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汽车之友每年多少期刊

发布时间:

汽车之友每年多少期刊

《汽车之友》杂志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具有权威性的汽车刊物,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自1986年创刊以来,以其丰富的信息量,专业客观的分析,及时准确的报道,赢得了读者的好评和业内很高的声誉。《汽车之友》的读者群快速壮大,目前半月刊每期发行量已达三十五万册,拥有了最具购买力的消费实力群体。你如果想买,可以直接上杂志铺网站订购,这样方便又便宜。

排名如下:

1、《汽车之友》:《汽车之友》(《AUTO FAN》)杂志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汽车类专业杂志。《汽车之友》杂志创刊于1986年1月,双月刊,创刊号发行44000,全部邮局发行,除1000多份在邮局零售外,其余都是订阅。

2、《汽车导购》:《汽车导购》是2010年11月1日汽车导购杂志社出版的图书,由汽车导购杂志社编辑。本书主要介绍了不同的汽车,如何选购汽车等有关内容。

3、《汽车情报》:《汽车情报》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承办的汽车行业最具权威和价值的行业内资源期刊。

4、《汽车族》:《汽车族》杂志隶属中国最大的人民日报报业集团,由中国汽车媒体的龙头《中国汽车报》主办,与全美最大的杂志集团Primedia旗下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杂志《Motor Trend》版权合作创办。

5、《汽车博览》:《汽车博览》是一本让你了解和喜欢汽车的杂志,本刊与国际著名汽车期刊《auto motor und sport》版权合作。

6、《名车志》:《名车志CAR AND DRIVER》品牌创始于美国,1955年,最初的名字是:SPORTS CARS ILLUSTRATED。1961年,正式改为现在的名字:CAR AND DRIVER。

7、《越玩越野》:《越玩越野》杂志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它是一本专注于SUV、玩、户外、装备、驾驶、自驾、越野等领域的专业越野车杂志。也是中国第一本针对越野车、SUV创办的高端杂志,是一本提供给成熟男性的玩具手册,也是一本提倡越野精神的专业汽车杂志。

8、《中国汽车画报》:《中国汽车画报》在充分汲取国外权威汽车杂志先进办刊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汽车画报》依靠高素质的专业团队,以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国内外最新汽车资讯进行全面、详实和精彩的报道。

9、《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创刊于1992年3月,是国内唯一一本将整车报道、售后服务相结合的专业汽车杂志,并以打造业内产品展示的第一平台和汽车服务价值的权威坐标系作为杂志的发展目标。

以上就是发行量最高的中国汽车杂志。

这本书我期期都买的,它是半月刊来的,每月1号和15号出,定价9元。市面上一般会比出书日期早点,例如2月15号这期,你大概2月10号左右就能在市面上买到。我这里(广东)是这样不知道你那里怎么样的。

建议可以另外考虑《汽车杂志》!~~~本人认为内容更丰富些,也更实用,适合汽车知识初学者

汽车之友杂志多少钱

建议可以另外考虑《汽车杂志》!~~~本人认为内容更丰富些,也更实用,适合汽车知识初学者

《汽车之友》很不错,我期期必买。《汽车之友》是半月刊,价格9元/本!另外《汽车博览》《中国汽车画报》这些也很不错,内容还是很丰富的。只不过稍微有点贵!另外如果你完全想买车的话我向你推荐《汽车驾驶员》,这本书非常适合要买车的朋友看,里面有很详细的汽车数据和价格,汽车测试报告,维修保养这些!而且测试的车型绝大多数都是我们买得起的,不像另外一些杂志全是介绍豪车的,吸到是吸引眼球,但就是离我们太远了。

《汽车之友》9块,《汽车与运动》15块 《汽车导购》不是1块就是2块;《车主之友》。我买的是汽车之友,不错个人觉得最好的是就叫“汽车杂志”每期15元!对于没什么基础的人来说,汽车之友好一点,介绍的比较通俗易懂,内容丰富而且价格适中! 如果比较专业或者有一定知识积累的,汽车杂志最好了,介绍的更加全面而深入,但是一般人可能不是所有的都懂的,呵呵! 本人看的就是这两本,至于其他的也看过一些,总体感觉差距明显!

