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染整参考文献大全

发布时间:

染整参考文献大全

PTT形态记忆织物的染整工艺yd12301周彬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5收稿日期:2009-09-22作者简介:周彬(1981-)男,山东泰安人,讲师,主要从事纺织检测与产品开发原载:染整技术2010/4;23-25 【摘要】文章对PTT纤维及形态记忆面料的性能作了介绍。对PTT纤维记忆面料的染整工艺作了探讨。【关键词】PTT纤维;形态记忆面料;染整【中图分类号】TS 19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10)04-0023-03 l 前言 PTT纤维是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纤维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BT(聚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纤维同属聚酯纤维。PTT纤维兼有涤纶、锦纶、腈纶、氨纶的特性,防污性能好,易于染色、手感柔软、富有弹性,伸长性同氨纶纤维一样好,具有优异的伸长恢复性(伸长20%仍可恢复其原有的长度)。 用PTT纤维制成的面料具有形态记忆功能,即具有良好的褶皱恢复能力,用它制成的成品在5%应变作用下,回复度为93%(而PET纤维在5%应变作用下,回弹率是63%),不用外力的支撑,能独立保持任意形态及可以呈现出任意褶皱,用手轻拂后即可完全恢复平整状态,不会留下任何折痕,保形具有永久性。此种面料还具有的独特优点: (1)具有独特的记忆功能,舒适的手感,是其他任何纤维无法代替的; (2)面料柔软、光泽亮丽,使其织物可与丝绸媲美; (3)抗皱防缩性、悬垂性、滑爽性及免烫效果是其独一无二的特性; (4)芯吸排汗和抗紫外线功能、耐日照,使人与自然始终保持完美的统一; (5)优越的抗菌性、防霉性和护肤的养护性,使您的皮肤四季如春; (6)完全生物降解,其制品废弃后在土壤中或海水中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环境永保自然、绿色,是目前世界上最完美的环保型、绿色纤维。2 染前处理1 精练1 目的 在高温的热水中,通过机械作用洗掉冷堆时渗出到布面的浆料和夹杂在浆料中的油剂。2 设备及设备单元组成 设备:精练机 组成:进布架→浸渍槽→浸轧槽→汽蒸箱→平洗槽→加盖平洗槽(4格)→平洗槽(6格)→轧车一烘干→平幅落布3 工艺流程及具体条件 A:第一轧槽轧淡碱 B:第二轧槽碱浓度:化纤织物类15~50 g/L,轧槽碱温度大于100℃,JFC 2 g/L,相关助剂用量视工艺处方而定。 C:轧余率:80%~90%。 D:汽蒸条件:温度100~105℃, E:落布平整,无浆斑,污渍等。4 操作要求 (1)做好开车准备,将缸内水放满并加热; (2)按工艺要求加料; (3)开车进布,并储存好两头头子布,车速缓慢升至工艺规定车速; (4)在开车过程中要控制好织物与履带的速度; (5)待结束时把导布引到车上。2 碱量1 目的 使纤维表面的组织松弛,纤维本身重量随着减少,使织物弯曲及剪切特性发生明显变化,从而获得真丝绸般的手感、柔和光泽和较好的悬垂性、抗水性、滑爽而富有弹性。2 原理 利用碱对酯的水解作用。使纤维表层变凹凸且适度减量,从而产生柔和的光泽,悬垂性提高。3 设备组成 碱量机:缝头进布→浸轧碱液→汽蒸→热水洗→皂洗→水洗→中和→水洗4 工艺流程及条件 碱量率为18%的处方: NaOH(98%) 3~5 g/L 开纤促进剂CT 2~3 g/L 浆斑去除防止剂ACR O5~2 g/L 在100℃~110℃处理60 min,然后在super soap NF 2 g/L的皂液中90℃处理20 min。5 操作要求 (1)坯布完全打进碱量机后先打开排水阀,然后关闭冲力阀,进行排水; (2)水排完后关掉主泵、排水阀,打开冲力阀,打开碱量机上可回用的碱水箱阀门将碱水放下; (3)碱水添加完毕后将已经穿好在铁丝上的小样挂在加料桶内; (4)打开主泵提布轮,关上缸盖并根据工艺要求添加相应的液碱后打开电脑控制系统进行升温;在添加液碱时注意安全,须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口罩等以防液灼伤皮肤、眼睛等; (5)温度升至98℃,保温10 min后对铁丝上第一块小样进行称重,以此类推直至达到据客户要求手感后依据称重结果算出碱量率并做记录。3 染色1 染色设备的选择 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 由于溢流染色机具有染液循环泵、加料装置和较快的流速,使染料以较好的溶解状态进入到染液中,染液与染坯均作循环运动,使染色的匀染效果得到提高;此外还具有目控装置,使成品的物理指标、服用性能和染色牢度都能达到部颁标准。所以溢流染色机是可以应用于PTT纤维记忆面料织物的染色加工的。2 染料的选择 分散染料 PTT纤维是疏水性纤维,结晶度高、分子排列紧密,在水中膨化程度低,不会像棉纤维那样能通过剧烈溶胀而使孔隙增大,因此染料分子很难渗透到纤维内部去。