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动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动词研究论文

1.使用主动语态 主动语态的好处是:增强作者的责任;曾庆可读性以及减少冗余;然而被动语态较为难懂并且不是正常的说话方式,常见的形式有: (1)“to be" verbs那如何将被动语态转换成主动语态呢?:要清楚谁对谁做什么?行动是谁做的? 但不是说写作中就用不到被动语句,这是我们写作工具箱中的一个工具,我们肯定会用到,但需要有目的的,谨慎地使用。 (2)科学论文中不应该使用人称代词:we,i,但使用主动语态的时候是要使用的。使用这种人称代词的时候代表着一份责任,你所说的内容是对公众负责的。 经常有人说将这人称代词从你的论文中去掉会使人客观地对待你的论文: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你和你的团队设计。指导和解释了这一实验,如果以暗示的方式来说明这是不对的,实验和分析都是有根有据的,所以删除人称代词可能更会给人一种更客观的假象。 附(science杂志的写作风格): 附一篇写的很好的论文:.使用动词写作 使用强动词;避免将动词变成名词;避免隐藏主动词。 (1)使用强动词,而不是be等动词 (2)避免将动词变成名词,例:(3)不要隐藏主动词 意思是让谓语接近主语--靠近句首,因为读者在等待你的动词,直到读者找到动词,他们才知道你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总结(一些常见的容易混淆的单词): 这个单词一般情况下都是复数形式,例;these data were......,当然有时候指一个数据点的时候是单数形式,不过都较少出现 和affect,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动词。 to和compared with有很大的区别。前者用于被指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这是不常见的用法,在做一些隐喻的时候会常用到;后者是指相似事物之间的区别,这在科学实验中经常用到。 :如果这个是必要的,不能消除,句子中不改变从句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使用“that”;如果这是非必要信息,在句子中可以用逗号抵消,也可以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从句子中删除,就使用“which”

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动词研究

摘要:本文以取自教育类核心期刊的20篇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组成的语料库为基础,以Wordsmith软件和Mconcord软件为检索工具,从动词的时体特征、搭配特征两个方面对文献综述部分的动词进行研究,总结其动词特征。结论如下:

(一)文献综述中以现在完成时和一般现在时为主;

(二)转述动词词汇众多,搭配丰富。

关键词:文献综述;语料库;动词

1引言

近年来,语篇分析研究者们对英语学术论文的研究比重在逐渐加大,相关研究成果众多。但是,对该类论文中的某一篇段的研究并不见多。本文将聚焦该类论文的重要板块——文献综述,分析其中的动词特征,以期以小见大,一览英语学术论文的风格。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能体现作者对既有研究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反映作者对信息或研究结果的侧重点以及所持态度。因此,对文献综述部分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2研究方法

语料收集

本文收集了20篇英语教学学术论文组成了语料库,总字数为35974个词。为减少可能因不同研究问题而引起的词汇差异,以及图表可能引起的检索不便,本文特意以同一关键词(self-concept),从JournalofEducationalMeasurement,AmericanEducationalResearchJournal,EducationalResearch,以及EducationalPsychology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选取了20篇在文献综述部分不涉及图表的论文。将各篇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汇集于文本后,在FreeCLAWSWWWtrialservice上对文本进行附码。随后用Wordsmith软件以及Mconcord软件对语料库进行检索,加以统计、分析和整理数据。

理论背景

动词是构成句子个关键词。按构成各种动词形式的功用,动词可以分为主动词和主动词。主动词表示行为和状态,有实在的意义(故又称实意动词,如make,know,say),是各种动词形式的核心。

时和体是动词的两个重要范畴,在传统语法中并不区分。现在,语言学家认为有两种时:过去时和现在时。所谓的将来时跟它们并不采用相同的表达方式,不用形态学手段表达。体也分两种:完成体(或完成式)和进行体(或持续式)。国外对动词的时和体研究历时较长,成果较大。1986年Zydatis研究了广播、报纸、电视新闻、读者来信、讣告等一系列的文本,发现了现在完成时在这些文本中的高频率使用率,并总结了这种时体的三大用法。Schiffrin在1981年对故事轶闻文本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陈述部分(如引入、开头、高潮、结尾)使用的时体各有特点。尤其是在高潮部分,历史现在时('historic'present)尤为突出。

3数据分析

基本特征

该语料库的标准类符/行符比率为,平均字长为。总句数是1,522句,平均句长为个词。6个字母的词最多,高达4,483个词,其次为8字词(3,556个)和9字词(3,349个)。可见学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遣词造句较为复杂。主要是因为文献综述主要与理论实践内容相关,专业性较强,该研究领域的专业术语较多,用于阐述的句式结构也要求更为成熟。

动词时体特征

学术论文写作通常有相对固定的时体使用惯例。本文用Mconcord软件对20篇英语教育类学术论文进行动词时和体的分析(见表1),总结如下:

上表显示,20篇英语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中动词时态形式最频繁的是现在完成时,占全部形式的,其次是一般现在时,最少的是过去完成时和过去进行时。

现在完成时通常表示行为和事件到目前为止已经结束,但对当前的动作存在影响。在文献综述中运用现在完成时来转述前人的研究,一方面阐明了作者展开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发展方向,如:1)therehasnotbeencurrentresearchthathasbeenabletoresolvetheissuewhether...2)...butlessworkhasbeendonetoexaminethevalidityof...两句均表明当前仍存在研究的空白,亟待填补;另一方面也表明作者重视其研究价值及其对当前研究产生的影响,如3)...whichhasbeenstronglysupportedbyempiricalresearch...表明该研究成果反响较大值得借鉴,4)...morein-depthinvestigationshavebeenconductedongenderdifference...则表明作者对这些研究所持的支持态度。

一般现在时通常表达当前发生的行为动作,或者陈述一般性事实,如academicachievementinfluencesacademicself-concept,这是经过研究证明的二者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属于一般性事实。而在总结前人理论实践成果时,本应该采用一般过去时表示已发生的事件。但在学术论文这种特殊的文本中,可以借助现在时的其他意义加以解释。一般现在时的使用较为广泛,可以用于泛指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时间范畴。此外,一般现在时存在历史现在时这一特殊用法,用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时间。在文献综述中用历史现在时,表示尽管该研究发生在过去,至今仍然相当重要。如thisstudyprovidesgoodsupportfor...尽管研究的开展是已发生的事实,用一般现在时来阐述,表明作者认为该成果至今仍然有效。

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相对应,仅表示在过去的时间内发生过某个行为事件,没有影响与否一说。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一般过去时阐述该研究成果时,持反对、保留或中立态度。如theyestimatedamodelthat...作者仅仅客观的陈述了研究的内容,并无明显的个人态度。20篇文献综述中使用一般过去时的比例并不多,可见作者对已有的“self-concept”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持支持态度。

其他的时体形式比例不大,主要是因为文献综述的特殊风格有关。文献综述总结前人的理论实践成果,讲述当前研究发展状态,鲜少涉及进行体的使用。

动词搭配特征

表2综合各种动词形式,总结了20篇文献综述出现频率最高的30个动词。find出现的频率最高,达49次,其他动词出现的频率相差不大。由此可见该20篇文献综述中动词的词汇比较丰富,重复率低。

此外,本文还利用Wordsmith的词丛检索,总结出常用动词的习惯搭配。Find最常见搭配形式为findevidence/difference/support/results/relations/correlations/

patterns/...,常用句式为They/he...findthat...,或....befound(to/notto...)。Report的常见搭配为Reportdata/statistics/support/relationship/evidence/findings/correl

ations/pattern/differences/...,常用句式还有Reportthat...作者在梳理当前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整理他人研究成果时使用的动词被称为转述语。这20篇文献综述使用的转述语词汇丰富,如report/conclude/propose/show/argue/posit/demonstrate/suggest/note/emphasize等,可供英语学习者引以借鉴。

4结语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词汇尤其是动词具有自己的特点。首次,现在完成时和一般现在时的使用频率很高,不同的时体也有自己的语法含义以及语境含义。其次,转述语词汇丰富,搭配多样化。此外,情态动词使用频率虽然不高,对作者整理信息、表达观点表明态度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对文献综述的词汇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我们继续深化。

