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求“仁义礼智信”的作文600—700字。要原创 “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视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资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是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意,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义之邦”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智”通“知”。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内涵。“智”在知道遵道。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达无碍。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信”:诚信、信任。《说文》讲:“人言为信”。“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诚信求和。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规则。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并发扬光大。 求一个大专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我先前也是对论文的写作非常非常头大,还好后来找VIP英语论文网的老师帮忙才搞定。论文里面的核心部分,分析和数据处理是最难的,包括我身边的一些同学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我都介绍的VIP英语论文网给他们,非常专业,有的甚至把整篇都找帮忙的。 关于仁义礼智信的作文 200字 仁 我们中华史上有许许多多的美德,仁义礼智信就是突出的,其中仁在其中站据第一.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古代的传统美德吧!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秋天,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七擒七纵收服了孟获,与西南少族民族建立良好关系后,班师回朝.大军行到泸水,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军队无法渡河.诸葛亮精通天文,对天气变化非常熟悉,但这突然的变化,使他也迷惑不解.他忙请教前来相送、对这一带地理气候非常了解的孟获.孟获说:“这里几年来一直打仗,很多士兵战死在这里,这些客死异乡的冤魂经常出来作怪,凡是要在这里渡水的,必须祭供.”诸葛亮想到这些战士,为了国家的利益,抛尸他乡,如今战争结束了,将士们得胜回朝,他们却永远成为异乡孤魂,祭奠他们是应该的.他问孟获用什么作祭品.孟获说:“要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供才会平安无事,而且来年肯定丰收.”诸葛亮一听,心里一沉:这些作祟的既然是冤魂,如果再用49颗人头去祭奠,不又是平白无故地增加49个冤魂吗?这样循环往复,冤魂就越积越多,泸水便永无宁日.再说,祭品用人头,这代价也太大了. 诸葛亮决定不以人头祭泸水.他来到泸水边,只见阴气四起,恶浪汹涌,士兵和战马也处在惊乱之中,看来不祭是不行的.当地土人对诸葛亮说:“上次丞相渡泸水之后,水边就夜夜鬼哭神号.从黄昏至天明,从不断绝.”诸葛亮心想,看来罪在我身上,怎么能牵连无辜军民呢,并决定亲自祭供.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亲自摆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进泸水.受祭后的泸水顿时云开雾散,风平浪静,大军顺顺当当地渡了过去.从此以后,人们经常用馒首作供品进行各种祭祀.由于“首”、“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作了供品祭祀后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以馒头为食品.如今,馒头遍布中国各地,还传到世界各地,至于其中包含着的诸葛亮的爱民精神,那知道的人也许就不多了. 啊!中华仁,和一般的仁不一样,因为他是为了其他人而产生的 作文:仁义礼智信的启示 在这紧急关头,王伯伯忍住痛,拉下头上的布袋,高声呼喊:“有人抢钱,快来抓歹徒!”喊声惊动了山路旁煤球厂的吴财荣叔叔。他冲出厂门一看,只见一个青年弓著腰,拼命蹬着脚板紧跟着前头蹬车的,慌慌张张在逃跑。无疑,这两个一定是抢劫犯。吴叔叔大喝一声:“快放下钱包,你们跑不了啦!”一边推过厂门口的一辆自行车,飞身上车,直追那个提钱包的。吴叔叔骑车路熟,蹬得飞快,离抢劫犯越来越近了,抢劫犯回头一看,吓出一身冷汗,急忙从钱包里抓出一把钱向后面撒去,一百元的大币纷纷扬扬地飘撒下来。吴叔叔一眼看穿了抢劫犯的诡计。自行车从钱币上滚过,一张也不捡。他知道:如果下车捡钱,抢劫犯就离我远了,就抓不住了,吴叔叔直逼他身后,一个大鹏展翅似的,从车上跳下来,一把就抓住歹徒的后衣领。用力 作文:今天怎样借鉴“仁义礼智信”作文 3100字 萧瑟的秋风吹到脸上令人顿生寒意,路上行人匆匆,我也裹紧了衣裳,加快了脚步。到了站牌处也才3点半,而离公交车来也还有半小时,风吹得我发抖,我便尽力靠向路边的店铺,躲避寒风的侵袭。我站在一家理发店前,在离店门有些远的另一边的台阶上坐着一位老人,他穿着一件蓝布衫,一条黑布裤,那定是多年前的衣服了,他佝偻著背坐着,手里拿着一个小玉米,上面的玉米粒又小又干,他身边还放著几个垃圾袋和一根木棍,这不禁令我心疑,那个玉米是他送那个垃圾桶里捡来的,他身上散发著的垃圾的臭味,令我不禁又走向站牌。过了没多久,店内一个打扮艳丽的服务员就出来赶老人:“快点走开,别影响我们做生意。”老人什么也没说,把玉米塞进嘴里,拎起垃圾袋,拿起木棒就走向最近的垃圾桶。他将垃圾袋放在地上,一手扶著垃圾桶,一手将木棍伸进桶中不停的鼓捣著什么,不久便拿出一些塑料制的东西,并塞进自己的垃圾袋,他一直重复著这个动作。有时一些行人经过路边竟“顺手”将垃圾丢在垃圾桶旁,,有些家长甚至拿他做反面教材。我虽是有些讨厌他身上的味,但对人格起码的尊重我还是懂的,老人今天的生活情况也未必是他自身的原因,他自己勤勤恳恳的翻垃圾桶,除了能赚些钱不也是为环保做出了一份贡献吗?他也是默默为社会付出的一员,他不偷,他不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鄙弃他呢?不是应该敬重他么?此后的每星期,每当我上完培训班回家,在那个站牌附近的垃圾桶边,总能看见他单薄的身影,在风中,在雨中,默默地翻著那个垃圾桶。 学生如何做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写相关作文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在封建社会中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五常:仁义礼智信 仁.仁省,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埋,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 *** 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温良恭俭让是传统美德即什么也不争,什么也不抢,处处与人为善。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温良恭俭让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宣扬传统文化,主题分仁义礼智信关于“智”的文章 建议去看北京民俗,微信里的。。。找找看吧。
据学术堂了解,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论文调研情况综述可以简称为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概括出同类课题若干文章的基本事实、基本观点和方法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文献综述一般应包括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现阶段主要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本课题的主攻方向;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向。文献综述一般在1500-2000字左右为宜。文献综述具体模式结构一般为一下四种:1、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评述——参考文献;2、前言——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与不足——参考文献;3、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观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与不足——参考文献;4、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国内研究的综述——作者对以上综述的评价——参考文献。这四种模式结构差别不大,有许多相同之处,同学们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可选择以上任意一种结构进行写作。
