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公示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

公示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管理学院在南岭校区,技术经济及管理是一个文理结合的专业,和MBA关系不大,管理学院有MBA,商学院也有MBA。管理学院的偏工,商学院的偏商。管理呗,管理工作,银行、证券、企业、咨询什么的等等。

很多爱好段练身体,全面发展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五)结论的写法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在南岭校区。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吉林大学管理楼 邮政编码:130025吉林大学是在原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基础上经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5所高校相关管理学科整合后成立的。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早在1955年吉林工业大学建校时成立的工程经济专业。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吉林大学惟一的文、理、工相结合的学院,是当时教育部较早批准成立的管理学院之一,在国内重点高校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面向外向型经济与管理、面向现代化管理、面向信息时代的管理、面向国际化企业管理,形成了管理学院办学的优势特色。学院设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工业工程六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技术经济及管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情报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技术经济及管理、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会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九个硕士学位授权点。MBA、EMBA、MPAcc、ME(工程硕士)、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六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设有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学七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专业、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常年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政要来院讲学。学院现有专职教师 114人,其中教授48人(含博士生导师30人)、副教授39人、讲师26人。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 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十二五”期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项(含重大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含重点1项)、教育部社科项目10项、其它部省市级纵向项目110项、各类横向项目144项,科研立项经费达57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8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同时还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许多有影响的研究报告,为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战略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吉林省优秀硕士学术学位论文

