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研究目的

发布时间: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研究目的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为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遵循的价值观念、企业团队精神、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等,它是一个企业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现象。如何塑造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的活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企业扩大产品知名度,占据市场份额 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可以形成企业巨大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这种效果,是单纯的硬件设施和工资福利手段所达不到的。以小天鹅公司为例,1989年还是个亏损97万元的小厂,1991年产品质量获得行业第一,1992年无故障销售是3年前的3倍,1995年以4 300万元国有资本控制18亿元的社会资本,而今天的小天鹅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市场份额20年前是想不到的。小天鹅的崛起,得益于深入企业每个员工心髓的“末日管理”的企业文化。谈“末日”并不是要末日,而是要努力消除诱发“末日”到来的隐患。使顾客的反映和需求在其技术创新、个性化设计的延伸服务上体现出来;从而增加用户对小天鹅品牌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最终扩大市场份额。 2、有利于提升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形象,实施科学的企业形象管理,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企业形象管理的成果又会凝结成企业文化,融化在员工的思想中,支配着员工的行为。成立于1988年的深圳华为公司,到今天已成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只用了十几年时间。集团总裁任正非认为:是强烈的企业危机感意识造就了今天的华为:危机迫使我们谋求独立,谋求独立又需要依靠科技,于是,技术成为企业的发展根本。”正是秉承“危机意识”理念,华为才有了今天中国通信行业领头羊地位,也使得欧美一些电讯公司刮目相看。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 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企业文化对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企业文化在决定未来成功或失败方面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一般分析而言,可以得到较为普遍的结论:企业经营业绩与其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正比例关系,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越大,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反之,则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差。优秀的文化帮助企业取得高绩效,这是因为这种文化能产生不同寻常的激励效果,能使员工感觉到为公司工作是有益处的,同时,员工对公司更有责任心、更为忠诚,员工会觉得他们的工作更有回报。 二、中国企业如何塑造企业文化建设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 1、价值标准的界定 正确的价值观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首要战略问题。要立足于企业自身的基础,如行业特点,企业成员的构成,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意识等,选择适当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否则,企业不被他人所认可。同时,要把握好价值观与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等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使价值标准与企业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相统一。 2、不断创新 只有创新企业才有活力,才能发展,才能增强竞争优势。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3、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 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同时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 , 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在此过程中,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 4、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又通过其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市场潮流、引领社会时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社会文化通过企业家这个载体,将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 5、 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是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旅游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的旅游管理论文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包括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而要将文化的价值体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旅游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旅游企业文化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旅游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途径,以期更好地推动旅游企业及旅游业的发展,为热爱旅游的人士带来更多的文化享受。

企业文化是企业上下共同认可,在企业经营发展中诞生及完善的价值、制度、行为、符号等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从内而外的升华、调整,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消费理念而产生,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不断变化、升华的需求。旅游企业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企业的旅游文化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此,加强旅游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紧要。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旅游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希望对旅游企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一、树立大旅游观念

大旅游的着眼点在于整个城市,将城市的每个旅游产品看作要素,将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此,不但能带来更为多元的旅游体验,满足不同的旅游需求,也能快速拓展客源市场,推动旅游企业的发展。具体来说,建设旅游企业的企业文化,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将企业内外要素都纳入企业的规划和蓝图中,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随着旅游市场的成熟,游客的旅游动机日益多元化,旅游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在诸多的旅游动机中,城市的吸引力最为关键。旅游企业的经营不能脱离城市,要使自身获得更好地发展,不能仅仅稳固和局限在单一的消费群体上,而应以整个城市为出发点,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只有树立这样的大旅游观念,才能在宣传城市文化、景点的基础上,增加企业的文化底蕴和持续竞争力。

二、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作为一个集体,如果凝聚力强,各个环节沟通就会顺畅,计划执行效率就高,企业目标也更易达到;如果凝聚力弱,则工作效率会受到极大影响,计划难以有效落实,目标实现更是大打折扣。为此,旅游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每一名员工,挖掘他们的价值,注重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如此,才能营造浓厚的“家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增加凝聚力。野三坡景区以往是偏僻的山沟,但却十分注重人的管理和素质的提高,注重凝聚每一名员工的力量,员工的价值、理念都十分契合。正是这种凝聚力增强了其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最终使野三坡成为了享誉国内外的景区。

三、创设和谐旅游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但能让游客得到更为高品质的旅游享受,且可以极大地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如果景区垃圾满天飞、设施不齐备、游览性不佳的话,无论是游客,还是员工,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要建设企业文化,就需要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体现生态、健康和美的旅游理念、价值理念,涤荡游客的心灵,增强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在和游客的互动中,将旅游企业的文化深入人心,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四、塑造旅游品牌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加剧,要想取胜,单纯依靠价格、地域、营销等远远不够。品牌形象是如今企业竞争的灵魂,要建设企业文化,就要打造品牌,塑造形象,让企业的品牌形象为更多的游客认可和接受。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故宫、长城等都是十分典型的旅游景点,在游客看来,这些景点的价值就在于其具有品牌。如故宫更多被打上了“宫廷”“皇帝”“收藏”“神秘”等标签,这些标签让它具有了鲜明的品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来说,故宫积淀过于深厚,以至于人们旅游到北京时,将其当作一个标志和符号,到故宫旅游的人才会络绎不绝。总之,只有塑造旅游企业的品牌形象,充分挖掘经典的特性、价值,才能创造出适于旅游企业发展的文化,使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景点互利共生。

五、实施绿色经营管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破坏严重,自然资源也开采过度,再美好的景区、景点、自然风光也经不住毫无节制地破坏。而一旦遭到破坏,不仅是物质被损坏,其所蕴含的文化也遭到蹂躏。旅游企业本身要有旅游保护的内在属性,在其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应将保护生态、旅游景区、传统文化等作为自己重要的使命。为此,企业在管理时就应采取绿色管理方式,要加强对游客的调节和分流,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在考虑旅游承载力的基础上,谋其自身的发展。只有这种生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才能滋生出“绿色”的旅游文化,才能使企业、景区得到长效地发展。

六、总结

企业文化为企业之魂,是企业傲立市场的根本,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丢失了宝贵的发展机会。旅游企业只有不断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更好地发展。本文提出了旅游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希望对旅游企业有所帮助。

很全面 自己看吧

浅谈如何塑造企业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如何塑造企业文化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优秀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是企业常胜不衰的营养源泉,同时可以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要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突出自身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保持时代先进性;同时不要操之过急,要水到渠成;要摒弃错误观念,完善文化内涵。本文论述了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对塑造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企业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企业领导的大力倡导、身体力行,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塑造而成的。

关键词: 企业文化;塑造;误区

引言

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日、美间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生活及工作的意义有了不同的认识。此时企业管理者面临主要以下变化:

① 人们的物质满足程度已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金钱与物质刺激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

② 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焦点,知识“精英”的稀缺性远远大于资本的稀缺性;

③ 企业边界的无限扩大,世界上任何角落可能都有你企业的员工,他们可能在任何时间段工作,固定的作息时间可能被打破。空间上的有形厂房、办公楼可能不复存在,信息的传送与作业控制可通过现代化通讯与联络手段完成;

④ 员工自由度加大,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跨文化的管理成为必然。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制度管理的局限性暴露无遗,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运而生。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

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

1、企业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 我们在治理社会时,首先要依法治国,但是再完善的法律都有失效的时候,法律失效了靠社会道德去约束。所以既要以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管理企业也一样,企业文化是和社会道德属于同一范畴,是指人的价值理念,是指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是对企业制度失效的一种补充。

2、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的内容,是对企业现实运行过程的反映,具体讲,就是企业制度、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

3、企业文化从性质上看是属于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约束企业的运行过程,是在现实中真正起作用的价值理念。

4、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是属于企业性质的价值理念 这一点区别于民族的价值理念、社会的价值理念。

5、企业文化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行为以及员工的行为起到非常好的规范作用。它不是一种包装性的价值理念,而是要真正解决企业问题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的特征

突出的个性化特征。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文化作为竞争的手段,必须突出自己企业的优势,注重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征。然而,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兴起的时间并不长,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开始的,处在起步阶段。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个性,照搬其他企业的口号,存在着雷同化的现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总结自己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是企业家个人奋斗经历的真实写照。由于企业主导产品不同,经营范围不同,人员素质和技术含量不同,不同企业的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应是不同的。

.能够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而反作用于生产力。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一个国家来讲是这样,同样对一个企业来讲也是这样。先进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能够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

经过长期营造,而且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具有递延性和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文化是要有底蕴的、有根基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业和发展的轨迹,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特色。一个企业优秀与否,不仅要看昌盛期,更要看困难期;不仅要看发展期,还要看它的创业期。如果企业在遇到困难和受挫折时,全体员工还能保持同一的思想,同舟共济,知难而进,百折不挠,这个企业的优秀文化就真正形成了。