月刊,10元

03年汽车之友杂志

其实你订的《汽车之友》本来就很适合你的要求了,如果你还想订其他的汽车杂志,可以看看《车主之友》,《汽车博览》也不错,不过你最好还是先买一本回来看看合不合适,我订的是《汽车之友》,偶尔买几本其他的汽车杂志,觉得做得最好的还是《汽车之友》,要有第一手世界新车测试可以多买点汽车博览

奔驰S500L 2005款法拉利F430 2005款 捷豹XJ XJ8L 2005款 奔驰M级 2005款 ML35兰德酷路泽 2005款 自动揽胜 2005款 保时捷911 2005款 Turbo迈巴赫 2005款

您的问题,汽车之友杂志,已收藏十年了,有收藏价值的;可以当一个门类品种收藏,一定要好好保存! 书籍里面每期都有一张带收藏编号的新车图片;这样的系列的,一定要好好保存;曾经有一个朋友的《集邮》杂志,接近20年的系列的,一下子卖了5000元,超过了他的买书费用的银行利息!

《中国汽车画报》,这个不错,全彩的,介绍了汽车最新动态,挺全面的,从小轿车到大客车再到赛车样样都有,其中包括了各种测试数据和汽车价位,并且有最新的赛车比赛解说,像F1之类的,家用汽车中还有介绍驾驶感受的,很不错,建议你订阅

1998年汽车之友杂志

在中国没有权威的部门对杂志做发行量的统计,多数都是自己杂志社自己报发行量。汽车后市场的多数都是月刊,比如《汽车维修与保养》 《汽车维修技师》等。

《汽车博览》因为汽车评价权威AMS(auto motor and sports>是跟汽车博览合作的,所以很多资询都很客观.尤其是专业知识很多;还有 《汽车之友》、《铭车志》、《中国汽车画报》、《汽车杂志》、《汽车博览》等。《汽车杂志》、《汽车之友》内容丰富,非常全面,既有新车测评,车型路试,又有不同车型发动机,地盘等技术特点剖析,还有汽车音响介绍,汽车改装介绍,购车建议等等版块,自我感觉专业全面并且易懂。以前还看过《汽车族》也很不错,但是很久没买了。

“拿到驾照并不等于你会开车,你只是会把车开动而已”。

这是董威君经常说的一句话。听起来让人觉得挑衅,不过,他有他的理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驾驶习惯,但可能大部分都是错的。

他自己就是这么错过来的。

年轻时喜欢飙车,不允许在街上有人开得比他快。在学了赛车之后,才意识到这是可耻的。“在街上开车,就要认真,规矩。要飙车,那就上赛道,万一出了事,也不会伤害到别人。”

而他现在的工作,除了给宝马做驾驶培训、产品和品牌宣讲之外,就是向大众传播驾驶乐趣和汽车文化——教人如何跟车沟通,提高主动安全,这是驾驶乐趣的基础。

在汽车培训这个圈子,董威君绝对算得上是个人物。一个常年给各大汽车厂家做活动的朋友评价他:“董威君算是培训师里的标杆了吧,经常担任BMW发布会的讲车嘉宾,而以前这都是老外干的事”。

31岁才半路出家学赛车,得过北京站第三名,全国赛第六名。短暂做过汽车媒体,从33岁开始给宝马做培训师,一做就是15年。董威君把一个男人的黄金年华都给了宝马,而宝马也反过来成就了他,甚至重塑了他的价值观。

这其中,有幸运,有自律,有努力。比如,他的英语是一点点自学而成的,看美剧,一部看十几遍。而一出家门,他就会不自觉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举手投足都可能影响到宝马的品牌形象。

进入汽车媒体后,我认识了很多以汽车为梦想的人,但很少有人能像董威君这样幸运,把梦想过成了有价值的生活,甚至把自己活成了汽车文化的一部分。

文 /?蒋保信,《电动汽车用户联盟》

01

再也回不去了

王菲和那英唱响《相约98》后的几年,北京街头还没有多少车。

有一天,董威君在长安街上被拦了下来,警察问:“你这是什么车?”

