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专利受让人能否对受让前的侵权行为主张损害赔偿

发布时间:

专利受让人能否对受让前的侵权行为主张损害赔偿

是否有效,要看你们的合同是怎么样约定的

专利权概念: 专利权系授予专利权人或者他的合法受让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享有法律所赋予之排他地位,是具有高度排他性效力之权利,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排除他人未经专利权人或者他的合法受让人同意而实施其专利之行为。亦即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人未经专利权人或者他的合法受让人同意,绝对不可制造、贩卖、使用或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否则就是一种专利侵害的行为。此外,于非专利物品或非专利方法所制物品上,盗用专利权人名义,附加请准专利字样,或足以使人误认为请准专利之标示,亦属一种假冒他人专利之专利侵害行为。故有专利侵害之行为人应承担法律责任,受法律制裁。 专利权是如何授予的? 获得专利权的第一步是提交专利申请书。专利申请书中一般需有发明名称,以及对其所属技术领域的说明;还必须包括该发明的背景和说明书。这种说明书必须语言清楚并包含足够细节,使该领域中具有中等知识的个人能使用或实现该发明,而且还常常附有直观材料,例如附图、平面图或设计图,以对发明作出更好的说明。申请书中还需有各种"权利要求书",即确定专利所予保护的范围的信息。 专利权人发现专利侵权后应该做什么? 专利权人认为自己的中国专利受到侵害后,应首先将对方技术与自己的专利技术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看对方的技术特征是否确实落入自己专利的保护范围内,以确定专利侵权是否成立。专利权人往往会过高估计自己的专利权,因此,最好委托中国的专利律师对是否构成专利侵权进行分析,提供法律意见。因为中国的专利律师熟悉中国的法律,又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分析的,因此,其法律意见比较客观公正,可以作为决策时的参考。 然后,专利权人还应对自己的中国专利权的专利性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有效性。因为,根据中国专利法规定,中国专利局只对发明专利进行实审,而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不进行实审,只进行形式审查。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发明专利,对其专利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可以不进行分析,只要检查一下年费是否缴纳,专利是否有效即可。而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必须认真进行专利三性分析。只有该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具有专利性,确实是有效权利的前提下,才宜对专利侵权者采取行动。否则,一旦对方向中国专利局对该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该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就会因缺乏专利性而被宣告无效。 有关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性分析最好委托中国专利律师进行,其理由与上述委托中国专利律师分析专利侵权的相同。 专利权人在确认自己的专利权有效、专利侵权成立之后,方可着手进行下一步工作。 所谓下一步工作,首先是收集证据。 专利权人要收集的证据,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关侵权者情况的证据。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此,侵权者确切的名称、地址、企业性质、注册资金、人员数、经营范围等情况,都是专利权人首先应了解的。了解这些情况对专利权人对付专利侵权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是很重要的。 二、有关侵权事实的证据。 构成专利侵权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侵权行为。因此,证明侵权者确实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的证据在处理侵权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方面的证据有侵权物品的实物、照片、产品目录、销售发票、购销合同等。 三、有关损害赔偿的证据。 专利权人可以向侵权者要求损害赔偿。要求损害赔偿的金额可以是专利权人所受的损失。但专利权人要提供证据,证明因对方的侵权行为,自己专利产品的销售量减少,或销售价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费用或少收入的费用等损失。 要求损害赔偿的金额也可以是侵权者因侵权行为所得的利润。专利权人要提供证据,证明侵权者的销售量、销售时间、销售价格、销售成本及销售利润等。以此为依据,计算侵权者所得的利润。 要求损害赔偿的金额还可以是不低于专利权人与第三人的专利许可证贸易的专利许可费。为此,专利权人要提供已经生效履行的与第三人的专利许可证协议。 如何收集上述证据,是外国专利权人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 一般来说,有些证据专利权人可以自己收集,也可委托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或办事处收集,但最好的办法是委托中国的专利律师进行侵权调查,收集证据。中国律师有律师执照,懂得法律,调查取证比较方便。 至于侵权者侵权利润的确切证据,有时无法得到。在进行诉讼时,可以先提供一些粗略的证据,待确定专利侵权后,可以请求法院对侵权者进行查帐,以确定侵权利润。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计算出侵权者应付的赔偿金额。 统筹你朋友的情况,他所发明的环保机器是属于个人专利创作,他人帮忙只是顺应你朋友的思路而进行的他人专业操作,说白一点就是打工性质,而真正专利权是属于你朋友的,而帮助你朋友的专业人士只能享受给予的一定报酬。 建议你朋友去各地国家鉴定授权的专利局申请专利,那样会更保险这些都可在网上或者114电话上查询得到是否有较高的保障性,希望我为你收集的资料有所帮助我只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也并非专业人士,但愿你能通过现实途径去法律事务所咨询一下该问题,法律咨询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

日本专利侵权损害赔偿

1、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可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2、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3、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专利许可使用费的数额、该专利许可的性质、范围、时间等因素,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专利转让前的侵权行为能否起诉

专利权被独占许可后侵权了,被许可人是可以单独起诉的,那这时专利权人可以单独起诉。  根据《专利法》第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四条第二项、第十七条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公司作为独占实施许可和通被许可人有单独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

商标是区别不同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受让人自商标转让公告之日起享有该商标专用权和禁止他人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该商标或者与之近似商标的权利,对于转让前发生的侵权行为不能主张权利。但有特别约定或者至商标转让公告之日仍在持续的侵权行为除外。 [法律依据]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商标与使用企业名称冲突纠纷案件审理中若干问题的解释》。

普通许可不可以单独起诉,只有得到专利权人授权或同意之后才可以而你说的独占是有排他性的,就是在手侵权时实施人具有和专利权人一样的权利,可以单独起诉

转让的专利侵权谁来赔偿

专利侵权以侵权人侵权所得利益或权利人侵权实际损失为标准进行赔偿。若前述金额无法确认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仍无法确认的,应当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由法院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侵犯专利权赔偿的方式:一般按照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优于专利许可使用费的顺序确认具体赔偿数额,无法确定的,则由审理该侵权案件的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赔偿3万至5万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专利权受让人的权利

专利权人有申请保护权、禁用权、许可使用权、独占实施权、转让权、标记权、署名权等基本权利。并且对于专利权人依法行使许可使用权、转让权的,应当同被许可人或受让人订立书面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二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该专利。第十三条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第十四条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