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火山灾害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火山灾害论文文献

根据资料统计,全球目前有大约500座活火山,其中有近70座在水下,其余均分布在陆地上。在地球上几乎每年都有规模和程度不同的火山喷发,给人类活动和生存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火山活动区的危险地带。据统计,在近400年的时间里,火山喷发已经夺去了大约27万人的生命。特别是在活火山集中的环太平洋地区,火山灾害更为突出。因此,火山灾害被列为世界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在1991-2000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计划中,减轻火山灾害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火山灾害在主要自然灾害已经排在第六位。 火山灾害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于火山喷发本身造成直接灾害,另一类是由于火山喷发而引起的间接灾害,实际上,在火山喷发时,这两类灾害常常是兼而有之。火山碎屑流、火山熔岩流、火山喷发物(包括火山碎屑和火山灰)、火山喷发引起的泥石流、滑坡、地震、海啸等都能造成火山灾害。 火山碎屑流灾害 火山碎屑流是大规模火山喷发比较常见的产物。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就是火山碎屑流灾害的典型实例,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火山喷发事件之一。当时,六条炽热的火山碎屑流,很快埋没了繁华的庞贝城,使庞贝城瞬间就在历史上绝迹,直到1689年这座古城才被后人发现。其他几个著名的海滨城市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印度尼西亚位于环太平洋带,是活火山分布比较多的国家之一,火山灾害十分严重。1815年4月坦博拉火山喷发,火山碎屑流如洪水猛兽夺去了一万余人的生命。后来,火山喷发带来的食物短缺和疫病蔓延,又造成八万多人随之死亡。 火山熔岩流灾害 火山喷发,特别是裂隙式喷发,熔岩流经过的地域多,覆盖面积大,造成危害也很严重。1783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岩浆沿着16公里长的裂隙喷出,淹没了周围的村庄,覆盖面积达565平方公里。造成冰岛人口减少五分之一,家畜死亡一半。 火山碎屑和火山灰灾害 通常,火山爆发会抛出大量的火山碎屑和火山灰,它们会掩埋房屋、破坏建筑,危及生命安全。1951年1月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拉明顿火山爆发,炽热的火山灰毁坏的土地面积大约90平方英里,造成房屋倒塌,2942人丧生,危害严重。1963年印度尼西亚阿贡火山爆发时,直接死于火山灰云的人数就达1670余人之多。 火山引发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是火山爆发引发的一种破坏力极大的流体,可以给流经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1980年美国圣海伦斯火山爆发,炽热的火山碎屑和熔岩使山地冰雪大量溶化,形成了汹涌的泥石流,从山顶倾泻而下,并引起洪水泛滥,造成24人死亡,46人失踪。1985年哥伦比亚华多德尔.鲁伊斯火山爆发,火山碎屑流溶化了山顶冰盖,形成大规模的泥石流,造成2万多人丧生,7700余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火山喷气灾害 火山爆发时常伴有大量气体喷出。有些火山喷发释放出的有毒气体足以致人于死地。1986年8月喀麦隆尼沃斯火山喷发,有1700余人死于火山喷出的二氧化碳等大量有害气体。 1960智利中南部海岸地区从1960年5月21日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大地震。20世纪板块边界大地震中最突出的事件。从北面的康塞普西翁市到南面的瓦尔的维亚市,在一个月之内发生7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有 3次是 级以上的巨大地震,最大的一次为级。由于面波震级MS的饱和效应,并不能说明此震规模之巨大,如按矩震级MW计算 ,此震应为 级(见震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板块边界巨大地震的破裂面是非常之大的,超过了面波震级所表示的范围。 由于此震规模巨大,地球的整体受到首都圣地亚哥市容一次罕见的冲击,因而发生地球自由振荡。此外,地震激发的海啸也是罕见的,15小时后海啸的大潮波传到夏威夷群岛,22小时后传到日本东海岸,造成巨大损失。 共造成6000人死亡,损失亿美元。接连发生的大地震在瑞尼湖区引发了大型滑坡,滑坡体填入湖盆使湖水上涨外溢,淹没了瓦尔的维亚城,造成全城100万人无家可归。与此同时,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智利沿海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坏房屋16万栋。此外,海浪还以每小时600公里 ~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千多所住宅被冲走,2万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16公里的地壳中猛然爆炸,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顷刻间被夷为平地。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摆脱?是拜托吧

1.《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火山》2.《火山监测与减灾》本书概述了火山监测和火山灾害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及有关经验和模型。分为相互关联的四部分,分别为“火山监测:技术方法与演变历史”、“监测数据模拟和喷发现象”、“火山灾害和风险评价”、“火山紧急事态管理”,由不同国家的作者编写而成。3.《中国的活火山》本书简述了火山与火山喷发有关的一般概念,全面介绍了中国已知的全新世以来有过喷发的活火山,论述了火山监测研究及减灾对策。是关于中国活火山研究最新成果的专著。4.《中国火山》本书详尽论述了中国新生代火山和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地貌形态、地质特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性状、生成时代及活动规律、火山活动与构造气候旋回、玛珥湖及古气候纪录、火山资源与火山灾害……。探讨了火山活动机制和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是全面系统论述中国火山的科学专著。5.《火山喷发机制与预报》本书以实用火山学为主要内容,介绍了火山学基础、火山活动、火山喷发预测和灾害防御。作者收集了大量国内外火山资料,较详细的描述了岩浆活动的物理机制;火山喷发过程及物理作用;火山分布规律、活动特点以及恢复火山喷发过程和探测岩浆房的主要方法。还介绍了导致火山灾害的诸多因素和为防御灾害而进行的预报对策。6.《火山作用与人类环境》作者:刘若新主编 出版时间:1995年10月第1版7.《火山与火山喷发》这些都是将火山的,我觉得第6个比较适合你~

地震特别是强震会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环境造成强烈冲击,造成灾区范围内地表开裂、山体松弛、斜坡失稳、碎屑堆积[40]。震后,在内外地质营力共同作用下,灾区地质环境变迁加快,并伴随着大量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对灾区灾后重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黄润秋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前后地质灾害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地质灾害的数量较震前有显著增加,地质灾害数量正常年是震前的4~5倍;震后灾区地质灾害主要以群发性泥石流为主,崩滑地质灾害次之;震后灾区地质灾害高发期预计将持续约20~25a,持续方式可能以暴雨峰年(4~5a)为周期的震荡方式衰减,并最终恢复到震前水平(图1–14)[41]。

