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巴西蘑菇越冬管理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巴西蘑菇越冬管理研究论文

巴西蘑菇也叫做姬松茸。是一种很好的食药兼用菌。具体栽培技术可以登录江苏食用菌网。在里面查看姬松茸栽培技术资料和视频就可以了。

一般播种后20小时菌丝开始萌发,48小时开始向料内蔓延。2~4天内不揭膜(保温、保湿),7天后将薄膜用竹片弧形撑起,并检查发菌情况。对于没有萌发、不蔓延的应及时补种。以后可视气温高低每天揭膜通风1~2次,早晚进行,每次30~60分钟,控制膜内温度20~30℃,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若面料干燥可适当喷水调节。

姬松茸栽培技术 江苏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 Tel: 又称小松菇、巴西蘑菇,原产北美南部和南美北部,每平方米采收鲜菇7~10公斤。 一、原料准备� 栽培100平方米需稻麦草1500~2000公斤、畜禽粪(干)1000~1500公斤、菜籽饼75~100公斤、石膏粉35~40公斤、石灰30~35公斤。� 二、堆制发酵� 1.预湿 在播种前15~20天,将草料浸泡吸足水分,预堆10~20小时,干畜禽粪也需同时淋水调湿预堆。 2.建堆 先在地面上按2米宽铺一层20~30厘米厚的湿草料,接着再铺一层湿畜禽粪,如此一层草料、一层畜禽粪直至铺完为止。堆高米,堆顶呈龟背形,料堆四周与顶部须盖好草帘,下雨时或低温天气加盖薄膜,避免雨淋,同时又有利于保温、保湿,促进发酵。� 3.翻堆 共翻堆3~4次。翻堆时要求把底部的料翻到上部,边缘的料翻到中间,中间的料翻到边缘,同时充分拌松、拌和,适量淋水,使其干湿均匀。发酵好的培养料色泽为茶褐色,手抓有弹性,用力一拉即断,并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三、选地做床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及近水源处整成宽1~米、长度不限的菇床。床边筑10~15厘米宽的土埂,中间留20厘米宽的小土埂,畦与畦间留40~50厘米宽的走道,四周挖排水沟。并按常规搭设2米高的简易遮阳棚,床四周悬挂草帘,防止烈日照射。 四、进料播种� 姬松茸一年可播2次。春季,3月底至4月初播种,5~6月采收;秋季,8月上中旬播种,9~11月采收。播种前,料堆四周喷洒敌敌畏等药液,杀灭害虫,菇床内撒少许石灰粉消毒。料要趁热运至菇床内,去除杂质后堆20厘米厚,等料温降到28℃以下时再进行播种。播种时,先把菌种掰成小块,然后均匀地撒在培养料的表面,轻轻拍平后覆盖地膜。每平方米需菌种4~6袋。播后搭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播种后2~4天,当料面呈现白色绒毛状的菌丝时,需适时揭膜通风,促使菌丝向原料下层蔓延。发现有毛霉、绿霉等杂菌侵染,应立即挖掉被污染部位销毁,以防传染扩散。随着菌丝生长量逐渐增大,每天要揭膜通风2~3次,保持空气新鲜,促菌丝蔓延生长。� 五、适度覆土� 正常情况下播后10~15天,料面菌丝洁白浓密,并已向原料下层延伸1/3或2/3时,便可进行料面覆土。在揭去料面地膜后,先用粗土后用细土(均需经严格消毒)进行覆盖,覆土厚3~厘米,其中粗土厚2~厘米,细土厚1厘米。覆土后喷水,表土湿度以手捏成形而不散开、不粘手为宜。� 六、出菇管理� 覆土后10~15天,拨开泥土见大量洁白的索状菌丝时,便可定量喷水催菇,保持料面泥土含水量22%。当泥土缝中已形成米粒大小的白色菇蕾时,可适当通风。菇蕾长至大豆粒大时,每天喷水2~3次,掌握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雨天停喷的原则;切忌向幼菇淋大水,以免枯萎死亡。此期床内温度保持22~24℃,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之间,尽量避免昼夜温差太大。高温期间严禁中午前后淋大水。当子实体长到2~3厘米大小时,停止喷水,定期通风,以利菇体健壮生长。� 七、适时采收� 姬松茸从播种至采菇需35~45天,现蕾后持续出菇2~3个月。姬松茸子实体生长迅速,容易开伞与变色,因此要适时采收。高峰期每天采收2~3次。

