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次序,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卷号或期刊号、出版时间。
2、参考文献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2005)标准执行。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文后。
3、“参考文献”四个字左顶格,黑体,四号,段前段后1行。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与后面文字间空两格,如需要两行,第二行文字要位于编号的后边,与第一行文字对齐。
4、参考文献内容采用宋体,五号,行间距20磅,序号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扩展资料:
1、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2、文献类型标识:M、C、N、J、D、R、S、P。
3、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和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和其标识: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很简单的事,这个对不齐是制表符字节不一致,因为前面默认两位,到100就成3位了。
调整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鼠标全选中要进行编号的参考文献,然后右击鼠标右键。
第二步: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找到“编号”选项,点击进入。
第三步:在“编号”选项中,找到论文对应的编号格式,并选中编号库中相应格式。
第四步:点击参考文献的编号形式[1]这种,就会自动编号如下,但是会出现如下的空格。
第五步:在选中参考文献的状态下,点击鼠标右键,弹出下列的快捷选项。
第六步:点击“调整列表缩进”,在弹出的选项卡中将“制表符”转为“空格”。
第七步:点击“确定”后,之前的空格就会消失了!
参考文献格式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论文的参考文献写法如下:
一、[序号]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起止页码。
二、[序号]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三、[序号]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的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1、参考文献要以序号的形式出现在正文中和文末,且序号要保持一致。序号以在文中出现的前后为序。
2、如果某文献在文中数次被参考,则几处序号要保持相同,只是页码有变化。在文末只列出该参考文献一次即可,不必多次罗列。
3、每一参考文献的所有要素必须齐全,不可残缺,具体包括: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及截体类型标识(如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专利P等)。
参考文献作用:
1、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可以反映出论文的真实性和研究依据,也反映出改论文的起点。我们论文中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也表明了自己论文中的研究是有价值水平和依据的。
2、研究区别
标注参考文献也是为了把前人的成果区分开来。这能表明论文的研究成果是自己写的,虽然引用了前人的观点、数据或其他资料。 但是标注出参考文献不仅能体现出自己的研究能力,也能体现自己的创新和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N字母表示。
根据GB3469- 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一专 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一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一期刊文章。
D一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一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一数据库。
CP一计算机程序。
EB- 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一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一磁带数据库。
M/CD-光 盘图书。
CP/DK一磁 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一网上电子公告。
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论文正文中需按出现顺序标识参考文献编号,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置于所引内容最末端,按上标处理。同一篇文献在文中如多处引用,选择其一最主要的地方加注就可以,其它地方无需标注。联想小新,Win10,Word2019,方法如下:
1、将鼠标光标移动到需要加入参考文献标注的地方。
2、依次点击菜单项“引用”-“脚注”-“插入脚注”,这时会在当前页末尾插入一个文献注释,在此处输入引用文献的相关说明。
3、在插入一脚注的同时,在刚才要引用标注的地方会显示一个数字1。
4、鼠标指针停留在这个数字1上会显示文献引用的说明内容。
5、将光标移动到第2处需要引用文献的地方,依次点击“引用”-“脚注”-“插入脚注”,默认会插入标注2。
全文中引用文献只能按顺序标注,论文中引用文献原文应加引号;若引用原意,文前用冒号或逗号,不用引号。
很简单的事,这个对不齐是制表符字节不一致,因为前面默认两位,到100就成3位了。
调整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鼠标全选中要进行编号的参考文献,然后右击鼠标右键。
第二步: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找到“编号”选项,点击进入。
第三步:在“编号”选项中,找到论文对应的编号格式,并选中编号库中相应格式。
第四步:点击参考文献的编号形式[1]这种,就会自动编号如下,但是会出现如下的空格。
第五步:在选中参考文献的状态下,点击鼠标右键,弹出下列的快捷选项。
第六步:点击“调整列表缩进”,在弹出的选项卡中将“制表符”转为“空格”。
第七步:点击“确定”后,之前的空格就会消失了!
