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在发言时指出,1945年10月25日是值得海峡两岸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的宝岛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这是具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台湾同胞经过长期斗争、以牺牲65万人的生命换来的胜利成果.台湾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而进行的斗争是全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光复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这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他说,我们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对于增进两岸同胞感情,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在发言时说,纪念台湾光复,回顾中华民族从屈辱中奋起的斗争历史,对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当前,中华民族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关系发展也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今天,两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座谈会上,当年参加过抗战的老台胞何标表示:“对于台胞抗日的英勇史实,我们必永志不忘,使子子孙孙保存住这份珍贵的历史记忆.”何标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岸同胞每年都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台湾光复活动,他非常希望有机会回到故土去参加岛内的纪念活动.他说:“当年,为了民族的解放,两岸同胞的鲜血是流淌在一起的.今天,两岸同胞更应携起手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谋双赢发展,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如何认真总结理论成就,积极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已成为众多学者共同关心的话题。日前,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国共两党关系史和海峡两岸关系史”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暨“两岸关系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市委台办和市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来自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台港澳局,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单位的近70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围绕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者们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关键要把握好“科学发展”、“和平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中国国民党和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由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国民党本土化的趋势有增无减,以及国共两党建立一种新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从而制定可行的对台政策,切实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当前亟须处理好以下六组关系:(1)要协调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感情、价值观、生活方式及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2)要协调好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在内涵认识上的差异;(3)要协调好海峡两岸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要求之间的差异;(4)要协调好两党两岸全面交流、合作和逐步签署、实施各种协议之间的差异;(5)要协调处理好两岸各政党之间、各民族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各宗教组织之间的关系;(6)要协调好两岸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出现的各种具体认识上的差异。 与会专家指出,两岸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的论断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凸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也表明了党的对台政策的连续性。这一论断要求统筹兼顾团结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同胞与瓦解“台独”势力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社会精英交流与普通民众交流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向前发展,做到行稳致远。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统一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学者们将其概括为八个方面:(1)提出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共两党应该共同把握和用好这一机遇;(2)指出两岸关系发展有其发展趋向和内在规律,国共两党应该共同体认趋向,把握规律;(3)要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两岸双方必须积极建立和始终坚持共同的政治基础;(4)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两岸和平发展是“和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5)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6)深化互得双赢的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7)协商谈判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既要海协、海基两会合理规划、推进制度化协商,又要国共两党交流对话、发挥平台功能;(8)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维护台胞权益,加强交往,融合亲情,实现大团结,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和平发展”应当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结合。 学者们普遍认识到,当前两岸关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两岸关系在短短几个月内走过了从“融冰”到“雨过天晴”再到“春暖花开”的过程,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岸关系转危为安带给我们一些启示:(1)“台独”分裂活动是台海局势动荡不安的祸根,只有坚决遏制分裂,才能维护台海稳定,促进台海和平。尽管目前对台工作重点已由反“台独”转为“和平发展”,但反对“台独”的斗争仍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2)民心向背不仅最终决定台湾走势,而且影响两岸趋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台胞关切的问题,才能使“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转化为现实推动力;(3)台海局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国、民(进党)三党的不等边三角关系,中国共产党只有妥善处理这个关系,加强两岸之间的合作,才能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导权。党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3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正确途径和根本基础。认真细致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维护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导台湾主流民意朝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转变,为两岸最终统一构建广泛的民众基础,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两岸关系是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关系的简称,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展现了合作共赢的前景。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两岸的关系15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两岸的关系1500字论文篇1 《浅析两岸关系新发展》 摘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 文化 、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发展两岸经济往来,通过经济交往弱化政治,让百姓之间紧密相连,两岸和平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追求和平与发展、从对抗到对话、从斗争到合作的世纪,也是一个兼顾自由与责任的世纪。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两岸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 关键词:两岸关系;一个中国;和平;新发展 一.两岸关系历史概述 宝岛台湾,自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到现在380多年,一直过着风雨飘摇的日子。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投降,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解放战争之后,国民党残余溃逃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离。家乡不能回,亲人不能相见,两岸人民再次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大陆方面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屡抛橄榄枝,两岸关系在艰难地前行着。两岸关系可以用“民间热,官方冷”来形容,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1988年,范光陵率台湾第一个经济文化访问团到大陆访问,开创了40年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先河。1987年11月2日台湾开放一般民众赴大陆探亲,台海两岸人民打破以往隔绝状态、开始展开正式的交往,两岸关系迈入民间交流的阶段。然而,1999年以后,两岸关系受到“台独”分裂势力的严重冲击。大陆一方面坚决反对“两国论”、“一边一国”等分裂言行,另一方面扩大推行台资优惠政策,继续争取台湾民心。胡锦涛同志自2005年以来坚持“四个决不”(坚持一个 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并且启动国共两党对话,推进两岸 多层次交流,开始考虑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此外,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首次以国内法的形式将反分裂以及促进两时事报岸告人大民学交生流版法律化。此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化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两岸领导人共同努力,推进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成为深化两岸关系、促进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理论和实践需要。 二.两岸关系进展 今年以来,两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先后会见连战、萧万长、吴伯雄等人,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政策主张。国共两党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重大问题上增进了共同认知。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第五届海峡论坛成功举办。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继续发展。民间探讨解决两岸政治军事问题的研讨活动增多。认识当前台海形势和对台工作,一要深刻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总体考虑和政策主张。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二要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 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的立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共双方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对于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具有重要意义。三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继续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为今后两岸协商解决政治分歧创造条件。四要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凝聚两岸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明确携手实现振兴中华的努力目标,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三. 两岸关系的未来 (一)近期台湾的“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遭滑铁卢。尤于蓝营大败,再加上时间紧迫,在未来的一年多时间当中,两岸可作的事可能将极为有限。 先来观察时间的安排。在选后新的当选人将在12月25日就职,这刚好已近年底。六周之后,又是过农历年,因而也难有何作为。农历年过后就是三月份了,日前民进党已宣布,届时将会推出2016的候选人,而国民党若要初选,那也就必须开始准备。因而,上半年已过,而在下半年就已经进入选举期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的选举必须在一月份进行,因为新任“立委”必须在3月1日就职,而“立委”选举又是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一同举行。易言之,自地方选举后至2016“大选”,总共也只不过13个月的时间,而实际上这些时间都已经被切割,在两岸方面,确实难以有所作为。 虽然如此,卡在“立法院”的服贸等法案要通过的可能性却会增加。因为这完全掌握在民进党手中,而民进党已势在必得,故也不会为了2016的“大选”而过于开罪于企业家。尤其,若民进党解除封锁,让这些协议发挥一些正面的效果,同时亦可获得部份的功劳,有助于2016的“大选”。 (二)2014年12月17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范丽青表示, 2008年以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了两岸民众的认同和支持。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我们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希望两岸同胞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在既有共同政治基础上继续努力,相向而行,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 四.启示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全体中华民族一起来圆梦。 参考文献: [1]人民政协网:《两岸经合》,2014-1-14. [2]华夏经纬网:《人民日报》2014-12-17讯. [3]华夏经纬网:汤绍成,夜话宝岛,2014-12-17. [4]郑必坚 ,《中国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回顾和前瞻》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N],新华社,2011-03-16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2 《浅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形势与政策应当说是一门比较受欢迎的课程,青年人比较关注新闻时势发展趋向,关心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因为有些政策会直接影响学生的 毕业 分配或是其他牵涉个人利益的问题。高校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和生理成熟的快速成长时期,对于新事物好奇心较强,接收能力也较强。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形势与政策课有许多真实的教学实践却是在听会议、看电视中进行的,许多学生也认为只要经常看新闻报道,注意关心国家大事,就可以掌握此课程。另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待某一事件经常仅从个人观点作一些肤浅的讲解,缺少对引发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度的理论性 总结 ,讲形势不是看表象,谈政策没有真正从政策出台的前因后果、从纵向的社会形势、从横向的国内外形势等多种因素来看待。 许多学生存在对形势与政策的模糊认识,认为与自己无关的根本不用听;与发展前途有关的,也是只看表象,没有了解事物的本源。比如大学生就业难,有许多大学生关心的就是自己的专业与就业,或是发展前途,或是就业待遇是不是自己的期望。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前景不妙或薪酬不高时,有许多学生仅把拿毕业证当成就业的“门票”,不从深层次上研究专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更没有对自己做长期的就业计划,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细心解读形势与政策。根据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真正的原因是教学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太强,致使多数同学只是在考试前夕进行恶补,并且学习内容有局限性。以下是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首先,授课教师大多身兼多职,人员关系复杂,且大多较分散,难按计划规定进行教学,管理难度较大。这些教师有的是本校的在职行政人员,在这些任课教师中,有许多人自身对形势与政策认识就出现了偏差,也不具备充足时间很好地备课,走过场的不在少数。其次,没有固定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教师资格难认定。