先选题目吧~~ 上报题目之前记得要先百度百度这题目的论文多不多,这决定了论文好不好修改我当时是百度了小柯毕业论文最后才通过的,想想自己做就闹心,不如花点小钱省事。写论文首先要开题,即确定题目,开题可考虑的因素:题目不宜过大,小些容易掌握,题目涉及的是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题目力求新一些,不要人云亦云,嚼别人嚼过的馒头。其次要广泛查找资料,搜集与论题有关的材料,包括著作、论文、网上资料。接下来就是撰写初稿,列出提纲,应该有以下内容:现状、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文观点、立论理由、依据理论基础、实验报告、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初稿完成后要多方征求意见,加以修改。
第一步,和面。一般来说,大家都是用面粉和酵母,其实还可以加点“料”,效果更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和面很好用的配方:面粉500克、酵母6克、猪油3克、白糖5克、奶粉5克、温水260克。或者不放奶粉,用200克温水+60克牛奶。猪油能让馒头皮更白皙光滑,放凉了也不容易变干。白糖能促进发酵,而且口感回甜。奶粉和牛奶都能让馒头的味道更香,口感也更好吃。第二步,醒发。面团揉好以后,盖上盖子醒发。现在的温度比较凉,可以放在太阳下,醒发的速度更快。很多人不知道面团到底有没有醒发好,下面教大家3个标准,1、体积变成两倍大。2、然后用手指按一下,面团深陷不反弹,3、扒开里面呈均匀的大孔蜂窝状。第三步,揉面。面团醒发好以后,直接拿出来,简单揉一下。然后搓成长条,切成大小一致的面积子,再揉成馒头胚。这个过程比较简单,对大小和造型没什么要求,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第四步,醒发。馒头胚揉好以后,不要直接上锅蒸,而是要二次醒发15分钟左右。因为经过刚才的揉搓,面里的空气已经被挤压出来了。所以需要二次醒发一会,时间不用太长,15分钟左右就行,看到馒头胚略微变大就好了。第五步,上锅。这个分两种情况,现在室温还可以,可以水烧热了,在把馒头放入锅里。如果是冬天的话,就要冷水入锅,让馒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否则馒头很容易定型,导致个头很小,还不松软,口感不好吃。第六步,出锅。馒头蒸好以后,不要直接掀开锅,而是关火后继续焖两三分钟。让锅里的气压下降到外面一样,然后再掀开锅盖。这样馒头的体积不会变小,也不会回缩塌陷。很多人蒸的馒头在锅里很大,拿出来就变小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好了,以上就是蒸馒头的过程,和面的配方和技巧都介绍完了。有兴趣的话,记住配方,按照步骤来,自己在就能做,出锅的馒头好看又好吃。
怎样用引子发面做馒头,引子发面做出的馒头松软还筋道,最主要的是健康,吃起来放心。先把引子用温开水化开,五克引子能发三道五斤面,化开后开始和面,一定要用三十度左右的温水,先把面和成絮状,再揉起来。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发5个小时左右。面发开了,开始做馒头,引子发面做的馒头要放碱,一般比例是500克发好的面用两克碱,先把碱揉到面里,均匀后再揉上十来分钟,面最好多揉一会,这样做出的馒头筋道有嚼头。揉好后把面切成剂子,切成十来个就行,大小均匀,把剂子再揉成馒头,这可是个技术活,大妈做起来简单,你们可得多练习呦。馒头都做好了,我们再放到温暖的地方醒上半个小时,这样做出的馒头既漂亮又美味。开始装锅,在我们胶东,爱用大锅做馒头,这样做出的馒头蓬松又筋道,好吃又健康。一般大火烧开要30分钟,然后开锅就行,看看这馒头是不是特别诱人。白白胖胖的大馒头就做好了,你们也试着在家做做吧。
发面可以蒸馒头的,所谓的发面就是发酵好的面粉,我们家一直用的都是发面蒸馒头。
方法如下:(1)蒸馒头时,如果面似发非发,可在面团中间挖个小坑,倒进两小杯白酒,停10分钟后,面就发开了。(2)发面时如果没有酵母,可用蜂蜜代替,每500克面粉加蜂蜜15-20克。面团揉软后,蒸锅里放冷水,准备蒸篦和厚些蒸布,是用纱布做成的蒸布,把蒸布打湿后拧干,铺在蒸篦上,盖湿布4-6小时即可发起。
馒头机——全自动馒头机、刀切馒头机馒头机根据类型不等,价格不等,有几千元,有几万元的。郑州米格机械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馒头机、馒头生产线,目前全国各地好多馒头店或馒头厂使用米格馒头机。
其实适合自己的产品就是好产品,馒头产量大的话考虑大型类的馒头机更好些,建议多看看。。厦门诚基为你整理。
新型的一般是和面,压片,卷起成圆柱形,切断,滚动搓圆,装盘,方形馒头到切断就行了,花卷是两层面片。
蒸馒头整套设备主要有:
1、和面机
2、馒头机
3、蒸锅、蒸屉
4、灶台
5、发酵箱
馒头机是食品机械行业创新型产品,有圆馒头机、方形馒头机及数控全自动馒头机。它符合国家食品机械、食品卫生规定及要求。清洁卫生工作效率高,被广泛使用于各个食品领域。
和面机属于面食机械的一种,其主要就是将面粉和水进行均匀的混合。有真空式和面机和非真空式和面机。分为卧式、立式、单轴、双轴、半轴等。
发酵箱的是电热管将水槽内的水加热蒸发,使面团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充分地发酵、膨胀。如发酵面包面团时,一般是先将发酵箱调节到设定的温度后方可进行发酵。
扩展资料
优秀的馒头机品牌有:
1、山东银鹰品牌
送面压力大,提高面筋密度馒头白度和弹韧性,采用二次搅拌,使馒头大小均匀,成型后表面光滑。
2、万杰馒头机
3、银鹤MG70全自动小型馒头机
4、任创RC-90馒头机
5、任县振良刀切馒头机
6、旭众馒头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馒头机
百度百科-和面机
的崛起弓抬头和低头无关的完整性,但生活技能。 人在生活中总是有持续一段时间先是震惊脑永远不知道用心去生活,而选择横冲直撞,结果落在黑色和蓝色,不知道为什么。当然,这不是说,低头生存,因为人有人格和尊严,是弓之间的兴起表明一个人的智慧。弓到日常的生活,了解现实的残酷和真实性,崛起的一个自信的生活态度,只有弓和崛起的分寸把握,可以明智的人生方向。 “之父”的富兰克林,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长者,结果略低于高度门框击中他的头部,他的痛苦子牙烈牙长老笑了起来,他是一种哲学生活教训富兰克林。如果没有心高气傲,仰着高贵的头,霸气十足,怎么会不留意的低门道,受到严重打击?这是教会富兰克林要谦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现实,而不是眼睛的头,是绝对的劣势。 和电机驱动更多的乐趣的规定,低头看换挡杆换挡禁止,因为它会导致行程偏差的方向发生,导致交通意外,总是低头,人性会被扭曲成为一个奴隶,失去了 BR />去生活的主要方向,偏离生活的道路。弓是需要勇气的,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有主见的。 生活,往往是类似的选择,接受洗礼,或低头找到一个舒适的头部?根据对个人的前景,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之间的兴起,一低头,有时结果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也许是因为正确或错误的决定,改变了他的生活轨道,改变生活。富兰克林或许真的学到从一个不起眼的,审慎的气风撞到头,才可以成为美国的父亲,也许驾驶遵守规则,没有看不起齿轮阶段,看到前面的车为了避免交通事故。 在研究过程中,同样是这种情况,有俗话说“不低头,什么时候可以抬起头来。”保持冷静,谦逊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不因琐事的不耐烦也不小成功和自满,“弓”为了更自信“资本的崛起,只有那些有资格厚,抬起头,提高他们的自己的技能,被称为“崛起”,和以前自信,学习的过程是“弓”。抬头有时无关自满,弓有时无关自卑和谦逊,把握比例上升的感觉,低头,有机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明智。
人生如一泓水,温存而灵动,会低头这种智慧会使你困境中得到柳暗花明的转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会低头的800字 议论文 五篇相关 范文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会低头的800字议论文五篇(一)
“人生难逃低屋檐,乱世繁兀惹人烦。宽容大度求生存,能屈能伸最坦然。”这句话很经典,我很喜欢。退让能使彼此间的纠纷化解,深入了解对方。
我虽然一副乖乖女的模样,可在家里却是任性绝对的。小时候父母总是宠着我,长大些了自然是脾气不改。与父母稍有些争执,便嚷嚷着要离家出走,每一次,都是在我踏出家门的那一刻,妈妈跑过来拉住我,向我低头。
