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印度地质学报

发布时间:

印度地质学报

杨振宇,1944年出生于文化艺术之乡——安徽太和县。自幼酷爱书画,师从张鹏侣、赖少其等大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华海书画院院长、浙江丽州画院特聘名誉院长。

扩展资料:

学习工作经历:

1984年7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在法国居里大学地质系通过博士前教育,同年10月考入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地球物理系深部地球物理专业,1992年10月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多次在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日本神户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1995年初回国,1996年入选人事部、教育部等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室副主任。2000年,任全国地层委员会磁性地层分委员会主席,;同年当选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国际地球科学计划委员会委员;2002年任《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收录)副主编。2003年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南京大学特聘教授。

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大地构造和古地磁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几年来,在古地磁学及其在大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亚洲东部和东南亚三大地块(中国华北、华南地块、印度支那地块)的古地理和构造迁移、碰撞和拼合过程作了一些较系统的研究工作。此外,还从早侏罗世磁性地层的研究入手,建立起早侏罗世可供全球性地层对比的地磁极性地层序列,并有助于分析古地磁场倒转频率,倒转频率的周期性等。

承担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各类科研项目多项。获得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66篇,SCI收录33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杨振宇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清华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长期进行了创造性研究,取得了许多杰出成就,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性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和.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

拓展资料:

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4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1945年,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

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

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鱼类祖先,鸟类祖先,两栖类祖先.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

知网,给出了答案。

天然地震的动力,源于地球自身的核能

郭德胜   佳木斯大学数学系 伊春市汤旺河党校 

根据方法论,研究地壳的运动和形变,必须从物质的物理角度和化学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物体自身发生形变,产生动力的主要途径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和核裂变,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导致物体形变或移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化学能,导致物体形变或移动。而动能、势能、化学能、核能是物质自身形成动力的绝对因素。根据多年的细致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即存在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在地球内部的物质化学变化中,各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形成新的无机物、有机物,单质及核能,而这些物质都具有能量释放的特性,形成动力。对照地下能量物质与地震产生的位置,可以得出,地震发生的位置与核物质存在的位置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再结合大量事实及文献,根据地震与能量物质的一系列复杂关系,循序渐进的逻辑分析、推导,推论出这样一个事实,天然地震的动力,来源于地球内的核能。

关键词:铀;铀矿;钚;锎;氡;裂变;聚变;衰变;半衰期;中子;地震;天然核反应堆.

前言: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气候恶化加剧,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与不适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地学科学家与学者当务之急。

自古以来,科学研究者对地震研究一直纠结于地震的“动力”问题,运用“板块理论”进行了无数次的研究,最终没有得出科学的结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方法论给出了解释,研究地质形变,必须要针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所产生的动力入手,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形成的动力进行分析、判别,只有找到地质灾害的动力根源,一切地质灾害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与文献,结合自己多年的认识和总结,按照方法论、以及正确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在长时间的细致研究与总结中,对地质灾害的动力根源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运用正确的思维逻辑,结合文献对地震等地质灾害问题加以全面的剖析和严谨的论述。

一,地壳发生形变分析

物体发生形变,不外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所形成的动能、势能、化学能以及核能所形成的动力,地壳发生形变,是地球外部因素与内部的动能、势能、化学能、核能导致的结果,在地球外部,存在风能、光能、水能,山体势能,在地球内部,存在着煤、石油、天然气,核物质等能量物质,而这些物质都隐含巨大的可释放能量,在一定条件和长时间的转化过程里,就会发生能量的释放。火山爆发、地震现象,这是一种能量释放,造成地壳出现抖动,由于地下本身就存在了各种可燃的能量物质以及核物质,那么,火山爆发、地震的“动力”一定来自地球内部。由此,我们要对地球内部的地质结构以及地球内部各种能量物质进行研究分析,找到使地壳发生形变的根源。

二,地震、地下能量物质存在的位置分析

根据“盆地、冲积平原,对成煤、成矿起了决定作用”这篇文章,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盆地、冲击平原地带会形成煤和天然气,而成煤地带,又是地震发生过的地带。比如山西,历史发生了无数次大地震,而山西是又是产煤的大省,地震、煤矿、天然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根据,铀矿与天然气伴生等大量的史料文献,让我们清楚了这样一个事实,铀矿与天然气共存,也存在于盆地及冲击平原内及其盆山边缘,那么,在盆地、冲击平原及其周围就存在这样一个事实。

煤、天然气、石油、铀矿、地震在一个以盆地、冲击平原这样地貌的的特殊位置上。在盆地、冲击平原这个特殊位置上,让我们发现了无数的煤矿,天然气矿,油矿、铀矿,而这些物质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可以释放能量的物质,在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又时时的发生着地震,地震与这些能量物质,就存在了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

三, 地下所有能量物质能否在地下释放能量

对于埋藏地下的能量物质,我门所知道的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瓦斯、核物质。这些储存地下的能量物质能否进行能量的释放呢?

按照煤、石油、天然气瓦斯的燃烧、爆炸性质,他们燃烧、爆炸需要氧气条件及明火,氧气的多少决定了能量释放的多少,矿井常常因瓦斯爆炸引发地震,这是井下瓦斯浓度与充足的氧气存在了爆炸的条件。在地下,如果煤、天然气、石油这些矿出现完全的能量释放,那么,就必须存在有足够的氧气。但事实证明,地下的氧气不足以释放这些能量的物质,但现在,大量的事实,以及无数的相关文献证明,地下存在与天然气伴生的铀矿[],铀是核物质,铀矿是运用到各个领域的基础燃料,而且释放的能量巨大。而对于核物质来讲,不需要任何条件,只需要一个“中子”撞击,就能将核物质的能量释放出来。 [9]

四,分析地地球内部所存在核物质的特性

现在所发现的地下核物质是铀矿,铀的原子序数为92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同位素铀234、铀235和铀238。铀238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铀235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而铀234的半衰期约为25万年,铀矿石里含有铀234、铀235和铀238。[6]

参考关于“铀_钚和铀核裂变产物的若干问题_兼谈2011年福岛核事故泄露的放射性物质”,这篇文章详细的介绍了核物质的衰变、裂变以及产生的高能碎片继续衰变的过程,在铀的三种同位素U234,U235,U238中,铀U235有巨大的能量,1克U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吨优质煤所释放的能量,当铀U235在中子、热中子的轰击下,会发生裂变,裂变的途径有60多种,裂变所形成的高能碎片有20多种,主要的高能碎片有锶89(半衰期50天),锶90(半衰期29年),氪(半衰期年),氙半衰期(9个小时),铀233,钡141,等碎片,这些高能碎片,在一定时间内,还会继续发生衰变,裂变,继续释放能量。[6]

铀矿中存在钚的痕量,钚的同位素有13种,自然界里有钚244,钚239 ,储量极少,半衰期年限比较长,人造的钚的同位素PU238,PU240,PU234,PU232,PU235,PU236,PU237,PU246等,PU244,半衰期约8千万年,PU239半衰期约万年,PU238半衰期约88年,PU240半衰期约6500年,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地球内部还存有着极少量的锎,主要出现在含铀量很高的铀矿中。[]

锎的同位素已知的锎同位素共有20个,都是 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最稳定的有锎-251( 半衰期为898年)、锎-249(351年)、锎-250(年)及锎-252(年)。其余的同位素半衰期都在一年以下,大部分甚至少于20分钟。锎同位素的 质量数从237到256不等。[]