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双赢战略。优秀的企业从优秀企业文化中受益,员工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优秀文化要充分尊重人、充分体现人的价值,员工可以从中得到无限享受。让一个员工去爱他的企业,必须有其自身的道理。要想使员工关心企业,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主要在于员工能够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在双赢战略的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研究组织文化首先要研究民族文化。据有关研究表明,民族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比组织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大。在考虑员工行为的影响因素时,更应考虑到民族文化的作用。但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要研究文化的国际性。文化的差异来源于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文化差异是区别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重要标志。文化差异的客观现实性会多方面影响着跨国公司的商务活动,因而理解和重视文化差异是很重要的。为了成功跨越文化界限,公司必须尽其所能地了解其商务工作所在地重要的文化准则、价值观、宗教信仰、文化理念,以及学会识别一种文化的重要象征、价值观和礼仪。这有助于跨国公司理解其顾客、工人和公司竞争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减少其在海外市场操作上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创新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为主要的资本,成为促进生产力进步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成功企业的秘诀就在于不断创新。

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是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劳动主体,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企业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经营战略的选择,必然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能否高效发展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任何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就是这个企业在制度安排以及经营战略选择上对人的价值理念的要求,即人们在价值理念上能够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企业战略选择,并以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的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

2、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制度与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企业对人的约束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约束,如企业规章制度;另一种是内在约束,如作为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

3、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企业文化的创新,不仅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且还会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例如,海尔之所以能在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上有创新,是因为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因而,海尔案例是以企业文化为题目进入哈佛案例库的。

4、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也就是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所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会

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活力,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员工行为应该规范,即要求员工能很好地遵守和贯彻企业的制度及企业的经营战略,有自我约束的内在要求。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是人的内在约束,这种内在约束就是企业文化。只有在这种内在约束起作用的条件下,才能保证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效实行。

6、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还可以凝聚企业员工共同奋斗,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我们从美国惠普公司的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与尊严的企业文化,从美国IBM公司的尊重员工、用户至上、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从日本松下公司的产业报国,亲和一致,感恩报恩的企业精神,从中国企业大庆油田的铁人精神都不难发现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企业文化的力量。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积极影响

1、优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力,走向国际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其突出的主文化,主文化又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可以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而凝聚成核心竞争力。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成熟的企业,没有先进文化的企业称不上世界级的企业。试想,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哲学和经营理念如何去统帅企业的千军万马,如何将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实现最大化的经营合力?综观国际大公司的经营理念,已不完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而大多是透过企业生态论,为顾客、职工、股东和其他全体关系人创造整体价值。只有为顾客创造价值,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创造市场;只有为职工创造价值,才能保证职工与企业价值同步增长,最终保证企业价值的实现。因此,决定竞争优势的根本力量,是如何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去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去创办世界最优秀的企业。

2、优秀的文化可以使企业常胜不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有效保证,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公司,都必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后盾。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较成功的文化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

3、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总体来讲,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着许多民族的、人类的共同的优秀品质,包括和谐、诚信、和平等良好的人文特征。优秀的企业文化在给企业、员工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其客户、消费者乃至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进而推动人类文化进步。

消极影响

1、多数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打造公司形象和品牌形象。这些企业一般在进行企业文化工作之前就会让人们知道他要做企业文化了, 并且其企业文化工作本身也大都是为了公司宣传所需要。

2、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灌输企业领导或上级的指示。这些企业中, 企业文化工作主要就是宣传领导本人和领导的指示, 甚至把吹捧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塑造的主要工作。

3、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是为了跟风。因为大家都在做, 且还是美国、日本传过来的理论, 多少应有些好处吧, 凭什么我们不做, 至于目的作用什么的, 以后再去考虑。

4、部分企业塑造的企业文化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这些企业的立意都比较高, 也按照塑造的程序走, 可以说中国企业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在企业文化塑造方面作了较多的有意义的探索, 但在企业文化塑造的成功案例却不多, 有的企业在兴旺的时候把企业文化当作口头禅, 而一旦遭遇危机, 却又发现, 企业最缺乏的仍是企业文化。

三、塑造企业文化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地建设企业文化,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地出现了一些误区。

形式主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维系统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思维系统,因而把企业文化分为企业理念、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思维系统的差别构成不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文化活动 持这种观点的人,把企业文化简单理解成员工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卡拉OK比赛、体育比赛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形象设计,好多企业把企业形象设计称之为企业文化,这与企业制度及企业战略根本不着边。企业文化是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 这种观点把所有有

关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内容,都统称为企业文化,这混淆了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

老板主义

在带领企业的过程中,领导人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下面的眼睛都会看着。领导人经常要亲历亲为,率先垂范,这样既可以起到榜样作用,也可以真正了解下属的真实想法。

要走出单边灌输的误区。有的企业老总发展企业文化,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只是“教”员工如何如何,殊不知企业负责人和管理层是企业员工的表率。企业文化是人们意识的能动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在客观上出现对某种文化的需要,往往交织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之中,羁绊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之内。因而,一开始总是只有少数人首先觉悟,他们提出反映客观需要的文化主张,倡导改变旧的观念及行为方式,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者。正是由于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的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形成了企业新的文化模式。

因此,要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要从企业领导人的“领导人文化”抓起。

认识片面

简单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识别系统 这是指把企业文化理解成仅仅是一个企业与另外一个企业有哪些不同的识别标准。一般包括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以及理念识别。片面认为企业文化是包装企业的方法。在现实中,人们运用各种非常好的形容词及名言、警句,把企业进行包装,把这些包装企业的词语当做企业文化,例如,“顾客就是上帝”“服务社会”“争创一流”等。

四、企业文化的提升措施

规范管理层,确定主导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创新化,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 企业文化的创新首先是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特有的规律,找准市场定位,根据时代特征确定不断创新的价值观,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其次,是企业制度的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将由知识管理所替代,从而将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完成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并运用群体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最后是企业形象的创新,必须不断扩大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增强企业凝聚力。

2、将企业文化制度化,第一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必须要充分体现在企业的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的能动作用。第二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必须通过制度的方式来统帅员工的思想,任何员工都必须在思想上接受企业文化,忠于它,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在思想上的制度而存在。

3、企业文化实践化,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企业倡导、信奉的价值理念,而是必须要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即,企业文化要指导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战略选择。企业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各种文件中,而是更多地表现在员工的行动中。

4、企业文化教育化,必须要通过灌输的方式将企业所信奉和必须实现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员工的头脑中去,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

5、企业文化奖惩化,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强制和激励去引导,对遵守企业文化的人要重奖,对违背企业文化的则严厉惩罚。这是将企业文化植根于员工头脑之中的重要手段。

6、企业文化系统化,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将企业文化的内容从可长期存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盈利的角度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企业文化。这种系统性的企业文化将会对员工产生很大的约束力。国外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白皮书竟然有十几万字之多,这么多的企业文化内容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而是长时期积累的结果,是坚持企业文化系统性的结果。

宣传教育,加大企业文化力度

将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其构成要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第二,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第三,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第四,具有实现共同愿望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第五,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第六,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将“学习型组织”确定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有利于树立“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我国的企业需要建设一支高理论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以此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倡导行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落实到行为之中。我们常说,看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社会公众对一个企业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积极倡导优秀的行为文化,并且身体力行。

积极开展企业文体活动的精神文明建设:(1)要利用舆论宣传阵地,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形势任务教育、报告、演讲、座谈等方式宣传和传播企业精神,使之深入人心。(2)通过树立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培育企业精神,制定反映企业精神和促进企业精神成长的规章制度。企业精神不具有强制性,但可以通过制度的强制性来保障。(3)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塑造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无形、抽象的,但可以通过企业发展史展览、文艺汇演等让员工切身感受体会企业精神的含义,对员工进行熏陶和教育。(4)可以举办企业文化培训班,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知识、企业精神的理论教育,让员工对企业精神有认同感,在工作中自觉实践企业精神。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应具有针对性,使被强化者能从中体会到更深更广的意义,例如,合理行为被肯定,也就是得到了企业的承认,被强化者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激励他行为的再生。2、注意强化的时效性,要选准时机、及时强化,同时应考虑反馈的获得,这样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3、强化手段的选择要因人而异。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要考虑被强化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效用最佳。行为得到不断强化而稳定下来,人们就会自然地接受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因此,塑造企业文化可以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通过文化、教育手段和寓教于乐,渗透,激励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引导、熏陶、潜移默化地塑造员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形成企业内部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结合力,推动企业发展。

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文化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的发展催生更优秀、更先进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应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再造,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增添后劲。企业文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和艰巨的工作, 必须把企业文化当成企业每时每刻的工作, 确保在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环节上不出现的偏差, 否则就极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企业文化系统, 从而影响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同时企业还要确立正确的思路, 采取专业的方法。只有这样, 企业文化塑造才能落到实处,也才能对企业经营产生真正的长期贡献。

参考文献

1] 宋亚菲.国际企业管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 邢以群、张大亮: 企业文化建设: 重塑企业精神支柱.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4] 孙秋柏,唐志丹,孙耀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经济管理文摘,2002(13).

[5] 世界企业文化网.