1 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学院推荐。学位论文作者或导师可以自行向所在院申报,学科专业负责人也可以向院推荐。各院由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院长、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及学科负责人组成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小组,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和评选,排序后推荐报送研究生院。学校评选。研究生院将各院选送的学位论文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评选,考虑学术型和专业型、三年制和两年制等不同类型。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有教职工2058人,其中,专任教师119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博士生导师131人、正高职198人、副高职41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4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7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专职)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姜会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安志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张国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杨华民、曹国华、曲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刘国军、曹国华、卜长莉、王晓华、曲轶、张宏国家级教学名师:张树仁全国模范教师:梁柱、杨华民全国优秀教师:姜会林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杨华民、佟首峰、金光勇、张宏、卜长莉、付跃刚、姜肇国、晏长岭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空间激光通信方向(姜会林)、高能固体激光技术(张喜和) 教学团队序号级别团队名称负责人单位年度1 国家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张树仁 机电工程学院 2009 2 国家级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姜会林 光电工程学院 2010 3 省级 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教学团队 石晓光 理学院 2007 4 省级 光学教学团队 王文生 光电工程学院 2008 5 省级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团队 张树仁 机电工程学院 2009 6 省级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 李洪祚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0 7 省级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张希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 8 省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刘薇娜 机电工程学院 2011 9 省级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团队 徐熙平 光电工程学院 2012 10 省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赵建平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12 11 省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张淑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 12 省级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团队 董相廷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3 13 省级 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马文联 理学院 2014 14 省级 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张肃 经济管理学院 2014 培养模式&研究生成绩 学校设有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精英班。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截至2014年底,学校共获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4篇,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4篇;历年博士、硕士论文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在校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获得软件著作权逐年增加,85%以上研究生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国防科工委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毕业生。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联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有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门国家级精品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一大批省级优质教学资源,荣获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9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单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520余项,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递增,部分专业考研率达到40%。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地方院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构建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精品课程:红外物理、应用光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应用光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红外物理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应用光学、工程材料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光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教学、科研、生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名称负责人单位年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石晓光 理学院 2007 光电信息工程 姜会林 光电工程学院 200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刘薇娜 机电工程学院 200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杨华民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09 光电子技术科学 孔梅 理学院 2010 测控技术与仪器 徐熙平 光电工程学院 2010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张希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0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专业名称所属学院批准时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工程学院 2012 测控技术与仪器 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光电信息工程 光电工程学院 2012 机械电子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2013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 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起始于1978年,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第六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防特色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3个吉林省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5种硕士学位专业授权。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 国防特色学科: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光学 省级重中之重学科: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光学工程、物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长春理工大学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一览表一级学科名称、代码及授权批次二级学科名称、代码及授权批次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第八批 2000 0301 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第九批 2003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 030110 军事法学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八批 2000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第八批 2000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增设2008 0501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第八批 2000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第七批 1998 0702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70201 理论物理 第九批 2003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第九批 2003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070205 凝聚态物理 第七批 1998 070206 声学 070207 光学 硕士第一批 1981博士第八批 2000 070208 无线电物理 0703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070301 无机化学 第九批 2003 070302 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 第十批 2006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802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第一批 1981 博士第八批 2000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硕士第五批 1993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硕士第六批 1996 080204 车辆工程 0802Z1 仿生机械 自主设置 2011 0802Z2 微光机电系统 自主设置 2011 0803 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七批 1998 目录内不分设二级学科硕士第一批 1981 博士第六批 1996 0803Z1 光电仪器与技术 自主设置 2011 0803Z2 光信息技术 自主设置 2011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硕士第六批 1996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硕士第五批 1993 博士第九批 2003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硕士第六批 1996博士第十批 2006 080502 材料学 硕士第五批 1993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硕士第九批 2003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901 物理电子学 硕士第一批 1981博士第八批 2000 080902 电路与系统 硕士第八批 2000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硕士第五批 1993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硕士第十批2006 0809Z1 光电传感与物联网 自主设置 2011 0809Z2 纳米制造理论与应用 自主设置 2011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硕士第七批 1998博士第十批 2006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硕士第九批 2003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第七批 1998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第九批 2003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2(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硕士第十批 2006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硕士第八批 2000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第六批 1996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3 应用化学 第七批 1998 0831 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目录内不分设二级学科 0835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新目录对应调整2011 目录内暂未设二级学科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目录内不分设二级学科 1202 工商管理 120202 企业管理 第七批 1998 长春理工大学专业学位授权一览表专业学位类别分领域名称代码批准时间工程硕士(12个领域) 机械工程 085201 2000年 光学工程 085202 2000年 仪器仪表工程 085203 1999年 材料工程 085204 2001年 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8 2001年 集成电路工程 085209 2005年 控制工程 085210 2009年 计算机技术 085211 2002年 软件工程 085212 2005年 化学工程 085216 2008年 工业工程 085236 2004年 生物工程 085238 2014年 工商管理硕士(MBA) — 125100 2009年 社会工作硕士 — 0352 2014年 应用统计硕士 — 0252 2014年 艺术硕士 — 0551 2014年 以上表格内容资料来源: 截至2015年9月底,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0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含科技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协同创新中心、2个吉林省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1个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3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另外,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半导体激光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空间光电技术工程中心、吉林省激光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光电测控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激光加工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委重点科研平台:空地激光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吉林省)特种电影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空间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固体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与纳米技术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光电精密测量与数字化装配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光机电一体化研究与设计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网络数据库应用软件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精密微制造技术及装备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光电检测装备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微波通信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生物检测工程实验室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中小企业机电一体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吉林省(长春市)纳米操纵/装配与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吉林省企业经济研究中心、长春电影文化研究基地、东北亚比较法研究所 学校科研工作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光通信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现代光学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在法学、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取得一些成绩。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1377项,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项目,1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2014年实现科研经费到款亿元;研制开发的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电检测设备、生物医疗仪器、特效电影等高科技产品,均获得了经济效益。 馆藏资源 据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图书总计32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10万册,电子图书118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6个,其中自建数据库6个。重点收藏光学电子技术、机械、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文献。其类型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录、标准、专刊、产品目录及各种工具书。 学术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收录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吉林省优秀学位论文获奖

