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哲学生活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哲学生活论文范文

哲学,即是 方法 论。哲学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对于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有很多的论文加以描述。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爱上智慧,并运用智慧来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哲学,生活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 总结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科,它能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 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17、18世纪,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达到的对物质结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例如伽森狄和霍尔巴赫,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哲学家从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中研究出了世界的本源,这足以说明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哲学的思想是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例如原子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徳谟克尼特是第一个提出原子论的,当然在当时的古希腊并没有近代的科学仪器来发现原子,所以他说的原子并不是现在我们现在经常所提到的原子。徳谟克尼特认为“真正的存在由无数微粒构成,这些微粒在虚空中运动”,而这种物质微粒就是原子。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物质粒子,是不可分得;在时间上是永恒存在的;数量上是无限存在的;从空间上说,这无数的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着。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物理学上的原子,当时的哲学家用这一自然发现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

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从古代的原子论到近代的原子论,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哲学思想也在不断进步。

哲学对生活具有指导作用。哲学是照亮人们生活路途的明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我个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他提出一下几个观点:第一,幸福是终极目的。他认为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择它,而绝不是为了其他别的什么。第二,幸福是心灵合于完全德性的现实活动。 第三,德行非生于天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包括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如智慧、理解、明智是理智德行;宽大和节制是道德的德性。第四,要获得幸福,必须奉行中庸之道。第五,幸福是实践的果实。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人光有德性还不够,还必须要把德性付诸现实活动。第六,幸福不是一时一事的事,终身幸福才能算作真正的幸福。第七,幸福还需要好的外在条件为助。亚里士多德认为许多高尚的事情,需要朋友、财富、政治权力才能做到,借助这些条件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赞成以外在的好处作为追求幸福的目的。他强调财富、名誉、门第、闲暇等外在好处并不是幸福的原因。他还明确表达了一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准则。在他看来,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为了朋友和国家尽其所能,在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的人;是抛弃财富、名誉和人们普遍争夺利的利益,保持着自身高尚的人;是宁可要短暂的强烈的快乐,也不要长期的平和的快乐,宁可高尚地生活一年,也不要庸庸碌碌生活多年的快乐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告诉了我们要在德性的指导下追求幸福,在生活中要通过学习来增长智慧、加深理解、使自己明智,要用德行来调适情感和行为的,因为情感和行为都存在着过度与不及的可能,只有德行才能使情感和行为保持适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为人们追求幸福指明了道路,这体现了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遇见和知名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现在我们中国遵循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杨敏姣,万小龙.伽利略的原子论思想——近代科学革命的形而上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05期

[2]赵敦华.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9—90

[3]周华.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罗洪铁,徳谟克尼特的原子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02期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结论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在哲学史上,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有物质派生的,是对的,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事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即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是有意识派生的,是错误的,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

就拿伏羲氏的《连山》来说,据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当年伏羲氏看到了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仔细思考啊,通过各种推理假设,虽然不怎么科学,但是是哲学的概括,提炼出了阴阳---太极。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上去---阳;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下来---阴。一上一下,一阴一阳,才能是太阳东升西落。上下组合、阴阳组合才能使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正常生长繁衍,生生不息”。阴阳融合极为太极,太极---象征着每个正常运行的“小宇宙”,在生活中推而广之,“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喜(阳)和忧(阴)组合才能形成一个正常人的心情(太极);“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身体的成长、衰老过程,同化作用(阳)和异化作用(阴)相互作用,使人的身体呈现出成长、衰老的外在形态(太极);“小宇宙”可以是逻辑判断,真(阳)和假(阴)的组合,才会出现精彩的逻辑世界(太极)。“小宇宙”也可以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可以是数学里面的一对互逆运算、可以是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是一对恋人、可以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其本质就是0和1)、可以是阶级斗争、可以是敌对国家…你说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因为他是矛盾的统一体。

接下来用“小宇宙”来分析一下人类的繁衍。

精子(阳)和卵细胞(阴)相遇、互动,就形成了受精卵(太极),“小宇宙”形成,就往下发展,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两个变四个…最后就形成了婴儿(新太极)。

婴儿体内的同化作用(阳)大于异化作用(阴),所以婴儿呈现出来的是生长和发育;发展到青年或中年的时候,同化作用基本上等于异化作用,停在生长;人到老年时,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呈现出衰老,最后死亡。

这个世界上的所以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

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当你爱上智慧,并懂得运用智慧来提高你的生活质量。本人对生活的体味太浅,加上现阶段的同龄人对恋爱比较感兴趣,所以只能拿生活中的爱情的某一方面来开始说事。

一对恋人是一个“小宇宙”,他们是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但都统一于爱情这一主题下。现在大部分的人啊,只要一谈恋爱,都爱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地黏在一起,或者是熬电话粥既影响生活,又影响学习。他们无原则地黏在一起或者太深地介入了对方的生活,本是想与对方亲近,舍不得对方的离去,但实际上他们是适得其反的。我曾在火车上问过一些人,他们都不喜欢熬电话粥,但是迫于形势或者不好向对方说明,他们的感觉是累的。我也见过一对恋人由于没有了私人空间,最后选择了分手。 累的感觉、分手的结果,都是他们不懂得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要懂得控制矛盾的发展。一旦两个人成为了恋人关系,他们间就少了很多顾虑,为了对方他们可以做某些牺牲,影响了个人生活,最终导致了分手。问题的症结就出在少了顾虑,为了对方可以做出某些影响生活的让步。懂哲学的人大概都知道,这就为事物向相反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潜在的分手结果在孕育着。明智的人就不会那样,他们知道“掉线的风筝是飞不高的”所以他们还是有所顾虑的,而对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敢大声地说出来,他们看似无情、不懂恋爱的规则,但是他们的恋爱会更长久,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没有隐藏疙瘩。物极了,就容易反;两个人异性的关系太好了,好到了恋人关系的程度上来了,这时就容易反、出问题(无顾虑是关系太好造成的),所以要特别小心,注意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

大部分人的人生轨迹也是如此。通过不断地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后便开始自翊、飞扬跋扈起来,自以为已获得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是他骄傲的资本,殊不知,正是这些他的个人成就,才使他的人生向反的方向发展,最终跌入人生低谷。 你自翊、飞扬跋扈的时候,是目中无人的,自然就会得罪你身边的人,当然对于忠告你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你正被光环所包围,更不用说“吾日三省吾身”、注意个人修养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样,能力被限制了,承担不起大事;关系弄僵了,承担不到大事。很自然,跌入人生低谷。

问题同样是出在“极”了。物极(相对于以前没有获得地位和财富来说)后,必然导致心理变化(正常人来说),行为变化,反向发展,跌入低谷。我还是那句话,看清事物的本质,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 结论

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爱智慧,才会爱生活。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论与问题是可以被批判并最终超越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这一原则是无法超越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的方式,其并不会随着内容而改变。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是密切而复杂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 联系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2095-3089(2016)11-0033-0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于上个世纪初期根据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事实基础上,结合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吸取了历史上优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而创建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源泉。单纯的理论与概念只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即使这理论与实践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理论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实践就会变得空洞而无内涵,当然也就没有了实际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不仅在于其理论的论述,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足以体现出其实践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这既体现在理论的阐述中,也能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历史过程得到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注与实践的,而实践的最直接参与者就是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显然即是人的活动。但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的活动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强调了的是现实存在的,现实的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活动。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段历史的早就则是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不断付出与劳动,是人们的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社会与文明,纵观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力理论,是以物质为独享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然会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过程的各个方面。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肃的实践的理论,但其不局限于理论的研究,其哲学范畴放大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并且其自称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一种底层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得其能够适用于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研究时,不仅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经典理论开始,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新时代的现象、问题与矛盾,只有不脱离现实的研究与阐释,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理论,也是科学,同时更是方法,其显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生活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中会遇到的矛盾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问题。对于生活中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批判性方法,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严谨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本质现象,从而为做出做正确的决定提供最为正确的支持;而对于问题的多样性来说,则要运用理论联系实践来帮助解决,通常认为,生活中虽然有许多的问题,但是,很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通过对这部分联系与相似性的考量与把握,人们能够将多样的问题归类化简,是的负责多样的问题群类得到简化,更加便于人们的实际生活。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指导人们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哲学发展的历史即是具有 反思 精神的人类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地追问和反思的旅途中人类创造着自己的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也就主要通过给人们提供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但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为人们提供有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向基础上的,因此,它在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实际和行动。但是,由于人们的任何行为和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都离不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法。人们也许永远不可能像技术那样使哲学直接实用,但是,它对于人们精神上的助益已足以使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哲学的应用,绝不是哲学的庸俗化和功利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 ,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崇高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中的问题会显著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运用则能够提供有力的帮助。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不是简单的提上理论的标签,而是需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底层性,做出相应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这样在我们面对新问题新环境时,能够在生活中获取巨大的帮助;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也能够在这个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完善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李昕桐. 施密茨身体现象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感性活动思想[J]. 学术交流,2014(03) .

[2] 罗许成. 马克思对自由的感性活动理解[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2) .

传统形而上学哲学的终结引发了 文化 哲学的兴起。文化哲学以人类文化作为全部哲学的 反思 对象,它试图在各门具体文化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哲学角度把各类文化现象综合和理解为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哲学类的小论文 范文 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文化哲学简论

摘要:传统形而上学哲学的终结引发了文化哲学的兴起。文化哲学以人类文化作为全部哲学的反思对象,它试图在各门具体文化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哲学角度把各类文化现象综合和理解为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它对人和历史的极大关注,对理性异化的批判,从而超越了思辨哲学,拓展了哲学的理论视野。

关键词:文化哲学 思辨哲学 人化

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来,西方现代哲学经历了二个转向:朝科学 方法 论和语言转向;理性向非理性转向。前者形成科学主义思潮,后者形成人本主义思潮,而这二种转向的背后蕴含着当代哲学正由“思辨哲学”向“文化哲学”的转向。哲学家们企图站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上对人的存在、人的思维、人的历史、人的社会和价值进行哲学反思,企图运用文化哲学来回答当代人类及其社会所面临的困惑和危机。

一、文化哲学产生的根源

文化哲学肇始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18世纪启蒙运动以比文艺复兴更彻底、更自觉的革命性对封建等级和神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打破了神本主义的思想桎梏,使人们不再借助于上帝,而是通过对人自身的特点和活动的探讨来说明人及其文化。达朗贝尔在他的《哲学原理》一书的卷首,对18世纪的时代精神作了概括的描述。“如果仔细考察一下我们生活于其中的18世纪中叶,考察一下那些激励着我们,或者至少也对我们的思想、风俗、成就甚至娱乐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件,就不难看出,我们的观念在某些方面正在发生一种极为显著的变化。……如果我们不带偏见地思索一番我们的知识现状,那就无法否认,我们时代的哲学取得了进步。自然科学一天天地积累起丰富的新材料。几何学扩展了自己的范围,携带着火炬进入了与它最邻近的学科――物理的各个领域。人们对世界的真实体系认识得更清楚了,表述得更完美了。……一种新的哲学 思维方式 的发现和运用,伴随着这些发现而来的那种激情,……于是,从世俗科学的原理到宗教启示的原理,从形而上学到鉴赏力问题,从音乐到道德,从神学家们的烦琐争辩到商业问题,从君主的法律到民众的法律,从自然法到各国的任意法……这一切都受到了人们的讨论和分析,或者至少也都被人们所提到。”①

达朗贝尔是18世纪最重要的学者和知识界的发言人之一,他的这些话直接表达了当时的精神生活的性质和趋势。也就是说,启蒙运动不再像唯理论和 经验 论那样只关心人的认识问题。而是要用理性去审视整个社会和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即审视整个文化,看其是否是一种理性的、合理的文化。所以恩格斯曾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怎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②可见启蒙哲学建立起了最早的文化批判哲学。

文化哲学理论的直接创始人应归功于意大利启蒙运动思想家.维柯、德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狂飙运动的理论指导者赫尔德和德国大哲学家康德这三位思想家。维柯的《新科学》(全名《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的原则》)是第一部文化哲学著作。该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如何从原始野蛮状态发展成为过社会生活的文明人。维柯的基本出发点是共同人性论。他认为,各民族起源和处境尽管不同,在社会发展上都必定有些基本相同的规律,《新科学》所探求的正是人类文化 起源和发展 的规律。这部书对后来文化哲学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赫尔德、歌德、黑格尔、《古代社会》作者摩尔根,以及马克思、恩格斯都受过该书的影响。赫尔德在研究了各国的历史、风俗、宗教、哲学、艺术和科学的基础上写作了文化哲学著作《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企图找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把这些规律归结为由于各民族的地理环境不同,因而所形成的文化也不同。

康德作为文化哲学的思想先驱,其功劳最大,这是因为康德第一次从哲学角度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主体性问题。人及其主体性是文化哲学的核心问题。康德哲学的巨大功绩在于,他超过了以前的一切哲学派别,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了人作为与动物不同的主体性问题。人的主体性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从人的认识能力上讲,康德提出从时空感性直观到纯粹知性概念(范畴)的认识形式。人有了这套认识形式,才能把感觉材料组成知识。从人的伦理行为上讲,康德认为人作为主体性质,他必须服从自己给自己立的法――绝对命令,即道德法庭,正是在服从这“绝对命令”中,才显出道德的尊严和它无与匹敌的力量。个体应有担负全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人才具有主体性。从人的情感结构上讲,审美涉及人的情感问题,康德把人的审美愉快独立出来,它不同于动物性的官能愉快,也不同于概念性的理智认识,审美作为人的主体性的最高和最终成果,它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是人的自由形式。这样,人的主体性包括认识论的智力结构、伦理学的自由意志和审美情感结构,这三者便构成人是目的、人是自由、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人有价值等主体性的根本内涵。这就为后来的文化哲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然而,在思辨哲学盛行时期,文化哲学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因为思辨哲学所关注的“理性”光辉尚未失去它的光彩。文化哲学的发展只有当近代理性主义出现困境,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遭到批判,文化哲学才有可能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社会发展来看,启蒙运动之后,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建立起来,19世纪中叶后,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人的创造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同时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矛盾也更加尖锐化和复杂化。人类创造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又反过来统治人类,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创造了近代科学和民主的西方世界,又成为毫无顾忌的扩张者和侵略者,这一切要求人们不能只从理性出发去考虑人的认识能力问题,必须从文化的全方位出发、对人的本质、存在、历史、价值、人的发展、传统与现代等一系列有关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这便为文化哲学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

从哲学自身发展的历程上看,近代理性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使人的主体性不断突现出来,但是近代理性主义基本上是用抽象的哲学思辩方法和近代自然科学方法说明人,因此又难以全面地说明人的主体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另辟蹊径,这就要求人们从文化――哲学层面进一步去反思人的问题,这就为文化哲学创造了理论条件。

从科学发展来看,自19世纪中叶起,随着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神话学等各种具体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具体文化结构和各种文化事象的研究逐渐深入,这为人对文化进行更深入的哲学反思提供了许多具体的田野文化材料。如果说19世纪自然科学的成就还主要是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的话,那么现代关于人的科学研究则为文化哲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实证科学的基础。

二、文化哲学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的文化哲学是以人类文化作为全部哲学反思的对象,从而揭示人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这必然涉及到什么是文化这一问题,赫尔德在《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最早给文化定义过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文化是一种社会生活模式,它的概念是个统一的、同质的概念,无论作为整体还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成为“这一”文化无可置疑的组成部分;其次,文化总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华。再次,文化有明确的边界,文化作为一个区域的文化,它总是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文化。可以说,这三个特征迄今一直被认为是关于文化理论的权威定义。英国诗人.艾略特继承赫尔德的观点,称文化是涵盖了“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从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梦之中”。③以后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都可以看到赫尔德这一观点的痕迹。

