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官网

发布时间: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官网

矿业研究与开发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影响因子

一看你这问题就知道是同行,共享给你!望采纳不收审稿费+版面费的国内期刊:《岩土工程技术》《水运工程》(中文核心期刊)出版速度较快,主要面向港口航道类的《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中文核心期刊)《强度与环境》统计源期刊《洁净与空调技术》(有稿费拿)《砖瓦》 建材核心 有稿费《水利发展研究》《中国水利》给200左右的稿费《钢结构》《交通企业管理》有少量稿费《中国建筑防水》有稿费《城市交通》《新型建筑材料》《公路》(中文核心期刊)《施工技术》(如果是高校作者,要交800元版面费)《建筑材料学报》EI收录,收100元审稿费,无版面费《建筑技术》中文核心期刊《力学学报》(英文版)SCI收录(中文刊收版面费)《科学通报》(英文版)SCI收录(中文刊要收一定的版面费)另外大部分国外期刊都无审稿费+版面费-------------------------------------------------------------------------------------不收审稿费的国内期刊:《中国公路学报》( EI 期刊)《中国铁道科学》( EI 期刊)《中南大学学报》( EI 期刊)《土木工程学报》( EI 期刊)《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核心)《工程勘察》(核心)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心)-------------------------------------------------------------------------------------征收审稿费+版面费的国内期刊: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审稿费:100 版面费:200一页建筑结构学报土木工程学报 月刊 审稿费:0 版面费:300一页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审稿费:建筑结构工业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审稿费:100元,录用后收取版面费150/页(审稿周期3个月,EI收录率高,主要收本校文章,选择地发表校外及海外作者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的优秀论文)稿酬:中国给水排水岩土力学 月刊 审稿费:100,版面费:220元/版(审稿一般3个月)给水排水施工技术建筑技术世界建筑建筑科学世界地震工程建筑学报混凝土工程勘察 月刊 版面费:800/篇 审稿周期:岩土工程约3个月,测绘工程约4个月,水文地质约4个月,工程物探约4个月。城市规划暖通空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建筑机械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审稿费:土木建筑及环境工程学报(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审稿费:新型建筑材料空间结构城市规划汇刊中国公路学报 无审稿费,版面费 300/页水利学报 审稿费:100,版面费:6页以下150/页,以上200/页建筑材料学报 版面费:四川大学学报 审稿费:100(校内稿件免论文评审费)感谢:中南大学学报 审稿费: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中文核心,版面费:1800元工程力学 审稿费:地质通报 版面费:150/页科技导报 版面费:600元煤田地质与勘探 版面费:500元地质与勘探 版面费:600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版面费: 1600元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版面费:600元灾害学 版面费:900元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版面费800元世界地质 版面费:500元/页岩土工程界 版面费:600元/篇(200元一个版面)岩土工程技术 双月刊路基工程 双月刊 版面费:900元矿业研究与开发 版面费:600元铁道建筑 版面费:1000元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版面费:600元煤炭科学技术 版面费:1500元《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审稿费:0 版面费:4页之内共500,超过4页的,每页《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版面费:500,不论页数《水力发电》版面费:800,不论页数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审稿费50,版面费200/页 稿酬: 科学通报 审稿费:《城市公共交通》版面费:200元一面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审稿费:50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消防科学与技术工业安全与环保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报

《安全与环境学报》和《环境科学与技术》都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收录的核心期刊,也都是中国科学院CSCD数据库的源期刊。两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安全与环境学报》主要刊载石油、化工、环保、矿业、冶金、建筑、交通、勘探等相关领域的安全科学理论、安全工程与技术、安全管理与监察理论、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职业安全与卫生、安全评估方法、事故调查与剖析、安全数值模拟与仿真、环境科学理论、环境工程与技术、社会与环境、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灾害及其防治、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废物处理及其综合利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检测等科学研究新成果、新进展及新方法。《环境科学与技术》的主要栏目:环境科学理论基础研究 、环境科学应用基础研究 、环境科学应用技术研究 、生态环境研究 、环境工程研究、环境管理研究、环境经济研究、环境法律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办刊宗旨:交流安全与环境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发展安全与环境科学技术,培育安全与环境科研队伍,为中国和全球的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服务。《安全与环境学报》读者对象:相关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相关师生,政府部门管理及决策者,厂矿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本刊特别注重为博士生、硕士生科研服务。《安全与环境学报》主要刊载石油、化工、环保、矿业、信息、网络、冶金、建筑、交通、勘探、国防等相关领域的安全科学理论、安全工程与技术、安全管理与监察理论、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职业安全与卫生、安全评估方法、事故调查与剖析、网络信息安全、安全数值模拟与仿真、环境科学理论、环境工程与技术、社会与环境、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灾害及其防治、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废物处理及其综合利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检测等科学研究新成果、新进展及新方法。

