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甘肃农业大学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甘肃农业大学论文范文

网上有模板的 自己找吧

引言“一个结束,一个开始”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人生犹如大海行船,对于没有目的地的航船来讲,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我掌握着未来船舵,我控制着我的理想,驾驶我希望的航船,开始我的远征……二,自我分析兴趣爱好 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结识朋友,并和他们深讨各种不同领域的话题 。喜欢各种运动和尝试各种惊险的历程,喜欢学习管理知识,对管理和护理知识有浓厚兴趣,喜欢观察他人需求,进行对多方有利的活动个性特征及风格 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善于交际。平易近人,爱好广泛,学习刻苦,脚踏实地,有责任心、上进心;比较乐观,性格总体温和,但在关乎利益方面会很坚决(会在缓和的情况下解决问题,我在组织管理中还没遇到过针对我的尖锐矛盾,相处都很愉快)。 比较理性,做是三思而后行。 喜欢挑战和尝试, 不喜欢禁锢于常规的模式,在熟知的情况下善于寻求新方法,易考虑到事物发展的新情况,有好胜心。责任心很强,他人对我的期望和信任是我外在的动力,能促使我更好的完成目标 适应力较强,可以及时根据现实的情况改变行动来完成目标,也善于在各种突变的环境中做出反应。观察力较强,较易发现事物深层次的内涵,于总结和分析事物,有一定的预见性(在他人搞活动时我会观察他们的失误,在我搞活动时我会特别注意是否犯了同样的过失,对活动中会出现的情况我会事先列出解决方案,基本有一半情况现实会发生),做事前太谨慎,影响做事的魄力。能力特点▼、善于领导、统御和决策,能够当机立断;▼、直率、果断,能够妥善解决组织的问题,;▼、擅长发现事物的可能性,能够指导他人实现梦想;▼、具有比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能够迅速形成概念、理论和计划;▼、善于系统、全局地分析和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职业价值取向及职业人格类型 —管理型★、崇尚独立,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很强的受尊敬的欲望和优越感;★、追求权利,渴望能有社会地位和荣誉,有野心、抱负;★、追求个性,力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施展自己的本领;★、富有同情心,乐意帮助他人;能够自我反省;★、求真务实,做事很有目的性;★、富于创新精神,能够突破与改革; ★、具有领导才能,敢于冒险;精力充沛、乐观自信、关于交际 。三,环境分析1·家庭环境 我出生在一个五口之家,虽然从小生活在农村,但父母从小就没有限制过我各个方面的自由发挥,长大之后父亲和母亲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家庭方面来说,父亲的指引占主要方面,虽然没有给我规划过具体的方向,但教给我做人处事的道理,让我更真实地去了解这个社会。2、学校环境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并深入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研学术与创新就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素质。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同学老师的相处也告诉了自己更多的道理。在班级担任团支部书记,学生会干事,给了我许许多多锻炼的机会,增长我的组织协调能力。无论是体育还是文学,都是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 3、社会环境分析 党的“十七大”明确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渗透着与时俱进的影子。现在的社会充满了竞争,无论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专业,在就业形式上都不可能相当乐观,所以我们要摆正心态,要有更充分的准备完善自己面对激烈的竞争。 高校毕业生还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非正规就业岗位比重增加,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服务行业岗位不足。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目前的高等教育同质性太强,高校的专业设置基本雷同,教育的改革跟不上市场化的过程,加上扩招速度过快,导致人才浪费。 计算机专业的就业范围相对来说要广泛一些,但从我现在的学历和能力来说还远远不够,国家开放政策虽然是一个机遇,但也给了我们巨大的压力。四,职业定位目标设定 ◆职业目标:创办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 ◆职业发展策略:从小的积累做起,自主创业,直到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 ◆职业发展路线:自主创业,自主研发路线,营销管理路线。 具体路径:毕业后先代理代理某品牌→做大代理→小公司建设→自有品牌建设→品牌经营完善和产品细分→标准的建立到标准的做大······1.目标类型和说明 (1)自主创业:具体路径是由普通员工向小个体户再到民营企业家到最后的上市公司,改革开放以后,为自主创业提供了大量的有利条件(2)基层管理:进入乡镇或小区里做基层管理。 附注 (自主创业的方向:家政服务、特色饭店、改造小屋.下面以家政服务为例分析我的规划) (2).目标实施地点:(1)家政服务的对象是生活质量较高,经济较宽裕的家庭或企业,所以地点应放在发展较快的中小型城市(自主创业都适用)地 区 优 势 劣 势白银市市区 独生女儿,父母年老以后需要人照顾。经济发展较快,企业较多,人民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 竞争力大,相对要求高。人力资源相对不丰富 。白银市平川区 发展势头迅猛,可利用资源多。企业多,经济发展快。 没有很好的家政服务企业作为学习的案例。有许多小型的家政服务中介。白银市靖远县 劳动力极其丰富。 人员复杂,社会关系相对难处,没有背景,得到帮助的地方相对较少方。(2)回家乡白银市平川区进入乡镇,做基层管理。行业认识* 高级家政服务市场前景广阔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7000多万户城市家庭中,超过70%的家庭需要家政服务。国家统计局曾对北京、上海、广州等7座城市的居民社区进行了调查,发现需要家政服务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70%以上。然而,专业家政从业人员仅有不到1千万人,高素质的家政人员更为缺乏。绝大多数家政服务人员的观念、技能和素质都不符合现代化家庭的需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社会各方面对家政行业认识不足,许多人瞧不起家政业,不愿从事这项工作;二是因为家政服务机构在人员培训方面投入力度不够,跟不上市场需求。五、计划实施 计划实施一览表计划名称 时间跨度 总目标 分目标 计划内容 策略和措施 备注短期计划(大学计划) 2008年~2012年 大学毕业能要达到成绩优秀,思想健康,能力卓越的目标。 大一要尽快适应环境,进入状态,大二大三积极培养能力,完善自我。 认真学完各项课程,达到成绩优秀;积极组织参加学校的活动,锻炼自己的其他方面能力,完成安排的实训实习内容和其他安排。 大一在注重学习的同时多和其他同学老师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大二大三积极参加有意义感兴趣的组织,参与组织活动,培养完善专业知识能力和其他能力。 多交流,多参与班级、学生会的工作和活动。中期计划(毕业后五年计划) 2012年~2017年 毕业后第五年要有自己的小商铺,积累一部分资本。 毕业后从事小的代理经营,积累一部分自己的资金和经验。甚至能收购或建立一个小公司。 自主创业,运用可以利用的资金、人际关系创建自己的最初计划,积累资金和经验。 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力量来创业,努力积累,坚实踩下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脚印。 踏实努力学习;工作细心认真;努力积累知识经验。长期计划(毕业后十五年计划) 2017年~2032年 由个体户向民营企业转变 开设家政服务配套的培训学校,占领一地区市场的百分之九十,向周边城市扩展,发展连锁 扩大服务的范围,打造品牌,扩大企业规模,培养优秀人才。 详细执行计划如下: 本人现正就读甘肃农业大学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年级。我的大学计划是努力完成大学所开设的课程,积极参加活动,因担任班委学生会职务,所以更应积极去组织和参与校园中的活动和社会实践,从中积累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增强为人处事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在大学学习结束的时候,五年的时间规划不能特别的理想化,我认为现实一些还是比较有好处的,因为刚毕业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更多的事情。小的代理相对来说要容易起步,积累到一定阶段才能慢慢壮大自己的事业,所以代理由小到大,风险要小,容易积累到更多资金和经验,然后考虑做自己具体的产品。通过资金的原始积累和再贷款开办家政服务学校,扩大服务的范围,打造品牌,寻找优秀的代理商(可以让优秀的家政服务人员代理,给他们提供品牌、优秀人员、发展场所等,一方面能阔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留住了优秀人才)这就是我即将结束自己大学生活后十五年的具体计划。 六、评估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完全精准并不可能,也许因为其他原因让我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所以做出一些调整性的内容。 1、评估的内容: ■职业目标评估: 假如我继续深造和进一步了解现有的专业知识和照现在的兴趣爱好发展的话,我会坚持自己的职业趋向,但如果在专业上有所变动的话,那么我会看自己能力的培养和发挥走自己更有把握,更有前景的职业! ■职业路径评估: 当出现自主创业有什么战略转机时,如果是绝对有意义和有广阔前景的,我可能会走另一条崭新的道路,当自己有更高能力的时候,我还会从新回到自主创业的道路上来,因为我相信自己还有机会做得更好! ■实施策略评估: 在有十分广阔前景的职业要我去做时,我会理性分析,去请教阅历更丰富的人来参谋,适当调整实施策略的时间进度。 2、评估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我会每半年或是一个季度根据社会和其他环境的变化来评估自己的计划,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努力保证我计划的合理和实际。 3、规划调整的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自己认真负责; ▲对所处的大小环境负责,不危害他人,不危害社会; ▲不空想,服从现实,服从政策和法律的安排; ▲准确了解所既定目标的发展趋向和服从前情发展; ▲有社会公德心,在互不侵害的同时和谐发展自己。七,结束语 希望的航船投入无垠的大海,成功就在那不远的彼岸,我相信我能建设一个船队,和我一起征服大洋周围所有的大陆! 现在开始付出,相信我的设计就会成为明天的现实!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我不变的追求!要做就做最好的!

