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论文
【摘 要】英语口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口语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反馈
1当前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
现在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课时设置有限,即使是涉及到英语高考的听力课时设计也不能达到理想要求。大部分中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基本带有翻译的特点,教学侧重点是语言本身的知识的传授,教师将内容讲解完毕,就是习题的演练,学生很少有机会自由的发挥,尽情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尽管学生花了六年的时间学习英语,记住了很多的英语单词,学会了很多的语法知识,但仍旧是一句英语也说不出来。造成了所谓的“高分底能”和“哑巴英语”。
对英语口语学习目标的认识错误
教师和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目标认识错误,我们学习英语不是为了背英语单词,考个好的分数,我们是为了能更好的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而学习的英语。如果我们不能熟练的运用它来为我们将来的发展铺路,那即使考再高的分数又有什么作用呢。很多的教师只是以高考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训练,很多的学生也就以为我学习英语就是为了上个好的大学,更甚至,有些教师明白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作用,但为了应付考试,也只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于是英语教学完全忽略了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形成了现在的“高分低能”和“哑巴英语”。
英语口语教学忽略了语言的得体性
在什么样的场合就要使用什么样的语言,相同的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就可能会有不同的意思,尤其是还有我们常说的忌讳,也许你错误的使用语言就会引来不必要的误会。我们要重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尤其是英美国家和我们国家的传统习俗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例如:有人问你:“你吃饭了吗?”在中国就是一种一般的问候,而在英美国家则是你要邀请他到你家吃饭的意思。口语教学中不仅要掌握语言形式,还要了解其社会功能
英语口语教学忽略了非语言工具的运用
英语口语的教学现阶段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是语言和语言之间的交流,而忽略了非语言工具的运用。英语教学要注意合理的利用多媒体、与内容相关的图册等一些非语言工具。非语言工具更加的形象和具体,能够让学生感觉更加的真实,而不是学习的都是一种抽象的单词而无法记忆的感觉。尤其是对于一些时代差距较大或者生活环境差距较大的文章的学习,一定要结合非语言工具的运用,以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和学习兴趣。
英语口语教学中忽略了身体语言的运用
在现阶段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往往只强调语音语调,而忽视了身体语言(姿势,手势,脸部表情)的重要作用。身体语言作为语言交流的重要的辅助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内容。尤其是英美国家是一个身体语言非常丰富的国家,在与其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其身体语言所表达的涵义,有时候身体语言反而更能表达一个人的真正意思。
部分英语口语教师专业水平有限
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的限制,绝大部分地方英语教学都是有中国老师来承担,由于教师自身水平有限,自身英语程度不好,尤其是发音不准确,不能经常的跟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限制了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
2 提升英语口语教学水平的策略分析
明确英语口语的教学目标
英语口语教学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口语的教学应更加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单单是为了一个好的分数,上个好的大学,有个好的工作。
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性
现阶段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有的教师为了课程的进度,非常的讨厌学生课上发言,这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性,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两个问句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发言。也可以通过一些教学工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课堂教学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在小组合作中能够让学生尽情的发挥,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对问题进行探讨。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阶段英语口语教学学生处以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学习的兴趣不高,可以说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就要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综合语言技能。当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时,就会产生内在动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必要的知识,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说”的兴趣。例如:每次课前五分钟让一位学生讲他感兴趣故事、新闻等,甚至可以发表他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只要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自愿的去学习。
重视教师反馈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水平,重视教学反馈的作用。教学反馈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进行:
第一,通过自我反馈,这是最简单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在休息时间甚至在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可以进行教学反馈学习,认真的考虑自己的教学方式有什么优点和不足,今天的课堂教学有什么失误。然后找出问题所在,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第二,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询问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接触者,也是最有发言权的,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找出更适合的教学方式。
第三,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互相观摩教学,评价教学,互相切磋,寻求最科学和最适合的教学模式。
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要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熟悉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运用,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
3结论
目前,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对英语教学目标认
识不清、教学方式落后所造成的。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明确英语口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参与能力,提高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应用,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认知,提高学生用英语说话能力,彻底改变现阶段,“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的现状。
参考文献:[1]桂诗春.谈当前的外语教学[J].中国外语,2005,(1).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近年来,英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信息化和多元化的社会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它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在我校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也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糕。在交际活动中,有的学生心里想的挺不错,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表达不完整。还有的学生自由会话时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可一到正式发言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大部分初中学生口语发音不准,说话不流利,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等等。可见培养好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势在必行。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校外地学生占50%左右,客观反思我校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学生没有良好的语音语调, 语音可谓南腔北调,语感弱, 开口难、难开口,随着年级的增高,听说能力没有明显的进步和发展,结果出现了许多“口语障碍”的学生,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而且势必会让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动力和能力, 为以后继续学习英语带来不利因素。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精神,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课题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主要采取:调查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法综合进行研究,这样可以取长补短,使研究工作更为科学、深入。研究对象:初一年级学生。研究的步骤主要是:一.准备阶段(2010年9月----11月):成立项目研究小组,确定项目成员及负责人;调查初一年部分学生的英语口语情况,确定研究申请项目;根据项目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内容;确定项目的研究思路、过程、内容的探索、具体事件的思考;资料、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等等。二、实施阶段(一)(2010年11月——2011年1月),进行第一阶段调查、分析、研究,对调查分析情况得出阶段性小结好评估,并写出少量论文。进行适当的教学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1.坚持把“愉快教学法”和“和谐互动法”融入到课堂中去,并利用各种有效手段,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氛围,激发起学生“开口说话”。初一的学生在课堂里上一节课会感到疲劳,然而让他们玩上一节课,两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却不会感到疲劳。教学中,我以“猜”为主题设计了“猜东西”、比高矮、猜胖瘦等系列游戏来猜人、猜物、猜方位、猜小动物,还有打电话,传话,说悄悄话等游戏取代枯燥乏味的单词,句型模仿。例如:教学单词monkey、dog、cat…时,我先准备好这些动物的图片,教他们读完这些单词后,让学生模仿小动物做出动作或叫出声音,让其他同学猜,看谁模仿的像,猜的快。在学习对话时,我就让学生分成小组,然后,我就叫每组的第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我告诉他们一句话。一个一个地往后传“悄悄话”。最后的那一位同学再大声的告诉大家,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合作的好,说的准确。这样,既体现了小组合作精神又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也学会了对话。学生在学、做、玩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新单词和对话。 2. 组织了各类丰富多彩的口语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创设了“英语走廊”和“英语角”,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口语活动。“英语走廊”是针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设置的,虽然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了三年的英语,但是英语的语言基础很薄弱,所以老师要着重培养他们的语感,激发他们大胆说英语的欲望。我们在课室里贴上“每日英语”的横幅,用醒目的颜色标示出来。在每个课室外的展示台上,贴上学生自己设计的英语手抄报及英语小卡片,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例如:学生甲画了两个小丑,一个胖(fat),一个瘦(thin),五官的颜色也不同。让学生在课间对这幅图画进行评价,但必须用英语进行交流。如:This clown is fat. That clown is thin. It is a red nose. It’s a black mouth. 从而让学生复习到了五官和颜色的单词。实施阶段(二)(2011年2月——2011年4月)进行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重点论证第一阶段成果,并进行可行性测试,对教学实际进行评估,对前阶段实验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分析。充分利用校内外语言环境,为学生的英语口语运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课堂上,我们将用“愉快教学法”和“和谐互动法”进行验证,看看一年级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否提高。课外,我们通过设置“英语走廊”“英语角”,同时大部分班级期中和期末进行口语测试,来检验学生的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四.总结阶段:(2012年6月):认真总结,不断提高初一年英语口语教学质量。1. 组织多次的学生英语口语检查,测试学生英语口语提高情况。2.进行检测,评估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的情况。3. 组织教师写好教学论文,撰写研究报告。三.研究的成果和分析一年半来课题试验表明,学生在口语表达这方面有了大大地提高。