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当面前有一片树林,而只有一次选择机会时,一定要斟酌再三。
“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过的一句名言,人生其实就是种种的选择和放弃,年轻时我们充满精力,面前有无数的诱惑、无数选择的机会和无数条路,正像面对那一片繁茂的树林。
当经过思考,终于走到相中的那棵树下时,实际上已做了放弃其他的抉择。眼中只有这棵树,心中也只有这棵树,那片树林已不再属于自己。
苏格拉底的思想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
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哲学思考
摘 要: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殉道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思想史上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为何会被以自由民主著称的雅典城邦以公正合理的程序判处死刑?面对这一疑问,本文试图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苏格拉底;申辩;哲学家;死亡;正义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人类永恒的隐痛。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归宿。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向死亡趋近的过程。对于死亡,人们总是怀着莫名的恐惧和敬畏。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们怕死,事实上是怕个体的毁灭,而死也毫不隐讳把自己表现为这种毁灭。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死亡,如何看待死后的未知状态,如何进行死亡的价值评价,是涉及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的终极问题之一。作为世界文明史一大公案的苏格拉底之死为我们公正看待死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中被公认为最智慧的苏格拉底被这个城邦的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在此之前,苏格拉底拒绝向法庭屈服和逃亡外邦。当前往提洛岛的圣船返航后,他饮下鸩酒从容赴死。在西方文明史上,苏格拉底无疑成为为理想信念而殉道的先驱之一。黑格尔曾指出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悲剧,是民主扼杀自由的悲剧,是法律习俗与知识理性相冲突而产生的悲剧。但他视死如归、毫不妥协的气概却彰显了理性的不朽光辉。
苏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图在《申辩篇》中详细地记载了苏格拉底申辩和赴死的完整过程。雅典人控告苏格拉底的罪名是亵渎神灵和腐蚀青年。第一批原告控诉苏格拉底追求地以下天以上的东西,强词夺理颠倒是非,并且以此传授他人。众所周知,只有自然哲学家尤其关注自然,并以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世界的本原。文明的起源由超越自然的神圣力量下降到我们共同 经验 的自然世界,不得不说这是自然哲学的进步之处。但对自然神的顶礼膜拜,只会取消人类自身理性的力量。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回到地上,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转向人内在的德性。他在市井之中与人 辩论 ,目的也不在于传授知识收取报酬,纯是出于爱智的动机,与人共同寻求真理。而亵渎神灵的控告,则是说苏格拉底不信有神,或者说只相信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信本邦认可的诸神。这也是他被认为败坏青年之处。证据之一是苏格拉底曾经说太阳是一块石而月亮是一块土。这其实仍是同以安那克萨戈拉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混为一谈。不信有神和引进新神首先在逻辑上就是自相矛盾的。原告和被告的分歧不在于相不相信有神,而在于相信神是什么,而这些都不足以说明苏格拉底有罪。
第一轮投票以281票对220票表决苏格拉底有罪。正反双方票数相差很少,苏格拉底说“似乎双方票数对调30,我就可以释放了。”他提议以罚款代替死刑,他的朋友们愿为他担保。但在辩护中苏格拉底却不认罪,反而以自己有功于国而请赏。他认为每天讨论道德问题,审查和检视自己和别人,也不过是顺从神的旨意。在这次申辩中,苏格拉底不肯放软措辞说些悔改的话,更不愿追述战功以期将功赎罪,并且直言自己所缺少的不是辞令而是厚颜无耻和不愿说公众爱听的话。这彻底惹恼了法官,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此时的苏格拉底已经年逾古稀,剥夺他几年的寿命,雅典人毫无所得,唯有不光彩而已。或许他可以免死,如果他肯屈膝乞命。但他对自己的申辩态度毫不后悔,他宁愿按照自己的方式而死,也不远按照他们的方式而活。”[1]坐监期间,苏格拉底多次拒绝逃亡的建议,坚决服从法律的安排。临难之际,生路摆在面前,只要稍微屈服,就可以活命。但苏格拉底宁死不屈,平静走向死亡。
苏格拉底死之必然性
造成苏格拉底之死这一悲剧的原因历来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话题。“对____神学来说,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完成了上帝的使命,可谓死而无憾。苏格拉底即使饮鸩自尽,但杀身是否成仁仍然留下疑问。他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的?为了他的学说还是信仰?”[2]。撇开政治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单从其哲学个性和理想信仰方面探究,考察苏格拉底在可以活的情况下选择死的必然性。
亚里士多德曾说有两件事要归于苏格拉底门下:归纳性论证和普遍性定义。苏格拉底总是用辩证法追问最一般最普遍的东西,诸如善时什么,正义是什么。不仅如此,“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来自德尔菲神庙的箴言在苏格拉底的身体力行下扭转了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从自然到自我的转变,首先是从有关自然的具体知识到知识本身和认知主体转向。因此,在苏格拉底哲学中知识成为核心问题。“德性即知识”成为其基本命题,而“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正义和其他德性都是智慧”也成为这一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苏格拉底这样孜孜不倦地关心人的内心和灵魂,把道德和知识联系起来,教人努力体认自我,回归内心善性。德性落实到城邦和个人则是正义、勇敢、节制的美德。即便神谶说他是最智慧的,他依然认为自己无知。当他逐一访察以智慧著称的人后,才知道他们有的是有限的知识,甚至根本无知,反而自认为无所不知。如同他们怕死一样,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以其所不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好是坏,但人们都怕死,就好像确知死亡是最坏的境界。苏格拉底不以不知为知,更不会逃避死亡,“苏格拉底悟出了神的本意,真正的智慧是属于神的,神示只是告诉我们,人的智慧微不足道,是没有价值的”[3],所以神认为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让苏格拉底不停地与人辩论检验别人的智慧。反讽和助产士的 方法 常使别人理屈词穷,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也因此得罪了一批有名望的政客。这些人对苏格拉底怀恨在心,必欲置其于死地。
智慧如苏格拉底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礼物。他自命为马虻,不停地劝告警醒雅典这只因肥大而懒惰迟钝的良种马。即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也拒绝逃跑以逃避法律,即便法律本身可能是不公正的。对城邦法律的信仰也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信仰。因为他坚信城邦的法律是善的、正义的、符合理性的。作为城邦的公民,服从城邦的法律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做城邦命令我们做的事,即便所发生的一切是不公正的,也只能按普遍的正义加以说服,而不能以暴力的方式反对城邦。正如苏格拉底对克里同所说的,他不愿意逃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肯背弃曾经恪守的法律,即便如今法律是不公正的。“灾祸降临到他头上,他受到不公正审判的打击,自己的城邦要置他于死地,但他依然生活在自己的信条中:宁可忍受不公正,也不做不公正的事。”[4]所以苏格拉底拒绝逃亡外邦,坚决履行公民对国家法律的义务。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知识,追求公平正义,追求绝对的善。为了获得知识和美德,死是不足惜的。苏格拉底默认法律的权威,义无反顾走向死亡。 苏格拉底的哲学信念中,灵魂不朽也是值得关注的。在苏格拉底之前,灵魂是和肉体是相互区别,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是完全对立的,肉体是灵魂的桎梏,感性的欲求只会妨碍灵魂的纯洁性。“在不同等级的灵魂中,哲学家的灵魂最纯洁,因为它最能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直接与真理、理念的世界打交道……真正的哲学家是追求死的,即肉体的死寂,七情六欲的死寂,摆脱身体的羁绊,以一个纯而又纯的灵魂来掌握真理。”[5]灵魂是洁净的,而肉体感官会干扰知识的获得。所以人们不仅要照顾自己的身体,更要保护自己的灵魂。哲学家致力于追求绝对的善,因而不关心物质的快乐。他们毕生都在努力使灵魂摆脱沉重的肉体,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从而净化灵魂。所以哲学就是追求死亡,哲学家就是自我训练死亡。“如果哲人自我进行死亡训练,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当死亡来临他就不害怕、不愤怒、不畏缩。如果一个人一生致力于一件事并努力追求它,而当死亡来临是却感到恐惧,这无疑是愚蠢的。”[6]苏格拉底正是为了他的信念而死,他同死亡打了一辈子交道,当它最终来临时,他感到的是亲切和安详,死亡对他来说死较好的事。
哲学家与死亡
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周围其他物种区别开来,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从出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开始,便也意识到了自身的有限性和有死性。“我们可以借助观察我们之外的他人之必有死而推论出我之必有死,并超越于当下,面对死亡的恐惧。”[7]尼采曾说,人生是一个长期的死亡过程。人的生存本来就是向着死亡的存在。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也是无数人担心和害怕的结果。不同于一般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苏格拉底在可以生的情况下选择死,并在死前申辩中说出关于死亡的大道理:“死的境界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是由此界迁居彼界。”不管是何原因,哲学家和死亡结下了不解之缘。普通大众努力克服死亡的恐惧,去过一种好的生活,而哲学家选择向死而生,在趋向死亡的过程中与死亡达成和解。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普通人不会去 反思 生命的价值,更不会关注死亡的意义,他们关注的是名利、财产、地位等物质快乐。伊壁鸠鲁有句 名言 :“死亡是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情,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将使我们对生命之必有死这件事愉悦起来。”[8]论据是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我们尚未来临;而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这也成为部分人歪曲死亡的本来面目,以纵情享乐的绝妙借口。当人们沉溺于感官快乐时,死亡悄然降临,剥夺了个人的一切,包括财富、朋友、名望,甚至他的身体和思想。死亡带走了一切,只剩下死亡本身。殊不知,伊壁鸠鲁在说快乐是善时,不仅包括肉体上的欢愉在内,他强调的额最大的快乐时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不是视死亡为苦难的解脱,而是要直面不完美的生活,使之充实起来。生命是一场华丽的葬礼,在有生之年更为重要的是照看好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将死定义为:“所谓死的状态,就是肉体脱离灵魂而独立存在的状态,和灵魂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状态。”人们对于死的恐惧,出于对死亡的无知。而逃避死亡的人正是在追逐死亡,并最终会被死亡追上。真正的哲学终生都是在为死亡做准备,无时无刻不净化自己的灵魂。死亡则是灵魂最彻底的净化。当死亡来临时,哲学家看到的是灵魂的解脱和重归自由。摆脱肉体之累后,最终能关照到善本身,在彼岸世界实现永恒。
苏格拉底是自愿自觉选择死亡,是为理想信仰而死。哲学为死亡做练习、做准备,但真正的哲学家反对自杀。柏拉图在《斐多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我相信神是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神的财产,如果我们这样看问题,那么也有理由说,一个人应该等待,在上帝召唤他之前不要夺走他的生命。”诸神是我们的看护,我们是神的财产。虽然死亡必然属于我们自己,但我们却没有权利自行了断,自杀是不可取的。而且自杀迫使灵魂离开肉体,这样的净化是不彻底的,可能仍带有肉体的欲望和痛苦。我们只能选择做好准备的死,而不能选择对死毫无准备的自杀。在继伏尔泰说自杀是人类最后的自由后,加缪宣称“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9]人是有自杀的自由,但却依然不能自杀。在加缪看来,自杀不是反抗,而是对自身懦弱的妥协。自杀是意志自由的一种实现方式,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在自杀面前,人本能有求生存意志,自杀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苏格拉底视死如归,一直以来都在为死亡做准备,是民主制度达成了他的心意,将他判处死刑。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他杀。哲学家不必去自杀,他只要学会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关系。
苏格拉底不怕死,但最终还是死了。对于死后有没有灵魂,灵魂归于何处,死后的世界是不是绝对的虚无我们一无所知。我们知道的是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民众追悔莫及。于是给他平反,并且流放了原告,还树立铜像来纪念他。苏格拉底死而不朽,他的思想和精神一代代传承不衰。死亡是超出我们经验的,任何正在活着的人都不可能真正体验到死亡。所以我们对死亡的解释只能诉诸于玄想和信仰。出于对终极关怀的反思和死后世界的构想,哲学和宗教应运而生。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确认超验的世界本体存在,并在那里为灵魂和生命本体安了家。“人们之所以对肉体的死亡感到莫大的恐惧和焦虑,其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不知道死后灵魂的归宿。死亡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死亡过程中肉体所受的痛苦,而在于死后的绝对虚无。”[10]哲学的灵肉二分之说,尤其是宗教关于死后归宿的天堂地狱之教,很好地消解了人们对于死亡和虚无的恐惧。这一信仰支撑着人们在现世生活中完善人格做正义之事,或立德立功立言,实现另一种不朽。
生,我们无法自主选择;死,亦不为我们的自由意志所转移。人活于世就确知自己要不可避免地死去。“对哲学家而言,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大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天国的视觉境界。”哲人苏格拉底死了,死得其所。这让我们正视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价值,在有生之年关照心灵,过更好的生活。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继续追问什么是善和正义。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关于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苏格拉底(Σωκράτης,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 (额外比你ge)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个雕刻石匠,少年时期他曾抱着继承父业的想法,一度学习雕刻,终因没有兴趣而中止,因为他更喜欢观察自然及思考。他的母亲以接生为业,在苏格拉底论教育、知识的传授时,就曾有教师乃是「接生婆」一说。 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当做自己的哲学方法,他常在街头及市场与人聊天,苏格拉底要人们跳离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模式,进一步地了解自己思想的本质。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灵魂不死,相信自己死后要去的地方一定比现世好,而且应有正义的存在。 参考: zh. *** /wiki/%E8%8B%8F%E6%A0%BC%E6%8B%89%E5%BA%95 苏格拉底是希腊三哲人中的第一位,和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洋文化的哲学基础。西塞罗说:苏格拉底使哲学从天上来到人间。由于他出生在古希腊战争的混乱时期,道德价值低落,因此苏格拉底认为,若要支持当时生活中的伦理局面,人人就必须「认识自己」,这也是他哲学的出发点。 苏格拉底喜欢与别人谈话,并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在对方真正承认自己「无知」之后,也等于真正准备好去接受正确知识,这时他就开始带领对方进行「概念的追求」。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遇见的都是单独的、个别的东西,但我们有一种能力,把这些类似的东西用一种名词去概括它。也就抽出他们的共同概念,这种概念即是一种「共相」。有了这种的共相的概念后,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没有见过的事物,我们也会用这种这种概念去概括他。 参考: 生平 当代对于苏格拉底所知的一切大多是来自许多不同的记载:由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记载的对话录、色诺芬的著作、以及阿里斯托芬和亚里斯多德的著作。所有苏格拉底自己的著作都没有流传下来,除此之外,阿里斯托芬对于苏格拉底的记载事实上是对他的挖苦和讽刺,并非有意记载苏格拉底的真实生平。另一件复杂的问题在于古希腊学者传统上会将他们自己的概念、理论、有时候甚至是个人的特征都记载为他们的导师所提出的,而柏拉图也遵循了这一传统,因此苏格拉底的记载很可能也参杂了柏拉图的概念。 苏格拉底是靠什么维持生计仍不清楚。