而这一次,却没有。
只穿了一件单薄的外套,便匆匆摔门而去。走在寂寥无人的大街上,愤愤地摘下一片树叶,一边走一边无情地蹂躏着它。忽又忆起刚刚发生的一切……
“什么?补课?”我怒不可遏地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刚放两天假,便急着张罗我学习了,天呐,就不能让我放松一下吗?“反正我不去。”我把头一扭,对妈妈说。
“你再说一遍!”妈妈的嗓音提高了八度。我惊的扭头看着妈妈。只看见妈妈双手叉腰,脸涨得通红,眉头紧锁,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仿佛在说“你怎么不懂妈妈的用心呢?”“我就是不想补课,能不能给我点自由?”压抑一学期的苦闷终于爆发。耳边响起了妈妈一如既往的碎碎念:“你以为我愿意花这么多钱给你补课啊?你看你的成绩,和别人差了多少?……”
再也忍受不了,捂着耳朵逃跑似的离开家,只丢下一句“你烦死了”,还有一声震耳欲聋的关门声。
天空逐渐暗了下来,我不禁害怕起来,伞没带,钥匙也没带,何况我还有什么理由回去呢?回去,意味着懦弱,低头。哎,先去找个地方躲躲吧。
果然,没过多久,天空将抑郁了一季的苦水倒了下来,一阵风吹过,身体抖了一下,心也动摇了。忽然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多希望在下一秒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撑着伞,在巷子尽头等待着我,呼唤着我回家。想到这儿,不禁叹了口气,这可能吗?当把门一摔的那一刻起,就伤透了妈妈的心,我又怎能祈求妈妈原谅。
雨终于停了,我往家的方向走,静静沉思着。突然头上掠过一丝凉意,抬头一看,原来是大树的枝干掠过头顶,树叶上的 雨水 滴在了头上。透过路灯昏黄的灯光,看见了那青翠欲滴的树叶。我想,这次是我错了,严格的要求才能铸就茁壮的成长,是我错怪了妈妈的良苦用心,我应该低头向妈妈道歉。
不久,泪眼朦胧中望见了那令人心生温暖的身影,我跑着向前去,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在妈妈耳边轻轻诉道:“妈,对不起,我错了。”
学会低头,不是弱,而是让大家和睦相处。让大家相处更融洽。
学会低头的800字议论文五篇(二)
做人,当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太过于方正了,容易碰壁;太过于圆滑了,又显得虚伪。前者叫愤青,后者为政客。所谓“物极必反,器满则倾。”中庸之道一直被人们奉为处世哲学。愚以为,学会低头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种智慧。
青竹因低头而坚韧不拔;稻穗因弯腰而丰稔厚重。时刻挺着胸,昂着头的,是做不好学问的。因为只有那些缺少虚心求教的心的人才会时刻昂首挺胸,傲然于世。看谁都瞧不起,到头来谁也瞧不起他。
做学问时低头不是代表你才疏学浅,而是向老师证明你有一颗好学的心与一双会聆听的耳。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自己打开心门,广泛的听取老师们的指点与教诲,才能做好学问。
与人交往时学会低头,不是代表你矮人一头,位卑言轻。而是说明你懂得尊重他人,将对方置于较高的地位,往往证明你良好的与修养。学会低头,更说明你懂得倾听,善于从他人的话语中汲取他们的人生智慧与沉淀。从而丰富你自己。
但与人交往时学会低头,绝不是巧言令色、阿谀奉承。在我看来,低头是一种智慧,但出卖尊严所换取的智慧却一文不值。
拥有智慧,是为了更加深刻的洞悉人生。可倘若你连做人的尊严都失去了却仍高呼自己的收获有多么丰厚,岂不是很荒谬的吗?
所以,我所强调的低头是建立于维护自身尊严之上的。我们低头并不是因为我们屈服、我们软弱,而是为了给予他人更好的尊重。
成熟了的,不必时刻都低垂着头。当弯腰处弯腰,当挺直腰杆,昂首阔步向前时,我们一样无所畏惧。
学会低头的800字议论文五篇(三)
有时候低头,并不代表着屈服,学会低头,让自己多一分忍耐。
走在平坦的小道上,抬起头,昂着胸,未曾刻意注视脚下的一切,周遭的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青草香。蓦地发觉,学会低头,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低头也是一种风度,不可缺少勇气,低头需要的是博大胸怀。生活中需要我们去低头,去虚心请教他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想进取,就必须努力去学习。低头,不是胆怯,不是畏惧,不是软弱无能。低头静思,可以知不足,明得失。三人行,必有我师。低下头来,坦然地接受自身的不足。低下头来,虚心向能者请教,不耻下问,才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我们从母亲的肚子里来到人世间,好似一种白纸,我们要生活,生活需要许许多多的学问。学问学问,必须边学边问。不懂装懂,害人害己。敢于低头,诚恳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指教,必须低下头来,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学会低头,可知宇宙茫茫,可以认识芸芸众生,可以感悟人间温暖。 学会低头,能解除心头烦恼,远离后悔遗憾,与良机结缘,同财富握手。
有人问过苏格拉底: “ 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 ” 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 “ 三尺! ” 那人不以为然: “ 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 ” 苏格拉底笑着说: “ 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 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吸取教训,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会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低头是一种能力,它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嬗变。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者我们的人生路会更精彩。
在浩瀚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渺小的,合理地定位自己,将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关键。低头者,方能高;能曲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刚;能退者,方能进。人缘好的,事业最顺,进步最快的人,往往都是“低头”的人。
学会低头,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更加宁静的心灵;学会低头,是为了让自己摆脱困惑。学会低头,学会忍让,学会正确对待酸甜苦辣的生活。毕竟,人生在世,低头总会比抬头的次数要多。低下头来请教别人,可以解不惑,扫除生活道路的障碍。学会低头,能让你从“砂石”变成一块“金子”,闪闪发光,为世界增添一笔绚丽。
学会低头的800字议论文五篇(四)
展望历史,当那波光粼粼的江水划过屈原那浓密的发尖时,一朵浪花述说的生命的终结;当那寒光闪闪的长剑划过项羽那苍白脖颈的瞬间时,一片鲜红结束了一个时代的纷争......想到这些,我不禁唏嘘长叹,屈原你可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项羽你可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我想说适时适度地低头也不失男儿本色!
雪松懂的低头,才能造就一片山头的翠绿;海鸥懂得低头,才能忍受狂风暴雨的冲击;羚羊懂得低头,才能划越彩虹的奇迹;自然界动植物尚能如此,人何不能?古玩今来,有多少仁人智士,在成就一番伟业之前,不曾失意过?忍辱负重过?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只有学着低头,学会低头,人生才会有绝处逢生的惊喜。
曾有一代英雄越王勾践,败于别人脚下,但卧薪尝胆,最终洗的雪耻,打败吴王夫差;曾有一方豪杰韩信,临受跨下之辱,最终辅佐刘邦成就大业;曾有一代史圣司马迁,忍受惨痛腐刑,奋笔疾书,书写骇下英雄末路的悲歌;曾有.......难到你能说他们的低头就是屈服懦弱的表现?不,正是他们这种敢于低头,忍受负重的精神,才成就了这番伟业!
男儿亦勇,亦更勇。论风云之变幻,论天地之变迁,而死亡不过是一次试问,面对试问,问心无愧,低头跨过去,要知道天裂并不能抹去太阳的光辉!可见低头也是一种男儿真性情!
曾有人论谈,也曾有人慨叹“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然而谈古思今,何为不屈,何又为不能屈?屈原投河为不屈?项羽一刎为不屈?不!在我看来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受辱,司马迁忍辱负重!此才为不屈,低头并不等于屈服,恰恰相反,不屈才是低头的真理!低头才显男儿本色!
