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写一下,虽然不是金融学博士,不过对金融研究还是稍微有点了解。基本上好的金融文章主要发表在两类期刊上,一类是纯粹的金融学期刊,另一类是非纯金融期刊。在列举期刊之前,首先应该指出金融学的定位长期存在分歧。关于金融学的定位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金融学应该被界定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即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另一种则认为金融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这个学科或许可以被认为是管理学(Management)或者商科(Business)的一个领域,但是是独立于经济学之外的。持前者观点的往往是经济系的博士生,毕业后虽然执教商学院,不过进行金融研究时更依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工具。持后者观点的更多是商学院培养的博士生,带有更浓厚的商科背景。总的来说,伴随着研究方法的同质化,这两种观点的差异正在不断缩小,更多只是名分上的争执。纯金融期刊金融学期刊中存在公认最好的三大期刊,即Journal of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Review of Financial S 其中Journal of Finance可能地位稍微略高一点,不过文章能够发表在三大期刊上都可以被认为是极大的成功,也是美国顶尖高校金融系的主要衡量标准。除了三大金融期刊外,还有许多其他不错的期刊,比如: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view of Financ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非纯金融期刊尤其金融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紧密关系,不少金融学者认为最顶尖的研究成果应当发表在经济学的综合类期刊上,学界公认的五大综合类期刊是(排名不分先后)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 S 许多重大的金融学研究成果都是发表在经济学综合期刊上的,比如有名的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公式,就是发表在1973年的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并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imited),总行(Head Office)位于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号。是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规模排列位列第三。 2006年6月1日起,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门户网站域名由 变更为 。新域名可使访问中国银行门户网站更方便。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中国银行于1912年1月24日由孙中山总统下令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正式开业。其由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户部银行(1908年起改称大清银行(Ta Ching Goverment Bank),负责整顿币制、发行货币、整理国库,行使中央银行权利)改组而来。故中国银行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 民国政府时期 中国银行自民国时期早年成立后一直担负中央银行职责直至1928年,此时国民政府另外设立中央银行,并修订中国银行条例和章程,“经国民政府之特许为国际汇兑银行”。当时总行亦从北京(时称为北平)迁往上海办公。 此时的中国银行是官商合办的股份制银行。早期的中国银行在限制北洋军政府开支,抵制袁世凯停兑令,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组织爱国华侨支援国内抗战等方面作了很多工作。 1935年4月间,国民政府再次修订中国银行条例,导致中国银行的实际控制权事实落入四大家族中,成了官僚资本主义聚敛财富的工具。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中国银行。原总管理处随民国政府迁往台湾,至1960年在台重新开业。在台机构部门于1971年改名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2006年8月间和台湾交通银行(Chiao Tung Bank)合并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留置大陆地区的各分支机构部门收归国有,继续以中国银行行名营业存续。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0年4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 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银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一个职能部门,利用信贷、结算、汇率等多种手段促进对外贸易事业发展,使国家外汇收入不断增加;积极参加反对美国政府冻结美元资产的斗争,抵制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的经济封锁;支持交通部门逐步建立远洋船队,支持企业通过进口设备合远材料来增加产量和质量;认真履行国家外汇专业银行的职责,加强外汇管理发展与国际金融界的交往。 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型银行的前列。 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两块牌子,内部一套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的身份发生根本性变化,由原中国人民银行一个分支部门、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转为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由外汇管理局经营,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各外汇业务银行在外汇业务经营方面享有平等地位,中国银行正式结束了国家外汇专业管理,不再在外汇业务享有垄断地位。中国银行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其它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一道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 股份制改革 中国银行于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之一。围绕"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中国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整合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造工作。 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启动了新的航程。 编辑本段国际化的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以诚信为本,以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在艰难和战乱的环境中拓展市场,稳健经营,锐意改革,表现出了顽强的创业精神,银行业务和经营业绩长期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并将分支机构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国近现代银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由于历史和业务发展的原因,中国银行是目前国内银行中最国际化的商业银行,先后分别在香港、澳门、伦敦、大阪、新加坡、纽约、曼谷、东京等地设立海外分支机构。 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继开设分支机构,目前拥有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共计11,307个,境外机构共计603个。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发钞银行。中国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引进国际管理技术人才和经营理念,不断向国际化一流大银行的目标迈进。 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向我国驻港机构发布保护国家资产,听候接管的命令。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响应周总理的号召,率先起义,宣布接受北京总管理处的领导,不久,伦敦、新加坡、雅加达、吉隆坡、卡拉奇、孟买、加尔各答、仰光等分支机构纷纷宣布接受国内总管理处的领导,为新中国保存了大量的海外资产。 自1994年,中国银行凭借悠久的历史、广泛的海外网络、出众的实力和国际金融、外汇业务优势,盈利总额在国内银行中一直居于首列。