蘑菇罐头工艺研究论文

一、杏鲍菇的干制杏鲍菇含水率高,采摘后的保存时间较短,因此在收获旺季,容易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将杏鲍菇进行干制加工或盐制加工,能够延长产品的保存期,便于贮存和运输。在干制前对杏鲍菇进行非硫护色处理,能够显著减轻干制杏鲍菇的褐变,改善产品的色泽,其中以柠檬酸和维生素C 护色效果最好。采用较低的干燥初温,并进行逐渐升温干燥的方法有利于杏鲍菇的脱水以及色泽的保持。二、杏鲍菇多糖的分离提取研究多糖的提取时,菌丝体提取的最佳条件为1∶20的加水量,100℃的提取,24h的提取时间,提取的多糖成分比较完全。不同的提取剂提取得多糖,其成分是不同的。杏鲍菇多糖较粘稠,过滤时较困难。采用乙醇沉淀所获得的多糖,常含有较多的蛋白质,需要除去。在杏鲍菇多糖分离的方法上也在不断创新。传统方法提取杏鲍菇多糖耗时长,提取率低。超声波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三、杏鲍菇产品的开发杏鲍菇是一种高档食用菌品种,由于其生产季节在秋冬两季。鲜品上市时间集中,供需矛盾很难协调,开发生产系列营养套餐。不仅能促进产品加工升值,解决供需矛盾,实现周年供应,同时能满足不同层次对杏鲍菇产品的需求。(一)杏鲍菇软罐头1、原料验收杏鲍菇必须采自原料基地的新鲜、色泽正常、无发黄、异味、霉变、死菇、烂菇,无重大机械伤和病虫害污染,无开伞、生长良好、无畸形。选择肉质结实、菌盖小于或等于菌柄的杏鲍菇。采摘后必须先将菇脚修削干净,并在最短时间内(最好3~5h内)运至加工厂加工。若采摘时气温高于20℃,最好先放于3~6℃的冷库保鲜,经试验表明在此条件下保鲜2d的杏鲍菇,加工成软罐头后对产品质量基本没有影响。2、预煮主要软化组织,钝化酶的活性,杀死表面微生物和驱除组织中的气体。预煮时间为8~15min/100℃。3、冷却漂洗预煮好后的杏鲍菇必须尽快冷却漂洗,以去除一些残留的杂质。冷却漂洗用流动水,以菇体中心全部冷透为准。4、分检分检时按菇的大小、长短及形态较一致的归为同一类以备装盒;注意漂洗到分检中途露空滞留时间不得太长,尽量将菇浸泡在洁净的水中,分检好的菇未及时装罐时亦要浸泡在洁净的水中。5、称量装盒先将电子称校正好,然后按不同罐型规格要求进行称量装盒;尽量将菇的大小、长短较一致的装在同一盒内,且菇盖朝同一方向,以确保密封杀菌完后产品美观大方,称量时注意确保每罐固行物重不得超过最大装罐量。6、充填封口先将封口机二道封口的温度升至预定温度,开启空压机,使空气压力达到使用要求。将热汤汁加满整个已装入菇并称量好的塑盒,并允许溢出少许,以排除盒内空气,然后进行密封剪切。注意随时检查封口质量。7、杀菌经密封好后的杏鲍菇软罐头经检查无破、漏及汤汁不满者,须及时进行杀菌,封第一罐到杀菌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h。杀菌公式为15′—30′—20′/121℃,杀菌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杀菌温度和时间符合工艺要求,恒温及升降温度过程中温度压力波动不得太大。(二)杏鲍菇酸奶以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经杀菌后接种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然后再加入以杏鲍菇为原料提取的菌汁以及香精、蔗糖、稳定剂等经调制后制成的保健酸奶。杏鲍菇酸奶除具有普通发酵乳的特点外,还具有杏鲍菇独特的清香气味和营养功效,使产品更易消化吸收;同时,对提高杏鲍菇附加值具有现实的意义。(三)杏鲍菇发酵酒以杏鲍菇为主要原料生产发酵酒,经破碎、发酵、贮藏、杀菌等工艺获得较高品质的产品。工艺流程:新鲜杏鲍菇→洗涤→破碎→压榨→静置澄清→调整成分→前发酵→后发酵→分离→贮藏管理→调配→过滤→装瓶→杀菌→成品→稳定性检验。

在罐头产品的加工工艺中,热杀 菌是最常见的工艺过程。由于大多数低酸性罐头制品的腐败菌都是耐热微生物,因此通常需要高温高压杀菌处理,但是高强度热杀菌容易导致产品色泽、质构劣化, 营养成分的损失,致使产品的市场接受性下降。本论文针对这个罐头加工的难点问题,试图通过研究低酸性罐头食品中腐败菌的耐热性影响因素,探索罐头食品杀菌 工艺改良的途径。论文以典型腐败菌之一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为对象菌,详细研究不同酸碱度、食品各组分、食品防腐剂和常见天然具有抑菌性的食品添加剂单独 或相互作用下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的耐热性的影响,为合理改善罐头食品杀菌工艺条件提供了途径,也为提升罐头食品品质提供了思路。 论文研究了pH、NaCl、乳清蛋白、蔗糖以及上述因子相互作用时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的耐热性指标D值和Z值的影响。结果显示,pH对芽孢D值影响有 阶段效应,以下芽孢D值发生显著下降,另外低温对芽孢D值的影响要明显大于高温时的影响,而z值则随着pH降低而增大。蛋白质对芽孢耐热性影响 随pH、温度和蛋白浓度而异,时,高浓度乳清蛋白(8%)在115℃和118℃条件下对芽孢有保护作用,但在121℃时无显著保护性;在 和时,不同浓度乳清蛋白对芽孢耐热性均无显著作用。食盐对芽孢耐热性影响随浓度而异,低浓度的NaCl对芽孢耐热性有保护作用,但高浓度 的NaCl会降低其耐热性。蔗糖在条件下对芽孢的耐热性无显著影响,在酸性条件下较复杂,一方面对芽孢有保护效应,另一方面则增加了芽孢对升温 的敏感性。 论文进一步研究了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乳酸钠、乳酸链球菌素(Nisin),蔗糖酯和卵磷脂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 的D值和Z值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蔗糖和乳清蛋白分别与Nisin复合作用时,对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D值和Z值的影响。结果显示, 时, mg/mL及以下浓度的EGCG和4%及以下浓度的乳酸钠对芽孢耐热性无显著影响,而Nisin则可以显著降低芽孢D值,而且随着浓度提高,对芽孢D值的 降低效果越明显,同时Z值明显增大。时,山梨酸钾可以显著降低芽孢D值,但浓度增大时效果增加不显著;时,苯甲酸钠几乎没有影响。表 面活性剂蔗糖酯与卵磷脂单独存在时对芽孢耐热性无显著影响,但是在乳状液体系如牛奶中时能显著性降低芽孢D值。Nisin与不同食品体系共同作用效果时对 芽孢耐热性影响不同,在高糖浓度食品中会减弱,而蛋白影响相对却较小。最后,论文采用实际体系肉汤罐头进行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的耐热性实验,结果显 示,添加 Nisin的肉汤可以显著降低各个杀菌温度下芽孢的D值。 上述结果暗示,在食品中综合利用食材本身特征、pH、组分配合以及抗菌成分,可以降低低酸性罐头食品杀菌温度或者缩短杀菌时间。这为罐头杀菌工艺杀菌强度 的调整和改善、提升罐头食品的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知道对你是否有用

蘑菇管理定律论文参考文献

每个人生来都想活成强者。

实际上只有极少数人活成了强者.