安全与环境学报官网

《安全与环境学报》办刊宗旨:交流安全与环境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发展安全与环境科学技术,培育安全与环境科研队伍,为中国和全球的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服务。《安全与环境学报》读者对象:相关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相关师生,政府部门管理及决策者,厂矿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本刊特别注重为博士生、硕士生科研服务。《安全与环境学报》主要刊载石油、化工、环保、矿业、信息、网络、冶金、建筑、交通、勘探、国防等相关领域的安全科学理论、安全工程与技术、安全管理与监察理论、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职业安全与卫生、安全评估方法、事故调查与剖析、网络信息安全、安全数值模拟与仿真、环境科学理论、环境工程与技术、社会与环境、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灾害及其防治、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废物处理及其综合利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检测等科学研究新成果、新进展及新方法。

“地理是一种教养,地理是一种气质。”《中国国家地理》在其宣传词中这样写道。 这份新锐而又老牌的杂志介绍天文、地理、科考发现以及探险历程,跟《美国国家地理》一样,它的内容也已经超越了一般旅游杂志的范围,旅游景点景区、文化遗存、珍稀生物的抢救保护以及世界各地的民俗民情无不囊括其中。“地理”,普遍性的传媒概念 保罗·福赛在《格调》一书中说,凡在客厅里出现《美国国家地理》的,主人的品味及其在美国的社会等级就要减去2分,失分与客厅里出现一张塑料座椅相同。但从中也可瞥见《美国国家地理》作为美国主流杂志的事实。资料表明,1999年《国家地理》期发行量共计869.8万份;同期的《时代》周刊发行量为406万份,《新闻周刊》为335万份。在美国杂志销售榜上,前三甲的排名经常是这样的:《电视指南》、《读者文摘》、《美国国家地理》。 如果说发行量仅仅是一个指标的话,那么它的雄厚资金和浪漫激情就更是令人着迷的看点。专栏作家沈宏非曾经在《国家地理杂碎》一文中抱怨:90年代以后,这本光滑的黄边杂志在制作上仍保持着“最顶尖”�cutting edge 的水准。一个例子是十几年前他自己给《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当过助手,京、沪、穗三个城市加上云南,共拍了400卷胶卷。照片最后在这本杂志上刊登了,却只上了两幅。愤怒的沈宏非还指出著名的约瑟夫·洛克当年凭什么能生生地把先来到丽江的英国植物学家沃德赶走,成为香格里拉的第一个“发现者”呢?靠的也就是《美国国家地理》的钱。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美国国家地理》看上去是个专业杂志,其实已经超越“地理”这样的销售诉求点。“地理”作为一个传媒的重心是被世人所认可的。《德国国家地理》简称GEO,与《美国国家地理》相比,同样图文并重,以图片的精美和信息量大而深入闻名。它可以花26页的文字和图片来讲述天使的意义。同样,法国也有《国家地理》。 “地理”成为了一个普遍性的传媒概念。因为做地理的同时,可以关照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它可以再现地理知识的差异性、地域性和综合性。一段时间以来,策划出版《中国国家地理》的人很多,摄影人李玉祥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认为“地理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自然地理之外更大的空间在于人文地理……”。 早些年,很多人奔波于将《美国国家地理》的样板介绍和拷贝到中国。今天,从《地理知识》改刊的《中国国家地理》成功了。而像李玉祥那样的同仁转而在《三联人文地理》、《文明》、《山茶》(又名《华夏人文地理》)中和《中国国家地理》开始了同行竞争。一个老牌杂志的新生 现在的《中国国家地理》前身是《地理知识》,这是一本1950年创刊的科普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 创刊以来,《地理知识》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70年代时,杂志的期发行量曾连续数年高达40万册,受到广大青少年学子的喜爱。