国际地震中心对全球历史与现代发生的地震数据进行了收集与整理。从地震时间序列来看,地震发生没有明显的规律,全球平均每年发生级以上地震335次,其中级以上地震71次,级以上地震不足4次(图1–15)。从地震死亡人数来看,死亡人数与强震的发生密切相关,每次死亡人数的大幅度增加都是强烈地震发生的结果,地震造成的年死亡人数随时间没有明显的趋势。但是,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快速增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加显著,由20世纪80年代的62亿美元/a增至近10年的460亿美元/a,增加了7倍多(图1–16)。这是由于随着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建筑、道路、水库、光缆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财富存量快速增加,地震灾害发生后造成的社会财富存量损失亦随之快速增长。因此,联合国呼吁采取更协调一致和更全面的战略,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提高经济社会抗灾能力[42]。

图1-14 汶川地震灾区2000年以来地质灾害数量变化及预测

(据文献[41])

图1-15 1960~2009年全球级以上地震频次变化

(数据来源:全球地震模型行动计划(GEM)和国际地震中心,2013)

图1-16 1940~2012年全球地震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变化

(数据来源: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机构(UN/ISDR)EM-DAT数据库,2013)

火山爆发是比强震活动更稀少的事件,全球分布主要集中于东南亚、中美洲、中非等少数几个地区。火山灾害产生的火山灰、熔岩流、火山碎屑流、火山泥石流等极大地改变了灾区地质环境,对周边居民构成了重大威胁。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机构(UN/ISDR)统计,1940~2012年,全球共发生226次火山爆发,导致万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亿美元。

山洪灾害论文格式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电网规模的扩大,为实现电力调度的高效、安全,必须使电力调度走向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发展道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电力调度系统应用论文,供大家参考。

《 电力技术中实时电力调度系统的应用 》

摘要:我国的实时电力调度技术利用了当前的数字化、可视化技术、网络化、对象数据库技术、数字化以及平台技术等先进技术,但在调度技术的发展上还存在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电力调度自动系统逐步走向成熟,这给整个电力调度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电力系统;实时电力调度;分析应用

当下,电已经逐渐成为各家各户生活十分重要的一项设施,所以,在电力系统当中,输送与相关安全的问题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电力调度是电网的核心内容,其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就我国当前的局势来看,我国的电力调度依然存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影响因素,所以,对电力调度在电力 系统安全 运行中的应用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1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电力生产系统由从事生产活动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所组合而成的人子系统,生产必需的机器设备、厂房等物质条件所构成的机器子系统,生产活动所在的环境构成的环境子系统三部分构成。这三个系统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使得整个生产系统位于某个状态下,形成了“人-机-环境”系统。在电力系统生产阶段应该要确保其 安全生产 ,就必须对电力系统中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与探讨,第一时间将电力安全生产阶段所出现安全问题解决到位,科学合理的组织进行电力安全调度管理工作,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良好的供电质量。

人子系统中的问题

当下,在人子系统当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系统中人员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①工作人员没有安全操作的意识,或者处理复杂操作过程当中粗心失误造成了子系统的故障,从而对全局的稳定与供电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②电力生产阶段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足够的管理力度或是管理 方法 ,造成了在工作人员当中出现了监守自盗的行为,从而对供电网络的稳定性以及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③外界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不法分子偷盗电力或者是电气设备等造成了电力供应问题的出现。

机器子系统中的问题

对于机器子系统来说,重点问题出现在被我国所广泛使用的10kV配电网络,具体说来,可以概括为下列两点:①技术能力水平的不足。虽然10kV的配电网的技术发展得相对成熟,然而,在设备技术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a.配电网络的规划,没有紧密的结合各个区域的环境特征以及电源点分布情况,对10kV配电网规划进行认真仔细的实地调研,造成了与电源点的匹配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不同步。b.电站建设考虑不周到,质量不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对于电网架构与布线走向工作管理太过松懈,造成了布设质量不符合要求,出现架构不牢以及布线太长等方面的问题,进而造成了供电成本的进一步提高。②运行设备维护不够系统。10kV电网线路工作环境是露天运行的,所以,可以概括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a.外界因素:自然环境与天气因素等都会对露天的电气设备造成影响,使得电网线路受到损坏,缺相、短路、跳闸等问题,从而对整个网络的稳定性造成影响。b.设备运行周期:供电运行中需要安排好时间定期组织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护,防止使用时间太长造成设备老化,从而导致故障。

环境子系统中的问题

10kV配电网主要环境为露天环境,所以环境影响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①温度因素:在温度太高的情况下,电缆膨胀下垂,造成了接地短路;在温度较低的时候,电缆缩短造成了电缆两端的拉力不断增加,长期运作会导致电缆断裂。②气候因素:暴雨、雷击等都有很大可能对供电线路造成危害。比如雷电容易与配电设备等产生强烈的电磁反应,进而损坏电网局部线路。③人为影响:配电线路周围环境施工建设。一些大型的设备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碰撞配电网路,导致了设备的损坏;不法分子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偷盗配电网路电线;树木、违章建筑、铁塔等不恰当安置也会对电网运行造成影响。

2实时电力调度系统的主要应用

实时电力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设计,吸收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先进成果,采用了一体化、标准化的设计思想和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研制了高效的动态消息总线、简单服务总线、工作流机制和灵活的人机界面支撑技术,为系统实时监控与预警、调度计划、安全校核和调度管理等应用提供了一体化的技术支撑,在电网运行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大电网稳定分析与评估、调度计划应用的核心算法、调控合一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升了电网调度驾驭大电网的能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据了解,国家电网国调中心根据智能电网调度运行的需要,组织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的优秀技术人员,制定了一系列的实时电力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标准和功能规范。在全国广泛应用的能量管理系统CC2000A(中国电科院)和OPEN3000(国网电科院)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标准和规范,开发了基于国产 操作系统 、数据库、服务器、工作站和安全防护设备的实时电力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一体化平台D5000。D5000是新一代的实时电力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基础平台,适应了国家电网公司“大运行”体系中五级调度控制体系的要求,实现了“远程调阅、告警直传、横向贯通、纵向管理”的功能。D-5000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的)技术,具有标准、开放、可靠、安全以及适应性较强的各项优势,其所直接承载的是实时监控与预警、调度计划、安全校核和调度管理等四大应用的平台,对提高电网的调度运行水平、加快调度机构的运行与其标准化建设和提高调度业务精益化的管理具有重要而较为深远的意义。

