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西北植物学报授权书

发布时间:

西北植物学报授权书

订阅网上可以订啊,订阅全年的话还有优惠的

河分布在4个校区,分别由西苑馆和景华馆、周山馆和开元馆组成。馆舍建筑总面积万平方米,工作人员124人,其中博士4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8人,本科53人,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46人。拥有纸质文献总量239万册,电子图书122万册,15台服务器、60TB存储阵列,计算机511台,引进各类数据库44个,自建特色数据库5个,形成了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共存、实际拥有资源和远程可利用资源并举的综合性文献资源服务体系,目前是豫西地区藏书最丰富的图书馆。仅开元校区一个分馆硬件投资亿元人民币,是全国投资最高的高校图书馆。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图书馆对洛阳市民免费开放。现任领导 孙海双 馆长,教授、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图书馆工作。河南省图书情报学会常委,洛阳市图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卫生学会常委。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图书情报统计统计学、预防医学。先后在图书情报学、预防医学等学术领域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承担省市课题10余项。 冯飞图书馆党委书记,主持馆党委工作、工会工作,负责图书馆组织、人事、督导工作。先后从事工程技术研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防生教育培养和日常管理、学校校友会组织机构建设和各地校友工作等。 秦长江1966年生,河南南阳人,民主同盟盟员,民盟河科大二支部主委。研究生、博士、副研究馆员、图书馆学硕士生导师、副馆长。现分管技术部、教学咨询部以及图书馆学硕士点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计量和评价、信息组织和信息分析、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在《大学图书馆学报》等CSSCI源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余篇,被人大复印全文收录 1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教育部和河南省软科学课题2项,主要参与国家社科和教育部等省级课题6项。获得厅市一等奖3项。 陈明灿陈明灿,男,汉族,河南汝州人,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教授、硕导,分管采编、查新、流通阅览及藏阅工作。中国作物学会会员,河南省棉花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作物高产栽培理论及产品质量安全。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省、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十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地厅级科技成果奖5项。出版《优质专用小麦保优调肥理论与技术》、《新编河南小麦栽培学》、《玉米杂交制种的理论与实践》、《农作物耕作栽培学》等著作8部,在《Euphytica》、《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西北植物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先后被评为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洛阳市优秀教师、洛阳市科技先进个人、洛阳市优秀专家、洛阳市劳动模范。 程素叶程素叶,河南郏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图书馆副馆长。主要分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负责日常行政管理,消防安全,新馆后期建设等工作。曾长期从事图书情报和人事管理等工作。

1934年至2014年,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4项,培育出中国小麦推广面积第一的“碧玛一号”、长期主导中国小麦品种换代的“小偃6号”、自育苹果品种推广面积最大的“秦冠”等重要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2005年至2014年,学校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奖25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21件,审定品种210个,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3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800多部。特别是在体细胞克隆技术、胚胎干细胞、杂交小麦、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研究成果。合校以来,科技创新实现快速发展,2009年到位科技经费亿元,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其中主持完成1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0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39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381个。发表SCI、EI、SSCI论文7300多篇,其中2013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1364篇。至2014年有16家农、林、水专业学会挂靠学校,编辑出版20种学术期刊,建有大学出版社。 2011年共组织申报国家及省部各类科研项目1381项。获批科研项目830项,其中,获批“973”计划课题2项、“863”计划课题6项、支撑计划课题14项、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转基因重大专项1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获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项目合同经费亿元,到位经费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0项。 2012年,《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网络版数据库收录2012年发表的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论文共371篇,较2011年增加了60篇,增幅为19%,其中期刊论文(Journal article)310篇,会议论文(Conference article)36篇,待刊论文(Article in Press)25篇。371篇论文中,收录量较高的前5个学院依次是水建学院82篇,机电学院41篇,食品学院31篇,资环学院30篇,理学院29篇。以第一作者发文5篇以上的是水建学院的陈帝伊和李向明,分别为9篇和8篇。371篇论文刊登在168种期刊上。刊登论文数量居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农业工程学报》59篇、《农业机械学报》33篇、《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2篇。 截至2015年3月31日,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其中主持完成1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79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409个。发表SCI、EI、SSCI论文9695篇,其中2014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1598篇。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446万册,电子本图书100余万种。馆藏文献已全部涵盖了校所有的学科,基本形成了以农业、林业、水利、生物、机电、资环、信息等学科为重点,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为特色的馆藏文献贯通古今中外、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并存、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相溶合的农、工、理、管、文相结合的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植物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昆虫分类学报》《麦类作物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农业学报》《陕西农业科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北方蚕业》《陕西林业科技》《家畜生态学报》《动物医学进展》《畜牧兽医杂志》 DNA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学校因小麦而闻名于世,两条螺旋向上并排的遗传物质DNA链,构成闻名于世的小麦,体现了学校(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的特点,表达由教学和科研院所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农业文明的重任,肩负解决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的历史使命。图案构成也是成排向上的树木,代表林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上下翻动的水波,是多向调节水资源的水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追求完美品德的写照。一颗金装包裹的绿色种子是在校学生的形象。金色年华的学生,明天就是绿色世界的主人。校徽由大圆环、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内圆环种子构形及内部两排上升的螺旋图案构成。 校训:诚 朴 勇 毅诚:诚实不欺,讲求信誉,以诚为本,为人为学,诚心正义,诚信待人。朴:纯朴、朴实、朴素。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故土、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情怀,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勇:勇敢、无畏、敢为天下先和不怕失败、不畏强暴、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也有“勇气”、“创新”、“攀登”、“进取”之意,暗含强健体魄涵义。毅:毅力、坚韧、坚毅,意为具有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做到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不为暂时的失败所屈服,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诚朴勇毅”四字校训,以“诚”字起首并以之为核心,又结合我校“农”的特色,同时有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健康向上的精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歌作词:黎琦 王军道作曲:赵季平走过风雨, 拥抱阳光,我们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飘扬。看霞染渭水, 听凤鸣高岗,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啊! 勤奋学习, 自信自强,用知识丰满飞翔的翅膀。啊! 健全体魄, 坚定信仰,理想之舟从这里扬帆从这里启航。走过风雨, 拥抱阳光,我们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飘扬。看霞染渭水, 听凤鸣高岗,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啊! 西部开发, 科教奠基,天降大任我们承当。啊! 继往开来, 跨越梦想,托起中国农业明天的太阳。 校歌 校旗

