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白居易讽谕诗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白居易讽谕诗毕业论文

(汉家的皇上看重倾城倾国貌,立志找一位绝代佳人。可惜当国多少年哪,一直没处寻。 ……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种遗憾啊,长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除的那一朝。) 这是我看百科得的 你也可以看看百科了解 长恨歌 的 讽喻就是讽刺唐玄宗贪图美色而不理国事了啊,这样写的话就开段写几个略例,如商纣贪妲己,后来由此及彼,讲到长恨歌或唐玄宗(顺序也可换过来)用各种论证方法 如说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不会有安史之乱的啊之类的…… 如果爱情说就是歌颂他们的爱情,赞扬或鼓励支持,反之则批判,说这样不好,为了爱情而盲目之类的…… 如果是是双重主题那就是上面的综合了啊,不说不能两者泛泛而谈,这样没重心,写的议论文就不突出了。

肯定是政治讽喻诗了。白居易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借诗歌来揭示他所生活的时代人们生活的艰辛,比如《观刈麦》、《卖炭翁》等;用诗歌来表达对统治者荒淫无度,重色误国的现实,比如《长恨歌》。

作为诗歌运动,新乐府的创作并不限于写新题乐府,也有古题乐府。但虽用古题,却能创新意,体现了诗歌革新的方向。 新乐府运动的基本宗旨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与汉乐府相比,新乐府未能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不具有人民性。白居易,子乐天,“君子居易以俟命”,“乐天知命故不忧”。正像他的名字一样,他乐天居易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因与其所在时代相关,他的诗歌创作以其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特点,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白居易的诗主要有前期的讽刺诗和后期闲适诗,讽刺诗为白居易诗歌的主要类型之一,以激越梗直的措辞,切中时弊,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密相关,在古代批许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因而颇受后世的重视。从白居易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唐时期士大夫们的精神面貌和典型心里,他的人生观念和诗歌创作是中唐特定社会阶层生活条件的反映。白居易以整个诗歌艺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个世界,其讽喻诗是特定时代、特定心态的产物,创作目的是“可歌生民病”。下面就通过介绍两首白居易典型的讽刺诗来了解其独特的风格:《轻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从本诗的介绍中了解到:诗题《轻肥》取自于《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有来概括豪奢生活。开头四句,先写后点,突兀跌宕,绘神绘色。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内臣者,宦官也。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骄横神气一至如此?原来宦官这种角色居然朱 紫 ,掌握了政权,怎能不骄?怎能不奢?“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两句,与“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前后呼应,相互补充。“走马去如云”就具体写出了“骄”与“夸”。这几句中的“满”、“照”、“皆”、“悉”、“如云”等字,形象鲜明地表现出赴军中宴的内臣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帮。紧接六句,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描写他们的奢,但也写出了“骄”。写“奢”的文字,与“鞍马照晨光”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写马,只用他油光滑水,其饲料之精,已意在言外。写内臣,只写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肥肠,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以上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会内臣行乐图,以具有暴露意义。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他“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笔锋骤然一转,当这些“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高到新的高度。同样遭遇旱灾,而一悲一乐,却判若天壤。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做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比直接发议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说服力。末二句直赋其事,奇峰突起,使全诗顿起波澜,是读者惊心动魄,却是十分精彩的一笔!(霍松林)1 此首诗中,诗人选取了宦官奔赴军中宴会途中骄气凌人的情形与宴会的奢侈,在末尾笔锋一转,沉痛指出,号称富庶江南,因大闹荒灾,饥民相食,与宦官的奢侈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触目惊心。2 在我看来,此首诗之所以如此成功,主要是诗人成功地用这首诗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没有用太多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太丰富的想象,仅仅运用了白描手法,真切的展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现实的残忍。本诗还有一大特色是运用了对比:将宦官、将军们的奢华淫逸与老百姓民不聊生这两大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放在一起,诗人并没有做过多的说明,我们即可从诗中读出个中意味。我们似乎从这里可以感觉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本诗不是纯粹的为写诗而写诗,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这首诗有其深层的含义,讽刺是其主题之一。我们初中还学过同样一首讽刺艺术极高的诗:《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物品,本来由官吏采购,官吏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碳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画活出卖炭翁的肖像,而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写卖炭翁的碳是自己艰辛劳动的成果,这12 《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第328页 沈松勤、胡可先、陶然著《唐诗研读》第108页就把他和贩木碳的商人区别开来。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碳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情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的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馀劲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后面久违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可怜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吧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贱碳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希望天气更冷。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了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怎能不催人泪下!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临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希望。——有是多么可怜的希望!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一切描写,都集中于此。作者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生活只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做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正单衣”,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做陪衬,诗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碳贵,可以多换一些衣服和食物。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碳,千馀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只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它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嘎然而止,因而含蓄,更有力,更引3人深思。扣人心弦。(霍松林)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宫市”的无赖与残酷,而卖炭翁的形象与心里也刻画的十分成功,尤其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两句格外精警,刻画了在艰难处境中的卖炭老人细微复杂的心里活动,非常之贴切。在表现上,此诗没有运用他在讽喻诗中惯用的“卒章显其志”的手法,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憎,而是以事实和形象本身显示诗人的情感倾向,给读者留下了丰富想象的余地。4 《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着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决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人、捕猎的人、打渔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但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即使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卖炭翁》的艺术性也是很高的。诗人在开头八句里,先对卖炭翁做了一番34 《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地330、331、332页 沈松勤、胡可先、陶然著《唐诗研读》第108页总的介绍,介绍得那么亲切、自然,就像介绍自己家里的人一样。“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简单,然而深情的十四个字,就活生生地勾画出他的外貌:“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是同样简单而深情的十四个字,深刻地刻划了他的内心活动。这番介绍就好像一串电影画面,从南山的远景开始,镜头平稳地拉近,然后就接连几个大特写:两鬓、十指、灰尘满面、衣衫褴褛,使人触目惊心。通过上述介绍,我们了解到了这是白居易非常典型的一首讽喻诗,作者通过卖炭翁一个人的悲惨遭遇表现了整个社会中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用这种以个别表现一般的目的是要揭露宫市的弊端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希望引起当朝者注意。这也是一首叙事诗,作者仅用二十句一百三十五字,便完整地记述了一位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未成、被宫使掠夺的全部经过,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全诗有叙述,有描写,有细节,有对比。笔法简洁,语言精练,在概括、剪裁和渲染等方面,处处显出诗人的匠心。尤其是结尾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正如《唐宋诗醇》卷二十所说:“直书其事,而其意自见,更不用着一断语。”有人说《卖炭翁》不如《长恨歌》艺术性高,这就好象是把通俗歌手和美声歌手放到一个组里比赛了。有人说,白居易的讽喻诗过于直白,尽露,缺乏婉转含蓄,没有余韵,他这是拿爱情诗的标准来衡量了,如果有这几项缺点,绝不是好的爱情诗,但是要求讽喻诗写得婉转含蓄余韵无穷,可就荒唐了。谁能够把“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婉转含蓄一下?“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这样激愤的斥责,还需要什么余韵吗?如果有余,那就是没能痛快淋漓,正是讽刺得还不够。所以我们必须按讽喻诗性质的要求,来分析其艺术形式,越能把讽喻内容表达得充分透彻,说明它的形式就越臻完美,艺术特色就愈加鲜明。 白居易想通过他的讽喻诗兼济天下,可是这个志向在生前没能实现,但在他身后,却激励着一代代的志士仁人普济天下苍生。最后引用刘禹锡的一首来概括白诗的特点: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玉琴清夜人不语,琪树春朝风正吹。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世人方内欲相寻,行尽四维无处觅。