分散染料的悬浮液中,有少量分散染料溶解成为单分子,因此在染料的悬浮液中存在着大小不同的染料颗粒和染料单分子,染料溶液呈饱和状态。染色时,染料分子到达纤维表面,被纤维表面所吸附,染液中的染料颗粒不断溶解,分散剂胶束中的染料也不断释放出来,不断提供单分子染料,再吸附、扩散,直至完成染色过程。3 工艺流程 保缸→定水位→进布→进助剂→进染料→对样→水洗→出布4 工艺曲线 注:①PTT匀染剂:O5~Og/L;②PTT低聚物去除剂:5~0g/L;③PTT浴中抗皱剂:5~Og/L;④分散染料:X (1)分散染料高温高压130℃染色,蒸汽压力接近2MPa,此时可获得较高的上染率和满意的染色效果。 (2)实践证明,PTT纤维形态记忆面料有60~80℃和89~90℃两个影响吸附平衡的温度区间。用低温型染料,PTT在100℃即可染得比PET在130℃还深的色泽;对于中温和高温型染料,PTT在100℃可染得与PET在130℃同样深的色泽。PTT染得最深色泽的温度是110~120℃,其色泽比在同样染料浓度、在最佳温度下染得的PET的色泽深大约50%:染同样深的色泽,PTT比PET消耗的染料要少,尤其是高温型染料消耗更要少些。5 操作要求 (1)开启机缸前压力必须降到最低 (2)染色时水位适中(3~4t),以防止高温染色时布断掉 (3)打布时绸车上要垫布,同时缸口上也要盖布,防止擦伤 (4)打染料时,速度要慢,防止浆花 (5)染色时,压强一般为25个大气压6 脱水 去除染色后织物上的水分便于后续加工。4 后整理1 手工开幅 目的:拆除包缝时的线头,并拉平织物以便后续的定型加工。2 定型 (1)定型设备 针铗链式热风拉幅定型机 (2)目的 使PTT纤维的形态、尺寸结构相对稳定,消除织物折皱并使织物不易产生皱痕,同时改善织物的光泽、手感、强力、起毛起球等性能。 (3)机理 利用PTT纤维的热塑性,将织物保持一定的尺寸和形态,加热至所需温度(1lO-115℃),使纤维分子链运动加剧,纤维内应力,结晶度和结晶区有所增大,非晶区趋向集中,纤维结构进一步完整,使纤维或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获得提高。 (4)工艺流程 进导布架→进轧车→整纬→进布架(超喂装置) →拉幅(拉幅装置) →焙烘(前三节烘箱)→定型(后6节烘箱)→冷却(冷却辊)→落布 (5)操作要求 机台长开工前做好认真检查喂辊、针板卫生,检查是否有少针板或坏针板,如有及时处理; 机台长按工艺流转卡上工艺要求进行设定相关参数(温度、车速、超喂率等),添加助剂用量等,在生产过程中确保挡车、轧车或机台整齐整洁;深、浅色不同工艺要求的须用导布连接; 定型机运行时严禁手摸轧车、上下超喂辊等,如需清理须停机后处理; 定型机忽然停机,机组长须及时查看前后车头是否正常,确认无问题后方可重新开机。 客户有特殊要求的如:克重、纬密、特殊防水等必须严格把关,由值班长或车间主任确认后生产。后车头按照确认样进行确认,出现问题须及时汇报值班长或车间主任处理; 后车头检验人员须对布匹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有色花、色点、页差、出水不清、碱斑、防水渍、软剂渍等,如发现问题做好相关记录并及时停机汇报值班长或车间主任进行处理;5 结论 PTT纤维具备了集现有常用化学纤维的优点于一体的特殊性能,加上适应于规模化工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将成为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的一种大类纤维,具备光明的发展前景。PTT纤维记忆面料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可用普通分散染料进行染色,染色条件温和,无需载体,染色牢度及上染率、能耗均优于PET纤维面料。随着合成技术以及纺丝工艺的不断进步,以及形状记忆材料基础理论的日趋完善,PTT及其形状记忆材料的应用将遍及纺织服装工业的各个领域,它对开发纺织产品和服装设计的促进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PTT的市场开拓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6 参考文献[1]刘玉莉杨宝武新型纺织用PTT纤维的特性及其染色工艺探讨[J]印染2002(2)[2]罗巨涛合成纤维及混纺制品的染整[M]第一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3]汪慧春赵曙辉程燕李文刚侯书雅PPT纤维的染色工艺研究[J]印染2006(12)[4]李娜PTT短纤维混纺针织物产品的开发及性能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5]沈志平染整技术[M]第二册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6]马学亚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丁艺实践[J]染整技术,29(5)