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运用日常用语进行对话。(一)要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创设英语口语环境。 在中国,特别是农村中学,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生学得有些吃力,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尝试创建英语角,开展英语口语活动,创建必要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大胆地开展有关口语活动。(二)提高了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英语非母语,如果没有一定的情景或语景,只是一味地说、读,就显得枯燥无味,既费时又低效。因此在教较难的句子时,我运用“gesture”将其表演出来。如教句子“Take out your book,please”时,我拿出自己的提包,把事先放在里面的书在讲台上边拿边教学生读。随后学生也不自觉地模仿我的动作边做边说。在教学指令“Open/Close your book”和“Put it in your bag ”时也采用真实情景,反复操练,学生便能感知语言、体验语言,从而通过实践来运用语言做事。我趁机进行情感激励,翘起大拇指:Well done, you’re all clever. 学生的成就感得以体现。例如:在新授Unit5 Fruit这一课时,我准备了三类东西:包、水果和文具。当时,我出示了一个漂亮的包,里面放着各种水果和文具。然后问: What’s in the bag? Guess please.学生猜,猜对了就可以得到这样东西作为奖励。这个游戏鼓励了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同时复习了文具的单词:pencil, pen, ruler, rubber, bag, pencil-case and so on.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三)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研究推进了课程改革。课题组的老师大胆实践,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提炼成理论,我写了《当前初中英语口语现状分析及理性思考的调查报告》、林梅丽老师撰写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口语教学策略及评价方法》、黄春夏老师撰写了《关于促进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几点思考》、陈小煌老师写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口语水平提高之研究》、陈文武老师写了《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学了两次英语问卷调查,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四.讨论的问题与建议。一年多的研究与实验,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也感到有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1.游戏太多,流于形式,造成两极分化。部分学生在游戏中英语口语进步很快,但部分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并没有从游戏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英语走廊”的作用不大,一开始,同学们的热情很高涨,都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并大胆的用英语介绍它们。可是久而久之,有些同学厌倦了这种方式,“英语走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缺乏说英语的语言环境。学习英语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如今大多数校园都缺乏说英语的语言环境,学生只在课堂上说英语,可是课后却从来不会用英语进行交流,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我校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学生离开校园后,没有多少机会接触英语,更别提用英语与别人进行交流。所以,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不到提高。所以,我们准备克服各种困难,争取在适当的时间把此项工作做完,以免使几年的研究成果搁置起来
高校英语口语测评体系构建分析论文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最近在全国高校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改革方向由原来强调读写能力的传统课堂转向突出实践应用的听说课堂,尤其是加大口语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比重。英语口语课程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来说不再依附于读写课程,而作为单独一门课程设置。那么,如何正确地评价口语流利度以及如何设计口语考核方案,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英语测试虽然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发展,然而口语测试起步较晚,并且在信度和效度上难以保障。同时,适用于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规模口试任务在设计上也有很大的难度。就以厦门理工学院大一学生的英语口语强化课程为例,学生在学习口语过程中兴趣高涨,学习成果颇丰,然而大部分学生对于期末考核方案颇有微词。因为,目前的期末口语考试是由科任教师对学生口语产出水平分别进行测试,包括外籍教师和中国老师,他们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评判标准是否一致?评判结果是否可信有效,这些我们都无从考证。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期末口语测试的有效性和学生对口语考试的信任度。科学有效的测试方法和公平的测试结果对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提高口语水平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依据前人提出的口语测试的模型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适合本校的口语测评体系。
二、影响口试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
信度和效度是大规模进行标准化考试的两个重要指标,当然也是口试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但是,目前国内英语口试主要都是通过面试等直接口试形式进行,而且其结果仅凭考官的个人判断,所以口语考试结果的信度较差。而口语测试的评分标准还是以学生的口语流利度和语音面貌作为主要的评判依据。其实,交际效果和交际效率在口试评判过程中也同样重要。与客观选择题相比,口试的互动性和灵活性无法保证评分员在评判过程中不出现个体差异。现有的口试研究非常注重测试员的信度问题,注意保障测试员之间评分标准的一致性。
口试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其效度,口语考试的设计应该要围绕它来开展。影响口试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口试任务类型,测试方法和评分标准。根据Koloughlin的研究表明,对着录音机说话,考生会觉得更加正式。但也有许多考生会明显表现得更焦虑,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所说的话会被录下来,而录音口试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考生在交流过程中没有表情和手势。我们在设计口试任务是要以能够最大程度上展现学生的言语,体现真实的交际情景,充分反映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为目标。然后考官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如剑桥商务英语BEC的评分标准就是很好的范本,对已得的言语范本进行打分。
目前国内主要的口语测试形式有面试(直接口试)和录音口试(半直接口试)。两种形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面试的优点在于考官直接与受试者面对面交流,能够更直观更直接地对受试口语水平进行判断。但是,面试的结果跟考官的个体关系很大。如考官的主观评判标准,考官的受教育程度,考官自身的语言水平,考官当天的心情,这些都会成为影响考试结果的因素,并且同一个考官不可能完成短时间内对大量受试者的测试。也就是说面试口试虽然有较高的效度,但是缺乏信度,并且不利于大规模考试的开展。而录音口试比较适合大规模考试。例如,目前国内的英语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的考试就是采取了这种测试形式。但是录音口试不能体现语言的交际性,更像一个人对着自己自言自语,缺乏对日常交际的情境模拟。而语言的交际过程应该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说话人将自己的观念,态度和情感用语言传递给别人。所以,为了达到这种交际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考官应该要参与到交际过程中,与受试者有一定的互动。除了观察考生的言语交际之外,还应把考生的身体语言也纳入评分范围。
三、测评体系的设计和实施
(一)口语测试设计
大学本科非英语专业毕业生需要哪些英语能力?需要达到哪些标准?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厦门几家中外合资企业的人事发现,他们认为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基本上很少能够运用到现实工作当中,当有国外客户来访或出国交流,需要用英语做日常交流时,比如预订酒店和机票、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时,他们都很难开口。他们对于学生的口语水平有一下几点要求:1.语言表达准确流畅;2.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建议;3.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对话。这些要求将加入到我校口语测试的评分标准,确保我校本科毕业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厦门理工学院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考试的现状,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试目前受到以下几点制约:1.缺少统一的口语试题库,均由本班英语科任老师各自出卷;2.每位任课老师通过面试的直接型口语测试的方法来完成,这样使测试的信度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3.每位老师平均授课班级人数为150人左右,而口语考试要求在一周内完成,考试时间集中,工作量较大。
据此,本研究对厦门理工学院的学生(大一上学期期末)口语测试的设计如下:
①口试形式:采取面试型直接口试的方式,每组设测试员一名,学生两人一组,由测试员引导学生根据流程完成口试,全程录像。考试结束后由三名英语老师根据录像中播放的学生表现情况打分。原则上配备两名中教和一名外教,要求三位老师均不是考生的授课老师。三名老师的评分结果取平均分作为考生最终的口语考试成绩。
②口试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考生根据图片信息完成即席演讲,限时2分钟,另一部分是角色扮演,这部分考察内容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场景,如预订酒店、邀请和拒绝等,限时3分钟,由两位考生共同完成。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增加了电影配音环节,由任课老师提前指定电影片段并发给学生,保证学生在考试前充分的准备。
比起传统的朗读任务,电影配音更贴近生活,也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一个很好的'语音范本供学生模仿学习,也同样能达到测试学生语音的目的。而学校教室配备的电脑和多媒体投影仪基本能够保证这项测试的顺利进行,所占分值为20%.而第二个考试环节主要考察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准确性。在这个环节学生英语口语的个人能力将会得到充分的展现,对学生综合水平要求较高,所以,这部分在最后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为30%.最后一个环节重点考察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由同一组内两名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日常生活场景进行对话。由于交际能力是我们口语考试考察的重点,所以这个环节是整个口语测试的重点,所占的分值也是最高,达到50%.教师所选的日常生活场景应该属于本学期教学范围内的,保证学生有话可说。
(二)评分标准和流程
目前国内外英语口语测试所采用的评分方法主要有整体评分(holistic scoring)和分项评分(analytic scoring)两种。分项评分就是将考生的口语表达分成语音、语调、词汇等迹象分别评分,各项总分相加就是考生最后的得分。厦门理工学院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口语测试大多是采用分项评分的方法。它的特点在于测试员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易于操作,拥有较高的信度,而缺点在于把考生口语的整体水平主观地分割开来,这样的评分并不能反映出被试者真实的口语水平,而且这样的评分过程耗时过长。整体评分又称印象评分,也是口试中常见的评分方法,测试员根据统一的评分级量表对被试口语进行整体评价。国外着名的雅思口语考试就是采用整体评分的模式。所以,本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口语考试也采用整体评分模式。本研究参考雅思口语考试的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整体口语水平将成绩分为9个等级。
本实验中口试过程由任课老师维持考场秩序,保证考试有序进行,并对考试过程录像,再由三位非本班的英语专业老师针对录像中学生的表现进行整体评分,取其平均分作为考生的口语成绩。这样做既能够在短期内完成大范围的考试,又不至于使评分过程显得过分仓促,缺乏信度。而参加测试和评分的老师要参加统一的评分标准知悉会,确保评分标准统一和评分的公平公正。
四、结论
本实验在2015级上学期(一年级)部分学生(涉及机械,土木和文化传播三个专业)的口语考试中使用了以上的口语测试体系。经过改革之后的口语考试,由于增加了录像和多位老师共同综合评判给分,信度大大增加,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批改过程需要3位英语老师同时批改,要耗费较大的人工,并且如果全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英语期末口语考试都使用这个考试方案,需要同时使用多台摄影设备。所以,虽然本口语测试模式同时兼具信度和效度,也适合我校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但是具体如何在全校推广,值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高丙梁。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研究热点评述[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1):92-96.
[2]刘芹,胡银萍。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需求调查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86-89.
[3]罗凯洲,韩宝成。Ordinate与SpeechRater口语自动评分系统评述与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2014,(7):27-32.
[4]王杰。浅析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合理模式的构建[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2):134-136.