古汉语中词的兼类与活用的联系和区别古代汉语中的词类转换情况多而复杂,而现在语法界对词的转换的处理方法不统一。例如:在“(诸葛)亮身率军攻祁山”句中,“军”充当宾语,是“军队”的意思,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属名词类;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句中,“军”带补语“细柳”,是“驻扎”的意思,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又属动词类,对此有人认为“‘军’兼属名词、动词两类”,应把它作“兼类”讲,不应作“活用词”讲;有人认为“‘军细柳’的‘军’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不属兼类”。这个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兼类”和“活用”两个概念的理解。前者认为一个词只要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就属“兼类”,不要有“活用”的说法;后者认为一个词只要改变了本身的意义,作别类词用,起别类词的作用,就是“活用”,不需要有“兼类”的说法。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说法都比较片面,都没有对“兼类”和“活用”作出科学的解释。我主张古汉语中词的“兼类”和“活用”应二者兼而有之。为什么要“兼类”和“活用”二者兼而有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词的“活用”,什么是词的“兼类”的问题。什么样是词的活用呢?从语法角度讲,汉语中的每个词,都属于一定的类别。按本类的语法属性去用词叫本用,反之,叫活用。张世禄教授给“活用”这样定义:“有些词往往在实际的语法结构中临时充当别的成分,和它们经常的用法不合的,这叫‘词的活用’。”(《古代汉语》)廖序东教授给“活用”是这样定义的:“如果一个词偶尔改变本身的意义,作别类词用,起别类词所起的作用,这就叫词的活用。”(《文言语法分析》)这两位教授对词的活用下的定义都强调“临时”或“偶尔”。这就说明词类的活用实际是词在语法结构中的临时运用,一离开结构,那种用法就不存在。词类的活用,属于语法学的范围,不能算是兼类。例如:名词,其语法特点是:可以自由用作主语、宾语;可以用作名词谓语,但不能用作叙述句的谓语,不带宾语;它的前面可加名词、数量词、形容词,但不能加副词。“人”这个词,被用作主语、宾语、定语,是它的经常“职务”,因此它是名词; 至于“人”在“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这句中的“人”,不是作主语,也不是用作宾语、定语,而是作“立”的状语,意思是“像人似的”。这是它的临时“职务”。这个作用和意义 ,离开了这个具体的句子,就没有了。因此,我们只能说这个“人”是名词作状语,这是它临时取得了作状语的作用,是词的活用,而不能说“人”是兼类词。什么叫词的兼类呢?“如果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那就是词的兼类。”(《中学语文教师手册•古代汉语》243页)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词的兼类和活用不同,活用属临时用为某类,兼类属经常用为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兼类和活用有着很大的联系,当一种活用经常化,约定俗成,就变成了兼类了。吕叔湘先生说:“语义的变化比较特殊,只是偶尔这样用,没有经常化,这算是临时‘活用’,不同于永久性的词类转变……这种活用如果经常化了,就成了词类转变了。”(《汉语语法分析问题》46至47页)兼类的词由于在实际语法结构中多次“活用”,以至经常化而把它们的“变性”固定下来,这往往就是词义的引申转变,但是词义的引申转变和“词类活用”毕竟不是一回事,词义的引申转变,是使语言中形成“同词异义”的现象,产生大量的“多义词”,这属于词汇学、词义学范围。“词性活用”则是实际语法结构中的临时运用,一离开结构,那种用法就不存在,所以是属于语法学的范围。活用可以发展为兼类,而兼类词,当其中某一类用法在历史中消亡了,这样兼类词就变成了单类词。例如“衣”现在属名词,而在先秦,它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类。“衣”在《论语》、《孟子》、《荀子》、《韩非子》四部书中使用的情况如下表:书 名 名 词 动 词 合 计《论 语》 8 5 13《孟 子》 4 9 13《荀 子》 40 9 49《韩非子》 50 22 72合 计 102 45 147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的,例如“友”,在《论语》中出现19次,其中作名词用7次,作动词用12次。“军”,在《左传》中出现42次,其中作名词22次,作动词20次。由于这些词在现代汉语里都是名词,所以当看到“乘肥马,衣轻裘”(《论语》),“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晋军函陵,春军汜南”(《左传》),就自然而然将它们看作词类活用;而古代它们本属兼类。我们读秦汉时的代的古籍,深感词类活用的情况很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古代词类活用的确较现代为多,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古代属兼类词,发展到后来成了单类词。而古代汉语语法书大部分将其视为词活用。中学语文教材,在注释时将兼类词全部注释为活用,这就使学生感到古代词类活用很多,形成古代汉语“词无定类”感觉。对于那些本属兼类的词,用今天的眼光看来属活用的临时义,而在古代它们属常用义,“像夏雨雨人”的“雨”,往往容易看成是活用,其实在古代“雨”是兼类词,名词义、动词义都是常用义。而教材编写者是以今度古,这显然是不合适的。综上所述,兼类和活用两种提法并存的理由:一、只取“活用”或只取“兼类”的提法,不符合汉语语言发展的实际和规律。“兼类”不仅古代汉语中有,现代汉语中也有。只不过古代汉语中的“兼类”比现代汉语更多罢了。而我们承认现代汉语中的“兼类”,却不承认古代汉语中的“兼类”,显然是主观臆断,忽视了语言源和流的关系。二、只取“活用”或只取“兼类”的提法,混淆了词汇学和词义学与语法学的概念,因为兼类属于词汇学和词义学的范畴,词的活用属于语法学的范畴。三、“活用”和“兼类”是互不包含的两个定义,如果只取其一,均有不能涵盖的部分。四、只取一种提法不利于文言文的教学。因为词类转换是古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只取“活用”的提法,那么活用的词就太多了,学生会望而生畏;如果只取“兼类”的提法,似乎造成词无定类的感觉。既然如此,那么怎么样区分词的“活用”和“兼类”呢?一、 看其出现的频率高不高。词的兼类和活用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偶尔”转类,后者是“经常”转类。因此,兼类的词已被人们约定俗成,有社会性,在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它的出现频率是比较高的。如“目”字在中学文言教材中共出现20次,其中用作动词的6次;“名”在中学文言教材中共出现37次,其中用作动词的15次;近二分之一;“轻” 字在中学文言教材中共出现9次,其中用作动词的就有6次。活用的词,从整体上来说,是常见的现象,但就某一具体的词来说,只是偶尔用作别类词。例如“臣”本是名词,在“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语哉!”(《史记•苏秦列传》)句中的两个“臣”不属本用,也不是兼类,而属活用。“臣人”,“臣”后带有宾语“人”“臣人”是名词用为使动,使人来臣;“臣于人”,有介词结构作补语,是被人所臣的意思。所以在古汉语中词的转类出现频率的高低是区别兼类和活用的重要条件。二、看辞书义项收没收。兼类词由于它们经常用作几类词,因此它们所兼类的几个词类的义项,大都被辞书列为义项。例如:“雨”“亲”“枕”等兼类词的几个义项,在辞典中都可以查到。而活用的词,它活用的这个义项,因其是临时赋予的,其意思主要根据语境来确定,辞典一般都不作为一个义项列出。所以辞典中是否查到这个词作别类词的义项可以作为区别兼类和活用词的主要依据和简便方法。三、 看是否读破。前人把用本义、按本音读出的字,叫如字;用改变一个字的读音表示其他意义或词性的转变的读音,叫读破。古代汉语中读破,绝大多数是把原来读为平声或上声的字变为去声。由于有些词,尤其是名词,经常转类为动词,也就经常要读破,因此兼类词,尤其是名词兼属动词,多数是多音词,辞书中大都把它们列为多音多义词。例如“语”,本来是名词,读“yǔ”,但有时用作动词,读“yù”。如《鸿门宴》中“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中的“语”就是一例。“王”当名词用时读wáng,当动词用时读wàng。名词活用动词,尽管也有人主张在朗读时采用破读的方法,但由于它们是“偶然”转类,这类词,字词典都不会列为多音多义词。因此,在转类的词中,凡是辞书中列为多音多义词,都是兼类词;但不能说,在转类的词中,凡是辞书中没有列为多音多义词,都不是兼类词。因为有许多古书中注明的“读破”词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保留下来,辞书也无法将其注为多音多义词。四、 看有没有派生词义的能力。兼类词往往有固定的词义,因此,它就具有按词义引申规律派生新义的能力。如“履”以“踩踏”为基本义,又派生出“实行”、“执行”等义,如“处其位而不履其事”(《礼记•表记》)中的“履”就是“实行”的意思。而活用的名词的临时义则没有,也不可能有这种派生新义的能力。综上所述,古代汉语中词的“兼类”和“活用”并存,不但有这个必要,也有这个可能.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论文引言心理动词是动词里很有特点的一个小类。吕叔湘明确地把心理动词列为动词的小类。此后,学者对心理动词进行的研究主要围绕心理动词的判定、分类和句法功能等几个方面展开。相对其他的动词小类,心理动词研究仍显薄弱。古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落后于现代汉语,且研究方法滞后。笔者不揣鄙陋,就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的一些想法求教于方家。二、心理动词的判定及分类心理动词判定问题是汉语研究的一个难点,很多学者提出自己的判定标准,概括来说可分为三种:(1)意义标准,如黄伯荣、廖序东等;(2)形式标准,如周有斌、邵敬敏等;(3)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标准,如王红斌等。一方面,由于单一依据意义标准或形式标准在语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因为心理动词自身的复杂性,它不仅牵涉语法问题,而且和心理学、认知科学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在心理动词研究中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动词表示情感、意向、认知、感觉、思维等方面的活动或状态,心理动词原则上都是及物的。心理动词内部的分类也是相当复杂的问题。结合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心理动词,分为状态和动作两个大类。状态心理动词表示心理情绪状态,如“哀”、“患”、“妒”等,该类动词一般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行为心理动词表示心理动作行为,如“猜”、“测”、“悉”等,该类动词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依据情绪的特点,状态心理动词分为负面和正面两个次类,如“怜”、“怨”、“厌”、“惋惜”等为负面心理动词,表达心理负担意义;如“爱”、“喜”、“敬重”等为正面心理动词,表达积极的心理意义。动作心理动词可分为思维和感知两类。三、心理动词的研究方法古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成果并不太多,目前所见主要有李启文、陈克炯、刘青等几篇,与其重要的词类地位并不相称。现在的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研究方法陈旧,还停留在心理动词所带宾语、状语、补语等的描写上;研究内容狭窄,主要是专书、专题的描写和统计上。鉴于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语言学理论,古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一)心理动词及物性研究汉语中的一些词的组合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发生一些变化,心理动词也是这样。及物性是施事通过行为对受事的影响,及物性事件的典型形态句法是“施事+受事”。及物动词作为动词的一个小类,其内部也不是匀质的,有的及物性高,有的及物性低。从抽象层面看,及物性是一个语法原型,构成一个及物性的连续统。越靠近原型,及物性越强,反之及物性就越弱。将及物性理论运用于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可以加强我们对心理动词的认识。心理动词及物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动词能否带宾语。如“怒”、“悲”在上古汉语中是动词,可以带宾语,如:(1)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中忠也。(《荀子·臣道》)(2)我悲人之自丧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远矣。(《庄子·徐无鬼》)而现代汉语里,“怒”、“悲”变成形容词,不可以带宾语。“怒”、“悲”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动词的及物性逐渐减弱,情态特征逐渐增强,最终从动词转变为形容词。二是心理动词带宾语能力的强弱。有些心理动词以带宾语为常,宾语类型丰富;有些心理动词常不带宾语,且宾语类型较单一。以《世说新语》“知”、“安”为例,“知”作心理动词共99见,其中带宾语85见,带宾语比重占86%;“安”6见,带宾语只有2例,带宾语比重占33%,如:(3)由是知之。(《世说新语·文学》)(4)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Y,-T孰愈?”(《世说新语·品藻》)(5)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世说新语·言语》)(6)岳于是始知必不免。(《世说新语·仇隙》)(7)不知有功德与无也。(《世说新语·德行》)(8)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世说新语·德行》)(9)一坐成不安孙理,而辞不能屈。(《世说新语·文学》)(10)劭亦安其言。(《世说新语·品藻》)“知”的宾语类型有体词性宾语,如名词(3)、代词(4)、偏正l生名词词组(5);谓诃性宾语,如偏正性动词词组(6)、并列词组(7);小句宾语,如(8)。“安”所带宾语类型简单,只有名词—类,如(9)、(10)。(二)语义场理论语义场是指若干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义位聚合而成的系统。将分散、零星的个案研究纳入相应的聚合群中,加以系统地考察,能更好地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发现一些语言规律。陈克炯将“怜”系、“怨”系、“厌”系、“忧”系和“惧”系均看作同义义场。陈先生发现各系心理动词的述谓功能存在不匀质的现象,除了与各系词义所反映的心理负担轻重的不同有某种关系之外,最主要的是各系对不同宾语的选择性上存在差别。为此,我们调查了《世说新语》里12个表“忧怕”义的心理动词带宾语的情况,统计情况见表l。一方面,“忧怕”类动词内部的使用频率也不平衡。使用频率最高的3个分别是“忧”、“患”和“恐”,共43例,次之是“惧”、“畏”和“惮”3个,共18例,这6个动词共占“忧怕”类动词91%,即《世说新语》“忧怕”义主要由“忧”、“患”、“恐”、“惧”、“畏”和“惮”这6个动词承担。另一方面,心理动词的使用频率与所带宾语的比例不一定成正相关关系。如“忧”使用次数最多,带宾语比例为53%,而“恐”少于“忧”,带宾语比例却为86%,使用频率与带宾语的能力并不是正相关的。据此可以认为表“忧怕”义的动词在组合功能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语义场内部并不是匀质的。这一研究方法可运用到其他义的心理动词语义场的研究之中。(三)心理动词的量级问题受程度副词修饰是心理动词的一个重要特征,心理动词受程度副词修饰有量级的差别。如《世说新语》心理动词所带的程度副词共有15个,它们分别是:甚、大、了无、深、殊、雅相、绝、至、雅、弥、横、殊自、深相、真、奇。这些词内部也存在级的差别,大致可分为“极”类和“甚”类。“极”类有殊、殊自、绝、至、横、奇共6个,表示程度达到极点;“甚”类有甚、大、了无、深、雅相、雅、弥、深相、真共9个,表示程度超过一般但未达到极点。同一心理动词用表1不同程度的副词修饰,其表达的程度量自然不同。“极”类副词的程度量要高于“甚”类副词,如:(11)a.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刘淮横怒,遂与杖遣之。(《世说新语·方正》)b.族人大怒,便举棵掷其面。(《世说新语·雅量》)(12)a.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藏否人物。(《世说新语·德行》)b.左右宜深慎此!(《世说新语·假谲》)上面各组a句均使用的是“极”类程度副词.b句使用的是“甚”类程度副词。每组的a句的情绪量要高于b句。(四)心理动词的过程结构表达动词的过程结构与许多语言现象,特别是与语言的“体”表达有密切关系。郭锐系统分析了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认为动词的过程结构就是起点、终点和续段三要素的组织。根据三要素的有无和强弱的差异,他把汉语动词过程结构分为无限结构、前限结构、双限结构、后限结构和点结构五类。郭先生认为前限结构的动词多为心理动词。这一观点正确地揭示了汉语心理动词的一个重要特征,颇有见地。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汉语动词过程表达使用的助词“着”、“了”和“过”在上古和中古汉语还没出现;二是古代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主要是由置于谓语动词之前的“已”、“既”、“方”、“正”等副词或置于谓语动词之后的“毕”、“竞”、“讫”、“已”、“罢”等半虚化动词来表达。(13)吾以君为垦知之矣,故入;犹未知之也,又将出矣。(《国语·晋语四》)(14)君子垦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礼记·学记》)(15)想芏,仍往潇湘馆来,偏黛玉尚未回来。(《红楼梦·第七十八回》)(16)暗自想罢,不觉大喜,因此就有些不甚防备。(《七剑十三侠·第七十七回》)上举(13)、(14)例分别为副词“已”、“既”用于心理动词之前表时态,(15)、(16)例分别为半虚化动词“毕”和“罢”用于心理动词之后表时态。(五)心理动词的认知研究认知与心理动词密切相关,心理动词的认知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李明从“叙实性”角度分析了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问题,引申路线是:言说—认为—以为。在这个过程中,词义一步步打上主观性的烙印,预设义逐步融入词汇的理眭意义,最终成为词语的常用意义。心理动词的语法化也是主观化的过程,高增霞认为“怕”的语法化历程是:害怕—担心—担心—认识情态—认识情态。我们认为,除了“怕”以外,其他“害怕”类心理动词也具有类似的语法化过程。如“恐怕”最初只是一个心理动词,在使用过程中主观性增强,逐渐成为副词。根据调查发现,“恐怕”较早出现在文献里的时代是唐代,为“害怕”意义,明清时期逐渐演化出表情态的副词用法。其语法化过程是:心理动词一心理动词/副词—副词。在这个过程中,“恐怕”的动词义逐渐减弱,主观义逐渐增强,主观义最终基本取代动词义,“恐怕”的词性就由动词转变为副词。