锎-252是个强中子射源,因此其放射性极高,非常危险。锎-252有的概率进行α衰变(损失两颗质子和两颗中子),并形成锔-248,剩余的概率进行自发裂变。一微克(最)的锎-252每秒释放230万颗中子,平均每次自发裂变释放颗中子。其他大部分的锎同位素都以α衰变形成锔的同位素(原子序为96)。可用作高通量的中子源。[] 能够利用的锎的数量非常少,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可是,它作为裂解碎片源,被用于核研究。[]

如果含铀量高的铀矿一旦出现锎,锎是强中子源,衰变会释放中子,对于含铀量高的铀矿,就会导致裂变,这如同成熟女人的卵细胞,当遇到精子,就会产生卵细胞分裂。

铀即能自发裂变,又可以人工裂变,在裂变过程中产生巨大能量,同时会发光、发热。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加热后铀原子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自发裂变,产生爆炸。[12]

五,地震发生的前后,氡气出现明显量的变化

氡是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铀是氡的母体,因此有铀存在的地方就有氡。根据这一说法,如果地表发生了氡气变化,那么地下就可能存在铀及其他核物质,现在常常运用氡出现的变化探测铀矿。另一方面,很多事实表明,在地震后,氡气有了明显变化,在地震后,对龙门山断裂地带检测,氡出现明显的不同,有铀矿的地方会出现氡气,氡气与铀有着直接的关系。[]

六,对核聚变的思考与分析

核聚变的过程也是一种能量释放的过程。核聚变是小质量的两个原子合成一个比较大的原子 ,核裂变就是一个大质量的原子分裂成两个比较小的原子, 在同等条件下,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远远大于核裂变。在史料和文献中还未有地球内部发生自然核聚变的解释和说明,只是有文献说明,地球内部发现3H的证据,根据现有的资料和文献,对于地球内部是否存在核聚变还没有科学的证实。

从地球内部的核裂变角度去分析,铀矿发生裂变,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核电站就是通过核裂变产生热能,运用蒸汽机原理进行发电的,由于铀矿与天然气共存,铀矿裂变产生的热能就会作用于天然气,甲烷加热1000度以上,就出现甲烷裂解,形成炭黑和氢气,方程式: CH4=高温=C+2H2 ,一旦铀矿出现裂变,热能就会作用于天然气,地壳内部就出现大量的氢气,氢气与其他气体会形成爆炸么?氢气在高温下,是否还会发生其他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形成氘、氚,造成能量释放?根据氢弹聚变的原理,地震能否在核裂变的基础上完成核聚变,从而形成了巨大能量释放,导致了地震。[40]

核聚变的条件比较苛刻,需要超高的温度,火山爆发会有较高的温度,地球内部核裂变会出现较高的温度,它们所产生的温度能否满足核聚变的条件,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种种迹象表明,地球内部存在了聚变的物质基础,在核裂变中能否还存在核聚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证实。[]

七,地震的消减方法

另据报道,澳大利亚近些年很少地震,通过了解,澳大利亚是铀矿产量高的国家,而且很早就对铀矿进行了开采,到现在有80多年的历史,很多铀矿都被找到和开采,铀矿被开采后,奥克洛天然核反应堆现象也就不存在了。澳大利亚近几十年很少地震,与大量开采铀矿是否有关系?就有必要的思考了。[33]

地震属于能量的释放,而对于地下的的能量物质来讲,铀矿的能量巨大,而且,铀矿发生能量释放的方式非常简单,释放的条件是,铀矿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存在中子源,就会出现铀裂变,导致能量释放,出现地壳的震动。

通过上述的分析,消除地震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快速找到铀矿并开采,把这个可以释放能量的核物质从地球内移除,除去地震的隐患,这是非常可行的办法。另一方面,对所存在的铀矿地区,进行铀矿含量鉴定,因为铀矿石达到一定含量,才会形成裂变条件。[]

八,海啸的形成

海啸也同地震一样,是海洋内出现巨大能量的释放,但根据已有的资料和文献,还无法断定海啸是哪种能量物质发生了释放,科学界对可燃冰这个能量物质特性,还没有较详细的论证,海洋底部是否也存在核物质也没有相关文献和实证,因而,海啸的发生,是什么哪一种能量物质还难以定论。

结论

通过上述的逻辑分析和推论,如果所采用的文献和数据是科学的,那么,地震将不再是奥秘。自然发生的地震、余震都是铀矿的含量到了一定程度,在含量高的铀矿中,锎及锎的同位素会发生衰变,射出中子而导致铀矿的裂变,释放能量产生巨大的动力,引起地震震动和无数次持续裂变而产生的余震,同时,根据盆地、冲击平原对成煤成矿、地质灾害起了决定作用,及天然气与铀矿同存,这两篇文章,就可以发现以往很难发现的各种矿物质,同时,对地震的减消提供了合理的指导方向,为减免大地震的发生,为人类不再为地震所困找到了病因,这是造福人类,重新认识地球的一次史无前例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盆地、冲积平原对成煤、成矿、地质灾害起了决定作用 郭德胜  -   《科技视界》, 2016 (26) :304-305

2. 天然气、煤、铀共存关系初探——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为例  柳益群  韩作振  冯乔  邢秀娟  樊爱萍  杨仁超  全国沉积学大会, 2005

3. 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成矿(藏)体系与协同勘探——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王毅, 杨伟利, 邓军, 吴柏林, 李子颖,地质学报》, 2014 , 88 (5) :815-824

4.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富集组合形式研究 李江涛《山东科技大学》 , 2005

5.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煤—铀共存及其地质意义 王丹《西北大学》 , 2015

6. 关于铀_钚和铀核裂变产物的若干问题_兼谈2011年福岛核事故泄露的放射性物质 曾铁《职大学报》, 2013 (4) :75-80

7. 248 Cm和252Cf自发裂变瞬发中子谱测量 包尚联, 刘文龙, 温琛林, 樊铁栓, 巴登柯夫,《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1 , 25 (4) :304-308

8. 近似模拟地下核爆炸冲击震动效应方法的探讨 薛宇龙 , 唐德高 , 么梅利  -  《爆破》  -  2013

9. 浅谈核电站用锎-252中子源 温国义  -  《科技与创新》  -  2017

10. 一种可实现临界及次临界运行实验的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实验系统 柏云清, 吴宜灿, 宋勇来

11.  某些单酸有机磷酸酯萃取Cf和Cm  居崇华, 汪瑞珍, 樊芝草《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1982 , 4 (3) :186-186

12.不同级钚材料的衰变放热功率计算分析 左应红, 朱金辉《核技术》 2016 (1) :39-44

13. 印度用于找铀的氡测量方法 .布哈特那格《铀矿地质》, 1973 (6) :45-47

14. 用含氡量变化来预报地震吴迪《世界科学》, 1984 (7) :64-65

15. 90年代以来核爆炸地震学研究进展 吴忠良, 牟其铎《世界地震译丛》, 1994 (4) :1-7

16.汶川级地震氡观测值震后效应特征初步分析  刘耀炜, 任宏微《地震》, 2009 , 29 (1) :121-131

17. 地下核爆炸消灭大地震 田武《大科技》, 2000 (6) :31-31

18. 3MeV中子诱发裂变测定铀同位素丰度  乔亚华,吴继宗,杨毅,刘世龙《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2 , 46 (7) :878-880

19. 天然反应堆与核燃料 李盈安《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40年10期

20. 奥克洛现象——天然核反应堆  巴侍《世界核地质科学》, 1982 (5)

21. 自然界的核反应堆 刘铁庚《地球与环境》 1976 (4) :34

22. 天然裂变反应堆——奥克洛现象 烨苓《世界科学》, 1990 (4) :20-22

23. 90年代以来核爆炸地震学研究进展 吴忠良, 牟其铎《世界地震译丛》, 1994 (4) :1-7

24. 锎源中锎同位素及其子体的测定  乔盛忠, 刘亨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83 , 17 (1) :18-18

25. 龙门山断裂带震后地球化学特征 王运生  徐鸿彪  魏鹏  马宏宇  王福海  雷清雄  贺建先

26.  ~(252)Cf自发裂变源裂变碎片衰变谱学研究  沈水法, 田海滨, 周建中, 石双惠, 顾嘉辉会员代表大会, 2004

27.               ANL contributors. Human Health Fact Sheet: Californium (PDF).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August 2005.