依据色诺芬的《会饮篇》记载,苏格拉底曾说要将他自己的一生只贡献给最重要的技艺或职业:讨论哲学。虽然苏格拉底在他父亲死后继承了一笔遗产,但遗产的数量显然不可能长期维持他的生计。在色诺芬的记载中苏格拉底是依靠学生贡献的学费维持生计,而阿里斯托芬的记载中则描述苏格拉底开办了一个哲学学校。而柏拉图的《会饮篇》则记载苏格拉底明确拒绝接受教学的学费。也很有可能苏格拉底是依靠一些富裕而有权力的朋友如克力同的慷慨资助。 在记载中的一些角色,如苏格拉底的朋友阿尔基比亚德(Alcibiades)在对话录中指出苏格拉底曾经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加入雅典军队作战。柏拉图的《会饮篇》也指出苏格拉底个人相当的勇敢。在一个场合中苏格拉底在战场上紧随阿尔基比亚德的身边以保护他,或许还拯救了他的性命。记载中也显示了战争中的严酷环境,例如苏格拉底必须赤脚步行,或是冬季的寒冷情况。 [编辑] 审判和死刑 苏格拉底之死。由雅克·路易·大卫所绘(1787年)。苏格拉底的一生开始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结束于雅典的败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倒台后的时期)。当时雅典正试图稳定局面并消除战败的羞耻感,在三名雅典政治人物的劝诱下,雅典的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审判苏格拉底。当时希腊人的文化把天神和女神视为是保卫城邦的重要角色(举例而言,雅典便是以其保护神雅典娜为名)。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战败被人解释为是雅典娜对雅典市不敬神的惩罚,而补救的办法就是惩罚那些质疑雅典娜或其他天神的人。在《申辩篇》里苏格拉底坚持这次审判是完全错误的。 依据柏拉图《申辩篇》里所记载的审判记载,苏格拉底的「罪行」开始于他的朋友凯勒丰(Chaerephon)在德尔斐的神谕处询问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神谕处的回答则是否定的。苏格拉底解释这个答案是另一个谜题—要他开始寻找比他更聪明的人。他质问雅典的人们有关他们对于至善、美丽、和美德的看法,发现他们其实根本一无所知,但却以为他们知道的很多,苏格拉底于是总结道:他比其他人聪明的地方仅只在于他体认到他什么也不知道。苏格拉底的智慧使得当时那些被他质疑愚蠢的雅典政治人物转而对付他,导致了这场不敬神的审判。 苏格拉底最后被判有罪,并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拒绝了他的学生们试图安排他逃跑的计划,饮下毒堇汁而死。依据《斐多篇》记载,苏格拉底死时相当平静,坚忍地接受了他的判决。 依据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原本有机会逃跑,他的学生们已经准备好贿赂监狱守卫,在逃跑后苏格拉底将会逃离雅典。在名画「苏格拉底之死」中,苏格拉底的床下有一块地砖,描绘的可能就是逃跑的计划之一。如同苏格拉底与克力同的对话所显示的,苏格拉底拒绝逃跑的原因是因为他了解到他必须遵守这个城邦的法律,服从这个城邦的公民和法官、以及陪审团所审判的结果。否则他便会违反他与这个城邦的「契约」,而这样做是违背了苏格拉底所提倡的原则的。 [编辑] 知识 苏格拉底经常说他的智慧是来自于体悟到他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可能认为作坏事是无知所造成的后果,做坏事的人必然没有比他人聪明。唯一一件苏格拉底经常宣称拥有的知识是对于「爱的知识,并以此连结他对于「智慧的热爱」—例如他对於哲学的热爱。他从来没有宣称过他拥有许多智慧,他只不过是比别人更了解到,一个人要追求智慧就必须先热爱智慧本身。至于苏格拉底是否相信人类(和天神如阿波罗等相对照)真能变的有智慧也有待争议。他的确曾经区分愚蠢与理想中的知识的差别;另一方面,他也在《会饮篇》(狄奥提玛的演讲)和《理想国》(洞穴的寓言)中描述了一种累积智慧的方式。 [编辑] 政治 苏格拉底相信「理想存在于一个只有智者才能了解的世界」,因此有人主张苏格拉底相信只有哲学家才有这种能力统治其他人。依据柏拉图的说法,苏格拉底对于政治的特定理念绝非难以理解的。他公开的反对当时雅典已经长期实行的民主制度。但不只是雅典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反对所有不符合他哲学中理想国家的 *** 形式,而雅典 *** 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在苏格拉底生命的最后几年里,雅典由于政治的动乱而经历多次大规模变迁,民主制度最后被军阀三十人僭主集团推翻,领导这个集团的是柏拉图的一名亲戚克里底亚(Critias),他也曾是柏拉图的学生之一。僭主集团在暴虐统治一年后终于被推翻,雅典又重新采纳民主制度,当时民主 *** 还对暴政统治期间的所有有关人士宣布大赦。但仅仅四年之后,民主制度就把目标准向了压制苏格拉底上。 对于苏格拉底所相信的政治理念究竟为何,一直是哲学界最大的争论之一。最多人同意的一种说法是苏格拉底并不相信哲学家可以担任国王的概念,因为苏格拉底始终拒绝进入政界或参与任何形式的 *** 运作;他经常指出他不可能去干涉或指挥其他人要如何生活,因为他根本就还没有彻底了解他自己。哲学家只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且也不是真的具有智慧。在遭到五百人会议的定罪后,苏格拉底接受了他的死刑处分,这也是支持这种论点的证据之一。许多人也主张雅典反民主的潮流是从柏拉图开始发展的,因为柏拉图无法接受他的导师竟遭到民主体制如此不平的判决。无论如何,毫无疑问的是苏格拉底对于三十人僭主集团的厌恶绝对不下于民主制度;当僭主集团要求苏格拉底协助捕捉一名雅典人时,苏格拉底加以拒绝并差点因此而遭致生命危险。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海军于阿吉纽西群岛战胜,但许多失事船只的水手没有获得救援而死,接踵而来的民怨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多名海军的将领被起诉,苏格拉底担任了审判的主审官,尽管遭遇强大的民意压力,苏格拉底仍坚持依据法令审判,力排众议反对处死海军将领[1],尽管后来苏格拉底遭到撤换,但这起事件成为苏格拉底生平中最重大的政治活动。尽管后来是民主制度宣判了苏格拉底的死刑,依据苏格拉底的行动来看,他仍认为三十人僭主集团的专制统治的正当性并没有民主制度来的高。 [编辑] 神秘主义 在柏拉图记载的对话中,苏格拉底似乎经常显示出他神秘的一面,探讨转世以及神秘宗教等议题;不过这通常被视为是柏拉图自己添加的记载。无论如何,这并不能排除一切的可能性,因为我们也不能确保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间的真实差异为何;除此之外,色诺芬的记载也显示出一些类似的结果。当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柏拉图《会饮篇》和《理想国》里的讨论,苏格拉底说到一个人前往美丽之海凝视至善的理型,如此才能获得智慧,整段过程几乎类似于神秘的神示经验(这段对话出自《会饮篇》里,苏格拉底对学生演讲描述他的导师—女祭司狄奥提玛探索哲学的历程,当时狄奥提玛甚至还担心苏格拉底没有能力达到神秘的最高境界)。而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则提起了厄琉息斯秘仪,告诉美诺若要更彻底理解苏格拉底的答案,他必须加入下周的入会仪式。 或许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是苏格拉底是依赖于一种他所听到的「恶魔征兆」声音来判断他是否犯下错误。也是这种征兆一直阻止苏格拉底进入政界。在《斐德罗篇》里的记载告诉我们,苏格拉底将这视为是一种「天神的错乱」,而这种错乱则是天神赐与的礼物,赋予了我们有关诗歌、神秘、爱、甚至是哲学本身的各种灵感。这种征兆通常属于我们称之为「直觉」的形式,然而,苏格拉底将这种现象描述为「恶魔」,显示了它是起源于天神、神秘,而且是不受他自己的思想所控制的。 [编辑] 记载来源 柏拉图、色诺芬、以及亚里斯多德的著作是研究苏格拉底的主要来源,柏拉图和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推测他们也可能神化了他;无论如何,他们所留下的著作是今天我们所知唯一对苏格拉底的连贯记载。亚里斯多德虽然不是苏格拉底的嫡传子弟,但也经常在他的著作中提起苏格拉底。 参考: me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苏格拉底的妻子是赞西佩,她替他生下了3名儿子,苏格拉底死时他们都还很年幼。传说中赞西佩是一名脾气暴躁而又唠叨不休的泼妇,不过这很可能是因为色诺芬对她的夸大描述而造成的。 苏格拉底曾说要将他自己的一生只贡献给最重要的技艺或职业:讨论哲学。虽然苏格拉底在他父亲死后继承了一笔遗产,但遗产的数量显然不可能长期维持他的生计。在色诺芬的记载中苏格拉底是依靠学生贡献的学费维持生计,而阿里斯托芬的记载中则描述苏格拉底开办了一个哲学学校。 苏格拉底的「罪行」开始于他的朋友凯勒丰。他质问雅典的人们有关他们对于至善、美丽、和美德的看法,发现他们其实根本一无所知,但却以为他们知道的很多,苏格拉底于是总结道:他比其他人聪明的地方仅只在于他体认到他什么也不知道。苏格拉底的智慧使得当时那些被他质疑愚蠢的雅典政治人物转而对付他,导致了不敬神的审判。 图片参考: *** /mons/thumb/8/8c/David_-_The_Death_of_Socrates/300px-David_-_The_Death_of_Socrates 参考: zh. *** /wiki/%E8%98%87%E6%A0%BC%E6%8B%89%E5%BA%95#. 生平 当代对于苏格拉底所知的一切大多是来自许多不同的记载:由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记载的对话录、色诺芬的著作、以及阿里斯托芬和亚里斯多德的著作。所有苏格拉底自己的著作都没有流传下来,除此之外,阿里斯托芬对于苏格拉底的记载事实上是对他的挖苦和讽刺,并非有意记载苏格拉底的真实生平。另一件复杂的问题在于古希腊学者传统上会将他们自己的概念、理论、有时候甚至是个人的特征都记载为他们的导师所提出的,而柏拉图也遵循了这一传统,因此苏格拉底的记载很可能也参杂了柏拉图的概念。 苏格拉底是靠什么维持生计仍不清楚。依据色诺芬的《会饮篇》记载,苏格拉底曾说要将他自己的一生只贡献给最重要的技艺或职业:讨论哲学。虽然苏格拉底在他父亲死后继承了一笔遗产,但遗产的数量显然不可能长期维持他的生计。在色诺芬的记载中苏格拉底是依靠学生贡献的学费维持生计,而阿里斯托芬的记载中则描述苏格拉底开办了一个哲学学校。而柏拉图的《会饮篇》则记载苏格拉底明确拒绝接受教学的学费。也很有可能苏格拉底是依靠一些富裕而有权力的朋友如克力同的慷慨资助。 在记载中的一些角色,如苏格拉底的朋友阿尔基比亚德(Alcibiades)在对话录中指出苏格拉底曾经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加入雅典军队作战。柏拉图的《会饮篇》也指出苏格拉底个人相当的勇敢。在一个场合中苏格拉底在战场上紧随阿尔基比亚德的身边以保护他,或许还拯救了他的性命。记载中也显示了战争中的严酷环境,例如苏格拉底必须赤脚步行,或是冬季的寒冷情况。 [编辑] 审判和死刑 苏格拉底之死。由雅克·路易·大卫所绘(1787年)。苏格拉底的一生开始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结束于雅典的败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倒台后的时期)。当时雅典正试图稳定局面并消除战败的羞耻感,在三名雅典政治人物的劝诱下,雅典的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审判苏格拉底。当时希腊人的文化把天神和女神视为是保卫城邦的重要角色(举例而言,雅典便是以其保护神雅典娜为名)。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战败被人解释为是雅典娜对雅典市不敬神的惩罚,而补救的办法就是惩罚那些质疑雅典娜或其他天神的人。在《申辩篇》里苏格拉底坚持这次审判是完全错误的。 依据柏拉图《申辩篇》里所记载的审判记载,苏格拉底的「罪行」开始于他的朋友凯勒丰(Chaerephon)在德尔斐的神谕处询问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神谕处的回答则是否定的。苏格拉底解释这个答案是另一个谜题—要他开始寻找比他更聪明的人。他质问雅典的人们有关他们对于至善、美丽、和美德的看法,发现他们其实根本一无所知,但却以为他们知道的很多,苏格拉底于是总结道:他比其他人聪明的地方仅只在于他体认到他什么也不知道。苏格拉底的智慧使得当时那些被他质疑愚蠢的雅典政治人物转而对付他,导致了这场不敬神的审判。 苏格拉底最后被判有罪,并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拒绝了他的学生们试图安排他逃跑的计划,饮下毒堇汁而死。依据《斐多篇》记载,苏格拉底死时相当平静,坚忍地接受了他的判决。 依据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原本有机会逃跑,他的学生们已经准备好贿赂监狱守卫,在逃跑后苏格拉底将会逃离雅典。在名画「苏格拉底之死」中,苏格拉底的床下有一块地砖,描绘的可能就是逃跑的计划之一。如同苏格拉底与克力同的对话所显示的,苏格拉底拒绝逃跑的原因是因为他了解到他必须遵守这个城邦的法律,服从这个城邦的公民和法官、以及陪审团所审判的结果。否则他便会违反他与这个城邦的「契约」,而这样做是违背了苏格拉底所提倡的原则的。 [编辑] 知识 苏格拉底经常说他的智慧是来自于体悟到他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可能认为作坏事是无知所造成的后果,做坏事的人必然没有比他人聪明。唯一一件苏格拉底经常宣称拥有的知识是对于「爱的知识,并以此连结他对于「智慧的热爱」—例如他对於哲学的热爱。他从来没有宣称过他拥有许多智慧,他只不过是比别人更了解到,一个人要追求智慧就必须先热爱智慧本身。至于苏格拉底是否相信人类(和天神如阿波罗等相对照)真能变的有智慧也有待争议。他的确曾经区分愚蠢与理想中的知识的差别;另一方面,他也在《会饮篇》(狄奥提玛的演讲)和《理想国》(洞穴的寓言)中描述了一种累积智慧的方式。 [编辑] 政治 苏格拉底相信「理想存在于一个只有智者才能了解的世界」,因此有人主张苏格拉底相信只有哲学家才有这种能力统治其他人。依据柏拉图的说法,苏格拉底对于政治的特定理念绝非难以理解的。他公开的反对当时雅典已经长期实行的民主制度。但不只是雅典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反对所有不符合他哲学中理想国家的 *** 形式,而雅典 *** 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在苏格拉底生命的最后几年里,雅典由于政治的动乱而经历多次大规模变迁,民主制度最后被军阀三十人僭主集团推翻,领导这个集团的是柏拉图的一名亲戚克里底亚(Critias),他也曾是柏拉图的学生之一。僭主集团在暴虐统治一年后终于被推翻,雅典又重新采纳民主制度,当时民主 *** 还对暴政统治期间的所有有关人士宣布大赦。但仅仅四年之后,民主制度就把目标准向了压制苏格拉底上。 对于苏格拉底所相信的政治理念究竟为何,一直是哲学界最大的争论之一。最多人同意的一种说法是苏格拉底并不相信哲学家可以担任国王的概念,因为苏格拉底始终拒绝进入政界或参与任何形式的 *** 运作;他经常指出他不可能去干涉或指挥其他人要如何生活,因为他根本就还没有彻底了解他自己。哲学家只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且也不是真的具有智慧。在遭到五百人会议的定罪后,苏格拉底接受了他的死刑处分,这也是支持这种论点的证据之一。许多人也主张雅典反民主的潮流是从柏拉图开始发展的,因为柏拉图无法接受他的导师竟遭到民主体制如此不平的判决。无论如何,毫无疑问的是苏格拉底对于三十人僭主集团的厌恶绝对不下于民主制度;当僭主集团要求苏格拉底协助捕捉一名雅典人时,苏格拉底加以拒绝并差点因此而遭致生命危险。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海军于阿吉纽西群岛战胜,但许多失事船只的水手没有获得救援而死,接踵而来的民怨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多名海军的将领被起诉,苏格拉底担任了审判的主审官,尽管遭遇强大的民意压力,苏格拉底仍坚持依据法令审判,力排众议反对处死海军将领[1],尽管后来苏格拉底遭到撤换,但这起事件成为苏格拉底生平中最重大的政治活动。尽管后来是民主制度宣判了苏格拉底的死刑,依据苏格拉底的行动来看,他仍认为三十人僭主集团的专制统治的正当性并没有民主制度来的高。 [编辑] 神秘主义 在柏拉图记载的对话中,苏格拉底似乎经常显示出他神秘的一面,探讨转世以及神秘宗教等议题;不过这通常被视为是柏拉图自己添加的记载。无论如何,这并不能排除一切的可能性,因为我们也不能确保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间的真实差异为何;除此之外,色诺芬的记载也显示出一些类似的结果。当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柏拉图《会饮篇》和《理想国》里的讨论,苏格拉底说到一个人前往美丽之海凝视至善的理型,如此才能获得智慧,整段过程几乎类似于神秘的神示经验(这段对话出自《会饮篇》里,苏格拉底对学生演讲描述他的导师—女祭司狄奥提玛探索哲学的历程,当时狄奥提玛甚至还担心苏格拉底没有能力达到神秘的最高境界)。而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则提起了厄琉息斯秘仪,告诉美诺若要更彻底理解苏格拉底的答案,他必须加入下周的入会仪式。 或许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是苏格拉底是依赖于一种他所听到的「恶魔征兆」声音来判断他是否犯下错误。也是这种征兆一直阻止苏格拉底进入政界。在《斐德罗篇》里的记载告诉我们,苏格拉底将这视为是一种「天神的错乱」,而这种错乱则是天神赐与的礼物,赋予了我们有关诗歌、神秘、爱、甚至是哲学本身的各种灵感。这种征兆通常属于我们称之为「直觉」的形式,然而,苏格拉底将这种现象描述为「恶魔」,显示了它是起源于天神、神秘,而且是不受他自己的思想所控制的。 [编辑] 记载来源 柏拉图、色诺芬、以及亚里斯多德的著作是研究苏格拉底的主要来源,柏拉图和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推测他们也可能神化了他;无论如何,他们所留下的著作是今天我们所知唯一对苏格拉底的连贯记载。亚里斯多德虽然不是苏格拉底的嫡传子弟,但也经常在他的著作中提起苏格拉底。 2007-04-27 19:04:51 补充: 在这裹抽一些重点出来!^_*Thank 参考: zh. *** /wiki/%E8%8B%8F%E6%A0%BC%E6%8B%89%E5%BA%95#. 苏格拉底(Σωκράτης,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1.碎罐 过去,有一个人提着一个非常精美的罐子赶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啪”的一声,罐子摔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顿时成了碎片。路人见了,唏嘘不已,都为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个摔破罐子的人,却像没这么回事一样,头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旧赶他的路。 这时过路的人都很吃惊,为什么此人如此洒脱,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呀!甚至有人还怀疑此人的神经是否正常。 事后,有人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 这人说:“已经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恋呢?” 大道理:洒脱是一种摆脱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级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还要空留恋呢?如果留恋有用,还要继续努力干什么? 2.路上的石头 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要么把它推开,要么爬过去,要么绕过去。然后,国王吩咐王子先后通过那条大路,分别把一封密信尽快送到一位大臣手里。王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费迪南开始询问王子们:“你们是怎么把信送到的?” 一个说:“我是爬过那块巨石的。” 一个说:“我是划船过去的。” 也有的说:“我是从水里游过去的。” 只有小王子说:“我是从大路上跑过去的。” “难道巨石没有拦你的路?”费迪南问。 “我用手使劲一推,它就滚到河里去了。” “这么大的石头,你怎么想用手去推呢?” “我不过试了试,”小王子说,“谁知我一推,它就动了。” 