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标志《难经》:释《内经》之疑,补《内经》不足《伤寒杂病论》:创立辨证论治体系《神农本草经》:药物学理论导源以上是形成标志,下面是发展标志:《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征候学专著《千金方》: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提出"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证治先河《温疫论》:创"戾气"说《温热论》: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温病条辩》:创"三焦"辨证理论
中医四大典籍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很多啊黄帝内经、素问、黄庭经、问经本草纲目,
大名鼎鼎的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医学著作: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四小经典:《汤头歌诀》《四百味》《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难经》:《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汉族医学着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汉族传统医学著作之一,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学习的源泉。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温病条辨》:此书为温病学的重要代表着作之一,共六卷,系清·吴瑭撰,嘉庆三年(1798)完成,前后化了六年时间。刊行之 后,为医家所重,乃致翻刊重印达五十馀次之多,并有王孟英、叶霖等诸家评注本,或编为歌诀之普及本。今之温病学教材,取该书之说亦最多。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汤头歌诀》:《汤头歌诀》于1694年由汪昂撰写。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馀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者学习。《汤头歌诀》刊印后出现了多种后人续补、增注或改编的作品。其中196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汤头歌诀白话解》,就是较为详明的注释本。《汤头歌诀》现存清刻本、石印本、铅印本50馀种。汪昂(1615-1694年),字讱庵,初名恒,安徽休宁县城西门人。 《四百味》: 《药性歌括四百味》是一本阐释性读物,是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每味药物下分原文、注释、语译、按语四个部分。全书以现代语言对每味药物的品种、来源、产地、药性、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于中医药工作者、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发挥,如他指出,切脉独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脏之气,而不是切按五脏六腑经脉之体,阐发透辟。他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七言诗句写成“体状诗”,对每一种脉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如说浮脉“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短短四句把浮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晰。他还用“相类诗”、“主病诗”,把同一类的各种脉加以归纳,对其在诊断病证方面的意图加以阐发。这就是《濒湖脉学》的全部内容,虽然篇幅不多,但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却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学习脉学的必读著作。 《医学三字经》:《医学三字经》是清代大医学家陈修园先生所着医学启蒙之作,以《内经》、仲景之书为根本,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旨。由此入门习医,可以不入歧途。我以为,此书不仅初学必读,而且是诊家必备,时时研习,常有心得。以诗赞之:医学启蒙三字经,清源正本圣心明。升堂捷径修园指,理法得来可顺行。 以上是现存的 秦汉以前的只存了《黄帝内经》 此外还有《黄帝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旁篇》都已经遗失。 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也算是名著。是迄今为止最早的著作之一。 秦越人(扁鹊)《难经》,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王淑和《针灸甲乙经》,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清任《医林改错》,吴鞠通《温病条辨》,傅青主《傅青主女科》,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等,都是历代的中医学著作。 