“这就是富康啊。”董威君告诉他。

那个年代改装车少,董威君把富康改得很夸张,夸张到没人认识这是一辆富康。警察对这车充满好奇,两个人聊了好长时间。

富康是董威君的第一辆车,一到手就很兴奋,想到自己能控制这么大一个机器,他就无比开心。

1972年12月,董威君生于北京的一个军队大院,父亲是军人,给排水方面的专家。他从小学画画,儿时最早的记忆是蹲在厕所画公共汽车。

1986年,国内第一本汽车杂志《汽车之友》创刊,那时董威君刚好小学毕业,从第一期就开始买,一连看了好多年。杂志上有教人开车的连环画,给他留下了想到赛车手的憧憬。但最后却学了室内设计,毕业后进入建设部设计院成了一名设计师。

工作后,稍有积蓄了,他开始玩摩托车。富康是1999年买的,买来之后就开始爆改,因为他不允许自己的车跟街上其他车一个样。那时北京也不堵车,他特别喜欢开快车,不能容忍有人开得比他快。

在朋友圈当中,他开车最快、最好。民谣歌手叶蓓那时刚出道没几年,在采访时不经意说过一句她现在可能已经忘记了的话——“喜欢游走在五条车道里”,让董威君喜欢得不得了。

赛车的梦想还潜藏在心中,但也只能想一想而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赛车从来都是一个烧钱的游戏。韩寒的电影《飞驰人生》揭露了这个现实,富二代林臻东才是这个领域的典型玩家。

但在2003年,老天给了他一个天大的礼物。

这一年,上海大众和中汽联在网上发起了赛车手培训活动,只要交五千块钱,就能得到专业的训练,成绩优异者可以参加比赛,然后再接受一轮高级培训。

董威君毫不犹豫地报名了,请假参加。这让他第一次对车有了系统认知:方向盘、油门、刹车乃至轮胎,在车上都是什么地位?如何理解它们传递的信息?怎样做好人与车的沟通?处处都是学问。

培训中,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选拔进入比赛队伍。但第一场比赛就让他沮丧到了极点,他以为自己开快车是很在行的,但只得了第九名。

在适当的时候,英国教练出现了,对他说:“如果你只想享受站上领奖台那一瞬间的荣光,那么你会很难达到你的期望。但如果你享受比赛过程,站上领奖台反而会是一个特别大的礼物。”

这段话,给了董威君很大的启示。换一种心态去比赛,一切真的都不一样了。第二场比赛,他就得了第三名。而在2003年的年终总决赛中,他得了第六名。

“太开心了,我能享受赛车过程了”。

现在,经常有人询问董威君自己是否适合去做赛车手,每到这时,他就会想起英国教练给他上的这堂课,告诉对方:“如果你只是想出名,那就放弃这件事。如果你享受人与车的沟通,享受游走在极限边缘,享受比赛中你追我赶、近身肉搏的快乐,你就可以去学赛车”。

董威君学赛车的那段日子,正好是非典肆虐的时候,学习和比赛时断时续,从4月持续到7月。那个炎热的夏天,阳光下的赛车场,开赛车的风驰电掣,发动机的悦耳轰鸣,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比赛刚结束,他就发现自己变了。

“我再也回不去了。在电脑前面趴着做设计,我接受不了了。”