西北植物学报采用通知书

订阅网上可以订啊,订阅全年的话还有优惠的

1 内容范围:《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 2 投稿:初稿需一式二份(图版、照片必须原件)或网上投稿均可。作者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同行专家1—2名,也可以推荐3—5名非作者单位的审稿人。投稿时作者务必填写《西北植物学报》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与代理授权书(本刊网站下载)寄编辑部,同时作者须支付审稿费100元(英文150元)。 3 来稿信息要求: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并在篇首页页脚注明论文的基金项目:包括基金来源名称及项目编号;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学历、学位(或在读研究生)、职称 (博士生导师、院士)及所从事的专业方向。通讯作者姓名、学位、职称、研究方向。 4 打印要求:来稿请用5号字隔行或倍行距打印,标点符号力求正确。外文字母大、小写必须分清,数字或符号的斜体、上下标必须标明。凡文中首次出现的植物属、种名须附拉丁文学名(斜体)并核对无误。 5 说明:为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全文 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和中国台湾 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付给。稿件一经刊出,将赠送样刊2本和抽印本若干。 来稿请寄:陕西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西北植物学报》编辑部(712100)写 作 要 求1、题目与标题:论文题目务求简明、确切、新颖,与文章内容一致,不用副题,一般不超过20字,且中、英文题目表述要一致。题目请勿使用非公知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等。中文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 , ; 2, , ……, 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3级。2、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应完整准确概括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包含研究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并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控制在200—300字),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序号。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中、英文摘要下方应分别列出相对应的关键词3—8个。3、引言:简要评价国内外有关本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进展和未解决的问题,说明本研究的目的。4、材料与方法:植物名称在文中首次出现要注拉丁文学名,实验方法若与前人所用相同,只需注明文献;有改进之处须交代清楚;若为新方法要详细说明。5、结果与分析:图和表要求清晰,具有自明性,数量关系尽量用图表示,对图表的分析说明和归纳要叙述准确、层次清晰,符合逻辑关系,但文字部分应避免罗列与图、表重复的数据叙述。图用电脑绘制,大小要适中(半栏图宽≤ cm,通栏图宽≤ cm),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例差异明显,标注完整;照片要求图像清晰,整幅图版要求照片排列整齐,按宽15 cm、高≤20cm,图版说明要具体、准确。表采用三线表设计,表题明确。图、表内容应与正文相一致,图题、表题以及图表的横竖项目、注释均采用中英文对照。量和单位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书写要规范。6、讨论:重点突出,观点鲜明,密切结合本文结果和前人研究结果,明确说明本研究的创新点并进行论述。避免简单重复实验结果或缺乏依据的过远、过多的推论及泛论。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为公开发表的资料,按文献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在正文中引用的相应位置右上角,用[ ]加序号标出。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请查阅本刊最新版本。

