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书写论文参考文献的处理

发布时间:

书写论文参考文献的处理

参考文献书籍引用格式:

1、学术期刊文献:作者,文献题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学术著作:作者.书名[M],版次(首次免注),翻译者,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3、有ISBN号的论文集:作者,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参考文献书写技巧: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

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

论文的参考文献写法如下:

一、[序号]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起止页码。

二、[序号]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三、[序号]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的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1、参考文献要以序号的形式出现在正文中和文末,且序号要保持一致。序号以在文中出现的前后为序。

2、如果某文献在文中数次被参考,则几处序号要保持相同,只是页码有变化。在文末只列出该参考文献一次即可,不必多次罗列。

3、每一参考文献的所有要素必须齐全,不可残缺,具体包括: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及截体类型标识(如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专利P等)。

参考文献作用:

1、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可以反映出论文的真实性和研究依据,也反映出改论文的起点。我们论文中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也表明了自己论文中的研究是有价值水平和依据的。

2、研究区别

标注参考文献也是为了把前人的成果区分开来。这能表明论文的研究成果是自己写的,虽然引用了前人的观点、数据或其他资料。 但是标注出参考文献不仅能体现出自己的研究能力,也能体现自己的创新和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首先,文献类型不同,其著录方式不同;其次尽管不同的文献类型,著录方式不同,但基本上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1)参考文献的作者;( 2 )参考文献的名称和文献类型;

(3 )参考文献的出版信息。

其次,文内所列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为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章。私人通信和未发表(含待发表)的着作及论文,一般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还应注重权威性和时效性。文内标注参考文献时应按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按下述3种格式之一标注。

1、文中已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右上角

例如:陈远志等[9]研究发现,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企业管理层的工资水平呈现正相关,即现金股利支付水平高,

2、正文未标明作者或非原始文献作者时,序号标注于引用内容的句末

例如:……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观察到的变量来定义潜在变量的测量模型;将潜在变量链接在一起的结构回归模型[41].

3、正文直接述及文献序号时则将之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时不用角码标注

例如:具体处理方法见文献[2].

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只在第一次出现时编排序号(在参考文献表中也只出现一次),其他处使用同一序号。

文章写作参考文献如何处理

参考文献标注如下:

[序号]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序号]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号]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序号]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序号]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注意事项:

第一,文献中的英文名字不可进行缩写,一定要写正确的人名称呼。

第二中文和英文参考文献书写并不相同。中文的作者一般是“姓+名”;而英文参考文献是采用“姓,名.”的方式。

第三,如果引用的中文文献作者有多个,一般是采用前三位作者署名,第三位作者后面添加等字;英文文献则采用,“姓,名,and名姓”的方式进行书写,除第一位以外,都按照正常顺序写。

第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注意无意间的空格,尤其是在书写英文的参考文献当中。第五,参考文献要按照论文引用文献顺序依次书写,这样论文的整体比较严谨,也不会混乱。

参考文献可以这样写:我们先看参考文献的内容部分,即如何选择参考文献。在参考文献的选取上,我们首先要注意论文的专业方向,即要找出论文中所需的关键字进行参考文献搜索,浏览个别文献的摘要或正文部分。

第一、我们要注意时间,即论文的发表年限,尽量选择近5年的参考文献。由于相关文章中提到的早些时候的理论现在可能已经更新了,因此引用其文章中的理论与实际情况会有不同:

第二、要注意论文的类型,是期刊、论文还是书籍,一般学校对参考文献的类型有一定的比例要求,也就是有百分之几的期刊、百分之几的论文等等,在作引述时,首先要了解学校在这方面的要求,然后再对自己的参考文献作一个类型划分。

第三、要注意引用的意思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文章中的哪一句话引用了前人的结论,或哪一句话是根据前人的工作总结得出的,都需要在这句话中标注参考文献的对应标记,在文献部分的对应标记中标注文章的具体内容。