3加强实时电力调度管理的有效策略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电力调度管理水平

为了有效提高实时电力调度管理水平,电力企业一定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依照技术等级和工作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培训有关人员,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确保自动化管理的顺利开展。电力企业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强化理论 教育 ,还要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要做到有机结合,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实战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使他们不仅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以避免人为因素对实时电力调度管理的顺利开展带来影响。

全面分析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安全运行管理

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否,是影响居民生活正常用电和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因素。因此,电力调度一定要加强安全运行管理。通过自动化管理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进行有效分析,确定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运行范围,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模拟仿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虚拟演示,并假设相关事故等。同时,仔细分析模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计算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几率,制定解决方案和解决 措施 。这样,针对性地提前制定安全运行预案,对相关问题做好防范和解决,以降低运行风险,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维持电能的正常供应,保证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正常用电。

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督,积极改善系统运行环境

首先,应做好相关管理设备的安装,保证监督与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如安装烟火报警设备、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安装温度检测设备等等。这些设备作为自动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时电力调度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时电力调度管理过程中,必须保证这些相关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行,以有效监控电力调度运行状态,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风险。电力调度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督,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确保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还要认真分析相关数据,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以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另外,电力调度人员要不断提高管理意识和工作规范性,确保自动化管理的正常开展。在日常调度自动化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每天都对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密切关注机房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掌握设备的整体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区和休息区应尽量隔离,避免人机混杂的现象发生,积极改善系统运行环境,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4结束语

实时电力调度作为数据处理和监控系统,具有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属于动态自动化系统,所以需要加大对其研究的力度,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使电力系统能够供应更稳定、可靠和高质量的电能。

参考文献:

[1]董伟英.刍议如何做好电网运行中的电力调度工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253.

[2]马强,荆铭,延峰,等.电力调度综合数据平台的标准化设计与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11):130~134.

[3]陈启鑫,康重庆,夏清,等.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12):23~28.

《 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与实现研究 》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网络安全实现对策建议,以期推动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对策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全国范围内的电力网络规模不断完善,计算机 网络技术 应用于电力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进行电力调动自动化管理中,主要依托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交流、分析和整合,因此,网络安全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电力企业一旦遭到网络安全侵袭,会直接影响企业和社会经济利益,因此如何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成为了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1网络安全现状

系统结构混乱

我国电力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更新较快,在日常电力 企业管理 中,往往无法及时对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升级,造成电力调动系统混乱,缺乏有效规划和管理,在调度过程中,企业未能根据系统结构进行安全同步建设,如账号密码设置、授权访问设置等,都会引发网络结构出现漏洞[1]。

管理不完善

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及时维护和管理,据调查发现,当前大部分电力企业存在着网络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具体表现如下。1)技术人员管理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及时更新自身专业技能。2)人为操作漏洞,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较低,会出现身份信息泄露,无意中造成系统信息丢失等问题,引发系统出现漏项等现象,造成严重安全危害。3)安全监管不及时,没有对网络进行有效防护,给黑客和不法分子可趁之机。

物理安全隐患

物理安全隐患主要有两点。1)自然因素,即客观自然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是引发电力调度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如山洪、台风、雷击等,还包括环境影响,如静电、电磁干扰等,都会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线路、设备造成损坏,导致系统无法正常通讯。2)人为原因,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偷窃和设备线路破坏等,都会直接影响电力调度监控,给电力企业带来直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2网络安全实现

网络架构

网络架构搭建是网络安全实现的第一步,为保障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一致性,需要在网络架构建设初期了解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各部分功能和组成。

物理层

物理层安全实现是网络架构的前提。1)环境安全,是指以国家标准GB50173-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为标准,机房地板需采用防静电地板,相对湿度10%~75%,环境温度15℃~30℃,大气压力80kPa~108kPa。2)设备安全,一是设备自身安全,采用大功率延时电源,机柜采用标准机柜,服务器使用双机冗余;二是在机房设置安全摄像头,全方位对机房进行监控,防止人为造成的设备破坏。3)传输介质安全,电力系统受自身因素影响,特别是集控站等,电磁干扰严重,因此需使用屏蔽双绞线,防止近端串扰和回波损耗[2]。

系统层

网络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机系统安全性,而主机系统安全性是由操作系统决定的,由于大部分操作系统技术由国外发达国家掌握,程序源都是不公开的,因此在安全机制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很容易遭到计算机黑客进攻。当前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采用Windows、Unix操作系统,其中Unix系统在安全性方面要强于Windows系统。Unix系统的安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控制台安全、口令安全、网络文件系统安全。Win-dows系统安全实现包括:选择NTFS格式分区、漏洞补丁和安装杀毒软件与加强口令管理。

网络层

网络层安全实现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建立的基础,网络层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网络拓扑,主要考虑冗余链路,地级以上调度采用双网结构(如图1所示)。2)网络分段,是进行网络安全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目的在于隔离非法用户和敏感网络资源,防止非法监听。3)路由器、交换机安全,路由器和交换机一旦受到攻击,会导致整体网络系统瘫痪,路由器和交换机主要依赖ios操作系统,因此应对ios系统漏洞等进行及时修补[3]。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提供信息安全的基础,实质是限制器,能够限制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的交互,能够有效控制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信息数据转换,从而保障内网安全(如图2所示),传统意义上的防火墙技术主要包括包过滤技术、应用代理和状态监视,当前所使用的防火墙技术大多是由这三项技术拓展的。防火墙根据物理性质可分为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技术要点是将网络系与系统内部服务装置和外部网络连接,组成链接装置,如DF-FW系列防火墙。防火墙应用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有两大优势。1)便于系统上下级调度,能够有效承接下级发送的数据信息,通过安全处理后送往上级。2)位于MIS网址中的服务装置,可以通过对该服务器进行访问,但web服务器可以拒绝MIS服务器。由于两者间的防火墙存在区别,因此功能和装置也会有所区别。不同的电力调度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防火墙[4]。

安全管理

软件管理提高操作人员软件操作和维护专业水平,提高操作中人员网络安全意识,不断更新自身专业技能,进行高效、高标准操作。当软件操作人员需要暂时离开操作系统时,应注意注销操作账户,此外应加强对软件系统的信息认证,保障软件的安全性。近年来,软件安全管理逐渐开始采用打卡、指纹识别等方式进行身份认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信息数据备份

由于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信息数据丢失、网络漏洞等风险都是难以避免的,因此需要对信息数据进行网络备份操作,当软件系统出现不明原因损毁时,可以通过数据备份进行弥补,能够对内部网络起到保护作用。建立网络备份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因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保存时长限制造成的信息丢失,完善数据信息管理。

安装杀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长久以来都威胁着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病毒随着科学技术和不法分子的增多越来越猖獗,因此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杀毒处理,不仅能够对自动化网络进行合理控制,还能够对病毒进行及时清理和杀除,提高网络安全,确保系统能够抵御外部病毒侵袭[5]。

3结语

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对电力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技术完善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需要技术人员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通过日常管理和操作,不断完善安全防护系统和软件,提高网络安全,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马雷.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3(4):76.

