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母猪人工授精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母猪人工授精毕业论文

猪的人工授精,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把公猪的精液采出来,经过处理,再把它输到发情母猪的子宫内,使母猪受胎。该技术是现代养猪生产的一项繁殖技术,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的规模化猪场得到广泛的应用。

猪人工授精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其好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增加遗传上优良公猪的利用机会,从而加快种猪的遗传改良速度。在本交的情况下,1头公猪一次只能和1头母猪交配,一年所配种的母猪也只有25~35头,优良基因的传播仅局限在本场,数量也有限。可是,用人工授精,1头公猪一次射出的精液经过稀释后就可以配5~10头的母猪,精液可以输给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外的母猪。从而可以将优良基因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2)可以减少公猪饲养量,进而减少饲料消耗。人工授精1头公猪可顶10多头公猪使用,在商品肉猪生产中,就可以大大减少公猪的饲养量,减少公猪喂养的饲料消耗,若按1头公猪一年需要800~1000千克的全价配合饲料计,一头人工授精公猪可节约饲料7~9吨。

(3)避免过度使用公猪。当出现母猪集中发情,配种任务重时,人工授精可避免因公猪使用过度,而导致的母猪受胎率降低。

(4)解决公、母猪体格大小悬殊,本交困难的矛盾。

(5)避免疫病传染。采用人工授精,公母猪不直接接触,避免了疫病的传播,特别是有效地防止了生殖器官疾病的传播。

(6)定期检测精液,可以检出精液品质不良的公猪,特别是能降低高温环境下的配种失败率。高温会造成精液不良,而人工授精前的精液品质检查,可以检出这些公猪,从而提高受胎率。

人工授精可以避免因雌雄猪个体大小差异而造成的不良影响;人工授精可以降低交配母猪的劳动强度,节省交配时间;人工授精可以避免自然交配引起的疾病猪;人工授精可提高瘦肉率猪;人工授精可以提高后代存活率猪

母猪第一次人工授精时,一只手握住输精管,另一只手分离阴唇,将输精管插入阴道。当你感觉到阻力的时候,施加一点力,然后把最上面的实体放在宫颈的第2、3层。取出精液,插入精液尾部,开始授精。移植后,将输精管尾部打折,插入输精管瓶内,让其慢慢滑动,避免精子。①人工授精成功的关键因素:1.选择有耐心、有爱心、负责任的饲养员;2.持续分析结果(破碎率、接生率、产仔数、畸形率等)以提高生产绩效;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注:非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高素质(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不一定是高教育水平)饲养员(实践表明,即使是刚刚毕业但没有养猪的中专学生也可以一步完成人工授精,而不需要逐步过渡(特别是在新的养猪场);5.人工授精过程中正确认真的操作。

拓展资料

①为掌握母猪发情性能,确定发情时间后进行人工授精。一般以母猪发情后20-30小时为宜。规范人工授精操作。首先对外阴进行消毒,然后以30-45度的角度将其向上插入阴道。当宫颈锁定输精管时,将装有精液的塑料瓶的顶端连接到输精管上,让精液慢慢排出。

②经验丰富的饲养员会选择在杀猪后将输精管留在母猪阴道一段时间,以防止精液返流。然而,一些饲养员为了防止倒流,将输精管留在母猪阴道一刻钟甚至半小时,认为这样更好。事实上,如果迟在母猪中停留很长时间,会让感觉到异物,母猪会生气和负责。反之,则会导致输精管药效的下降。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可能会伤害母猪的分娩渠道,并导致阴道炎。此外,迟了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低谷的分娩通道。

人工授精操作成功的关键因素:1、选择有耐心、细心、责任心的配种员;2、不断对结果(配种率、分娩率、产仔数、畸形率等)进行分析,以便提高生产成绩;3、 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行家(注意:不是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4、 素质高(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而不一定是文化水平高)的配种员(实践证明甚至是刚毕业未养过猪的中专生都可)搞人工受精可以一步到位,不必逐渐过渡(特别是新猪场);5、 正确认真的操作人工授精过程中每一步(采精、检查、稀释、包装、冷却、贮存、输精等)非常重要,这是人工授精结果理想满意的前提。五、人工授精的要点和难点:1、精液的采集、处理、贮存的操作三要领(基础);2、发情鉴定工作非常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母猪进行(2次/天)试情,一定要牵着公猪(性欲、性情、年龄等);3、 母猪发情后何时输精?(后备、经产、断配间距等);4、 输精动作要点:轻插、适深、慢注、轻拔。六、猪场如何从本交向人工授精操作过渡:1、如果猪场初次进行人工授精或配种员经验不足,担心将来生产成绩不理想,那么最好先搞1+2=NN+AI+AI,即第一次本交,第二、三次人工授精;其理由是:配种员经验不足,发情检定不准,掌握不好第一次配种(或输精)的最佳时间,而本交会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在专业人工授精行家的指导下(采用傻瓜式查情方式、傻瓜式配种方式等),人工授精可一次性完成(不需要过渡),尤其是新建猪场,可一次性到位全部采用人工授精。2、 也可采取NN+AI+NN,第一次和第三次采用本交,可在发情早期和晚期刺激母猪接受配种(尤其是后备母猪和断奶后迟发情的经产母猪),本交有利于排卵同步化及精子在母体内的运动;在两次本交期间采用人工受精可使公猪得到充分休息(公猪数量紧张时);此法有利于提高配种率和产仔数。

