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果胶对淀粉凝固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果胶对淀粉凝固的影响研究论文

文献来源:方小东. 果胶凝胶机理及影响凝胶的因素[J]. 食品科学, 1983(11):34-36.

果胶 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胶凝化和乳化稳定作用,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及纺织行业。柚果皮富含果胶,其含量达6%左右,是制取果胶的理想原料。果胶分果胶液、果胶粉和低甲氧基果胶三种,其中尤以果胶粉的应用最为普遍。现介绍从柚皮中制取果胶粉和低甲氧基果胶的加工技术。 (一)果胶粉 制作工艺流程是:原料→预处理→抽提→脱色→浓缩→干燥→成品。 1.原料及其处理 鲜果皮或干燥保存的柚皮均可作为原料。鲜果皮应及时处理,以免原料中产生果胶酶类水解作用,使果胶产量或胶凝度下降。先将果皮搅碎至粒径2~3mm,置于蒸汽或沸水中处理5~8min,以钝化果胶酶活性。杀酶后的原料再在水中清泡30min,并加热到90℃5min,压去汁液,用清水漂洗数次,尽可能除去苦味、色素及可溶性杂质。榨出的汁液可供回收柚苷。干皮温水浸泡复水后,采取以上同样处理备用。 2.抽提 通常用酸法提取。将处理过的柚皮倒入夹层锅中,加4倍水,并用工业盐酸调ph至1.5~2.0,加热到95℃,在不断搅拌中保持恒温60min。趁热过滤得果胶萃取液。待冷却至50℃,加入1%~2%淀粉酶以分解其中的淀粉,酶作用终了时,再加热至80℃杀酶。然后加0.5%~2%活性炭,在80℃下搅拌20min,过滤得脱色滤液。 因柚皮中钙、镁等离子含量较高,这些离子对果胶有封闭作用,影响果胶转化为水溶性果胶,同时也因皮中杂质含量高,而影响胶凝度,故酸法提取率较低,质量较差。为解决以上问题,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1995)对酸法提取作了改进,即在酸法基础上,按干皮重量加入5%的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或按浸提液重量加入0.3%~0.4%六偏磷酸钠,前者果胶得率可提高7.2%~8.56%,胶凝度提高30%以上,而后者得率提高25.35%~ 35.2%,其胶凝度可达180±3。 3.浓缩 采用真空浓缩法,在55~60c的条件下,将提取液的果胶含量提高到4%~6.5%后进行后续工序处理。近来作者和国内其他单位研究表明,超滤可用于果胶液浓缩,如用切割分子量为50 000u的管式聚丙烯腈膜超滤器,在温度45℃、ph3.0、压力0.2mpa条件下进行超滤浓缩,可将果胶浓度浓缩至4.21%,而其杂质含量和经常性生产费用分别仅为真空浓缩的1/5和1/2~1/3。 4.干燥 常用方法为沉淀干燥法,即用95%酒精或铝、铜等金属盐类使果胶沉淀。以酒精沉淀法制取的果胶质量最佳。其方法是:在果胶浓缩液中加入重量1.5%的工业盐酸,搅匀,再徐徐加入等量的95%酒精,边加边搅拌,使果胶沉淀析出。再用80%的酒精洗涤,除去醇溶性杂质。然后用95%酸性酒精洗涤2次,用螺旋压榨机榨干后,将果胶沉淀送入真空干燥机在60℃下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把果胶研细,密封包装即成果胶粉成品。用金属盐类沉淀果胶,其杂质含量较高,现较少采用。 目前国外果胶干燥大多采用喷雾干燥,即用压力式喷雾干燥,将浓缩液在进料温度150~160℃,出料温度220~230℃的条件下干燥,连续化操作中可不断得到粉末状产品。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用超滤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是完全可行的,果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二)低甲氧基果胶 制作低甲氧基果胶的方法主要有碱法、酸法和酶法3种。现介绍碱法和酶法两种。 1.碱法 把果胶浓缩液放入不锈钢锅中,加氢氧化铵调ph至10.5,15℃下恒温保持3h。再加等体积的95%酒精和适量盐酸,使ph降至5左右。搅拌后静置1h,滤出沉淀果胶,榨干,再分别用50%和95%酒精各洗涤1次,压干后摊于烘盘上,在65℃真空干燥器中烘干,取去磨细、包装即得成品。产率大约为果胶量的90%。 2.酶法 即用果胶脂酶脱脂提取低甲氧基果胶。广东省果树研究所蔡长河等(1996)成功地研制出采用酶法从柚皮中提取低脂果胶的工业化生产技术。与传统碱法和酸法相比,其具有工艺易于控制、产品质量高、节省能耗和降低成本等优点,现对该法作一简单介绍,其工艺流程如下: 柚皮→粉碎→水洗→脱脂→提胶→压滤→沉析→压滤→除盐醇洗→压滤→干燥→粉碎→成品。 原料搅碎:将原料搅碎成3~5mm大小。 水洗:50℃清水浸泡30min,离心,再用清水漂洗2~3次,直至洗出液呈无色为止。 脱脂:加入适量碳酸钠以激活果皮内源pe酶,进行脱脂。工艺条件以温度50℃,时间1h,ph7.0,碳酸钠为7g/kg新鲜皮(25g/kg干皮)的组合为最佳。 提胶:加盐酸(调ph1.7~2.0)在95℃下提胶。 沉析:加入适量cacl2沉析果胶。 除盐醇洗:将盐酸、草酸按1:3的比例混合,在醇溶液中除盐,并经多次醇洗, 干燥和粉碎:在60℃下真空烘干,烘干后的果胶用粉碎机粉碎成果胶粉。该法果胶得率鲜柚皮为3.5%~4%,干柚皮为12%~15%,胶凝度100±5,脂化度小于50%,达到了美国fcc质量标准。参考资料:不详