动词使动用法研究论文

摘要:现代汉语语法是从古代汉语语法发展而来的,二者是一脉相通的,但又存在着不少的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词类活用、双音节语言单位的构成,判断句式、省略句式以及语序等多个方面。我们只有善于比较,掌握规律,明确不同,才能很好地理解古文。关键词: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差异 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规则,汉语语法是汉民族语言组合的规律和规则。现代汉语语法是从古代汉语语法发展而来的,二者是一脉相通的。但由于它们是不同时代的语言,因此,又存在着不少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词类方面的差异1.词的活用现象不同。古今汉语中的词根据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都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古今实词都有活用的现象,但存在差异。现代汉语中一个词被临时借用为其他词,是少数现象。如,“大家都说你很牛气,你就真牛了。”句中“牛”是名词,临时被借用为形容词、动词。而古汉语中词的活用范围比较宽泛,包括:(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使动动词、意动动词,如:“左并辔,右援桴而鼓”中“鼓”是名词用作动词。“孟尝君客我。”中“客”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中“甘”“美”“安”“乐”等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动词有使动、为动用法,如:“壮公寤生,惊姜式,故名寤生,遂恶之。”中“惊”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惊恐。”“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中“御”是动词的为动用法,“御齐侯”就是“给齐侯架车”。(3)形容词可活用为名词,如:“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中“肥甘”“轻暖”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思是“肥美香甜的食物”和“轻柔暖和的衣服”。(4)数词可活用为动词,如:“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中“一”是数词活用为动词,是“统一”的意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百”“千”活用为动词,就是“一百遍地去做它”、“一千遍地去做它”。2.一些双音节语言单位的构成不同。有些语言单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词与词构成的短语,在现代汉语中却是语素与语素构成的词语。例如,“可以”在现代汉语里是表示可能的动词,如“我可以出去了吗?”;在古代汉语里常常是由“可”和“以”两个词语构成的一个短语,“可”表示“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有“凭借”“用”等意义。如,“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虽然”,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词,是用来连接句子的连词。如“老哥哥虽然不在人间了,但他永远活在我心中。”在古代汉语里是由“虽”和“然”两个词语构成的短语,表示“虽然这样”或“即使如此”等意义。如,“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云梯,必取宋。”二、句式方面的差异1.判断句式不同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要使用判断动词“是”,表示肯定。如“他是老实人。”而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是”;“是”在古汉语中常常是“这”的意思,不是判断词;“是”在古汉语中还构成“惟……是……”的宾语前置的固定格式,如“惟妇言是用”。所以,古汉语中的判断句有其特殊的表达方式,或用“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粟者,民之所种”“陈胜者,阳城人也”;或用副词帮助判断,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或用“为”字式,如“尔为尔,我为我”。2.省略句式不同古今汉语语法中都存在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都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不同的是:(1)古代汉语中的主语省略以第三人称的省略为多。如,“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如果在现代汉语里,这两句中的第二个主语就要用第三人称代词替代,而由于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这里若名词复说,文章会显得罗嗦,所以干脆省去不提。(2)谓语蒙后省在古代汉语中常见,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少见。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3)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如,“毋从[]俱死也。”中“从”的后面承前省略了宾语“沛公”。“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中“将以”的后面承前省略了宾语“云梯之械”。现代汉语中的介词,除“被”可省略宾语之外,其他介词的后面都必须带上宾语,构成介宾短语,来修饰或补充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补语。(4)古代汉语有省略介词“于”“以”的现象。例如,“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中动词“逼”与行为的发出者“兵势”之间省略了介词“于”。3.被动句式的构成不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主要由介词“被“构成,而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除由介词”被“构成外,常常由“于”“见”“为”“见……于”“受……于”等构成。如,“郗克伤于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三、语序方面的差异古今汉语的语序大致是相同的,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而且都存在主谓倒装,状语前置、后置等语序的变化。但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序,是现代汉语中很少见的。这样的语序主要有以下几种:1.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是指把宾语移在了动词或介词的前头,以达到突出、强调的目的。如:“吾谁欺?欺天乎?”中动词“欺”的宾语“谁”前置。“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中动词“过”的宾语“尔”前置。2.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就是把定语移到中心语的后面。如:“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中定语“陆离”“崔嵬”后置。3.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就是把修饰动词、形容词的介词结构移到了动词、形容词的后面。如:“招以东居故地”中介词短语“以东居故地”后置。4.物量后置。把表示物量的数词或数量词放在名词之后。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中物量词“一双”后置。总之,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只有掌握各自的规律,善于通过比较,明确它们的不同,才能很好地理解古文,准确地翻译古文。参考文献:[1]易国杰,姜宝琦.古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赵和兴.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词类方面的差异1.词的活用现象不同。古今汉语中的词根据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都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古今实词都有活用的现象,但存在差异。现代汉语中一个词被临时借用为其他词,是少数现象。如,“大家都说你很牛气,你就真牛了。”句中“牛”是名词,临时被借用为形容词、动词。而古汉语中词的活用范围比较宽泛,包括:(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使动动词、意动动词,如:“左并辔,右援桴而鼓”中“鼓”是名词用作动词。“孟尝君客我。”中“客”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中“甘”“美”“安”“乐”等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动词有使动、为动用法,如:“壮公寤生,惊姜式,故名寤生,遂恶之。”中“惊”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惊恐。”“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中“御”是动词的为动用法,“御齐侯”就是“给齐侯架车”。(3)形容词可活用为名词,如:“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中“肥甘”“轻暖”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思是“肥美香甜的食物”和“轻柔暖和的衣服”。(4)数词可活用为动词,如:“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中“一”是数词活用为动词,是“统一”的意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百”“千”活用为动词,就是“一百遍地去做它”、“一千遍地去做它”。2.一些双音节语言单位的构成不同。有些语言单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词与词构成的短语,在现代汉语中却是语素与语素构成的词语。例如,“可以”在现代汉语里是表示可能的动词,如“我可以出去了吗?”;在古代汉语里常常是由“可”和“以”两个词语构成的一个短语,“可”表示“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有“凭借”“用”等意义。如,“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虽然”,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词,是用来连接句子的连词。如“老哥哥虽然不在人间了,但他永远活在我心中。”在古代汉语里是由“虽”和“然”两个词语构成的短语,表示“虽然这样”或“即使如此”等意义。如,“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云梯,必取宋。”二、句式方面的差异1.判断句式不同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要使用判断动词“是”,表示肯定。如“他是老实人。”而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是”;“是”在古汉语中常常是“这”的意思,不是判断词;“是”在古汉语中还构成“惟……是……”的宾语前置的固定格式,如“惟妇言是用”。所以,古汉语中的判断句有其特殊的表达方式,或用“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粟者,民之所种”“陈胜者,阳城人也”;或用副词帮助判断,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或用“为”字式,如“尔为尔,我为我”。2.省略句式不同古今汉语语法中都存在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都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不同的是:(1)古代汉语中的主语省略以第三人称的省略为多。如,“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如果在现代汉语里,这两句中的第二个主语就要用第三人称代词替代,而由于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这里若名词复说,文章会显得罗嗦,所以干脆省去不提。(2)谓语蒙后省在古代汉语中常见,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少见。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3)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如,“毋从[]俱死也。”中“从”的后面承前省略了宾语“沛公”。“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中“将以”的后面承前省略了宾语“云梯之械”。现代汉语中的介词,除“被”可省略宾语之外,其他介词的后面都必须带上宾语,构成介宾短语,来修饰或补充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补语。(4)古代汉语有省略介词“于”“以”的现象。例如,“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中动词“逼”与行为的发出者“兵势”之间省略了介词“于”。3.被动句式的构成不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主要由介词“被“构成,而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除由介词”被“构成外,常常由“于”“见”“为”“见……于”“受……于”等构成。如,“郗克伤于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三、语序方面的差异古今汉语的语序大致是相同的,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而且都存在主谓倒装,状语前置、后置等语序的变化。但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序,是现代汉语中很少见的。这样的语序主要有以下几种:1.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是指把宾语移在了动词或介词的前头,以达到突出、强调的目的。如:“吾谁欺?欺天乎?”中动词“欺”的宾语“谁”前置。“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中动词“过”的宾语“尔”前置。2.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就是把定语移到中心语的后面。如:“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中定语“陆离”“崔嵬”后置。3.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就是把修饰动词、形容词的介词结构移到了动词、形容词的后面。如:“招以东居故地”中介词短语“以东居故地”后置。4.物量后置。把表示物量的数词或数量词放在名词之后。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中物量词“一双”后置。总之,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只有掌握各自的规律,善于通过比较,明确它们的不同,才能很好地理解古文,准确地翻译古文。参考文献:[1]易国杰,姜宝琦.古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赵和兴.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论文主题词】 现代汉语语法;比较;解读

【论文摘要】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轻松、快速和准确地解读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不仅可以清晰地透视文言文语法现象,快速准确地解读文言文,而且对初次大量接触文言文的初一、高一学生来说,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轻松有效地学懂文言文,从而很好地传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一、运用现代汉语句法知识,进行古今句式比较,正确理解句意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我”,“他”是主语,“欺”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二、把现代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知识相结合,快速解读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第一段为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理解这段文字时,教者可让学生有意识地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并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分析。这段文字绝大部分实词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鼓”、“是”、“鸣”、“名”用法比较特殊。我们可以用词法知识进行分析。“鼓”现代是名词,而在“微风鼓浪”一句中,“鼓”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陈述“微风”,支配宾语“浪”,意为“鼓动”。“是”现代是判断词,而在“是说也,人常疑之”一句中,“是说”是偏正短语,是“之”指代的对象,作“疑”的宾语,“是说”应是名词性偏正短语,“是”是代词,限制“说”,意思是“这个”。“鸣”是动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一句中,“鸣”后省略代词“之”。补充完整后的句子应是“虽大风浪不能鸣之(钟磬)也”。按照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该句主干为:浪鸣之。可以看出主语“浪”和宾语“之”之间产生了“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味,据此可以判断“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鸣”。“名”,现代是名词,在“而此独以钟名”一句中,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看出:“名”处在谓语位置,作谓语。但依据现代汉语的词类知识名词一般不作谓语,由此可推断“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为“命名”。

同样,用句法知识比较分析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多数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一致。而“得双石于潭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两句的表达习惯就与现代汉语不一样。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教者可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分析。“得双石于潭上”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李渤”,承前句省略,谓语是“得”,宾语是“双石”,这三个词按现代汉语常式句表达习惯组成一句话就是:“李渤得双石”。而原句中“于潭上”是个介宾短语,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修饰谓语。据此,“于潭上”应作“李渤得双石”这个句子的状语,这样,该句的完整表达应是“李渤于潭上得双石”,把这个句子与“得双石于潭上”比较,学生自然可以发现原文句子介宾短语后置了,从而掌握状语后置句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一句中,“所在皆是也”意为“到处都是这样”,这是个缺少主语的句子,表达完整应该是:“(什么)到处都是这样”。“什么”是该句陈述说明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石”,“石”后“铿然有声”似乎与“石”构成主谓关系,但这样一来,原句就成为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形成并列关系,表达两层意思,即:“石(头)铿然有声”、“石(头)所在皆是”,这显然不符合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意思。那么“铿然有声”是不是作状语呢?用句法知识分析可以看出,“铿然有声”是动词性状谓短语,一般作谓语。据此,“铿然有声”只有作“石”的定语,意为“铿锵作响的石头”,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正好与后面的“所在皆是”构成主谓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古汉语的定语后置句式。

论文摘要:用计算机来处理汉语信息包括“字处理”、“词处理”和“句处理”三个阶段。“句处理”是实现自然语言的处理与理解这一关键性的技术难关。其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词性的判断;短语、句子的结构分析;歧义现象分析等等,最根本的方法是语言学家尽可能地把语言中的这些现象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出规律,再用形式化的方式描述出来,以便利于计算机处理。 论文

关键词:中文信息处理 现代汉语语法 句处理

用计算机来处理汉语信息,就是汉语信息处理,又称中文信息处理。中文信息处理包括“字处理”、“词处理”和“句处理”。“字处理”、“词处理”分别与汉字和词汇有关,在此主要谈谈“句处理”。

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使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如现代汉语)的句子的意思,又怎样使计算机生成符合自然语言规则的句子。“句处理”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将是一种涉及到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诸方面的综合性知识。目前。大家都深感现有的关于汉语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句处理的需要。单就句法方面的情况说。在中文信息处理过程中将会不断遇到我们想象不到的问题,许多问题在人看来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计算机就解决不了。也有一些问题,本身在学术界就有不同的观点,那么,就给中文信息处理增加了更大的困难。

用计算机来处理中文信息,遇到了很多困难,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一、词性的判断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汉语的词性判断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不同的词,词性意义可能不同,同一个词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词性意义也可能不同,汉语中,大多数词有固定的词性,但有些词的用法比较特殊。例如:

1。他花了十块钱买了一盆花。

2。你用那个锁把门锁上。

3。他比雷锋还雷锋。

这三个句子中分别有两个“花”、“锁”、“雷锋”。但它们只是音同、形同,词性和意义都不同。句子1中的第一个“花”是动词,“花费”的意思,第二个“花”是名词,“植物”的意思。句子2中的第一个“锁”是名词,即“锁子”的意思,第二个“锁”是动词,是“锁住”的意思。句子3中第一个“雷锋”是名词,表示人名,第二个“雷锋”是形容词,表示“雷锋的精神、品质等”。具有一定语言知识的人大体上都能分清它们的区别。从传统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讲,句子1中的两个“花”是词形、读音相同,但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且两个“花”的意思之间没有联系,所以属于同音词。句子2中的两个“锁”,也是词形、读音相同,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但两个“锁”意思间有联系,所以属于兼类词。句子3中的两个“雷锋”词形、读音相同,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意思也有联系,但第二个“雷锋”属于词类活用。Ⅲ从教学的角度看,这种分类比较细致,便于人们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从中文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分法太细,不便于计算机掌握。

