但难得的是他超越了这些调调。比如他的小说《在街上奔走喊冤》,他讲了一个去城市告状喊冤的人到城市后的尴尬遭遇,先是找官,不得其门而入,再是在一个流浪汉的指导下,到城市街区去喊冤以期引起媒体的介入(也使做恶的村长尝到了害怕的滋味,想方设法地想让他回到农村不喊冤),最后喊冤的结果也是小说的结尾有带着隐喻的意味深长的地方:主人公没有继续喊冤,而是因了城里人的同情成了职业乞丐,在物质面前他忘记来城市的街头的目的了。当村长看到街头做乞丐的他后,放心的走了,他只是忘我地进入了角色,被生活强暴后扭曲生存的角色,渐渐在物质的麻痹下什么都忘记了的角色。这种生活对最底层的人性施加的暴力,在另一篇小说《寻找逃入城市的弟弟》中有更好的体现,最后主人公在城市物质的麻痹下最终抛弃了亲生的弟弟。还有两篇《一座没有赌徒的村庄》、《米大是一个贼》里面讲的是大多数人的暴力,这种暴力对人性更大程度上的扭曲。可以说,他小说的视角是深层次的、人性的、立体的人文关怀,这点是我最欣赏也值得我学习的方面。如果文学作品少了美感和技巧性,那么无论如何有思想性和深层的关怀,魅力值也会大减的,这就像一个绝代佳人幽居在空谷的遗憾。卢江良的小说里,我也看到了这种美感和技巧,从而让他文字中的这位绝代佳人呈现在我们审美的目光下。他小说中的美是那种淡淡的诗意,而且不是玫瑰的美,更像法国作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的美,黑暗中的美神,和黑暗本来是那么浑然一体的样子,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精妙而贴切但又像蒙娜丽莎的笑一样充满神秘色彩。比如“为了乐天,麦子的地基重新变得遥遥无期,他的未婚妻也依然跟他僵持着,关系如一根绷紧的弦,随时有断裂的可能”、“自郑东山进去以后,一直阴着张脸,恍如郑东山强奸过他女儿”……这些充满灵感的神来之笔常常令我们拍案叫绝,像在读当代余华的小说一样给人充满智性的快乐和享受,当读着“这种心思紧紧抓住了她,就像一只鸟紧紧抓住一个树枝”时,你怀疑在读一首美感的现代诗,但又没有诗歌繁复的意像带来的审美疲劳。他小说里的技巧性不是很强,很强则会流入纯小说家小说——太像小说的东西反而不会是好小说,就像太聪明的人反而被聪明误一样的道理。他小说里的技巧只给他的小说带来了意味深长的效果,这好像是继承了博尔赫斯那伟大小说的隐喻。最突出的是那篇《一座没有赌徒的村庄》,一个村庄所有人都是赌徒,一个外来打工多年的归乡者因不赌博竟遭受许多离奇对待的故事,这村庄本来便是一个夸张的隐喻,所有好看的故事都是在这个意味深长的隐喻下发生的。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博尔赫斯的《两条交叉小径的花园》那般精巧的隐喻来,妙趣横生又意味深长,也许这才是真正经典小说中的经典吧。因为这些隐喻的思想指向,不是虚无,而是同样的深刻而能给人无尽启发的。四当然,卢江良的小说还有让人遗憾的地方的,比如有时过于注重可读性而追求构思的奇巧,但忽视了思想上的升华,常常只是揭示了底层的人思想深处的痼疾但没有给出希望的红药方,也许是和像鲁迅先生的阿Q精神一样的思想指向吧:“指出思想的疾病,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但现代已经有些小说家超越了这种思想指向,比如说铁凝的那部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就是把思想指向从虚无带回了生活本身的坚持和固守,而非鲁迅先生那种反抗绝望的勇气了:这种勇气更多是为极少数性格坚硬和思想深刻的精英们准备的心灵营养品,而对于底层为生活暴力和物质暴力所紧紧压迫的人而言,这种思想指向显然有点高高在上了。听说他的短篇小说集《狗小的自行车》终于曲折地出版了,我像是在无尽的黑暗中发现一点光明的星火一样惊喜而兴奋,因为我看到了希望的方向和令人鼓舞的一个坐标,何况执着这星光的人还是从榕树下走出去的兄长呢。现在我看到的是,一个站在黑暗的真实里的卢江良,他在像一个战士一样用笔去接触着黑暗以期把光明带到这无底深渊一样的黑暗,这其间需要的勇气是长久而痛苦的——更可能是绝望的,有这样勇气的人在当今文坛不是太多了,而是少得可怜。到黑暗中去,到黑暗中去!我也在兄长的文字中听到了这样一声声带着焦灼而悲伤的呼喊,在黑暗中的底层人从心底发出几乎就要绝望的呼喊盘旋在我身边。 文/张柠卢江良的小说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必然的。