碳氮对果树的影响研究论文

有机肥特点

有机肥的优点主要包括土壤改良,改善土地利用降低污染和卫生风险,杀死病原菌,使用有机肥作为养殖垫料,抑制病害等优点。

1.土壤改良

有机肥是一种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当有机肥被用于农田或退化土壤,可以增加有机质,改土壤结构,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并且可以减轻土壤的潜在侵蚀。

2.改善了土地利用

农业有机废弃物的相当部分还在直接或简单处理后土地利用,虽也有肥料价值,并能起善土壤质量的作用。农业废弃物有机肥后使用具有以下优点:①从废弃物中的氮素转变为更加稳定的有机氮,尽管其中也有部分氮素的损失,但剩余的氮素常不容易被淋失和挥发掉;②初始农业废弃物碳氮比偏高或偏低,直接施用到土壤后,会导致壤中氮不足或氮过量,影响作物生长,相反经过堆肥后的有机肥碳氮比趋于合理,更适合于土地用(腐熟有机肥理论上讲应该趋于微生物菌体的碳氮比,即16左右。一般认为C/N从最初的25~30降低到15~20,表示有机肥已经腐熟,达到稳定。PS:微生物每消耗25g有机碳,需要吸收1g氮素);③有机堆肥过程产生的热量可以减少废弃物中杂草种子的数量,减轻了草害的影响。

3.降低污染风险和臭味抱怨

在城市化和农业不断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有机废弃物开始成为一种负担而不是财富。特别对一些农业养殖企业来说,由于没有大面积土地吸纳这些动物粪便,动物数量远远超了土地的承受能力,使得粪便的处理就成了很头疼的问题。

有机肥堆肥可以减轻这些问题的影响。由于有机肥堆肥产品通常有需求,因此其出路就不再是问题,有机堆肥可以储存和处理的性质允许它可以被运到比粪便或其他原料更远的地方。一个运行良的有机堆肥设施基本不会产生臭气和滋生苍蝇的。

4.有机肥作为养殖垫料替代物

从动物福利及养殖环境的改善角度认为,养殖圈舍内应铺设垫料层,一方面有利于吸附动物排泄物,减轻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给动物提供了一舒适的地面环境。