建议去知网搜索英语口语能力,然后可以搜索到很多的相关论文,以此作为参考,再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体验,在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所做的实践性研究,以及自己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就可以很好地完成这篇论文了。
问老师···
第三节语法学习策略研究一、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认识(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每一个英语学习者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学习目的。语法学习也是一样,学习语法时,每个学习者首先应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学习英语语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学习者对语法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对语法学习策略的运用。谈到语法学习,许多学生总认为太枯燥无味,语法学习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翻译句子、通过各种升学考试。诚然,没有足够的语法知识储备,就无法顺利通过现行的各类考试。但如果认为学语法仅仅是为了考试,必然会导致语法学习的被动性。从长远看,对语法学习甚至整个英语学习会产生消极的影响。Hymes(1972)在谈到外语学习时指出,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而学习者所要具备的交际能力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语法能力、社会文化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其中语法能力是其他诸能力的基础,对于准确表达理解是至关重要的。swan(1985)指出,语法对于关系独立而又松散的语言体系来说是一把保护伞。因此,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离开语法知识的学习,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二)要学哪些语法?英语语法知识虽不如单词那样浩瀚无边,但也数量庞大。那么一般的语言学习者应该学习哪些语法知识呢?一般来讲,语法可分为理论语法、参考语法和教学语法。理论语法主要是为专门研究语法的人提供理论依据,对语言实践没有什么指导作用。参考语法是某种语言的语法集合。语法学习者和语法研究者遇到语法难题时可以从参考语法中l2寻找答案。教学语法,也叫实用语法,是专门为指导学习者学习语言而编写的语法。这类语法一般只包括某种语言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语法规则。英语学习者一般要以学习实用英语语法为主,但这并不是说每个学习者都必须学习和掌握全部实用语法。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最终语言学习目的和各阶段的学习需要,规定自己在语法学习方面的目标。例如,以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分词是高中二年级的重点和难点语法,但学生在高一时可能就已经接触到相关的包含分词的句子,教师此时不宜做重点讲解,只要点到为止即可,学生也只要看懂就行,没有必要做深入的研究。因此,教师和学生必须就学习哪些语法和什么时候学这些语法之类的问题达成共识。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在语法教学和学习中相互配合,从而整体提高语法学习和语法教学的效果。(三)语法要学到什么程度?对英语学习者来说,确定语法学习的范围之后,还应考虑语法应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思考一下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都知道,语法学习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学习语法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语言。但是,关于语法在语一言学习中究竟起什么作用的问题,过去研究的不够深入。近年来对语法的研究表明,语法最终对语言的作用主要有两个:1促进理解;2监控输出。所谓促进理解,是指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解决学习中尤其是阅读中所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当学习者不理解某个复杂句子的意思时,往往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句子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期达到理解的目的。语法的第二个作用是监控输出。很多英语学习者学了多年的英语,总的英语水平己经相当高,但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仍然是错误百出。这说明学习者没有掌握足够的语法知识或没有充分利用掌握的语法知识来监控和调整语言输出。如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质量。笔者认为,对于高中英语中所出现的一些重点语法,高中生不仅要看得懂,而且能用得上。也就是说,他们要在理解语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驾驭语法,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外语学习服务。二国内外语法学习策略研究关于语法学习的一些认识非常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学习语法,也就是语法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基础上,国内外开展了针对具体的语法学习策略的研究。一国内语法学习策略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教授语言规律的语法教学也在不断的变化,对它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而语法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却不多见。众多的研究者主要侧重语法教学策略、方法的研究。然而,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学生语法学习策略的不多。文秋芳(1996)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探讨,说明了由于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不同导致其在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异;有一些专家、学者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一些语法学习策略。程晓堂认为:语法学习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积极主动归纳总结语法规则;从错误中学习;在交际中学习语法等。贾冠杰认为应通过阅读文章学语法。在语法学习中要善于自己发现错误,避免重复错误。同时,要一记熟语法规则。通过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学习语法时或多或少地使用语法学习策略。不同类型的学习者使用的策略也不一样(晨梅梅,2003)。赵明(1999)以实验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策略的三组之间,语法学习效果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其中组织策略的有效性优于精加工策略,更优于复述策略。陈兆军、陈建春(2006)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调查了英语专业本科生使用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情况,结果发现:语法学习策略与语法学习成绩呈现一般显著性正相关,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各类语法学习策略使用上都具有显著性差异。根据使用频率,学生在学习语法时依次使用情感策略,社交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但这些调查大多来自于大学,没有来自高中的。很少有人从实验研究的角度对中学英语语法学习策略进行过系统地研究。二.国外语法学习策略的研究根据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语法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了使语法学习变得更容易、更快、更好而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在第二章中我们已经讨论了语言学习的策略。在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确定和分类过程中,许多研究都间接地论及了具体实用的语法学习策略。有关专家指出,工t’5betterforlearnerstostudythegrammarindividuallyandindePendentlythanasaPartofClaSSroomlesson.但很少有单独的语法学习策略被深度研究。尽管如此,结合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结果和具体的语法教学策略的研究,我们就会从中得出许多的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初步性的结论。在理论上,当代英语语法存在着各学派间的分歧。由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代表里奇和斯瓦特维克(LeeCh&SVartvik)倡导的交际语法,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实际操作,重视听说在教学中的应用;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侧重剖析句子深层结构,采用动态观点,说明句子的生成过程;以美国语言学家福莱斯(Fries)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法则崇尚词类、句型等语法结构。(转引自赵明,1999)各学派的语法纷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语法学习策略的选择。有证据表明,上述各语法流派与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奇尔(Mckeachie,1990)等划分的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以重复、试背、多感官参与为主要方法的复述策略与交际语法的要求相吻合;精加工策略力求寻找字面背后的深层意义,以便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己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其核心内容为生成策略,与转换生成语法之间存在着相通之处;组织策略以归类法和纲要法为代表,与结构主义语法相对应。实验证明,在语法学习中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以组织策略最优、精加工策略次之、复述策略再次之。ElliS认为,向学习者教授语法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对学习者语法意识的培养。他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能使学习者主动地去发现目的语本身的规律和特征,然后通过思考逐步理解这些规律和特征,从而促进语言的习得。Rutherford和Sharwood一Smith认为,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学习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有赖于对其母语和目标语进行语法结构比较,而语法意识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认识目标语语法结构特征,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这种语法比较,提高第二语言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呢?ElliS指出语言教学中至少应提供学习者运用语言交际的机会,包括听说读写,使他们在交际活动中,增强语法意识。ElliS(1995)还认为,语法练习活动包括尽量给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机会,以通过控制的和自由的语言运用来产生目的语的结构。鉴于此,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同样应在培养学生语法意识、加强语法基础知识训练的前提下,以认知策略的各种方法为教授重点,开展语法教学,以便学生在高效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和智慧的培养。第三章高中英语语法学习策略运用情况调查和分析第一节高中教师语法学习策略教学观念调查与分析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策略教学与培训,本人首先采用访谈为主、随堂听课为辅的方式调查了解本校五个同年级的教师语法教学的方法及他们对语法学习策略教学的看法。一教师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方法2.教师对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了解3.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策略教学的程度4.进行语法学习策略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二.调查结果及分析1.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被调查的五位教师中普遍采用教师讲解,然后让学生练习及考试加以巩固,最后教师再讲解的方法。他们还提到,教师讲解得越详细,学生听得越糊涂,越觉得语法学习枯燥无味,实在不知该怎么教语法。后来的随堂听课也充分证明了以上的观点。2.教师对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了解被调查的教师普遍对英语语法学习策略教学认识不够,个别教师甚至无法分清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区别。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策略教学的程度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没有一位教师曾经进行系统的英语语法学习策略教学。但都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教给学生一些英语学习方法。4.进行语法学习策略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被调查的教师提出了以下一些疑问:语法教学有别于词汇教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英实施哪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进行学习策略教学需要占用一定的课时,如何保证语法教学和策略教学两不误?同时他们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训练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到并运用好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第二节高中学生语法学习策略运用情况调查和分析一研究对象及工具本校(浙江省慈溪育刁’中学)2005届高二(9)(10)两个班的113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调查和实验。两个班均为理科普通班,在高一结束分班后,两个班的期中、期末英语平均分十分接近,相差不超过一分。调查工具是一份英语语法学习策略问卷调查表,是笔者参考oxford(1990)设计的学习策略调查表StrategyInventoryforLanguageLearning(SlLL)及文秋方设计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表之后,结合自身的语法教学体会,自行设计的。整个问卷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补偿策略、情感和社交策略16
,TheapplicationoftheTheme-basedplusCommunication-basedinEnglishclass英语课堂中交际主题的应用2,中文:汉字“好”的语义功能研究英文:AStudyontheFunctionsofChineseCharacterHAO3,中文:浅析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女性主题英文:ABriefAnalysisofFemaleConsciousnessinKateChopin'sTheAwakening4,中文:初中英语口语的错误类型及其对策英文:ErrortypesinJuniorstudents'oralenglishandtheircountermeasures5,中文:试论艾米莉?迪金森自然诗中的女性意识英文:OnFemaleConsciousnessinEmilyDickinson'sNaturePoetry
很简单,语言学语言理论五大类中择一二比较并举例再描述归类。各类语言学书籍第一二章都有这五类,如Bahaviorism或Conceptualism or Extentialism等。或者语言学万能句法公式Subject-X等可以详细举例并就不同动宾结构展开或延伸。或者语音新词发展前言类外来语同化归并类学科比较。或者英语语法类语句句型结构历史。
关于英语情景对话教学初探论文
丹麦语言学家斯帕森曾经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和运用外语。学外语就象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入水里面去,并感到得其所哉;这样他最后才能够象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了。”从中可知,学生只有通过实际运用英语才能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学好英语。而情景对话的教学,对学生学好英语来说意义重大。
一、对英语情景对话的理解
口语受情景的影响,情景对口语起支配作用。根据不同场合和学习内容,需要组织不同的题材进行情景对话。如教Shopping时,我准备了很好多实物,如学习用品:pen, pencil, eraser, pencil-box, knife,books;吃的东西:bread, eggs, cakes,bananans,apples,oranges等。把它们摆放在讲台桌上,布置得像小卖部一样,让学生知道,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会用英语讲怎样购物,而且这些东西都将低价出售,请同学们准备好人民币,买你所想买的东西。这样学生的求知欲会很高,而且每个人都想有机会买到东西且渴望老师教他们讲。在教会学生怎样买、卖东西后,就让他们扮演角色,尤其对表演售货员的同学进行嘉奖。这节英语课几乎全班同学都参与,他们甚至忘记了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商店里购物,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强烈求知欲中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英语情景对话教学的几个步骤
1.确立话题,创设情景。教师利用本课的相关话题,利用语言介绍,或以音乐情景导入、图片情景导入、模拟活动情景导入、游戏竞赛情景导入等形式导入话题,来介绍对话课内容的背景。这样导入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进行多种训练。在学习句型时,跟学生进行对话演练,先让学生熟悉对话模式,然后让学生小组练习,通过重复、模仿、转换角色等多种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句型。如:“How are you?”“Fine,thank you./I am fine,thank you.”教师先介绍句子的意思及用法,然后创造情境跟学生对话,让学生熟悉该句型的用法,然后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2.重复交流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内容进行交流。如介绍情境活动,在路上遇见一位朋友,跟他打招呼,一人演一个角色,练习对话。“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How are you?”“Fine,thank you.”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将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应用相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也培养学生养成多讲英语的良好习惯。
