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论文

发布时间: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论文

如果你写的出来那是直接送去留学的的了......啊!什么?!你五五五五五五年级?!!!!!!!!!!!!!!!!!!!!!!!!!!!!!!!!!!!!!!!!!!!!!!!!!!!!!!!!!!!!!!!!!!!!!!!!!!!!!!!!!!!!!!!!!!!!!!!!!!!!!!!!!!!!!!!!!!!!!!!!!!!!!!!!!!!!!!!!!!!!!!!!!!!!!!!!!!!!!!!!!!!!!!!!!!!!!!!!!!!!!!!!!!!!!!!!!!!!!!!!!!!!!!!!!!!!!!!!!!!!!!!!!!!!!!!!!!!!!!!!!!!!!!!!!!!!!!!!!!!!!!!!!!!!!!!!!!!!!!!!!!!!!!!!!!!!!!!!!!!!!!!!!!!!!!!!!!!!!!!!!!!!!!!!!!!!!!!!!!!!!!!!!!!!!!!!!!!!!!!!!!!!!!!!!!!!!!!!!!!!!!!!!!!!!!!!!!!!!!!!!!!!!!!!!!!!!!!!!!!!!!!!!!!!!!!!!!!!!!!!!!!!!!!!!!!!!!!!!!!!!!!!!!!!!!!!!!!!!!!!!!!!!!!!!!!!!!!!!!!!!!!!!!!!!!!!!!!!!!!!!!!!!!!!!!!!!!!!!!!!!!!!!!!!!!!!!!!!!!!!!!!!!!!!!!!!!!!!!!!!!!!!!!!!!!!!!!!!!!!!!!!!!!!!!!!!!!!!!!!!!!!!!!!!!!!!!!!!!!!!!!!!!!!!!!!!!!!!!!!!!!!!!!!!!!!!!!!!!!!!!!!!!!!!!!!!!!!!!!!!!!!!!!!!!!!!!!!!!!!!!!!!!!!!!!!!!!!!!!!!!!!!!!!!!!!!!!!!!!!!!!!!!!!!!!!!!!!!!!!!!!!!!!!!!!!!!!!!!!!!!!!!!!!!!!!!!!!!!!!!!!!!!!!!!!!!!!!!!!!!!!!!!!!!!!!!!!!!!!!!!!!!!!!!!!!!!!!!!!!!!!!!!!!!!!!!!!!!!!!!!!!!!!!!!!!!!!!!!!!!!!!!!!!!!!!!!!!!!!!!!!!!!!!!!!!!!!!!!!!!!!!!!!!!!!!!!!!!!!

数学小论文一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数学小论文二 各门科学的数学化 数学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同其他科学一样,数学有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认识它的过去,就是为了了解它的现在和未来.近代数学的发展异常迅速,近30多年来,数学新的理论已经超过了18、19世纪的理论的总和.预计未来的数学成就每“翻一番”要不了10年.所以在认识了数学的过去以后,大致领略一下数学的现在和未来,是很有好处的. 现代数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各门科学都在经历着数学化的过程. 例如物理学,人们早就知道它与数学密不可分.在高等学校里,数学系的学生要学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学生要学高等数学,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 又如化学,要用数学来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温度等作为变量,用方程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通过方程的“稳定解”来研究化学反应.这里不仅要应用基础数学,而且要应用“前沿上的”、“发展中的”数学. 再如生物学方面,要研究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脉搏等周期性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用方程组表示出来,通过寻求方程组的“周期解”,研究这种解的出现和保持,来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现象.这说明近年来生物学已经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应用“发展中的”数学.这使得生物学获得了重大的成就. 谈到人口学,只用加减乘除是不够的.我们谈到人口增长,常说每年出生率多少,死亡率多少,那么是否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呢?不是的.事实上,人是不断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来的基数有关系;死亡也是这样.这种情况在现代数学中叫做“动态”的,它不能只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来处理,而要用复杂的“微分方程”来描述.研究这样的问题,离不开方程、数据、函数曲线、计算机等,最后才能说清楚每家只生一个孩子如何,只生两个孩子又如何等等. 还有水利方面,要考虑海上风暴、水源污染、港口设计等,也是用方程描述这些问题再把数据放进计算机,求出它们的解来,然后与实际观察的结果对比验证,进而为实际服务.这里要用到很高深的数学. 谈到考试,同学们往往认为这是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其实考试手段(口试、笔试等等)以及试卷本身也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现代的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就是通过效度、难度、区分度、信度等数量指标来检测考试的质量.只有质量合格的考试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 至于文艺、体育,也无一不用到数学.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的文艺大奖赛节目中看到,给一位演员计分时,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就剩下的分数计算平均分,作为这位演员的得分.从统计学来说,“最高分”、“最低分”的可信度最低,因此把它们去掉.这一切都包含着数学道理.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关肇直先生说:“数学的发明创造有种种,我认为至少有三种:一种是解决了经典的难题,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工作;一种是提出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其实在历史上起更大作用的、历史上著名的正是这种人;还有一种就是把原来的理论用在崭新的领域,这是从应用的角度有一个很大的发明创造.”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正是第三种发明创造.“这里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把数学和其他各门科学发展成综合科学的前程无限灿烂.” 正如华罗庚先生在1959年5月所说的,近100年来,数学发展突飞猛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来概括数学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科学越进步,应用数学的范围也就越大.一切科学研究在原则上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可以断言:只有现在还不会应用数学的部门,却绝对找不到原则上不能应用数学的领域. 数学小论文三 数学是什么 什么是数学?有人说:“数学,不就是数的学问吗?” 这样的说法可不对。因为数学不光研究“数”,也研究“形”,大家都很熟悉的三角形、正方形,也都是数学研究的对象。 历史上,关于什么是数学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数学就是关联;也有人说,数学就是逻辑,“逻辑是数学的青年时代,数学是逻辑的壮年时代。” 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学呢?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通过深刻分析数学的起源和本质,精辟地作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论断。恩格斯指出:“数学是数量的科学”,“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根据恩格斯的观点,较确切的说法就是: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纯粹数学,一类叫应用 数学。 纯粹数学也叫基础数学,专门研究数学本身的内部规律。中小学课本里介绍的代数、几何、微积分、概率论知识,都属于纯粹数学。纯粹数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以纯粹形式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例如研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至于它是梯形稻田的面积,还是梯形机械零件的面积,都无关紧要,大家关心的只是蕴含在这种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 应用数学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有人说,它是我们的全部知识中,凡是能用数学语言来表示的那一部分。应用数学着限于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纯粹数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桥梁。大家常说现在是信息社会,专门研究信息的“信息论”,就是应用数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 数学有3个最显著的特征。 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数学理论都算有非常抽象的形式,这种抽象是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形成的,所以大大超过了自然科学中的一般抽象,而且不仅概念是抽象的,连数学方法本身也是抽象的。例如,物理学家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论,而数学家则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定理,非得用逻辑推理和计算不可。现在,连数学中过去被认为是比较“直观”的几何学,也在朝着抽象的方向发展。根据公理化思想,几何图形不再是必须知道的内容,它是圆的也好,方的也好,都无关紧要,甚至用桌子、椅子和啤酒杯去代替点、线、面也未尝不可,只要它们满足结合关系、顺序关系、合同关系,具备有相容性、独立性和完备性,就能够构成一门几何学。 体系的严谨性是数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数学思维的正确性表现在逻辑的严谨性上。早在2000多年前,数学家就从几个最基本的结论出发,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丰富的几何学知识整理成一门严密系统的理论,它像一根精美的逻辑链条,每一个环节都衔接得丝丝入扣。所以,数学一直被誉为是“精确科学的典范”。 广泛的应用性也是数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20世纪里,随着应用数学分支的大量涌现,数学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科学部门。不仅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仍在广泛地享用数学的成果,连过去很少使用数学的生物学、语言学、历史学等等,也与数学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生物数学、数理经济学、数学心理学、数理语言学、数学历史学等边缘学科。 各门科学的“数学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

鸡兔同笼 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下面我给你分享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论文,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尝试法、假设法替换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性策略。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

一、问题引入,分配任务。(每人发一个信封,里面装有题卡和学具)

“有五元和二元两种面额的人民币一共10张,总计32元。两种人民币各有几张?”

二、合作探究,展现拔高。(抽一生上台一一替换,老师记录)

1.启发演示:/让学生先假设这10张全是二元的。于是动手拿出10张二元的(一共二十元,显然不合要求)//然后再一一替换,抽出1张二元的,换上1张五元的,就多了3元,变成了20+3=23元,///再抽出1张二元的,换上1张五元的,就又多了3元,变成了23+3=26////再抽出1张二元的,换上1张五元的,就又多了3元,变成了26+3=29/////再抽出1张二元的,换上1张五元的,就又多了3元,变成了29+3=32。

2.方法探究:32-20=12元,少12元正好换了4次,说明五元的有4张。5元换2元一张多了3元,12/3=4。换4张才能把少的12元换回。

同样方法演示全是5元的,再拿二元去替换也可以。

3.抽象算法(形成策略):

(32-2×10)/(5-2)=4张五元或(5×10-32)/(5-2)=6张二元。

三、类化巩固(自主练习)。

①出示问题2。“有五元和二元两种面额的人民币一共100张,总计365元,两种人民币各有几张?”

先由学生小组讨论,在抽生上台展示算法:

假设100张全是五元的,则一共有5×100=500元,多出了500-365=135元,拿多少个2元去换呢?一张2元换5元就少5-2=3元,135/3=45张2元。则5元有100-45=55张。

同样,假设100张全是二元的,则一共有2×100=200元,少了365-200=165元,拿多少个5元去换呢?一张5元换2元就多5-2=3元,165/3=55张5元。则2元有100-55=45张。

②自己出题,交换答案.

展示学生甲出的题:42人去划船,一共租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有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展示学生乙的分析过程:(提示:假设10条都租小船。10*3=30人,42-30=12人没坐上,则用大船替换,一只大船换一只小船就多5-3=2人,12/2=6只大船刚好换完。小船为:10-6=4只)或(5×10-42=8,8/(5-3)=4只小船)

四、归纳提高:

解决问题的策略:①制定解题计划,假设与替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假设满足了第一个条件入手) ②猜想与尝试.(在想的基础上去试一试)③反推.(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五、知识拓展。

其实我们刚才研究的这类题,早在古代,就有很多的数学家也做了研究,你瞧。幻灯出示。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算术《孙子算经》中著名的数学问题,其内容是:“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六、 解决生活问题(达标测试):

1.必作题: ①我班派12名同学植树,男同学每人栽了3棵数,女同学每人载了两棵数,一共栽了32棵树,问男女同学各几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②小明买了6角和8角的邮票共花5元,分别买了多少张?

2.选作题:

①有5元和2元的人民币100张,总计290元,各有几张2元,5元的?

②2个大盒,5个小盒装球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问大盒和小盒各装几个?