许多研究表明,粉状有机肥可用来替代锯末、秸秆粉等在养殖场作为垫料使用。

5.有机肥减轻土传病害

已经发现良好的有机肥可以在不使用化学药物控制的情况下减轻植物土传病害。有机肥的这种抑制病害的特点已经被广泛的认识和赞赏。

氮循环(Nitrogen Cycle)是描述自然界中氮单质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过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如大气中的氮经微生物等作用而进入土壤,为动植物所利用,最终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返回大气中,如此反覆循环,以至无穷。 基本概念 空气中含有大约78%的氮气,占有绝大部分的氮元素。氮是许多生物过程的基本元素;它存在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是构成诸如DNA等的核酸的四种基本元素之一。在植物中,大量的氮素被用于制造可进行光合作用供植物生长的叶绿素分子。 加工,或者固定,是将气态的游离态氮转变为可被有机体吸收的化合态氮的必经过程。一部分氮素由闪电所固定,同时绝大部分的氮素被非共生或共生的固氮细菌所固定。这些细菌拥有可促进氮气和氢化和成为氨的固氮酶,生成的氨再被这种细菌通过一系列的转化以形成自身组织的一部分。某一些固氮细菌,例如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例如豌豆或蚕豆)的根瘤中。这些细菌和植物建立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为植物生产氨以换取糖类。因此可通过栽种豆科植物使氮素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还有一些其它的植物可供建立这种共生关系。 其它植物利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硝酸根离子或铵离子以获取氮素。动物体内的所有氮素则均由在食物链中进食植物所获得。 氨 氨来源于腐生生物对死亡动植物器官的分解,被用作制造铵离子(NH4+)。在富含氧气的土壤中,这些离子将会首先被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根离子(NO2-),然后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酸根离子(NO3-)。铵的两步转化过程被叫做氨化作用。 铵对于鱼类来说有剧毒,因此必须对废水处理植物排放到水中的铵的浓度进行严密的监控。为避免鱼类死亡的损失,应在排放前对水中的铵进行硝化处理,在陆地上为硝化细菌通风提供氧气进行硝化作用成为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解决办法。 铵离子很容易被固定在土壤尤其是腐殖质和粘土中。而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则因它们自身的负电性而更不容易被固定在正离子的交换点(主要是腐殖质)多于负离子的土壤中。在雨后或灌溉后,流失(可溶性离子譬如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移动)到地下水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的提高关系到饮用水的安全,因为水中过量的硝酸根离子会影响婴幼儿血液中的氧浓度并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或蓝婴综合征(Blue-baby Syndrome)。如果地下水流向溪川,富硝酸盐的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水体的富营养作用,使得蓝藻菌和其它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生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虽然不像铵一样对鱼类有毒,硝酸盐可通过富营养作用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氮素已经导致了一些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从2006年起,在英国和美国使用氮肥将受到更严厉的限制,磷肥的使用也将受到了同样的限制。这些措施被普遍认为是为了治理恢复被富营养化的水体而采取的。 在无氧(低氧)条件下,厌氧细菌的“反硝化作用”将会发生。最终将硝酸中氮的成分还原成氮气归还到大气中去。 氮气(N2)的转化 有三种将游离态的N2(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生物固定 – 一些共生细菌(主要与豆科植物共生)和一些非共生细菌能进行固氮作用并以有机氮的形式吸收。 工业固氮 – 在哈伯-博施法中,N2与氢气被化合生成氨(NH3)肥。 化石燃料燃烧 – 主要由交通工具的引擎和热电站以NOx的形式产生。 另外,闪电亦可使N2和O2化合形成NO,是大气化学的一个重要过程,但对陆地和水域的氮含量影响不大。 由于豆科植物(特别是大豆、紫苜蓿和苜蓿)的广泛栽种、使用哈伯-博施法生产化学肥料以及交通工具和热电站释放的含氮污染成分,人类使得每年进入生物利用形态的氮素提高了不止一倍。这所导致的富营养作用已经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破坏。 全球人工固氮所产生活化氮数量的增加,虽然有助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但也会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使与氮循环有关的温室效应、水体污染和酸雨等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 [思路分析] 氮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另一种必需元素,自然界中的氮素循环包括许多转化作用。空气中的氮气被固氮微生物及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固定成氨态氮,经过硝化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硝态氮,后者被植物或微生物同化成有机氮化物。动物食用含氮的植物,又转变成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尸体及排泄物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氨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过程叫做氨化作用。由硝化菌产生的硝酸盐在无氧条件下被一些微生物还原成为氮气,重新回到大气中,开始新的氮素循环。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几种作用归纳为: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同化作用、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解题过程] 氮素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大气中的氮气,总量约×1015t.除了少数原核生物以外,其他所有的生物都不能直接利用氮气,必须通过以生物固氮为主的固氮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获取氮. 构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氨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铵盐和硝酸盐,进而将这些无机氮同化成植物体内的蛋白质等有机氮.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将植物体内的有机氮同化成动物体内的有机氮.这一过程叫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 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的残落物中的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这一过程叫做氨化作用. 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产生的无机盐,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且进一步还原成分子态氮,分子态氮则返回到大气中,这一过程叫做反硝化作用. 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被还原成氨,这一过程叫做固氮作用.没有固氮作用,大气中的分子态氮就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地球上固氮作用的途径有三种:生物固氮,工业固氮和大气固氮.据科学家估算,每年生物固氮的总量占地球上固氮总量的90%左右,可见,生物固氮在地球的氮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氮素是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一种大量元素,土壤每年因此要失去大量的氮素.大量施用氮素化肥能保证植物的生长需要,使粮食增产,但同时又造成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所以人们研究生物固氮,通过生物固氮这条途径使土壤中的氮素得到补充,有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农轩】有机肥在果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有机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2、促进根系发展;提高植物吸收能力,耐干旱,提高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增加土壤中有益菌数量,降低土壤病害及线虫危害。3、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元素,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有机肥腐解后,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能量和养料,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活性物质等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石油对水泥混凝土的影响研究论文