赢在大学的起跑线! ——孟祥冰大学四年规划(2010~2014年)所在专业:生物工程目标职业 :知名医药公司高层主管题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我重新审视了自我,让我在地靡的时刻再次清晰的记起我刚入校门时的那一腔的豪情,我披荆斩棘来到大学所追求的目标——让我的未来更加美好。既然如此,那就让我的船在此刻扬帆,再次远航。那么现在就让我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吧,为自己的船规划好正确的航向!一、自我分析1、我的性格,兴趣我的性格开朗、活泼。很积极向上,是乐观主义者,遇事都会从其好的一面观察,每天都会用微笑与别人打招呼。对事情大多抱有乐观态度(当然,这或许与我没经历过多少挫折有关吧)。对挫折的承受力还可以,但有时对于成败看得很重,但大多数时候只是自己心里暗暗较劲。任何事情,只要我决定去做,就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业余时间喜欢听音乐、打篮球。经常会与同学聊天,谈论一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问题,交流一下对问题的看法,探讨一些待人接物的方法;偶尔会独自一人多躲在安静的环境中思考问题,反思自己,哪些做对哪些做错,以及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开导自己,并以己推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乐勿加于人。待人真诚,讲义气,很体贴别人,喜欢帮助别人。有时还会发一些小孩子脾气。因为还没有打定主意读研,现在在学生会担任干事,而且初进大学,刚刚经历过高考的我在学习上还不太用功。比较活跃,主动参加积极性高的活动,能很快融入喧闹的场面;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在人际交往这方面对自己有自信;可是有时喜欢随遇而安,不喜欢领导,强制别人。2、 我的能力1、 我现在拥有的能力a英语基础技能,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及相应的实验技能。b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2、 大学期间要培养的能力生物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培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要求我专业学习上要做到扎实、稳固,还要多接触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了解国际上本专业最新动态。工科方面,尤其是生物专业相关的实验能力,提高动手能力我打算毕业后找工作,因此大学期间我要提高与人交往能力。这要求我多参加学校活动,多与人接触,多积累经验,努力做到跟陌生的尤其是不是一个年龄层次的人能大方自然的交流,侃侃而谈。如果实习期间工作方面不顺利,我会选择第二条出路:考研。这就要求我要学好英语,除了必过的四级以外,还要努力过六级 ,同时还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其一,中国加入WTO,我们与国外的朋友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其二,如果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口语好到时候至少不会成为我的累赘。大学期间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一重点。生物工程专业做完科研以后有时要发表论文,没有好的文笔自然无法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公布于众,实验的价值也就无法最充分地体现了。3、 我的价值观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宗教信仰,是无神论者,坚信马克思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但我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总是会对身边的不平之事据理力争,有时会路见不平,喜欢帮助别人,乐在其中。4、 同学、老师对我的评价学习努力,做事认真,脾气好,细心,做事细致,考虑事情还算周到,但对事情的认识有些肤浅,有时不能看到事情的深层,而且有时还会意气用事。二、SWOT分析1、 我的优势性格属较外向的,心思细腻,做事认真,考虑问题比较细致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种校级院级活动生活态度比较积极,善于发现事物和环境积极的一面抗压能力、适应能力强待人真诚,有责任心、爱心,并且喜欢做相关的工作喜欢能让自己静下心来的工作环境,能自己控制、安排的工作,不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的工作2、 我的劣势我准备大学毕业后去一家外企工作,但现在的英语水平远远不够高实验操作技能与所需水平还有差距计算机操作水平不够好不善于规划(长期和短期),而且往往不能很好的完成计划任务竞争意识不强,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够主动,也就是与环境的交互能力不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有时很难用简洁的话来陈述自己想要说的内容不喜欢机械行重复的工作,也不喜欢没有计划没有收获的忙乱,不喜欢应酬和刻意的事情3、 外部环境的机遇湖南中医药大学是湖南省唯一的一所中医药类重点高等院校,师资力量雄厚药学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因此我校的生物工程则偏重于生物制药方向,可以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每年的考研上线人数和就业率都遥遥领先。学校的实验教学条件很好,利于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4、 外部环境的劣势国内高校毕业生择业的激烈竞争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没有让我毕业后回家待业的可能家庭没有社会人脉基础,不能在毕业后给安排一个较好的工作没有进入知名的大学读书(但我对自己目前就读的学校还算满意)生物工程专业目前在我国发展不是很好,择业范围不广,就业岗位有限三、 职业选项及决策理由通过以上的自我分析及上次的本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调研,我觉得自己的职业选项会在以下范围内:1、医药公司高层主管这个职业方向算是我终极目标了。当然首先我要成为一名医药代表,这就需要我在学生会积累的为人处世的经验作为支撑2、生物方面的企业如果上述方案行不通,也可以选择生物方面的企业,这就需要我在技术上有过硬的本领四、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高超的说话技巧、强大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必要的。除此之外,雄厚的知识储备、广泛的兴趣爱好都是必要的。同时,大胆、沉稳的性格也是必须的。考虑到以上,我制订出了大学四年的行动计划。五、大学四年的计划大一——学习阶段大一上学期班级方面:和班里同学搞好关系学生会方面:向部长好好学习部门内事务大一下学期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积极参加院办活动,增大自己的交际圈大二——全面发展阶段大二上学期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参加学生会部长的竞选,争取当上部长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过计算机二级大二下学期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做好部长,锻炼一下管理能力加大英语学习力度,过英语四级大三上学期——出击阶段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 在当过一年部长只后试着竞争一下主席(副主席)或者班长大三下学期——做出选择根基自己的实力去几家公司面试或者准备考研大四——尘埃落定如果面试成功,去该公司实习如果未找到合适公司,定下方向,努力学习,考研六、结语通过以上分析,我发现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挑战性,但我不怕。因为,我已仅为我的帆鼓满了风,只待~远航~。因为我有方向,所以艰难险阻是一定会遇见的,但一分付出总会有一分收获,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给了我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我是不会辜负自己四年的努力和付出,大学生涯的成功是我追求的目标,赢在起跑线,我深信不疑!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研究概况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近几十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迅速发展。利用组织培养,不仅可以大量生产优良无性系,获得人类需要的多种代谢物质,还可获得单倍体、三倍体、多倍体及非整倍体。通过细胞融合可以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性,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种性的改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组织培养的植物细胞是在细胞水平上分析研究的理想材料,从植物快繁、花药培养发展到细胞器培养、原生质融合以及DNA重组技术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科学的各个领域及农业、林业、工业、医药等多种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生物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试验步骤1.1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尖、茎尖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成熟或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其产生愈伤组织或潜伏芽或长成完整的植株的技术。1.2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的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植物的“再生作用”。1902年,德国著名植物学家 G.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理论提出了一个观点,“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可以不断分割,直至单个细胞,即植物体细胞,体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不断分裂、繁殖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1943年,美国人White在烟草愈伤组织中偶然发现形成一个芽,证实了G.Haberlandt的论点。 不同植物所需要的生长条件不同,所用的培养基也有所不同。较常用的基础培养基有MT、MS、 SH、N6、White等。在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能否形成是培育出新植株的关键。通过在基础培养基里添加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胚状体、不定芽、根等器官,最终获得再生植株或次生物质。 