目前,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是这样来定义兼类词的:亢世勇认为“兼类词有广义兼类词和狭义兼类词。广义兼类词就是中文信息处理中所说的现代汉语的同形词,对于计算机而言,只要词形相同,不管读音是否相同、意义是否相通,是同形异音词、同形同音词,还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种用法,都是相同的,都要从多个当中选一个。狭义的兼类词就是指一般的现代汉语着作定义的,‘同形同音、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且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功能的词”’。陆俭明认为,兼类词是“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如果按这种定义理解,以上三个句子中的两个“花”、“锁”、“雷锋”都可以称之为兼类词。因为,中文信息处理的目的是让计算机能根据具体环境判断出词的词性,从而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就可以了。尽管如此,但是,汉语词类是多功能的,一类词不需要发生词形变化就可以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不同类的词可以充当相同的句子成分,这样就给兼类词区分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因而,兼类词的选择是计算机词性自动标注的一个“瓶颈”。尽管信息处理专家运用了规则排歧、统计概率排歧或者两者结合起来等多种方法进行排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一种系统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二、短语、句子的结构分析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所以。语序和虚词成了汉语中表示语法的主要手段。有些短语、句子的结构不好理解,需要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分析。例如:

A组:a。陕西+甘肃+宁夏 (“陕西+甘肃+宁夏”三者为联合关系)

b。中国+(北京+陕西)(“中国”与“北京陕西”是偏正关系。“北京”与“陕西”是联合关系)

C。中国(陕西(西安))(“中国”与“陕西西安”是偏正关系,“陕西”与“西安”也是偏正关系)这一组中的abe三个短语对人来说,都很容易分清楚,但计算机目前还很难区分,要让计算机分辨清楚,就得把三个处所名词组合在一起构成a类、b类、e类不同关系的条件与规则研究清楚,并将这些条件与规则加以形式化输入到计算机内。

B组:开始讨论(述宾关系)分析研究(联合关系)研究结束(主谓关系)

取下来(述补关系) 看完再说(连谓关系) 叫他回来(兼语关系)

生产管理(定中关系) 讽刺说(状中关系) 介绍写(不构成合法的句法关系)

这组是现代汉语里“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构成的种种不同的结构关系,对人来说,通过讲解大致可以分辨,可是让计算机要分清楚,就非常难,因为我们至今还没有总结出“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构成各种不同句法关系的具体规则。换句话说,“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在什么条件下一定构成合法的什么句法关系,能构成什么样不同的句法关系,我们至今还说不清楚。

C组:天气好——好天气(主谓——偏正)很好——好得很(偏正——述补)

来人了。——人来了。(述宾——主谓)

一张票三元钱。——三元钱一张票。(主谓——主谓)这一组都是由于语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和意义都不同的短语和句子。这些结构对人而言,稍加学习就可以理解,但这些给计算机理解意思增加了难度。需要人们把这些语序的`变化形成的不同的结构概括出规律来,再用形式化的方式描述出来。输入到计算机里。

三、歧义现象

现代汉语短语结构的歧义是进行汉语句法分析的一大障碍。“句处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排歧问题,计算机面对的歧义,不只是我们人所能感觉到的诸如下面这样一些句子的歧义现象:

(1)他正在输血。(他正给病人输血。/他病了,正输血。)

(2)看望的是病人。(你看望的那个人是病人。/看望你的那个人是病人。)

(3)我们急需进口产品。(我们急需进口的产品。/我们急需从国外进口产品。)

某些在人看来不存在歧义的句子计算机会认为有歧义。例如:

(4)a他被警察叫去罚了一百块钱。

b他被警察叫去写了一份检查。例(4)a句和b句,在人的眼里结构是不一样的。a句“被警察”这个介词结构一直管到底。全句意思是“他被警察叫去,他被警察罚了一百块钱”:而b句“被警察”这个介词结构只 管到“叫去”,管不着“写了一份检查”。可是,计算机分辨不清楚。要让计算机分辨清楚,我们就得将“PP+VPI+VP2”(PP代表介词结构,VP1和VP2分别代表紧挨着的不同的动词性词语)这种结构中的PP对后面动词性词语管辖的范围及其条件与规则进行充分、准确的描写,并加以形式化,“交给”计算机。而这一类现象与规则我们过去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更不用说研究了。

其实以上所举的例子都存在歧义问题,因此,也可以这么说,“句处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排歧问题。

中文信息“句处理”的研究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最早进行“句处理”研究工作就是基于规则展开的,但上个世纪90年代初,基于规则的“句处理”研究工作遇到了重重困难与难关,主要是语言学家所提供的语言规则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处理的需要。目前,为了解决好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句处理”难题,出现了一个竞相研究、竞相发展的局面。对于句处理,提出的各种策略和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基于规则和基于统计这两种策略。基于规则的研究者,一般求诸专家的理性知识,由人来对语言知识进行抽象:基于统计者,一般求助于计算机对大规模语料库真实文本的统计分析,由计算机来抽象出语言知识。各种策略和途径,目前,我们还很难说哪一种是唯一正确的。各种策略和途径,表面看不同,其实,最终都需要依赖可靠的汉语知识来驱动计算机正确处理自然语言(汉语)。因此,“无论是比较传统的基于规则的处理策略,还是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基于统计的方法,在对语言知识的需求这一点上实际上都是共同的。所不同者,走规则路线的研究者一般求诸专家的理性知识,由人来对语言知识进行抽象(比如以带有合一条件的规则形式给出)。而走统计路线的研究者一般求助于计算机对大规模的语料库的统计分析,由计算机来抽象出语言知识(比如以一定的数据结构记录的统计结果等)。两种路线孰优孰劣,不能笼统判断,只能跟具体的应用目标结合起来,由实践结果来评价。”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因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攻克难关,实现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处理与理解的目标,使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7,48.

2、亢世勇: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77.

3、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1.

4、詹卫东: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

一般说来,使动用法大多表现为客观行为,意动用法大多表现为主观意念。古汉语中的动词、形容词作使动用法较多,名词作使动用法的较少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大多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少数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一般不作意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指主语所代表人或事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包括: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以及数词的使动用法。以下各举一例:尔欲吾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强本而节用,则不能贫。(《荀子·天论》)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于它的宾语含有“认为”,“以为”的意思。这种用法仅限于形容词和某些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它们本不带宾语,带了宾语,并具有“认为”,“以为”意义,即是意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在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例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名词的意动用法所谓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动物词论文研究方向

浅谈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论文摘 要: 自古以来,动物词汇与人类文明密不可分,它们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本论文着重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语的比较,体现出它们独特的内涵意义,并最后总结出翻译这些动物词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 引言

中国从原始的氏族社会开始就有图腾文化,图腾信仰实质上是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原始的祖先崇拜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崇拜观念,龙便是很好的图腾崇拜的代表。但是龙的形象在英语文化中则全然不是这样的象征意义,龙在西方表示邪恶和丑陋的意思,其形象在两部动画—《怪物史莱克》和《花木兰》里就有很好的诠释。

因此“a dragon of woman”是“凶悍的女人”的意思,而不表示“龙女人”。词的人文涵义往往能折射出该民族特定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如妇女的地位和种族歧视等(戴 2001: 1)。英语中的动物类词语用来指女性时,贬义词多于褒义词或中性词,在美国俚语中就更加突出了。如“cat”指“心地恶毒的女人”,“dog”指“妓”,“pig”指“荡”等等,这些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人文性毫不掩饰地透露出了对女性的鄙视,反映出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胡 2004:64)。鉴于东西方民族人文心理等各种差异,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处理,照顾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比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要翻译成“four tigers”, 而不能翻译成“four dragons”。

二.中英文动物名称的文化内涵比较

(一)文化内涵基本对等

在中西方两种民族文化中,猪都有“脏,丑的”涵义,所以肥的像猪可以翻译成为对应的英语“as fat as a pig”; 而云雀都有快乐活泼的意思,所以有“as happy as a lark”和其完全对应的中文“像百灵鸟一样快乐”;猴子在两种文化中都是调皮的玩物,所以“拿别人当猴耍”可以翻译成“make a monkey out of somebody”。

(二)不对等现象或文化缺省现象

众所周知的龙在中西方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代表性的还有狗等。狗在西方表示“友谊”,是人类忠实的伙伴,其褒寓意如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lucky dog(幸运儿)等。但是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往往带有贬义,所以有很多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如“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如果你在中国也用You are a lucky dog就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当汉语的 “走狗”译成running dog,西方人感觉这狗很好而且很可爱,活蹦乱跳的。An old dog likes him never barks in vain. Whenever he barks, he always has some wise course句中的“an old dog”“老狗”,汉语中是骂人的词,而英语中却指“年事已高,却经验丰富的人”,故为“行家老手”之意,对应过来就像汉语中的“老马识途”中的“老马”。故这句英语译成“像他这样的行家老手,从来不会随便发表意见,一旦发表,总有高见”。

三.翻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翻译中英文有关动物的文化内涵词时,有以下几种情况:1. 甲乙语言中有相同的喻意但是设喻形式或喻体略异。2. 甲乙语言中喻意相同,但是喻体相异,即意合而“形离”。3. 甲语言中喻体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乙语言中只存在与之有相同喻义的表达法(卢 2006:297)。

(一)直译

?对于中西方文化对等的.动物内涵,我们尽量采用中英文中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翻译, 这样既没有歧义,又易拉近中西方人的距离。如前面提到的中英文基本对等的动物词语天鹅,猪,鸭子等等。天鹅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优美,所以翻译是就直接可以说“as graceful as a swan”, 在形容人的姿态笨拙的时候就可以说“as clumsy as a duck”。

(二)意译或取其比喻义

虽然中西方文化中有很多相似的表达,文化内涵意义相同的地方也时常碰到,但是作为两种不同的语系,其大多数的文化内涵是不相似的或者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中西方民族文化内涵不同或者相反的词语,要异译或直接取其比喻意。例如,虎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动物之王, 如“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狐假虎威”等都表示虎的权威。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虎恐怕要退居二线,让位于狮子了。所以在翻译这些的时候一定要做相应的调整,如“the lion—king of animals.”翻译成中文则是“老虎—山中霸王”。 “深入虎穴 ”翻译为 “ beard a lion in his den”。有些英语短语在中文中很难找出对应的有相同文化内涵的动物名称时就要去其动物名称的词语,灵活得取其比喻义,如“as merry as a cricket”,“as cunning as a dead pig”, 要分别翻译成“非常快活”,“十分狡猾”。

四.结论

本论文从比较分析了动物词汇在中英两种文化中的不同内涵,结论得出:文化内涵相等或极大相似的文化内涵词可直译;而对于具有相似内涵的动物文化词,翻译时要做相应调整;最后对于中英文化中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词,要意译或取其比喻义。

但是就翻译时是否要考虑受众心理的问题,在我和一位著名的法国作家交谈的时候,他曾经在提到美国作家大卫·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时,非常不解甚至是愤慨。他认为杨宪益的译文很好地传承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而霍克斯预想将中国文化变成西方人的东西,反而弄巧成拙,既失去了中国文化的原有韵味,也不是完全的西方人的红楼一梦。这位法国作家进一步解释说,古典的东西就是原本的富有文化底蕴的东西,而读书的期望就是要吸收原本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翻译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不要随意篡改原本的东西;即使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心理也不行。所以对待这些不同内涵词,翻译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审慎处理。

参考文献:

