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河南大学期刊认定

发布时间:

河南大学期刊认定

都是核心期刊 一样一样的

(一) 国家行业主管部委或全国行业学会主办的主要刊物。  刊物在同行读者中影响较大并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  国家级学术期刊是指国家一级学会或者国家重点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  国家级权威学术期刊,必须是CSCD,CSSCI引文数据库中本学科领域名列前茅的期刊。  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已认定为国家级权威学术期刊。  (二) 国家重点本科院校学报可视为权威学术期刊 。  (三) 在国外影响较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由高评会同行专家确认能否按权威学术期刊 上发表的论文对待。  (四) 有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如对学术水平有更高要求,可在《权威学术期刊 参考名录》所列期刊的范围内,选出部分权威性较高的学术期刊,作为本部门或单位认定的 国家权威学术期刊 。  附件:权威学术期刊一览表  中图学科序号权威学术期刊名称主 办 单 位社科综合类1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4学术月刊上海市社科联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含宗教)6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7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义研究所8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9世界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0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学会11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政治学12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13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14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15欧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16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7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18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社会学管理学19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人口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1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2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3管理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4科研管理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25科学学研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26统计研究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语言学(含外国语)27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28语言教学与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9语言研究华中理工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30古汉语研究湖南师范大学31方言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32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33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上海外国语大学34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35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36现代外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37外语界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38文学评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39文学遗产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40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4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馆42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43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体育学44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45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46体育与科学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47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北京体育大学48体育学刊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49体育文化导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50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51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52图书情报工作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53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科技信息研究所54大学图书馆学报北京大学,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55图书馆杂志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56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57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58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59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60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61编辑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62新闻战线人民日报社音乐学63中国音乐学中国艺术研究院64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65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66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67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家协会68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与工艺69美术研究中央美术学院70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71美术观察中国艺术研究院72装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7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南京艺术学院74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75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76中国陶瓷中国轻工总会陶研究所心理学77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78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79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心理卫生协会80心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81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82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83比较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84全球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85高等教育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86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87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化教育馆88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法学89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90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91法学华东政法大学92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93中外法学北京大学经济学94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95世界经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96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97金融研究中国金融学会98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99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100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01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考古学旅游学102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03考古学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04旅游学刊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地理学105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106地理研究中国科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7地理科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108人文地理中国地理学会,西安外国语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历史学109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110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111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12史学月刊河南省历史学会,河南大学113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114世界历史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115史学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民族学116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117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自然科学综合类118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119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120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121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12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系统工程学会123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124数学学报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研究所125数学年刊A辑国家教育部126应用数学学报中国数学会,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127计算数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128数学进展中国数学会129数学研究与评论(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xposition)英文稿大连理工大学130系统科学与数学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131数学物理学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科学132计算机学报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33软件学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134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135自动化学报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36控制理论与应用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13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中国计算机学会138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物理学139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40光学学报中国光学学会141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改名为中国物理C(英文)(Chinese Physics C)中国物理学会142光子学报中国光学学会143力学学报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44电子学报中国电子学会145中国激光中国光学学会,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46物理学进展中国物理学会化学、化工14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吉林大学,南开大学148分析化学中国化学会,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49化学学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化学会150物理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151有机化学中国化学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152无机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153化工学报中国化工学会154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等,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155功能材料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学156植物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157遗传学报改名为: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58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159植物生理学报改名为 :Acta Phytopysiologica Sinica(英文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160动物学报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61昆虫学报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62微生物学报中国微生物学会,中科院微生物所163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164植物分类学报中国植物学会,中科院植物所农业科学165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166水产学报中国水产学会167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中国作物学会168植物保护学报中国植物保护学会169园艺学报中国园艺学会环境科学170环境科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71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172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73环境化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74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改名为:环境工程学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食品工业175食品科学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医学176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177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医学会178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179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药学会180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会181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182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护理学会183药学学报中国药学会184中国药学杂志中国药学会