毕业论文选题白居易

1、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刍议 2、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3、中国古代神话的美学意义 4、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5、论《诗经》中政治讽谕诗所表现的忧患意识 6、论《诗经》的婚恋诗 7、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8、论《诗经》的讽刺艺术试论 9、《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 10、孔子与《诗经》 11、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12、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13、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14、《左传》与《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5、《战国策》的寓言艺术 16、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17、《孟子》与《庄子》寓言异同论 18、从《孟子》看孟子的人格魅力 19、《庄子》的神话意象 20、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的比较 21、《史记》人物塑造论 22、汉乐府叙事诗研究 23、汉乐府与《诗经》中弃妇形象比较 24、汉乐府中女性题材作品研究 25、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26、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27、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28、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特色) 29、三曹诗歌比较 30、论“正始诗风”与“建安风骨”的关系 31、嵇康与阮籍诗歌风格比较 32、南朝乐府特色及其成因 33、陆机诗论与创作的关系 34、《玉台新咏》所选宫体诗研究 35、从《世说新语》看西晋文人的心态 36、论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 37、论唐人的咏马诗 38、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分写山水、田园) 39、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某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 40、李白诗与酒的关系 41、论李白的古题乐府 42、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43、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多义性 44、唐宋咏物诗之比较(也可着眼于一个朝代,或者某一主题) 45、论柳宗文散文风格的发展变化过程 46、论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演变过程 47、论李贺与李白诗歌想象艺术的异同 48、论中晚唐咏史诗的艺术

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古代文学方向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古代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一) 1. 论《聊斋志异》中的华妖狐魅形象 2. 论元杂剧中的水浒杂剧 3. 论《西游记》的游戏笔墨 4. 论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创作特征 5. 论《儒林外史》对八股制艺弊端的反思 6. 论《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7. 论明清传奇的曲词艺术 8. 论《红楼梦》玉石崇拜的文化心理 9. 论孙悟空的孝义 10. 论《红楼梦》中诗歌之功能 11. 《牡丹亭》的人文主义精神探析 12. 论李贽思想对晚清小说世俗化倾向的影响 13. 对生命的漠视——试论水浒传〉叙述的暴力化倾向 14. 《莺莺传》主题嬗变浅议 15. 论关羽艺术形象的悲剧色彩 16. 试论《金瓶梅》的文学史地位 古代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二) 1、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刍议 2、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3、中国古代神话的美学意义 4、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5、论《诗经》中政治讽谕诗所表现的忧患意识 6、论《诗经》的婚恋诗 7、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8、论《诗经》的讽刺艺术试论 9、《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 10、孔子与《诗经》 11、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12、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13、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14、《左传》与《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5、《战国策》的寓言艺术 16、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古代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三) 1. 西蜀词与南唐词艺术特色比较研究 2. 论春秋笔法的内涵与外延 3. 庄子《逍遥游》本义考 4. 论春秋战国时代行人在先秦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5. 唐代咏侠(或僧,或道)诗创作论 6. 初唐宫体诗与南朝宫体诗异同论 7. 陈子昂文学史地位浅论 8. 李白歌形体诗艺术成就浅论 9. 李白咏月诗浅论 10. 白居易闲适诗浅论 11. 韩愈文学主张得失论 12. 晚唐咏史诗浅论 13.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浅探 14. 浅谈杜甫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猜你喜欢: 1.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 2. 古代文学方向论文 3.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4. 文化方向论文题目 5. 2017文化方向论文选题

不知道呀么不知道!

白居易花意象毕业论文

您真是个哥,作文都要别人来帮着写。

诗词中的花----梅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在百花之中,中国人偏爱梅花、偏钟情于梅花呢?是因为它美的缘故么?是的,它的确很美: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孤芳自赏、纯洁无瑕。像一只骄傲的天鹅屹于冰雪间。“千白丛中一点红”。开得刺眼,开得高傲;是因为它美的别具一格的缘故么?是的,它的美的确与众不同。它的美,比起娇艳的牡丹、绚丽的月季、清秀的荷花来说,别有一番风味。是的,即使它不如茉莉清香、不如菊花美丽、不如桃花艳丽,但它的确很美,它的美绽放在风雪中,盛开在风雨里。开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于是当人们饱赏百花之俏丽,走出门外,看到这株傲于风雪之中的红梅,谁能不为它倾倒?谁能不被它征服?谁能不被它别具一格的美丽所吸引呢?是因为它美的精神的缘故么?是的,中国人爱梅花,是爱 梅花傲雪斗霜的精神,爱梅花谦逊的精神。爱的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爱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爱它不怕困难,于无声处,傲然挺立。爱它甘愿在幕后无私奉献的心。爱的是梅花有灵魂、有骨气、有品格的精神。梅花之所以能排在“四君子”之首,正是因为这种傲雪斗霜、谦虚乐观的精神! 中国人偏爱梅花,是因为红梅于中国人有相同的精神。有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精神。那血色的梅花,开得那样娇艳。它敢与风雪争斗,感与风雨撕杀。她是春姑娘的使者,不怕冬姑娘的胁迫,傲然于天地间,飘撒春的芳香、播种春的种子。当大地终于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春姑娘时,她却静静地消逝,化作脚下泥,只留一抹余香荡漾于天地间。看百花齐放,听百鸟齐鸣,看春满大地便欣慰地走了。于是“落红本是无情物,明年冬天再见花。”它的一生就像一部充满欢乐与悲愁的乐曲,从飘舞的雪花奏到缤纷的百花。 我爱梅花,爱它的骨气,爱它的坚强,爱它的永不屈服。 它排在岁寒三友的第一位,是最有骨气的!它在严寒的冬天时不肯屈服,将自己娇嫩的肌肤顶着风欺雪压。只有它会有那份精神与那份傲气在寒冷的冬天与风雪做斗争。梅因冬天而存在,而正因为梅也使冬天添加了几分温馨、清香,减少了几分严寒、冷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家会感觉冬天很寒冷,都不愿出门。而梅花这种没有思维的植物却在冬天里绽放,雪白的花瓣顶着寒风傲然挺立,显现出与任何花儿都与众不同的姿态。中华民族的英雄有很多,他们都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毫不退缩,毫无惧色!它也是迎着狂风、暴雪一步步成为中国国花、成为岁寒三友的第一!这么多的荣耀!同时,梅花也付出了代价,它经历的困难不知有多少。生活中,有些人的意志都没有它强,因为有些人本来可克服眼前的困难,但他却不积极面对,有的甚至采取逃避的办法。 梅的傲骨,梅的精神我不会忘记,也正因为梅的这份傲骨、这份精神激励我,让我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站在寒风中,又飘来了梅的阵阵香气,那样清淡、那样高雅。我的脑海中,又看到了梅花的坚持与毅力! 梅花韵 冬日,院子里一株蓬勃的腊梅花灿烂地开放着。一树的金黄,圆圆的花骨朵儿小巧可爱,绽放的花儿笑意盈盈荡漾在枝头,在寒冷的冬日里妩媚妖娆。远远都能闻到那一股馨香扑鼻而来,直钻进了人的心坎里,回味悠远…… 南国的雪,历来吝啬,多年来难以一睹芳容,让我心生许多的遗憾。只有陈年的回忆,带着岁月的沧桑在心头沉醉回味.尤其是腊梅花盛开之际,我觉得应该有冬雪的陪衬才得以完美。正如屈原所说的:“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可是一年一年花落去,等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落与惆怅。这一种情结在来年又会延续下去。我都觉得自己有点聊发少年狂的味道,虽然已人到中年,可那是我心底里唯一纯白的记忆,不忍忘怀。 前天,忍不住采摘了几枝盛开的腊梅花。寻个花瓶插上,卧室里顿时香气迷漫。夜来枕着香味入眠,心情曼妙如花。心念之间似携着一幅踏雪寻梅的美丽图画翩然入梦。雪舞翩跹,花开烂漫,馨香环绕…… 就在我夜半暖衾之时,你翩然而来,如约而至。好似知我心情一般,悄无声息之间用一枝妙笔给大地披上了银装。晨起,你让我欣喜若狂。眼前是一片粉妆玉琢的世界,真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久违了哦!江南的雪,你是那样的滋润美艳,动人心怀。你虽没有北方那样的漫天大雪,那样的壮观雄伟。却是显示出另一种江南别致的美丽与独特的雅致。那样的从容不迫,洋洋洒洒.似柳絮般漫天飞舞,又好似一位多情的江南女子,在轻歌曼舞,轻盈妖娆而又妩媚深情! “江南雪,轻素减云端”.纯洁的冬雪啊,!我喜欢你的淘气,喜欢你的抚摩。欣欣然投入了你的怀抱,雪花落满我的发梢我的脸颊,沁凉沁凉的。心里却是极喜欢极快乐极温暖的。雪里梅花分外娇艳,雪似梅花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红红的茶花躲在冬雪下面含羞带笑。这久违了的江南雪,给大地带来了一份祥和、幽雅与洁净.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美丽的雪花,也给人的心灵带来了一种惬意和浪漫的感觉. 梅花是冬的精灵,雪的姐妹,春的使者.雪是舞的精灵,是雨的精魂。雪映梅花,梅花傲雪,清雅俊逸。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我想起了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诗:“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读来意味深长.有梅无雪,那梅的坚贞品质又何以显现?有雪无梅,那雪的寂寞又有谁人能知? 此刻,我对着这雪里梅花,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感激:因为这个冬天我了无遗憾!因了这纷纷扬扬的江南雪而温暖满足。我因为有了你们的相伴而多了份淡泊和宁静。痴望着这飘飘洒洒的美丽雪花,情丝凝结,好想此刻幻化成雪,轻舞翩跹与这天地之间…… 我爱你,江南雪。