原来,那块“巨石”是费迪南和大臣用很轻的材料仿造的。自然,这位善于尝试的王子继承了王位。 大道理: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甚至交给某一个人,自己一点儿也不动脑筋,只是相信别人那太危险了。自己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 3.一面镜子 一个年轻人正值人生巅峰时却被查出患了白血病,无边无际的绝望一下子笼罩了他的心,他觉得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拒绝接受任何治疗。 一个深秋的午后,他从医院里逃出来,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忽然,一阵略带嘶哑又异常豪迈的乐曲吸引了他。不远处,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着一件磨得发亮的乐器,向着寥落的人流动情地弹奏着。还有一点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怀中挂着一面镜子! 年轻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弹奏完毕时问道:“对不起,打扰了,请问这镜子是你的吗?” “是的,我的乐器和镜子是我的两件宝贝!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常常靠这个自娱自乐,可以感到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可这面镜子对你有什么意义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盲人微微一笑,说:“我希望有一天出现奇迹,并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用这面镜子看见自己的脸,因此不管到哪儿,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带着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个盲人尚且如此热爱生活,而我……他突然彻悟了,又坦然地回到医院接受治疗,尽管每次化疗他都会感受到死去活来的痛楚,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跑过。 他坚强地忍受痛苦的治疗,终于出现了奇迹,他恢复了健康。从此,他也拥有了人生弥足珍贵的两件宝贝: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屹立不倒的信念。 大道理:想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命运的人,一定要有乐观和坚强的品质,因为乐观和坚强是掌管人生航向的舵手,是把握命运之船的动力桨。 4.跳槽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 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这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 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忠实的客户。 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赶快行动哦!” 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一个人的工作,永远只是为自己的简历。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很高兴为楼主解答 如有错误请谅解
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哲学思考
摘 要: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殉道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思想史上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为何会被以自由民主著称的雅典城邦以公正合理的程序判处死刑?面对这一疑问,本文试图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苏格拉底;申辩;哲学家;死亡;正义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人类永恒的隐痛。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归宿。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向死亡趋近的过程。对于死亡,人们总是怀着莫名的恐惧和敬畏。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们怕死,事实上是怕个体的毁灭,而死也毫不隐讳把自己表现为这种毁灭。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死亡,如何看待死后的未知状态,如何进行死亡的价值评价,是涉及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的终极问题之一。作为世界文明史一大公案的苏格拉底之死为我们公正看待死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中被公认为最智慧的苏格拉底被这个城邦的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在此之前,苏格拉底拒绝向法庭屈服和逃亡外邦。当前往提洛岛的圣船返航后,他饮下鸩酒从容赴死。在西方文明史上,苏格拉底无疑成为为理想信念而殉道的先驱之一。黑格尔曾指出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悲剧,是民主扼杀自由的悲剧,是法律习俗与知识理性相冲突而产生的悲剧。但他视死如归、毫不妥协的气概却彰显了理性的不朽光辉。
苏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图在《申辩篇》中详细地记载了苏格拉底申辩和赴死的完整过程。雅典人控告苏格拉底的罪名是亵渎神灵和腐蚀青年。第一批原告控诉苏格拉底追求地以下天以上的东西,强词夺理颠倒是非,并且以此传授他人。众所周知,只有自然哲学家尤其关注自然,并以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世界的本原。文明的起源由超越自然的神圣力量下降到我们共同 经验 的自然世界,不得不说这是自然哲学的进步之处。但对自然神的顶礼膜拜,只会取消人类自身理性的力量。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回到地上,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转向人内在的德性。他在市井之中与人 辩论 ,目的也不在于传授知识收取报酬,纯是出于爱智的动机,与人共同寻求真理。而亵渎神灵的控告,则是说苏格拉底不信有神,或者说只相信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信本邦认可的诸神。这也是他被认为败坏青年之处。证据之一是苏格拉底曾经说太阳是一块石而月亮是一块土。这其实仍是同以安那克萨戈拉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混为一谈。不信有神和引进新神首先在逻辑上就是自相矛盾的。原告和被告的分歧不在于相不相信有神,而在于相信神是什么,而这些都不足以说明苏格拉底有罪。
第一轮投票以281票对220票表决苏格拉底有罪。正反双方票数相差很少,苏格拉底说“似乎双方票数对调30,我就可以释放了。”他提议以罚款代替死刑,他的朋友们愿为他担保。但在辩护中苏格拉底却不认罪,反而以自己有功于国而请赏。他认为每天讨论道德问题,审查和检视自己和别人,也不过是顺从神的旨意。在这次申辩中,苏格拉底不肯放软措辞说些悔改的话,更不愿追述战功以期将功赎罪,并且直言自己所缺少的不是辞令而是厚颜无耻和不愿说公众爱听的话。这彻底惹恼了法官,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此时的苏格拉底已经年逾古稀,剥夺他几年的寿命,雅典人毫无所得,唯有不光彩而已。或许他可以免死,如果他肯屈膝乞命。但他对自己的申辩态度毫不后悔,他宁愿按照自己的方式而死,也不远按照他们的方式而活。”[1]坐监期间,苏格拉底多次拒绝逃亡的建议,坚决服从法律的安排。临难之际,生路摆在面前,只要稍微屈服,就可以活命。但苏格拉底宁死不屈,平静走向死亡。
苏格拉底死之必然性
造成苏格拉底之死这一悲剧的原因历来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话题。“对____神学来说,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完成了上帝的使命,可谓死而无憾。苏格拉底即使饮鸩自尽,但杀身是否成仁仍然留下疑问。他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的?为了他的学说还是信仰?”[2]。撇开政治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单从其哲学个性和理想信仰方面探究,考察苏格拉底在可以活的情况下选择死的必然性。
亚里士多德曾说有两件事要归于苏格拉底门下:归纳性论证和普遍性定义。苏格拉底总是用辩证法追问最一般最普遍的东西,诸如善时什么,正义是什么。不仅如此,“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来自德尔菲神庙的箴言在苏格拉底的身体力行下扭转了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从自然到自我的转变,首先是从有关自然的具体知识到知识本身和认知主体转向。因此,在苏格拉底哲学中知识成为核心问题。“德性即知识”成为其基本命题,而“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正义和其他德性都是智慧”也成为这一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苏格拉底这样孜孜不倦地关心人的内心和灵魂,把道德和知识联系起来,教人努力体认自我,回归内心善性。德性落实到城邦和个人则是正义、勇敢、节制的美德。即便神谶说他是最智慧的,他依然认为自己无知。当他逐一访察以智慧著称的人后,才知道他们有的是有限的知识,甚至根本无知,反而自认为无所不知。如同他们怕死一样,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以其所不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好是坏,但人们都怕死,就好像确知死亡是最坏的境界。苏格拉底不以不知为知,更不会逃避死亡,“苏格拉底悟出了神的本意,真正的智慧是属于神的,神示只是告诉我们,人的智慧微不足道,是没有价值的”[3],所以神认为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让苏格拉底不停地与人辩论检验别人的智慧。反讽和助产士的 方法 常使别人理屈词穷,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也因此得罪了一批有名望的政客。这些人对苏格拉底怀恨在心,必欲置其于死地。
智慧如苏格拉底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礼物。他自命为马虻,不停地劝告警醒雅典这只因肥大而懒惰迟钝的良种马。即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也拒绝逃跑以逃避法律,即便法律本身可能是不公正的。对城邦法律的信仰也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信仰。因为他坚信城邦的法律是善的、正义的、符合理性的。作为城邦的公民,服从城邦的法律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做城邦命令我们做的事,即便所发生的一切是不公正的,也只能按普遍的正义加以说服,而不能以暴力的方式反对城邦。正如苏格拉底对克里同所说的,他不愿意逃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肯背弃曾经恪守的法律,即便如今法律是不公正的。“灾祸降临到他头上,他受到不公正审判的打击,自己的城邦要置他于死地,但他依然生活在自己的信条中:宁可忍受不公正,也不做不公正的事。”[4]所以苏格拉底拒绝逃亡外邦,坚决履行公民对国家法律的义务。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知识,追求公平正义,追求绝对的善。为了获得知识和美德,死是不足惜的。苏格拉底默认法律的权威,义无反顾走向死亡。 苏格拉底的哲学信念中,灵魂不朽也是值得关注的。在苏格拉底之前,灵魂是和肉体是相互区别,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是完全对立的,肉体是灵魂的桎梏,感性的欲求只会妨碍灵魂的纯洁性。“在不同等级的灵魂中,哲学家的灵魂最纯洁,因为它最能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直接与真理、理念的世界打交道……真正的哲学家是追求死的,即肉体的死寂,七情六欲的死寂,摆脱身体的羁绊,以一个纯而又纯的灵魂来掌握真理。”[5]灵魂是洁净的,而肉体感官会干扰知识的获得。所以人们不仅要照顾自己的身体,更要保护自己的灵魂。哲学家致力于追求绝对的善,因而不关心物质的快乐。他们毕生都在努力使灵魂摆脱沉重的肉体,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从而净化灵魂。所以哲学就是追求死亡,哲学家就是自我训练死亡。“如果哲人自我进行死亡训练,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当死亡来临他就不害怕、不愤怒、不畏缩。如果一个人一生致力于一件事并努力追求它,而当死亡来临是却感到恐惧,这无疑是愚蠢的。”[6]苏格拉底正是为了他的信念而死,他同死亡打了一辈子交道,当它最终来临时,他感到的是亲切和安详,死亡对他来说死较好的事。
哲学家与死亡
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周围其他物种区别开来,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从出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开始,便也意识到了自身的有限性和有死性。“我们可以借助观察我们之外的他人之必有死而推论出我之必有死,并超越于当下,面对死亡的恐惧。”[7]尼采曾说,人生是一个长期的死亡过程。人的生存本来就是向着死亡的存在。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也是无数人担心和害怕的结果。不同于一般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苏格拉底在可以生的情况下选择死,并在死前申辩中说出关于死亡的大道理:“死的境界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是由此界迁居彼界。”不管是何原因,哲学家和死亡结下了不解之缘。普通大众努力克服死亡的恐惧,去过一种好的生活,而哲学家选择向死而生,在趋向死亡的过程中与死亡达成和解。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普通人不会去 反思 生命的价值,更不会关注死亡的意义,他们关注的是名利、财产、地位等物质快乐。伊壁鸠鲁有句 名言 :“死亡是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情,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将使我们对生命之必有死这件事愉悦起来。”[8]论据是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我们尚未来临;而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这也成为部分人歪曲死亡的本来面目,以纵情享乐的绝妙借口。当人们沉溺于感官快乐时,死亡悄然降临,剥夺了个人的一切,包括财富、朋友、名望,甚至他的身体和思想。死亡带走了一切,只剩下死亡本身。殊不知,伊壁鸠鲁在说快乐是善时,不仅包括肉体上的欢愉在内,他强调的额最大的快乐时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不是视死亡为苦难的解脱,而是要直面不完美的生活,使之充实起来。生命是一场华丽的葬礼,在有生之年更为重要的是照看好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将死定义为:“所谓死的状态,就是肉体脱离灵魂而独立存在的状态,和灵魂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状态。”人们对于死的恐惧,出于对死亡的无知。而逃避死亡的人正是在追逐死亡,并最终会被死亡追上。真正的哲学终生都是在为死亡做准备,无时无刻不净化自己的灵魂。死亡则是灵魂最彻底的净化。当死亡来临时,哲学家看到的是灵魂的解脱和重归自由。摆脱肉体之累后,最终能关照到善本身,在彼岸世界实现永恒。
苏格拉底是自愿自觉选择死亡,是为理想信仰而死。哲学为死亡做练习、做准备,但真正的哲学家反对自杀。柏拉图在《斐多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我相信神是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神的财产,如果我们这样看问题,那么也有理由说,一个人应该等待,在上帝召唤他之前不要夺走他的生命。”诸神是我们的看护,我们是神的财产。虽然死亡必然属于我们自己,但我们却没有权利自行了断,自杀是不可取的。而且自杀迫使灵魂离开肉体,这样的净化是不彻底的,可能仍带有肉体的欲望和痛苦。我们只能选择做好准备的死,而不能选择对死毫无准备的自杀。在继伏尔泰说自杀是人类最后的自由后,加缪宣称“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9]人是有自杀的自由,但却依然不能自杀。在加缪看来,自杀不是反抗,而是对自身懦弱的妥协。自杀是意志自由的一种实现方式,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在自杀面前,人本能有求生存意志,自杀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苏格拉底视死如归,一直以来都在为死亡做准备,是民主制度达成了他的心意,将他判处死刑。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他杀。哲学家不必去自杀,他只要学会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关系。
苏格拉底不怕死,但最终还是死了。对于死后有没有灵魂,灵魂归于何处,死后的世界是不是绝对的虚无我们一无所知。我们知道的是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民众追悔莫及。于是给他平反,并且流放了原告,还树立铜像来纪念他。苏格拉底死而不朽,他的思想和精神一代代传承不衰。死亡是超出我们经验的,任何正在活着的人都不可能真正体验到死亡。所以我们对死亡的解释只能诉诸于玄想和信仰。出于对终极关怀的反思和死后世界的构想,哲学和宗教应运而生。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确认超验的世界本体存在,并在那里为灵魂和生命本体安了家。“人们之所以对肉体的死亡感到莫大的恐惧和焦虑,其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不知道死后灵魂的归宿。死亡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死亡过程中肉体所受的痛苦,而在于死后的绝对虚无。”[10]哲学的灵肉二分之说,尤其是宗教关于死后归宿的天堂地狱之教,很好地消解了人们对于死亡和虚无的恐惧。这一信仰支撑着人们在现世生活中完善人格做正义之事,或立德立功立言,实现另一种不朽。
生,我们无法自主选择;死,亦不为我们的自由意志所转移。人活于世就确知自己要不可避免地死去。“对哲学家而言,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大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天国的视觉境界。”哲人苏格拉底死了,死得其所。这让我们正视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价值,在有生之年关照心灵,过更好的生活。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继续追问什么是善和正义。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关于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自己想!!!!!