[6] 李华,王正斌.地缘文化差异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商务.经济管理文摘,2002(15).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论文

企业安全文化是与企业生产和安全管理活动相生相伴的,有生产安全活动就必然有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情况下抓好安全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塑建切实可行的安全文化,可影响职工的安全行为,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指导企业安全生产,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扭转安全被动局面,促进安全生产。

1 企业安全文化内涵。

笔者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并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意识、作风、管理机制、行为规范、生产目标、价值观、安全心理素质和安全风貌等各种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结合这一概念,煤炭行业的安全文化应该定位于在煤矿长期安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安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安全管理机制、安全工作作风、日常行为规范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方式方法等内容。它由安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4个层次组成, 4个层次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安全精神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最高层次,在整个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精神、安全追求、安全作风和安全理念等,是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形态领域各要素的总和。安全制度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制度层面,它体现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中,是安全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等精神文化必须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正式制度和规范,才能为广大职工所接受,才具有约束力和说服力。因此,安全制度文化是实现安全精神文化的载体和保证。安全行为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行为层面,是员工在安全生产实践、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企业安全文化形式。安全物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层面,它由安全作业环境、企业周边环境、安全视觉识别系统等构成,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形式的表层文化。从现象上看,安全文化是从行为上感知到的一种感觉。

2 企业安全文化创建途径。

(1)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企业安全理念包括核心理念、责任理念、管理理念、作风理念、投入理念等,回答的是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怎样去做的问题,是安全价值观的具体化。只有确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才能制订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因此,必须在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确立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安全是最重的责任、安全是最好的福利的安全价值观,培育和提炼出具有特色的安全文化,并通过有效的宣传载体大力宣灌,从而提高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熟知,实现对行为规范的自制和他制。

(2)整合、规范、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和内容。制度的建立就是将企业先进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固化的形式转变为具有操作性管理制度的过程。文化形成制度,制度强化文化。只有制订出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严格执行,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形成制度文化,才能整体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变安全管理由职工被动管理为职工主动管理,变他律的“要我安全”向自律的“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4个方面进行制度和内容的整合、完善和规范。主要有:安全行为建设、安全意识培育和素质建设、安全环境建设、安全制度建设。

每项工作都要做到有制度、有标准、有考核、有效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从而形成一套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3)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运行机制。长期的实践证明,无论多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做支撑,去考核、去监督,制度就像无源水、无本木。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机制,来保证安全文化的实质性运转。一方面要逐级建立安全文化检查、考核、讲评及奖惩激励制度; 另一方面要制订从干部到职工个人的安全精细化管理考核、评分、排名、讲评及奖惩制度和标准,并严格执行和落实,调动全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确保安全文化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4)建成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形成,必须有广泛的职工基础,以企业安全生产为重点,使广大员工参与进来,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总结、归纳、提炼、发展、创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采用各种方式辐射到企业职工中去,渗透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3 企业安全文化创建的关键环节。

(1)理顺思想,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思想境界。目前,论及安全,说到安全第一和遵章守纪,没有人不认同,并且都熟知,但一到现实工作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违章违纪行为。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必须始终把思想观念摆在首位。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载体,宣传学习一系列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明确“安全第一”的深刻含义,牢固树立“不安全不生产”、“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明确实现安全生产是为职工办的最大的福利, 形成“人人管安全,人人关心安全”的格局;明确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从而摆正安全与企业、安全与个人、安全与家庭幸福的关系,明确实现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2)加强安全教育,提升职工素质,夯实安全基础。人的安全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夯实企业安全基础的保证。①突出特殊化,开展针对性教育。围绕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预防性教育。

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重点时段和各种类型的安全重点人物的不同特点,进行重点预防、教育、培训和帮教。②突出普遍化,进行全员教育。注重理论实践并重,既要加强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业务培训工作,建立完善学后必考机制,又要积极开展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理论素质和操作技能,适应安全工作要求。③突出实效化,开展情感性教育。要发挥党政工团“大兵团”教育的优势,构建安全教育齐抓共管大格局。通过开展富有亲情、真情和温情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搞好自主保安的自觉性。④突出形象化,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宣传灯箱、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开展经常性、覆盖面广的安全教育活动,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形成时时处于教育之中、处处体现安全之风的氛围。

(3)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将人本管理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健全制度,靠制度的强制约束逐渐养成职工安全行为习惯,最终上升为安全文化理念,使安全制度更好地延续和落实,杜绝习惯性违章。①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分解安全工作目标,层层传递安全压力,形成逐级负责、逐级追究的安全责任追究体系。②完善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健全安全信息网络,及时筛选、收集安全信息,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使每一生产环节都在安全控制之中。③积极推行正规循环作业,使管理人员做到按章指挥、以身作则,职工按章作业。④强化安全薄弱环节治理,消除事故隐患。⑤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积极开展创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评比活动,提高现场施工质量。⑥坚决执行责任追究。对工作中因违章造成事故的,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严格追究有关安全管理人员的失责失察责任。严格责任追究是对违章者的关爱,目的也是教育职工不要违章,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很好的一种方式。“严、实、重”的责任追究,可以触及灵魂、触及利益,引起思想上的重视。责任追究肯定要处理人,但处理人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的追查处理,找出事故的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教育全体职工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对事故责任者追究和处理必须严格按制度一视同仁、公平合理,让被处理者口服心服,让其他人引起重视、受到教育。

(4)坚持科技进步,推动安全管理手段的升级。

要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性好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以改造企业传统的、陈旧的管理手段,从设计、工艺、技术装备上保障安全生产,从硬件上做到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今后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应当定位在:①在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关键技术上有新突破,力争重点解决一些带有共性和全局性的关键技术难题,要抓好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整改研究;②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③结合企业实际,研究、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④实施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加大质量标准化工作力度,推进安全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将井下瓦斯治理示范矿井、防治水示范矿井等作为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安全状况的好转。

4 结语。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社会的根本整体稳定。因此,安全文化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也要针对安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新思路,融入新内容,符合新形势。建设安全文化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积累、沉淀和整合的过程,需要广大干部职工及时总结和提炼。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工会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思考论文

摘要: 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分支,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班组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工会要在着重抓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引导职工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上下功夫抓落实,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整体素质,使企业生产安全、稳定、顺行,实现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 班组;安全文化;风险;制度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和最基层的管理单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基础的承担者,是广大职工日常生产、工作和学习、提高素质的基本场所,也是工会工作落地生根的基础和沃土。在当今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理念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工会组织必须在全面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有所为、有所大为,以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凝聚、规范、约束”功能,实现对班组活力的更加激发和职工根本权益的最大维护。

一、把教育摆在先,引导职工认识班组安全文化的地位

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中分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在班组积淀和总结而形成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凝聚着职工探索和实践的聪明才智。工会组织要把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抓得牢,着重抓好两个认识点。一是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文化观。安全文化建设的活力来源于基层班组。安全文化是人的文化,是作业人员思想和行为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任务,其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都根源于安全生产的每项工作。工会组织要帮助和教育职工明确自身是安全文化的践行者和受益者,树立安全文化是职工的文化、是班组文化的思想,解决好文化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切实回答好“安全为了谁”的.命题。要从安全文化制度层面抓起,让职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规程及其管理制度体系中罗列的种种规范人员行为的内容,都是血的教训,都是基层生产经验和教训的集中总结,从而通过案例、通过规程不断增强职工执行规章制度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帮助职工树立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观。作为企业管理的细胞,班组滋养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肌体。随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突出,关注生命、尊重生命也成为职工职业生涯中的最重要共识。直接承担企业生产任务的班组也在不断创造着安全文化新的亮点,班组的首创精神和创新创效也在与时俱进地推动着制度体系的完善健全。河南省中平能化集团七星公司白国周同志探索总结出的“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和大唐国际推出的“三讲一落实”,凝结着班组的首创精神和创新魄力,彰显了班组和一线职工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主体责任。

二、把培训教育抓在手,不断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企业中,班组是最直接参与生产的单位,每个成员的思想意识又直接影响着生产的全过程,也说明了风险和责任必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工会组织应突出抓住风险和责任,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安康杯”竞赛、和谐企业创建及建家活动做到抓常抓长,确保职工安全思想认识不滑坡和理念树立不松懈,最终达到安全管理的长治久安。首先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统领全员思想。工会组织要大张旗鼓地利用宣传册、新媒体、电视、报纸、网站等宣传途径,通过安全大讲堂、职工座谈会等平台,在职工中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是天大的事”,教育职工领悟好“安全生产取决于现场的每一个人”和“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深刻内涵,把其融入生命价值观和岗位工作当中,从而实现职工“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升华和行为转变,为企业为家庭为自身安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其次要以“生命至上”强化工作风险意识。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冰山理论”强调了风险的客观性和隐蔽性,而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强调了事故的可预知性。这就教导我们要时刻警示职工对表面平静中蕴含的事故隐患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对生命摧残的严酷性更要有高度的认识。要引导职工认知风险能力源自对工作性质的全面准确把握,抓好工作自身物理规律的掌握和危险点不同表现的分析,加强职工自身技能素质提升是重要途径,同时加强心理关怀,剖析思想情绪和环境因素的正反作用,让防控风险从认识风险和全面分析风险抓起。要突出以案例剖析加强防护意识,采取经常性的触类旁通教育方法,通过班前班后会、不安全事件报告、视频材料等学习触及心灵、引起共鸣,不断强化职工的现场作业风险意识。最后要以“热爱生命”加强班组责任意识。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班组实际工作中也无法取代成员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工会组织在参与班组建设中一定要把增强责任意识放在首位,与职工共同强化责任担当,着力实现每个班组成员的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深入持久地把履职尽责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工会建家活动中,通过劳动竞赛、师徒传帮带的教育、座谈会、面对面的心理疏导和团队精神的打造,影响和带动班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班组团队的聚合力。要大力弘扬拼搏、奉献、进取精神,在工作中不推诿不懈怠,永葆班组奋进的活力,让“责任与快乐工作同行”成为班组的主旋律和向上精神。