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称为外植体,其主要形式有器官、胚胎、单细胞、原生质体等。根据外植体的不同,所需要的培养基种类、培养条件、外源激素的种类及比例等均不同。植物组织培养中,影响培养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诱导愈伤组织成败的关键在于培养条件,植物激素是诱导愈伤组织和绿苗分化的关键因素。最常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生长素是IAA、NAA和2,4一D,所需浓度为O.01~10 mg/L。最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是KT和ABA,使用浓度为O.1~10 mg/L。KT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分化。ABA对植物体细胞胚的发生与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各类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虽有相对专一性,但是植物的各种生理效应是不同种类激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1.3试验步骤1.3.1选择和配制培养基 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血液”,血液的成分及其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培养物的生长与分化,因此了解培养基的成分、特点及其配制至关重要。1.3.2灭茵灭菌是组织培养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通常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灭菌方法。培养基用常压或高压蒸煮等湿热灭菌、器械采用灼烧灭菌、玻璃器皿及耐热用具采用干热灭菌、不耐热的物质采用过滤灭菌、植物材料表面用消毒剂灭菌、物体表面用药剂喷雾灭菌、接种室等空间采用紫外线或熏蒸灭菌。1.3.3接种将已消毒好的根、茎、叶等离体器官,经切割或剪裁成小段或小块放入培养基,整个接种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4培养把培养材料放在有一定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的培养室里,使之生长、分裂和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1.3.5试管苗驯化移栽 试管苗是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幼苗,与自然生长的幼苗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驯化,使之适应自然环境后才能移栽。2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2.1植物快速繁殖和无病毒种苗生产植物快速繁殖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Morel用茎尖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兰花获得成功,从此揭开了植物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序幕。目前,通过离体培养获得小植株并且具有快速繁殖潜力的植物已有100多科1 000种以上,有的已经发展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商品。世界上80%~85%的兰花是通过组织培养进行脱毒和快速繁殖的。培养的植物种类也由观赏植物逐渐发展到园艺植物、大田作物、经济植物和药用植物等。在我国,同类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马铃薯无毒种薯和甘蔗种苗已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30余种植物已进行规模化生产或中间试验。利用组织培养进行植物快速繁殖及无病毒种苗生产,不仅能够挽救珍惜濒危物种,而且能够解决植物野生资源缺乏的问题。2.2植物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将植物花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经过染色体加倍,能很快得到纯合的二倍体,这样将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通过花粉和花药培养已获得了几百种植物的单倍体植株。印度科学家应用这种方法培育的水稻品系,比对照产量提高15%~49%。韩国先后育成了5个优质、抗病、抗倒伏的水稻品种。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培育了40余种由花粉或花药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其中有10余种为我国首创。玉米获得了100多个纯合的自交系;橡胶获得了二倍体和三倍体植株。仅“九五”期间就育成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的农作物新品种44个,种植面积超过660万 hm2。2.3植物胚胎培养杂交育种中,杂种胚常常败育,因此将早期生长的胚取出,应用组织培养方法,就有可能培育出杂交植物。已经有100篇以上幼胚培养成为植株的报道。国内外科学家应用植物胚胎培养技术获得了多种远缘杂交的重组体、栽培种和杂交品种。2.4植物愈伤组织或细胞悬浮培养利用植物愈伤组织或细胞悬浮培养可以生产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极为迅速,已经研究了400多种植物,从培养细胞中分离到600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其中60多种在含量上超过或等于原植物,20种以上干重超过原植物的1 9,6。例如,从薯芋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生产的diosgenin用于合成甾体药物。最近抗癌药物紫杉醇一红豆杉细胞培养物,可用75t发酵罐培养,已达到商业化生产水平。另外,达到商品化水平的还有紫草、人参、黄连、老鹳草等;长春花、毛地黄、烟草等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牙签草、红花等20多种植物正在向商品化过渡。2.5细胞融合与原生质体培养自1960年英国学者Cocking首次利用纤维素酶从番茄幼苗的根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以来,到1990年已有100种以上植物的原生质体能再生植株。我国获得了30余个品种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其中包括难度较大的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如大豆、水稻、玉米、小麦、谷子、高梁、棉花等。在木本植物、药用植物、蔬菜和真菌原生质体培养方面的进展也十分迅速。国外已先后获得了种内及种间的体细胞杂种植株。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还可应用于外源基因转移、无性系变异及突变体筛选等研究,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6植物细胞突变体筛选植物细胞突变体的筛选最早始于1959年,G. Melchers在金鱼草悬浮细胞培养中获得了温度突变体。1970年,P.S.Carlson,H.Binding和Y.M. Heimer等分别分离出烟草营养缺陷型细胞、矮牵牛抗链霉素细胞系及烟草抗苏氨酸细胞系。迄今为止,已经在不少于15个科45个种的植物细胞培养中筛选出100个以上的植物细胞突变体或变异体。其中包括抗病细胞突变体,如玉米抗小斑病突变体和小麦抗赤霉病、根腐病突变体;抗氨基酸及其类似物细胞突变体,如甘蓝型油菜抗HYP突变体[263;抗逆境胁迫细胞突变体,如水稻耐盐突变体和小麦抗盐突变体;抗除草剂细胞突变体及营养缺陷型细胞突变体,如玉米抗除草剂变异体;株高突变体的筛选,如水稻矮秆变异体。2.7植物体细胞胚胎和人工种子1958年,Reinert在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中最先发现了体细胞胚胎(胚状体)。据不完全统计,能大量产生胚状体的植物有43科92属100多种。一些重要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珍珠谷等,也能通过离体培养产生胚状体。这些胚状体用褐藻酸钠等包埋,再加上人工种皮,就形成了人工种子。人工种子的优点是:繁殖快速,成苗率极高;不受气候影响,四季皆可工厂化生产。上世纪80年代初,美、日、法等国家相继开展了人工种子的研究,我国也于“七五”期间开展了此项研究,并于1987年列入了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8 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与种质库建立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发现和证实,为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采用液氮超低温保存技术,能保持很高的存活率,并且能再生出新植株和保持原来的遗传特性。如建立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种质库,不仅可以防止种质的遗传变异和退化,而且可以长期保存无病毒的原种。2.9 植物组织培养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我国第一个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和研究为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材料基础,为确保我国拥有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资源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合作,通过建立大规模、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体系,将玉米转座子Ac—Ds等外源基因导入水稻未成熟胚和种子诱导的愈伤组织,获得了1.2万个独立的T—DNA插入株系,并构建了水稻突变体的数据库。 3 展望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与应用是20世纪科技进步的重大成果之一,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抗性生理、激素及器官发生与胚胎发生等提供了许多良好的实验材料和有效途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不断提高的同时,也相应拓宽了其应用范围。由于组织培养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容易掌握花芽分化和开花成因;通过胚胎培养,能够得到杂种或自交种;通过分离单倍体细胞,能培育纯合的二倍体优良品系;提高育种多样性的同时缩短了育种时间;通过突变体筛选,提高植物的品质,增强抗逆境胁迫能力,扩大植物的生长范围;将体细胞冷藏在低温下,建立基因库,达到保存物种的目的;获得药用价值高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次生产物,加快药物生产的时间并且减少了单纯依靠天然植物的被动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渗透到科研、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必将日臻完善。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3)