河南大学认定的期刊

都是核心期刊 一样一样的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是的,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科技核心期刊。优助医学帮助查新了它是在最新的2016年10月发布的最新版目录里。主办单位:河南大学出版周期:双月ISSN:1003-4978CN:41-1100/N出版地:河南省开封市

河南大学认定学术期刊

刊名: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大学周期:双月主 编:乔家君编辑部主任:程遂营 副主编:张敬来 编辑出版:《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地:河南省开封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3-4978CN:41-1100/N邮发代号:36-2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34《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是河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她源自1934年创刊的《河南大学学报》,历经沧桑之变,停刊复创,几易刊名,始终以活跃学术思想为宗旨,立足河大,面向社会,报道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弘扬科学精神、展现学者风范,推动科学技术研究,为社会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服务。1934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时反映学校最新科研成果,河南大学创办了综合性学术刊物——《河南大学学报》。同年,《河南大学学报》在出版3期后因战乱等故停刊。解放后,河南大学复校,后更名为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大学学报》获得新生。1956年11月,复刊更名为《开封师院学报》;1971年增出自然科学专辑;1975年文理分刊,《开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出版。1979年8月,因学校易名,《开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并发展成为公开发行的季刊;1984年5月,随校名恢复更名为《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设有“数学”、“现代物理学与材料科学”、“化学化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建筑结构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学”等栏目,面向科技界、教育界刊载专业学术论文、综述报告和科研成果报道,是河南大学对外交流科研学术成果的重要园地。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干福熹院士,山 仑院士,李吉均院士,孙九林院士,邹广田院士,陆启铿院士,侯 洵院士,郭柏灵院士,薛群基院士主任:宋纯鹏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圣彦,马建华,万师强,孔云峰,孔德志,王天泽,王 华, 王超杰,刘先省,乔家君,陈咏梅,杜祖亮,李起升,李 捷,李登峰,李锁平,宋纯鹏,张伟风,张治军,尚富德,武相军,郑逢斌,赵建军,郭立俊,顾玉宗,秦耀辰,鲍 鹏,薛冬峰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德国数学文摘(ZMATH)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河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3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 1003—4978/CN41—1100/ N。双月刊,逢单月16号出版。本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主要刊登有关数学、现代物理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地理环境与资源开发、生命科学、自动化基础理论与信息技术、建筑环境与结构、科学技术研究等学科的有创新性内容,数据翔实,表述规范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其来稿要求如下 : 文稿务求主题鲜明、数据可靠、评价客观;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无产权争议;作者的署名及顺序由作者自定,所有署名作者需对文稿署名认可。 文稿书写格式按照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撰写。包括题名、作者、作者工作单位、地址(城市名、邮编) 、中文摘要、关键词(3~8 个)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 、英文工作单位和地址、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投稿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收稿日期、论文资助基金项目、基金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 、性别、籍贯、民族(汉族可略) 、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具体格式请参照近期学报。 题名 应以简明、确切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偏正结构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征性内容,一般不超过20 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并应在题名中避免使用非公知的缩写词、字符、代号。 摘要 应完整准确的浓缩论文的内容,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并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序号。一般200~300 字。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 正文 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例如1 , 1, 1, 1,一般不超过4级,均左顶格编排。 图和表 应精选和科学设计,具有自明性,切忌与文字重复表述。图大小要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标注完整;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反差适宜,剪裁得当。表设计格式采用3线表,表目明确。图、表内容要与正文一致。图(表)要求英文图(表)题。 量和单位 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量名称及单位名称、符号、数字等应符合国家标准,书写规范化,并注明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 参考文献 应为公开发表的文章(未公开发表的重要资料必要时可列在当页地脚),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正文中引用的相应位置右上角,用[ ]加序号标出。在文末著录格式为:期刊:[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J ].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专著:[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论文集:[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C].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出版年. 文稿著作权除《著作权法》的规定外,属于作者,本刊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可对文稿进行修改。 本刊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酬一次付给。 在投稿时注明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 凡投本刊的稿件,请勿一稿多投。经本刊通知作者修改的稿件,一般已被录用,将按本刊编排计划刊出。