十九世纪黑格尔首先提出了“文化科学”的概念,德国学者克雷姆在其研究文化史的著作中,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研究原始文化的著作中,相继使用了这一概念。到20世纪德国著名文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明确提出在社会学之外独立建设一门“文化学”。建立“文化学”,首先涉及到文化的本质。值得一提的是泰勒1871年的《文化的起源》一书,泰勒将人类文化视为人类文明,提出文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他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从总体上来观照文化,企图为文化作一个全方位的说明。

“文化”既然与人类文明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从概念的内涵上来说,“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即人的对象(自然)的人化――客体主体化,其逻辑的对应面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主体客体化。这正是人类文化的最本质的规定。文化体现在人类实践的创造活动的能力、方式、过程及其成果之中。社会人的劳动、实践是文化的源头,文化一方面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劳动的对象化(外化),同时又是自然物和人类创造物的主体化(内化)。文化即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休主体化、外化与内化的动态统一。“文化”更广泛地指社会内部从物质生存条件的再生产开始的各种人的活动。每一具体社会的文化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活动方式和结果的体系。人化是对象化的结果,马克思揭示出,对象的人化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表面上是人与自然(对象)的关系,实质上却隐含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整个人类文化,涉及到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对于人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较表层的,而人与人的关系是根本的。因此 ,人类通过劳动、 社会实践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实现人的本质,满足人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价值体系、意义世界,总之物质和精神的成果都是文化。这就是对文化的最本质的定义,这也是对文化的最深刻的哲学反思,它构成文化哲学的基本内涵。

文化哲学不同于思辨哲学的第一大特点是试图在各门具体文化科学的研究基础上,从哲学角度把各类文化现象综合和理解为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早期的文化哲学家泰勒为代表的文化进化学派认为,文化是自然发展进化的结果,他们比较重视同一,重视历史发展的一贯性,认为人类心理的同一决定了人类文化的统一,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和文化都是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独立平行地发展而来,都将经历同样的发展阶段,肯定了人类历史活动有其普遍规律,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而以李凯尔特、马克思?韦伯、斯宾格和汤因比为代表的文化哲学的相对主义学派则认为,每个文化都是一个独特的体系,韦伯提出各种文化的相对价值问题,斯宾格和汤因比推翻了西方文化中心论观点,确立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他们看到了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具体历史条件相联系。为人类认识自己的文化历史,探讨自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作为文化符号学派代表卡西尔认为人的最根本的本质就是自觉地创造各种符号形式的活动。符号活动功能将活动主体――人和对象――文化连接起来,而各种符号形式――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则反映了人与文化关系的各个不同阶段。

文化哲学的第二大特点是在各种具体文化科学的基础上将人的问题极大地突现出来。从文化哲学发展史看,尼采是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思想先驱。尼采哲学可以说就是“人的哲学”。他对于在人之外的世界,与人没有直接联系的事物和现象虽也论及,但比重甚小。他的哲学主要教人怎样使自己的生命健全和力量强大成为“超人”。“超人”是旧文化传统、旧价值的摧毁者,是新世界、新价值、新文化的创造者。所以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确切地把尼采称为“文化哲学家”。狄尔泰则强调对人的生命的理解,人的生命是活生生的、具体的,它有过程、有历史、不重复,生命总在变化,人性也总在变化,人只有置身在自己的生命之流中,又能与他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作同情的了解,才能说得上有真正的“理解”。狄尔泰不仅对个人生命的论述,而且也强调人类生命。他指出人类生命的特点必定表现在时代精神上,即在历史过程中,人的一切表现都是历史过程的一部分。狄尔泰的思想对20世纪人本主义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文化哲学大师卡西尔在他的代表作《人论》一书中论述了“人是什么”,他对西方二千多年思想史上关于人的问题各种哲学理论作了概述,并指出,当代尽管科学昌盛、技术发达,但人的问题不但没有真正解决,相反倒是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他认为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亦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他认为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现实”与“可能”的区别,“……低于人的存物,是拘囿于其感官知觉的世界中的,它们易于感受现实的物理刺激并对之作出反应,但是它们不可能形成任何可能事物的观念。……只有在人那里,在人这种派生的理智(intellectllus ectypus)那里,可能性的问题才会发生。”④“可能”就是人“生活在在理想的世界,也就是要把不可能的东西当作仿佛是可能的东西那样来处理”。人运用各种“符号”能创造出自己需要的“理想世界”,这“理想世界”,就是给自己建立的意义世界――文化世界。卡西尔认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对于卡西尔来说,文化哲学成为的哲学的具体内容和生动展示,人的哲学则成为文化哲学的最终目的和内在灵魂。由此可见,文化哲学家所研究的人是具有文化和历史的人。

文化哲学第三大特点是注重对人类历史的研究。维科在《新科学》中力图在神意之外寻找历史规律,以反对宗教神学的历史理论。斯宾格的《西方没落》,书中把各个历史文化当作是历史的独特生命来描述,认为每个历史都经历相同的生长与灭亡的周期,并以暗淡的笔调描绘了西方文明行将没落的前景。汤因比把世界6000千年文明史分为26个文化单元,每个都经历着相同的“兴衰周期的模型。文明的起源受“挑战和应战”法则的支配;文明的生长是由于富有创造性的少数人发挥创造性,多数人进行“模仿”;文明的衰落的原因是少数人失去了创造性而变成统治者,多数人不再模仿他们,于是便产生离心离德,少数人以暴力镇压,多数人则起来反抗,这就表明文明衰落的时期来到了,文明衰落的标志是“大一统国家的诞生”。柯林伍德则反对“史学的自然主义”认为自然科学基于由观察和实验所认知的自然事实,史学基于由“反思”所肯定的心灵事实;自然的事实是单纯的现象,而心灵的事实则不是现象而是思想。因此他看来,“历史就是思想史”,历史学的对象就是思想,历史学的任务就是在自己的心灵中重演古人的思想;历史并不是“死掉的过去”,而是“活着的过去”;历史知识就是对被囊括于现今思想之中的过去思想的重演,否则,便成为“伪历史观念”。

文化哲学这几大特点表明,哲学由关注世界本体和人的认识问题转向关注人类文化,人的存和人类历史;由关注思辨和理性转向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的价值,表明哲学已走出思辨的狭窄天地正走向更为广阔的文化天地。

三、当代“文化哲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世纪西方哲学和文化的结合造就了两大文化哲学思潮,这就是科学主义文化哲喾人文主义文化哲学,它们又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折。科学主义的文化哲学。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是其发展的轨迹。逻辑主义着眼于科学理论的逻辑分析,追求科学语言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历史主义则把焦点聚集在对科学的社会――历史考察上,认为单靠逻辑的解剖刀必定歪曲科学。然而逻辑分析一始就受到各方面的挑战。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那场世纪之交的科学革命给当代的文化思潮注入了强烈的不安和骚动。这场革命从一开始就将启蒙理想赖以存身的牛顿思维框架推上了岌岌可危的境地。波普尔作为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的中介人物,曾对逻辑实证主义作过系统的、长期的抗衡。他曾说:“我的著作是强调科学的人性方面。科学是可以有错误的,因为我们是人,而人是会犯错误的。”⑤科学的可错性第一次获得了历史性的确认。可以说,波普尔是科学哲学家中第一个自觉建构文化哲学体系的人,他的科学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理解理论整合在一个体系之中――文化哲学。

从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否定延伸到历史主义,其倾向是距离科学哲学的传统越来越远。从逻辑经验主义的理性主义到否证主义的批判理性主义,从库恩的“羞羞答答”的“非理性主义”到费耶阿本德的“理直气壮的”非理性主义,这意味着科学哲学开始走出单纯的科学文化的局限,预示着科学哲学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带有更浓厚的文化哲学色彩,这种向人文领域的拓展,在美国哲学家罗蒂那里达到一种新的综合,罗蒂呼吁分析哲学应当与欧洲大陆人文哲学结合,组成一种“后哲学文化”。这种向人文的转向表明,科学思潮正通过文化与历史的参照中介与人文思潮汇流,而被整合进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的大潮。

人文主义的文化哲学。论述20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文化哲学不能不提到尼采,尼采以其丰富而复杂的思想,不仅开了20世纪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先河,而且还是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先驱。正如一位美国思想家所指出的: 没有尼采的话,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萨特是不可思议的。⑥狄尔泰作为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不仅继承了尼采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把历史和哲学结合起来而创立“精神科学”,即人文科学。狄尔泰为了建立其文化哲学,首先进行了系统的“历史理性批判”这为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奠定了理论基础。

狄尔泰以施莱马赫的理论为基础,不仅论证了解释学是人文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且大大地开拓了解释学研究的领域,提供了解释学作为一种哲学的可能性。因此,狄尔泰被称为“现代解释学之父”。在狄尔泰的解释学和胡塞尔现象学的双重影响下,海德格尔实现了由方法论解释学向本体论解释学的转变,他的学生伽达默尔则使解释学独立出来成为哲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解释学体系。从狄尔泰到后期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保罗、利科代表着文化哲学解释学方向,他们把人文研究提到哲学水平上来审视,或把哲学的视野伸张到人文研究的领域,不仅在量上扩大了哲学,而且也带来了哲学本身内在质的变化。

当德国哲学家从尼采走到海德格尔并发展为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思潮时,在法国则表现为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思想运动。本来整个现代西方哲学,无论是科学主义思潮还是人本主义思潮,都表现为对近代理性的彻底批判和否定。科学主义思潮把近代哲学所弘扬的“理性”视为“狂妄的理性”,认为近代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把哲学自身当做无所不在、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理性,从而把“理性”变成“上帝”,造成了“理性的放荡”,因此它要求用“谦虚的理性”去改造“狂妄的理性”,用“科学”去改造“哲学”,把哲学变成“科学哲学”,所谓人本主义思潮,则把近代哲学弘扬的“理性”视为一种“冷酷的理性”,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把人异化为“理性”,用“上帝”一样的“理性”去规范人的存在,从而造成了“本质主义的肆虐”,因此它要求用“丰富的人性”去改造“冷酷的理性”,也就是用“文化”去改造“哲学”,把哲学变成“文化哲学”或“人学”。而法国的结构主义他们把批判领域扩大到整个西方哲学。与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样,试图完成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彻底瓦解。

可以说,西方形而上学哲学传统的终结,标志着文化哲学的复兴,“解释学”和“解构学”从正反二方面表达了这种要求。之所以要“解释”,就是因为在逻辑的背后尚存有更深刻的东西,通过解释把它释放出来、阐发出来;之所以要“解构”,是因为这种更深刻的东西被逻辑的东西所遮蔽、窒息了,所以要首先设法解开逻辑的铁索、消除逻辑的重压。⑦二者都企图用文化哲学去对抗传统形而上学。

如果说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哲学,是以人文学科诸领域学科的“知识”为对象,甚至与人文研究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文化哲学”的话,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则是社会文化问题或文化社会问题。所以他们的理论又被称作“文化理(下转第96页)(上接第92页)性批判”。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文化辩证法),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文化与实践理论),马尔库塞的单面人理论(文化的审美之维),赖希和弗洛姆的性格结构理论与法西斯大众心理学(性文化心理理论),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文化与日常生活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文化与社会矛盾的理论)等等,都是对现存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以及技术理性、官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等异化的社会力量作出独特的批判与剖析。他们从不同侧面揭示的正是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文化――历史、文化――社会困境,并由此揭示出当代西方社会深层的文化矛盾和危机。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哲学运动,消解了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对立,欧洲中心论、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人类中心论、理性中心论的幻想,瓦解在场的形而上学,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言中心主义,在“主体性黄昏”的时刻放弃了对绝对客观性、永恒真理和确定性的追寻,并以激进的方式扭转了现代精神价值。

总之,随着当代人各种生存状态、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的恶化,传统的思辨哲学又不足以全面系统地去揭示这些矛盾和问题,于是人们自然把理论的焦点转向“文化哲学”,企图在更广阔的视野范围去审视当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创造的各种文化的矛盾,从而为人类找寻一条通向未来和自由的道路。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哲学类的小论文范文