人生天地间,坎坷难免,扛得住,经得起。拥有这种气势,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正是这样,人生莫过如此,学会低头!男儿才为男儿!正所谓“低头不失男儿性,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会低头的800字议论文五篇(五)
雪松懂得低头,能够造就一片上头的翠绿;海鸥懂得低头,可以忍受狂风暴雨的冲击;如果我能学会低头,可能就不会发生那件事了。
那年我十岁了,但还是那样倔强。大概是暑假的一天,爸爸买回来一个大西瓜,他把西瓜切开,我和妹妹都去争那块最大的,自然是我赢了,妹妹便坐在地上大哭,爸爸顿时也手足无措了。
这时,妈妈生气地走进来,把我还未啃完的西瓜从我手中打落,严厉地说:“吃吃吃,就知道吃。”妈妈歇了一口气,又接着骂道:“你看看你,姐姐没个姐姐样,不知道让着妹妹,自私。”
听到这里,我再也抑制不住了,大声吼起来:“是呀,我是没姐姐样,难道为了让你们开心,我就要按照你们说的去做吗?”“翅膀长硬了,想飞了。”说完,妈妈抡起棍子,就向我打来。我仍不认错,跑进我的房间,“砰”一声关上了房门……
这样倔强的性格,也一直伴随我进入初中,直到有一次……
那天,我很烦躁,走进教室,看见一黑板的作业,自然就别提多急了。于是,三下五除二地抄了题,做完作业,便摆在桌子上,自己哼着小曲出去玩了。
回来的时候,我看见小玲坐在我位子上。她一看见我回来,就拿着我刚才做的作业跑过来,热情地对我说:“过来一下,你这几道题错了,你看。”我不屑一顾地说:“是你错了吧,我怎么可能会错呢。”她仍说:“你的确错了。”我轻蔑地笑了一下,便走到另一个同学那儿去了,只给她留下了一个背影。
第二天,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小月在对几个同学说:“我还当她多厉害,这是她的卷子,错了七八个。”她一边说,一边向大家展示我的卷子。
我望着他们,连去抢卷子的勇气都没有了,看着小玲那被一百分映得灿烂的脸,我终于低下了头。
的确,人生如一泓水,温存而灵动,懂得屈伸自如,学会低头这种智慧会使你困境中得到柳暗花明的转机。
学会低头的800字议论文五篇精彩 作文 相关 文章 :
1. 学会低头作文800字
2. 学会低头高考作文800字满分模板
3. 低头为话题的高二作文:学会低头,精彩人生
4. 关于学会低头的作文
5. 关于学会低头的作文
6. 议论文800字作文高中
7. 高中议论文800字
8. 议论文范文800字
9. 学会弯腰作文800字
10. 学会低头作文1000字
低头+抬头=人生 高三(6)班 吴 莎 人生道路布满荆棘,有时需要低头去除掉那些障碍,但不能总看着下面,你要抬起头看前进的方向,否则就会迷失自己。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千百年来被人们尊为一种做人的准则。要获得知识,就要去请教别人,这种低头不是怯懦,而是高尚的表现。 为完成自己“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雄心壮志的司马迁,甘心忍受宫刑的奇耻大辱,不顾千万人的耻笑,不管朋友的误会,一心只为一件事,就是创出惊世之作《史记》。他成功了,他的低头受辱换来了绝世的成就。 官场失意,前途渺茫,但他——李白不会卑躬屈膝,毅然放弃了他不喜欢的官场。与月作伴,把酒当歌。呐喊出心中的理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留给后人的是他的孤高自傲。因为他不愿低头! 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能屈能伸。该低头做事就要弯腰,该抬头向前就要勇往直前。低头并不仅仅意味着耻辱与失败。同样,抬头也不再是孤高与自满。在恰当的时机,具体的事面前,你要把握抬头与低头的尺度,直腰与弯腰的程度。这时,低头与抬头已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处事应变的能力。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为了理想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去奋斗,又要时不时用理想来激励自己。也就是说,走路的时候既要看到脚下的路,又要仰望前面的路途。人生就是这样不断重复这个动作的过程。 大到人生,小至个人生活。其实学习就是一个把握抬头与低头的过程。 一次次惨痛的失败,一句句深刻的教诲使我明白,态度决定成败。每当考试失败遭遇失意的时候,我知道要用信念来支撑自己,月考只是奔向高考的一个驿站,前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你的目标是高考,不要低头丧气,抬头看看远方,前面还有更好的风景。 但当我取得成功的时候,老师的话警醒了我,把我从飘飘欲飞的云层上拉回。不要因为一次小小的胜利而忘记了脚下的路。这时更要低下头来虚心做人,认真踏实地学习。只有这样,我才能有希望走过高考这座独木桥。 人生就是这样,需要你低头发奋,不断充实自己,也需要你抬头仰望,看到前进的希望。低头做人,仰首做事高三(25)班 张远栋 不管你是腰缠万贯还是满腹经纶,当你面对别人时都应谦敬地低下头,须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管你是一贫如洗还是碌碌无为,当你真正做一件事时,你都应该昂首挺胸,专心致志,你要明白:也许一次低头的失误会令你抱憾终生。既然如此,何不学会“低头做人,仰首做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低头待人,是一种求知的热情,每一个人,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有他的价值所在,都有他的长处,都有值得你学习之处。低下你骄傲的头,拾起别人身上的优点长处,给人以真诚的尊重和友好。古今中外,“低头待人”而赢得成功的人数不胜数。 你可曾听说乌江自刎的西楚霸王项羽,那位骄傲自大的“常胜将军”赶走一代名将韩信后又气走对他忠心耿耿的亚父范增,后与刘邦一战之后溃不成军,自负的项羽,却只能绝望而凄怆地唱着“力拨山兮气盖世……”带着无尽的悔意在乌江岸上失声痛哭,用冰冷的长刀斩下了自己一向高傲的头颅。你可曾念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你一定知道虚心求教的孔子,作为一个“门下弟子三千人”的大教育家孔子,老年仍旧是谦卑地低着他的头,向苌弘、老子虚心请教,向弟子咨询问题。低头待人,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一代文学家但丁的处事名言,对于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一旦确定了正确的方向,计划了自己该做的事,无论怎样,都应该郑重、自信地去做,仰首做事,专心致志而又以饱满的自信仰首挺胸,一往直前,即使一路上崎岖不平,一路上跌跌撞撞,我们都不应该低下我们那自信而充满傲气的头,我们应仰首对待每一件该做的事、每一个该处理的问题。 你可看过那一夜成名之后红遍大江南北的小沈阳,如他所说:“咱的模样平凡,可咱的嗓子亮。”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能够追逐到自己的梦想,专心致志而又不遗余力地做,无论是谁,一定能做好。 低头待人,并不是低头献媚;仰首做事,并不是目空一切。低头待人,仰首做事,是一种智慧的处世风格。 抬头,低头,玩转人生 高三(2)班 程文谦 昂首阔步,抬起头来做人;谦虚务实,低下头来做事。 ——写在前面的话 人生概括起来无非两件事;做人与做事。二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但抬头做人与低头做事并无矛盾之处。 抬头,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看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一定程度上得先看他的精神风貌。人们常说的有骨气,重在骨,而骨则重在抬头,不向恶势力屈服便是骨之所在。 是否还记得“戊戌六君子”,他们一身正气,为中华革命,不向封建势力低头,终被杀。但别忘了,他们是站着死的,而且从未倒下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革命党人的气质、精神。做人定要抬起头,坦荡荡。反观同时期的汪大汉奸便更是让人觉得抬头做人,至关重要。汪精卫,民国四大美男子这一,之所以美,并不是单单因为他帅,更是因为他有才华。可是有才华却不能抬起头来做人,只能屈膝于小鬼子面前,实为我中华之奇耻大辱。当然他最后也并未获得好下场,汪精卫是跪着死的,死后还留下千古骂名,这便是抬头与低头之差异。 低头,代表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处事原则。