猪深部人工授精毕业论文

母猪第一次人工授精时,一只手握住输精管,另一只手分离阴唇,将输精管插入阴道。当你感觉到阻力的时候,施加一点力,然后把最上面的实体放在宫颈的第2、3层。取出精液,插入精液尾部,开始授精。移植后,将输精管尾部打折,插入输精管瓶内,让其慢慢滑动,避免精子。①人工授精成功的关键因素:1.选择有耐心、有爱心、负责任的饲养员;2.持续分析结果(破碎率、接生率、产仔数、畸形率等)以提高生产绩效;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注:非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高素质(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不一定是高教育水平)饲养员(实践表明,即使是刚刚毕业但没有养猪的中专学生也可以一步完成人工授精,而不需要逐步过渡(特别是在新的养猪场);5.人工授精过程中正确认真的操作。

拓展资料

①为掌握母猪发情性能,确定发情时间后进行人工授精。一般以母猪发情后20-30小时为宜。规范人工授精操作。首先对外阴进行消毒,然后以30-45度的角度将其向上插入阴道。当宫颈锁定输精管时,将装有精液的塑料瓶的顶端连接到输精管上,让精液慢慢排出。

②经验丰富的饲养员会选择在杀猪后将输精管留在母猪阴道一段时间,以防止精液返流。然而,一些饲养员为了防止倒流,将输精管留在母猪阴道一刻钟甚至半小时,认为这样更好。事实上,如果迟在母猪中停留很长时间,会让感觉到异物,母猪会生气和负责。反之,则会导致输精管药效的下降。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可能会伤害母猪的分娩渠道,并导致阴道炎。此外,迟了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低谷的分娩通道。

母猪深部输精技术是近10年来在发达国家兴起的母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新突破。

传统的输精技术(一般每份精液含有30亿~40亿个精子)是将精液输到母猪子宫颈口,而采用深部输精技术是把精液输进母猪子宫体内,只要保证每份精液总精子数不少于10亿个,即可达到与传统猪人工授精技术相当的效果,这样不仅缩短了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距离,同时又能有效防止精液倒流现象,减少了精子浪费,节约了精子资源(可节约2/3精液),大大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畜牧兽医领域有着长足的进步。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一) 1. 外种猪配种技术初探 2. 浅谈猪的发情鉴定(配种或分娩)技术 3. 提高猪的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方法研究 4. 浅谈家畜的配种繁殖技术 5. 家畜精液保存技术的应用 6. 四川畜禽品种资源调查 7. XX地区畜禽改良现状的思考 8. 畜禽引种的注意事项 9. 电子计算机在配合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10. 饲料安全及控制措施 11. 反刍动物(牛)饲喂尿素的效果分析 12.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控制技术 13. 如何控制动物生长中的钙、磷营养 14. 试述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调控技术 15. 新型蛋白源饲料研究进展 16. 中草药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17. 城乡统筹和农村建设发展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18. 传统养殖与现代养殖的比较研究 19. 粮、果(草)间、套、轮作模式探讨 20. 栽培苜蓿对土壤中氮含量的影响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二) 1. 有机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2. 益生菌的营养和免疫特性及应用 3. 饲料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4. 营养保健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5. 浅谈饲料转化率及影响因素 6. 我省饲料业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7.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控制及防制对策 8. 禽流感的现状及预防 9. 鸡马立克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策 10. 鸡球虫病的防治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12. 我国养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3. 如何加快养兔业产业化进程 14. 我国兔病流行状况及防制对策 15. 浅析农村散养肉兔的利弊 16. 肉兔发情鉴定及配种技术分析 17. 夏季预防家兔中暑的技术措施探讨 18. 兔产品开发与利用现状 19. 提高獭兔养殖效益的综合措施 20. 冬季影响家兔生产的因素及对策 21. 兔常见脱毛症的预防与治疗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三) 1. 菌糠饲料深加工利用研究 2. 宰前使用不同饲料添加剂对猪肉质性能参数的影响) 3. 能量和赖氨酸水平对妊娠母猪性能的影响 4. 粗纤维的营养作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导致动物贫血的营养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6. 佝偻病和软骨病的诱因和防治措施 7. 高铜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8. 断奶仔猪的日粮配制技术 9. 农村种植优质牧草与养畜情况调查 10. 青贮饲料的制作及应用 11. 酒糟在饲料配合中的应用 12. 动物饲料与禽产品安全关系 13. 饲料加工对畜禽产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14. 浅谈中国饲料行业的状况 15. 浅谈当前饲料市场营销创新 16. 农村饲料配合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17. 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或添加剂)在农村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1.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2. 有关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 3.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题目 4. 专科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5. 关于畜牧兽医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鸡的人工授精

能充分发挥优秀种公鸡的利用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大量减少种公鸡数量,节省饲料和房舍,提高经济效益。

可克服公母鸡个体体重差异悬殊、品种间配种差异或笼养种母鸡进行自然交配时的困难。

有利于育种工作的开展和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在进行大量的或小范围的育种试验中,可提供准确的试验资料。

减少种鸡配种时疫病的传播,避免自然交配时鸡群造成伤残等现象。

家禽冷冻精液的研究,扩大了基因库,可不受时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而达到交换精液和引种的目的。