高中哲学生活小论文范文

哲学是有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哲学是定性、逻辑地认识宇宙整体变化规律的学问。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哲学方面的小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哲学方面的小论文篇1 浅谈科学发展中的哲学反思 1 科学技术哲学的起源及发展 科学技术哲学的前身是自然辩证法。它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只要是指从哲学的维度上去研究科学与技术,包括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以及在发展中又会出现哪些哲学问题等等。过去的三十年,自然辩证法传统与科学哲学传统始终保持对立关系。前者属于德国古典自然哲学传统,关注的是社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存在意识形态的优势;而科学哲学传统却属于逻辑经验主义传统,更重视学科建设或倾向于强调学科的自主性。但二者长期和平共存所带来的确是科学技术哲学的致命问题,即名实长期冲突和学科定位不明。 科学技术哲学的由来与科学技术史有着密切关系。科学技术史首先研究科学技术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同时又要探讨它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之间的辩证关系。可见,科学技术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历史学。表面上看,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但本质上它不单是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而是一门高度综合的横跨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具有浓厚的方法论性质。匈牙利著名哲学家拉卡托斯力图使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一致,他的科学哲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倡导“精致证伪主义”。另外,其他科学哲学流派,像图尔明等,他们也主张用科学技术史来检验科学技术哲学。 2 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内容 科学技术哲学主要研究领域是基础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和科技方法论等;也做应用研究,包括人们熟知的三大学科数学哲学、物理哲学、化学哲学,还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医学哲学、生物哲学,以及比较玄奥的天文哲学和地学哲学等。除此之外,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范围还包括科学与宗教、科学思想史、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等,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产业、行业领域里面的一些方法论、科技政策和发展战略等等。 目前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信息时代,为了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技术哲学开始将信息科技纳入到自己的视域范围,逐步形成了信息哲学学科群,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前沿学科性质。其中的计算机哲学、人工智能哲学以及系统哲学等已经成为相对成熟的学科。 另外,科学技术哲学也应用进了军事科技领域里面,已成为一种相对其他而言比较特殊的应用哲学。在我国的军事院校中,已经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军事哲学学科,其中包括军事技术辩证法、军事技术创新思维及方法、军事技术创新、军事技术与社会、军事技术哲学、军事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军事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军事科学技术与文化、军事科技伦理学、军事技术创新与管理等等。科学技术哲学开始在整体上统帅、驾驭军事科学技术,在提高军队战斗力方面日益凸显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进程 近代中国是闭关锁国的中国,一部近代的科学史本质上就是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史。中国近代的第一批科学家同样是第一批科学哲学家,因为他们的任务一是在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里面教授科学知识,二是负有向中国社会、中国民众传播科学观念的使命。自然科学家竺可桢、粱思成、茅以升以及李四光等人,都对科学的人文层面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思;人文学者中的胡适、赵元任、金岳霖等人,也都有很好的科学哲学素养。在近代中国,最早的科学哲学课程是北京大学于1918年开设的“科学概论”。而由北大教授王星拱编写的《科学方法论》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科学哲学著作,该书于1920年出版,是《科学概论》的上卷。到了20世纪20年代,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大论战客观上促进了人们对科学的哲学思考,一大批科学哲学的著作在此后的二十年中大量出版。较早的有,1924年的《科学与哲学》(张东荪),1937年的《科学哲学与人生》(方东美);稍晚的有,1948年的《自然哲学概论》(罗克汀)以及《科学概论新篇》(竺可桢)等等。其中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著作是1945年的《维也纳学派的哲学》(洪谦),和1948的《知识论》(金岳霖)。 建国以后,来自西方的科学哲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哲学思潮,受到了批判和清算,这个传统由此被迫中断。马克思主义传统取而代之,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亲自发表的有关自然科学的论著,具体如《数学手稿》(马克思)、《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恩格斯)以及《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等。其次是20世纪30年代的科学史、科学学以及自然科学哲学研究等,这些虽然是由英国剑桥左翼科学家倡导的,但是也都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50年代,于光远同志担任中宣部科学处处长,具体负责制定中国的科学发展政策和科学家政策。他早在延安时期就翻译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同时组织学习小组研究自然辩证法。因此,《自然辩证法》》成为制定中国科学政策和科学家政策的指导性文献。于光远召集了一批感兴趣的自然科学家,制定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规划草案。草案指出,要直接继承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把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这门科学暂定名为“自然辩证法”。但是也有人认为应该称呼为自然科学和数学中的哲学问题。虽然有争论,但久而久之,“自然辩证法”还是成为了这个新学科的名字。 4 科学技术在未来哲学中的发展趋势 对于我国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基本形势的评估,首先必须要考虑的就是政治功能的弱化和淡化。我国目前已经全然解除了对科学家们的政治紧箍咒,所以很少有科学家心甘情愿来聆听“科技哲学家”们的“教诲”了。当代的一线科学家已经不再关心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如果说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统战的话,那自然辩证法也不再是一个合用的统战工具了。正是因为政治功能的弱化,科学技术哲学进一步发展的外部资源势必大打折扣。为了从长计议,更好地发展,就需要从内部挖掘潜力,实际上就是要搞好学科建设。同时在学科建设之外,应该适度改革之前的“政治必修课”制度,把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逐步转化成科学-人文的素质教育功能。当前国情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但是应该结合人文教育来做,我们思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误或者失败,有可能就与它们割裂了与人文教育的传统纽带有关。对当前的大学生而言,不管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对他们进行科学-人文的素质教育,也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听规定的老师讲课”的这种“三规”式的必修课制度,可以变成:在学制所规定的时间内(比如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必须在科学人文类课程中修满一定的学分,至于具体什么时间听、听哪门课、听哪位老师讲,可以由学生自由决定。 进行科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可以促使教师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们可以拿出自己最擅长的课程,教学中讲授自己最熟悉的问题。现在讲公共课的教师平时教学量大、教学内容相对单调,因此没有时间去搞科研,久而久之就缺乏了创新精神,所以,一到评职称的时候,他们总是被作为照顾的对象,总是觉得比其他教师“矮”一些。在今后的大学课程里,如果能够把公共必修课改成限制性选修课,必能大大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教学阵地和科研阵地。 关于哲学方面的小论文篇2 论哲学与长寿 一、前言 从古至今,长生不老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秦始皇派500童男童女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到近现代的各种养生,长寿似乎都是一个热满红火的词。虽说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明白长生不老显得不切实际,可是人来一世不易,谁不想在这个美好的花花世界多留恋一会呢。所以长生不老成为一个古老而又有强烈吸引力的愿望,但千万年生生死死的事实让人们作出了一些哲理性的归纳:如杜甫在其诗《曲江》中写到“人生七十古来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伟大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全书》里写下了“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这样的辩证的论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概括得更简短:“生就意味着死”。如此话语都说明人的寿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如同自然规律一般,人类没有办法改变这个规律,而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顺应规律,在智慧的引领下通过某些方式达愿,留存于世间久一点。 二、哲学与长寿 人类越进步,科技更发达,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的富足,各种疾病层出不穷,这可是长寿的一大阻碍,要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光靠现代医理可不行,所谓治标还得治本,关键在治心。心要如何治呢?这就不得不提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哲学。据调查发现,北大哲学系被公认为“长寿系”:原因在于90岁以上学者占1/4,85岁以上学者几乎占一半。北大哲学系教授李中华介绍,北大哲学系包括在世的教授,90岁以上的有十余人,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任继愈等都是90多岁的高寿哲人,85岁以上的人更比比皆是,超过20人,占有成就的北大哲学系教授近半数。长寿和专业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不过,长寿在哲学系的确比较普遍。从这些例子看来,长寿和哲学确实存在起着某种关联,起码它传递给我们的都是正面的信息,谁说学哲学无用呢?在他们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他们思考,边冥想,边进步,不知不觉老之将至,恍惚之间已是长寿。 三、哲学长寿的秘密 哲学有时候不能够让你一见钟情,但是它可以让你受益终生,起码可以让你活得更久一点,这就是最好的见证。哲学到底以什么魅力让人们长寿呢? 仁者寿,研究哲学的人明白事理,不斤斤计较,达观所以长寿。北大哲学系主任王博也说,哲学家长寿可能跟哲学系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因为哲学是对世界,对生命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很容易让人有一个比较开阔的心灵。除此之外,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是心灵的启迪,能让现世的许多疑问得到解答,能让人更清明。中国哲学的精髓,北宋张横渠将其用四句诗表述出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哲学,有着重大的使命,需要有着崇高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先哲来奉献,长寿的哲人们将自己奉献给了哲学,哲学以其特殊的回报方式来感恩,那就是让他们更长寿。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往往让人火气暴躁,人与人之间失去那份推心置腹的交流,更多的是带着虚伪的面具在表演,忘了本来的自我,随着欲望潮流滚滚向前。哲学可以使人浮躁的心平静下来,沉寂再沉寂,不因世俗纷扰而困住自己的内心,哲学以一种大超然的态度教人治世之理,既入得世也出的世,帮助人们正本溯源,回归本心,以此锻磨自己,不知不觉间,时光已如白狗过隙。 四、结论: 针对中国当前的哲学发展问题,呼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的迫切性,哲学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许多人觉得哲学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学之无用,谋身立命资本都不够,殊不知,哲学就像盖房子的脚手架,看似无实则缺之不可。所以利用学哲学可以使人长寿能很好地与之结合起来,学哲学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能赋予其更深刻内涵,刮起学哲学之风。这是一个养生的时代,也是一个无奈的社会,要想健康长寿,学习哲学必不可少。不论是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有值得学习的可贵之处。同属哲学的三个分支学科,学术上均可互相欣赏,取长补短。人们功利性太强,学哲学,能养生,能长寿,富头脑,无疑是一个可取之点。哲学的发展,哲学的课程设计,若与此相衔接,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学哲学,愿意去思考,愿意将哲学推而广之,哲学也就不再只是少数几个人的事。 猜你喜欢: 1. 哲学类的小论文范文 2. 关于哲学的小论文 3. 哲学方面的论文 4. 有关哲学问题的小论文 5. 有关哲学的期末小论文

传统形而上学哲学的终结引发了 文化 哲学的兴起。文化哲学以人类文化作为全部哲学的 反思 对象,它试图在各门具体文化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哲学角度把各类文化现象综合和理解为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哲学类的小论文 范文 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文化哲学简论

摘要:传统形而上学哲学的终结引发了文化哲学的兴起。文化哲学以人类文化作为全部哲学的反思对象,它试图在各门具体文化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哲学角度把各类文化现象综合和理解为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它对人和历史的极大关注,对理性异化的批判,从而超越了思辨哲学,拓展了哲学的理论视野。

关键词:文化哲学 思辨哲学 人化

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来,西方现代哲学经历了二个转向:朝科学 方法 论和语言转向;理性向非理性转向。前者形成科学主义思潮,后者形成人本主义思潮,而这二种转向的背后蕴含着当代哲学正由“思辨哲学”向“文化哲学”的转向。哲学家们企图站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上对人的存在、人的思维、人的历史、人的社会和价值进行哲学反思,企图运用文化哲学来回答当代人类及其社会所面临的困惑和危机。

一、文化哲学产生的根源

文化哲学肇始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18世纪启蒙运动以比文艺复兴更彻底、更自觉的革命性对封建等级和神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打破了神本主义的思想桎梏,使人们不再借助于上帝,而是通过对人自身的特点和活动的探讨来说明人及其文化。达朗贝尔在他的《哲学原理》一书的卷首,对18世纪的时代精神作了概括的描述。“如果仔细考察一下我们生活于其中的18世纪中叶,考察一下那些激励着我们,或者至少也对我们的思想、风俗、成就甚至娱乐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件,就不难看出,我们的观念在某些方面正在发生一种极为显著的变化。……如果我们不带偏见地思索一番我们的知识现状,那就无法否认,我们时代的哲学取得了进步。自然科学一天天地积累起丰富的新材料。几何学扩展了自己的范围,携带着火炬进入了与它最邻近的学科――物理的各个领域。人们对世界的真实体系认识得更清楚了,表述得更完美了。……一种新的哲学 思维方式 的发现和运用,伴随着这些发现而来的那种激情,……于是,从世俗科学的原理到宗教启示的原理,从形而上学到鉴赏力问题,从音乐到道德,从神学家们的烦琐争辩到商业问题,从君主的法律到民众的法律,从自然法到各国的任意法……这一切都受到了人们的讨论和分析,或者至少也都被人们所提到。”①

达朗贝尔是18世纪最重要的学者和知识界的发言人之一,他的这些话直接表达了当时的精神生活的性质和趋势。也就是说,启蒙运动不再像唯理论和 经验 论那样只关心人的认识问题。而是要用理性去审视整个社会和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即审视整个文化,看其是否是一种理性的、合理的文化。所以恩格斯曾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怎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②可见启蒙哲学建立起了最早的文化批判哲学。

文化哲学理论的直接创始人应归功于意大利启蒙运动思想家.维柯、德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狂飙运动的理论指导者赫尔德和德国大哲学家康德这三位思想家。维柯的《新科学》(全名《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的原则》)是第一部文化哲学著作。该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如何从原始野蛮状态发展成为过社会生活的文明人。维柯的基本出发点是共同人性论。他认为,各民族起源和处境尽管不同,在社会发展上都必定有些基本相同的规律,《新科学》所探求的正是人类文化 起源和发展 的规律。这部书对后来文化哲学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赫尔德、歌德、黑格尔、《古代社会》作者摩尔根,以及马克思、恩格斯都受过该书的影响。赫尔德在研究了各国的历史、风俗、宗教、哲学、艺术和科学的基础上写作了文化哲学著作《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企图找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把这些规律归结为由于各民族的地理环境不同,因而所形成的文化也不同。

康德作为文化哲学的思想先驱,其功劳最大,这是因为康德第一次从哲学角度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主体性问题。人及其主体性是文化哲学的核心问题。康德哲学的巨大功绩在于,他超过了以前的一切哲学派别,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了人作为与动物不同的主体性问题。人的主体性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从人的认识能力上讲,康德提出从时空感性直观到纯粹知性概念(范畴)的认识形式。人有了这套认识形式,才能把感觉材料组成知识。从人的伦理行为上讲,康德认为人作为主体性质,他必须服从自己给自己立的法――绝对命令,即道德法庭,正是在服从这“绝对命令”中,才显出道德的尊严和它无与匹敌的力量。个体应有担负全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人才具有主体性。从人的情感结构上讲,审美涉及人的情感问题,康德把人的审美愉快独立出来,它不同于动物性的官能愉快,也不同于概念性的理智认识,审美作为人的主体性的最高和最终成果,它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是人的自由形式。这样,人的主体性包括认识论的智力结构、伦理学的自由意志和审美情感结构,这三者便构成人是目的、人是自由、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人有价值等主体性的根本内涵。这就为后来的文化哲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然而,在思辨哲学盛行时期,文化哲学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因为思辨哲学所关注的“理性”光辉尚未失去它的光彩。文化哲学的发展只有当近代理性主义出现困境,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遭到批判,文化哲学才有可能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社会发展来看,启蒙运动之后,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建立起来,19世纪中叶后,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人的创造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同时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矛盾也更加尖锐化和复杂化。人类创造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又反过来统治人类,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创造了近代科学和民主的西方世界,又成为毫无顾忌的扩张者和侵略者,这一切要求人们不能只从理性出发去考虑人的认识能力问题,必须从文化的全方位出发、对人的本质、存在、历史、价值、人的发展、传统与现代等一系列有关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这便为文化哲学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

从哲学自身发展的历程上看,近代理性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使人的主体性不断突现出来,但是近代理性主义基本上是用抽象的哲学思辩方法和近代自然科学方法说明人,因此又难以全面地说明人的主体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另辟蹊径,这就要求人们从文化――哲学层面进一步去反思人的问题,这就为文化哲学创造了理论条件。

从科学发展来看,自19世纪中叶起,随着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神话学等各种具体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具体文化结构和各种文化事象的研究逐渐深入,这为人对文化进行更深入的哲学反思提供了许多具体的田野文化材料。如果说19世纪自然科学的成就还主要是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的话,那么现代关于人的科学研究则为文化哲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实证科学的基础。

二、文化哲学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的文化哲学是以人类文化作为全部哲学反思的对象,从而揭示人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这必然涉及到什么是文化这一问题,赫尔德在《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最早给文化定义过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文化是一种社会生活模式,它的概念是个统一的、同质的概念,无论作为整体还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成为“这一”文化无可置疑的组成部分;其次,文化总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华。再次,文化有明确的边界,文化作为一个区域的文化,它总是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文化。可以说,这三个特征迄今一直被认为是关于文化理论的权威定义。英国诗人.艾略特继承赫尔德的观点,称文化是涵盖了“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从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梦之中”。③以后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都可以看到赫尔德这一观点的痕迹。

十九世纪黑格尔首先提出了“文化科学”的概念,德国学者克雷姆在其研究文化史的著作中,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研究原始文化的著作中,相继使用了这一概念。到20世纪德国著名文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明确提出在社会学之外独立建设一门“文化学”。建立“文化学”,首先涉及到文化的本质。值得一提的是泰勒1871年的《文化的起源》一书,泰勒将人类文化视为人类文明,提出文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他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从总体上来观照文化,企图为文化作一个全方位的说明。

“文化”既然与人类文明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从概念的内涵上来说,“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即人的对象(自然)的人化――客体主体化,其逻辑的对应面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主体客体化。这正是人类文化的最本质的规定。文化体现在人类实践的创造活动的能力、方式、过程及其成果之中。社会人的劳动、实践是文化的源头,文化一方面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劳动的对象化(外化),同时又是自然物和人类创造物的主体化(内化)。文化即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休主体化、外化与内化的动态统一。“文化”更广泛地指社会内部从物质生存条件的再生产开始的各种人的活动。每一具体社会的文化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活动方式和结果的体系。人化是对象化的结果,马克思揭示出,对象的人化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表面上是人与自然(对象)的关系,实质上却隐含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整个人类文化,涉及到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对于人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较表层的,而人与人的关系是根本的。因此 ,人类通过劳动、 社会实践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实现人的本质,满足人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价值体系、意义世界,总之物质和精神的成果都是文化。这就是对文化的最本质的定义,这也是对文化的最深刻的哲学反思,它构成文化哲学的基本内涵。

文化哲学不同于思辨哲学的第一大特点是试图在各门具体文化科学的研究基础上,从哲学角度把各类文化现象综合和理解为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早期的文化哲学家泰勒为代表的文化进化学派认为,文化是自然发展进化的结果,他们比较重视同一,重视历史发展的一贯性,认为人类心理的同一决定了人类文化的统一,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和文化都是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独立平行地发展而来,都将经历同样的发展阶段,肯定了人类历史活动有其普遍规律,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而以李凯尔特、马克思?韦伯、斯宾格和汤因比为代表的文化哲学的相对主义学派则认为,每个文化都是一个独特的体系,韦伯提出各种文化的相对价值问题,斯宾格和汤因比推翻了西方文化中心论观点,确立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他们看到了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具体历史条件相联系。为人类认识自己的文化历史,探讨自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作为文化符号学派代表卡西尔认为人的最根本的本质就是自觉地创造各种符号形式的活动。符号活动功能将活动主体――人和对象――文化连接起来,而各种符号形式――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则反映了人与文化关系的各个不同阶段。