02

你要有明星气质,但又不能把自己当明星

做完最后一个设计项目,董威君就辞职了。

至于未来,可选的路其实不多。做职业赛车手?他已过了20-30岁的黄金年龄。更要命的是,他性格不够狠,缺少优秀赛车手身上的那一团烈火,恐怕难以成为顶级车手。

经朋友引荐,他进入了汽车媒体做编辑,先后在《座驾》和《名车志》干过。这是一段极其宝贵的经历,不仅让他锻炼了文笔,还拥有了不错的媒介素养,这些都成了他后面人生破界的加分项。

不过,由于董威君是国内第一批接受过外国教练培训的车手,还能说会道,他经常受邀参加一些厂家活动,斯巴鲁和米其林轮胎都请他去做过培训。

2005年3月,老天给了他第二个天大的礼物。宝马举办E46车友挑战赛,董威君受邀去做培训师,因而结识了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伯乐——现任宝马中国销售副总裁邵宾。

活动从3月份一直持续到了7月,在江苏镇江站时,当时还在管大区的邵宾找到董威君:“你开车和讲解都不错,愿不愿意以后长期给宝马做培训师?”

董威君最初纠结了一番,因为在汽车媒体做得很开心,偶尔当当车手跑活动也不错,但想想长远的未来发展,给宝马做培训师,应该是个最理想的发展方向,何乐而不为?所以,他最后接受了邵宾伸出的橄榄枝。

2005年下半年,董威君跟新加坡一家给宝马做培训服务的公司签了约。刚开始,跟着一位叫Ringo的老师,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德国宝马认证的培训师。

2006年,德国宝马到中国来做驾驶培训,董威君又获得了一次学习的机会,顺利得到官方认证。这让他对宝马车的特点和性能有了一套系统的认识,对于如何理解宝马,如何操控,形成了一套非常严谨的逻辑体系。

此后,他的工作,就是把学到的东西,演示并传给以宝马用户、经销商为主的学员。他常说的话是,“如果你买了一辆宝马,只是获得了它的一半,只有通过宝马的驾驶培训课程,你才算真正完整地拥有一辆宝马”。

那几年,宝马的培训师很少,董威君经常脚不离地满天飞,辛苦自不用说。到了2009年,他又拿下了德国宝马认证的二级培训师,成了宝马中国仅有的6名二级培训师之一。

也正是在这一年,37岁的董威君觉得自己成熟了。不过,成熟的标志并不是他能驾轻就熟地把宝马的精华和驾驶乐趣传给学员,而是他有了这样一个认识——“你要有明星气质,但是不要把自己当做明星”。

在这之前,给学员做试驾的时候,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想在他们面前好好表现自己,带着一些表演的成分。而现在,他觉得不该追求这点了,自己要做的,是把宝马的车和品牌更好地展现出来。

“你只是这个机器上的一个齿轮而已,不要让自己跳出去做一个明星”。

03

价值观都被宝马改变了

一个培训师能走多远?对于有些人而言,一眼可以望到头。

但没有人能说准董威君能走多远,因为老天总是会在恰当的时候,给他快递一个天大的礼物。2010年宝马5系的上市活动,成了董威君的另一个转折点。

在5系上市前,宝马在厦门举办面向全国经销商的内部上市培训,按计划,讲车环节由培训学院的其他两位老师负责,但当时恰逢冰岛火山爆发,整个欧洲航线几乎停运,他们一时半会到不了中国。董威君临危受命,在新车的内部发布会上首次担任presenter,登台讲车。

随后不久,新车马上就要在全国的公众和媒体面前正式上市了,但那两位老师仍然困在德国。谁去做讲车的presenter?

