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土木专业博士生几年能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土木专业博士生几年能毕业论文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的考生类别也不一样。比如,全日制博士生,北大最低学制一般是4年,人大一般最低学制是3年。在职博士生时间就长一些,但一般不超过6年。有些特殊专业,学制会更长一些,一般不超过5年。

现在博士也没有那么难毕业了,因为毕业率也是一个衡量学校水平的指标,要是毕业率低会影响学校声誉的。最难的就是发表三大检索的文章了,不过如果正儿八经地好好做课题的话,要达到学校要求也没这么难。我们有前辈在读博期间发了18篇(SCI和EI)的,直接留校当教授。关键还是看自己是否一门心思搞学术的。

博士要求是3年,一般都是延期1年,最长可以延期到6年,但是如果时间再延长就基本毕不了业了。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申请条件:一、博士生在申请博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以下工作:1.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课程考试成绩合格;2.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的课题研究任务;3.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期间按学校规定发表的学术论文;4.博士学位论文。二、延期或提前答辩1.博士生学习期限超过三年者,均应办理延期手续。延期至四年以内的,其手续在所在系办理,延期答辩者须持由导师签署意见的书面申请,到所在系领取《博士生延期申请》四联单,经导师及系主任签字同意后到系研究生秘书处办理备案手续。系秘书应于每学期末将延期名单报研究生院备案;延期至四年以外的,其延期申请须经研究生院审批。博士研究生的最长学习期限不能超过六年。2.少数学业优异、科研能力强,且学位论文质量高的博士生,在满足博士生应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后,可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提前期限不得超过一年。若提前时间在半年以内,须事先提出申请报告,经导师和所在分评委员会同意,研究生院批准;若提前时间超过半年,则需在导师、分评委员会同意后,由研究生院安排两位同行专家对申请者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其提前进行答辩。专家评阅费由学生或导师承担。

我见过快的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胡平18个月,慢慢的,原长春理工某系主任,八年没有毕业

同济大学土木博士几年毕业论文

我见过快的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胡平18个月,慢慢的,原长春理工某系主任,八年没有毕业

分不同专业和学校,一般最少是3年制,理工科最多6年,医学类的专业一般更长

博士生要读4年毕业。

博士一般都是4年毕业,但是由于博士是弹性学制,根据可以3~7年毕业。读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时间比较长,并且毕业比较难。绝大部分博士都是4年毕业的,如果4年内达不到毕业条件,可以延期毕业,有的甚至十几年才能毕业。

博士相关常识

我所读的研究生院校,对博士的毕业要求比较严格,博士至少在校学习5年,并且发表至少1篇SCI论文,这对工程类博士来讲,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有一个师兄,他就是博士5年才毕业的,虽然他在读博期间发表了好几篇SCI论文。这个博士师兄说起来挺厉害的,他的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在一个学校,那算下来:本科4年+研究生3年+博士5年+博士后2年=14年,也就是说他在一个学校呆了14年才毕业工作。

也有个别博士可以提前毕业,我们学校就有一个博士是3年毕业的,但是有特殊原因。这个博士的父亲,是这个博士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并且是博导和二级特聘教授,他的很多博士学生都留校任教。

为了避嫌,这位博导父亲把儿子安排给另一个学术带头人,所以这个博士只要满足条件就可以提前毕业,他的博导不会卡他。当然,由于他父亲是学术大牛,可以把部分成果转让给他的儿子,比如让一篇SCI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这位博士,那这个博士就很快达到毕业要求了。

目前博士的学制一般是3年或者4年(像上海交大已经将博士学制改为4年,上海还有部分高校博士学制为3年,比如东华大学)。但是这个仅仅是学校规定的学制而言。一般来说,很少有人能够在这个期限之内毕业。主要因为两个方面:1.论文工作未能完成,需要继续。 2.博士论文答辩后,需要经过学位委员会开会讨论,公示3个月之后才能授予博士学位。所以,在学制之内毕业的,一般是不可能了。通常最快的也要3年半毕业的。