我当时想,他一定引起平面媒体的关注。现在,他的小说刊登在许多专业杂志上。我读到过他的《谁打瘸了村支书的狗》、《在街上奔走喊冤》、《狗小的自行车》等短篇。卢江良的小说语言简洁有力,叙事清晰,故事结构出人意料。更重要的是,他将目光指向了乡村,以及乡村无助的人的命运。他将当代农民生活的荒诞性,揭示得淋漓尽致。我不愿意用人们习以为常的概念--乡土小说来命名卢江良的小说。我宁愿说它是一个奇迹。所谓奇迹,就是人们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在当代中国农村,这种奇迹无疑在经常发生。它已经引起了整个知识界,乃至地位更高的人的关注。作为一个写作者,卢江良是无法控制乡村的奇迹的。卢江良只不过是敏感地捕捉住了它们。因此,我们丝毫也不要因为卢江良的小说结构奇特、结局的悲惨而感到吃惊,让我们吃惊的是生活本身。乡村生活中荒诞的奇迹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但也时常被人们忽略。因为在这个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信息都会被淹没,就像BBS中的帖子一样,刚刚贴出来,转眼就被后面的帖子所覆盖。为了防止一些含有重要信息的帖子被覆盖,BBS的版主只好采用置顶的办法,也就是让某些帖子在较长的时段内,一直在页面的顶部。文艺形式(叙事)就是将正在发生的零散经验结构化、形式化,让它置顶。卢江良的小说,通过他特有的叙事形式和故事结构,将当代农村的信息、故事、农民的命运,以及各种精神秘密,置顶在人们的阅读视野之中。我们现在读到的短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并不算他写得最好的小说。与《谁打瘸了村支书的狗》、《在街上奔走喊冤》等小说相比,这个小说前半部分有点拖沓,结构有点松散。但它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童年生活的寓言,平静如水的叙事语言,却能够产生让人战栗的效果。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叫《跟着马戏团去流浪》。这是我一个童年的梦想。我梦想加入那种在乡村居无定所、四处流窜的马戏团,达到逃离乡村的目的。我将流浪作为一种反叛的核心意念。卢江良这里更决绝,他将逃亡作为核心意念,逃往一个叫天堂的地方。在两个孩子心目中,这个天堂就是有吃的、有穿的、没有打骂、不被人侮辱的地方。两个孩子的奢望无疑很高。我们到哪里去找一个有吃有穿,而且还没有侮辱的地方?但由于他们是孩子,任何要求都不能算是过分,应该满足他们。但是他们村里没有一个人愿意满足这个要求。倒是人贩子很爽快,立刻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将他们带上了通往天堂的道路。卢江良总是能够在乡村发现故事。这是一种能力。当所有的写作者自以为了解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故事的时候,他们正在迷恋如何讲出来这一点上。于是,写作就成了讲故事比赛。卢江良是一个发现者。他乐此不疲地注视着当代中国乡村的动静,并及时将它置顶在杂乱的当代文化论坛中。 文/骆烨卢江良又一次把“荒诞”横在读者面前,不过这一次他似乎要把荒诞主义贯穿到底,《穿不过的马路》这篇小说,从它的题目开始,一直到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无处不充满荒诞色彩,而这种荒诞又赤裸裸地将现实批判得体无完肤。纵观卢江良这几年来的小说,短篇《狗小的自行车》、《在街上奔走喊冤》、《米大是一个贼》等,包括长篇《城市蚂蚁》,他一直执迷将荒诞主义融合进现实,而且是越陷越深,但卢江良小说的荒诞往往蕴含着沉重的现实问题,这也形成了卢江良小说的独特风格。《穿不过的马路》是卢江良历年荒诞小说中最成功的一篇。一个进城的老妇一天一夜穿不过一条马路,尔后由于一个记者的报道而引起了媒体关注,最后触动市长大人,从而使得老妇的身份待遇一下子提高了,比当过乡长的李老怪待遇还要好。这时的老妇倒是希望永远穿不过马路,但是好景也有到头的时候,新市长上任后立马让人将老妇背了过去。马路穿过去了,老妇忍不住哭起来,越哭越响……老妇穿不过马路,而媒体记者竟然拿此事作报料,大肆炒作,这一段情节不禁让人想起了前一段时间里,在网络上十分火热的“犀利哥事件”,而这位老妇不就是一个“犀利奶奶”吗?