水泥路面好,还是沥青路面好?这是个争论了很久的问题,应该说两种路面各有优缺点,会长期并存。从路面质量比较:沥青路面平整,驾驶舒适性高;水泥路面的平整性相对差,但采用现代水泥路面摊铺设备施工,可以保证较高的水泥路面平整度,也能铺筑高质量路面的高速公路。从路面寿命比较:沥青路面有老化、耐水性差的缺点,设计寿命15年;水泥路面设计寿命30年。我国目前两种路面的设计寿命均难实现,一两年内就需要开始维修的状况非常普遍,与建造质量不高和超重现象普遍有关。对于重载交通、坡度较大的公路,水泥路面的优势比较明显。从道路维修比较:沥青路面维修方便,维修完成后,可马上开放交通;混凝土路面维修比较麻烦,不能马上开放交通。从造价比较:现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对于高等级公路(II级以上),两种路面造价差别不大。但从造价/寿命比(寿命成本),水泥路面占优势,但在中国‘寿命成本’目前还没有用于设计决策。目前状况:高等级公路以沥青路面为主,约占九成。在中国,低等级公路以水泥路面为主,这与中国水泥产量高、当地水泥资源丰富、水泥价格低有较大关系。说重点吧,总的来说现在趋向于使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关键就在于其行车舒适性更好!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什么舒适性不如沥青混凝土路面?这关键就在于水泥混凝土几乎没有塑性,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必须要留伸缩缝,而且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还需要设置施工缝,这些缝使得水泥混凝土的行车舒适度降低。(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哦,应为沥青混凝土塑性较好,不必设伸缩缝,也没有施工缝。)总的来说,相对于水泥砼,沥青砼的优点有以下几点:1.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它不需要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2.沥青里面平整且有一定粗糙度,即使雨天也有较好的抗滑性;黑色里面无强烈反光,行车比较安全;路面有弹性,能减震降噪,行车较为舒适。3.施工方便快速,能及时开放交通。4.经济耐久,并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相反的就是混凝土砼的缺点了~但沥青混凝土有一缺点就是不耐水,水会使其老化。而水泥混凝土则完全不怕水,但也会被其他酸、盐腐蚀,而且影响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较多,比如酸、盐的侵蚀,二氧化碳使其碳化,可能会发生减-骨料反应,冬天冻融循环破坏等,这些都会破坏混凝土。在我国水泥产量大,价格低,所以很多路还是用水泥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影响、成因及防治策略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影响、成因及防治策略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水泥混凝土,也称水泥砼,由水、水泥以及多种的混合材料组成,广泛地运用于工程施工。由于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会受到温度、水分、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裂缝。结合工程实际,简要分析了水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

关键词: 工程施工;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结构病害;

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是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结构病害。如果处理不及时,会使水泥混凝土出现严重结构性损坏,不仅增加了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造价成本,同时也缩短了水泥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由于部分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期较紧,对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不够及时,导致水泥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达不到预定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在分析水泥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原因的基础上,及时制订施工防治技术方案,保证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持续、有效开展。

1、工程施工中常见裂缝类型

由水泥混凝土集配问题引起的裂缝

现场施工人员经验主义作祟,未能及时掌握和调整施工现场水泥混凝土配比,一味地使用实验室配比,没有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及时调整水泥混凝土结构配合比例,或者使用的原材料不合格,都极易造成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例如在水泥混凝土结构配比中,对各类原材料、水、外加剂等因素控制不当,结构物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就会产生裂缝[1]。