许多权威的国际金融杂志一致认为,中国银行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员工数量最少,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最强的银行,人均利润、人均资本合人均资产各项指标均居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之首。 本部分部分文字参考自中国银行官方说明。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的百年经营和市场荣誉 中国银行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5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八位。 中国银行主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个人金融、资金业务和金融机构业务等业务。公司业务以信贷产品为基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和融资、财务解决方案。个人金融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包括储蓄存款、消费信贷和银行卡在内的服务。资金业务包括本外币保值、资金管理、债务保值、境内外融资等资金运营和管理服务。而金融机构业务则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诸如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注重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许多第一,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中国银行多年来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来自业界、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6年进入《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同时,被《财资》评为“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地区产品服务十强企业”;中银香港重组上市后,先后荣获《投资者关系》“最佳IPO投资者关系奖”和《亚洲金融》“最佳交易、最佳私有化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公开上市进程 1990年代,中行踏入财务重组阶段。 1998年,中国银行获中央政府注资425亿元人民币。 1999年和2000年中行以出售不良资产方式,获注资2674亿元。 2003年,中央汇金(全称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中行注资1864亿元#,成为中行主要股东。 2004年中行出售总帐面值2720亿元的不良贷款。 2005年8月,苏格兰皇家银行以48亿美元入股中行61%,淡马锡全资附属公司亚洲金融控股以24亿美元入股8%。同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以7374万美元入股23%。 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交易所(3988-HK)上市,首次公开招股(IPO)69亿股,每股最后定价95港元,首日收市价为40港元。*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601988-SH)上市,每股最后定价08人民币,同日成为上证综指成股。* 2006年12月4日,中国银行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创下最短时间成为香港蓝筹股的股份公司。 #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银行有关公开文件 * 以上信息来自网络新闻媒体报道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行标 中国银行行标于1986年经中国银行总行批准正式使用。 行标从总体上看是古钱形状代表银行;“中”字代表中国;外圆表明中国银行是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大银行。 中文行名:中国银行中文行名字体由郭沫若先生题写 编辑本段中银国际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附属投资银行机构。中银国际建立起符合行业最佳规范的国际化投资银行架构,在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设有分支机构,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中国沿海和内地中心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络。中银国际拥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强大的机构销售和零售网络,全球性的管理运作,可为海内外客户提供包括企业融资、收购兼并、财务顾问、证券销售、定息收益、衍生产品、资产管理、直接投资等在内的全方位投资银行服务。 编辑本段中银香港和中国银行 中银香港全称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于2001年间由香港宝生银行并入承继中国银行(香港)集团有关银行业务方面之成员(不包括南洋商业银行和集友银行)资产改组而来。中国银行通过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拥有和管理该公司。 中国银行(香港)集团成立于1990年代,由包括但不限于原来以中国银行为首的13家有关银行合并而成。 这些银行分别是: 1、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交通银行香港分行(1998年间遵照国家指示,重新归属交通银行辖管) 2、八家内地成立银行的香港分行:广东省银行、新华银行、中南银行、金城银行、国华商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盐业银行、集友银行 3、两家香港注册的银行:华侨商业银行、宝生银行 4、南洋商业银行(部分分行) 其中南洋商业银行下属的南洋信用卡公司在中银香港改组后成为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BOC Credit Card (International) L),并改为中银香港之附属子机构。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与奥运 2005年2月22日 中国银行作为国内独家经销“北京奥运金”的金融机构,在京成功发行第一组“北京奥运金”本色系列产品。 2005年2月2日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俱乐部成立,北京奥组委向中国银行颁发纪念牌和俱乐部会员证。 2004年12月8日 中国银行和VISA国际组织在京举行了全球首张北京奥运主题的“中银VISA奥运信用卡”的首发仪式。 2004年11月3日 国际奥委会执委、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杰哈德·海博格先生及北京奥组委有关领导一行访问中国银行。 2004年8月23日 中国银行在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为中国奥运健儿举办庆功酒会。 2004年7月22日 中国银行推出第一款奥运题材金融产品——长城VISA欧元卡雅典奥运珍藏版,支持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雅典。 2004年7月14日 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中国银行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十,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 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二百一十五。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新闻 股票代码:601988 股票简称:中国银行 编号:临2007-02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保荐代表人变更的公告 中国银行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于近日接到保荐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银河证券”)的通知,本公司原保荐代表人之一王俊已调离银河证券,不再从事本公司的持续督导工作,银河证券指派张卫东履行本公司的后续持续督导工作。本次变更后, 银河证券指派本公司的保荐代表人为张卫东和王红兵。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 在世界500强2007年以30750。8百万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列第215位;在汶川地震后, 中国银行集团海内外机构和员工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累计已超过23亿元。
你所说我开户啊,同一个银行都可以开好几个帐户。后面你说汇丰银行(广州)开户手续费是多少,我就也不清楚了。
sci的我看的少,有本《金融》是rccse核心,你看下符不符合你的需要