低头本质意义上是谦虚务实。前面说了人生的两件事为做人、做事,身为人生的另一半不用说也是极其重要的。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相信中国人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对,这就是刘谦的口头禅。他之所以能从台湾的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魔术师,成为两度荣登春晚的世界著名魔术表演家,靠的就是求真务实,没有谁能随便成功,刘谦一直在脚踏实地地进行创作,并没有像某些明星一样,稍有成就便飘飘然。这就是他能红遍中国乃至世界的奥妙所在。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是同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成天昂着你高贵的头颅,迟早有一天你会撞得头破血流,但对于人格、尊严来说,头是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的,因为它是一种精神,但如果你在高考备考期间不低下头来,不谦虚务实,想那独木桥对你是禁止通行了。 一抬一低,玩转人生,抬头是一种气质,低头是一种态度,人生会因为适时抬头和低头而精彩纷呈。抬头与低头的学问高三(21)班 杨书敏 美国之父——富兰克林,曾在拜访一位前辈时,不小心把头狠狠地撞到了门框上,而出来迎接他的老人见此情景,笑着告诉他,这是他今天来访的最大的收获。或许有些人就会奇怪了,头被撞了,还有收获?我的回答是:当然。老人想以此告诫富兰克林,做人不能总高高的仰着头,不然总有一天会碰得头破血流,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名声和显赫的地位而孤芳自赏,即使是被誉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进门时仍须低着头。 当一个人总是高高的仰着头时,他必定会摔跤,因为他无法看清自己脚下的道路,无视身旁的一切事物,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可见,会低头是一种学问。 古代皇帝,哪一个不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无论是哪一个帝王,如果不会体恤百姓,那么他的王朝必将覆灭。商纣,隋唐就是典型的例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帝王如果能放低姿态,微服私访,体验民间疾苦,善听忠言,听取大臣的批评,那么他所统治的王朝才能国泰民安。 我一直崇尚一句话:低头做人,抬头做事。 机动车驾驶规定换挡时禁止看变速档位,因为若低头看变速档位则无法明确行驶方向,就会偏离正常轨道。 上面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一个人若总是低着头,也无法有所成就。总是低着头的人,看清了脚下的路却无法看清前方的路,或许你会撞上一棵树,一个电线杆,或是马路上疾驰而来的车…… 抬头与低头只是一个角度问题,什么时候该抬头看清远方的路,什么时候又该低头看清脚下的路,这就要根据我们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来定了。 一个人,唯有自信与谦恭都具备时,才能成功,若只因一点小小的成就就孤芳自赏无视他人告诫,那么他必将失去他的成就与荣誉,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若你要以45度角仰视别人,就休怪他人以135度俯视你。这其中就包涵着抬头与低头间的学问。 抬起头认真自信地做事,低下头谦虚踏实地做人,当我们弄清了抬头与低头间的学问时,那么,也可以说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抬头与低头 高三(4)班 涂 园 抬头与低头无关气节而是一种生活的技巧。 在生活中总有些楞头楞脑的人,从不懂得用心去生活,而选择横冲直撞,结果落个遍体鳞伤,还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当然,也不是说要低头哈腰的求生存,因为人都有人格和尊严,就是这低头与抬头之间显示出一个人的智慧。低头是为了融入生活,了解现实的残酷性与真实性,抬头是自信的人生态度,只有把握低头和抬头分寸,才可以有智慧、有方向的生活。 “美国之父”富兰克林,年轻时去拜访一位长辈,结果被比自己身高略低的门框撞了脑袋,他疼得呲牙咧齿的,那位长辈却笑了,这是他给富兰克林上的一堂人生哲学课。如果不是心高气傲,仰着高贵的头颅,目中无人,又怎么会没有注意到低矮的门框,而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呢?这是教会富兰克林要谦虚,要清醒地认识现实,而不是将眼睛长在头顶,那样吃亏是绝对的。 而机动驾驶的规定更是有趣,在换档时禁止低头看变速杆档位,因为这样会使行驶方向发生偏离,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如果总是低头,人性就会被扭曲,成了一个奴隶,失去生活的主方向,偏离人生的轨道。低头需要勇气,可抬头更是一种主见。 生活中,经常出现关于这类似的抉择,是抬头接受洗礼,还是低头寻求一种自在?这取决于个人的生活观与价值观,在这一抬头、一低头之间,有时结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也许正因为这一正确或错误的决定,改变自己人生的运行轨道,生活从此发生改变。或许富兰克林真的是从那次撞到头后学会了谦虚、谨慎的气风,才可以成为“美国之父”;或许是因为那次驾驶遵守规则,没有低头看变速档,看见了前方有车,从而避免了一场交通事故。 在学习中同样是这样,有一句话叫“此时不低头,何时能抬头。”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一种冷静、谦虚的态度,不因小事而心浮气躁也不可因小小的成功而自满,这时的“低头”是为了以后更自信的“抬头”,只有拥有厚实的资本才有资格抬起头,自信地亮出自己的本事,这叫“抬头”,而此前,学习的过程则是“低头”。 抬头有时无关骄傲自满,低头有时也无关自卑与卑微,把握这抬头与低头的分寸,才有机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智者。 低头与抬头 高三(7)班 郭晓云 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是彰显自信与乐观、拼搏和雄健;低眉怯步、犹豫徘徊,代表了自卑与怯懦。这是我们的惯性思维,但低头就是怯懦认输,抬头就是自信、成功吗? 一个人若是一直昂首阔步,是让人们看到了他的自信和能力,但他终将碰壁。那时,他的茫然和愤怒也将被一览无余,彼时的尴尬将如何谢幕?而若是他曾低头或侧身躲过墙壁或矮门,就不会引来这些尴尬,更不会使他的身份有所降你,反而能获得更多的尊重。所以,低头有的是一种智慧。 低头也是一种尊重。我们不会与站着和三岁小孩聊天的大人交谈。他们连起码的尊重也做不到,如何期待获得他人的尊重?正如一些官员,若老是在百姓面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架子,也无法得到百姓的爱戴。不说“俯首甘为孺子牛”,至少对百姓的态度便在他们的昂首挺胸前暴露无遗,而那些与农民握手,俯身抱丰收小孩的领导将被永远铭记在百姓的心中,他们的赞誉因他们的低头而被抬得更高。 低头也不一定代表认输,那是一种深沉的思考,让你更清楚地找出问题所在,探索出成功的捷径。 同时,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低头。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勇敢地跨步上前,与与自信和智慧同行,去搏击!有时,在我们要谨慎做好一件事时,不一定是选择低头,可能会是抬头。 比如说机动车驾驶时,如果低头看变速杆的档位,容易使方向跑偏,发生交通事故。这告诉我们,低头不一定能使精微之事成功,太过谨慎,可能会弃巧成拙。 抬头搏击风雨,在困难面前不怯步,自信向前,是我们良好的精神风貌,表现出遇事不慌、沉着应对的良好心理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增强能力,克服困难。同时,低头沉思,认清时局境况,能有效地提升我们的判断能力,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生活中,我们不能永远抬头挺胸,我们的自信和身份也不会在低头的时候被挖走。低头代表着尊重和友爱,说不守就给我们带来额外的赞美和荣誉。请铭记吧,抬头是一种态度,低头是一种智慧。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托,便可打造完美形象,创造完美人生!