由环境原因引起的裂缝

水泥混凝土结构环境原因引起的裂缝,主要指的是由于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对结构物引起的裂缝。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变化时,会导致水泥混凝土结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进而出现裂缝。

由基础原因引起的裂缝

水泥混凝土结构基础原因引起的裂缝,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回填土进行挤密夯实而进行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所产生的裂缝;如果地基土质过于松软,在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前未进行夯实处理,同样也会出现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如果水泥混凝土结构物长期被基础中的渗水浸泡,也会出现不均匀裂缝[2]。

由后期养护不当引起的裂缝

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水泥混凝土养护。如果养护不及时,水泥混凝土面层将会出现干缩性裂缝,出现水泥混凝土表面“起皮”现象;或因温度不够达不到水泥混凝土终凝条件,水泥混凝土整体出现“断板”现象。

2、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带来的影响

容易埋下安全隐患,由于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会影响到水泥混凝土建筑物原有的承载能力,进而缩短了水泥混凝土结构物的正常使用时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裂缝的存在可能会造成大量的返修,浪费材料,延误工期,最终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名誉损失。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会对建筑的外观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影响工程的质量验收和后续款项的结算。

3、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在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到温度、湿度、原材料本身以及施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水泥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原材料的影响

水泥混凝土中的原材料对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就容易引起水泥混凝土裂缝现象: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会导致与水泥的黏合度不足;粗集料针片状比例过大、粗细集料配比不均会导致水泥混凝土密实度不足;水泥的最佳用水量及初、终凝时间等会对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和水泥混凝土结构后期养护产生影响。

施工技术的影响

在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加强对工程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的时间节点等关键要素的管理。在对水泥混凝土地面施工时,要对原地面进行找平、填土、分层夯实施工,不然会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受力不均而产生裂缝和“断板”现象。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要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振捣密实,切勿出现空洞而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在水泥混凝土施工养护的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和监测水分和温度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水泥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实施喷水、覆盖保温设施。要保证水泥混凝土结构终凝后,才可以拆除模具,以免因水泥混凝土结构未达到强度而产生裂缝,影响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

物理性能的影响

由于水泥混凝土属于脆性材料,环境中温度、湿度对其影响较大。在温度、湿度数值出现较大变动时,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应力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导致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4、工程施工中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

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会对建筑物整体结构埋下隐患,有可能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需要对其做出积极的事前、事中、事后预防。

设计过程中的预防措施

科学制订水泥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在水泥混凝土结构配比方案制订时,要合理控制水灰比,各类外加剂的添加要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实验室水泥混凝土配比符合施工要求的情况下,要在现场及时调整配比,不能一贯地依赖于实验室的配比结果。要根据水泥混凝土结构的高度、宽度、长度及时调整钢筋分布,使水泥混凝土结构应力分布均匀。加大对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监测力度,杜绝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水泥混凝土配比进行合理调整。

施工过程中的预防措施

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科学的施工工序是决定水泥混凝土结构是否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在施工前要注意水泥混凝土结构原基层的平整度;施工中要严格根据设计和工艺进行施工,保证水泥混凝土结构合理的施工配合比例,满足水泥混凝土结构设计强度与材料和易性的质量要求;在水泥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时,要对水泥混凝土采取保水、保温等相关的防护措施;在水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适时控制水泥混凝土的出料速度,并保证水泥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要振捣密实、均匀。要注重二次抹压在水泥混凝土施工工程中的重要作用,二次抹压能够减少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二次抹压时,要适时掌握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初、终凝时间,如果抹压时间过晚,水泥混凝土结构已经逐渐凝固,即使抹压也不能使水泥混凝土结构物理外观形态变化;如果抹压时间过早,二次抹压后水泥混凝土结构才会产生裂缝,不会对水泥混凝土结构物理外观产生影响。所以,工程施工人员需对抹压的时机进行控制,介于水泥混凝土结构初凝和终凝之间的时间段进行抹压,方能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质量[3]。

养护过程中的预防措施

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养护要严格按照水泥混凝土结构养护国家标准来实施,使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降到最低。要加强温、湿度监控,严格按照水泥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对水泥混凝土养护的温度、湿度和技术条件进行把控;要采取措施,合理控制温度、湿度数值的变化范围,在施工中可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表面覆盖塑料薄膜、草席的方法,保证水泥混凝土结构物的温度,适时人工洒水来保证水泥混凝土所需的湿度。另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水泥混凝土结构养护工作周期满足规范要求,通常情况下水泥混凝土结构养护周期为7~15d,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风力、温湿度等情况而决定[4]。

5、结束语

目前,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已经普遍使用到了各类工程中,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水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措施。但是,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牵扯的因素较多,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很难避免。要在水泥混凝土结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从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水泥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控制,使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保障,使建设物的使用年限得到有力的保证。

6、参考文献

[1]冯树合.工程施工中水泥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J].江西建材,2014(3):74.