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体育改革与发展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植物逆境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南省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中原发展研究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文艺学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区域模拟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心理与行为实验室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作物逆境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论文发表 从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数据库(简称SCI数据库)检索统计得知,河南大学2008-2011年共有1265篇科技论文被Web of Science收录。2011年,河南大学当年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有345篇。根据文献类型的统计分析可知,该校发表的1265篇科技论文,以普通论文(98%)为主。河南大学2008-2011年发表的科技论文总被引次数为2790次,篇均被引用次数为21次,平均每年的被引用次数达到5次。 科研成果&项目 2011年9月,河南大学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水分高效利用机理与调控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年度项目立项,这是河南省“973”计划项目作为首席单位的重大突破。曾先后获得2007年度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第一批、第二批评审结果公示结束,由河南大学关爱和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和耿明斋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与政策研究”双双中标,拿下两个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在河南高校历史上是第一次。截至2013年底,河南大学先后获批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多项,获省部级项目55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50多项。 图书馆 基本情况河南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12年,时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图书室。之后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先后易名为中州大学(1923)、河南中山大学(1927)、省立河南大学(1930)、国立河南大学(1942)、河南大学(1949)、河南师范学院(1953)、开封师范学院(1956)、河南师范大学(1979)图书馆等。1984年5月恢复河南大学图书馆名称。此外图书馆先后被评为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十佳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先进图书馆、河南省高校自动化技术应用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阅读文化典籍,建设书香校园”先进单位、开封市为人师表先进集体、开封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截至2014年12月31日,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757万册,其中纸质文献354万册,电子资源403万册(件)其中线装古籍近18万册;外文18万余册;报刊合订本37万余册;缩微、声像、光盘资料7万多件。馆藏特色河南地方史志较为丰富;大型古籍丛书基本齐全;珍本孤本稿本钞本颇具特色,如刻本明成化《河南总志》、明嘉靖《河南通志》等为大陆唯一,稿本《东京志略》、《汴梁水灾纪略》《芸晖书屋笔记》弥足珍贵。在抗战时期,流浪中的图书馆就在宝鸡市郊为《中国古代科技史》的作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先生提供了《道藏》等文献的借阅服务。整理出版的《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等共5203册收录古典文献14329种,该馆已收藏齐全,形成系列。图书馆不仅收藏了大量的纸质文献,而且正在进行KALIS项目“宋代文献数据库”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图书馆除了继续保持对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古代史等专业文献的有效保障外,还逐步形成了以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凝聚态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植物学等学科文献征集为重点的态势,强化了理工科文献的收藏力度。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理并重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共存的文献收藏体系。数据库建设河南大学图书馆装载“中国学术期刊”、“维普科技期刊”、“万方硕博论文”、“数图电子图书”“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数据库20个;整合了原三校图书馆的书目数据、读者数据资源,实现了三校区书刊资源、数据资源的通借、通还、通阅;自建了“馆藏中文书目文献数据库”、“馆藏中文报刊文献数据库”、“馆藏线装古籍书目文献数据库”、“馆藏英文书目文献数据库”等。 学术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从2000年起开设“数学”“现代物理与材料科学”“化学化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自然资源学”“地理科学”“建筑环境与结构”等专栏。2007年改为双月刊,并将栏目调整为“数学研究”“现代物理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地理环境与资源开发”“生命科学”“自动化基础理论与信息技术”“建筑环境与结构”。在1996—2004年,蝉联河南省第二届—第六届优秀科技期刊奖。2000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选定为来源期刊,2001年以后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德国《数学文摘(ZMATH)》正式收录。2004年,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并被遴选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荣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称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河南省第一届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称号。2010年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河南省第二届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称号。医学版:被美国《化学文摘(CA)》正式收录。2010年、2013年在河南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自然科学期刊综合质量检测中,连续两届被评为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级期刊 。《史学月刊》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的统计:2003年起,在全国二三千种被转载期刊中,该刊的转载量,一般排前20名之内;最高的2006年,排名第七位。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的复印量排名,2002年起,该刊在历史地理类刊物中一直名列第一。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的“中文核心期刊”评审,该刊在历史学类核心期刊的排名,2000年排第7名,2004年第5名,2008年第4名,2011年第3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4年该刊位列历史学类第7名,2008年位列历史学类第6名。2003年和2005年,在全国期刊评奖中,《史学月刊》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11年5月,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期刊。2012年6月,入选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学术期刊资助名单。2015年9月,荣获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期刊”称号。