毕业论文按学历来分,就有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公务员岗位中有些特殊岗位要求有经验,专业技术特别突出的人才。但是这样要求的岗位极少,按照自身的条件可以选择自己合适的岗位。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低头+抬头=人生 高三(6)班 吴 莎 人生道路布满荆棘,有时需要低头去除掉那些障碍,但不能总看着下面,你要抬起头看前进的方向,否则就会迷失自己。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千百年来被人们尊为一种做人的准则。要获得知识,就要去请教别人,这种低头不是怯懦,而是高尚的表现。 为完成自己“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雄心壮志的司马迁,甘心忍受宫刑的奇耻大辱,不顾千万人的耻笑,不管朋友的误会,一心只为一件事,就是创出惊世之作《史记》。他成功了,他的低头受辱换来了绝世的成就。 官场失意,前途渺茫,但他——李白不会卑躬屈膝,毅然放弃了他不喜欢的官场。与月作伴,把酒当歌。呐喊出心中的理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留给后人的是他的孤高自傲。因为他不愿低头! 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能屈能伸。该低头做事就要弯腰,该抬头向前就要勇往直前。低头并不仅仅意味着耻辱与失败。同样,抬头也不再是孤高与自满。在恰当的时机,具体的事面前,你要把握抬头与低头的尺度,直腰与弯腰的程度。这时,低头与抬头已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处事应变的能力。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为了理想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去奋斗,又要时不时用理想来激励自己。也就是说,走路的时候既要看到脚下的路,又要仰望前面的路途。人生就是这样不断重复这个动作的过程。 大到人生,小至个人生活。其实学习就是一个把握抬头与低头的过程。 一次次惨痛的失败,一句句深刻的教诲使我明白,态度决定成败。每当考试失败遭遇失意的时候,我知道要用信念来支撑自己,月考只是奔向高考的一个驿站,前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你的目标是高考,不要低头丧气,抬头看看远方,前面还有更好的风景。 但当我取得成功的时候,老师的话警醒了我,把我从飘飘欲飞的云层上拉回。不要因为一次小小的胜利而忘记了脚下的路。这时更要低下头来虚心做人,认真踏实地学习。只有这样,我才能有希望走过高考这座独木桥。 人生就是这样,需要你低头发奋,不断充实自己,也需要你抬头仰望,看到前进的希望。低头做人,仰首做事高三(25)班 张远栋 不管你是腰缠万贯还是满腹经纶,当你面对别人时都应谦敬地低下头,须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管你是一贫如洗还是碌碌无为,当你真正做一件事时,你都应该昂首挺胸,专心致志,你要明白:也许一次低头的失误会令你抱憾终生。既然如此,何不学会“低头做人,仰首做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低头待人,是一种求知的热情,每一个人,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有他的价值所在,都有他的长处,都有值得你学习之处。低下你骄傲的头,拾起别人身上的优点长处,给人以真诚的尊重和友好。古今中外,“低头待人”而赢得成功的人数不胜数。 你可曾听说乌江自刎的西楚霸王项羽,那位骄傲自大的“常胜将军”赶走一代名将韩信后又气走对他忠心耿耿的亚父范增,后与刘邦一战之后溃不成军,自负的项羽,却只能绝望而凄怆地唱着“力拨山兮气盖世……”带着无尽的悔意在乌江岸上失声痛哭,用冰冷的长刀斩下了自己一向高傲的头颅。你可曾念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你一定知道虚心求教的孔子,作为一个“门下弟子三千人”的大教育家孔子,老年仍旧是谦卑地低着他的头,向苌弘、老子虚心请教,向弟子咨询问题。低头待人,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一代文学家但丁的处事名言,对于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一旦确定了正确的方向,计划了自己该做的事,无论怎样,都应该郑重、自信地去做,仰首做事,专心致志而又以饱满的自信仰首挺胸,一往直前,即使一路上崎岖不平,一路上跌跌撞撞,我们都不应该低下我们那自信而充满傲气的头,我们应仰首对待每一件该做的事、每一个该处理的问题。 你可看过那一夜成名之后红遍大江南北的小沈阳,如他所说:“咱的模样平凡,可咱的嗓子亮。”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能够追逐到自己的梦想,专心致志而又不遗余力地做,无论是谁,一定能做好。 低头待人,并不是低头献媚;仰首做事,并不是目空一切。低头待人,仰首做事,是一种智慧的处世风格。 抬头,低头,玩转人生 高三(2)班 程文谦 昂首阔步,抬起头来做人;谦虚务实,低下头来做事。 ——写在前面的话 人生概括起来无非两件事;做人与做事。二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但抬头做人与低头做事并无矛盾之处。 抬头,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看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一定程度上得先看他的精神风貌。人们常说的有骨气,重在骨,而骨则重在抬头,不向恶势力屈服便是骨之所在。 是否还记得“戊戌六君子”,他们一身正气,为中华革命,不向封建势力低头,终被杀。但别忘了,他们是站着死的,而且从未倒下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革命党人的气质、精神。做人定要抬起头,坦荡荡。反观同时期的汪大汉奸便更是让人觉得抬头做人,至关重要。汪精卫,民国四大美男子这一,之所以美,并不是单单因为他帅,更是因为他有才华。可是有才华却不能抬起头来做人,只能屈膝于小鬼子面前,实为我中华之奇耻大辱。当然他最后也并未获得好下场,汪精卫是跪着死的,死后还留下千古骂名,这便是抬头与低头之差异。 低头,代表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处事原则。低头本质意义上是谦虚务实。前面说了人生的两件事为做人、做事,身为人生的另一半不用说也是极其重要的。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相信中国人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对,这就是刘谦的口头禅。他之所以能从台湾的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魔术师,成为两度荣登春晚的世界著名魔术表演家,靠的就是求真务实,没有谁能随便成功,刘谦一直在脚踏实地地进行创作,并没有像某些明星一样,稍有成就便飘飘然。这就是他能红遍中国乃至世界的奥妙所在。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是同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成天昂着你高贵的头颅,迟早有一天你会撞得头破血流,但对于人格、尊严来说,头是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的,因为它是一种精神,但如果你在高考备考期间不低下头来,不谦虚务实,想那独木桥对你是禁止通行了。 一抬一低,玩转人生,抬头是一种气质,低头是一种态度,人生会因为适时抬头和低头而精彩纷呈。抬头与低头的学问高三(21)班 杨书敏 美国之父——富兰克林,曾在拜访一位前辈时,不小心把头狠狠地撞到了门框上,而出来迎接他的老人见此情景,笑着告诉他,这是他今天来访的最大的收获。或许有些人就会奇怪了,头被撞了,还有收获?我的回答是:当然。老人想以此告诫富兰克林,做人不能总高高的仰着头,不然总有一天会碰得头破血流,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名声和显赫的地位而孤芳自赏,即使是被誉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进门时仍须低着头。 当一个人总是高高的仰着头时,他必定会摔跤,因为他无法看清自己脚下的道路,无视身旁的一切事物,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可见,会低头是一种学问。 古代皇帝,哪一个不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无论是哪一个帝王,如果不会体恤百姓,那么他的王朝必将覆灭。商纣,隋唐就是典型的例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帝王如果能放低姿态,微服私访,体验民间疾苦,善听忠言,听取大臣的批评,那么他所统治的王朝才能国泰民安。 我一直崇尚一句话:低头做人,抬头做事。 机动车驾驶规定换挡时禁止看变速档位,因为若低头看变速档位则无法明确行驶方向,就会偏离正常轨道。 上面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一个人若总是低着头,也无法有所成就。总是低着头的人,看清了脚下的路却无法看清前方的路,或许你会撞上一棵树,一个电线杆,或是马路上疾驰而来的车…… 抬头与低头只是一个角度问题,什么时候该抬头看清远方的路,什么时候又该低头看清脚下的路,这就要根据我们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来定了。 一个人,唯有自信与谦恭都具备时,才能成功,若只因一点小小的成就就孤芳自赏无视他人告诫,那么他必将失去他的成就与荣誉,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若你要以45度角仰视别人,就休怪他人以135度俯视你。这其中就包涵着抬头与低头间的学问。 抬起头认真自信地做事,低下头谦虚踏实地做人,当我们弄清了抬头与低头间的学问时,那么,也可以说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抬头与低头 高三(4)班 涂 园 抬头与低头无关气节而是一种生活的技巧。 在生活中总有些楞头楞脑的人,从不懂得用心去生活,而选择横冲直撞,结果落个遍体鳞伤,还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当然,也不是说要低头哈腰的求生存,因为人都有人格和尊严,就是这低头与抬头之间显示出一个人的智慧。低头是为了融入生活,了解现实的残酷性与真实性,抬头是自信的人生态度,只有把握低头和抬头分寸,才可以有智慧、有方向的生活。 “美国之父”富兰克林,年轻时去拜访一位长辈,结果被比自己身高略低的门框撞了脑袋,他疼得呲牙咧齿的,那位长辈却笑了,这是他给富兰克林上的一堂人生哲学课。如果不是心高气傲,仰着高贵的头颅,目中无人,又怎么会没有注意到低矮的门框,而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呢?这是教会富兰克林要谦虚,要清醒地认识现实,而不是将眼睛长在头顶,那样吃亏是绝对的。 而机动驾驶的规定更是有趣,在换档时禁止低头看变速杆档位,因为这样会使行驶方向发生偏离,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如果总是低头,人性就会被扭曲,成了一个奴隶,失去生活的主方向,偏离人生的轨道。低头需要勇气,可抬头更是一种主见。 生活中,经常出现关于这类似的抉择,是抬头接受洗礼,还是低头寻求一种自在?这取决于个人的生活观与价值观,在这一抬头、一低头之间,有时结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也许正因为这一正确或错误的决定,改变自己人生的运行轨道,生活从此发生改变。或许富兰克林真的是从那次撞到头后学会了谦虚、谨慎的气风,才可以成为“美国之父”;或许是因为那次驾驶遵守规则,没有低头看变速档,看见了前方有车,从而避免了一场交通事故。 在学习中同样是这样,有一句话叫“此时不低头,何时能抬头。”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一种冷静、谦虚的态度,不因小事而心浮气躁也不可因小小的成功而自满,这时的“低头”是为了以后更自信的“抬头”,只有拥有厚实的资本才有资格抬起头,自信地亮出自己的本事,这叫“抬头”,而此前,学习的过程则是“低头”。 抬头有时无关骄傲自满,低头有时也无关自卑与卑微,把握这抬头与低头的分寸,才有机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智者。 低头与抬头 高三(7)班 郭晓云 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是彰显自信与乐观、拼搏和雄健;低眉怯步、犹豫徘徊,代表了自卑与怯懦。这是我们的惯性思维,但低头就是怯懦认输,抬头就是自信、成功吗? 一个人若是一直昂首阔步,是让人们看到了他的自信和能力,但他终将碰壁。那时,他的茫然和愤怒也将被一览无余,彼时的尴尬将如何谢幕?而若是他曾低头或侧身躲过墙壁或矮门,就不会引来这些尴尬,更不会使他的身份有所降你,反而能获得更多的尊重。所以,低头有的是一种智慧。 低头也是一种尊重。我们不会与站着和三岁小孩聊天的大人交谈。他们连起码的尊重也做不到,如何期待获得他人的尊重?正如一些官员,若老是在百姓面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架子,也无法得到百姓的爱戴。不说“俯首甘为孺子牛”,至少对百姓的态度便在他们的昂首挺胸前暴露无遗,而那些与农民握手,俯身抱丰收小孩的领导将被永远铭记在百姓的心中,他们的赞誉因他们的低头而被抬得更高。 低头也不一定代表认输,那是一种深沉的思考,让你更清楚地找出问题所在,探索出成功的捷径。 同时,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低头。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勇敢地跨步上前,与与自信和智慧同行,去搏击!有时,在我们要谨慎做好一件事时,不一定是选择低头,可能会是抬头。 比如说机动车驾驶时,如果低头看变速杆的档位,容易使方向跑偏,发生交通事故。这告诉我们,低头不一定能使精微之事成功,太过谨慎,可能会弃巧成拙。 抬头搏击风雨,在困难面前不怯步,自信向前,是我们良好的精神风貌,表现出遇事不慌、沉着应对的良好心理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增强能力,克服困难。同时,低头沉思,认清时局境况,能有效地提升我们的判断能力,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生活中,我们不能永远抬头挺胸,我们的自信和身份也不会在低头的时候被挖走。低头代表着尊重和友爱,说不守就给我们带来额外的赞美和荣誉。请铭记吧,抬头是一种态度,低头是一种智慧。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托,便可打造完美形象,创造完美人生!