昔日伯乐邵宾先生,欣赏董威君在内部发布会上的表现,于是力排众议:让董威君上。

董威君首先是拒绝的。“我不行啊。第一,我没经验;第二,我这边还有培训没做完”。

邵宾不听:“我相信你。好好准备,其他的事情,我来解决”。

董威君匆忙赶到上海,跟业界做汽车发布鼎鼎有名的鲍毅合作,对方悉心指点他如何上台、如何控场,并告诉他,万一头脑一片空白该怎么办。

然而,当他真正站到舞台上时,当聚光灯打在他脸上时,他真的霎时头脑空白,什么都忘了。现场的汽车媒体人,很多在之前的试驾活动都接触过董威君,彼此关系也不错,看到他上台后,先是很惊讶,接着开始大声鼓掌。

“他们给了我特别大的勇气,冷静了一会儿,然后我就讲下来了。那一次上台,真的是让我这辈子都记忆犹新”。

时隔多年,回想这一幕时,董威君对邵宾的这份厚重信任,充满感激。这次发布会,给董威君打开了一扇更大的门。此后,在宝马的上市发布会做presenter,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这几年来,他先后跟导演袁和平、演员黄景瑜、模特奚梦瑶、企业家搜狗王小川等公众人物,有过同台合作。他甚至给宝马M5拍过宣传大片,气度非凡。

与此同时,他的角色和自我认知都在发生转变,从驾驶培训员过渡到产品宣讲师,乃至品牌大使。

相应的,他对自己的要求也不一样了。

他说:“在家的时候,我可以完全放飞自我,很随意。但当我迈出家门那一刻,我就会立马转换角色,我觉得自己就像宝马的品牌大使一样,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这个品牌的形象。”

事实上,这样的转变,恐怕连他自己都很难说清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这么多年下来,潜移默化中,宝马对他影响太大了。

“我的价值观都被宝马改变了,我是跟着宝马成长的。”

在生活中,画画出身的董威君原本就是个讲究的人,但宝马让他变得更讲究了。咖啡机、键盘、门把手,乃至仅仅是一支笔,他都会注意诸多细节,分出好坏。去年大兴机场投入使用没多久,他就去了一趟,在感叹建筑大师的惊天才华之外,他发现玻璃电梯井的配重有一笔漆让人很不舒服,忍不住专门发微博吐槽此事。

“细心”,是一位认识董威君十多年的朋友给出的评价,他们曾多次一起给宝马做试驾活动。“有一年我们在昆明选试驾线路,他跑了3天,还专门详细咨询当地车友会的人,核对试驾线路的弯道和车流。在试驾时,有一点风险,都要想方设法去避免。”

这么多年来,宝马的精神、对工作的要求,都已渗透到董威君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到现在,他还一直记得宝马中国前总裁许智俊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如果我们做不到,我们也不能让别人做到”。

04

走,到纽博格林去朝圣

如果你在百度搜索“董威君”三个字,就会看到有媒体把他誉为“全中国最懂宝马M的男人”。可能谁也不好说谁最懂宝马,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一个跟宝马“恋爱”了十五年的人,董威君对宝马一定有深刻认识。

所以,我很好奇,他眼中的宝马是怎样的?

“宝马的所有产品和品牌文化,都是围绕着驾驶乐趣进行的。”

董威君说,宝马有个传统,所有高级职员都必须骑过,或者至少坐过BMW摩托车。因为汽车是二维的,摩托车是三维的,只有当你骑上摩托车,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想时,才能感受到自由这个词,也才能体会到人与机械沟通的快乐。

此外,宝马的很多高管,都考过认证培训师,比如曾任宝马大中华区总裁的安格就考过宝马的认证培训师。董威君的贵人邵宾也一样,他还是当届考试中唯一一个漂移得满分的人。

在董威君看来,宝马也是纠结的,“这么多年来,太纠结了”。人们都说保时捷911好开,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它就是一个纯粹的跑车,不纠结,只要做好性能就行。但宝马不一样,它要兼顾大众市场,一定要在操控和舒适之间做好平衡。所以,宝马标榜的50:50,不仅意味着前后轴负载的完美配比,还意味着它要在操控和舒适之间做好平衡。毕竟它跟保时捷不一样,是要面向大众的。

而宝马所追求的驾驶乐趣又是什么?