甘肃农业学报

1、难发表,2、费用高。可发表在《现代农业科学》国家级、《农家之友》省级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是扩展版,2022年是北大核心期刊。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杂志是北大核心,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杂志是由甘肃农业大学主办的优秀农业类北大核心、CSCD期刊,国内刊号62-1055/S,国际刊号1003-4315。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是双核心期刊。 期刊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59年,是甘肃农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提高本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刊登草业科学、兽医、农学、林学、园艺、资源环境、仪器科学、机电工程、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综述。该刊每4期正刊,此外,每年还面向社科和行政、教学管理办1-2期增刊。

甘肃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硕毕业要求,一般来说呢,是研究生毕业必须要求他完成所学的各种课程,还要啊做好毕业论文进行答辩,通过之后才能够毕业

2022甘肃高校排名更新,兰州大学表现抢眼,甘肃农业大学进步最快如下:

省内排名1,全国排名32,兰州大学

省内排名2,全国排名116,西北师范大学

省内排名3,全国排名158,兰州交通大学

省内排名4,全国排名178,兰州理工大学

省内排名5,全国排名189,甘肃农业大学

省内排名6,全国排名223,西北民族大学

省内排名7,全国排名309,兰州财经大学

省内排名8,全国排名334,甘肃政法大学

兰州大学作为省内的老牌大学,历史底蕴与教学实力那都是业内顶尖。该校的发展速度是较为迅速的,每年都有学校的教授和老师发表论文。这些论文也被很多的学者所引用,这足以说明该校的实力强大。

除了师资力量强大,学校的学科建设那也是顶尖水平。每年都有很多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学科建设在一些比赛中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这些重点学科学生报考的也多。如果兰州大学能保持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未来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一举迈入全国前十的行列,让我们时刻关注兰州大学。

作为西北的师范高校,进步速度也是很快的从之前的150名开外进步到现在的排名。说明该校正在努力追赶前方的高校,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该校在各种排名中都进步迅速,所以说它的进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该校每年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聘请名师,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在逐年提升。只有好的教师才能教出更好的学生,师范大学一直是各省的支柱。当地对于学校的支持也在逐年提升,相信在当地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之下,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当地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发生质的改变。