芳心解语 ——白居易诗词中的花意象芳心解语 ——白居易诗词中的花意象 黄春 [论文摘要] 文章通过白居易诗词中有关花意象的运用进行剖析,从白居易诗词的“花”中不仅可以解读诗人的思想、心绪、际遇,而且亦可以管窥唐代社会及人情世故等历史层面。白诗词中的花意象灵韵独具,似能解语,无法述说穷尽。 [关键词] 花意象,中国花文化,解语,人格化.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宋朝诗人陆游化用唐明皇以杨贵妃为解语花的典故如是说,这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尽管鲜花美人互为比附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中都有所表现,但自然界中的花一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尤其与人文精神绾结在一起,便成为一种内蕴生命力和灵魂的情感生灵。 中国花文化的核心精神是花的人格化,花之人格化的及至便是将花当作人来看视,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和感悟自我的人生。在“一视同仁”“万物与我为一”“众生平等”等儒释道传统思想的熏染和规范下,中国人对花木观赏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感悟方式,构成了世界文化视野中极具东方韵味的独特的人文景观。自《诗经》始,中国历代文人对花进行了特殊的情感关照,花成为诗文中经久不衰的意象,并逐渐形成一种模式。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与思想渊源下,尝试解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有关花的意象,从中感受他的人生遭际与心路历程。与诗人同喜悲共爱憎,而且反映出诗人的思想心绪、社会风俗乃至人情世故。诗人以花喻人,将人喻花,成就了白诗词中的花的世界。 白居易是爱花、懂花、惜花之人,他笔下百花齐放。据载,在杭州灵隐寺“岩顶崖根后产奇花,气香而色紫,芳丽可爱,人无有知其名者。招贤寺僧取而植之。郡守白乐天尤爱赏,因名曰紫阳花。”白居易对花的情感可见一斑。 白居易很喜爱莲花,有关莲花的意象(包括荷花、芙蓉、菡萏)被明确使用的就有大约83次之多,占花意象的,还不算许多指向不明的花意象。但白居易更爱白莲花,将其用以自比,作有《种白莲》《东林寺白莲》《感白莲花》《六年秋重题白莲》《莲石》《白莲池泛舟》等等有关白莲的诗。莲花是佛教之花,是花中君子。白居易对白莲花的纯洁无暇赞美备至,甚至连自己一向推崇的红莲便只是“虚得清净名”(《东林寺白莲》)了。乐天在《感白莲花》诗中云:“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濆。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谁移尔自此,姑苏白使君。初来苦憔悴,久乃芳氛氲。……”白莲这种孤清不群、遗世独立,但仍馥郁芬芳、颇具神韵的形象,正是诗人非常偏爱而用以自诩的写照。清人宋长白在《柳亭诗话十七则》中云:“洛阳无白莲花,乐天自吴中带种归,乃始有之。其《白莲泛舟》诗曰:‘白藕新花照水开,红窗小舫信风回。谁教一片江南兴,逐我殷勤万里来。’又《种白莲》诗曰:‘吴中白藕洛中栽,莫恋江南花懒开。万里携归尔知否?红蕉朱槿不将来。’周濂溪谓莲为花中君子,况纯白者耶?但移入洛阳,是以君子而入富贵之乡矣。”此外,白居易还用无人欣赏的白牡丹自比:“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白牡丹》)白牡丹与白莲一样皆纯净素洁,诗人渴望自己能在浑浊的官场中保持一种清俊的思想与个性。这是诗人宦海沉浮人生失意时的感受,全都寄寓在白莲花和白牡丹的“洁白”上了。因为真爱花,所以真能“别”。“乐天诗多说别花,如《紫薇花》诗云:‘除却微之应见爱,人间少有别花人。’《蔷薇花》诗云:‘移他到此须为主,不别花人莫使看。’今好事之家有奇花多矣,所谓别花人,未之见也。(编者按:所谓‘别花’,即辨别得花、识别得花之意)。” 白居易惜花之诗更是不可胜数,信手拈来便有许多,如“……唯我多情独自来。……无人解惜为谁开。”(《下郢庄南桃花》)诗中的花因诗人的爱惜而分外有情,似能解诗人心绪。 白居易多用花来装点诗境,显得自然畅婉。“夜色向月浅,暗香随风轻。”(《答桐花》)以明月衬色,以清风衬香,借月下桐花显夜的明净与清幽;“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回肠荡气,哀感于一年四季的物是人非;“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县西郊秋季赠马造》)用“叶绿萧条”“花红寂寞”来抒泄悲秋情怀;“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长恨歌》)将杨贵妃妩媚动人的绝艳容姿、无限感慨的凄怨哀伤凝成一枝沾着春霖的白梨花;“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山石榴寄元九》)“奇芳绝艳”比挚友元稹的才能,流露出浓厚的情意。 白居易将自己理想中的人格比附于花,借花向世人传情达意。“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紫薇花》)表现出一种桀骜不群的品性,只愿在夏日独妍,不随大潮不入俗流;“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题山石榴花》)歌颂平易近人深得人心的优秀品质;“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迎春花赠刘郎中》)不似桃李争春,却向春寒独秀,具有不同流俗的格调。 从乐天的花诗中看唐代风俗。“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伤宅》)铺写豪宅中花木果树的繁艳,花品与色调均透出一种大富大贵的气息。移植牡丹应在早春未长芽时,待花开后移植则必须附带根须与泥土,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见豪门贵族的奢侈,连摘樱桃都连枝折断。“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买花》)“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牡丹芳》)可见唐代赏牡丹的风气之盛。唐时有花市,最为繁华热闹的则属京城长安的牡丹花市。仕宦富贵人家如疯似狂地赏玩牡丹,并竞相以高假购买,形成攀比之风。牡丹为富贵之花,其富贵的气质更令诗歌在渲染富人们的穷奢极欲上添上一道重彩,反映出民生疾苦与残酷剥削,鞭斥豪贵的虚荣与毫奢。“眼看菊蕊重阳泪,手把梨花寒食心。”(《陵园妾》)采菊与饮菊花酒是重阳节的一项主要风俗活动,寒食日亦是梨花开时,梨花的冷淡寒白令节日的气氛更浓。故用花期来表岁时,体现出时节的风俗特征。“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可见当时结伴饮酒赏花是文人的雅趣,并在饮酒时折花枝行酒令。白居易有诗云:“闲征雅令穷经史。”可见文人多行雅令。“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紫微》)唐代,紫薇花在统治阶层中受到了空前高的待遇。因紫微在古代天文学中指紫微星垣,自汉代起就用来比喻人世间的帝王居处,而唐代中书省设在皇宫内,为国家最高政务中枢,故名紫微省。紫薇花因谐音以及自身耐久且烂漫可爱的魅力而扎根宫廷。真是花以名而闻天下。 白居易的思想中儒释道三者驳杂相纠葛,而以儒家思想为其主流。在《东坡种花》二首中,“前一首细写种花之趣,静观物理,及时行乐,独善之义也。后一首推广言之,与柳宗元郭橐驼种树说同意,兼济之志也。”《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诗云:“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从芍药花的开落体会到人生的短促和虚幻,产生皈依佛门的念头。实际上,白居易的思想核心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句话而已。 白居易诗词中的花意象遍及各处,不可历数。仅从花中就能看到昔时的醉吟先生或悲或喜;或结伴赏花或花前独饮;或豪门感慨或柴扉掩泣;或壮志满怀或悲观失意;……白居易被称为“风流太守”,是因其在唐代文官中是出了名的狎妓冶游之人。对歌妓舞女的喜爱令他的诗词中有许多花意象或更形象生动,或更隐约曲折。总之,白乐天弄花,让人眼迷,似读不尽。中学古典诗词中的咏花名句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2、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宋·刘錡《鹧鸪天》3、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4、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宋·秦观《踏莎行》5、光风吹香洗游尘,兰花隐芳莸笑人。元·王冕《幽兰咏》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7、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宋·李清照《如梦令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僧志南 《绝句》10、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11、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宋·朱熹《题榴花》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宋·司马光《客中初夏》15、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宋·李清照《如梦令》16、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17、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唐·李益《汴河曲》18、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初夏睡起》19、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2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21、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宋·戴复古《江村晚眺》22、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秦观《春日》23、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宋·苏轼《浣溪沙》2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5、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清·纳兰性德《点绛唇》26、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明·杨慎《滇海曲》27、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花白。唐·李贺《江楼曲》28、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唐·白居易《村夜》29、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唐·李贺《美人梳头歌》30、 芙蓉 花开仙子容,满城歌馆延秋风。元·王冕《芙蓉山雉图》