[2]吴巍.基于工程施工中水泥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的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6):333-334.

[3]赵晓春.工程施工中水泥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J].科技致富向导,2014(29):262.

[4]沈亚萍.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J].四川水泥,2015(6):225.

氧气对果蔬贮藏的影响研究论文

储藏水果蔬菜不应该隔绝氧气。

鲜活的水果和蔬菜采收之后其生命仍然在进行,具备旺盛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这里重点说明果蔬的呼吸作用,参与的对象为营养物质糖和氧气,产出物为二氧化碳、水和热量。氧化反应方程式如下:

C6H12O6+6O2→6CO2+

在进行上述的氧化反应时会持续消耗果蔬生长期所储藏的营养物质,所以储藏期间为了实现长期保鲜的目的建议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

低含氧量可以有效地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在氧气含量较低的情况下。

呼吸作用会减慢,同时消耗的说分也会减少。不仅如此附着在果蔬上的微生物(霉菌等微生物超标会导致果蔬变质腐烂)生长繁殖也会减速。

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当氧气浓度为0时,果蔬在呼吸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储藏时间的推移二氧化碳浓度会越来越高。过高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果蔬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作用”。

即果蔬在缺氧的条件下呼吸底物不能彻底氧化,产生酒精、醛、乳酸等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反应方程式如下:

C6H12O6→2CH3CHOHCOOH+18kcal(乳酸菌发酵)

无氧呼吸对于果蔬储藏是不利的,会消耗更多果蔬储藏的营养物质,加速果蔬的衰老。

大批量储藏果蔬在不隔绝氧气的情况下,同时保证果蔬维持较低水平的消耗建议安装冷库储藏,可供选择的冷库有果蔬保鲜库和果蔬气调库。

适宜的低温、相对湿度和气体环境可以为果蔬提供一个理想的储藏环境,帮助果蔬实现长期保鲜的目的。

附常见蔬菜冷库的保鲜参数介绍:

仅供参考

论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是在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否有氧气参与;无氧呼吸不利于食物的储存。有氧呼吸是生物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将复杂的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形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是指生物活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将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在食品贮藏期间,只进行有氧呼吸会使水果里面保存的葡萄糖消耗过快,消耗掉食品中的有机物,是果蔬变轻等;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乙醇、乙醛等,这些产物在体内积累过多,会对果蔬组织造成危害。因此在食品贮藏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维持适宜的低氧浓度,把有氧呼吸降到最低,同时不触发无氧呼吸。