更多古代中医著作(书目):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内经太素》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中藏经》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 《温热论》 《难经》 《针灸大成》 《濒湖脉学》 《褚氏遗书》 《仿寓意草》 《孙真人海上方》 《柳洲医话》 《伤寒发微论》 《刘河间伤寒医鉴》 《察舌辨症新法》 《跌打损伤方》 《穴道秘书》 《医学源流论》 《医林改错》 《傅青主男科》 《傅青主女科》 《饮膳正要》 《食鉴本草》 《产宝》 《异授眼科》 《肯堂医论》 《敖氏伤寒金镜录》 《杂病治例》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正体类要》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喉舌备要秘旨》 《医医医》 《全生指迷方》 《济生集》 《幼科切要》 《胎产秘书》 《经验麻科》 《内外伤辨》 《虚损启微》 《仙传外科集验方》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类证治裁》 《普济方·针灸》 《临证指南医案》 《医碥》 《医学正传》 《张聿青医案》 《古今医鉴》 《济阴纲目》 《保婴撮要》 《万病回春》 《顾松园医镜》 《古今医案按》 《本草求真》 《医经原旨》 《妇人大全良方》 《灵素节注类编》 《诸病源候论》 《本草新编》 《金匮翼》 《女科经纶》 《得配本草》 《脉诀汇辨》 《类证活人书》 《王旭高临证医案》 《回春录》 《周慎斋遗书》 《婴童百问》 《文堂集验方》 《脉经》 《雷公炮炙论》 《雷公炮制药性解》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肘后备急方》 《金匮要略方论》 《外台秘要》 《圣济总录》 《景岳全书》 《医法圆通》 《育婴家秘》 《外经微言》 《临证实验录》 《女科旨要》 《妇科问答》 《张氏妇科》 《颅囟经》 《伤科大成》 《跌打秘方》 《集验背疽方》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金疮秘传禁方》 《增订十药神书》 《痰疠法门》 《眼科秘诀》 《尤氏喉科秘书》 《白喉全生集》 《喉科秘诀》 《包氏喉证家宝》 《慎疾刍言》 《诊家枢要》 《重订囊秘喉书》 《眼科心法要诀》 《焦氏喉科枕秘》 《经络考》 《知医必辨》 《伤寒九十论》 《女丹合编选注》 《针灸易学》 《子午流注说难》 《正骨心法要旨》 《重订灵兰要览》 《推求师意》 《洪氏集验方》 《达生编》 《医学传灯》 《洗冤集录》 《医门法律》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外科心法要诀》 《幼幼集成》 《古今名医汇粹》 《卫生宝鉴》 《本经逢原》 《本草从新》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证治汇补》 《高注金匮要略》 《石室秘录》 《儒门事亲》 《明医指掌》 《类经图翼》 《目经大成》 《外科大成》 《医原》 《丹溪治法心要》 《友渔斋医话》 《金针秘传》 《妇人规》 《轩岐救正论》 《松峰说疫》《陆地仙经》 《养生秘旨》 《诸脉主病诗》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吴普本草》 《曹仁伯医案论》 《白喉条辨》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麻疹备要方论》 《口齿类要》 《诊脉三十二辨》 《伤科补要》 《千金食治》 《性命要旨》 《医医小草》 《中医之钥》 《止园医话》 《医学传心录》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时病论歌括新编》 《景景医话》 《本草蒙筌》 《麻疹阐注》 《中风论》 《脉确》 《神应经》 《伤寒捷诀》 《产鉴》 《刘涓子鬼遗方》 《幼幼新书》 《疡医大全》 《续名医类案》 《医学入门》 《证类本草》 《医述》 《类经》 《杂病广要》 《中国医籍考》 《证治准绳·幼科》 《张氏医通》 《医学衷中参西录》 《证治准绳·类方》 《证治准绳·女科》 《证治准绳·疡医》 《证治准绳·杂病》 《寿世保元》 《辨证录》 《医方考》 《卫生易简方》 《症因脉治》 《外科正宗》 《医学摘粹》 《丹台玉案》 《丹溪心法》 《医学心悟》 《王氏医案绎注》 《吴鞠通医案》 《针灸资生经》 《针灸甲乙经》 《审视瑶函》 《急救广生集》 《外科理例》 《华佗神方》 《重订广温热论》 《孙文垣医案》 《麻科活人全书》 《本草思辨录》 《本草崇原》 《幼科释谜》 《医学实在易》 《脉症治方》 《尤氏喉症指南》 《跌损妙方》 《外科十法》 《临症验舌法》 《韩氏医通》 《奇经八脉考》 《证治心传》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市隐庐医学杂着》 《一草亭目科全书》 《食疗本草》 《海药本草》 《本草衍义》 《汤液本草》 《本草备要》 《急救便方》 《本草易读》 《马培之医案》 《伤寒补例》 《宜麟策》 《理虚元鉴》 《广嗣要语》 《女科指要》 《竹泉生女科集要》 《凌临灵方》 《塘医话》 《察病指南》 《温病指南》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妇科秘方》 《质疑录》 《小儿痘疹方论》 《丛桂草堂医案》 《青囊秘诀》 《对山医话》 《疫疹一得》 《医学读书记》 《救伤秘旨》 《女科秘旨》 《饮食须知》 《宁坤秘籍》 《伤寒医诀串解》 《寿世传真》 《医学纲目》 《古今医统大全》 《医宗金鉴》 《删补名医方论》 《格致余论》 《疠疡机要》 《冯氏锦囊秘录》 《仁术便览》 《温热经纬》 《仲景伤寒补亡论》 《丁甘仁医案》 《金匮玉函经二注》 《金匮要略浅注》 《胎产心法》 《明医杂着》 《温病条辨》 《伤寒大白》 《读医随笔》 《推拿抉微》 《外科证治全书》 《血证论》 《竹林女科证治》 《儿科要略》 《丹溪手镜》 《医宗己任编》 《养生导引秘籍》 《时病论》 《伤寒贯珠集》 《内经评文》 《伤寒六书》 《冷庐医话》