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是关于无奈人生的感叹和思索。其实,世间万象本都是虚无的,人生的真谛未必真的存在,即使存在,也无法直接到达,因此,诗人采用了否定和比喻的方式来抒写这种感悟首先,雾里看花的优美意境。诗歌中的花,雾,云都是具体鲜明的意象,但是“花非花”,“雾非雾”,“去似朝云”,这又是写些什么呢?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之中,巧妙的运用了含蓄与含混。所谓的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蕴涵或者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在有限之中体味无限。“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无穷,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清——沈祥农)在这手诗歌之中,花,雾,云这些本一般能够是清晰而优美的意境,但是“花非花”,“雾非雾”,“来如春梦”,“去似朝云”,这种像花一样美,像雾一样轻盈,像朝云一样飘忽,美如烟,可望而不可及,也宛如春梦,来去匆匆。朦胧而有含蓄,含蓄之中又生出一种飘忽的意境,进而产生对爱情,对理想追求,对人生的不同的思考,耐人寻味。那些眷眷的依恋和萋萋的韵味,就是文字来达到心灵的共鸣。在诗歌的最后,却抓不住一点的痕迹,连影子也就散失掉,只落得一地的空谓。深深的惋惜之情,怎么能让人不回味呢? 其次,便是夹杂于虚幻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美。距离所产生的美,那是一种凄美。“夜半来”,“天明去”,如此短暂的邂逅,一种情思,一位情人,一种寄托,一种追求和抱负,瞬间的产生而有瞬间的幻灭。这些看似爱情而深入分析为理想与人生的多种不确定的意义而言,读着边让人难以琢磨,回味再三。这是含混所带来的话语系统丰富的意义生成的潜能。最后两句“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则是这些似花非花,似雾非雾,雾里看花,来如春梦,去似朝云等意象的综合。一副朦胧的意境美,映射着淡淡的哀愁,让 人回味无穷。这是话语蕴藉所带来的文学魅力。 整首诗歌,从含蓄的小中见大,含混的一中生多,都有着共同解释诗歌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也就是话语蕴藉的特性。无论是从诗人的文学创造活动的过程还是诗歌之中所蕴涵着丰富的意象,优美的意境,还是凄美的音调,诗歌都能带给人思考,达成共鸣。我想,这就是文学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久久的回味白居易的《花非花》,或许,会有更多的深刻的体会。这首诗清新自然、琅琅上口,吟咏时有一种回环连绵的音韵美。但是,千百年来许多人却认为这是一首朦胧诗。诗人究竟想借此表达怎样的情怀?偶尔一想,细细品味起来,还真觉得这诗挺有意思的。白老先生应该说是现实主义大师了,于他笔下写出一首只有不定喻体而无本体的《花非花》确属罕见,为什么一向以“妇孺皆能懂”作为自己创作原则的诗人会吟出一首如此晦涩费猜的诗呢?