但是作者没有把小说局限在这个范围里,他给读者设了一个圈套,卢江良小说的荒诞中往往透着深邃的现实主义,而在这篇《穿不过的马路》更加能够让人领略到这种写作手法。从老妇碰到城市协管,作者便开始揭开这篇小说的内涵所在,城市协管本可以轻松地带着老妇穿过马路,但是他不买账,“我要是城管,就领她过去算了。可我现在是协管,协管虽然不是城管,但也是管理城市的,又不是给行人领路的,我干嘛要低城管一等呀。”此后协管把这事告诉了记者的老乡,老妇穿不过马路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市长让政府办公室王主任解决问题,但结果很不乐观,“城管局认为老妇并非无证商贩,她过不了马路,不在他们管辖范围;民政局指出老妇不是乞丐,不属于救助对象,他们对她无须负责;交警部门说明老妇呆的地方,本身就不允许过马路的;司机代表则说老妇所在之处,既非十字路口,又没有斑马线,没有规定要求车辆避让。”卢江良是一位高明的作家,他的批判绝不浮在表面,从一个小小的城市协管开始直到这座城市的高层领导,他一层一层揭露开了当今中国体制的弊病和人情的冷漠自私。《穿不过的马路》这篇小说的高潮点在这座城市换了市长后,两任市长的区别在于“前任喜欢将事小而化大,现任爱好将事大而化小”,现任市长在听完王主任的汇报后,又亲自去看了老妇,他指示王主任让她收拾一下,现在就把她领过马路。王主任惊呆了,“这事拖了这样长时间,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的确,事情就是这样轻而易举。小说的核心也在此处爆开了,体制是人为的,一个领导上台了,就是一种体制。就如王主任所说,“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要与时俱进。”前任市长用财政拨款去供养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妇,而这个老妇也受之无愧,搓搓麻将享起了清福。而现任市长根本不去理会老妇,让她立马走人。在这里,作者完全将老妇拿出来当成象征物,并毫不客气地将她批判,让她显得极其可怜而可笑,同时也含蓄地揭示了中国体制的严重弊病。卢江良一直被称为“凭着良知孤独写作,关注人性、关注命运、关注社会最底层”的作家,卢江良之所以孤独,因为他的骨子里还有一个文人的良知在低沉地呐喊。在《穿不过的马上》这篇小说中,卢江良竟然敢用嬉笑怒骂的荒诞手法揭示国人的劣根性,小说看似荒诞,实则背负着沉重的内涵。光是从老妇这一人身上,我们就看出许多人性的卑陋之处,从连一个鸡蛋都舍不得吃到主动向新市长讨要空调、增加“老保”,老妇就实足是一个不知廉耻的人。卢江良一直在描写这样一个群体,生活在农村的小人物,就算到了大城市他们依然是底层者,作者同情他们,但又从他们身上挖掘出可悲之处,也许这也是卢江良继承了鲁迅先生作品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风格了。卢江良的《穿不过的马路》之所以以短篇幅而具有极重的思想份量,不仅是因为小说独特的切入角度和简洁有力的笔触为我们刻画出了十分尖锐的社会现实问题,而且因为将作品融入进一个荒诞的境界里,传输出了深邃而明了的人性内容,不禁让我们感叹作者的批判力量之深刻,小说的艺术价值之稀罕。 ——评卢江良长篇小说《城市蚂蚁》文/韩晓玲“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指“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城市像大海一样浩瀚无边,吸引着无数人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入它的怀抱。这些“都市外乡人”像一只只躲藏在城市树根下的蚂蚁,日日夜夜沿着通往城市洞窟的一条条狭窄的路,把逼仄的生活搬来搬去。卢江良的《城市蚂蚁》,讲叙三个青年在城市里求学、寻职、奋斗、打拼的故事,描绘出“蚁族”生活的原生态。《城市蚂蚁》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三位城市小人物展开,卢江良以平实而简洁的笔触,刻画了“都市外乡人”的生存处境和个人奋斗的悲壮历程。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小说中的人物也不例外。冯乐发对金钱充满渴望,郑三狗渴求异性的慰藉,赵嘉映追求美好的爱情。