肖晞现任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院长,长春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她曾经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作访问学者。她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第十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优秀女职工干部、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十一届“长春十大杰出青年”、国家社科基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工程项目首席专家。“能够站在七尺讲台上与学生交流,是作为教师生涯独有的幸运”,这是肖晞的博士生导师王家福教授的话。她将此奉为圭臬并发自内心地意识到:一名大学教授,不论取得什么样的业绩和成就,都有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职责,那就是“教书育人”。学生的进步、成长与成才,就是为人师者最大的成功。肖晞秉持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大学”即大人之学,是培养国之栋梁的必修之学,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的理想与情怀;“大学之道,止于至善”,教师要将爱护自己的学生作为首要,将学生真正培养成充满爱与力量、拥有完善人格的人;“教,乃上所施下所效”,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肖晞采用不同的教学思路。本科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有锐气,但知识面相对较窄,需要打好基础,掌握基本方法,理解基本理论。对此,她总是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用精心挑选的图片、大量的案例,配合专业理论,做深入浅出的讲解。“肖老师温柔、美丽,像个大姐姐,她的课堂是特别有意思、特别活跃的课堂”,很多上过她课的同学这样评价。研究生阶段的同学,知识体系比较完整,思想意识比较成熟,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在肖晞老师看来,导师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导”而非“教”,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科研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需求、感知到自己的责任、完善自己的人格。她想要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理想强大身心,既要做一个有头脑的人,也要做一个有心之人。每年研究生入学后,肖晞会与新入门的弟子进行一次严肃谈话,“一对一”地向学生讲学风、树正气、明要求。在与2016级硕士研究生高晗的首次谈话中,她着重强调:“一个人要志存高远,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做人要有气质,有风度,诚信、团结、友爱,懂得善待他人、反思自己,有感恩之心;做事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立足于勤、持之以韧、植根于博、专务乎精。”肖晞乐于与学生交流,且并不拘泥于形式,课堂、办公室、餐厅、校园的柏油路都是她和学生互动的场所,在帮助学生感悟人生、求索学术的同时,她亦从中收获为人师的幸福与快乐。作为青年教师,肖晞一直在用心摸索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思考如何才能够做到教学相长、亦师亦友。她的用心换来了学生的成长,也赢得了学生的赞誉。谈起老师的关爱,学生们如数家珍。2014届硕士毕业生董贺曾这样撰文描述自己的导师:“生活中,老师谦虚谨慎、儒雅大气、亲切平和,既是严师,也是挚友。……老师曾教导我:‘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要有对祖国、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带着这种责任感读书、做学问,境界就会更加高远、胸怀也会更加辽阔。’保持质朴纯真、谦虚宽厚是从她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品质,也是她寄予我的厚望。……感谢成长路上得老师荫护,助我丰实羽翼,助我积聚力量,助我梦想化真。” 2015届硕士毕业生伊凡感言:“虽然我的爸爸妈妈都不在长春,但是每次经过明珠路老师家的时候,总觉得那里有一盏灯在为我亮着,这就是老师带给我的温暖。” 2016届硕士毕业生周政在吉林大学2016届毕业生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发言中提到,“我能够在硕士期间快速成长以及在求职面试中一路畅通,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的导师肖晞在尊重我的就业意向基础上,给予我充分的选择空间,鼓励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我的导师非常爱我,她一向主张因材施教。”2016级博士研究生马程也曾讲述了她从老师家出来时的一次经历:“我觉得我会永远记得那一幕,老师一直在敞开的窗前望着我的背影,大声叮嘱我注意保暖,完全没有在意自己只穿着薄薄的衬衫而室外是零下20度,恍惚间童年妈妈喊我回家吃饭的场景在脑海中浮现,这种感觉太亲切了,有恩师如斯,夫复何求!”笔者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留学时,曾经给老师寄回了写有这样词句的明信片:“《华盛顿邮报》评出了最新世界十大奢侈品,而我认为您赠予我的已不能用‘奢侈’来形容:您教会我的是可以让我受益终生、安身立命的本事。这包括:生命的觉醒和开悟,珍爱自己、珍爱家人的豁达心胸;走遍天下的气魄,男子汉当有的气概;一颗自由、喜悦、充满爱的心灵,时时刻刻让自己充满正能量;不畏难、不消极,勇于尝试、勇于挑战。人们都说,不能改变人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更不是好的教育。在这个层面上,您给予我们的是最成功、最好的教育!”肖晞胸怀师者之心,深明为师之道,恪尽为师之责。她的教育实践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先后获得吉林省第七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如今,肖晞还担任着青年文化书院的文化导师。她希望在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研究及文化教育等领域做更多的工作,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引导青年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她希望青年学子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将青春的激情燃烧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岁月之中。正如她经常对学生们说的:“愿你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燃烧出炙热的火焰,散发出耀眼的光辉,勾勒出灿烂的星河!”