想要成为强者,并非易事,但你可以通过观察强者身上的一些特质,然后努力去培养这些特质。

一点点,一步步,向强者靠近,慢慢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大的人。

体会这三种定律,学会像强者一样思考和处事。

螃蟹定律 如果你在竹篓中只放一只螃蟹,必须要盖上盖子,否则它就会爬出来。 但如果你多放几只进去,就不必再盖上盖子。 因为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拖它下去,如此循环往复,就没有一只螃蟹能够成功爬出来。 这就是著名的“螃蟹定律”:

“如果我过得不开心,那么我就想看到别人也不开心; 如果我爬不上去,我也想拉住别人,让别人也爬不上去。”

说到底,人性最大的愚蠢,就是互相为难,见不得别人好。

社会 学家孙立平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底层沦陷:

“如果你身处底层,就很容易陷入一种互害模式中。 大家你踩我我踩你,由于我们把大量的精力用来伤害对方,没有精力去提升,谁都没有办法逃离,最后集体陷入一种沦陷之中。”

也就是说,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互相拆台。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彼此欣赏,互相成全。 2002年,世界拳王争霸赛,对阵双方一个是35岁的卡非拉,一个是28岁的巴雷拉。 前6个回合,两人实力不相上下,但到了第7回合,年纪比较大的卡非拉明显开始体力不支,被巴雷拉连续击中头部,鼻青脸肿。 中途休息时,巴雷拉主动走过去向卡非拉致歉,并用毛巾擦掉了卡非拉脸上的血迹。 接着两人继续交手,卡非拉又一次被巴雷拉击倒在地。 就在这时,裁判刚开始报数,巴雷拉就走过去把卡非拉拉了起来。 最终,卡非拉以108︰110败给了巴雷拉。 观众涌向巴雷拉,向他献花致敬,但巴雷拉却拨开拥挤的人群,走向被冷落的卡非拉,把鲜花递给他。

而卡非拉不仅向巴雷拉表示祝贺,还将巴雷拉的手举过头顶,向全场致敬。 巴雷拉在赛后说:

“他是我的对手,但不是我的敌人。没有强大的卡非拉,就没有强大的我。”

诗人约翰·多恩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孑然而立。” 真正的强者都懂得欣赏别人,为彼此搭桥,在成全别人的同时,也成全了自己。

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是指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就像蘑菇培育

一样还要被浇上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

程。这就是蘑菇定律,或叫萌发定律

有个少年想成为少林寺最出色的弟子,他问大师:“我要多少年才能那么出色?”

大师回答说:“至少10年。”

少年说:“10年时间太长了,如果我付出双倍的努力,需要多长的时间?”

大师回答:“20年。”

少年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呢?”

大师回答说:“30年。”

少年灰心了,他不解地问大师说:“为什么我每次说更加努力,你反而告诉我需要的时间更长呢?”

大师说:“当你一只眼睛只顾盯着目标时,那么只剩下一只眼睛去寻找道路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只要你付出了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

初入世的人要知道,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蘑菇的萌发过程,而且也是必需的蘑菇出世没有人会刻意注意,相反在磨掉棱角适应 社会 ,在最单调的工作中学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多做事少抱怨,主动学习主动自发,在不被人注意的时候每天都激励自己,才能有所作为。只有在逆境中挣扎,才能激起战斗欲,才能更加奋发图强,成功才能离得更近,不要把工资看成衡量彼此价值的唯一标准。

职场如同竞技场,人的一生几乎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职场中拼搏,然而不少职场人却总是“郁郁寡欢”,尤其是刚刚步入工作环境的年轻人,表示自己不快乐,抱怨工作不顺,认为自己收入太少,在单位受不到重视,“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句话最能体现他们的心声。

对于很多的职场人士而言,当他们回忆起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时,恐怕“蘑菇管理定律”是他们对于新工作最深的感悟了。在那段岁月中,他们得不到重视与尊重,被随意驱使,尽管他们的学历与潜力或许比组织中的老成员更有优势,但可能他们需要为那些老成员负责买咖啡、打扫卫生,他们也鲜有在公司中表现的机会,所做的工作与初入公司的梦想遥不可及,甚至感到自己的未来就要湮没在这种琐碎没有成就感的工作中。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聘用新人往往意味着风险,除了那些空降到公司的高端人才外,大多的新员工都会经历一段类似蘑菇的阴暗时期,如果他们真正是符合公司要求的人才,便会渐渐地从阴暗的角落被迁到阳光的地方,被组织委以重任,在公司中获得发展的时机。由此可见,对于新员工而言,最初的“蘑菇时期”更像是一段羽化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新员工日渐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熟悉公司内部的人际交往、明晰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为以后在组织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蘑菇管理定律是组织运行的一条潜规则,但很多的职场新人都难以忍受类似蘑菇的职场磨合期,自恃拥有本科或研究生的学历,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即使做这些小事情时,也心怀愤懑,甚至不惜挑衅组织和组织中的人员,以怀才不遇的心态离开组织。然而,蘑菇管理定律作为成员在组织发展普遍的规律,初入职场的新人应明白这是职场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学他人所长累积工作经验,才是缩短“蘑菇期”的有效途径。

跳蚤定律

生物学家 曾经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盖子。过一段时间后,拿掉盖子就会发现,虽然跳蚤继续在跳,但已经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结束生命都是如此。

. 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它们已经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适应了这种情况,不再改变。

不但跳蚤如此,人也一样,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周围有许多人都明白自己在人生中应该做些什么,可就是迟迟拿不出行动来。根本原因乃是他们欠缺一些能吸引他们的未来目标。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有一个真实的例子,说明一个人若看不到自己的目标,就会有怎样的结果: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

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人涉水进入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

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这名妇女叫费罗伦丝·柯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边

海岸游过 英吉利海峡 的第一个妇女。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她

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钟头一个钟头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注视着她。在以往这

类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15个钟头之后,她被冰冷的海水

冻得浑身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

他们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几

十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了船。而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

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柯德威克小姐一生

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了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

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记录还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跳蚤调节了自己跳的目标高度,而且适应了它,不再改变。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梦想,不是追不到,而是因为心里就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使他们受限,看不到未来确切的努力方向。

"自我设限"是一件悲哀的事情,跳蚤变成"爬蚤"并非自身已失去跳跃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后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孩子如果在面对失败后,父母要善于帮孩子分析问题,鼓励孩子勇敢去超越自己。

有一句话叫"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你没有追求成功的野心,肯定无法取得巨大

成就。你害怕表现失常,从而导致惨败,害怕周围人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害怕失败后自尊

和自信受到打击,于是你蹑手蹑脚行动,畏畏缩缩地思考,在不知不觉间你已经给自己设限

了。这样你的潜力怎么可能爆发出来呢?其实只要你有成功的野心,你就能找到施展才华的

舞台。

很多人不敢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已经默认了一个"高度",

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是没办法做到的。因此,"心理高度"是人无法

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父母要将成功的信念注入孩子的血液中。"我相信我能成

为一个好学生!""我努力我一定成功!""我是最棒的,我能行!"