西方哲学传入中国的百年历程,既对中国学术 文化 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使西方哲学在中国形成了研究和发展的独特风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 范文 一:柏拉图式的爱情——看柏拉图哲学
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 柏拉图
哲学,一门很深奥的学科,往往使我们望而却步,但是,哲学又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最平凡的事的抽象,是最现实的理论的 总结 。经过对哲学的学习,让我更加了解生活,懂得在生活中寻找真理,也学到了一种思维,一种总结与体会的能力,学着在生活中寻找哲学,升华生活。这门课是西方哲学,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百年来,东西方互通互惠,进行着哲学和思想的交流。但是西方哲学又有着独特的神秘感,许多西方哲学家的思想理论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哲学观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柏拉图,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接触他,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他的生平简介,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时势造英雄,柏拉图一定有他超越常人的不平凡,才成就了他不凡的一生。
我们都听说过也向往着这浪漫的词语-----柏拉图式的爱情,在我们心中那是最完美爱情的象征,是超越世俗的爱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呢,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词语,走进伟大的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的世界,听柏拉图是如何为我们描述这美妙的爱情。了解柏拉图的爱情观就需要我们了解他的思想,解读他的世界观,探究他的哲学理念。相信,每一位哲学家都有自己的理念,都有超乎常人的思想成就,让我们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体会哲学家的伟大。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其哲学思想影响了欧洲的哲学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柏拉图没有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是他的教学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 教育 和环境对 儿童 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Republic)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柏拉图在其最后的作品《法律篇》中进一步发挥了关于法律的作用的思想。他强调,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从理想出发,他推崇哲学王的统治,“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从现实出发,他强调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如同最野蛮的兽类。
了解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我们就不难理解他的爱情观。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所以,柏拉图式的爱情,就是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柏拉图的爱情是一种理想式的爱情观,是一种极其浪漫但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是一种我们现代社会所缺少的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柏拉图这样说,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这是一种完美的男女平等的爱情观,是很难达到的一种状态,虽然我们总是能够坚持着这种信念,在爱情的道路上继续,但是往往现实并不总是随人愿,我们在苦苦寻找那个在世界某个角落等待我们的人,然而这个过程有时是那么漫长痛苦,所以说柏拉图的爱情是理想中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梦寐以求有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的由来有一个富有哲理的 故事 :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微笑着说:“你去麦田里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回来,在这过程当中,只允许摘一次,并且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按照苏格拉底的话去做,很久才回来。
苏格拉底问他摘到没有?
柏拉图摇摇头说:“开始我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但是最后空手而归!”
苏格拉底继续问道:“什么原因呢?”
柏拉图叹了口起气说:“很难得看见一株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无奈只好放弃;于是,再往前走,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可是我越往前走,越发觉不如以前见到的好,所以我没有摘;当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原来最大的最饱满的麦穗早已错过了,只好空手而归咯!”
这个时候,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就产生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一种精神恋爱,是一种包含着深刻哲学思想在内的爱情,诚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都能理解的爱情。这种超越肉欲的爱情也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紧密相关,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唯心理论,他提倡政治上的平等和自由,强调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从柏拉图的思想来看,他的所有理论都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这也与他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相关,他在青年时期热政治,希望能参加政治事务,公正地治理城邦,但是实际 经验 告诉他,包括雅典在内的所有城邦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最后,他认为只有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分辨正义和非正义,只有当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者当政治家成为真正的哲学家时,城邦治理才能是真正公正的。
学习了西方哲学,让我懂得了哲学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就像我们身边的爱情,我们向往柏拉图式的爱情,虽然我们无法达到如此纯洁的精神恋爱,但是可以把它作为自己的目标。哲学与生活是我们最好的学习的 方法 ,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哲学,更加细致的体会生活的真谛。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多的运用哲学,与实践相结合。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范文二:浅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其哲学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西方古典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因为他的出现,哲学变得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一.生平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 雕刻 匠,母亲是助产妇。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并进人五百人会议。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 辩论 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二.主要的哲学思想
1. 知识论
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通过彼此谈话洁难,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寻求真理的方法。基本内容分为三步。(1)出发点是“自知其无知”,事先不提出任何独断的原则。驳斥自然哲学家就重要间题提出的论证是彼此分歧的,其思辨超出人类知识的限度,批评智者派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放弃求知的原则。(2)手段是通过对知识的爱(爱洛斯)和彼此的谈话、诘难以寻求真知识,同时也推进了问答者彼此的友谊。(3)目的是形成概念,求得真知识。集中种种对立的例证,通过归纳的方法,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寻求一般概念或永恒本质。一方而起到积极作用,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强调“自知其无知”和“认识你自己”,从自我意识中去寻求真理。 苏格拉底的知识论把知识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经由概念的。概念是撇开具体事物的特殊属性而形成的,是普遍的、不变的。所以知识也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他“自知自己无知”,认为人们一般所谓的知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们都是变化的、没有永恒价值的;但他们还自以为有知识。而苏格拉底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绝对的、永恒的、真正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一命题包含有价值的思想,那就是不应该停留于个别、具体,而应提高到一般。这种看法是人类认识史上的进步。苏格拉底认为,人们不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他认为自然界是神创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的,人的理性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只有放弃的自然的认识,承认自己是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可见,苏格拉底的“自知自己无知”又是反对人们从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出发去获得知识。
2. 目的论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研究自然本身转到注重研究社会伦理和人。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在反对自然哲学中提出了自己关于原因的主张,即目的论。在苏格拉底看来,世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其中有一种支配力量,它使万物成为如此的样子,并且是最好的,这个支配力量就是“好”(“善”)。善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说明事物“为什么”的原因。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他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一种完满性原则,整个世界的万物都具有这样的目的性。这样,苏格拉底就把目的论当成了他的世界观。 用目的论来说明世界,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古希腊哲学正是从苏格拉底开始,自然哲学中决定论的宇宙观为目的论的宇宙观所代替。目的论的提出,在于对世界的统一性,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及自然中谐调的现象等作出哲学上的解释。这种解释力图克服自然哲学中的机械决定论,宇宙运动的循环论,和把精神、意识现象统统归结为物质的组成方式不同的片面性观点,同时也力图克服智者们不重视研究原因,把一切都看成相对的、主观的、可怀疑的错误观点,这在认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3. 美德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他的“美德即知识”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美德即知识”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种关心人的灵魂的普遍的道德真理。这一命题跟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分不开的。“认识你自己”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追求关于美德的知识;追求善,把“善”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才是高尚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而且他认为人都是向善的,不可能自愿从恶,把这归于人的本性。有些人之所以作恶,就是没有关于美德的正确的知识。只要人的理智追求知识,就不会犯错。
4.方法论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
三.意义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____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相关 文章 :
1. 哲学论文
2. 中国哲学论文
3. 大学选修哲学论文
4. 高二政治哲学论文
5.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论文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断学习,不断让自己进步,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完善自己的历程中进步。下面是我精心给大家整理超越自我 作文 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超越自我作文800字1
有人说,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的确,超越自我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我们常常发现自己之所以敬佩一个人,就是因为他拥有这种精神。
奥运会开幕近10天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女子举重最后一块金牌的争夺。在对手——一位荷兰的女大力士把重量一下子加到公斤时,我就觉得中国队队员可能不行了。没想到,她还是成功了。当重量加到165斤的时候,我看见我们的选手的表情很不轻松,我几乎感到她在自问:“我行吗?我能举起来吗?”然而她上去了,并且成功了,在她举起杠铃的一刹那,我明白了什么叫奇迹。我看到她眼角边似乎渗出了泪水,那是一个人看到自己超越了自我时的感动。身边所有的人都在欢呼着,而我却一动不动——我被深深打动了。每一块金牌不都是超越了别人也超越了自我而获得的吗?奥运会的宗旨不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吗?一个“更”字表达了人类追求了几千年而且将永远追求下去的精神——超越自我,超越极限。
其实,又何止 体育运动 呢?人类社会本来就是靠着这不断超越的精神而进步的。战胜了自我的恐惧,人类才学会用火;战胜了自我的畏惧仿往,哥白尼才敢于宣布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或许即使这样说,也还是没有把这种精神所夜盖的内容说尽吧。超越自我并不是世界冠军、伟人才可能做到的,看看我们身边的普通小人物吧,他们的身上有着同样灿烂的光辉。“开心小巴”的李师傅,妻子患重病在家卧床不起,两次自杀未遂,一家三口在狭小潮湿的平房里过着贫困艰难的生活,然而李师傅给每一个乘客带去了无尽的欢乐。他编的快板书,可以和森节联欢晚会上的节目相媲美。如果没有坚强的超越自我的精神,他或许会和一些人一样失去自信,放任生活。但是现在,他以超人的微笑面时着人生。普通人同样可以伟大,因为普通人同样有着超越自我的精神。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由于先天能力的限制,不会成为伟人,但是,我们应该用超越自我的精神,好好地生活,把握好每一天,即使得不到金牌,也同样可以为自己的人生挣得一份辉煌。
超越自我作文800字2
夏日的暑气使我不得不回到老家的“避暑山庄”去感受夏日中的一丝凉爽。这个避暑山庄便是我奶奶的家——老院。
老院里我最爱的便是那株郁金香和那棵长在栏杆边的紫藤。可是令我大跌眼镜的是,前段时间依旧葱葱郁郁的紫藤,如今全凋落在地上,连栏杆上的藤枝都变得枯萎不堪了,而郁金香却结了不少缤纷的小花朵,看上去娇艳极了。于是我就去找奶奶抱怨紫藤的“惨状”。奶奶叹了口气说:“前段时间又打雷又下雨的,花呀!全凋谢了!这个紫藤一点都接受不住风雨,一点用都没有哦!”我听到这话,对紫藤的喜爱瞬间少了几分,只一心一意地盼着郁金香茂盛起来,根本无暇顾及一旁的紫藤。
可惜她那昔日的辉煌不在,我如今十分心痛,我的最爱,怎落得如此下场!我叹息着弯下腰,用手扫了扫地上的花,并拿起了衰败得不是特别厉害的花朵。昔日光艳美丽的紫色,如今早已变成了黑紫色,上面还有些许残余的泥土,我将她扔在了边上,只是不忍心看到,她仿佛在流泪,控诉着我的抛弃和暴行。
没几天,我便忘记了这些花草的琐碎事,更懒得管她开不开,败不败,但不知怎地,我突然想起那些被我扔下的紫藤,索性离开了老院。但终究扛不住城里的炎热和喧闹,于是在一个星期后我又回到了老院。我哼着小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刚出小巷,便被满地的紫色吸引,如同花海一般,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啊!那是不是紫藤吗?奶奶打理着满地嫩紫的紫藤。没错!它真的开花了,她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过路的人总会细细地打量一番并赞叹道:“这花开的真美!”每当这时,奶奶上扬的嘴角如同盛开的花朵一般。
紫藤,她伸出了栏杆,盖过了郁金香,用自己高傲的身姿诉说着:“我超越了一切!我证明了自己!”奶奶喜笑颜开“我都要放弃她了,没想到她又复活了,还开得这般茂盛!”