由于目前没有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性的规定,仅有大纲性的教学指定目标,因此,对于教师任职资格考核、教学内容评估、教学质量监管等都存在种种不利的因素。教师往往为了完成课堂任务而教学,很少对自己讲解的内容作出评估,更没有进行自我总结。学生也把这些课当成消闲课,自认为对于当前形势很了解的也不在少数,遇上教师谈到某些问题抱怨多。学生与教师的种种现状,也决定了课程很难达到某种深层次的效果,难于对教师队伍进行培养和管理。 再次,没有紧跟形势和政策的相关教学大纲和具体教材。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学习会议精神的课程,也不是仅仅读读政策而已。我国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全国 教育 教学领导小组也只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下发教育教学要点,没有相对完整、稳定的统一学习教材,只有《大学生时事政策 报告 》作为参考教材,没有完整系统的大纲明确指定学习内容。这些状况决定这门课程只能处在“边角余料”的位置。 二、解决的途径与 方法 第一,从高校管理层面上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机制,并从管理理念上重视该课程,提高思想认识,要将教育部规定的课程纲深入细化在具体管理 措施 上。管理层的重视会直接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具体推进,比如规范制订该课程的管理制度、评估标准、教师资格认定等。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是我们提出的构建形势与政策课“四化”体系中的一环,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直接决定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能否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各高校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二,构建长效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领导机制。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教学活动,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校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高校制订可行性的方案后,逐渐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人文学院主管,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共同负责的体制,把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地化解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促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从而强化形势与政策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人文学院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计划实施和日常管理,教务处负责做好教学计划的编制和课程教学的安排与管理,学生处负责党总支副书记和政治辅导员等兼职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宣传部负责邀请高层领导、知名专家组织专题报告,团委负责组织第二课堂学习讨论和实践活动,努力建立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必须与其他课程一样实行规范化管理。在国家没有相应配套教材的情况下,灵活结合时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要点、 热点 问题,构建从“话题”→国家相关政策或法律、法规→现行“话题”优点与缺陷→改良建议等一系列规范模式。避免泛泛而谈的无边际讲课方式,反对没有任何标题的授课形式。话题与形势与政策紧密相连,与学生自身紧密相关。既能够上活课堂,也能让形势与政策课成为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对社会问题有个深入的看法,对国家政策也有个初步完整的认识,也能激发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兴趣,鼓励学生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了解青年人对国家发展前途应有的历史使命。 第四,构筑良好的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理念。在全校统一认识,正确对待,并且坚持不懈地实行长期有效的教学理念机制。众所周知,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势变化决非偶然。同一时期重大历史进程常常决定一个社会的进步或倒退,作为社会未来生力军的大学生来说,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决不能用把必修课当成可有可无,只要考试通过就行的思想意识去学习,这显然是一种肤浅的学习观念。结合实际,根据高校自身情况,有必要将相关重要政策内容引入课程中去。实现时势与政策的紧密结合学习。要真正学而致用,学而会用,学而切行。深入了解国家发展形势,清醒认识自己在历史进程中所要担负的历史重任,这也是构筑良好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根基。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3 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整合的几点思考 《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它也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在教学中陷入了困境。我院《高职院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研究》课题组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要提高本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 1 整合的原因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与 其它 课程相比,具有政策性、时效性、理论性、现实性的特点,内容信息量大,与现实联系紧密,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既包括国际局势、国内形势,又包括党和政府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在考虑如何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如有的研究者谈到要提高教师素质,最好由专任教师任教,同时要求教师知识结构要多元化,要有经济学,法学,外交学校,历史学等专业背景。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时政讨论,定时组织学生收看新闻,以板报、短信、微博等形式发布每日要闻。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到的东西才会有更深的感悟,因此必须建立固定的 社会实践 基地。这些研究者要么讨论《形势与政策》的理论教学,要么讨论实践教学,在具体的操作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还是分开的。理论教学基本由教师主导,教学的内容由教师确定,教学形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安排的课时少,二者有渗透,但教学的空间和模式不同决定了这种渗透并不多。这种教学功能的定位与分工确实比较合理,且易于操作,但无论是在功能定位还是教学设计上,并不利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与融通。因此学生在参与的时候积极性还是不高,教学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2 如何进行整合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基本上是由各个学校参照中宣部提供的指导意见,自行选择教学内容。这是这门课程的劣势,同时也是优势。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在内容的把握上会存在混乱的现象,但同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可以发挥主动性,根据当前热点,所在地区的发展,甚至任教学校的学生专业情况等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将选择的教学内容分为几个专题,让学生选择,得票数高的专题确定为教学内容,甚至可以每年抽取一部分学生代表参与到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来,每个专题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关注的是什么,教师在与学生代表讨论之后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确定下来的教学内容势必能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也进行了思考,甚至争论,这也是一种实践。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首先,教学内容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后,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这些专题可以由教师来讲,个别专题可以由学生来讲,配合一定的奖励措施,学生一定积极参与。学生在准备专题的过程中会查大量的资料,一方面增长了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身能力,对本国、本省、本市的情况会进一步的了解。 其次,必须争取在每一堂课上设计一到二个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好是当前热点问题。如讲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涉及金融方面改革时,可以让学生讨论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余额宝”。 再次,围绕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组织各种座谈会、演讲会,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也可与团委、学生会合作开办相应的社团,有些专题交给社团来负责,轮到某一专题时,邀请社团成员来为学生作报告。 最后,我们将每年高校都会举办的“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与“形势与政策”课结合起来,邀请参加这些活动的学生举行座谈会,谈谈自身的体会,感想,将他们的所见所闻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 以上这些教学形式,把“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学生做学生讲”,这些学生的见闻必然对其他同学的心灵产生影响,因为是自己的同学,他们的话更加可信,比听教师讲效果更好。 将社会实践基地与网络作为教学空间 以往的《形势与政策》教学环节中,受师资力量、学校条件,经费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多数的教学空间都选用在阶梯教室、学术报告厅中进行,一次性受众 面相 对较大,仅凭教师或专家或学生的讲解,即使运用多媒体设备予以教学辅助,在一定程度上也难以引起大多数学生对教学的共鸣,无法真正的融入课堂,从而降低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容易对该课程产生倦怠情绪,甚至是抵触情绪。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空间的开放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空间限制,将该课程的教学空间扩大到教室以外的环境中去。如讲民生问题这一专题时,我们就与团委和各系部开展的活动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组成小组,与常州社区居委会联系,甚至带领部分学生到社区作调研,回来撰写调查报告,讲这一专题时,请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的调查报告,看看常州市在民生问题上才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今天的大学生都喜欢在网上与人交流,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将教学空间拓展到网络。利用社科部创办的网页,我们专门开辟出“形势与政策”师生互动专栏。教师在这里接受学生的访问,解答学生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困惑。 猜你感兴趣: 1.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 2. 2017关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 3.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 4. 台湾问题与中国前途 1500字政治论文
两岸关系是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关系的简称,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展现了合作共赢的前景。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两岸的关系15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两岸的关系1500字论文篇1 《浅析两岸关系新发展》 摘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 文化 、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发展两岸经济往来,通过经济交往弱化政治,让百姓之间紧密相连,两岸和平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追求和平与发展、从对抗到对话、从斗争到合作的世纪,也是一个兼顾自由与责任的世纪。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两岸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 关键词:两岸关系;一个中国;和平;新发展 一.两岸关系历史概述 宝岛台湾,自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到现在380多年,一直过着风雨飘摇的日子。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投降,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解放战争之后,国民党残余溃逃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离。家乡不能回,亲人不能相见,两岸人民再次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大陆方面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屡抛橄榄枝,两岸关系在艰难地前行着。两岸关系可以用“民间热,官方冷”来形容,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1988年,范光陵率台湾第一个经济文化访问团到大陆访问,开创了40年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先河。1987年11月2日台湾开放一般民众赴大陆探亲,台海两岸人民打破以往隔绝状态、开始展开正式的交往,两岸关系迈入民间交流的阶段。然而,1999年以后,两岸关系受到“台独”分裂势力的严重冲击。大陆一方面坚决反对“两国论”、“一边一国”等分裂言行,另一方面扩大推行台资优惠政策,继续争取台湾民心。胡锦涛同志自2005年以来坚持“四个决不”(坚持一个 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并且启动国共两党对话,推进两岸 多层次交流,开始考虑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此外,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首次以国内法的形式将反分裂以及促进两时事报岸告人大民学交生流版法律化。此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化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两岸领导人共同努力,推进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成为深化两岸关系、促进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理论和实践需要。 二.两岸关系进展 今年以来,两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先后会见连战、萧万长、吴伯雄等人,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政策主张。国共两党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重大问题上增进了共同认知。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第五届海峡论坛成功举办。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继续发展。民间探讨解决两岸政治军事问题的研讨活动增多。认识当前台海形势和对台工作,一要深刻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总体考虑和政策主张。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二要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 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的立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共双方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对于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具有重要意义。三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继续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为今后两岸协商解决政治分歧创造条件。四要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凝聚两岸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明确携手实现振兴中华的努力目标,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三. 两岸关系的未来 (一)近期台湾的“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遭滑铁卢。尤于蓝营大败,再加上时间紧迫,在未来的一年多时间当中,两岸可作的事可能将极为有限。 先来观察时间的安排。在选后新的当选人将在12月25日就职,这刚好已近年底。六周之后,又是过农历年,因而也难有何作为。农历年过后就是三月份了,日前民进党已宣布,届时将会推出2016的候选人,而国民党若要初选,那也就必须开始准备。因而,上半年已过,而在下半年就已经进入选举期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的选举必须在一月份进行,因为新任“立委”必须在3月1日就职,而“立委”选举又是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一同举行。易言之,自地方选举后至2016“大选”,总共也只不过13个月的时间,而实际上这些时间都已经被切割,在两岸方面,确实难以有所作为。 虽然如此,卡在“立法院”的服贸等法案要通过的可能性却会增加。因为这完全掌握在民进党手中,而民进党已势在必得,故也不会为了2016的“大选”而过于开罪于企业家。尤其,若民进党解除封锁,让这些协议发挥一些正面的效果,同时亦可获得部份的功劳,有助于2016的“大选”。 (二)2014年12月17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范丽青表示, 2008年以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了两岸民众的认同和支持。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我们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希望两岸同胞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在既有共同政治基础上继续努力,相向而行,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 四.启示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全体中华民族一起来圆梦。 参考文献: [1]人民政协网:《两岸经合》,2014-1-14. [2]华夏经纬网:《人民日报》2014-12-17讯. [3]华夏经纬网:汤绍成,夜话宝岛,2014-12-17. [4]郑必坚 ,《中国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回顾和前瞻》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N],新华社,2011-03-16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2 《浅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形势与政策应当说是一门比较受欢迎的课程,青年人比较关注新闻时势发展趋向,关心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因为有些政策会直接影响学生的 毕业 分配或是其他牵涉个人利益的问题。高校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和生理成熟的快速成长时期,对于新事物好奇心较强,接收能力也较强。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形势与政策课有许多真实的教学实践却是在听会议、看电视中进行的,许多学生也认为只要经常看新闻报道,注意关心国家大事,就可以掌握此课程。另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待某一事件经常仅从个人观点作一些肤浅的讲解,缺少对引发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度的理论性 总结 ,讲形势不是看表象,谈政策没有真正从政策出台的前因后果、从纵向的社会形势、从横向的国内外形势等多种因素来看待。 许多学生存在对形势与政策的模糊认识,认为与自己无关的根本不用听;与发展前途有关的,也是只看表象,没有了解事物的本源。比如大学生就业难,有许多大学生关心的就是自己的专业与就业,或是发展前途,或是就业待遇是不是自己的期望。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前景不妙或薪酬不高时,有许多学生仅把拿毕业证当成就业的“门票”,不从深层次上研究专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更没有对自己做长期的就业计划,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细心解读形势与政策。根据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真正的原因是教学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太强,致使多数同学只是在考试前夕进行恶补,并且学习内容有局限性。以下是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首先,授课教师大多身兼多职,人员关系复杂,且大多较分散,难按计划规定进行教学,管理难度较大。这些教师有的是本校的在职行政人员,在这些任课教师中,有许多人自身对形势与政策认识就出现了偏差,也不具备充足时间很好地备课,走过场的不在少数。其次,没有固定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教师资格难认定。由于目前没有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性的规定,仅有大纲性的教学指定目标,因此,对于教师任职资格考核、教学内容评估、教学质量监管等都存在种种不利的因素。教师往往为了完成课堂任务而教学,很少对自己讲解的内容作出评估,更没有进行自我总结。学生也把这些课当成消闲课,自认为对于当前形势很了解的也不在少数,遇上教师谈到某些问题抱怨多。学生与教师的种种现状,也决定了课程很难达到某种深层次的效果,难于对教师队伍进行培养和管理。 再次,没有紧跟形势和政策的相关教学大纲和具体教材。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学习会议精神的课程,也不是仅仅读读政策而已。我国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全国 教育 教学领导小组也只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下发教育教学要点,没有相对完整、稳定的统一学习教材,只有《大学生时事政策 报告 》作为参考教材,没有完整系统的大纲明确指定学习内容。这些状况决定这门课程只能处在“边角余料”的位置。 二、解决的途径与 方法 第一,从高校管理层面上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机制,并从管理理念上重视该课程,提高思想认识,要将教育部规定的课程纲深入细化在具体管理 措施 上。管理层的重视会直接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具体推进,比如规范制订该课程的管理制度、评估标准、教师资格认定等。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是我们提出的构建形势与政策课“四化”体系中的一环,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直接决定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能否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各高校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二,构建长效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领导机制。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教学活动,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校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高校制订可行性的方案后,逐渐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人文学院主管,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共同负责的体制,把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地化解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促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从而强化形势与政策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人文学院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计划实施和日常管理,教务处负责做好教学计划的编制和课程教学的安排与管理,学生处负责党总支副书记和政治辅导员等兼职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宣传部负责邀请高层领导、知名专家组织专题报告,团委负责组织第二课堂学习讨论和实践活动,努力建立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必须与其他课程一样实行规范化管理。在国家没有相应配套教材的情况下,灵活结合时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要点、 热点 问题,构建从“话题”→国家相关政策或法律、法规→现行“话题”优点与缺陷→改良建议等一系列规范模式。避免泛泛而谈的无边际讲课方式,反对没有任何标题的授课形式。话题与形势与政策紧密相连,与学生自身紧密相关。既能够上活课堂,也能让形势与政策课成为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对社会问题有个深入的看法,对国家政策也有个初步完整的认识,也能激发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兴趣,鼓励学生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了解青年人对国家发展前途应有的历史使命。 第四,构筑良好的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理念。在全校统一认识,正确对待,并且坚持不懈地实行长期有效的教学理念机制。众所周知,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势变化决非偶然。同一时期重大历史进程常常决定一个社会的进步或倒退,作为社会未来生力军的大学生来说,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决不能用把必修课当成可有可无,只要考试通过就行的思想意识去学习,这显然是一种肤浅的学习观念。结合实际,根据高校自身情况,有必要将相关重要政策内容引入课程中去。实现时势与政策的紧密结合学习。要真正学而致用,学而会用,学而切行。深入了解国家发展形势,清醒认识自己在历史进程中所要担负的历史重任,这也是构筑良好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根基。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3 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整合的几点思考 《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它也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在教学中陷入了困境。我院《高职院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研究》课题组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要提高本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 1 整合的原因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与 其它 课程相比,具有政策性、时效性、理论性、现实性的特点,内容信息量大,与现实联系紧密,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既包括国际局势、国内形势,又包括党和政府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在考虑如何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如有的研究者谈到要提高教师素质,最好由专任教师任教,同时要求教师知识结构要多元化,要有经济学,法学,外交学校,历史学等专业背景。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时政讨论,定时组织学生收看新闻,以板报、短信、微博等形式发布每日要闻。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到的东西才会有更深的感悟,因此必须建立固定的 社会实践 基地。这些研究者要么讨论《形势与政策》的理论教学,要么讨论实践教学,在具体的操作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还是分开的。理论教学基本由教师主导,教学的内容由教师确定,教学形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安排的课时少,二者有渗透,但教学的空间和模式不同决定了这种渗透并不多。这种教学功能的定位与分工确实比较合理,且易于操作,但无论是在功能定位还是教学设计上,并不利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与融通。因此学生在参与的时候积极性还是不高,教学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2 如何进行整合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基本上是由各个学校参照中宣部提供的指导意见,自行选择教学内容。这是这门课程的劣势,同时也是优势。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在内容的把握上会存在混乱的现象,但同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可以发挥主动性,根据当前热点,所在地区的发展,甚至任教学校的学生专业情况等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将选择的教学内容分为几个专题,让学生选择,得票数高的专题确定为教学内容,甚至可以每年抽取一部分学生代表参与到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来,每个专题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关注的是什么,教师在与学生代表讨论之后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确定下来的教学内容势必能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也进行了思考,甚至争论,这也是一种实践。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首先,教学内容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后,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这些专题可以由教师来讲,个别专题可以由学生来讲,配合一定的奖励措施,学生一定积极参与。学生在准备专题的过程中会查大量的资料,一方面增长了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身能力,对本国、本省、本市的情况会进一步的了解。 其次,必须争取在每一堂课上设计一到二个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好是当前热点问题。如讲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涉及金融方面改革时,可以让学生讨论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余额宝”。 再次,围绕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组织各种座谈会、演讲会,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也可与团委、学生会合作开办相应的社团,有些专题交给社团来负责,轮到某一专题时,邀请社团成员来为学生作报告。 最后,我们将每年高校都会举办的“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与“形势与政策”课结合起来,邀请参加这些活动的学生举行座谈会,谈谈自身的体会,感想,将他们的所见所闻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 以上这些教学形式,把“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学生做学生讲”,这些学生的见闻必然对其他同学的心灵产生影响,因为是自己的同学,他们的话更加可信,比听教师讲效果更好。 将社会实践基地与网络作为教学空间 以往的《形势与政策》教学环节中,受师资力量、学校条件,经费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多数的教学空间都选用在阶梯教室、学术报告厅中进行,一次性受众 面相 对较大,仅凭教师或专家或学生的讲解,即使运用多媒体设备予以教学辅助,在一定程度上也难以引起大多数学生对教学的共鸣,无法真正的融入课堂,从而降低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容易对该课程产生倦怠情绪,甚至是抵触情绪。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空间的开放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空间限制,将该课程的教学空间扩大到教室以外的环境中去。如讲民生问题这一专题时,我们就与团委和各系部开展的活动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组成小组,与常州社区居委会联系,甚至带领部分学生到社区作调研,回来撰写调查报告,讲这一专题时,请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的调查报告,看看常州市在民生问题上才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今天的大学生都喜欢在网上与人交流,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将教学空间拓展到网络。利用社科部创办的网页,我们专门开辟出“形势与政策”师生互动专栏。教师在这里接受学生的访问,解答学生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困惑。 猜你感兴趣: 1.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 2. 2017关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 3.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 4. 台湾问题与中国前途 1500字政治论文
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跪求两岸关系论文,600字左右解答:海峡两岸之间最重要的、金刚不坏的纽带,是我们共同享有的中华文化。通过不断的交流和研讨,我们可以把这根纽带扭得更紧。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他的伟大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为所有中华儿女共同享有的精神遗产;保存并弘扬以儒家学说为主干的中华文化,是包括两岸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华子孙的天职。 中华文化的智慧体现在哪些地方?就体现和渗透在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和天的关系、现实和未来的关系以及个人的身与心的关系方面。贯穿在这四大关系中的是中华文化中的哲学理念,就是“天人合一”,是“阴阳和合”,是“和而不同”。中华文化最早树立了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因为我们的先民从历史中,从大自然中,从现实生活中,正确地总结了人类社会应有的正常关系,即:无数个体是社会和国家的基础,个人的道德修养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于是形成了由己以达天下的“修―齐―治―平”道德之路。 在中华文化极为丰富的内涵基础上,在治国和平天下方面又形成了“王道”思想。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称中国五千年来为“超稳定”的社会,但是他却没有注意到造成稳定的众多原因中的这一条。当今世界的形势颇为类似中国的战国时代,群雄并争,吞噬资源,毁坏环境,弱肉强食。“霸道”充斥世界:人对人霸,国对国霸,人类对自然霸。究其霸之因由,归根结蒂是极力高悬一个“利”字,无限容忍一个“贪”字。这种霸道的世界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而解决之道,除了对于霸道给予必要的抗争、阻遏,还需从长远、从根本处寻求出路,要在整个社会对利的贪求和对道德良知的珍惜二者之间求得相对的平衡。正是在这点上,中华民族可以做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来平衡身与心、物与魂、己与他的关系。这智慧和经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对德的崇尚和终生的追求;对于社会、国家和天下来说,就是“王道”。“王道”的提法,首先见于《尚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此时“王道”所指,还是具体的周先王治理天下之道。到了《孟子》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时的王道,则指的是为王之道。至于把“王道”作为一种理想政治的专称,与“霸道”相对,恐怕还是汉儒的功劳。“王道”所指虽然有此变迁,但是其共同点则都是强调对内以德(仁、义)治国,对外则“修文德以来之”,视四海为一家。 “王道”,即意味着包容、平等、友爱、融合,意味着以人类共同的幸福为终极目标,这正是当今世界和许多国家所欠缺的。我们愿意和台湾朋友一道,开展这一论题的研究,并努力把“王道”思想的精华介绍给全世界。
有需要可以戳我!