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

愿你学会像强者一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用更大的格局,拥抱更大的世界 。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谨慎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则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发展的关键。 1、奥格尔维定律:敢用且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案例说明:奥格尔维是美国马瑟公司的总裁,也是公认的广告业的创始人。有一次,在公司董事会开会前,他在每位董事的桌前放了一个玩具娃娃。奥格尔维先生解释道,每个娃娃都代表你们自己,大家不妨打开看看。董事们打开玩具娃娃时,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小一号的玩具娃娃;再打开它,又发现里面还有一个更小的……就这样一层一层打开到最后,最里面的一个小娃娃里放着一张奥格尔维写的字条,上面写着:“如果管理者永远都只启用比自己水平低的人,那我们的公司将一步步沦为侏儒公司,如果我们都有胆量和气度任用比自己更强的人,那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2.光环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我们应该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才。案例说明:提出者罗森维(Phil Rosenzweig)。不难发现,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这都是光环效应的作用。3.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案例说明:张毅是计算机专业的硕士生,毕业后去了一家大型软件公司工作。工作没多久,他就凭借深厚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为公司开发出了一套大型财务管理软件,得到了单位同事的称赞和领导的肯定。被提升为开发部经理。他不但精通技,还是一个值得下属信任和尊敬的上司,开发部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公司老总认为张毅是个人才,就把他提升到总经办,负责全公司的管理工作。接到任命通知后,张毅并不高兴,因为他深深知道自己的特长是技术而不是管理,如果去做纯粹的管理工作,不但会使自己的特长无法发挥,还会使自己的专业技能被荒废掉,尤其重要的是自己并不喜欢做管理。可是,碍于领导的权威和面子,张毅还是接受了这份对于他来说不值得做的事情。果然,接下来的一个月他虽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结果却令人失望,上司也开始对他施加压力。张毅不但感到工作压抑,毫无乐趣,还越来越讨厌工作和这个职位,甚至想到了跳槽。4.蘑菇管理定律:指的是组织或个人对待新进者的一种管理心态。因为初学者常常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只是做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有时还会被浇上一头大粪,受到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组织或个人任其自生自灭,初学者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这种情况与蘑菇的生长情景极为相似。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案例说明:蘑菇的生长特性是需要养料和水分的,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一般需在暗角落里培育,过分的曝光会导致过早夭折。古时,蘑菇的养料一般为人、兽的排泄物,虽不洁但为必需品。我们关注蘑菇的生存环境,适当给予关怀,不要过分施压,才能让其有良好的成长空间!5.贝尔效应: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贝尔效应是由美国布道家、学者贝尔提出: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有了成功的信心,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案例说明:英国作家夏洛蒂很小就认定自己会成为伟大的作家。中学毕业后,她开始向成为伟大作家的道路努力。当她向父亲透露这一想法时,父亲却说:写作这条路太难走了,你还是安心教书吧。她给当时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写信,两个多月后,她日日夜夜期待地回信这样说:文学领域有很大的风险,你那习惯性的遐想,可能会让你思绪混乱,这个职业对你并不合适。但是夏洛蒂对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太自信了,不管有多少人在文坛上挣扎,她坚信自己会脱颖而出。她要让自己的作品出版。终于,她先后写出了长篇小说《教师》、《简.爱》,后来成为公认的著名作家。6.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及时清除烂苹果。案例说明: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各方面混乱的单位,尽管他始终保持"英雄本色",但终究会被其周围的环境所吞没,起码会被那些"污水"污染到"杂色"。相反,如果一个无德无才的多事者,他能将一个团结、高效的单位很快地变成一盘散沙。7.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避免凭印象用人。案例说明: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维深邃,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待续。。。整理不易,请点赞!!!

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是论文的有力辅助。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缪清照 刘焕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的变革.石油教育,2003(1).

[2]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小勇: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2-213.

[5]章景萍.企业员工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07.

[6]崔毅: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李浩:企业培训与企业创新.成人教育,2001年第10期.

[8]陈良政黄俭: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张晓彤:员工关系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罗伯特L马希斯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2).

[11]朱钧侃现代企业人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12]郁义鸿著.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8-79.

篇二:参考文献

[1]蔡防.关于中国人口及相关问题的苦干认识误区.国际最济评论,2010 (6),81-94.

[2]奥尔淼.集体行动的`逻辑.上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8-14.

[3]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3,88-102.

[4]白菊红.农户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14.

[5]卞萤萤,韦丽军和杨徼等.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户收入来源的影响因素分析.千单区资源与环境,2009(2),78-83.

[6]朝前.村民自治中的非正式制度.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 (4),77-79.

[7]白晋湘.潮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农并经济问题,2003(11),47-50.

[8]陈勇勤.论中国小农经济的劳动投入问题.求索,2006(9),1-5.

[9]陈宝胜.非正式制度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机制.行政论坛,2008 (2),45-47.

[10]曹阳,李庆华.我国农户劳动力配置决策模型及其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48-53.

[11]陈瑜琦,李秀彬和朱会义等.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对农户耕地利用决策的影响一一以河南省睢县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10(9),369-377.

[12]陈绪敖.基于生态保护视角的秦巴山区林权制度改箪探析.生态经济(学术版),201 1 (2),293-295,303.

[13]Anderson,.,& Bandiera, enforcement and soci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5(77),341-362.

[14]Brauw,,Huang,J.,Zhang,“ et aL The feminization of agriculturewith Chinese Discussion Paper 01189,2012(6),1-24.

[15]Barmtt,.,Sherlund,.,& Adesina, wages,aUocativeinefficiency,and labor supply in smallholder ,2008(38),21--34.