河南科技大学期刊认定

还是要看是哪个版呢,在查询的结果当中(qikanzj编辑查)一共有四个版,其中只有一个版是核心的。看图

目前是中文核心

一本大学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英文简称:HAUST)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洛阳,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 “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1万人,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生4万人。学校1952年创建于首都北京。1956年,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后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1998年,划转至河南省管理。200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优化全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报经教育部批准,由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科技大学。2002年8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时任河南省省长)亲自为学校授牌,并在讲话中指出“组建河南科技大学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豫’战略的重大举措……河南科技大学要以创建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努力办成国内先进、居于省内高校前列、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所综合性大学。”长期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和“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河科大精神,突出内涵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理工农医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现有31个学院,96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史、教、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有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有28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1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2个河南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农业科学学科、工程学科、植物与动物学学科分别进入ESI全球前1%。有20个专业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10所附属医院,其中直属第一附属医院是首批全国“百佳医院”。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专业改革综合试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双语教学示范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40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132个;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72人;拥有双聘院士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3人,省特聘教授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6人,“中原学者”3人,“中原教学名师”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5人。二、科研基础扎实,办学特色突出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66个。近五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包括子项)等项目6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30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等158项;《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学校连续五年获得6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近三年来,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位居全国高校第27名。2位教授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高被引学者”,2位校友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位列第98名,居河南省高校第3名;在武书连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全国高校第137名;在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前50位高校中,位列全国高校第47名,居河南省高校首位。学校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始终面向国家、河南省及洛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以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行业优势、学科专业优势作为扎实根基,充分发挥在机械设备制造、金属材料、新材料、轴承、齿轮、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机器人、农业工程、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科技优势,在产学研合作中发展自己、奉献社会。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产学研合作项目入选全国高校特色办学100案例。2019年学校入选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省内唯一入选高校。三、培养模式完善,就业质量优良学校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积极构建“科教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协同”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大力实施“卓越培养计划”,现有14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专业获批省级以上“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拥有15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1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构建了“一院一竞赛、一院一平台、一院一基地、一院一模式”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并成功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专家组对学校双创教育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学校在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中位列第88名,在2015-2019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37名,均居河南省高校第2名。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近30万名高级专门人才,被全国轴承行业确定为我国轴承行业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仅有的高校,被誉为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以基础好、专业宽、能力强和素质高赢得了社会各界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在京、津、沪、苏、浙、粤、鲁等经济发达地区很受欢迎。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位居河南高校前列,在2018年中国薪酬网公布的《中国大学生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中位列河南省高校首位。四、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教学支撑体系完备,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学校现有开元、西苑、景华和周山4个校区,占地面积4212亩,建筑总面积约17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71亿元。学校建有国内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纸质和电子图书总量400余万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荣获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优秀奖。学生根据录取专业和教学安排分别在开元、西苑2个校区学习,主校区开元校区占地面积3664亩,方城式设计,组团式布局,景观式水系,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天鹅嬉戏,鸟鹤争鸣,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春季科大牡丹园繁花似锦、争奇斗艳,夏季琴湖荷花亭亭玉立、仪态万千,秋季西苑红枫叶红似火、随风飘舞,冬季雪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五、文体活动丰富,对外交流广泛学校举办各类情趣高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和谐浓郁的人文精神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新年嘉年华》《“情系河科大”毕业生主题文化周》分别荣获河南省第二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大学第一课——新生入学教育系列专题片》荣获河南省高校第二届“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品牌及河南省高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河南科技大学少数民族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获得河南省2019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总分居河南高校第2名,学校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总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17名,居河南高校首位,学校荣获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先进集体奖”。在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2项、铜奖1项,获奖成绩居河南高校首位,学校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在2016全国大学生无人机与机器人创新创业方案赛中荣获特等奖。学校易车河洛风赛车队成立十年来,斩获“方程式大赛全国亚军”、“巴哈大赛年度季军”、“轻量化第一名”、“直线加速第一名”以及“最具影响力车队”等20余项大奖。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发展对外交流合作。作为教育部首批认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学校与美、英、俄、加、澳、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95所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招收学历本科留学生、研究生留学生和语言进修生。2017年,学校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合作举办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2018年,学校与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针对在籍全日制本科生,学校有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留学项目、校际学位互授项目、校际交换交流生项目等,每年组织学生到世界知名大学开展出国(境)游学交流活动。六、学生管理规范,助学体系完善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为重点,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大学生课外培养工作。近年来,学校制订了一系列课外培养制度,提出了课外培养之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与学业指导、日常管理与行为培养、困难帮扶与诚信励志教育、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校园文化熏陶等“六大工作模块”,并设计了主题教育活动、党团组织活动、文化艺术活动、日常管理活动、困难帮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学业指导活动、创新教育活动、创业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健康教育活动等“十二条课外培养路径”,建立了完善的考评体系,构建了课外课内“双轨并行融合联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2018年,学校“心理育人长效机制建设工程”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构建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退役士兵国家资助、大学生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直招士官国家资助、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医疗保险、困难补助、校内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多维度资助体系。学校把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作为学生资助的重要工作内容和目标,实现了“学生有诉求、学校有响应、学生有困难、学校有人帮”的资助服务工作格局,倾心关怀学生发展,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学校设有新生奖学金,奖励金额为10000元/生。学校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让每一位科大学子都能够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安心学习。

