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黄酮类产物毕业论文综述

发布时间:

黄酮类产物毕业论文综述

中文名,黄酮类化合物

外观多显黄色;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型粉末

别称,黄碱素、黄酮

化学式以C6-C3-C₆为基本碳架的系列化合物

英文名flavonoids

应用,药用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通常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游离态(苷元)的形式存在。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生长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中的向天果这种野生植物同样含有丰富的黄酮化合物成分,具有很广范的药用功效,《马来西亚草药目录》中记载,向天果味苦、涩、性凉,解热、收敛、种仁强壮!其种子主治:糖尿病、高血压。

结构:

flavonoid黄酮醇分子结构图以黄酮(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黄色色素。其中包括黄酮的同分异构体及其氢化的还原产物,也即以C6-C3-C6为基本碳架的一系列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或碳糖基的形式存在,也有以游离形式存在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母核上常含有羟基、甲氧基、烃氧基、异戊烯氧基等取代基。由于这些助色团的存在,使该类化合物多显黄色。又由于分子中γ-吡酮环上的氧原子能与强酸成盐而表现为弱碱性,因此曾称为黄碱素类化合物。

种类:

根据三碳键(C3)结构的氧化程度和B环的连接位置等特点,黄酮类化合物可分为下列几类:黄酮和黄酮醇;黄烷酮(又称二氢黄酮)和黄烷酮醇(又称二氢黄酮醇);异黄酮;异黄烷酮(又称二氢异黄酮);查耳酮;二氢查耳酮;橙酮(又称澳咔);黄烷和黄烷醇;黄烷二醇(3,4)(又称白花色苷元。

价值:

黄酮类化合物中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很多,如向天果、槐米中的芦丁和陈皮中的陈皮苷,能降低血管的脆性,及改善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用于防治老年高血压和脑溢血。其中向天果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植物,它同时富含人参和银杏中的重要成份:皂甙和黄酮化合物,在同一植物中同时获取这两种成份,且在量的比例相当合适,这样的例子却为极为罕见的,如今竟同在一植物体内善巧配搭,有着非常珍贵的药用价值。

《马来西亚草药目录》中记载,向天果味苦、涩、性凉,解热、收敛、种仁强壮!其种子主治:糖尿病、高血压。向天果被誉为"植物之后",其保健效益在所罗门群岛早已世代相传,当地所罗门群岛居民服用向天果的历史已逾千年,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过敏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等。据统计,当地人的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远低于世界其他地区,这与其长期食用向天果密切相关。

由银杏叶制成的舒血宁片含有黄酮和双黄酮类,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全合成的乙氧黄酮又名心脉舒通或立可定,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许多黄酮类成分具有止咳、祛痰、平喘、抗菌的活性。护肝,解肝毒、抗真菌、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种类多样,大多数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将其应用于化妆品中具有优良的护肤效果,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天然护肤因子.就近年来植物类黄酮作为护肤因子在抗皮肤过氧化与延缓衰老,美白,抗辐射,防晒,抗炎,抗过敏,抑菌等化妆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原是指以2-苯基色原酮为骨架衍生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现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的总称,即具有C6-C3-C6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属植物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是以黄酮(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黄色色素,其中包括黄酮的同分异构体及其氢化和还原产物,也即以C6一C3一C6为基本碳架的一系列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中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很多,这些化合物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如能降低血管的脆性,改善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防治老年高血压、脑溢血、冠心病、心绞痛、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

Flavonoids(类黄酮)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包括许多亚类别,如黄酮类、异黄酮类、花色苷类、黄酮类苷、异黄酮类苷等。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包含苯环和吡喃环,通常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蔬菜和茶叶中,并且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炎、抗癌等生物活性。而Flavones(黄酮)是Flavonoids(类黄酮)中的一个亚类别,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分子结构只包含两个苯环和一个吡喃环。Flavones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茶叶、香菜、柠檬等。它们也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等作用。一些Flavones还可以用作药物,如黄芩素、乙酰化异黄酮等,具有抗菌、抗病毒、镇痛等药理作用。因此,Flavonoids(类黄酮)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而Flavones(黄酮)是其中的一个亚类别。

flavones单指类黄酮,flavonoids指黄酮类, 应该是这个意思的

毕业论文黄酮类

楼主大大要符合自己的内容啊

药学论文提纲怎么写

药学论文提纲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分享的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提取与纯化工艺的研究的药学论文提纲,欢迎大家阅读,也希望能够通过药学论文提纲,让大家了解论文提纲的写作包括哪几方面。