参考文献格式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论文的参考文献写法如下:
一、[序号]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起止页码。
二、[序号]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三、[序号]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的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1、参考文献要以序号的形式出现在正文中和文末,且序号要保持一致。序号以在文中出现的前后为序。
2、如果某文献在文中数次被参考,则几处序号要保持相同,只是页码有变化。在文末只列出该参考文献一次即可,不必多次罗列。
3、每一参考文献的所有要素必须齐全,不可残缺,具体包括: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及截体类型标识(如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专利P等)。
参考文献作用:
1、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可以反映出论文的真实性和研究依据,也反映出改论文的起点。我们论文中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也表明了自己论文中的研究是有价值水平和依据的。
2、研究区别
标注参考文献也是为了把前人的成果区分开来。这能表明论文的研究成果是自己写的,虽然引用了前人的观点、数据或其他资料。 但是标注出参考文献不仅能体现出自己的研究能力,也能体现自己的创新和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次序,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卷号或期刊号、出版时间。
参考文献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2005)标准执行。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文后。
“参考文献”四个字左顶格,黑体,四号,段前段后1行。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与后面文字间空两格,如需要两行,第二行文字要位于编号的后边,与第一行文字对齐。
参考文献内容采用宋体,五号,行间距20磅,序号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参考文献序号标注步骤介绍:1、打开文档,鼠标移到标注序号的文段旁;2、找到插入一栏;3、在插入细分表中选择交叉引用;4、在引用内容栏选择段落编号;5、点击需要引用的内容编号项;6、点击插入;7、鼠标停留文段处,即出现引用标注。 扩展资料 学会标注参考文献,将会对你的论文提供很大的帮助。参考文献序号标注的具体步骤介绍:1、首先,打开文档,将鼠标移到需要标注序号的.文段旁;2、在顶部功能区找到插入;3、在插入下面的细分表中找到交叉引用;4、弹框内选择,在右侧引用内容中选择段落编号;5、点击需要引用的内容编号项;6、确定好后,点击右下角的插入;7、回看先鼠标放置的位置,就出现了引用标注。同时按下shift Ctrl = 三个键,标注会出现在文档右上角。
我国南、北方最近连续出现高温天,专家提醒老人和体弱多病者是高温的最大受害者。很容易造成中暑,中暑患者的急救措施有哪些呢?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在医院里,应连续监测核心体温以保证其稳定性,避免使用兴奋剂和镇静剂,包括吗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盐,应经常测定电解质以指导静脉补液。严重中暑后,最好卧床休息数日,数周内体温仍可有波动。
第一,立即将病人扶到或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最好是空调的房间内。
第二,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上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帮助其散热降温。昏迷呕吐者,要让其头偏向一侧,取出活动的假牙,慎防呕吐特误吸引起窒息。
第三,用凉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也可用75%的酒精擦拭腋下、肘窝、月国窝,以及腹股沟等大动脉博动处,以尽快冷却体温,使其降至此38℃以下。
第四,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给其饮服绿豆汤、淡盐水、口服补液盐等解暑。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者,还可给服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最后,要提醒注意的是,对于重症中暑病人,除应速将其抬至阴凉处,就地抢救外,要立即拨打120电话,尽早送附近医院抢救治疗,千万不能拖延贻误。
热痉挛:在补足体液情况下,仍有四肢肌肉抽搐和痉挛性疼痛,可缓慢静注射 10% 葡萄糖酸钙 10mL+维生素
热衰竭:快速静脉滴注含 5% 葡萄糖生理盐水 2000~3000mL 如血压仍未回升,可适当加用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使血压维持在 12kPa 以上。
热射病:预后严重,病死率可达 30%。现场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①物理降温:将患者浸浴在 4 ℃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每隔 15 分钟测肛温一次,肛温降至 ℃时停止降温,移至空调室观察。将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患者移至空调室酒精擦浴。用空调车转运。
②药物降温:氯丙嗪 25~50mg 加入 500mL 溶液,静脉滴注 1~2 小时观察血压。低血压时酌情加用间羟胺等 α 受体兴奋剂。
③纳洛酮治疗:纳洛酮 加 25% 葡萄糖液 20mL 静脉注射,30~90 分钟重复;
中暑论文都是以前的老理论,基本都是错误的。新的还没有形成系统。不知道你是学什么的,你是从生物学基础去论述,还是从医学方面去论述。你需要哪方面我可以提供一些。
百度经验:参考文献列表如何快速自动排序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N字母表示。
根据GB3469- 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一专 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一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一期刊文章。
D一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一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一数据库。
CP一计算机程序。
EB- 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一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一磁带数据库。
M/CD-光 盘图书。
CP/DK一磁 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一网上电子公告。
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
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扩展资料:
根据GB 3469--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沦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以下标识:磁带(magnetic),磁盘(disk),光盘[CD],联机网络(onlin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