作为省内唯一的农业大学,排名仅为省内第五,全国189实在令人遗憾。农业一直是各省的支出产业,只有农业发展的好才能支撑各产业的迅速发展。

排名落后,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省内的经费投入过少,经费作为高校建设最重要的一环。经费不足,导致学校的很多科研不能更好地完成。即使排名落后,该校的成绩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学校每年都在农业的方面获得很多专利,这也说明学校学校只是缺少一个契机。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研究概况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近几十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迅速发展。利用组织培养,不仅可以大量生产优良无性系,获得人类需要的多种代谢物质,还可获得单倍体、三倍体、多倍体及非整倍体。通过细胞融合可以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性,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种性的改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组织培养的植物细胞是在细胞水平上分析研究的理想材料,从植物快繁、花药培养发展到细胞器培养、原生质融合以及DNA重组技术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科学的各个领域及农业、林业、工业、医药等多种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生物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试验步骤1.1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尖、茎尖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成熟或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其产生愈伤组织或潜伏芽或长成完整的植株的技术。1.2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的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植物的“再生作用”。1902年,德国著名植物学家 G.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理论提出了一个观点,“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可以不断分割,直至单个细胞,即植物体细胞,体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不断分裂、繁殖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1943年,美国人White在烟草愈伤组织中偶然发现形成一个芽,证实了G.Haberlandt的论点。 不同植物所需要的生长条件不同,所用的培养基也有所不同。较常用的基础培养基有MT、MS、 SH、N6、White等。在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能否形成是培育出新植株的关键。通过在基础培养基里添加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胚状体、不定芽、根等器官,最终获得再生植株或次生物质。 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称为外植体,其主要形式有器官、胚胎、单细胞、原生质体等。根据外植体的不同,所需要的培养基种类、培养条件、外源激素的种类及比例等均不同。植物组织培养中,影响培养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诱导愈伤组织成败的关键在于培养条件,植物激素是诱导愈伤组织和绿苗分化的关键因素。最常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生长素是IAA、NAA和2,4一D,所需浓度为O.01~10 mg/L。最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是KT和ABA,使用浓度为O.1~10 mg/L。KT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分化。ABA对植物体细胞胚的发生与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各类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虽有相对专一性,但是植物的各种生理效应是不同种类激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1.3试验步骤1.3.1选择和配制培养基 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血液”,血液的成分及其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培养物的生长与分化,因此了解培养基的成分、特点及其配制至关重要。1.3.2灭茵灭菌是组织培养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通常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灭菌方法。培养基用常压或高压蒸煮等湿热灭菌、器械采用灼烧灭菌、玻璃器皿及耐热用具采用干热灭菌、不耐热的物质采用过滤灭菌、植物材料表面用消毒剂灭菌、物体表面用药剂喷雾灭菌、接种室等空间采用紫外线或熏蒸灭菌。1.3.3接种将已消毒好的根、茎、叶等离体器官,经切割或剪裁成小段或小块放入培养基,整个接种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4培养把培养材料放在有一定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的培养室里,使之生长、分裂和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1.3.5试管苗驯化移栽 试管苗是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幼苗,与自然生长的幼苗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驯化,使之适应自然环境后才能移栽。2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2.1植物快速繁殖和无病毒种苗生产植物快速繁殖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Morel用茎尖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兰花获得成功,从此揭开了植物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序幕。目前,通过离体培养获得小植株并且具有快速繁殖潜力的植物已有100多科1 000种以上,有的已经发展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商品。世界上80%~85%的兰花是通过组织培养进行脱毒和快速繁殖的。培养的植物种类也由观赏植物逐渐发展到园艺植物、大田作物、经济植物和药用植物等。在我国,同类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马铃薯无毒种薯和甘蔗种苗已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30余种植物已进行规模化生产或中间试验。利用组织培养进行植物快速繁殖及无病毒种苗生产,不仅能够挽救珍惜濒危物种,而且能够解决植物野生资源缺乏的问题。2.2植物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将植物花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经过染色体加倍,能很快得到纯合的二倍体,这样将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通过花粉和花药培养已获得了几百种植物的单倍体植株。印度科学家应用这种方法培育的水稻品系,比对照产量提高15%~49%。韩国先后育成了5个优质、抗病、抗倒伏的水稻品种。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培育了40余种由花粉或花药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其中有10余种为我国首创。玉米获得了100多个纯合的自交系;橡胶获得了二倍体和三倍体植株。仅“九五”期间就育成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的农作物新品种44个,种植面积超过660万 hm2。2.3植物胚胎培养杂交育种中,杂种胚常常败育,因此将早期生长的胚取出,应用组织培养方法,就有可能培育出杂交植物。已经有100篇以上幼胚培养成为植株的报道。国内外科学家应用植物胚胎培养技术获得了多种远缘杂交的重组体、栽培种和杂交品种。2.4植物愈伤组织或细胞悬浮培养利用植物愈伤组织或细胞悬浮培养可以生产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极为迅速,已经研究了400多种植物,从培养细胞中分离到600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其中60多种在含量上超过或等于原植物,20种以上干重超过原植物的1 9,6。例如,从薯芋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生产的diosgenin用于合成甾体药物。最近抗癌药物紫杉醇一红豆杉细胞培养物,可用75t发酵罐培养,已达到商业化生产水平。另外,达到商品化水平的还有紫草、人参、黄连、老鹳草等;长春花、毛地黄、烟草等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牙签草、红花等20多种植物正在向商品化过渡。2.5细胞融合与原生质体培养自1960年英国学者Cocking首次利用纤维素酶从番茄幼苗的根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以来,到1990年已有100种以上植物的原生质体能再生植株。我国获得了30余个品种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其中包括难度较大的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如大豆、水稻、玉米、小麦、谷子、高梁、棉花等。在木本植物、药用植物、蔬菜和真菌原生质体培养方面的进展也十分迅速。国外已先后获得了种内及种间的体细胞杂种植株。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还可应用于外源基因转移、无性系变异及突变体筛选等研究,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6植物细胞突变体筛选植物细胞突变体的筛选最早始于1959年,G. Melchers在金鱼草悬浮细胞培养中获得了温度突变体。1970年,P.S.Carlson,H.Binding和Y.M. Heimer等分别分离出烟草营养缺陷型细胞、矮牵牛抗链霉素细胞系及烟草抗苏氨酸细胞系。迄今为止,已经在不少于15个科45个种的植物细胞培养中筛选出100个以上的植物细胞突变体或变异体。其中包括抗病细胞突变体,如玉米抗小斑病突变体和小麦抗赤霉病、根腐病突变体;抗氨基酸及其类似物细胞突变体,如甘蓝型油菜抗HYP突变体[263;抗逆境胁迫细胞突变体,如水稻耐盐突变体和小麦抗盐突变体;抗除草剂细胞突变体及营养缺陷型细胞突变体,如玉米抗除草剂变异体;株高突变体的筛选,如水稻矮秆变异体。2.7植物体细胞胚胎和人工种子1958年,Reinert在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中最先发现了体细胞胚胎(胚状体)。据不完全统计,能大量产生胚状体的植物有43科92属100多种。一些重要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珍珠谷等,也能通过离体培养产生胚状体。这些胚状体用褐藻酸钠等包埋,再加上人工种皮,就形成了人工种子。人工种子的优点是:繁殖快速,成苗率极高;不受气候影响,四季皆可工厂化生产。上世纪80年代初,美、日、法等国家相继开展了人工种子的研究,我国也于“七五”期间开展了此项研究,并于1987年列入了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8 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与种质库建立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发现和证实,为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采用液氮超低温保存技术,能保持很高的存活率,并且能再生出新植株和保持原来的遗传特性。如建立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种质库,不仅可以防止种质的遗传变异和退化,而且可以长期保存无病毒的原种。2.9 植物组织培养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我国第一个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和研究为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材料基础,为确保我国拥有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资源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合作,通过建立大规模、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体系,将玉米转座子Ac—Ds等外源基因导入水稻未成熟胚和种子诱导的愈伤组织,获得了1.2万个独立的T—DNA插入株系,并构建了水稻突变体的数据库。 3 展望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与应用是20世纪科技进步的重大成果之一,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抗性生理、激素及器官发生与胚胎发生等提供了许多良好的实验材料和有效途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不断提高的同时,也相应拓宽了其应用范围。由于组织培养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容易掌握花芽分化和开花成因;通过胚胎培养,能够得到杂种或自交种;通过分离单倍体细胞,能培育纯合的二倍体优良品系;提高育种多样性的同时缩短了育种时间;通过突变体筛选,提高植物的品质,增强抗逆境胁迫能力,扩大植物的生长范围;将体细胞冷藏在低温下,建立基因库,达到保存物种的目的;获得药用价值高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次生产物,加快药物生产的时间并且减少了单纯依靠天然植物的被动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渗透到科研、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必将日臻完善。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3)