论文题目: 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提取与纯化工艺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了珍珠透骨草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建立了珍珠透骨草及其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初步建立了珍珠透骨草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

提取工艺方面,在确定乙醇为提取溶剂后,分别采用回流法和渗漉法对珍珠透骨草总黄酮进行提取,结果回流法提取总黄酮效果较好,故选用回流法为提取方法。

在通过单因素考察后,分别考察了醇浓度、提取溶剂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珍珠透骨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加12倍量70%乙醇在75℃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纯化工艺方面,经过筛选,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珍珠透骨草总黄酮进行纯化。

通过对泄漏曲线、吸附流速、吸附时间、上样浓度、洗脱溶剂、洗脱体积、洗脱流速考察,最后确定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最佳纯化工艺为经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的药材干浸膏用相当于生药材4倍量的水溶解,制成 g生药/mL的样品液,将此样品液以1BV/h流速上样,药液重复过柱两次,吸附12h后,用5BVH_2O以2BV/h洗脱除杂,最后5BV60%乙醇 4BV/h洗脱。

为了更好地开展对珍珠透骨草开发研究和利用,制定规范的、科学的中药质量标准,本课题对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珍珠透骨草中A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测定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良好,为制订质量标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通过DPPH抗氧化活性试验,发现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与VE相近。

中文摘要6-7

英文摘要7-8

前言8-10

第一章 绪论10-20

1 中药透骨草的研究进展10-14

透骨草类中药的基源研究10-12

透骨草类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12

透骨草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毒性反应12-13

透骨草类中药的临床应用情况13

小结与讨论13-14

2 总黄酮提取与纯化工艺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14-20

提取工艺研究14-17

纯化工艺研究17-18

测定方法研究18-19

展望19-20

第二章 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20-38

1 仪器与材料20-21

药材来源20

仪器20

试剂20-21

2 实验内容21-38

珍珠透骨草提取工艺的研究21-29

纯化工艺研究29-38

第三章 珍珠透骨草总黄酮质量标准的研究38-46

1 珍珠透骨草提取物的质量标准38-39

名称珍珠透骨草提取物38

处方38

制法38

性状38

鉴别38

检查38

含量测定38-39

贮藏39

2 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39-46

名称39

制法39

性状39

鉴别39

检查39-41

含量测定41-46

第四章 珍珠透骨草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46-50

1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46-47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机理46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关系46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自由基作用46-47

2 珍珠透骨草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47-50

材料与仪器47

方法与结果47-50

第五章 总结50-51

致谢51-52

参考文献52-57

知识扩展: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

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flavones单指类黄酮,flavonoids指黄酮类, 应该是这个意思的

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 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 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毕业论文黄酮提取常用植物

急也没有什么用处。化学物质,品种繁多,千差万别。除非你写明具体哪种植物,哪种成分。否则不可能笼统的回答你这类问题。柚子皮提取黄酮,看到一篇论文: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提取柚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及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从而探讨最佳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法是较好的提取方法.柚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比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好.

涉及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水溶性物质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选用有效的方法杀灭植物内的酶菌,或选取适当的方法抑制它们的生物活性;2)用机械方法将植物体打成粉末或切成适当的块,选取低于水的沸点温度下用水浸取;3)分别采用浓缩、醇沉、沉淀、吸附、离子交换、萃取或膜分离等方法分离出有效成分。可以避免多种不同物质同时被提取出来,工艺简单,能源消耗少,提取物纯度高,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

传统的萃取芝法有有机溶剂萃取,热水萃取,碱性水或碱性稀醇萃取体系溶剂萃取法。

乙醇和甲醇是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溶剂,糖原的提取宜采用浓度较高的酒精(如9% ~ 9%),糖原的提取宜采用浓度约为%的乙醇或甲醇溶液,乙酸乙酯和丙酮也常用来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萃取过程包括冷浸、渗滤和回流。

扩展资料:

含黄酮类高的植物:

