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青岛滨海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青岛滨海学院学报

曾在国内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灰色模型在海外客源市场预测中的应用》、《秦皇岛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等14篇(含1篇CSSI刊物,4篇核心期刊)。参与《河北省沿海地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等4项省级、市级纵向课题,《唐山市迁西县青山口村乡村旅游规划》等4项市级横向课题。参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的《旅游文学鉴赏》、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的《旅游学》2部著作。2010年主持青岛滨海学院校级课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灰色预测模型及应用》,统计与决策 2011,15(核心,CSSCI)《灰色模型在海外客源市场预测中的应用》,统计与决策,2008,17(核心,CSSCI)《秦皇岛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特区经济,2008,6(核心)《基于灰色模型的旅游流量预测方法探讨—以河北省为例》,商场现代化,2007,5(核心)《石家庄旅游购物品开发的非价格竞争对策》,集团经济研究,2007,6(核心)《秦皇岛市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对策研究》,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重庆和成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重庆旅游饭店业的SWOT分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河北省开发滨海旅游模式研究》,燕山大学学报,《抗战时期重庆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及原因分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中国观光农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九江学院学报,2006,《从“非典”时期看网络技术在中国旅游业的应用》,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重庆市发展游艇旅游的条件和对策研究》,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1. 参与河北省2007年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沿海地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074572262),已结题参与秦皇岛市2007年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秦皇岛沿海地区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化研究及创新开发战略(2007-2008软科学),已结题正参与河北省教育厅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产业集群的河北省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S080407)正参与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旅游英语教材的评估与选择研究(O8020056)5.参与2008年河北省唐山市旅游局《唐山市迁西县青山口村乡村旅游规划》项目,已结题6.参与2008年河北省唐山市旅游局《唐山市迁西县新店村乡村旅游规划》项目,已结题7.参与2008年河北省唐山市旅游局《迁安市徐流口村乡村旅游规划》项目,已结题8.参与2008年河北省唐山市旅游局《唐山市陶瓷博览园规划》项目,已结题 主持青岛滨海学院2010年校级课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2010R 06) 1.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旅游文学鉴赏》一书,副主编,2009年3月出版2、中国旅游出版社《旅游学》一书,参编,2009年6月出版

1、学校全称:山东工商学院  2、校址:山东省烟台市滨海中路191号  3、办学性质:公办  4、院校性质:中央和省共建,以山东省管理为主  5、层次: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6、学校招生代码:11688  7、学校简介:山东工商学院,原名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始建于1985年12月,1998年9月由原煤炭部管理改为中央与山东省共建,以山东省管理为主,2003年2月更为现名。学校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兼有文、法、理、工等6个学科门类,是一所教学型、多科性、有特色的财经类高等学校。  学校坐落在“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是省级花园式单位和文明校园。学校占地1392亩,校舍建筑面积46万余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20万册,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编辑出版有《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煤炭经济情报》2种学术期刊。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工商管理等4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7100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153人,其中教师755人,教授97人,副教授252人,博士14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百人工程”理论人才等20名。学校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统计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服务外包软件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加高等应用技术学院13个二级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和大学外语教学部等4个基础课教学部,煤炭经济研究院、半岛经济研究院等22个科学研究院(中心、所)。  学校重视科研与学科建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统计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煤炭企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半岛经济研究2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煤炭经济和半岛经济研究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和区域优势。有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数学(数量经济学方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经济法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金融学方向)、旅游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理论、英语(论坛)语言文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20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2009年,学校管理学科进入中国大学管理学前100名。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教育部发展规划项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等纵向项目384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46部;在《中国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711篇,三大检索论文199篇;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74项。  目前学校拥有操作系统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项目管理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拥有经济数学基础(一)、计算机学科导论、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统计学、行政法学、操作系统、基础会计、技术经济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10门省级精品课程,工程管理、统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等5个省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经济数学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等3个省级教学团队。2009年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国家竞赛中屡获大奖。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优秀高校、共青团规范化建设优秀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和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设有国际交流学院,具有中外合作办学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已与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秉承“惟平惟准,近知近仁”的校训,全面实施“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积极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生态校园,为建设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而奋斗。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国家期刊奖国家“双效”期刊华东地区及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能上的不错,我是青岛大学的,医学院是我们学校最好的专业,这个学院的学术氛围很好,不过在里面肯定会觉得压力大,因为大家都忙着考研什么的,不过比较好的是,今后的工作不用太担心,这点挺让人羡慕的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改为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能上的不错,我是青岛大学的,医学院是我们学校最好的专业,这个学院的学术氛围很好,不过在里面肯定会觉得压力大,因为大家都忙着考研什么的,不过比较好的是,今后的工作不用太担心,这点挺让人羡慕的

是青岛大学分数最高的专业,也是王牌专业,在山东排第二,在全国小有名气,这几年临床医学在全国的排名稳定在20名左右.青大环境不错,学医的人普遍比较刻苦,学习氛围还不错.但学医很苦,要想进大医院不念到博士是不行的,所以祝你好运啦~