很多爱好段练身体,全面发展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有教职工2058人,其中,专任教师119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博士生导师131人、正高职198人、副高职41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4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7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专职)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姜会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安志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张国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杨华民、曹国华、曲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刘国军、曹国华、卜长莉、王晓华、曲轶、张宏国家级教学名师:张树仁全国模范教师:梁柱、杨华民全国优秀教师:姜会林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杨华民、佟首峰、金光勇、张宏、卜长莉、付跃刚、姜肇国、晏长岭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空间激光通信方向(姜会林)、高能固体激光技术(张喜和) 教学团队序号级别团队名称负责人单位年度1 国家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张树仁 机电工程学院 2009 2 国家级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姜会林 光电工程学院 2010 3 省级 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教学团队 石晓光 理学院 2007 4 省级 光学教学团队 王文生 光电工程学院 2008 5 省级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团队 张树仁 机电工程学院 2009 6 省级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 李洪祚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0 7 省级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张希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 8 省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刘薇娜 机电工程学院 2011 9 省级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团队 徐熙平 光电工程学院 2012 10 省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赵建平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12 11 省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张淑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 12 省级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团队 董相廷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3 13 省级 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马文联 理学院 2014 14 省级 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张肃 经济管理学院 2014 培养模式&研究生成绩 学校设有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精英班。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截至2014年底,学校共获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4篇,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4篇;历年博士、硕士论文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在校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获得软件著作权逐年增加,85%以上研究生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国防科工委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毕业生。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联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有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门国家级精品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一大批省级优质教学资源,荣获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9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单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520余项,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递增,部分专业考研率达到40%。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地方院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构建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精品课程:红外物理、应用光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应用光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红外物理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应用光学、工程材料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光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教学、科研、生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名称负责人单位年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石晓光 理学院 2007 光电信息工程 姜会林 光电工程学院 200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刘薇娜 机电工程学院 200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杨华民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09 光电子技术科学 孔梅 理学院 2010 测控技术与仪器 徐熙平 光电工程学院 2010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张希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0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专业名称所属学院批准时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工程学院 2012 测控技术与仪器 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光电信息工程 光电工程学院 2012 机械电子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2013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 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起始于1978年,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第六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防特色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3个吉林省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5种硕士学位专业授权。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 国防特色学科: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光学 省级重中之重学科: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光学工程、物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长春理工大学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一览表一级学科名称、代码及授权批次二级学科名称、代码及授权批次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第八批 2000 0301 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第九批 2003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 030110 军事法学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八批 2000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第八批 2000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增设2008 0501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第八批 2000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第七批 1998 0702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70201 理论物理 第九批 2003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第九批 2003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070205 凝聚态物理 第七批 1998 070206 声学 070207 光学 硕士第一批 1981博士第八批 2000 070208 无线电物理 0703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070301 无机化学 第九批 2003 070302 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 第十批 2006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802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第一批 1981 博士第八批 2000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硕士第五批 1993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硕士第六批 1996 080204 车辆工程 0802Z1 仿生机械 自主设置 2011 0802Z2 微光机电系统 自主设置 2011 0803 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七批 1998 目录内不分设二级学科硕士第一批 1981 博士第六批 1996 0803Z1 光电仪器与技术 自主设置 2011 0803Z2 光信息技术 自主设置 2011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硕士第六批 1996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硕士第五批 1993 博士第九批 2003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硕士第六批 1996博士第十批 2006 080502 材料学 硕士第五批 1993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硕士第九批 2003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901 物理电子学 硕士第一批 1981博士第八批 2000 080902 电路与系统 硕士第八批 2000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硕士第五批 1993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硕士第十批2006 0809Z1 光电传感与物联网 自主设置 2011 0809Z2 纳米制造理论与应用 自主设置 2011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硕士第七批 1998博士第十批 2006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硕士第九批 2003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第七批 1998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第九批 2003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2(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硕士第十批 2006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硕士第八批 2000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第六批 1996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3 应用化学 第七批 1998 0831 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目录内不分设二级学科 0835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新目录对应调整2011 目录内暂未设二级学科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目录内不分设二级学科 1202 工商管理 120202 企业管理 第七批 1998 长春理工大学专业学位授权一览表专业学位类别分领域名称代码批准时间工程硕士(12个领域) 机械工程 085201 2000年 光学工程 085202 2000年 仪器仪表工程 085203 1999年 材料工程 085204 2001年 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8 2001年 集成电路工程 085209 2005年 控制工程 085210 