第四、针对引用的文献,必须标注原始文献。假如你在一篇文章中引用了一个理论,但是该理论没有被该文章的作者提出,他只是引用了其他人的文章,那么你该理论相应的参考书应该是提出该理论的作者和他的文章。

写论文参考文献问题怎么处理

1、首先,将论文导入word中,做好准备工作。 2、找到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确保参考文献编号的格式正确(编号需要自动生成,不能手动添加)。 3、可通过菜单栏中【开始】>【编号】进行修改(修改时需要选中要修改的文字)。如没有所需要的编号类型,可通过下方【定义新编号格式】来增加我们需要的格式。 4、编号格式修改完后,接下来准备引用参考文献。比如案例论文的第一段的第一句需要引用参考文献【1】,我们将鼠标的光标放到这句话的末尾,句号之前。 5、接下来,在菜单栏中点击【引用】>【交叉引用】,弹出交叉引用操作框。引用类型:编号项。引用内容:段落编号。 6、引用哪一个编号项:选择【1】。点击插入后,交叉引用操作框不会消失,但参考文献编号已经正确引用了,但还要做最后的调整。选中以引用的参考文献编号,在菜单栏中点击【开始】>【上标】,快捷键:【ctrl】+【shift】+【+】。 7、至此,引用参考文献的所有工作都已经完成。

"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参考文献的作用:

1、便于及时查阅校正

有人也把参考文献称为是参考书,因为一篇论文的字数5000字以上,内容比较多,论文里面用到的论证,论据,分析问题时想要到的点是在参考文献里看到的,当写论文的引言出现了错误,还可以根据参考文献来查看错误的地方在哪里,便于修改,这是参考文献存在的一个原因。

2、让导师了解学生论文的深度

论文里面的参考文献数量多少,学校是有规定的,比如中文文献要达到10条以上,英文文献在5条以上,并且做好文献格式。

在论文里面选择用的引言越多,文献越多,其实也就表明论文写作时在查阅资料方面就多,一篇论文的质量好坏虽然和参考文献的使用多少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也有间接关系。

论文的引文用得好,论据十足,写的论文有理有据,清晰明白,这样的论文才有广度和深度,也更能得到老师的认可。

3、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在论文里面写了一些引文,但是读者可能不太懂得这个论点哪里来的,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的,读者在参考文献上就可以看出来是从哪里出来的观点,材料,也是便于读者能查阅到。一篇论文里面使用参考文献是很正常的。

在写作中查阅用到的著作,报刊杂志论文的要点,就要标注出来,要写清楚书名,篇名,作者,出版者,年份,有明确的格式要求,在写完论文后要写好文献并且调整好格式,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按照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顺序排列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论文中的引文需要标注,标注的时候需要和参考文献联系起来,所以参考文献一定要按顺序排列,因为如果不标注引文,就会被计入整个论文的重复率,严重影响论文的重复率。参考文献在我们的毕业论文当中是占有相当重要成分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我们论文中的论点提供强有力的论据,同时也可以精练文字节约篇幅,增加论文的信息量,而且还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 参考文献的格式是什么样的?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有一定的格式,但要明确列出序号、作者姓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和字号、专著序号等。有些参考文献是论文,有些参考文献是书籍,有些参考文献是期刊。所以对不同格式的参考文献有不同的要求,你需要根据论文写作提纲中参考文献格式设置的要求来设置。参考文献设置好后,此时将整篇论文的引用部分插入到注释中,整篇论文此时完成。最后一步是检查引用部分是否全部插入评论,然后再次检查整篇文章的格式。如果没有问题,那么你的论文就完成了。

引用参考文献方法如下:

一、不能抄袭

1、对于观点,需要重新总结,用自己的话适合自己文章的语言,重新在文章中描述一遍并注释。

2、对于数,需要准确地使用数据的环境、条件等等,标明来源并注释。

3、对于一些经典的话要引用原文,须在文章将原文用双引号括起来,表明是原文引用参考文献,并注明出处。文章应有自己观点和立场,每一篇论文的观点和立场应该有所不同。直接照抄其他论文中的原文,是对论文的一种马虎态度,没有深刻考虑被引论文的立场和自己论文的上下文。