中医典籍可分为医经、医论、本草、医方、医案、医话等,比较有名的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名医类案等等。其中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被并称为四大医书。如果你的古汉语基础很好的话,建议你看看中医古书专写走方医秘籍绝活的《串雅内外编》,就能明白很多知识,学到很多本事で。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中医药辞典《说文解字》《尔雅》等我国古代的字典、辞典,虽有某些中医药的词目,但毕竟不是专业的中医药辞书;《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中医药类书,虽将某些内容的文献资料按照时代先后编排在一起,但体例规范都不符合辞典的基本特征与要求。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中医药辞典的桂冠,当属谢观主持编纂的《中国医学大辞典》。谢观,字利恒,是近代中医界的风云人物,当时的中医学校、学会、杂志等机构都争相延聘,其“美髯公”的照片也频频登载于各种报纸杂志,但都没有关于其早年学习与工作经历的介绍。综观其同乡吕思勉于1935年4月1日撰写的《谢利恒先生传》及其弟子陈存仁于1951年3月所作的《谢利恒先生传记》,谢观在1917年出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长之前的大致履历是:谢观的父亲谢钟英为地理学大家,少年时代的谢观聪颖好学,承继家学,12岁便读完了四书五经,并对中国古今山川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15岁入常州致用精舍,致力于经史舆地之学。21岁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05年以地理之学应邀赴广州府中学任教,成为名藻南粤的地理名师。1908年因母亲不服岭南水土,辞归上海,入商务印书馆就职,编纂地理图书;不久即被上海澄衷学堂聘为校长。1911年后,回故里武进主管教育,两年之间便使全县教育成绩名列全国第二。1914年“仍入商务印书馆,主纂地理书籍”。很明显,35岁之前的谢观既无学医经历,更不以医为业,何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编辑完成收罗宏富、剖析详明、体例新颖的中医药辞书呢?《中国医学大辞典》“谢润”条云:“字葆初,清武进县附生……著有《医学经纬》五十卷,未及刊行。其孙观,因其原稿而分析扩充之,成《中国医学大辞典》。”我们从此可以很容易地知道,谢观是以其祖父没有刊行的《医学经纬》原稿为蓝本,“更以历代学说制为条释”,“证以新说,决其取舍”,扩编而成《中国医学大辞典》的。全书“搜集之名词,以中国原有医书所载者为限,故定名为《中国医学大辞典》”。所辑词目,包括病名、药名、方名、身体、医家、医书、医学七大类,共三万七千余条目,约计三百五十余万字。排列方法以首字笔画为序,首字相同者则以次字笔画为序。为方便检索,还编有《辞头索引》《辞条索引》。《中国医学大辞典》于1921年7月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1926年7月修订再版,1933年8月再次出版,并注明为“国难后第一版”。1951年陈存仁说:“出版迄今,凡经三十二版,达百万余部,行销地区,几遍及通商各国。”新中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为了配合中央政府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分别于1954年12月、1955年4月与8月三次重印发行。毋庸讳言,《中国医学大辞典》某些词条的注释确实存在着错讹之处,早在1928年余择明即在《卫生报》撰文指出将树脂的音译名“拔尔撒摩”误为药物实名(《中国医学大辞典订误一则》),1933年杨彦和在《医界春秋》上更是明确提议应全面进行补充修正(《中国医学大辞典有补正之必要》)。若以现今通行辞书体例来衡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至今仍不失为嘉惠医林、启迪后学的重要工具书。关于编写缘起,吕思勉在《谢利恒先生传》中说:“治中国医学者,谋编辞典,以谂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以属君。”而谢菊曾《涵芬楼往事》却说:“谢观……初在国文部编辑中小学地理教科书,后调至字典部参加编纂《中国医学大辞典》和《中国名人大辞典》。”究竟是中医学界要求商务印书馆组织编写,还是商务印书馆自行发起编撰,已难以知晓。对于编撰起止时间,谢观在《中国医学大辞典》1921年版的“序言”中说:“民国初元,不佞忝长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即有志补救此弊,而事体既大,措注为难。继念举要删繁,莫如辞典。乃合全校员生,互相考校,凡典籍所载……莫不条分缕析,博采兼搜,删其复重,裁其空论,约辨难攻讦之旨,省浮泛藻饰之词,程功至六七年……民十之春,初版竣事。”由此看来,开始编撰的时间在1917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立之后,完成于1921年春天,历时四年之久。但却又说“程功至六七年”,时间上就不能吻合了。不过,若从谢观第二次入职商务印书馆的1914年算起,到1921年出版,倒正好是“六七年”的时间。至于参加编写的人员,陈存仁在《谢利恒先生传记》一文中说:“辅助《辞典》工作者得十二人,焚膏继晷,日夜辛勤,屡删屡增,数易其稿,历时八载,书乃告成。将付剞劂,不意此十二人中,积劳而病殁者二人,撄疾而获治者四人。”这应该说的是1921年“初版”时的情况。到1926年“再版”时,参加修订的人员达66人之多,“门人参订”名单见于1954年商务印书馆“重印本”,是目前为止所有的《中国医学大辞典》版本中,唯一保留有编写人员名单者。此外,1952年吕思勉在《自述——三反及思想改造学习总结》一文中说:“一九一九年,入商务印书馆,助谢利恒君编辑《中国医学词典》。予于医学,本无所知,而先外王父程柚谷先生、先舅氏均甫先生、先从舅少农先生,皆治汉学而兼知医,故予于中国医书之源流派别,略有所知。谢君本旧友,此时此书亟欲观成,乃将此一部分属予襄理。至暑假中事讫。”由此可知,吕思勉也曾经参加过《中国医学大辞典》的编撰工作。“至暑假中事讫”,是说吕思勉负责的部分于1919年暑假完成,还是整部《辞典》编撰告竣,我们已很难考证清楚了。