文化哲学的第二大特点是在各种具体文化科学的基础上将人的问题极大地突现出来。从文化哲学发展史看,尼采是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思想先驱。尼采哲学可以说就是“人的哲学”。他对于在人之外的世界,与人没有直接联系的事物和现象虽也论及,但比重甚小。他的哲学主要教人怎样使自己的生命健全和力量强大成为“超人”。“超人”是旧文化传统、旧价值的摧毁者,是新世界、新价值、新文化的创造者。所以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确切地把尼采称为“文化哲学家”。狄尔泰则强调对人的生命的理解,人的生命是活生生的、具体的,它有过程、有历史、不重复,生命总在变化,人性也总在变化,人只有置身在自己的生命之流中,又能与他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作同情的了解,才能说得上有真正的“理解”。狄尔泰不仅对个人生命的论述,而且也强调人类生命。他指出人类生命的特点必定表现在时代精神上,即在历史过程中,人的一切表现都是历史过程的一部分。狄尔泰的思想对20世纪人本主义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文化哲学大师卡西尔在他的代表作《人论》一书中论述了“人是什么”,他对西方二千多年思想史上关于人的问题各种哲学理论作了概述,并指出,当代尽管科学昌盛、技术发达,但人的问题不但没有真正解决,相反倒是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他认为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亦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他认为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现实”与“可能”的区别,“……低于人的存物,是拘囿于其感官知觉的世界中的,它们易于感受现实的物理刺激并对之作出反应,但是它们不可能形成任何可能事物的观念。……只有在人那里,在人这种派生的理智(intellectllus ectypus)那里,可能性的问题才会发生。”④“可能”就是人“生活在在理想的世界,也就是要把不可能的东西当作仿佛是可能的东西那样来处理”。人运用各种“符号”能创造出自己需要的“理想世界”,这“理想世界”,就是给自己建立的意义世界――文化世界。卡西尔认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对于卡西尔来说,文化哲学成为的哲学的具体内容和生动展示,人的哲学则成为文化哲学的最终目的和内在灵魂。由此可见,文化哲学家所研究的人是具有文化和历史的人。

文化哲学第三大特点是注重对人类历史的研究。维科在《新科学》中力图在神意之外寻找历史规律,以反对宗教神学的历史理论。斯宾格的《西方没落》,书中把各个历史文化当作是历史的独特生命来描述,认为每个历史都经历相同的生长与灭亡的周期,并以暗淡的笔调描绘了西方文明行将没落的前景。汤因比把世界6000千年文明史分为26个文化单元,每个都经历着相同的“兴衰周期的模型。文明的起源受“挑战和应战”法则的支配;文明的生长是由于富有创造性的少数人发挥创造性,多数人进行“模仿”;文明的衰落的原因是少数人失去了创造性而变成统治者,多数人不再模仿他们,于是便产生离心离德,少数人以暴力镇压,多数人则起来反抗,这就表明文明衰落的时期来到了,文明衰落的标志是“大一统国家的诞生”。柯林伍德则反对“史学的自然主义”认为自然科学基于由观察和实验所认知的自然事实,史学基于由“反思”所肯定的心灵事实;自然的事实是单纯的现象,而心灵的事实则不是现象而是思想。因此他看来,“历史就是思想史”,历史学的对象就是思想,历史学的任务就是在自己的心灵中重演古人的思想;历史并不是“死掉的过去”,而是“活着的过去”;历史知识就是对被囊括于现今思想之中的过去思想的重演,否则,便成为“伪历史观念”。

文化哲学这几大特点表明,哲学由关注世界本体和人的认识问题转向关注人类文化,人的存和人类历史;由关注思辨和理性转向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的价值,表明哲学已走出思辨的狭窄天地正走向更为广阔的文化天地。

三、当代“文化哲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世纪西方哲学和文化的结合造就了两大文化哲学思潮,这就是科学主义文化哲喾人文主义文化哲学,它们又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折。科学主义的文化哲学。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是其发展的轨迹。逻辑主义着眼于科学理论的逻辑分析,追求科学语言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历史主义则把焦点聚集在对科学的社会――历史考察上,认为单靠逻辑的解剖刀必定歪曲科学。然而逻辑分析一始就受到各方面的挑战。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那场世纪之交的科学革命给当代的文化思潮注入了强烈的不安和骚动。这场革命从一开始就将启蒙理想赖以存身的牛顿思维框架推上了岌岌可危的境地。波普尔作为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的中介人物,曾对逻辑实证主义作过系统的、长期的抗衡。他曾说:“我的著作是强调科学的人性方面。科学是可以有错误的,因为我们是人,而人是会犯错误的。”⑤科学的可错性第一次获得了历史性的确认。可以说,波普尔是科学哲学家中第一个自觉建构文化哲学体系的人,他的科学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理解理论整合在一个体系之中――文化哲学。

从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否定延伸到历史主义,其倾向是距离科学哲学的传统越来越远。从逻辑经验主义的理性主义到否证主义的批判理性主义,从库恩的“羞羞答答”的“非理性主义”到费耶阿本德的“理直气壮的”非理性主义,这意味着科学哲学开始走出单纯的科学文化的局限,预示着科学哲学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带有更浓厚的文化哲学色彩,这种向人文领域的拓展,在美国哲学家罗蒂那里达到一种新的综合,罗蒂呼吁分析哲学应当与欧洲大陆人文哲学结合,组成一种“后哲学文化”。这种向人文的转向表明,科学思潮正通过文化与历史的参照中介与人文思潮汇流,而被整合进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的大潮。

人文主义的文化哲学。论述20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文化哲学不能不提到尼采,尼采以其丰富而复杂的思想,不仅开了20世纪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先河,而且还是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先驱。正如一位美国思想家所指出的: 没有尼采的话,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萨特是不可思议的。⑥狄尔泰作为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不仅继承了尼采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把历史和哲学结合起来而创立“精神科学”,即人文科学。狄尔泰为了建立其文化哲学,首先进行了系统的“历史理性批判”这为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奠定了理论基础。

狄尔泰以施莱马赫的理论为基础,不仅论证了解释学是人文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且大大地开拓了解释学研究的领域,提供了解释学作为一种哲学的可能性。因此,狄尔泰被称为“现代解释学之父”。在狄尔泰的解释学和胡塞尔现象学的双重影响下,海德格尔实现了由方法论解释学向本体论解释学的转变,他的学生伽达默尔则使解释学独立出来成为哲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解释学体系。从狄尔泰到后期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保罗、利科代表着文化哲学解释学方向,他们把人文研究提到哲学水平上来审视,或把哲学的视野伸张到人文研究的领域,不仅在量上扩大了哲学,而且也带来了哲学本身内在质的变化。

当德国哲学家从尼采走到海德格尔并发展为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思潮时,在法国则表现为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思想运动。本来整个现代西方哲学,无论是科学主义思潮还是人本主义思潮,都表现为对近代理性的彻底批判和否定。科学主义思潮把近代哲学所弘扬的“理性”视为“狂妄的理性”,认为近代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把哲学自身当做无所不在、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理性,从而把“理性”变成“上帝”,造成了“理性的放荡”,因此它要求用“谦虚的理性”去改造“狂妄的理性”,用“科学”去改造“哲学”,把哲学变成“科学哲学”,所谓人本主义思潮,则把近代哲学弘扬的“理性”视为一种“冷酷的理性”,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把人异化为“理性”,用“上帝”一样的“理性”去规范人的存在,从而造成了“本质主义的肆虐”,因此它要求用“丰富的人性”去改造“冷酷的理性”,也就是用“文化”去改造“哲学”,把哲学变成“文化哲学”或“人学”。而法国的结构主义他们把批判领域扩大到整个西方哲学。与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样,试图完成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彻底瓦解。

可以说,西方形而上学哲学传统的终结,标志着文化哲学的复兴,“解释学”和“解构学”从正反二方面表达了这种要求。之所以要“解释”,就是因为在逻辑的背后尚存有更深刻的东西,通过解释把它释放出来、阐发出来;之所以要“解构”,是因为这种更深刻的东西被逻辑的东西所遮蔽、窒息了,所以要首先设法解开逻辑的铁索、消除逻辑的重压。⑦二者都企图用文化哲学去对抗传统形而上学。

如果说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哲学,是以人文学科诸领域学科的“知识”为对象,甚至与人文研究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文化哲学”的话,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则是社会文化问题或文化社会问题。所以他们的理论又被称作“文化理(下转第96页)(上接第92页)性批判”。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文化辩证法),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文化与实践理论),马尔库塞的单面人理论(文化的审美之维),赖希和弗洛姆的性格结构理论与法西斯大众心理学(性文化心理理论),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文化与日常生活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文化与社会矛盾的理论)等等,都是对现存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以及技术理性、官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等异化的社会力量作出独特的批判与剖析。他们从不同侧面揭示的正是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文化――历史、文化――社会困境,并由此揭示出当代西方社会深层的文化矛盾和危机。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哲学运动,消解了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对立,欧洲中心论、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人类中心论、理性中心论的幻想,瓦解在场的形而上学,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言中心主义,在“主体性黄昏”的时刻放弃了对绝对客观性、永恒真理和确定性的追寻,并以激进的方式扭转了现代精神价值。

总之,随着当代人各种生存状态、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的恶化,传统的思辨哲学又不足以全面系统地去揭示这些矛盾和问题,于是人们自然把理论的焦点转向“文化哲学”,企图在更广阔的视野范围去审视当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创造的各种文化的矛盾,从而为人类找寻一条通向未来和自由的道路。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哲学类的小论文范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生活中的哲学优秀作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我们新华小记者要体验一场体育赛事的采访活动!

比赛即将开始,运动员们正在紧张的热身着,我想,此刻他们的心情应该和我一样吧,紧张又激动。不远处,我看见了本次赛事的吉祥物——绿色的“小龙人”,他们在鼓励运动员们呢!

开跑了!开跑了!运动员们如同离玄的箭,争先恐后地向终点跑去,我想他们中有些人的目的并不是夺得冠军,而是重在参与,欣赏赛道沿途的美景,享受其中的乐趣。

不久,五公里健身跑的'运动员回来了!第一个跑向终点的是个小伙子,果然是年轻气盛呀!他平时肯定非常热爱运动,不然这成绩难道是凭空而来的吗?一些媒体记者们采访了他,我们小记者也不甘落后。他虽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却也耐心地回答了我们的提问。

集合的时候,有人采访了十五个,而我却只采访到两三个。老师鼓励我,我也鼓励我自己。战胜心里的胆怯后,我觉得这也没什么好怕的。

休息期间,志愿者阿姨十分贴心,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茶。我接了过来,先闻了闻,香气扑鼻,喝了一小口,觉得有些苦涩,后来喝着又觉得这苦涩中带了些甜。我想,做每件事情应该都是这样的吧!刚开始虽有些苦,有些难,可后来你坚持着,就会发现等着你的是幸福与甘甜。

其中一位阿姨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她说:“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我有想过放弃,但我鼓励自己,只要迈出一步就离终点更近一步,我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跑到了终点。”

我想人生也如此吧!人生的过程中有许多坎坷,你只要勇敢地迈出一步,你就离成功近了一步,所以我们在面临人生的坎坷时,决不能胆怯,要勇敢迈出自己脚下的那一步。

本次马拉松采访体验活动,锻炼了我的胆量,也使我通过马拉松这一独特的赛事发现了生活中的美,感悟了生活中的真谛。真是生活处处皆哲学啊!

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的节奏和旋。生活是一团麻,延伸着人生的足迹和希望。生活是一本教科书,教会我无穷的哲理。

前几天,妈妈又给我做蛋炒饭,开始准备做蛋炒饭的材。发现少了两根香肠,我妈妈叫我起床,“宝贝!快起床!帮妈妈去买两根香肠!”我只能起来,穿好衣服。“你去给我买两根香肠!你得剩两元钱!”妈妈还没说完,我就飞快的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我便来到小卖部,我拿起两根四元的香肠,跑到老板那里把手中的十元钱交给老板,老板找完钱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哼着歌,踢着石子儿。

我边走边数,发现小卖部老板多找我一元钱。

我自喜的想,我还是不把一元钱还回去,反正他也不知道。我可以用这一元钱买泡泡糖了。

我反复的想,最后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说的话,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人要讲诚信!我拿起多找的一元钱,走进小卖店,我把多找的一元钱,还给小卖店的老板。老板说我是一个讲诚信的孩子,我便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这件小事使我懂了,生活是一首歌,使我懂得了诚信是最重要的,咱们必须守诚信,做一个好孩子!

在我小的时候,悟出一个生活中的哲学。来!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马上要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学围棋了。我印象当中最深的就是我刚学围棋那时我还小,我很喜欢围棋,一直在学。一年级的时候,不管作业多多,我都是星期一一直学到星期天,每天放学都在坚持。我还记得有一次,下起瓢泼大雨,我非要去上围棋班,我不顾风雨,就跑到围棋班,全身湿透了,但是妈妈看到我那么认学,她非常高兴。还有一次,下着大雪,有着大雾,有辆车把我和妈妈撞了,我们就坐在撞我们的车里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医院。妈妈赶快给我拍片最后我没事,真是虚惊一场啊!我们仍旧坚持去了围棋班。

之后时光过的很快,我上了三年级,慢慢的我对围棋感觉不是太深。我在围棋界的名声向来是让人“闻风丧胆”,可是慢慢的,有的人已经不怕我了,有很多人开始尝试打败我。

到了四年级,我对围棋没有感觉了,我也开始不想去学围棋了,可是妈妈对我说过,做事不能回头,要坚持。妈妈仍旧逼着我去学……后来我把我的围棋又捡起来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坚持着,我的技术也越来越高!

我从中领悟出一个哲学: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只要你心中有信念,就能成功!

生活哲学感悟论文

俺为您做详细。。

哲学,即是 方法 论。哲学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对于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有很多的论文加以描述。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爱上智慧,并运用智慧来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哲学,生活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 总结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科,它能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 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17、18世纪,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达到的对物质结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例如伽森狄和霍尔巴赫,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哲学家从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中研究出了世界的本源,这足以说明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哲学的思想是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例如原子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徳谟克尼特是第一个提出原子论的,当然在当时的古希腊并没有近代的科学仪器来发现原子,所以他说的原子并不是现在我们现在经常所提到的原子。徳谟克尼特认为“真正的存在由无数微粒构成,这些微粒在虚空中运动”,而这种物质微粒就是原子。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物质粒子,是不可分得;在时间上是永恒存在的;数量上是无限存在的;从空间上说,这无数的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着。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物理学上的原子,当时的哲学家用这一自然发现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

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从古代的原子论到近代的原子论,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哲学思想也在不断进步。

哲学对生活具有指导作用。哲学是照亮人们生活路途的明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我个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他提出一下几个观点:第一,幸福是终极目的。他认为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择它,而绝不是为了其他别的什么。第二,幸福是心灵合于完全德性的现实活动。 第三,德行非生于天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包括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如智慧、理解、明智是理智德行;宽大和节制是道德的德性。第四,要获得幸福,必须奉行中庸之道。第五,幸福是实践的果实。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人光有德性还不够,还必须要把德性付诸现实活动。第六,幸福不是一时一事的事,终身幸福才能算作真正的幸福。第七,幸福还需要好的外在条件为助。亚里士多德认为许多高尚的事情,需要朋友、财富、政治权力才能做到,借助这些条件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赞成以外在的好处作为追求幸福的目的。他强调财富、名誉、门第、闲暇等外在好处并不是幸福的原因。他还明确表达了一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准则。在他看来,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为了朋友和国家尽其所能,在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的人;是抛弃财富、名誉和人们普遍争夺利的利益,保持着自身高尚的人;是宁可要短暂的强烈的快乐,也不要长期的平和的快乐,宁可高尚地生活一年,也不要庸庸碌碌生活多年的快乐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告诉了我们要在德性的指导下追求幸福,在生活中要通过学习来增长智慧、加深理解、使自己明智,要用德行来调适情感和行为的,因为情感和行为都存在着过度与不及的可能,只有德行才能使情感和行为保持适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为人们追求幸福指明了道路,这体现了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遇见和知名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现在我们中国遵循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杨敏姣,万小龙.伽利略的原子论思想——近代科学革命的形而上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05期

[2]赵敦华.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9—90

[3]周华.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罗洪铁,徳谟克尼特的原子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02期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结论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在哲学史上,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有物质派生的,是对的,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事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即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是有意识派生的,是错误的,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