3.展示对话,呈现语言,并点评。(英语教学论文 )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展示情景,呈现对话内容,让学生听或跟读,教师结合对话情景讲授新的语言点,以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跟读,或者说出本单元所学句型。
4.融入情景,反复操练。引导学生进入情景角色中,去掌握语言知识,并进行必要的机械操练。这是一个机械性的操练、模仿、重复、套用句型等的环节。先由教师引导学生读,再分角色读,再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体会不同角色、不同语境的语音、语调以及语言表达习惯,为下一步交际操练奠定基础。
5.拓展情景,演绎对话。老师拓展交际对话情景,努力创造接近生活的轻松的课堂环境,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话演绎得以实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语言的学以致用得以充分体现,且夯实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实践证明,英语情景对话教学中,创设激发学生参加交际活动的情景,能使学生在较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语言知识,很好地锻炼交际对话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的交流水平,这无疑是一个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
6.在鼓励学生开口讲英语方面加强口语练习。在教学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把侧重点放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身上,鼓励、引导他们,在一些较容易的对话中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对自己建立信心。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及时纠正学生对话中的错误。在对话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认真、仔细、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以免他们养成习惯,难以改口。
对话练习是学生提升口语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练习的方式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练习的习惯,鼓励他们大胆开口,引导他们进行交流活动,不断提高。
三、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形成与措施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不仅在于教而在于学;英语课成功与否,关键不仅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语言知识而更在于他们掌握了多少语言技能。强调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经常性开展有意义的`口语活动,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口语能力,而对话表演正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活动。在对话表演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老师只是帮手、导演或组织者,而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指导者与表演者的关系。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大量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敢于开口,进而能灵活运用语言基本技能。
语音和语调是语言重大要素之一,也是进行对话的条件之一,一个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连一个句子,或一小段话也听不懂,说不出,当然更谈不上口语能力的培养。语音、重音、语调、语气都是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这一切都将通过各种对话得到充分实践。
四、注意事项
1.持之以恒。坚持每堂课进行各种对话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学用结合。随着对话深入,逐步引导学生把句型操练、语法学习与口语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相辅相成,学用结合。在提高口语能力的基础上扩充词汇量,巩固语法,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实践证明,从各种对话入手,进行口语训练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它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听说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学习的潜力进一步得到发展,学生在锻炼了说英语的同时,听、读、写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独立运用英语的能力大大地增强。这样,由于口语训练促进了英语学习进入良性循环之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和班级的实际特点,灵活安排,熟练驾驭,创设优美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情”和“境”的教学中得以强化,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有意义的活动。
随着对 英语 文化 学习的不断深入,随着英语重要地位的不断确立,英语语言学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深入。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 范文 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参考篇1 浅探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 幽默是指在人类交际的过程中,能够引人发笑的话语、动作和表情等,其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例幽默话语、幽默动作、幽默音乐等等。因为人们的交际活动多依赖于语言,所以幽默也多来源于话语当中。 一、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 在繁忙的生活中,幽默是一剂强力润滑剂。幽默话语是借助于语言手段来表述幽默的。它是以语言为媒介,根据特定的情境下,以轻松诙谐的语调,机智、风趣、戏谑的话语风格,通过讽刺、夸张、映射、双关等手法,来表达话语者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使受话者不知不觉地接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和境界。幽默话语往往带有一些意味深长的色彩,对揭露生活中的丑恶或不公平现象,还可以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而对于受话者来说,要把话语和当时具体的语境线索结合起来,利用自己既有的语言知识和社会认知,去发现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和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才能真正的理解幽默,并从中获得愉悦。 例如,“Mr Zhou have a sharp tongue,look out,it doesn’t cut your throat.”这句话看起来是像是在说舌头,但是,我们把这句话放到语境中,就可以想到,这里的“a sharp tongue”并不是什么锋利的舌头,而是牙尖嘴利、毒舌的意思,是发话者幽默、含蓄、间接的表达方式。 二、幽默话语与合作原则 (一)合作原则 胡范畴认为,所谓幽默话语是语言的各要素通过变异和创造而出来的。而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则认为,幽默话语的作用是为了确保交际活动顺利进行。Grice认为,在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交际的双方(发话者和受话者)还要遵守一些先决条件和原则,例如使用双方都能熟练运用的语言、交谈内容是双方都熟悉的话题,还有最重要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CP)。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在合作原则下,要求发话者和受话者者要端正态度,在谈话中做到“一唱一和”,避免造成“鸡同鸭讲”“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 (二)合作原则与幽默话语的关系 如果说要遵循“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的合作原则是一位西装革履、步态稳健的中年人,那么幽默话语就是一位穿着休闲时尚、语态随意轻松的新新人类。合作原则与幽默话语的结合,就是传统沉稳美与时尚活力没的结合,在这种结合中,传统的合作原则难免要接受新的挑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以下,本文以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为例,对合作原则与幽默话语进行举例分析。 (1)幽默话语与数量准则 合作原则之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交谈的内容要包含适当的信息量。但是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常常需要打破这一数量原则,来起到幽默话语的喜剧效果。例如: Jack:I saw Mr Green having lunch with a woman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Eason:Oh my god!Is she beautiful? Jack:Yes,she is not only beautiful,but also young. Eason:Dose Mrs Green know about it? Jack:Of was the young and beautiful woman. 在这段对话中,Eason理解的和Mr Green共进午餐的年轻貌美的女人应该是除了Mrs Green以外的其他女人,同时也不是Mr Green家里的其他女性亲戚。而Jack如果不想引起误会的话,应该直接说他前天看到Mr Green和Mrs Green共进午餐,但是为了引起Eason的好奇心,促使他进一步追问,就在第一句话中只说看到Mr Green与一位女性共进午餐,这虽然是违反了数量准则的,但也就此产生体现了幽默话语的有趣、逗乐原则。而Eason心理期待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落差导致其认知的突然重构,给交谈双方带来乐趣,达到愉悦和反讽的效果。 (2)幽默话语与质量准则 合作原则之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说无稽之谈,但是在幽默话语中,说话者经常会采用诸如反语、夸张的休息手法。这样虽然会打破“质量准则”,但是带来的幽默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在上世纪90年代即被引入中国并风靡十几年的美国NBC情景剧《老友记》中就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 Phoebe:You do not want to wine the lottery? Rose:Uh surely I do,and I want to be the king of my own country. 通过思考并分析这段对话,我们得出Phoebe问Rose,你是否对有意买彩票,有没有兴趣去试一下自己的运气,通过片中的特点情景和人物关系,我们可以看出Rose对彩票不感兴趣,但是她没有直接了当的说“没兴趣”,而是采用了幽默话语说“想啊,我当然想,我还想当国家元首呢。”因为一个平民是几乎没有可能成为国家元首的,所以Rose的话语是违背了质量准则的。但是,这种“有意违背”和“夸大其词”正是这段对话的笑点所在。 三、幽默话语与指称语 指称语(indexicals)就是具有指称功能的语言结构形式,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发话人与受话人,在共同的知识环境、语言环境下,可以彼此理解的,映射出话语的,潜在的指称义和指称关系。当指称语所指示的信息不明确或者出现谬误,发话人的意思就是变得令人费解,幽默话语很可能就此产生。同时,指称语还受到人文背景、社会文化、交际距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指称语可以分为人称指称语、时间指称语、地点指称语等等,其中以人称指称语最为常见。我本文就以人称指称语为例,幽默话语和指称语之间的关系。 人称指称语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是对话参与者角色关系的客观体现。第一人称是发话人、第二人称是受话人、第三人称是话语谈及的对象。在话语中,如果这种规则被打破,就会出现人称指称语不相对应的现象,可能会起到幽默效果。例如: Jim was down the local pub with his mate Mark. Jim:Do you know,Mark,I never kissed my wife before we were about you?” Mark:I don’t know,What was her maiden name?” 这段对话是Jim与Mark之间的酒后之言。Jim的提问,真正的意思是“Have you ever kissed your wife before you were married?” 在指称语中,第二人称是针对受话人而言的,谈及的是隐私或伤痛,所以受话人Mark就采用了幽默话语来回避问题,轻描淡写地将这一问题带过去了,其机智幽默值得我们参照和学习。 四、关联理论与幽默话语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受话者会故意曲解发话者的意图,到处与发话者截然相反的信息,产生意外的幽默效果。例如: Teacher:Tom,there were three peaches,ate one,how many would you have? Tom:Three,tow outside and one inside. Tom作为孩子,其对事物的思考方式不同于成人,因为无法认清老师出题的意图,而给出出人意料的答案,起到了幽默的效果。 结语: 从上述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语境中,人们会对对话意义、指称语、 语言意义等的理解产生偏差或者错位。幽默话语具有深层次的、含蓄的、深沉的、巧妙的作用,避免交际中的尴尬或难堪,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可以起到愉悦交流、点缀生活的作用。 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参考篇2 浅谈从建构主义角度探析英语语言学教学 21 世纪 教育 的基点是终身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面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英语语言学这门课更加的枯燥,无味和吃力。英语语言学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多、概念多、理论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同时英语语言学课时少,而语言学的发展引起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充,暴露出和教学时数有限之间日益严重的矛盾。因而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过程,必须用一种更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和老师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提出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倡导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引入到英语语言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 在 学习 方法 上建构主义提倡的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在学习环境上要求是开放的、充满意义解释和建构性的,理想的学习环境主要有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意味着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要把为学生创设建构意义的情境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播放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录像、录音、参与 社会实践 、向学生提供网络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等等,凡是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境,都属于情境创设的范畴。”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在一定意义上是协商的意思。协商主要有自我协商和相互协商。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地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推进学习进程。在会话的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2 建构主义环境下对英语语言学教学启示 强调以学为中心的设计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师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的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知识的管理者,是学生的学术顾问。因此,教师要从前台退到幕后,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在建构主义的语言学教学中,学习环境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具体来说,英语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应该激发教学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教学任务的适合性和针对性,注重教学环境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重心便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这里的学习环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者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场所。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围绕支持学习者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来创设支持条件。