收稿日期:2007-10-25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王丹(1982-),女,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注:雷江丽为通讯作者。大花美人蕉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王 丹1,2,雷江丽2,吴燕民3,吕 慧2,郁继华1(1.甘肃农业大学 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深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广东 深圳 518003;3.中国农业科学院 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 要:以大花美人蕉(Canna×generalis)根茎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筛选出芽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MS + 6-BA (单位下同)+ TDZ ;MS + 6-BA + TDZ + NAA 培养基能较好地诱导分化出丛生芽, 继代增殖培养中与MS + 6-BA + TDZ + NAA 培养基交替使用可减少畸形芽,增殖系数达;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 + 6-BA + NAA ,生根率达,且植株生长健壮,移栽易成活。关键词:大花美人蕉;茎尖;组织培养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08)01-0033-04Research on Shoot-tip Culture of Canna×generalisWANG Dan1,2, LEI Jiang-li2, WU Yan-min3, LÜ Hui2, YU Ji-hua1( of Agronom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ansu China; Institute of LandscapeGardening, Shenzhen 518003, Guangdong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studied on tissue culture of Canna×generalis with the stem tips asexpla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ud inoculation medium was MS + 6-BA ; the best of clump shoot indu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medium was MS + 6-BA +TDZ + NAA ; using MS + 6-BA + TDZ + NAA asproliferation medium, an optimal proliferation rate was obtained. When the two kinds of mediumused alternatively, the effect was better. The optimum rooting medium was MS + 6-BA +NAA , the rate of rooting could reach , and cultured in this medium, the plant grewwell and easy to words: Canna×generalis; shoot-tip; tissue culture大花美人蕉(Canna×generalis)属美人蕉科(Cannaceae)美人蕉属(Canna)的园艺杂交种[1],是多年生喜光宿根草本花卉,原产美洲热带和非洲等地。其枝叶茂盛、花朵艳丽、姿态优美、花期长,在深圳地区几乎全年开花,是配置大型花坛的优良品种。大花美人蕉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能吸收硫、氯、氟、汞等有害物质,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作用,因此,世界许多城市的园林绿化中都广泛应用。美人蕉传统的繁殖方式主要采用分切地下根茎的方法,繁殖速度慢、增殖效率低,而且连续营养繁殖造成病毒积累致使病毒病在各地相当普遍,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利用茎尖组织培养进行脱毒试管苗快繁,是目前大力繁殖与推广美人蕉的主要手段。关于美人蕉组织培养的研究报道较少[2,3],本研究探索其组织培养高效的再生体系,以期为品种提纯复壮及遗传转化、性状改良奠定基础。2008,37(1): Plant Science第·34· 37 卷1 材料与方法 材料供试材料为目前城市绿化中普遍应用的大花美人蕉‘President’品种。 外植体选择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株,挖取带芽胞的根茎,去除表面老皮并用肥皂水清洗。用75%乙醇棉擦拭,然后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及处理时间(升汞10min、2%次氯酸钠10min、2%次氯酸钠20min、2%次氯酸钠 + 升汞5min、2%次氯酸钠 + 升汞10min),封闭式振摇灭菌。无菌水冲洗5 次,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备用。接种前,剥去外部叶片,露出生长点,立即切取茎尖进行接种。 培养方法及培养条件试验于2006 年10 月在深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组培室进行。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均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在不同培养阶段附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表2~表4),蔗糖3%,pH 。培养温度(28±2)℃,光照强度2 500 lx,光照周期为14h/d,相对湿度70%~80%。每处理接种30 瓶。定期观察试管苗生长与分化情况。2 结果与分析 不同消毒处理方式对外植体无菌化的影响因供试外植体取自美人蕉地下根茎,表面污染物较多,不易消毒,且不同植物及外植体的成熟度对消毒剂的反应不同,故本试验选用升汞和次氯酸钠进行灭菌效果比较,以筛选合适的消毒剂及消毒处理时间。由表1 可知,2%次氯酸钠20min 处理的无菌化效果较好,但茎尖褐化较严重,说明灭菌时间过长对去老皮后的幼嫩根茎影响较大。升汞10min 处理与2%次氯酸钠 + 升汞 10min处理,无菌化效果差异不大,但2%次氯酸钠 + 升汞 10min 处理有轻微药害。因此,后续实验选用升汞处理10min 进行外植体消毒。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芽诱导的影响以MS 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6-BA、NAA、2,4-D、KT、TDZ 等(表2),以筛选出较适宜美人蕉茎尖诱导分化的配方。因美人蕉根茎具有休眠特性,芽诱导分化较难。TDZ 具有很强的促进细胞分裂活性,~μmol/L 即可有效促进分化[4],因此,本实验对TDZ 的诱导效果进行初步探索。试验表明,在不添加任何生长调节剂的MS 基本培养基(1 号)上,茎尖接种10d 后开始生长,叶片展开后,生长停止;15d 后转接到新的MS 培养基上无明显生长,随后叶片逐渐变黄、萎蔫,说明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生长调节剂是美人蕉离体培养的必要条件。在仅添加6-BA 的2、3、4 号培养基中,高浓度的2 号培养基分化率为,明显好于3、4号培养基,说明美人蕉启动芽诱导分化需要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表2)。11~16 号培养基添加物为不同生长调节剂与TDZ 组合(表2)。仅添加TDZ 的培养基分化率为0,而多种生长调节剂配合使用分化效果更好[5]。其中15 号培养基的侧芽分化率最高,达,且每个茎尖可增殖2~3 个侧芽,但个别茎尖经多次转接后有畸形芽;与2 号培养基相比,分化率明显提高,说明添加低浓度TDZ 可促进芽诱导分化(表2)(图版-a)。5、6、7 号培养基为生根培养基,探讨NAA 对美人蕉茎尖生长和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说明美人蕉在6-BA/NAA 小于2/ 时生根率可达50%以上(表2)。8、9、10 号培养基,探讨美人蕉脱分化,诱导愈伤组织,但结果均不理想。因此,建立高效的美表1 不同消毒剂及处理时间对外植体无菌化的影响处 理 接种数污染数污染率(%) 药害情况升汞10min 30 5 基本无药害2%次氯酸钠10min 30 12 无药害2%次氯酸钠20min 30 4 20%有轻微药害2%次氯酸钠+升汞5min 30 10 3%有轻微药害2%次氯酸钠+升汞10min 30 5 7%有药害第1 期 王丹,等:大花美人蕉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35·人蕉遗传转化再生体系还需进一步探索愈伤组织诱导途径。 芽继代增殖为了探讨优化的芽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按表3 设计6-BA、NAA、TDZ 的正交实验,以15 号培养基上分化出的丛生芽为接种材料,进行继代增殖培养(图版-b)。由表3 可见,除17、18 号培养基外,低浓度TDZ()的分化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效果好,说明高活性的TDZ 浓度过高反而抑制分化。当 时, NAA 促分化作用显著优于。在TDZ、NAA 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6-BA 浓度的升高,分化率提高。但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多,含高浓度6-BA的27 号培养基分化率略有下降,甚至有个别畸形芽产生,说明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对短期的分化有促进作用[9],但继代数次后,芽已经萌动,自身具有分化能力,需适当降低6-BA 浓度进行壮苗,以避免畸形芽产生。因此,在增殖过程中交替使用分化增殖系数较高的19 号培养基和27 号培养基,既可保证较高的芽分化率,又可使继代苗生长健壮,减少畸形芽。 生根诱导增殖芽3~5cm 长时,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约10d 后,可见到根生成(图版-c)。接种20d 后统计生根结果(表4)。从表4可见,所用培养基上都有根生成,说明美人蕉生根较容易;结合生根率和生长势,我们认为MS + 6-BA + NAA 培养基较适宜美人蕉生根。表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比较植物生长调节剂(mg/L) 编号6-BA NAA 2,4-D KT TDZ分化率(%) 生根率(%) 备注1 0 0 0 0 02 9 0 0 0 0 参考[2]3 5 0 0 0 0 参考[3]4 3 0 0 0 0 2 1 0 0 0 2 0 0 0 2 0 0 0 08 0 0 4 0 09 0 0 2 1 0 参考[6]10 0 0 2 0 参考[7]11 0 0 0 0 012 0 0 0 参考[8]13 0 0 0 0 0 1 0 8 0 0 0 5 0 0 表3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芽继代繁殖的影响生长调节剂(mg/L) 编号6-BA NAA TDZ接种数分化率(%)增值系数 生长势17 30 ++18 30 ++19 30 ++20 30 ++21 30 ++22 30 ++23 30 ++24 30 +25 30 ++26 30 +27 30 ++28 30 +注:++ 表示生长势强;+表示生长势弱。同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表4 同。表4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生长调节剂(mg/L) 编号6-BA NAA接种数生根苗数生根率(%)植株生长势29 0 30 19 +30 0 30 21 ++31 30 20 +++32 30 16 ++注:+++ 表示生长势强;++表示生长势中等;+表示生长势弱。第·36· 37 卷3 结 论美人蕉根茎生长在土壤中,无菌化操作较困难。灭菌试验表明,升汞震荡灭菌10min 效果较好,采回的外植体应尽快处理接种,放置时间过长伤口处易染菌,导致接种后褐化较严重。MS + 6-BA + ZDT + NAA 培养基能较好地诱导分化丛生芽,MS + 6-BA + TDZ NAA 为较好的增殖培养基,在增殖培养过程中这两种配方交替使用效果更好;短时间使用高浓度生长调节剂对增殖有促进作用,但长时间使用高浓度生长调节剂会使组培苗质量下降。在试验中还发现,转接次数多的茎尖较转接次数少的分化率大,建议在接种后的10~20d 内及时转接。选用MS + 6-BA + NAA 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较高,根系粗壮、根毛密集,植株生长健壮(图版-d),且移栽成活率较高。参考文献:[1] Segeren W, et al. The genus Canna in Northern South America[J]. Acta Bot Neerl., 1971,20(6): 663-680.[2] 刘文萍,等. 美人蕉茎尖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J]. 北方园艺, 2001(6): 32.[3] 丁爱萍,等. 美人蕉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J]. 园林科技, 2006(1): 11-12.[4] Singh N D, et al. The effect of TDZ on organogenesis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pigeonpea (Cajanus cajan L. Millsp)[J].Plant Science, 2003,164(3): 341-347.[5] 王关林,等. 高活性细胞激动素TDZ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 植物学通报, 1997,14(3): 47-53.[6] 宣朴,等. 生姜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17(4): 484-486.[7] Kromer K, et al. In vitro cultures of meristem tips of Canna indica L.[J]. Acta Horticulturace, 1985,167: 279-286.[8] Vendrame W A, et al. In vitro propagation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from Doritaenopsis Purple Gem 'Ching Hua' flowerexplants[J]. HortScience, 2007,42(5): 1 256-1 258.[9] 刘敏. 花卉组织培养与工厂化生产[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101-102.

