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只能用于国内标准文献的分类吗

发布时间: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只能用于国内标准文献的分类吗

你知道文献资料分为哪些类型吗

社会、艺术、自然、科技

文献分类法,是依照文献的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的方法。它是在文献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文献工作者而言,熟悉文献分类法是为了更科学地组织和揭示文献;对一般读者而言,掌握文献分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了解文献和文献。 一、四分法成为古代文献分类方法的主流。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类,附道经、佛经。类目如下: 经部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 谶纬 小学 史部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谱系 簿录 子部 儒 道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医方 集部 楚辞 别集 总集 道经附 经戒 饵服 房中 符录 佛经附 大乘经 小乘经 杂经 杂疑经 大乘律 小乘律 杂律 大乘论 小乘论 杂论 记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西学东渐和新的科学文献的大量涌现,中国传统的四分法已不能适应文献的需要,于是出现了许多种过渡性的文献分类法。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应用得最为广泛。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1971年北京图书馆等36个单位组成编辑组开始编制,1973年编成试用本。197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1版。198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2版,1990年出版第3版。1999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第4版。第4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设有22大类,各大类用汉语拼音字母作标记符号,具体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文献分类法,是依照文献的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的方法。它是在文献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文献工作者而言,熟悉文献分类法是为了更科学地组织和揭示文献;对一般读者而言,掌握文献分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了解文献和文献。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类,附道经、佛经。类目如下:  经部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 谶纬 小学  史部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子部 儒 道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佛经附 大乘经 小乘经 杂经 杂疑经 大乘律 小乘律 杂律 大乘论 小乘论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只能用于国内标准文献的分类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简称中标分类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的类目设置以专业划分为主,适当结合科学分类。序列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本分类法采用二级分类,一级主类的设置主要以专业划分为主,二级类目设置采取非严格等级制的列类方法;一级分类由二十四个大类组成,每个大类有100个二级类目;一级分类由单个拉丁字母组成,二类分类由双数字组成。

文献分类方法(简称分类法)是由许多类目根据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分类体系,并用标记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和固定其先后次序。它是情报图书部门日常用以类分文献、组织藏书的工具。文献分类法的表现形式是分类表,因此习惯上常将分类法和分类表等同于一个概念。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即文献分类法并不单纯是一份分类表和该表的说明,还应包括分类的实践。分类法有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有:等级分类法,标题分类法,组面分类法(或叫冒号分类法),二进位分类法,十进分类法,字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人为分类法,主题分类法等。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020。化工技术部已要求97年1月1日起报批的国家标准和正式出版的行业标准,都要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要求标注ICS分类号。为了便于化工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化工作人员正确使用。标注ICS分类号。我们在对化工产品原来采用的中国标准文献分类与ICS分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化工产品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与ICS分类号对比表。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简称中标分类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的类目设置以专业划分为主,适当结合科学分类。序列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本分类法采用二级分类,一级主类的设置主要以专业划分为主,二级类目设置采取非严格等级制的列类方法;一级分类由二十四个大类组成,每个大类有100个二级类目;一级分类由单个拉丁字母组成,二类分类由双数字组成。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属于

你知道文献资料分为哪些类型吗

GB GB/T

文献分类法,是依照文献的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的方法。它是在文献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文献工作者而言,熟悉文献分类法是为了更科学地组织和揭示文献;对一般读者而言,掌握文献分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了解文献和文献。 一、四分法成为古代文献分类方法的主流。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类,附道经、佛经。类目如下: 经部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 谶纬 小学 史部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谱系 簿录 子部 儒 道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医方 集部 楚辞 别集 总集 道经附 经戒 饵服 房中 符录 佛经附 大乘经 小乘经 杂经 杂疑经 大乘律 小乘律 杂律 大乘论 小乘论 杂论 记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西学东渐和新的科学文献的大量涌现,中国传统的四分法已不能适应文献的需要,于是出现了许多种过渡性的文献分类法。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应用得最为广泛。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1971年北京图书馆等36个单位组成编辑组开始编制,1973年编成试用本。197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1版。198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2版,1990年出版第3版。1999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第4版。第4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设有22大类,各大类用汉语拼音字母作标记符号,具体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的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英国、匈牙利和西班牙把UDC定为国家标准。苏联则规定UDC为类分科技文献的分类法。许多国家出版的期刊论文和特种技术资料都标有UDC类号。中国国家标准(GB)上也标有UDC的类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P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英国、匈牙利和西班牙把UDC定为国家标准。苏联则规定UDC为类分科技文献的分类法。许多国家出版的期刊论文和特种技术资料都标有UDC类号。中国国家标准(GB)上也标有UDC的类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