柠檬、柑橘等含有黄酮。早年柠檬皮的提取物中的一种白色结晶被称为维生素P,实际上这是黄酮类混合物而非单一物质。

黄酮广泛存在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浆果中,总数大约有4千多种,其分子结构不尽相同,如芸香苷、橘皮苷、栎素、绿茶多酚、花色糖苷、花色苷酸等都属黄酮。银杏、山楂、蓝梅、酸果、葡萄、接骨木果、洋葱、花椰莱、绿茶等都含有黄酮。

银杏叶:银杏叶主要含黄酮类和萜烯内酯类化合物,含量很高,目前是提取黄酮的重要原料。

刺梨:这是产于云贵的一种植物,富含芦丁黄酮,是目前植物中芦丁黄酮含量最高的。

从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三类方法。

(一)热水(蒸汽)提取法

利用叶内部分成分溶于水特别是溶于热水的特点,将原料充分粉碎后,通过热水或蒸汽提取。提取物再作层析,分离出各种成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安全可靠,成本也低,只是抽提效率低,有效药用成分损失严重。采用这种方法提取的浸膏,除了水溶性的黄酮类物质以外,大部

分物质均已丢失。虽然有的内酯能够溶于热水,但提取时大部分内酯也会丢失,浸膏中内酯类物质的含量极低。上海中医院有人用水煎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第一次提取率为,第二次为,二次总提取率为。

(二)有机溶剂提取法

利用甲醇、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按照一定的浓度,在适当的温度、压力下,将已作粉碎处理的银杏叶内的有效药用成分溶解出来,以后再作层析、分离。利用有机溶剂提取银杏叶内的有效药用成分,得率高,内酯类物质的浓度可以达到5%左右。这种方法的成本较高,且易于发生

爆炸事故。生产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上海中医院用乙醇回流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第一次提取率为,第二次为,二次总提取率为。

(三)超临界点纯化提取法

这是目前最先进的一种提取技术。就是通过在临界点以上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利用各种成分具有不同升华条件的差别,分别提取各种成分。用这种方法提取,各种成分保存完整,提取物纯度高,无任何溶剂残留。但是,该项技术,需要有高度精密的设备,成本极高。对于每一种重要成分的分离需要创造哪些必要条件,也还要进行具体摸索。

从容易掌握、得率也高两方面考虑,目前各地一般采用溶剂法提取。

用溶剂法提取,得率较高的简易做法是:在浸提罐内,用40%—80%的含水乙醇,在℃条件下,浸提1小时,提取物浓缩至原体积一半,冷却过滤,再用含不饱和型大孔树脂吸附提取物,再用水或10%—40%的含水酒精洗清树脂,接着用以上的含水乙醇解析提取物,最后将解析液减压蒸馏干燥,就能得到黄酮甙含量超过的提取物。

如在含水酒精中加入聚甘油脂肪酸酯,可改善干燥后提取物的水分散度。

上海中医学院陈长勋等,用银杏叶提取物做了改善小鼠记忆作用的研究,发现醇提取液的效果远远大于水浸出液,不仅得率高,药效也明显,他们是以提取物内的黄酮含量为标准,进行试验的。实际上,在这种提取液内,也包含了大量内酯类物质。改善小鼠脑神经方面的作用,主要来自于提取液内所含的内酯类物质。

据我国林化部门科研人员的多年探索,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基本稳定,即使利用秋季落叶,也可以有1%以上的得率。但是,银杏的内酯成分,不仅含量低,只及黄酮总量的二十分之一左右,而且品种间和季节间的变化也很大。由于银杏叶内内酯类物质的总含量低于,有的甚至低于,所以,它的提取与浓缩往往成了银杏叶开发的关键。

内酯类物质的提取,需要用乙酸乙脂萃取分离。回收乙酸乙脂后,流浸膏用丙酮溶解、去杂后,通过液相色谱柱分离就能得到各种组分的银杏内酯。

生产性的提取:在银杏叶粉碎后先用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后,用氯仿萃取,静置后,得到三层液体,上层为水溶液,一般弃去;中层内含酮类物质,可通过乙醇重结晶提取;下层为氯仿提取物,富集内酯类物质。蒸去氯仿后,溶于乙酸乙脂,加入5%碳酸钠,振荡,除杂,浓缩后得到粗结晶,再用乙醇重结晶,即可得到银杏叶内的内酯混合物。