就拿伏羲氏的《连山》来说,据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当年伏羲氏看到了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仔细思考啊,通过各种推理假设,虽然不怎么科学,但是是哲学的概括,提炼出了阴阳---太极。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上去---阳;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下来---阴。一上一下,一阴一阳,才能是太阳东升西落。上下组合、阴阳组合才能使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正常生长繁衍,生生不息”。阴阳融合极为太极,太极---象征着每个正常运行的“小宇宙”,在生活中推而广之,“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喜(阳)和忧(阴)组合才能形成一个正常人的心情(太极);“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身体的成长、衰老过程,同化作用(阳)和异化作用(阴)相互作用,使人的身体呈现出成长、衰老的外在形态(太极);“小宇宙”可以是逻辑判断,真(阳)和假(阴)的组合,才会出现精彩的逻辑世界(太极)。“小宇宙”也可以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可以是数学里面的一对互逆运算、可以是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是一对恋人、可以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其本质就是0和1)、可以是阶级斗争、可以是敌对国家…你说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因为他是矛盾的统一体。

接下来用“小宇宙”来分析一下人类的繁衍。

精子(阳)和卵细胞(阴)相遇、互动,就形成了受精卵(太极),“小宇宙”形成,就往下发展,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两个变四个…最后就形成了婴儿(新太极)。

婴儿体内的同化作用(阳)大于异化作用(阴),所以婴儿呈现出来的是生长和发育;发展到青年或中年的时候,同化作用基本上等于异化作用,停在生长;人到老年时,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呈现出衰老,最后死亡。

这个世界上的所以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

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当你爱上智慧,并懂得运用智慧来提高你的生活质量。本人对生活的体味太浅,加上现阶段的同龄人对恋爱比较感兴趣,所以只能拿生活中的爱情的某一方面来开始说事。

一对恋人是一个“小宇宙”,他们是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但都统一于爱情这一主题下。现在大部分的人啊,只要一谈恋爱,都爱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地黏在一起,或者是熬电话粥既影响生活,又影响学习。他们无原则地黏在一起或者太深地介入了对方的生活,本是想与对方亲近,舍不得对方的离去,但实际上他们是适得其反的。我曾在火车上问过一些人,他们都不喜欢熬电话粥,但是迫于形势或者不好向对方说明,他们的感觉是累的。我也见过一对恋人由于没有了私人空间,最后选择了分手。 累的感觉、分手的结果,都是他们不懂得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要懂得控制矛盾的发展。一旦两个人成为了恋人关系,他们间就少了很多顾虑,为了对方他们可以做某些牺牲,影响了个人生活,最终导致了分手。问题的症结就出在少了顾虑,为了对方可以做出某些影响生活的让步。懂哲学的人大概都知道,这就为事物向相反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潜在的分手结果在孕育着。明智的人就不会那样,他们知道“掉线的风筝是飞不高的”所以他们还是有所顾虑的,而对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敢大声地说出来,他们看似无情、不懂恋爱的规则,但是他们的恋爱会更长久,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没有隐藏疙瘩。物极了,就容易反;两个人异性的关系太好了,好到了恋人关系的程度上来了,这时就容易反、出问题(无顾虑是关系太好造成的),所以要特别小心,注意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

大部分人的人生轨迹也是如此。通过不断地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后便开始自翊、飞扬跋扈起来,自以为已获得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是他骄傲的资本,殊不知,正是这些他的个人成就,才使他的人生向反的方向发展,最终跌入人生低谷。 你自翊、飞扬跋扈的时候,是目中无人的,自然就会得罪你身边的人,当然对于忠告你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你正被光环所包围,更不用说“吾日三省吾身”、注意个人修养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样,能力被限制了,承担不起大事;关系弄僵了,承担不到大事。很自然,跌入人生低谷。

问题同样是出在“极”了。物极(相对于以前没有获得地位和财富来说)后,必然导致心理变化(正常人来说),行为变化,反向发展,跌入低谷。我还是那句话,看清事物的本质,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 结论

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爱智慧,才会爱生活。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论与问题是可以被批判并最终超越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这一原则是无法超越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的方式,其并不会随着内容而改变。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是密切而复杂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 联系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2095-3089(2016)11-0033-0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于上个世纪初期根据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事实基础上,结合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吸取了历史上优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而创建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源泉。单纯的理论与概念只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即使这理论与实践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理论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实践就会变得空洞而无内涵,当然也就没有了实际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不仅在于其理论的论述,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足以体现出其实践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这既体现在理论的阐述中,也能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历史过程得到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注与实践的,而实践的最直接参与者就是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显然即是人的活动。但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的活动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强调了的是现实存在的,现实的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活动。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段历史的早就则是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不断付出与劳动,是人们的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社会与文明,纵观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力理论,是以物质为独享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然会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过程的各个方面。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肃的实践的理论,但其不局限于理论的研究,其哲学范畴放大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并且其自称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一种底层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得其能够适用于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研究时,不仅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经典理论开始,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新时代的现象、问题与矛盾,只有不脱离现实的研究与阐释,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理论,也是科学,同时更是方法,其显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生活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中会遇到的矛盾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问题。对于生活中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批判性方法,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严谨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本质现象,从而为做出做正确的决定提供最为正确的支持;而对于问题的多样性来说,则要运用理论联系实践来帮助解决,通常认为,生活中虽然有许多的问题,但是,很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通过对这部分联系与相似性的考量与把握,人们能够将多样的问题归类化简,是的负责多样的问题群类得到简化,更加便于人们的实际生活。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指导人们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哲学发展的历史即是具有 反思 精神的人类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地追问和反思的旅途中人类创造着自己的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也就主要通过给人们提供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但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为人们提供有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向基础上的,因此,它在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实际和行动。但是,由于人们的任何行为和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都离不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法。人们也许永远不可能像技术那样使哲学直接实用,但是,它对于人们精神上的助益已足以使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哲学的应用,绝不是哲学的庸俗化和功利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 ,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崇高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中的问题会显著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运用则能够提供有力的帮助。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不是简单的提上理论的标签,而是需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底层性,做出相应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这样在我们面对新问题新环境时,能够在生活中获取巨大的帮助;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也能够在这个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完善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李昕桐. 施密茨身体现象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感性活动思想[J]. 学术交流,2014(03) .

[2] 罗许成. 马克思对自由的感性活动理解[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2) .

生活中哲学小论文

生活中也是有着丰富的哲学知识的,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生活中哲学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如何? 我们常常讲哲学来源于生活世界, 也应该回到生活世界。此种概括无疑是正确的,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内容展示出来, 以便对这个关系的脉络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20世纪50年代, 在西方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和亚历山大科耶夫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 争论是围绕斯特劳斯1948年出版的《论僭政》展开的。

争论的焦点是哲学与社会的关系。按照斯特劳斯的说法, “社会”需要立足于一种共享的信任和信仰, 或立足于习俗、道德和“意见”; 而哲学则是对智慧的探寻, 是对真理的追求, 其本性是“癫狂”的, 必然要求绝对自由, 因此哲学就其本性而言与政治社会是不相容的, [ 1] 哲学与社会势必处于一种紧张、对立、冲突之中。科耶夫基本认同斯特劳斯的上述看法。但一旦涉及到“哲学与社会的冲突能否解决、是否应该解决”的问题,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在斯特劳斯看来, 哲学与社会的冲突不可调和。因为, 如果让哲学妥协并服从于社会的要求, 那么哲学也就不再是哲学, 不再具有哲学的品格; 而如果哲学不妥协, 执意与社会对抗, 结局只能如苏格拉底一般, 被社会“处死”。所以, 为了免于被社会“处死”的命运, 哲学应该尽可能拉开与社会的距离, 以逃避与社会的冲突。逃避的办法就是要做一个好公民或良民: 附和流行的意见, 赞美现行的政治秩序。用斯特劳斯的话说就是, 由“神志癫狂”转向和返回“神志正常”, 返回澄明( sobriety) 与温良(moderation)。

斯特劳斯认为, 所谓返回澄明与温良并不意味着改变哲学的本性, 而只是改变了哲学的表达方式。哲学必须是癫狂的, 否则就不是哲学。作为良民的哲人在“思想”方面与癫狂的哲人没有分别, 但在言论表达上, 作为良民的哲人却谨慎无比。于是作为良民的哲人发明了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 这就是在同一个文本里面用两种语言说话, 传递两种不同的教导: 一套是对社会有用的教导, 即俗白教导( the exoteric teaching) , 另一套则是在政治上有忌讳不宜直言的“真正的教导”, 即隐讳教导( the estoteric teaching)。俗白教导是任何人都能读懂的, 隐讳教导则只有少数训练有素而且仔细阅读的人反复琢磨才能领会的。通过这样一种写作方式, 作为良民的哲人就把“真正的教导”或者“癫狂的思想”限制于少数人, 以免危害社会。斯特劳斯认为, 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在古典时期就已存在, 但是到了现代却逐渐被“遗忘”了。现代哲学“走火入魔”了, 哲学从一种私人性的纯粹知性追求变成了一种公共政治的武器和工具, 变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比巨大”的力量, 哲学被公共化、大众化、通俗化了[ 3] 。而这恰恰就是现代性的问题之所在。

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关于哲学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描述, 以及斯特劳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他认为, 按照对哲人的定义, 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 哲人就是不占有智慧但追求智慧的人。尽管在此点上科耶夫与斯特劳斯是一致的, 但是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由此推论出的“哲学生活方式”:按照斯特劳斯的推论, 哲人将把他“所有的时间”都贡献于对智慧的探求, 他因此将不仅放弃世俗的快乐, 甚至将放弃所有行动, 包括直接或间接的政治行为。科耶夫把这种哲学生活称作“伊壁鸠鲁派”哲人所采取的态度或“伊壁鸠鲁式”态度(笔者称之为“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过这种生活的哲人生活在世界之外, 他退回到自身, 与他人隔离, 对公共生活没有兴趣, 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追求所谓的“真理”。

问题是,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否哲人应该过的生活? 科耶夫显然并不认同。他认为, 初看起来,“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从哲人或哲学的定义推论出来的, 这似乎没有问题。然而, 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奠基于一个前提之上的, 而这个前提本身就存有疑问。这个前提就是: 一个人必须承认存在在本质上是不变的, 它永远等同于自身, 可以被“完善的理智”完全揭示, 不论这理智在什么地方(国家) 和什么时候(历史), 只要它发挥自己的天赋, 就可以完整地把握存在整体。如果情况真的是这样, 哲人就能够也必须使自己隔离于变化和喧嚣的世界, 生活在一个安静的“花园”里, 那样才能把握永恒不变的本质。但是, 按照历史主义的观点, 存在不是永恒不变的, 它在本质上是暂时的、生成的、自我创造的, 它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不断创造自身。而如果存在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生成) , 那么, 一个人就不能通过使自己与历史隔离来解释和揭示这种创造活动。相反, 为了揭示存在, 哲人必须“介入”历史。同时, “伊壁鸠鲁式的哲人生活”还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危险, 即培育偏见, 而这是与哲人的本义相左的。因为哲人就是能够摆脱偏见的人,因此, 想规避偏见的哲人就必须生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里(像苏格拉底那样在“市场”或“街”上) ,他必须走出那个自我的封闭社会, 接触现实, 介入现实, 介入公共生活的历史化过程, 否则迟早都会被抛到事件的后面去, 抛到历史的后面去。

由上述不难看出, 科耶夫的哲学观与斯特劳斯的哲学观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 斯特劳斯认为哲学不应关注人类事务, 科耶夫则恰恰相反。斯特劳斯也认识到了这种差别, 他说:“在科耶夫前提的基础上, 对人类事务的绝对依系变成了哲学理解力的根源: 人必须绝对地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绝对地是大地上的一个公民——如果并非必须是一个可居住的地上的某一部分的一个公民的话。在古典前提的基础上, 哲学要求一种彻底的对人类事务的疏离: 人绝对不应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是一个整体的公民。”[ 4] 其次, 虽然科耶夫与斯特劳斯均把哲学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科耶夫却并不认为哲学是一种完全个体性、私人性的知性追求。在科耶夫看来, 与政治家一样, 哲人也需要并追求爱和承认,因此他要求哲人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到广阔的社会上去与人交往、交流。再次, 斯特劳斯主张哲学是贵族的、精英的, 而在科耶夫的观念里, 哲学的大门却是敞开的, 随时准备接纳所有那些想“登堂入室”之人。

表面看来,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的哲学观针锋相对、全然不同, 但在哲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 两人的差别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大。比如, 斯特劳斯主张哲人应该远离人类事务, 去追求关于永恒秩序的知识。对此, 科耶夫在其旨在批评斯特劳斯《论僭政》的文章《哲人的政治行动》的开头, 曾经这样评价斯特劳斯的工作:“这本著作保持了学术冷静客观的外表, 但却是杰出的和热情的……斯特劳斯通过解释这篇被忘却了的对话, 揭示了仍然是我们时代的严重道德和政治问题。”[ 5] 也就是说, 斯特劳斯解读《希耶罗》、试图“复兴”古典政治哲学的目的, 不是或者不纯粹是追求“智慧”, 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而《论僭政》一书的英文版编者则更清晰地指出了此点:“最近十余年来, 围绕着现代性的性质一直有一种活跃的论争……这本新版《论僭政》使我们得以回顾两个较早的有关现代性的命题: 斯特劳斯和科耶夫的命题。”[ 6] 进言之, 斯特劳斯之所以要复兴古典政治哲学, 就是为了解决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问题才是他的出发点。

由此观之, 即便斯特劳斯的理论出发点是鄙视人类社会事务, 却也无法摆脱现实的“纠缠”, “不能不”从现实出发考虑并最终解决现实问题。这意味着, 哲人、哲学既不可能也不应该自闭于象牙塔中, 哲人应该走进现实生活, 自觉地置身于生活世界之中, 随着时代和生活世界的脉搏而律动。

哲学与生活世界关系的第一个层面是如何看待生活世界中的哲学, 即生活世界是作为哲学、哲人生存的环境而存在的, 笔者把这方面的考察称为“哲学生态学”。

人天生是社会性存在物, 哲人也是人, 也只能生活在生活世界中, 也不得不与他人“共在”, 生活世界因而构成了哲学、哲人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哲人能否成为哲人, 影响和决定着哲人过一种什么样的哲学生活以及怎样过哲学式的生活。我们可以把生活世界中的那些影响哲学和哲人的因素大致划分为三个方面: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学术环境。

首先, 在哲学的历史上, 有很多哲学家已经注意到政治环境对哲学和哲人的影响, 其中, 较为著名者当数柏拉图和黑格尔。柏拉图认为, 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必须有自己的天性, 否则根本无法胜任这一研究领域。同时, 这种天性还必须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生长”起来, 否则, 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养分、季节、地点, 那么它愈是强壮, 离它所期望达到的发育成长的目标就愈远。“要不是碰巧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国度里, 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最大成就的, 因为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 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 进而能够保卫自己的和公共的利益。”[7] 这也就是说, 一方面, 没有合适的环境, 哲学的天赋就不会生长; 另一方面, 即使是长成了, 也难以发挥作用。不仅如此, 柏拉图还认为, 如果环境不好, 不仅少数有天赋的人成不了哲学家, 还会使哲学的“领地”被庸人所占据, 从而使哲学的本性变坏。对此, 柏拉图进一步指出: 既然环境对哲人有如此大的影响, 那么, 所谓哲学家的“无用”之说, 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 而在于哲学家不为人所用。社会环境不好, 哲人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果说作为哲人的柏拉图对政治环境的“要求”还有些“羞羞答答”, 那么在黑格尔那里就“直接”了许多。在《哲学史讲演录》中, 黑格尔就明确论述了哲学与政治自由的关系。他认为, 既然哲学以普遍的存在为对象, 那么哲学要把握这普遍的对象, 就要求主体的独立和自由, 特别是思想的独立和自由: 一方面, 人要从自然中独立出来, 成为主体; 另一方面, 人要从社会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考察人类历史, 只有当自由的政治制度已经形成了的时候, 才有可能产生哲学思想。因此, 真正的哲学始自西方, 确切地说是始自希腊; 而在东方, 比如在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这样的国度中, 因只有一个人享有自由的权利(皇帝) , 因此东方没有哲学, 东方及东方的“哲学”不隶属于哲学史。