它主要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的设计、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真实情境的设计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的宗旨是通过支持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例如,在讲授语言的任意性时,不少学生对于语言中音和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一属性存在疑惑,原因是在语言中的确存在一些音和义有一定联系的语言现象,如拟声词,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在深入讲解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他们课前收集英语中的拟声词,并让其与汉语中对应的拟声词相比较,然后以 报告 的形式在课上做出来,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监督、组织的作用,在学生做完报告后,教师做出归纳 总结 。 教学任务的适合性和针对性 语言教学中任务的设置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前提,任务太困难或太容易都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选择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内容时,应适当减少课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选课堂教学内容如下:语言、语言学、语音学、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二语习得、语言与文化。明确学习任务,选择训练方式,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进行练习。教师应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通过积极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应及时地对正确回答问题,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表扬。如:Well done!Very good!Good job! Excel lent!这些词语看似简单,却能给学生以信心和动力。同时,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要多指导,少批评少责备。 3 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 建构主义评价观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诊断性和 反思 性是建构主义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其次,建构主义评价观认为评价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因此,建构主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再次,建构主义认为,评价是学习者活动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后的评价,它是一个持续性和实时性的镶嵌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强调过程性评价,倡导“质性”的方法。所谓过程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可见,建构主义评价观提倡以学为中心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4 结束语 建构主义教学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模式,为习惯于被动式接受的学生阐释了学习的新理念,从而为英语语言学课堂的教与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和体验。在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中教授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改进 教学方法 。这些方面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莉.社会建构主义与外语教学[J].外语论坛, 2003(1). [2]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外语研究, 2002(3). [3]盛群力、__强.现代教学设计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下中英语篇差异论文
语言能够帮助人们交流,但是,语言并非是简单的词组堆砌组合,除了自身所能直接传达的意义之外,语言的功能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它存在的环境。所以,要学习另一种语言,不仅需要学习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还要意识到不同背景的文化对于语言交流的影响。
1.高低语境文化理论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于1976年在其著作《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了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他从交际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根据不同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对人际交流、人际联系、人际空间距离、时间意识等文化变量的测量,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文化大致分为两大模式:以日本、中国等国家文化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和以瑞士、美国等国家文化为代表的低语境文化。也就是说,在高语境文化中,信息接收者需要充分理解信息发出者所处的环境,包括场景、氛围、肢体语言等,交流过程中语境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者对语境的依赖较小,环境因素和交流尽量分离,语言的作用凸显无遗。吴为善、严慧仙(2009)这样总结道:高语境交际文化中,“意义的传达更多地依靠语境和读者的意会,作者不需要把什么都说出来,把什么都说的很清楚”。在低语境交际文化中,“意义主要由语码来负载,作者自然要求承担较多的责任,把该说的意思说明白,开门见山,一以贯之。”[2]本文将以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为框架,阐明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上的体现。
2.高低语境下中英语篇的差异
在语境文化不同的视角下,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和交际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中美两国作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代表,其语篇必然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衔接和连贯手段上的差异是汉英语篇的.主要差异之一。中国作为高语境文化的国家,汉语较多地依赖隐性的衔接方式,注重意义的连贯,即“意合”;而较低语境下的英语则既重视意义上的连贯,也重视语法形式,就是所说的“形合”。如:
(1)中国队打败美国队
(2)中国队大胜美国队
(3)TheChineseteamhasbeatentheAmericanbyagreatmargin.从所表达的意义上来说,这三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就句1和句2来说,二者表面结构一致,所用动词的本意完全相反,句1是“打败”,句2是“大胜”,意义却完全一致,这是因为中国人在理解这两句的意义时并不是依靠句法结构的,而是根据自然语序通过主观分析将句1中的“败”理解为“使……败”,而在理解句2则不理解为“使……胜”,而是理解为“战胜……”。运用高低语境理论来说,汉语运用的更多是内隐含蓄的暗码信息,信息接收者,即读者,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到底是中国队获胜还是美国队获胜。而在句3中,无论是用动词beat,defeat,或者是win都有严格的语法形式,读者只要通过语态和时态就可以判断出哪一队获胜,无需再借助语境或是其他信息。也就是说,在低语境文化中,语言交流更多的是依赖语言本身,语境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
3.结语
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拓展了跨文化研究的视野,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语篇上中英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通过文化和语境等因素来解释。由于我国的外语学习者在学习时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相匹配的真实语境,母语语境知识很容易发生负迁移,从而产生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问题。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宋.无名氏 《论语》一书,乃孔子遗训所萃,此为中国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钱穆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少时贫贱,做过管仓库和放牧的小吏,30岁开始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私学,一生主要活动是从事教育,传说有弟子3000人,其中优秀的有72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他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认为治国要以道德教化为基础;为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局面,恢复社会安定,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并致力于道德教育。 提出了孝、梯、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明确提出,“仁”即“爱人”(《颜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 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 他在倡导“仁”、“德”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一种“大同”的社会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的社会,实际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体现的社会。“大同”的理想难以实现,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会的理想这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很有帮助的 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对国家、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都具有十分重创要的作用。孔子提出了"重义轻利"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就社会而言,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论语?子路》里,孔子在进入卫国时,曾和冉有说过一段在"庶"(人口兴旺)、"富"(生活富裕)、之后进行"教"(教育)。由此可见,孔子肯定了实际功利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 一言以蔽,我们不难发现"重义轻利"是适合我们现在社会的义利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的关系问题明显的凹现出来了。正确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孔子所说的"见利思义",有助于启迪社会成员在这方面做出正确的道德取向。 尽人皆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蔚然成风,"物欲横流"势不可挡。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应是去规范,也就是如何让它'理性'。而我们完全可以鉴借孔子的"重义轻利"来近行调节。对于义我的基本观点是: 1. 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改变的。 2.须由知来得到义,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改变。 3.合于义的利一定当取,但不合于义的利虽贫不取。 4.义和利之间并不是谁轻谁重的问题。义乃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义对利而言,是衡量在这个时间点上,应不应该取这样的利的标准。二者是根本无法比较的。 孔子非常推崇周室的礼教,在春秋战乱之时,孔子在鲁国从小就对礼感兴趣,也对礼深有研究。礼本来是祭祀的规矩、程序等,但经过孔子的重新解释,它在思想意义上的价值就被凸现出来,思想的指导性很广泛,但孔子直接将指导性从外在的礼引向内在的心性范畴——仁,就是将礼与人的心性相联系起来,礼应当从人的本性出发,而不再是向鬼神表示敬意,儒家礼教从外在的表象转而以内在的心性为根本,这一转变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儒家认为社会普遍的伦理准则就是礼,人的一生就要对礼进行学习,去革除人的本能的感官欲望,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人不学习礼乐文明,就如同禽兽一样只是一种本能的存在,所以学礼是立世之本,它为了在社会关系中有自己的恰当的位置,个我对礼的遵从便就是仁,礼是在社会关系中体现的一种和谐的规则,仁是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体现出个我内心的和谐的状态,它是个我遵从礼的崇高品质。仁就是立人之本,它是人的本性,人的自我修养就是培养仁,让仁显露出来,所谓仁者就是爱人,孔子是通过忠、恕、孝、信等范畴加以表述的。正因为孔子提出人的本性就是爱人,所以后世的孟子便从此点出发提出性善论,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既然人性是善的,那么心性修养的方法也是相通的,孔子说“克已复礼,天下归仁”。 正是孔子提倡的“礼”,中国才被誉为是礼仪之邦。 论语里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从这里可知,孔子的思想顺序:孝为一切仁之根本,孝敬自己的父母才会去爱他人。儒家的道是求本,本立而道上。儒家没有先验,孔子不谈鬼神。儒家的本就在天地自然的合理性。人言儒家关注人的社会性并企划规范社会秩序;老庄侧重于生命与心性的自然和谐。其实,儒家追求的社会性其理论依据仍然是自然性,几千年,儒家怎么也打不倒的原因,就在于它所求的本,也是自然朴素颠扑不破的。孔子在论语都是在说要孝敬尊长、对社会上的人施以爱心,以及求学的道理。像论语中有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都是在说要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宽恕别人,同时要利用多余的心力去求学,如果能做到这样,就算他从来没上过学,孔子也会当他是个通达事理,而且有学问的人。孝在中国古代占有很中要的地位,无论是平民布衣,抑或是王孙贵族几千年来都恪守孝道。这形成了中国不同于他国的家庭文化,对社会的繁荣稳定有很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论语》者《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甚施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论语》《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而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然而,严峻的事实是,一个新型的社会,特别是当它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时候,不能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这使我想到人类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文化的辩证否定本性。同时,也使我感到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价值之所在事实上,当我们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并用它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华,《论语》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编辑本段]《论语》《杂谈》(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著名学生的言语行事。班超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论语国学经典论文,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论文 关键词:国学经典,论语,周易,金刚经,坛经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 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 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 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 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如儒家哲学为主 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 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 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 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 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 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的国学经典文化底蕴丰厚,蕴藏 着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
诵读经典, 使我们变得聪慧、 礼仪、仁爱、守信、博学......国学经典学习提升国民道德品质,让 我们一生受益无穷。 国学经典包括一.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二.易经、诗经、 老子、庄子。三.唐诗、宋词、元曲、韵文。
四书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诵读经典美文吸收、储藏、理解、运用。一位名牌大 学的高才生曾深有感触地讲道:语文学习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我之所 以各门功课学的得心应手,是因为大大得益于小时候的国学经典学 习,记忆酝酿,厚积薄发。读经重要,胜于读其他书。孔子的经典语 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 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 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 《论语》 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 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 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 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 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