是的,申论考的就是有关论文方面的。
不当公务员你会后悔一生吗?如果不会,那就此打住,换个行业吧。如果会,往下看,看看跟你一样经历过失败的人,是怎样成功的:《3年13次公考终上岸,送给想放弃的你》写在前面: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只要你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也许途中有些磕磕绊绊,但只要自己咬紧牙关,奋力一搏,终究可以走出自己的精彩之路。以前,我就有一个心愿,有时间一定来国考版区写上自己的公考历程与大家分享,下面糊涂就跟你娓娓道来,希望你能耐心地读下去,若能给你一些奋斗的动力,哪怕一点点,我也感到莫大的欣慰。一、初识公务员本人10年从一所医学院顺利毕业,当初,脑子里压根没有去考公务员的念头,都想着毕业后赶紧去医院或者其他与医学沾边的单位就业,不是我一个人是如此想法,班里60多人差不多都是如此认为。这样的结果是,09年底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全班就一个人报考了深圳海关单位,还有一位同学在11年上半年报考了湖北省选调生,结果都不错,2位同学都顺利上岸。11年的5月份,我正在学校跟随导师忙碌着毕业论文的事情,恰逢湖北省公务员招考报名中,我随意报考了一个地级市的卫生局岗位。不过,忙着论文事情也没有多少时间看书,凑兴买了一份行测模拟卷,一直到考试都原封未动,塑料膜都没有拆开。就这样,5月10日直接上考场了,也许是心态好吧(很多应届生考试的心态都不错),结果还不错,笔试第三,此时,到了6月底,开始论文答辩了,自己对公务员面试也毫无准备,最终的结果无疑翻盘失败。二、初次就业众所周知,11年的大学生就业环境是相当不景气的,我也离开学校,奔赴武汉租房、准备简历、跑人才市场不在话下。我对工作岗位的要求并不是随便的,而是定位于医疗行业,因此锲而不舍的找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总的说来运气不错,找了一个医院体检中心的工作,很满意,当晚邀请在汉的同学庆祝一番不在话下。三、正儿八经地第一次公务员考试体检中心的工作,平平淡淡的没有大起大落,长此以往,自己感觉没有进取心了。而且想到了上次的公务员考试失败,自己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甘心,所以心里还是暗藏着一个继续参加省考的想法,假日期间自己去书店买了一些辅导教材。转眼到了11年年底,一次偶然机会上网看到江西省考的消息,我认真阅读了招考简章及职位表,发现很多适合的岗位,经过认真考虑,选择了一个九江市直岗位。网上报名完成就接着复习了,在职工作的都一样,只能靠晚上时间认真学习,做题,看申论教材,就这样按部就班地根据自己的计划来,一直到去九江参加笔试。成绩在过年之前出来了,查分的那天既紧张又激动,但是,分数给我当头一棒,申论60多,行测才50出头,名落孙山。那一夜是个不眠夜,感觉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自己也想了很多,甚至有种绝望的想法:公务员考试不适合我。四、漫漫公考路的开始也许是我朋友的安慰和他们的坚定信念打动了我吧,我还是重新拿起书本,反思自己前面的复习不足,精神抖擞地准备下面一场又一场地战斗,下面简单介绍自己的考试历程:2011年12月份 广州市公务员考试 笔试第六放弃面试2011年3月份 武汉市直事业单位考试 笔试失败2011年4月份 广东省考省直单位 笔试失败2011年6月份 湖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 笔试第五落败2011年12月份 国家公务员考试 报考单位:卫生部 笔试差分无缘面试2012年3月份 武汉市直事业单位考试 笔试第五 面试失败2012年6月份 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 笔试第一,面试第一,成功2012年7月份 湖北省公务员考试 笔试失败2012年9月份 辽宁公务员考试大连岗位 笔试失败2012年11月份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保定岗位 笔试失败,(我最伤心啦,感情挫败问题)2012年11月30日 国家公务员考试 报考单位:卫生部 笔试差分无缘面试(很伤心,理由同上)2012年12月份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 这个我算是去兰州旅游了,没有当回事,呵呵2013年4月 湖北省公务员考试 笔试第一,面试第二,总分第一,顺利看到上面的考试经历,大家觉得我很疯狂吧,北到大连,南到广州,西到兰州都跑到了,在职者考试确实不容易,开始是在体检中心工作,后来换到事业单位医院,考试还得请假去奔波,花费也不少。考试小感悟:上面的多次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就不说了,主要是公务员考试,我比较欣慰的是每次申论比较稳定,特别满意自己的两次国考申论成绩,一次63多一次56多,我不贪心,这个分数我很满意,但是国考两次都是行测的成绩给我拉下来了,今后得加强练习。五、关于行测对于公务员行测,我确实不敢大谈特谈,毕竟我考起来起伏很大,省考的时候还算满意,但就是一直没有适应国考的行测,每次都无法大提高,看着很多朋友的70+分数,我只能望分兴叹啦。1,题量。参加这么多考试,各地的公务员考试有区别的,国考的是130或者135道,单选题目,不同是广东的公务员考试,固定的是100到单选题,当然做起来时间照样紧张。2,行测考试时间。大多是一天完成考试的,如湖北省考与国考,但是,对于广东省考,广州市考及河北省考就有变化,一上午考完,即上午考完行测休息一段时间后,接着考申论,考下来确实挺累的,准备这些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自己要有心理准备。3,言语理解与表达题。这个是我最喜欢做的题目,每次丢分较少。平时这些题目的练习,我只针对真题,历年国考真题及其他各省公考真题,地方公考真题重点推荐浙江与山东公考真题,特别是有至于参加国考的朋友。我个人认为:语感很重要。对于平时阅读多的朋友来说,肯定都是这样的感觉,读着就差不多找出答案了,虽然一时说不出所以然来。记住一点:只要正确结果不要过程。总之一个方法:演练真题,巩固提高,对于逻辑填空,注意语境分析;而针对片段阅读,注意抓住关键词,一般不在首句就在末尾。4,数学运算题。这个是我的弱项,自己复习起来主要是做题目,我经常在新私学网站行测资料版块下载专题资料打印下来练习,做题很多,但是也许我偷懒不喜欢总结,每次考试这里我失分很多。我个人缺点:总想自己算出答案来。其实这个是危险的,会浪费你的很多宝贵时间,最近看些资料书上介绍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排除法做出来的,很不错。总之一点: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结果选项,而且要懂得放弃(确实有的题目有难度)。有舍才有得,是在数学运算题目里面最能体现出来的战略。5,图形推理题。这个每次考试也就那么几道题,只要不钻牛角尖即可,不会做的及时放弃。另外,平时做题多总结,还是有方法的,如叠加图型题,旋转图型题,封闭区间题,交点题,对称图形题等,其实,大家如果平时练习很多,很多题目一看到,就差不多是考察的哪一类型,平时做题总结提高即可。6,逻辑判断题。这个部分多总结吧,类型差不多就几类,如直言命题,复言命题,削弱型及加强型题目。