物理毕业论文综述类

主要研究方向 1、高温超导体机理、BEC理论及自旋电子学相关理论研究。 2、凝聚态理论; 3、原子分子物理、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理论; 4、统计物理和数学物理。 5、凝聚态物理理论、计算材料、纳米物理理论 6、自旋电子学,Kondo效应。 7、凝聚态理论、第一原理计算、材料物性的大规模量子模拟。 8、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分子磁体, 表面物理,量子混沌。 凝聚态物理 主要研究方向 1、非常规超导电性机理,混合态特性和磁通动力学。 (1)高温超导体输运性质,超导对称性和基态特性研究。 (2)超导体单电子隧道谱和Andreev反射研究。 (3)新型Mott绝缘体金属-绝缘基态相变和可能超导电性探索。 (4)超导体磁通动力学和涡旋态相图研究。 (5)新型超导体的合成方法、晶体结构和超导电性研究。 2、高温超导体电子态和异质结物理性质研究 (1)高温超导体和相关氧化物功能材料薄膜和异质结的生长的研究。 (2)铁电体极化场对高温超导体输运性质和超导电性的影响的研究。 (3)高温超导体和超大磁电阻材料异质结界面自旋极化电子隧道效应的研究。 (4)强关联电子体系远红外物性的研究。 3、新型超导材料和机制探索 (1)铜氧化合物超导机理的实验研究 (2)探索电子—激子相互作用超导体的可能性 (3)高温超导单晶的红外浮区法制备与物理性质研究 4、氧化物超导和新型功能薄膜的物理及应用研究 (1)超导/介电异质薄膜的制备及物性应用研究 (2)超导及氧化物薄膜生长和实时RHEED观察 (3)超导量子器件的研究和应用 (4)用于超导微波器件的大面积超导薄膜的研制 5、超导体微波电动力学性质,超导微波器件及应用。 6、原子尺度上表面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其输运性质 (1)表面生长的动力学理论; (2)表面吸附小系统(生物分子,水和金属团簇)原子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3)低维体系的电子结构和量子输运特性 (如自旋调控、新型量子尺寸效应等)。7、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其低维量子结构制备和新型器件探索 (1)宽禁带化合物(In/Ga/AlN,ZnMgO)半导体及其低维量子结构生长、物性、微结构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宽禁带化合物半导体新型微电子、光电子器件探索; (2)砷化镓基、磷化铟基新型低维异质结材料的设计、生长、物性研究及其新型微电子/光电子器件探索; (3)SiGe/Si应变层异质结材料的制备及物性研究。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二、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三、注意事项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靠谱物理,尽在“天山奇遇新浪博客”中,,,,,,。,,,,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综述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综述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进行物理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动手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也能得到提高。本文从初中物理实验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入手,以苏科版为例,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学科,但是因为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难以被学生所理解,仅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并不能对物理知识了解透彻。通过进行物理实验,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动手进行操作,其观察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在目前实际课堂教学中,物理实验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物理实验教学新方法。

一、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的学习有一定难度,所以很多学生会产生逃避的心理,不愿学习。通过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提出-探索-解决的过程中,亲自去揭开问题的答案,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实验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将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培养,最后问题得到解决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索的兴趣。2.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加深。在物理实验探究过程中,要想问题得到解决,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分析、操作,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将所学知识和实验中所展现的物理规律进行对比、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就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3.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实验探究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在实验中就行探索,需要学生亲自去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最后问题的解决方法也需要学生总结提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都逐渐得到了提高。

二、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方式不合理。要想实验探究教学在实际运用中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保证其灵活性。然而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这点,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进度以及学生的物理水平来,制定合理的实验内容。通常是仅根据课本上的介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课本上有的实验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化,而有的实验操作过于复杂,学生不能独立完成,造成预期的实验效果难以达到。2.重理论、轻实验。实验探究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教学运用不够灵活。很多老师难以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时仍然采取大量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进行,实验过程少之又少。同时由于课时的限制,要做到一课理论一课实验也比较难,通常在进行大量理论知识的讲解后再进行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之前讲解的重难点知识的印象会逐渐模糊,在实验中会难以进行操作,久而久之会失去进行实验的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三、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有效教学策略