[2]姜红燕.有关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网络安全问题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14,17(12):58.

[3]邹晓杰,常占新.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与现实的研究[J].电子制作,2014,21(24):112.

[4]张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的建设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1(10):216.

[5]黄芬.浅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隐患及其防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0(1):20-21.

有关浅谈电力调度系统应用论文推荐:

1. 电力调度自动化论文

2. 有关电力调度自动化论文

3. 电力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4. 浅谈电力安全管理论文

5. 浅谈电力优质服务论文

胡锦涛同志2003年初带领政治局同志参观西柏坡,提出了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即新闻宣传“三贴近”原则,为新闻宣传寻找准新闻源头指示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源泉,成为新闻宣传媒体开展工作的指针。就笔者看来,气象科普写作更要切实遵循“三贴近”原则,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创作出更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经典性气象科普作品,进而提升全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全民科学素质。

“贴近实际”是气象科普写作的本质要求,由气象科普作品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其实质是科学性。第六版《 十万个为什么 》编委李大潜、汤钊猷、周忠和、褚君浩、陈佳洱等著名科学家指出,“科普不是简单地普及科学知识,最重要的是科学精神、科学品德的普及。”

气象科普作品是对相关气象现象、理论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关系的科学解释和说明。它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拉近公众对气象现象、理论的距离,满足公众对知识和未知领域的探索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科普写作作者要熟知气象现象、气象理论,在消化吸收之后,运用类比、类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讲 故事 ”给公众听。对于气象现象的科学解释,要秉承科学性的原则,不牵强附会,不妄下结论,要力求“一字一句均有出处”。对尚未有定论的气象现象或理论,更要集纳当前研究成果及进展,呈现给公众各方面的意见和结论,切莫非此即彼,引导读者走向科学的极化。

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曾与一位文字表现能力很强的年轻学生,合作写了一本科普书籍《再造一个地球》。他认为,这种“科学家+专业写作者”的方式也是一种科普 方法 。以笔者的气象科普经历而言,在创作之前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创作之中实事求是,广征博引,结稿后更要聆听相关领哉专家意见,最后才是让作品到达普通读者手中,确保气象科普写作的科学性。在此,笔者作为非专业气象人员,也大力呼吁气象各领域专家拿起手中的笔来,大力开展气象科普写作,繁荣气象科普工作。

“贴近生活”是气象科普作品科学内涵的根本要求,是对气象科普写作内容的界定,也是传播学“受众决定论”的鲜明体现。欧阳自远认为:“科普创作是科学家的责任,但科普不能居高临下。”

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要把群众需要不需要,喜不喜欢作为气象科普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笔者一位师友,四川省科学作家姜永育先生,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推出气象科普作品《虎嘟嘟历险记》,对暴雨、大雾、暴风、山洪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防御进行了系统阐释,在亚马逊、当当网上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便是气象科普创作“贴近生活”的有力佐证。

气象现象尤其是引起群死群伤的气象灾害,是读者最为关注的 热点 和焦点。以气象灾害基理、原因、防御为内容的气象科普作品,无疑会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同时使气象科学知识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

此外,气象科普作者更为关注一个时期的气象焦点问题。高温、雨雪冻害、雾霾、大气污染都是公众关心的问题,积极寻找切入点,将其纳入气象科普写作内容,都将引起公众的关注与支持,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贴近群众”是气象科普创作的外在需求,是由气象科普作品的受众所决定的。气象科普作品的受众绝大多数是没有气象专业背景的普通读者,他们渴求“短、平、快”地获取对气象现象、气象理论的或深或浅的了解。

气象科普写作者一定要在动笔前,明确自己的大致读者范围,这样不仅有利于自己写作,而且也会方便作品的传播。

气象科普写作要照顾读者的学术背景。作者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科普作品究竟是给什么 文化 水平的人看的。比如说,“我这是给小学生看的”,那么文稿中,就尽量少提什么“高压脊”、“中尺度”等更高学术层次的术语。非要提,最好也加个简单的介绍。以国内读者为主的作品,其中引用的外文,也应该有相应的中文标注——为了“普”,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作者确实有必要亲自做得更好一些——何况,也没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所说的东西。

气象科普写作要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即文字要活泼,故事要精彩。气象学理论对大多数非专业人员而言是深奥难懂的,一篇充斥着拗口的专业术语,冷冰冰的科技论文腔调的气象科普作品。我敢打赌,除了作者,估计没人愿意看第二眼。文字,该怎么活泼起来?个人体会,一个使文字更活泼的偷懒好办法,那就是口语化、再口语化,不要管主谓宾定状补的天然顺序,话怎么出来的,就怎么说。写稿的时候,你就当自己在跟一个朋友对话聊天,不过是用键盘在记录文字而已。如果再适当加上一点幽默,效果当然就更好了。

另外,气象科普作品要学会“讲故事”,引导读者进入一次愉悦的阅读之旅。(文/孙彦)

【作者:孙彦(微信公众号:鲁小象)】

由于很多老师在阅卷的时候没有充足的时间,一般在一篇文章上不会超过三分钟,所以要把握重点抓住老师的眼球。 并列文的特点就是,“总—分—总”的格式,所以,开头一定要用或新颖或优美的句子,缓缓打开文章的帷幕。中间的“分”,在每一段的开头都要用排比句,最好每段收尾时也是排比句,排比的顺序要有规律。最后的“总”,顾名思义就是要归纳综合前面所说的所有内容,要多用一些激昂的词汇,最好还是一堆排比句,句式工整,气势磅礴,使自己的文章得到全面的升华,如同在一片称赞欢呼中落下帷幕。 这就是我以前写作文的心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凉山火灾议论文素材