我寻找着那朵花瓣,她应该复活了,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那茂盛的郁金香。
那伸长的枝条在向人们宣誓:“我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郁金香,我超越了一切!”
超越,就是经历命运的折磨并顽强地战胜命运的不屈的精神!
超越自我作文800字3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便开始奔跑,因为弱小者知道:落后就会被强者吃掉,而强大者认为:若跑不快,自己将有饿死的可能。
的确,大自然界万物都在赛跑,惟有能够唤醒沉睡中的自己,超越自我,才能生存于天地之间。
超越自我,造就生命的奇迹。雨燕在风雨中展翅高翔,梅花在严冬里傲雪绽放,小草在狂风中摇曳呐喊,青松在绝壁上与风云争夺天日。
它们超越自我,成为生命中的强者,对于人而言更应如此。超越自我,同自己赛跑,战胜懦弱的自己成为生命的强者。
她,一个弱小的女子,却创造了一个人间的神化。邓亚苹小的时候,个头很小,教练认为她打 乒乓球 没有前途,让她放弃。而她却凭着自己对乒乓球的热爱,超越自我,拼命的练习,用汗水去浇洒每个日日夜夜,终于她成功了。当她站在奥运会领奖台上时,她泪流满面。这是她超越自我所却得的。
史铁生在他年仅20岁是时候,失去了双腿,这是怎样的不幸与痛苦,然而他在母亲的帮助下,超越自我,同病魔斗争,走出痛苦的深渊,进而走想生命的辉煌,以其出色的文才成为大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坛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邓亚苹,史铁生之所以能够成为生命的强者,正是由于他们和自己赛跑,超越自我。
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民族更应如此,中国犹如一头沉睡了百年的东方巨狮,当列强侵华战争爆发之后才意识到落后就要被打,因而奋发图强,超越自我,打败帝国主义侵略者,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超越自我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神五”“神六”已经成功发射。青藏铁路已通向“生命的禁区”,中国在国际大舞台上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超越自我,战胜自己的懒惰,向着成功的彼岸前进,向着梦想的高峰攀登,一路拼搏,奔向未来。
超越自我,给我插上理想的翅膀在天空中飞翔;超越自我,给我装上有力的风帆在海洋中远航。
朋友,在人生的征程中,让你我共同牢记超越自我,展现生命光彩。
超越自我作文800字4
看着那张惨不忍睹的卷子,我的泪水打湿在卷子上,回想起了当初老师对我的责备。
自从开始住宿,我的成绩便下滑得厉害,想到如今到了这种地步,我不禁失声痛哭。可不知何时,妈妈将手搭在我的肩上,她说:“要想取得好成绩,首先就要战胜自己,相信自己,然后我们一点一点的努力,一定可以超越自我,取得成功。”我的力量在此时此刻得到了激发。
之后的时间里,我努力学习,虽然成绩提升的并不快,但每次都在进步。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很快,就要期末考试了。我有点惊慌失措,但想起那天妈妈的话,我决定开始有计划的复习工作。每天晚上不达到每日定制的目标就不会罢休。那天,老师告诉了我们考试的日期还有五天,正赶上这时姐姐大学放假回来,又帮我重新修改了复习计划,我更有信心了。那让我紧张又期盼的考试终于到来了,考试前妈妈和姐姐嘱咐我不用紧张,只要尽力就可以了。考试中,我遇到不会的题目,想起妈妈的话:“遇到不会的题目跳过去,先做会的。”当我看到一道看似简单的题目时,又想起了姐姐的叮嘱:“要认真审题,不要自以为是。”当我不再轻视这道题,仔细审题,果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两天的考试结束了,我终于舒了口气。
那天,我忐忑地走进了教室。二十三名?当看到这个数字,那时候的激动真是一种前所未有过的感觉。此时的我迫不及待的想与家人分享这成功的喜悦,分享我为此付出的点点滴滴,分享我用实际行动收获的进步,分享超越了自己的快乐。
成功,原来并不难。只要你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就成功了。
超越自我作文800字5
太棒了!我的小提琴终于过八级了!我一蹦三尺高,立刻奔向厨房,告诉了正在 炒菜 的妈妈。不过,要说我是怎样过八级的,那就要且听我慢慢到来……
“扑通,扑通,扑通…”我的心跳不停做响,真太紧张了。经过一年的学习和两天的乐理培训,我正准备考八级,虽然很有把握,但还是很担心。在预备厅里,我不停练琴,生怕哪儿出差错,过不了八级。不一会儿,考场工作人员就开始报名了∶“余笑天!”我带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进入了考场。来到考场里,所有人都在背谱,虽然开着空调,但个个头上都流着豆滴大的汗珠。
“好,下一位,余笑天。”我一听,傻了,慢慢地走到评委面前,放好谱子,按照老师的要求,熟练的拉起来。我还清楚的记得,我的腿好像被地震震筛糠了一样,不停发抖,停都停不住,手心也全是汗。
实践考完了,下面就该考乐理了,我们来到二楼考厅,桌上全是一张张洁白如雪却涂满黑字的考卷,看了就有些烦。不过,好久没做试卷,就有一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
在考听音训练时,我并没有发挥好,不过在考基本题时,那是相当的有把握。两天后的早晨,我接到了王老师给我的信息,她说:“祝贺你勇闯两关,拿到八级桂冠。”我一看,天那,我过了八级!耶!我激动万分地蹦到老妈面前,告诉她这一好消息。她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你成功了!”
没想到我的八级就这么过了。这是多少汗水的结晶呀!但是我还是要继续加油,因为,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朝着最高级别――十级前进!
超越自我作文800字5篇相关 文章 :
★ 挑战自我高三满分作文800字
★ 活出自我800字满分作文5篇
★ 2022高考满分作文800字5篇
★ 励志类高中作文800字精选【10篇】
★ 高中励志作文五篇800字
★ 挑战自我作文800字高三学生作文
★ 高中励志作文800字五篇整理
★ 勇于尝试高二作文800字精选5篇
★ 高中优秀作文800字
★ 高三作文800字议论文最新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正确认识自己议论文6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正确认识自我,看似简单,但细细一想,你,我,他,正确认识自己了吗?有人会说,谁会连自己都不认识呢?并不是,我们,还没学会最重要的一堂课——正确认识自己!班会课,给我上了最生动,也最难忘,并令我受益匪浅的一节课。
于丹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最深刻的道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无非就是“孝”,“和同学融洽相处”。
百善孝为先,“孝”,我自认为我是个“孝”女,懂得感恩,回报父母,。不过今天看到的事迹,什么“孔融让梨”,陈毅,赖冬敬……一个个感人的事件,让我自愧不如,想想平日里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不顺就要发泄几句”……我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特别是听到“现在依然跪着为父亲……”,我别的没听见,就听见了这一句,哎,那滋味,不好受。我要争取向他们学习,做个“孝顺女”!
当听到那个小女孩日记里写的“我没有朋友……”,也勾起了我的烦心事,自打上了初中,我忘不了以前的美好时光,特别是“死党”李佳怡和徐子涵,她俩都分到了十三班,气得我牙直痒痒。现在,我也想交个好友,可我竟变得孤僻,哪个都不是我的知心好友,看着他们成双入对的来来回回,羡慕的口水都要下来了,哎。我也想有个“闺蜜”!我马上瞪大了眼,竖起了耳,屏息凝神听老师说,下定决心要成功!势不可挡!
影片很快就看完了,我有些失望,这也太快了,不过,我总结出了几点:1·要正确认识自己;2·要以善为先,学会感恩,回报父母;3·不迷恋电子产品,和同学,家长,和平友好的相处。通过归纳,我发现我有很多不足,但是——我学会了正确认识自己!如有过错,我一定加以改正,做个品德优良的好少年!