经 济 学(72种)序号 期刊名称 期 刊 信 息1 经济研究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010)68034153 2 中国工业经济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010)68032678 3 世界经济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010)85195790 4 金融研究 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2号2号楼(100800) (010)66195402 66195205 5 会计研究 北京市复兴门外三里河财政部(100820) (010)68528922 6 中国农村经济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010)85195650 7 国际经济评论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5层(100732) (010)85195773 8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法学楼4层(100871) (010)62751488 9 中国农村观察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010)85195649 10 世界经济文汇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200433)(021)65643136 11 经济学动态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010)68051607 1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北京市西城区西斜街36号(100032) (010)66179690 13 农业经济问题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100081) (010)68918705 14 财贸经济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010)68034659 15 财经研究 上海市武东路321号乙(200434) (021)65904345 16 国际金融研究 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号(100818) (010)66594062 66594110 17 改革 重庆市江北区桥北村270号(400020) (023)67767553 18 南开经济研究 天津市卫津路94号(300071) (022)23508250 19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31号(100080) (010)62510762 20 经济学家 四川成都外西光华村55号(610074) (028)87352023 87352177 21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010)85195717
这本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基本可以判定是核心的了
《财经界》杂志的目标:为中央、国务院和各级领导层提供经济管理的决策参考;为国内外广大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其投资方向、投资机会、投资力度,规避风险的重大参考;为各级经济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人员)、政策研究人员提供系统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刊登世界最权威观点的理论文章,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营养。《财经界》杂志来稿要求:来稿应有创新意识,内容充实、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立意新颖、文字简练。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稿件删改权,如不同意,请来稿时注明。由于人力和经费限制,恕不退稿亦不能逐一答复,稿件寄出一个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刊用即赠样刊两本。3.为保证稿件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首页请注明文章题目、作者名称、内容提要(200字以内)、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城市、邮编、电话、电子信箱),正文不再出现上述信息。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严禁剽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多投。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本刊予以追究,今后不再刊发其稿件,并通报作者姓名。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获奖或被其他报刊转载、摘登等,请及时通告本刊编辑部。本刊版权所有,允许转载、摘登和翻译,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投稿请以电子邮件方式寄至编辑部。杂志目录:1、资源陷阱与转型迷失 本刊编辑部; 32、财经名刊名著 李少鹏; 8-93、先行敢试 破解资源型经济转型难题——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 丁吉林;连希蕊; 10-134、山西经济转型的伟大实践 吉喆;丁吉林;尹海琼;潘江涛; 16-235、以煤为基 多元发展 努力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访山西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省转型综改办主任王赋 吉喆;尹海琼; 24-276、山西金融力推综改试验区转型跨越——访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赵志华 尹海琼; 28-297、交通建设大打翻身仗 助推山西经济大跨越 尹海琼; 30-318、山西旅游新跨越:打响“晋善晋美”大品牌 32-359、时代需要转型发展——山西省证监局局长孙才仁访谈 尹海琼; 36-3810、强势环保倒逼山西经济绿色发展 尹海琼; 40-4311、创山西煤炭工业转型跨越新模式 尹海琼; 44-4512、山西非公经济驶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46-4713、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 勇当金融转型主力军——访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行长王雪峰 尹海琼; 48-4914、打造晋商银行的民族品牌——晋商银行董事长上官永清访谈 尹海琼; 50-5115、绿色发展是太钢跻身世界钢铁强企的金钥匙 52-5316、太重集团:驶向世界的制造业巨舰 尹海琼; 54-5517、三箭齐发,阳煤挺进煤化工时代 尹海琼; 56-5718、坚持不懈抓项目 全力以赴促发展 姚志波; 5819、提升产业化经营 推进尚志跨越发展——专访尚志市委书记刘志国 谢冬青; 5920、中国矿泉水之乡唱响农业产业化大戏——访五大连池市委书记王锋 谢冬青; 60-61《财经界》杂志编辑部征稿:苏州工业园区公积金对园区发展建设的促进作用科研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涉农补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新时期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问题浅谈浅析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河北省天然气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浅谈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电信企业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经济下发展新农村商业物流对策研究EVA在国有企业项目投资评价中的运用论城市天然气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票据不合规问题及治理对策地勘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浅谈建筑企业的经济运营策略浅析中国银行业的电子信息平台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维护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加入WTO十年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的回顾与思考中国经济“十二五”期待“核聚变”浅议国库集中支付有效监督对策关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思考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协同关系探讨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股票市场比较分析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走向趋势小议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
金融类杂志核心期刊有: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金融论坛金融理论与实践保险研究证券市场导报中国金融武汉金融上海金融金融与经济财经理论与实践财经投资研究新金融广东金融学院学报浙江金融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经济导刊南方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