中国古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典籍有《千金方》《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中医药学典籍,比如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回答 您好亲,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素问》和《灵柩》两部分。后来秦越人扁鹊著的《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两汉时期诞生了我过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伤寒论》 4、《本草纲目》 明 李时珍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更多3条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李时珍《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清朝《医宗金鉴》。
太多了啊 列举一下吧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近代医学名著 《古今图书集成》 可能还有很多吧 就知道这些了~~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近代医学名著 《古今图书集成》……
中国古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典籍有非常的多,黄帝内经,千金方,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标志《难经》:释《内经》之疑,补《内经》不足《伤寒杂病论》:创立辨证论治体系《神农本草经》:药物学理论导源以上是形成标志,下面是发展标志:《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征候学专著《千金方》: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提出"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证治先河《温疫论》:创"戾气"说《温热论》: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温病条辩》:创"三焦"辨证理论
看来上面二未都不是学中医出身的如果是科班出身怎么会不写 伤寒论 和 金贵呢 还有 瘟疫论 中医专业的学生要学四大经典 就是 伤寒 金贵 瘟病 内经
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分别《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千金翼方》、《本草纲目》。
(1)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2)战国: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3)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4)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5)隋唐:①我国的一些外科手术,如拔牙、血管结扎等,是世界上最先进的。②隋朝太医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古代医学史上探讨病因、病理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著作。③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④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⑤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6)北宋:①医学以小儿科、产科和针灸科最著名。②《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儿科著作。③《十产论》是著名的产科著作。④针灸学家设计了便于医术学习的针灸铜人模型。⑤《洗冤录》是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所著,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书籍。⑥王安石变法时设太医局,局内办有医学校。(7)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于东汉末年(公元25-200年)问世。全书载药365种,按药的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能补养、无毒、可久服;中品120种,能治疗补虚、无毒或有小毒,应斟酌病情使用;下品125种,多为活性强的专科治疗用药、毒性大、不可多服、久服。《名医别录》:现原书已失,本书是以《本经》为基础增添了一些新内容而成的。《本草经集注》:是梁陶弘景于公元492-500年间著成,全书收载药物730种,采集注《本经》和《名医别录》各365种。陶氏把自己的补充和发挥材料,用注的形成放在书后,故称“集注”。本书一最大特点是作者创用了“朱墨分书、大小结合”的文献标志法。即用朱(红字)写《本经》、用墨(黑字)写《名医别录》,陶氏把自己的注文以小字墨书。《新修本草》:是由唐王朝政府出面组织苏敬、李静22人集体编修的。历时3年(公元675-659年)完稿,定名为《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共54卷,载药844种。全书分为药图、图经(对药图的注解)和本草三部分。归纳和总结了唐以前的药学成就。本书以图文对照的写法,开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是个创举。书成后很快传入日本。《新本草》是由官府组织编写并颁布施行的,成为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比19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还早880多年。本书在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成就,而且对后和国外的药学发展也有深远影响。《证类本草》:宋代医药学有较大发展,这与王安石的变法,沈括的科学实践和医药学家唐慎策的卓越贡献分不开。