在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如何认真总结理论成就,积极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已成为众多学者共同关心的话题。日前,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国共两党关系史和海峡两岸关系史”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暨“两岸关系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市委台办和市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来自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台港澳局,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单位的近70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围绕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者们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关键要把握好“科学发展”、“和平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中国国民党和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由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国民党本土化的趋势有增无减,以及国共两党建立一种新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从而制定可行的对台政策,切实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当前亟须处理好以下六组关系:(1)要协调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感情、价值观、生活方式及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2)要协调好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在内涵认识上的差异;(3)要协调好海峡两岸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要求之间的差异;(4)要协调好两党两岸全面交流、合作和逐步签署、实施各种协议之间的差异;(5)要协调处理好两岸各政党之间、各民族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各宗教组织之间的关系;(6)要协调好两岸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出现的各种具体认识上的差异。 与会专家指出,两岸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的论断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凸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也表明了党的对台政策的连续性。这一论断要求统筹兼顾团结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同胞与瓦解“台独”势力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社会精英交流与普通民众交流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向前发展,做到行稳致远。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统一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学者们将其概括为八个方面:(1)提出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共两党应该共同把握和用好这一机遇;(2)指出两岸关系发展有其发展趋向和内在规律,国共两党应该共同体认趋向,把握规律;(3)要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两岸双方必须积极建立和始终坚持共同的政治基础;(4)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两岸和平发展是“和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5)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6)深化互得双赢的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7)协商谈判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既要海协、海基两会合理规划、推进制度化协商,又要国共两党交流对话、发挥平台功能;(8)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维护台胞权益,加强交往,融合亲情,实现大团结,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和平发展”应当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结合。 学者们普遍认识到,当前两岸关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两岸关系在短短几个月内走过了从“融冰”到“雨过天晴”再到“春暖花开”的过程,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岸关系转危为安带给我们一些启示:(1)“台独”分裂活动是台海局势动荡不安的祸根,只有坚决遏制分裂,才能维护台海稳定,促进台海和平。尽管目前对台工作重点已由反“台独”转为“和平发展”,但反对“台独”的斗争仍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2)民心向背不仅最终决定台湾走势,而且影响两岸趋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台胞关切的问题,才能使“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转化为现实推动力;(3)台海局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国、民(进党)三党的不等边三角关系,中国共产党只有妥善处理这个关系,加强两岸之间的合作,才能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导权。党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3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正确途径和根本基础。认真细致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维护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导台湾主流民意朝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转变,为两岸最终统一构建广泛的民众基础,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建议您经常收看央视四套每晚八点半的海峡两岸节目, 日积月累自然会熟悉台海政治、经济以及相关交流与贸易往来。 至于书籍,可大致翻阅中正台制。
2010形势与政策论文——中美关系走向中美关系走向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国际背景。 美国有求于中国的面上升。●双方在安全关切上既有交叉点又有不同点。●并不是说美国不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了。●美国必须在台湾“统独”问题上作出抉择。
两岸关系是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关系的简称,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展现了合作共赢的前景。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两岸的关系15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两岸的关系1500字论文篇1 《浅析两岸关系新发展》 摘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 文化 、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发展两岸经济往来,通过经济交往弱化政治,让百姓之间紧密相连,两岸和平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追求和平与发展、从对抗到对话、从斗争到合作的世纪,也是一个兼顾自由与责任的世纪。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两岸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 关键词:两岸关系;一个中国;和平;新发展 一.两岸关系历史概述 宝岛台湾,自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到现在380多年,一直过着风雨飘摇的日子。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投降,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解放战争之后,国民党残余溃逃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离。家乡不能回,亲人不能相见,两岸人民再次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大陆方面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屡抛橄榄枝,两岸关系在艰难地前行着。两岸关系可以用“民间热,官方冷”来形容,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1988年,范光陵率台湾第一个经济文化访问团到大陆访问,开创了40年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先河。1987年11月2日台湾开放一般民众赴大陆探亲,台海两岸人民打破以往隔绝状态、开始展开正式的交往,两岸关系迈入民间交流的阶段。然而,1999年以后,两岸关系受到“台独”分裂势力的严重冲击。大陆一方面坚决反对“两国论”、“一边一国”等分裂言行,另一方面扩大推行台资优惠政策,继续争取台湾民心。胡锦涛同志自2005年以来坚持“四个决不”(坚持一个 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并且启动国共两党对话,推进两岸 多层次交流,开始考虑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此外,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首次以国内法的形式将反分裂以及促进两时事报岸告人大民学交生流版法律化。此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化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两岸领导人共同努力,推进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成为深化两岸关系、促进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理论和实践需要。 二.两岸关系进展 今年以来,两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先后会见连战、萧万长、吴伯雄等人,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政策主张。国共两党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重大问题上增进了共同认知。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第五届海峡论坛成功举办。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继续发展。民间探讨解决两岸政治军事问题的研讨活动增多。认识当前台海形势和对台工作,一要深刻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总体考虑和政策主张。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二要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 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的立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共双方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对于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具有重要意义。三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继续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为今后两岸协商解决政治分歧创造条件。四要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凝聚两岸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明确携手实现振兴中华的努力目标,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三. 两岸关系的未来 (一)近期台湾的“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遭滑铁卢。尤于蓝营大败,再加上时间紧迫,在未来的一年多时间当中,两岸可作的事可能将极为有限。 先来观察时间的安排。在选后新的当选人将在12月25日就职,这刚好已近年底。六周之后,又是过农历年,因而也难有何作为。农历年过后就是三月份了,日前民进党已宣布,届时将会推出2016的候选人,而国民党若要初选,那也就必须开始准备。因而,上半年已过,而在下半年就已经进入选举期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的选举必须在一月份进行,因为新任“立委”必须在3月1日就职,而“立委”选举又是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一同举行。易言之,自地方选举后至2016“大选”,总共也只不过13个月的时间,而实际上这些时间都已经被切割,在两岸方面,确实难以有所作为。 虽然如此,卡在“立法院”的服贸等法案要通过的可能性却会增加。因为这完全掌握在民进党手中,而民进党已势在必得,故也不会为了2016的“大选”而过于开罪于企业家。尤其,若民进党解除封锁,让这些协议发挥一些正面的效果,同时亦可获得部份的功劳,有助于2016的“大选”。 (二)2014年12月17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范丽青表示, 2008年以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了两岸民众的认同和支持。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我们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希望两岸同胞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在既有共同政治基础上继续努力,相向而行,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 四.启示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全体中华民族一起来圆梦。 参考文献: [1]人民政协网:《两岸经合》,2014-1-14. [2]华夏经纬网:《人民日报》2014-12-17讯. [3]华夏经纬网:汤绍成,夜话宝岛,2014-12-17. [4]郑必坚 ,《中国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回顾和前瞻》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N],新华社,2011-03-16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2 《浅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形势与政策应当说是一门比较受欢迎的课程,青年人比较关注新闻时势发展趋向,关心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因为有些政策会直接影响学生的 毕业 分配或是其他牵涉个人利益的问题。高校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和生理成熟的快速成长时期,对于新事物好奇心较强,接收能力也较强。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形势与政策课有许多真实的教学实践却是在听会议、看电视中进行的,许多学生也认为只要经常看新闻报道,注意关心国家大事,就可以掌握此课程。另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待某一事件经常仅从个人观点作一些肤浅的讲解,缺少对引发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度的理论性 总结 ,讲形势不是看表象,谈政策没有真正从政策出台的前因后果、从纵向的社会形势、从横向的国内外形势等多种因素来看待。 许多学生存在对形势与政策的模糊认识,认为与自己无关的根本不用听;与发展前途有关的,也是只看表象,没有了解事物的本源。比如大学生就业难,有许多大学生关心的就是自己的专业与就业,或是发展前途,或是就业待遇是不是自己的期望。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前景不妙或薪酬不高时,有许多学生仅把拿毕业证当成就业的“门票”,不从深层次上研究专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更没有对自己做长期的就业计划,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细心解读形势与政策。根据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真正的原因是教学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太强,致使多数同学只是在考试前夕进行恶补,并且学习内容有局限性。以下是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首先,授课教师大多身兼多职,人员关系复杂,且大多较分散,难按计划规定进行教学,管理难度较大。这些教师有的是本校的在职行政人员,在这些任课教师中,有许多人自身对形势与政策认识就出现了偏差,也不具备充足时间很好地备课,走过场的不在少数。其次,没有固定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教师资格难认定。由于目前没有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性的规定,仅有大纲性的教学指定目标,因此,对于教师任职资格考核、教学内容评估、教学质量监管等都存在种种不利的因素。教师往往为了完成课堂任务而教学,很少对自己讲解的内容作出评估,更没有进行自我总结。学生也把这些课当成消闲课,自认为对于当前形势很了解的也不在少数,遇上教师谈到某些问题抱怨多。学生与教师的种种现状,也决定了课程很难达到某种深层次的效果,难于对教师队伍进行培养和管理。 再次,没有紧跟形势和政策的相关教学大纲和具体教材。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学习会议精神的课程,也不是仅仅读读政策而已。我国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全国 教育 教学领导小组也只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下发教育教学要点,没有相对完整、稳定的统一学习教材,只有《大学生时事政策 报告 》作为参考教材,没有完整系统的大纲明确指定学习内容。这些状况决定这门课程只能处在“边角余料”的位置。 二、解决的途径与 方法 第一,从高校管理层面上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机制,并从管理理念上重视该课程,提高思想认识,要将教育部规定的课程纲深入细化在具体管理 措施 上。管理层的重视会直接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具体推进,比如规范制订该课程的管理制度、评估标准、教师资格认定等。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是我们提出的构建形势与政策课“四化”体系中的一环,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直接决定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能否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各高校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二,构建长效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领导机制。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教学活动,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校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高校制订可行性的方案后,逐渐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人文学院主管,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共同负责的体制,把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地化解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促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从而强化形势与政策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人文学院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计划实施和日常管理,教务处负责做好教学计划的编制和课程教学的安排与管理,学生处负责党总支副书记和政治辅导员等兼职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宣传部负责邀请高层领导、知名专家组织专题报告,团委负责组织第二课堂学习讨论和实践活动,努力建立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必须与其他课程一样实行规范化管理。在国家没有相应配套教材的情况下,灵活结合时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要点、 热点 问题,构建从“话题”→国家相关政策或法律、法规→现行“话题”优点与缺陷→改良建议等一系列规范模式。避免泛泛而谈的无边际讲课方式,反对没有任何标题的授课形式。话题与形势与政策紧密相连,与学生自身紧密相关。既能够上活课堂,也能让形势与政策课成为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对社会问题有个深入的看法,对国家政策也有个初步完整的认识,也能激发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兴趣,鼓励学生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了解青年人对国家发展前途应有的历史使命。 第四,构筑良好的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理念。在全校统一认识,正确对待,并且坚持不懈地实行长期有效的教学理念机制。众所周知,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势变化决非偶然。同一时期重大历史进程常常决定一个社会的进步或倒退,作为社会未来生力军的大学生来说,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决不能用把必修课当成可有可无,只要考试通过就行的思想意识去学习,这显然是一种肤浅的学习观念。结合实际,根据高校自身情况,有必要将相关重要政策内容引入课程中去。实现时势与政策的紧密结合学习。要真正学而致用,学而会用,学而切行。深入了解国家发展形势,清醒认识自己在历史进程中所要担负的历史重任,这也是构筑良好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根基。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3 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整合的几点思考 《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它也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在教学中陷入了困境。我院《高职院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研究》课题组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要提高本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 1 整合的原因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与 其它 课程相比,具有政策性、时效性、理论性、现实性的特点,内容信息量大,与现实联系紧密,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既包括国际局势、国内形势,又包括党和政府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在考虑如何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如有的研究者谈到要提高教师素质,最好由专任教师任教,同时要求教师知识结构要多元化,要有经济学,法学,外交学校,历史学等专业背景。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时政讨论,定时组织学生收看新闻,以板报、短信、微博等形式发布每日要闻。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到的东西才会有更深的感悟,因此必须建立固定的 社会实践 基地。这些研究者要么讨论《形势与政策》的理论教学,要么讨论实践教学,在具体的操作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还是分开的。理论教学基本由教师主导,教学的内容由教师确定,教学形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安排的课时少,二者有渗透,但教学的空间和模式不同决定了这种渗透并不多。这种教学功能的定位与分工确实比较合理,且易于操作,但无论是在功能定位还是教学设计上,并不利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与融通。因此学生在参与的时候积极性还是不高,教学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2 如何进行整合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基本上是由各个学校参照中宣部提供的指导意见,自行选择教学内容。这是这门课程的劣势,同时也是优势。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在内容的把握上会存在混乱的现象,但同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可以发挥主动性,根据当前热点,所在地区的发展,甚至任教学校的学生专业情况等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将选择的教学内容分为几个专题,让学生选择,得票数高的专题确定为教学内容,甚至可以每年抽取一部分学生代表参与到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来,每个专题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关注的是什么,教师在与学生代表讨论之后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确定下来的教学内容势必能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也进行了思考,甚至争论,这也是一种实践。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首先,教学内容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后,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这些专题可以由教师来讲,个别专题可以由学生来讲,配合一定的奖励措施,学生一定积极参与。学生在准备专题的过程中会查大量的资料,一方面增长了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身能力,对本国、本省、本市的情况会进一步的了解。 其次,必须争取在每一堂课上设计一到二个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好是当前热点问题。如讲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涉及金融方面改革时,可以让学生讨论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余额宝”。 再次,围绕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组织各种座谈会、演讲会,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也可与团委、学生会合作开办相应的社团,有些专题交给社团来负责,轮到某一专题时,邀请社团成员来为学生作报告。 