青岛大学医学院坐落于中国美丽的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市中心,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她创建于1946年,称为“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独立建院,改称青岛医学院,1993年为适应国家及青岛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并入青岛大学,即称“青岛大学医学院”。学院现拥有“生理学”和“眼科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学院设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9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为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2002年2月教育部批准该专业增设七年制。学院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1个一级专业学位博士点,6种专业学位类型23个专业学位领域;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校本科生37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800多人,留学生170人,在职研究生10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5000人。学院有专任教师2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8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有7所附属医院和5所教学医院,可供教学实习的床位18000余张。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重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大力发展科学研究。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眼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生理学),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5个,研究机构10余所。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影像解剖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生理学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十一五”期间,全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0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64项。学院仪器设备先进,总值3千万元。图书馆藏书5万册,并配有先进的光盘检索系统和网络查询系统。《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齐鲁医学杂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眼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有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14个,研究机构10余所。“十五”期间,承担全国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1部,主编和参编国家规划教材50余部;获全国高校医药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卫生部优秀CAI课件奖3项,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学院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477项,其中“863计划”项目、“973前期研究专项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40余项;共获得各级科研奖励215项;出版学术专著93部,发表学术论文1242篇,鉴定科研成果212 项。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专业设置1、小学教育专业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精于素质教育、能胜任小学多门课程教学以及从事小学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目前有全科培养和分科(语文和数学两个方向)培养两种模式。 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拥有多名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和青年卓越人才,教学科研业绩突出,多人次获得青岛大学以及师范学院的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多次获得师范学院科研先进单位。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培养,在历年教师考录工作中居于师范学院个专业前列,多次获得就业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副教授以上师资队伍 1、马勇军 男,教育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大学2013、2014年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兼任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担任过《科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技能大赛二等奖。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科研成果突出,每年都被评为师范学院科研先进个人。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荣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宋庆龄青少年发明创造”全国优秀园丁奖和全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 2、王芳 女,学前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先后任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游戏、学前课程论、家庭教育学、学前健康领域教育、教育学(院公共课)、教育的心理与哲学基础(研究生)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家庭教育研究。发表《当前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面临的挑战》、《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教育研究中的生态学:从隐喻到方法论》、《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促进系统评介》、《试论幼儿园概念转变教学的现实必要性》、《幼教师资职前培养层次提升的背景、路径及问题》等多篇论文。承担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向经验建构的幼儿园发展性教学研究》、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促进系统构建研究》、青岛市教育系统委托调研课题《关于完善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关于完善青岛市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获2012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出版著作和教材2部:《优秀幼儿教师6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幼儿园课程》。 3、孙玉洁 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曾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多年。曾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师的培养培训、幼儿园管理、学前社会领域教育等。主持完成山东省“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编著全国教师教育教材1部,参编教育类著作4部,在核心期刊独立发表教育论文20余篇。 4、何京玉 女,博士,副教授。曾从事多年幼儿园实践工作,有丰富的一线经验,精通日、韩多种语言,曾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幼儿教师教育比较研究,在中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日本幼儿教师教育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多篇论文。 5、苏静 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2014年入选青岛大学卓越青岛教师。师从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任青岛嘉峪关学校语文教师兼班主任,2001年荣获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2003年独创“苏静魅力诗词”特色课程,赴全国100多所大、中、小学进行“诗教”专题报告及骨干校长、教师培训百余场。2010年荣获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校三等奖。指导的学生荣获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008年至今,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先后在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中华儿童诗意课》、《不一样的诗词课》、《苏静魅力诗词》等七部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专著,总计130万字。其中《新生来了》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3年最受教师欢迎的百佳图书”,《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获青岛市优秀科研成果奖。2、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是青岛大学特色品牌专业,是师范学院重点发展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能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保育、教育、研究和管理的教师、行政人员和研究人才。学前教育专业拥有多名国内外名校毕业的学前教育博士,学科齐全,教学科研优势明显,多次承担省级骨干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多人次获得青岛大学以及师范学院的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多次获得师范学院科研先进单位。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培养,和多所幼儿园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在历年教师考录工作中居于师范学院各专业前列,多次获得就业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副教授以上师资队伍 1、马勇军 男,教育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大学2013、2014年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兼任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担任过《科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技能大赛二等奖。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科研成果突出,每年都被评为师范学院科研先进个人。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荣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宋庆龄青少年发明创造”全国优秀园丁奖和全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 2、王芳 女,学前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先后任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游戏、学前课程论、家庭教育学、学前健康领域教育、教育学(院公共课)、教育的心理与哲学基础(研究生)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家庭教育研究。发表《当前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面临的挑战》、《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教育研究中的生态学:从隐喻到方法论》、《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促进系统评介》、《试论幼儿园概念转变教学的现实必要性》、《幼教师资职前培养层次提升的背景、路径及问题》等多篇论文。承担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向经验建构的幼儿园发展性教学研究》、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促进系统构建研究》、青岛市教育系统委托调研课题《关于完善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关于完善青岛市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获2012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出版著作和教材2部:《优秀幼儿教师6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幼儿园课程》。 