28.  ^ Emsley, John. Nature's Building Blocks: An A-Z Guide to the Elements New.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0-19-960563-7.

29. 252Cf快裂变室研制  李建胜, 张翼, 金宇, 李润良《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1 , 21 (4) :264-267

30.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稀土元素锎的新发现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2015 (5) :266-266

31. 锎能用于安全储存放射性废料  董丽《现代材料动态》, 2014 (12) :3-3

32. CALIFORNIUM ISOTOPES FROM BOMBARDMENT OF URANIUM WITH CARBONIONS A Ghiorso, SG Thompson, J K. Street, GT Seaborg 《Office of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 T..., 1950 , 81 (1) :154-154

33. 澳大利亚铀矿资源考察  金若时, 苏永军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3 (4) :276-280

34. 中国铁合金在线知识库 锎

properties of 247Cf, 248Cf, 252Fm and 254Fm  Elsevier 《Nuclear Physics》, 2016 , 413 (3) :423-431

36. 新疆九个褐煤矿辐射水平调查刘福东, 盛明伟, 张志伟, 刘艳阳, 陈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0 (1) :321-322

37. 核聚变原理 朱士尧  北京:中国科大出版社1992,(5)

38. 外地核中U、Th的分布、核裂变及其对地球动力学的影响 鲍学昭  《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39. 地球内部生成~3H的证据 蒋崧生 何明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 北京

40 ,氢弹如何爆炸  彭先觉  《现代物理知识》 1989年04期

地质学报年度优秀论文

2008年全院共发表论文753篇,包括SCI检索期刊论文166篇(2007年133篇),EI检索期刊论文6篇,ISTP论文5篇,国外一般期刊论文6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41篇,国内一般期刊论文136篇,出版专著27部。与2007年相比,SCI检索期刊论文增长,反映高水平论文呈上升趋势。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

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2008年12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获此殊荣。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中国科协宣布2008年度中国科协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地质论评》所刊论文共有六篇获奖,其中,我院有四人获得优秀论文奖。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等7个刊物已实现网上办公功能,《中国岩溶》和《地质力学学报》正在建设中。以我院刊物为基础,在中国科学院《岩石学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通报》、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进展》等刊物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学期刊网”框架搭建成功。初步实现了地学科技期刊网上检索、网上办公、数据库共享等功能,初步做到了科技期刊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得到了地学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界的热烈欢迎,也为今后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资源共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赵逊研究员。《地质学报》(英文版)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在2007年度的《SCI》统计中,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216,在被入选的76种中国期刊中位居第4名;在《SCI》公布的267种地学科技期刊中位居第68名;每年有110余种国外刊物引用本刊文章,其水平已达到和接近发达国家地质学会会刊的水平。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7篇,共1272页。其中2、3、4、5期登载的是《中国代表团参加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的论文,其内容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地学界取得的主要进展,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同行介绍汶川地震的科学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强烈关注。从2009年第1期起,本刊全文在世界著名出版集团Blackwell公司网站全文上网发行。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三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扩展版),总被引频次为1876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13名。2008年本刊作为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优秀单位,在中国科协组织的精品科技期刊总结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全文在中国科协网站上发表。2008年度发表论文187篇,共1814页。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981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29位。2008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7篇,消息报道17篇,通讯资料4篇,共计864页。

《地质论评》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8年底与兄弟刊物一起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7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277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73位,进入百名大关,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度发表论文106篇,共836页。

《地球学报》

《地球学报》

《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 Abstracts》、《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Peφepa TИBHЫЙЖyp HaЛ》(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361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1名。2008年度发表论文73篇,共793页。

《矿床地质》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其韩院士。《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90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43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586页。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2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96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6篇,共484页。

《岩矿测试》

《岩矿测试》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 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33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47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62篇,共392页。

《中国岩溶》

《中国岩溶》

《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309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561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388页。

《地质力学学报》(网站正在建设)