三、把落实抓出实效,确保安全制度和管理机制在班组落地

安全生产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班组管理的双翼,严格执行各项规定是班组责无旁贷的责任,必须遵章办事、按规操作。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织保证,班组必须做到执行制度不打折扣。工会组织要积极主动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工作,根据工作任务、环境变化和管理对象等不同因素拓宽思路,找准方向,确保提出把经实践检验确实有效的好办法固化到制度的建议,不断向管理要效益。要注重制度在班组的有效宣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检查督导作用,特别是分会和工会小组要重点做好制度的组织学习,着力做好制度在班组与具体工作的结合,防止无知性违章和“一纸空文”。要突出抓住制度落实效果的检查,工会组织要善于抓住制度的关键点和本质要求,突出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等维权方面的巡视和监督,协助行政有的放矢地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跑调”问题,把维权工作做实做好。安全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自上而下的监督制约机制和自下而上的保证机制,是企业以人为本、风险预控的安全生产闭环管理重要体现。工会组织要主动入位做到保障有力,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紧扣围绕中心、服务职工的方针,架起“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高压线,不断丰富分项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创新竞赛内容及载体,搭建让每个员工都能在群众性竞赛中有施展智慧和才干的舞台。要做到素质过硬,把广大职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提升作为长期的强素质工作,主要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年度培训、师带徒、技术比武、技能大赛和争当学习型员工等活动,并采取危急事件预演和专业培训基地学习,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分支,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班组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工会要在着重抓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引导职工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上下功夫抓落实,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整体素质,组织带领职工立足岗位创一流、争优秀,以时代风采和品牌形象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浅析如何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论文

摘要 本文从安全文化的涵义和功能出发,阐述了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好企业安全文化的措施。

关键词 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生产建设措施

0引言

安全,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永恒主题。从国家来讲,安全生产事关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事关经济效益的提高,事关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员工来说,安全事关生命,是人的第一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强烈。本文从安全文化的涵义和功能出发,阐述了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对建设好企业安全文化的措施。

1安全文化的涵义及功能

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从广义上,我国有人将“安全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安全文化的首创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这两种定义把安全文化限定在精神和素质修养等方面。在许多有关安全文化的论文和材料中,常常看见诸如“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倡导安全文化”、“普及安全文化”、“学习安全文化”等字样,这些实际上将安全文化看作一种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意识、观念、态度、知识和能力等的综合体,与狭义安全文化的观点不谋而合。从理论上研究和探讨广义的安全文化是应该的,但对于促进实际安全工作而言,则不宜使用广义安全文化的概念,而应使用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的功能

导向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提倡、崇尚什么,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员工的注意力逐步转向企业所提倡、崇尚的内容,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从而将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

凝聚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通过改变员工的兴趣、爱好和娱乐方式,使员工融合于其中,当其价值观被员工认同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个方面把员工团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激励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能通过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智慧力,使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作为自然人,每个人都有力气,有基本思维能力;作为社会人,每个人又都有精神需要,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未获得激励时,人发挥的只是物质力量,获得激励后,人的精神力量就得到开发,激励越大,所开发的精神力量就越大。

约束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这种作用与传统的管理理论所强调的制度约束不同,它虽也有成文的硬制度约束,但更强调不成文的软约束,他通过文化的功用使信念在员工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只要有诱导信号发生,即可得到积极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行为,这种约束机制能够有效地缓解员工自治心理与被治现实形成的冲突,削弱由其引起的心理抵抗力,从而产生更强大、深刻、持久的约束效果。

规范行为功能

上述安全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四项基本功能,最终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意义是通过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来规范其安全行为。

2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自身的需要

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为管理的其它环节创造先决条件。建设安全文化,能够增强管理上的道德含量和安全意识,符合企业所有人员的客观实际及生产场地的特征,是解决所有人员对安全的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的有效形式;建设安全文化就是要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文化氛围,使所有人员形成一种安全思维定势,把搞好生产安全管理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渡时期,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也给企业的安全系列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物质文化,诸如明确的企业目标、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系统的培训教育措施、合格的安全生产设施等;还要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安全文化阵地、美观整洁的生产现场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企业的管理至今已历经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三个阶段,而安全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四个阶段,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弥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缺陷的`需要

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两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不包括纯粹由于人的行为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违章堆放的物料、私自焊接使用的压力容器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即达到了物的本质安全),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因此,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这主要是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来实现。但是,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科技水平发展不够,另一方面可能是经济上不合算。正由于此,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十分重要。控制人的行为一般采用管理的方法,即用管理的强制手段约束被管理者的个性行为,使其符合管理者的需要。企业安全管理应该是在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工程技术基础之上,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制度、规程等,约束企业所有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使所有人员学会安全的行为,以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随着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发展,尽管有了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来说仍然不够。科技手段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需要用管理手段补充;而管理手段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对于安全管理尤其这样。被管理者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漠视或抵制,必然会体现在不安全行为上,然而不安全行为并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相反可能带来相应的利益或好处,例如省时、省力等。这会进一步促使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并可能“传染”给同事。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必然导致事故发生。在安全管理上,时时、事事、处处监督企业每一位成员遵章守纪,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事,这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建设安全文化正可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

3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措施

既然安全文化可以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就像安全管理可以弥补安全技术不足一样。因此,安全文化绝不应是一种空中楼阁,而应该紧密结合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活动。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说到底就是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习惯)的选择和行为结果的统一,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抓住问题的本质,就可以抛开繁烦的“文化”定义,从中解脱出来。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对造就优秀的行为结果至关重要。企业安全文化,离不开员工的认知,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员工的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因此,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激发员工自发的主观能动性,把保证生产安全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确保生产安全的目标。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综合知识和技能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职工,职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养,与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要结合职工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可以利用报告会、培训班、墙报、竞赛活动等各种手段,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同时可以利用节日、年终总结、“安全月”等机会,开展各种有益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文娱体育活动,不断渲染和强化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

完善安全机制提高安全意识

建立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以建立适应现代安全管理,实行标本兼治,做到行为有规范、考核有依据、奖惩有标准的制度体系;建立以党政工团齐抓、部门联动、人人监督、纵到底、横到边的网络体系。一是强化安全监督机制;二是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和激励机制;三是建立安全风险共担机制,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奖优罚劣,四是健全安全检查评比机制,达到超前控制。

提高安全技术狠抓安全管理

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之上。无法想象,一个企业生产条件恶劣,事故隐患丛生,安全管理混乱甚至没有,不安全行为随处可见,而仅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即可使不安全的生产面貌发生有效的改变。作为农机开发和生产企业,我所不断完善产品的加工工艺和工序,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加工,并增加生产防护设备,从源头上杜绝不安全隐患。在生产车间、安装施工现场,到处悬挂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高空作业,请系安全带”等标语口号。另外还结合自身工艺特点,提炼出许多富有个性和人性化的警示标语。定期对生产车间、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排查,对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结束语

安全文化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是安全文化的主体,也是安全文化的目的,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提高人的生活价值和工作价值的过程。因此,安全文化建设应是企业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工程。