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首先,我由问题引入,采用的是独学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启发演示中抽一生上台一一替换,其余学生拿出信封里的演示币来换,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张数没变,钱多少变了).这一过程体现了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明白,也体现了高效课堂的途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我让学生当小老师,自己出题,交换答案,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发展,满足不同需要。

在布置作业环节,我采取必作和选作,旨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题的设计紧密结合实际,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解决问题,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不再孤立,不再陌生。

本堂课我力求做到了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随着教学形式的发展,打造高效课堂,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已势在必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1.培养好的学习习惯。2.掌握高效学习方法:①预习。采用有效的预习方法。边预习边作好笔记,动笔练一练,做一做。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不懂的作上记号,以便记忆和探讨。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认真听。②有效的复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及时复习。分步记忆法:学习后的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半月后,分步进行。阶段系统复习――从时间上有周复习,期中复习,期习等。可以先回忆再看书,先看题后做题,先复习后笔记。③学习中要举一反三。不要满足于也有答案,数学题,可用分步,就能用综合,用了方程,看算术是否更简单。④学会梳理知识点。

在“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我国古代《孙子算经》的简单介绍附加到教学过程中,意图在于体现数学的历史发展,向学生渗透数学历史中的文化因素。这种想法固然好,但这种“附加”式的介绍对于实现这样的目的很难有实质性的作用。为了变“附加”为“融入”,让数学史中的知识与文化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教师就需要对数学史的相关内容做较为广泛、深入的了解。

“鸡兔同笼”问题在我国古代可以说源远流长,从问题的叙述到问题的算法都经历了不同形式的变化,了解这些内容对于课程内容的编制和教学设计会有所裨益。

一、 《孙子算经》中的“雉兔同笼”

“鸡兔同笼”问题始见于公元3~4世纪的《孙子算经》,该书作者不详。从清代的《子部集成?科学技术?数理化学?孙子算经?孙子算经(宋刻本)?卷下》中看,“鸡兔同笼”问题的叙述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1](见图1)

其中的“雉”是“野鸡”的意思,“几何”是“多少”的意思。用现在的语言可以把这个问题叙述为:“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中,总头数为35,总足数为94。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孙子算经》中对这个问题的解法分为如下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上置三十五头,下置九十四足

我国古代是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所谓“算筹”就是用于计算的小棒,是古人用于计算的一种工具。这里所说的“上置三十五头,下置九十四足”,就是把题目中的头数“35”和足数“94”用小棒分别摆在上面的位置(上位)和下面的位置(下位)。(见图2)

古人用算筹表示数时,摆放方式分纵式和横式两种。通常用纵向小棒摆放个位数字,横向小棒摆放十位数字,以后依次纵横交替摆放。比如“35”就摆放成如图3形式。

如果横向摆放的数大于5,就用纵向小棒代表5,比如图2中的“”就表示5+4=9。

第二步:半其足得四十七

意思是求出下位总足数94的一半等于47。图2就变成了图4的形式。

图4中“”上面的横向小棒表示“5”,下面两条纵向小棒表示“2”,因此“”表示5+2=7。

第三步:上三除下三,上五除下五

这里的“除”是“除去”或“减少”的意思,“上三除下三”就是“从下位四十七中除去与上位相同的三十”,“上五除下五”就是“从下位四十七中除去与上位相同的五”。(见图5)

用现在的语言说,就是从47中减去35为12,得到兔子的只数。这一过程在《孙子算经》的“术”中叫做“以少减多再命之”(见图1),意思是以少减多之后,下位“总足数”的含义发生了改变,需要重新命名,也就是把“总足数”重新命名为“兔头数”。(见图5)

第四步:下有一除上一,下有二除上二即得

与前面类似,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总只数35减去兔只数12就得到鸡的只数了。上位的“总头数”需要重新命名为“鸡头数”。(见图6)

以上算法的合理性并不难理解。总足数94取半成为47,此时相当于所有鸡都成为了金鸡独立的“独足鸡”,所有兔都站立起来成为了“双足兔”。此时每只鸡的头数和足数都是1,每只兔的头数是1,足数是2,所以用47减去总头数35就得到兔的只数是12。最后用总头数35减去12就得到鸡的只数。《孙子算经》中把这一算法概括为:“上置头,下置足,半其足,以头除足,以足除头即得。”不妨称此方法为“半足法”,右上的表格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现这一过程。

二、 《算法统宗》中的“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问题后来又收录于明代程大位(1533年~1606年)所著《算法统宗》第八卷的“少广章”。[2](见图7)

其中对问题的叙述把“雉”改为了“鸡”,因此“鸡兔同笼”的说法沿用至今。《算法统宗》中对问题给出了两种算法,这两种算法与《孙子算经》中的算法是不一样的,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假设法”。第一种算法的过程为:

第一步:“置总头倍之得七十”,意思是将总头数35加倍,也就是乘2,得到70。

第二步:“与总足内减七十余二四”,也就是从总足数94中减去70得到24。

第三步:“折半得一十二是兔”,将24折半(也就是24除以2),得到12,这就是兔的只数。

第四步:“以四足乘之得四十八足”,用每只兔的足数4乘12,得到兔的总足数48。

第五步:“总足减之余四十六足为鸡足”,用总足数94减去兔的总足数48得到46,就是鸡的总足数。

第六步:“折半得二十三”,将鸡的总足数46折半(46除以2),就得到鸡的只数为23。

另外一个算法是先求鸡的只数,与前面先求兔只数的程序基本相同,这一算法可以用下面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算法统宗》中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两个算法,在书中概括为两句话:“倍头减足折半是兔”和“四头减足折半是鸡”(见图7)。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把求兔只数的过程分为了倍头、减足和折半三个步骤,“倍头”就是把总头数35加倍变成70;“减足”是用总头数94减去70得到24;“减半”就是取24的一半得到兔子的只数为12。这个过程写成如今的算式就是:

(94-35×2)÷2=12(只)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把求鸡只数的过程分为了四头、减足和折半三个步骤,“四头”就是用4乘总头数35得到140;“减足”是用140减去总足数94得到46;与求兔只数的过程类似,“折半”就是取46的一半得到鸡的只数23。写成算式就是:

(35×4-94)÷2=23(只)

这样的过程显然与《孙子算经》中的“半足法”不同,半足法首先将总足数减半。这里的第一步是用每只鸡或兔的足数(2或4)去乘总头数,因此不妨把这个方法叫做“倍头法”。不难发现,“倍头法”背后的道理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假设法”。

《算法统宗》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出现于该书第八卷中,实际上在之前的第五卷中就已经出现了与“鸡兔同笼”问题数量关系类似的“米麦问题”:“今有米麦五百石,共价银四百零五两七钱,只云米每石价八钱六分,麦每石价七钱二分五厘。问米麦各若干。”

【摘 要】中国传统数学名题是在时间长河里洗练出来的具有经典意义的数学问题,它具有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背景文化。文章主要研究了中国传统数学名题―鸡兔同笼问题及其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使大家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与价值观等方面得以提升,增强数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鸡兔同笼;解题思路;求解方法;数学思想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解题思路:先假设它们全是鸡,于是根据鸡兔的总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1只兔,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兔。概括起来,解鸡兔同笼题的基本关系式是:兔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类似地,也可以假设全是兔子。

解:假设全是鸡:2×35=70(只) 比总脚数少的:94-70=24 (只) 它们腿的差:4-2=2(条) 24÷2=12 (只) ――兔35-12=23(只)――鸡

方程:

解: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 4x+2(35-x)=94 4x+70-2x=94 2x=24 x=12 35-x=35-12=23

答:兔有12只,鸡有23只。

我们也可以采用列方程的办法:设兔子的数量为X,鸡的数量为Y 那么:X+Y=35那么4X+2Y=94 这个算方程解出后得: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用假设法来解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给出如下几种求解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公式;

解法1:(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 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解法2:(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3: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4:兔的只数=总脚数÷2―总头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5(方程):X=(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X=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6(方程):X=:(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X=鸡的只数) 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解法7 鸡的只数=(4×鸡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 兔的只数=鸡兔总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8 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只数)÷2 鸡的只数=鸡兔总只数-兔总只数

解法9 总腿数/2-总头数=兔只数 总只数-兔只数=鸡的只数

“鸡兔同笼”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化归思想

化归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化归是指将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我们常常用到的如化未知为已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都是这一思想方法的运用。“鸡兔同笼”原题中的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根据化繁为简的思想,先安排数据较小的问题,如“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7个头,从下面数,有18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以下均以此题为例)待学生探索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应用于解决《孙子算经》中数据较大的原题,学生将易如反掌。“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变式,比如“龟鹤问题”、“坐船问题”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化归,归结为“鸡兔同笼”问题,再进一步求解,使学生感受“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化归法”在解题中的魅力。

二、假设思想

假设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假设法是先假定一种情况或结果,然后通过推导、验证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运用假设法,往往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使解题另辟蹊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用假设法解答上题有多种思路,可以先假设全部都是鸡或全部都是兔,再计算实际与假设情况下总脚数之差,最后推理出鸡和兔的只数。比如假设7只都是鸡,那么兔有(18-7×2)÷(4-2)=2(只),鸡有7-2=5(只)。运用假设法解题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上述的“画图法”,学生会在直观操作活动中通过数形结合而建立思维的表象,再进一步抽象,这样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假设法”,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抬脚法”,其中也应用了“假设法”。

三、方程思想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通过把生活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一个等式,这就是方程思想的由来。在“鸡兔同笼”的问题中,可以设鸡或兔中任意一种有X只,然后根据鸡、兔的只数与脚的总只数的关系列方程来解答。例如设兔有X只,则鸡有(7-X)只,可列方程:4X+2(7-X)=18,解得X=2,于是鸡有:7-2=5(只)。方程解法思路比较简单,且具有一般性,教学中要突出方程解法的优越性,不断渗透方程思想。

四、建模思想

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与其学数学,不如学习数学化。在小学阶段,就是把数学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图形或模式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在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概括提炼出解题模型:兔数=(实际的脚数-鸡兔总数×2)÷(4-2),鸡数=(鸡兔总数×4-实际的脚数)÷(4-2)。之后在应用中引导学生巩固、扩展这个模型,把“鸡”与“兔”换成乌龟和仙鹤等,变式为“龟鹤问题”、“坐船问题”、“植树问题”、“答题问题”等问题,沟通这些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的联系,使“鸡兔同笼”成为这些问题的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问题,不断促进模型的内化。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建模思想的培养,使数学建模成为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和方法。

以上是“鸡兔同笼”问题的各种解法中蕴含的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上述讨论中看出一种解法中可以蕴含不同的数学思想,而不同解法中可以蕴含同一种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我是中学生。

高中三角函数数学小论文

因为对于任意a∈r,都有在(a,a+π)内,f(x)与y=0有且只有两个交点又因为函数为三角函数,且在区间长度为π的区间内恒成立!所以π为该函数的一个周期!因为函数为f(x)=sin(wx)。所以w=2π/π=2