公务员考试最常见的是削弱型判断推理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确定论点,论据和论证关系,然后分析各个选项,最后选择最能符合削弱的选项。7,定义判断题目。这个我不多说,很容易拿分的题目,只要熟练运用关键词就能快速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这里说一点:看清楚题目要求,是选择符合还是不符合要求的选择,防止不必要的失分。8,常识题。这个说起来是很不好复习的题目,我个人认为无需花大量时间去复习,这一块可以当做休闲自时间休息大脑的时候看看资料,分块儿复习,如文学,历史,科技,军事,地理常识等等看看,公务员考试常识题目一般都是“秒杀”答案,我们都清楚,自己知道的就知道,不知道的你想得再多也不明白,所以碰到不会的学会立马猜答案(不是乱猜,4个选项起码能排除一两个吧,以大学生所积累的常识量)。9,资料分析。很多同学喜欢把此类型题目放到最后做,结果是猜答案填卡交卷子的,失分惨重。这个题目,首先摒弃畏难情绪,看到大量的文字及表格数字,其实是有章可循的。做题的顺序,先看题目,再去材料中准确找答案,对于数据题,不会有复杂的运算,有的甚至在材料中对比下就出答案的。另外,大家平时总结下资料分析的计算技巧,这样能节约很多时间的。如,分子分母比较法,分子分母差额法,乘除法转化法,取整法等等,对数字有敏感性,就能快速找到准确答案的。提示一点:阅读理解尽量不要放弃,很多比前面的数学题目简单多了,容易拿分。10,关于做题顺序及涂卡。我个人认为,行测的做题顺序,个人按照自己的习惯来,虽然试卷上有顺序,大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来,就我来说,喜欢做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做起来顺手,所以每次考试我都是最先做言语理解,最后做数学运算题目。涂卡的习惯每人不一样,有的喜欢做一题填一个,有的全部做完再填,更多的是做一类填一类,我比较主张最后一种方法,每次考试我都亲眼看到没有涂完答题卡的同学,真是杯具,多可惜啊。11,关于行测考试心态。这里我主要说下很常见的瞻前顾后的心理,特别是对于某题没有把握的时候,在做下一题的时候经常想着前面题目,这样就影响自己的思维跳跃。另外,就是优柔寡断的心理,碰到自己没有把握的题目,举棋不定,这样下去很耗费时间,行测的时间本来就紧张,经不起自己去仔细推敲的。因此,自己不会的题目赶紧猜答案放弃,说句实在话,国考的135道题目,很少有人顺利做完每一题的,大家都一样。六、关于申论每次公务员考试,我最满意的还是我的申论,毕竟考试分数很平稳,省考保持60多,2次国考也保持在56-65之间(一次56+,一次63+),虽然比不上那些70多的,但是我满意了,毕竟在职复习时间有限,而且更多的花费在做行测题目上去了。针对公务员考试申论,我结合自己考试的情况分类说说:1,关于申论复习观念。我经常听到朋友的抱怨,说申论不需要复习,甚至有人说申论复习也是白搭,到头来不如没有复习的考得好。我对此观点持否定的态度,坚持认为申论需要复习,而且需要下功夫。我第一次考试(11湖北省考)申论没有复习,到头来乱写一通,分数定然不佳,结果60不到。对于不复习申论的朋友来讲,你上考场是无法找到感觉的,特别经常做到最后的大作文,是无头绪的抄写材料完事,肯定不好。因此,我们不要持有“申论无需复习论”,为了充分备考,还得认真准备申论复习,我的做法是先熟悉每年考试真题。2,关于申论资料的选择。市场上关于申论的资料很多,大部头的厚厚书籍价格不菲,说实话我不太喜欢那些资料书,也就是那些所谓专家编写的教材,我没有耐心听里面讲的大道理,看过那些资料书的朋友很清楚,不同出版单位的教材大同小异,就是列举一些真题讲解一下,再说说一些华丽的理论知识,甚至添加点热点知识。当然,对于,对于那些第一次接触公务员考试的人来讲,买本书熟悉下还是可以的,那样起码让你对申论有个清晰的认识。3, 关于模板。对于申论作文的模板,我认真负责地告诉大家千万别胡乱套用,特别是国考的大作文,套路的答案,经常下场很惨的,那些明显的“万能模式”很容易看出来的,我很反对那些呆板的东西。所以,上了考场,大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材料写作,脑子里不要有什么模板思维。6,关于申论写作字迹。大家要摆正这样一个观点:申论考试不是书法比赛。大家写作只要字体端正好认即可,无需故意摆弄字体,真正主要的还是内容,不要本末倒置。当然,平时写字美观很不错,换个角度想想,假若你是阅卷老师也会喜欢字体美观的卷子,看着舒服。无论怎么样,写作文的时候一定保持卷面整洁,印象分别丢。最后,我说的是大家都容易忽视的问题,申论考试有四道左右的题目,分值都不一样,最后一题40分,这样往往使很多人走向误区,只重视最后一题而忽视前面的10分小题。申论高分同学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前面小题更不要忽视,有的直接在材料找答案的题目,更要做得不丢分或者少丢分。最后一题40分,前面的有60分,大家认真思量。申论总结小技巧:1,“答案就在材料”中是申论灵魂。前面的小题大多是总结概括题目,答案当然去所在材料中找,而且题目中很多明确告知在那几段文字材料中,这样有的放矢。对于最后的大作文,还是离不开材料,在材料里找出主要观点再自从稍作发挥即可。2,大作文的题目要小而新。说到小,就是切入点要小,能让人一看就能看到你所表达的观点,不要把什么建设和谐社会,与时俱进等等大大的观点放进作文标题,反正我自己看着这样的题目就闹心,平时多看看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标题,都是直指主题观点的。另外,题目新颖一点,适当地运用排比,比喻或者反问的句式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吸引考官。3,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这个我是从高考作文复习认真学习领会的,其实可以想想,阅卷老师每天的工作量很大,文章肯定不会每篇从头读到尾的,很多是闪电式的阅读,如果文章开头结尾比较出彩,就比别人胜出一筹。4,分段不要太少。很多人写文章喜欢不喜欢分段,这样起码卷面印象就看着累,所以要合适分段,总分总的分析法还是不错的,提出的对策不要太多,3到4点即可,主要是对策要到位。5,文章多用短句和排比句。文章的对策,尽量多用短句的排比句式,这样容易吸引阅卷人的眼球。申论文章,排比句的合适运用,往往效果很好。即使你没有多大时间,也要好好思索运作好文章主题部分每段的开头,这些地方排比句式用下来,绝对出彩。6,别拘泥答题纸的表格。有很多朋友答申论很纠结那个方格,完全不必担心那个,它只是让你写字规范的参照物,最后答案扫描到电脑里是没有那个方格的,自己写字工整即可,不要担心字体出格了等小问题,认真把思维放在组织答案上就行。7,先看题目再读材料。我作答申论的时候都是先看题目的,再去快速读申论材料。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让你有目的的去阅读材料。你先看问题再去读材料,这样脑子里有印象,读材料之时顺便知道答案的具体地方,节省不少时间。申论资料很庞大,等你读完去答题,往往对材料的印象大打折扣了。最后,祝愿大家实现自己的公务员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糊涂与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