[1] 戴水姣.《英汉动物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浅析》[J] 外语教学16期

[2]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卢红梅.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英汉动物象征意义对比关系离不开其内涵比较,文化意义是指社会所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在浩瀚的词汇海洋里,动物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它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的意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迁移的意义。尽管不同语言动物词的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相同或相近,但具有其民族特征的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有时则大相径庭。 许多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其语词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同一动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给人带来的联想也截然不同。例如,提起“公鸡”,国人往往会联想到“闻鸡起舞”、“金鸡报晓”、“雄鸡一唱天下白”,但“金鸡”牌闹钟销往英美国家,若商品名译为“Golden Cock”则恐怕无人问津,因为在英语中cock有“雄性动物生殖器”之意,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联想自然会令商品滞销。 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 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异同会有助于语言学习,通过对同一动物在英汉语言中文化意义基本重叠,部分重叠,完全不对应和存在语义空缺的动物词可能引起相类似联想等诸方面的对比研究,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 第一种是汉英动词完全相同的涵义,动物千姿百态,特征突出,常被用来描述有关人或物的某种品质、性格,使表达鲜明,形象生动,各民族人民对某些动物属性往往有共同的认识,从而对一些动物名称产生相似的联想,汉语和英语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角度出发使用动物名称时,其文化内涵往往是相同的。例如“狐狸”一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会引起“精明,狡猾,多疑”的联想,汉语里“狐媚,狐疑,狐狸精,狐狸尾巴,狐假虎威,狐群狗党”等词多带贬义,英语中的fox也表示“诡计多端”之义,如:Don't trust that 's a sly old fox。(不要相信那个人,他是只狡猾的老狐狸。)由此可见“狐狸”与fox在英汉两种文化里是象征“狡猾”和“欺”的动物。很多不同文化中引起不同民族的相似的联想。比如,在英汉两种文化中,豺狼凶残贪婪,汉语说“狼心狗肺,狼子野心”,英语也有类似用法greedy as a wolf;兔子的迅捷,汉语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英语有as rapid as a hare;汉语和英语都用“母鸡”(hen)喻妻子,汉语说“母鸡司晨家不兴”,英语中的hen-pecked(被母鸡啄的)即指“妻管严”。这些联想表明不同的民族社会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点或相符点点(correspondence),这些相符点反映在不同体系的语言之中。 第二种有部分相同,部分出现歧义。由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动物名称可以表达相同的文化内涵。汉语里常用“虎”来比喻“勇猛威武”,如“龙腾虎跃”、“虎踞龙盘”、“九牛二虎之力”、“狐假虎威”、“如虎添翼”,汉语中的“虎威”在英语里却不用tiger(虎),而用lion狮)来表示。在西方,狮子是力量和好战勇猛的象征,如bold as a lion(如狮子般勇猛),majestic as a lion(如狮子般威风凛凛)。中国的俗语“老虎屁股摸不得”,对应的英语则说Don't beard the lion(不要挑逗狮子)。英国人还以lion为自己国家的象征,勇武大胆的英王查理一世被喻为lion-hearted(狮心),史称“狮心查理王”。另外,lion还引申作“危险”、“险地”,如place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于虎口)。 可见,由于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不同,英汉语言中设喻的喻体也不同,汉英不同动物名称表达相同的文化意义,还体现在如下表达法中,如表示不敢做声的“曦若寒蝉”与as mute as fish(沉默如鱼),表示焦急不安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与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如热砖上的猫)或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像热锅上的鸡)。还有“牛饮”与drink like a fish(如鱼饮水),“落汤鸡”与wet as a drowned rat(湿如落水鼠),a rat in a hole与“瓮中之鳖”,goose flesh与“鸡皮疙瘩”,“过牛马不如的生活”与lead a dog's life(过狗般的生活),“滑得像泥鳅”与,lippery as an eel(滑得像鳝鱼),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第三种完全不对应,例子就多了。英语的cricket与汉语的"蟋蟀"同指一种鸣叫的小昆虫,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蟋蟀"常给人以优伤凄凉,孤独寂寞的联想.早在《诗经》中,蟋蟀的叫声就被作为农夫岁末困顿生活的映衬,如《幽风 七月》.此后,蟋蟀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其凄苦,悲凉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宋玉 《九》),"蚤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杜牧 《寝夜》),"但闻四壁虫声卿卿,如助余之叹息"(欧阳修 《秋声赋》),"恼碎芳心近砌下.啾啾卿卿寒蛋闹"〔王和卿 《百字知秋令》〕,"昨夜寒蛋不住鸣,惊回梦,已三更.……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 《小重山》).而在英语中,自从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用过as merry as crickets以后,英美人就一直沿用着as merry as cricket这一明喻成语,cricket成了欢乐,愉快的象征,如C. Kingley在Two Years Ago中写到:"1 have not had all the luck I expected, but... am as merry as a cricket. 可见,同样的蟋蟀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产生的联想反映了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对自然界的独特认识和态度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再如,中国古代"龙"是有鳞有须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封建社会"龙"是帝王和高贵的象征."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赫地位,它不仅象征皇权,威严与神力,还象征吉祥,财富,前途和权力,象征一种蒸蒸日上的精神.中国人对"龙"的偏爱可追溯到原始部落的图腾时代,在整个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龙"已经超越了"图腾"和"法力"的实体词汇意义,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凡与"龙"有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义词,如:龙凤呈祥,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马精神.而dragon在西方的象征意义与中国有关龙的传说截然不同,西方中世纪dragon是守候在地狱之门的有翼能喷火的巨大怪物,象征魔鬼与邪恶.在基督教里,龙被看做是一种不祥的动物,dragon一词基本含贬义,喻指"凶暴的人".如:We were real行frightened of the maths teacher. She was a real dragon.(我们的确害怕数学老师,她真是一个凶狠的脾气很坏的老太婆.)"龙"与dragon虽指示意义相同,但二者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则是对立的,相反的,所以"望子成龙"宜意译为expect one's son to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而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势必会使西方人误解以至有损形象,因此,有人主张把中国的"龙"译成long而不是dragon,这大概也不无道理.同一个动物词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的褒贬能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态及其价值观念.再比如汉语“狗”一词的概念意义是:一种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的家畜,与dog两词的直指意义基本相同,但一涉及到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有关的文化意义,这两个词就不能一一对应了.英语国家中,狗被视作人们的忠诚朋友,所以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为,此时dog不指狗,更不含贬义,而是代人的普通用语.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a bad name andhang him.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但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则多为贬义,如:狗急跳墙,狗屁不通,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狼心狗肺,鸡鸣狗盗,狐朋狗党. 第四种情况是语义空缺。文化不是等效的,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迥然不同,有些动物词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毫无文化意义,两种语言的转换很难做到完全对等,这就是文化的个性和差异。文化差异造成了动物词语义空缺现象的出现,所谓空缺是指原语所载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无“对等语”。一方面,指称意义(conceptual meaning)相同的动物形象,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用意义(pragmatic implica-tion)可能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另一方面,有些动物形象在原语中含有丰富的语用意义,而在译语中却没有,因而在译语中不能产生等值的意象联想.汉英动物词汇里的这种情况显著地表现在crane与"鹤"这一组词上."鹤"一词的实体词汇意义是"鸟类的一属",英语叫crane,"鹤"与crane均有"鸟的一种,,的实体词汇意义,但英语中的.rane只有因其颈长而具"伸长脖子"的引申义,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意义,如:Jane craned her head to look forher husband in the crowd.(简探头四望在人群中寻 找她丈夫.)汉语里的"鹤"相对于英语的crane,却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鹤在汉文化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①对中国人而言,它首先是长寿的象征,如"鹤发童颜""松鹤延年""龟鹤齐龄".《淮南子 说林训》日:"鹤寿千岁,以极其游."古人以鹤为长寿仙禽,后人便常用"鹤"为祝寿之辞.②由于鹤在鸟类中给人亭亭玉立的感观印象,所以"鹤立鸡群"常用来形容仪表和才能出众的人.③"鹤"暗含"归隐"意,如"闲云野鹤"表示自由自在,不受红尘俗事所烦.再如刘禹锡荣秋词》:"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喻"身处逆境,直飞云霄,冲天而去".④鹤在中国古代就是稀少的珍贵动物,物以稀为贵,因此还可以喻美好的东西.如"焚琴煮鹤"是杀风景之一,把琴当做燃料烧了去煮白鹤,喻"随意糟踢美好的事物".⑤"鹤驾""鹤驭"中的"鹤"为仙人车驾,"鹤驾何时去,游人自不逢","鹤驭已从烟际下",又因仙人乘鹤升天,故此两语又为死的讳称,如“鹤驾不来尘世隔,芙蓉城阂月茫茫”。 以上我参照了民俗学家仲富兰先生的有关文章以及网上的资料,综合而成,将英汉动物象征意义对比关系进行了比较,但愿你能满意。谢谢!

请问可以看看嘛

日语动词论文研究未来

不管是对于日语语法的教学还是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用言的活用体系可以说是日语语法的核心,不管再怎么不重视语法,用言的活用体系也是不可不重视的。用言的活用是贯穿整个日语教学,尤其是基础阶段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也就是说学习日语必须要掌握用言的活用体系及其应用。本研究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动词的各种活用的习得为研究对象,调查初学者动词活用的习得状况,了解其误用的倾向,主要从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分析其误用原因。探求在分析结果上对教学的启发。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六章构成:首先在第一章主要的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接下来第二章对先行研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主要包括国内外的一些关于日语动词活用习得的研究以及二外日语习得研究和日语教育研究,得出了本论文研究的问题点和可行性。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在第三章,为掌握学习者对动词各活用形习得使用状况,笔者以A大学日语专业学习者的日语作文的测试试卷为对象,考察了包含动词活用的例文。然后抽出其中的误用例进行分类、考察。第四章又以A大学的初级阶段的日语学习者(包括日语专业学生和非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1)大致明白了学习者在动词活用形的习得方面的一个状况。(2)了解到学习者在动词的活用方面存在的误用,经过整理归纳为以下五种错误类型:1.变化规则不熟练;2.发音不准确;3.动词类型、活用形混淆;4.特殊动词错误率高;5.复杂变化没有掌握。(3)通过对不同学习对象的考察,得出如下结论:由于调查对象的学习目的,教学的目的,学习时间和方法以及使用的教材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误用倾向。日语专业学习者的误用主要出现在难以掌握的、使用频率比较低的一些特殊动词上和动词的假定形和意志形上。非日语专业学习者由于水平的差异,误用比较分散,还出现了很多不着边际的误用。在第五章中,为了明确日语学习者的习得受哪些方面的影响,笔者是通过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对学习者的习得状况及其误用进行了探求。然后从日语教育的角度出发,探求了二语习得理论在日语教育方面的活用的可能性,并考察学习者所使用的教材。最后在第六章总结中对动词活用形的习得的指导方法给予了些许见解,同时也对未来的日语教师形象进行了思考。 ——《IBS日语学习》

日语论文题目

学日语的朋友你们是否还在为选择论文得题目而烦恼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日语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一、认知视域下的汉日场所惯用语对比研究

二、日语翻译实践中的误用表达分析

三、日语听力理解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四、重命名翻译的必要性——以语用等效观看日语电影片名翻译

五、日语陈述副词“とても”考察——以“とても”与日语可能表达的共现为视点

六、民族地区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初探——以吉首大学为例

七、日语助言行为中句末出现的“配虑表现”

八、现代日本人の集団意识の変化について

九、浅谈日语中的模糊〈暧昧〉表达

十、高校日语专业期末测试项目分析的基础研究

十一、日语学习中的日语汉字分析

十二、关于汉日同形词“意外”的对比研究

十三、独立学院“高级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十四、体验式日语教学模式研究

十五、日语词汇对汉语的影响探究

十六、从四字熟语谈中日文化差异

十七、跨文化视域下中日敬语原则及翻译、表达策略

十八、中日对译过程中的“体”表现

十九、论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

二十、《源氏物语》中和歌汉译的比较研究

二十一、基于标准商务日语考试的商务日语教学评价与探索

二十二、中国日语学习者中日同形异义语的误用研究

二十三、中日同形词的习得与语言迁移

二十四、浅析标点符号的作用及翻译策略——以《且听风吟》的林少华译本为例

二十五、认知过程中提高日语词汇习得效果的方法探究

二十六、三语习得理论视角下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研究

二十七、中日互动词“遗传”考辨

二十八、跨学科日汉翻译的实践探索

二十九、试论汉语直译成日语产生的损害面子行为

三十、科技日语资料的翻译特点

三十一、网络时代双向文化导入的日语教学

三十二、日语借词对汉语的渗透和影响

三十三、关于二外日语教学引入“微课”的探析

三十四、翻译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的规避对策

三十五、在节奏旋律中呈现语言的音乐美

三十六、日语自动词被动句和汉语领主属宾句对比研究

三十七、浅谈中国日语学习者对“态”的误用

三十八、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校企合作双向参与的育人模式探索

三十九、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四十、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日本近代时期自称词复数形式研究

四十一、日语翻译语言的范化及特化现象研究

四十二、日语“新语”与“流行语”的比较研究

四十三、先行词为语段的“その”的功能研究

四十四、日语被动句在会话中的使用情况及功能分析

四十五、“理”与“理窟”——中日古代文论中的“理”范畴关联考论

四十六、也谈文体与翻译——兼与林璋商榷

四十七、论日语动词意志性特征

四十八、日语中命令句与请求句的对比研究──以「シロ」与「~てください」为例

四十九、日汉定中关系“V-N”型复合词比较──以日语“和语动词”和汉语“单音节动词”为例

五十、从中古汉语入声字看日语汉字词中的促音

五十一、日汉口译研究的扩展性观察与对比性思考

五十二、高结合度“形容词する”的语义功能新探

五十三、基于关联性理论的元话语推理制约性分析

五十四、论日语分裂句的定义

五十五、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下日语专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五十六、中日商务洽谈中常见语用偏误研究

五十七、“全人教育”理念模式下日语翻译教学方法探讨

五十八、小组合作学习日语教学模式探析——以日本凹型文化的集团意识为视点

五十九、中日“婚嫁”忌讳语对比研究

六十、日语推量表达「そうだ」「ようだ」的教科书分析——以《现代日本语》《综合日语》《新编日语》为例

六十一、跨文化交流背景下中日语言差异产生冲突的问题因素

六十二、日语的民族表达及文化心理研究

六十三、恩惠意识下中日授受表现对比研究

六十四、浅析日本语言政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六十五、日伪时期的语言政策研究

六十六、彝族撒尼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

六十七、基于社会需求调查的JSP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为中心

六十八、浅析汉字“前”在汉日语中的空间认知语义差异

六十九、意识形态操控下梁启超对《佳人奇遇》的改写

七十、认知风格对日语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影响

七十一、“左、右”空间隐喻概念的汉日对比研究

七十二、中日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

七十三、中日“虫”的语言意义认知与文化模式比较

七十四、日语相互动词研究

七十五、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的典范——论日本盐田力藏译注《陶雅新注》的价值

七十六、从话题出发看汉日语指示词照应功能之对比

七十七、日语写作中的误用现象及对策

七十八、“性向词汇”的汉日对比研究——以“善于交际、好接触的人”为中心

七十九、中日谚语比较视域下日本人的自然观

八十、刍议晚清日语译才应势而起之契机

八十一、翻转课堂融入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的探索

八十二、日本语言推广教材的开发及其特点

八十三、商务日语口译特点及策略

八十四、论高校日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八十五、日语流行语「草食男子」的语义扩展与认知

