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杂志审稿人邀请信发错了

发布时间:

杂志审稿人邀请信发错了

这个只能说你可以试试。

如果时间来的及,就让邀请方重发一份如果时间来不及了,就重新调整时间后请邀请方重新发错误的邀请函,一定会被拒签的没有其他的办法哈

邀请审稿人邀请了一个月

通常会限定审稿人审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Underreview表示审稿人的意见已上传,说明审稿人已接受审稿,正在审稿中,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当然前面各步骤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

被sci杂志邀请做审稿人

能上SCI杂志的文撰稿人至少也是本科以上,审稿这个岗位对于学术要求很高,而本科生尤其是大二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也难怪很多人质疑。

被sci杂志邀请作审稿人

首先你必须在相关的SCI期刊上发表过文章,最好是高水平的期刊其次,有人推荐你作为审稿人。比如有人投稿,他推荐你作为文章的审稿人

相关如下:学术生涯以来被数十个期刊邀请审过数百余篇/次的文章,publons统计验证的数据。有jacs、nature子刊,也有四区末流。拿过几个期刊的年度最佳审稿人奖。最大的感触是,伊朗印度巴基斯坦造假的、灌水的、一稿多投的,真tmd多。欧洲的关系稿真tmd多。相对而言,好期刊下审到的中美单位的稿子质量普遍最高。中国学者的文章不少创新性极高,但爱偷懒,经常会漏那么几个昂贵但重要的表征或control。美国单位学者普遍把有用的没用的数据都会补得很全,si洋洋洒洒几十甚至几百页,但不少是卖惨流,创新性一般。同一个期刊不同编辑对文章质量的把控尺度真是千差万别。以及审稿主观性其实很强,一篇文章不同审稿人能给出完全对立的评价,相当常见。而编辑一般都是以宁杀一千不放一百的心态,哪怕别的审稿人夸得有多高,只要有一个强烈的负面意见就会拒绝。高质量的文章里,投中一个好期刊在我看来只是概率问题。我个人审稿风格比较nice,看不明白的或者感觉逻辑不通的,都会提问并建议给修改机会,毕竟个中细节只有作者最清楚。当然除了那种一看就是错误的、谷歌之后发现抄袭的、一稿多投的、创新性极低的之外,我基本全部都建议编辑给修改机会。但我有个同事比较变态,只要他不懂的地方他都会偏执地认为是作者做错了,拒稿率高达95%以上(当然我极其瞧不起这位同事)。以及点名批评RSC旗下的Chem Common和Nanoscale,那里的个别编辑经常给审稿人发邮件说这是约稿不能拒。但文章明显有问题还不能提负面意见了?后来也就拒绝为这俩期刊审稿。私底下认识几个编辑,听过他们一些吐槽,大多认为来自欧洲的审稿人普遍审得很慢、倾向抬杠以及给负面意见。这和我每次开学术会议时的感觉是一致的:欧洲科学家比较喜欢在一些无关重要的细节上钻牛角尖,经常会表现出很明显的瞧不起别的同行的研究。所以后来我投稿时,也会在“opposed reviewer(规避的审稿人)”里尽可能写多几个方向相近的欧洲同行,能躲几个算几个。

很多人在质疑他的实力,认为他的实力不够,经验也不够,是没有办法进行审核的。

被邀请审稿就是审稿人了吗

Manuscript Submitted(Submitted to journal):表示论文已经投稿成功。接下来由期刊工作人员检查论文格式排版、重复率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的文章会分配给期刊编辑进行处理。 Awaiting admin processing:意为等待负责的编辑处理。在编辑审稿前,助手负责审查稿件是否齐全,不齐全的话则立即要求作者按要求补充相关材料。许多期刊会在系统显示 Manuscript Submitted 时完成该步骤。 Editor Invited:这个阶段不是所有的期刊都有,这个状态是表示论文已经转给编辑,正在等待编辑接受。 With Editor:这个状态表示编辑已经接受负责处理论文,这个时候,编辑已经初步看过论文,如果他认为论文适合期刊,就会送交同行评审;如果论文与期刊的范畴不相符或是没有达到期刊的标准,就有可能在外审前退回给作者,这种时候,状态就有可能变成「Decision in Process」。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都会在几天之内收到拒绝通知。在这一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Editor assigned」,表示稿件已经分配给某位主编或副主编负责。此外,还有可能会出现「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表示该编辑拒绝邀请,此时编辑会重新分派给其他编辑处理。 Reviewer Invited:编辑已经送出审稿邀请,等待审稿人接受中。有时候,这个状态可能会维持好一段时间后又变回「With Editor」,这有可能是审稿人拒绝审稿,编辑需要再另外找审稿人。 Under Review(Peer review):审稿人正在审稿。此时论文是由同行评审进行外审,因为审稿是无偿的工作加上需要付出许多精力,这个过程需要持续较长时间,一般为 1-2 个月。如果被邀请审稿人取消审稿,就会 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同行评审是 SCI 论文审稿中耗时最久,也是影响杂志社决定最关键的环节。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表示审稿意见已经返回给编辑,等编辑处理。有时候,编辑在看完审稿报告后可能会觉得需要邀请其他审稿人进行审稿。此时,系统的状态就有可能再度变成「Under Review」。 Decision in Process:表示编辑正在根据审稿意见文章进行决策。必要的时候,编辑会在此阶段与编辑部的其他成员商讨,一旦出现这个状态,作者一般会在几天之内收到通知。 Reject:审稿人看过内容或者审稿意见后作出的决定,表示拒绝这篇论文。这种是最常见的状态,著名杂志拒稿率可达 90%。 Major revision:需要进行大量修改,不一定意味着接受。提示审稿人评价较好,有机会被接受。一定要认真、严格按照意见修改,审稿人稍不满意稿件也会被拒绝。现在因为「论文工厂」以及学术造假等事件,退稿比例越来越高。 Minor revision:需要进行少量修改,原则上确定接受稿件,仍需虚心接受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一对一的修改。 Revised Manuscript Submitted:意味着作者已经递交修改稿,现等待期刊检查排版。 Accept:意味着编辑对作者的修改很满意,决定接受稿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