最后,我们将每年高校都会举办的“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与“形势与政策”课结合起来,邀请参加这些活动的学生举行座谈会,谈谈自身的体会,感想,将他们的所见所闻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 以上这些教学形式,把“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学生做学生讲”,这些学生的见闻必然对其他同学的心灵产生影响,因为是自己的同学,他们的话更加可信,比听教师讲效果更好。 将社会实践基地与网络作为教学空间 以往的《形势与政策》教学环节中,受师资力量、学校条件,经费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多数的教学空间都选用在阶梯教室、学术报告厅中进行,一次性受众 面相 对较大,仅凭教师或专家或学生的讲解,即使运用多媒体设备予以教学辅助,在一定程度上也难以引起大多数学生对教学的共鸣,无法真正的融入课堂,从而降低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容易对该课程产生倦怠情绪,甚至是抵触情绪。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空间的开放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空间限制,将该课程的教学空间扩大到教室以外的环境中去。如讲民生问题这一专题时,我们就与团委和各系部开展的活动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组成小组,与常州社区居委会联系,甚至带领部分学生到社区作调研,回来撰写调查报告,讲这一专题时,请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的调查报告,看看常州市在民生问题上才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今天的大学生都喜欢在网上与人交流,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将教学空间拓展到网络。利用社科部创办的网页,我们专门开辟出“形势与政策”师生互动专栏。教师在这里接受学生的访问,解答学生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困惑。 猜你感兴趣: 1.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 2. 2017关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 3.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 4. 台湾问题与中国前途 1500字政治论文
战争是一把双刃剑战争的追溯——统一、发展、疫病、惨剧。它可以使社会更好发展,也可以使世界坠落。战争,如一杯注入鸩毒的葡萄酒,在其中有合作成功的蕴义,也同样能结束一个人的生命。战争,如一根细细的火柴,既能带来光明与温暖,也足以毁掉一片森林。战争,如一块石头,有时帮助人们跨过沼泽地,但也能成为一块绊脚石。战争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可以带来民族以至整个国家的统一,但是所要付出的代价又何止一语能够形容。同样,战争是贪婪者“一统江山”的重要武器,也是“经济衰败”的源头。战争从石器时代的部落厮杀到近代的世界大战甚至于现在的反恐战争,似乎是无休止地循环着,进行着。战争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是统一的象征,是以和平天下、安抚社稷为目的的。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的:“战争是和平的必经之路。”的确,纵览古今,曹操与蜀吴的赤壁之战、项羽与刘邦的垓下之战、浩荡的七国争霸、反对君主专制的巴士底狱之战,这些战争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社会安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平、统一就好比包在石头里的金子,战争这把锋利的双刃剑削去束缚它们的土块和坚石,使他们闪闪发亮,永延千古。但是——同样在和平的年代里,始终有贪婪的人不满足眼前的财富,以种种借口挑起战火。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等等,充斥着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令人发指的罪行,严重地破坏了人民的生活、社会发展。正如近年发生的伊拉克战争,最终无论哪一方人民感到的都是强烈的悲痛。此时此刻,无辜的受害儿童们,他们呻吟着、哀嚎着。面对未来,他们只能在心底祈祷:“我们永远不要再有战争了——”这声音是那么声震山林,响彻云霄。战争如大雨,能缓解旱情,却又使万千的人们流离失所。战争如狂风,能吹走乌尘,却又使树木摧折、房屋坍塌。战争如大河,能带来充裕的水分,泛滥时却又吞噬众生。正如唐太宗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战争亦如此。
第一篇: 我们需要和平不需要战争 当今的人类社会,对追求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和平与发展,目前已成为国际间交往的突出主题,也是许多国家的治国理念。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内外因作用的结果,难免会有一些波动,甚至不排除恐怖主义行为的出现。 然而,面对一些内忧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总是做出相反的动作,他们不仅不注意倾听和平之声,还变本加厉地采取单方行动,悍然使用政治干涉、经济制裁、武力制控等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损招子来应对波动,将本来就不够安定的世界,弄得乌烟瘴气。 人民日报在早些时候的报道说,西亚北非局势近来再度趋紧,各种已发以及未来事件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伊朗1月2日结束了规模盛大的海上军演,1月6日又开始在东部与阿富汗接壤的边境地区再次举行军演。 1月7日,伊朗宣布位于该国宗教圣城库姆附近的福尔多铀浓缩厂,近期将会投入运行。与此相随的行为是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于1月8日展开了对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古巴、厄瓜多尔等拉美四国之行,释放愿意恢复核问题谈判的意向。 那边是伊朗连续动作的频频亮相,这边又是阿盟外长理事会1月8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开会,讨论阿盟赴叙利亚观察团团长达比提交的首份行动报告。而俄罗斯航母编队,也于1月7日抵达位于叙利亚塔尔图斯港口的俄海军补给站。 英国皇家海军1月11日,派出“勇敢号”驱逐舰前往海湾。美国、以色列也拿出计划,将于二三月份在海湾举行“严峻挑战12”联合反导军事演习。诸如此类现象的显现,无不说明西亚北非局势到了十分紧张的地步。 当下的世界,不仅仅是西亚北非,也不仅仅是伊朗、叙利亚,只要地球一角有一点风吹草动,美国他们就毫不客气地“冲上去”,抡起什么“保护人权安全”、“检查核武器”、“打击恐怖主义”等大棒子,疯狂地砸下去。 他们砸碎了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这又要砸碎伊朗、叙利亚,刮起一股股邪风,掀起一道道浊浪,让世界和平渐行渐远。这正应验了中国那句至理名言,“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美国如此妄为,世界和平必然受阻。 日前,卡达尔电视台传出声音,伊朗和叙利亚外交军事动作连续不断,他们加紧构筑统一阵线。伊朗议长拉里贾尼当天向新闻界宣布,美国是两天前发生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市中心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美国中央情报局指使和策划了这起造成26人死亡的大爆炸。 作为好朋友的伊朗,能公开高调指责美国与叙利亚首都大爆炸有染,表明了态度和立场,伊朗站在叙利亚一边,而且与叙利亚一道行动,强调两国战略同盟,构筑反美战略统一阵线,防范和抵御可能的外来侵略,维持叙利亚及自身利益。 埃及《消息报》1月8日发表文章指出,很显然,伊朗正在加紧与叙利亚的联系,在重大问题上为叙利亚“说项”。比如:在对待阿盟赴叙利亚观察团问题上,伊朗就强调观察团应“秉公办事”,而不应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涉,以西方的标准行动,等等。这些舆论,从一个个侧面折射出美国恶习不改,是激化矛盾、损毁主权国家利益的始作俑者。 英国国防部日前也有证实,英国皇家海军于1月11日派出最先进的45型隐形驱逐舰“勇敢号”前往海湾地区,与已在那里的英国海军力量会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1月8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更加露骨地表示,伊朗发展核武器与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是美方的“红线”。一旦伊朗跨越这条“红线”,美国将“作出回应”。这无非就是一个字,“打”。 美国等西方加倍施压,并不会让伊朗和叙利亚有什么改变,退缩半步,反倒会进一步激起他们的愤怒。因此,伊朗和叙利亚抱团对付美国的施压,已成事实。早在2007年2月,伊朗和叙利亚就铁定了决心,那就是团结起来共同应对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地区制造分歧的“阴谋”。5年时间过去,在美国的施压下,伊朗和叙利亚再次走到一起对抗美国等势力,可见战争的阴影变得越来越大。 据环球网1月12日报道,美国国防部1月11日宣布,美“卡尔·文森”号航母及其打击编队,目前已抵达波斯湾地区,但称这是一次“例行”活动,并否认此举与美伊紧张局势有关。美国第五舰队在一份声明中宣布,“卡尔·文森”号已于1月9日抵达第五舰队责任区,航母搭载着近80艘飞机与直升机及一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 该地区,覆盖波斯湾、红海及部分印度洋。美国防部发言人柯比说,“卡尔·文森”号“并不处在波斯湾”,也没有穿过霍尔木兹海峡。但人们发现,在美国第五舰队责任区,有两艘航母。在印度洋执行任务的美国“林肯”号,也正准备与“卡尔·文森”号会合。这样,就有3艘美国航母齐聚波斯湾。 伊朗就此再次发出警告说,若其石油出口遭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将动用武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并警告美国航母勿返回波斯湾海域。美国军方竟然不顾伊朗的警告,曾宣布有能力阻止任何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行动。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乔纳森·格林纳特,1月10日表态承认,潜在冲突的准备工作,已令其“夜不能寐”。看来,美国的跃跃欲试不断“升级”,彼此的对抗可能要刀兵相见,最终导致战争一触即发。 我们注意到,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当地时间1月11日抵达古巴访问,他在古巴哈瓦那大学发表讲话时称资本主义已经“日薄西山”,即将破产。艾哈迈迪·内贾德进一步指出:“我们共同的任务、目标和挑战是努力让世界获得公平,(否则)数百万人将深陷在不公平的生活中。”内贾德不无感慨地表示:“我们正目睹资本主义的覆灭,它定会走投无路。”资本主义唯一做过的事情是“杀戮”,“它正在腐朽”。 伊朗对美国怀有咬牙切齿之恨,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其火药味渐浓。很清楚,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否继续严厉制裁伊朗,伊朗是否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都是问题的焦点所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稍有不慎,则会让伊朗怒吼咆哮。 中新网1月14日援引外电的报道说,美军一名高级官员称,近日在霍尔木兹海峡发生了两起伊朗快艇对美国海军舰船的骚扰事件。首起骚扰事件,是针对上周由霍尔木兹海峡驶入波斯湾的美海军“新奥尔良”号两栖船坞登陆舰。第二起骚扰事件,是针对一艘在科威特海岸游弋的美军巡逻快艇,它同样是遭到了伊朗快艇的接近。 美军巡逻艇上的海员对此没有质疑地宣称,他们看到靠近的伊朗快艇上有伊朗士兵手持AK—47冲锋枪和重机枪。而美军高官也作出判断说:“我能确定,这是骚扰事件。”由此看出,美伊矛盾继续“升级”,霍尔木兹海峡告急。 作为号称善行人权的美国,以及那些追随者们,你们想到没有,如果伊朗、叙利亚破釜沉舟,决一死战,你们会得到什么呢?世界和平被葬送了,西方注定也是人类历史的罪人。我们需要和平,不需要战争。 第二篇: 渴望和平 我们需要和平,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总是这么说。可是,这个世界真的和平了吗?“世界和平日”即将来临,而世界并不和平。 君不见,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题的今日,美伊战争依旧持续,伊拉克的上空依然硝烟弥漫,伊拉克的人民依旧是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美国,却置联合国和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职责于不顾,我行我素,大举推行霸权主义。 众所周知,伊拉克是“石油王国”,那里埋藏了占世界大部分的石油,而石油也成为伊拉克人民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但那都已经成为往事,如今的伊拉克人民再也不能安居乐业,用自己的石油和世界各国的人民交易,换取生活用品。来往飞奔的军车代替了往日的车水马龙;呼啸的警报代替了往日的欢声笑语;难民奔波的脚步代替了往日的轻歌曼舞。如今,在这片昔日繁华的土地上,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无家可归! 相互尊重主权,在这里消失了;互不干涉内政,在这里消失了;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在这里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硝烟炮火,是军车坦克,是国土的支离破碎,是弱小国家的人民痛苦的呻吟! 看啊,这就是霸权主义!这就是强权政治! 为了一个膨胀的私欲,可以找个借口;为了这个借口,可以发动一场战争;为了这场战争,可以倾囊而出,在另外一个国家的土地上肆意欺凌! 看啊,这就是霸权主义!这就是强权政治! 是的,我还很小,或许很多的是是非非我还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在另外一个国家的土地上横行不是友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发动战争也决不是热爱和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想在这里向那些野蛮骄横的人说一句: “为了这许许多多嗷嗷待哺的孩子,为了这许许多多苦难深重的人们,为了这世界的大好将来,收起你们的屠刀吧!”