八十六、日语语言文体研究中的计量方法

八十七、日语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八十八、作为高校日语教育参照标准的JF Can-do及其整合策略

八十九、《JF日语教育Standard 2010》对基础日语课程教学的启示

九十、从动词语义看日语“知る”和汉语“知道”的对译

九十一、日本传播渠道与寒山诗误读的产生

九十二、现代日本女性终助词使用变化趋势

九十三、日语动物谚语中“马”的含义

九十四、大连地区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九十五、源自唇内入声[-p]的日语汉字的ツ音变探究

九十六、《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教材分析与改进对策

九十七、汉日外来语音系调整的优选论

九十八、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日语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九十九、中日数字文化观比较分析

一百、农业科技日语术语汉译适应化现象分析

一百〇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途径探析

一百〇二、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文字试题部分的内容效度分析

一百〇三、对汉源日语量词认知研究的思考

一百〇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日语自主学习模式探索

一百〇五、从“胳膊拧不过大腿”和「长いものに巻かれろ」看中日“时务观”

一百〇六、浅议日语借词对汉语及日语教学的影响

一百〇七、高职院校日语选修课教学改革浅析

一百〇八、中日汉字词的研究以及教学策略

一百〇九、浅议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样性

一百一十、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之高校日语“微课”教学方法探索

1、日语相互动词研究

2、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的典范——论日本盐田力藏译注《陶雅新注》的价值

3、“性向词汇”的汉日对比研究——以“善亍交际、好接触的人”为中心

5、意识形态操控下梁吭超对《佳人奇遇》的改写

6、翻转课埻融入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的探索

7、基亍社会需求调查的JSP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为中心

8、商务日语口译特点及策略

9、日伪时期的语言政策研究

10、中日“婚嫁”忌讳语对比研究

日本语と中国语の同じ言叶で违う意味の単语源氏物语と红楼梦 贵族社会の相违点夏目漱石(日本人の作家なら谁でもいい)のある作品から日本人の考え方日本の少子化问题と中国の一人っ子政策民主党と中国政策の展望受験制度の比较非行化生徒の実态と対策日本の文化を通しての日本人のものの考え方ごみ问题 中国と日本の比较とこれからの展望日本の若者の考え方日本の若者の言叶食品问题から両国间のあり方中国、日本の交流の歴史(ある人物、事件を通して)20までいきませんが、日本人、日本の文化はいろいろありますので、ことばの说明に関する考察~国语辞典を资料として~强调を表す语についての研究「喜び」の表现に関する考察味の表现に関する考察ものの名前とその名づけに関する考察现代语における「全然」の用法女性の文末形式に関する研究同意を求める「~だろう」の使用~日本语母语话者と日本语学习者の比较~日本语会话教科书におけるあいづちの表现日本语教科书における终助词の扱い谢罪の表现とその使用意识に関する考察若者ことばの特徴オノマトペと动词の共起性に関する调査回避ストラテジーに関する考察现代日本语における自称词、他称词の使用に関する研究原因、理由を表す「から」「ので」に関する一考察终助词「ね」の意味机能「必ず」と「きっと」の意味分析受动文の使用と意识に関する一考察前置き表现に関する一考察日语自动词在表达中的作用从受授动词看日本人的人际关系中日委婉表达的差异从日语中的待遇表现看日本人的语言观念从年轻人用语看日本青年人的价值观从近年来流行语的发展看当今日本社会对日本人姓名的考察对日本地名的考察日本的雨和风与日本人的季节感日本语言中的美意识考察中日家庭成员之间称呼的比较中日青年就职观念的差异日本的少子化问题考察日本女性就业状况的变化从日本人的饮食生活看欧美文化的影响对日本社会中欺凌现象的考察对日本浴室文化的考察自杀与日本的岛国文化从“花”看中日美意识的差异日本人生活里的“和”意识成语翻译技巧研究中日口译中的语境研究论中日互译中母语对译文的影响文学翻译中人物形象与语境的依存关系中文歇后语与顺口溜的日译研究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关联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或口译)中的应用中日谚语对比与翻译研究议中日谚语的互译技巧论中日商标翻译互译技巧研究中日商业广告用语、广告词的互译技巧研究论翻译中信、达、雅的关系论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论中日翻译中的语义对等问题中日口译中的语境的处理技巧中文(或中日)新词、流行词日译(或互译)研究“まで” 和“までに”の応用の分析“ないで” 和“なくて”の応用の分析“たら” “ば”“と” “なら”の応用の分析“にとって” 和“にたいして”の応用の分析苏州シルク输出品の実态の分析无锡の陶器输出品の実态の分析常州のトランクス输出品の実态の分析南京の服装输出品の実态の分析南通蒲団输出品の実态の分析翻訳の质と言叶遣いの関系について分析走れメロスの天気について描写の私见伊豆の踊子の人物の心理描写について日本の自然主义文学の特徴についてー≪破戒≫などから)≪伊豆の踊子≫と≪舞姫≫の人物运命の比较大江健三郎の作品の特徴について川端康成の作品の特徴についてメロスの信念の强さから考えたこと日本语翻訳方法と理论の検讨“信达雅”翻译理论の応用翻译の质と历史资料の関系について.doc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女性解读——以青春三部曲为例论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寻找意识——以《寻羊冒险记》为例论宫崎骏动画中“飞行器”之意象芥川龙之介与其周围的女性——关于芥川之死从《地狱变》看芥川的艺术观论芥川龙之介中国题材作品群的思想倾向论芥川早期文学中“火”之意象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从芥川的《鼻子》看日本人的羞辱观论日本战后“社会派”文学的“政治性”论川端康成文学中“镜”之意象从川端康成的《雪国》看日本传统美学意识川端康成《雪国》三种中译本评析汉语“被”字句及其日译研究 中日指示词的比较研究日语高年级学生「ている」误用研究文脉指示中“その”的汉译日语“夕”和汉语“了”的对照研究 从电影译名看外来文化对中日两国语言的影响 关于日语流行语的研究关于日语惯用句(从结构或语义分析角度)关于日语惯用句(从中日文化对比角度)关于日语惯用句(从中日惯用句比较角度)关于日语惯用句(从翻译角度)关于含有某一特定汉字的日语惯用句(从结构或语义分析的角度)关于含有某一特定汉字的日语惯用句(从中日惯用句比较角度)关于含有某一特定汉字的日语惯用句(从翻译角度)关于日语成语(从中日比较的角度)关于日语成语(从语义和结构分析角度)关于日语成语(从翻译的角度)关于日语谚语(从文化的角度)关于日语谚语(从翻译角度)关于日语新闻翻译关于日语程度副词关于日语陈述副词关于日语敬语关于日本人的表现心理关于日语的特质关于中日交流中的跨文化交际关于石川达三及其作品日汉指示代词对比研究关于「ようだ」「そうだ」「らしい」的比较有关“こと”和“の”的分析比较 关于身体词汇惯用句的日汉对比 对日语中的请求表达的考察关于自动词与他动词的研究关于补助要素“てある”和ている的考察 汉日成语谚语 对比研究 汉日拟声词拟态词的对比研究 有关 授受表现日中对照研究日语中汉字的读法 汉日被动句型对比研究日中敬语表达对比研究从日语外来词的变迁看日本社会 格助词“に”的意义用法及其它关于日语中的女性用语赏樱花和日本人的自然观关于中日老龄化问题日本企业文化和宗教信仰中国和日本的食文化在语言中的表现中国文化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迁形成日本少子化的主客观成因探索日本动漫对世界的影响论日本文化中开放性与主体性特征关于日本文学中的美意识日本文学中的唯美主义日本和歌文学芥川龙之介小说研究无常观与日本文学从芥川的“鼻子”透析芥川的人生观从日语的暧昧表现探讨日本人的性格日语自动词的意义分析汉日成语谚语对比研究日语惯用句论日语的呼应表达日语敬语研究日语拟声拟态词研究日语授受表现研究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研究中日惯用句表现之比较研究日本语の敬语误用と敬语意识关于日语头部身体词汇惯用句日语敬语的现状与将来中日同形词的对照研究从敬语表达看日本人的敬语意识汉日敬语的比较分析论《细雪》中妙子的自由追求.日中敬语表达对比研究日本人的死生观中日敬语对译研究“とても”与“很”的比较研究从“虫がいい”看日本人的语言技巧日语动物谚语及其汉语译文的对比研究日本语における拟态语拟声语について日本语に入った外来语について日本语の「しゃれ」について日本语の「なぞなぞ」について日本语の国字(和字)について日本语における隠语について现代日本语の中における江戸言叶日本人の略语の作り方五七调と七五调の诗学「小呗」と「どどいつ」の音乐性枕词はなぜ五文字なのか?和歌に及ぼした中国汉诗の影响松尾芭蕉に与えた汉诗の影响日本人の汉诗汉俳について「於母影」、「海潮音」、「月下の一群」における翻译态度比较论夏目漱石と正冈子规の往复书简日本人の书简の文体と作法日本人が咏じる植物倾向日本人の苗字について子供の命名に见られる日本人の特性流行歌流行语に见られる日本人の心性日本的隠者と中国的隠者日本の庭园と中国の园林日本人の世间体(体面)と中国人の面子日本人と中国人のマナー感觉日本の幽灵と中国の鬼について日本の妖怪変化について日本の山贼と海贼について星の民间传承における中国人日本人の宇宙观比较论道教が日本の民俗生活习惯に及ぼした影响について古代中国音乐が雅乐に及ぼした影响について绘巻物に见られる日本人の庶民生活について江戸时代の锁国の功罪について江戸时代の教育について日本の驿辨について日本人の遵法意识(ルール遵守感觉)日本人のペットの饲い方について日本人の笑い古代日本人の恋爱と结婚日本人の地狱观と极乐观日本文化における「间(ま)」について现代日本人の服饰に见られる色彩倾向现代日本人の「粹」と「野暮」日本的风狂の精神とは何かおたくとマニア「萌え」とは何か虚无僧と山伏について「山窝」について「心中」について「じゃんけん」の地域性について日本人はなぜ水に流したがるのか?日本人はなぜ空气を读むことを气にするのか?なぜ宦官は日本に入ってこなかったのか?车内放送における日本人の世话意识车内で平然と化妆をする日本人女性の感觉新闻杂志の讽刺漫画に见られる日本人の政治社会性みそみりんしょうゆにおける日本食文化の特徴日本におけるゴミの分别とリサイクルなぜ日本卓球は中国卓球に胜てないのか?中日同形语の比较/中日同形词的比较中日両国语助数词の异同/中日两国量词使用的差异日常挨拶の中日比较/日常寒暄语的中日比较拟音拟态语の中日対照/拟声拟态词的中日比较日中同形语「的」についての比较/关于中日同形汉字“的”的对比中国语と日本语における外来语の比较/汉语和日语中的外来语比较中日両国语人称代名词の比较分析/中日两国人称代词比较分析自然に関する中日惯用句の比较/中日自然惯用语的比较日本语における婉曲表现/浅析日语中的委婉表达日本语における感情表现用语の特质について/日语情感表达用语特点的分析日本语における条件表现/浅析日语中的条件表现日本语における思いやり表现/关于日语中的体贴式表达日本语における「雨」の表现について/浅析日语中与“雨”相关的表达日本语における「汉字语汇」意味の変迁/浅析日语中汉字词汇含义的变迁日本语における男女の言叶遣いの区别/日语中男女用语的差别日本语の惯用句の文法的特徴について/浅析日语惯用句的语法特征日本语における外来语の発展について/试论日语中外来语的发展日本语の女性语の特徴分析/日语中女性用语的特征分析暧昧语の表现から见る日本语の特性/从暧昧语看日语的特点日本语における第二人称の表现/浅析日语中第二人称的表现方式从语言表达看日本人的心理特征日语的模糊现象究因试谈日语的暧昧表达与语境的依存关系 谈日语口语中几个常见的暧昧表现日语的间接语言行为浅谈日语的“受身形”表达方式关于格助词:“に”和“と”关于终助词“ね”关于“は”和“が”关于“だろう”关于日语中的否定表达论日语中的人称代词论中日第一人称代词汉日第二人称对比研究主语省略现象的日汉对照以《刺青》为例看谷崎润一郎的美意识谈谷崎润一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略论耽美主义作家的美学观非母语环境下暧昧表达习得之实证分析非母语环境下も的习得情况之实证分析非母语环境下た的习得情况之实证分析非母语环境下ている的习得情况之实证分析非母语环境下まで的习得情况之实证分析非母语环境下に的习得情况之实证分析非母语环境下で的习得情况之实证分析非母语环境下ばかり的习得情况之实证分析非母语环境下が的习得情况之实证分析非母语环境下ハシル与カケル的习得情况之实证分析非母语环境下モドル与カエル及ヒキカエス的习得情况之实证分析非母语环境下トオル、トオス、ツウジル的习得情况之实证分析夏目漱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以《我是猫》和《明暗》为例 谈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日语交际用语中的暧昧表现 中日礼貌语言对比研究论日语中的人称代词初探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征从文化的视点看日语中的省略表达浅论日语中的委婉表达试论日本语中的敬语误用和敬语意识汉日成语谚语对比研究日语敬语的现状与将来日语被动态的汉译及其问题论日语高级视听课之日本电影及电视剧欣赏课论“气”字惯用词组的语义特征和建构中国人日语学习中的误用分析议日语汉字和日本文化的关系中日被动句的对比研究关于日本语中的否定表达的探讨日本姓名的文化内涵从外来词的吸收看日本社会和文化关于日语中的女性用语关于日语流行语的研究通过“寒暄”观察日本的文化特点日本食の中国语表记について日本企业の中国名について中日の同形异义语について中日の鱼の名前の违いについて中国の省略语、日本の省略语汉字使用圏の比较日本の常用汉字の追加について日本から中国に来た汉字について中国と日本の色のイメージ中国と日本の食文化の违い日本と中国のタブーの违い日本の平均寿命の高さを考える日本の晩婚化、少子化を考える日本の社会保障制度 -特に年金制度を中心に-日本のオーバードクター问题日本人の宗教観日本の外来语についてカタカナ表记はすべて外国のものか奈良平安期の日本人留学生について前四史における日本の记事について宪法十七条と中国の史书古代日本人の好きな花 -万叶集と古今和歌集の歌から-织田信长、豊臣秀吉、徳川家康の比较孙文の盟友 梅屋庄吉について「大地の子」に见る残留日本人孤児の研究2009年の政変について -自民党政治の终焉-日本の终身雇用の崩壊と派遣制度日本の农业について -特に自给率の低さを中心に-阪神淡路大震灾とその复兴について日本の昔话と中国の昔话「源氏物语」から见た平安贵族の生活「枕草子」から见た平安时代の女性の生活鲁迅の留学について日本の葬式を考える -映画「おくりびと」から-宫崎骏のアニメに见る日本人と环境日本の国技相扑における外国人の进出について少林寺拳法について日本の地震対策について日本の温泉について -地域分布とその成分-日本人の中国语学习者について日资企业里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日语报纸新闻标题的关联理论解释中日合资A&D公司的跨文化冲突 日本在华独资企业的文化研究 日汉语言表达方式差异及跨文化交际 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与集团意识关于我国企业导入日本企业文化的几点思考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色及其启示日本在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关于在华日资企业“日本式经营”的文化分析 日本在华企业雇佣制度的文化分析 在华日资企业内部沟通研究日本式人事管理给我们的启示第八代雅阁在中国市场的SWOT分析代雅阁:喧嚣背后——解读广州本田的营销战略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的中国市场营销战略丰田——了解顾客做新车(市场调研)独具特色的丰田营销管理日式管理的精髓——“持续改进” 在华中小日企“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日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本土化滞后因素研究依靠品质管理创造顾客价值——日本朝日啤酒公司个案分析 日本强势汽车品牌的形象传播丰田生产方式在吉汽公司的应用研究日本汽车新产品开发策略分析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渠道策略研究丰田“威驰”营销策略研究 大连中升雷克萨斯汽车销售4S店服务营销战略研究古今和歌集的恋歌古今和歌集的四季歌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日本国民性的特征从和歌看日本人的审美观表现禅与茶道日本的武士道浅论古今和歌集的恋歌与闺怨诗论《细雪》中妙子的自由追求对日语中的请求表达的语用考察日本人的死生观中日敬语对译研究从谚语来看日本人的传统家庭文化日语敬语的现状与将来日语被动句的考察日语动漫语言特色之浅见日语新词汉译译法类型探讨汉语新词日译译法类型探讨日语二重表记新发展初探中日网络语言差异研究文字以外的语言方式探索1(图形语言)文字以外的语言方式探索2(肢体语言)文字以外的语言方式探索3(符号语言)文字以外的语言方式探索4(声音语言)文字以外的语言方式探索5(视觉语言)文字以外的语言方式探索6(信号语言)格助词「を」非宾语用法研究日本人取名新动向特点探索中日贸易前景分析方法探讨日本公司及店家晨会作法的几种类型中日大学毕业生求职程序差异中日公司内部处理上下级关系的不同日语能力测试对实际语言应用的作用探讨学校的日语学习与工作的日语需要结合情况之我见男生与女生在外语学习上的差异与原因探索日本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与和谐日本语学习动机日本人好きな言叶と日本文化日本人の好き嫌いについて日本の学校教育における问题(いじめ、不登校など)日本の小学校英语教育と中国小学校英语教育の比较アルバイトについて中日大学生の比较死に対する日本人の意识日本の子どもの自立性中日の年金制度の违う就职にあって日中意识の违う日本语の暧昧表现について日本の食文化の特徴『ノルウェの森』から见る村上春树の文化特徴和制英语について花见と日本人自然観日本の温泉について日本の名字について日本の祭りの文化日本语の受身と中国语の受け身日本语を教える时に日本文化の导入日语和汉语的相互影响日语学习动机日语词汇どうも的词义分析及其应用关于日语汉字的研究关于现代日语中[ものの]与「ものを」的用法考察从外来词的吸收看日本社会和文化日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对在日语句子主部中的助词「は」和「が」的认识关于日语头部身体词汇惯用句论网络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关于中日同形词差异的研究关于的「の」用法关于现代日语中的推量表达关于日语中第一人称的省略表达日语被动句的考察论から与ので的异同关于日语中的女性用语关于日本现代流行语论中日人称代词使用的异同