[16]Biener,C.,& Eling,M,Organization and efficiency in the internationalinsurance industry: a cross-frontier Journal of OperationalResearch,2012,221(2),454-468.

篇三:参考文献

[1]马斯洛着.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王朱信息技术的采纳和使用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3),48-55.

[3]李怀袓.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鲁耀斌,徐红梅.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 (10) : 176-179.

[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陈明亮.客户重复购买意向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3,24(1):110-115

[7]陈文波,黄丽华.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软科学,2006,20(3),1-4

[8]Berlyne, and ,1966,153,25-33.

[9]Adams,A.,Nelson, Todd, usefulness,ease of use,and us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Quarterly,1992,16(2),227-247.

[10]Ajzen,I.& Fishbein,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 Prentice-Hall,1980.

[11]Deci,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1,18(1),105-115.

[12]Deci, motivation,extrinsic reinforcement,an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2,22(1),113-120.

[13]Anderson, Dissatisfaction: The effect of disconfirmedexpectancy on perceived product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3,10(1),38-44.

[14]Ajze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Human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篇四:参考文献

[1]黄林华,顾戛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监督[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10)

[2]戴中亮。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商业研究。2004(19)

[3]王丽莉,田凯。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05)

[4]常畅。论创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的财政政策选择[J].中国科技产业。2004(09)

[5]秦文志。论树立服务理念和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J].行政论坛。2004(03)

[6]刘俊生。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基础与理论基础[J].南京社会科学。2004(05)

[7]尹素琴,黄辉。服务型政府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8]迟福林,方栓喜。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24条)[J].经济研究参考。2004(13)

[9]侯玉兰。论建设服务型政府:内涵及意义[J].理论前沿。2003(23)

[10]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研究[J].行政论坛。2003(05)

[11]沈荣华,周义程。善治理论与我国政府改革的有限性导向[J].理论探讨。2003(05)

[12]郁建兴,吕明再。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J].求是学刊。2003(04)

[13]何亚东,胡涛。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03)

[14]向荣,贾生华。对代理理论的综述与反思[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08)

[15]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06)

[16]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07)

[17]木坤坤。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郑州大学2014

[18]崔海燕。山东省沂源县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燕山大学2014

[19]王宇博。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行为的法律规制[D].湘潭大学2014

蘑菇的营养健康研究论文

1蘑菇里的营养有助心脏健康,并能增强免疫力。每餐蘑菇的热量概况只有20大卡,比吃年糕之类的热量少多了2蘑菇不同于其他的蔬菜和果品,其中的维生素D含量很是丰富,有益于骨骼健康3蘑菇所含蛋白质高达30%以上,每100克鲜菇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达毫克,而且蘑菇中的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因此蘑菇又有“维生素A宝库”之称。有的蘑菇中纤维素含量也超过一般蔬菜,能有效防止便秘4如果人们每餐用100克蘑菇代替炒饭之类的主食,并且坚持一年,就算饮食结构不做任何变动,可以少摄入万大卡的热量,相当于两公斤脂肪。要知道,减去两公斤体重不难,但要减掉两公斤脂肪,可能需要你在健身房苦练几个月5通便排毒:蘑菇中含有人体难以消化的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可保持肠内水分平衡,还可吸收余下的胆固醇、糖分,将其排出体外,对预防便秘、肠癌、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

一:益气开胃,久病虚羸及老人小儿体弱者;二:托痘疹;三:抗癌;四:降血糖。五:与葱白儿同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新鲜蘑菇的营养价值

新鲜蘑菇的营养价值,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营养搭配。蘑菇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蔬菜,那么,新鲜蘑菇的营养价值有什么,一起看一看吧。

营养价值

一、蛋白质含量高

蘑菇中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比一般的蔬菜和水果要高出很多。有些蘑菇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例甚至比牛肉更好。研究发现,蘑菇的营养价值仅次于牛奶。

二、维生素含量高

每100克鲜蘑菇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达毫克,比富含维生素C的番石榴、柚子、辣椒等水果、蔬菜还要高出2—8倍。它还具有解毒作用,帮助如铅、砷、苯等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同时也有良好的抗癌功效。蘑菇还有“维生素A宝库”之称,并且维生素D含量非常丰富,能够很好地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骨骼健康。

三、纤维含量高

蘑菇中的纤维素含量远远超过一般蔬菜,可以防止便秘,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减慢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蘑菇的营养功效

蘑菇富含营养。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自古以来被列为上等佳肴,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的健康食品。而且经常食用蘑菇能很好地协调人体对其他食物的吸收、转运,增加食物的营养效率。

蘑菇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对人体摄取维生素D、维生素A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蘑菇中都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因此蘑菇还有“维生素A宝库”之称。

蘑菇富含18种氨基酸,有些蘑菇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例比牛肉更好。研究发现,蘑菇的营养价值仅次于牛奶。人们一般认为,肉类和豆类食品中才分别含有较高的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其实蘑菇中的蛋白质含量也非常高。

最好吃新鲜蘑菇。在超市或商场里出售的.蘑菇有时会用水浸泡以保证质量。这样浸泡在水中的蘑菇,会有很多营养成分被溶解在水中,所以建议消费者最好还是购买新鲜的蘑菇。

蘑菇的常见种类

1、香菇——滋养皮肤

香菇之所以有美容抗老之功效,原因在于它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和皮肤滋养都十分有益的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维生素B、钙、磷、铁、硒以及多种酶等。尤其对于女性来说,”菇”中含有的”驻颜王牌”——硒,它不仅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还可以抗衰老,经常食用可以使皮肤保持润滑细嫩同时还能令秀发乌黑亮泽。

2、猴头菇——抗衰抗癌

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一种优良食品。其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血液循环,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可延缓衰老。

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能助消化,对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

3、双孢蘑菇——降低血脂

中医认为双孢菇味甘性平有提神消化、降血压的作用。经常食用双孢菇,可以防止坏血病,预防肿癌,促进伤口愈合和解除铅,砷,汞等的中毒,兼有补脾,润肺,理气,化痰之功效,能防止恶性贫血,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脂。

双孢蘑菇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蘑菇不但味道鲜美,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植物不能比拟的,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热能量相对较低,其不饱和脂肪酸比肉类和啤酒都高。

蘑菇论文的题目

去这个网址看看吧,非常全面的,什么问题和技术都有的~!