对数量积性质的新认识 【摘 要】:教学活动要遵循内在规律,只有当一切外在事实(知识)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被主体(学生)认识之后,这外在东西才会为主体真正占有,这种转化只有在参与实践中才能体会并重新构建、形成知识体系。我们的教材中的好多知识表面上是孤立的,若我们的的教师在引领学生认知这些内容的同时,有“意识”的揭示这种“知识链”,内化我们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水到渠成”!这不失为一种有效教学的好途径。【关键词】:数量积 向量 角度 距离作为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材的两个显著变化就是“向量和导数”的引入。其目的也很明确:为研究函数、空间图形,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即充分体现它们的工具性。但这种“工具性”,只有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用好,而要想用活,这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开发”新的认识,丰富知识网络,形成较完善的“认知模块”、“知识体系”。例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下B)》P33¬中,关于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有这样三条性质:(1) ,(2) ,(3) 。作为“工具性”,性质(2)(3)比较明显,会立即得到充分的应用。可是对于性质(1),当时,在上新授课时我总认为:这条性质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用处,有点像“房间里的摆设”——配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发现了她的奥妙之处:在后继的有关空间问题中的“三大角度”和“三大基本距离”的坐标法的研究中有着奇妙无穷的用途,并带来意想不到的“知识链”反应,极大地丰富了关于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这一运算的“认知模块”的内涵。本文便梳理和佐证这一认知,以飨读者。(一)性质的产生与内含已知向量 和轴l, 是l上与l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作点A在l上的射影 ,作点B在l上的射影 则 叫向量 在轴l上或在 方向上的正射影,简称射影。 可以证明得, (证明略,图如下所示。)此性质的内含理解有四点:①结果是一个数量(本身含正负号);②其正负号由向量 所成角的范围决定;③加上绝对值 便是一条线段长度(这里 刚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④可以推广为求一条线段在另一条直线上的正射影(此线段所在直线与已知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异面直线)。(二)性质的“知识链”对教材引进空间向量的“坐标法”来解决空间中“三大角”问题,我们的学生可以说是欣喜若狂啊,因为学生觉得这种方法好!可操作性强!(只要能建系,有坐标就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觉得这些结论不易理解,加上这些结论只能逐步形成和完善,靠死记硬背吧,今天记了明天又忘了!等到用时,仍是“生硬、呆板”,甚至张冠李戴。如何突破这一问题?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里,这一性质未能如愿地形成“知识链”。那么,这一性质是怎样与相关问题产生“对接或联系”的呢?(1)它是空间三大角(即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用向量法求解的“对接点”。1.1线线角 的求法的新认识:我们把这两条线赋予恰当的两个向量,问题就化归为两个向量的夹角(两个向量所成的角的范围为 ),即 ,我们能否加以重新认识这个公式呢?如图,,此时OB1可以看作是 与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的数量积 ,这就是由数量积这条性质滋生而成的;故此结论重新可以理解为: (这里刚好满足三角函数中余弦的定义:邻边比斜边)。1.2线面角 的求法的新认识: (其中 为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此结论重新可以理解为: ,此时OP又可以看作是 在 上的投影,即 与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的数量积 , ,故 (这里刚好满足三角函数中正弦的定义:对边比斜边)。1.3二面角的平面角 的求法的新认识: = (其中 是两二面角所在平面的各一个法向量)此结论重新可以理解为: (这里刚好满足三角函数中余弦的定义:邻边比斜边)。★三大角的统一理解: 、 、 、其从上述梳理完全可以看出其本质特征:这里的“空间角”的求法,完全与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的“正弦或余弦的定义”发生了对接——对边或邻边就是斜边的向量在此边向量上的投影,即斜边向量与对边或邻边方向上的单位向量的数量积,而理解与掌握这里的“空间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构图,学生完全可以达到“系统化”和“自主化”,因为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定义,他们太熟悉了!即将知识的“生长点”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那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2)它又是空间三大距离(即点线距、点面距、异面直线间距离)用向量法求解的“联系点”。空间中有七大距离(除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外)基本上可转化为点点距、点线距、点面距,而点线距和点面距又是重中之重!另外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高考考纲中明确要求: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或在坐标表示下的距离。因此对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的考查有着特殊的身份。教材按排中引进了向量法来解决距离问题,也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活力!不用作出(或找出)所求的距离了。2.1点面距求法的新认识: (其中 为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此结论重新可以理解为: ,即 在 上的投影,即 与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的数量积 。2.2点线距求法的新认识:1)新认识之一:如图,若存在有一条与l相交的直线时,就可以先求出由这两条相交直线确定的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点P到l的距离 。2)新认识之二:若不存在有一条与l相交的直线时,我们可以先取l上的一个向量 ,再利用 来解,即: ,而数量OB可以理解为 在l上的向量 的投影,也即为: 。2.3异面直线间距离求法的新认识: 从这几年的高考《考纲说明》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对异面直线间距离的考查本意不能太难,但若出现难一点的考题,命题者又能自圆其说的新情况。实际上,这种自圆其说法归根到底在于高考考纲中的说法: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或在坐标表示下的距离。那也就是说,在不要作出公垂线(也许学生作不出!)的情况下,也可以求出它们的距离的!那就是用向量法!如图所示:若直线l1与直线l2是两异面直线,求两异面直线的距离。 略解:在两直线上分别任取两点A、C、B、D,构造三个向量 ,记与两直线的公垂线共线的向量为 ,则由 ,得 ,则它们的距离就可以理解为: 在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即: 。 ★三大距离的统一理解: (点面距)、 (异面距)、 (点线距之一)、 且 (点线距之二)、其本质特征是:一个向量在其所求的距离所在直线的一个向量上的投影,也即数量积此性质的直接应用。由上述的剖析过程不难再看出:空间中的三大角与三大基本距离的计算,都隐藏于这个“特定”的数量积的性质之中,体现在这个公式结构的“统一美”之中,把问题的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而又不失自然!这给“立体几何” 中向量的工具性的体现,增色了几分美感与统一感!(三)性质的应用例1、(2005年山东省(理科)高考第20题)如图,已知长方体 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 垂直 于 , 为 的中点.(I)求异面直线 与 所成的角;(II)求平面 与平面 所成的二面角;(III)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解:在长方体 中,以 所在的直线为 轴,以 所在的直线为 轴, 所在的直线为 轴建立如图示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 可得 , ,又 平面 ,从而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又 , , ,从而易得 (I) 因为 所以 ,易知异面直线 所成的角为 (II) 易知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设 是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由 即 所以 即平面 与平面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锐角)为 (III)点 到平面 的距离,即 在平面 的法向量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所以距离 = 所以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例2、(2005年重庆(理科)高考第20题)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侧面BB1C1C,E为棱CC1上异于C、C1的一点,EA⊥EB1,已知AB= ,BB1=2,BC=1,∠BCC1= ,求:(Ⅰ)异面直线AB与EB1的距离;(Ⅱ)二面角A—EB1—A1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解:(I)以B为原点, 、 分别为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于BC=1,BB1=2,AB= ,∠BCC1=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有B(0,0,0),A(0,0, ),B1(0,2,0),A1(0,2, ) ,设 ; ,则 得, (令y=1),故 =1(II)由已知有 故二面角A—EB1—A1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为 。 。通过上述几个高考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立体几何中的几何法的“难在找(或作)所求的角度或距离”,通过这个数量积的性质的转化(方法的转化与知识之间的转化),其“难”渐渐地溶解于“转换与化归”之中及学生的细心地“计算”之中,从而也焕发了数量积这条性质的奥妙之处,也就更体现了“向量”这个工具在立体几何中应用的优越性、工具性。因为”程序化”的计算使我们的学生的“信心”倍增!同时让我们的学生也懂得了“知其所以然”,再也不用为记这一个“好结论”而烦恼了!参考文献:1、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出版社)2、《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数学》 (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们编著)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第二辑《课程改革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周宏主编)

第一页写作者信息(包括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等),第二页先写标题,再写摘要,关键词,然后是正文,结尾注明参考文献。

摘要】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 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 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 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 ——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我们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 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反思“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 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 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 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 尽快跟上 时代的步伐。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 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 不断的引起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 并从中得到启迪, 得到成长。一、教学观念上反思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懂得还不等于 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 ”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 ——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 “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 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 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 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 动态的教学过程中, 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 “适时” 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 “适度” 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 “适法”地针对不同 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二、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高,这种巨大的 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 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 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 于是在学习能 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 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 学习等等, 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 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 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三、教学中反思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 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 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 共同体” ,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 “教师讲 了什么并非不重要, 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 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 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 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 哪方面进行补充” ,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 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时应注意,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不等于思维活跃,是否存在为 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 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 张力。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 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 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 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有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 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 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 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还有,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 ,要引导学生 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四、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就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 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 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 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 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 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 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 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 其重要的因素。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 在: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2、不订计划,惯性运转;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 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不会听课,如像个 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顾听讲; 有的学生只当听老师讲故事时来精神等等; 5、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 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做不起;6、不懂不问,一知半解;7、不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 基本技能,而对那些偏、难、怪题感兴趣,好高骛远,影响基础学习;8、不重总结,轻视 复习。 对于我们面上中学,大部分是居于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 思想方法差, 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较低, 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意识能力更无须谈说。 上面所谈到的学生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习状态, 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 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 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 学习习惯。现“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实践 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误区: (1)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 的合作。 教师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 合作学习方式。(2) 合作人员搭配不合理,责任扩散和"搭车"现象时有发生, 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3)学生社交技能欠缺,之间缺乏沟通和 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结果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 生成了陪衬。(4)教师课前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也有教师在合作 学习中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把学生往教学框架里赶。(5)合作时间给予不足。在小组合作 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 ,不到 几分钟就叫“合作学习停止” 。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 刚开始。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 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下次开展合作活动学生也懒得配合了。(6) 表面上的“假 热闹” ,实际上“活而无序” 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 。 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指导作用 没有跟上,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 帮助。(7)评价体系没有跟上,三重三轻突出,小组合作名存实亡。小组代表或个别优等生 的发言多数一听就知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合作学习结果变为:重个体评 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 定期评价等。 我们应明确,合作学习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要避免“将所有的原料配料放入合作学习之盘” 教师 。 需关注学情,提前建立评价建体系,挖掘合作点,顺学而导,使学生掌握技能会合作,同时 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激活内因真正促发展。六、对习题、试卷评讲的反思 对习题、习题、试卷评讲不能停留于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而应当着眼于数学能力的 培养。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抓“通病”与典型错误,抓“通法”与典型 思路,加深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思想方法实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纠错、防 错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学识 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以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关于数学广角论文范文集

数学小论文一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数学小论文二 各门科学的数学化 数学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同其他科学一样,数学有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认识它的过去,就是为了了解它的现在和未来.近代数学的发展异常迅速,近30多年来,数学新的理论已经超过了18、19世纪的理论的总和.预计未来的数学成就每“翻一番”要不了10年.所以在认识了数学的过去以后,大致领略一下数学的现在和未来,是很有好处的. 现代数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各门科学都在经历着数学化的过程. 例如物理学,人们早就知道它与数学密不可分.在高等学校里,数学系的学生要学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学生要学高等数学,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 又如化学,要用数学来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温度等作为变量,用方程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通过方程的“稳定解”来研究化学反应.这里不仅要应用基础数学,而且要应用“前沿上的”、“发展中的”数学. 再如生物学方面,要研究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脉搏等周期性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用方程组表示出来,通过寻求方程组的“周期解”,研究这种解的出现和保持,来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现象.这说明近年来生物学已经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应用“发展中的”数学.这使得生物学获得了重大的成就. 谈到人口学,只用加减乘除是不够的.我们谈到人口增长,常说每年出生率多少,死亡率多少,那么是否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呢?不是的.事实上,人是不断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来的基数有关系;死亡也是这样.这种情况在现代数学中叫做“动态”的,它不能只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来处理,而要用复杂的“微分方程”来描述.研究这样的问题,离不开方程、数据、函数曲线、计算机等,最后才能说清楚每家只生一个孩子如何,只生两个孩子又如何等等. 还有水利方面,要考虑海上风暴、水源污染、港口设计等,也是用方程描述这些问题再把数据放进计算机,求出它们的解来,然后与实际观察的结果对比验证,进而为实际服务.这里要用到很高深的数学. 谈到考试,同学们往往认为这是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其实考试手段(口试、笔试等等)以及试卷本身也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现代的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就是通过效度、难度、区分度、信度等数量指标来检测考试的质量.只有质量合格的考试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 至于文艺、体育,也无一不用到数学.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的文艺大奖赛节目中看到,给一位演员计分时,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就剩下的分数计算平均分,作为这位演员的得分.从统计学来说,“最高分”、“最低分”的可信度最低,因此把它们去掉.这一切都包含着数学道理.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关肇直先生说:“数学的发明创造有种种,我认为至少有三种:一种是解决了经典的难题,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工作;一种是提出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其实在历史上起更大作用的、历史上著名的正是这种人;还有一种就是把原来的理论用在崭新的领域,这是从应用的角度有一个很大的发明创造.”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正是第三种发明创造.“这里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把数学和其他各门科学发展成综合科学的前程无限灿烂.” 正如华罗庚先生在1959年5月所说的,近100年来,数学发展突飞猛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来概括数学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科学越进步,应用数学的范围也就越大.一切科学研究在原则上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可以断言:只有现在还不会应用数学的部门,却绝对找不到原则上不能应用数学的领域. 数学小论文三 数学是什么 什么是数学?有人说:“数学,不就是数的学问吗?” 这样的说法可不对。因为数学不光研究“数”,也研究“形”,大家都很熟悉的三角形、正方形,也都是数学研究的对象。 历史上,关于什么是数学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数学就是关联;也有人说,数学就是逻辑,“逻辑是数学的青年时代,数学是逻辑的壮年时代。” 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学呢?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通过深刻分析数学的起源和本质,精辟地作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论断。恩格斯指出:“数学是数量的科学”,“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根据恩格斯的观点,较确切的说法就是: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纯粹数学,一类叫应用 数学。 纯粹数学也叫基础数学,专门研究数学本身的内部规律。中小学课本里介绍的代数、几何、微积分、概率论知识,都属于纯粹数学。纯粹数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以纯粹形式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例如研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至于它是梯形稻田的面积,还是梯形机械零件的面积,都无关紧要,大家关心的只是蕴含在这种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 应用数学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有人说,它是我们的全部知识中,凡是能用数学语言来表示的那一部分。应用数学着限于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纯粹数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桥梁。大家常说现在是信息社会,专门研究信息的“信息论”,就是应用数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 数学有3个最显著的特征。 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数学理论都算有非常抽象的形式,这种抽象是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形成的,所以大大超过了自然科学中的一般抽象,而且不仅概念是抽象的,连数学方法本身也是抽象的。例如,物理学家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论,而数学家则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定理,非得用逻辑推理和计算不可。现在,连数学中过去被认为是比较“直观”的几何学,也在朝着抽象的方向发展。根据公理化思想,几何图形不再是必须知道的内容,它是圆的也好,方的也好,都无关紧要,甚至用桌子、椅子和啤酒杯去代替点、线、面也未尝不可,只要它们满足结合关系、顺序关系、合同关系,具备有相容性、独立性和完备性,就能够构成一门几何学。 体系的严谨性是数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数学思维的正确性表现在逻辑的严谨性上。早在2000多年前,数学家就从几个最基本的结论出发,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丰富的几何学知识整理成一门严密系统的理论,它像一根精美的逻辑链条,每一个环节都衔接得丝丝入扣。所以,数学一直被誉为是“精确科学的典范”。 广泛的应用性也是数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20世纪里,随着应用数学分支的大量涌现,数学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科学部门。不仅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仍在广泛地享用数学的成果,连过去很少使用数学的生物学、语言学、历史学等等,也与数学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生物数学、数理经济学、数学心理学、数理语言学、数学历史学等边缘学科。 各门科学的“数学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

鸡兔同笼 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下面我给你分享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论文,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尝试法、假设法替换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性策略。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

一、问题引入,分配任务。(每人发一个信封,里面装有题卡和学具)

“有五元和二元两种面额的人民币一共10张,总计32元。两种人民币各有几张?”