甘肃农业大学学位论文

本院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环境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可授予理学、管理学、农学学士学位。在本科教育层次上,重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培养纯理论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及培养规模方面,更多地把过去比较注重对知识的继承、传授和掌握,转变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特别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基本培养模式可概括为:强化基础,淡化专业; 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强化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以“能力+素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 根据专业特点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研发、设计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并且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科技讲座、座谈会、辩论会、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与职能部门结合,师生与生产实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基本情况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植物营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此后分别获“生态学”、“土壤学”、“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生态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学院也是甘肃农业大学具备招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单位之一,可招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一般控制在32学分以上,最多不能超过38学分。要求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关实验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运用一门外语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和创新创业精神。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总学分数一般控制在18-22学分。要求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掌握从事研究领域的历史演变、研究现状和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组织或独立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能力,并在本学科的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9 条[1]帅晓艳,陈尚钘,范国荣,邱业先. 不同浓度铁素营养液对苦荞芽菜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7) . [2]王秀敏,谢令琴,刘艳苏,胡珍荣.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小麦品种子粒中钾钠钙镁的含量[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04) . [3]杨勤,刘汉丽,常海军,刘长英.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甘加藏羊肉中V_A含量的研究[J]. 中国草食动物, 2006,(04) . [4]潘静文,吴宗成,唐永秀.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口粉丝中过氧化苯甲酰[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4,(06) . [5]王永红,周磊.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银花茶中铅、铜[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 [6]王秀敏,陈彦昌,谷俊涛,岳艳玲,刘丽娟. 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枣汁饮料中钾和钠[J]. 分析试验室, 2004,(08) . [7]苟锡斌. 气相色谱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J]. 光谱实验室, 2003,(03) . [8]徐宁. HPLC测定糕点类食品中的苯甲酸[J]. 光谱实验室, 2005,(05) . [9]王霞,刘静,张冲,魏丰华,李景超,李赛钰,徐清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粉条中的7种金属元素[J]. 光谱实验室, 2008,(04) . [10]刘艺力. 流动注射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痕量汞[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3,(05) . >>更多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1]余群力. 白牦牛环境—饲草—肉奶产品食物链危害分析与安全体系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2004 . [2]蔡为荣. 米邦塔仙人掌多糖结构和功能性质的研究[D]. 江南大学, 2008 . [3]汪学荣. 猪血多肽铁螯合盐的制备技术及性质研究[D]. 西南大学, 2008 . [4]王笑丹. 畜肉品质评定方法及综合评定系统研究[D]. 吉林大学, 2008 . [5]曹荣. 对虾生物保鲜与其熟制品保藏技术的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 [6]张艳荣. 姬松茸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吉林农业大学, 2008 . [7]尹春丽. 昌黎原产地葡萄酒三维荧光光谱及电子舌特征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6 条[1]周鸣谦. 南瓜汁乳酸发酵工艺条件及营养成分变化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2 . [2]汤务霞. 提高酵母抽提物得率和品质的研究[D]. 西南农业大学, 2003 . [3]赵玉艳. 转Bt基因抗虫棉棉籽毒理学安全性评价[D]. 新疆农业大学, 2003 . [4]黄玉安. 稀散元素的分离富集行为及其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研究[D]. 湘潭大学, 2003 . [5]蔡瑞玲. 植物蛋白咖啡饮料的研制与风味特征分析[D]. 天津科技大学, 2004 . [6]王笑丹. 吉林省优质猪肉品质评定方法[D]. 吉林大学, 2004 . [7]吴向华. 沼泽红假单胞菌(NS-04)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暗纹东方鲀养殖上的应用[D].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 [8]常伟. 南瓜(Cucurbitaspp) 成分分析及加工技术的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 [9]施辉阳. 酶法提取生猪皮胶原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4 . [10]窦珺. 腐乳基本滋味及其呈味物质的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1] 张书文,张燕,李燕,王开宇,冯韶辉. 对食品中铝含量国标测定方法的改进[J]. 化学分析计量, 2009,(02) . [2] 马红军. 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铝含量[J]. 粮油食品科技, 2009,(04) . [3] 金世梅,施文蓉,朱慧. 面制食品中铝测定的改进[J]. 食品科技, 2009,(05) . [4] 杨红兵,蔡丽. 面制食品中铝测定方法的改进[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9,(04) . [5] 白洁龄,阮振,金建军. 面制品中铝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J].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08,(05) . [6] 付钰洁,郝雪菲,张晓凤,项锦欣,夏爽. 对食品中铝含量国标测定方法的改进[J]. 食品科学, 2007,(08) . [7] 温焕平,谭倩,欧天成.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铝的改进[J]. 中国热带医学, 2007,(09) . [8] 吴明亮,徐海祥. 两种不同方法对膨化食品中铝含量的检测对比[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8,(04) . [9] 尹素娟,潘艺,杨文杰. 分光光度法和ICP-AES法对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测定效果比较[J]. 广东农业科学, 2008,(12) . [10] 路宝珍,于洪荣. 铬天青S分光光度计法检测面食中的铝[J].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09,(03) . [1] 樊桂红. 对国标2003中面制品中铝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 科技信息, 2008,(26) [2] 刘燕, 郝新宇, 王赟, 周晓光, 闫永胜. 固相萃取分离/富集技术与分光光度法联用(固相光度法)研究进展[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3] 刘学武. 香飘四海 独秀天下——记广东霸王花米面制品厂[J]. 科技潮, 2000,(04) [4] 张淑芳, 傅佑丽.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5] 翟声明, 许琨, 朱琴. 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铜精矿中的银[J]. 中国西部科技, 2005,(10) [6] 耿立威,杨文琴,郑洪江. 水中微量氟的分光光度法测定[J].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5,(01) [7] 郝庆秀. 多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铝和镓[J]. 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 1994,(04) [8] 李志良,余般梅,刘亚风,酒井诚,石乐明,李梦龙. 神经网络显色光度法用于镧系稀土的同时测定[J]. 应用科学学报, 1996,(03) [9] 陈桂鸾, 黄一帆, 林文业. ICP-AES法测定膨化食品中铝的含量[J]. 大众科技, 2009,(10) [10] 吴丽, 秦克旋, 孙健, 王荣荣, 李绍元, 李芥春. 激光热透镜效应法测定痕量高氯酸根[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2,(03)

