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复合材料学报主编副主编审定

发布时间:

复合材料学报主编副主编审定

(1) 来稿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理通顺,文字精炼。对于缺乏创新的实验报告、计算报告以及一般综述性稿件(研究生开题报告),本刊不予刊登。(2) 本刊采用盲审制,请作者在投稿时删除word/pdf稿件中作者及其单位,并务必在网站投稿步骤“输入本文作者信息”中输入各作者及其单位,文章作者及单位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增减或调整。文章经录用后,在投修改稿时将作者及其单位补全,且文题、作者姓名(一般不超过 6 人)、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编、摘要、关键词及正文中的图表题均需中英文对照。(3) 论文题目应简洁、准确,不宜使用缩略词;中英文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结果和结论(不含或减少研究背景信息,英文摘要撰写具体要求请参见本刊网站“Ei文摘要求”);中英文摘要应一致;字数:中文摘要一般300 字左右,英文摘要200~300词。中、英文关键词个数为5~8个(英文关键词请参考本刊网站 “Keywords for Composites”)。(4) 来稿请务必做到清稿定稿。公式应通篇分别编号;文中量、单位及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非许用单位,务请换算成许用单位。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的正确书写。文中外国人名、术语统一为英文,不宜采用中文译法。(5) 文中只附必要的图或表,图表内容不能重复,并应注意文-图/文-表的一致性(如:曲线变化趋势、数据、符号等)。图题、表题应有中英文对照。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形式(可加横辅线),图、表内文字以英文表述。

西南大学学报副主编复审

本刊主要刊登农业类、生物学类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新成就等。《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前身是《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9年,到2005年,《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经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选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

你可以打个电话到编辑部问问

韩云波,西南大学教授,西南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主要研究小说学及通俗文学等,著名武侠评论家。主要致力于研究的问题有:中国侠的历史文化和文学形态;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问题;20世纪中国武侠小说文体系统等等。现任西南大学期刊社编审,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侠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学术期刊审读专家。近年最新成果有:2011年获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武侠文学发生期研究;2013年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后金庸”武侠》,全书35万字;论文《论金庸小说的新法家文化形态》由《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3期长文转载。

郑州大学学报主编副主编

1988年:1、“河北师院历史系所藏甲骨考释”,《河北师院学报》1988年第3期。1991年:2、“先秦赵国疆域变化”,《郑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1992年:3、“南开大学历史系先秦史研究近况”,《先秦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期。1993年:4、“鹅伙伴”,《今晚报》1993年7月31日。5、“河北师院历史系,我成长的阶梯”,《河北师院报》1993年9月22日。1995年:6、“季羡林先生谈中国文化的特点“,《北京青年论坛》1995年第3期。7、“当代女儿经“,《北京青年论坛》1995年第3期。8、《中国唐代文化名人孔颖达》,副主编, 今日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9、“促进自己,锻炼自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周报),1995年12月12日。1996年:10、“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刍议”,《北京青年论坛》1996年1期。11、“儒家伦理的现代启示”,《中国经济时报》1996年5月31日。12、“加强交流,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综述,《中国教育报》1996年6月14日。13、“分清精华与糟粕,弘扬中华优秀道德”,《光明日报》1996年6月15日。14、“赢得孩子的爱”,《家庭教育报》第70期,1996年6月。15、《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16、“论青年妇女形象审美观的变化”,《中国青年走向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8月。17、“论儒家男尊女卑思想对当代女性的负面影响”,《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华工商联出版社1996年8月。18、《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副主编,中华工商联出版社1996年8月。19、“引导”,《家庭教育报》第71期,1996年9月。1997年:20、“教孩子学关心”,《家庭教育报》第75期,1997年1月。21、“英国对香港的政策及‘九七’后我们的对策”,《特区理论与实践》,1997年6月,增刊。22、《中华传统美德》(上、下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23、“为了母亲们不再暴躁“,《家庭教育报》第82期,1997年10月。24、“请母亲们再斟酌”,《家庭教育报》第83期,1997年11月。1998年:25、“专家学者关注道德文化建设”,《中国教育报》1998年2月4日。26、“风、雅、颂为礼而划分”,《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6月。 27、《文化反思与文化建设》,合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年7月。 28、“北京妇女的家庭伦理环境”,1998年5月的“中日城市问题研讨会”;《检察日报》1998年7月22日;1998年10月24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热门话题”节目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29、“传统家庭伦理在今天”,《检察日报》1998年12月2日。 30、“‘东方伦理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国际儒学联合会简报》1998年第4期。1999年:31、《天地正气》,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三、四章。32、“警惕未成年人性侵害”,《家庭教育周报》1999年2月,第5期。33、“正直、善良、老实的孩子不吃亏”,《家庭教育――为爸爸妈妈导航》,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版。34、“不能对孩子失去信心”,《家庭教育――为爸爸妈妈导航》,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版。35、“孩子是镜中父母”,《家庭教育――为爸爸妈妈导航》,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版。36、“‘坏女孩’问题”,《家庭教育――为爸爸妈妈导航》,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版。37、“经济与传统依然左右家庭”,《检察日报》1999年3月3日。38、《东方道德研究》(第三辑),副主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39、“专和‘坏孩子’在一起”,《家庭教育――为爸爸妈妈导航》,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版。40、“婚姻生育与女性”,《检察日报》1999年`6月23日。41、“东方传统伦理与当代东亚发展”,1999年10月,《哲学研究》1999年增刊。42、“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与当代东方社会”,《伦理研究》第一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2000年:43、《大众道德》,红旗出版社2000年1月,副主编。44、“走家庭伦理与社会福利保障相结合之路”,《家庭与社会保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1月。45、“女性在婚姻中的得失”,《家庭婚姻指南》2000年第1期。46、《历代兵书精言妙语》,参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47、“我的小秘书”,《青年与社会》情商读本,2000年第1期。48、“不应把朱熹定为客观唯心主义”,《朱子论坛》2000年第1期。49、“两性观念对婚姻家庭的影响”,《’95世界妇女大会5周年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5月。50、“家庭中的两性关系”,《家庭伦理与人格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51、《东方道德研究》第四辑,副主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10月。52、“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代北京农村”,《东方道德研究》第四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10月。2001年:53、“绝妙的主意”,《中国妇女报》,2001年4月10日。2002年:54、“家庭伦理现状与女性发展”,《用心塑造未来——青少年社会化与公民道德建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3月。55、“传统文化与农村发展”,《用心塑造未来——青少年社会化与公民道德建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3月。56、“体验猛兽的野性与温情”,《生活时报》2002年6月11日;《健康咨询报·生活周末》2002年6月13日;《北京旅游报》2002年6月25日;《中国旅游报》2002年7月19日。57、“雨中妫水湖畔”,《中华时报》2002年9月9日;《北京旅游报》2002年9月10日;《生活时报》2002年9月13日。2003年:58、“迎接阳光”,摄影,《宣传手册》2003年第5期扉页59、“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论文集》,中宣部全国宣传干部培训中心编,2003年11月。2005年:60、“春节文化的力量”,《劳动午报》2005年3月7日;《京郊日报》2005年3月11日;《农民日报》2005年3月19日。2006年:61、“第三只眼”看差距,《前线》2006年第5期。