但是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地理”从高考科目中被删除,以中学生为主体读者的《地理知识》发行量急剧下降,90年代已降至万册左右,杂志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已跌进了低谷。 1998年,《地理知识》开始全面改版,增加页码,采用进口铜版纸彩印。2000年10月,《地理知识》正式改名为《中国国家地理》。更名的背后是办刊思路的转变。《中国国家地理》的执行总编单之蔷认为,《地理知识》给人的是一种灌输式的老师教学生式的居高临下,而《中国国家地理》给我们的则是一种人与自然、历史能够平等交流的朋友感觉,正像《美国国家地理》所做的那样,《中国国家地理》的定位是“向隔行的读者传播地理知识”。 有个故事多次被用来为《中国国家地理》的转型做援引。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的两名飞行员在执行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任务时,不幸被日军击中,他们的飞机被迫降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们万分紧张地刚从残破的飞机里钻出来,一群服色奇异的人就围了上来,他们迅速地掏出了枪,但他们很快又轻松了下来。因为他们曾经在《美国国家地理》上看到过这个民族的介绍,它属于他们的盟国——中国。这个故事也为单之蔷作文强调过。 为了更广泛地适宜大众,《中国国家地理》为此做了改版的努力,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读图时代”的确认。他们重视摄影图片,精心制作地图。他们认为: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一张有足够冲击力的图片,哪怕这篇文章写得是多么优美动人也断无刊登的可能。 “当然,和《美国国家地理》相比,我们的资金实力是不够的。”单之蔷坦陈。《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拿着大把的钱,几年、几十年地做一个专题,采片率始终保持在千分之二左右,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过了创业的艰难年代。 不过,单之蔷对自己仍满怀信心:“我们现在的操作空间也是很大的。我们目前的定位是立足中国。中国的摄影师非常多,群众基础好,他们不一定需要高额的报酬。中国有丰富的地理资源,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有悠久的历史文明,有多彩的民族文化。” “因此在同等的条件下,我们也能做出好的东西来。我们相信一切都可以慢慢做出来,不是吗?《美国国家地理》也是这样做出来的。”把地理变成新闻和小说 《中国国家地理》除了在编辑流程上大做改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提出在地理中注入新闻概念,以此来拓展杂志的生存空间。 单之蔷认为:杂志是夹在图书和报纸之间的一种出版物。讲时效和新鲜,它比不了报纸;讲定论和经典,它比不上图书。《中国国家地理》的操作方式是“事件+知识”、“由头+知识”。前者就像它们所做过的“雅鲁藏布江”专题,通过一个事件将知识一并带出;后者就是要在一个新闻由头的带领下,将知识潜移默化地实现传递,比如9·11之后的阿富汗专题、悉尼奥运会期间的澳大利亚专题等。 《中国国家地理》的操作者还坚持认为过去的科普方式失效了,在知识背景不同的受众之间进行横向沟通,他们认为必须以“新闻+小说”的文本样式来重新打理杂志的文本样式。这就是说要改变第三人称的说教方法,取而代之的是第一人称的介绍方法,进而强调的是作者在采访和介绍期间的感性、新鲜、惊诧、满意、生动,以及类似的种种现场感,从而增加杂志的吸引力。 2000年6月,《中国国家地理》在台湾出了繁体版,据说当期杂志的发行量就超过了《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在台湾的发行量。《中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创刊号主要内容包括世界第九大奇迹“三星堆”的专题报道、布达拉宫艺术宝藏图片,以及展现黄山之美的各种照片。2002年1月,日文版的《中国国家地理》(又名《中国地理纪行》)在日本出版。英文版本的《中国国家地理》目前也已在运作之中。“我们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现在是略有赢余。”单之蔷骄傲地说,“我自己感觉我们的内容是无可挑剔的。” 单之蔷知道现在做“地理”的杂志也不单单是他们一家,但他相信他们的独特性是明显的,这是他们能够胜出的保证。他更有信心的是《中国国家地理》将成为一个产业:《中国国家地理》少年版、相关书籍的出版以及与电视频道的合作等等一切都已在他们的视野之中。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