毕业论文写白居易的人多吗

古代山西诗人中,名气最大的要数白居易了。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世称李杜白为唐代三大诗人。 白居易,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后来忆及当时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眼看还要继续乱下去,由彭城县令升任徐州别驾的白季庚,便送儿子白居易到南方避乱。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随后南北奔走,备尝艰辛。所以他15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后来又一首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也写得较好,历来为人称道,诗云:“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从这些诗中可见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从他家骨肉分散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程度。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 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这首诗,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自到长安,顾况为之延誉后,白居易有时居长安,有时在别处,曾去过徐州、襄州、杭州等地,交结了一些诗人,真正开始了他的诗人生涯。他27岁方从乡试,次年为宣州刺史崔衍所赏识,送往长安应试,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以第四名及进士第,31岁时,试书判拔萃科,与元稹等同时及第,与元稹相识,从此成为莫逆之交。在32岁那年春,白居易被授校书郎,算是步入了仕途,33岁时自洛阳徙家于秦,卜居渭上,距长安约百里,到35岁时,罢校书郎,随后又授周至县尉。次年,他由周至县尉调充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这年冬季,授翰林学士,就在授翰林学上这一年前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元和三年(808年)拜左拾遗。 当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黜或贬。初任拾遗的白居易上《论制科人状》,极言不当任意贬黜,因此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李德裕,不幸陷入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 元和六年(811年)四月,因母亲去世,白居易丁忧居渭村,而他的爱女金銮子也在这一年夭折。居渭村三年多,白居易又贫又病,好友元稹时常分俸济其困难。元和九年(814年)冬,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后因上疏请急捕刺武元衡者,为宰相所恶,被贬为州刺史,又为中书舍人王涯所谗,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此次连续被贬,对白居易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和教训,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避祸远嫌,“不复愕愕直言”,“世事从今口不言”。在江州,他自称为“天涯沦落人”,以游历山水、作诗为事,慕起陶渊明来,希望作个隐逸诗人,并转而事佛,企图从佛教中求得解脱。总之,被贬江州司马,是白居易人生道路的一大转折。 白居易在江州四年,后移忠州,元和十五年召还。宪宗崩,穆宗继位,授中书舍人,后又拜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转上柱国。白居易精神重又振奋,诗云“得水鱼还动鳞发,乘轩鹤亦长精神。”但因当时朋党之争仍很激烈,他不但不能有什么作为,而且“终日多忧惕”,惊叹“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很快又感到失望。他恐再遭权幸谗害,不敢久留朝中,便请求外任,于长庆二年(822年)出为杭州刺史,避开了朋党残酷倾轧的朝廷,从此思想进一步消沉,诗云:“谁知名利尽,无复长安心。”“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安妥。”荣枯任之,听天由命,颇有些与世相忘的意思了。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情自娱。他蓄妓与嗜酒无厌,直到暮年。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而在白居易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嗜酒,据他自己说,“唯以醉为乡”,“往往酣醉,终日不醒。”宋人统计白居易诗,说他“二千八百首,饮酒者九百首。”所以如此,都是为了逃避现实,自我麻醉。他还进一步从佛教中寻找精神倚托,寻求解脱之法,用佛家消极出世思想麻醉、安慰自己。《大宋高僧传》所载白居易向名僧致礼稽问佛法宗意,与名僧探讨佛理妙义,多在出守杭州后。白居易进而持斋坐道场,并且从此后一直好佛,经常持三长月斋,即在一、五、九月在家坐道场。所以白居易又为古代文人中崇佛、达观的代表,历代不少人对他称赞备至。其实,他之崇佛,并非真心事佛,而是为了解除烦恼,寻求解脱,是对社会的消极反抗,是一种退缩,也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中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是仕途坎坷,感到失望所致。饱经忧患后,才潜心释氏以寄托。白居易晚年所撰《醉吟先生传》自我表白云:“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友多与之游,游之外,栖心释氏”。可知他是先酒乐而后佛的。他甚至怀疑真有佛否。同时又炼丹学道。从严格意义上讲,白居易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信徒。同时,他之崇佛,还出于健身的原因。这便是他有时一边持斋、坐道场,一边又在心中想着妓乐美酒的原因。 虽则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在杭州刺史任上,他政绩斐然,关心民间疾苦,最为人称道的是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名所筑之堤为“白堤”,此外,还浚城中六井,以供市民饮用。 长庆四年(824年)五月,在杭州任期满。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于是,他卜居于洛阳履道里。至此为官20来年,竟然凑不足买房钱,只好以两匹马抵偿,于此可见他为官之清廉。第二年,他除苏州刺史,在苏州刺史任上只一年多,便因病免郡事。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刘、白二人结伴归洛阳。一年后,白居易又转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58岁那年,即大和三年(829年)春,白居易称病,免归,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从此不复出,后除河南尹,寻以病免,64岁那年,除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因心境消极和健康原因,他不愿再为官了。60岁时,儿子阿崔夭折,这对诗人又是一打击,73岁时,曾施家财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揖。卒年75岁。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的诗,前面已讲到,自少年时代便写得很好。16岁时“野火春风”之句,已成为千古名句。最为出名,堪称中国古代诗歌杰作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是他35岁为周至县尉时作。该诗以民间流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加以虚构,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动人,被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长诗中最好的一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这首诗里,他敢于批评唐玄宗的荒淫。至有“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等语。后面描写两人之深情,既微有讽刺,又饱含哀怜。说及生离死别的情形,笔锋颇常感情。全诗从曲曲折折的故事中兴起层层波澜,感情充沛复杂,读之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他45岁时所作另一首歌行体长诗《琵琶引》,也是同样受到人们高度评价的诗。他被贬作江州司马后,在浔阳江头和友人话别,舟中离别酒筵上,感伤之中,忽听邻船有弹琵琶声,移船相邀,原来是一位年老色衰、独守空船的歌妓,也有无限愁绪,借琵琶寄托幽怨。白居易听了她的身世,不仅深为同情,而且因之想到自己的不幸,因而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便作了这首可与《长恨歌》媲美的长诗。前面叙歌妓的生平状况、可悲身世,后面以“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转而写己,最后云“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司马青衫”,因此也成典故。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很多优点,描写细致,音节和谐,尤其描写琵琶声音那一段,真是令人一唱三叹。而最重要的,还是感情的真挚。这两首长诗,是白居易留给后人的无价瑰宝。 白居易其他诗歌中,价值很高、为人称道的是前期所作的那些讽谕诗,尤以《秦中吟》和《新乐府》出名。刚步入仕途的白居易,反映民生疾苦,为正义而大声呼喊,“不识时忌讳”的勇气是非常令人钦佩的。《秦中吟》10首,首首如利剑,《重赋》谴责官府进奉羡余物,残酷盘削百姓,“夺我身上绫,买尔眼前恩。”《轻肥》写权贵赴宴会的气概和酒食的丰美,最后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歌舞》写公卿们日中乐饮、夜半歌舞的享乐生活,结句是“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买花》写长安城中有钱人竞买牡丹、以豪奢相夸耀,最后说:“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议婚》同情贫家女难以出嫁,《伤友》慨叹苦节之土的凄惨生活,《伤宅》讽刺豪门大兴建筑,“一堂费百万”。《不致仕》嘲讽八九十岁不肯退休的贪权者。《立婢》对不为好官立碑而虚伪地为某些人歌功颂德表示不满。《五弦》对当时不少人不懂传统文化而表示惋惜。可知全是批判、鞭挞和发牢骚者,是对德宗贞元到宪宗元和初黑暗政治的有力揭露,刺疼了统治阶级,难怪“闻《秦中吟》则权豪遗近者相目而变色矣。”白居易对自己的《秦中吟》也甚为自负,在编其诗集15卷完成后题的一首诗里说:“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新乐府》是与《秦中吟》差不多在同一个时期写出来的,是白氏讽谕诗中重要的另一组诗,共50首,写的是高祖武德至元和之间的事,时间跨度较《秦中吟》大,内容也更广泛。白氏在《寄唐生》诗中说他的乐府诗:“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推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可以说是他写《新乐府》的宣言和对《新乐府》的最好说明。被人们广为传诵的著名之作《卖炭翁》、《杜陵叟》、《缭绫》、《新丰折臂翁》等,即为《新乐府》中篇章。每首诗都有明确而强烈的中心思想,即序中所明言的“苦宫市也”、“伤农夫之困也”、“贪女工之劳也”、“戒边功也”、“忧蚕桑之费也”、“念寒隽也”、“戒求仙也”、“刺佛寺浸多也”、“疾贪吏也”等,鞭挞、讽刺,辞激情真,毫不留情,乃至大声疾呼。这些诗篇爱憎分明,除讽刺外,也有歌颂。这些诗篇,充分说明了白居易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是作者心迹的真实表露。他在《新乐府序》中明确宣布,这些诗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其事核而实”,宣称自己写的都是真实事件,更表现了一个中青年诗人扶正疾邪的战斗精神。在诗风上,继承了《诗经》、乐府古诗和杜甫歌行的优良传统,又采用了当时民歌的自由句法,形成了自己带有创造性的风格。 总之,白居易的《秦中吟》和《新乐府》,是他全部诗歌中最富战斗力的作品,连同《长恨歌》、《琵琶行》,是白居易诗歌中最优秀的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可宝贵的部分。 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之外,还有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也大都写得很好。总的来说,前期诗歌较后期诗歌更有价值。因为世途险恶,他后来的诗作再也没有了中青年时期的锋芒,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作为一个大诗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白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诗坛曾流传老妪亦解白诗的佳话。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统签》中曾有宋朝诗人张文潜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的记载,说“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他的诗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平,是作者付出了多少辛苦才获得的。 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便已广泛流传,甚有影响,使他颇感自豪。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不言而喻,白居易诗对后代诗歌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白诗将永远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流传千古。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太原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扩展资料: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