回答 您好!我们这里的河科大是二本 河南科技大学是二本院校。 河南科技大学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是国家国防科工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省属重点大学,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位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提问 我怎么看到有人说是一本呢 学校设施怎么样? 回答 河南科技大学在河南既有第一批招生,也有第二批本科招生。我们通常认为河南科技大学是第二大学。 提问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回答 要看您是哪里人!河科大是一所二本学校,就河科大来说,他也有一本专业和二本专业, 提问 我是天津的 河南科技大学工商管理 回答 河南科技大学不是211也不是985,只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如果你不是河南考生,是天津考生!河南科技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河南科技大学是一本大学。 但是在我们河南招生来说是二本! 对于我们河南考生来说!河南科技大学在河南既有第一批次招生也有第二批次招生,但大部分为本科二批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河南科技大学是二本大学。 新校区校园非常大,特别好! 更多12条 

河南工业大学期刊认定

可垃圾,我就从那毕业的

想问什么?可以私信给我。我是在校生

是的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你服务。我是百度特邀答主谢学姐在线解答,教育机构资深老师,拥有五年工作经验,累计服务6000人,回复需要几分钟时间,请耐心等待一下哦。 2019河南工业大学就业率 河南工业大学本科就业率为96%,硕士就业率为14%。 河南工业大学就业率及就业前景怎么样(含就业质量报告) 2、2018河南工业大学就业率 河南工业大学本科就业率为68%,硕士就业率为75%。 河南工业大学就业率及就业前景怎么样(含就业质量报告) 3、河南工业大学好就业的专业 以下河南工业大学专业名单由本校学长学姐实名推荐: 1、 食品科学与工程 推荐指数: 8(552人推荐) 2、 土木工程 推荐指数: 6(431人推荐) 3、 粮食工程 推荐指数: 8(406人推荐) 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推荐指数: 7(362人推荐) 5、 食品质量与安全 推荐指数: 7(336人推荐) 6、 金融学 推荐指数: 6(105人推荐) 7、 经济学类 推荐指数: 3(91人推荐) 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推荐指数: 7(85人推荐) 总体来讲还是很不错哈 更多16条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