3、孙玉洁 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曾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多年。曾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师的培养培训、幼儿园管理、学前社会领域教育等。主持完成山东省“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编著全国教师教育教材1部,参编教育类著作4部,在核心期刊独立发表教育论文20余篇。 4、何京玉 女,博士,副教授。曾从事多年幼儿园实践工作,有丰富的一线经验,精通日、韩多种语言,曾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幼儿教师教育比较研究,在中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日本幼儿教师教育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多篇论文。 5、苏静 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2014年入选青岛大学卓越青岛教师。师从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任青岛嘉峪关学校语文教师兼班主任,2001年荣获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2003年独创“苏静魅力诗词”特色课程,赴全国100多所大、中、小学进行“诗教”专题报告及骨干校长、教师培训百余场。2010年荣获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校三等奖。指导的学生荣获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008年至今,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先后在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中华儿童诗意课》、《不一样的诗词课》、《苏静魅力诗词》等七部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专著,总计130万字。其中《新生来了》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3年最受教师欢迎的百佳图书”,《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获青岛市优秀科研成果奖。3、应用心理学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心理学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学校(包括特殊教育学校)都需要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工作者,以提高管理和生产的效能、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学迅速成为当代之显学。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始建于2004年,心理学系成立于2006年。该专业面向青岛地区招生,报名者年年增加,迄今已有三届毕业生,先后有20余名同学考取研究生深造。 应用心理学专业旨在为教育教学、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等领域培养心理学人才,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素养提高与实践技能掌握的有机结合。通过几年的建设,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逐渐成熟,学科发展走向正轨,已成为青岛大学特色学科。心理学系内设心理学实验室和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自闭症研究中心)。 (1)心理学实验室下设基础心理实验室、生物反馈实验室,正在筹建脑电实验室和眼动实验室,拥有各类实验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数十台套,包括北大青鸟、华东师大科教仪器厂生产的实验仪和实验台,心灵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心理实验系统和心理测评系统、多参数生物反馈系统、中科院认知能力评估系统等,可开展常规实验数十项,并具有一定开展实验研究的条件。 (2)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下设团体辅导室、个体咨询室、行为观察室、感觉统合训练室等,在满足临床方向课程教学需要的同时,开展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自闭症干预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蒲公英”心理服务热线平台(85956095),面向校内外提供心理学专业服务。 心理学系现有专职教师11人,80%以上教师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是一支比较年轻、富有朝气的教师队伍。专业课教师:周东明、时建朴、李晓、丁月增、陈兴华、兰玉萍、胡琳丽、黄艳、张黎。4、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发展 新世纪,为适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青岛大学于2001年开始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2002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正式建置青岛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每届招生40人以内,本专业师生比为1:10,专业教学完全采用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配有学业发展指导教师——学业导师,以班级为单位配有班主任和辅导员。2011年建立硕士学位点,成为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研究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遵循“双重专业基础、多元领域发展”的理念,即夯实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和由现代教育思想主导的知识传承与建构基础,实训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育环境建设与运维、数字媒体资源创作、人力资源培训与知识管理等多元领域发展的基本能力;为本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学术深造和进入社会的事业发展,搭建坚实的素质能量平台。经过本专业培养合格的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能够从事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育技术装备、信息化环境建管与运维等教育教学发展支持工作;能够胜任企事业的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信息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教育类、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研究生。 截至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平均考研率:5%,平均就业率:5%。培养规格 本科4年。授予理学士学位。具体培养规格要求: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恪守职业道德,具备与时俱进的学与教理念;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具备优良的科技、文化、艺术和信息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体魄强健,心理健康,自尊自律;具备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基本修养和国家教师执业资格。 3.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技能和研究方法;具备学习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理解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方法、实践和发展趋势,可从事相关课题研究。 4.具备基本应用软件和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教学及应用指导、数字媒体与影视作品创作、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技术装备规划与运维、项目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等专业能力。 5.具有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翻译能力,能用英语撰写专业文摘和语言交流。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简介 学院的前身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其历史沿革可追溯到1951年成立的青岛教师业余进修学院。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青岛师范专科学校与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改名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15年12月,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单位调整,重新组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并成立青岛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学院以教师教育为根本任务,主要承担为青岛地区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职能。现有教育学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涵盖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思想政治、英语等8个学科领域),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900余人,教职工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教授3人,副教授17人,博士20人,硕士21人)。设有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青岛大学培训基地、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青岛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心理学实验室等研究、培训机构,是山东省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创刊于1982年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更名为《山东高等教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院以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学院为目标,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和教师专业化的导向,大力加强教师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学科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学术性与师范性和谐统一、综合性与适应性有效结合、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一体并重、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有机渗透、教学技能与教育智慧协调发展、业务素质与师德修养全面提高”的教改方略,初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先导,中小幼教师教育纵向衔接,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贯通”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为地区教育振兴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 今后,学院将以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推进高水平教师教育学院建设,力争成为国内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成功范例。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实体书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