改变自己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变、为什么需要改变。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方能获得成功。
在生活中,你可能认识许许多多的人,但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可不是容易事,这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认知中千真万确的真理。
人们常说,真实的自己其实要比镜子里的难看,连外表这么一种易被辨别的现象、辅以镜子这样真实客观的工具,人仍然会误判自己的美貌程度,更不用说性格、品质等其他判断难度远高于外貌的方面。在现实中并没有说真话的“魔镜”存在,想要正确认识自己,其难度可想而知。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其意义就在于:强调人的地位,强调心理和行为的作用。认识自己是完善人格的核心内容,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内在的、全过程的调节作用。
认识自己是把握自己、发展自己和超越自己的前提。在成功路上你的敌人永远只有你自己,只有认识自己并不断知晓自己的错误才会发现真正的自我,就好像早上把镜子上的水雾抹掉才能看清自己的面目一样。
认识自己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改变自己是成功人生的敲门砖。想要正确认识自己,就需要客观的自我评价,如此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能否真正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如何塑造个人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
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快速立足并站稳脚跟,就必须首先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老子指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还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哲们不断地教导我们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全面地认识自己,就是不光要认清自己的内在素质,还需要了解外在因素。如性别、身体状况、外貌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经济情况,等等。
几千年来,很多哲学家都忠告我们,要认识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它解释为认识自己消极的一面,在部分的自我评估中都包括太多的缺点、错误与无能。而要认识自己,就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决不要看轻自己。
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识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发展潜力。认识自我,就是要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认识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点;认识自我,必须搞清三方面:我要干什么?我会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只有认识了自我,才能开掘自我潜能,才能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自我。
当然,正确认识自己并非易事,因为人的自我认识是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的。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对认识自己有清晰的认知。首先应当认识自己是一个具有意识的生命体,即自己可以认识自己;其次是认识自己是一个具有一定智力又能理性思维的个体,即自己有能力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最后就是对自己的独特的自我的认识,即认识个人独特的地方。这个认识过程先是从生命体的共性出发,再到人类的共性上认识,最后回到个体,即自我本身来认识自己。人是有意识和会意识的,而每一个人又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意识存在,这个各不相同的意识就是每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所在,包括性格、能力、经验、爱好、思想、行为及情感世界,等等。
正确认识自己,需要我们坦然面对人生,科学认识人生的道路。人生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选择、不断作为和不断改变的过程。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平坦的,人生的航船也并非一帆风顺的。事业的不顺、生活的坎坷、逆境的缠身、不幸的降临……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垂头丧气,也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要自暴自弃,因为人生的道路是可改变的,遇到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正确认识自己,需要客观、正确评价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才貌、学识、成绩、贡献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等,常会有估计过高或估计过低的情况。在走上坡路时,会认为凭自己的能力,人生所求、想要的东西就都能唾手可得了,还往往把某个运气和机遇也看成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这样的得意者其实是平庸的人。在走下坡路时,又容易把困难和各种不利的因素看作自己的无能,自己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动摇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这种有自卑心理的人,对外界的反应十分敏感,很容易接受消极的暗示。
应该看到,一个理智的人,对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是有一个客观的、正确的评价和定位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高估或低估自己。不然,就很容易毁损自己,毁损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毁损自己的身心健康。
正确认识自己,需要积极地肯定和提升自己。你可能命运坎坷,没有宽裕的经济和成功的事业,但自古雄才多磨难,世界上不少伟人都是在与苦难抗争中成长而造就辉煌人生的;你可能貌不惊人,没有俊男倩女的自然条件,但英俊和美貌并不是成功的代名词;你可能智商平平,没有出口成章、过目不忘的才华与天赋,但天才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天才的火花就很容易熄灭。积极地肯定和提升自己,就是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也别总看到自己的长处,要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把自己的心境调节到最好,把自己的行动发挥到最佳,做到愉快地生活,乐观地奋斗。
正确认识自己,就是不畏人言,做自己该做的事。有人这样定义:做该做的事就是聪明,做不该做的事就是愚蠢。人云亦云,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这是没有主见的表现,也是成功人生的大忌。其实质就是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不相信自己,也未能表达真实的自己。如果你认准了奋斗的目标,就要聚集自己的能量,全力以赴地去拼搏,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认准这样一条道理:别人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哪一种人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认为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哪一种人。
人们在认识自己中,通过认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心理和行为,把自己的意图和体验、思想和感觉告诉自己,从而调整自己,控制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还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动。
德国化学家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就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懂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经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用的品质,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才生”,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知人难,知己更难。每个人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否则,就无法很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不利于身心健康。其实,人对自己的认识永远在发展,永远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人对自己的认识,今天和昨天比较,可能会大不相同,但并不等于今天的认识就是真理,就已经到达了终点;对待他人的认识也是一样,决不要认为别人的想法、看法就不正确,自己的观点、意见就正确,就是真理。即使是自己的思想观念有某些正确之处,也应看到它的不足和不完美,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认识自己需要积极思维;认识自己的途径是自我内省;认识自己就是开发金矿,即挖掘你自己的潜能,努力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我们才会知道成功从来都不是依靠击败别人而获得的,成功与其他人无关,只与自己有关。
尼采曾说:“聪明的人,只要可以正确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由此可知,正确认识自我,是走好人生路的关键,对于自我的评价,因以自己为衡量标准,而不应以外物或他人评价为衡量自我的标准。
以物喜,可能会造成盲目自大,以物悲,可能会造成盲目自卑,对于认识自我,我们应以实际情况为衡量标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方可走向远方。
纪伯伦曾讲了一个狐狸觅食的故事,狐狸外出觅食,见日光下的影子可以反映自己的高度,很是欣喜。清晨和黄昏,日光下的影子很长很长,它以为自己很是强大,便开始得意洋洋,不免有些自高自大了起来。等到正午时刻,影子变得很小,很窄。他开始自怨自艾,一度怀疑自己的力量被人夺走了。这就是哈哈镜的力量。如果我们不能以实际情况衡量自己,那么我们必将患得患失。
不以放大镜为据,自高自大。邹忌问身边的人自己和徐公比,谁更美?大家都说皱忌美。这时,邹忌应该飘飘然了吧?然而他却没有,他将自己和邹忌真实的相貌仔细比对,他恍然大悟,原来徐公比我美啊。这正是正确认识自我的事例,邹忌的正确认识自我,也为他顺利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琐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以显微镜为据,放大缺点。一位母亲有一个开伞店,另一个卖鞋。下雨天,鞋店的儿子生意不好。晴天,雨店的儿子生意不好。别人劝她反过来看,便会是另一番景象了。于是,她下雨天会为伞店的儿子开心,晴天会为鞋店的儿子开心。于是她开始正确认识自我,不再放大缺点,能够悦纳自己,丰富自己的人生了。
不管是放大镜,还是显微镜下的自己,都不是真实的自己。现实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同样有很多,比如某些低分考生为抬高身价,大肆宣扬"能力比分数重要",过分鼓吹社会和人脉能力,而不注重自身实力的提升。而另一部分人则十分悲观,认为别人都无法学会知识,自己也学不会便是理所当然的了。他们觉得自己很无能,不能承担起任何责任。对于上述两种人,"反躬自省"是很有必要的。
无论是过分自高自大,还是放大缺点,都不利于正确地认识自我。如果至高至大的人不"反躬自省",他可能会因为过高地估计自己而面临人生的滑铁卢。自卑过度的人如果不"反躬自省",可能会自怨自艾,虚度年华。
因此,让我们时常"反躬自省"吧!毕竟孔子每日还三省己身呢。
我们如果在人生中,不因放大镜而表失自知之明,不应过分放大错误而妄自菲薄。那么我们便可以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让我们正确认识自我吧!这是我们人生中的必经之路!让我们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吧!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提高,能够有方向性的训练自己,完善自己。错误地看待自己则使自己沉溺在幻想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
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是啊,寻求内心真正的安宁,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使自己快乐,才能变得成熟。像三毛一样。假如她没有认识到生活的乐趣,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所需要的,所追求的,怎么会有如今三毛的流浪文学,怎么会有华文世界的传奇女子,又怎么会有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正确的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
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如果可以去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就不用吵着去反驳了;如果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着去申诉了;如果可以慢半拍,静半刻,低半头,就可以一直微笑了。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将自己的优点发出万丈光芒,将自己的缺点掩盖。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更加完美,将不用去模仿他人而遭到别人的嘲笑了。难道东施效颦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春秋时代,西施因生病而蹙紧眉头,却更显得美丽动人、楚楚可怜了。然东施见此,连忙去效仿不想被贻笑大方。西施的美尽显在她的举止投足之间、谈吐之间,天生的美与气质并存,而东施却以丑闻名大江南北。若东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去模仿西施搔首弄姿,而是发扬自己的长处,那也不会落下今日如此耻笑。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功。
自然更替:“自然界中没有胜利和失败,只有更替。冬天让位于春天,夏天让位于秋天。羊吃草,狮吃羊。与谁强大无关。人心若能理解,那么人的灵魂则可能从肉体中解放找到成功。”正确认识自己,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成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进行替换。论点: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取得成功。毛遂是战国时期有远见卓识且口才出众的外交家。他本是平原君家中的食客,当平原君要挑选20名食客去说服楚国出兵解救赵国时,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大胆,自信的说:“我可以去。”果不其然,毛遂以出色的辞令说服了犹豫的楚王,就这样赵都解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关键时刻自荐,赢得机会,最终获得成功。因此,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使自己成功。
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安慰,赢得成功。
离自己越近的东西,往往看得越不清楚,正所谓“欲知人者,必先料己之短长”这时正确认识自己尤为重要,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最终走向成功之巅、
相传,在吴国和西晋灭吴时期,有一位叫周处的人,他为人性情暴躁,纵情肆欲,常常为祸乡里,使村民苦不堪言。于是就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一天,周处看到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愁眉不展,问过后才知是猛虎和蛟龙又来兴风作浪,周处听后就说:“我去除掉他们”之后就迈着大步离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村民见周处一去不回,以为他与猛虎、蛟龙同归于尽,十分欣喜。可没成想,他却带着蛟龙、猛虎的尸首赶了回来。后来周处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是“三害”之一,就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最后终于除了自己这一害,得到了乡邻的赞扬和拥护。
从古至今,人无完人,只有学会全面看待自己,才能有所进步,找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更加成功。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了不起的人。
虽说如此,但依旧有许多人认不清自己,生活在一个自己伪造的虚拟世界里,看不到自己的本来面貌。有时候,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了你行为的点点滴滴,而这面镜子,别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镜面上的污浊,真正可以使镜面光洁的,只有你自己!
总而言之,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可以完善自我,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难道不引人深思吗?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让自己的缺点无处遁形,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你就会提升自我,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海面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其实有时,在空闲的时间里,你能自我反省出很多东西,仰望星空,看着宇宙鬼斧神工的杰作,你会思考许多事情。“不己知者,焉能知人?”只有学会了认识自己,才能看透常人所无法看透的东西,这也不失为一种“学问”。而我们就是在这种“学问”中成长,逐步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像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都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严格规范自己。从小事做起,从生活做起,成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我始终相信,我可以!
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哲学思考
摘 要: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殉道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思想史上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为何会被以自由民主著称的雅典城邦以公正合理的程序判处死刑?面对这一疑问,本文试图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苏格拉底;申辩;哲学家;死亡;正义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人类永恒的隐痛。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归宿。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向死亡趋近的过程。对于死亡,人们总是怀着莫名的恐惧和敬畏。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们怕死,事实上是怕个体的毁灭,而死也毫不隐讳把自己表现为这种毁灭。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死亡,如何看待死后的未知状态,如何进行死亡的价值评价,是涉及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的终极问题之一。作为世界文明史一大公案的苏格拉底之死为我们公正看待死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中被公认为最智慧的苏格拉底被这个城邦的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在此之前,苏格拉底拒绝向法庭屈服和逃亡外邦。当前往提洛岛的圣船返航后,他饮下鸩酒从容赴死。在西方文明史上,苏格拉底无疑成为为理想信念而殉道的先驱之一。黑格尔曾指出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悲剧,是民主扼杀自由的悲剧,是法律习俗与知识理性相冲突而产生的悲剧。但他视死如归、毫不妥协的气概却彰显了理性的不朽光辉。