“君 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 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 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 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 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 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 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 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 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 简洁明了, 教人自我警醒, 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 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
二、勤于好学,终身不懈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应该勤于读书求知,探究 学问。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反对子路使子羔去做费邑之宰, 因为子羔尚未成学,年纪尚轻。孔子认为,研习古代典籍是成就事功 的必备条件, 决不能忽略不顾。否则, 一味埋头蛮干, 难免会有差谬, 也就是说, 学习前代经典有益于涵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 孔子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诗能感发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 使人向善;礼能规范约束人的行为,使人能够单立于世,而音乐能够 熏染人的心魄,使人德行圆满。总之,孔子认为学文可以涵养完美的 人格,所谓君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 些美好的品质,都应当归功于学文时潜移默化的力量。
三、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论语·述而》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说努力 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而不感到厌倦。纵观《论语》全篇,孔 子这里的诲人不仅指教诲他人以知识, 还包括教诲他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作为教育先祖的孔子,可谓教书育人的典范,孔子从而立之年开 始教授学生,而且持久不渝,终生以之,他一生“弟子三千,贤人七 十二”,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佳话,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孔子 的教育事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除了他的“诲人不倦”的态度,还有 就是他“因材施教”的方法,在教育方面,孔子最伟大的口号是“有 教无类”,它打破了阶级的差别,年龄、贫富、贵贱等界限,学生中 长幼老少者有之, 富贵贫贱者有之, 但孔子却把他们调教得各有专长, 各有成就,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团体,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间,师 生间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没有因为困厄而变心从俗,这是非常难能 可贵的。在《论语·先进》中有一段场景,令人感动,对于我们很受 启发。子路、曾皙、冉有等弟子侍坐在孔子身旁,孔子和他们坦诚自 然交谈,孔子启发他们:“如惑知尔,则何以哉?”弟子们于是很自然地说出真心话来。子路鲁莽率直, 公西华谨慎持重, 曾皙洒脱悠然, 无不显示了个人不同的才性、抱负和愿望,孔子于是据此对他们做恰 切的指导。
四、修己治人,仁爱至上 孔子无论谈“修己”还是“治人”,最终归依还是人生道德。
孔子所重视的德行,所包括的范围甚广,而这些都可用“仁爱”来总 括。“仁爱”是孔子所树立的最高的人生道德理想。在《论语》中有 一百多次提到“仁”,虽然具体语境的差异各不相同,但所指都是一 种道德的修养境界,是一切德行的总和,孔子提出“仁爱”,是对人 的情感、情操、修养的重视。“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些胁肩谄笑,趋炎附势, 出于利欲诱惑而屈己的人的行为不是 “仁” 何谓 。“仁” ?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 则得众,信则人仁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恭敬就 不会招致欺侮,宽容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守信就会得到人们的信 任,机敏就会取得成就,而慈善就容易调遣别人。这就是孔子认为的 “仁”的五者能行天下的理由。当然,孔子关于“仁”的言论还有很 多,但就教师的为人准则,只此几点,我认为就足够矣。可见,孔子 仁德思想的深远影响。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如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的国学经典文化底蕴丰厚,蕴藏着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诵读经典,使我们变得聪慧、礼仪、仁爱、守信、博学......国学经典学习提升国民道德品质,让我们一生受益无穷。
国学经典包括一.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二.易经、诗经、老子、庄子。三.唐诗、宋词、元曲、韵文。四.三字经、千字文、百
家姓、弟子规。诵读经典美文吸收、储藏、理解、运用。一位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曾深有感触地讲道:语文学习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我之所以各门功课学的得心应手,是因为大大得益于小时候的国学经典学习,记忆酝酿,厚积薄发。读经重要,胜于读其他书。孔子的经典语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论语》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
二、勤于好学,终身不懈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应该勤于读书求知,探究学问。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反对子路使子羔去做费邑之宰,因为子羔尚未成学,年纪尚轻。孔子认为,研习古代典籍是成就事功的必备条件,决不能忽略不顾。否则,一味埋头蛮干,难免会有差谬,也就是说,学习前代经典有益于涵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孔子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诗能感发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向善;礼能规范约束人的行为,使人能够单立于世,而音乐能够熏染人的心魄,使人德行圆满。总之,孔子认为学文可以涵养完美的人格,所谓君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美好的品质,都应当归功于学文时潜移默化的力量。
三、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论语〃述而》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说努力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而不感到厌倦。纵观《论语》全篇,孔子这里的诲人不仅指教诲他人以知识,还包括教诲他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作为教育先祖的孔子,可谓教书育人的典范,孔子从而立之年开始教授学生,而且持久不渝,终生以之,他一生“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佳话,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孔子的教育事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除了他的“诲人不倦”的态度,还有就是他“因材施教”的方法,在教育方面,孔子最伟大的口号是“有教无类”,它打破了阶级的差别,年龄、贫富、贵贱等界限,学生中长幼老少者有之,富贵贫贱者有之,但孔子却把他们调教得各有专长,各有成就,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团体,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间,师生间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没有因为困厄而变心从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论语〃先进》中有一段场景,令人感动,对于我们很受启发。子路、曾皙、冉有等弟子侍坐在孔子身旁,孔子和他们坦诚自然交谈,孔子启发他们:“如惑知尔,则何以哉?”弟子们于是很自然地说出真心话来。子路鲁莽率直,公西华谨慎持重,曾皙洒脱悠然,无不显示了个人不同的才性、抱负和愿望,孔子于是据此对他们做恰切的指导。
四、修己治人,仁爱至上
孔子无论谈“修己”还是“治人”,最终归依还是人生道德。孔子所重视的德行,所包括的范围甚广,而这些都可用“仁爱”来总括。“仁爱”是孔子所树立的最高的人生道德理想。在《论语》中有一百多次提到“仁”,虽然具体语境的差异各不相同,但所指都是一种道德的修养境界,是一切德行的总和,孔子提出“仁爱”,是对人的情感、情操、修养的重视。“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些胁肩谄笑,
趋炎附势,出于利欲诱惑而屈己的人的行为不是“仁”。何谓“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仁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恭敬就不会招致欺侮,宽容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守信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机敏就会取得成就,而慈善就容易调遣别人。这就是孔子认为的“仁”的五者能行天下的理由。当然,孔子关于“仁”的言论还有很多,但就教师的为人准则,只此几点,我认为就足够矣。可见,孔子仁德思想的深远影。
语言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呢?语言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学,也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桥梁。下面是我分享的.语言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奥马利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丁言仁英语语言学纲要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桂诗春,宁春言主编语言学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侯维瑞英语语体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黄国文语篇与语言的功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李延富主编英语语言学基本读本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刘润清等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上下册)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刘润清等语言学入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秦秀白文体学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孙志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5—199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索绪尔普通语言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宗炎语言学与语言的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王佐良等英语文体学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伍谦光语义学导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熊学亮语言学新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扬自俭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上下)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周考成英语语音学引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0
Clark,.语音学与音系学入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Gims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Halliday,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Leech,
Lyon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Peccei,.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Radford,.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Robin,.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Quirk,Randolph,
拓展内容: 语文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1]鱼国超,《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发展初探》,《探索与实践》,2002年第二期.
[2]崔峦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董蓓菲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4]付宜红着:《日本语文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朱绍禹、庄文中主编:《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从书·本国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6]范印哲编着:《教材设计与编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7]娄同森:《初中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年4月.
[8]李汉潮:《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及思考》,《现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11期.
[9]陆迎芬:《中学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顾黄初、顾振彪着:《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1]顾黄初、顾振彪着:《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和语言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应用语言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EQS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应用
[摘要]EQS是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应用软件之一,它能同时分析多变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非正态分布和缺失值,具有多重拟合指标。近年来,EQS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应用较少。文章简要归纳了国内外应用语言学中运用EQS的情况,并介绍了EQS的基本操作原理及建模步骤,此外,运用EQS对中学生学习策略、学习观念及自我效能相关性这一实例进行了建模研究,以期为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EQS;应用语言学;学习策略
引言
结构方程模型(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是综合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和路径分析(PathAnalysis)来探索研究变数和因子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模型,其最大的特点是应用变量的协方差矩阵(Covariance Matrix)来同时分析多种变量间交错复杂的关系,即利用各潜在的观测因子来探讨因果关系的隐含结构,而传统的线性回归分析只能提供变量间的直接效应而不能显示可能存在的间接效应,以及回避了因共线性而导致出现单项指标与总体出现负相关等无法解释的数据分析结果。结构方程模型最初起源于心理学,后被广泛应用到其他研究领域,例如社会学、经济学、市场分析、应用语言学等。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SEM软件有AMOS、LISREL、EzPATH、EQS等。
一、EQS综述
EQ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oftware)是1986年由Peter M。Bentler开发的一种统计软件。其基本思路为:基于专业理论知识,构建一个关于一组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假设理论模型。自变量数值通过测量所得,并形成一个自变量协方差矩阵,即样本矩阵。EQS对样本矩阵与假设理论矩阵进行拟合度的检测,若能较好地满足拟合度标准,则说明此假设模型成立;否则,就需要对该假设理论模型反复调整修正以提高拟合度,直至获得较理想的模型为止;若拟合度仍然未达到理想状态,则该否定此假设理论模型。
国外将EQS应用于语言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学习者个体因素研究以及语言测试研究等,前者如Sasaki和Noels分别探讨了二语水平、外语学能及智力间的关系和学习者目标与教师交际能力问的相关性:后者主要有Purpura测试了西班牙语测试因素结构,Stevens探寻了认知及元认知策略与二语测试的关系。此外,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有Lee研究了英语写作的有利及不利因素;Gorsuch还将EQS应用在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中。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侧重于语言测试。刘宝权、郭晓群较为系统地介绍了EQS在语言评估中的应用。邹申、孙海洋等利用EQS分别对TEM8人文知识部分和职前中学英语教师口语考试进行构念效度验证。彭康洲、李清华应用项目反应理论借助EQS分析2007年TEM4听力理解项目的质量。侯艳萍借助EQS探讨了可能对TEM4阅读理解任务难度产生影响的阅读任务特征变量,其中包括变量的种类、数量、它们的内部因子构念和测量属性以及各个因子贡献率大小。
纵观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研究者多使用LISREL和AMOS,EQS还未全面吸引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者的视线。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相对于前两种传统软件而言,EQS灵活性更高,允许自变量有测量误差,变量间可存在协方差;对原始数据可进行直接加工;此外还可分析非多元正态分布,它能更准确地处理更大容量模型,这将为研究者带来更大的便捷。
二、EQS基本概念