一、果蔬气调贮藏保鲜原理气调贮藏简称CA,是指在特定的气体环境中的冷藏方法。正常大气中氧含量为,二氧化碳含量为,而气调贮藏则是在低温贮藏的基础上,调节空气中氧、二氧化碳的含量,即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份,降低氧的含量至2%-5%,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到0-5%,这样的贮藏环境能保持果蔬在采摘时的新鲜度,减少损失,且保鲜期长,无污染;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保鲜技术更趋完善。新鲜果蔬在采摘后,仍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作用和蒸发作用,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分解消耗自身的营养物质,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量。由于呼吸要消耗果蔬采摘后自身的营养物质,所以延长果蔬贮藏期的关键是降低呼吸速率。贮藏环境中气体成份的变化对果蔬采摘后生理有着显著的影响:低氧含量能够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作用,微生物生长;适当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减缓呼吸作用,对呼吸跃变型果蔬有推迟呼吸跃变启动的效应,从而,延缓果蔬的后熟和衰老。乙烯是一种果蔬催熟剂,控制或减少乙烯浓度对推迟果蔬后熟是十分有利的。降低温度可以降低果蔬呼吸速率,并可抑制蒸发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而对某些冷害敏感的果蔬来说,仍然很高。采用气调贮藏法才能有效地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缓衰老(成熟和老化)及有关有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变化,达到延长果蔬贮藏保鲜的目的。因此,近二十年来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种先进的果蔬贮藏方法。近年来我国山东、陕西、河南、北京、河北、辽宁、广东、福建等地已先后建立了气调综合冷藏库。 二、气调方法目前常用的气调方法有四种:塑料薄膜帐气调、硅窗气调、催化燃烧降氧气调和充氮气降氧气调。1、塑料薄膜帐气调法:利用塑料薄膜对氧气和二氧化碳有不同渗透性和对水透过率低的原理来抑制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和水蒸发作用的贮藏方法。塑料薄膜一般选用厚的无毒聚氯乙烯薄膜或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由于塑料薄膜对气体具有选择性渗透,可使袋内的气体成份自然地形成气调贮藏状态,从而推迟果蔬营养物质的消耗和延缓衰老。对于需要快速降氧气的塑料帐,封帐后用机械降氧气机快速实现气调条件。但由于果蔬呼吸作用仍然存在,帐内二氧化碳浓度会不断升高,应定期用专门仪器进行气体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气体成份的配比。2、硅窗气调法:根据不同的果蔬及贮藏的温湿条件选择面积不同的硅橡胶织物膜热合于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的贮藏帐上,作为气体交换的窗口,简称硅窗。硅胶膜对氧气和二氧化碳有良好有透气性和适当的透气比,可以用来调节果蔬贮藏环境的气体成份达到控制呼吸作用的目的。选用合适的硅窗面积制作的塑料帐,其气体成份可自动衡定在氧气含量为3%-5%;二氧化碳含量为3%-5%。3、催化燃烧降氧气调法:用催化燃烧降氧机以汽油、石油液化气等燃烧与从贮藏环境中(库内)抽出的高氧气体混合进行催化燃烧反应。反应后无氧气体再返回气调库内,如此循环,直到把库内气体含氧量降到要求值。当然这种燃烧方法及果蔬的呼吸作用会使库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这时可以配合采用二氧化碳脱除机降低二氧化碳浓度。4、充氮气降氧气调法:从气调库内用真空泵抽除富氧的空气,然后充入氮气,这两个抽气、充分过程交替进行,以使库内氧气含量降到要求值,所用氮气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用液氮钢瓶充氮;另一种用碳分炎筛制氮机充氮,其中第二种方法一般用于大型的气调库。 果蔬产品加工技术可归纳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化的三大类,生产中常采用物理方法为主,辅以化学和生化的方法。具体方法如原料和加工的清洁卫生、低温、冻结、脱水与干燥、高浓度溶液、真空与密封、杀菌、防腐剂、抗氧化剂、酸类、生化保证等。� 1、果蔬加工原料及预处理:果蔬加工方法较多,其性质相差较大,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制品对原料均有一定的要求,优质高产、低耗的加工,除受工艺和设备的影响外,与原料的品质好坏及原料的加工过程有密切关系。果蔬加工对原料的要求是要有合适的种类、品种,适当的成熟度和良好、新鲜完整的状态。 加工前预处理是保证加工品的风味和综合品质的重要环节,一般包括选别、分级、洗涤、去皮、修整、切分、烫漂(蒸煮)、抽空等工序。 2、重点果蔬加工制品的技术内容:� (1)果蔬罐头:是将果蔬原料经处理后密封在一种容器中,通过杀菌将绝大部分微生物消灭掉,在维持密闭状态的条件下,能够在室温下长期保存的果蔬保藏方法。其工艺过程包括原料的预处理、装罐、排气、密封、杀菌与冷却等。近几十年来,保藏技术发展较快,主要表现在包装材料与包装容器制造技术;杀菌工艺和杀菌方式及相应的设备等方面。如包装材料从传统的金属材料和玻璃材料向塑料复合薄膜发展。马口铁罐制造从身缝焊锡向身缝电阻焊缝发展。罐盖向易拉罐盖发展。杀菌技术研究了高温短时间的杀菌方法,并在杀菌过程中由静止杀菌改进为回转杀菌,提高了杀菌效应。 (2)果品蔬菜干制:是指脱去一定水分,使产品具有良好保持性的一种加工方法。如果干和脱水菜等。干制过程中干燥技术发展较快,由传统的自然干制发展到人工干制,其中人工干制中的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3)果汁、菜汁加工:果汁、菜汁一般指天然汁;人工加入他种成分称果汁、菜汁饮料或软饮料;饮用时需稀释的加糖果汁称果饴或果汁糖浆;直接饮用的适当加糖果汁称果汁。近年来,果汁、菜叶加工技术发展较快,体积在冷冻、浓缩技术、无菌包装技术、反渗透和超滤技术的广泛应用。 (4)果蔬糖制:是以食糖的保藏作用为基础的加工保藏法。果蔬糖制品具有高糖(蜜饯类)或高糖高酸(果酱类)的特点。糖制品加工是果蔬原料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制作工艺多沿用传统糖制加工技术。 (5)蔬菜腌渍:是利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以及其它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和增加产品的色香味的加工过程。可分为发酵性和非发酵性蔬菜腌制品。发酵性腌制品如酸菜、泡菜等,非发酵性腌制品如咸菜、酱菜、糖醋菜等类。� (6)果酒酿造:果酒是以果实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含醇饮料,目前果酒的主要品种为葡萄酒。酿造工艺主要环节包括发酵前的预处理、酒精发酵、贮存与陈酿、成品调配、过滤杀菌、装瓶等。近40年来,葡萄酒加工技术进展较快,目前应用较多的先进技术有红葡萄酒的热浸提技术、CO2浸渍技术、白葡萄酒连续发酵技术等,在红葡萄酒发酵设备改进上应用了如自动循环、发酵罐、旋转发酵罐、连续发酵罐等先进设备。目前我国果酒酿造技术与国外相比存在一些差距,体现在原料品种的引进和选育、优良酵母菌株的选育、新品的开发等。� (7)果蔬速冻保藏:是将经过处理的果蔬原料采用快速冷冻的方法使之冻洁,然后在-18~20℃的低温中保藏的过程。它是当前果蔬加工保藏技术保存风味和营养素较为理想的方法。其加工工艺流程如下:原料选择→预冷→清洗→去皮→切分→烫漂→沥干→快速冷冻→包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可以用氧气来保鲜水果