“首先是驾驶安全。宝马其实花了很多钱在底盘和车身这些看不见的地方,为的就是造出更安全,更好开的车来。”

董威君还说,安全还建立在人们对车和驾驶本身的深刻认知上,所以宝马从1976年开始做驾驶培训,于今已有44年的历史,培训内容随着车型迭代和时代进步,也在相应地进化。而他,则有幸参与了其中的15年,培训过的用户、经销商和媒体人不计其数。

这些年,董威君也不断在进化自己。回过头去看他的履历,从一个爱开快车的半吊子汽车爱好者,到赛车手,到驾驶培训师,再到上市发布会的presenter,他已经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与此同时,对汽车、对驾驶、对汽车文化,他都有了深厚认识和积淀。

这两年,除了做好宝马的培训服务之外,董威君还想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向更多人推广驾驶知识和汽车文化。大致内容主要分三块,一是线上直播,或者做一些网络课程,把之前只面向宝马用户和媒体的宝马公开课,做成面向大众的公开课;二是做一些线下课堂,面对面跟感兴趣的车迷探讨驾驶这件事;三是带着车迷去纽博格林朝圣。

其中,去全球汽车文化重镇纽博格林朝圣,是让他最为兴奋的。有“绿色地狱”之称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建成于1927年,经多次修整,目前单圈长公里,共有73个被赋予了名字的弯道(另一种说法是,总弯数154个)。复杂严苛而又危险的路况,让纽北圈速成了性能车的重要指标。

德国宝马M的测试中心就在这里,除了常年测试,每年都会拿出包场日做面向全球的纽博格林北环专属驾驶培训。每年课程一上线,名额都会一抢而空。今年,董威君从M提前拿到了32个名额,他想今年再带32个中国人去体验一把纯正的欧洲驾驶文化。看汽车博物馆,接受德国宝马最专业教练的培训,下赛道跑圈。因为是包场,可以真正走到赛道上,仔仔细细的吃透这赛道每一个弯道,听一听每个弯道名字背后的故事,甚至学到那些只在纽北开过车的人无法察觉到的隐藏的危险。

董威君十分肯定地说:“去过的人,都会知道这趟旅程的意义和价值。”

全球汽车工业已经有130余年的历史,以德国和美国为首的汽车强国,都早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汽车文化。如果从改革开放算起,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只有四十年左右,汽车文化尚在发育之中。这些年,董威君去过不少国家,开过不少品牌的车,对他感触最大的一点是,有时候真的是要走出去,体验了其他国家的汽车文化,才能把一些好的汽车文化和理念带回来。

“而纽北,自然是不可错过的汽车文化圣地”。

说到这里,董威君变得更兴奋了,仿佛恨不得立即飞赴纽博格林,在赛道跑两圈之后,再去纽北女王的餐厅坐一坐,那里不仅有最好吃的石板烤肉,墙上各个时期的照片,还写满了纽北的整个历史,以及人们对汽车的激情和梦想。

(本文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之友,中国汽车画报

汽车之友期刊创刊时间

1、《名车志》

推荐:《名车志》作为一本历史悠久的汽车杂志,相信看过他的人都会有直观感受,精彩,值得收藏,看过有一种对汽车的向往,充满文学性的汽车试驾,洋溢着人文关怀的编辑点评,每月一个专题,每月一次饕餮盛宴。

2、《汽车维修技师》

推荐:《汽车维修技师》杂志以专业的视角剖析新车型、新技术;迅捷公布最新技术资料;披露修车高手的维修经验。宗旨是:向汽车维修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主要栏目:信息快报、新品预览、新车公报、技师手记、高手秘笈、进修学院、技术蓝牙、经营管理。杂志以专业的视角透视新车型、新技术;迅捷公布国内外新车维修资料;披露中外修车高手经验秘笈。杂志宗旨:向汽车维修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3、《汽车杂志》

推荐:《汽车杂志》的栏目设计丰富新颖,其中比较著名的栏目有试车栏目、音响栏目、自游人栏目、Q&A问答栏目、导购栏目等,体现了《汽车杂志》丰富新颖、领先业界的栏目设计。