包含有两类变量,两种模型和两种路径。两类变量指潜在变量(Latent Variable)和观测变量(Observed Variable)前者为不可直接测量的非观测变量(Unobserved Variable),又称因子,它通常通过多个外显或可观测指标间接推算;后者是通过测量、观测可直接获得的原始数据,又称指标。在EQS路径图中圆形表示潜在变量或因子,长方形表示观测变量或指标。
两种模型即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测量模型(Measurement Model)指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间的关系模型,即指标和因子间的关系模型。结构模型(Structural Model)指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不是所有的实际应用中都同时存在两种模型,例如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可能只出现包含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的测量模型。
两种路径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和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之间的路径,以及因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路径。在EQS描绘的路径图中,单向箭头表示一个变量直接影响另一个变量,如潜在变量指向指标的单向箭头表示因子负荷,直接指向指标的单向箭头表示潜在变量的误差;双向弧形箭头表示两个变量可能相关;潜在自变量不应有箭头指向,所有指向潜在因变量的箭头来自潜在自变量或其他潜在因变量。
三、EQS的建模步骤
根据Bollen和Long的研究,结构方程建模具有五个步骤:(1)模型构建(Model Specification)、(2)模型识别(ModelIdentification)、(3)模型估算(Model Estimation)、(4)模型拟合(Testing Model Fit)、(5)模型重构(Model Re-Specification)。
1.模型构建
在该步骤,研究者要在已有的理论和专业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模型,通过EQS模型图和方程来表达该模型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各变量对模型的路径参数进行模型估算,查看并评估各因子、潜在变量间的各种关系,并通过数据检验模型整体的拟合度。 2.模型识别
Kunnan认为在模型识别阶段会时会出现三种情况:(1)模型不可识别(Under-identified),即不能从协方差矩阵中估算出一个或多个参数的情况;(2)模型正好识别(Just-identified),可估算出所有参数的情况;(3)模型超识别(Over-identified),可有不止一种方法估算出所有参数的情况。因参数估算计值不稳定,模型识别不足的情况不能信赖。只有增加制约参数,才可达到正好识别或超识别这两种可以接受的模型。
3.模型估计
根据自变量的方差协方差模型估算所有参数的估计值,使模型再生矩阵与样本协方差矩阵间的差异渐进最吻合状态。目前最常用的估算方法是最大似然法,要求数据等距且多变量正态分布。EQS系统有个强韧选项(Robust Option)生成Satorra-Benfle卡方值,可获得一个比其他统计量更接近的分布。即使分布假设不能满足,出现非多元正态分布,强韧标准误在大样本中也可接受。EQS为所有变量、因子及变量因子间的误差设定了标准,从而固定了参数,获得新的估算值。
4.模型拟合
模型拟合是检测假设模型矩阵与样本矩阵在多大程度上的拟合,即检测模型的拟合度。因其中一个重要统计指标卡方值较敏感,容易受到样本大小的影响,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还得考虑样本数据大小对模型拟合度所产生的影响。根据以往的研究经验,理想模型拟合度的参照标准如表1。
5.模型重构
若模型拟合度与各标准量范围差异较大或个别指标不理想,则该模型构建有误,需重构。重构时需检验两组估计值:第一组为具有显著意义的参数估计值,将没有显著意义的参数估计值设为0,但需在足够的专业理论基础上才可进行。第二组为残余值矩阵,若个别变量残余值较大,如大于或等于,则该变量未设定好;若较多变量残余值都较大,则该模型整体构建有误。在此过程中EQS系统的LM-检验和W-检验功能可对模型重构提供进一步的帮助信息。但每个参数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任何一处的改动都可能对总体模型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每个参数的调整都需重新估算,得出新的模型拟合指数,直至获得最终的理想模型为止。
四、EQS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应用实例
笔者曾运用EQS研究了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学习观念和自我效能的相关性,下文将予以展示。本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中学109名高二被试者进行测试。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Oxford设计的《英语学习策略量表》,它由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等6个要素50个项目组成;第二部分是Horwitz设计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表》,包含外语学能、语言学习难度、语言学习性质、学习与交际策略、动机观念等5个要素34个项目;第三部分是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和Jerusalem设计的《自我效能量表》,包含1个要素10个项目。
收集了调查数据后,我们运用EQS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打开EQS界面,新建一个原始数据库文件,设定应变量名称及数目,输入原始数据。三个量表所测量的12个要素为自变量,学习策略、学习观念和学习效能不可直接测量,需通过各量表12个要素间接测量,则为潜在变量。其次,对EQS作包括描述性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误差分析在内的描述性统计,以观察样本整体情况。然后对EQS作验证性统计,即因子模型统计分析。根据已有的专业知识,构建初始模型如图1。
EQS运行后所得各拟合指数结果见表2。
按理想模型拟合度的参照标准,该模型并未达到可接受的理想模型程度。根据二语习得中学习策略、学习观念及自我效能的有关理论和最大标准化残差(Largest Standardized Residuals)所提供的修正指数(参见表3),通过设定自由参数和在模型的多组误差间增添多条双向箭头的路径以建立相应误差变量间的协方差矩阵,反复修正之后得到较理想的模型(如图2)。修正模型拟合效果指标如表4,该模型拟合度较高,可接受。
学习策略、学习观念和自我效能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但各自的路径强度却有所区别。相对于自我效能而言,学习观念对学习策略的影响更大(>)。学习策略、观念及效能的各个因素相互之间也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所以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既要在整体上注意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加强对学习观念的引导,注重对自我效能的提高,又要对具体的学习策略如补偿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以及语言难度和学习动机等方面有充分的认知,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习者的英语学习。
五、结语
本文介绍了EQS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原理及步骤,并通过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观念及自我效能间相关性的模型构建、拟合、重构、修正等过程,最终创建出满足各项指标的修正模型。结果发现学习策略、学习观念和自我效能之间高度相关,但相关强度有差异。学习者较多使用补偿、认知、记忆策略,较少使用社会策略。观念的学能和动机对学习策略的影响较大。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中,EQS更易操作,灵活性更高,能更准确地处理大容量多维度变量模型,尤其在处理非正态分布和有缺失值数据中效果良好,且允许变量测量误差和协方差的存在。EQS评估模型拟合指标的多重性可以为应用语言学中多因素间多维量化提供更准确、科学、直观的信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发展综述
【摘要】1960年开始,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和语言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应用语言学除了涉及语言教学外,还涉及结合语言和心理学、自然和社会等学科。而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的方式较为生疏,与量化研究相比要落后。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应用语言学,对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方式及重点方向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发展
在应用语言学中,量化与质化问的差别在于它们主、客观的不同,以及文字和数字的不同等。这种差异间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知识本质和本质问理解与信念的不同研究范式。这两种范式占据着后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地位。随着应用语言学的深入研究,质化研究方式主要有:语篇分析和个人叙述、人种志和专题陈述,以及互动分析等。例如:日记和传记研究、访谈和课堂互动分析等。新世纪的到来使应用语言学研究偏向量与质方式的融合和巩固。
一、应用语言学
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19世纪叶末,.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个概念,但没有得到广泛的注意。20世纪以后,语言科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应用范围空前扩大,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和理论方面的研究明确地区分开来,应用语言学这个名词开始广泛运用,并促成了应用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的分化。
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应用语言学主要是将语言学的知识在其它学科领域问题解决中得以应用。换句话来说,就是跨学科实现问题的解决。
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应用语言学主要是专门的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和第二语言的教学。其应用的知识有:语言理论与描述、相关语言学科,以及相关语言教学学科。主要涉及语言的模式,描绘语音和语法、语义和语用,及词汇等,在语言学边缘的学科,以及一些不是语言学,但与语言学教育学紧密联系的学科。
二、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遇到的问题
时代的发展必然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有着不断扩大与变换的影响。由于应用语言学具有跨科学性和实验性,以及开放性,因此,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所遇到的问题更具挑战性。
其一,在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中,由于相关学科知识的缺乏,使语言学质化研究受到严重的阻碍。例如:很多从事英汉语言教学的工作者和教师,常常因为自己对英、汉知识的缺乏,而放弃该领域的发展,因而影响到语言学科的发展。标准语的建立和规范化,文字的创制和改革。建立通用于各方言区的标准语是很重要的。应用语言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好这种标准语的基础方言和标准音。为无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时,基础方言和标准音更是重要的依据。文字改革包括文字系统(字母表、正词法和标点符号)的部分改进和彻底更换。标准语的建立只是语言规范化的开始。为了确定语音、语法、词汇规范,需要编出相应的正音词典、规范语法和各种类型的词典。
其二,应用语言学作为新的学科,它在理论基础上还不够完善,使质化研究的任务更为艰巨。尽管我国许多学者对应用语言学质化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应用语言学是否加大理论范式的建构,任然需要以多学科做后盾的理论研究。词汇是语言中变化最快的部分,新词新义不断涌现。及时、准确地把这些新词新义固定在词典中,指导人们如何运用,这是辞书对语言规范化最有效的影响。
三、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方式及重点方向
1、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方式
在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方式中,主要有:语篇分析和个人叙述、人种志和专题陈述,以及互动分析等。其中,语篇分析和个种志是目前语言教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
其一,语篇分析。语篇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真实口语语篇进行考察的一种研究,始于社会学,例如:在第二语言习得和口语测试,及技巧等教学方面研究中都有展现。语篇分析者是种处于兴趣的社交行为,而语言学者是以研究语言本身为重点的行为。语篇分析者认为语言是与语用结合的系统,它将语法和词汇等都作为可操纵的资源。总的来说,其语篇分析的对象主要是在交际中有秩序、有组织的交谈,确保社交行为的顺利进行。也可以视为站在交际者的角度,将社交行为进行发现和描述。突出内在机制。一般来说,语篇分析主要是利用语篇样本中的示例,描述和追踪交际的优势、分析和理解,已达成共识。其质化思想:交际中的秩序与以往的主导观点和研究的方向与目的完全相反;交际的过程真实语料誉写和分析不可缺少;分析的方式必须有实证资料的理论。
在以往应用语言质化语篇分析发展的最初阶段,只能通过录音的方式记录下口语语言资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语语言资料开始有图片和视频,以及非语言式的交际资料。根据语篇分析研究表明,语言学界开始对非语言线索的详细记录产生了争执。尤其是技术的发展与语篇分析的结合,技术的不断影响着语篇分析研究。
其二,人种志。人种志主要是对某文化群体的行为和语言,以及互动等进行的深度研究,属于人类学,并与自然学紧密联系,例如:深入发现人们的实际所做与应该做之间存在的矛盾等。在研究前详细描绘了研究对象的文化背景。在研究的同时,研究者必须与群体保持一定的认知距离,为了更准确的获取客观性。同时研究者必须反思自身所存在不同假想,以保持客观研究的态度。在自然背景下对群体的形体和表述进行研究,并深入群体,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研究的资料进行采集、实验。其研究资料来源于非结构式的访谈。涉及的研究规模较小,数据分析通常涉及研究人员研究对象本身各自的行为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2、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的重点方向
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的重点方向在于对教学方式与教师认知的研究。前者教师对交际教学观念和方法层见叠出,但结果是不一样的。除此之外,在听、说、读、写等教学方面研究中质化的应用也很普遍。在写作上,进行访谈和记录、日志和观察等采集的方式。听力上,以听力策略和技巧为主,融合了量与质。例如:Markee通过小组方式巧妙进行了非任务交谈,并且顺利进行任务与非任务交谈之间的变换。后者,由于教师是思考和积极的决策者,教学主要建立在实际导向和背景等不同思想和知识上的研究。
其认知研究内容一般为:教师认知和教育、认知和课堂教学,以及认知和语言学习等。虽然研究方式,出现了问卷为主的量化研究,但是绝大多教师认知都是利用质化研究。在教师认知研究中,量化和质化间主要出现争议的问题,量化研究多依靠问卷的方式来认知,并没通过实际考察因此受到批评。而质化研究利用回忆解说和启发式回顾、书面形式,以及课堂观察和访谈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同时,为抓住到隐形的认知过程,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总而言之,在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中,我国在提倡科学超越经验研究的同时,还要重视实证主义存在的缺陷,将质化研究进行规范,避免出现对学术范式的影响。虽然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在我国地位并不牢固,但是,在国外的研究中,已经占有牢固的地位。因此,就针对我国外语的语言质化研究来说,在掌握实践和质化方式的前提下,对混合方式的思考和时间应用,将对我国应用语言质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是每一个中国学生最先接触的语言,很多家长在学生童年时期就对其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言文学 教学 方法 探析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它包含于语文这个大范围的整体教学之中,但是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为了更好地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作为老师,不能将汉语言文学脱离生活实际,也不能独立于语文教学之外。汉语言文学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贮备,并提升文学素养。如何在汉语言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水平,是广大老师应该着重注意改善的问题。本文根据目前汉语言教学的现状,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去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不似其他教学,因为知识点比较零散,也有很多知识难以用言语去描述和表达。多媒体引入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教学缺陷。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老师,应该熟练掌握多媒体的运用技巧,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去展示教学部分。比如说,在四大名著的讲解分析中,老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书中相关人物的图片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者,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放一段相关视频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注意到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要让多媒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课内与课外相互补充完善
课内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是有限的,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课内知识的同时,也要从课外学习知识,让课内课外的知识进行相互补充完善,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水平。老师还可以设置阅读课,让学生有统一的时间进行阅读,在阅读之后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生整体的汉语言文学能力。
三、注重老师的引导作用
古语常说“为人师表”,意思就是告诉广大老师,要给学生提供榜样的力量。如果老师想要让学生对文学产生兴趣,那么老师本身就应该做到热爱阅读、热爱文学。在平时的汉语言学习中,老师要注重个人对学生的影响,一个好老师,不仅能够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知识,还能够在言语行动上感染学生。有些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模仿心理,老师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 爱好 ,学生喜欢进行模仿。这也就要求广大老师更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与发展,在汉语言文学的探索道路上引导学生越走越远、越走越好。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提高不仅需要广大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微课教学研究