《地质力学学报》

1908年10月7日(农历戊申年九月十三日)杨遵仪出生于广东揭阳洋淇乡寨内村(今属揭东县登岗镇)一个基督教家庭,兄弟姊妹6人排行第二,全家生活靠父亲的小药店维持。1915年小学、初中、高中在洋淇、澄海、汕头教会学校就读。由于家境不济,初中、高中阶段时辍时读。高中毕业后又工作了一年,自己积攒下100块大洋后辞工告别家人去上海求学。1928年夏同时考取南京第四中山大学(现南京大学)和上海暨南大学,选读上海暨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1929年夏再次考取清华大学继续学习经济学专业。在清华大学受室友程裕淇同学的影响,第二年改学地质学专业。1933年清华大学地质系毕业,留校当助教。用英文完成的毕业论文《地质文献目录》被当时国立北平研究院评为1933年年度奖金论文。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资助的留美研究生。1936年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在地质学家C.O.Dunbar教授的指导下习功地层学及古生物学,于193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并以优异的成绩获美国Sigma Xi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称号。同年回国,在香港与汕头籍船商的女儿徐增惠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三女)。10月,应聘于广州中山大学任地质系教授、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1942年投笔从戎,参加抗日联军英国驻华(湖南)军事代表团(BMM),任秘书(翻译)。1946年10月应聘清华大学任地学系教授,主讲地质学及古生物学。1950年12月参加九三学社,任清华大学支社委员。1952年国家大学院系调整后,到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先后担任该学院副总务长,专修科主任,水文系、石油系、普查系、地质系系主任,是建院负责人之一。1956年与郝诒纯、陈国达合著《古生物学教程》,这是中国自己编著的第一部高等院校古生物学教材。同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并开设了古生物学课程。1960年与同事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层古生物学专业”。1962年在国内首次开设了“生物地层学”课程。夏季,带领研究小组去青海德令哈巴音河、祁连山等地考察后写出了《青海天峻德令哈巴音河二叠纪—三叠纪地层》与《祁连山二叠纪—三叠纪腕足类》两篇重要论文。1966年〖STBZ〗〖HTSS〗?2月,北京地质学会换届,任秘书长。上半年和助手徐桂荣一起去贵州实地考察研究,此后写出了《贵州中部中、上三叠统腕足类》论文;完成了早年在贵州工作时遇难的三叠纪专家许德佑的心愿。6月,“文革”开始,大学外迁,后去安徽贵池、江西909地质队、湖北荆州劳动。在劳动中利用休息时间通读和选读了《毛泽东选集》英、法、德文版,他坚信语言工具对国家和民族都会有用的。1971~1972年出国考察的同行专门到江陵请他帮助审查中国学者赴尼泊尔、苏丹等地考察石油的报告译稿,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1977年秋应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之邀,赴海南岛石碌矿区考察,解决了有争议的地层问题;与汪啸风,曾令初合作完成了论文《关于石碌矿区地层划分与对比》。1978年2月28日,与原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袁见齐等16位老教授联名给主管教育工作的邓小平副主席和方毅副总理写信,反映地质技术干部青黄不接,我校八年不能正常招生的严重局面,提出在北京地质学院原址“创办研究生部,招收研究生”的建议。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与袁见齐等十多位教授再次向邓小平副主席和方毅副总理上书,恳请有关部委领导支持上述建议,早日办起研究生部。5月15日邓小平副主席批示:好意见,由教育部商同国家计委地质总局处理。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担任研究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地层古生物研究室主任并恢复招收研究生。1972年8月~1978年,秋,学校外迁期间,教学科研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他主动去中国地质科学院协助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徐杰编辑《地层古生物论文集》,指导中青年工作。年逾花甲,仍每周3天挤公交车去工作。只要他一到,请教和请求修改文稿的,审阅译稿的人就络绎不绝。他不管工作多忙总是有求必应。若碰到一时解答不了的问题,他将其带回学校查资料、看实物,然后及时将答案告知求教之人。受他帮助的人已不计其数,他只想将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青年同行,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当时最大难题是中青年外语不过关,他便主动向学校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提出办个英语班,可那时全国正在批“洋奴哲学”,这样做是要冒极大的风险的,他依然针对地层古生物方面的英语需求,给几十个人讲授了1个月。之后应部分人的要求又开了法语课。这些听课的人后来在学术上取得了成就,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9年6月下旬赴荷兰和英国考察IGCP“时间准确性”项目的研究实况,并交流了经验。1980年2月,率代表团(任团长)赴新西兰惠灵顿(Wellington)参加第五届冈瓦纳地质讨论会,作了《华南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报告。同年,和洪友崇对河北围场发现的淡水鲎化石进行研究,该研究对其科、亚科和属的分类作了探讨及描述,并强调分类应以组合特征为依据;记述了15个新亚科、2个新属、3个新种。其成果不但提示了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古生物学的空白门类,而且在地层对比、确定地层时代上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4~8月,与陈燕合作研究桂、川泥盆纪虫颚,作了系统的分类和种属描述。蠕虫是动物界的大门类,虫颚在中国极少报道,填补了中国对这门动物研究的空白;本年与聂泽同合作撰写的《关于西藏阿里地区侏罗纪蛇尾纲化石的描述》的论文,填补了中国对蛇尾纲化石研究的空白。1983年3月,经郝诒纯、李凤麟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由于本人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努力,美国科学家Prof?Cloud向武汉地质学院捐赠各类科技图书2476册,缓解了当时科研教学图书资源短缺的困难。1984年担任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冈瓦纳地层分会、二叠系、三叠系分会、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组委员;是第一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科联共同领导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项目中担任负责人的中国学者,任IGCP203项目和国内组领导人〖ZW(〗IGCP 项目设领导人(Leader)和1~3个共同领导人(co?leder)。其下,各国工作组(Working Gnoup)又有其国内组长。〖ZW)〗(Leader)组长(1983~1987),1988年又担任IGCP272项目共同领导人和国内组组长,为推动国际合作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7月,随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作了《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及生物地层分带》、《西藏及邻区的下冈瓦纳岩系及古地理古构造意义》的报告,同时主持召开了IGCP203项目工作组第二次国际会议。1985年3月至5月,应美中学术交流协会邀请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讲学、访问活动,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Yale)大学、美国地质调查所、华盛顿古生物学会、纽约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系统讲授了中国地质构造特征、地层界线问题和中国的油气地质;参观了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和博物馆,与许多知名地质学家、学者讨论了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第一百二十二次年会;多次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美国几家报纸详细登载了他的谈话和活动。同年8月,他又率代表团赴美出席了第6届冈瓦纳地质讨论会,在会上作了《西藏阿里地区中生代生物群特征与西藏地壳构造演化的关系》的报告,同时主持召开了IGCP203项目工作组第三次国际会议。1986年在牛津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专著系列中出版了《中国地质学》(英文版)(杨遵仪,程裕淇,王鸿祯)。这是继李四光之后50年,又一次向国际全面介绍中国地质。6月底至7月中,率代表团赴意大利参加有关西特提斯二叠—三叠系界线的地质考察和讨论会,作了《中国二叠—三叠纪事件研究的进展》的报告,并担任大会执行主席。会议期间主持召开了IGCP203项目工作组第四次国际会议。11月4日~8日参加在四川广元举行的中国二叠—三叠系界线及事件现场学术讨论会,并考察上寺二叠—三叠系剖面。1987年8月底~9月初,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牵头会同中国地质学会、煤炭学会、石油学会共同筹办的国际学术大会;同时在北京主持召开IGCP203项目工作总结会。1978~1987年,担任教研室主任期间,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地层古生物专业发展制定了科学和正确的目标。1990年经国家教委审定,地层古生物专业成为中国同类专业中唯一重点学科。1988年与郝诒纯共同编写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古生物学教程》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及地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排名第一)。1989年《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动物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1990年年初赴澳大利亚参加IGCP272项目工作会议。2月,赴新西兰出席第2届国际腕足类会议,会上宣读了与史晓颖合写的论文《青藏高原侏罗纪腕足动物序列》。9月下旬,赴阿根廷参加国际石炭—二叠纪地层会议,报告了与梁定益、聂泽同合作研究的成果《冈瓦纳北缘及扬子陆块西缘二叠纪两个水下拉伸-沉积事件》。1991年获北京市及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8月24日—9月13日出席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宣读了与殷鸿福、吴顺宝等人合作的论文《华南二叠—三叠纪事件》。《西藏阿里地区白垩纪固着蛤类及其地质意义》获《地质学报》优秀论文奖(排名第一)。同年他被美洲地质学会选为终身荣誉会员。原配夫人徐增惠因病去世。1993年与聂泽同共编写的《西藏阿里古生物》(杨遵仪等)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1994年5月,获美国耶鲁(Yale)大学颁发的Association奖章。同年,《华南二叠三叠纪过渡时期地质事件》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1996年1月,与李晓珍女士结婚。199710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2001年8月,赴浙江长兴参加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及重大事件国际学术会议,主持开幕式并致词。同年“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并获科技部2001年十大科技新闻,教育部2001年十大科技进展等。2002年11月,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2003年他除了自己的教学、科研、学术活动外,做得最多的还是利用休息时间帮同行改稿,来者不拒。教研室看到古稀之年的他不分昼夜地忙,怕他身体受不了,就向求教者设了一个接待程序,分轻重缓急,但这些人不去办公室了,就到家里或在路上碰见他将稿件给他,这程序就偃旗息鼓了。仅第25、第26届两届国际地质大会的论文就有50多篇是他翻译或修改的。1990年后他出外的机会少了,工作重心是国内外的学术活动和培养研究生。他对学生和求教者真是诲人不倦,满腔热情;研究生的论文、求教者的稿件,各种科研项目的评审材料,他都是逐字斟酌,不厌其烦,《地质学报》英文版从1983年开办至2003年3月,每期的稿件他都一丝不苟地修改。1995年后他已是耄耋老人了,但仍精力充沛,不改以往工作习惯。2002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IGCP447项目首届国际学术会议的英文稿件及野外路线图基本都是经他修改和校审。修改一篇文章有时比自己写一篇还难,他却总是兢兢业业,乐此不疲。助人和解决他人困难已和他的生命密不可分,成了他的人生乐趣。2009年9月17日零点三十八分,杨遵仪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东部不同深度上地幔流体组成特征及示踪, 编号: 40273009,经费:27万元,起止时间:2003-2005年,项目主持人。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小岩体镍铜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的深部过程(40534020), 专题一经费:40 万元,起止时间:2006-2009, 专题负责人。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深部过程流体组成示踪,经费:50万元,起止时间:2005-2009,项目负责人。4.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金川超大型铜镍硫化矿集区深部找矿气体地球化学研究,起止时间:2004-2006,经费:25万元。5. 获奖:2000年获甘肃省青年地质科技奖、兰州大学教学新秀奖, 2001年获兰州大学优秀党员, 2002年获中国地质学会1992-2002年度《地质学报》优秀论文奖。