(1)人工授精的准备

用具准备与消毒:采精杯选用直径3~5厘米、漏斗口状玻璃杯。贮精器可用2~3厘米口径的玻璃杯(最好有刻度)。另外,要准备65%的酒精棉球、镊子、生理盐水、温度计、手术剪等。器械必须经过消毒,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挑选调教公鸡:留作种用的公鸡一般约有40%~50%不符合采精要求,有的公鸡排精量少或稀薄,有的不能排精。因此,要加以选择。应选择体质结实、发育良好、符合品种特征的公鸡,并在采精前一周转入笼养,每笼1~3只。

在采精前,要把公鸡泄殖腔周围的羽毛剪去,裸露区直径约5厘米。一般用按摩法调教,操作人员坐在凳子上,双腿夹住公鸡双脚,鸡头向左尾向右,右手放在背腰部,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各在一侧,从背腰部向尾部轻轻按摩,连续几次;同时,左手从腹部向泄殖腔方向按摩,并轻轻抖动。注意观察公鸡是否有翘尾、泄殖腔外翻、露出生殖器等性行为。每天1~2次,3~4天后性能良好的公鸡都能采出精液。效果不理想的公鸡,应再单独饲养一段时间,并加强营养,一段时间后再行训练。如果效果仍差,则须淘汰。

(2)采精和精液处理

采精:双人或单人均可采精。双人采精时,一人用双手握住鸡两腿,以自然宽度分叉,使鸡头向后,鸡体保持平衡,松松夹于腋下,以酒精棉球消毒泄殖腔周围。采精时,术者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夹着经过消毒、清洗、烘干的采精器,使器口在手心内,手心朝向下方,以免按摩时公鸡排粪污染。左手沿公鸡背鞍部向尾部方向按摩数次,以减低公鸡惊恐并引起性感。接着术者左手顺势翻转手掌,将尾羽翻向背侧,并以拇指与食指跨在泄殖腔两上侧,右手拇指和食指跨在泄殖腔两下侧腹部柔软部,以迅速敏捷手法,抖动触摸腹部柔软处;然后,迅速轻轻地用力向上压泄殖腔,此时公鸡性感强烈。翻出交接器,右手拇指与食指感到公鸡尾部和泄殖腔有下压之感,精液即可顺利排出。与此同时,迅速将右手夹着的集精器口翻上,承接精液入集精器内。

精液处理:采得的精液要暂时放于保温杯内保存。保温杯内水温保持30~35℃。精液在保温杯内保存时间不要超过小时,如要稀释应尽快进行,稀释比例可定为1∶1、1∶2、1∶3、1∶4。常用的稀释液有:莱克氏稀释液(果糖克,氯化镁克,柠檬酸钾克,醋酸钠克,谷氨酸钠克)、葡萄糖液(的葡萄糖液)、生理盐水、谷氨酸钠-果糖液(谷氨酸钠克,果糖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输精方法:许多研究表明,鸡的输精每周一次,使用原精液毫升,可获得较高受精率。输精在每天大部分母鸡产完蛋的下午4时以后进行。采取浅部输精,以输入阴道口 2~3厘米为宜。具体方法如下:一人左手从母鸡前胸插入腹下,并用手指分别夹住母鸡两腿,使鸡胸置于掌上,随即将手直立,使鸡背部紧贴术者胸部,头部向下,泄殖腔向上。然后,用右手指与其他手指跨于泄殖腔两侧柔软处,用巧力下压,同时左掌斜向上推,即可压迫泄殖腔翻出2个口子。左侧开口为阴道口,另一人用一支1毫升结核菌素注射器吸取精液,套上4厘米长塑料管,插入阴道口3厘米,慢慢注入,握鸡者配合着慢慢松手。如为笼养母鸡输精,则一人用左手伸入笼内抓住鸡两腿,拖至笼口,按上述方法进行输精。每输一只母鸡应换一个塑料管。应将吸有精液的输精管前端空气排除干净。

如为冷冻精液,须进行腹膜内输精方能授精。其方法为:由一人将母鸡仰卧固定,用消毒过的1毫升结核菌素注射器套上5号长针头,从胸骨末端后厘米处插入,针头作70°~80°倾斜,向母鸡左侧卵巢囊方向输精。冷冻精液先在30℃水浴中解冻或40~41℃水浴中快速解冻。输精前,先在上述部位注入毫升青链霉素液,含青霉素5万单位、链霉素5万单位。

鸡的人工授精,是利用人工方法将公鸡的精液采取出来,又以人工方法将精液注入母鸡生殖道内,使母鸡的卵子受精的方法。它是近代运用于鸡的繁育上的一项先进技术。随着种鸡笼养技术的普及,鸡的人工授精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和应用。