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居易

只用把论文的关键词部分记熟,掌握大义,主题内容和思想弄明白就够了。一般论文答辩不会难,只要你的论文是按要求认真完成,过关不成问题。

白居易(772~846) 中国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 今陕西渭南 )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生平 他生于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盩厔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 。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 ,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 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3000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上),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①辞质而径,辞句质朴表达直率;②言直而切,直书其事,切近事理;③事核而实内容真实,有案可稽;④体顺而肆,文字流畅,易于吟唱(《新乐府序》)。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论李白的诗毕业论文

李白是继庄子、屈原以后的中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杰出贡献在于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技巧, 并使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在诗篇中达到高度的统一, 把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研究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重点应了解他的浪漫主义特色, 才能真正得到李白诗歌的精髓。关键词 李白 诗歌 浪漫主义 表现手法 艺术特色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位最杰出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 现存《李太白全集》30 卷, 除赋、序等文章外, 有诗九百八十余首。这是他诗歌创作中的一小部分。在他死后不久, 他的诗歌就已经“十丧其九”(李阳冰《草堂集序》) 。就从这余下的十分之一的诗歌中, 可以清楚地看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庄子、屈原以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并且以他在唐朝由盛转衰, 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中, 形成了那种坚持进步的理想, 反抗黑暗现实, 相信自己才能, 鄙视腐朽权贵的斗争精神。在李白诗歌中, 理想主义、反抗精神和英雄性格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达到高度的成熟。李白诗歌中的自我形象在反庸俗和追求理想的斗争中展示了比屈原更为深刻的矛盾, 更为强烈的快乐和痛苦。因而李白的诗比屈原的辞所概括的生活更深更广, 他着眼的不是一个集团, 而是整个时代。屈原主要是通过浪漫主义的独白, 表达了政治上的失败而产生的痛苦与矛盾, 而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渗透到一切主题中去, 接触到封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 李白在继承庄子、屈原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 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使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浪漫主义诗人中, 李白是伟大的, 也是最典型的。杜甫称赞李白的诗说: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这正说明李白的诗歌有着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而这些艺术魅力正是从诗人的种种浪漫主义手法中表现出来的。因此, 在我们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的时候, 应该重点探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一、豪迈而奔放的气势元稹说李白的诗歌: “壮浪纵恣, 摆去拘束。”这正道出了李白诗歌的这种豪迈而奔放的气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 描写客观事物, 表现出不可羁勒的力量。如诗人笔下的黄河:黄河西来决昆仑, 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这里, 黄河奔腾咆哮, 冲决一切, 呈现出不可驯服的形象, 确有“落笔摇五岳”之势。再如诗人笔下的长江和高山: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举手可近月, 前行若无山。《登太白峰》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庐山秀出南斗傍。《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这咆哮愤怒, 一泻千里的江河, 奇险挺拔, 高出天外的峰峦, 都表现出冲决束缚, 追求自由的不可阻挡气概。(二) 抒发主观感受, 表现出强烈、炽热的感情。李白的诗往往直抒胸臆:在黑暗的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时, 渴望摆脱羁绁, 腾风凌云, 得到自由。他高呼: “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 “摧残槛中虎, 羁绁 上鹰, 何时腾风云, 搏击申所能!”(《赠新平少年》) ; 受诏赴长安时, 他高兴万分: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 长安三年无所作为, 最后又受排挤, 他在诗中大呼: “时清不及英豪人, 三尺儿童唾廉蔺。”(《醉后赠从甥高镇》) ; 他憎恨权奸, 诗中表达清除权奸的愿望: “何不令皋繇拥彗横八极, 直上青天扫浮云。”(《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 他反对安禄山的叛乱, 要求恢复祖国统一, 就在诗中表示: “但用东山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 ; 他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就写下了“君看石芒砀, 掩泪悲千古”的沉痛诗句。在李白的诗歌里, 或爱、或恨、或兴会淋漓、或嘻笑怒骂, 种种强烈炽热的感情, 汇成一股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震动着读者的心弦。(三) 句法变化多端, 不受格律的束缚。当时律诗正在兴起, 而李白流传下来的诗歌中, 七律只有十二首, 五律也为数不多。这并非李白不会写律诗, 而正如清代赵翼所说, 是“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 与雕绘者争长”。他大量写的是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就是在这格律不严的情况下, 李白也常常打破、突破了一般的规定。表现在句法上, 长短错落, 变化多端。如“噫, 吁口戏,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等。尤其是当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 李白决不使格律束缚感情, 往往冲破格律的限制, 出现一些散文化的诗句。如“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玉山自倒非人推。”(《襄阳歌》)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 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 (《江夏赠书南陵冰》)这样便于诗人抒发感情, 正如宋代曾巩在《代人祭李白文》中说: “又如长江, 浩浩奔放,千里一泻, 来势犹壮。”二、丰富而奇特的想象(一) 丰富的想象。李白诗歌中, 有大量的想象, 有的诗通首是想象。现实事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景物、梦中境界等等, 在李白笔下, 无不成为想象的媒介。通过这些媒介, 诗人的想象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任意驰骋。而这种任意驰骋的想象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 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让超现实的描写为更深刻地反映现实服务。《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这方面的典型。诗人借助梦境, 开展大胆的想象, 描绘了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等超现实的想象, 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 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 表现了崇高的理想。诗中写梦醒后对梦境的议论更直接表示了他在现实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不开心颜”的斗争精神。又如, 在《蜀道难》中借助历史传说和远古神话驰骋想象, 着力渲染了秦蜀道路上奇险的山川, 寄托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与关切。明月, 是李白经常歌咏的对象。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 赋于明月人格化和个性化。