二、合作探究,展现拔高。(抽一生上台一一替换,老师记录)

1.启发演示:/让学生先假设这10张全是二元的。于是动手拿出10张二元的(一共二十元,显然不合要求)//然后再一一替换,抽出1张二元的,换上1张五元的,就多了3元,变成了20+3=23元,///再抽出1张二元的,换上1张五元的,就又多了3元,变成了23+3=26////再抽出1张二元的,换上1张五元的,就又多了3元,变成了26+3=29/////再抽出1张二元的,换上1张五元的,就又多了3元,变成了29+3=32。

2.方法探究:32-20=12元,少12元正好换了4次,说明五元的有4张。5元换2元一张多了3元,12/3=4。换4张才能把少的12元换回。

同样方法演示全是5元的,再拿二元去替换也可以。

3.抽象算法(形成策略):

(32-2×10)/(5-2)=4张五元或(5×10-32)/(5-2)=6张二元。

三、类化巩固(自主练习)。

①出示问题2。“有五元和二元两种面额的人民币一共100张,总计365元,两种人民币各有几张?”

先由学生小组讨论,在抽生上台展示算法:

假设100张全是五元的,则一共有5×100=500元,多出了500-365=135元,拿多少个2元去换呢?一张2元换5元就少5-2=3元,135/3=45张2元。则5元有100-45=55张。

同样,假设100张全是二元的,则一共有2×100=200元,少了365-200=165元,拿多少个5元去换呢?一张5元换2元就多5-2=3元,165/3=55张5元。则2元有100-55=45张。

②自己出题,交换答案.

展示学生甲出的题:42人去划船,一共租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有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展示学生乙的分析过程:(提示:假设10条都租小船。10*3=30人,42-30=12人没坐上,则用大船替换,一只大船换一只小船就多5-3=2人,12/2=6只大船刚好换完。小船为:10-6=4只)或(5×10-42=8,8/(5-3)=4只小船)

四、归纳提高:

解决问题的策略:①制定解题计划,假设与替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假设满足了第一个条件入手) ②猜想与尝试.(在想的基础上去试一试)③反推.(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五、知识拓展。

其实我们刚才研究的这类题,早在古代,就有很多的数学家也做了研究,你瞧。幻灯出示。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算术《孙子算经》中著名的数学问题,其内容是:“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六、 解决生活问题(达标测试):

1.必作题: ①我班派12名同学植树,男同学每人栽了3棵数,女同学每人载了两棵数,一共栽了32棵树,问男女同学各几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②小明买了6角和8角的邮票共花5元,分别买了多少张?

2.选作题:

①有5元和2元的人民币100张,总计290元,各有几张2元,5元的?

②2个大盒,5个小盒装球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问大盒和小盒各装几个?

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首先,我由问题引入,采用的是独学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启发演示中抽一生上台一一替换,其余学生拿出信封里的演示币来换,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张数没变,钱多少变了).这一过程体现了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明白,也体现了高效课堂的途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我让学生当小老师,自己出题,交换答案,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发展,满足不同需要。

在布置作业环节,我采取必作和选作,旨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题的设计紧密结合实际,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解决问题,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不再孤立,不再陌生。

本堂课我力求做到了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随着教学形式的发展,打造高效课堂,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已势在必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1.培养好的学习习惯。2.掌握高效学习方法:①预习。采用有效的预习方法。边预习边作好笔记,动笔练一练,做一做。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不懂的作上记号,以便记忆和探讨。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认真听。②有效的复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及时复习。分步记忆法:学习后的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半月后,分步进行。阶段系统复习――从时间上有周复习,期中复习,期习等。可以先回忆再看书,先看题后做题,先复习后笔记。③学习中要举一反三。不要满足于也有答案,数学题,可用分步,就能用综合,用了方程,看算术是否更简单。④学会梳理知识点。

在“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我国古代《孙子算经》的简单介绍附加到教学过程中,意图在于体现数学的历史发展,向学生渗透数学历史中的文化因素。这种想法固然好,但这种“附加”式的介绍对于实现这样的目的很难有实质性的作用。为了变“附加”为“融入”,让数学史中的知识与文化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教师就需要对数学史的相关内容做较为广泛、深入的了解。

“鸡兔同笼”问题在我国古代可以说源远流长,从问题的叙述到问题的算法都经历了不同形式的变化,了解这些内容对于课程内容的编制和教学设计会有所裨益。

一、 《孙子算经》中的“雉兔同笼”

“鸡兔同笼”问题始见于公元3~4世纪的《孙子算经》,该书作者不详。从清代的《子部集成?科学技术?数理化学?孙子算经?孙子算经(宋刻本)?卷下》中看,“鸡兔同笼”问题的叙述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1](见图1)

其中的“雉”是“野鸡”的意思,“几何”是“多少”的意思。用现在的语言可以把这个问题叙述为:“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中,总头数为35,总足数为94。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孙子算经》中对这个问题的解法分为如下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上置三十五头,下置九十四足

我国古代是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所谓“算筹”就是用于计算的小棒,是古人用于计算的一种工具。这里所说的“上置三十五头,下置九十四足”,就是把题目中的头数“35”和足数“94”用小棒分别摆在上面的位置(上位)和下面的位置(下位)。(见图2)

古人用算筹表示数时,摆放方式分纵式和横式两种。通常用纵向小棒摆放个位数字,横向小棒摆放十位数字,以后依次纵横交替摆放。比如“35”就摆放成如图3形式。

如果横向摆放的数大于5,就用纵向小棒代表5,比如图2中的“”就表示5+4=9。

第二步:半其足得四十七

意思是求出下位总足数94的一半等于47。图2就变成了图4的形式。

图4中“”上面的横向小棒表示“5”,下面两条纵向小棒表示“2”,因此“”表示5+2=7。

第三步:上三除下三,上五除下五

这里的“除”是“除去”或“减少”的意思,“上三除下三”就是“从下位四十七中除去与上位相同的三十”,“上五除下五”就是“从下位四十七中除去与上位相同的五”。(见图5)

用现在的语言说,就是从47中减去35为12,得到兔子的只数。这一过程在《孙子算经》的“术”中叫做“以少减多再命之”(见图1),意思是以少减多之后,下位“总足数”的含义发生了改变,需要重新命名,也就是把“总足数”重新命名为“兔头数”。(见图5)

第四步:下有一除上一,下有二除上二即得

与前面类似,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总只数35减去兔只数12就得到鸡的只数了。上位的“总头数”需要重新命名为“鸡头数”。(见图6)

以上算法的合理性并不难理解。总足数94取半成为47,此时相当于所有鸡都成为了金鸡独立的“独足鸡”,所有兔都站立起来成为了“双足兔”。此时每只鸡的头数和足数都是1,每只兔的头数是1,足数是2,所以用47减去总头数35就得到兔的只数是12。最后用总头数35减去12就得到鸡的只数。《孙子算经》中把这一算法概括为:“上置头,下置足,半其足,以头除足,以足除头即得。”不妨称此方法为“半足法”,右上的表格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现这一过程。

二、 《算法统宗》中的“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问题后来又收录于明代程大位(1533年~1606年)所著《算法统宗》第八卷的“少广章”。[2](见图7)

其中对问题的叙述把“雉”改为了“鸡”,因此“鸡兔同笼”的说法沿用至今。《算法统宗》中对问题给出了两种算法,这两种算法与《孙子算经》中的算法是不一样的,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假设法”。第一种算法的过程为:

第一步:“置总头倍之得七十”,意思是将总头数35加倍,也就是乘2,得到70。

第二步:“与总足内减七十余二四”,也就是从总足数94中减去70得到24。

第三步:“折半得一十二是兔”,将24折半(也就是24除以2),得到12,这就是兔的只数。

第四步:“以四足乘之得四十八足”,用每只兔的足数4乘12,得到兔的总足数48。

第五步:“总足减之余四十六足为鸡足”,用总足数94减去兔的总足数48得到46,就是鸡的总足数。

第六步:“折半得二十三”,将鸡的总足数46折半(46除以2),就得到鸡的只数为23。

另外一个算法是先求鸡的只数,与前面先求兔只数的程序基本相同,这一算法可以用下面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算法统宗》中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两个算法,在书中概括为两句话:“倍头减足折半是兔”和“四头减足折半是鸡”(见图7)。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把求兔只数的过程分为了倍头、减足和折半三个步骤,“倍头”就是把总头数35加倍变成70;“减足”是用总头数94减去70得到24;“减半”就是取24的一半得到兔子的只数为12。这个过程写成如今的算式就是:

(94-35×2)÷2=12(只)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把求鸡只数的过程分为了四头、减足和折半三个步骤,“四头”就是用4乘总头数35得到140;“减足”是用140减去总足数94得到46;与求兔只数的过程类似,“折半”就是取46的一半得到鸡的只数23。写成算式就是:

(35×4-94)÷2=23(只)

这样的过程显然与《孙子算经》中的“半足法”不同,半足法首先将总足数减半。这里的第一步是用每只鸡或兔的足数(2或4)去乘总头数,因此不妨把这个方法叫做“倍头法”。不难发现,“倍头法”背后的道理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假设法”。

《算法统宗》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出现于该书第八卷中,实际上在之前的第五卷中就已经出现了与“鸡兔同笼”问题数量关系类似的“米麦问题”:“今有米麦五百石,共价银四百零五两七钱,只云米每石价八钱六分,麦每石价七钱二分五厘。问米麦各若干。”

【摘 要】中国传统数学名题是在时间长河里洗练出来的具有经典意义的数学问题,它具有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背景文化。文章主要研究了中国传统数学名题―鸡兔同笼问题及其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使大家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与价值观等方面得以提升,增强数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鸡兔同笼;解题思路;求解方法;数学思想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解题思路:先假设它们全是鸡,于是根据鸡兔的总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1只兔,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兔。概括起来,解鸡兔同笼题的基本关系式是:兔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类似地,也可以假设全是兔子。

解:假设全是鸡:2×35=70(只) 比总脚数少的:94-70=24 (只) 它们腿的差:4-2=2(条) 24÷2=12 (只) ――兔35-12=23(只)――鸡

方程:

解: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 4x+2(35-x)=94 4x+70-2x=94 2x=24 x=12 35-x=35-12=23

答:兔有12只,鸡有23只。

我们也可以采用列方程的办法:设兔子的数量为X,鸡的数量为Y 那么:X+Y=35那么4X+2Y=94 这个算方程解出后得: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用假设法来解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给出如下几种求解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公式;

解法1:(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 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解法2:(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3: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4:兔的只数=总脚数÷2―总头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5(方程):X=(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X=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6(方程):X=:(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X=鸡的只数) 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解法7 鸡的只数=(4×鸡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 兔的只数=鸡兔总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8 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只数)÷2 鸡的只数=鸡兔总只数-兔总只数

解法9 总腿数/2-总头数=兔只数 总只数-兔只数=鸡的只数

“鸡兔同笼”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化归思想

化归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化归是指将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我们常常用到的如化未知为已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都是这一思想方法的运用。“鸡兔同笼”原题中的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根据化繁为简的思想,先安排数据较小的问题,如“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7个头,从下面数,有18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以下均以此题为例)待学生探索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应用于解决《孙子算经》中数据较大的原题,学生将易如反掌。“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变式,比如“龟鹤问题”、“坐船问题”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化归,归结为“鸡兔同笼”问题,再进一步求解,使学生感受“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化归法”在解题中的魅力。

二、假设思想

假设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假设法是先假定一种情况或结果,然后通过推导、验证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运用假设法,往往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使解题另辟蹊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用假设法解答上题有多种思路,可以先假设全部都是鸡或全部都是兔,再计算实际与假设情况下总脚数之差,最后推理出鸡和兔的只数。比如假设7只都是鸡,那么兔有(18-7×2)÷(4-2)=2(只),鸡有7-2=5(只)。运用假设法解题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上述的“画图法”,学生会在直观操作活动中通过数形结合而建立思维的表象,再进一步抽象,这样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假设法”,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抬脚法”,其中也应用了“假设法”。

三、方程思想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通过把生活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一个等式,这就是方程思想的由来。在“鸡兔同笼”的问题中,可以设鸡或兔中任意一种有X只,然后根据鸡、兔的只数与脚的总只数的关系列方程来解答。例如设兔有X只,则鸡有(7-X)只,可列方程:4X+2(7-X)=18,解得X=2,于是鸡有:7-2=5(只)。方程解法思路比较简单,且具有一般性,教学中要突出方程解法的优越性,不断渗透方程思想。