全球性与民族性——论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庞中英从“全球同质性”谈起最近两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关于“全球共同性”(global commonality)的讨论不断增加,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各国经济和社会在治理上的共同性,具体而言,全球化力量难容诸如“东亚模式”这些体现特殊性和差异性的东西,原因归之于全球化的本性,即它是一种同化力(assimilating force)。1998年,我在一篇英文论文中指出,中国已经创造了一种叫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发展模式。美国Portland州立大学一位匿名审稿人在评语中却针对这点问我质疑:“问题是,面对全球化的同化力量,中国将能够保持她自身的独特性吗?”实际上,这是一个涉及到如何理解全球性与民族性之间关系的重要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到最后,我虽仔细考虑了这位美国学者的问题,但还是无法在修改过的那篇叫做《全球化与中国:中国对亚洲经济危机的反应》1论文中完全回答它。本文首先分析全球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然后讨论全球性的加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挑战。全球性在加强新西兰前总理穆尔(Mike Moore)为竞争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一职,1998年发表了强烈主张自由贸易的《未来的简要历史:新千年的公民》一书。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穆尔在书中指出:属于精英阶层的商业人士、政治家和知识分子,不是与他们国内的选民和股东有更多的共性,相反是与其国际同行分享着很多的共性,也就是说,全球的精英阶层在各方面都很近似2。这是穆尔称之为的一种“民主赤字”( democratic deficit)问题。在评论所谓“普遍文明”时,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到所谓“达沃斯文化”:“每年大约有一千名商人、银行家、政府官员、知识分子和记者从几十个国家聚集到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几乎所有这些人都有物理学、社会学、商学或法学的学位,从事文字或数字工作,英语相当娴熟,受雇于政府、公司和学术机构,有着广泛的国际交往,时常在他们的自己的国家之外旅行。他们一般具有对个人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共同信念,这些也是西方文明中的所共有的。达沃斯人实际上控制了所有的国际机构,许多世界管理机构,以及大量的世界政治和军事职位,达沃斯文化因此极为重要。”3亨廷顿在书中所谈是拥有共同知识文化但人数不到世界人口1%的全球性精英阶层与所谓“普遍文明”之间的关系。撇开穆尔和亨廷顿在他们各自的论述目的不谈,他们涉及的上述有趣事实不是从一个方面说明,在全球范围内一个具有同质性的社会阶层在不断发展壮大吗?那么,全球性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认为,全球性4指一个世界体系内的同质性(homogeneity)或者共同性,它来自全球化,是全球化的结果。全球性不是什么新东西,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在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当时,“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我们都非常熟悉这句话。不仅如此,在制度和技术层面,大到象民族国家(nation-state)这样的适应全球化的国家组织形式,小到繁杂的国际技术、产品统一标准,世界经济的发展总是带来越来越多的全球共同因素。今天,全球性又有其新的内容,那就是它的步伐和范围完全及于全球,而且总的趋势是不断加强。“全球化,…,照任何情形,不仅,或者甚至主要是指经济的相互依存,而且也是指我们生活其中的时间与空间之巨变”。5所以,全球性不仅体现在全球性经济方面,“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任何东西都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生产并销售到世界各地的现象”6,市场经济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接受的配置经济资源的方式,资本的国际流动几乎畅通无阻。而且,在其它所有领域,全球性都是明显的事实:在政治方面,民主化在全球范围不断发展,虽然西方和非西方在民主的本质和方式上存在分歧;在法律和规则方面,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体制在调节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价值观方面,西方和非西方都承认人权、民主、自由、生态等价值观的普遍性,但又存在着许多分歧,不管如何,全球性的道德观和价值标准在逐步确立。全球性的加强是否意味着民族性的弱化?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在大多数情况下,全球性的加强确实对世界上民族国家构成基本的重大挑战,这是从上面对民族国家权力的打击(另一方面,地方主义和分离主义的自治力量迫使国家不得不下放权力)。这里只举两个例子说明全球性对民族性的影响。现在,“几乎每一个国家,工人的税收负担都在增加,同时资本的税收负担则在锐减。”7因为资本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而劳动则缺少流动性,民族国家因为资本的逃税而焦头烂额,丧失了越来越多的控制能力。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国家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在欧洲,主要是高度体现民族性和国家的作用的“福利国家”制度受到全球化的沉重打击,财政压力迫使政府一再减少社会项目支出,两位数字的高失业率几成无法治愈的慢性顽症。而在发展中国家,本来就严重缺少社会安全保障,一遇到金融、经济危机,千百万劳动大军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化,亚洲和拉丁美洲最近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充分说明这一点。另一个例子是,从1991年初的海湾战争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多边干涉呈现上升势头,直到最近的北约对南斯拉夫战争,此种发展无疑对民族国家主权的不可分割原则、民族自决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都构成空前的挑战和压力。多边国际干涉主义认为,在一个全球化(包括人权的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世界,一国的内部事务已经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挑战,不是孤立事件。关于民族国家受到全球化削弱的问题,已经有许多论述,本文不再论述。问题在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影响并不等于不少人宣称的那样,是什么“民族国家终结”(the end of nation-state)、“主权终结”(the end of sovereignty)。确实,民族国家主权已不再象过去那样至高无上,它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参加普遍的国际合作,在许多关键的领域民族国家自愿或权衡再三交出不少主权,相应地,传统的民族文化和认同也因为全球化的冲击而发生了一些变化。然而,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民族国家仍然握有重大的基本权力,是全球经济、政治和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类角色。人们往往忽视的一点是,民族国家不可能是全球化的被动消极角色,而更多的则是主动积极的参加者,无论那种类型的民族国家,今天不都是在说正在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吗?“人们经常把全球化说成是好象为一种自然力量,其实它不是。国家,公司和其它集团都在积极推动全球化的进展。”8不仅如此,在少数情况下,就具体国家而言,某些国家,主要是大国和超级大国,成为全球化进程的塑造者,虽然在一些方面它们同样受到全球化的压力,特别是全球化产生的问题之挑战,但总体看,全球化反而使这些民族国家的利益和特性得到更大程度的伸张。最具体和有力的例子是美国。这里,在美国的全球主义者看来,全球化等于“美国化”,而世界具有的全球性在某种程度上几乎等同于这个世界的“美国性”。美国借自己在经济、金融、技术、军事和文化上的超级实力地位,要求其它国家拥抱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全球化,而且告诉全世界,如果你不这样,那么你将注定陷入边缘化和贫困化,因为全球化被规定为经济增长的唯一道路。9看来,全球化和全球性不过都是问题的表面,而非其实质。以下是几个支持这个论点的材料:(1) 有的美国学者认为,全球化确实突破了国界线和民族国家与主权的藩篱,但全球化的中心功能(即在经济活动中从经济意义上使领土“非国家化”,使主权“分散化”,而在法律制度上又使它“国家化”)是集中在高度发达国家领土之内的,这些功能的集中点是纽约、伦敦等全球城市;全球化所要求的“非管制”的跨国法律制度是从西方的经济概念中发展而来,所谓“国际的”、“跨国的”等等事实上是美国化(即所谓“国家化”)的一种形式。10(2) 分析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哥分校的一份研究报告,我们可以认为,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并没有改变其民族性本质。虽然这项研究仅以计算机硬盘产业的全球化生产为例,但它指出,虽然公司产品的组装、零部件的生产和雇佣的工人等经济活动已经全球化,但跨国公司的美国性却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因为公司仍然在本国进行研究与开发(是跨国公司全球价值增值链的最核心部分),其支付的工资的主体仍在国内,至于利润分配更加没有改变公司的民族国家性。11(3) 美国总统克林顿讲得更清楚:“某些人把这种不断增加的国际互相依赖视为对我们的国家和我们作为美国人的价值观的威胁。但事实几乎恰恰相反。在世界上影响不断加强的正是美国的价值观-自由、自决和市场经济。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中获益最多的正是美国公司。当世界其它国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需求最多的正是美国工人制造的美国产品。”12当前,金融危机后,美国诱导、支持甚至压迫拉丁美洲国家实行货币美元化,很明显是为了这种扩张美国国家利益的全球化。这个例子也说明了当代全球化的美国性质。全球性与民族性的矛盾统一不管那种情况,其实,全球性没有也不可能消灭民族性,因为它们之间构成矛盾的统一,在全球性中有民族性,而在民族性中有全球性。这是资本主义体系的内在矛盾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反映。全球性发展一方面是对民族性的否定,但另一方面又在加强民族性,往往后者更加突出。全球性与民族性同时并存,在一些方面,全球性确实弱化了民族性,这是许多论者都充分注意到的事实;但在另一些方面,全球性则加强了民族性,而且越是全球性加强,民族性也同时加强甚至更强,这是许多论者,特别是全球化的大力主张者没有强调、甚至是忽略的。最近几年,从墨西哥到泰国,从马来西亚到印尼,从俄罗斯到巴西,一系列的严重金融危机反映出来的最本质问题不是别的,而是全球化过程中深刻的全球性与民族性矛盾。上面提到了政治学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命题,一些西方评论家在金融危机后对此大加发挥。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在治理方面差别很大的标准和政治体制不能与全球化,以及一种方式和道德的全球共同性(global commonality of styles and ethics)日益增加的预期共存”。如果发生金融危机国家不能接受全球化而是搞出另外的替代方案或者不根本参加全球化,亨廷顿所预言的“文明冲突”全球政治逻辑,即西方和非西方的紧张势所难免。13也许正是同样的思考方式,本文一开头提到的那位美国匿名评论人才质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行性,因为在他看来,不能忽视全球化的社会-政治方面,金融危机后,东亚大多数国家不得不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与全球化接轨,于是,更加清楚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全球共同性”差别日益明显。资本主义的使命就是创造一种名副其实的全球性,历经几百年、特别是20世纪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这个使命接近于基本完成。世界体系论者认为,全球性并非今天才有,而是现代世界体系-历史体系发展的结果。按照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观点,这个体系“发端于欧洲的部分地区,后来扩展到把世界其它一些地带也纳入其中,直至覆盖了全球”14。今天,如果有人想要消除全球性,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从根本上讲,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并非排除民族性,从一开始资本主义就利用民族和民族国家这样的东西开展全球扩张,资本主义“需要强化国家机构”15。“在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体系中,没有国家的帮助,就不可能建立垄断或某种类似垄断的东西…资本主义并不独立于国家”。16直到现在,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管全球化如何发展,如果它没有达到真正的“世界大同”、全球民主,我们不能说资本主义的民族性由于全球化而消失了,否则将因为学术上的幼稚性而犯严重的错误。另一方面,全球性越是充满了先进民族主导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性,后进民族就不可能放弃“反应性的民族主义”,即对这种已经深深打上先进的民族的民族性的全球化作出深刻反应,进而卷入世界体系,这样,世界体系就变成一个十分复杂的充满民族性的多元组合。全球化论者经常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本来就是揭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之间谜一般的矛盾特性的。以下我也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段话,当然不是为了老生常谈,而是为了说明问题之所在。“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17今天,国内外研究全球化问题的许多学者,如果不是孤陋寡闻或者不对马克思本人抱有意识形态偏见的话,几乎都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全球化理论的先驱,最早预见到今天我们完全看清楚了的“全球化”趋势,只是他们没有使用“全球化”的概念而已。