诸如: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这是诗人在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拜访一位姓斛的隐士时, 将空中的明月想象成是含情脉脉、依依不舍与自己随行的同伴, 以此衬托出诗人与斛士之间的深情。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其一这是在自己受到打击, 政治失意, 感到孤独时, 把明月想象成为自己的友人。(二) 奇特的想象李白诗歌中的想象往往出人意表, 新颖不俗。但出人意表又入情理之内, 新颖不俗而不流于怪谲。试看《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 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 沽酒与何人?诗中想象纪姓老人死后还应继续酿酒。这本来是不可能的, 但诗人却像真有其事一样,执著地继续想下去: 夜台中没有李白, 你卖酒给谁呢? 这种想象好似出自一个天真的孩子,确实奇特新颖。但正是这种想象把老人“善酿”的形象, 诗人与老人的深厚情谊, 特别是老人死后, 诗人对他的怀念都深刻地表达了出来, 完全合乎情理。三、大胆而恰切的夸张李白经常使用夸张这种艺术手法, 来表现强烈、炽热的激情。从那大胆而恰切的夸张中, 也表现出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李白在《北风行》中用了“燕山雪花大如席”句, 来叙述北方雪大天寒。鲁迅先生就此句作了说明: “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 但燕山究竟有雪花, 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 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 那就变成笑话了。” (《鲁迅全集》第六卷185 —186 页) 这就是艺术中夸张与真实的辩证法。李白那些优秀诗歌中的夸张, 从来没有脱离生活的真实, 恰恰相反, 他总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因此, 往往越是夸张, 现实生活越是表现得深刻、真实。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秋浦歌》之十五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之二“三千丈”、“三千尺”都是极度夸张。前者以诗人自己的愁情之长为基础, 后者以庐山瀑布之高为基础, 不但没有不真实之感, 反而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深长的忧愁和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李白在运用夸张手法时, 非常注重抓住夸张对象的特点, 使夸张本身与夸张对象产生内在联系, 做到既大胆又不失确切。如: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后一句, 诗人抓住远望江水波涛汹涌, 如卷起堆堆白雪的特点, 用“流雪山”来加以夸张, 就更突出了波涛汹涌的阔大景象。四、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在李白的诗歌中往往通过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的形象。如用水比喻感情: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里可以看出, 李白运用比喻, 一是做到了形象: 感情本来是抽象的, 而诗人用滔滔江水或千尺深潭水来比喻感情, 就把感情变成了可感可触的形象, 鲜明地呈献在人们的眼前。二是做到了贴切: 比喻与友人别情之长, 绵绵无尽的流水正有长的特点; 比喻友人送我深情, 千尺潭水正有深的特点; 比喻愁情不断, 抽刀断水正有不可断的特点。这都是用与被比喻的事物有共用特征的形象做比喻, 使比喻显得十分贴切。三是生动: 形象本身就具有生动的特质。而诗人关于选择那些容易引起人的丰富联想的形象作比喻, 就更加生动。以“抽刀断水”比喻愁不可消, 不仅突出了诗人的愁情, 而且从“抽刀断水”的动作上, 使人联想到诗人那激愤的心情、豪迈的气概等等, 余味无穷。值得注意的是, 在李白的诗中, 还引用了大量典故。这些典故, 一般也起着比喻作用。诗人把许多揭露批判最高封建统治者不便直言的思想感情, 通过用典故尽情地表达出来, 而且这些典故能够引起人们的丰富联想, 往往比直言表达来得更深刻, 更有感人力量。例如《古风》之五十一中, 就用殷纣王暴虐、楚怀王昏庸的历史传说, 比喻唐玄宗的统治。虽未直言, 但人们从关于殷纣王和楚怀王的历史传说中, 就会联想到唐玄宗的统治该有多么黑暗混乱, 昏庸腐朽。五、清新而自然的语言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又都是通过他那独特的清新、自然的语言而表达出来的。李白主张写诗要“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这正是他自己诗歌那种清新而自然的语言风格形象化的概括, 也正是他学习民歌语言风格的结果。如: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秋歌》人道横江好, 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 白浪高于瓦官阁。《横江词》语言朴素简洁, 不假雕琢, 又活泼生动, 音节和谐, 颇有民歌风味, 但他又不是单纯地以民歌语言为模式, 而是经过加工提炼, 既不失民歌语言的本色, 又有含蓄精炼的特点。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回一叫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初看如脱口而出, 明白如话, 但若深入下去, 便觉意味隽永, 经过千锤百炼, 使清新而自然的民歌语言的风格又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李白的七绝也体现了这一语言特色。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沈德潜《唐诗别裁》说: “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 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 口头语,而有弦外音, 使人神远, 太白有焉。”他说的这些特点, 实际上也就是深得民歌天真自然的风致。再如《早发白帝城》脱自于《水经注·江水》。我们于此对照一下:《水经注·江水》: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后传响, 哀转久绝。”这是一段优美的散文。《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到了李白的笔下成了一首优美的诗。语言之清新自然, 心情之舒畅乐观, 与原文风貌,却迥然不同。李白在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中,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取得了不仅是他的前人, 即使是后来者也没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他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诗人,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的浪漫主义诗歌, 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李白山水诗研究 李康永 摘要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地方,在祖国广阔天地里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爱慕和对前途的美好憧憬,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山水诗。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李白山水诗的突出特点是大自然山水形象的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李白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充满了一种人文、历史、地理和强烈的自我文化意识,使人文美与自然美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李白山水诗选择了“感物”的路线,摆脱了玄言,回归情感,情景交融,把人们对于自然山水的美感提升到一个空前的文化高度,对山水诗变体的成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李白 山水诗 “盛唐风骚绝往昔,更添风华一谪仙”,李白的诗歌无论是在唐代以及唐以后,都有着特殊的内涵和特殊的魅力。提及其山水诗,则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占有着很大的比重。李白嗜爱山水,竟至于沉醉,乐极,“一生好入名山游”,甚至达到“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的痴迷程度。李白的山水诗,约莫有百余首,有继承庄子散文意境宏阔、浩渺奔放的浪漫主义传统的放浪诗作;有借鉴陶元亮融情入景的园田诗作;有袭二谢余风,而意境结构日渐佳境的山林诗作。李白很敬佩、赞慕二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谢公宿处今尚在”和“脚著谢公屐”以及“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可以看出。另外还有与王孟等初唐山水诗人风格相似的意画诗作,还有游仙缥缈入天地山海的意念诗作等等。由此可见,李白山水诗的丰富多彩与绮丽。 李白一生的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他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他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地方,四川、山东、山西、河南、浙江、江苏等,黄河、长江流域。李白20岁前后游历了蜀中的不少名胜古迹,山水诗描绘了蜀中的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他壮阔的胸怀,豪迈的性格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李白25岁后,出蜀漫游,在祖国广阔天地里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爱慕和对前途的美好憧憬。