工程地质学报和地质科技通报

地学吧,很好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应指专业核心期刊,即属于某专业或行业的核心性刊物。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为了避免马太效应,还要看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测定文章内容新颖性的指标,一般科技文献半衰期较短,社科文献则较长)。 地质类的期刊: 采矿技术 地层学杂志 地理科学 地质与勘探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工程地质学报 中国地质 地球科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物探与化探 世界有色金属 国土资源情报 工程勘查 等等

问题一:课题研究成果内容简介怎么写 成果简介(包括基本内容、实践效果、理论水平、推广价值等) 问题二:课题研究成果内容简介怎么写 成果简介(包括基本内容、实践效果、理论水平、推广价值等) 问题三:简历上的主要学术成果是什么意思? 一般是指研究成果,一般都是要得到市级,省级甚至更大级别的奖励吧,比如获什么奖,在什么期刊上发表论文之类的吧。 很多简历中有这项好像不是必填的,如果必须填,想想你有没有学攻上的获奖,或者在什么期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有就填上去。 没有的话没,干脆写上否。 问题四:本课题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怎么写 先要去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资料,主要关注(就是前任主要研究成果): 1.相关研究已经研究到什么地步。 2.相关研究进几年来不同流派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的叙述。 3.前人已经得出的结论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和不足的。这部分要立足于你自己的课题研究,这是根本切入点,因为课题研究新颖性就在这里,需要你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创新和提高。比如前人研究的不足可以分观点的局限性和研究手段(方法)的局限性等,这样你可以针对前人理论中不足或者没有涉及的方面进行研究。 4.最重要的这部分既要有事实依据,也要简明扼要。就是说要对前人观点进行整合,分析比同流派观点背后的价值取向,可以适当地引用重要观点。当然不要引用太多,关键还是在于你的概括,你分析得越清晰,你之后课题研究的思路就越清楚,毕竟这部分只是铺垫部分不能显得太复杂,这样很容易头重脚轻。 问题五:技术成果简介怎么写 所谓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具有某种被公认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把科技成果的含义界定为: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质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和发展工作成果; 向左转|向右转 凋零哥の睇359 | 发布于2016-05-27 01:23 评论 1 0 2011-2012世界重大科技成就生命科学与医学1.抗疟抗癌疫苗研发获突破全球每年约有78万人被疟疾夺去性命。经过24年研究,英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抗疟疫苗,在非洲7个国家进行的第三阶段功效试验今年终于被证实非常成功,对5―17个月婴儿的有效率约为56%。预计该疫苗最早于2015年进入市场。12月,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能够对抗70%致命癌症的疫苗,能使乳腺癌肿块缩小80%。2.人体器官组织再生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3月,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制造出人的尿道。医生将其植入病人体内后,这根体外培育的尿道真的开始正常工作了。4月初,日本研究人员利用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人工培育出视网膜的雏形结构,这是迄今人工培育出的最为复杂的生理组织。4月中旬,英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利用人的羊水和动物的胚胎细胞培育出人体肾脏。这一突破有望让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按需培育出自己的器官,在移植手术中规避排斥反应风险。月上旬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尽管人类的智商存在上限,但最新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传递信号改变一些人的大脑活跃模式,“诱使”知识经过视觉皮质。未来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时,人只需坐在电脑显示器前等待把该技术“下载”到大脑里即可。天体物理4.发现太... 问题六:彭建兵学术及科研成果的介绍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973等大型科研项目,已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7本,其中第一作者4本,在《科学通报》、《工程地质学报》、《地震地质》第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12)和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 在地震工程与区域稳定、岩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 在重大工程区域稳定性、岩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城市工程地质等方向招收博士生。 问题七:个人简历科研成果论文著作范文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常见了繁琐题名如:'关于钢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既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钢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1个安减少为12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如?quot;(主标题)有源位错群的动力学特性--(副标题)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有源位错群的滑移特性'。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学报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2厂 定额补助 四川省西昌市长安北路 机械加工、选矿设备的制造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队 定额补助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大道西段6号 地质矿产、固体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勘探、探矿工程施工、工程测量、地质灾害治理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8地质队 定额补助 崇州市金带街199号 为国家建设提供地矿勘查服务.

谈谈水利工程中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研究

地下水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及耐用性有着重大影响,因为地下水是岩土体的核心组成部分,会对水利工程基坝质量的好坏造成影响。

摘要: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水利工程中,二者相辅相成,地下水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环境,同时也对建筑地及周围的岩土体性质有重大影响,岩土体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便是地下水,对建设物稳定性与耐用性带来一定影响,为了对水文地质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强,为了对工程调查的质量带来提高,在进行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时,需要对建设地及其周围岩土体的性质进行严格勘察,此外,还要对地下水进行勘察,以此为基础,对预防与治理提出相关意见,并提前准备好设计规划与工程开展所需要的资料,从而对工程的危害进行减少。文章对常见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勘察

0引言

地下水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及耐用性有着重大影响,因为地下水是岩土体的核心组成部分,会对水利工程基坝质量的好坏造成影响。不管建设什么项目,必须要进行观察、实验、探索,还需要经过详细调查该地区水文面积、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形成、运动的特点与水质量、数量是否变化等。但是,在实际勘察中,对一些水文条件较为错综复杂的山地,若是忽略了工程勘察,对工程地地质情况不了解,在工程规划中也没有在意水文条件对工程的影响,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工程问题的发生。并且,人们很少注意到这些,知识简单的通过报告进行了解与评价。所以,为了对工程质量带来提高,必须要加强对水文地质的研究。

1水利工程中对水文地质的评价

在进行工程勘察时对水文地质的评价需要注意以下3点:1)重视地下水对土壤、岩石以及建筑物的影响,进行重点研究,从而有效的预测岩土工程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并且对此做出防范措施。2)根据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供水文地质所需要的必要材料。3)从工程建设的视角来看,针对地下水对工程的不同影响,提出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①处于地下水中的建筑物,其钢筋可能会被地下水腐蚀;②建筑工程的基坝土质的选择有限,只能考虑土质不好的风化岩、软岩等,对可能会发生的崩解、岩石与土壤软化等进行对地下水的评估;③应该对地基挤压问题进行预测,观察是否会有流砂与潜在侵蚀发生的可能性;④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与施工中,由于水位变化产生地基浮动等问题;⑤随着工程施工的开展,会造成土壤与岩石的变化,甚至会对建筑物与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测试与研究岩土的水理性质

土壤中的水分与地下水会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从而显示不同的属性,这就是土壤物理性质,其主要有水分保持能力、土壤透气性、水分含量等特点,这些方面导致了地下水、气态水与液态水的联系。岩层是岩土体贮藏地下水的地方,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水,如潜水、承压水等。含水层空隙性质的不同,使地下水可分为岩溶水、裂隙水。土壤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使岩土体的存在方式与地下水有所不同,不同的地下水形式会给岩土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砂黏土中有极少的地下水这是结合水存在的主要方式。当结合水与黏土显示属性为可塑性、收缩为黏土、膨胀等形式时,就是弱结合水,它是由于受到物理作用与机械作用的制约,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受到的岩土动态物理性小,从而产生的。当土质失去植被保护或者遇到强降雨等情况,泥土流失会比较严重,土质随雨水流失过程中慢慢沉积,导致河床抬高,因此,了解清楚水利工程上游土质构造问题,能制定有效措施,控制水土流失问题。例如三峡工程占地面积广阔,又位于地质复杂的四川省,所以在工程开始之初必须严格探测土质结构,采用正确的蓄水运行方式。“蓄清排浑”是三峡工程运用的比较成功的一个排洪方式,在汛期,控制145m的运行水位,与正常蓄水位相比,低30m。当水位高于145m时,其泄洪能力达到64000多m3/s,这样可大大降低泥沙淤积问题。