二、引用来源

1、专业论文应尽量引用专业来源,优先级如下:学科较著名的开创性的论文、有影响力期刊的论文、有影响力会议的论文、学术著作、一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协议的版本、法律的版本、手册的版本、经典教科书、一般指导性书籍、大众期刊、报纸、商业期刊、网站、个人博客等。

2、查找引用源应该查找一级出处。就是最开始发表这一观点的论文。该论文可能被其他论文引用,则引用论文为二级论文。只有一级出处才是最真实的表现,其他的二级出处可能掺杂其他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只有找到了一级出处才说明作者对该问题做了较深刻的研究。

3、引用来源的选择。有时都是一级出处但仍可选择。比如同时有书,论文,网站,数据库,综述等等。论文一定要引论文,论文往往是最原始的。有研究性论文就不要使用综述,综述往往是二级出处。有论文就不用书,除非书中有很大的改动。有论文和书,网站和数据库就不要考虑。

三、引文出处的排列顺序

按出现顺序排序:在文章中先出现的引用先列出处。现在一般的中文杂志都应该是按照此标准。但是,实国内学生的做法往往没有顺序,看看注释列表也没有什么顺序。这样只能说是还没有了解论文的基本写作原则,更不利于后期的论文查重。

四、出处的写法

一般的杂志会给出自己排版方法和顺序,是为方便读者能找到原文,所以一切以此原则出发。如一篇论文在一个没有出版物的学术会议上发表,那最好标注电子版本的地址,同理适用于内部研究报告。所使用的数据库,手册也应标注上版本,年代,网址方便查找,书籍应当注明页码。

文献引用应渗透到全文的不同部分

许多论文只在引言中引用参考文献,实际上论文各部分可能都涉及必要的文献引用(如果引用只出现在引言中,就显得不专业)。

1、在标题中引用文献的情况极少出现,往往是对一篇文章改错或纠错时在标题中直接引用(原文标题甚至作者)。

2、在摘要中引用的文章一般属于重要的文章。然而,摘要是可以独立阅读的文本,因此不能采用编码引用。可以采用作者、出版物简写、卷、年、起始页的格式来引用某文献,具体如何做,应看出版物指南。

3、大量的文献引用通常出现在引言中,通过引用参考文献来实现如下目的:说明你问题的来源是什么,问题为何重要;指出你面对的问题已经有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空白;指出你将采用前人的哪些方法或结果;交代你的工作将推进、补充或纠正之前的哪些工作。

4、在介绍方法时,需要引用文献来说明方法的来源。即便你给出了自己的方法,也适当引用别人的方法,对比说明你的方法有何优势,或者引用别人的工作以检验你的方法的合理性。

5、对于结果的介绍,也需要引用文献来说明你得到了什么新的或者不一样的结果。在讨论结果时,需要引用文献来说明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合理。如果你的论文涉及过程分析,那么还需要交代使用了谁的方法。

6、最后,在介绍结论时,可以对比文献指出你有什么重要贡献等。

总结而言,为了显得很专业,需要引用原始文献、引用亲自阅读过的文献、引用相关文献、尊重文献的本意、满足格式要求和引用规范、将文献工作逻辑地嵌入到自己内容介绍之中、将文献引用贯穿到全文各个部分。