近来,我读了一本好书,叫《感动中国---学习双百人物,规划精彩人生》。读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书中的小英雄赖宁,更是让我感动不已。赖宁,14岁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四川石棉县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他有着远大志向,立志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经常利用节假日采集矿石标本,进行无线电实验。他求知若渴的进行学习,好追根寻底,有积极探求的进取精神。然而,这样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却在一场山林火灾的救火现场,被无情的大火夺走了年仅15岁的生命;这样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了保卫国家的财产,在烈火中兑现了自己一生的诺言。赖宁牺牲时年仅15岁,和我同龄,可我们这些同龄人,和赖宁相比起来,实在差得太远了。不说像赖宁舍身救火的这些事了,就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事,都值得我们学习,赖宁各方面都很优秀,胸怀大志,每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在省红领巾读书读报的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还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取了石棉县一中。可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不要说认真学习,胸怀大志了,就连最起码的遵守学校纪律都成问题,网络成为一些同学的最爱,整天挥霍父母的血汗钱,从不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所有的这些,和我们的英雄赖宁,怎么比得了呢?更何况,赖宁为了电视卫星接收站的安全,不顾个人的安危,在烈火中奋战了四五个小时,最后英勇牺牲的事迹呢?康有为曾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无数的少年英雄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相信,我们今天的少年,只要立志,将来一定会做出不俗的业绩,为祖国、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赖宁走了,走完了他短暂而又光辉的人生途程,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光辉的身影。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激励着我们这一代青少年

为英雄献上一朵洁白无瑕的花说起英雄,人们一定会想起杨靖宇、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正是这些英雄和无数的革命先行者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可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有英雄吗?还需要英雄吗?当然有!当然要!不管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岗位都能成为英雄。在人民危难之时,在祖国需要之时,能够挺身而出,伸出正义之手,都能成为英雄。近日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造成27名消防员和3名当地干部牺牲,三十条生命的离去,也让三十个家庭承受着失去家人的悲痛。这些英勇遇难人员,可能是父亲,可能是儿子,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家人的希望。他们的离去给家庭带来的伤痛不言而喻。愿逝者安息,生者奋发。致敬最美的消防战士,当火魔肆虐,洪水横流,地震来临,他们是人群中的“逆行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矫健的身影,他们用生命守卫着我们的安全,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感恩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在清明来临之际,为英雄献上一朵洁白无瑕的花。

不曾有英雄的姓名,却拥有英雄的生命,穿过匆忙人群,你逆火而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对于四川凉山火灾事件,大家有什么感悟呢?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四川凉山火灾的感想,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四川凉山火灾的感想

经全力搜救,四川凉山木里县森林火灾30名失联扑火人员已全部找到,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遗体运回,成千上万死命自发走上街头,手持菊花哀悼,迎接英雄,这一夜,凉山注定无眠。

这是多么悲壮的场面,人们没有等来自己的亲人、朋友、战士的凯旋而归,却等来如此的噩耗。

他们也曾是一群与我们一般年纪的少年,最初成为消防战士,或许只是因为觉得军装很帅,一旦穿上军装,哪怕明知前方生死未卜,也会毫不犹豫的前进。

他们穿梭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甚至崇山峻岭,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出现他们,他们克服每一次大雾,沙尘或狂风暴雨,却不知道前面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是滔天大火,还是待救的猫猫狗狗,警情就是命令,服从命令听指挥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为人民服务”是职业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求感激回报,也不为英雄之名。他们背负万家灯火,却常常辜负最亲的人,自古忠孝难两全,他们把孝顺给了国家,给了人民,他是外婆最亲的人,可是在他心里,万家灯火才是他最亲的人。每次在路上看到这群最可爱的人都忍不住驻足,每次听到消防车出警的声音,都忍不住的为他们捏一把汗。

不曾有英雄的姓名,却拥有英雄的生命,穿过匆忙人群,你逆火而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

和平时代最危险的工作之一,然而总有人矢志坚守,总有人逆火而行,总有人用生命守护人间安宁。

你们受过的伤终得成为你们勋章,你们为人们付出的牺牲,终将成为永恒的大爱,永存人间!

致敬逆火英雄,一路走好!

《永远怀念英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今天,我们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我们拿什么回馈这些负重前行的人?

清明前夕,四川凉山州的一场森林大火夺走了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的生命,这27名消防员中有1名80后、24名90后、两名00后。

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激起了很多人心底的悲痛。

近年来,一些消防员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各种抢险救援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今天,我们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

我们拿什么回馈这些负重前行的人?

4月1日下午,应急管理部的官网和官方微信变成了黑白色,以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4月2日凌晨,载有此次火灾牺牲消防员遗体的车队抵达西昌市,在通往殡仪馆的路上,群众自发走上街头,手持菊花守候在街道两旁……这一刻,只有怀念,只有尊重。

有媒体报道称:“告别烈士,更要告慰烈士”。

必须承认,每一起火灾的发生都有其特殊性,而造成消防员伤亡的具体原因也各不相同。就像此番事故,专家解释,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伤亡,是因为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可见,这当中天气的原因不容忽视。

但同样需要明确的是,面对如此多的消防员牺牲,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我们非常有必要认真反思:下一次,能不能避免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对于这些勇敢逆行的英雄,不管是未雨绸缪还是亡羊补牢,相关工作都应该做得更好。

山火猛于虎。预防森林火灾,我们不能缺失敬畏自然的意识,既要不断掌握森林发生火灾的规律,又要时刻拧紧预防森林火灾的“发条”。

今年的清明,因为这场无情的森林大火,30名救火英雄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我们的祭奠,真的不该只有伤悲与痛心。

今天不是消防日,但我们很怀念他们……

四川凉山火灾的感悟

2019年4月2日凌晨,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遇难的30名救火英雄遗体已抵达西昌。四川广播电视台及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深夜有车辆排成长队缓缓前行。一些市民走上街头,泣喊“英雄一路走好”,部分路面摆放了菊花。

从视频中可见,深夜的街头,昏黄的路灯下,市民们正在自发等待送行。当列车缓缓经过,多少感动涌上心头。街头摆放的一朵朵菊花,一声声“英雄一路走好”,道出了现场市民发自内心的感动,更体现出他们对英雄精神的敬仰与推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火灾无情人有情,30个救火英雄中包括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他们看似平凡,但又极其伟大。平凡的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为了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义无反顾献出了宝贵生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30名救火英雄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将“平凡”与“伟大”画上了等号。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英雄从未走远,他们的故事也从未有过尽头。他们可能一身尘土、一脸朴实,他们可能不擅言谈、没有出类拔萃的成绩,但是他们却用感人肺腑的力量、牵动人心的震撼和挺身而出的选择,书写了属于当下、属于我们的英雄史诗。这是最感人的平凡英雄,也是最真实的超级英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救火英雄的事迹与近日正在广泛开展的“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宣传教育活动交相辉映,映照出了永不过时的民族精神和英雄精神。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英雄永远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缅怀先烈、感恩前辈,是让我们饮水思源、赓续传统;缅怀先烈、感恩前辈,更重要的是传承英雄精神,争作时代先锋。