四、建模思想

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与其学数学,不如学习数学化。在小学阶段,就是把数学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图形或模式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在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概括提炼出解题模型:兔数=(实际的脚数-鸡兔总数×2)÷(4-2),鸡数=(鸡兔总数×4-实际的脚数)÷(4-2)。之后在应用中引导学生巩固、扩展这个模型,把“鸡”与“兔”换成乌龟和仙鹤等,变式为“龟鹤问题”、“坐船问题”、“植树问题”、“答题问题”等问题,沟通这些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的联系,使“鸡兔同笼”成为这些问题的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问题,不断促进模型的内化。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建模思想的培养,使数学建模成为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和方法。

以上是“鸡兔同笼”问题的各种解法中蕴含的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上述讨论中看出一种解法中可以蕴含不同的数学思想,而不同解法中可以蕴含同一种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可以用移动循环节的过程来推导,也可以用无限递缩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 算得到。下面我们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来推导。 (一)化纯循环小数为分数 大家都知道:一个有限小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那么,一个纯循环小数可以化成 分母是怎样的分数呢?我们先从简单的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开始。如:@①、@②……化成分数时 ,它们的分母可以写成几呢? 想一想:可能是10吗?不可能。因为1/10=〈@①,3/10=〉@②;可能是8吗?不可能。 因为1/ 8=〉@①,3/8=〉@②;那么,可能是几呢?因为1/10〈@①〈1/8,3/10〈@②〈3/8,所以分 母可能是9。 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1/9=1÷9=……=@①;3/9=1/3=1÷3=……= @②。 计算结果说明我们的猜想是对的。那么,所有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9的分数吗 ?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猜想, 把@③、@④化成分数后再验证一下。 @③=4/9 验证:4/9=4÷9=…… @④=6/9=2/3 验证:2/3=2÷3=…… 经过上面的猜想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用一个 循环节组成的数作分子,用9 作分母;然后,能约分的再约分。 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怎样化成分数呢?如:@⑤、@⑥……化成分数时,它们的分母又可以写 成多少呢? 想一想:可能是100吗?不可能。因为12/100=〈@⑤,13/100=〈@⑥。可能是98吗?不可能。 因为12/98≈〉@⑤,13/98≈〉@⑥;可能是多少呢?因为12/100〈@⑤〈12/98,13/100〈@⑥ 〈13/98,所以分母可能是99。是否正确,还需验证一下。 12/99=12÷99=……=@⑤; 13/99=13÷99=……=@⑥。 验证结果说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所有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99的分 数吗?让我们再运用猜想的方法,把@⑦、@⑧化成分数后,验算一下。 @⑦=15/99=5/33,验算:5/33=5÷33=…… @⑧=18/99=2/11,验算:2/11=2÷11=…… 经过这次猜想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用一个循 环节组成的数作分子,用99作分母;然后,能约分的再约分。 现在,你能推断出循环节是三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吗? 因为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用9作分母, 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时,用99作分母,所以循环节是三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我们猜想是用999作分母, 分子也是一个 循环节组成的数。让我们再来验证一下,如果这个猜想也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依次推下去了。 附图{图} 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照此推下去,循环节是四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就要用 9999作分母了。实践证明也是正确的。所以,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是: 用9、99、999……这样的数作分母,9 的个数与循环节的位数相同;用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作分子;最 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化混循环小数为分数 我们已经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研究过怎样化纯循环小数为分数,再用这种方法研究一下怎样化混循环小数 为分数。 还是先从较简单的数入手,如: 附图{图} ……这样循环节只有一位数字的混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分子、分母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这样想:一个混循环小数有循环部分,还有不循环部分,能否将它改写成一个纯循环小数与一个有限小数 的和,然后再化成分数呢?让我们试试看。 附图{图} 观察以上过程,你能看出循环节只有一位数字的混循环小数化成的分数有什么特点吗?很容易看出:它们 的分母都是由一个9与几个0组成的数。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0 的个数恰好与不循环部分的数字个数相同。它 们的分子有什么特点呢?不难看出:它们的分子都比不循环部分与第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要小。到底小多少 呢?让我们算一算: (1)21-19=2 (2)543-489=54 (3)696-627=69 细心观察不难看出:分子恰好是一个比不循环部分与第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少一个由不循环部分的数字 所组成的数。这个规律具有普遍性吗?让我们运用以上的规律把 附图{图} 化成分数,验证一下它的正确性。 附图{图} 验证:352/1125=352÷1125=…… 验证的结果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混循环小数化成的分数,分子、分母是否也有这样 的规律呢?分子是由一个比小数的不循环部分与第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少一个不循环部分的数字所组成的数 ;分母是由9和0组成的数,0 的个数与不循环部分的数字个数相同,9的个数与一个循环节的数字个数相同。 让我们按照猜想的方法试把 附图{图} 化成分数,然后再验证一下。 附图{图} 实践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循环节是三位数、四位数……的混循环小数是否也能按照这样的 方法化分数呢?让我们把 附图{图} 化成分数后,再验证一下 附图{图} 验证的结果也是正确的,说明我们的猜想可能是正确的。这个方法也确实是正确的。当然,我们在运用猜 想验证的方法时,并不一定每次的猜想都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然后再验证 ,直至正确为止。 猜想验证的方法是人类探索未知的一种重要方法,很多科学规律的发现,都是先有猜想,而后被不断的验 证、再猜想、再验证才被认识。猜想验证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应在向学生讲解具体知识的同时 ,也要求他们从小就学习运用这种思想方法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千米),=(千米),×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和45×=(千米),=(千米),×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数学广角搭配评课是一种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它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学生学习状态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以客观、科学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优点:1、能够全面评价教学效果,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学生学习状态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从而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2、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改进。3、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缺点:1、评价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评价结果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评价的准确性。3、评价结果可能会受到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学习状态的影响,从而影响评价的准确性。

有关数学广角论文开题报告

根据《标准》的要求,在教材中编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过程费时低效,对教材把握不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和发展,学生学习困难以及“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也更加突出。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使数学教师感觉困惑,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教师面对并希望解决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改变与困惑,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以及教育理论、结合教学案例,构建出操作性强的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策略。一、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1)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2)信息化、数字化、市场经济等时代的要求。数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伴随着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学及其应用得到了极大发展,渗透到了各个科学领域。学生必须学会数学及其应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标准》中对解决2解决明确提出下面四个目标: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三、解决问题和应用题的比较1.解决问题与应用题概念的区别。应用题的概念: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叫做应用题。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题材封闭,给学生提供整理好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剥夺了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数学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感到只是在做题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呈现形式单调,几乎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分析数量关系时,用成人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以至思路狭窄、单一。解决问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只是安排大量的模仿练习,用反复操练强化教材中的解题思路。而现在的解决问题其题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图画、对话、表格等形式呈现现实的生活场景。有些题目还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从现实场景中收集、整合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再用自己的策略去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解决问题与应用题的内容和结构的异同。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把解决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领域,而是在教学目标中把解决问题独立提出来,因此,实验教科书没有把解决问题独立编排成单元,而是在各种知识的应用上进行研究。而在通用教科书中,应用题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编排的。 应用题教学把应用题归成类,集中一类问题进行思考,强调速度和技巧;而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换句话说就是在一种新的情境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问题更具挑战性,可能一个问题跟着一个问题。(1)教学内容安排应用题教学内容的编排是采用独立式,教学目标中把应用题独立提出来。由于繁杂的应用题分类体系将各种题型编排成一个相对应的数量关系式,学生的解题过程就成为简单化的解题过程。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编排则采用分散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问题多样,答案不唯一。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见解和创造性,以便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2)问题呈现方式应用题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吸引不大,特别是低段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而解决问题具有开放性。主要有纯图片、半文字半图片、纯文字的。信息内容以关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贴近学生的现实,信息趋于多样化和开放性。让学生主动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更好的激起学生兴趣和探索热情。(3)学生培养目标应用题教学时多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教学中心就是分析数量关系间存在的唯一的运算关系,把找到“解题方法”为目标。而解决问题教学时则没有现成的类型和解法套用,需要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探索和实践来解决,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3.实验教科书“解决问题”的编排有新的突破:一是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例如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材首先呈现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情境图。主题图画的是3个小朋友在画画,每人身边都有一盒彩笔,由此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已知一盒彩笔是12枝,那么3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枝?由小精灵提出: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枝,然后要求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试做,再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最后在全班汇报各小组的代表算法,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设计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感受、理解乘法的实际含义,其好处:(1)、能调动学生学习计算的积极性。因为学习计算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有利于探索计算方法。因为现实的情境是学生熟悉的能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能激活已有知识。(3)、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因为经常联系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学生能感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二是与发展数学思考密切结合。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现象的过程。例如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教材呈现了一幅奶牛专业户情境图,反映一周的产奶量220。5千克,既与3头奶牛有关系,也与一周(7天)产奶时间有关系的数学问题,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二是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决定,教科书只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提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并要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帮助学生学习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描述解题思路。三是例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直接告诉已知数量,题中“7天”这个条件通过“上周”这个词隐藏了起来,给学生分析题意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对学生来说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三是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例如三年级上册p112页实践活动《数学广角》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些数学实践活动情境,重在向学生渗透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是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在教学中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也不必跟学生解释。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这样编排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四、为了更好地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深刻理解,下面特提出几个观点: 什么都可以代替,唯有思维不能替代。 错误是一种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进步。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成了人生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的有问题。”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所处地位迥然不同。 昔日应用题教学与今天解决问题教学不仅仅是名称上的不同。从教材的呈现方式到教学目标,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到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应用题教学与计算教学相结合后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计算、估算等有机的整合到一起,这也给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传统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扬弃,学会选择。 探究性学习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学生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习惯于找标准答案,习惯于勤加练习、考出高分。而轻视了自我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的合理运用,扼制了自己解决能力的发展。 现实生活中包含着许多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我们的教学应该挖掘这些素材。只有当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是有价值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对于“应用题”更名为“解决问题”,主要是让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不要被原有的应用题所束缚,换成新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好的反映小学数学课程所应该追求的目标,所以就改为解决问题。国际上通常叫problem solving就是问题解决。按照我们国家的思维的习惯或者表达的方式,我们把它界定到解决问题。五.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已成为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数学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研究数学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设计如下:1、创设情境,收集信息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汇报也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2、小组协作,探究问题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3、交流评价,解决问题交流评价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组织学生进行有成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理清思路后,让学生独立选择算法。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归纳整理算法。最后通过集体交流,明确算法。4、巩固方法,拓展思维学生掌握了方法,还要不断练习,在应用中深化理解。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以达到巩固应用的目的。也安排一些发展性习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六、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1、注重学生收集信息从解决问题的步骤来看,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必要的信息。教师需要注意的三种情况:一是题中的信息比较分散,应指导学生多次看图,将能知道的信息尽量找到;二是题中信息比较隐蔽时,容易忽略,这时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三是信息的数量较多,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不同的,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那就是要能组合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只有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有时是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并给学生提供了机会,但学生却不提不出来,要么提出的问题都一样。因此,为学生营造大胆提出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探索的冲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策略的形成。4、关注学生评价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恰当地评价学生的想法,注意激励学生外,还要组织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积极有效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自己对问题的明确见解。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经历的解题活动有正确的分析。在遇到困难时,能正视困难,不轻易放弃;在顺利的情况下,能保持谨慎的态度,善于发现被自己忽略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束之后,还应完整地回顾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反思自己的结果是否合理,还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渐内化为成熟的解题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能够解决基本的、常规的数学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解决开放题等有挑战性的非常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寻解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好数学,最终达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技能共同进步的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研究“问题解决”的相关策略,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以前,教师认为做题就是解决问题,而新课程强调的是: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解决问题”过程是学生的一种“再发现” ,“再创造” 。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鸡兔同笼 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下面我给你分享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论文,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尝试法、假设法替换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性策略。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

一、问题引入,分配任务。(每人发一个信封,里面装有题卡和学具)

“有五元和二元两种面额的人民币一共10张,总计32元。两种人民币各有几张?”