经济专业博士几年能毕业论文

比较难。经济学博士毕业通常都要4年时间,而且对论文的要求也比较高,毕业难度比较高。经济学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经济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以理论经济学为主,兼有应用经济学的属性,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我国经济学博士四年至六年毕业。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经济学博士研究生阶段需要进行比较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且这些研究工作往往会遇到困难和挑战,某些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需要大量数据支持,而这些数据收集所需时间会比预期更久。所以我国经济学博士四年至六年毕业。

中国博士几年能毕业论文

博士生一般读3-6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学业,毕业。

目前我国针对博士生的管理,采用的是松散的导师带学生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学生一年时间上课,两年时间跟随导师做论文学习,大多数读到第三年如果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合格了就可以进行答辩。

另外,对于博士生是否好毕业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再按照博士生培养的各项条件,进行认真地学习。在博士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做好论文的开题、撰写、修改、完善、答辩等工作以后,就可以顺利毕业,并且取得相应的博士学历和学位。

博士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良好,就业率较高。数据分析显示:2015—2020年博士毕业生就业人数285729人,就业率均值;待业人数18291人,待业率均值。其中,2015/2016学年博士毕业生就业率最高,达 ;2019/2020学年就业率最低,只有,但整体就业率均超过了90%。

数据显示,教育类(教育博士、教育学博士)、医学类(口腔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医学博士、中医博士)、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博士毕业生因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就业率较高。

博士一般读3-6年的时间才可能完成学业,目前我国针对博士生的管理,采用的是松散的导师带学生的管理模式,基本是学生一年时间上课,两年时间跟随导师做论文学习,大多数读到第三年如果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合格了就可以进行答辩。

读书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有些人读书多些,有些人读书少些,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都会有自己的人生选择。读书读到博士研究生这个层次的人,目前在我们国内的学生群体当中,所占比例是少之又少。

就是因为博士研究生的人数比例很少,不少人对博士研究生了解得很少。对很多人来讲,“博士“这个学术上的高端名词应该是神圣而遥远的,虽然它是学位中的最高级,我们对它的了解却还较为模糊,那就更别说对博士后的了解了。

首先明确博士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主要通过拥有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拥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举办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在目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级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

1.孤独

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就是孤独感。博士生通常是一个人工作,很少或者甚至没有其他人参与项目,而朋友可能在办公室和团队中工作,过着朝九晚五而社交性更强的生活。可以预料到,随之而来的是孤独,缺乏动力以及不被人理解的恐惧,或者与当下棘手的问题有关。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各种渠道与其他同学交流。例如通过论文研讨会,专题会议或网上聊天。当两个苦兮兮的博士生聚在一起,就可以尽情的聊天和吐槽,是一个减压的好途径。只是简简单单的打破枯燥的学习生活,就能给你带来很大好处。

2.压力

面对迫在眉睫的deadline,浩大的项目工作量以及个人巨大的投入,博士生常常担负着极大的压力。事实上,所有事情总是堆在你一个人身上,只会让现状更加糟糕。研究发现,博士生的发生心理障碍的程度很高——可能与他们必须承受的高压力水平有关。因此,当务之急是找到健康的减压方法,无论是通过运动,冥想,艺术还是其他方式。几乎每家大学都提供心理健康的咨询,如果感觉情况特别不妙,可以向其寻求帮助。在难过的时候,与他人交谈总是有收获的。你的任何细微的问题都值得被重视。

3.与导师发生冲突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可能是博士生与导师之间出现的问题。导师既是老板,又是指导者,偶尔也是朋友。这是一个奇怪的结合体,有时很难保持平衡。当意见分歧浮出水面时(在博士在读期间一定会存在),一些人认为他们只能听从于导师的想法,毕竟他们更资深,有更丰富的经验。同样的,你的博士朋友圈可以支持你,帮助你应对这些问题。而且,更广泛地了解你的导师可以帮助你征求到更多的意见,也许可以帮助你弄明白那些争论点。谁知道呢,也许你一直都是对的!