4、《汽车之友》

推荐:《汽车之友》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最具权威的汽车刊物。2008年全国八大城市调查商务人士阅读的所有杂志,《汽车之友》位列第六,超过了《世界经理人》、《经理人》等传统公认高端读物。的读者为家庭汽车拥有者,并通过他们传达给更多的人。

世界上汽车杂志

1、Pertormance Car

英国的Performance Car一直被粉丝们称为“PC杂志”。PC首发于1983年,EMAP集团推出这本杂志以取代之前的HotCar。顾名思义,PC杂志的焦点和卖点就是高性能汽车,从高性能的掀背车到顶级的超跑,都是它所关注的。

PC的编辑Richard Meaden、John Barker等人在198年年底自创门户,推出了Ev0杂志。Ev的内容和风格都与“PC杂志”近似,因此可被看作是PC的延续。2008年,Unity传媒集团发行了新的PC,启用了全新的主创班底。

2、Auto Bild(Auto Express,Auto Plus)

头顶“全球最大汽车媒体”的光环,德国Auto Bild杂志一向以冷酷无情的测试著称于世。Nardo极速测试是Auto Bio的一大杰作。就是在Nardo测试中,9ff打造的敞篷997创造了的敞篷车最高速度记录。

Auto Bid隶属于德国Axel Springer集团旗下,创刊号发行于1986年。像大多数汽车杂志一样,Auto Bid包含了新闻、试驾、专业测试、长期测试、专栏、读者反馈、二手车以及车型价格数据等栏目。AutoBidi在英国和法国各有一份姐妹刊,分别是Auto Express和auto Pus,二者也都是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汽车杂志。

汽车之友,汽车族 汽车导购

排名如下:

1、《汽车之友》:《汽车之友》(《AUTO FAN》)杂志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汽车类专业杂志。《汽车之友》杂志创刊于1986年1月,双月刊,创刊号发行44000,全部邮局发行,除1000多份在邮局零售外,其余都是订阅。

2、《汽车导购》:《汽车导购》是2010年11月1日汽车导购杂志社出版的图书,由汽车导购杂志社编辑。本书主要介绍了不同的汽车,如何选购汽车等有关内容。

3、《汽车情报》:《汽车情报》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承办的汽车行业最具权威和价值的行业内资源期刊。

4、《汽车族》:《汽车族》杂志隶属中国最大的人民日报报业集团,由中国汽车媒体的龙头《中国汽车报》主办,与全美最大的杂志集团Primedia旗下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杂志《Motor Trend》版权合作创办。

5、《汽车博览》:《汽车博览》是一本让你了解和喜欢汽车的杂志,本刊与国际著名汽车期刊《auto motor und sport》版权合作。

6、《名车志》:《名车志CAR AND DRIVER》品牌创始于美国,1955年,最初的名字是:SPORTS CARS ILLUSTRATED。1961年,正式改为现在的名字:CAR AND DRIVER。

7、《越玩越野》:《越玩越野》杂志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它是一本专注于SUV、玩、户外、装备、驾驶、自驾、越野等领域的专业越野车杂志。也是中国第一本针对越野车、SUV创办的高端杂志,是一本提供给成熟男性的玩具手册,也是一本提倡越野精神的专业汽车杂志。

8、《中国汽车画报》:《中国汽车画报》在充分汲取国外权威汽车杂志先进办刊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汽车画报》依靠高素质的专业团队,以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国内外最新汽车资讯进行全面、详实和精彩的报道。

9、《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创刊于1992年3月,是国内唯一一本将整车报道、售后服务相结合的专业汽车杂志,并以打造业内产品展示的第一平台和汽车服务价值的权威坐标系作为杂志的发展目标。

以上就是发行量最高的中国汽车杂志。

汽车杂志,汽车志,中国汽车画报,车王,汽车族等.现在每种汽车杂志的质量都不错,不过每本杂志的则重点也有不同.所以楼主要自己判断哪本杂志更适合自己.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