小说通过这三位主人公在都市拼搏追求的经历告诉读者,同样面对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意味不同的结局,朴实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都市外乡人”的人文关怀。对他们身上劣根性的揭示和批判,更让作品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卢江良本身就是“蚁族”中一员,这让他对所描写的生活有独到的体验。作者以温情的眼光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记录这些刚从农村走出来的简单朴实又带着傻气的最底层农民。借助作者非凡的洞察力和扎实的语言感悟和文字功力,小说将“蚁族”在城市生活的矛盾和冲突,揭示得淋漓尽致。作者努力挖掘生活中隐藏的东西,鞭挞欲望的无止尽与人的无奈。好赌又好色的冯乐发,情场失意的郑三狗,才华横溢的赵嘉映,他们为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内心却总难以得到渴望的幸福。美丽的城市流光溢彩,许许多多的梦想在这里开花,金钱和奢华的诱惑,精神和物质的诱惑,在这里相互抵触,相互交融。无数的梦想在城市诞生,无数的人生在城市演绎。在人生漫长旅程中,我们该如何去热烈地拥抱生活,去努力寻觅那个叫做“幸福”的东西? ——评卢江良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文/钱科峰两个被家庭遗忘的农村孩子,生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半流浪状态中,一直梦想着坐上一列驶向幸福天堂的列车。他们确实走向了“天堂”,那是在列车出轨之后,然而与两个孩子一起走向天堂的,还有那些围绕在孩子身边的漂在农村的各色人物,与孩子不同的是,这些人心中的天堂是欲望的天堂,或毁灭的天堂。读绍兴籍作家卢江良先生最新力作——长篇小说《逃往天堂的孩子》,不由慨叹小说命题之沉重,人物命运之跌宕,一部当代农村留守者的欲望史徐徐展开,一个个为追逐命运天堂而焦灼奔走人物呼之欲出:冯田富的嗜赌与破落,冯村长的贪婪与威霸,吴豆花的放荡与母性,冯大炮的狡诈与投机,毛主任的攀附与精明,以及冯大桂的空想主义和冯梦发的正邪交织,无不以利己主义的姿态出现在冯城生与冯冬暖这两个逃学孩子的懵懂生活中,当孩子追寻着虚无而具像的天堂时,这些比孩子更有城府与心计的成人们却构勒着一副利欲天堂的现实图景。孩子的眼睛充满童真,孩子的心灵向往美好,即便是不爱学习生性贪玩的农村孩子冯城生与冯冬暖,当他们一心想逃离故土去追寻传说中能给人以幸福的天堂时,本身就说明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出了问题,这个不仅仅是幸福感是否存在的问题,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和谐是否变质的问题。事实证明,孩子赖以生存却又急于背叛的古桥庄村已经演变成了利益抱团、人性变异、机会主义与欲望主义泛滥的试验地。这样的农村,已不复淳朴与率真,已然成了一座被城市经济包围与诱惑的围城,一座欲望之城。整部小说以两个孩子结伴寻找天堂为明线,却穿插着许多以复杂多变的农村人际关系为递进的暗线,作者卢江良把故事放到了一个村落里,却把视野开拓到了无数个村落里,把经济社会考验下的无数个农村陋点集中放置到一个村子里,以孩子的“逃离”反映了当代农村堕落与蜕变的一面,这不免令人深思:孩子追寻的是天堂,那么逃离的又是什么?是地狱?还是魔窟?至少,童眼观望之下,这是一个缺少温暖与关怀的泥沼。著名青年作家卢江良的小说一贯坚持写实作风,尤为关注农民或外来民工的生存状态,多以批判手法反讽社会现实之阴暗,被著名文学评论家张柠称为“当代中国农村的发现者”。因此,在这部小说中,卢江良再次以锐利的目光发现了当前农村留守族的生活群像,为城市之风吹进农村之后的各色村人把脉开诊,解剖顽疾,流泻出一地的虚火、利诱、欲求。读卢江良的小说,总有一股厉气刺痛心头,因为他的小说本不是吟风弄月的消遣之作,而是追求杂文意境的写实之作,颇似荷枪实弹与现实丑像开战的勇士。到了小说的最后,依然有一种余味缭绕的痛楚在心头,两个追寻幸福的孩子坐着出轨的列车去了天堂,而活着的那些村人却随着欲望的破灭坠入了人生的深渊。天堂,虽然虚无,但总比阴暗的现实要美好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