第一章 食用菌的营养成分自古以来,菌类就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被誉为“山珍”,与海味一样都是席上珍品。它营养丰富,滋味鲜美,并具有独特的、其他食品无法替代的风味。它又具有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更是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向前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正逐步由“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正成为现代人开始普遍接受的生活理念。正源于此,正确全面认识食用菌的营养成分,科学合理地膳食食用菌,才能真正利用好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作为优质的绿色食源,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作用是很突出的。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各种食用菌的性质、功能及作用,现将食用菌的主要营养成分介绍如下。1、食用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它不仅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材料,而且是机体合成多种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物质的原料。人体的蛋白质含量仅次于水,约占体重的16%。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体内有10-11公斤的蛋白质。对蛋白质的需求,以一个成人为例,每天所需蛋白质平均量为,推荐摄入量每天平均为体重。蛋白质还是一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供给的热量约占人体总热能的1/10(发育中的青少年占到1/6)。食用菌粗蛋白质含量为其干重的13%-46%,远高于水果、蔬菜和粮食作物,可与肉、蛋类食物媲美,营养价值高。比如常见食用菌干品中,猴头菇蛋白质含量为,香菇为20%,金针菇含量为162%,黑木耳为,而鲫鱼,鸡193%,土鸡蛋,猪肉,牛肉。同时,食用菌蛋白质的质量优于肉类。食用菌不含胆固醇,但含丰富的类甾醇(麦角固醇),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而动物性食品的蛋白质含量虽高,但是鱼、肉类均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吃多了容易增加胆固醇的摄入量,进而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蛋白质由主要的20种基本氨基酸组成,并且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为人体所吸收。考察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氨基酸配比是否与人体代谢的需要平衡是判定蛋白质是否优越的另一个指标。谷物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但谷物中的氨基酸配比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要,尤其缺乏赖氨酸。禾本科作物种子常缺乏其中的1-2种氨基酸。食用菌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平均含17-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18种氨基酸的总量在,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的比例为30%-50%。同时食用菌所含氨基酸主要是L型氨基酸,70%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是极好的营养保健食品。2、食用菌的糖类糖类是生命的主要能源物质,人类膳食中约40%-80%的能量来源于糖类。膳食的糖类有淀粉、双糖、单糖,通过消化吸收进入人体的则主要葡萄糖,在体内可以合成糖原。研究表明,摄入糖以多糖的形式为好。因为摄入多糖(主要是淀粉)的同时,能获得其他营养素,以及膳食纤维,而摄入单、双糖(主要是蔗糖)过多,能诱发龋齿、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食用菌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如平菇类的多糖含量是,双孢蘑菇干重的60%为多糖。随着食品营养学和分子生态学的发展,人们注意到食用菌中多糖对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是很多的。例如香菇、黑木耳、银耳、灵芝、茯苓、猴头菇、竹荪、灰树花等真菌中的某些多糖成分,具有活化巨噬细胞刺激抗体产生而达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生理功能。同时,这些真菌有些多糖还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对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食用菌抗脂肪肝、抗衰老、抗病素等生理作用不断地得到报道。3、食用菌的脂类脂类是脂肪、磷脂和胆固醇的总称。脂肪是人体得要的供能营养素,也是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人体合理膳食的总能量约有20%-30%是由脂肪供给。磷脂和胆固醇是细胞的构成原料,与蛋白质构成生物膜,以及血液中的脂蛋白。胆固醇还是人体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原料。脂肪的摄入过多,易导致摄取热能超过身体所需,引起超重肥胖。肥胖者易患高血压、高血脂、动肪硬化、糖尿病及胆道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高脂肪膳食与肠癌、乳腺癌等发病率有一定关系。摄入脂肪酸的种类、胆固醇的量等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此外,脂肪还提供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酸的种类很多,可分饱和、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三大类。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动物和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取自食物,故称“必须脂肪酸”,缺少它们就会产生一系列缺乏症状,如生长迟缓、皮炎等。动物性食物蛋白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而服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比例平衡。但是,脂肪含量也大大高于植物性食物,且饱和脂肪酸占较大比例。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不但会引起发胖,还易引发某些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而食用菌蛋白质含量高,可与肉类相媲美,但是脂肪含量却极低,仅为干重的,是很好的高蛋白低能值食物。在其很低的脂肪含量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可有效地清除人体血液中的垃圾,延缓衰老,还有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和血液粘稠度、预防高血压、动肪粥样硬化和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是健美减肥者的首选食品。4、食用菌的维生素维生素不是构成人体的原料,也不供给热能,但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须的营养物质。缺乏时会使人体物质代谢发生故障,甚至造成疾病,即“维生素缺乏症”,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很少但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维生素的种类很多,根据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四大类。它们溶于脂肪和脂溶剂,不溶于水,再食物中与脂类共同存在,人体摄入这类维生素以后,大部分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因此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毒,但缺乏时症状出现缓慢。另一类为水溶性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B6、B12及维生素C、烟酸、叶酸、生物素等。顾名思义,水溶性维生素溶于水而不溶于脂肪及脂溶剂,在满足了人体的需要后,多余的将由尿排出,因此摄入过量时不易出现毒性,但缺乏时症状出现较快。维生素A是视紫质的组成部分,视紫质与夜盲症有关,故缺乏维生素A可以发生夜盲症。蜜环菌、羊肚菌、鸡油菌以富含维生素A著称,多食此类蘑菇可以防止视力失常、夜盲症、眼角膜硬化以及皮肤炎症,还可促进性腺功能。