3水利地质的分析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分析

理想的建洞山体具备的条件应该是:构建洞区地质条件简单,裂隙间距大,岩层厚,无断裂带不会对山体稳定性造成影响,具有完整坚硬的岩体,完整的地形,没有受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破坏,没有岩溶现象或岩溶现象不发育,地下水影响较小,无有毒气体与异常地热的发生。脆性断裂,层状弯折与拱曲,塑性变形与膨胀,山体滑坡与断层以上几种都属于岩石变形与破坏类型。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的分析

不同的坝型,所其工作特点也具有不同的特性,对地质的要求也不同。所以要对不同类型的坝应该适应什么样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与了解。但是由于坝区的岩体会有地质的缺陷,从而会引起坝区渗漏与坝基稳定等工程事故的发生。

分析边坡工程

蠕动变形、崩塌、山体滑坡是常见的'边坡类型。以外,还有松弛张裂、泥石流等问题存在。泥石流属于常见边坡失稳的类型。地下水与地表水以及降雨,地形条件,地质构造与岩体构造,岩石类型与性质,其他因素(日照、地震、风力、温度等)都是造成影响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的原因。影响水库工程地质问题的原因水库分为两类:地面水库(河流上建筑坝所形成人工湖);地下水库(根据地下的蓄水结构,由于人工控制造成)。由于蓄水后,对水文地质和工程周围水文条件造成了影响,使库区与邻近地段的地质环境受到改变。如:由于地下水的上升导致洼地淹没等。从而导致各种工程地质问题的发生,如:水库淤积、水库渗漏、库岸塌陷等问题的发生。

软土路基边坡稳定性与基坑降排水

作为软土基坑地质问题较为注意的两个方面。在对其进行建设时,要注意边坡稳定性,要保证事故的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对坡度进行合理设置、对边坡进行有效的安全措施等。其目的是为了加强边坡稳定性;对于粉砂与细砂土质的边坡,进行流砂与管涌评价,从而防止发生事故;防止坑底的隆起,确保基坑的土壤随时处于干燥状态,方便工人的施工。明排法与人工降水是开挖软土基坑降排水的方法。

4结语

在工程地质中,工程地质的环境都是由工程环境与地质环境组合构成的,岩土体加载路径与时间作为工程地质环境变化与内部自我调整的决定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原因系统造成必然的改变,这表现出工程环境需要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地质环境需要适应工程环境。如果需要对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进行现状分析,必须要对该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还需要分析水利项目是否适应,并且还要对发生灾难的破坏程度进行预测与分析。进行水利工程地质环境现状的分析,是为了更好的对水利工程做出设计与规划,并且提出更为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骆祖江,张弘,李会中等.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地下水渗流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02):341-347.

[2]王媛,王学潮,王建平等.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0):3614-3619.

核心期刊最快也是需要半年左右的样子

1. 岩石学报2.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3. 地质论评4.地学前缘5. 地质学报6. 地球化学7. 地球科学8.矿床地质9. 沉积学报10. 地质科学11. 中国地质12.地球学报13. 现代地质14. 高校地质学报15.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6. 第四纪研究17.地质通报18.岩石矿物学杂志19. 地质与勘探20. 矿物学报21. 地层学杂志22. 地质科技情报2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6. 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28.古地理学报29.新疆地质30.地球与环境