苏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图在《申辩篇》中详细地记载了苏格拉底申辩和赴死的完整过程。雅典人控告苏格拉底的罪名是亵渎神灵和腐蚀青年。第一批原告控诉苏格拉底追求地以下天以上的东西,强词夺理颠倒是非,并且以此传授他人。众所周知,只有自然哲学家尤其关注自然,并以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世界的本原。文明的起源由超越自然的神圣力量下降到我们共同 经验 的自然世界,不得不说这是自然哲学的进步之处。但对自然神的顶礼膜拜,只会取消人类自身理性的力量。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回到地上,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转向人内在的德性。他在市井之中与人 辩论 ,目的也不在于传授知识收取报酬,纯是出于爱智的动机,与人共同寻求真理。而亵渎神灵的控告,则是说苏格拉底不信有神,或者说只相信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信本邦认可的诸神。这也是他被认为败坏青年之处。证据之一是苏格拉底曾经说太阳是一块石而月亮是一块土。这其实仍是同以安那克萨戈拉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混为一谈。不信有神和引进新神首先在逻辑上就是自相矛盾的。原告和被告的分歧不在于相不相信有神,而在于相信神是什么,而这些都不足以说明苏格拉底有罪。
第一轮投票以281票对220票表决苏格拉底有罪。正反双方票数相差很少,苏格拉底说“似乎双方票数对调30,我就可以释放了。”他提议以罚款代替死刑,他的朋友们愿为他担保。但在辩护中苏格拉底却不认罪,反而以自己有功于国而请赏。他认为每天讨论道德问题,审查和检视自己和别人,也不过是顺从神的旨意。在这次申辩中,苏格拉底不肯放软措辞说些悔改的话,更不愿追述战功以期将功赎罪,并且直言自己所缺少的不是辞令而是厚颜无耻和不愿说公众爱听的话。这彻底惹恼了法官,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此时的苏格拉底已经年逾古稀,剥夺他几年的寿命,雅典人毫无所得,唯有不光彩而已。或许他可以免死,如果他肯屈膝乞命。但他对自己的申辩态度毫不后悔,他宁愿按照自己的方式而死,也不远按照他们的方式而活。”[1]坐监期间,苏格拉底多次拒绝逃亡的建议,坚决服从法律的安排。临难之际,生路摆在面前,只要稍微屈服,就可以活命。但苏格拉底宁死不屈,平静走向死亡。
苏格拉底死之必然性
造成苏格拉底之死这一悲剧的原因历来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话题。“对____神学来说,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完成了上帝的使命,可谓死而无憾。苏格拉底即使饮鸩自尽,但杀身是否成仁仍然留下疑问。他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的?为了他的学说还是信仰?”[2]。撇开政治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单从其哲学个性和理想信仰方面探究,考察苏格拉底在可以活的情况下选择死的必然性。
亚里士多德曾说有两件事要归于苏格拉底门下:归纳性论证和普遍性定义。苏格拉底总是用辩证法追问最一般最普遍的东西,诸如善时什么,正义是什么。不仅如此,“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来自德尔菲神庙的箴言在苏格拉底的身体力行下扭转了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从自然到自我的转变,首先是从有关自然的具体知识到知识本身和认知主体转向。因此,在苏格拉底哲学中知识成为核心问题。“德性即知识”成为其基本命题,而“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正义和其他德性都是智慧”也成为这一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苏格拉底这样孜孜不倦地关心人的内心和灵魂,把道德和知识联系起来,教人努力体认自我,回归内心善性。德性落实到城邦和个人则是正义、勇敢、节制的美德。即便神谶说他是最智慧的,他依然认为自己无知。当他逐一访察以智慧著称的人后,才知道他们有的是有限的知识,甚至根本无知,反而自认为无所不知。如同他们怕死一样,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以其所不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好是坏,但人们都怕死,就好像确知死亡是最坏的境界。苏格拉底不以不知为知,更不会逃避死亡,“苏格拉底悟出了神的本意,真正的智慧是属于神的,神示只是告诉我们,人的智慧微不足道,是没有价值的”[3],所以神认为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让苏格拉底不停地与人辩论检验别人的智慧。反讽和助产士的 方法 常使别人理屈词穷,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也因此得罪了一批有名望的政客。这些人对苏格拉底怀恨在心,必欲置其于死地。
智慧如苏格拉底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礼物。他自命为马虻,不停地劝告警醒雅典这只因肥大而懒惰迟钝的良种马。即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也拒绝逃跑以逃避法律,即便法律本身可能是不公正的。对城邦法律的信仰也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信仰。因为他坚信城邦的法律是善的、正义的、符合理性的。作为城邦的公民,服从城邦的法律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做城邦命令我们做的事,即便所发生的一切是不公正的,也只能按普遍的正义加以说服,而不能以暴力的方式反对城邦。正如苏格拉底对克里同所说的,他不愿意逃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肯背弃曾经恪守的法律,即便如今法律是不公正的。“灾祸降临到他头上,他受到不公正审判的打击,自己的城邦要置他于死地,但他依然生活在自己的信条中:宁可忍受不公正,也不做不公正的事。”[4]所以苏格拉底拒绝逃亡外邦,坚决履行公民对国家法律的义务。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知识,追求公平正义,追求绝对的善。为了获得知识和美德,死是不足惜的。苏格拉底默认法律的权威,义无反顾走向死亡。 苏格拉底的哲学信念中,灵魂不朽也是值得关注的。在苏格拉底之前,灵魂是和肉体是相互区别,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是完全对立的,肉体是灵魂的桎梏,感性的欲求只会妨碍灵魂的纯洁性。“在不同等级的灵魂中,哲学家的灵魂最纯洁,因为它最能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直接与真理、理念的世界打交道……真正的哲学家是追求死的,即肉体的死寂,七情六欲的死寂,摆脱身体的羁绊,以一个纯而又纯的灵魂来掌握真理。”[5]灵魂是洁净的,而肉体感官会干扰知识的获得。所以人们不仅要照顾自己的身体,更要保护自己的灵魂。哲学家致力于追求绝对的善,因而不关心物质的快乐。他们毕生都在努力使灵魂摆脱沉重的肉体,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从而净化灵魂。所以哲学就是追求死亡,哲学家就是自我训练死亡。“如果哲人自我进行死亡训练,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当死亡来临他就不害怕、不愤怒、不畏缩。如果一个人一生致力于一件事并努力追求它,而当死亡来临是却感到恐惧,这无疑是愚蠢的。”[6]苏格拉底正是为了他的信念而死,他同死亡打了一辈子交道,当它最终来临时,他感到的是亲切和安详,死亡对他来说死较好的事。
哲学家与死亡
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周围其他物种区别开来,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从出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开始,便也意识到了自身的有限性和有死性。“我们可以借助观察我们之外的他人之必有死而推论出我之必有死,并超越于当下,面对死亡的恐惧。”[7]尼采曾说,人生是一个长期的死亡过程。人的生存本来就是向着死亡的存在。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也是无数人担心和害怕的结果。不同于一般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苏格拉底在可以生的情况下选择死,并在死前申辩中说出关于死亡的大道理:“死的境界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是由此界迁居彼界。”不管是何原因,哲学家和死亡结下了不解之缘。普通大众努力克服死亡的恐惧,去过一种好的生活,而哲学家选择向死而生,在趋向死亡的过程中与死亡达成和解。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普通人不会去 反思 生命的价值,更不会关注死亡的意义,他们关注的是名利、财产、地位等物质快乐。伊壁鸠鲁有句 名言 :“死亡是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情,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将使我们对生命之必有死这件事愉悦起来。”[8]论据是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我们尚未来临;而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这也成为部分人歪曲死亡的本来面目,以纵情享乐的绝妙借口。当人们沉溺于感官快乐时,死亡悄然降临,剥夺了个人的一切,包括财富、朋友、名望,甚至他的身体和思想。死亡带走了一切,只剩下死亡本身。殊不知,伊壁鸠鲁在说快乐是善时,不仅包括肉体上的欢愉在内,他强调的额最大的快乐时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不是视死亡为苦难的解脱,而是要直面不完美的生活,使之充实起来。生命是一场华丽的葬礼,在有生之年更为重要的是照看好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将死定义为:“所谓死的状态,就是肉体脱离灵魂而独立存在的状态,和灵魂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状态。”人们对于死的恐惧,出于对死亡的无知。而逃避死亡的人正是在追逐死亡,并最终会被死亡追上。真正的哲学终生都是在为死亡做准备,无时无刻不净化自己的灵魂。死亡则是灵魂最彻底的净化。当死亡来临时,哲学家看到的是灵魂的解脱和重归自由。摆脱肉体之累后,最终能关照到善本身,在彼岸世界实现永恒。
苏格拉底是自愿自觉选择死亡,是为理想信仰而死。哲学为死亡做练习、做准备,但真正的哲学家反对自杀。柏拉图在《斐多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我相信神是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神的财产,如果我们这样看问题,那么也有理由说,一个人应该等待,在上帝召唤他之前不要夺走他的生命。”诸神是我们的看护,我们是神的财产。虽然死亡必然属于我们自己,但我们却没有权利自行了断,自杀是不可取的。而且自杀迫使灵魂离开肉体,这样的净化是不彻底的,可能仍带有肉体的欲望和痛苦。我们只能选择做好准备的死,而不能选择对死毫无准备的自杀。在继伏尔泰说自杀是人类最后的自由后,加缪宣称“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9]人是有自杀的自由,但却依然不能自杀。在加缪看来,自杀不是反抗,而是对自身懦弱的妥协。自杀是意志自由的一种实现方式,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在自杀面前,人本能有求生存意志,自杀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苏格拉底视死如归,一直以来都在为死亡做准备,是民主制度达成了他的心意,将他判处死刑。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他杀。哲学家不必去自杀,他只要学会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关系。
苏格拉底不怕死,但最终还是死了。对于死后有没有灵魂,灵魂归于何处,死后的世界是不是绝对的虚无我们一无所知。我们知道的是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民众追悔莫及。于是给他平反,并且流放了原告,还树立铜像来纪念他。苏格拉底死而不朽,他的思想和精神一代代传承不衰。死亡是超出我们经验的,任何正在活着的人都不可能真正体验到死亡。所以我们对死亡的解释只能诉诸于玄想和信仰。出于对终极关怀的反思和死后世界的构想,哲学和宗教应运而生。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确认超验的世界本体存在,并在那里为灵魂和生命本体安了家。“人们之所以对肉体的死亡感到莫大的恐惧和焦虑,其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不知道死后灵魂的归宿。死亡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死亡过程中肉体所受的痛苦,而在于死后的绝对虚无。”[10]哲学的灵肉二分之说,尤其是宗教关于死后归宿的天堂地狱之教,很好地消解了人们对于死亡和虚无的恐惧。这一信仰支撑着人们在现世生活中完善人格做正义之事,或立德立功立言,实现另一种不朽。
生,我们无法自主选择;死,亦不为我们的自由意志所转移。人活于世就确知自己要不可避免地死去。“对哲学家而言,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大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天国的视觉境界。”哲人苏格拉底死了,死得其所。这让我们正视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价值,在有生之年关照心灵,过更好的生活。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继续追问什么是善和正义。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关于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他出生之前8年,波希战争刚刚结束。这之后是一段相对和平的年代。大概到他40岁的时候,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这场混战断断续续打了27年,最后斯巴达获胜。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黄金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是希腊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希腊的城市国家此前就已经不稳定的均衡关系彻底被打破,斯巴达的霸权也只持续了数十年,此后,战前的形势也未能被恢复。发展到最后,出现了雄心勃勃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他死后61年,马其顿征服整个希腊。2年后,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又过了2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建立了伟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又过了11年,亚历山大病死,帝国四分五裂,古希腊历史结束。
他的一生开始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结束于雅典的败落时期
苏格拉底(∑ωκράτης;英译:Socrates; 前470—前399),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苏格拉底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他在雅典大街上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这样提问题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哲学思想】 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着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在《理想国》中他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的想法。有些人主张他其实没有半点自己的信仰和理论,但对此又有许多争论,因为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反而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 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都给他写过卷帙浩繁的记述但两人叙述的非常不同。现在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了解绝大多数是来自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 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相关历史事件】 * 2002年10月,欧洲机构,30个参与国以及一些高校和学术、学生组织参与了苏格拉底一伊拉斯漠学生突破一百万人的纪念庆典。 * 2001年至2002年之间,有来自欧洲等30个国家的32000名学生和6000名教师,在德国的伊拉兹马斯和苏格拉底项目中从事学习和任教。 * 苏格拉底在2000年前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命题,试图把真与善统一起来。 * 2000年前,苏格拉底要人们认识自己,但又发 现这种认识的结果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柏拉图倡导理性的方法,但理念是 人事先并不知道的,人的理性遇到了根本性的难题,于是古希腊哲学走向怀 疑论。 * 早在公元前2000年,印度的宗教文献中就有关于自我意识萌芽的记载;到了苏格拉底时代,认识自己”逐渐演变为人类的独立宣言,标志着人类对自我的自觉认识;而人类对自我的真正研究,始于近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笛卡尔最先提出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同时也提出了“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的精辟论断。 * 协会在2000年7月至2001年5月开展的一个研究项目是《欧洲高等教育认证方案探索》这一项目得到了苏格拉底计划的部分投资。 * (四)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欧盟在1995—1999年期间,将拨款28.7亿埃居,以支持实施“苏格拉底计划”达·芬奇计划”和“适应计划”等职业培训和再培训工程建设,大力提倡“终身职业培训是保障终身就业”的新观念。 * 1995年,诺齐克推出了《理性的本质》一书,分析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问题;而1997年的《苏格拉底的困惑》一书则是诺齐克的随笔、论文、评论以及哲学短篇小说的结集。 * 1995年欧盟开始实施为期4年的“苏格拉底教育计划”总投资65亿法郎,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积极推动欧盟国家的语言教学,为语言教师出国培训创造条件。 * 自1995年起,该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被并入欧洲联盟的新计划—苏格拉底计划中,后者包括各类和各级教育,并强调“欧洲全民教育”的概念。 * 欧盟从1995年开始,拨款28.7亿埃居,以支持实施“苏格拉底计划”达·芬奇计划”和“适应计划”等职业培训和再培训工程建设。 * 1995年起 欧盟实行两项新的为期4年的教育培训计划 即苏格拉底计划和达·芬奇计划。 * 1995年,欧洲理事会提出了两个五年教育行动计划,统称《苏格拉底项目》(Socrates)。此项目包括《伊拉斯谟斯项目》(Erasmus)、《林瓜语言项目》(Lingua)、《夸美纽斯项目》(Comenius)等8个有关教育的项目。 * 从 1995年欧盟开始实施的“苏格拉底计划”以及 1999年发表的《波隆亚宣言》中不难看出 在形成相对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市场或体制过程中 使用英语教学、开设广泛多样的国际化课程、鼓励学生和教师出国学习和授课以及建立相互认可交换的学分和学位等制度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 1995年,欧洲理事会运用整合的方式将欧盟各种教育计划进行了系统的重组,提出了综合性的“苏格拉底计划” * 1995年,欧盟又启动了两项重要的合作教育培训计划,即苏格拉底计划和达·芬奇计划。 * 1989年起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参加苏格拉底一伊拉斯漠项目的学校中开始使用ECTS。 * 叶秀山,1982年:《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三联书店。 * 早在1976年 希利斯·米勒 J HillisMiller)就对两者之间的对立作了这样的描述 现在 已经能够清楚地进行如下区分…一方面 是苏格拉底式的、理论上的或者谨慎的批评家 另一方面 是阿波罗式的 /发狂似的 悲剧性或者怪异的批评家。 * 1969年,科尔伯格惊奇的看到,布莱特在中学从事的一个学期的苏格拉底式的课堂道德两难讨论取得了成功,参加讨论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向上运动了一个阶段,而控制组的学生仍停留在原地不动。 * 1966年,施特劳斯发表了著作《苏格拉底与阿里斯托芬》解释阿里斯托芬的11出喜剧作品,其中花费笔墨最多的是《云》和《鸟》两出戏,而首先解释的就是以描写苏格拉底为主题的《云》。 * 1930年3月,左联”在上海成立,左翼文艺思潮很快影响到近在咫尺的杭州,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不再是苏格拉底式的学园。 * 尼采卒于1900年,同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问世,年份上的此种偶然重叠,却是象征地表现了弗洛伊德之在客观上继承并实现了尼采回到前苏格拉底时代,亦即是解放野性的企盼。 * 1870年哈佛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的“个案研究教学法”和“苏格拉底教学法”成为 诸大学纷纷效仿的重要教学方法。