企业文化建设的案例研究论文

很全面 自己看吧

浅析企业文化建设提 纲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的关系(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含义(二)正确区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三)正确把握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二、如何搞好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一)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二)创新文化(三)培养敬业乐群精神(四)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五)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努力打造百年企业文化三、怎样发挥企业团队精神(一)团队精神概述(二)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的原则(三)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发挥团队精神浅析企业文化建设摘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有无自己特有的先进文化,如何处理好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特别是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这对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团队精神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通过“文化优势”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推动力,它反映和代表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精神,凝心聚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沉淀、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企业迈进文化管理阶段的时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促使企业和员工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凝聚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不能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谋求企业生存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还是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渠道,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新作为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改善,尤其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有无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更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企业团队精神对于企业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它决定了企业的前途。目前,在我国各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应特别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关键之一就是要培育企业的团队精神。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的关系(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含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两个相交的圆,既有互相渗透影响的相同部分,也有本质不同独特互补的不同之处。(二)正确区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第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相同点。1 、工作目标相同。企业文化的直接目的是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2 、工作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对象都是企业的全体员工。3 、工作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4 、工作内容相似。一是在经营行为方向,建立和坚持行为准则、企业道德,维护企业信誉,树立良好形象,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合同。二是在价值观方面,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统一,注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三是在企业精神方面,强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保持旺盛的劳动热情。第二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1 . 内容不同。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培养企业精神、确定企业目标、树立企业形象等,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特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对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的路线政策、形势任务教育等方面的教育。2 、主导力量不同。企业文化的优劣及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素质。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对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体现着党的执政能力和党建水平。(三)正确把握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第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新的理论,其本质是一种经济文化,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创造企业最佳效益,促进其发展。第二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避免企业员工出现“精神危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划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众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个性。(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1 、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发展为出发点。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2 、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的物质意识,就会转化成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因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强化;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要靠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保证;企业文化的发展进步,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推动促进。总之,只要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更新观念,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就会有一个新的提高。二、如何搞好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我国企业管理学方面的大家余世维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公有的价值观,是一种企业内部共同遵守的原则、共有的认识,是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合力之纽带,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我国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将会制约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迅速,而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民营企业要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地改进。(一)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既要注重企业文化形式建设,更要完善企业文化的内涵,民营企业多注重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而忽视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形式是重要的,其内涵需要通过形式才能体现出来,但是其形式如果没有体现内涵就会显得很空洞,没有实际意义。企业文化“有形”的一面很容易做到,而“无形”的一面则较为困难,且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种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厂房的面貌,改善企业的工作环境、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加强领导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以及设计效果更佳的企业形象等来完善“有形”企业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则要求企业关注需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并根据员工的职业取向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帮助他们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构筑施展才华的舞台,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实现其自我价值,从而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感。(二)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从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年度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定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因为新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意经济,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三)培养敬业乐群精神所谓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执着的追求与热爱,让人生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所谓乐群,就是与全体员工和睦相处,共同奋斗。敬业与乐群密不可分,只有人人敬业,才能激发创造热情,减少内耗,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创业环境。形成人人敬业的局面,企业才会打造出自己的精品。当然也有必要引入“刚柔相济”、“严爱相融”的管理理念。首先,建立刚性的管理制度。因为人性中的一些弱点决定了人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是难以办好的。其次,营造宽松融洽的环境。一个企业只有刚性理性的制度,缺乏人性化、人情味的东西,也是不行的,应当融入“爱”的管理理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就是对企业员工关心爱护,为员工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员工发展空间的创造以及财富的合理分配等。企业通过爱与和谐的氛围,将员工凝聚起来,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就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增强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四)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塑造杰出的企业家精神,借鉴国外的成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民营企业塑企业家精神。民营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推动者和模范实践者,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旗手文化,企业家的素质和自觉程度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缔造出优秀的、高品位的文化,要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就需要具备企业家的优秀素质,包括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管理才能、决策水平、技术业务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尤其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五)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努力打造百年企业文化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只有通过培育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的变革,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就企业的发展趋势来讲,企业文化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将给民营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要有学习规划和目标。通过内培和外训,将员工教育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同时作为企业文化带头人的企业家更要对新的企业文化身体力行,躬身垂范,去影响和带动员工,使员工看到这种新型文化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给员工带来利益,把这种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学习文化根植于每个员工心中,努力打造百年企业文化。总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增强对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促进这项工作,将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怎样发挥企业团队精神(一)团队精神概述所谓企业文化就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也就是所有好的员工都心悦 诚服接受的行事准则——一种“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的”自豪的想法。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的主要内容有企业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等几个方面。目前,在我国各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应特别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关键之一就是要培育企业的团队精神。1.团队:所谓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行为上有共同规范的一种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组织形态。2.团队精神:作为组织灵魂的团队精神,一般是指经过精心培养而逐步形成的并为团队所有成员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团队成员对本团队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也蕴含着对本团队的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与希望,折射出一个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格,成为凝聚团队成员的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具体来说,团队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团队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与一体感。(2)在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团队精神表现为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及共为一体。(3)在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尽心尽力。人们在一起工作,因为某种目标的被组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团队组织,社会中常见的团队组织有篮球队、足球队、医疗队、企业团队、交响乐队等,企业团队是各种社会团队中的一种。有的团队组织松散,效率不高;有的团队紧密团结,卓有效率,配合协调一致。有效率的团队组织具有如下作用:1.团队可以形成合力,产生团队组织大于个体简单相加的力量,可有效地达到目标。由于团队组织的合力可以产生大于个体简单相加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力量,可以使用较少的人力达到较高的绩效,因此企业中许多工作都采用团队组织来完成。例如企业要达到开拓市场、改善产品品质、优化客户服务,缩短产品开发流程等目标时,采用团队组织可以有效地达到目标。2.团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团队组织的成员各自优势不同,知识、能力也不同,可以形成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互相启发的整体优势,产生能力得到强化的结果,企业的竞争优势因而也加强。团队成员在团队组织中也有机会提高能力,发挥潜力,成长成材,在完成挑战性的工作中使能力得到培养和加强。3.团队可改善员工与企业关系,可培养员工的合作与协作能力。团队可改善员工与企业关系,由原先“支薪型”员企关系变为“共同型”员企关系,员工不再以只干一份工,只出一份力,只拿一份薪水为唯一目的,员工的精神状态由“离散型”转变为“聚集型”,同时培养了员工的合作与协作能力。现代化的生产更强调合作与协作的能力,在团队组织中就可以培养成员的合作与协作能力。团队成员为共同的目标努力,为共同达到目标的理想所激励。缺乏合作与协作意愿的队员将不受团队的欢迎,大家不愿与他共事。(二)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的原则从上述来总结,企业团队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前途。塑造和培养团队精神,可以有效防止军心涣散,克服产生离心力和出现一盘散沙的状况。理想的团队组织是有效率的,能不断产生创新的、具有良好合作与协作能力的组织。良好的协作不仅要求有制度上的协作,而且也要求有理念上的协作,即要求员工要用团队精神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塑造团队精神必须强调协作原则、优势互补原则、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原则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原则。1. 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协作原则。2. 塑造团队精神,要坚持优势互补原则。3. 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原则。4. 塑造团队精神,要重视发挥团队个人能力与依靠组织力量相结合的原则。(三)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发挥团队精神从整体上说,发挥企业的团队精神必须坚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 “一手抓硬管理,一手抓软管理,软硬兼施”。硬管理主要包括:确立企业目标,建立科学的激励体系,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等内容。软管理指:企业如何通过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工作氛围;如何选拔人、充分地尊重人、培养人、爱护人,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引导员工参与管理,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塑造企业领导者的人格魅力等。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团队精神的发挥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系统而配套的措施,而且各方面应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从而使企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一个企业要吸引人,要使被吸引的人乐于热情而积极地工作,就要使这些人形成一个有效的群体,即形成团队精神。它的第一任务就是要确立一个目标,这个经营目标是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确立目标的关键是一定要明确而合理。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奋斗方向,在对目标认知与共识的基础上,才能鼓舞人们团结奋进的斗志。目标不能空洞,要导向明确、科学,要深入到每个员工的脑海中,使每个部门、每个人通过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的整体。综上所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的作同时,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尤为重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参考文献】[1]余世维.企业变革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王成荣.企业文化大视野[M].人民出版社,.[3]李宗红,朱洙.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4]屈燕妮.论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的塑造[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5]胡新贵,王德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境及其救治[J].经济师,.[6]《企业文化与CI策划》 张德、吴剑平 2008. 5[7]《企业文化生存指南》 埃德加 H.沙因(美)2004。5

浅谈如何塑造企业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如何塑造企业文化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优秀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是企业常胜不衰的营养源泉,同时可以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要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突出自身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保持时代先进性;同时不要操之过急,要水到渠成;要摒弃错误观念,完善文化内涵。本文论述了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对塑造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企业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企业领导的大力倡导、身体力行,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塑造而成的。

关键词: 企业文化;塑造;误区

引言

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日、美间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生活及工作的意义有了不同的认识。此时企业管理者面临主要以下变化:

① 人们的物质满足程度已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金钱与物质刺激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

② 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焦点,知识“精英”的稀缺性远远大于资本的稀缺性;

③ 企业边界的无限扩大,世界上任何角落可能都有你企业的员工,他们可能在任何时间段工作,固定的作息时间可能被打破。空间上的有形厂房、办公楼可能不复存在,信息的传送与作业控制可通过现代化通讯与联络手段完成;

④ 员工自由度加大,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跨文化的管理成为必然。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制度管理的局限性暴露无遗,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运而生。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

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

1、企业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 我们在治理社会时,首先要依法治国,但是再完善的法律都有失效的时候,法律失效了靠社会道德去约束。所以既要以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管理企业也一样,企业文化是和社会道德属于同一范畴,是指人的价值理念,是指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是对企业制度失效的一种补充。

2、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的内容,是对企业现实运行过程的反映,具体讲,就是企业制度、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

3、企业文化从性质上看是属于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约束企业的运行过程,是在现实中真正起作用的价值理念。