摘 要:根据传统的日语语法说明,对“动词连用形+ている”句式的基本定义为表示动作现在正在或持续进行的意思。但是笔者发现在实际文章中该句型的语意经常发生时态上的变化,从而对日语初学者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为此,笔者通过该句型的日英对照阐述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语意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相信对日语初学者尤其是以日语为第二外语的英语专业人士更好地掌握该句型能够有所帮助。关键词:句型 时态 对应众所周知,在日语中,いる属于叙述性补助动词,它一般接在动词连用形+接续动词的て之后,这就构成了日语中最常见的“ている”句型。在传统的日语语法辞典中对这种句型的基本定义有二:其一是表示某项具体动作的正在进行。那么在这种语意下该句型中的日语动词必须是可持续性动词,例如:にわか雨が降っている。句中动词降る(下落,降落)属于可持续性动词,译为英语则为“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日语中“ている”句型与英语中的现在进行时态基本上相对应。其二是表示某种状态的持续。例如:わたしはいま连云港に住んでいる。句中的谓语动词住む是一个表示状态的延续性动词,译为英语则为“I live in lianyungang.”因为在英语当中,“live”本身就表示持续性状态,无须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用英语中的一般现在时来对应。通过以上两个例句可以明白:日语中“ている”句型的基本语义大致与英语中的现在进行时态和一般现在时态相对应。为了让读者们更清楚地把握“ている”句型的基本语义与英语中的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之间的对应关系,现再举以下例句说明:1.この剧场は、いまなにをやっていますか。What play is being shown in the theatre? (这个剧院现在上演着什么剧目呢?)2.ちょっと待っていれば、きっと逢えますわ。Wait a moment and you will meet him. (你若稍稍等一等是一定能见到他的。)3.溢れ出る涙をふきながら、胸の中で母を呼んでいる。She is calling her mother in the mind while wiping out streaming tears. (他擦着抑制不住的泪水,心里在呼唤着妈妈。)通过以上三个例句的英日文比较,我们发现在例句1中的やる属于可持续性动词。一般来讲,这类动词后续ている时、表示该动作的正在进行,在文中表示“正在上演”。所以在日、英对比教学当中我们可以用相应的英语时态与之比较。即“is being shown”例句2中的动词待つ由于是表示延续性状态的动词,所以它的ている形表示保持的状态、而英语中的动词wait本身就是延续性动词。因此该句的谓语动词wait采用一般现在时与之对应。再如例句3中的主句谓语动词よぶ后续ている表示正在执行“呼唤”这项动作,其对应的英语则为is calling somebody.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下面再来看看以下三个例句。4.そこに车のわだちが斜めにとおっていた。(一条车辙斜着通过那里。)5.真昼なのに、电灯がついている。(大白天的,可是电灯还亮着。)6.いつのまにか、お月さまが出ている。(不知不觉月亮已经出来了。)7.窓が开いている。(窗户正开着。)8.池に桥がかかっている。 (池塘上架着一座桥。)很显然,以上三个例句中的日语动词ている形的语意不能用其基本定义进行套译。它们都表示某项动作已经结束,而由这一动作所造成的状态依然存在的意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对应的英语时态和句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即be动词+分词(或介词短语,不定式等)形式。如例4翻译为英语则为:The track of the car was slanted through there. 例5则译为:Although it is daytime, the lamp is still on. 而例6应译为:Unconsciously the moon is out. 同样例7中的动词开く的ている形也表示开着的状态的持续。套用英语中的现在时态即The window is open now (be动词+表语) .这里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日语中ている句型表示状态时、要根据英语中的表达习惯、该例句8中的かかっている也是表示桥所处的状态。我们在用英语进行对比时要注意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结合不同的时态进行对应。这里不妨用英语there be句型的一般时来替换、即There is a bridge over the pond.下面再看看以下三个例句的日英对应:9.この工场でつくられた靴は、すぐれている。(这个工厂生产的鞋质量很好。)The shoes made in the factory are excellent in .わたしが物心のついたとき、もうお母さんの腰がまがっていた。(我刚刚懂事的时候,妈妈已经驼背了。)When I was sensible, my mother had already been .まだわかいのに、额が少々はげあがってい。(还很年轻呢,却有些拔顶了。)In spite of young age, the head is a little bald.上述三句中的动词+ てい都必须与英语中的be 动词+表语(形容词、副词、分词及介词短语等)对应,原因是日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动词属于状态性动词。如上句中的すぐれる(优秀), まがる(弯曲),はげあがる(光秃)从词性上讲都是动词,但它们相当于描述性形容词。所以它们的ている形只能表示事物的客观状态。而在英语中,却没有这类动词,只有形容词,副词,分词及介词短语等可用来表示。在这一点上,汉语和英语是相同的。

汉英动物词汇对比研究论文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nimal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developing process of human beings, some animals always keep relation with human and deeply influence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o some extent. This close relation repose human’s abounding emotions, like love, joy, hatred, fear and jealousy in animals, so there are lots of animal word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Words can reflect differences of culture and words are influenced by history, customs, values, and religion. Animal words are given speci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There are many words of animals, such as dogs, birds, sheep, dragons, etc, used in metaphors in the human languages. These animal metaphors have explained the origins of different cultures. Research on comparisons of animal metaphor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 provides an answer to the explanations of cultural generalities.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r coincidence in different animal metaphors have been reflected from different language levels. Therefor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can only be fou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gnitive science. There are a lot of animal word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Their modes of thinking and background are different and they result in the implied meanings of animal words are possibly different. As we known, language is a culture carrier. Culture loaded wor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aper focuse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word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ways of thinking result in the different connotation of animal words. To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ways of thinking in the two countries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the usage of the animal words better, thus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itself much better.[Key Words] Animal words; cultural connotat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英汉动物词的对比研究 【摘 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 有些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 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 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同时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 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 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 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 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外, 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即该词所隐含的附带的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和贬义等。许多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其语词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之异同会有助于语言学习。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出现频率都很高。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动物所承载的意义也就会出现差异。通过对动物词文化意义的揭示和研究,不仅可以避免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而且对于不同文化的比较与导入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民族的语言使世界上的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文化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不同的内涵, 词汇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 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了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通过比较, 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英汉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本文从同一个动物词代表相同的意义;同一个动物词代表不同的意义; 不同的动物词代表相同的意义; 英汉特有的动物词涵义这四个方面来讨论英汉动物词汇涵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关键词】动物词;文化内涵; 异同 1. IntroductionIn the history of developing process, human beings keep close relation with animals. They live together on the same earth, and they have great impact on each other. This close relation reposes human’s abounding emotions, like love, joy, hatred, fear and jealousy in animals and results in the emergence and enrichment of animal word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However, different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and social backgrounds. Therefore,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e words that have the same denotations may be totally different. They are given speci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for the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and 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as it is well-know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a sea of animal words, which are endowed abunda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So,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nimal words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words refer to the same animal with the same connotations; the words refer to the same animal but with different connotations; the words refer to different animals with the same connotation; the words refer to the same animal but only has connotation in English or Chinese. With comparison, the English learner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usage of the animal words. 2. The worth for the comparison of animal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Cultural connotation refers to the general meaning including connotative meaning and cultural meaning carried in different cultural circumstance. It includes the meaning added and the amplified meaning under special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lso includes the emotions and attitudes of some particular cultural colony.”[1] As we have mentioned above,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render diverse cultural connotations to different languages. Therefore, even if animal word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the same conceptual meanings, their connotative meanings are not totally the same. As we all know, English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open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Since it was born, it has never stopped its self-development and meanwhile assimilated other’s cultural essenc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s the result, it can be sure that the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language have rich cultural implications. And Chinese, as one of the oldest languages in the world, has evolved over 5000 years. The animal words in Chinese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cultural connotations as well. Fore these reasons, it is worthwhile to make a good comparison of animal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oth for the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and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It can help them get a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well. 3.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 Similar words or similar . The words refer to the same animal with the same connotation It is sure that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live in similar surroundings, so they will have similar thinking on some aspects. When they learn some animal words from their basic cognition to the world, these animal words are endowed with the same cultural connotation. For example, regardless of English or Chinese culture, the animal, fox is the symbol of crafty. Phrases: old fox; play the foxSentences: (1) She is as cunning as a fox, you’ve got to watch her. [2] (2) I could not help reflecting on the strange by which the old fox had saved himself. (3) Are you sure you can trust that man------he is such a sly old fox. [3] Fox also means sly crafty and doubtful in Chinese, for example: (1) 狐假虎威: the ass in the lion’s skin;(fig) bully people by flaunting one'spowerful connections.(2) 狐狸尾巴: fox's tail-cloven hoof; something that gives away the evil intention of somebody like a fox tail(3) 狐朋狗友: a pack of rogues; a gang of scoundrels(4) 狐狸精: fox spirit symbolizing a seductive woman(5) 狐疑: doubt; suspicion [4]In Chinese, “old fox” means someone who is very crafty. For example:(1) 他是一只老狐狸,不要轻易相信他说的话。(He is an old fox, whose words cannot be believed.)(