食用菌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B12的含量比肉类还要高。它能防止恶性贫血,改善神经功能,并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一般说,人体相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B1,双孢蘑菇、大红菇、黑木耳中所含的维生素B1比一般植物性食品都要高,对提高食欲、恢复大脑功能、增加乳汁有一定好处,心脏病、神经炎、胃肠功能障碍、脚气症患者多食此类蘑菇有助于身体康复。维生素B2参与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可提高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能有效防止各种粘膜及皮肤炎症;还能和烟酸协调进行各种解素作用。一般的食用菌都含有维生素B2,大红菇、松茸、香菇、羊肚菌中含量更为突出。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因具有高度还原性而具有抗氧化作用。并且是羟化过程底物和酶的辅助因子,参与胶原的合成,促进伤口愈合,并具有促进铁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动作性食物和牛奶等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很少,但平菇、香菇、草菇、四孢蘑菇中富含维生素C,一般食用菌中也均含有。维生素D是菇类中最常见的维生素,以香菇的含量最高,每克干香菇含128个国际单位,是以营养价值高见称的大豆的21倍,紫菜的8倍。一个正常人每天需要维生素D为400个国际单位,这样每天食用3-4克香菇就可以满足对维生素D的需要。维生素D是钙质成骨的必须因素。所以,多是香菇可防止儿童因钙代谢障碍所致的佝偻病,妊妇、产妇的骨软化症,并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与精子生成和繁殖能力有关。其中最突出的化学性质是抗氧化作用。它能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利于维持各种细胞膜的完整性。研究认为,维生素E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譬如:抗衰老作用、抗凝血作用、增强免疫力、改善未梢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等等。灵芝、黑木耳、栗菇等菌中维生素E含量较丰富。以玉米和高梁为主食的人群中,有可能出现由于维生素PP(烟酸、尼克酸)引起的癞皮病,表现为皮炎、腹泻及痴呆。四孢蘑菇、口蘑、香菇等食用菌中的含量丰富,多食有助于促进消化,保持皮肤和神经系统的健康。5、食用菌中的矿物盐人体已发现有20余种必需的无机元素,约占人体重量的4-5%。其中含量较多(>5g)的有钙、磷、钾、钠、镁、氯和硫7种,每天膳食需要都在100mg以上,成为常量无素。微量元素是指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微量元素含量虽微,但与生长、发育、营养、健康、疾病、衰老等生理过程关系密切,是重要营养素。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专家委员会确定制定山石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微量元素种类为铁、锌、硒、碘、铜、锰、铬、氟、钼共9种。通常,衡量食物中无机盐的质量,主要看钙、磷、铁等元素的含量,而食用菌是人类膳食所需矿物质的很好的来源。食用菌含有丰富的必需矿质营养元素,其灰分一般占干重的2%-15%,除钙、镁、铁、钾、磷、铜、锌、锰含量较高外,并且富含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防治心脑血管病等现代疾病的微量元素硒和锗等。(1)钙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约占体重的2%。钙不仅是构成骨骼组织的重要矿物质成分,而且能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激活许多重要的酶,参与血液的凝固。缺钙可导致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18-50岁成年人的钙每天适宜摄入量为800mg;50岁以后的中老人年为1000mg。常见食用菌中含钙量较的多的有:黑木耳、口蘑、香菇、草菇、羊肚菌、冬菇和银耳。(2)磷 磷占成人体重的1%,常与钙结成“搭挡”,成为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材料。磷又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参与细胞的各项能活动。我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以上成年人的磷每天适摄入量为700mg,合理膳食的磷含量往往超过人体的需要,所以人体的磷缺乏很少见。常见的含磷量较高的食用菌有:羊肚菌、口蘑、冬菇、大红菇、黄菇、香菇、黑木耳、银耳和楱蘑。(3)铁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铁与人体的生命及其健康有密切的关系。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在呼吸中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作用;又是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酶系统的组成部分;并且对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需的。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免疫力下降。由于食物中最常见的铁形式是不溶的。且肠道内吸收很差。故缺铁性贫血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营养问题。我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以上男性和女性铁的每天适宜摄入量分别是15和20mg,孕妇晚期最高到每天35mg。常见含铁丰富的食用菌有普中红菇、珍珠白蘑、香杏白蘑、黑木耳、松蘑和香菇。它们的含铁量是一般蔬菜的数十倍。(4)锌 锌具有促进生长发肓,促进组织修复再生,保护皮肤健康,促进免疫功能,促进食欲、正常的物质代谢及多种内分沁腺功能等作用。儿童缺锌可导致生长发肩不良;孕妇缺锌可导致婴儿脑发肓不良、智力低下,即使出生后补锌也无济于事。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男性每天锌的适宜摄入量为,女性。双孢蘑菇、口蘑、楱蘑、羊肚菌和松蘑等食用菌中含锌量相当高,就连最为常见的平菇含锌量也比牛奶高。(5)硒 硒在人体内绝部分与蛋白质结合,是人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酶的合成。硒在体内起着抗氧化功能,某些含硒酶通过消除脂质过氧化物阻断活性氧和自由基的致病作用。硒几乎存在于所有免疫细胞中,补充硒可以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硒和金属有很强的亲和力,能解除体内重金属的毒性作用,是一种天然的对抗重金属的解毒剂。有研究指出每天硒摄入量250-300微克对致癌作用有着化学预防作用,这一剂量对硒摄入量低或不足的人群较为明显。我国已证实硒缺乏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的一个重要原因。食用菌中含硒最高的是双孢蘑菇,美味牛肝菌、候头菌、珍珠白蘑和松蘑中含量也较为丰富。(6)锗 锗目前还未被认为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由于许多名贵中药材的独特医疗保健作用被认为是与其含有丰富的有机锗有关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消炎与免疫调节、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等多重功能。锗化合物作为一种独特的新型抗癌药物具有抗癌谱广、毒性极低的特点、如锗-132作为一种广谱抗癌药物已经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灵芝中的有机锗被认为是灵芝防癌抗癌能力的有效成分,其含量是人参的3-6倍。主要参考文献:[1]黄年来主编: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杨月欣主编: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3]蔡美琴主编,医学营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201、[4]邵俊杰主编,保健食品,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陈士瑜主编,菌类谈荟,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张树庭,,食用蕈菌及其裁培,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7]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营素参考摄入量(简要本),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8]徐锦堂主编,中国药用真菌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吃太饱的才稀罕你的一百分,2500字划不来