开放大学主要强调远程 教育 、优化资源整合,这种办学模式,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我国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课教学与开放教育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微课对课程的优化设计、小课程的运用,将会有效地提升开放大学的教育效果。
一概念界定
1.开放大学的概述
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兼顾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两种教育模式,是开办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式高校。这一办学模式,在我国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反应,为我国办学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启发。说到开放大学,我们不得不说一些开放教育。开放教育是通过对多个校园、区域的资源整合以实现共享,以远程教育为主要方式的一种混合学习模式的教育形式。开放教育具有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学习和发展、丰富教与学的表现方式、限制少、门槛低等特征。这种办学模式较为自由,且对学习者的要求没有过多的限制,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来自主地选择教学媒体、课程、学习方式方法、课程进度、时间和地点等,通常这种教育形式会通过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
2.微课教学的概述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标和教学实践的要求,以网络视频为媒介,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知识点或者某些教学环节所开展的教学互动行为的课程。微课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课堂教学视频,另外还包括当前教学课题的教学设计、课程 总结 、课后练习讲解、互动教学、点评考核等视频内容,通过对这些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拼接,实现对相关课题的教与学,完成教学任务。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炼、主题突出简单易懂、教学资源丰富、趣味性强、反馈方便等优点,对于创新教学模式、降低教学门槛、扩大受众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微课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教学方式的创新
微课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多媒体或者网络教学为媒介,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对教学创新的探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教师通过对微课的教学,首先,可以熟练地对多媒体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操作和理解,使其能够在教学形式上能有更多创新的可能。其次,微课强调资源的整合和梳理,教师在课程准备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做好资源的开发和整理工作,有助于其课程设计能力的提升。再次,微课注重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这种非面对面的互动,能够使教师获得异于传统教学的亲切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地对教学进行 反思 和 经验 总结,使其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对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研究,无形中促进了其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发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实现了个人能力的提高。
2.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创新思维 的构建
首先,微课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学生通过对网络课堂视频的使用,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来选择课程的进度、学习的时间等,有利于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微课强调以学生及其课程学习为中心,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微课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一个引导的角色,当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这种主动的去挖掘知识掌握盲点,积极地研究和讨论学习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学习效率。再次,微课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和对资源的设计,能够使课程的趣味性十足,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使课堂不再枯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不但学习效率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微课教学的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
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教育过程当中,学生扮演的只是知识的接收者,缺乏对知识选择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降低了其自主学习的意识,无形当中影响了教学效果。当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中,应用都是较为广泛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了。比如其不重视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缺乏对个性差异的重视,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势在必行。微课教育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先学后教,即高度地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的教授反而成为了一个辅助和引导工具。在网络和小班教学的基础上,微课能够更加突出“微”的特点。在时间上,微课通常在20分钟左右,教学时间短;在教学内容上,微课的内容较少,往往每节课只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资源容量较小。这种“微”的特点,恰恰符合了教育心理学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当中,能够充分地集中注意力。相关研究指出,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内,这就要求开放大学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尽量把握好每节课程的时间,即便有大的课程需要,也要将其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切割和组合,确保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能达到最佳,进而保证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应该转变以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地位这种理念,实现由知识传授者到学习组织者的角色转变。这就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课堂学习,督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针对学生的问题做好答疑工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更多地去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讨论和总结,使其自主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
2.注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
与普通高校相比,开放大学同样是高等教育,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要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深度和高度。在微课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优化教学方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的选取,实现对学生差异性的、优质的教学。第一,优化文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在对阅读类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像作品的主题、风格、人物塑造、情节构建等角度都可以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切入点。而教师在对内容的整合和设计时,也可以综合利用多种表现形式,使教学更具吸引力,降低知识掌握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微课的设计上,某开放大学的教师通过对《诗经》中人物形象的扮演惟妙惟肖的将整个诗词中人物的特点、整体意境、内容含义、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这种表演式教学更是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微课中,还可以将一些授课方法融入到其中,比如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加入讨论和研究这种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从而理解作品人物的思想和境界。另外,在对具有 故事 情节的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添加对人物特点和言行的分析,也有助于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微课虽然强调精炼,但是对于必要的学习步骤,却不能随便地忽视。比如教师在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讲授时,尽管课时较短,但是对于作者、人物的背景和特点却不能轻易地跳过,对作品作者和人物的介绍,对学生的理解 文章 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做好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把握好提问技巧,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第二,充分利用网络,做好课程的设计和评价工作。网络视频是微课核心的媒介,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做好课程视频,使其科学合理。一些学者认为,课前教师应当做好教学大纲的设计,然后根据这一设计,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来制定差异性辅导计划;在讲课过程中,应当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做好疑难解答工作,强化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根据整个授课的效果对课程进行评价和总结。在对微课进行设计时,可以适当借鉴一些较为著名的网络课程授课特点,通过对教学评价的设计来了解课程中的不足和亮点,从而及时地调节微课的内容和侧重点,而在评价过程中,促进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微课教学的设计,应当积极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四总结
开放大学在办学理念上与微课的特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且在教育表现形式上都以远程互联网教育为主,因而在开放教育中开展微课教育是必要的。在开展过程中,首先应当转变传统观念,将学生放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积极优化教学内容和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使微课教育愈加完善。
实践能力培养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
做好汉语言文学课程与其后续课程的衔接工作,充分梳理学科的知识内容,整合教学内容,避免出现课程内容的重复。结合语言研究的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在现代社会环境的适用性。教师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时,将“够用”和“必须”作为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的标准,突出强调教学的重点,有效精简课程内容,同扩大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深度及广度,及时参照社会发展相关能力的实践能力以及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尽可能地安排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技能课程,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并写作各种通用性较强文体的能力、语言应用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调研提取能力等综合能力,在夯实学生的语言感知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语言文字功底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促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学校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充分利用地域性的 文化 资源,加强教学课程中与之相关的内容,使结合地域性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成为基础课程的有力补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挖掘学生的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汉语言文学教学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并推陈出新,改进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手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充分领悟并运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生活经验以及学习述求等实际情况出发,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态度,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使学生从被动听讲记笔记向主动探究的学习模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释疑,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教师还可以整合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成果并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自主选择他们认为有用的内容,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固化为专业内容,将语言文化与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化能力及修养。选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后,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中心教学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实际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并通过论证,寻得解决的办法,以此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
汉语言文学教师侧重知识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调整培养目标,增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切实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重视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对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相关业务能力要求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业务能力。
二、总结
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训练,引导学生在网上创立汉语言培训基地及实践平台,作为传统教学课堂的有益补充。教师还可邀请汉语言文学领域的专家来实施授课,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相关知识内容,发动学生参与教师专业建设及相关的课题研究,在刊物上发表作品,组织学生参与诸如书法、朗诵、征文、演讲等各类汉语言知识竞赛,不仅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有效提升了学生对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见习的机会,使学生的汉语言原理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并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汉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有关汉语言文学研究论文推荐:
1. 关于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 有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3.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5.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6. 浅谈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7.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