二、合作探究,展现拔高。(抽一生上台一一替换,老师记录)

1.启发演示:/让学生先假设这10张全是二元的。于是动手拿出10张二元的(一共二十元,显然不合要求)//然后再一一替换,抽出1张二元的,换上1张五元的,就多了3元,变成了20+3=23元,///再抽出1张二元的,换上1张五元的,就又多了3元,变成了23+3=26////再抽出1张二元的,换上1张五元的,就又多了3元,变成了26+3=29/////再抽出1张二元的,换上1张五元的,就又多了3元,变成了29+3=32。

2.方法探究:32-20=12元,少12元正好换了4次,说明五元的有4张。5元换2元一张多了3元,12/3=4。换4张才能把少的12元换回。

同样方法演示全是5元的,再拿二元去替换也可以。

3.抽象算法(形成策略):

(32-2×10)/(5-2)=4张五元或(5×10-32)/(5-2)=6张二元。

三、类化巩固(自主练习)。

①出示问题2。“有五元和二元两种面额的人民币一共100张,总计365元,两种人民币各有几张?”

先由学生小组讨论,在抽生上台展示算法:

假设100张全是五元的,则一共有5×100=500元,多出了500-365=135元,拿多少个2元去换呢?一张2元换5元就少5-2=3元,135/3=45张2元。则5元有100-45=55张。

同样,假设100张全是二元的,则一共有2×100=200元,少了365-200=165元,拿多少个5元去换呢?一张5元换2元就多5-2=3元,165/3=55张5元。则2元有100-55=45张。

②自己出题,交换答案.

展示学生甲出的题:42人去划船,一共租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有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展示学生乙的分析过程:(提示:假设10条都租小船。10*3=30人,42-30=12人没坐上,则用大船替换,一只大船换一只小船就多5-3=2人,12/2=6只大船刚好换完。小船为:10-6=4只)或(5×10-42=8,8/(5-3)=4只小船)

四、归纳提高:

解决问题的策略:①制定解题计划,假设与替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假设满足了第一个条件入手) ②猜想与尝试.(在想的基础上去试一试)③反推.(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五、知识拓展。

其实我们刚才研究的这类题,早在古代,就有很多的数学家也做了研究,你瞧。幻灯出示。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算术《孙子算经》中著名的数学问题,其内容是:“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六、 解决生活问题(达标测试):

1.必作题: ①我班派12名同学植树,男同学每人栽了3棵数,女同学每人载了两棵数,一共栽了32棵树,问男女同学各几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②小明买了6角和8角的邮票共花5元,分别买了多少张?

2.选作题:

①有5元和2元的人民币100张,总计290元,各有几张2元,5元的?

②2个大盒,5个小盒装球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问大盒和小盒各装几个?

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首先,我由问题引入,采用的是独学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启发演示中抽一生上台一一替换,其余学生拿出信封里的演示币来换,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张数没变,钱多少变了).这一过程体现了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明白,也体现了高效课堂的途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我让学生当小老师,自己出题,交换答案,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发展,满足不同需要。

在布置作业环节,我采取必作和选作,旨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题的设计紧密结合实际,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解决问题,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不再孤立,不再陌生。

本堂课我力求做到了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随着教学形式的发展,打造高效课堂,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已势在必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1.培养好的学习习惯。2.掌握高效学习方法:①预习。采用有效的预习方法。边预习边作好笔记,动笔练一练,做一做。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不懂的作上记号,以便记忆和探讨。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认真听。②有效的复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及时复习。分步记忆法:学习后的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半月后,分步进行。阶段系统复习――从时间上有周复习,期中复习,期习等。可以先回忆再看书,先看题后做题,先复习后笔记。③学习中要举一反三。不要满足于也有答案,数学题,可用分步,就能用综合,用了方程,看算术是否更简单。④学会梳理知识点。

在“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我国古代《孙子算经》的简单介绍附加到教学过程中,意图在于体现数学的历史发展,向学生渗透数学历史中的文化因素。这种想法固然好,但这种“附加”式的介绍对于实现这样的目的很难有实质性的作用。为了变“附加”为“融入”,让数学史中的知识与文化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教师就需要对数学史的相关内容做较为广泛、深入的了解。

“鸡兔同笼”问题在我国古代可以说源远流长,从问题的叙述到问题的算法都经历了不同形式的变化,了解这些内容对于课程内容的编制和教学设计会有所裨益。

一、 《孙子算经》中的“雉兔同笼”

“鸡兔同笼”问题始见于公元3~4世纪的《孙子算经》,该书作者不详。从清代的《子部集成?科学技术?数理化学?孙子算经?孙子算经(宋刻本)?卷下》中看,“鸡兔同笼”问题的叙述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1](见图1)

其中的“雉”是“野鸡”的意思,“几何”是“多少”的意思。用现在的语言可以把这个问题叙述为:“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中,总头数为35,总足数为94。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孙子算经》中对这个问题的解法分为如下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上置三十五头,下置九十四足

我国古代是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所谓“算筹”就是用于计算的小棒,是古人用于计算的一种工具。这里所说的“上置三十五头,下置九十四足”,就是把题目中的头数“35”和足数“94”用小棒分别摆在上面的位置(上位)和下面的位置(下位)。(见图2)

古人用算筹表示数时,摆放方式分纵式和横式两种。通常用纵向小棒摆放个位数字,横向小棒摆放十位数字,以后依次纵横交替摆放。比如“35”就摆放成如图3形式。

如果横向摆放的数大于5,就用纵向小棒代表5,比如图2中的“”就表示5+4=9。

第二步:半其足得四十七

意思是求出下位总足数94的一半等于47。图2就变成了图4的形式。

图4中“”上面的横向小棒表示“5”,下面两条纵向小棒表示“2”,因此“”表示5+2=7。

第三步:上三除下三,上五除下五

这里的“除”是“除去”或“减少”的意思,“上三除下三”就是“从下位四十七中除去与上位相同的三十”,“上五除下五”就是“从下位四十七中除去与上位相同的五”。(见图5)

用现在的语言说,就是从47中减去35为12,得到兔子的只数。这一过程在《孙子算经》的“术”中叫做“以少减多再命之”(见图1),意思是以少减多之后,下位“总足数”的含义发生了改变,需要重新命名,也就是把“总足数”重新命名为“兔头数”。(见图5)

第四步:下有一除上一,下有二除上二即得

与前面类似,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总只数35减去兔只数12就得到鸡的只数了。上位的“总头数”需要重新命名为“鸡头数”。(见图6)

以上算法的合理性并不难理解。总足数94取半成为47,此时相当于所有鸡都成为了金鸡独立的“独足鸡”,所有兔都站立起来成为了“双足兔”。此时每只鸡的头数和足数都是1,每只兔的头数是1,足数是2,所以用47减去总头数35就得到兔的只数是12。最后用总头数35减去12就得到鸡的只数。《孙子算经》中把这一算法概括为:“上置头,下置足,半其足,以头除足,以足除头即得。”不妨称此方法为“半足法”,右上的表格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现这一过程。

二、 《算法统宗》中的“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问题后来又收录于明代程大位(1533年~1606年)所著《算法统宗》第八卷的“少广章”。[2](见图7)

其中对问题的叙述把“雉”改为了“鸡”,因此“鸡兔同笼”的说法沿用至今。《算法统宗》中对问题给出了两种算法,这两种算法与《孙子算经》中的算法是不一样的,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假设法”。第一种算法的过程为:

第一步:“置总头倍之得七十”,意思是将总头数35加倍,也就是乘2,得到70。

第二步:“与总足内减七十余二四”,也就是从总足数94中减去70得到24。

第三步:“折半得一十二是兔”,将24折半(也就是24除以2),得到12,这就是兔的只数。

第四步:“以四足乘之得四十八足”,用每只兔的足数4乘12,得到兔的总足数48。

第五步:“总足减之余四十六足为鸡足”,用总足数94减去兔的总足数48得到46,就是鸡的总足数。

第六步:“折半得二十三”,将鸡的总足数46折半(46除以2),就得到鸡的只数为23。

另外一个算法是先求鸡的只数,与前面先求兔只数的程序基本相同,这一算法可以用下面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算法统宗》中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两个算法,在书中概括为两句话:“倍头减足折半是兔”和“四头减足折半是鸡”(见图7)。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把求兔只数的过程分为了倍头、减足和折半三个步骤,“倍头”就是把总头数35加倍变成70;“减足”是用总头数94减去70得到24;“减半”就是取24的一半得到兔子的只数为12。这个过程写成如今的算式就是:

(94-35×2)÷2=12(只)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把求鸡只数的过程分为了四头、减足和折半三个步骤,“四头”就是用4乘总头数35得到140;“减足”是用140减去总足数94得到46;与求兔只数的过程类似,“折半”就是取46的一半得到鸡的只数23。写成算式就是:

(35×4-94)÷2=23(只)

这样的过程显然与《孙子算经》中的“半足法”不同,半足法首先将总足数减半。这里的第一步是用每只鸡或兔的足数(2或4)去乘总头数,因此不妨把这个方法叫做“倍头法”。不难发现,“倍头法”背后的道理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假设法”。

《算法统宗》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出现于该书第八卷中,实际上在之前的第五卷中就已经出现了与“鸡兔同笼”问题数量关系类似的“米麦问题”:“今有米麦五百石,共价银四百零五两七钱,只云米每石价八钱六分,麦每石价七钱二分五厘。问米麦各若干。”

【摘 要】中国传统数学名题是在时间长河里洗练出来的具有经典意义的数学问题,它具有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背景文化。文章主要研究了中国传统数学名题―鸡兔同笼问题及其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使大家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与价值观等方面得以提升,增强数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鸡兔同笼;解题思路;求解方法;数学思想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解题思路:先假设它们全是鸡,于是根据鸡兔的总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1只兔,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兔。概括起来,解鸡兔同笼题的基本关系式是:兔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类似地,也可以假设全是兔子。

解:假设全是鸡:2×35=70(只) 比总脚数少的:94-70=24 (只) 它们腿的差:4-2=2(条) 24÷2=12 (只) ――兔35-12=23(只)――鸡

方程:

解: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 4x+2(35-x)=94 4x+70-2x=94 2x=24 x=12 35-x=35-12=23

答:兔有12只,鸡有23只。

我们也可以采用列方程的办法:设兔子的数量为X,鸡的数量为Y 那么:X+Y=35那么4X+2Y=94 这个算方程解出后得: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用假设法来解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给出如下几种求解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公式;

解法1:(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 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解法2:(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3: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4:兔的只数=总脚数÷2―总头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5(方程):X=(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X=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6(方程):X=:(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X=鸡的只数) 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解法7 鸡的只数=(4×鸡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 兔的只数=鸡兔总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8 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只数)÷2 鸡的只数=鸡兔总只数-兔总只数

解法9 总腿数/2-总头数=兔只数 总只数-兔只数=鸡的只数

“鸡兔同笼”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化归思想

化归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化归是指将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我们常常用到的如化未知为已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都是这一思想方法的运用。“鸡兔同笼”原题中的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根据化繁为简的思想,先安排数据较小的问题,如“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7个头,从下面数,有18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以下均以此题为例)待学生探索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应用于解决《孙子算经》中数据较大的原题,学生将易如反掌。“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变式,比如“龟鹤问题”、“坐船问题”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化归,归结为“鸡兔同笼”问题,再进一步求解,使学生感受“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化归法”在解题中的魅力。

二、假设思想

假设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假设法是先假定一种情况或结果,然后通过推导、验证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运用假设法,往往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使解题另辟蹊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用假设法解答上题有多种思路,可以先假设全部都是鸡或全部都是兔,再计算实际与假设情况下总脚数之差,最后推理出鸡和兔的只数。比如假设7只都是鸡,那么兔有(18-7×2)÷(4-2)=2(只),鸡有7-2=5(只)。运用假设法解题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上述的“画图法”,学生会在直观操作活动中通过数形结合而建立思维的表象,再进一步抽象,这样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假设法”,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抬脚法”,其中也应用了“假设法”。

三、方程思想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通过把生活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一个等式,这就是方程思想的由来。在“鸡兔同笼”的问题中,可以设鸡或兔中任意一种有X只,然后根据鸡、兔的只数与脚的总只数的关系列方程来解答。例如设兔有X只,则鸡有(7-X)只,可列方程:4X+2(7-X)=18,解得X=2,于是鸡有:7-2=5(只)。方程解法思路比较简单,且具有一般性,教学中要突出方程解法的优越性,不断渗透方程思想。

四、建模思想

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与其学数学,不如学习数学化。在小学阶段,就是把数学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图形或模式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在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概括提炼出解题模型:兔数=(实际的脚数-鸡兔总数×2)÷(4-2),鸡数=(鸡兔总数×4-实际的脚数)÷(4-2)。之后在应用中引导学生巩固、扩展这个模型,把“鸡”与“兔”换成乌龟和仙鹤等,变式为“龟鹤问题”、“坐船问题”、“植树问题”、“答题问题”等问题,沟通这些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的联系,使“鸡兔同笼”成为这些问题的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问题,不断促进模型的内化。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建模思想的培养,使数学建模成为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和方法。