2009年 计算机技术 085211 2002年 软件工程 085212 2005年 化学工程 085216 2008年 工业工程 085236 2004年 生物工程 085238 2014年 工商管理硕士(MBA) — 125100 2009年 社会工作硕士 — 0352 2014年 应用统计硕士 — 0252 2014年 艺术硕士 — 0551 2014年 以上表格内容资料来源: 截至2015年9月底,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0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含科技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协同创新中心、2个吉林省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1个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3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另外,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半导体激光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空间光电技术工程中心、吉林省激光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光电测控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激光加工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委重点科研平台:空地激光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吉林省)特种电影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空间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固体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与纳米技术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光电精密测量与数字化装配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光机电一体化研究与设计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网络数据库应用软件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精密微制造技术及装备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光电检测装备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微波通信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生物检测工程实验室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中小企业机电一体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吉林省(长春市)纳米操纵/装配与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吉林省企业经济研究中心、长春电影文化研究基地、东北亚比较法研究所 学校科研工作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光通信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现代光学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在法学、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取得一些成绩。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1377项,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项目,1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2014年实现科研经费到款亿元;研制开发的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电检测设备、生物医疗仪器、特效电影等高科技产品,均获得了经济效益。 馆藏资源 据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图书总计32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10万册,电子图书118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6个,其中自建数据库6个。重点收藏光学电子技术、机械、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文献。其类型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录、标准、专刊、产品目录及各种工具书。 学术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收录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2021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现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申报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项目宗旨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旨在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弘扬优良学风,潜心治学,扎实研究,努力推出具有学术传承创新价值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示范引导作用。二、资助对象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主要资助已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以资助学术专著为主,也资助少量学术价值较高的资料汇编和学术含量较高的工具书。国家社科基金26个学科,包括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均可申报。三、项目类别与资助额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重点项目主要资助学术分量厚重、创新性强、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每项资助金额为35万元左右。一般项目主要资助学术价值较高、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每项资助金额为25万元左右。申请重点项目未达到立项要求、但达到一般项目标准的可立为一般项目。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主要资助研究深入、创新程度较高、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论文,突出对优秀青年学者的科研支持,每项资助金额为20万元左右。四、申报条件1.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遵守国家社科基金有关管理规定;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学风优良;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鼓励知名专家学者和有长期学术积累的退休科研人员积极申报。2.申请人所在单位应设有科研管理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申请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如申请人所在单位无科研管理部门,可委托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申报和管理。3.申报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成果需完成80%以上(退休科研人员申报的成果完成比例不低于70%)。以博士论文、博士后研究报告为基础申报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论文完成日期应为三年以上(答辩日期为2018年6月30日之前),并在原论文基础上进行实质性修改,且增删、修改内容篇幅达到原论文字数30%以上。4.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的申请人年龄应在35岁以下(1986年4月28日后出生),论文须以中文写作且被毕业院校评定为“优秀”等级,完成日期为2018年6月1日-2020年6月30日(以答辩日期为准)。同等条件下,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博士论文的优先予以支持。5.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1)申请人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尚未结项;(2)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的研究成果;(3)已出版著作的修订本,或与申请人本人出版著作重复10%以上;(4)成果内容涉及国家秘密。五、申报办法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由个人直接申报;已与我办指定出版机构签署出版合同或达成出版合作意向的,须出具出版社推荐意见。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须经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推荐后由个人进行申报。具体程序如下:1.填写申请书和申报信息汇总表。下载《项目申请书》和《项目申报信息汇总表》(见附件1、2、3),用计算机填写。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将填好的申请书(一式6份,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和申报信息汇总表电子版(确保与申请书有关信息保持一致),连同申报成果交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盖章。2.准备申报材料。包括:(1)申请书6份;(2)申报成果6套(如申报书稿超过60万字,需另外报送6份成果概要,含2万字左右的成果内容介绍,以及全书目录和参考文献),书稿和成果概要均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成册,并附成果查重报告(1份);以博士论文和博士后研究报告为基础申请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需提交论文或研究报告原文,并附修改说明(1份);(3)申报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的需提供论文等级证明材料,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书复印件、答辩决议书复印件;(4)往年申报过后期资助项目的成果,需附详细的修改说明(见附件4)。上述材料的电子版要一同报送我办。3.各省(区、市)、兵团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受理本地区本部门申报材料,并对政治方向、学术价值、创新程度等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受理本院的课题申报,中央党校科研部受理中央国家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课题申报,教育部社科司受理中央各部委所属在京普通高等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军社科规划办受理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的课题申报。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的项目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和全军社科规划办直接受理。申报材料一律不予退回,我办将做好申报材料的保密工作。六、研究及出版要求1.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获准立项的课题《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完成时限为1-3年,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要求于2022年8月前完成修改出版,申请人应按时限完成研究工作。2.项目最终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各省(区、市)、兵团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对最终成果组织鉴定后提交我办审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出版程序并办理结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研究成果由我办指定出版机构并按要求统一出版,优秀博士论文由我办安排集中出版。项目申报评审期间、鉴定结项之前,申请人不得擅自出版,违规者将终止申请或撤项,并通报批评。3.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出版后,我办将常态化遴选完成质量与学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形成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出版成果重点推荐书目”,对优秀成果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七、其他注意事项1.申请人需按照《项目申请书》和申报公告如实填写申请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在申请时弄虚作假的,申报成果存在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3年内取消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申请人5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和评审中发现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除按规定进行处理外,将被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2.各地社科规划(工作)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责任单位要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切实提高申报质量,严格审核申请人和申报成果的资格条件,签署明确意见后上报我办。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集中受理申报时间为7月1日至7月15日。纸质版申报材料统一由各地社科规划(工作)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寄送,不接受个人以及科研单位、出版机构的报送;电子版申报信息汇总表需由各地社科规划(工作)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汇总审核后,统一发送至我办。