4、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是属于企业性质的价值理念 这一点区别于民族的价值理念、社会的价值理念。

5、企业文化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行为以及员工的行为起到非常好的规范作用。它不是一种包装性的价值理念,而是要真正解决企业问题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的特征

突出的个性化特征。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文化作为竞争的手段,必须突出自己企业的优势,注重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征。然而,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兴起的时间并不长,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开始的,处在起步阶段。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个性,照搬其他企业的口号,存在着雷同化的现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总结自己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是企业家个人奋斗经历的真实写照。由于企业主导产品不同,经营范围不同,人员素质和技术含量不同,不同企业的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应是不同的。

.能够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而反作用于生产力。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一个国家来讲是这样,同样对一个企业来讲也是这样。先进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能够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

经过长期营造,而且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具有递延性和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文化是要有底蕴的、有根基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业和发展的轨迹,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特色。一个企业优秀与否,不仅要看昌盛期,更要看困难期;不仅要看发展期,还要看它的创业期。如果企业在遇到困难和受挫折时,全体员工还能保持同一的思想,同舟共济,知难而进,百折不挠,这个企业的优秀文化就真正形成了。

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双赢战略。优秀的企业从优秀企业文化中受益,员工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优秀文化要充分尊重人、充分体现人的价值,员工可以从中得到无限享受。让一个员工去爱他的企业,必须有其自身的道理。要想使员工关心企业,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主要在于员工能够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在双赢战略的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研究组织文化首先要研究民族文化。据有关研究表明,民族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比组织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大。在考虑员工行为的影响因素时,更应考虑到民族文化的作用。但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要研究文化的国际性。文化的差异来源于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文化差异是区别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重要标志。文化差异的客观现实性会多方面影响着跨国公司的商务活动,因而理解和重视文化差异是很重要的。为了成功跨越文化界限,公司必须尽其所能地了解其商务工作所在地重要的文化准则、价值观、宗教信仰、文化理念,以及学会识别一种文化的重要象征、价值观和礼仪。这有助于跨国公司理解其顾客、工人和公司竞争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减少其在海外市场操作上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创新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为主要的资本,成为促进生产力进步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成功企业的秘诀就在于不断创新。

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是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劳动主体,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企业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经营战略的选择,必然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能否高效发展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任何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就是这个企业在制度安排以及经营战略选择上对人的价值理念的要求,即人们在价值理念上能够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企业战略选择,并以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的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

2、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制度与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企业对人的约束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约束,如企业规章制度;另一种是内在约束,如作为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

3、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企业文化的创新,不仅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且还会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例如,海尔之所以能在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上有创新,是因为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因而,海尔案例是以企业文化为题目进入哈佛案例库的。

4、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也就是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所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会

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活力,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员工行为应该规范,即要求员工能很好地遵守和贯彻企业的制度及企业的经营战略,有自我约束的内在要求。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是人的内在约束,这种内在约束就是企业文化。只有在这种内在约束起作用的条件下,才能保证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效实行。

6、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还可以凝聚企业员工共同奋斗,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我们从美国惠普公司的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与尊严的企业文化,从美国IBM公司的尊重员工、用户至上、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从日本松下公司的产业报国,亲和一致,感恩报恩的企业精神,从中国企业大庆油田的铁人精神都不难发现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企业文化的力量。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积极影响

1、优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力,走向国际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其突出的主文化,主文化又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可以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而凝聚成核心竞争力。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成熟的企业,没有先进文化的企业称不上世界级的企业。试想,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哲学和经营理念如何去统帅企业的千军万马,如何将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实现最大化的经营合力?综观国际大公司的经营理念,已不完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而大多是透过企业生态论,为顾客、职工、股东和其他全体关系人创造整体价值。只有为顾客创造价值,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创造市场;只有为职工创造价值,才能保证职工与企业价值同步增长,最终保证企业价值的实现。因此,决定竞争优势的根本力量,是如何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去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去创办世界最优秀的企业。

2、优秀的文化可以使企业常胜不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有效保证,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公司,都必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后盾。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较成功的文化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

3、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总体来讲,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着许多民族的、人类的共同的优秀品质,包括和谐、诚信、和平等良好的人文特征。优秀的企业文化在给企业、员工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其客户、消费者乃至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进而推动人类文化进步。

消极影响

1、多数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打造公司形象和品牌形象。这些企业一般在进行企业文化工作之前就会让人们知道他要做企业文化了, 并且其企业文化工作本身也大都是为了公司宣传所需要。

2、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灌输企业领导或上级的指示。这些企业中, 企业文化工作主要就是宣传领导本人和领导的指示, 甚至把吹捧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塑造的主要工作。

3、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是为了跟风。因为大家都在做, 且还是美国、日本传过来的理论, 多少应有些好处吧, 凭什么我们不做, 至于目的作用什么的, 以后再去考虑。

4、部分企业塑造的企业文化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这些企业的立意都比较高, 也按照塑造的程序走, 可以说中国企业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在企业文化塑造方面作了较多的有意义的探索, 但在企业文化塑造的成功案例却不多, 有的企业在兴旺的时候把企业文化当作口头禅, 而一旦遭遇危机, 却又发现, 企业最缺乏的仍是企业文化。

三、塑造企业文化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地建设企业文化,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地出现了一些误区。

形式主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维系统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思维系统,因而把企业文化分为企业理念、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思维系统的差别构成不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文化活动 持这种观点的人,把企业文化简单理解成员工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卡拉OK比赛、体育比赛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形象设计,好多企业把企业形象设计称之为企业文化,这与企业制度及企业战略根本不着边。企业文化是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 这种观点把所有有

关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内容,都统称为企业文化,这混淆了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

老板主义

在带领企业的过程中,领导人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下面的眼睛都会看着。领导人经常要亲历亲为,率先垂范,这样既可以起到榜样作用,也可以真正了解下属的真实想法。

要走出单边灌输的误区。有的企业老总发展企业文化,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只是“教”员工如何如何,殊不知企业负责人和管理层是企业员工的表率。企业文化是人们意识的能动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在客观上出现对某种文化的需要,往往交织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之中,羁绊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之内。因而,一开始总是只有少数人首先觉悟,他们提出反映客观需要的文化主张,倡导改变旧的观念及行为方式,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者。正是由于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的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形成了企业新的文化模式。

因此,要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要从企业领导人的“领导人文化”抓起。

认识片面

简单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识别系统 这是指把企业文化理解成仅仅是一个企业与另外一个企业有哪些不同的识别标准。一般包括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以及理念识别。片面认为企业文化是包装企业的方法。在现实中,人们运用各种非常好的形容词及名言、警句,把企业进行包装,把这些包装企业的词语当做企业文化,例如,“顾客就是上帝”“服务社会”“争创一流”等。

四、企业文化的提升措施

规范管理层,确定主导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创新化,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 企业文化的创新首先是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特有的规律,找准市场定位,根据时代特征确定不断创新的价值观,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其次,是企业制度的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将由知识管理所替代,从而将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完成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并运用群体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最后是企业形象的创新,必须不断扩大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增强企业凝聚力。

2、将企业文化制度化,第一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必须要充分体现在企业的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的能动作用。第二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必须通过制度的方式来统帅员工的思想,任何员工都必须在思想上接受企业文化,忠于它,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在思想上的制度而存在。

3、企业文化实践化,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企业倡导、信奉的价值理念,而是必须要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即,企业文化要指导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战略选择。企业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各种文件中,而是更多地表现在员工的行动中。

4、企业文化教育化,必须要通过灌输的方式将企业所信奉和必须实现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员工的头脑中去,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

5、企业文化奖惩化,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强制和激励去引导,对遵守企业文化的人要重奖,对违背企业文化的则严厉惩罚。这是将企业文化植根于员工头脑之中的重要手段。

6、企业文化系统化,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将企业文化的内容从可长期存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盈利的角度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企业文化。这种系统性的企业文化将会对员工产生很大的约束力。国外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白皮书竟然有十几万字之多,这么多的企业文化内容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而是长时期积累的结果,是坚持企业文化系统性的结果。

宣传教育,加大企业文化力度

将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其构成要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第二,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第三,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第四,具有实现共同愿望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第五,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第六,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将“学习型组织”确定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有利于树立“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我国的企业需要建设一支高理论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以此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倡导行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落实到行为之中。我们常说,看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社会公众对一个企业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积极倡导优秀的行为文化,并且身体力行。

积极开展企业文体活动的精神文明建设:(1)要利用舆论宣传阵地,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形势任务教育、报告、演讲、座谈等方式宣传和传播企业精神,使之深入人心。(2)通过树立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培育企业精神,制定反映企业精神和促进企业精神成长的规章制度。企业精神不具有强制性,但可以通过制度的强制性来保障。(3)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塑造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无形、抽象的,但可以通过企业发展史展览、文艺汇演等让员工切身感受体会企业精神的含义,对员工进行熏陶和教育。(4)可以举办企业文化培训班,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知识、企业精神的理论教育,让员工对企业精神有认同感,在工作中自觉实践企业精神。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应具有针对性,使被强化者能从中体会到更深更广的意义,例如,合理行为被肯定,也就是得到了企业的承认,被强化者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激励他行为的再生。2、注意强化的时效性,要选准时机、及时强化,同时应考虑反馈的获得,这样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3、强化手段的选择要因人而异。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要考虑被强化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效用最佳。行为得到不断强化而稳定下来,人们就会自然地接受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因此,塑造企业文化可以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通过文化、教育手段和寓教于乐,渗透,激励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引导、熏陶、潜移默化地塑造员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形成企业内部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结合力,推动企业发展。

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文化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的发展催生更优秀、更先进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应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再造,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增添后劲。企业文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和艰巨的工作, 必须把企业文化当成企业每时每刻的工作, 确保在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环节上不出现的偏差, 否则就极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企业文化系统, 从而影响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同时企业还要确立正确的思路, 采取专业的方法。只有这样, 企业文化塑造才能落到实处,也才能对企业经营产生真正的长期贡献。

参考文献

1] 宋亚菲.国际企业管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 邢以群、张大亮: 企业文化建设: 重塑企业精神支柱.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4] 孙秋柏,唐志丹,孙耀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经济管理文摘,2002(13).