4.资金问题

大多数博士生在学习期间都依靠外部资金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不幸的是,这也可能引起焦虑。资金有时可能是不牢靠的。例如,在博士阶段读到一半的时候,资金突然减少了。这是一个不稳定的职位,要获得新的资金压力可能很大。在理想情况下,导师也许能在此方面提供帮助。尽管去找他们寻求建议吧,这就是导师的作用。不过,还是建议同学们确保自己在财务上有保障,或者至少有一些可以用于紧急情况过渡的存款。

5.时间管理

要做的事太多,做的时间却很少!这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口头禅...学习何时抓住新的机会, 何时拒绝额外的任务,这是每位科研人员为了避免抓狂而应该培养的技能。可以通过确定优先顺序来磨练。什么是重要到必须今天完成的?什么是可以推迟到明天的?在一天中安排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些任务将有助于此过程,并使你能够在必要时说“不,我真的没有时间”。显然,这有助于组织和安排你的日程。记住,将几件事完成得漂漂亮亮,比敷衍潦草很多事情来的要好。

6.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有时博士生似乎希望一直学习。他们每个周末都在办公室,每天工作到很晚,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你还需要一些时间用于爱好,朋友和家人,为你能在巅峰时刻高效投入工作积蓄能量。这道理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许多学生仍然遭受着不平衡作息的折磨。学生应该永远记住:为学习工作之外的活动腾出时间对于长期成功至关重要。健康的社交生活,有规律的锻炼和文娱活动会让你振奋,让你更加快乐。幸福是一切的最终目标。它值得被重视。

7.缺乏机构支持

一些大学在博士生的支持工作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通过答疑辅导,研讨会和社交活动提供各种各样的计划来帮助他们。而在其他大学,学生只能自力更生。研究生院在满足博士学位的需求方面可能会有所帮助。尝试寻找你的机构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持——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8.缺乏个人支持

博士生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个人情感支持。朋友,伴侣和家人可能不了解博士学位的价值, 也可能不支持读博的选择。有的亲戚会问你,什么时候才博士毕业并找到一份真正的工作,虽然他们的本意是好的,却常常使人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是你需要与其他博士生交流的另一个原因,他们可以理解你在经历压力时所面临的压力并为你提供所需的支持和帮助。分享这些经历也有助于轻松看待事情——“天呐,我妈又在给我安排相亲...”

9.对未来的担忧

除了担心当前的项目,许多博士生还对他们的未来感到担忧。在这个不确定的就业市场中, 学术工作竞争激烈,博士学位并不等同于理想的工作。不过研究确实表明,拥有博士学位可以极大地增加你获得工作的机会,而且拥有更高的报酬,并享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为了确保你享受所有这些好处,请尽早开始寻找工作。还要记住,如果你觉得自己学到了足够的学术知识,那么在读博期间发展的所有通用技能也可以帮助你获得行业工作。

10.动力不足

最后,博士学位通常至少需要三年(在最幸运的情况下),因此任何人都很难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动力。感到厌烦,无聊或不满意自己的项目是很常见的!当事情进展不顺利,动力不足时,你应该考虑休息一下。对课题放手几天甚至一星期有时会很有帮助,让你回到充满活力的研究中,并能够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它。也许你能发现先前错过的东西?甚至更棒的是,也许你会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比你以前认为的要好得多。这会非常激动人心。另外,你可能的确应该休息一下!