序号 期刊名称 影响因子 1 PEDOSPHERE 2 土壤学报 3 自然资源学报 4 生态学报 5 应用生态学报 6 植物生态学报 7 土壤 8 环境科学 9 水土保持学报 10 作物学报 11 中国水稻科学 12 环境科学学报 13 生物多样性 14 遗传学报 15 玉米科学 16 中国环境科学 17 中国农业科学 18 资源科学 19 生态学杂志 20 生物磁学 2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2 生态环境 23 动物学报 24 植物病理学报 25 编辑学报 26 中国管理科学 27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8 园艺学报 29 环境科学研究 30 农村生态环境 31 昆虫学报 32 CELL RESEARCH 33 水生生物学报 34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35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6 中国生物防治 37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38 果树学报 39 安全与环境学报 40 管理科学学报 41 西北植物学报 42 昆虫知识 43 麦类作物学报 44 农业工程学报 45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46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47 中国科学C 48 生物工程学报 49 棉花学报 50 土壤通报 5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5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53 微生物学报 54 云南植物研究 55 病毒学报 56 人类学学报 57 大豆科学 58 茶业科学 59 浙江农业科学 60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61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6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63 兽类学报 64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65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66 上海环境科学 67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68 中国农业气象 69 遗传 70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71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72 植物学通报 73 武汉植物学研究 74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75 动物学研究 76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77 杂交水稻 78 海洋环境科学 79 植物保护学报 80 植物研究 81 中国土地科学 82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83 核农学报 84 华北农学报 85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86 江苏农业学报 87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88 微生物学通报 89 蚕业科学 90 植物保护 91 动物分类学报 92 昆虫天敌 93 农业现代化研究 94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9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96 中国病毒学 97 灌溉排水学报 98 动物学杂志 99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00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01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102 水土保持通报 103 中国烟草科学 104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05 环境污染与防治 106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07 化工环保 108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09 植物生理学通讯 110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11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112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13 生物物理学报 114 环境科学与技术 115 水处理技术 116 实验生物学报 11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18 工业水处理 119 水土保持研究 120 西南农业学报 121 生命科学研究 122 江苏农业科学 123 菌物学报 124 J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25 工业微生物 126 植物分类学报 127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28 福建农业学报 129 广西植物 130 中国麻业 131 浙江农业学报 132 农业机械学报 133 新疆农业科学 134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35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36 江西农业学报 137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3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39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40 环境工程 141 管理工程学报 142 中国农学通报 143 中国环境监测 144 上海农业学报 145 热带作物学报 146 北京农学院学报 147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48 激光生物学报 149 细胞生物学杂志 150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151 种子 152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153 情报学报 154 湖北农业科学 155 科学学研究 156 西北农业学报 157 生物技术通讯 158 数理统计与管理 159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60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161 中国沼气 162 四川动物 163 中国糖料 164 中国稻米 165 土壤肥料 166 中国蔬菜 167 植物检疫 168 辽宁农业科学 169 科研管理 170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71 广东农业科学 172 莱阳农学院学报 173 作物杂志 174 生命的化学 175 生物学杂志 176 工业用水与废水 177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78 特产研究 179 吉林农业科学 180 河南农业科学 181 环境保护科学 182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183 中国棉花 184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185 安徽农业科学 186 生命科学 187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88 贵州农业科学 189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190 饲料研究 191 河北林果研究 192 昆虫分类学报 193 陕西农业科学 194 中国南方果树 195 中国果树 19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具体需要订阅哪一种期刊,请到当地邮局查阅。邮局都有一个大本子记录当年出版的各类刊物。

西北植物学报格式

可以的,《西北植物学报》杂志创办于1980,陕西省科学院 主办.目前主要被万方收录。

园艺类中文核心期刊表 (一级)1 园艺学报 2 果树学报 3 中国蔬菜 4 中国南方果树 5 经济林研究 6 北方园艺 7 中国果树 8 热带作物学报 9 食用菌学报

对于西北植物学报,可以提交加急的申请,审稿过程将会加快,但需要费用的支付。

可以。西北植物学报杂志,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研究综述与论坛、研究报告、研究技术与方法等。于1980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西北植物学报杂志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

西北植物学报好坑

查重率30.《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植物学会主办的植物学术期刊。据2018年9月16日中国知网显示,《西北植物学报》共出版文献8623篇、总被下载2025809次、总被引145043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据2018年9月1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西北植物学报》载文量为6982篇,被引量为98496次,下载量为352116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因子为。

起码要3个月哦,时间有点长。

西北植物学报可以加急。创刊于1980年,月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省植物学会主办。《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中的影响因子为 ,Veb即年下载率为(次/篇),h指数(CN)为24。已多年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BA》、《CA》、《CSA》、《CABS》、《Agris》、《Agricola》、《CABI》、《AJ》等收录。《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国外发行总数达131册。这是《西北植物学报》国外发行量连续增加的第5年。国外发行量的持续增加,从侧面反映了《西北植物学报》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说明本刊在对外进行学术交流方面受到更广泛的读者关注,并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使本刊论文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够借助《西北植物学报》这一平台及时被国外同行查阅引用,进一步扩大其学术影响。《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西北植物学报2018年