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 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从传统文化差异、审美价值取向两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传统文化差异使一些动物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龙(dragon) 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中文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文化中, 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封建社会, 龙是帝王的象征, 历代皇帝都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时至今日, 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 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 诸如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龙凤呈祥, 生龙活虎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然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却认为dragon 是邪恶的代表, 是一种狰狞的怪兽, 是恶魔的化身。“圣经”中撒旦被称为dragon。英语中还称凶暴的女人为dragon, 如She is a real dragon, you’d better keep aw ay from her.(她是凶狠的母夜叉, 最好离她远点)。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 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人们若想用英语表达汉语中的“龙”这一概念, 最好将其译成the Chinese dragon。如“亚洲四小龙”可译成“Four tigers”, 而不是“Four dragon s”, 以免引起误解。类似的动物还有凤凰(phoenix)。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 是百鸟之王, 人们用凤凰比喻皇后。所以在汉语中凤凰象征“吉祥”。然而英语中phoenix 寓意“纯洁”, 还有“再生、复活”的涵义。如Religion, like a phoenix, has been resurrected from the ashes of the war (宗教就像凤凰一样,在战争的灰烬中又复活了)。.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 这与英汉两个民族对动物的好恶有关。对该动物喜欢、欣赏, 那相对应的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反之, 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1) 同一动物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褒贬意义截然不同。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表示褒义, 在汉语中却表示贬义, 如狗(dog)、猫头鹰(owl)、熊(bear)。与人友善的dog 和令人厌恶的狗。在英汉语言中狗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 都表示家养的, 有四条腿, 可帮人看家护院的一种动物。但其文化内涵意义却差异甚大。狗在英语中大多数场合是褒义词, 可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 如help a dog over a still(助人度过难关) , a lucky dog (幸运儿) , an o ld dog (老手) , love m e, love m y dog (爱屋及乌)。很显然, 这些说法反映了英国人的文化心理, 他们视狗为可爱的同伴, 人类最好的朋友, 如as faithful as a dog 就是用来形容人的忠诚。可在汉文化中, 狗是屡遭谩骂的东西, 代表卑劣可恶的品性。带有狗字的词语明显具有贬义色彩, 如走狗、狼心狗肺、狐朋狗友、丧家狗、狗仗人势、狗咬狗等。智慧的owl 和不祥的猫头鹰。在英语中owl 是一种聪明、机智的鸟, 因而带有“精明、智慧”等文化内涵, 如as wise as an owl (象猫头鹰一样聪明)。但在中国人心目中由于它夜间叫声凄惨, 认为它是不祥之物。人们一听到猫头鹰叫就会想到厄运或不吉利的事即将来临, 所以才有“猫头鹰进宅, 好事不来”的说法。天才的bear 与窝囊熊。熊在中国人和英国人头脑中产生的联想意义更是大相径庭。在英语口语中bear 可形容有特殊才能的人, 如He is a bear at maths (他是个数学天才)。但中国人一谈到与熊有关的词汇就会想起“窝囊、没本事”等文化内涵,如“瞧他那个熊样儿”、“真熊”等贬义词。(2) 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具有贬义, 而在汉语中却含有褒义色彩的也比比皆是, 如, 孔雀(peacock)、蝙蝠(bat)、海燕(petrel)、喜鹊(magpie)、鱼(fish) 等等。骄傲狂妄的peacock 与吉祥美丽的孔雀。由于英汉民族的审美角度不同, 所以同一动物常常在他们的心目中产生不同的联想。英国人强调peacock与人媲美的高傲的一面, 如as proud as a peacock(孔雀般骄傲) , play the peacock (沾沾自喜)。而汉族人注重她开屏时的美丽, 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美丽的象征。邪恶的bat 与吉利的蝙蝠。西方人一提起bat就害怕。蝙蝠令人厌恶, 使人联想到丑陋与罪恶, 所以英语中凡带有bat 的习语都含有贬义, 如as 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 , bat 成了睁眼瞎的典型形象。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蝙蝠因其中“蝠" 字与“福”字同音, 摇身一变成了吉祥物。兴风作浪的petrel 与英勇顽强的海燕。英国人把pet rel 喻为那些带来灾祸、纠纷的人,《朗文当代英汉双解词典》将pet rel 释义为“A stormy petrel is a person whose presence excites discontentment, quarrelling, etc. in a social group. ”, 由此可见其一斑。而在中国人眼里, 海燕是不屈不挠、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 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海燕之歌》更是歌颂了海燕这种坚毅勇敢的精神。令人生厌的magpie 与报喜的喜鹊。英语中magpie 用来比喻爱唠叨、喋喋不休的人。而在中国喜鹊被视为“吉祥鸟”, 人们把它与喜事、吉利、运气联系在一起。人们常说:“喜鹊叫, 喜事到”, 喜鹊临门是令人高兴的事。可怜的fish 与给人带来富裕的鱼。fish与鱼的文化内涵在中英文化的喻义更是大相径庭。英语中fish 含有贬义色彩, 一般用来形容不好的人和事, 如a poor fish (可怜虫) , a loose fish (生活放荡的女人) , fish in the air (水中捞月)。汉语中鱼和“余”谐音, 中国人过春节时除夕夜的餐桌上不能没有鱼。据说, 即使在不出产鱼的山区, 人们也用木头刻成鱼的形状, 摆在餐桌上, 藉此表达年年有余(鱼) 的良好企盼。特有的社会习俗赋予了鱼以丰富的文化色彩。三、同一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没有相关对应词. 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汉语中却没有相关的文化内涵cat (猫) 在英语民族文化中是一种有着丰富喻义形象的动物, 如rain cat s and dogs (大雨倾盆)。中国人对此想象不到, 由于文化差异更难于理解。英语中还有很多与猫有关的习语, 如, bell the cat (为别人冒险) ,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泄露机密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基于等值理论对中英动物文化内涵词翻译的研究——项静陈靓文/项静陈靓中国矿业大学徐州221008摘要:这篇论文是基于等值理论对中英动物文化内涵词汇翻译的研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和看法是有差异的,其中包括对动物文化内涵词的认识。本文介绍了文化内涵词的等值翻译理论,探讨了不同文化中一些动物文化内涵词内涵的不等值,并提出了如何实现动物文化内涵词翻译的等值,即直译和意译。关键词:动物文化内涵词等值文化内涵翻译方法Based on equivalent theory to Chinese and British animal culture connotation word translation researchXiang JingChen Liang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theory to the Chinese and British animal culture connotation glossary translation different nationality has the different culture and the language,as a result of thinking mode and cultural context difference,the people have the difference to the identical thing cognition and the view,including to animal culture connotation word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word equivalent translation theory,has discussed in the different culture some animal culture connotation word connotation not the equivalent,and proposed how realizes the animal culture connotation word translation equivalent,namely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connotation word Equivalent Culture connotation Translation method【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937(2008)08-0081-021.翻译和翻译等值理论翻译是联系两种语言的言语活动,即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翻译将一种语言的话语结构中蕴涵的各种信息分析出来并把它们贴切地综合在另一种话语结构中,使之达到语际等值传递。在当代的翻译理论中,翻译的等值理论被认为是一个核心问题。等值在翻译活动中就是指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如汉语中“母亲”一词,英语中则称为“mother”。在英语中我们表达自己心情时可用“I am very happy.”在译成汉语时可表述为“我很快乐。”这就是简单意义上的词语和形式对等。但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简单地由词汇和结构堆砌而成的,语言真正内涵往往是由表(words and structures)和里(the meaning between lines)结合而形成。因此内涵的对等也十分重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等值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对等”,此名称是在“动态对等”的基础上改称的。奈达认为功能对等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应,是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2.中英动物文化内涵词文化是一个群体精神、智慧和审美观点等的综合体,其包括传统、习惯、道德、法律和社会关系等。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记载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发展过程。在人类语言中,有一大批关于动物的词汇。根据动物的形态、颜色和习性等,人们赋予一些动物词汇特殊的文化意义。在翻译动物文化内涵词时,译者一定要考虑到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即该词所隐含的或附带的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以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和贬义等。如英语中“喜鹊”一词用来形容人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而在汉语中,它被认为是“能够带来好运的鸟儿”。人们通常将好消息和喜鹊联系在一起。文化是语言成长的土壤。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英动物文化词汇的内涵也不同。通过对同一动物在汉英语言中文化意义的分析,动物词汇的文化意义基本分为四大类:基本重叠、部分重叠、完全不对应和存在语义空缺。狼、狐狸和兔子等词属于第一类,其中英文化内涵基本是相同的。例如汉语里的“狐假虎威、狐狸尾巴”等词多带贬义,英语中的fox也有“狡猾、诡计多端”的含义。汉英不同的动物名称表达相同的文化意义属于第二类。例如,汉语中的“虎”和英语中的“lion”。汉语中的“虎威”在英语里不用tiger(虎),而用lion(狮)来表示。英语中的dragon与汉语中的龙,英语中的dog与汉语中的“狗”的文化意义都完全不对应。“龙”是中国人的图腾,神圣的象征,其在汉语中蕴涵着高贵、吉祥、欢乐的意义。而dragon在西方的象征意义与中国“龙”的文化意义截然不同。Dragon在西方被看作是一种不祥的动物,象征着魔鬼与邪恶,常喻指“凶暴,脾气暴躁的人”。在英语文化里,dog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可信的朋友,人们对其采纳的是一种肯定的态度,如:Love me,love my dog;a lucky dog.可在汉语文化里,大部分的有关狗的习语都是含有贬义的,如:“狗仗人势”、“猪狗不如”等。语义空缺是指原语所载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等语,即:有些动物词汇在原语中含有丰富的语用意义,而在译语中却没有,无法产生等值的意象联想。如汉语中的“鹤”与英语中的“crane”。英语中的crane除了因颈长而有伸长脖子的引申义,没有其它的文化意义。而汉语中的“鹤”却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长寿的象征,也常用来形容仪表和才能出众的人。3.如何实现中英动物文化内涵词的等值翻译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在转达原文意思的时候,使译文的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尽量同原文一致,能完全对等的就完全对等,不能完全对等的也要大致对等。尤金·奈达认为不同语言和文化都有百分之九十相似的地方,只有百分之十是完全不同的。大多数的中英动物文化词汇,其文化内涵是基本重叠的。如在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含狡猾之意,狼都含凶残之意,兔子都含敏捷之意。意译。意译是指通过对原文深层意蕴的理解和消化,将原文的表层结构打破和重组,然后转化为译文自然流畅的表层结构;换句话来说,就是冲破语言的外壳,将其真正的意指挖掘出来。如 “I have made a bit of a dog’s breakfast of that essay”,如果直译的话,翻译成汉语后应为“我的那篇论文有点狗的早餐”。很显然,没有人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在这个例子中,“Dog’s breakfast”是“混乱”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我的那篇论文有点混乱”。意译有很多种方法,以下主要介绍两种方式:文化对等译法。英汉中有时以不同的动物词来表达同一种意思,因此译者在处理动物词时,要注意不同民族文化中动物词的使用习惯,避免死译。这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对等译法”(Cultural Equivalence)。其定义是指当原语言中的动物词使用的是其基本含义时,而译语中却习惯使用另一词来表示同一意义。下面以“马”为例:Eat like a horse.像牛一样大吃大喝。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功能对等译法。所谓的“功能对等译法”就是把原语言中一个带有特定文化色彩的词翻译成译语中意义相同却不带文化色彩的词。原语言中的动物词所蕴含的文化是由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形成的。因此,如果译语的读者没有背景知识,将难以理解该动物词的真正含义。所以在译语无法把原语言的动物词直接翻译时,就要采用功能对等译法。如汉语中的“骑虎难下”,如果按照传统方式直接译成he who rides a tiger is afraid to dismount,英国人也是能看懂的,但缺乏美感。但若采用功能对等法,将其译成in for a penny,in for a pound,就会很符合英国人的习惯,理解起来更容易。4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