一、小拱棚建造 1.场地选择 大面积栽培双孢蘑菇时,建棚应选在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利于冬季保温),排灌方便,场地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且要远离鸡棚禽舍和垃圾场所,避免引发病虫害。 2.小拱棚的规格与建造 小拱棚宽,长40~60m,中间高。棚内纵向做成2个畦床,床面宽1m,中间留50cm作走道,下挖40cm深,挖出的土放在床上。两小拱棚中间留50cm作为走道或排水沟,用直径2~3cm的竹子或竹片作拱形骨架,间隔1m,中间和两侧分别纵向连接以加固棚架,恶劣天气严重的地区,中间可在走道两边各设高的立柱。拱架上覆厚薄膜,覆膜时应注意采用三块膜法,两侧底部各先覆1m宽的膜,下部埋入土中20cm,上面30cm和中间宽的膜呈覆瓦状压紧。通风时,可打开底部通风口通风和打开两块膜间缝隙通腰风。棚两端分别用三块薄膜封口,可分别打开上部、中部、下部薄膜进行通风。棚外两侧站立玉米秸或高粱秸,中间盖麦秸遮荫。 二、栽培技术要点 1.生产季节的安排 小拱棚内气象因子变化比较快,很容易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所以选择好栽培季节既能省工、省时,还能高产、稳产。根据周口市气候状况:堆料应在7月底~8月底,播种应在8月中旬~9月底,收菇在10~12月。此期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要求。同时,为了保证双孢蘑菇生长后期对温度的需求,栽培时应选择低温品种。 2.二次发酵法堆料 培养料是双孢蘑菇生长好坏的前提,选择好的配方,进行科学堆制,提高其转化率,是双孢蘑菇高产、稳产的基础。培养料的配方最好选择天然的粪草培养料配方:麦草或稻草1000kg,粪(鸡粪和猪粪)1000kg,过磷酸钙20~25kg,石膏粉15~20kg,生石灰20kg,尿素10kg,草木灰20kg。 (1)第1次发酵(前发酵) 先将麦秸淋湿或浸泡,使含水量达70%左右,粪肥要晒干,提前打碎、堆闷2~3天,并喷药杀虫。一般将料堆成长方形,宽~,高~,顶部为龟背形。先堆一层麦秸,厚20cm,再撒一层粪肥及辅料,以后一层麦秸一层粪肥及辅料,建堆至所需高度。从第3层起,视水分情况,边堆边加足水分,一般下层少加,上层多加。最上层用干麦秸或草帘盖好,遇雨天要盖上塑料薄膜,雨后揭掉,以利通风。建堆第6天,进行第1次翻堆,再过5天进行第2次翻堆,以后每3~4天翻堆1次,共4~5次。翻堆时一定要把上层、外层和底层的料翻到中间,把堆中间的翻到上层、外层和底层,每次翻堆时还要视料情况补足水分,以保证发酵的质量。 (2)二次发酵(后发酵) 为防止棚内存在病菌、虫卵,引发大量病虫害,进料前应先对棚内消毒1~2次。首先对棚内喷洒800倍的辛硫磷乳油杀死地下虫卵,然后按每20m2用甲醛溶液薰蒸杀菌。方法是在棚内放煤火,每1kg甲醛加1kg水加热薰蒸,结束后打开通风口通风,无甲醛气味即可进料。第1次发酵后,将原料迅速移入棚内一个畦床上(应在一天内完成),利用这个季节的高温,再加上塑料棚的升温,使棚内温度迅速上升到50~55℃,保持此温度并维持3~5天,进行二次发酵。结束后,进行大通风换气降温,待温度降至28℃以下时,调节pH值及含水量至适宜,即可把原料在畦床上铺开,料厚20~25cm,待播。 3.播种及播后管理 播种,采用麦粒菌种。撒播方法为:每m2用2瓶菌种,把1/3菌种撒在培养料表面,然后用干净粪叉轻轻抖动,让菌种落入培养料中层,再把2/3的菌种撒在表面,把料面整平,适当压实,接着床面覆盖报纸或塑料膜。播种后要加强温湿度管理,促使快速发菌。可通过增加覆盖物、洒水、通风等措施,把料温控制在20~26℃,空气相对湿度60%~80%,pH值控制在7左右(可喷稀石灰水进行调节)。当菌丝吃料1/2时,应将料撬动一下以便通气,促进菌丝生长。20天后菌丝可基本长满培养料。 4.覆土及覆土后管理 覆土材料按下述配方进行:肥土4m3,加入~1m3煤渣,过磷酸钙17kg,石膏17kg,发酵麦糠50kg,石灰15kg,加水适量。在覆土前3天把各种材料拌匀,用800倍敌敌畏边喷洒边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24h,然后用石灰预湿,调节pH值为~8。当菌丝长满料的2/3时及时选晴天覆土,用簸箕盛粗土在2%石灰水中浸泡一下,待土粒表面晾干后,以3cm厚度铺盖于料上。3~4天内用轻喷勤喷的办法调湿,5~7天后菌丝爬上粗土时覆细土厚,2~3天用轻喷勤喷方法调湿,喷水后要及时大通风。保持温度22~25℃,空气相对湿度80%~85%。 5.出菇及出菇期管理 覆土后15~20天,应控制菌丝生长,促进原基形成。温度控制在14~1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左右,此时应重喷结菇水,每天2~3次,每次每m2喷水为宜。夜间连喷2次,喷水后大通风。温度应控制在15~20℃,3~5天后子实体形成。待子实体长到黄豆大小时,再喷1次保质水。喷保质水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保持覆土粒能捏扁、不粉碎、不粘手为准。子实体长到2~4cm时即可采收。采后停水1~2天进行清床补土,然后调湿,喷转潮水。为使子实体生长健壮、高产稳产、增强抗病性,在子实体生长期间要适当追肥,以蘑菇健壮素1号、2号为好。 三、效果与分析 采用小拱棚栽培双孢蘑菇,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生产的灵活性,使蘑菇提前上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菇农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在我市用日光温室栽培双孢蘑菇,每m2成本大约为25~30元,产量为15~20kg,效益45~60元;用塑料大棚栽培双孢蘑菇,每m2成本大约为10~15元,产量为10~15kg,效益为30~45元;用小拱棚栽培双孢蘑菇,每m2成本大约为6~8元,产量为8~10kg,效益为24~30元。三种比较来看,以小拱棚栽培方法效益转化率最高。同时小拱棚的气象因子易于调节、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省工省时,使双孢蘑菇生产更具实效性、普遍性。是一项适合于农户分散生产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