查重率30.《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植物学会主办的植物学术期刊。据2018年9月16日中国知网显示,《西北植物学报》共出版文献8623篇、总被下载2025809次、总被引145043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据2018年9月1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西北植物学报》载文量为6982篇,被引量为98496次,下载量为352116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因子为。

1934年至2014年,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4项,培育出中国小麦推广面积第一的“碧玛一号”、长期主导中国小麦品种换代的“小偃6号”、自育苹果品种推广面积最大的“秦冠”等重要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2005年至2014年,学校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奖25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21件,审定品种210个,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3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800多部。特别是在体细胞克隆技术、胚胎干细胞、杂交小麦、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研究成果。合校以来,科技创新实现快速发展,2009年到位科技经费亿元,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其中主持完成1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0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39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381个。发表SCI、EI、SSCI论文7300多篇,其中2013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1364篇。至2014年有16家农、林、水专业学会挂靠学校,编辑出版20种学术期刊,建有大学出版社。 2011年共组织申报国家及省部各类科研项目1381项。获批科研项目830项,其中,获批“973”计划课题2项、“863”计划课题6项、支撑计划课题14项、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转基因重大专项1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获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项目合同经费亿元,到位经费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0项。 2012年,《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网络版数据库收录2012年发表的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论文共371篇,较2011年增加了60篇,增幅为19%,其中期刊论文(Journal article)310篇,会议论文(Conference article)36篇,待刊论文(Article in Press)25篇。371篇论文中,收录量较高的前5个学院依次是水建学院82篇,机电学院41篇,食品学院31篇,资环学院30篇,理学院29篇。以第一作者发文5篇以上的是水建学院的陈帝伊和李向明,分别为9篇和8篇。371篇论文刊登在168种期刊上。刊登论文数量居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农业工程学报》59篇、《农业机械学报》33篇、《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2篇。 截至2015年3月31日,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其中主持完成1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79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409个。发表SCI、EI、SSCI论文9695篇,其中2014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1598篇。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446万册,电子本图书100余万种。馆藏文献已全部涵盖了校所有的学科,基本形成了以农业、林业、水利、生物、机电、资环、信息等学科为重点,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为特色的馆藏文献贯通古今中外、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并存、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相溶合的农、工、理、管、文相结合的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植物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昆虫分类学报》《麦类作物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农业学报》《陕西农业科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北方蚕业》《陕西林业科技》《家畜生态学报》《动物医学进展》《畜牧兽医杂志》 DNA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学校因小麦而闻名于世,两条螺旋向上并排的遗传物质DNA链,构成闻名于世的小麦,体现了学校(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的特点,表达由教学和科研院所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农业文明的重任,肩负解决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的历史使命。图案构成也是成排向上的树木,代表林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上下翻动的水波,是多向调节水资源的水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追求完美品德的写照。一颗金装包裹的绿色种子是在校学生的形象。金色年华的学生,明天就是绿色世界的主人。校徽由大圆环、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内圆环种子构形及内部两排上升的螺旋图案构成。 校训:诚 朴 勇 毅诚:诚实不欺,讲求信誉,以诚为本,为人为学,诚心正义,诚信待人。朴:纯朴、朴实、朴素。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故土、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情怀,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勇:勇敢、无畏、敢为天下先和不怕失败、不畏强暴、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也有“勇气”、“创新”、“攀登”、“进取”之意,暗含强健体魄涵义。毅:毅力、坚韧、坚毅,意为具有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做到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不为暂时的失败所屈服,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诚朴勇毅”四字校训,以“诚”字起首并以之为核心,又结合我校“农”的特色,同时有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健康向上的精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歌作词:黎琦 王军道作曲:赵季平走过风雨, 拥抱阳光,我们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飘扬。看霞染渭水, 听凤鸣高岗,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啊! 勤奋学习, 自信自强,用知识丰满飞翔的翅膀。啊! 健全体魄, 坚定信仰,理想之舟从这里扬帆从这里启航。走过风雨, 拥抱阳光,我们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飘扬。看霞染渭水, 听凤鸣高岗,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啊! 西部开发, 科教奠基,天降大任我们承当。啊! 继往开来, 跨越梦想,托起中国农业明天的太阳。 校歌 校旗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中的影响因子为 ,Veb即年下载率为(次/篇),h指数(CN)为24。已多年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BA》、《CA》、《CSA》、《CABS》、《Agris》、《Agricola》、《CABI》、《AJ》等收录。《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国外发行总数达131册。这是《西北植物学报》国外发行量连续增加的第5年。国外发行量的持续增加,从侧面反映了《西北植物学报》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说明本刊在对外进行学术交流方面受到更广泛的读者关注,并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使本刊论文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够借助《西北植物学报》这一平台及时被国外同行查阅引用,进一步扩大其学术影响。《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