水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化工企业循环水处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摘要: 循环水处理是化工企业工作的要点与核心。这是因为,循环水处理直接关系到化工领域的排污现状,因此有必要选择适合于处理循环水的技术措施。从目前来看,多数化工企业逐步意识到循环水处理在企业化工运行中的重要价值,因而也开始尝试运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循环水。然而仍有某些企业并没能依照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来处理循环水,这种现状不利于改进水处理的措施和技术手段。对于化工循环水的处理而言,企业有必要明确现阶段的处理问题,结合循环水处理的现状,探求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化工企业;循环水处理;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化工企业在正常生产中,很难避免会排放某些废水。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废水,化工废水通常包含更复杂的污染成分,如果任其排放那么将会污染周边环境。在节能环保的基本思路下,化工企业应当真正意识到处理循环水的必要性,从而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处理化工废水。只有善于处理并且再次利用,才能保障化工企业获得优良的生产实效。进入新时期后,淡水储量与现阶段的经济进步之间突显了尖锐矛盾,这种现状在客观上也体现了循环水处理的重要价值。由此可见,作为化工企业就需要探寻循环水的基本特征及其处理方式,综合运用多样的技术手段来提升水体处理的效率。

1循环水处理现存问题

近年来,化工处理废水的综合水平获得了迅速提升。从化工处理的角度来讲,循环水的相关处理应当构成其中的核心流程与环节。从现阶段的基本趋势来看,化工生产所需的淡水总量逐渐增多,然而与之相应的淡水储能却在减少,这种现状亟待加以改进。为了缓解矛盾,化工行业就需要推广新型的循环水技术,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段来实现水体循环。从根源上讲,这种措施也符合了节能与环保的基本思路,有助于杜绝化工领域消耗过多的淡水能源。对于循环水在进行处理时,化工企业通常面对如下难题:首先是主料泄漏。水体处理较大程度上存在着主料泄漏的可能性。如果发生了主料泄漏,将会大幅提升水体酸碱值。这种状态下,即便经过了水体处理,出水成分的腐蚀性依然较高。同时,负责水体处理的某些人员并没有及时清理沉淀物,这种状况很易造成过高的COD值。其次是对于滤网的阻塞。从循环水的角度来看,在进行过滤时应当增加旁滤装置,这样做有助于实现反复过滤。然而实质上,旁滤装置通常很难承受过高的水压,在循环处理时也容易阻塞滤网。长期以来,杂质阻塞滤网的不良现象都干扰了过滤效率的提升。最后是水体污染。水处理如果泄漏了部分介质,则会造成污染。从现状来看,很多企业都表现出较高的用水需求,因此企业通常忽视了循环冷却的流程。在此过程中,循环水系统设置了较低的浓缩倍数与热负荷,以至于无法符合微生物的基本指标。此外,不达标的水体处理也造成制冷设备的过多损耗。

2探求应对策略

对于水体进行反复检测

对于化工处理中的水体检测进行强化,通过反复检测的措施来提高精准性。运用水体检测的方式,也可以在根本上确保符合现阶段的循环处理指标。在检测水体的过程中,化工企业也有必要指派专人,具体负责追踪各个流程的水体处理实效。依照岗位职责的基本思路来划分水体检测责任,一旦发现检测中的某些问题那么立即予以处理。这是因为,对于循环水强化最基本的水体检测,有利于迅速判断其中的质量缺陷,然后选择适当措施来进行消除。

运用清洗与堵漏技术

对于循环水体处理所需的配套管道与换热器,有必要做到经常性的清理,对此可以选择化学清洗的手段来消除内部杂质。相比于其他处理手段,化学清洗具有独特的优势,这是因为化学清洗不必停机操作。具体在清洗时,通常选用分散剂、剥离剂或者柠檬酸进行反复清洗,在此基础上确保清除管道锈蚀。化学堵漏的.措施可以防控介质泄漏。一旦发现泄漏的介质或者物料,那么立即运用适当措施来进行封堵并且焊接管道,防止再次泄漏的发生。

确保适当的浓缩倍数

循环水处理应当设置适当的浓缩倍数,在条件允许时,对于浓缩倍数应当进行提高。具体的措施为:运用适量的缓蚀剂加入循环水中,以此来减缓锈蚀速度。同时,在控制水体微生物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氧化杀菌剂的措施,适当调整水体内部繁殖的微生物。此外,水体冷却所需的设备也会消耗较多水量,对此有必要灵活予以调整。通常情况下,可以限制于5℃的冷却温度,以此来保持适当的浓缩倍数。在进行冷却时,需要密切关注冷却装置运行的各个环节。