由此而言, 不论是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即哲学把握的是普遍性的对象, 因而哲人须独立、自主和自由, 还是根据斯特劳斯的观点, 即因哲学的本性是癫狂、探寻和质疑, 那么势必与现行的秩序相冲突,因而哲人须温良; 这些都说明政治环境与哲学的繁荣之间的确有很紧密的关联。

其次, 从经济环境看, 哲人也是人, 首先需要生存, 才能谈及其余。按照哲人的“本义”, 如果哲人是一群需要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追求智慧的人, 那么, 他就没有时间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反之, 如果“哲人”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解决生存问题上, 他就没有精力和心情去追求智慧。对于这样一个“矛盾”或者说“两难困境”, 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解决”之道。

在西方, 柏拉图是较早认识到哲人对经济条件依系的思想家。他认为, 一个哲学家应该免除一切体力劳动, 因此哲学家就必需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而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国家里是不大可能有哲学家的,使得雅典人有可能研究哲学的, 乃是基于白里克里斯时代雅典的帝国主义所创造的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就是说, 精神产品的生产正如大多数物质商品的获取一样, 不能脱离经济条件。[ 8]

亚里士多德认为, 对人而言, 幸福是最高的善, 是人的终极追求, 是行为的目的。而幸福就是自足, 就是无所短缺。那么,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他认为, 人有三种生活方式: 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思辨的、静观的生活。[ 9] 在这三种生活中, 只有思辨的生活才能够带给人完满的幸福。因为思辨活动是最强大的, 它持续得最久; 同时思辨活动也是自足的, 所谓自足并不是孤独地生活, 而是指以其自身而被选择, 是无待而在、不感匮乏, 它使生活变得愉快。在这种意义上, 思辨活动是最为自足的活动。既然幸福就是自足, 而思辨享有最大的自足, 那么, 思辨越多的人, 所享有的幸福就越大。但是, 自足的思辨生活并非完全就是“无待”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一方面,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 这也正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人, 思辨的生活还需要多重的外部条件。当然, 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 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 幸福指数就越高; 反之, 他认为过度的需求带不来相应的自足感, 若只有一个中等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就完全可以做合乎德性的事。因此, 幸福就是具有中等水平的外部供应, 过着节俭的生活, 却做着高尚的事情。

黑格尔十分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但他比亚里士多德站得更高, 并把这个问题提升到文明发展的阶段来认识。他认为,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必须达到某种阶段, 才会有哲学的产生。黑格尔这里的意思就包括应重视哲人从事哲学事业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社会必须发展到这样的阶段, 即一部分人可以从繁重的生存性活动中解放出来, 成为“闲人”, 而这部分“闲人”又愿意且有能力过一种哲学生活。只有到了这样的阶段, 哲学才会出现。因为哲学是自由的、与私人利益无关的工作, 所以首先必俟欲求的逼迫消散了, 精神的壮健、提高和坚定出现了, 欲望驱走了, 意识也高度地前进了, 我们才能去思想那些普遍性的对象。也就是说, 只有在生活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才开始有哲学思想。

斯特劳斯也认为哲人是一个“神人”, 哲人对人类事务即使只有最小的依系, 也会在精神上产生最大的自足。但是, 斯特劳斯并没有迂腐到认为哲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他说: “当哲人试图超越人性的时候(因为智慧是属于神性的) , 当他把习死和做到对所有人事如同死了一般作为自己唯一事业的时候, 他却不能不像一个人那样活着(这样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对所有人类事务都如同死了一般), 虽然他的灵魂不会处在这些事务中。”[ 10 ] 尽管如此, 斯特劳斯一再强调, 由于哲人依系于永恒的事物, 又由于他免除了那种人与人的自然联系的最通常、最有力的动机, 免除了常人、俗人的名利欲望, 他只需要一些能够保证他活下去的基本生存条件就够了, 因此哲人有着人之为人所可能有的最大自足。

尽管哲人有着最大的精神层面的自足, 但这毕竟不能替代基本生存条件的自足, 由此斯特劳斯揭示出了哲学生活与哲人的生存之间的。

生活中的哲学论文

哲学家用系统的知识解决人如何最好地达成个人和集体的实现。学习哲学的总任务是去吸收哲学家的教益,运用于今日世界。重点不在于知道这个或者那个哲学家说了什么,而是致力于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运用这些智慧。我们都能理解人们对哲学本质的困惑。普通人会觉得它又无聊又奇怪,哲学是什么和我们有关系吗?但有时,你又会觉得它有时候还蛮有趣的。但这种有趣又很难定义。哲学家是什么人?他们又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有人会需要他们?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早已包含在“哲学”这个词里面了。在希腊,“philo”这个词意味着爱或者奉献,“sophia”意味着智慧。这两个词组合起来的“philosopher”——即哲学家——意味着把自己奉献给智慧(爱智慧)的人。“智慧”这个概念尽管抽象,却并不神秘。聪明处事意味着体面的生活和死去,在诸多生存的不利条件下竭尽所能的过上好生活。追求智慧是为了实现自我。你可能觉得是为了获得幸福,但不是,幸福这个词意味着连续不断的快乐,然而,自我实现需要诸多痛苦和历练,这是每个体面舒适的人生都避免不了的。所以,哲学家们,或者说那些献身于追求智慧的人,就是会为了追求个人和集体的自我实现的系统知识而奋斗的人。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哲学家们逐渐发展出一套特殊的技能。几个世纪以来,他们在研究是什么让人们变得愚昧的主要问题上成为专家。然而,人们对这些问题表现的却不是很智慧。1. 我们很少问大问题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需要一份工作?当今社会究竟会演变成什么样子?爱是什么?相信大多数人会有一瞬间想过这些问题(多数在半夜),但我们不会费心去找出答案。它们一般被当成笑话来问,被问者也怕被人以为自命不凡、只会说空话而羞于去解释(除非正处于青春期的某一瞬)。但是,这些问题才是对我们影响最深远的。找到它们的正确答案,我们才能把精力用来做有用之事。哲学家从不惧怕大问题。他们知道这些问题随时可以拆分成更多可控的小块,然后他们就能够很自豪地不断提出更多听起来天真可笑的询问。2. 易受错误常识的影响公众舆论——或者说所谓的“常识”——在无数领域都被认为是合理的。因为你不断从亲戚朋友中听到相关言论,它们就自然而然的被假定为真实的,你想都不用想就接受了。媒体也每天不断给我们大量灌输此类东西。但有时候,常识是充满愚昧、错误和最可悲的偏见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从简单的屈从于常识到理智看待事物的转变。它让我们审视自我,变得更加独立。世间对爱,对金钱,对孩子,对旅游,对工作的看法都是正确的吗?哲学家们喜欢去追问一个想法到底有没有逻辑,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假设那些长期存在且大众化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3. 思维混乱我们不太清楚自己脑子究竟是怎么运转的。就好像喜欢一首音乐,但就是说不清为什么喜欢;或者我们觉得一个人很讨厌,但很难说出问题出在哪里;还有的时候我们情绪失控,但又说不出为什么会突然发火。我们缺乏对自身偏好和喜怒的洞察力。所以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思想。哲学就是一门研究自我认识的科学。它的中心法则是哲学的奠基者,伟大的苏格拉底的名言,只有五个字:认识你自己。4. 不知道幸福的源泉我们都被怂恿去追求幸福,但又在寻找的过程中用错了方法。我们高估了某些物品在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同时低估了其他真正重要东西的作用。在现代商品社会中,我们总是被误导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我们总觉得一个特殊节日,或一辆名车,或某高大上的电脑,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它们的作用没那么大。同时,我们又低估了其他常常被忽视的事物——比如散步,收拾衣柜,有组织的对话和早睡——对提升我们生活品质的贡献。哲学家们就是这样,在寻求让人们幸福的真正源泉中寻求智慧之道。5. 易被情绪感染引向极端尽管不想承认,但我们人类不可避免的是一种情感动物。有时候某些情绪,比如说愤怒,嫉妒和怨恨,会导致大祸发生。哲学家能够教会我们去思考我们的情绪而不仅仅是拥有它们。在学会分析情绪后,我们就能明白情绪是怎样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不可预料,有悖直觉,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影响。6. 恐慌让我们失去判断力我们常常会失去判断什么是重要事物的能力,换个说法,我们经常会迷失方向。但哲学家不会,他们会保持最清醒的自我。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芝诺在听到他所有的财产都在一次海难中失去的噩耗时,只是简单的说:“财产的损失并不能妨碍我继续成为追求快乐的哲学家。”他的回答让“哲学”成为了冷静,有远见和意志力的代名词,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控制本心。我们常说的“哲学的历史”就是由学者们循环往复地寻找人类愚昧本因的足迹构成。举个例子,在古雅典,苏格拉底专门去研究了人们头脑混乱的原因。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在说诸如勇气、公正或成功这些关键词时,我们不是真的了解它们的意义——即使它们经常被用于形容我们的生活。苏格拉底发明了一种方法(至今还以他的名字命名)来使大脑清醒,那就是和所有的构想唱反调。这个方法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你的思想,而是检测这些构想是否能有效引导你的生活。

生活中处处充满哲学。1、学习:日积月累才能日新月异。哲学原理是量变引起质变。2、工作:处理问题要抓住重点。哲学原理是看问题要看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3、信仰:拥护共产党,尊重他人人格。哲学原理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4、理想:为了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奋斗。哲学原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哲学思想应用于生活,主要通过指导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来发生作用。这种作用对于大多民众来说是很间接的,有点类似于时尚对于普通人……就像《穿普拉达的女王》台词里提到的,我们以为那些时尚设计和我们去地摊买件毛衣没什么关系,但实则影响力是从高到地层层下推的,而地摊上那些毫无时尚感的衣服,也许就是曾经风靡过的时尚元素过时后的留存。但是,这仅仅是一方面,即一个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会逐渐影响未来很久的大众思想,而另一方面,哲学思想也来源于大众的生活,诚如时尚也一样。只不过,哲学家可以敏锐地捕捉到思想变化的本质,如同设计师擅长于从整体差强人意的设计里总结关键元素并再创作一样。说到哲学对于生活的影响,不妨就从身边说起。相信唯物主义者肯定反对老人请人跳大神来给孩子治病,你问他们为什么呢,他们会说因为这不科学,这是巫术,那你再进一步问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巫术呢?这就牵涉到很多思想,譬如实证主义,譬如奥卡姆剃刀,譬如《金枝》里对巫术的分析,譬如真理标准的讨论……无论什么,都是来源于思想家们的努力,通过启蒙,通过西学东渐等等等等,最终改变了民众的思想。哪怕一个相信唯物主义的人,并不能给出合理的辩护,譬如他虽然批评封建迷信,却迷信专家,而不经反思,仅仅无条件相信他在学校学到的东西,随便地转发朋友圈造谣,也许他的思想与“哲学”或“科学”都不沾边,但确实是哲学和科学的思想影响了他的信念,如果没有这些思想,他会依旧相信巫术……又比如说,一些已经名存实亡的观念保存于社会习俗中,譬如哭拜死者,死者为大这样的礼节性问题,可以一直追溯到儒家更往前的巫史思想,商周以前,人们主要是一种祖先崇拜,死去的祖先会作为这个家族的守护者,成为“鬼”,各家祭祀都是祭祀自家的祖先,包括国君也是把自家祖先当做“上帝”,这种观念到商代灭亡后才被“德配上帝”说取代,祭祀之礼逐渐化为道德之礼,儒家为这种礼赋予了道德内涵和情感支持,但实际上,信仰祖先和死者的思想从未断绝,至今还有人认为把祖坟迁个风水宝地可以保佑财源滚滚……这些思想不算哲学思想,但后世的哲学思想大多否定了这种迷信,而支持把礼仪教化限制于道德行为内,我们通过漫长的思想史,不断把礼教内化,从需要由鬼神信仰来保障的巫祀行为逐渐转向由内心生发的道德动机来约束的个人道德追求,所以薄葬、宁戚的思想才被认为是有识之士的选择。但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哲学思想与民众信仰之间的纠葛不清,那些秉承哲学思想的一般开明人士,才有一些“论心不论迹”的教诲。哲学思想对于民众生活的影响力,随着社会发展是越来越大的。随着社会发展,信息交流畅通,新的思想越来越快地普及开来,所谓启蒙的先驱是印刷术,否则在古代,即使是圣贤,教化流风也不出二南。因此古人更多地争取政权支持,或本身就干预乃至投入政治,其思想唯有通过政治实践才能最大程度地普及开,随着时代发展,渐渐就可以退而求其次地教书为业,通过书社、学院,普及于弟子,再普及于百姓,因为交通便利以及书本出版,影响力也不小。试想汉代王充著论衡中,已经驳斥了谶纬种种荒谬,何以在汉代毫无影响呢?就是因为他的书偏居江南,根本没有传播开,如非魏晋访求而得,失传了也说不定。再想今天对于政治改革、经济举措乃至平权运动、文化冲突的讨论,随便发个微博就可以被人看到,当一个意见领袖,根本不需要成为一个政客或者一个校长……你可能会问,这些公知和哲学有什么关系?当然有,他们的言论大多都是取自上个世纪或上上个世纪某本哲学著作,属于某个如雷贯耳的学派或思想家,想想三权分立,想想民主民粹,想想无政府主义……随便什么概念吧,包括女权不也得引用两句波伏娃?只不过即便到今天,经济发展也没有发达到大多数的民众都有精力和闲暇学习高深学术的程度,所以哲学依旧存在于小圈子里,它的影响力也依旧存在滞后性。而且真正富有影响力的变革,需要长期的准备,可能许多代人都只能做出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直到思想彻底成熟,以某个天才的名义爆发出来,为世人所瞩目,并影响其后的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当今哲学家们的讨论,仿佛对社会没什么影响的杂音,诚如我这样毫无时尚敏感度的人看T台走秀,满脑子只有一个“这都什么鬼”的念头……但我从不否认,正是这些可能“丑出天际”的设计尝试,不断发展,影响着未来的时尚,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过去的改变就可以知晓。