博士要求是3年,一般都是延期1年,最长可以延期到6年,但是如果时间再延长就基本毕不了业了。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申请条件:一、博士生在申请博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以下工作:1.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课程考试成绩合格;2.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的课题研究任务;3.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期间按学校规定发表的学术论文;4.博士学位论文。二、延期或提前答辩1.博士生学习期限超过三年者,均应办理延期手续。延期至四年以内的,其手续在所在系办理,延期答辩者须持由导师签署意见的书面申请,到所在系领取《博士生延期申请》四联单,经导师及系主任签字同意后到系研究生秘书处办理备案手续。系秘书应于每学期末将延期名单报研究生院备案;延期至四年以外的,其延期申请须经研究生院审批。博士研究生的最长学习期限不能超过六年。2.少数学业优异、科研能力强,且学位论文质量高的博士生,在满足博士生应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后,可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提前期限不得超过一年。若提前时间在半年以内,须事先提出申请报告,经导师和所在分评委员会同意,研究生院批准;若提前时间超过半年,则需在导师、分评委员会同意后,由研究生院安排两位同行专家对申请者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其提前进行答辩。专家评阅费由学生或导师承担。

博士生上几年毕业论文

博士读几年2019-01-11 16:06:14文/李男博士是研究生学历的最高一级,对于本科生来说读博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本科毕业满5年,并在报考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以同等学历报考,但选择这种途径的人不是很多。另一种则需要先取得硕士学位再读博士。对于本科生来说,如果是先读硕士再读博士,那么,一般专硕读2年,学硕读3年,然后再读博士。而对于博士来说,不同院校、专业的培养方案不同,一般读博需要3-4年,这种途径读博最少也需要读五、六年的时间。但现在很多学校为了鼓励优秀学生做科研,所以制定了硕博连读政策,硕博连读一般需要5年时间,相对于读研后再读博可以节省一年时间。而一些特殊专业的博士需要读的时间更长,像是医学博士最少是需要读八年的。医学生一般有5年制,7年制和8年制,然后分别授予医学学士、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五年制毕业的医学生可以继续攻读医学硕士及博士,两者同样需要3年。而如果是7年制毕业的医学硕士,选择继续攻读医学博士,通过考试及面试后,再读三年,一样可以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而8年制的医学生则是本硕博8年连读。我们以上说的只是通常情况,并不是所有人读博士年限都相同的。很多时候,由于博士毕业论文、研究项目等的制约,博士生们可能会出现延毕的情况。想要读博的学生一定要事先了解好相关的信息。

对于本科生来说,如果是先读硕士再读博士,那么,一般专硕读2年,学硕读3年,然后再读博士。而对于博士来说,不同院校、专业的培养方案不同,一般读博需要3-4年,这种途径读博最少也需要读五、六年的时间。

我们通常所说的研究生就是指的硕士,这个根据学校的规定而不一样,各个学校分别有2年、2年半和3年的,文科一般都是2年,理工类2年、2年半和3年的都有。博士规定为4年,但很多博士会延期一年毕业,也就是5年。但有的人硕士期间成绩好,会硕博连读,这样硕士博士加在一起5~6年,节约时间。

博士生要读三年才能毕业,如果有能力硕博连读总共是五年,如果没能达到毕业的标准可能会延迟毕业一年或半年。当然,医学类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学制是要比其他专业多个一年左右的。

博士生也分为脱产博士研究生和在职博士研究生两种的,不过大多数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都能拿到学位,这点与在职硕士研究生有很大的差别。

脱产博士生也就是全日制博士生的学制为三至六年,大多数读到第三年如果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合格了就可以进行答辩,一次答辩没通过的话,三个月之后还有一次机会,所以说大多数4、5年就毕业了。

在职博士生学制大都为4-8年,但是也有少数专业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一样3-6年的,也是最后的答辩合格方能毕业。

博士生要读三年毕业

博士生想要三年毕业需要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按照博士生培养的各项条件,进行认真地学习。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做好论文的开题、撰写、修改、完善、答辩等工作以后,就可以顺利毕业,并且取得相应的博士学历和学位。

大家一直说地“不被扒一层皮,博士不会毕业”,这话听起来是挺夸张,一方面说的是博士地毕业压力很大,要做很多工作,这个期间会花费大量脑力及体力劳动。另一方面说地是他们的科研工作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会做很多工作。

然后导师认定可以毕业了,就开始准备毕业的工作。这些硬性的指标达成,毕业论文写完,还要经历查重、双盲等环节,每一个都让博士们精神紧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