高炳钊,男,博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

教师 毕业院校:日本横滨国立大学 、,高炳钊奖励记录 编辑 语音 汽车动力传动系的若干非线性估计与控制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职业:教师毕业院校:日本横滨国立大学高炳钊奖励记录 编辑 语音 汽车动力传动系的若干非线性估计与控制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 [1] 参考资料

吉林省优秀硕博毕业论文

东北师大研究生毕业论文省级优秀论文有奖金。东北师大在硕士博士的阶段也有优秀毕业论文,越往上分量就越重,所以硕士的高于本科,博士会高于硕士,要是博士毕业论文可以评为优秀,那么对将来找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的,而且可以拿到优秀博士的毕业论文,东北师大研究生校级的优秀学位论文是会有1000-2000元奖金。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用处有学校给予积极奖励、硕博学生含金量高、个人加薪或职称需要等。

1、学校给予积极奖励。

学校在奖励优秀毕业生方面还是比较大方的。如果毕业论文真的质量很好,被一致评选为优秀毕业论文,可以得到学校的奖金。钱的数额可能不多,当是一份回报。而且如果选择留在学校深造或者继续当老师,无疑会为自己打开一条道路,毕竟能力很强,学习也很优秀。

2、硕博学生含金量高。

优秀的毕业论文还是很有用处的。只要能写出导师认可的优秀论文,尤其是硕士、博士阶段,这是一门学术研究的经验。如果能在研究方面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如果毕业论文能在国家重要期刊上发表,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含金量很高,对以后的工作或学习深造会有帮助。

3、个人加薪或职称需要。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员工可能印象更深。当他们需要被评估职称和提升时,他们需要撰写和发表论文。如果有优秀毕业论文证书,并且论文创作和发表在这个时候,会比其他人更有竞争力。毕竟大部分机构还是比较重视这些形式的。如果能做到并比别人更好,将有很大的机会。

分享课程可以通过所用软件分享,一般在手机右上角,是一个向右的箭头标志。汪帅,毕业于延边大学医学部整形外科学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关于瘢痕临床治疗的研究工作。曾获吉林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奖。2014年至今,任职于青岛华韩整形美容医院整形外科,师从韩国首尔大学黄旭培博士。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