[5] 世界企业文化网.

[6] 李华,王正斌.地缘文化差异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商务.经济管理文摘,2002(15).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saas研究

浅谈如何塑造企业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如何塑造企业文化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优秀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是企业常胜不衰的营养源泉,同时可以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要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突出自身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保持时代先进性;同时不要操之过急,要水到渠成;要摒弃错误观念,完善文化内涵。本文论述了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对塑造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企业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企业领导的大力倡导、身体力行,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塑造而成的。

关键词: 企业文化;塑造;误区

引言

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日、美间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生活及工作的意义有了不同的认识。此时企业管理者面临主要以下变化:

① 人们的物质满足程度已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金钱与物质刺激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

② 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焦点,知识“精英”的稀缺性远远大于资本的稀缺性;

③ 企业边界的无限扩大,世界上任何角落可能都有你企业的员工,他们可能在任何时间段工作,固定的作息时间可能被打破。空间上的有形厂房、办公楼可能不复存在,信息的传送与作业控制可通过现代化通讯与联络手段完成;

④ 员工自由度加大,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跨文化的管理成为必然。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制度管理的局限性暴露无遗,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运而生。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

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

1、企业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 我们在治理社会时,首先要依法治国,但是再完善的法律都有失效的时候,法律失效了靠社会道德去约束。所以既要以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管理企业也一样,企业文化是和社会道德属于同一范畴,是指人的价值理念,是指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是对企业制度失效的一种补充。

2、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的内容,是对企业现实运行过程的反映,具体讲,就是企业制度、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

3、企业文化从性质上看是属于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约束企业的运行过程,是在现实中真正起作用的价值理念。

4、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是属于企业性质的价值理念 这一点区别于民族的价值理念、社会的价值理念。

5、企业文化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行为以及员工的行为起到非常好的规范作用。它不是一种包装性的价值理念,而是要真正解决企业问题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的特征

突出的个性化特征。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文化作为竞争的手段,必须突出自己企业的优势,注重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征。然而,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兴起的时间并不长,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开始的,处在起步阶段。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个性,照搬其他企业的口号,存在着雷同化的现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总结自己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是企业家个人奋斗经历的真实写照。由于企业主导产品不同,经营范围不同,人员素质和技术含量不同,不同企业的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应是不同的。

.能够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而反作用于生产力。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一个国家来讲是这样,同样对一个企业来讲也是这样。先进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能够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

经过长期营造,而且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具有递延性和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文化是要有底蕴的、有根基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业和发展的轨迹,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特色。一个企业优秀与否,不仅要看昌盛期,更要看困难期;不仅要看发展期,还要看它的创业期。如果企业在遇到困难和受挫折时,全体员工还能保持同一的思想,同舟共济,知难而进,百折不挠,这个企业的优秀文化就真正形成了。

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双赢战略。优秀的企业从优秀企业文化中受益,员工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优秀文化要充分尊重人、充分体现人的价值,员工可以从中得到无限享受。让一个员工去爱他的企业,必须有其自身的道理。要想使员工关心企业,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主要在于员工能够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在双赢战略的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研究组织文化首先要研究民族文化。据有关研究表明,民族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比组织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大。在考虑员工行为的影响因素时,更应考虑到民族文化的作用。但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要研究文化的国际性。文化的差异来源于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文化差异是区别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重要标志。文化差异的客观现实性会多方面影响着跨国公司的商务活动,因而理解和重视文化差异是很重要的。为了成功跨越文化界限,公司必须尽其所能地了解其商务工作所在地重要的文化准则、价值观、宗教信仰、文化理念,以及学会识别一种文化的重要象征、价值观和礼仪。这有助于跨国公司理解其顾客、工人和公司竞争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减少其在海外市场操作上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创新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为主要的资本,成为促进生产力进步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成功企业的秘诀就在于不断创新。

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是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劳动主体,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企业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经营战略的选择,必然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能否高效发展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任何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就是这个企业在制度安排以及经营战略选择上对人的价值理念的要求,即人们在价值理念上能够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企业战略选择,并以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的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

2、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制度与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企业对人的约束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约束,如企业规章制度;另一种是内在约束,如作为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

3、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企业文化的创新,不仅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且还会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例如,海尔之所以能在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上有创新,是因为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因而,海尔案例是以企业文化为题目进入哈佛案例库的。

4、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也就是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所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会

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活力,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员工行为应该规范,即要求员工能很好地遵守和贯彻企业的制度及企业的经营战略,有自我约束的内在要求。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是人的内在约束,这种内在约束就是企业文化。只有在这种内在约束起作用的条件下,才能保证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效实行。

6、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还可以凝聚企业员工共同奋斗,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我们从美国惠普公司的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与尊严的企业文化,从美国IBM公司的尊重员工、用户至上、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从日本松下公司的产业报国,亲和一致,感恩报恩的企业精神,从中国企业大庆油田的铁人精神都不难发现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企业文化的力量。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积极影响

1、优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力,走向国际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其突出的主文化,主文化又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可以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而凝聚成核心竞争力。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成熟的企业,没有先进文化的企业称不上世界级的企业。试想,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哲学和经营理念如何去统帅企业的千军万马,如何将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实现最大化的经营合力?综观国际大公司的经营理念,已不完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而大多是透过企业生态论,为顾客、职工、股东和其他全体关系人创造整体价值。只有为顾客创造价值,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创造市场;只有为职工创造价值,才能保证职工与企业价值同步增长,最终保证企业价值的实现。因此,决定竞争优势的根本力量,是如何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去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去创办世界最优秀的企业。

2、优秀的文化可以使企业常胜不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有效保证,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公司,都必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后盾。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较成功的文化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

3、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总体来讲,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着许多民族的、人类的共同的优秀品质,包括和谐、诚信、和平等良好的人文特征。优秀的企业文化在给企业、员工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其客户、消费者乃至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进而推动人类文化进步。

消极影响

1、多数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打造公司形象和品牌形象。这些企业一般在进行企业文化工作之前就会让人们知道他要做企业文化了, 并且其企业文化工作本身也大都是为了公司宣传所需要。

2、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灌输企业领导或上级的指示。这些企业中, 企业文化工作主要就是宣传领导本人和领导的指示, 甚至把吹捧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塑造的主要工作。

3、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是为了跟风。因为大家都在做, 且还是美国、日本传过来的理论, 多少应有些好处吧, 凭什么我们不做, 至于目的作用什么的, 以后再去考虑。

4、部分企业塑造的企业文化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这些企业的立意都比较高, 也按照塑造的程序走, 可以说中国企业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在企业文化塑造方面作了较多的有意义的探索, 但在企业文化塑造的成功案例却不多, 有的企业在兴旺的时候把企业文化当作口头禅, 而一旦遭遇危机, 却又发现, 企业最缺乏的仍是企业文化。

三、塑造企业文化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地建设企业文化,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地出现了一些误区。

形式主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维系统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思维系统,因而把企业文化分为企业理念、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思维系统的差别构成不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文化活动 持这种观点的人,把企业文化简单理解成员工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卡拉OK比赛、体育比赛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形象设计,好多企业把企业形象设计称之为企业文化,这与企业制度及企业战略根本不着边。企业文化是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 这种观点把所有有

关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内容,都统称为企业文化,这混淆了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

老板主义

在带领企业的过程中,领导人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下面的眼睛都会看着。领导人经常要亲历亲为,率先垂范,这样既可以起到榜样作用,也可以真正了解下属的真实想法。

要走出单边灌输的误区。有的企业老总发展企业文化,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只是“教”员工如何如何,殊不知企业负责人和管理层是企业员工的表率。企业文化是人们意识的能动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在客观上出现对某种文化的需要,往往交织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之中,羁绊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之内。因而,一开始总是只有少数人首先觉悟,他们提出反映客观需要的文化主张,倡导改变旧的观念及行为方式,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者。正是由于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的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形成了企业新的文化模式。