英雄精神永不过时。30名救火英雄,正是用实际行动传承英雄精神的榜样,他们是新时代英雄精神的最美诠释。泱泱大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将这种英雄精神融入血脉,不断激发前行力量。救死扶伤的医生、教书育人的老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无论我们的工作有多平凡,只要能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就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新时代成就一番新的英雄事业。

矿山动力灾害预报论文参考文献

预测预报技术概述

我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地下资源开采过程中经常发生重大的动力灾害事故,有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岩爆、矿震)等,而且该问题随着采掘深度的不断延伸和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日益严重,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由于煤与瓦斯突出或冲击矿压能在一瞬间向采掘工作面空间喷出巨量煤与瓦斯流,不仅严重地摧毁巷道设施,毁坏通风系统,而且使附近区域的井巷全部充满瓦斯与煤粉,造成瓦斯窒息以至煤流埋人,甚至还会造成煤尘与瓦斯爆炸等严重后果,因此,致力于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灾害动力现象产生的机制、预测预报以及预处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特别是预测预报的研究)就十分重要了。

据统计,在全国595处国有重点煤矿中,有高瓦斯突出矿井347处,冲击矿压矿井120余处。针对我国严重的含瓦斯煤岩动力灾害,我们应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其他动力灾害预测的新理论、新方法深入研究煤岩动力灾害的预测预报新技术和方法。

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预测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采取合理有效的防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减少防突工程量与时间,保证采掘生产的正常进行,保障井下生命和财产安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基础是人们对突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在对煤与瓦斯突出进行研究的一个多世纪中,各国的研究者经过不懈的努力,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突出预测方法。从突出预测的范围与时间上来分,大致可分为两类:区域预测和局部预测。区域预测又称为长期预测,任务是确定矿井、煤层以及煤层区域的危险性;后者的任务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及时预测局部地点即采掘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这种预测又可称为日常预测或工作面预测。根据突出预测过程及其连续性日常预测又可分为钻孔指标法和连续动态两类预测方法。

下面主要对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等矿山煤岩动力灾害预测预报技术进行介绍。

(1)指标(静态)预测法[26~27]

指标预测是通过钻孔获得一些反映工作面前方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量化指标来预测突出的危险性。预测时主要考察其中的单个或多个指标是否超过临界值。目前较多采用的指标有钻屑量S,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和Δh2,或这些指标的组合。通常,它们是通过钻孔获得的,具有分散和不连续的特点。

钻屑量是反应地应力大小的一个有效指标,首先由德国学者Noack等(1983)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采掘工作面打预测钻孔,每钻进1 m测量钻屑量,其最大值超过临界值时具有突出危险性。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在南桐和梅田对煤巷进行了试验,认为钻粉量为正常量的3倍时最易倾出或压出,如果瓦斯压力大就会发生较大的突出。

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是前苏联运用最广泛的日常预测法,已被列入前苏联的相关著作《煤、岩石和瓦斯有突出倾向煤层安全采掘规程》中。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被认为是一个反映煤体物理力学性质、煤层瓦斯和煤层应力状态的综合指标,已被列入我国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当前所采用的钻孔(指标)预测方法都是通过钻孔来实现的,是目前我国采用的主要预测方法,对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①打钻以及参数测定操作时间长;②工程量通常很大;③预测时间长;④对生产会造成一定影响;⑤费用高;⑥在钻孔附近取得的预测结果仅仅是局部的,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预测步长范围内的突出危险性,在预测时刻取得的结果也只是分散的、不连续的,并不能完全代表煤体稳定前整个时期的突出危险性,因为煤体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延期突出就是例证。

(2)动态(连续)预测法[28~38]

由于指标(静态)方法的一系列缺点,因此,动态连续预测的研究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突出的连续预测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声发射监测技术;②利用环境监测系统连续监测工作面的瓦斯涌出变化特征,通过分析涌出与突出的关系来预测突出;③目前正在广泛开展的电磁辐射预测方法。

根据瓦斯涌出量预测突出的指标有德国学者提出的V30指标。V30是掘进工作面放炮后30 min内瓦斯涌出量与落煤量的比值。苏文叔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综合分析认为,V30与瓦斯涌出变动系数Kv两指标分别反映了工作面单位落煤量、瓦斯涌出量的上升幅值和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增大、减小的变化幅度,它们与工作面前方的突出危险性密切相关,可作为瓦斯涌出动态预测法的两项主要指标,用Kv预测延期突出将是一个有希望的技术途径。刘明举则根据工作面瓦斯涌出特征,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对基于环境监测系统的突出预测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在现有环境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考虑工作面瓦斯涌出特征,利用计算模式识别技术研究非接触式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系统是可行的。

煤岩变形破坏就是煤岩内部裂隙的产生、发展以及汇合贯通的结果。因此,从煤岩受力破坏的物理力学过程出发,研究煤岩变形破坏这一不可逆的能量耗散过程,以便进一步认识动力灾害发生机理,从而出现了可以表征煤岩动态破坏的综合指标方法——地球物理方法,如声发射和电磁辐射方法就是两种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

在国外,利用声发射对前苏联顿巴斯煤田、英国的南威尔士煤矿以及德国、日本和波兰等国家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进行了许多研究。前苏联用记录声噪脉冲数的方法预报煤与瓦斯突出并在顿巴斯煤田进行了推广应用。研究表明,裂隙的产生和扩展都将以弹性波的形式产生能量辐射——声发射。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就利用声发射技术监测金属矿井的岩爆。加拿大研究人员研究了多种声发射监测系统,用于岩爆预测。

在我国,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王建军就岩石声发射活动kaiser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地应力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及张宝生就煤岩破裂声发射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万志军及周楚良将岩石裂纹产生时的声发射源简化为振弦的振动,得到了声发射频率与裂纹长度、声发射振幅与裂纹宽度之间的关系。我国平顶山矿务局从俄罗斯引进了声发射监测系统,并用于煤与瓦斯突出预报试验研究。声发射方法虽然能够较连续有效地评估煤层边缘的突出危险性,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仪器结构复杂,信号接收和转换也较复杂;二是压电传感器必须与煤岩壁面良好耦合,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很难控制的。随着突出机理的深入研究,大容量、高速度计算机系统的引入和声接收技术的发展,用声发射技术进行突出预测可望获得突破。