以上是“鸡兔同笼”问题的各种解法中蕴含的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上述讨论中看出一种解法中可以蕴含不同的数学思想,而不同解法中可以蕴含同一种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多角度的分析问题解决的方案;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4)训练学生罗辑思维能力。

有关小学数学三角形论文范文

教育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学好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回归生活的小学数学启蒙教育为小学生提供一个极其有效的教育途径,当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疑问之时,便可以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概念来解除生活中的疑难,数学便随之而出现。因此,数学教师要引领学生于生活中去发现、去感受、去运用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启蒙教育;回归生活

一、引领学生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

我们这个生活大环境中,处处留有数学的身影,身边多彩的事物都可为我们提供所需的数学信息。例如,背书包回家途中会发现车、行人、植物、建筑的数量信息,在教室中学生会发现桌、椅、黑板、同学的数量信息。这些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老师注意去引导学生,让他们亲身去体验、去观察,就会让学生得到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及 记忆力 都将得到非常有效的锻炼。学生在锻炼的同时,也就切切实实地寻找到他们自己身边实实在在的数学,这就会使学生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学习兴趣,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

二、引领学生于生活中去感受数学

引领学生去建立数学的概念,让学生从另外的一个角度,从不同的出发点去观察、描述身边的事物。因为生活是万象的、多彩的,数学也是同样的,并是具体而抽象的。例如,数字1可以指新的一天,又可以指一间房、一朵花、一道题。数学自身就没有较具体的实际意义,可是当他与其他事物相互结合,就会有较为全新的意义。在学生的眼中,他们目睹的生活中的事物如房子、鲜花、汽车等等,当变为数学概念之时,就成了3间房子、4朵鲜花、5辆汽车,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物就有了新的意义,学生观察周围世界的角度或方式都将发生改变,数学就会随之而进入学生的大脑之中,成了学生观察与动脑思考的主要方式,使小学生在生活中充分感受数学的存在。

三、引领学生于生活中去运用数学

当我们的学生如能将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与他们身边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有意的观察,许多数学问题就会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例如,怎样在公路两旁安装路灯、在路旁植树、给教室的墙壁进行粉刷等等。这时,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概念进行分析、理解,进行简单的实际运用,去解决简单的问题。同时,数学概念也能随之而定下来,让我们的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在应用数学概念及其简单运算解决学生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时,真正的数学便产生了。所以,数学来源于生活,产生于生活,数学的产生总是伴随着解决问题而产生,这是学习过程中一件较为美好的事情。数学的规律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的发现规律便是自身的一个个体验。

教育部门倡导的新课标的实施,使小学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多的变化。这次改革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曙光,像是一盏指路灯,让教育有了方向和目标。数学教学从中得到了许多启发,最重要的是使其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转变。小学数学在小学教育阶段是一门任务很重的学科,而且也是教授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学科。因为数学语言很抽象,没有感情色彩,而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深层理解的能力,学习起来很容易没有热情。新课标的颁布,让教师得到了很多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这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体验。

一、开展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采用分组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应该改变的是旧式的教学思想,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改变教学方法的基础和根本。课堂上,教师应当扮演的是协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伙伴”,而不是学习的监督人,给予学生更多主动学习的信心。比如,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当与学生一同进入和感受数学的神奇,而不是当一个旁观者,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成为课堂的小主人。从教学方法角度来看,分组教学是一种十分实用、简单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自愿结成一个小团队,以此为单位来参加教学活动。教师运用提问答题的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择几个关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整合大家的想法来对知识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通过别人的意见,打开自己的未知一面,促使学生能够多面发展。

二、加强师生合作交流,增强课堂的和谐氛围

上面说到开展小组合作的讨论形式,增进学生相互交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同样重要,融洽的师生交流可以解除学生的焦虑情绪,让他们在遇到学习困难时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虽然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主导者,但是教师仍然是课堂活动的重要参与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助手。在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加入其中,抛掉原有身份,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走进他们的世界,才能帮助自己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在互动中应当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因为不确定或是被取笑,而将自己隔离在活动外。教师多与学生互动,建立友好的关系,为课堂的和谐气氛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氛围里才能没有压力地学习,能够快乐地学习。

三、要看到学生的多面特质,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人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每个人的发展都不相同。教师要能够认清这一点,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达到完美,要试着看到学生的不同特质,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学生如果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对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多发现学生的不同面,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比如,当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对画图很有感觉,说明这些学生的 想象力 强于他人;有的学生对算数题特别在行,能够很准确地得出答案,而且比别的学生计算快;有的学生对应用题擅长,说明他很有逻辑头脑。对于学生自己擅长的一面,教师要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能增加学习数学的动力,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

四、开展实践教学,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可以带入到生活当中,换句话说,学校教育要同实际生活相结合,很多数学的定理都是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的。有一个很著名的从生活实践中找到解决方法的 故事 。 传说 有一个国王召见阿基米德,让他来鉴定金子的纯度,苦想多日也找不到解决方法,在他洗澡时,发现身体进入水盆里的水位高于身体未进入时的水位。他联想到可以把东西放到水里,通过计算溢出的水得到答案,从这个生活实践中得到了检验金子真假的方法,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得到了伟大的发现。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动手的作业,增强数学学习的实践性,而不只是学习抽象的数学课本文字。比如,安排一个帮助家长购买盐的课外作业,规定一定的数量,让学生计算需要花费的金额。或是收集家里的水电收费存单,根据金额算出家里使用水电的情况,还能够算出一年的用电用水数量。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点滴事情,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五、运用先进技术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以前的教学工具,像挂图、卡片都是静态的,对数学教学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是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设计,可以给学生带来有声音有动画的学习体验,能将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有活力。这种氛围的营造下,学生能够自主去学习知识,教师也能高质量地轻松地完成授课任务。在认识三角形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事先搜集一些三角形形状的多样图形,像道路两边上车辆提示牌、一些房屋的屋顶、埃及的金字塔等,通过大家熟悉的一些事物形状,再加上多媒体动画的设计来认识和学习三角形。教师有效地应用先进技术能够帮助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教师轻松地教授。综上所述,教师仅有教学和学科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更要有适合让学习者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最可怕的是教师空有学识却不能传授给学生,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就不能称之为教师了。新课标下,教师要摒弃以前的落后教学方法,学习其他优秀的教师的教学 经验 ,再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教师要跟着发展的要求一起向前进步,这样才能把我国的学校教育做得更加优秀,学生们学到真的本领。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精选相关 文章 :

1. 关于小学数学毕业论文范文

2. 小学数学小论文范文

3. 关于数学的论文范文

4. 初中数学论文范文精选

5. 古典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6.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大全

生活中的数学省市:河北省衡水市 学校班级:人民路小学六年级3班 作者:李博康 指导教师:霍琼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在生活中,无数件显得十分麻烦、枯燥浪费时间的事情,能不能用数学思维来分析一下,节省时间,让事情变得十分有趣呢?当然也可以。事情 时间穿衣服整理床铺 二分钟洗脸刷牙 五分钟烧水 五分钟煮饭 三十分钟吃饭 十五分钟就以早上这段时间来说吧; 乍眼一看,呀!不得了,一下子就要五十七分钟,哪有这么长时间,但是用数学的角度来看就不一样啦!在煮饭的时候可不可以干些别的事情,当然可以,反正也不误事,这么一说穿衣服整理床铺、洗脸刷牙、烧水的时间都可以省去啦,这样一来,足足少了十二分钟,当然这只是简单的举例,在生活中有很多这种例子,再比如说,沏茶:烧水(八分钟) 洗水壶(一分钟) 洗茶杯(二分钟) 接水(一分钟) 找茶叶(一分钟) 沏茶(一分钟)这道题与前一道差不多,可是在烧水前后必须做的事,不能放在烧水的八分钟里,也就是说接水,洗水壶、沏茶的三分钟,不可以消掉,那么由此一算,需要十五分钟。当然生活还不止这些,再举一个例子,打电话,应该所有人都熟悉,但这里面也有学问。假想一下,一个老师要通知一个学生,通知一个学生要一分钟(不包括异常情况),有人说,很简单,十个人十分钟,那就大错特错啦,请问,第一分钟通知一名学生,第二分钟,老师再通知一名,那第一次通知的学生可不可以帮忙.?答;可以。以此类推,只需四分钟,再把人数乘十,一百名,是不是很管用?实际上,数学到处都是,只是要看看你有没有发现它,其实数学广角对我们很有帮助,我们要好好利用。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目标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探究式教学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逐渐被推广,数学的教学在小学生的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课堂教学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设计活动,课堂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其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是课堂教学的重心,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更是达到课堂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数学作为小学基本课程之一,担负着学生基础数理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培养的重任。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认知能力培养的方法创新谈几点看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认知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认知能力培养的现状

创新趋势已经显现。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教学硬件设施逐步高科技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对先进教学设施地运用逐步常态化,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进行了认知能力培养方法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堂教学设计仍以依赖型为主。目前在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技能欠缺,基础薄弱,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仍以依赖型为主。在依赖型的教学设计中,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被忽视,讲授的知识大多只局限于课本和测验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割裂,这种情况下虽然教师能够更容易地控制课堂进度,在短期内取得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认知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思维方式上的创新存在不足。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数学课堂学生认知能力培养方法设计上的创新多为形式创新,过于追求新器材多媒体教学,花哨的设计使学生一时无法抓住关键,复杂的教具让数学课变成了手工课、观影课,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若只停留在“形”上,对教学目的的实现反而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学生学习能力把握有偏差。学生在每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能力和表现特点都不同,数学作为一门相对抽象和枯燥的学科。如果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把握有偏差,没有按照学生学习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就很容易造成认知能力培养方法的失败,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对学生认知主动性培养不足。多数教师都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而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将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这就容易导致前文所说的依赖型学习方式无法改变,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认知只能停留在一门学科而不是一个兴趣上。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认知能力培养方法的创新方向

(一)教学思维方式的创新

思维决定思路,方式决定方法,教育教学创新中思维方式的创新至关重要。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的思维水平。推动教学思维方式的创新,要使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思维方式创新的重要性。针对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研讨活动中要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发扬探索精神,改进教学方式,为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认知环节的创新打好基础。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思维。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操作认知,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用手、口、脑等多种感官,积极思维,也有助于发展思维。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一课时,注重让学生动手把心形卡、五角星、银杏树叶按教师要求对折,帮助学生认知对折后重合,从而了解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常常是一边操作一边思考,他们亲身经历了所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认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通过思考问题培养认知能力,激活学生思维。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小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因而教师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思维的浪花,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正确把握小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科学运用认知能力培养方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认知能力培养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始终坚持既定的教学目标,准确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针对小学生知识水平和数学课程特点,摒弃过于繁复和抽象的认知概念,使认知能力培养方式符合教学需要,维护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层次性、延续性和针对性。教学厘米的认识,让学生认识一厘米有多长时,我借助直尺上“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指导学生测量一个手指的宽度、衣服上纽扣的宽度,帮助学生建立“一厘米”的表象,让学生的认知活动直观、具体,初步感知长度单位、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认知能力培养要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小学生由于表达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对于相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认知能力的培养更要注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要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多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选取学生普遍能够理解的例子进行讲授,由生活实际展开,提炼知识点,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形成环状记忆,当学生在生活中再次遇到相关事物时自然会联想到相应的数学知识点,这将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活学活用,又能减少机械记忆复习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面积》时,有意从猜一猜两位粉刷匠叔叔谁刷的墙面大导入新课,在学生获得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后,让他们通过分别计算两块墙面的面积来验证课前的猜测。拓展练习时,注意设计应用性练习题:1.学校给老师新发了一张办公桌,长140厘米、宽80厘米。教师想给整个桌面铺上玻璃,要买多大玻璃板?2.班里小亮家要装修新房,客厅的长6米、宽4米,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如果一平方米90元,需要多少钱?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创设生活情境、营造氛围,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和认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让数学教学生活化、日常生活课堂化,用数学、学数学,引导学生用已有的认知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学生生活体验,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事物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注意观察学生的反馈