1.让实验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为了让实验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的设置需要贴近生活,具有代表性,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积极的参与到实验探究中来,教学效果才能达到。以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光现象”这一章节中“光的发射”实验为例,在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明白光反射的原理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他们在生活中见到的光反射现象,并通过实验展示一些常见的光反射。2.实验设计要有目的性。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实验的设计应该具有目的性,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各个实验环节的衔接,达到实验的目的。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中“力”的实验为例,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这个实验是为了证明“力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实验内容可以设计为将两个充满气的气球进行挤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气球因为挤压而变形,以此达到证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目的。3.根据实验灵活调整教学策略。除了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实验外,还可以根据实验的内容将教学策略进行灵活的调整,除了教师进行演示外,也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分组合作完成实验。例如在苏科版八年级下册进行关于“浮力”的实验时,目的是为了求证物体是否在水越深的地方受到的浮力越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相互合作进行实验。让学生自行准备铁块、线、容器、水、弹簧测力计等实验器材,由一名学生对水中铁块进行控制,将铁块置于水中深浅不同的位置,另一名学生对处于水中不同位置时弹簧测力器显示的重力数进行记录,并对铁块在空中的重力进行测量。通过两个人的配合,得出物体在水越深的地方受到的浮力越大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结论,加深学生对于“力”的认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应该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工作,除了贴近课本内容外,还要通过不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身,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专业水平,以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卢观音.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6,(70):144-144.

[ 摘要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优化实验教学,用灵活、个性化的方式开展物理教学,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力。基于整合理念,巧妙结合物理模型、信息技术、生活情境等手段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能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更有利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物理课程立足于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建构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使用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做好有责任感的未来社会公民奠定基础。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物理知识体系构建的奠基阶段,对学生进入后续物理学习,培育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病,比如教学形式僵化、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思维含量不高、学习趣味性不浓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物理实验是关键,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引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这就迫切要求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创新。基于整合理念,落实以下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

一、结合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实现优势互补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物理教学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教师完全可以将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使教学智慧化、数字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多媒体多样的技术手段和生动的表现形式,非常适合初中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和好奇心强的学习心理特性,对提高教学效率非常有帮助。如果只是单纯地照本宣科,对学生灌输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会令课堂变得枯燥无味。物理实验本来就具有新奇活泼的优势,在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表现力,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因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对初中生来说,非常复杂,有点类似于数学中的分段函数,成像结果分为三种情况:有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正立和倒立,还有物距和像距的动态变化规律、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更有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特殊点的成像性质,以及光路可逆知识点的融入。面对这样复杂的知识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优化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索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同时,针对这一教学难点,在实验得出成像规律后,或者是第二课时教学中,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Flash动画课件再一次演示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既可有效进行巩固复习,也更有利于将学生头脑中零碎的实验片段组合成整体,进而动态并整体地把握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入理解。在突破这样的教学难点时,多媒体课件辅助实验教学,利用虚拟实验的高效、动态功能,实现传统实验与信息化手段的优势互补,是优化实验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又如,学生首次接触“光的折射”的概念时,光靠课本上的简单内容和教师的简单演示并不足以让学生完全掌握各种物理现象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好教学PPT,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出来。如在“光的折射”教学中,可以顺势让学生联想站在岸上看水中物体的'情景,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展示光路的传播路径和成像,这样能够让学生对光的折射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虚拟实验,能够让实验教学变得更加有趣,也更高效。

二、配合物理模型开展实验教学,提升推理能力

教学的较高境界,不是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中心,而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联想能力。科学推理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但也不必太过拘泥于形式,只要是有道理的、比较符合情理的,即使猜测有些偏差,也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还可以在需要时使用物理模型辅助实验教学。例如,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上的变化是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问题,但它又是一个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这种知识光靠一遍遍地重复强调是没有用的,只有学生自己理解了才能准确掌握。为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笔者在课前要求学生讲讲自己对“水是怎么凝结成冰”和“水是怎么变成水蒸气的”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有学生用热胀冷缩的生活经验来解释:冷的时候水分子缩成一团就变成了固态,受热膨胀散开后就成了气态。还有学生补充说:水分子之间应该有相互吸引力,冷的时候吸引力变强,热的时候吸引力变弱。这些推测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是却比较合理,所以笔者首先肯定了它们合理的地方,然后抛出正确的思路让学生再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用了水分子的模型,模拟水的变化,每个水分子用一个小圆球来表示,水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用一根小木棍来表示。在低温时表现为吸引力,所以水的形态是相对稳定的固态和液态,而随着温度升高,水分子获得了足够的内能后,分子间的力转化为斥力,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就变成了气态。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都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课堂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三、联系生活情景开展实验教学,培养物理思维