3结语

从化工生产的角度来讲,循环水应当起到关键作用。然而从现状来看,很多化工企业并没有灵活选择多样的循环水处理措施,因而仍面对显著的技术难题。实际上,循环水的化工处理应当包含很多流程与环节,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紧密结合现状来完成水体的循环处理。对于水体检验、装置堵漏技术、化学清洗等相关技术措施都有必要加以全面完善。未来的水处理实践中,化工企业还需要摸索经验,在此基础上服务于循环水处理的综合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伍建军.如何做好循环水处理工作[J].化工管理,2015(12).

[2]张乐,徐舒.化工企业循环水处理问题与对策[J].企业研究,2012(12).

[3]司清华,周文争.循环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化工,2004(07).

[4]化工系统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现状与未来[J].袁永梅.科技咨询导报,2007(27).

【参考文献】1、 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20002、 崔玉川,马志毅,王孝承,李亚新编.废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19943、 高俊发等主编.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20034、 孙力平等编著.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20025、 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20006、 李梅等编.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20027、 杨岳平等编.废水处理工程及实例分析.20038、 冯生华编著.城市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20019、 崔玉川主编.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手册.200210、 郑兴灿,李亚新编著.污水除磷脱氮技术.199811、 钱易等主编.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199312、 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主编.简明排水设计手册.199013、 史惠祥主编.实用环境工程手册.200214、 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于尔捷,张杰主编.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排水工程).199616、 聂梅生总主编.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废水处理及再用.200217、 张中和等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城市排水.198618、 金儒霖编著.污泥处理.198219、 唐授印等编著.水处理工程师手册.200020、 严熙世主编.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第一册.199521、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198622、 崔玉川等编.城市污水回用深度处理设施设计计算.200323、 陈秀华,奚旦立,杨大同编著.废水处理工艺设及实例分析.1990

水处理是指为达到成品水的水质要求而对原水的加工过程。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水处理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关于水处理技术的分析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水处理的概念,对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处理;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简单讲,“水处理”便是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物质的过程。是为了适用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了解水处理的基本常识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也在不断恶化,随着水质污染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带来的各种行业危害日趋严重,水处理到如今就突显出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然而,真正对水处理方面的知识有些许了解的民众却并不多见。

1 水处理的概念

水处理是指为达到成品水的水质要求而对原水的加工过程。在循环用水系统以及水的再生处理中,原水是废水,成品水是用水,加工过程兼具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性质。水处理还包括对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泥的处理及最终处置,有时还有废气的处理和排放问题。

2 水处理工艺

一级处理是机械处理工段,它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机械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机械处理是所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必备工程,城市污水一级处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别为25%和50%。在原污水水质特性不利于除磷脱氮的情况下,初沉的设置与否以及设置方式需要根据水质特注的后续工艺加以仔细分析和考虑,以保证和改善除磷除脱氮等后续工艺的进水水质。

二级处理是污水生化处理,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日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为基质类和环境类两大类:

基质类包括以碳元素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即碳源物质、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及一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酚类、苯类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镉、铅离子等。

环境类影响因素指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为宜。

三级处理是污水的深度处理,它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三级处理是对水的深度处理,现在的我国的污水处理厂投入实际应用的并不多。它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处理水送入中水道,作为冲洗厕所、喷洒街道、浇灌绿化带、工业用水、防火等水源。