无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设计,最终都要落在实践上,都要经过学生反馈的检验。数学课堂教学认知能力的培养,在科学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计出的创新型认知方案,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比如学生喜欢那个部分不喜欢那个部分,哪一类学生适应这种方案哪一类学生不适应,在创新方案下教学目标达到的比例是否有所提升等,根据收集到的反馈对既有方案进行改良,然后继续进行实践,再收集、再改良、再实践。教育上的创新不能是一蹴而就的,认知能力培养的创新应该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不断积累反馈的过程中,达到质的飞跃。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构建知识体系、达成知识目标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就是数学情感。它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是获得成功时的内心体验和心理感受,更是明确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克服困难和探索新知的意志品质,它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数学学习逻辑性、系统性强,要求学生思维严谨、缜密,为了避免学生因枯燥而产生厌烦和畏惧的心理,有些教师常用数学家的事迹、数学趣味故事等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数学情感、数学文化渗透于课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从而使数学课堂更高效,使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成为引导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学生感受、体验和领悟的过程,更成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感染、渗透的过程。

一、利用认知过程进行数学情感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结果)的明线,另一条是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取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过程),即暗线。这两条线交织在一起,相依共存,互为补充。在教学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积极的学习情感能够促进知识技能的形成,而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又可升华这种情感体验。如解决“鸡兔同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等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问题,对于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控能力差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此时应巧妙穿插学习情感和态度教育,鼓励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不怕困难认真思考,采取问题推导的形式,引导学生寻找数量、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关系转化,推导出结论,促使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难面前,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举一反三,不断总结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完成知识的迁移,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在数学认知过程中,认知与情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课堂中进行情感渗透,有助于培养浓厚的数学兴趣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为逐步提升学习能力,形成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背景知识进行数学情感渗透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感受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数学价值与数学历史发展的渗透。”这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效课堂的需要。通过对数学发展历史的了解,学生可以接触到广泛的数学知识,可以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可以感受到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数字的由来,即原始人用小石子、绳子打结或在树木上刻出划痕表示简单的数概念,当有了10块小石子后,用大一点的物体表示一个十即“逢十进一”。接着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出现后,记录方法虽然有效但不统一,对于很大的数字记录十分不便,于是发明了罗马数字表示。最后了解公元八世纪印度人发明了只含有1,2,3,4,5,6,7,8,9九个符号的记数法,并且约定数字位置决定数值大小,例如,数字89中8表示8个十,9表示9个一,这一发明被商人带入阿拉伯后称为阿拉伯数字,使用至今成为世界数学的通用语言,恩格斯称它为“最美妙的发明”。又如,在认识“方向”时,结合认识东、南、西、北方位,向学生介绍“指南针”这一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渗透这些数学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感受古人的聪慧以及对科学知识的追求和向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责任感,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神奇与价值,使课堂更加高效。

三、挖掘生活素材进行数学情感渗透

数学是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而生成的应用性学科,主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数学新课标要求,“数学内容要更加生活化”。那些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炼而成数字、图形、符号、公式方便了人们生活,形成了独特的魅力。通过“认识图形”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变化组合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环境。通过“统筹方法”“认识时间”的学习,帮学生初步树立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使学生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通过回收废品的情景教学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通过捐书、买书情景教学解决进位加法问题;通过种树活动情景教学解决除法问题等,这些情景的设计蕴涵着一种思想,把品德教育渗透在具体的数学情景中,通过创设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即时对学生进行环保、爱心、安全等思想情感的渗透,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发展的情感态度。经常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正面教育引导,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习有效性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使积极的态度情感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四、借助典型事例进行数学情感渗透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数学老师头疼。我在此整理了四年级数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转换教师角色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者也。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改掉过去一味的教师“讲”一味学生的“听”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 让学生多“看一看”, 让学生多“做一做”, 让学生多“说一说”。 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学生们都准备了三根木棒,我先让他们自己摆一一个三角形,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摆的是三角形,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比较两根木棒一另一根木棒的长短,自己进行发现、总结。在“你说我来做”这个环节中,当一个学生说出一种三角形的时候,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摆弄,根本没有空闲去做小动作。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兴趣昂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手段的运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让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肯定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大大弥补了自制教具的局限。当我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逼真的动感,迅捷的切换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就是提高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对数学兴趣。

四、猜测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将猜想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能力的提高。有时我故意将课讲得留有余地,让学生们自己去探讨、去猜想,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下来,我发现,学生们的想法多了,答案也多了,课堂也更活跃了。因此,我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设计灵活、开放性的练习,让他们用猜想的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沉浸于猜想的成功之中。

总之,以上几种教学方法能很好的促进了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其主体地位,使学生从“乐学”到“要学”,从“要学”到“会学”,最终达到会创新。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能让教师以最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看了《听名师讲课》一书对特级老师的两节数学课,受益匪浅。他的课堂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说、去做,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特别是他视学生如朋友,平易、谦和,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教学作风,与他本人朴实无华却又庄重典雅的气质,贯穿始终的妙语连珠融为一体,展示了他渊博的知识底蕴,使我记忆深刻。

杜老师讲的是小数的初步认识。课前,他和学生做了几分钟的交流。他先告诉学生自己的姓名,从北京来,然后问小朋友:“你们还想问老师点什么呢?”孩子们有的问:“老师,您在哪儿教学?”有的问:“老师,您几岁?”他全都亲切地作了回答。在这融洽亲和的气氛中,学生倾刻之间和老师亲近了许多,对陌生老师的害怕、疑虑全烟消云散了。为下一步顺利地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讲课中,他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对折,再用阴影画出一部分,说出这是几分之几,又让他们贴在黑板上。孩子们折呀、画呀,说出了等。贴的时候个子小,够不着,他把孩子一个个抱起来让他们贴。每发现有孩子说出一个新分数,他都要夸奖一番:“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虽是一声很平常的赞语,但却极大地激励了孩子的自信心。我真切地感到:这不是装饰门面的造作,这是一种爱护学生的真情的自然流露!

讲分数各部分名称时,他不是肤浅、生硬地去讲分数线、分子、分母。而是生动地打比方:我们开头把一个大圆月饼从中间切开,平均分成两份,这一刀啊就代表平均分,用一横表示,咱把它叫分数线。分两份的"2"写在下面叫“分母”。这一半月饼是两份中的一份,就写在上面。它和下面的分母关系密切,该起个什么名呢?学生天真地说:“叫分儿。”“叫分女。”他微笑着告诉孩子:“你们想象得很好,等你们长大了也许会创造出新的数学公式,命名为‘分儿’‘分女’,咱们今天先叫它分子,同意吗?”我感到:这不是无足轻重的儿戏之举,它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点燃的是智慧与创造的点点火花。

教学过程有这样一个环节,他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各自所想象的“平均分”。引出分数后,他问学生:用数字表示和用画、折纸表示哪个简便?你同意用数字来表示就把你的画和贴纸擦掉或拿掉,不同意可以保留。有一位小朋友不愿擦他画的"D"(表示1/2),杜老师便用方框圈起来。接着,他启发学生说更多更大的分数。刚才保留自己画的同学说了一个“百分之一”,老师让他上讲台画出这个百分之一,这个孩子画了几分钟,跑来告诉老师:太难了,画不出来。“那咱用分数表示该怎么写?”孩子写出了"1/100"。经过实践,这个学生自愿又心悦诚服地擦掉了自己的画图。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其实,那是在点拨孩子实践、比较、认知,比一遍又一遍地讲术语名词,效果好得多。这就体现了杜老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艺术。

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缠着老师再讲一会儿,不愿让老师下课。在依依不舍地停止了授课后,孩子们一个个争着告诉老师:“老师,你的教材好。”“老师,我爱您!”这充满稚气又带着真挚情感的童言,打动了每一位听课者的心。朴素的感情是最美的,它是孩子对老师的最高奖赏。吴老师激动地说:“孩子们,我也爱你们。”我相信,这群孩子会把这节课和这位老师永远铭记在心,终生难忘。

什么是师生平等、民主讨论,什么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学习兴趣最佳方式,从这节课里我们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孩子获取知识,设法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兴趣。爱心是敬业的根本,博学是付出的源泉。把讲台让给学生,把学习、思维的更大空间留给学生,这样,也就把成功,把美好未来交给了学生。

一、改革教法,为学生的学习指路导航

1、课堂前置

将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提前让学生知道、了解、学习,也就是预习,虽然三年级时,我们已开始了预习,效果还是不错,到了四年级有所放松,甚至停滞。一个原因是老师没有把预习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没有在思想上放在重要位置上,总是担心同学没有预习或预习不透彻,总是放不开手,课堂上还是要从前到后完完整整的讲解,这样预习的作用只是让认真预习的学生重复学习了一遍,不认真预习的同学应付一下,这样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势必形成预习不预习一个样,反正老师上课还要讲的,因此,预习时个别学生来说就流于形式。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有效及时的检查形式。对于预习作业只限于预习本上的检查批改等,只能了解会的人有多少,不能了解不会的有多少,对于孩子到底自学会了多少。还存在哪些问题疑难还是未知,所以,对课堂的指导意义不大,所以,本期打算重视预习,改变预习方式,将课堂知识前置,每天新课预习要求有三,其一,阅读数学教材,将例题读通、读清、读懂,其二,谈谈我们的收获,我知道了要写出答案,其三,要试着做后面配套的习题,其四,我的疑问困惑是什么?检测方式:先出几道本课的检测题,让学生试做,有多少人作对,有多少人做错一目了然,问题处在和地方也暴露出来了,针对问题以及预习中学生的疑难才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才能在错误中找到根源,在疑难处点拨达到画龙点睛之效,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牢固的印象,并且不仅知道什么样是正确的,还能知道什么样就会错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同时,当堂纠正预习中的错误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知识。课堂的精讲,势必会给学生留下多练的课堂空间,所以增加课堂容量将是我的改革教法的第二步。

2、提升课堂

就像作文一样结尾处的升华将会使文章大增色彩,所以每堂课基本联系已在预习中解决了,剩下的时间,就要给孩子增加习题的难度变化题型,提升知识的容量,以增强孩子的灵活应变能力,和举一反三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提升知识容量,达到学一而应千变之效,避免课堂上知识看似学会了,而考试考不了好成绩,总觉的没有学过这类题,其实真正是没有学透、学活、学用。

3、激活课堂

课堂要活起来,则要有新意,所以在教学中要将问题情境化,将规律法则幽默化(搬家交换、四则混和运算),风趣化,将题中的数量关系直观化(画线段图),将问题情景化等多种形式,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情趣,以活灵活现的方式呈现给孩子,让孩子从直观形象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内涵。

二、创新学法,为提高学习成绩指路引航

自古以来,都认为数学是理性的思考,其实不全对,数学中也充满着表现的感知和做题的技巧,它是一个读—思—做三者的有机结合,所以在学法上,我本期打算从三个方面去做:

1、读数学

语文书是读出来,其实数学也是读出来的,首先,读数学书,所有的知识,内涵都包容在数学书里面,可过去我们有谁仔细的去阅读过,去思考过。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编者对知识的重点概括,每一个问题都是点睛之笔。如果孩子仔细去品读,读通每一句话,读懂每一个知识点,读清每一个逻辑关系,那么你一定能学会、学好。引导孩子去仔细认真的去读数学书、多读数学书,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改变,要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预习中。其次是读数学题,题读三遍,其义自见,读是思的前提,题都读不懂,头脑中就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无从下手,所以,读题三遍是我以前的解决问题的要求,今后要扩展范围,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都要多读,要读出重点,读出出题的意图(如:250÷8这个算式中余数最大为几?),读出答案(259除以45与36的和,商是多少)那么你绝对不会做错。

2、做数学

数学知识应用于习题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会了,而好多孩子往往是单一的知识点都学会了,而变为习题则不会做了,或做错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做题的能力,做数学题是有技巧的,填空题,找准关键字词。判断题,看重点词是否有,(如: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直线互相平行),举特殊的例子,举反例。找理由,选择题,推理法,排除法。文字题,分段法。解决问题,数量关系分析法,画线段图法等,让学生逐渐掌握做题的技巧和策略,那么学生不仅将学会知识点更能将知识串成线,练成面,拼成体,综合运用,灵活运用。

3、思数学

理性的思考仍是数学学习的主旋律,所以要想让孩子真正的学会学习,就得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去发动脑筋,发动思维,想每一句话的含义,理清题中的来龙去脉,为促进孩子思考,本期我将以“讲数学,争当小老师”活动为契机,每天做完作业后,将作业完成好向老师或组长讲解一遍,自己的做题方法和思路,训练思维,巩固理解,达到真正的理解学会。

三、强化习惯,为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习惯好坏对孩子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好习惯小到取得一个好成绩,达到受益终生,坏习惯则开领孩子走向懒散,马虎的深渊,越陷越深,所以,良好的计算习惯,作业习惯,补错习惯,做题习惯,等仍需不断加强,巩固,使孩子从细节做起,从基础做起,为学好数学取得好成绩打好基础,保驾护航。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