鸡的人工授精具有下列优点:①可扩大配偶比例,以充分发挥优秀种公鸡的利用率,有利于淘汰劣质公鸡和减少非生产性公鸡的饲养量。如自然交配蛋用型公母鸡比例一般为1∶(10~15),而人工授精可扩大到1∶(30~50)。优秀种公鸡每次采精~1毫升,1∶4稀释,可供150只母鸡受精,如一只公鸡隔日采精一次,则一周可给400~500只母鸡输精。②可提前收取种蛋,有利于提高种蛋受精率。如自然交配放入公鸡后需10~15天才能收留种蛋,网上平养时放入公鸡需30天后才能收留种蛋,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输精后相隔1天就可收留种蛋。由于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时,可对公鸡的精液品质进行检验,利用优质精液输精,同时也降低了母鸡的漏配率,因而使种蛋受精率大大提高。如自然交配的受精率一般在85%~90%,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平均受精率在95%以上,高者达98%以上。③可以克服公母鸡由于体型相差悬殊,或品种差异,或母鸡笼养等造成的自然交配困难,保证了母鸡的配种。④当个别优秀种公鸡的腿部或其他部位有疾患时,采取人工授精,仍可继续使用。⑤自然交配时,若公鸡交配器官患病,其精液受到污染,交配过程中可传染给母鸡。采用人工授精,能及时发现公鸡病变,停止使用,从而减少了母鸡生殖道疾病。⑥人工授精可打破地域界限,采用良好的技术条件,运送精液较之运送种公鸡要方便可靠得多,还可节省费用。⑦对优秀种公鸡的精液作冷冻保存,即使公鸡死亡仍可获得后代。如美、日等国将鸡的精液冷冻保存2年,输精后受精可达60%左右。⑧由于人工授精大大减少了种公鸡的饲养量,从而降低了非生产性饲料消耗,提高了建筑利用率,有利于种鸡群饲养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牛人工授精受毕业论文

对硫进行人工授精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优良品种的数量提高两种牛的繁殖,充分利用好母牛产生的卵子。具体的要求是要确定公牛和母牛一定是品种优良,但是亲缘关系又不可以太近,否则容易导致近亲繁殖的危险。

随着牛肉市场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人便开始了自己的养牛事业,特别是农村地区,养牛也是发展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国家也大力支持农村创业,并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以早日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目的。所以,想通过养牛致富的,了解母牛人工授精概念和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母牛人工授精的概念其实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在国外起始于二十世纪初,而我国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这项技术,如今这项人工授精的繁殖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普遍运用到大大小小的养殖场所。所谓的人工授精就是指借助于专门的器械,用人工方法采取公牛精液,再经过体外检查与处理后,输入发情母牛的生殖道内,使其授胎的一种繁殖技术,这项技术目前已成为养牛生产的最常见的繁殖生产技术。母牛人工授精的意义(1)降低饲养管理费用。采取母牛人工授精的繁殖技术,每头育种公牛可配的母牛数量增多,可大大减少公牛的饲养头数,甚至不需饲养育种公牛,当发情母牛需要配种时,只需要购买种公牛精液即可。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饲养管理费用,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2)可防止各种疾病,特别是生殖道传染病的传播。母牛的人工授精方式有效阻碍了种公牛与母牛之间的接触,并且人工授精有严格的杀菌消毒要求以及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因而大大降低了参加配种的公牛与母牛之间传播疾病的概率。(3)加速肉牛的繁殖改良,促进育种工作的进程。由于人工授精选用的都是优良种公牛,而且随着优良种公牛配种母牛头数的增多,也就扩大了良种遗传基因的范围。因此,就有利于保证配种计划实施和提供完整的配种记录,促进了肉牛的繁殖改良以及育种工作的进程。(4)提高优良种公牛的配种效能,扩大配种母牛的头数。母牛的人工授精不仅有效地改变了公、母牛的交配过程,更重要的是选择最优良种公牛实行人工授精配种,这超过自然交配的配种母牛头数的很多倍,有时达到数百倍,特别是现代的技术条件下,一头优良种公牛每年配种母牛甚至可达上万头。(5)可扩大公牛配种的地区范围。种公牛精液的采取与保存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保存的公牛精液,尤其是冷冻保存的精液,便于携带运输,可使母牛配种不受地区的限制和有效的解决无公牛地区的母牛配种问题。(6)有利于提高母牛的受胎率。人工授精能克服公、母牛在自然交配中因体格相差太大不易交配或生殖道某些异常不易受胎的困难,又可便于发现繁殖障碍与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消除不孕。更重要的是人工授精的发情母牛,首先要经过发情鉴定,掌握在适宜时机配种,同时所用的精液均经合格检查,保证质量,因此,有利于提高母牛的受胎概率。人工授精技术已成为养牛业的现代化科学繁殖技术,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对提高养牛业的遗传繁殖速度和生产效率有重大促进作用。这项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养牛业的饲养成本,也提高了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畜牧兽医领域有着长足的进步。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一) 1. 外种猪配种技术初探 2. 浅谈猪的发情鉴定(配种或分娩)技术 3. 提高猪的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方法研究 4. 浅谈家畜的配种繁殖技术 5. 家畜精液保存技术的应用 6. 四川畜禽品种资源调查 7. XX地区畜禽改良现状的思考 8. 畜禽引种的注意事项 9. 电子计算机在配合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10. 饲料安全及控制措施 11. 反刍动物(牛)饲喂尿素的效果分析 12.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控制技术 13. 如何控制动物生长中的钙、磷营养 14. 试述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调控技术 15. 新型蛋白源饲料研究进展 16. 中草药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17. 城乡统筹和农村建设发展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18. 传统养殖与现代养殖的比较研究 19. 粮、果(草)间、套、轮作模式探讨 20. 栽培苜蓿对土壤中氮含量的影响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二) 1. 有机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2. 益生菌的营养和免疫特性及应用 3. 饲料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4. 营养保健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5. 浅谈饲料转化率及影响因素 6. 我省饲料业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7.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控制及防制对策 8. 禽流感的现状及预防 9. 鸡马立克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策 10. 鸡球虫病的防治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12. 我国养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3. 如何加快养兔业产业化进程 14. 我国兔病流行状况及防制对策 15. 浅析农村散养肉兔的利弊 16. 肉兔发情鉴定及配种技术分析 17. 夏季预防家兔中暑的技术措施探讨 18. 兔产品开发与利用现状 19. 提高獭兔养殖效益的综合措施 20. 冬季影响家兔生产的因素及对策 21. 兔常见脱毛症的预防与治疗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三) 1. 菌糠饲料深加工利用研究 2. 宰前使用不同饲料添加剂对猪肉质性能参数的影响) 3. 能量和赖氨酸水平对妊娠母猪性能的影响 4. 粗纤维的营养作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导致动物贫血的营养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6. 佝偻病和软骨病的诱因和防治措施 7. 高铜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8. 断奶仔猪的日粮配制技术 9. 农村种植优质牧草与养畜情况调查 10. 青贮饲料的制作及应用 11. 酒糟在饲料配合中的应用 12. 动物饲料与禽产品安全关系 13. 饲料加工对畜禽产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14. 浅谈中国饲料行业的状况 15. 浅谈当前饲料市场营销创新 16. 农村饲料配合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17. 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或添加剂)在农村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1.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2. 有关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 3.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题目 4. 专科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5. 关于畜牧兽医论文范文