对论文查重结果的影响

首先,论文的写作时参考了很多文献中的重点句子、专业性的话语的次数较多,跟很多文章相似度高,容易被检测出来,导致查重率过高。如果都是自己的写的但仍出现查重结果不合格,可能是使用了敏感的语言和句子。

其次在进行查重时,查重检测系统也很重要,有的检测系统并不专业,而有的知名的检测系统又太贵了,因而我们在选择查重系统时,建议选择收费没那么高,但是专业性的检测软件,这样既可以保证质量又可以保证论文的安全。

最后毕业论文查重结果还是不合格的话,就说明有些地方可能是论文部分内容相似度过高、错误引用文献、语句逻辑错误等,导致论文查重率高了,这样论文是不会通过的。

影响毕业论文查重的因素主要有论文的开头和格式,因为论文审查系统会通过自动识别论文的格式来划分论文的内容,还有就是参考标签,因为在论文查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标签的正确,还有就是重复的字符

毕业生会提前检测毕业论文,这时候发现参考文献也参与查重了。参考文献是否也包含在最终检测结果中?这个跟论文格式排版有关,论文写作时,学校会对论文格式作出要求,必须完全符合我们学校的要求,才能实现完全达到一个标准。论文格式对论文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今天,让我们来谈谈格式排版对论文检测结果有影响吗?一、对论文查重报告总字数的影响。word格式会影响查重报告的总字数,因为word和论文查重系统技术方法不一样,查重系统会自动进行识别技术目录和参考相关文献,不会计入文本分析检测,从而产生影响查重报告中的总字数。二、影响论文查重引用率。word排版规范,参考文献进行正确的标注,论文查重系统是能够对参考文献进行识别的,会检测出论文的引用率。三、对论文查重章节查重结果的影响。word论文排版规范,会自动生成目录,查重系统能够进行识别检测,获取每章重复信息,更有利于分析论文,及时解决问题。四、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如果word排版不规范,目录和参考文献可以作为文本部分进行检测,以标记红色,从而增加总文本的重复率。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1.参考文献识别格式不规范,2.以插入的形式输入参考文献。很多问题学生发现会加一个脚注、尾注、上标、下标、注释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导师以后的审查和盲审,但不利于论查重。由于一些重复检查系统并不完善,只能识别简单的Word论文排版格式。值得注意的是,参考文献直接跟随正文,不需要复杂的格式,如以尾注或插入形式的参考文献。

看你论文和别人重复了多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