因此,要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要从企业领导人的“领导人文化”抓起。

认识片面

简单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识别系统 这是指把企业文化理解成仅仅是一个企业与另外一个企业有哪些不同的识别标准。一般包括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以及理念识别。片面认为企业文化是包装企业的方法。在现实中,人们运用各种非常好的形容词及名言、警句,把企业进行包装,把这些包装企业的词语当做企业文化,例如,“顾客就是上帝”“服务社会”“争创一流”等。

四、企业文化的提升措施

规范管理层,确定主导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创新化,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 企业文化的创新首先是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特有的规律,找准市场定位,根据时代特征确定不断创新的价值观,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其次,是企业制度的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将由知识管理所替代,从而将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完成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并运用群体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最后是企业形象的创新,必须不断扩大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增强企业凝聚力。

2、将企业文化制度化,第一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必须要充分体现在企业的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的能动作用。第二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必须通过制度的方式来统帅员工的思想,任何员工都必须在思想上接受企业文化,忠于它,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在思想上的制度而存在。

3、企业文化实践化,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企业倡导、信奉的价值理念,而是必须要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即,企业文化要指导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战略选择。企业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各种文件中,而是更多地表现在员工的行动中。

4、企业文化教育化,必须要通过灌输的方式将企业所信奉和必须实现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员工的头脑中去,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

5、企业文化奖惩化,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强制和激励去引导,对遵守企业文化的人要重奖,对违背企业文化的则严厉惩罚。这是将企业文化植根于员工头脑之中的重要手段。

6、企业文化系统化,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将企业文化的内容从可长期存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盈利的角度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企业文化。这种系统性的企业文化将会对员工产生很大的约束力。国外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白皮书竟然有十几万字之多,这么多的企业文化内容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而是长时期积累的结果,是坚持企业文化系统性的结果。

宣传教育,加大企业文化力度

将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其构成要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第二,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第三,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第四,具有实现共同愿望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第五,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第六,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将“学习型组织”确定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有利于树立“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我国的企业需要建设一支高理论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以此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倡导行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落实到行为之中。我们常说,看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社会公众对一个企业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积极倡导优秀的行为文化,并且身体力行。

积极开展企业文体活动的精神文明建设:(1)要利用舆论宣传阵地,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形势任务教育、报告、演讲、座谈等方式宣传和传播企业精神,使之深入人心。(2)通过树立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培育企业精神,制定反映企业精神和促进企业精神成长的规章制度。企业精神不具有强制性,但可以通过制度的强制性来保障。(3)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塑造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无形、抽象的,但可以通过企业发展史展览、文艺汇演等让员工切身感受体会企业精神的含义,对员工进行熏陶和教育。(4)可以举办企业文化培训班,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知识、企业精神的理论教育,让员工对企业精神有认同感,在工作中自觉实践企业精神。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应具有针对性,使被强化者能从中体会到更深更广的意义,例如,合理行为被肯定,也就是得到了企业的承认,被强化者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激励他行为的再生。2、注意强化的时效性,要选准时机、及时强化,同时应考虑反馈的获得,这样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3、强化手段的选择要因人而异。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要考虑被强化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效用最佳。行为得到不断强化而稳定下来,人们就会自然地接受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因此,塑造企业文化可以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通过文化、教育手段和寓教于乐,渗透,激励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引导、熏陶、潜移默化地塑造员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形成企业内部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结合力,推动企业发展。

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文化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的发展催生更优秀、更先进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应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再造,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增添后劲。企业文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和艰巨的工作, 必须把企业文化当成企业每时每刻的工作, 确保在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环节上不出现的偏差, 否则就极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企业文化系统, 从而影响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同时企业还要确立正确的思路, 采取专业的方法。只有这样, 企业文化塑造才能落到实处,也才能对企业经营产生真正的长期贡献。

参考文献

1] 宋亚菲.国际企业管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 邢以群、张大亮: 企业文化建设: 重塑企业精神支柱.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4] 孙秋柏,唐志丹,孙耀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经济管理文摘,2002(13).

[5] 世界企业文化网.

[6] 李华,王正斌.地缘文化差异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商务.经济管理文摘,2002(15).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为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遵循的价值观念、企业团队精神、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等,它是一个企业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现象。如何塑造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的活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企业扩大产品知名度,占据市场份额 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可以形成企业巨大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这种效果,是单纯的硬件设施和工资福利手段所达不到的。以小天鹅公司为例,1989年还是个亏损97万元的小厂,1991年产品质量获得行业第一,1992年无故障销售是3年前的3倍,1995年以4 300万元国有资本控制18亿元的社会资本,而今天的小天鹅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市场份额20年前是想不到的。小天鹅的崛起,得益于深入企业每个员工心髓的“末日管理”的企业文化。谈“末日”并不是要末日,而是要努力消除诱发“末日”到来的隐患。使顾客的反映和需求在其技术创新、个性化设计的延伸服务上体现出来;从而增加用户对小天鹅品牌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最终扩大市场份额。 2、有利于提升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形象,实施科学的企业形象管理,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企业形象管理的成果又会凝结成企业文化,融化在员工的思想中,支配着员工的行为。成立于1988年的深圳华为公司,到今天已成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只用了十几年时间。集团总裁任正非认为:是强烈的企业危机感意识造就了今天的华为:危机迫使我们谋求独立,谋求独立又需要依靠科技,于是,技术成为企业的发展根本。”正是秉承“危机意识”理念,华为才有了今天中国通信行业领头羊地位,也使得欧美一些电讯公司刮目相看。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 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企业文化对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企业文化在决定未来成功或失败方面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一般分析而言,可以得到较为普遍的结论:企业经营业绩与其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正比例关系,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越大,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反之,则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差。优秀的文化帮助企业取得高绩效,这是因为这种文化能产生不同寻常的激励效果,能使员工感觉到为公司工作是有益处的,同时,员工对公司更有责任心、更为忠诚,员工会觉得他们的工作更有回报。 二、中国企业如何塑造企业文化建设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 1、价值标准的界定 正确的价值观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首要战略问题。要立足于企业自身的基础,如行业特点,企业成员的构成,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意识等,选择适当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否则,企业不被他人所认可。同时,要把握好价值观与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等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使价值标准与企业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相统一。 2、不断创新 只有创新企业才有活力,才能发展,才能增强竞争优势。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3、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 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同时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 , 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在此过程中,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 4、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又通过其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市场潮流、引领社会时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社会文化通过企业家这个载体,将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 5、 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是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可在《商场现代化》上发表。

论文怎么写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参考资料: (论文荟萃)

企业的文化建设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1、论企业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创新2、 组织发展与变革问题探析3、 企业文化模式研究4、论企业文化建设5、如何打造中小企业文化6、企业品牌战略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7、关于中国名牌商品国际化的思考8、论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9、企业如何进行网络营销10、国有大型零售商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11、产品广告策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13、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特征及其风险分析14、管理人员选拔与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5、浅谈中小企业的人才战略16、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探讨17、国有企业高级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研究18、中国民营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18、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主要动因与途径探索20、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研究21、企业多元化投资战略探讨22、企业并购中风险规避策略研究

要大约多少字的论文?请具体要求一下,可以和我联系。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对我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深层思考2.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3.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4.“家族化管理”的效能分析5.超市盈利模式新动向6.传统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分析7.从战略高度看民营经济的发展8.大型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9.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研究10.当前企业市场营销的新特点分析11.构建信息时代民营企业管理模式12.国企改制的程序分析13.国企改制的类型分析14.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研究15.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分析16.河北省管理文化与其他省区的差异比较17.基于核心能力的虚拟企业研究18.基于家族企业特征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19.基于生态承载力的旅游区投资规模测定方法研究20.家族企业传承研究21.家族文化与企业管理22.连锁经营机理的理论分析23.连锁企业采购控制与管理分析24.流通企业组织化方式研究25.论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管理与规范26.民营企业成长应注重企业文化的转变27.民营企业绩效考核方法研究28.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初探29.民营企业提高学习力研究30.民营企业团队建设研究31.民营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32.民族品牌的现状分析及走向世界的对策研究33.企业的社会功能与责任34.企业多文化经营成败的因素分析35.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经营辩证关系研究36.企业发展战略要素研究37.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难点及对策研究38.企业竞争力研究39.企业融资策略研究40.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持续发展研究41.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研究42.浅谈民营企业员工流失与管理43.浅谈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融资渠道44.浅析私营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管理特性差异45.试论企业诚信的现状及提升对策46.试论企业人本化管理47.试论企业文化建设48.微利时代,企业利润源泉探寻49.文化因素与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路径50.我省企业员工培训及对策研究51.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分析52.西方企业激励理论和激励方法及其启示53.小企业快速成长的动因分析54.战略管理的产业差异分析55.战略管理的区域差异分析56.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小企业发展与竞争战略57.中国家族企业的背景与前景58.中国民营企业个案调查分析59.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现状及技术创新对策研究究60.中小物流企业 核心竞争力研究…………………………………………………更多参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