大气污染的参考文献

你用hk搜索一下

金融论文参考文献大全完整版

《二○○八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政府网上的文件 -08/16/content_htm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3年第四季度)》 编者: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出版时间:2007年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第四季度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编者: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 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编者: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5年第3季度)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4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5年第二季度)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 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作者: 张晓慧 蔡浩仪 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2002年中国金融与投资发…编者: 周骏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和财政货币政策…黄达,张杰 主笔 2005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2003年中国金融与投资发…编者: 周骏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第二版)胡海欧,贾德奎 编著 中国货币政策争论谢平,焦瑾璞主编 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调控刘仁伍 著 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选择郭田勇 著欧洲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张敖,胡秋慧 译 日本货币政策问题研究作者: 陈作章 给你个网站:上面很多 _book/shtml参考资料: _book/shtml

这个网站里面有很多的银行方面的论文:您自己进去看看吧,希望对您有帮助。网站绝对安全,请放心进。

大气污染的论文参考文献

建议你自己去找下(环境保护前沿)这本汉斯的OA期刊

大学化学大气污染现状及措施学 院:指导老师: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 号:大气污染现状及措施摘要: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大气保护意识不足,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防治大气污染越来越重要。 关键字:大气污染 健康 环境 可持续发展 防治Atmospheric Pollution Situation and MeasuresSummary:We humans live in the bottom of the Earth's atmosphere, and the moment withoutthe The atmosphere is the proliferation of life on Earth, human development, provides an ideal Its status and changes, and always affect human activity and With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ack of awarenes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atmosphere, air pollution isgetting Raise people's awareness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evention of airpollutionis increasingly Keywords: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and control healthy environment forsustainable developme1大气污染的概念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光化学烟雾卤族元素等)及颗粒物(粉尘和酸雾、气溶胶等)。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2 大气污染的现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2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人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汀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因此说缺乏对环境保护考虑的地方政策的出台,本身就是造成加重大气污染的诱因,所造成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3 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严重浪费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如下: (1)在我国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而用于发电的煤量仅占总煤量的35%,其它煤炭则用于工业及民用燃烧,有84%的煤炭直接燃烧,这种煤炭消费构成是恨不合理的。 (2)我国煤炭生产过分注重产量的增加,对控制高硫煤问题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煤炭的洗选率低和高硫煤地区的煤炭产量增长过快。。 (3)各类燃烧设备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使用能耗高排污量大和超期服役的燃烧设备的现象相当普遍。 (4)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比较落后,生产设备简陋,资源能源利用率极低,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是惊人的。 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1)我国工业发展的起点低,基础工业整体水平提高较慢,技术改造难度大,污染欠帐多。 (2)国家在推行清洁煤炭政策、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如煤炭洗选加工、型煤、燃煤脱硫、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太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3)城市集中供热、燃气等基础建设工程是解决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但不少地区仍然发展缓慢,关键还是资金投入不到位的问题。 (4)排污收费标准太低,使得污染企业宁可交排污费,而不愿意花钱治理。