母猪饲养毕业论文

我国的养猪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猪的生产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头数,还是各阶段猪的成活率、饲料报酬、瘦肉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国外猪种的引入,国内各种猪场种猪之间的频繁调动,猪病越来越复杂,大部分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给我国的养猪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生产者事业的发展,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猪场的综合防疫体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消毒、疫苗免疫、环境控制、猪群保健、药物预防等。“防疫是生产的第一生命线”、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养并举是养猪场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些看法。 一、消毒 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猪场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消毒 工作来达到杀灭和抑制其传播的效果。但是,猪场工作人员在实施消毒的过程中往往会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1、消毒药浓度越大越好 任何消毒药浓度的配比,都具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正常的浓度配比就足以杀灭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如果消毒药的浓度过大,一方面造成消毒药的浪费,增加饲养成本;另一方面很容易导致猪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的损伤,同时也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害。 2、消毒药的浓度配比不准确 在生产过程中,在对消毒液的配制过程中不采取称量或使用有固定容积的容器,往往凭感觉,这样配制出来的消毒液的浓度不高即低,浓度低起不到消毒效果,浓度高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同时也容易造成对猪只和操作人员的伤害。 3、消毒不到位、不彻底 猪场工作人员在消毒过程中,往往出现走捷径的现象,如消毒速度过快、喷洒不均匀、不采取喷雾的方式等,这样,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很容易留有死角,不能很好的起到消毒的作用。 4、消毒不同步 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应尽可能在大致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否则,病原菌就有可能扩散或传播,给猪场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5、对人流、物流、车流的消毒不到位 对于规模化养猪场来讲,一般都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制度,但是现实决定又不可能完全彻底的封闭,必须要与人流、物流、车流不同程度的接触,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到位,是养猪场最大的安全隐患。 6、消毒池利用不充分 任何一个养猪场都设置车辆消毒池和员工消毒脚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大的漏洞,如消毒池消毒药的浓度不够、不定期更换消毒液、消毒池消毒液不干净、员工不走消毒池等;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杜绝,猪场出现疫情是必然的。 二、疫苗免疫 对猪场不同猪群的猪只进行不同的疫苗接种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给猪只接种疫苗,可以有针对性的净化猪场的疾病和抑制猪场疾病的发生。但是,在猪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1、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以当地疫情的发展规律和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为依据,不能固定的套用某个地区或某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如果猪群的免疫程序制定的不科学、不合理,一方面使猪场的某种疾病漏防,另一方面可能引发其它的疾病,导致猪场出现疫情,给猪场的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疫苗质量不过关 猪场给猪群接种疫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猪场的命运。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疫苗很多,同一个种类的疫苗就有多个生产厂家,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如果购买方稍有不慎,就会给猪场带来致命的打击。所以,猪场在选择疫苗时必须谨慎,应选择信誉度高、知名厂家生产的疫苗。 3、疫苗运输、保存不科学 由于不同猪场的基础设施有差别,在疫苗的采购、保存过程中不规范,造成疫苗质量的下降或失效。如果使用这种疫苗,对猪群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甚至出现疫情。 4、在疫苗免疫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猪场应根据已制定的免疫程序,由专人按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免疫注射。但是,由于猪场的监督力度不够或技术人员责任性不强,在操作中往往出现类似情况:疫苗的领取没有做详细的记录;没有按说明进行严格的稀释或在稀释过程中受消毒液污染;针头大小、长度不合适;疫苗没有防日晒、高温,稀释后在2小时内用完;疫苗在使用前或每次吸苗前没有充分的摇匀;注射时没有做好皮肤消毒,注射深度没保证,注射位置不正确,接种剂量不够,疫苗流出后没有立即用沾有消毒液的棉球檫拭、消毒。出现打飞针、不是头头免疫、不是一猪一个针头;病猪、瘦弱猪同步免疫等情况,势必导致免疫失败结果的出现。 