1.《从“钉子户”报道看媒介的社会责任》,《新闻知识》 2007年第6期。  2.《2007年两会报道的创新与突破》,《新闻爱好者》, 2007年5月。  3.《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塑造与维系》,《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4.《聚合有道——社区聚合类网站研究》,《新闻爱好者》, 2007年10月。  5.《新闻策划与媒介公信力》,《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6.《策划·炒作与提高媒体公信力》,《新闻三昧》,2005年第10期。  7.《穆青“勿忘人民”思想探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  8.《浅议对版面“易读性”原则的误读》《报刊之友》,2003年第2期。  9.《我国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新闻爱好者》,2003年第8期。教材和著作: 《现代新闻编辑学》 独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新闻编辑学教程》副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3.《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副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科研获奖:  1.著作 《新闻编辑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6月。  2.《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研究》,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特等奖,2007年5月。  3.《我国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2004年。  4、《别让网络网住了青少年》,河南省教育教学创新二等奖,2003年。  5.《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参与,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1年。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学报副主编与系主任

这个不知道。。。

学报编委会由10位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组成,均为副教授。编辑部成员专业结构合理。学报编辑部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编:院长王晖,西安理工大学毕业,副教授,主要成果及获奖有:编写公开出版大学教材和工具书3本,发表数学研究、教学和职业教育管理论文数十篇。副主编王闯:西北工业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常务副主编吴宪洲:陕西临潼人,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讲师,从事编辑6年,在全国十多种学术刊物包括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土木工程学报主编副主编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98-2003),常务理事(1984-2003),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1986-1998);防护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88- );高强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主任(1991-2001);土木工程学报主编(1997-2002);防护工程学报副主编(1989- )。中国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7-200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土木类学科评议组成员(1985-2003);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五届专家组成员(2003- );全国注册工程师(结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2000-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2001-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常务副主任(2000-2002)、学部主任(2002-2006)。

国际学术刊物《Progres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Steel Structures》,《Steel & Composite Structures》,《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Computational Structural Engineering》编委;国内学术刊物《建筑钢结构进展》主编,《世界地震工程》副主编,《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环境与安全学报》、《建筑科学与工程》、《振动、测试与诊断》、《钢结构》、《建筑施工》编委;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中国钢结构协会防火与防腐分会理事长、上海市金属结构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民防协会副会长、中日建筑结构技术交流委员会副会长;建设部、国家冶金工业局建筑用钢钢结构专家组成员、建设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审查专家组成员、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