认识自己,这四个字看清来很抽象,但是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设计出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这就是认识自己了!一起来看看关于高三认识自己 作文 800字 议论文 ,欢迎查阅。
认识自己作文1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当听到与自己同龄人在电视节目中绘声绘色的 辩论 时,你是否责备过自己没有智慧的头脑呢?看到电影明星多姿的风采,又是否发觉自己长得太平庸……
那么,我告诉你:快快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吧!难道你没有感觉到自己或活泼或文静或潇洒的可爱性格吗?难道你没有看到自己的青春光彩……
如何去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呢?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经历:上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几个好友极力向班主任推荐我。我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正好也趁这次机会向同学们展示我的才华,便十分高兴地参加了。我每天刻苦地练习演讲词,一遍又一遍的背着,力求完美。
终于盼到了演讲比赛的那一天,我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信心十足、精神百倍地走上台开始演讲了。“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下面我给大家讲……”一句接一句优美而流畅的话语从我口中流淌出来,在那安静的演讲台上回荡着……正当我讲得津津有味,听众们听得聚精会神,各个评委看着我直点头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我的脑海中突然一片空白,我的身体颤抖起来,思绪也跟着乱了起来,我的口齿在刹那间也含糊不清了。在评委老师的叹息声中,我低着头,难过地走下台。
我辛辛苦苦的练习,竟然没有得到回报!而当初对自己的那份信心,早已烟消云散。
我愤怒地撕掉了自己煞费苦心写出来的 演讲稿 ,大声痛哭。这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扶在我的背上,我满脸泪痕地转过头,看见语文老师正站在我身旁微笑,我看到她那关切的目光,对我充满希望的目光。“老师,我是不是很没用?”我伤心地发问。“不,孩子,这只是一次偶然的失误。你没有错!错就错在你不会用另一种方式来欣赏自己。你已经努力地付出了,虽然没有获奖。但这努力的过程中你有了许多收获,这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你是优秀的,只要你以全新的面貌去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老师很有道理地说着,走到我身边,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来,让我也欣赏一下你的演讲。”我拭干眼泪,突然间我又一次看到了老师那双对我充满期待充满信心的眼睛,于是,开始演讲起来,不知为何,此刻的演讲是那样的轻松。演讲完了,传来一阵响亮的掌声――老师的掌声。我再一次看到了教师那鼓励的目光。我笑了,眼泪却早已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时里,无论遇到多少次失败,我都会想起老师那对我充满无限期望的眼神,于是我便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欣赏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她说得多好,只要付出了,就算没有回报,也是成功的。
那一次,泪水洗涮了我心中的委屈,使我真正领悟到生活的内涵――怎样在生活的种.种困境中去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让我对青春生活充满了向往,更坚定了我前进的目标……
认识自己作文2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当听到与自己同龄人在电视节目中绘声绘色的辩论时,你是否责备过自己没有智慧的头脑呢?看到电影明星多姿的风采,又是否发觉自己长得太平庸……
那么,我告诉你:快快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吧!难道你没有感觉到自己或活泼或文静或潇洒的可爱性格吗?难道你没有看到自己的青春光彩……
如何去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呢?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经历:上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几个好友极力向班主任推荐我。我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正好也趁这次机会向同学们展示我的才华,便十分高兴地参加了。我每天刻苦地练习演讲词,一遍又一遍的背着,力求完美。
终于盼到了演讲比赛的那一天,我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信心十足、精神百倍地走上台开始演讲了。“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下面我给大家讲……”一句接一句优美而流畅的话语从我口中流淌出来,在那安静的演讲台上回荡着……正当我讲得津津有味,听众们听得聚精会神,各个评委看着我直点头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我的脑海中突然一片空白,我的身体颤抖起来,思绪也跟着乱了起来,我的口齿在刹那间也含糊不清了。在评委老师的叹息声中,我低着头,难过地走下台。
我辛辛苦苦的练习,竟然没有得到回报!而当初对自己的那份信心,早已烟消云散。
我愤怒地撕掉了自己煞费苦心写出来的演讲稿,大声痛哭。这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扶在我的背上,我满脸泪痕地转过头,看见语文老师正站在我身旁微笑,我看到她那关切的目光,对我充满希望的目光。“老师,我是不是很没用?”我伤心地发问。“不,孩子,这只是一次偶然的失误。你没有错!错就错在你不会用另一种方式来欣赏自己。你已经努力地付出了,虽然没有获奖。但这努力的过程中你有了许多收获,这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你是优秀的,只要你以全新的面貌去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老师很有道理地说着,走到我身边,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来,让我也欣赏一下你的演讲。”我拭干眼泪,突然间我又一次看到了老师那双对我充满期待充满信心的眼睛,于是,开始演讲起来,不知为何,此刻的演讲是那样的轻松。演讲完了,传来一阵响亮的掌声――老师的掌声。我再一次看到了教师那鼓励的目光。我笑了,眼泪却早已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时里,无论遇到多少次失败,我都会想起老师那对我充满无限期望的眼神,于是我便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欣赏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她说得多好,只要付出了,就算没有回报,也是成功的。
那一次,泪水洗涮了我心中的委屈,使我真正领悟到生活的内涵――怎样在生活的种.种困境中去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让我对青春生活充满了向往,更坚定了我前进的目标……
认识自己作文3
人的一生在世间浮沉,难免会迷失方向、迷失自己。因而,能够时刻正确认识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苏格拉底曾说:“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这恰恰说明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
有的时候,人们迷失了自己,只是无法找寻到自己真实的存在,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而对人生感到迷茫。这个时候,只需要继续寻找,总能够找到前进的方向。然而有的时候,人们迷失了自己之后,不去寻找真实的自己,反而把自己臆想成另一种存在,然后就以那种存在的姿态去继续自己的人生。那种时候,人们就很难再找回自己,甚至会走上一条极端的不归路。
就如同古代帝王,相信每一任帝王在登基之初都是想做一任明君造福百姓的。但是有的帝王会因为权欲熏心,真的把自己当成神,可以主宰终生,最终背离了自己的初衷。纣王要剖比干之心,厉王要“止谤”,连一代圣君唐太宗也差点杀掉勇于劝谏的魏征。由此可见,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后果是多么可怕。这也说明了,正确认识自己,有的时候帮助的甚至不仅仅是自己。
但是,在人生迷茫之后,还能正确认识自己,真的那么困难吗?
其实,正确认识自己,只需要自己足够虚心,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去正视自己和改过自新的勇气便可。
齐王在听了邹忌的劝谏之后,立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下令改革。法国作家卢梭,他的《忏悔录》是一部空前绝后的“灵魂自白书”,他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他的一生,包括他曾做过小偷、抛弃挚友、嫁祸他人的种.种丑行。读此《忏悔录》时常令人感到触目惊心,因为当他把自己剖析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就是他真正认识自己、超越了自己的时候。
所以说,有的时候,正确认识自己,只需要自己思维的一个转变,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转变,带来的影响却可以是不可估量的。对于个人而言,正确认识自己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有时也可以造福身边的人。而对于统治阶级而言,正确认识自己,就可以造福整个国家,给整个社会带去宁静安乐。
人生来不就是为了找到自己真实的存在吗?所以,正确认识自己吧。
认识自己作文4
哲学上有个观点,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每个人都是两面的,要认清自己的劣势。对于优势,亦不可骄傲自大,也就是要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
俗话说得好,“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就会发现与众不同的一面。作为一名高中生,要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认识自己。
我们都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这句话是教导我们应该谦虚做人。小时候总觉得生活是很快乐的,无忧无虑,童年的美好是最令人难忘,最令人回味无穷。童年一块玩耍的伙伴都渐渐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带来数不尽的忧愁。面对学习问题,从妈妈嘴里会冒出一个名词,“别人家的孩子”。这令许多孩子最头疼的了。每次考试考差后,先是被老师劈头盖脸的 教育 一番。回家后接着又是妈妈的一顿数落:“你看看,谁谁谁,人家这次考了多少,老师夸他什么的。”有时候根本不记得那些妈妈口中的“别人家孩子”。
在记忆中,永远是榜样一样的人应该存在着的。对我来说,他总是高高在上,需要我们去仰望。虽然上课时喜欢看课外书,但是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下课后, 篮球 场上少不了他敏捷矫健的身影,别人的目光总离不开他,也是老师心目中的宠儿。在许多同学眼中,是榜样,需要抬头仰望,我也不例外。那时,我和他是同桌,嘴上虽没有一点点崇拜的感觉,但心里是满满的崇拜。一天中午,我们吃完饭后,他突然跟我讲,其实他很羡慕我。他从小,父母就离异了,跟着爸爸生活。他爸爸为了养活一家人,就把他交给爷爷奶奶,他从未和别人提过,在别人看来光鲜亮丽的人,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其实每个人都有值得别人羡慕的一面。
在很多方面,在很多事情上,我们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在羡慕别人的时候,回头想想自己;在仰望别人有什么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没有什么。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优点,学会表现自己。
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将长处展示出来。仰望别人的时候,回头看看,其实有人正在仰望着你。要让自己充满信心。
认识自己作文5
离自己越近的东西,往往看得越不清楚,正所谓“欲知人者,必先料己之短长”这时正确认识自己尤为重要,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最终走向成功之巅、
相传,在吴国和西晋灭吴时期,有一位叫周处的人,他为人性情暴躁,纵情肆欲,常常为祸乡里,使村民苦不堪言。于是就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一天,周处看到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愁眉不展,问过后才知是猛虎和蛟龙又来兴风作浪,周处听后就说:“我去除掉他们”之后就迈着大步离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村民见周处一去不回,以为他与猛虎、蛟龙同归于尽,十分欣喜。可没成想,他却带着蛟龙、猛虎的尸首赶了回来。后来周处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是“三害”之一,就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最后终于除了自己这一害,得到了乡邻的赞扬和拥护。
从古至今,人无完人,只有学会全面看待自己,才能有所进步,找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更加成功。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了不起的人。
虽说如此,但依旧有许多人认不清自己,生活在一个自己伪造的虚拟世界里,看不到自己的本来面貌。有时候,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了你行为的点点滴滴,而这面镜子,别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镜面上的污浊,真正可以使镜面光洁的,只有你自己!
总而言之,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可以完善自我,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难道不引人深思吗?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让自己的缺点无处遁形,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你就会提升自我,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海面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其实有时,在空闲的时间里,你能自我反省出很多东西,仰望星空,看着宇宙鬼斧神工的杰作,你会思考许多事情。“不己知者,焉能知人?”只有学会了认识自己,才能看透常人所无法看透的东西,这也不失为一种“学问”。而我们就是在这种“学问”中成长,逐步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像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都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严格规范自己。从小事做起,从生活做起,成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我始终相信,我可以!
认识自己 高三作文 800字议论文相关 文章 :
★ 认识自己的高一作文800字
★ 高中议论文正确认识自己作文
★ 关于认清自己议论文1000字
★ 认识自我作文800字
★ 认清自己高中作文素材
★ 认识你自己作文800字
★ 正确认识自我初二话题作文800字
★ 对这次疫情思考的作文800字5篇
★ 重阳节作文800字议论文五篇
★ 人要有自知之明的议论文5篇
认清自己,我们才不会迷路,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认清自己高中作文素材,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认清自己
也许你总是在失败后,后悔当时的行为;也许你总是在无助时,抱怨世界的不公,也许你总是在失意时,懊悔自己的无知,也许你总是无头绪的做着一切你不情愿,但必须做的事,也许你不知所措的望着别人愤怒的脸庞,这一切使你接近于颓废,这一切是缺乏恒心,毅力吗?是不后到吗?是不知达吗?不仅于此,最重要的是你没有认清自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学习的境界里我们遨游于无边的旷达中,每次都目不转睛的听着,思考着,课下又奋笔勤书,努力,奋进。因为我们有一个信念,坚信自己是雄鹰,那就一定有拼击长空的勇气。是生活支撑着我们不倒下去,支持着,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来,支持者我们将失意降到最低,而如今望着试卷上的分数,我们迟疑了看到失败,我确认为成功的秘诀不仅包含努力,信念。还有一个基本因素思考。在这些迷茫当中,你是否追问过自己,我是否有能力,将梦想与现实并存啊?
认清自己,找寻弊端无论在学习,生活中,交际中,你有你的得意,骄傲,心痛,庞皇。有时会忘乎自我的努力,有时会漫天散网到处碰壁,这时你会感叹生活就是这样,有喜有忧可你没考虑过自己为什么总不是凤凰,为什么不能一手遮天,为什么总是挫败感加剧,凭我的一己之念,我想说付出与回报并不是一架天平,但要想得到回报就必定的付出,回报与付出不是分秒必争,埋头苦干的代表,他包含了技巧与方法,我们不妨多花一点时间来认清自己,在生活中逊一些捷径。
在人生这条路上,我们有喜有忧,但相信自己,因为任何人都有一个可以否定你的理由,唯独你自己没有。真情自己,理想是虚幻的,我们需要他,但现实是我的现在。
认清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舞者,只是大家跳的舞蹈不同罢了。你既然适合跳舒缓优雅的芭蕾,那你就别去勉强的尝试激情快速的探戈,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舞步,只是有的人慢有的人快。最关键的不是哪种舞步现在流行,而是哪种舞你最能掌握好节奏。
与其去羡慕别人精彩的舞姿,不如去坚持自己最适合的节奏,跳出最适合自己的舞蹈。
人生舞步需要掌握节奏,有的人少年成名;有的人大器晚成;有人节奏快速;有人步伐缓慢。
我们每个人也只有掌握好适合自己的舞步,才能跳出最惊艳的舞姿!
认清自己
如果没有认清自己,刘翔可能只是一个平庸的跳高选手,如果没有认清自己,高尔基的歌唱事业会使世界文坛失去一颗明星;如果没有认清自己,文斯卡特可能到现在依然在酒吧里吹萨克斯。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认清自己,我们才能找到方向才会走向成功。
认清自己,是一种智慧。前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曾经说过:认清自己,找准位置,瞄准方向,向前冲就好了。这位南非著名的领导人对于认清自己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做到了。20多年的监狱生活使他的眼睛变得浑浊,却没有让他的心迷失方向。他知道何为对错,认清了人民民主和种族平等的道路,最终迎来了圆满的故事结局。在苦难中认识自己不易,在苦难后坚持清醒更是一种智慧。是认清自己让曼德拉找到了方向,也是认清自己,让他走向了成功。
认清自己是一种勇气。我国著名文学家巴金先生在人生的中后期遭遇了包括“”在内的一系列磨难,迷茫过,也怀疑过自己的文字。但事情过后,经过仔细的考量,他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没有找任何的理由,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正是基于他勇于面对过去认清自己,巴金先生写出了《随想录》等几部著作,被誉为说真话的文人。无独有偶,李世民也是因为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谏官的批驳,才能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认清社会现实,认清前进的道路。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贞观之治的辉煌。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方向,但他们被人铭记的原因却是一样的——认清自己。如果巴金先生没有认清自己,《随想录》不过是肤浅的玩物而已,如果李世民没有认清自己,贞观之治便无从谈起。
美国总图胡佛就是犯了这个错误,他不但没有认清自己,而且没有认清国家的形势,一些列错误的政令导致在美国恶性蔓延,最终导致自己在人民各的呼声中惨淡下台。同样的清政府也是盲目的自以为是,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最终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一穷二白的局面„„而现在,类似于我爸是李刚等不知自己轻重的话依然萦绕在我们的耳边。前车之鉴还不够多么?一定要到祸事临头才能认清自己么?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没有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必然不会有好的下场,于己、于家、于社会都绝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