三、引种与隔离不当 猪场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但是,由于原有猪群的生产力下降或老龄化,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不定时的更换猪的品种。如果对新引进的猪隔离措施不当,会对原有猪群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引进种猪时,要安排适当的圈舍,与其它猪隔离饲养15-30天,并随时观察其健康状况。在隔离期内未发生任何疾病,方可混群饲养。 四、病死猪及胎衣的处理不当 集约化猪场应有病死猪及胎衣处理的专门场所,对病死猪只进行焚烧或深埋,也可在粪场附近设置一沉尸井,将病死或剖解猪只及胎衣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情况下,对病死或剖解猪只及母猪产后的胎衣应立即无害化处理,否则,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影响其它正常猪群的健康生长。 五、疫病检测不及时 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应进行经常性的疫病检测工作,以便对场内疫病情况、免疫质量、疫病净化水平进行监控,同时也为本场的防疫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尤其本地区、本季节爆发和流行严重的传染病更应该加强检测,以便作出及时反应。同时,对场内使用的疫苗、消毒剂的质量也要进行检测,以保证确实有效。如不能及时的做好以上工作,就不可能准确和深入的了解猪场疾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就不可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影响猪群健康的生长发育。 六、疫病发生时没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 猪场如遇到或怀疑是传染病发生时,必须及时隔离,尽早诊断,病因不明或不能确诊时,应将病料送有关部门紧急检验。如确诊为传染病时,应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对全场进行封锁和消毒。全场猪群进行检疫,病猪隔离治疗或屠宰、焚烧。健康猪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或药物治疗,并对被污染的场地、用具、环境及其它污染物进行彻底消毒。反之,则容易延误最佳防治和治疗时机,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给猪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七、在疫病防治方面主次不分 猪场的防疫工作,要结合本地和本场的实际情况,分清主次,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危害性强、发病频率高的疫病,根据其流行特点、发病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反之,一方面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起不到对疫病的防治效果。 八、防疫措施不完善 传统的养猪防疫似乎仅仅是兽医份内的工作,而且是季节性的。集约化猪场的防疫则是全方位的、常年的。除常规的消毒、免疫、治疗外,还需要加强管理,保证营养平衡,优化场区和畜舍环境。猪场内的诸多因素都和防疫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集约化猪场的防疫措施要形成配套的体系。 九、不重视猪群的保健 猪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在消毒和疫苗免疫方面投入很大的精力,这当然是猪场防疫不可缺少和关键的步骤。但是,对猪群的保健,也是猪场防疫不可缺少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对猪群进行保健,需要投入很大的财力,会增加猪只的饲养成本,但是可以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提高猪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猪场发生疫情的风险。 十、对猪场整体环境的治理不重视 猪场的环境卫生体系是以传统的防疫保健为基础,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根据。要求规模养猪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完善猪场内外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的环境。定期的对猪体内外进行驱虫和杀灭蚊蝇和老鼠,消灭疾病的传播媒介,减少猪只疾病发生的机会。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地。经常保持猪舍内空气新鲜、干燥、温度适宜、干净卫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对猪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进行植树种草(包括蔬菜、花草、灌木等)绿化环境,对改善小气候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要求猪场内的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每幢猪舍之间都要栽种速生、高大的落叶树(如水杉、白杨树等),场区内的空闲地都要遍种蔬菜、花草和灌木。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在场区外围种植5~10 m宽的防风林。 猪舍若能置于这样的环境中,带来的好处是:在寒冷的冬季可使场内的风速降低70%~80%;又能使炎热的夏季气温下降10%~20%;还可将场内空气中有毒、有害的气体减少25%;臭气减少50%;尘埃减少30%~50%;空气中的细菌数减少 20%~80%。 生活在这样一个绿化美化环境中,不仅能使长期在猪场工作的人员感到心旷神情,也能使终生关在笼舍内的猪感受到清晨闻啼鸟,夜听虫蛙鸣,阵阵青草香,飓飓风雨声,仿佛又回归到大自然。 所以猪场整体环境的治理是猪场安全防疫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养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防疫体系内的众多环节必须环环相扣、节节相连、步步到位,才能充分发挥综合防疫体系的作用,保障猪场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可以吗?