地质学报专辑

:1 王东坡、尚浚、蔡维智、李生彩、刘招君 福建马坑式铁矿沉积形成作用的古地理及古构造特征 1982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P43-582 薛康成、刘招君等 四川渡口市荷花池丙南组沉积环境的初步讨论 1983 攀西地质,(总3),P165-1743 杨顺、彭国清、刘招君等 四川渡口荷花池地区上三叠统丙南组冲积相地层剖面特征的初步认识 1983 攀西地质,(总3),P175-1904 刘招君 闽西南石炭纪沉积相分析——兼论古构造对沉积作用的控制 1983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总第33期),,83-955 王东坡、刘招君等 闽西南地区石炭纪海相浊积岩的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1984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总第37期), 何起祥、刘招君等 湖泊浊积岩的主要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984 沉积学报, 刘招君 湖泊浊积岩粒度分析特征及形成机理 1984 全国第一届沉积重力流会议(咸阳)8 何起祥、王东坡、刘招君 论古裂谷沉积作用 1985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总第41期), 王东坡、刘招君等 Sedimentary characteriscs of Panxi rift zone 1985 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Symposiom of Deep process and Continental Rift, Chengdu, China10 刘招君、薛康成等 攀西裂谷湖泊浊流沉积作用的主要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985 地质出版社,(中国攀西裂谷文集),P190-30611 何起祥、王东坡、刘招君 攀西地区三叠纪丙南组沉积相及古地理 1985 地质出版社,(中国攀西裂谷文集),P258-27312 王东坡、刘万洙、刘招君 攀西裂谷带中生代沉积建造 1986 吉林省出版社13 刘招君 苏联沉积学研究现状及动态 1987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 P357-36014 刘招君 Кусловиям осадкопления в готериве на горах датиль и шелудивая(Кроым) 1987 《Геологня и Развелка》, 刘招君 苏联地质院校的教学科研体制 1988 世界地质,, P151- 15416 刘招君 Panixi abandone rift zone sedimentation and lacustrine turbidites 1988 IA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sedimentology Related to Mineral Deposits (Abstracts), Beijing, China, P16517 刘招君 松辽盆地泉头期沉积特征 1988 吉林省地质学会学术讨论会18 刘招君 松辽盆地裂谷湖盆沉积特征 1989 全国“沉积盆地分析”研讨会(论文集)19 刘招君 松辽盆地中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 1990 全国第二届“岩相古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 王东坡、刘招君等 The sedimetary sequece and evolution of the Songliao basin, China 1991 Global Geotogical Record of Lake Basins, IGCP-21921 王璞君、刘招君等 元素地球化学—数理统计法在松南陆相盆地中的应用 1991 沉积学报, 刘招君 松辽盆地沉积序列及盆地演化 1991 “七·五”地质科技重要成果研讨会论文汇编(上册),中国地质学会23 刘招君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oil-bearing of the Songliao basin, China 1992 International Synposium on Sedimentary basin analysis, Moscow, Russin24 刘招君等 松辽盆地中生代古地理演化 1992 吉林科技出版社(论文集),P251-25725 刘招君等 松辽盆地白垩纪沉积特征 1992 地质学报, -33826 杨光、刘招君 松辽盆地扶余油层油气聚集规律探讨 1992 吉林科技出版社(论文集),P191-19627 王东坡、刘招君等 松辽盆地白垩纪沉积序列及含油气性 1992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专辑),, P16928 郭少斌、刘万洙、刘招君等 物化探多参数在小合隆地区找油中的应用 1992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刘立、刘招君等 试论松辽盆地的沉降与两侧山地隆升关系 1992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专辑), 刘招君等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taceous in the Songliao basin 1993 Acta Geologica Sinica, , , P167-18031 王东坡、刘招君、刘立 松辽盆地演化与海平面升降 1994 地质出版社32 王东坡、刘招君等 大陆构造沉积学 1994 世界地质, 郭少斌、刘招君 利用特征分析法预测松辽盆地扶余油层有利勘探区 1994 石油实验地质,,P157-16334 刘招君等 层序地层学的概念、进展与争论 1994 世界地质, 程日辉、刘招君 含煤旋回层形成的控制因素 1994 世界地质, 刘招君等 Continental basin seism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Kailu basin,China 199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ep and regional geophysics and geology,Changchun,China,P46-4737 刘立、汪筱林、刘招君 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域中新生代裂谷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 1994 地震出版社(论文集),P1-1338 刘招君等 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域松辽—海拉尔中生代盆地形成机制 1994 地震出版社(论文集),P14-2539 汪筱林、刘立、刘招君 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域中新生代盆地基底结构及构造演化 1994 地震出版社(论文集),P26-3740 刘招君等 The Mesozoic-Cenozoic syntherns and the tectonic evolution within Manzhouli- Suifenhe geoscience transect 1995 International Synposium on Geoscience progresses of Northeast ASIA Changchun, China,P64-6641 程日辉、刘招君 The basin types and their geodynamic bachground of Mesozoic in the area qutside the Liaohe basins 1995 International Synposium on Geoscience progresses of Northest ASIA Changchun, China,P20-2242 刘招君、程日辉 陆相层序地层学进展 1995 当代地质科学技术进展,P191-19643 程日辉、刘招君等 松辽东缘石碑岭中生代盆地含煤旋回 1995 煤田地质与勘探,, 单玄龙、刘招君 裂变径迹方法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1995 世界地质, 滕殿波、刘招君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分析中的新方法 1995 世界地质, 刘万洙、刘招君等 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石组合与粒度分布特征 1996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 P131-13747 程日辉、刘招君等 扇三角洲体系作为层序中体系域类型的识别标志 1996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 P406-41048 程日辉、刘招君等 松辽东缘新立城盆地的充填与层序发育 1996 煤田地质与勘探,, , P5-849 程日辉、刘招君等 陆相含煤地层中的层序与煤的聚集 1996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专辑, P18-2350 Liu Zhaojun,Cheng Rihui The Mesozoic sedimentary basin types and their Tectonic background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the Liaohe basin 1996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Earth Sciences, Special Issue,P110-11651 Liu Zhaojun,Cheng Rihui The study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the continental basing-the examples from the Mesozoic basins, northeast China. 1996 The thesis Collection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P2652 Cheng Rihui,Liu Zhaojun and Yi Haiyong The surfaces characters in the lake basin sequence and their recognization. 1996 The thesis Collection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P2653 Liu Zhaojun,Zhang XingzhouDuan Jiy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geodynamic background of the Mesozoic basin within Northeast of China 1996 The thesis Collection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P336,H-1-7954 Hizoto Ohira, Osamu Himeno, Liu Zhaojun,Jin Xu Zhermal history and oil maturation deduced from fission track fading in apatite,-case study for the Daqing basin in China and the Niigata basin in Japan 1996 The thesis Collection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P315,H-2-2255 Г.Л.Кириллова,Лю Чжаоцзюнъ Новые аспекты сравнитолъного анализа внутриконтинеталъных рифтовых бассейнов сунляо и амуро-зейского 1996 《Нефтегазоносные бассейны западн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ото региона и сопределъных платформ: сравнителъная геология,ресуресы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осоения》,перва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Россия.с.44-5556 Г.Л.Кириллова,В.Г.Варнавскпй,В.В.Крапивенцева, Лю Чжаоцзюнъ Палеогеография и история развития пограниных осадочных бассейнов юго -восточной России и северо -восточного Китая. 1996 《Закономерности эволюции земной Кары》,Междуна род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Санкт -Петербург.Россия,Ⅰ-5857 Г.Л.Кириллова,ЛюЧжаоцзюнъ, Ван Сыминъ,В.Г.Варнавский Стратиграфическая Корреляция мезозойско- кайнозойских разрезов среднеамурского/Санвцзян/осадочного бассейна 1996 《Тихоокеанская геология》,Том15,,с.81-10258 刘招君等 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域中新生代构造层特征与动力学演化 1996 “八五”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选集(中国地质学会编),冶金工业出版社,P106-11259 刘招君、郭巍等 湖盆层序地层学术语体系及模式——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为例 1997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增刊Ⅱ,P54-6060 郭巍、刘招君等 海坨子地区青山口晚期湖退体系域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1997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增刊Ⅱ,P66-7361 程日辉、王东坡、刘招君等 松南及南部邻区晚中生代盆地动力学类型与深部作用 1997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增刊Ⅱ,P27-3262 郭巍、刘招君等 松南西部斜坡层序地层控制因素 1997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李群、刘招君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层序地层学研究 1997 《从地震地层学到层序地层学》,徐怀大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P73-7864 程日辉、刘招君等 陆相盆地充填层序类型——以辽西地区中生代盆地为例 1997 沉积学报,, , P166-17065 程日辉、刘招君、王璞君 松辽盆东部火山事件的地质意义 1997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会学报, Лю Чжаоцзюнъ, Г.Л.Киириллова,Чжан Синъчжоу,Ван Сыминь. Мезозойско-кайнозойские тектоностратиграфические комплексы в зоне трансекта Маньчжурия-Суйфэнхэ и прилегающей территонии как отражение ге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эволюции региона 1997 Тихоокеанская геология,том.16, ,с.36-4567 刘招君、刘立、王璞君 大陆构造沉积学与含油气盆地研究进展 1997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增刊Ⅱ68 Zhaojun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the upper Mesozoic- Cenozoic Sequences of the Middle Amur (Sanjiang) sedimentary basin 1997 Geology of the Pacific ocean (Rusian), 程日辉、王东坡、刘招君等 松南及南部邻区晚中生代盆地动力学类型与深部作用 1997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增刊Ⅱ.P27-3270 王东坡、刘招君、刘立等 盆地地球动力学、层序地层学及含油气系统 1998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刘招君、董清水等 断陷湖盆层序地层特征及模式——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为例 1998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P54-5872 谢春来、刘招君等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概念与发展现状 1998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P102-10573 王建功、刘招君等 布海—小合隆地区登娄库—泉头组储层沉积学研究 1998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P111-11474 杨志福、刘招君等 梨树地区营城组岩相古地理研究 1998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P115-11975 刘立、赵随光、刘招君 辽河盆地宋家洼陷含油气系统分析 1998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P138-14276 吴克平、刘招君等 铁法矿区大兴井田煤层气储气特征及开发前景 1998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P208-21177 郭巍、刘招君等 曙北地区莲花油层储层沉积学及非均质特征研究 1999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Liu Zhaojun,Wang Simin,Dong Qingshui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 of Lishu fault lacustrine basin, norteast China 1999 Известия секции наук о зомле РАЕН,:175~17879 Liu Zhaojun, Wang Simin and Cao Lin Mesozoic sequence struti- graphic framwork features and basin evolution of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 2001 Crustal Evolution in Northeast Asia. 2001. Kyungiu Korea . P1~880 Liu Zhaojun, Xingzhou?and Wang Simin Meso-Cenozoic tectono- stratigraphic Complexes in the Manzhouli-Suifenhe transect zone and the adjacent territory as a reflection of geo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region 1999 Geol. of Pac. Ocean, , ~87081 Wang Simin, Liu Zhaojun and Liu Kui Base-level change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Lishu fault lacustrine Basin 2000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 , P70~7682 刘招君、郭巍、王嗣敏 陆相层序地层模型与油气勘探模型 2000 第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P138~13983 刘招君、刘葵、董清水、朱建伟 松辽断陷盆地的构造样式与沉积充填特征 2000 第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P69~7084 方石、刘招君、董清水等 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研究 2000 世界地质,,,P132~13785 王嗣敏、刘招君、董清水等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形成机制——以松辽盆地为例 2000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4486 刘葵、刘招君、朱建伟、张峰 时频分析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 2000 世界地质,, P282-28587 孙连浦、刘招君、李本才、董清水 水下扇岩相特征及形成机制 2001 世界地质,,P249-25688 和钟铧、刘招君、郭巍 柴达木盆地北缘大煤沟剖面重矿物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2001 世界地质,,P279-28489 朱建伟、刘招君、刘葵 地球物理处理技术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 2001 世界地质,,P300-30690 刘招君 陆相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地质意义 2001 全国第二届沉积学大会论文集(武汉) P62491 刘招君 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双阳组湖泊水下重力流沉积特征 2001 全国第二届沉积学大会论文集(武汉)P62592 Osamu Himeno, Hiroto Ohika, Zhaojun Liu, Xue Jin Provenance ages of cretaceous strata in the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 inferred from fission track data 2001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 P945-95293 陈守田、刘招君、崔风林 海拉尔盆地含油气系统 200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版, , , P151~15494 刘招君、董清水、王嗣敏、朱建伟、郭巍 陆相层序地层学导论与应用 2002 石油工业出版社(35万字)95 郭 巍、刘招君、董清水、方石 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油气聚集规律——以松辽盆地为例 2002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 P233~23796 朱建伟,刘招君,魏志平等 吉林省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水下扇沉积特征 2002 古地理学报, P67-7397 朱建伟,刘招君,刘葵等 地球物理处理技术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 2002 世界地质, , , P300-30698 刘招君 湖泊水下扇沉积特征及影响因素——以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双阳组为例 2003 沉积学报,, , P150-15499 董清水、刘招君、方石、柏涛 论陆相层序地层学四分方案的可行性 2003 沉积学报,, , P324-327100 董清水、赵占银、刘招君、郭巍等 半地堑式断陷盆地的油气成藏模式——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为例 2003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P43-47101 董清水、李本才、刘招君、朱建伟等 伊舒地堑莫里青断陷双阳组沉积相与油气相关性 2003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矿床地质专辑,P84-87102 何玉平、刘招君、杜江峰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识别 2003 世界地质,,P21-25103 方石、刘招君、胡显辉 松辽盆地布海合隆地区泉头组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特征 2003 石油实验地质,,P33-38