此期的本草著述较多,如收载药物983种的《开宝本草》、载药1082种的《嘉佑本草》、苏颂编撰的《图经本草》以及《证类本草》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证类本草》是《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简称。是成都名医唐慎微在掌禹锡的《嘉佑本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基础上,注重收集民间单验方,参考各家名著,采纳经史传记,佛书道藏等500多种书中的药物资料并结合本人临床经验编著而成的。本书罗广泛,记述详尽,共载药1764种,附方3000余,并有各药图谱和炮制方法,堪称一本集历代本草学之大成文作,不仅对宋代以前药学内容是一次系统整理和充实,还对保存历代本草文献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它是完整流传至今的最早本草专著。本书经宋政府的三次官宦修校,分别称《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公元1108年),《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116年)和《绍兴校定经史证类轿急本草》(公元1159年)。前后版本的内容虽无较大变动。但纠正的当时本草学的错漏,成为历代官修本草的鼎盛时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制剂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制药法典。该书有配方标准、制造技术标准。《汤液本草》出于元代名医张好右之手。全书共三卷,上卷载名医李东垣《用药法象》,中、下卷以阴阳五行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论述药性。根据药物归经,结合气味、阴阳升降等理论加以阐发。可惜原著已失传。《本草纲目》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是比较重视医药事业发展的,朱元璋曾说过:“三皇继天立极,开万世教化之原,泊于药师可乎?”其意思是说三皇以来都离不开药师。故于1369年建御药房,设药典局和相应的官职。后来的几代皇帝都比较重视药学的发展,出现了象李时珍、刘方泰和缪希雍等著名药学家。他们的著作《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和《炮制大全》等,对后来的药学发展影响很大。《本草品汇精要》全书42卷,载药1815种,是刘文泰等于1505年编纂,文字简洁精练、朱墨文书,并对以彩图惜原稿流失。《本草纲目》是伟大医学家李时珍用毕生精力,广搜博采,参阅800多种书,行程成里实地考查,亲身实践,历时27年完成的一部科学巨著。全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附图1109幅,新增药物374种,分为52卷16部62类,约200万字。采用正名为纲,附释为目的办法,“以纲带目,纲举目张”,故书名叫《本草纲目》。节中详细论述了药物的性能功用,炮制方法等内容。对药物分类在集历代本草大成基础上,又有发展。采取“析族分类”的科学方法,先将药物分为矿物药、植物药和动物药,综合了16世纪前的矿物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知识。在药物排列中,多有符合自然演化分类区系之处,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在科技史上的辉煌成就,远远超出了本草学的范畴。所以该书一出版(1596年)就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不仅风行国内,并从17世纪初便在国外广泛传播,已有多种文字译本,成为世界上有名的文献。《本草纲目拾遗》和《植物名实图考》(1661-1911年):分别由赵学敏和吴共浚编写、收载了《本草纲目》未收载的药物716种,并对《本草纲目》中记述不详的205种药物予以增修纠错。不仅拾《本草纲目》的遗漏,且多有出自作者本人收集观察研究所得。全书于1765年刊行,是继李时珍之后,又一次对古代药学成就的总结。《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是一部药用植物学兼药学的专著。全书收载了药用植物1714种,分为38卷,图文并茂,每种药用植物图之下,介绍其药用价值、药用部位、治疗效能,还对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详加考订。是吴其浚根据自己毕生实地考查,参阅大量文献研究写成的。既有对前人著述的补充和匡谬,又有个人见解,是科学价值很高的植物学和药的重要典籍。
国古典文献。在我国香港地区,1999年7月立法通过《中医药条例》,根据该条例成立了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负责制订及实施各项中医药的规范管理措施。在我国台湾省,其将2004年定为中药品质(量)管(理)制启动年,并制订了中医施政目标行动要点。其他还有罗马尼亚、波兰、奥地利、保加利亚、俄罗斯和前苏联各国、阿根廷、墨西哥以及非洲、阿拉伯市场,等等。此外,据WHO统计,目前全球约有40亿人在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数的80%。
中医医书古代文籍:中医古籍一 《灵枢》 《素问》 《脉经》 《难经》 《脉确》 《穴位》 中医古籍二 《温热论》 《血证论》 《药性赋》 《辨证录》 《脾胃论》 《方剂学》 中医古籍三 《中药学》 《针灸学》 《医经读》 《三消论》 《血证论》 《伤寒论》 中医古籍四 《金匮要略》 《古方八阵》 《中药大全》 《痧胀玉衡》 《神农本草》 《本草纲目》 中医古籍五 《方剂索引》 《灵药秘方》 《医学入门》 《四圣心源》 《针灸神书》 《医方集解》 中医古籍六 《医林改错》 《濒湖脉学》 《针灸歌赋》 《温病条辨》 《黄帝内经》 《更多古籍》以上便是我对您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谢谢。 评价答案您已经评价过!好:5 您已经评价过!一般:0 您已经评价过!不好:0 您已经评价过!原创:5 您已经评价过!非原创:0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