提高母猪受胎率,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从母猪方面考虑:1、饲养管理方面,要保持母猪7-8成膘,饲喂蛋白全价、氨基酸平衡的蛋白饲料,补充足够的与生殖有关的维生素A、E,生物素,叶酸,胆碱等。加强母猪的运动,采用小群体,低密度饲养,每头猪占地面积不低于²,每栏不超过6头,且同栏猪个体不能相差太大。母猪达到8-9月龄,体重达到100kg以上开始配种。2、对于后备母猪,在将要配种前的一个月,用公猪诱情,即每天与公猪接触10分钟,可设围栏,或直接与公猪接触让公猪追逐母猪,这样可提高母猪的发情率和受胎率。这一点国外有报道。3、适时配种:在发情过程中,等到母猪出现压背反应时在配种,并且采用重复配种方式。从公猪方面考虑:公猪性欲旺盛,体质健壮,膘情适中,能够提供合格的精液。总之,要从多方面考虑。

猪群的健康管理 养猪业市场行情的轮回波动,总是让养猪人几多欢喜几多愁。但这是正常规律,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以后也将循环往复下去。生产水平低下、猪病接连不断,才是养猪业的真止灾难,才是让养猪人承受痛苦的根本原因!就拿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肥育猪数来说,全国平均不到千头,可见有相当数量的猪场是赚不到钱的! 市场行情的跌宕起伏,固然影响着养猪效益;把猪养好实现每头猪的效益最大化,才是养猪人最应该关注的焦点。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猪群的健康管理,才能实现猪群的健康、高产、高效。1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 猪群的健康管理是山人来执行的,员工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执行的结果。 首先,要对猪有一颗爱心。要热爱养猪事业,应该以轻松卞俞决的心情投入养猪工作。“要我干”与“我要干”,所得到的结果将是大相径庭的!要设身处地为猪群着想,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猪群。对小猪,要给予孩子般的呵护;对怀孕母猪,要给予孕妇般的呵护;对哺乳母猪,要给予产妇般的呵护;对公猪,要给予贵宾般的呵护。只有这样,猪群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创造则富。如果仅仅把猪当成畜生来对待,漠不关心,甚至野蛮粗暴,猪群在没有适宜的环境、得不到良好的饮食、凄苦恐惧的状态下,连最起码的生存都谈不上,更何祝为我们创造则富了! 其次,员工队伍要有坚强的执行力。通俗地讲,执行力就是将一各种思想观念、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到位、落到实处的能力。有很多猪场在专家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猪场管理方案,但最终的结果还是问题不断。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执行有关。“目标十执行=结果”,缺乏执行力,即使有再好的方案、再止确的目标,也不可能得出好的结果。拿消毒这个环节来讲,假设规定3天消毒1次,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多个问题:消毒没消毒?用的什么消毒药?刺激性多大?浓度多大?舍温及水温多高?一天当中的什么时间消毒的?是否和疫茁接种相冲突?猪舍或猪群的卫生状祝如何?猪群反应如何?.••…能否得到强有力的、止确的执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毒效果。 第三,在确保猪场生物安全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给员工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白山的环境。猪场享有“文明监狱”的“美誉”,这似乎是降低职业风险的需要,但也成了很多养猪人的无奈。一天24小时蹲在猪场里,一年难得回家儿次,环境极脏,伙食极差,整天机械式地重复着枯燥乏味的生活和劳作。在这种“监狱”似的环境中,员工的情绪往往是低落和烦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员工很难表现出旺盛的工作热情,很难发挥出攻无不克的战斗力。于是,很多猪场都出现了“用工难”的尴尬局面: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难找,像样的饲养员也难找,跳槽现象频频发生。员工队伍不仅素质低,‘非常不稳定。在这种局面下,要确保猪群的健康、要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儿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不断改善员工的饮食和居住条件,以缓解员工被压抑的感觉;要改变过于严苛的管理模式,lfu代之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定期进行技术和管理培训,使员工有一种成长的白豪感;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营造积极、乐观、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在种猪选育工作中,要坚持把“健康、高产”当作}几要目标,lfu不是一味地追求漂亮的体形健康,即没有特定病原体、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高产,即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平均一头母猪一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或者肥育猪的头数,是决定一个猪场盈利与否的重要指标。平均一年提供育肥猪不足14头,盈利的可能性不大;超过18头,则,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没有健康、高产的猪群,则猪场的经营状祝是不可能达到盈5平衡线以上的! 在实际养猪生产中,却有相当多的猪场热衷于引进类似于健美运动员体形的种猪,有的甚至声称“非双肌臀”不要!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很多种猪场也不得不调整选育方向,把培育外观漂亮的猪当成首要目标。这样一来,猪的体形的确越来越漂亮了,随之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让养猪人头痛:抗应激能力差、发病率高,母猪发情不明显、配种准胎率低、产活仔数低、难产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必须明确:养猪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好看;要养赚钱的猪,lfu不是养好看的猪。具备和谐健康体形、能多产仔、生长快、饲料一效率高、生产更多优质猪肉的种猪,应该是育种学家、种猪场、商品猪场、屠宰)‘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应片面追求某项体形目标,走向极端,那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3调整疾病防制观念,彻底摒弃“病来乱求医”的治疗方式,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观念 侧重于“治”的猪场,往往是漏洞百出、危机四伏的猪场,员工充当了“消防队员”的角色,为了“火火”lfu忙得焦头烂额;侧重于“防”的猪场,一般是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较高的猪场,员工能够有条不紊地从事防疫和保健工作,很少出现大的疫情;1fO侧重于“养”的猪场,则是进入了“出神入化、游刃有余”境界的猪场:员工轻松快乐,猪群悠哉游哉! 这里的“养”是广义的养,包括良好的环境控制、良好的营养供给和良好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环境控制。合格的养猪人必须具备很强的环境意识:没有好的环境,就不可能有好的猪群;要想养好猪,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环境。猪场大的环境应力求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没有异味、极少蚊蝇。