参考一下:关于马哲的论文: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哲学作者:严晓婷 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哲学 ——读《罗素论幸福》有感 内容摘要:罗素作为生活的哲人,把快乐作为人生重要的追求。用平实的语言深刻论述人在生活中为什么不快乐,并根据这些不快乐的的因素提出了怎样才能快乐。读了《罗素论幸福》让我受益匪浅,哲学不是学者专门的研究,哲学是生活的体验。关键词:快乐 竞争 厌烦 刺激 社会 罗素,20世纪的哲学巨匠。他的一生几乎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领略过黄昏时分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晚霞,品味过铁窗风味和失去自由的苦楚,也曾为人类的自由和幸福而奔走呼号。我个人是很喜欢罗素的作品,他的哲学亲切而娓娓道来,许多观点与论述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甚至妙语连珠。正如爱因斯坦说的:“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这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哲学的理论如果艰涩难懂、枯燥乏味那么它只能是那些学者的哲学,但是哲学的目的不正是让人更好的生活吗?在我看来,哲学应该是生活的哲学,它不应该专属于某一小部分的人,而应该是大众的。同时哲学要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才能实现其理论的价值。罗素的哲学智慧就在于此,让大众都能读懂哲学的意义。 文豪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似乎也可以反过来说:“不幸的人都是相似的,幸福的人页各有各的幸福。”于是各人也就有了各人的“幸福之路”。罗素告诉我们的,就是这种路:“希望那些遭遇不幸而并未享受幸福的众多男女,能够诊断出自己的症状,并找出摆脱的方法。” 自由与幸福,是罗素认定的人类的两大基本生存价值,我们若能在生活中寻找到幸福的“指南”和“导向”,也许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快乐哲人。一个幸福的人,以客观的态度安身立命,他具有坦荡宽容的情爱,和丰富广泛的兴趣,凭借这些情爱与兴趣,他便成为许多别人的情爱与兴趣的对象,他便获得了幸福。这是罗素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渴望生存的愉悦,追求生命的快乐,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权利。但是一个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难免遭受种种忧虑、烦恼和痛楚。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日益面临经济胁迫,生存竞争,观念冲突和社会变动等严重挤压,无论你处于何种社会地位获思想境界,这都不是不得不面对的。那些不快乐的因素来自哪里呢?一部分源自于外在社会环境,一部分来源于内在个人心理。而个人心理因素造成的不快乐,在相当程度上源于错误的世界观,伦理观念和习惯,从而使自己毁掉了对一般事物的热忱和嗜好。毕竟事物是内因和外因共同做作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在通常情况下,个人改变社会环境是无能为力的,但自己是可以改善个人人心理素质的,如观念,习惯这些东西,在个人的权利范围内,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加以改变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为我们更好的服务。 竞争,在这个当今社会流串于社会每一个角落的词语,它可以是天使亦可以是魔鬼。我们都知道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的,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因此竞争也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一个从事某项事业的人,不是真心期望成功,、追求成功,那么他是可怜的。成功的体验使人领会到人生之乐,也不否认成功可以带来相应的报酬,而这报酬也就是所谓的金钱,在某种程度上很能增进人生的快乐,但是超过了那个程度就不然了。如果他在生活中过于重视竞争的成功,把它当作人生快乐的主要源泉,这便是烦恼的病根。成功不能为造成人生快乐的唯一因素,倘若牺牲其他一切因素去赢得成功,那代价似乎太高了。当然,在竞争也和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环境有关。例如,有高深才学的人是受人尊敬的;除了少数的小国以外,海路军人又是受到尊敬的人。虽然无论干什么事业都有一种取得成功的竞争,但同时,使人尊敬的并非只是成功的本身,而是成功赖以实现的那种特性。一个科学家可能挣钱也可能不挣钱,他挣钱时受到的尊敬并不会比他不挣钱时更受尊敬。发现一个优秀的将军或海军大将并不富有是没有人会惊奇的。的确,在某种情况下的贫穷,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种令人尊敬的原因。而在美国情况就会大大不同。人们常常从生活水准来推测他人的收入,再用收入来判断他人的才学优劣。在整个富有阶级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消除那种为金钱上的成功而进行的偏狭而赤裸的争斗。可见竞争这个病根不仅仅潜伏在个人身上,所以无法单独克服这种现象。太过于重视就竞争的结果,这种人生观太过于注重培养意志,而牺牲了感觉和理智。可以说这种做法是一种因果倒置。因此,竞争是必要的。不过不要把它视为人生的主要内容或视为人生的基础。遵循一种保持生活平衡的观念,领受心智健全而恬静的享受吧。 在罗素看来,厌烦是人类行为的一个因素,是人类特有的激情。动物被拘捕固然会无精打采,踱来踱去,躁动不安,但在自然的情态中,他不信它们有类似厌烦的经验。罗素这样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而动物则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人类比动物多了一个属性——社会属性。而厌烦这种情绪来自于客观社会的,不是自然界。罗素说:“一种快乐的认识,在相当程度上是恬静淡泊的,因为唯有在一种恬静淡泊的氛围中,真正的欢乐才能常在。”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事情都能够引起我们的一种情绪——厌烦。厌烦大体来说有两个。第一:面对着眼前的现状,心里却想着另一些令人愉快的情形,两者之间有一种鲜明的冲突;第二:一个人的官能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专注于一事物。厌烦在本质上是一种渴望发生某种事件的期待,所渴望的并不一定是令人愉快的事情,只要一些事情,能使厌烦的牺牲者觉得这一天和凌厉天有所不同就行。厌烦的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刺激。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厌烦并非一个人生命本质的部分,而是可以避免的,而避免的方法便是相当强烈的去追求刺激。当我们在社会阶梯上越往上爬时,刺激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越是昨夜玩的快乐的人,早晨起来越是显得无聊。凡是有能力追求刺激的人,永远马不停蹄的到处奔波着,随时寻欢作乐,跳舞饮酒。把一个人的生命资源像经济资源那样消费是不明智的。一个用惯了麻醉剂的人在缺乏麻醉剂时所感到的厌烦,认为只有时间来消除。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种各样的刺激也和服用药品进行麻醉剂一样。刺激过度的生活乃是使人精疲力竭的生活,一个惯于过度刺激的人,正如一个有胡椒瘾的人一样,谁都忍不住的胡椒力量,对她来说似乎连味道都没有尝到。可见,厌烦的要素之一是和逃避过度的刺激不仅损害健康,而且自己的官能对一切的快乐都变得麻木,只要皮肉刺激不求心灵的满足,活络代替了智慧,表面的惊奇代替了真实的美感。当然在相当程度上的刺激是有益的,几乎像所有的东西一样,分量对于利弊有极大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要把握好度。现代都市的民众所感到的厌烦和脱离自然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不要让自己身上少了自然属性,应该偶尔回归自然,放下生活的种种包袱。 我们是整个社会发展潮流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像台球般的一个独立的个体,除了撞击之外,和其他个人无关系。一切快乐都出自于某种对立,或缺乏一致。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缺乏相互的联系,就会促成自我分裂。没有客观的兴趣和情感之力的维系,自我与社会之间就会缺少一致性。快乐的人不会遭受这种分裂的任何一种所带来的痛苦。他的人格既不分裂出来于自己对抗,也不会分裂出来和世界对抗。这样的人觉得自己是宇宙的公民,自由自在的享受着世界所赐予的美好和换了,设置不会因想到死亡而感到忧愁,因为他感到自己并未真和后来人分离,一个人若能将个人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激流深刻地交融在一起,便能欢畅地享受人生至高无上的快乐。 那么如何获得真正的快乐你饿?罗素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在于:一:合理的理想信念,即对理想生活的希望、追求与肯定。怀疑一切、思想无依托的人,人生是难以快乐的,我们应在生活中经过自我选择,确立对生活的合理的思想信念。二:对人对物的友善兴趣,人生根本的快乐,最重要的是依赖于人对物有一种友善的兴趣。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就越多,而受命运摆布的可能性就越小。凡是无害于他人的兴趣,均是有价值的。因为兴趣可以丰富人生。三:爱的情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恶习。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太强的自我是一座牢狱,倘若你想在这个世界上充分的享受人生,就得从牢狱中逃出来,而能够真心的爱,便表明一个人已逃出了自我的牢狱。当然,单单得到爱是不够的,得到爱时,应当释放出你所要给予的爱,唯有得到爱和给予爱平等时,才有可能达到最好的结果。四:建设性的工作。工作是人生的快乐取之不尽的最要源泉,工作的益处在于排除生活的烦闷,给予人成功机会和满足意志的条件。建设性的工作工作完成时,看了令人高兴,并且这工作是永无上境的过程。五:闲情逸趣。它能够帮助人保持平衡的意识,对世界有真实、生动的整体感,体验与欣赏多样的人生。六:学会忍受。一个快乐的人,应当既懂得为一个崇高的目标努力,又善于忍受生活中的平凡、单调和不如意。许多人为每一件稍不如意的小事而烦恼或善怒,以致浪费了许多可用于更有益处的精力,这是很不值得的。

生活中哲学小论文

生活中也是有着丰富的哲学知识的,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生活中哲学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如何? 我们常常讲哲学来源于生活世界, 也应该回到生活世界。此种概括无疑是正确的,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内容展示出来, 以便对这个关系的脉络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20世纪50年代, 在西方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和亚历山大科耶夫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 争论是围绕斯特劳斯1948年出版的《论僭政》展开的。

争论的焦点是哲学与社会的关系。按照斯特劳斯的说法, “社会”需要立足于一种共享的信任和信仰, 或立足于习俗、道德和“意见”; 而哲学则是对智慧的探寻, 是对真理的追求, 其本性是“癫狂”的, 必然要求绝对自由, 因此哲学就其本性而言与政治社会是不相容的, [ 1] 哲学与社会势必处于一种紧张、对立、冲突之中。科耶夫基本认同斯特劳斯的上述看法。但一旦涉及到“哲学与社会的冲突能否解决、是否应该解决”的问题,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在斯特劳斯看来, 哲学与社会的冲突不可调和。因为, 如果让哲学妥协并服从于社会的要求, 那么哲学也就不再是哲学, 不再具有哲学的品格; 而如果哲学不妥协, 执意与社会对抗, 结局只能如苏格拉底一般, 被社会“处死”。所以, 为了免于被社会“处死”的命运, 哲学应该尽可能拉开与社会的距离, 以逃避与社会的冲突。逃避的办法就是要做一个好公民或良民: 附和流行的意见, 赞美现行的政治秩序。用斯特劳斯的话说就是, 由“神志癫狂”转向和返回“神志正常”, 返回澄明( sobriety) 与温良(moderation)。

斯特劳斯认为, 所谓返回澄明与温良并不意味着改变哲学的本性, 而只是改变了哲学的表达方式。哲学必须是癫狂的, 否则就不是哲学。作为良民的哲人在“思想”方面与癫狂的哲人没有分别, 但在言论表达上, 作为良民的哲人却谨慎无比。于是作为良民的哲人发明了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 这就是在同一个文本里面用两种语言说话, 传递两种不同的教导: 一套是对社会有用的教导, 即俗白教导( the exoteric teaching) , 另一套则是在政治上有忌讳不宜直言的“真正的教导”, 即隐讳教导( the estoteric teaching)。俗白教导是任何人都能读懂的, 隐讳教导则只有少数训练有素而且仔细阅读的人反复琢磨才能领会的。通过这样一种写作方式, 作为良民的哲人就把“真正的教导”或者“癫狂的思想”限制于少数人, 以免危害社会。斯特劳斯认为, 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在古典时期就已存在, 但是到了现代却逐渐被“遗忘”了。现代哲学“走火入魔”了, 哲学从一种私人性的纯粹知性追求变成了一种公共政治的武器和工具, 变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比巨大”的力量, 哲学被公共化、大众化、通俗化了[ 3] 。而这恰恰就是现代性的问题之所在。

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关于哲学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描述, 以及斯特劳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他认为, 按照对哲人的定义, 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 哲人就是不占有智慧但追求智慧的人。尽管在此点上科耶夫与斯特劳斯是一致的, 但是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由此推论出的“哲学生活方式”:按照斯特劳斯的推论, 哲人将把他“所有的时间”都贡献于对智慧的探求, 他因此将不仅放弃世俗的快乐, 甚至将放弃所有行动, 包括直接或间接的政治行为。科耶夫把这种哲学生活称作“伊壁鸠鲁派”哲人所采取的态度或“伊壁鸠鲁式”态度(笔者称之为“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过这种生活的哲人生活在世界之外, 他退回到自身, 与他人隔离, 对公共生活没有兴趣, 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追求所谓的“真理”。

问题是,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否哲人应该过的生活? 科耶夫显然并不认同。他认为, 初看起来,“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从哲人或哲学的定义推论出来的, 这似乎没有问题。然而, 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奠基于一个前提之上的, 而这个前提本身就存有疑问。这个前提就是: 一个人必须承认存在在本质上是不变的, 它永远等同于自身, 可以被“完善的理智”完全揭示, 不论这理智在什么地方(国家) 和什么时候(历史), 只要它发挥自己的天赋, 就可以完整地把握存在整体。如果情况真的是这样, 哲人就能够也必须使自己隔离于变化和喧嚣的世界, 生活在一个安静的“花园”里, 那样才能把握永恒不变的本质。但是, 按照历史主义的观点, 存在不是永恒不变的, 它在本质上是暂时的、生成的、自我创造的, 它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不断创造自身。而如果存在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生成) , 那么, 一个人就不能通过使自己与历史隔离来解释和揭示这种创造活动。相反, 为了揭示存在, 哲人必须“介入”历史。同时, “伊壁鸠鲁式的哲人生活”还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危险, 即培育偏见, 而这是与哲人的本义相左的。因为哲人就是能够摆脱偏见的人,因此, 想规避偏见的哲人就必须生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里(像苏格拉底那样在“市场”或“街”上) ,他必须走出那个自我的封闭社会, 接触现实, 介入现实, 介入公共生活的历史化过程, 否则迟早都会被抛到事件的后面去, 抛到历史的后面去。

由上述不难看出, 科耶夫的哲学观与斯特劳斯的哲学观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 斯特劳斯认为哲学不应关注人类事务, 科耶夫则恰恰相反。斯特劳斯也认识到了这种差别, 他说:“在科耶夫前提的基础上, 对人类事务的绝对依系变成了哲学理解力的根源: 人必须绝对地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绝对地是大地上的一个公民——如果并非必须是一个可居住的地上的某一部分的一个公民的话。在古典前提的基础上, 哲学要求一种彻底的对人类事务的疏离: 人绝对不应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是一个整体的公民。”[ 4] 其次, 虽然科耶夫与斯特劳斯均把哲学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科耶夫却并不认为哲学是一种完全个体性、私人性的知性追求。在科耶夫看来, 与政治家一样, 哲人也需要并追求爱和承认,因此他要求哲人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到广阔的社会上去与人交往、交流。再次, 斯特劳斯主张哲学是贵族的、精英的, 而在科耶夫的观念里, 哲学的大门却是敞开的, 随时准备接纳所有那些想“登堂入室”之人。

表面看来,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的哲学观针锋相对、全然不同, 但在哲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 两人的差别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大。比如, 斯特劳斯主张哲人应该远离人类事务, 去追求关于永恒秩序的知识。对此, 科耶夫在其旨在批评斯特劳斯《论僭政》的文章《哲人的政治行动》的开头, 曾经这样评价斯特劳斯的工作:“这本著作保持了学术冷静客观的外表, 但却是杰出的和热情的……斯特劳斯通过解释这篇被忘却了的对话, 揭示了仍然是我们时代的严重道德和政治问题。”[ 5] 也就是说, 斯特劳斯解读《希耶罗》、试图“复兴”古典政治哲学的目的, 不是或者不纯粹是追求“智慧”, 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而《论僭政》一书的英文版编者则更清晰地指出了此点:“最近十余年来, 围绕着现代性的性质一直有一种活跃的论争……这本新版《论僭政》使我们得以回顾两个较早的有关现代性的命题: 斯特劳斯和科耶夫的命题。”[ 6] 进言之, 斯特劳斯之所以要复兴古典政治哲学, 就是为了解决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问题才是他的出发点。

由此观之, 即便斯特劳斯的理论出发点是鄙视人类社会事务, 却也无法摆脱现实的“纠缠”, “不能不”从现实出发考虑并最终解决现实问题。这意味着, 哲人、哲学既不可能也不应该自闭于象牙塔中, 哲人应该走进现实生活, 自觉地置身于生活世界之中, 随着时代和生活世界的脉搏而律动。

哲学与生活世界关系的第一个层面是如何看待生活世界中的哲学, 即生活世界是作为哲学、哲人生存的环境而存在的, 笔者把这方面的考察称为“哲学生态学”。

人天生是社会性存在物, 哲人也是人, 也只能生活在生活世界中, 也不得不与他人“共在”, 生活世界因而构成了哲学、哲人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哲人能否成为哲人, 影响和决定着哲人过一种什么样的哲学生活以及怎样过哲学式的生活。我们可以把生活世界中的那些影响哲学和哲人的因素大致划分为三个方面: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学术环境。