5 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尽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1)一些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执法,批准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好但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不执行国家“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合理布局和污染超标的建设项目 (2)地方电厂、地方水泥厂和乡镇企业执法不严,超标现象比较普遍。 (3)由于各地监测机构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普遍开展对污染源的经常性监督监测,从而削弱了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管理。环保设施操作管理比较差,实际运行率低。许多项目尽管开工验收时可达标,但实际运行中却超标排放。据估算,全国目前工业锅炉烟尘排放超标率平均为30%,工业窑炉平均为50%,地方水泥行业的粉尘排放超标率为40%。 (4)机动车污染防治起步晚,排气监督管理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各监督执法部门职责不清、监督不力,尤其对汽车制造、销售、使用、报废全过程污染监督管理还很薄弱 6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推广和使用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大气污染控制的需求差距还较大,资金、人力的投入以及实用技术商品化的程度远不如发达国家。比较薄弱的领域是洁净煤技术;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和生产设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术;机动车机内净化技术等。实用技术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和效果。 3 大气污染的危害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急性中毒   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较低时,通常不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特殊事故,大量有害气体泄露外排,外界气象条件突变等,便会引起起人群的急性中毒。如印度帕博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泄露,直接危害人体,发生了2500人丧生,十多万人受害。 2慢性中毒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慢性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污染物质在低浓度、长时间连续作用于人体后,出现的患病率升高等现象。,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肺癌发病率很高,其中最高的是上海市,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明显高于郊区。 3致癌作用   这是长期影响的结果,是由于污染物长时间作用于肌体,损害体内遗传物质,引起突变,如果生殖细胞发生突变,使后代机体出现各种异常,称致畸作用;如果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发生突然改变作用,又称致突变作用;如果诱发成肿瘤的作用称致癌作用。这里所指的“癌”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环境中致癌物可分为化学性致癌物,物理性致癌物,生物性致癌物等。致癌作用过程相当复杂,一般有引发阶段,促长阶段。能诱发肿瘤的因素,统称致癌因素。由于长期接触环境中致癌因素而引起的肿瘤,称环境瘤。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这些危害可影响经济发展,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大气污染物对工业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是大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工业材料、设备和建筑设施的腐蚀;二是飘尘增多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大气污染对工业生产的危害,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增加了生产的费用,提高了成本,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也造成很大危害。酸雨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从而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严重的酸雨会使森林衰亡和鱼类绝迹。 3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质还会影响天气和气候。颗粒物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辐射量。尤其是在大工业城市中,在烟雾不散的情况下,日光比正常情况减少40% 。高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烃类等污染物使臭氧大量分解,引发的“臭氧洞”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小煤炉中排放到大气中的颗粒物,大多具有水汽凝结核或冻结核的作用。这些微粒能吸附大气中的水汽使之凝成水滴或冰晶,从而改变了该地区原有降水(雨、雪)的情况。人们发现在离大工业城市不远的下风向地区,降水量比四周其它地区要多,这就是所谓“拉波特效应”。如果,微粒中央夹带着酸性污染物,那么,在下风地区就可能受到酸雨的侵袭。   大气污染除对天气产生不良影响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发的温室效应,是对全球气候的最主要影响。地球气候变暖会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4大气污染的防护措施 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工业区一般应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位置应当在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使得废气吹响居住区的次数最少。居住区不得修建有害工业企业。 加强绿化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 控制燃煤污染①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②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③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 加强工艺措施①加强工艺过程。采取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的原料。采取闭路循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除等。②加强生产管理。防止一切可能排放废气污染大气的情况发生。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交通运输工具废气的治理减少汽车废气排放。主要是改时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油的燃烧质量,加强交通管理。