栋舍之间应适当拉大距离,以利于通风、采光和防疫。进入办公区,应感觉不是进了猪场,lfi!是进了修身养性的庄园。猪舍小的环境应力争达到“干、净、暖、通风”4项标准。“干”指干燥,潮湿的环境不利于任何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净”指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污染物;“暖”指舍内温度适宜,冬天不寒冷、夏天不炎热;“通风”指换气良好、空气新鲜,空气中有害气体、灰尘、病原微生物浓度大幅降低。 良好的营养供给。饲料一成本是应该考虑的,但不可一味追求饲料一成本的降低,因为低的营养水平往往导致低的养殖水平。除了蛋白质、能量等应满足猪的营养需要外,更要确保足够的、比例均衡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好的饲料一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任何“灵月一妙药”。近年来大面积流行的所谓“高热病”,在一定程度上与养猪场、户过分追求降低饲养成本有关,用便宜饲料一、便宜药物和疫茁,包括在员工使用上也优先选择月薪要求低的员工,从lfu导致猪群健康状祝差、生产水平低。 良好的饲养管理。关键是对猪要有一颗“爱心”,这点在前面已述及。善待猪群者,猪会给以丰厚的回报:产得多、活得多、长得快;lfu虐待猪群者,猪只能给以微薄的回报:产得少、活得少、长得慢,这种回报可能连成本都不够。要尽可能减少诸如转群、换料一、注射、环境突变等对猪群造成的应激,使猪群充分发挥其遗传潜能。4对关键性的疾病进行净化,可使疾病控制难度大大降低 近儿年困扰养猪业的严峻疫情当中,病原是复杂多变的。有病毒: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圆环病毒2型、流感病毒;有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放线杆菌;还有支原体、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等。想把所有病原体都消火掉是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在全国一各地众多的疫情当中,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病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猪瘟和伪狂犬病进行净化,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从2004年起,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丘惠深研究员指导下,山东省济宁原种猪场在山东省率先开展了全群猪瘟净化工作,每年两次对公猪、母猪和后备猪进行全群采样检测,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从2008年下半年起,济宁原种猪场又开始了猪群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尽管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比如有无净化的必要、采用何种方法净化、能否达到顶期目的等等,但从全场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引种客户的良好反映来看,疾病净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猪瘟净化方法:逐头活体采集扁桃体,到有条件的研究机构用荧光抗体法检测,凡抗原阳性者即为带毒猪,应坚决淘汰。净化的难度不在于技术难关,也不在于检测费用,lfi!在于巨大的淘汰成本,但这对本场和客户的长期利益都是值得的。5不要把“救死扶伤”当成养猪人的职责,应执行严酷的淘汰制度 在人医方面提倡“救死扶伤,发扬革命的人道}几义精神”,这是I}所当然的。lfi!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如果一味追求“救死扶伤”,必将造成猪病的进一步泛滥。养猪的目的是为了赚钱,lfu不是研究疾病。对疾病的研究,应该是高等院校、利一研院所的专家和教授们的工作。 热衷于研究、治疗一各种疑难杂症的猪场,不可能是高效益的猪场,反倒有可能成为一各种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乐园!吴增坚教授提出的“五不治”原则,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无法治疗的病猪不治,治疗费用高的病猪不治,费时费工的病猪不治,愈后经济价值不高的病猪不治,传染性强的病猪不治。经过一段时期的严酷淘汰,病净化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猪群的健康状祝和生产性能会明显提高。6高度重视霉菌毒素对猪群的危害 2003年前后,霉菌毒素的危害开始引起养猪业的重视。回首过去匕八年的时间,霉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已经远远超过单独的某一种疾病。近儿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高热病”中,霉菌毒素“功不可没”。 饲料一的作用胜过一切灵月一妙药,但如果饲料一原料一发生霉变,霉菌毒素就会对猪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甚至引起猪群发病死亡。玉米、豆粕、鼓皮、鱼粉等原料一都有可能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在我国危害养殖业最}几要的是镰刀菌毒素,有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和去氧瓜萎镰菌醇(呕叶毒素),还有黄曲霉毒素、储曲霉毒素等,可引起猪群采食量下降、生长不良、泌乳力下降、发情不止常、流产、死胎等现象。霉菌毒素的免疫抑制作用,是尤其令养猪人头痛的问题!可以导致免疫效果降低甚至免疫失败,还可以造成用药无效。接种了猪瘟疫茁还照发猪瘟,接种了伪狂犬病疫茁还照发伪狂犬病,不一定是疫茁不好,也不一定是程序有问题,很可能是出现了免疫抑制。在实验室中证明很敏感的药物,应用到猪群中防治某些细菌性疾病,也有可能毫无效果。 2003年,很多玉米受到霉菌毒素污染,该年度猪群发病率明显升高;2006年,全国很多地区发生了猪的“高热病”,养猪业损失更为惨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与2005年收获的玉米受霉菌毒素污染有关。2009年9月,北方很多地区阴雨天气比较多,尤其应该警惕霉菌毒素可能造成的危害。 减轻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关键是要严把原料-采购关,宁可每斤多花儿分钱进好货,也不可贪图便宜进劣质原料一。有条件的可使用种子精选机对玉米等原料一进行精选,筛除小的霉粒及杂质。根抓霉菌毒素的污染情祝,在饲料一里面加入一定量的高效霉菌毒素处理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霉菌毒素的危害。7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疫保健程序 要因地制宜、因场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利一学的防疫保健程序,并确保落到实处。这里说的防疫保健程序,包括疫茁接种,也包括通过注射给药、饮水投药、饲料一投药等形式进行的药物保健。这些措施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强调的是,任何专家推荐的任何防疫保健程序,都不可能是“放之四海lfu皆准”的真理,必须具体情祝具体分析。在某些问题上,一直是有不同观点的,不同的专家教授之间甚至争论不休,比如:哪些疫茁应列入防疫程序、猪瘟可否做超前免疫、蓝耳病疫茁有无接种的必要、若接种蓝耳病疫茁则应选火活茁还是弱毒茁、口蹄疫的防疫效果为何常常不理想等等。 专家教授的观点要虚心学习,其他先进猪场的成功经验也要积极借鉴,这样可以使白己少走弯路。但不加分析地对防疫保健程序进行照搬照抄,将是很危险的!必须经过小群试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分析和总结,才可以确定适合白己的程序。对猪场lfi!言,稳定才是硬道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