此外,利用神经网络技术以及动力灾害过程中的热效应来进行预测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煤岩动力灾害电磁辐射预测技术[39~53]

与声发射法相比,利用煤岩变形及破裂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现象的电磁辐射法有许多优点:可实现真正的无接触,有效信息的接收、传输等比较简单,且易于实现定向接收;信息较声发射丰富,即使在煤体流变过程(缓慢变形过程)中也有信号产生;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不受人工等外界干扰(对于井下机电设备等电磁干扰,则可采取屏蔽或定向接收来排除),可实现连续监测及预报,又能检验防突措施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用电磁辐射方法预测预报矿山煤岩动力灾害现象的研究掀起了高潮。Airuni等研究了煤在外力作用下会伴随有电磁辐射产生。Poturayev等描述了岩石受压下电磁辐射和声发射的研究,它们的联合使用提供了煤岩应力状态的定量测定,使研究地球力学过程和提高岩石监测成为可能;测定和记录了煤、粘土岩、砂岩、花岗岩、石英岩和石灰岩等岩石变形和裂隙扩展形成的电磁辐射和声发射,结果显示利用声发射和电磁辐射的联合特征来监测邻近工作面易突出煤层的应力状态是可能的。Afanasenko等测定了盐矿开采期间天然和工业产生的电磁场,结果表明,从盐层产生的电磁辐射可以用来评价冲击灾害现象。Frid等则在现场研究了煤的物理力学状态(水分含量、孔结构等)、瓦斯对工作面电磁辐射强度的影响,还用谐振频率为100 kHz的天线测定了例如在各种采煤工作面条件下的天然电磁辐射,并用电磁辐射脉冲数指标确定了工作面前方岩石突出的危险程度。中国矿业大学利用电磁辐射监测技术对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等煤岩动力灾害现象进行预测预报研究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如何学秋等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提出了电磁辐射是很有前途的非接触预测方法,还研究了煤岩破裂过程中电磁辐射信号的时间序列符合赫斯特统计规律,说明受载煤岩在变形破裂过程中,电磁辐射信号基本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对于预测预报煤岩动力灾害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何学秋、王恩元等还分析了煤岩体破裂过程中电磁辐射的特征,并列举分析了电磁辐射方法预测预报煤岩动力灾害现象的原理和技术。何学秋、王恩元、窦林名、聂百胜等利用电磁辐射技术对巷道稳定性进行了监测和评价,显示了电磁辐射监测技术在隧道稳定性监测方面的应用前景。

电磁辐射技术还可以对混凝土、岩石材料的变形破裂过程进行识别和监测,对于研究材料的断裂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电磁辐射监测技术是一种真正的非接触方法,随着电磁辐射动力灾害的判别方法及技术的日益完善和发展,必将显示出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但是,非接触连续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现象的研究还是很初步的,试验数据还不多,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深埋隧道工程的灾害地质问题论文

摘要 :在进行深埋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洞程较长,洞深埋设较大,地质条件较复杂,在施工时,如果处理措施不当会出现高地温、岩爆、高压涌水等问题。鉴于此,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深埋隧道工程主要存在的灾害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深埋隧道工程;灾害地质;高压涌水

1工程概况

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东坡隧道位于武安市岭底村南、七水岭村东、涉县东坡村东北处。隧道为分离式特长隧道,隧道工程总施工长度为3134m。左幅为ZK38+624~ZK41+740,长3116;右幅为K38+642~K41+776。最大埋深为176m。本文以此工程为例,对深埋隧道工程主要灾害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深埋隧道中的高地温难题

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地质问题是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关键领域,最先要通过预测天然地温,一旦地温超过30℃一般将其称之为高地温。高地温不仅会恶化深埋隧道作业的环境,还会严重降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甚至会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极大危害。此外,对深埋隧道施工材料选取的难度也相应增加[1]。然而,地温值是随着地下工程埋深在不断变化的,但地下工程的最大埋深和地温值的增加关系不是呈线性的,因为造成这种深埋隧道中的高地温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活动以及近期岩浆活动中放射性生热元素含量较高等。

3深埋隧道与岩爆的高地应力问题

在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其中一个突出的地质难题就是岩爆问题。地下隧道工程埋得越深,其地应力就会越高。深埋隧道工程和近地表工程的不同之处除了具有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外,最主要取决于围岩出现的高地应力。它不仅在硐侧壁引起高压应力,还导致硐顶部出现高拉应力,这样会导致硐室围岩不稳定,埋下隐患。由于高地应力的存在,一些黏性土含量较高,而硬岩含量较低的围岩就会产生被塑性挤出的可能。高地应力不断释放,地下隧洞就会发生变形,往往会出现隧洞短时间内突然变小的异常现象。就好比从掌子面距离正洞30m开始,洞身变形的长度有40m,起初的支架保护结构破坏就会非常严重,通过测量计算,隧洞拱顶的下沉在10~20cm之间,隧洞的拱脚和边墙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挤压和移位,甚至还有混凝土开裂的情况[2]。这时就需设计一套科学有效、刚柔结合、综合治理的施工方案。为克制高地应力,考虑使用约1万根超长锚杆,要求总长超过11×104m,把地下隧洞中的断面改成环形成拱,做到先柔后刚、先放后抗的设计要求。岩爆受影响的原因有地震爆破,也有相邻岩爆或机械等外因动力的振动,但其中影响岩爆的最基本原因是岩石的结构特征。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岩石颗粒排列呈定向排列还是随机排列,岩石是胶结连接还是结晶连接,是钙质胶结还是硅质胶结,这最终关系着岩爆烈度的强弱。例如:(1)随机排列的花岗岩、闪长岩等岩石的岩爆烈度,会比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糜棱岩等具有定向排列的围岩颗粒更强一些;(2)结晶连接的深层岩浆岩石中的岩爆烈度比胶结连接的沉积岩强;(3)具有硅质胶结岩石的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比关村坝的隧道中钙质胶结岩石的爆烈度强。