解决汽车尾气问题一般常采用安装汽车催化转化器,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转化器中催化剂用高温多孔陶瓷载体,上涂微细分散的钯和铂,可将NOX、HC、CO等转化为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另外,也可以开发新型燃料,如甲醇、乙醇等含氧有机物、植物油和气体燃料,降低尾气污染排放量。采用有效控制私人轿车的发展、扩大地铁的运输范围和能力、使用绿色公共汽车(采用液化石油气和压缩燃气)等环保车辆,也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烟囱除尘烟气中二氧化硫控制技术分干法(以固体粉末或颗粒为吸收剂)和湿法(以液体为吸收剂)两大类。高烟囱排烟烟囱越高越有利于烟气的扩散和稀释,一般烟囱高度超过100m效果就已十分明显,过高造价急剧上升是不经济的。应当指出这是一种以扩大污染范围为代价减少局部地面污染的办法。5 大气污染与可持续发展 1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各级政府要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充分认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应普遍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采取措施落实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根据本辖区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分解总量指标,并从资金、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保证。尤其是大、中、小型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排放二氧化硫和烟尘的项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或者由项目建设单位或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削减区域内其它污染源的排放量,确保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区域总量控制指标内。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减少直接消费煤炭,提高使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逐步提高车用燃油质量和标号,加速淘汰含铅汽油,使我国的汽油尽快向无铅化、高标号方向发展。2000年已完成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含铅汽油。积极开发各种低污染汽车,如天燃气汽车、液化气汽车、甲醇汽车、电动汽车等。推行煤炭洗选加工,控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污染。严格控制高硫高灰份煤炭的开采和推行煤炭洗选是减排二氧化硫的重要措施,规定:(1)不得再批准开采硫份大于3%的煤矿,对现在硫份大于3%的煤矿实行限产、配采或予以关停;(2)大力提高原煤入洗率。对新建硫份大于5%的煤矿要求配套建设煤炭洗选设施。对现有硫份大于2%、无机硫含量占总硫分大于50%的煤矿,在2005年内配套建设煤炭洗选设施;(3)对于煤炭洗选后没有回收硫铁矿的煤研石,不能作为燃料用于发电; 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防治工业废气污染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采用技术起点高的清洁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减少末端污染治理所需的资金投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的椎广从国情出发,尽快开发推广技术可靠、经济合理、配套设备过关的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重点领域包括煤炭洗选脱除有机硫、工业型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的气化和液化、烟气脱硫、转炉炼钢收尘、焦炉烟气治理、陶瓷砖瓦窑黑烟治理等。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所有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到2000年达标排放,制定实施计划,落实治理资金,分阶段完成限期治理任务。(2)各地将排污总量指标分配到排污单位,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使排污单位明确各自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对污染源排放总量实施有效控制。排污单位必须按照环境保护部门根据环境质量要求核定的允许排放量组织生产。(3)建立了对工业部门环保工作的监督机制,要求各部门切实采取措施落实本行业“九五”环保计划。(4)二氧化硫排污收费试点地区由“两省',、“九市"扩大到两控区。提高二氧化硫排污收费标准,使其逐步达到高于治理成本,促使排污企业积极增加投入,主动治理污染。6 最先进的十大空气污染控制技术1、清洁的HEPA过滤器极细玻纤丝绝对过滤器比纤维过滤器更为有效。连续清洁技术使它可用于污染控制。新的空气毒性法将使毒性最大的物质排放量每年仅为几磅。这只能靠清洁的HEPA过滤器才能实现,而传统的纤维过滤器每年的毒物排放量达几百磅之多。2、冷凝式热交换器欧洲和美国的试验结果表明,冷凝式热交换器可大大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并降低用电成本。它能从废气中获取更多热量,使煤或油转变为电能的效率提高4%,减少温室的耗气量。其更大的优点是使重金属冷凝,除去多种空气毒素。3、污染小、利用完全的焚化系统目前欧洲正在采用这一新技术。第一级除尘器生产工业用盐酸,第二级除尘器生产墙板用石膏。重金属被密封在一种山烟灰(惰性材质)制成的玻璃化产品中。这种所谓的防毒面具技术还包括最后级的激化炭过滤器,可消除所有的污物。4、质量测量连续排放监测技术欧洲的几项新技术可连续测量出排放粒子污物的重量。它比不透明监测器要精确得多,完全符合新的空气污染条例。5、电站锅炉用的脉冲式喷气发动机的改良用脉冲式喷气过滤器替代内部除尘器或用小型高速尾部脉冲式喷气过滤器代替相关除尘器,为减少粒子开辟了新路。6、硫、硫酸生产S02分离系统用较小成本把炉气S02转变为有用硫及硫酸的技术正在不断进步。催化剂转化、分离及现场硫酸胺生产技术将很快步入商业化。7、坚固及半坚固的过滤介质从低温塑料到高温陶瓷的许多新材料正逐渐被用于制造坚固及半坚固的过滤介质,提供多种先进性能,包括高效率、长寿命及耐高温。8、湿式电力除尘器这种旧技术已有了新用途,可用于尾端装置以除去大量的重金属及湿气。新材料的开发,尤其是塑料使得这一技术发挥得淋漓尽效。9、利用晶粒介质去除S02技术美国已允许在电站锅炉及工业锅炉干燥系统中应用液体或固态石灰或石灰石床除去S02。这种技术可在钙量相对少的情况下除去90%以上的S02。10、沸石技术沸石正被证明在吸附及催化方面有着许多新用途,在捕捉N02和VOCS方面性能卓著,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参考文献:杨齐民;激光遥测大气污染[J];激光杂志;1980年03期高源;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4年01期毛志平;浅谈大气污染[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C];2002年黄振中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26(2):30-黄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科技信息,2008(21):136,13邵红,何月林生态调控方法对大气污染的防治[C]∥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呼和浩特: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张红婴,刘伟浅谈我国城市大气污染[J]硅谷,2008(19):