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后,又再度漫游,游踪遍及齐鲁,江浙、燕赵,歌咏祖国大好河山是李白此时期山水诗的主要内容。李白长流夜郎,中途遇赦,流浪于宣城、历阳,此时山水诗将游仙、山水和现实联系起来,反映李白深刻内心矛盾。所以他创作了许多山水诗,并把山水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李白与山水诗的关系 李白是中国山水诗人中的另类,他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气势和极富张力的生命力,非常的飘逸和洒脱,这种个性的因素使得李白的山水诗在表现手法上似乎没有了固定的形式和规律,这就造成把握李白山水诗的风格和意境很难。但就像看梵高的画一看就是梵高的画,李白的山水一看便是李白的山水。实际上,李白才是真正主宰着山水诗的形式和规律的。李白写的不是山水的细节,而是山水的气势,用他的话来讲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这也是写他本人的气势,正是他本人的气势推动着他写山水的气势,只有他桀骜放纵的个性才能把山水固有的气势从山水中张扬出来,张扬山水的气势就是张扬李白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即是把他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扩张到山水中,他的生命力是无限扩张的,给人的感觉不是山水感染了他,而是他感染了大唐的山水。 二、李白写山水诗的原因 李白写山水诗首先是体现在他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上。李白热爱祖国河山,所以他可以忘记忧愁,以极大的热情去写祖国河山。 其次,是因为李白受到道家的影响。道家的自然思想使他对人生抱有一种朴素的唯物观念。人的生死荣衰如同万物,“兴歇皆自然”,无须感恩,不必抱怨,因为都是元气的构成,同属大自然,同有大自然。所以他要拥抱大自然,与之化为一体。在《山中问答》中,他诡秘地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世俗不会理解他,他也不属于世俗的人间。他的神秘的桃花源,就是从碧山通往梦想的神仙世界,生活在“大块”中,与大自然元气混沌一片。这种道家、道教的思想观念随他的社会生活、政治遭际而日益加深,使他日益爱好大自然山水,也使他的山水诗里的山水形象不仅表现自我形象,而且融化为自我形象,使山水形象理想化、狂想化、个性化了。 再次,是因为受到二谢的影响。李白深为感佩谢朓:“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呤》)可见李白山水诗接受了谢灵运、谢朓的艺术滋养,承继发展了大、小谢山水诗歌艺术传统。 还有就是受孟浩然的影响。开元年间的山水诗人孟浩然便是这类盛世隐士而名士的一个代表。他虽曾归隐鹿门山,而青年李白深深景慕的就是这位声闻天下的孟夫子:“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赠孟浩然》)赞美他不慕荣禄、不事君王的清德风流。 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了。到了唐代,人们在宦游中开阔眼界,在山水里抒发激情。李白也不例外,而且他还写出了许多千古名篇。 三、李白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第一,宏放高远。其一是指李白的山水诗描写的题材广泛,山水草木,虫鱼鸟兽,人文景致等都是其写作题材;其二是指时间宽度大,年代久远,空间高远,即所谓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李白写山水常追溯及远古历史发端。具体如《蜀道难》一诗,诗人从秦蜀远古的隔绝之状起笔:“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接着写蜀王派五丁开山,壮士们牺牲生命,才建成一条钩连秦蜀两地的天梯栈道:“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远别离》写洞庭、潇湘、九疑、苍梧等山水也是与远古的娥皇、女英、尧、舜、禹等人物相连。空间的高远则又是指李白善于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山水进行整体的观察和描绘。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西上太白峰,夕阳穷攀登,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登太白峰》),“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 邈尔与世绝。”(《古风》其五) ,“水从天汉落”(《赠崔秋浦三首》),“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这些诗句山高水远,如同一幅幅远景山水画,具有构图宏大,视野开阔,境界邈远的特征。这既是大自然恢宏博大的写照,又是诗人心胸开阔的反映。 第二,意象飞动浩荡。这是指李白笔下的山水虽也有幽静、秀丽的一面,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但这并非主流,由于他思想奇逸浪漫,个性自由奔放,犹如天马行空,不可羁勒。所以,意象之景外化后常使其山水形象具有飘逸飞动之势,如“巴水疾如箭,巴船去若飞”(《巴女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炎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望庐山瀑布》二首)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第三,虚实相生与浓重的画意。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说的就是意境。近人王国维先生也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他认为这就是“有意境”。这些用来评说李白的诗可谓恰如其分。就其山水诗而言,李白眼前之景象与胸中想象大多相融而莫分,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心物合一的地步。结合上文,我们可以认为意境从结构上看,正是“如在目前”与“见于言外”的统一。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意境也就可分为实境和虚境,进而我们再来看李白的山水诗,他将虚的“见于言外”与实的“如在目前”发挥到了极致。如其《行路难》便是最好的说明,冰塞黄河,雪满太行,垂钓碧溪以及直挂云帆破浪济海等,看似实境,却均由心中抽象的情感和意念而来,是虚境的自然表现。实境与虚境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无比美好的世界。再谈谈画意,李白在此与王孟的造诣大约相当,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李白却把浓重的画意借助于其出神入化的意境抒发而加以表现,也就使得他的一些山水诗正如一幅幅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写意画,并且这些画的技巧炉火纯青,返璞归真,千态万状皆不离自然之道,而雕琢之迹全无,这正是中国诗画的最高境界。李白诗的山水名篇《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及《行路难》可作例证。《蜀道难》可谓一幅峥嵘嵯峨的蜀国山水图。览毕此诗,无不感到他在穷形尽相地描写蜀道艰难的实境时那种充满了激情,寄寓着许多慷慨悲壮的感受。同时作者驰骋想象,写景抒情,创造出蜀山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使其 虚境蕴含十分丰厚,以至众说纷纭,历代“解此诗者,几如聚讼”(《唐宋诗醇》) 。再者在此意境的基础之上,那种悲凉、愤懑的画意又随即映入眼前,或云感慨仕途坎坷;或言揭露时弊、讽玄宗幸蜀;或以为是劝告入蜀友人等等不一而足。 四、李白山水诗的语言特点 自然明朗是李白山水诗语言的基本特色,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朴素清丽、单纯自然的语言,受乐府民歌沾溉,而更多来自新鲜活泼的生活语言。“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脱胎于南朝乐府《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欲倒非人推”,随意挥洒口语,更见性情的放旷。他多样化的语言又总归于率真自然、清新明丽,体现为自然之美。 李白山水诗的语言是完全个性化的。李白写不同风格的山水,就用不同风格的语言。他有许多著名的山水绝句,就是用清新流畅的语言写成的,如:“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洞庭湖五首》)这类诗所以能如实绘出秀丽山川的本色,正是得力于诗人清丽自然的语言。李白珍视语言的天然之美,反对过于雕饰的绮丽之风。 “李白的山水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之冠”,他以描绘中国大好河山,表现大自然无穷景物之美为主旨,并于容情入景中兼以抒发主观情怀。李白把祖国雄伟壮丽的河山视为主体,作为审美对象加以审视,而且要以新的视角、新的色彩、新的声音、新的气势写出前人和同时代人巅峰之作。李白的山水诗是李白诗歌成就的代表之作,它不仅在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反映了诗人的本体意识,而且其中也涉及到不少关于时代,社会,以及民生疾苦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总之,一句话,李白写山水诗不单纯写山水,李白的山水诗是难以脱离社会生活的窠臼的。 参考文献 1、《全唐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张家骐《中国古代山水诗之冠——简论李白山水诗》 齐鲁学刊 , 1992年 第05期 。 3、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巴蜀书社1990年版。 5、杨海波《李白思想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6、松浦友久《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7、裴斐等《李白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希望采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