4深埋隧道中的高压涌水难题

深埋地下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除了高地温以外,涌水问题也成为隧道运营中亟待解决的又一难题。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隧道通过的地段会挖掘出很多水流量大的地质单元,一般就会出现涌水量大或水头压力高的情况。地下水水压在深部岩体中极高时,就会导致岩体水力劈裂。这就说明在高水头压力的作用下,在岩体的突水点附近,岩体断续裂隙、裂缝是朝着某个方向的,受网状交织的构造裂隙影响,经过融合后发生扩展的裂隙、空隙最终张裂开来。随着隧道深部岩体涌水量越来越大,地下水水压越来越高,会导致深埋隧道工程围岩水力劈裂。一旦出现水力劈裂的情况,就会迅速连通裂隙,空隙的张裂程度就会越来越大,涌水的渗透力会越来越强。再加上动水压力的影响,裂隙会再扩展,而使在裂隙面上的充填物发生剪切变形和位移。不论是在深埋隧道工程中还是在浅埋隧道中,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断层破碎带,岩体不整合接触面和结构不利组合段造成的塌方、地震,还有瓦斯爆炸、有害气体以及溶岩塌陷、泥屑流等[3]。其中,瓦斯爆炸主要指甲烷CH4在相对封闭的煤系构造地层中,由冲击波的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而导致的爆破,其灾害性极强。

5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的含义

只有储存在坚硬岩石裂隙中的非可溶性地下水,才被统一归纳在基岩裂隙水的`传统范畴中,根据含水介质的基础特征,可以将地下水分为空隙、裂隙、岩溶3种,但并非在地下水、岩石以及岩石中的空隙这3者之中产生对应关系。贮水空隙系统具有双重空隙介质,在地下水勘探中,关于贮水空隙类型还探索到了新的领域。基岩裂隙水主要存在于受符合地质构造条件的属坚硬或半坚硬的岩石所控制的以裂隙为主的贮水空间,是具有运动、富集规律的地下水。不管是溶蚀裂隙地下水在可溶性岩石中的部分,还是孔隙裂隙水中的半坚硬岩石,都属于基岩裂隙水,而它与其他类型地下水的基本区别,关键在于是不是受地质构造因素的严格控制。岩石含水的裂隙有成岩裂、构造裂和风化裂,主要是依照它的成因来划分的。如果非要与风化裂隙水和成岩裂隙水作比较,那么水源集中、水量较大的必定是构造裂隙。

基岩裂隙水的特点

由于主控因素作用,不同的蓄水构造中分布、富集基岩裂隙水的基本规律和决定主控的因素也基本相同,具有独特的分布和运动规律。我国基岩裂隙水富集的基本特色理论就是蓄水构造系统,其主要特点如下。(1)基岩裂隙水具有复杂多样的埋藏和分布形态。将储存、运移基岩裂隙水的空间和通道,叫做岩石裂隙。基岩裂隙的大小和基岩裂隙的形状,以及控制埋藏和分布裂隙发育带的产状,都是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条件等影响的。埋藏、分布不均匀的基岩裂隙水,大多具有不规则的含水层、多种多样形态、分布呈带状的特点[4]。比如用脆性和塑性这两种地层做比较,会产生较强的赋水性。若裂隙发育在褶皱构造中,像褶皱轴、转折、背斜倾伏等处,富水段的形成就会比较容易,而压性断裂破碎带中的赋水性是比较差的。(2)复杂的基岩裂隙水中,由于储存空间中不均匀的介质,埋深程度不同的同一含水层,其地下水的运动状态也各有不同。对于岩石中所要形成和分布的空隙,最基础的因素是地质构造,主要表现在:岩石裂隙的发育和裂隙水的储存都是受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所影响,其中,基岩裂隙水的运动规律也被地质构造所牵制。由于地下水面的不同,即便是在基岩相同的裂缝水中,也是有时而出现无压水,时而出现承压水的情况[5]。层流、管道流、紊流、明渠流水是在岩石裂隙、溶洞的特殊形态作用下形成水运动的不同状态,因此,基岩裂隙水的不均一性以及强烈的方向感,是导致裂隙岩体的透水复杂多样、不具有规律性的根本原因。

6结论

在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比较突出的几大地质难题包括高地应力及岩爆问题、高压涌水突水问题、高地温问题等。此外,还有像地震震害、瓦斯有害气体爆炸以及涌水突泥、围岩塌方、岩溶塌陷、泥屑流等。于是,在这个复杂的、系统的深埋隧道工程中,关于灾害地质的研究,对隧道工程能否顺利开展是关键的一步,在隧道工程施工前应按照隧道工程的各方面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参考文献:

[1]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隧道工程防水技术规范:CECS370—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3]孙赤.锦屏二级深埋隧道大理岩段突水破坏机理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

[4]王洪新.土压平衡盾构刀盘开口率选型及其对地层适应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3):88-92.

[5]武力,屈福政,孙伟,等.基于离散元的土压平衡盾构密封舱压力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1):18-23.

自然灾害论文文献

1、硕士论文:《自然灾害防控过程中的人类行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 2007,作者:耿东风。2、硕士论文:《自然灾害:人与自然的另类互动》南昌大学 2009 鲁晓燕 3、参考文献:苏桂武 高庆华 自然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与时间尺度问题,自然灾害学报 2003, 12(1)4、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 1994 5、马宗晋.李闽锋 自然灾害评估、灾度和对策 1990 6、聂高众.高建国.马宗晋 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 [期刊论文] -自然灾害学报2002(01)

晚饭吃啥呢,能告诉我吗

共10篇,寻找不易,如有疑问请追问,满意还望采纳 [1] 李保俊, 袁艺, 邹铭, 等. 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进展与对策[J].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3): 18-23.[2] 王学栋, 张玉平. 自然灾害与政府应急管理: 国外的经验及其借鉴[J].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25(11): 149-151.[3] 王振耀, 田小红. 中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基本体系[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 (5): 28-34.[4] 冯凯, 徐志胜, 冯春莹, 等.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集成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14(4): 85-89.[5] 付林, 周晶晶.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J]. 商业经济, 2010 (2): 24-25.[6] 薛澜, 钟开斌. 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分级与分期: 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J].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2: 102-107.[7] 王强, 田涛, 李军, 等. 自然灾害风险与中国应急管理制度[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3): 161-170.[8] 邓云峰, 郑双忠, 刘铁民. 突发灾害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特点[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1(5): 56-58.[9] 曹丽. 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 2007 (08S): 246-247.[10] 莫靖龙, 夏卫生, 李景保, 等. 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J]. 灾害学, 2009, 24(3): 137-140.

[8].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自然灾害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1期.张继权.冈田宪夫.多多纳裕一.[9].自然灾害行政救助制度:反思与重构.《学术交流》.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9期.周孜予.全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