2013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958篇,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225篇、EI检索论文8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46篇;出版专著21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9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矿床地质》、《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杂志》、《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

《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矿床地质》、《地球学报》、《岩石矿物学杂志》入选“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013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以上述9个刊物为依托,地学科技期刊集群化、数字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期刊网上办公系统陆续建成。“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成为国内地学界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迄今为止点击率超过200万次。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海外读者,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波兰、蒙古等10余个国家,月点击率为5000余次,显示度日益增加。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新闻出版总局)的表彰,自2006~2011年连续6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获2012~2014中国科协“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化学文摘》(CA)等10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746页,刊发论文132篇,海外论文27篇(占)。2012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仍居中国大陆地学期刊影响因子榜首。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现为月刊。《地质学报(中文版)》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新闻出版总局)的表彰,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10年连续5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2013年度发表论文160篇,共1952页,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成果;出版一期“同位素专辑”,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4574次,影响因子及总被引频次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和第3位。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

《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新闻出版总局)、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3年度正式发表论文10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3044次。

网址:

《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为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是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并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被EI收录,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2099次。

《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3年《地球学报》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86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6篇,共770页。另出版增刊1期,载文35篇,共235页。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 Abstracts》、《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Peферативныйжурнал》(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3年度刊出95篇论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2年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3372次,位居地学类期刊前列。另外,有20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07~2012年的论文获得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和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

2013年度发表论文103篇,共1066页。网站日平均访问量超过1600次,比2012年提高约40%。2012年度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1334,他引率,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

举办作者培训班,学习先进办刊理念。实现了从投稿到稿件发表整个过程的信息化管理。2013年,《岩矿测试》载文量增加,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收稿330篇,各期发表论文24~30篇,页码142~180页。在《哥白尼索引》公布的2011年度579种中国期刊的评估值中,排名靠前;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施引文献数558篇,比较突出。刊物订阅机构用户总计3924个,读者不乏国际高端(如牛津大学、法国国防部、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人才。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636次。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版,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

2013年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6篇(487页)。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920次。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3年度总计发表论文44篇,共446页。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58次。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编:100037

网址:

联系电话:

传真:

1.邵克忠、王宝德、吴新国、李胜荣、栾文楼、杨竹森, 河南祁雨沟地区爆破角砾岩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研究,河北地质学院学报(专辑),1992,15(2),1-94 (完成详细摘要及其英文翻译并执笔约7万字)。2.李胜荣、陈光远、邵伟、孙岱生, 胶东乳山金矿田成因矿物学,地质出版社,1996,P120,(约20万字)。3.CHEN GUANGYUAN, SUN DAISHENG, SHAO WEI, LI SHENGRONG, ALTAS OF MINERALOGICAL MAPPING IN JIAODONG GOLD PROVINCE,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96,P128(全书约20万字,本人完成英文翻译、部分修改及编写,约6万字)。4.中国科学院黄金办公室主编, 中国金矿研究新近展,地震出版社,1996(第一卷上篇第六章第三节,执笔约1万字)。5.TU GUANGCHI(ed.), LOWER TEMPERATURE GEOCHEMISTRY,SCIENCE PRESS,1996(执笔约2万字)。6.刘文龙、陈锦荣、陈光远、孙岱生、李胜荣、江永宏、吴晓春、方从益、张吉宽,云南省墨江金厂超基性岩金矿地质,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P177, (执笔8万字)。7.Shengrong Li, Junfeng Shen. Mineralogy & Geochemistry: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Life.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4:1-2568.肖润、李胜荣、周肃、陈昌伦、连玉秋,西藏改则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 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111获奖情况1.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四等奖:河北宣化贾家营斑岩钼矿地质特征研究,1985(第二获奖人)。2.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胶东牟乳地区金矿成矿期划分新方案,1993 (独立获奖人)。3.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祁雨沟地区爆破角砾岩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研究,1994(第四获奖人)。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科技成果一等奖:含碳岩系金银铂族元素低温地球化学,1995(第二获奖人)。5.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胶东乳山金矿田成因矿物学研究,1997 (第一获奖人)。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成果二等奖:胶东乳山金矿田成因矿物学研究,1997 (第一获奖人)。7.国际经济评价(香港)中心、香港文汇报社、世界华人重大科技与学术成果评委会:世界华人重大学术成果:胶东乳山金矿双山子矿区黄铁矿环带结构研究,1998(第一获奖人)8.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低温地球化学研究,1999 (参加人)。9.中国国际名人学术研究中心、中国文化名人联合会、中国国际名人爱心基金会、世界学术贡献奖评审委员会:世界学术贡献奖论文金奖,1999(第四获奖人)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共产党员。200111.肖启云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导师)。200312.申俊峰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副导师)。20031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德先进个人。200414.闫柏琨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导师)。200415.《结晶学与矿物学》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质课程(课程负责人)。20041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共产党员。200517.《结晶学与矿物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2005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