思维能力是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初中物理课堂中培养物理思维,以下两个方面必不可少:直觉思维的培养和生活化的物理探究。例如,在“光的折射和反射”教学中,就可以渗透直觉思维的培养:关于光线在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中的夹角关系,不妨先由教师给学生做演示,通过直接观察做出猜测。大部分学生都会发现,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是一样的。而在折射现象中,有一些学生观察不太仔细,因此误以为折射角和入射角一样大或更小。随后经过实践证明,学生能够快速地纠正自己的错误,同时观察同类型的现象时也形成了更准确的直觉思维。对生活化的物理探究,以学生理解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之间的区别为例,可以采取将实验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进行。比如老式的电影放映机,投影仪的光照射到幕布上,因为幕布的表面并不是光滑的,光线在粗糙的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所以坐在任何位置的人都能欣赏到电影。而如果取一面镜子,用激光笔把一束光打在镜面上,此时发生的却是镜面反射,所以只有站在特定方向上的人才能看到镜子上的光点。这样通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就能够把实验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探究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综上所述,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物理模型、结合生活情境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用智慧设计课堂,用兴趣引领学习,用灵性升华教学。优化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胡建乐.浅析教学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巧妙应用[J].中学物理,2016(4).

毕业论文提取黄酮可以

1、醇提取法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最常用一种方法,常用的有机溶剂主要有乙醇、乙醚、甲醇和乙酸乙酯等,其中乙醇是最常用的。

2、微波提取法

微波提取技术又称微波萃取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耗能耗材少、无污染,尤其对特定的药材提取具有高选择性。

3、超临界萃取技术

超临界萃取是一种较广泛使用的药物提取、分离手段,其最大的优点是无有机溶剂残留,保证了提取成分的100%纯天然。

4、酶解法

酶解法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提取方法。酶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对不同提取材料,选择合适的酶对提取率影响较大。

5、膜分离提取法

膜分离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辅助提取技术,其中超滤法作为唯一能用于分子级别的分离方法广泛的应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利用超滤技术分离纯化黄酮化合物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无需加热、不破坏活性成分的结构,纯化和浓缩一步完成,超滤装置还可反复使用。

扩展资料

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存在的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OH)等的类型、数目及取代位置有关。一般来说,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呈灰黄至黄色,查尔酮为黄色至橙黄色,而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等因不存在共轭体系或共轭很少,故不显色。

花色素及其苷元的颜色,因pH的不同而变,一般呈红(pH<7)、紫(7<)、蓝(PH>)等颜色。

黄酮苷元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易溶于稀碱液。黄酮类化合物的羟基糖苷化后,水溶性相应加大,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应减少。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吡啶等溶剂,难溶于乙醚、三氯甲烷、苯等有机溶剂。

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有酚羟基而呈酸性,故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中。有些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光(254nm或365nm)下呈不同颜色的荧光,氨蒸汽或碳酸钠溶液处理后荧光更为明显。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铝盐、镁盐、铅盐或锆盐生成有色的络合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酮类化合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酮类物质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有碱提酸沉法、溶剂法。

1、碱提酸沉法

将酚羟基黄酮用碱性水或碱性稀醇(如50%的乙醇)浸出,浸出液经酸化,得到黄酮类化合物。最后沉淀析出,或用有机溶剂萃取。

芦丁、橙皮苷、黄芩苷均可用此法提取。常用的碱性水溶液为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

注意:碱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在强碱下加热时破坏黄酮类化合物母核。加酸酸化时,酸性也不宜过强,以免析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又重新溶解,降低产品收率。当分子中有邻二酚羟基时,应加硼酸保护。

2、溶剂法

乙醇和甲醇是最常用的黄酮化合物提取溶剂。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的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可达到精制纯化的目的。

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

1、抗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有提高动物机体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黄酮类化合物因酚羟基上的氢原子可与过氧自由基结合生成黄酮自由基,进而与其他自由基反应,从而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

2、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如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降低血糖、舒张血管和改善血管通透性及减少冠心病发病率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3、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类黄酮对很多微生物(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都具有程度不等的抑菌活性。

4、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激素的调节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雌激素的双重调节作用,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和代谢,及体内激素的水平。

5、黄酮类化合物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可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促进机体健康。

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有必要。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为,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是有必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菌等,因此,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提取其有益的生理活性,以用于药物开发和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