下面那位 人家要的是空气啊 不是大气

写作思路:写有关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并给出保护环境的方法。大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的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一)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它们在空气中的总容积约占96%。此外还有少量其他成分,如二氧化碳、氖、氦、臭氧等。干洁空气是大气中的不变组成。(二)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比较低,但它在大气中的含量随时间、地域、气象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很大,在干旱地区可低到02%,而在温湿地带可达6%。水汽对天气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悬浮微粒:悬浮微粒是指由于自然因素而生成的颗粒物,如岩石的风化、火山爆发、宇宙落物以及海水溅沫等。无论是它的含量、种类,还是化学成分都是变化的。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环境的现象。按污染的范围,大气污染可分为: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广域性大气污染和全球性大气污染。燃料的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石油工业和化工工业大规模的发展也增加了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农业方面,由于各种农药的喷洒而造成的大气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空气被各种有害物质污染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大气污染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而产生的。近百年来,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大气污染事件日趋增多,20世纪50~60年代成为公害的泛滥时期,例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等,不仅严重地危害居民健康,甚至造成数百、数千人的死亡。大气污染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基本的策略应该是监测干预,评价。第1步,通过对环境污染和人群健康的监测,掌握情况;第2步,针对问题制订对策,进行干预治理;第3步,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再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此循环往复,将环境治理得越来越好,人群健康状也越来越好。

水污染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1] [ 美 ] 梅特卡夫和埃迪公司编,废水工程—处理 、 处置和回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6 年。 [2] B 考茨奥罗夫斯基, J 库查尔斯基著,工业废水处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5 年。 [3] 郑元景等,污水厌氧生物处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年。 [4] [ 美 ]EJ 米德尔布鲁克斯著,废水稳定塘的设计和运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年。 [5] [ 美 ]WW 埃肯费尔德著,工业水污染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年。 [6] [ 美 ]RL 卡尔普等著,城市污水高级处理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年。 [7] 张根生等,电渗析水处理技术,科学出版社, 1981 年。 [8] 王振 堃 等,电渗析和反渗透—水处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