首先, 在哲学的历史上, 有很多哲学家已经注意到政治环境对哲学和哲人的影响, 其中, 较为著名者当数柏拉图和黑格尔。柏拉图认为, 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必须有自己的天性, 否则根本无法胜任这一研究领域。同时, 这种天性还必须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生长”起来, 否则, 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养分、季节、地点, 那么它愈是强壮, 离它所期望达到的发育成长的目标就愈远。“要不是碰巧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国度里, 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最大成就的, 因为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 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 进而能够保卫自己的和公共的利益。”[7] 这也就是说, 一方面, 没有合适的环境, 哲学的天赋就不会生长; 另一方面, 即使是长成了, 也难以发挥作用。不仅如此, 柏拉图还认为, 如果环境不好, 不仅少数有天赋的人成不了哲学家, 还会使哲学的“领地”被庸人所占据, 从而使哲学的本性变坏。对此, 柏拉图进一步指出: 既然环境对哲人有如此大的影响, 那么, 所谓哲学家的“无用”之说, 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 而在于哲学家不为人所用。社会环境不好, 哲人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果说作为哲人的柏拉图对政治环境的“要求”还有些“羞羞答答”, 那么在黑格尔那里就“直接”了许多。在《哲学史讲演录》中, 黑格尔就明确论述了哲学与政治自由的关系。他认为, 既然哲学以普遍的存在为对象, 那么哲学要把握这普遍的对象, 就要求主体的独立和自由, 特别是思想的独立和自由: 一方面, 人要从自然中独立出来, 成为主体; 另一方面, 人要从社会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考察人类历史, 只有当自由的政治制度已经形成了的时候, 才有可能产生哲学思想。因此, 真正的哲学始自西方, 确切地说是始自希腊; 而在东方, 比如在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这样的国度中, 因只有一个人享有自由的权利(皇帝) , 因此东方没有哲学, 东方及东方的“哲学”不隶属于哲学史。

由此而言, 不论是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即哲学把握的是普遍性的对象, 因而哲人须独立、自主和自由, 还是根据斯特劳斯的观点, 即因哲学的本性是癫狂、探寻和质疑, 那么势必与现行的秩序相冲突,因而哲人须温良; 这些都说明政治环境与哲学的繁荣之间的确有很紧密的关联。

其次, 从经济环境看, 哲人也是人, 首先需要生存, 才能谈及其余。按照哲人的“本义”, 如果哲人是一群需要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追求智慧的人, 那么, 他就没有时间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反之, 如果“哲人”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解决生存问题上, 他就没有精力和心情去追求智慧。对于这样一个“矛盾”或者说“两难困境”, 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解决”之道。

在西方, 柏拉图是较早认识到哲人对经济条件依系的思想家。他认为, 一个哲学家应该免除一切体力劳动, 因此哲学家就必需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而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国家里是不大可能有哲学家的,使得雅典人有可能研究哲学的, 乃是基于白里克里斯时代雅典的帝国主义所创造的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就是说, 精神产品的生产正如大多数物质商品的获取一样, 不能脱离经济条件。[ 8]

亚里士多德认为, 对人而言, 幸福是最高的善, 是人的终极追求, 是行为的目的。而幸福就是自足, 就是无所短缺。那么,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他认为, 人有三种生活方式: 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思辨的、静观的生活。[ 9] 在这三种生活中, 只有思辨的生活才能够带给人完满的幸福。因为思辨活动是最强大的, 它持续得最久; 同时思辨活动也是自足的, 所谓自足并不是孤独地生活, 而是指以其自身而被选择, 是无待而在、不感匮乏, 它使生活变得愉快。在这种意义上, 思辨活动是最为自足的活动。既然幸福就是自足, 而思辨享有最大的自足, 那么, 思辨越多的人, 所享有的幸福就越大。但是, 自足的思辨生活并非完全就是“无待”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一方面,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 这也正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人, 思辨的生活还需要多重的外部条件。当然, 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 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 幸福指数就越高; 反之, 他认为过度的需求带不来相应的自足感, 若只有一个中等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就完全可以做合乎德性的事。因此, 幸福就是具有中等水平的外部供应, 过着节俭的生活, 却做着高尚的事情。

黑格尔十分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但他比亚里士多德站得更高, 并把这个问题提升到文明发展的阶段来认识。他认为,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必须达到某种阶段, 才会有哲学的产生。黑格尔这里的意思就包括应重视哲人从事哲学事业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社会必须发展到这样的阶段, 即一部分人可以从繁重的生存性活动中解放出来, 成为“闲人”, 而这部分“闲人”又愿意且有能力过一种哲学生活。只有到了这样的阶段, 哲学才会出现。因为哲学是自由的、与私人利益无关的工作, 所以首先必俟欲求的逼迫消散了, 精神的壮健、提高和坚定出现了, 欲望驱走了, 意识也高度地前进了, 我们才能去思想那些普遍性的对象。也就是说, 只有在生活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才开始有哲学思想。

斯特劳斯也认为哲人是一个“神人”, 哲人对人类事务即使只有最小的依系, 也会在精神上产生最大的自足。但是, 斯特劳斯并没有迂腐到认为哲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他说: “当哲人试图超越人性的时候(因为智慧是属于神性的) , 当他把习死和做到对所有人事如同死了一般作为自己唯一事业的时候, 他却不能不像一个人那样活着(这样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对所有人类事务都如同死了一般), 虽然他的灵魂不会处在这些事务中。”[ 10 ] 尽管如此, 斯特劳斯一再强调, 由于哲人依系于永恒的事物, 又由于他免除了那种人与人的自然联系的最通常、最有力的动机, 免除了常人、俗人的名利欲望, 他只需要一些能够保证他活下去的基本生存条件就够了, 因此哲人有着人之为人所可能有的最大自足。

尽管哲人有着最大的精神层面的自足, 但这毕竟不能替代基本生存条件的自足, 由此斯特劳斯揭示出了哲学生活与哲人的生存之间的。

生活中的哲学论文5000

哲学,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是一个神秘而又陌生的一个字眼。没错,在许多哲学家身上我们能找到事例来证明哲学是多么的独具一格,他们的思想高深莫测,难以理解,他们的生活也总是与常人格格不入,甚至有的人是我们眼中的“疯子”。哲学永远是一个只属于少数人的事业,只有那些有闲暇时间思考的关注者才能适应哲学的孤独。哲学是孤独的,因为他必须具有那种批判的精神,只有批判的哲学才能成为前进的一股力量。有批判才能有前进,这是所有哲学家应有的专业素养。批判的第一步就是怀疑,不仅仅是以一种肯定的接受的眼光对待现实的世界,反之必须要有所疑问。哲学的批判当然不是怨妇般的抱怨或者是为利益的争夺,最重要的是借助理性之光,并加以实践得出规律,在规律中获得真理。笛卡尔那句著名的“我思故我在”正是在普遍怀疑的基础上得来的。马克思则是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为我们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追求向往,批判是哲学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使得哲学成为一团永恒的活火又或者是激荡心灵的流水。哲学不是哲学史,也不仅仅是某些哲学家的只言片语,哲学关注现在,关注历史,更关注未来。哲学家的许多发现即使当时不能得到证明,在未来却成为了真理,所以说伟大的哲学家不是属于现在属于自己,而是属于未来属于全人类,他们为人类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生活中的哲学优秀作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我们新华小记者要体验一场体育赛事的采访活动!

比赛即将开始,运动员们正在紧张的热身着,我想,此刻他们的心情应该和我一样吧,紧张又激动。不远处,我看见了本次赛事的吉祥物——绿色的“小龙人”,他们在鼓励运动员们呢!

开跑了!开跑了!运动员们如同离玄的箭,争先恐后地向终点跑去,我想他们中有些人的目的并不是夺得冠军,而是重在参与,欣赏赛道沿途的美景,享受其中的乐趣。

不久,五公里健身跑的'运动员回来了!第一个跑向终点的是个小伙子,果然是年轻气盛呀!他平时肯定非常热爱运动,不然这成绩难道是凭空而来的吗?一些媒体记者们采访了他,我们小记者也不甘落后。他虽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却也耐心地回答了我们的提问。

集合的时候,有人采访了十五个,而我却只采访到两三个。老师鼓励我,我也鼓励我自己。战胜心里的胆怯后,我觉得这也没什么好怕的。

休息期间,志愿者阿姨十分贴心,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茶。我接了过来,先闻了闻,香气扑鼻,喝了一小口,觉得有些苦涩,后来喝着又觉得这苦涩中带了些甜。我想,做每件事情应该都是这样的吧!刚开始虽有些苦,有些难,可后来你坚持着,就会发现等着你的是幸福与甘甜。

其中一位阿姨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她说:“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我有想过放弃,但我鼓励自己,只要迈出一步就离终点更近一步,我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跑到了终点。”

我想人生也如此吧!人生的过程中有许多坎坷,你只要勇敢地迈出一步,你就离成功近了一步,所以我们在面临人生的坎坷时,决不能胆怯,要勇敢迈出自己脚下的那一步。

本次马拉松采访体验活动,锻炼了我的胆量,也使我通过马拉松这一独特的赛事发现了生活中的美,感悟了生活中的真谛。真是生活处处皆哲学啊!

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的节奏和旋。生活是一团麻,延伸着人生的足迹和希望。生活是一本教科书,教会我无穷的哲理。

前几天,妈妈又给我做蛋炒饭,开始准备做蛋炒饭的材。发现少了两根香肠,我妈妈叫我起床,“宝贝!快起床!帮妈妈去买两根香肠!”我只能起来,穿好衣服。“你去给我买两根香肠!你得剩两元钱!”妈妈还没说完,我就飞快的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我便来到小卖部,我拿起两根四元的香肠,跑到老板那里把手中的十元钱交给老板,老板找完钱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哼着歌,踢着石子儿。

我边走边数,发现小卖部老板多找我一元钱。

我自喜的想,我还是不把一元钱还回去,反正他也不知道。我可以用这一元钱买泡泡糖了。

我反复的想,最后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说的话,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人要讲诚信!我拿起多找的一元钱,走进小卖店,我把多找的一元钱,还给小卖店的老板。老板说我是一个讲诚信的孩子,我便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这件小事使我懂了,生活是一首歌,使我懂得了诚信是最重要的,咱们必须守诚信,做一个好孩子!

在我小的时候,悟出一个生活中的哲学。来!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马上要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学围棋了。我印象当中最深的就是我刚学围棋那时我还小,我很喜欢围棋,一直在学。一年级的时候,不管作业多多,我都是星期一一直学到星期天,每天放学都在坚持。我还记得有一次,下起瓢泼大雨,我非要去上围棋班,我不顾风雨,就跑到围棋班,全身湿透了,但是妈妈看到我那么认学,她非常高兴。还有一次,下着大雪,有着大雾,有辆车把我和妈妈撞了,我们就坐在撞我们的车里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医院。妈妈赶快给我拍片最后我没事,真是虚惊一场啊!我们仍旧坚持去了围棋班。

之后时光过的很快,我上了三年级,慢慢的我对围棋感觉不是太深。我在围棋界的名声向来是让人“闻风丧胆”,可是慢慢的,有的人已经不怕我了,有很多人开始尝试打败我。

到了四年级,我对围棋没有感觉了,我也开始不想去学围棋了,可是妈妈对我说过,做事不能回头,要坚持。妈妈仍旧逼着我去学……后来我把我的围棋又捡起来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坚持着,我的技术也越来越高!

我从中领悟出一个哲学: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只要你心中有信念,就能成功!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伴随我们左右,哪怕是一件小事,里面的哲学可大着了。下面是我整理的生活中的哲学作文,我们一起来看吧!

生活中的哲学作文800字【1】

在我的记忆中,珍藏着一种味道。它静静地躺在岁月的河流中,任凭流水冲蚀,却也熠熠生光,永不褪色。我知道,那是只属于我们的味道。--题记

有没有一种味道让你此生都流连不忘?清明前后,几场大雨洗尽了这世间的一切尘埃,雨后的天空很明媚,湛蓝得像一颗透明的蓝水晶。故乡山上的油菜花已经谢了,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色就这样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而清明菜却一个接连一个得从土里探出头来,伸展伸展它毛茸茸的嫩绿身体,还挂着几颗晶莹的泪珠,仿佛是在怪雨打搅了它的好梦。每到了这个时候,大妈都会摘回一大箩清明菜做清明菜粑粑,她坐在木凳上,佝偻着背,细细挑选出清明菜中的杂质。在经过了一道道复杂的工序之后,她就像是变魔术似的做出了一个个可爱的清明菜粑粑。蒸锅冒着白色的热气,年幼的我专注地盯着它,那袅袅上升的白色气体中承载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幻想。我不哭,也不闹,就这样安静地等待着。因为我知道,这就像是必须经过了冬天漫长的等待才能迎来春天,穿越了无边的黑夜才能拥抱黎明一样。无需急切,静静地,它就会来临。

终于,我的等待有了结果。大妈把一盘热气腾腾的清明菜粑粑端上了餐桌,她用手背抹了抹额上的汗珠,脸上露出了质朴的笑容,我和大爸也笑。大妈就首先夹了一放在我的碗里,清明菜粑粑光滑的外表泛着光泽,绿得发亮。一口咬下去,松软的皮夹着的一股清明菜特有的淡淡的清香直窜入我的鼻腔,一咬破外皮,油溢了出来,一股腊肉的咸香和已经风干的豆干的卤香在我的口腔里慢慢升腾,像跳了一支热情奔放的桑巴舞。四月初的天气里,我们三个人一口又一口地吃着清明菜粑粑,幸福便悄然来临。清明菜粑粑承载着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虽然现在我与大妈大爸分开了。但它的味道还在,属于我们之间的情谊还在,任凭岁月变迁,却也熠熠生光,永不褪色,在我的生命中温暖地闪亮。之后的岁月里,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吃上几个清明菜粑粑,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记忆的延续,它是我与大妈大爸之间约定好的路标,只要沿着它的方向,就能找到回家的路,找回那些落满尘埃的记忆。因为,我知道,这一种味道,只有我们知道。

生活中的哲学作文800字【2】

这两天看书的时候,翻到了一句话:“水满则盈,盈则亏。”

心中很明朗,毕竟这是一眼就能懂的话,何况“满招损,谦受益”这样的道理,更是经常在生活中被人提及。

所以,这句话在我面前只是过了眼,我也没在意,直到傍晚我做家务的时候的一个细节,却让我深深感觉到古人这些教导之言,真的是从生活中总结出的哲学。

傍晚的时候,我看家里的两个盛过滤水的水瓶没什么水了,就打开过滤器,把小水瓶放在水龙头下接水。小水瓶其实是手提式的矿泉水瓶,矿泉水喝完后觉得把这么大的瓶子扔了怪可惜,刚好用来装过滤好自来水。

水瓶的开口也就两三公分,并不算大,都是下宽上窄的造型。

我把水瓶放在水龙头下接水后,自己就开始在一旁择菜。过了一会,我抬眼看了下水瓶,发现还没有接满,估模着还有三四公分的间隔,因为瓶子上窄,其实也装不了多少水了,可我想着,就让它再多接些,接满点好。于是我又低头忙手上的事,这一忙自然心思又被牵了过去,好一会儿,我突然想起来,呀,水瓶还在接水呢?

果不其然,抬眼的时候我发现水瓶早就满了不知多久了,水龙头下不停滑落的水柱因为水瓶的“不接纳”,早已是肆无忌惮在沿着水瓶的瓶外壁一路直冲到水槽里。

“啧,啧啧......”

我很是心疼的马上把水龙头关掉,心里很是懊悔,想着刚才水位在瓶口三四公分的时候我就应该盯着了,要是没空,不怎么满也没关系,直接关掉就好了,这样一来,本想着接满点,却是不知道是损失了多少的水。

因为要盖上盖子,我不得已要把瓶中的水倒掉些,毕竟是不小的瓶子又装满了水,轻轻抬起手劲不好控制,得,倒完才发现,水位也刚好是到瓶口一二公分的位置了。

“水满则盈,盈则亏!”先不说这句话暗喻了多少哲学,单单这件接水的事,就已经很直接的让我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字面上直白的含意,也让我对于“老人言”,还有古人的教导的文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毕竟,这些都他们从生活中悟出的道理,记录下来,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想让后人少犯些他们曾犯过的错,少走些弯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