3 水处理方法

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质清除乾净。这些颗粒物质若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於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於溶解於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通常的离子交换树脂为球状的合成有机物高分子电解质。树脂基质内藏氯化钠,在硬水软化的过程中,钠离子会逐渐被使用耗尽,则交换树脂的软化效果也会逐渐降低,这时需要作还原的工作,也就是每隔固定时间加入特定浓度的盐水,一般是10%,如果水处理的过程中没有阳离子的软化,不只是逆渗透膜上会有钙镁体的沉积以致降低功效甚至破坏逆渗透膜,同时人也容易得到硬水症候群。硬水软化器也会引起细菌繁殖的问题,所以设备上需要有逆冲的功能,一段时间後就要逆冲一次以防止太多杂质吸附其上。

活性碳是由木头,残木屑,水果核,椰子壳,煤炭或石油底渣等物质在高温下乾馏炭化而成,制成後还需以热空气或水蒸气加以活化。它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氯与氯氨以及其它分子量在60到300道尔顿的溶解性有机物质。活性碳的表面呈颗粒状,内部是多孔的,孔内有许多小的毛细管,1g的活性碳内部表面积高达700-1400m2,而这些毛细管内表面及颗粒表面就是吸附作用之所在。影响活性碳清除有机物能力的因素有活性碳本身的面积,孔洞大小以及被清除有机物的分子量及其极性,它主要依物理的吸附能力来排除杂物,当吸附能力达饱合之後,吸附过多的杂质就会掉落下来污染下游的水质,所以必须定时利用逆冲的方式来清除吸附其上的杂质。

去离子法的目的是将溶解於水中的无机离子排除,与硬水软化器一样,也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在这使用两种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利用氢离子来交换阳离子;而阴离子交换树脂则利用氢氧根离子来交换阴离子,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互相结合成中性水。

逆渗透法可以有效的清除溶解於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细菌,热原及其它颗粒等,是透析用水之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环。所谓渗透是指以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其中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则浓度较低的一方水分子会通过半透膜到达浓度较高的另一方,直到两侧的浓度相等为止。在还没达到平衡之前,可以在浓度较高的一方逐渐施加压力,则前述之水分子移动状态会暂时停止,此时所需的压力叫作渗透压,如果施加的力量大於渗透压时,则水份的移动会反方向而行,也就是从高浓度的一例流向低浓度的一方,这种现象就叫作逆渗透。逆渗透的纯化效果可以达到离子的层面,对於单价离子的排除率可达90%-98%,而双价离子可达95%-99%左右。

超过滤法与逆渗透法类似,也是使用半透膜,但它无法控制离子的清除,因为膜之孔径较大,约10-200A之间。只能排除细菌,病毒,热原及颗粒状物等,对水溶性离子则无法滤过。超过滤法主要的作用是充当逆渗透法的前置处理以防止逆渗透膜被细菌污染。它也可用在水处理的最後步骤以防止上游的水在管路中被细菌污染。一般是利用进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超过滤膜是否有效,与活性碳类似,平时是以逆冲法来清除附着其上的杂质。

蒸馏法是古老却也是有效的水处理法,它可以清除任何不可挥发性的杂质,但是无法排除可挥发性的污染物。

紫外线消毒法是目前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它的杀菌机转是破坏细菌核酸的生命遗传物质,使其无法繁殖,其中最重大的反应是核酸分子内的pyrimidine盐基变成双合体。一般是使用低压水银放电灯的人工波长的紫外线能量。

4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水处理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水处理的工艺及处理方法,使人们了解到水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水源水或不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水,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水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吴弼人.水处理-城市的命脉[J].华东科技,2009,(06).

[2] 戴建强,郑敏.城市中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技术实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0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水处理技术论文

论文参考文献书的简写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M是专著书籍之类

名字的缩写,学位的缩写只有PhD,MD,BD等,英文文献好像是不标学位的。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RichardCowley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

如:FrankNorris与IrvingGordon应为:Norris,F.&.

2、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EnglishWeekly。

参考示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5] Gill,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M] . London: Macmillan,1985.

2、期刊文章

[8]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1999⑶: 62-67.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10]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8,.

4、报纸文章

[12] French,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1987-8-15(33).

扩展资料:

文献标注: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B.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C.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D.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 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