问题的重要性还不仅在此,而是,我们应该注意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实际上已经指出尚不为人们注意分析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与本文的中心论题紧密相关:资本主义下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在扩张成为全球社会关系,建立、发展和膨胀了世界市场,不断地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同时,它也造就了各民族相互依赖的民族国家间关系体系。换句话说,他们所讲的“所有民族的全面、普遍相互依赖(intercourse in every direction, universal interdependence of nations)”意味着世界是国(民)际化的但还不是一体化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包含着这样一对极为深刻的全球性矛盾运动:资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的本性是“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奔走于全球各地”18,但是它又不得不生活在由于这种全球性行为造成的必然结果中,那就是各民族的相互依赖环境中,因为现在“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未开化或半开化的、农民的和东方的民族为了生存都在竭力采用文明的、资产阶级的和西方民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果一个全新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诞生了,这个世界体系不仅按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组织起来,而且其中的各民族及其国家复杂相互作用。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生产和消费世界性必然要求的后果的“政治的集中”,民族国家是全球化历史过程的必然产物,它在这个进程中同样也有其历史使命。20世纪,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由于两次非常巨大的事件受到影响和中断。一是1918年后俄国发生的政治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际经济体系的建立;二是1945年后的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一大批新兴民族国家的产生。当然,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与社会主义体系的兴起有很大关系。19苏联和社会主义国际经济体系在长达60多年的时间脱离西方国际经济体系,自成一体。新兴民族国家为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和文化认同,要伸张其国家主权,特别是经济主权,不能允许西方跨国公司任意任意利用其经济资源,不仅如此,新兴民族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运动。但自197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全球化却呈现了加速化的态势:1971年8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度解体,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浮动汇率阶段,金融不稳定成为世界经济的典型内在特征,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全球化的当代形式始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20,然后,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帮助下,资本流动越来越高速,规模巨大,跨越国界,远远脱离实体经济而全球化;西方国家成功应付了中东石油国家发起的两次大的“石油冲击”;1980年代,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运动被西方国家“冷处理”,南北谈判举步不前,发展中国家爆发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对北方的全面依赖加深;1980年代初开始,中国和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逐步对西方开放;1989年柏林墙倒塌和其后苏联解体,原社会主义国际经济体系不复存在,东欧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回归欧洲”,俄罗斯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今天,金融和技术的全球联系效应,固然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失去意义,但世界仍然划分为大大小小近200个领土主权单位,民族国家的存在与作用仍是当今世界最基本的事实,全球化似乎不同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但它还难以完全逾越“民族国家间相互依存”的逻辑,民族国家在顽强地探索如何适应全球化加速的新世界环境,再造(reinvention)自身。结果,民族国家力量代表的民族性与全球化力量代表的全球性之间的矛盾运动还将继续下去。冷战结束、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巩固了其全球统治后,全球性与民族性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更变成美国性与其它民族性之间的矛盾。世界和平与发展面对重大历史挑战全球性的加强和民族性遭到的空前挑战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持久影响。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繁荣与发展已经面对着空前的挑战。以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为核心的全球性本质上排斥一切与自由市场不完全相同的反映民族性的发展模式,美国性排斥其它民族性,要求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国家都要拥抱全球化,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靠压制不同意见而开放市场”(opening markets by closing minds)21,而不顾发展中国家自民族独立以来一直在期盼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是由于资本的高度全球流动性和劳动的高度不流动性,就是说,资本可以突破国家控制,劳动则很难跨国,资本可以宣称自己没有民族性,但劳动则带有强烈的民族性。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深刻悖论之一是它不敢让劳动也全球自由化,相反对劳动流动的限制恰恰是资本全球化需要的:以发达国家为基地的跨国公司抛开本国劳动市场而到第三世界寻求更加低廉的劳动力,好处之一是逃脱掉它们在母国的社会责任,这就是发达国家存在着强大的来自劳工组织的反全球化力量的一个原因。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到世界各地配置资源而不让劳动自由流动,是因为,一旦劳动可以在世界范围自由流动,那么按照经济学的原则,劳动的价格将在世界范围内趋向均等,不可能再有可供跨国公司追逐的廉价劳动资源,从而势必降低其利润率。发展中国家国家试图按照自己的意志、战略推进发展,事实上已不可能。它们在内部不可能独立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一些国家的政府甚至要听命代表全球化势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请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来决定其经济政策;在外部要接受西方大国制定的世界经济规则。发展中国家对外部资源和市场的依赖使得它们不敢得罪跨国公司,相反要为跨国公司创造一切优惠条件以吸引外国投资者。不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展”问题从来都不是他们日程中的主要项目,让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才是他们的工作中心。强调这一点并非意味着“发展”就毫无出路可言,只是指出,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全球化的世界中要取得某种发展非常艰难,通过适应全球化还是能够找到生存和发展之道的。其次是世界和平面对的挑战。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同质性的扩大,不可避免地要带来各国国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一国内部的问题往往有深刻的外部根源,同时也对外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而在政治、经济甚至安全上具有全球同质性的“全球共同体”的扩大,改变着和平的逻辑,全球同质性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不可能变成战争,相反,全球同质性与非同质性之间则难以和平共处。冷战后,在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世界秩序的理论模式中,“全球化理论”和“民主和平理论”两种关系密切的理论最为引人注目,全球化理论要求加强全球同质性,而且为各种干涉主义提供了“合理性”依据和基础(包括道德基础),而民主和平论则认为,非我同类,必要伐之。更深层次的对世界和平的挑战来自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这是1945年前两次世界大战的最深刻教训之一。两次世界大战根源于此。所以,1945年战胜国吸取大战的教训,精心设计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和联合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它代表了一种全球力量与民族国家力量之间的妥协,布雷顿森林体系负责管理世界经济,特别是贸易正常和金融稳定,兼顾了多边自由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民族国家的切身利益,而联合国则通过大国协商一致以维护世界和平。半个世纪的发展,资本的全球性力量越来越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资本的短期性、投机性行为远超过其长期性、战略性行为,投入投机经济的资本急剧过分膨胀,而投入实体经济的则在持续相对萎缩,这无异于世界繁荣建立在随时可以逝去的海市蜃楼上,世界和平处在空前危险中。亚洲金融危机后地区安全和地缘战略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欧美对南斯拉夫的战争表现出的帝国主义、强权政治死灰复燃,都说明,金融全球化的恶性发展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不是耸人听闻之谈。资本全球化一方面已使旧的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受到致命侵蚀并趋于瓦解,另一方面,它又在强化一种以资本为中心的美国和欧洲主导下的新世界秩序。因此,不受制约的资本全球性加强已经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危险。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中左翼社会政治势力倡导和实践“第三条道路政治学”(the third way politics),它意识到资本统治的加强对世界和平和繁荣的危险性,力图通过协调资本与劳动、资本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探索一条既不同于自由市场自由主义,又有别于国家干预主义的新中间道路,以再一次挽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重蹈历史的覆辙。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更加感到这个世界要的不是重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全球化,因而迫切需要控制、降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形成负责 的全球性(responsible globality),最终让全球化造福世界和平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1月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就以“负责的全球性:管理全球化的影响”为主题。我理解,负责的全球性应是与民族性协调的全球性,这是真正的“第三条道路”的目标。但是,“第三条道路政治学”是否充分认识到这一关键点,并付诸行动,仍是一个未知数。21世纪的最主要课题当代世界是一个全球性与民族性共存的世界,不能忽视全球性与民族性之间的互动,片面强调它们中的任何一方面都是极其危险的,完全自由放任的全球主义和漠视相互依存世界性的民族主义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为了世界和平和发展,我们要找到协调、平衡全球性和民族性的战略和方式。对民族国家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全球化世界中的生存,如何做到这点?维护和实现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的最好办法不是别的,恰恰是适应而不是逃避全球化的环境,“通过相互依存达到独立”(the doctrine of independence through interdependence)22。这一点对象中国这样的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大国有着特殊的价值。对国际社会而言,应该认真总结20世纪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上的历史教训,开展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真正让全球步上“第三条道路”,以协调全球性与民族性、市场与国家之间的矛盾,确保21世纪是一个新的和平与繁荣世纪。
推荐看彭付芝《台湾政治经济与两岸关系》,谢必震《台湾历史与文化》,这些比论文写的好
这个资料可就多了!你这个题目有点太大了,你写不好的!首先你就要从辛亥革命开始写了!可有的你写!资料很多的!多到吓死你!
建议您经常收看央视四套每晚八点半的海峡两岸节目, 日积月累自然会熟悉台海政治、经济以及相关交流与贸易往来。 至于书籍,可大致翻阅中正台制。
嘻嘻,交了,你问的不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