专业介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是面向各级畜牧兽医工作站、畜牧生产企业、国家动物卫生、兽医卫生监督、动物药品生产与管理、动物检疫等部门,培养从事兽医资源管理、技术监督、市场管理与开发、兽医临床工作和现代化兽医业务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院校排名兽医硕士考研院校排名1、中国农业大学 2、南京农业大学3、扬州大学4、华中农业大学5、吉林大学6、华南农业大学7、吉林农业大学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河南农业大学10、东北农业大学11、广西大学12、四川农业大学13、山东农业大学14、浙江大学15、西南大学16、甘肃农业大学17、内蒙古农业大学18、新疆农业大学19、云南农业大学20、河北农业大学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考试大纲及命题要求命题依据为《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兽医基础知识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复习指南》(主编陆承平,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考试大纲动物学部分考试大纲动物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了解动物学的概念、分类、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原腔动物、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原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的主要特征、身体结构和功能重点掌握动物学的分类,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寄生虫与寄主的相互关系及防治原则,线虫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特征,鱼纲、两栖纲、鸟纲和哺乳纲的特征,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进化意义。动物生理学部分考试大纲掌握:动物生理学、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血液的组成和各组分的作用、血液凝固过程及主要影响因子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泌尿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和生理调节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突触和突触传递、反射与反射弧内分泌的概念、下丘脑、垂体、胰岛、甲状腺、性腺的内分泌功能家畜的生殖。了解:细胞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联系和兴奋传导、反射活动的协调、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调节家禽的生殖家畜乳腺的功能和发育、乳的生成和乳生成的调节。兽医病理学部分考试大纲兽医病理学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患病动物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包括形态和机能两部分。第一部分,总论,包括疾病概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应激反应,酸碱平衡障碍,水、电介质代谢障碍,缺氧,组织与细胞损伤,适应与修复,病理性物质沉着,炎症,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肿瘤等内容,要求掌握每一病理过程和病理现象的基本概念,主要病理学变化和发生机理以及对机体的影响。第二部分,系统病理,包括血液和造血系统病理,心血管系统病理,呼吸系统病理,消化系统病理,泌尿系统病理,神经系统病理,要求掌握各系统的主要病理学变化。第三部分,动物尸体剖检,要求掌握尸体变化,猪和鸡尸检方法,了解尸体剖检的目的和意义,尸检原则与注意事项。兽医药理学部分考试大纲主要考核学生对兽药的概念及临床应用等内容的掌握情况。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总论:掌握兽药的药动学过程、药效学内容,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二部分––各论:掌握抗微生物药物的种类、临床使用及应用注意事项掌握抗球虫药物的种类、临床应用及应用注意事项,了解其他抗寄生虫的种类掌握消毒防腐药的种类及影响消毒防腐药的因素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种类及临床应用了解神经系统药物的种类及临床应用了解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利尿剂、心血管系统药物、特效解毒药的种类及临床应用。兽医临床诊断学部分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一些基本概念、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初步掌握整体及一般检查、血液循环系统检查、呼吸系统检查、消化系统检查、泌尿生殖系统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常见异常体征提示的临床意义初步掌握血液常规检验的基本操作技能、适应范围和临床意义。联系临床实践,掌握建立诊断的步骤与建立诊断的方法。学位论文/授予论文答辩论文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由导师小组集体指导,高等学校与兽医部门合作培养的方式。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兽医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形式: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研究论文等。论文评价:学位论文必须是经导师指导小组指导和认可,由攻读学位者本人完成。论文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研究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进展,成果应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或对生产管理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2位专家不是学位论文作者的导师)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有来自非教学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人才培养目标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兽医科学和管理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动物(宠物)医疗、动物检疫、动物保护、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兽医执法等相关的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就业方向当前,我国兽医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并将与国际接轨,兽医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技能的职业,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应,兽医体制改革使我国兽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清晰,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兽医专业学位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培养兽医专门人才的学位类型。多年来,在打造精品的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兽医专业学位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兽医专门人才,兽医专业学位已得到兽医及相关行业的认可,社会评价较高兽医专业学位获得者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我国兽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目前,兽医专业学位培养的规模比较小,还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兽医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兽医专业学位就业需求的空间非常大,就业前景比较良好。另外,兽医专业学位就业渠道比较广,各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畜牧生产企业、兽医卫生监督、动物药品生产与管理、动物检疫等都是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的理想部门。今后,全日制兽医专业学位将积极探索加快推进专业学位与有关职业资格考试的衔接工作,兽医专业学位获得者参加职业兽医资格考试将免试部分科目。这一措施将促进兽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上一个新的台阶。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一般来说呢,是研究生毕业必须要求他完成所学的各种课程,还要啊做好毕业论文进行答辩,通过之后才能够毕业

甘肃农大学报地址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是扩展版,2022年是北大核心期刊。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杂志是北大核心,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杂志是由甘肃农业大学主办的优秀农业类北大核心、CSCD期刊,国内刊号62-1055/S,国际刊号1003-4315。

你看看2011中文核心和2012-2013cssci就知道了。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59年,是甘肃农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提高本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刊登草业科学、兽医、农学、林学、园艺、资源环境、仪器科学、机电工程、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综述。该刊每4期正刊,此外,每年还面向社科和行政、教学管理办1-2期增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